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热身和拉伸视频:(石墨烯)将改变人类进程历史的魔幻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3:06:53
(石墨烯)将改变人类进程历史的魔幻材料!

因着充满魔幻的“石墨烯”材料,中国宝安春节后一举成为市场的龙头股。据各类材料介绍,石墨烯将是硅的替代品,可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可制造“太空电梯”的缆线等。而苹果一款超薄的透明概念机也在网上风传,据介绍,概念机利用了石墨烯比钻石还坚固的特点,和纳米材料结合,制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概念手机。而中国宝安则是目前A股惟一具有生产石墨烯产品的公司。公司在1月20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石墨烯具有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优越特性。石墨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强度最大的材料,据测算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厚度的薄膜(厚度约100纳米),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物品的压力,而不至于断裂。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广阔。根据石墨烯超薄,强度超大的特性,石墨烯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比如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23000英里长的“太空电梯”等。根据其优异的导电性,使它在微电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用石墨烯制造超微型晶体管,可以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碳元素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使未来的计算机获得更高的速度。另外石墨烯材料还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在新能源领域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方面,由于其高传导性、高比表面积,可适用于作为电极材料助剂。石墨烯更多的应用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近100家高校介入石墨烯的研究。

1月20日,中国宝安(000009)终于出了个公告,发布新产品研发公告: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其实公司早就已经量产石墨烯。先前,中国宝安(000009)的控股子公司深圳贝特瑞公司网站上发布有以下图片。

2010年10月5日,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为对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而获得2010年宝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不久,贝瑞特网站上关于石墨烯的图片就悄然消失了。

2010年10月22日-23日,第五届华南锂电(国际)高层论坛在深圳举行,贝特瑞新能源材料公司的负责人梅佳指出: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做石墨烯研究工作,用贝特瑞氟化膨胀石墨技术制作石墨烯。目前公司正在建一条中试的生产线,预计在1月份投产,希望每月可以做出百公斤级的产品。

此后,全国无数投资者致电贝特瑞公司电话:0755-29199110,确认以上信息属实。但是致电中国宝安0755-25170382,公司都否认上述事实。这显然与子公司的说法矛盾。而今日,公司却突然发布公告承认已经完成石墨烯的小试。显然,公司如此行为必有很大的猫腻,但究竟为何却不得而知。

而按照贝瑞特的消息,本月中试生产线建成投产,预计月产量100千克。这与公司公告的内容出入很大。估计,中国宝安公司撒谎的可能性很大!但不管如何,这个公告确认了公司中国石墨烯第一股的地位。

石墨烯研发成功,对宝安未来意义深远。宝安旗下子公司贝特瑞是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公司技术路线以天然石墨为主,在天然石墨的深加工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并且贝特瑞拥有中国天然鳞片状石墨主要产地之一的黑龙江鸡西石墨矿,未来石墨深加工原材料丰富而且优质。技术和原材料的双重储备为宝安成功制造石墨烯奠定了天然的基础。石墨烯市场售价大约5000元每克,是黄金的16倍,石墨烯项目为宝安未来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王兆力出席鸡西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投产庆典仪式年产值近30亿

东北网鸡西12月29日讯 12月28日上午,中国宝安集团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举行投产庆典。

鸡西市领导王兆力、马志勇、于金才、董濮、王广跃、李鸿林、郑君、刘少武、兰知震及中国宝安集团营运总裁贺德华出席庆典仪式。

庆典仪式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兆力与贺德华等共同按下了“启动球”为项目投产剪彩。

围绕石墨精深加工,构建“石墨之都”是鸡西市发挥石墨资源优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打造城市产业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举措。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的竣工投产,必将进一步促进石墨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我市石墨产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总投资10亿元的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位于麻山区,规划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包括球形石墨、增碳剂、高纯石墨、锂电负极材料和特种碳素材料等,年处理石墨深加工产品约8万吨,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利税近5亿元。

副市长李鸿林在庆典仪式上讲话。

  新闻链接

  “1克卖3000多元,比黄金还贵十倍”,这是石墨烯价值最直观的体现。资料显示,石墨烯是石墨片剥成单层即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物质。

  研究表明,它是目前发现的材料当中强度最高,同时导电性能也是最好。其混入其他材料中制成的新材料除了具备石墨基本的高强度、润滑、耐高性能外,还有优良的导电、抗静电特性。石墨烯目前被研究人员看作是硅的替代品,能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屏等。

石墨烯怎样颠覆世界?

石墨烯究竟怎样改变世界呢?各种分析师做了无数讲解,而在本人看来,只有两点就可以颠覆世界:

1:超级电池,

有了它你将彻底告别欧佩克和中石油的嘴脸,它将取代现在的所有动力电池,包括现在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关键是它的充电速度,在你开着车去看中石油加油站的脸色的时候它已经完成充电:

  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Nanotek Instruments公司新研制的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单位质量可储存的能量相当于镍氢电池,打破了世界纪录,而且充电或放电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有望取代电池。该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采用了石墨烯,混合5%的超级P(一种乙炔黑,作用相当于导电添加剂)和10%的聚四氟乙烯(PTFE)结合剂。研究人员把产生的悬浮液涂在集电器表面,把硬币大小的电容器安装在隔离箱里。电解质-电极界面的制备,采用了“Celguard隔膜-3501”,而电解液是一种化学品,叫做EMIMBF4。

  该公司对硬币大小超级电容器的测试表明,石墨烯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85.6 Wh/kg,而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分别为40-100 Wh/kg和120 Wh/kg,这是有史以来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所达到的最高值。

  研究小组成员还包括来自Angstron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他们正在努力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

2:太阳能:

如果把你的车顶变成石墨烯太阳能的,你将连国家电网的脸也不用再看,顺便把你的阳台也改成太阳能的吧:

石墨烯被寄予厚望的应用实例之一是转换效率非常高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展望其今后的应用领域,首先是透明导电膜领域,其次是中间电极等领域。



不仅仅是代替ITO

  对于石墨烯制透明导电膜,触摸面板阵营的期待比较高,不过太阳能电池厂商的期待可能更高。这是因为石墨烯不仅在代替ITO方面的性能或其柔性较高,而且只有石墨烯透明导电膜才能实现对于太阳能电池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对于包括中远红外线在内的所有红外线的高透明性。尽管红外线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但现有的大部分太阳能电池都无法把红外线作为能量源来有效利用。这是因为除了有效的光电转换本身不易实现之外,迄今多用于透明电极的ITO和FTO对红外线的透射率实际上也比较低。

  如果只要对于红外线确保透明性就足够了的话,材料的开发并不困难。不过,这种材料大多在原理上会面临导电率大幅降低的问题。

  其理由如下:在一般情况下要确保大范围波长领域的透明性,载流子的密度越低越好。不过,由于导电率与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密度的乘积成比例,因此如果载流子迁移率不是很高,那么较小的载流子密度也就意味着导电率较小。其典型示例就是玻璃这种绝缘体。无论多透明,只要电流不能通过,就没有任何意义。

  石墨烯几乎是唯一一种能够避免这种问题的材料。其原因在于石墨烯具有非常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即使载流子密度非常小,也能确保一定的导电率。这种材料是非常罕见的。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实现近在咫尺

  最近有些研究机构正在积极进行光电转换层材料的开发,一些红外线高效转换技术也相继面世。这样一来,如果可以利用对红外线透明度也较高的透明导电膜,那么就可期待实现远远超过现有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目前,在这些开发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之一是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该公司目前正在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革新性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中,积极开发采用石墨烯的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膜。

  不过,富士电机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迄今一直在研发的使用氧化石墨烯制作石墨烯片的工艺。同时作为替代方法导入了三星公司等也采用的热CVD法。通过一系列自主改进得到的2层石墨烯片的“导电率将高达ITO的几倍,并且能够确保90%的光透射率等,已经达到能够充分满足性能指标的水平”(富士电机)。

  有待解决的课题是量产性问题。“我们希望再能降低CVD法的工艺度。同时需要确立该方法中所使用的铜的再利用工艺。另外,还需要确认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层的相容性等”(富士电机)。

作为电子和空穴两者的传输材料

  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用途方面被寄予厚望的不仅仅是与太阳有关的透明电极。插入半导体层之间的中间电极方面的应用目前也正在探讨之中。

  石墨烯最能发挥威力的领域是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首次分离单层石墨烯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曾在接受《日经电子》杂志采访时表示“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是最接近石墨烯实用化的应用之一”。

  在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石墨烯作为中间电极的优点是透明且与半导体层的相容性较高。特别是中间电极材料要求同时兼具这两个性质。具体来说,“与(迄今普遍用做中间电极的)TiO2/PDOT相比,石墨烯电极与半导体层的相容性更好”(日本埼玉大学上野启司副教授)。

  在这一方面,石墨烯中电子和空穴的载流子迁移率相等这一性质也作出了一定贡献。以前,中间电极一般重叠使用n型和p型两种材料。由于石墨烯既有n型又有p型,因此仅需1层石墨烯就能替代原来的材料。

这一切归功于石墨这一现在还被贱卖的材料,试想一下吧,不久的将来你开的车是什么样子?碳纤维的车身,石墨烯电池的动力,加一个石墨烯太阳能的车顶,你觉得呢?成飞集成的锂电可比吗?广晟有色的稀土可比吗?

《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0期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11日

《新世纪》周刊 记者 于达维

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被一对师徒巧妙地变成了有史以来最薄和最坚强的材料。这种材料有可能成为硅的替代品,带来下一次电子工业革命。看似走到尽头的摩尔定律,或许要靠其来延续。

  10月5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 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 诺沃谢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为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姆52岁,诺沃谢洛夫只有36岁,他们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中,还有两位中国人的故事值得一提。其中一位是盖姆的中国博士生,他与石墨烯的发现失之交臂;【另一位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张远波,他与韩裔导师金必立(Philip Kim)的组合,以及诺沃谢洛夫与盖姆的组合,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石墨烯新的物理特性。】

严肃的戏

  石墨烯是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这种几乎透明的材料,强度非常高,导电性也非常好。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种纯粹的二维晶体材料无法稳定存在,制备石墨烯的尝试也均以失败告终。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郑以松对本刊记者说,【前苏联力学泰斗朗道曾经提出,在有限度下,任何二维的晶格体系都是不稳定的】。因此,虽然1947年就有人提出石墨烯可能有许多特殊的物理特性,但很多资深物理学家和研究组织都不朝这个方向努力。

  2004年,盖姆和诺沃谢洛夫等人首次发现石墨烯,并将其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这篇论文还有中国人的署名,但并不是最重要的通讯作者(研究课题负责人)和第一作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提供的介绍材料将盖姆和诺沃谢洛夫的发现总结为一种“严肃的戏”,因为他们一开始完全是以戏心态着手研究,只是在一系列巧合之中看到曙光后,才变得“严肃”起来。

  诺沃谢洛夫两年前接受汤森路透集团旗下网站ScienceWatch.com采访时介绍,【盖姆的研究小组有个习惯,就是把10%的时间用在异想天开的实验,每个星期五晚上他们都要做这样的实验。】

  这些疯狂的实验,很多都没有什么结果,但是一旦有了发现,就可能是突破性的。盖姆曾经让青蛙在磁场中悬浮,像变戏法一样变出“飞翔的青蛙”。这项研究为他带来了2000年的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 一个由美国非官方人士评选的谐趣丛生的“奖项”,通常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前颁奖,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颇具娱乐精神的盖姆,当时亲自到场领奖。

  石墨烯的实验,也是星期五晚上实验中的一个。根据盖姆对前述网站的介绍,这个疯狂实验最初交给一位新来的中国博士生,他买了一大块高定向裂解石墨,让这位博士生在一台很好的抛光机上研磨,越薄越好。三个星期后,博士生跑来说成功了。但实际上,获得的石墨片仍然厚达 10微米,相当于1000层。

  盖姆问:“你能否再研磨得薄一点?”博士生说,需要另一块石墨。这得花300美元。而盖姆在解释不必磨掉整块石墨时,语气不太好。中国博士生回了他一句:“你够聪明的话,不妨自己试试。”

  这是一次令盖姆记忆深刻的对话。盖姆几乎要放弃这个实验,但他坚持下来了,并让助手康斯坦丁 诺沃谢洛夫接手。

  他们决定用透明胶带来试试。【之所以想到透明胶带,是因为研究小组当时引进了一位技术员来搭建低扫描隧道显微镜,而这位技术员清洁石墨样品表面的方法就是用透明胶带把石墨表层粘掉。这提醒了他们,如果不断地粘起、撕开,就可以得到更薄的薄膜。】

  即便得到了薄膜,还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衬底,用来盛放石墨烯。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张远波告诉本刊记者,盖姆的小组用的硅片衬底上刚好有一层自然形成的300纳米厚的氧化硅,在上面放石墨烯,正好可以用肉眼通过显微镜看到。

  “这是最大的诀窍。用胶带来解理石墨的技术很早就有了,关键是要找得到,因为单层薄膜出现的概率很小,一大片放在上面,只有一小块是单层的,如果可以用肉眼找,就很快可以找到。”张远波说。

  这种方法被叫作透明胶带技术。一开始盖姆觉得这个名字太土,显得不那么高明,但是当他想到制造纳米管的技术也叫作“烤肉技术”的时候,就接受了这个名字。虽然后来出现很多制造石墨烯的复杂技术,但透明胶带技术为这一切提供了可能。

  【张远波和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韩裔导师金必立,从2002年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盖姆的小组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的方法是,做一个很小的石墨纳米铅笔,铅笔头直径大约1微米-2微米,然后在硅片衬底上“写”,“写”出来的石墨薄膜最薄到30层左右。这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

  2005年,盖姆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第二篇论文,介绍石墨烯的新物理特性。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了张远波作为第一作者、金必立作为通讯作者的类似论文。这两篇论文后来引领了全球对石墨烯的研究。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提供的石墨烯科学背景材料中,张远波和金必立等人的那篇论文名列参考文献第三位,前两位则是盖姆研究小组的论文。

  有人感叹,这次诺贝尔奖未授予金必立研究小组并不公平。张远波则表示,不能说诺贝尔奖偏心,只能说盖姆和诺沃谢洛夫的运气更好。“他们完全值得这个奖,如果说考虑第三个人,金必立应该是在他们两个之外贡献最大的。”

早到的诺贝尔奖

  根据半导体业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至2年提高一倍,即加工线宽缩小一半。但硅材料的加工极限一般认为是10纳米线宽。提出该定律的摩尔本人公开表示,十年后摩尔定律将很难继续有效。

  石墨烯的出现或将令摩尔定律得以延续,用它替代硅材料制造的晶体管,也有望为研制新型超高速计算机芯片带来突破。目前盖姆的小组已开发出10纳米级可实际运行的石墨烯晶体管,并且在研制由单原子组成的晶体管。

  此外,作为高强度、高导电性的超轻材料,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能用石墨烯为原料。目前,IBM已经制作出一种高频石墨烯晶体管,韩国三星公司等研究人员则制造出了由多层石墨烯等材料组成的透明可弯曲显示屏。

  科学家在做出值得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之后,通常要等上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才会获奖。盖姆和诺沃谢洛夫六年前的研究就能获奖,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一直从事新材料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卢仲毅对本刊记者说,从最近几年的趋势上看,诺贝尔奖从关注基础研究转向关注实用性贡献,比如对硬盘、CCD、光纤应用做出贡献的科学发现。但他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也觉得比较出乎意料,因为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好像与诺贝尔奖的神圣感不好联系起来。仔细想想也能接受,虽然物理上没有大的突破,但贡献非常大。“这种方法证明了材料可以稳定存在,真要到使用阶段,必须有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找到了方法,造出实在的新一代器件,极有可能再次获奖。”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王伯根则对本刊记者表示,这次颁奖其实有很多争议,他个人也觉得早了一点。这个发现对物理学的促进不是很大,石墨烯也还没有广泛应用,其实物理学研究还有很多很重要的工作值得获奖。】

  张远波说,自从2004年发现石墨烯,以及2005年发现石墨烯新的物理现象后,这个领域呈现爆性增长,现在还没有饱和迹象。“但是,就我的感觉,今年颁奖还是有点早。能不能应用,范围有多大,要真正有产品才能断言。IBM、三星目前做出的样品,也都是实验性的。现在主要是表彰他们在材料上的发现,而不是应用上的突破。”

  卢仲毅表示,此次诺贝尔物理奖对中国科研体系影响会很大,西方教育和科研氛围,“允许异想天开,允许失败,这个氛围在中国还是比较缺乏的。”

  在接受ScienceWatch.com采访时,盖姆有这样的表述:【【“我的风格确实与众不同。我不深挖,只是浅尝。从做博士后开始,我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就换一个学校,换一个领域。我不想把一种研究从摇篮进行到坟墓。我经常说,我没兴趣做重复寻找的研究(re- search),我只是寻找(search)。”】】

  不过,盖姆在石墨烯研究上不会再浅尝辄止,因为这个领域要探索的可能性太多,只有把所有有趣的东西都探索一遍的时候,他才会改变方向。

  诺沃谢洛夫则表示,科学应该是有趣的,没必要总是为了抢到科研的最前沿,做一些需要上千万美元的昂贵实验。

  盖姆和诺沃谢洛夫都来自俄罗斯。诺沃谢洛夫在荷兰奈梅亨大学攻读博士时,盖姆正是他的导师。盖姆转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作后,诺沃谢洛夫也追随这位“玩心”甚重的导师。盖姆拥有荷兰国籍,同时受聘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荷兰奈梅亨大学。诺沃谢洛夫则拥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

  在获悉两位俄罗斯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批评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我们需要努力,这样我们的天才才不会出国。”

中国宝安(000009):估值奠定底线石墨烯打开发展空间

  投资要点:

  中国宝安公告旗下子公司贝特瑞所研发的石墨烯已完成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

  石墨烯充分证实宝安在新能源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贝特瑞为我国最大新能源锂电池炭负极生产商,石墨相关的技术方面具天然优势。

  宝安具备充裕的石墨资源优势,其拥有的鸡西石墨矿探明超大储量。

  宝安拥有天然鳞片状石墨主要产地储备 黑龙江鸡西石墨矿,探明储量极为丰富,为后续石墨负极材料、石墨烯的研制打开巨大的空间。

  石墨烯作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新材料,具世界上最硬最薄的特质。

  并具备极强韧性、极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应用于电子、航天、光学、储能、生物医药、日常生活等大量领域。

  长达6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14.6元,使管理层与投资者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激励方案覆盖面大,7500万股,占总股本的6.88%。

  行权条件为2010-14年相对于09年的净利润增速为20%、44%、73%、107%、149%,要求ROE分别达6.5%、7%、7.5%、8%、8.5%。

  公司土地储备具较强盈利能力,目前达650万方,平均地价不足千元。由于新增文登、新疆、天津等储备,规模实现较快扩张,为典型的二三线城市开发商。还拥有超过100平方公里景区管理开发权、大量林地、海南三亚海棠湾880亩农场土地、上海北京等酒店甲写。

  预计公司10-12年EPS0.41、0.60、0.78元,重估值21.2元,其中房地产开发及出租业务RNAV14.01元、贝特瑞/天骄4.68元、马应龙1.74元、深鸿基/鼎龙/鼎汉0.76元。在非常安全的估值基础上,石墨烯的研制打开了公司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目标价21元,与RNAV持平,维持增持评级,建议积极配置。(国泰君安孙建平李品科)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的一家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新能源材料专业化生产厂家,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致力于在本领域内做专、做特、做精、做透!

贝特瑞被认定为: 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企业; 3、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 “ 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产学研战略联盟 ” ; 4、广东省产学研示范基地; 5、广东省绿色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深圳市新型储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7、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 8、深港创新圈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

贝特瑞公司有公司技术创始人-中科院有机所所长于作龙教授等研究员5名,客座教授3名及公司主要技术带头人岳敏等人,承担多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起草编制了《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家标准;今年公司又获得了磷酸铁锂国家标准制定权。开发出添加钒元素的磷酸铁锂材料、石墨烯等材料,2010 年 9 月 贝特瑞与山西煤化所就《导热石墨》项目开展合作。

贝特瑞专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孜孜以求、持续创新、不断超越,引领着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先进材料的发展方向。贝特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 “ 领先、聚焦、坚持、开放 ” 作为企业经营原则;以 “ 差异化、高品质、增值服务 ” 作为经营理念,痴迷地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经过十年的努力,贝特瑞现已发展成为锂离子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行业领先企业。

在企业管理上,贝特瑞引进西方理思维,学习精益管理思想,学习韩国企业的开放与创新,再融合中国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结合企业实际,以《宝安章》、《三力系统》、《标杆管理》、《加减法》为指导,以 4R 为手段,构造和改进公司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并以此作为支持贝特瑞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制度基础。

在产品研发上,贝特瑞坚持 “ 快半步 ” 的创新理念,以 “ 差异化、创独特、创唯一 ” 为贝特瑞研发战略。贝特瑞具有强大的自主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拥有 70 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并申报了国际专利。在常规负极材料开发上,贝特瑞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未来 5-10 年的先进材料开发上,贝特瑞研制并产业化的钛酸锂、磷酸铁锂、层状锰酸锂、硬碳、纳米导电材料、石墨烯、导热石墨、碳纤维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贝特瑞主要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均从国外进口,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建有贝特瑞新能源材料工业园,拥有三座工厂,共计12栋厂房,另有一栋工程研究中心,一栋品质中心。2010 年 6 月 贝特瑞旗下子公司天津贝特瑞第二期扩产顺利达成 , 碳微球月产能突破 100 吨。贝特瑞旗下有多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其中深圳有贝特瑞新能源材料研究院、贝特瑞纳米科技公司;在天津拥有中间相碳微球加工基地,2010 年 6 月 贝特瑞旗下子公司天津贝特瑞第二期扩产顺利达成 , 碳微球月产能突破 100 吨;在黑龙江鸡西拥有石墨工业园,以球形石墨、微粉石墨、增碳剂为起点,逐步向高碳石墨、高纯石墨、可膨胀石墨、核纯石墨、改性石墨方面发展,2011 年 3 月建成投产。

贝特瑞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建有年生产8000吨碳负极材料、360吨钛酸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4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20吨碳纳米管自动化生产线。同时又可根据客户需求、工艺、设备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贝特瑞始终坚持 “ 差异化、高品质、增值服务 ” 的经营理念,并致力于从一个生产型、科技型企业向凝集制度、文化、思想、责任和科技领先优势的服务性企业转变。贝特瑞将以 “ 客户价值最大化 ” 作为企业持续增长,持续超越的动力源泉!以 “ 品质、成本、速度 ” 作为企业生存法则!以 “ 能量提升生活 ” 作为企业使命!贝特瑞坚信只有共生,只有共赢,才能真正的赢!只有客户价值才能使企业常青!只有创新,只有开放,才有未来!贝特瑞愿与您携手,相生协力,共赢未来!

BTR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7日,原注册资本为人币500万元,拥有三家股东:深圳市金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出资人币1,750,000.00元,出资比例为35%;上海联创投资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出资人币2,300,000.00元,出资比例为46%;于作龙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人币950,000.00元,出资比例为19%。

在2002年中国宝安介入前期,BTR已经历了一年多的产业化研发,年销售额为零,主导产品SG系列完成了小试、中试并开始向客户送样,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急需资金上生产设备和增加流动资金,然而此时原有股东均不想再继续增加投资,BTR资金链面临断裂,骑虎难下,举步维艰。

在综合考虑行业发展及为BTR长远发展壮大着想,中国宝安甚至宁愿以较高的估值溢价,先期投入600万元现金,以增资扩股的形式正式介入并成为BTR的第一大股东,及时弥补了BTR资金短环,一大批先进的研发、生产设备得以及时上马,前期开发的产品开始对外试销售,同时进一步明晰了BTR的产权结构。

在看准了BTR的行业定位与发展潜能,加上原有股东之间投资发展策略意见长期得不到统一,2004年5月14日及2005年12月16日,中国宝安集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分别以中国宝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安控股”)和恒隆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隆国际”)的名义分别溢价受让了上海联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7.60%股权及金科公司持有的21%股权。2007年6月6日,BTR顺利实现了增资扩股和股份制整体改造并办理了工商营业变更,公司名称由原先“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BTR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将天然石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专业厂商,也诞生、成就了近几年来连续保持跳跃式增长并一跃成为负极材料当今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领先BTR。

2010 年 3 月中国宝安集团完成对贝特瑞的定向增资1.33亿元;注册资本变为6000万元,公司控股比例为62.3 ,2008年开始进行中小板上市辅导,近期即将上市。

中国宝安(000009)发明的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氟化膨胀石墨法就既能大批量生产纯度较高,尺寸又大的石墨烯。其方法是:第一步先把氟化合物作为嵌入剂嵌入鳞片石墨层间, 使 鳞 片石墨碳-碳层间距离增大。第二步加热, 这些氟化合物在热能的作用下即可发生碳层 剥 离 现象, 相应地石墨体积随之增大,鳞片的石墨就能利用"二元法"而一层层剥开,一直到单层---石墨烯的产生。宝安以此制备方式申请了数国发明专利。同时以石墨烯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主导的一个研 究小组,目前用石墨烯氟化法生产出了一种稳定的新材料用于替代特氟龙和制造发光二极管。

这实际昭示着一个硅谷时代的结束,和石墨烯时代的开始。中国宝安充当了这种急先锋的角 色。曾经世界上最盛名的硅谷转型石墨谷,贝特瑞工业园作为东方的石墨谷开始声名鹊起。从制备原理考量,宝安中试线如果采用吨级试验,量产可延展扩充至百吨级。宝安在全球拥有130个优质著名客户。包括三星,比亚迪,松下,及IBM。。。

以中国宝安(000009)为龙头的一个全新的板块----石墨烯板块将改变股市,改变世界

1、中国宝安(000009)。目前,中国宝安(000009)是我国唯一研制成功石墨烯的上市公司,也是我国唯一能量产石墨烯的企业。按照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负责人透露的信息,目前公司石墨烯的月才能已经达到100千克。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公司技术路线以天然石墨为主,在天然石墨的深加工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并且贝特瑞拥有中国天然鳞片状石墨主要产地之一的黑龙江鸡西石墨矿,未来石墨深加工原材料丰富而且优质。技术和原材料的双重储备为宝安成功制造石墨烯奠定了天然的基础。

2、方大碳素(600516)。公司主营炭素制品和铁矿石,其中炭素制品包括石墨电极、炭砖、等静压石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产能近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石墨电极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的炭新材料品种齐全,盈利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冶金、军工、航空、核电等领域,其中公司在炭砖已有多项专利,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下属子公司成都炭素具有4000吨等静压石墨产能,成为国内产量最高,产品规格最大的龙头企业。

3、中钢吉炭(000928)。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总产能15万吨/年,产品达到十一大类五十六个品种,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炭块、特种炭制品、炭纤维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航天、军工、医疗及新材料等领域。公司目前重点发展碳纤维项目。公司在江城投资的碳纤维项目于2008年开建,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今年8月投产,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2012年年底投产,届时江城碳纤维公司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重要碳纤维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江城碳纤维公司30%股权。碳纤维市场现在处于高速发展当中,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达到1万吨左右,但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有23家,总产能为4000吨/年,规模都在千吨以下,成本较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4、三普药业(600869)。公司实现了从医药向电缆的彻底转型。远东集团所属电缆业务是国内绝对龙头企业,产销规模一直位居电缆行业第一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具有高盈利能力。碳纤维复合导线是新材料电缆的代表,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也将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是碳纤维复合导线国内独家企业。碳纤维导线由于技术壁垒高,产品的毛利率接近40%,净利率超过20%。

5、ST东碳(600691)。公司是国内较大的碳石墨材料及制品生产和科研基地,主营电碳冶金、人造金刚石碳片及高纯石墨,在国内市场特别是西部市场拥有很高的占有率。

6、南风化工(000737)。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共同开发了15KG/每小时碳纳米管批量生产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日产360公斤、年产120吨、纯度高达80%以上的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由于没有利润,南风化工的碳纳米管业务已经停产。对于本周的暴涨,公司回应:没有研发石墨烯计划。但公司拥有最大的硫酸钠型内陆盐湖 运城盐湖,是国内元明粉最大的出口基地,同时还拥有大量的芒硝资源。芒硝与稀土颇为相似,都为中国储量最大的资源,由于稀土概念股被爆炒,业内一直对其抱有幻想。

7、新华锦(600735)。公司没有任何关于石墨的产品,也没有石墨资源。但其实际控制人新华锦集团拥有丰富的石墨矿产资源。投资者炒作的只是资产注入的预期。

8、天富热电(600509)。公司旗下的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主营碳化硅(SIC)项目。利用碳化硅可以制作石墨烯,因此天富热电(600509)也被披上了石墨烯的光环。

9、维科精华(600152)。公司并不存在石墨烯项目。

10、黄河旋风(600172)。公司主要生产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制品,主导产品有UDS系列金刚石压机、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厚膜、金刚石微粉、金刚石制品、建筑机械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等。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

11、豫金刚石(300064)。公司是国内技术和研发能力最完整、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人造金刚石,已成为全国人造金刚石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人造金刚石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全部合成设备都是自主研发、国内独创的,是国内合成缸径最大、对中精度高、稳定性好、生产效率最高的人造金刚石生产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已获授权或受理的国内专利148项,公司掌握了大型合成设备、大腔体合成工艺和大腔体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原辅材料等核心技术。

12、龙星化工(002442)。龙星化工是一家从事炭黑生产销售的企业,产品用于轮胎制造、橡胶制品制造及油墨生产等方面,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处于国内炭黑行业领先水平。

13、双龙股份(300108)。双龙股份是国内唯一能与国际巨头抗衡的高分散性白炭黑公司。

14、大元股份(600146)。公司将持有中宝碳纤维全部股权,该公司是国内三大碳纤维制品巨头之一,拥有产能3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其预浸布销售毛利率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