电脑磁盘管理控制台:孩子鬧彆扭怎麼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13:34
作者﹕鄔里希.戴克邁醫師 譯/ 姬健梅

(攝影: Alex Cao / Getty Image)
鬧彆扭是孩子保護自己的方式
孩子的心理不斷發展,需要大人時時調整態度,視不同的情況而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 當孩子追求自主和自由的願望受到太多限制、當他的自動自發由於大人的誤解而受到壓抑,自然會導致孩子鬧彆扭。如果大人將此視為對於自身權威的挑釁,衝突就會更加嚴重。
鬧彆扭是孩子保護自己的自然反應。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孩子覺得無法達到大人的要求時─ ─當他不想達到大人的要求;當他覺得這些要求不公平、限制太多、看不起他;或是造成他的痛苦時。所以做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與意志力的表現,鬧彆扭有其正面的意義。
另一方面,當父母對孩子要求太多,高估了孩子的自主和獨立性時,也會出現孩子鬧彆扭的情況。或是當父母無視孩子的困難,忽略孩子對關懷和溫柔的需要時。
(表格)當孩子鬧彆扭
鬧彆扭的原因
解決方式
1.當孩子追求自主和自由的願望受到太多限制。
2.當他的自動自發由於大人的誤解而受到壓抑。
3.當他不想達到大人的要求。
4.大人的要求不公平、限制太多、看不起他。
5.大人的要求造成他的痛苦時。
1.懂得讓步。
2.承認錯誤。
3.避免命令的口氣。
4.鬧彆扭時仍試著友善地跟他說話。
通常孩子只要找到一件有趣而符合他身心發展的事情做,倔強的反抗行為就會迅速消失。也就是說,孩子鬧彆扭並不是隨興為之,也不是盲目而毫無理由,就算有時候孩子的脾氣看似發得毫無道理。通常都是大人沒能適應孩子的需要。現在你該了解,鬧彆扭的年紀固然會來到,但不見得一定要弄得雞飛狗跳。 事實上,孩子只會對大人鬧彆扭,而且通常只會針對某幾個大人發作。由此可見,孩子鬧彆扭的情況是可以控制的。下面要告訴你如何處理孩子鬧彆扭的行為。
懂得讓步
不管多麼重視孩子追求自由的需要,父母都知道完全沒有規定和禁令是行不通的。但是規矩和限制要有理由,而且是孩子能夠懂得的理由。 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感覺得出哪些規定是合理的,哪些不是。合理的規定出於現實生活不得不然的需要,而不是由於父母的不耐煩和方便。在說明理由時若是只訴諸父母的權威,就剝奪了孩子學習決定和判斷事況的機會。合理的限制在孩子很小時就可以向他解釋,比如說哪些東西是危險的(電氣、瓦斯、剪刀等等)。孩子也能夠了解父母沒有辦法整天陪著他玩,而有其他的事情得做。
承認錯誤
在跟孩子解釋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某些規定其實並無必要。那麼你就應該坦白承認,告訴孩子:「是我弄錯了,你是對的!」這樣一來,孩子能感覺到大人並不自視為絕不會錯的權威人物。他看見你主動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等到他鬧彆扭大吵大鬧之後才改變規定。你會驚訝地發現,如果肯這樣跟他解釋,孩子其實是很寬容而體諒的。
避免命令的口氣
不要說:「不要再玩了,我們得出門了。」而改用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說:「如果我們還想去店裡買東西的話,我們就該出門了。」通常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防止孩子鬧彆扭
所有這些提示都是為了避免孩子掉入彆扭情緒的漩渦裡,因為一旦陷入,他就很難跳出。在孩子剛開始鬧彆扭時,偶爾還可以用幽默感和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提議有趣的活動!)來免掉一場哭鬧。可是一旦孩子真正發作,那麼這些方法就起不了作用,就算大人平心靜氣合情合理地跟他解釋也沒有用。在這一刻,孩子全心專注於自己的願望,聽不進任何道理。最好的辦法─ ─讓孩子去鬧,但仍試著友善地跟他說話。至於衝突本身,可以事後再和他談。
錯誤教育的後果
孩子並不需要和父母進行無謂的抗爭來貫徹他的意志。孩子是弱勢的一方,以強迫孩子就範的方式,只會讓他發展不出自己做決定的勇氣,因為大人總認為孩子的決定是錯誤或是不可靠的。孩子會變得聽話、順從、做決定時依賴他人,而且學不到有目標地展開一件活動。 跟強迫壓抑同樣錯誤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他無法控制的哭鬧和憤怒(把他丟到門外,或是把他鎖在房間裡)。
孩子的怒氣是針對那個惹他生氣的大人,至少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是大人惹了他。如果那個大人不理他,孩子就會把怒氣發洩在別人、別的東西、甚至是自己身上。 這就種下了孩子日後情緒抑鬱和缺乏勇氣的根源。放棄規矩和限制並不能避免孩子哭、鬧彆扭。相反地,規矩和限制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變成一種壓迫)。完全的自由長期下來會讓孩子不快樂。沒有外在的限制(以及沒有外在的認同),孩子會覺得無助、缺乏安全感,覺得被拋棄,由此而生的恐懼將以憤怒的形式表現於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