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pdf下载:以政治优势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0:17:42
时间:2011年12月13日 12时38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彭晓春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党的坚强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政治优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最大的发展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在党的发展历程和现时期我国发展情势的历史方位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着力增强党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切实巩固和强化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抓住和用好当前重要战略机遇,转化发展潜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

执政党是社会整合的主要力量,执政党的执政过程,是一个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借助国家力量,以价值塑造、利益调整和组织重构的方式,调整社会资源在各个社会群体间的分布,影响和改变社会成员的观念体系、行为模式和关系形式,夯实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社会一体化的社会整合过程,其中,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风雨历程表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生产,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应对各种敌对势力的挑战,成为新政权生死攸关的首要问题。现实需要以及在革命战争中形成的路径依赖,通过意识形态的普及化、党的组织原则的社会化、社会资源的集中化,一元化的权威体系被建立起来,党的意志扩散成为社会意志,党的组织形态取代社会关系形态,这样一种带有领导人的人格特性的政治体系,确保了我国在短时期内完成了从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的建设任务,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动员,保障了党对社会的统一领导,有效地把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凝聚成为一个整体。
1978年以后,从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开始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以及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农村社会首先从一元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巨大的活力,也为城市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单位体制的功能转型、新兴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城市,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要素流动分配体制、基层社会关系组织形式、社会生产方式、资源流动和配置机制的巨大变革,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社会的逐步生成,个人自由活动空间的扩大,城市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中华民族令世界瞩目。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一切不抱偏见的人们都应该看到: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政治保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支柱产业主要为资源消耗型、低技术含量、粗加工型产业,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增长的社会成本日益上升,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这种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既体现为经济系统内部要素配置的效率问题、主要经济关系的结构平衡问题,也体现为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并且,由于这些问题以系统综合的方式体现出来,受到多种运作逻辑的驱动,单一经济层面的政策供应已经不足以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迫切需要从综合立体的角度,围绕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任务,全面审视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问题,做出一揽子的政策安排。
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跳出单纯从经济途径求解经济发展的路子。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从大背景看是社会范畴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是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改革路径的创新,从经济结构的改革扩展到社会结构的改革,从经济发展上升到社会发展阶段,从利益博弈跨越到价值博弈,以社会公正这一核心价值成为启动效率的主要杠杆。因此,实现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结构的优化,为发展方式转变奠定牢固的社会基础,是当前我党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必须立即全面启动的重大战略任务。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涉及发展各个方面的系统调整过程,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大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党对各个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价值、利益、组织和机制整合,有效地组织、协调、平衡各种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驱动这一进程的基础性保障条件。
为此,要加强价值整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聚机制,强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利益整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扎实的物质动力。要加强关系整合,建立社会关系的联结和协调统筹机制,构建起良性互动、充满活力的社会关系形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稳定的结构动力。要加强机制整合,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社会矛盾协调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社会运行体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性内生动力。
(作者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