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图书馆四楼北:浅谈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与挫折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3:42:31

浅谈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与挫折教育

     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是我国未来各条战线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大学期间在培养他们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注意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与挫折教育。

一、 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是决定大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因素。

情商也称情感智力或情绪智力,是认识、调控和激励自我情感的能力,也是关心他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激励,百折不饶,理性思维,善解人意,唤起希望,战胜挫折等心理品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究竟哪些因素对成功、成才影响最大?这是人们普遍关心,也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聪明、智商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将来一定有出息,能成才。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这是不对的。大量的资料表明,智商是成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在社会各阶层都可以看到,那些在校时表现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工作平庸,一事无成者大有人在。而有些在校期间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却在工作和事业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见,高智商、学习优秀并不能保证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那么,什么才是个人成功成才决定的因素呢?心理学家经研究认为,情商是个人成功、成才的决定因素。既一个人在事业中必须能够敏锐地觉知自己的情感,能够把握和调动自我内在的动力,必须具有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不息的热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怕挫折失败。同时,还要做到以诚待人,尊重、理解、同情他人,具有建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小的时候智商并不突出,但由于他们具有高社会情感能力,情商很高,这使得他们能够终生奋斗不息,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就是其中一例。他自幼并不聪明,仅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就被老师以“笨”为理由赶出了校门。从此,爱迪生靠自学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他善于观察,勤奋思考,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一生获得了1300多种发明专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因斯坦三岁还不会说话,上学后学习成绩也不甚好,常因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受罚,有的老师甚至说他永远不能成才。但是,爱因斯坦靠着他的勤奋努力,独立而丰富的想象和深刻思考提出了相对论,成为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

从取得伟大成就的划时代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所具有的蓬勃的激情,坚定的信心和勤奋学习,忘我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勇于面对毁誉,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正表明他们具有很高的情商,有优秀的非智力心理素质,正是这种高情商成为他们取得不朽功绩的保证。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高情商?

首先,要了解自我情绪,只有敏锐的觉知情感的出现和随时变化,才能有效调控自己的情感,否则就会失去自我监控,听任情绪摆布,难以获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和人生幸福。其次,要注意管理自我情绪,控制过激情绪,注意保持心态平和,通过自我调控,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和适度。大学生应学会通过增高自己情商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摆脱因挫折带来的焦虑、泣丧、愤怒、忧愁和烦恼等消极情绪的侵袭,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跳出来。再次,要学会激励自我的情绪,这种自我激励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善于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控自己的情绪,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去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奔向即定目标。最后,要注意理解他人情感,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分担他人的困难,分享他人的幸福,与人和谐相处。人际交往能力高的人,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和帮助,容易获得欢迎和尊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才能和个性品质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情商的需要。

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致使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所谓耐挫折能力,是指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之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够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经济发展之日,这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家娇生惯养,在校一心读书,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因家境贫困,恋爱受挫,学习成绩不佳等各种原因而自杀的现象已不鲜见。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练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而我们现在的家长和学校却从小就给予这些孩子们太多的呵护,使孩子们没有遭遇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机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每个人对所面临的新任务、新工作以及新的社会行为规则、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等,都存在着一个如何适应的问题。像天灾人祸等自然环境的阻力,过多的社会性的行为规则的约束和限制,以及个人的容貌、身材、某些生理缺陷、智力发展水平等自身条件,都能影响人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外部的和内部的阻碍因素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交叉存在,或是几个因素并存,导致多种条件的挫折状态。大学生容易受挫折,对挫折的反应也更强烈,在学习上,由于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着因素会给大学生带来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使一些大学生过于焦虑和敏感。由于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异,使一些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在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跟同学、朋友、老师的交往中处理不当,从而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使一些大学生消沉。另外,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一些大学生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期望值过高,从而造成目标遥不可及,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会形成压抑情绪,导致挫折。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中,他们的意志一般较为脆弱,易受暗示,情绪也较敏感、丰富,心境易变化,易产生激情。因此,在面对挫折时,他们行为上容易表现出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如果经常、连续地遭受挫折,他们会感受到持续的蒙昧状态,由此会形成某些行为习惯,表现为攻击、粗暴、萎靡不振、焦躁不安、压抑、回避等反应,这些都直接影响高情商的培养。因此,培养耐挫折能力,将会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呢?

首先,应使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培养耐挫折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无论在哪个社会里生活,个人的社会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实际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天灾人祸发生,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只是挫折的轻重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已。

要懂得挫折难免,就应认识产生挫折的原因。有的挫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称“环境起因的挫折”。诸如恶劣的气候、水灾、火灾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有的挫折是内部原因引起的,称“个人起因的挫折”。例如:个人的外貌、体力、某些生理缺陷等个人生理因素的限制导致个人目标不能实现引起的挫折也包括个人心理素质的缺陷所引起的挫折。此外,还有一些挫折来源于社会环境中的种种矛盾,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

明确了产生挫折的原因,准确、全面的认识评价挫折也是很重要的。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具有两重性,要看到挫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挫折如同大浪淘沙,过滤着人生道路上的行进者。在艰苦的岁月中,智者之所以不被淘汰出人生的舞台,就是因为他们能正视困难,积极主动的解决困难,战胜挫折;而愚者则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影响了心身的健康,降低了创造思维活动的水平,影响实现目标的积极性,从而在人生的舞台上消沉、低迷,无所作为。

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其原因就是在逆境中,可以提高人的认知感受力。而在顺境中则惰性易滋长,让人无所用心,对事物的感受力下降,同时顺境中因需要易得到满足,从而动力减弱。当人处于逆境时,因资源匮乏,精神压抑,谋求变化的欲望强烈,成才动机强。另外,逆境能增加个体的抗挫力,能经住失败考验的人更容易在创造活动中取得成功。爱迪生为发明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3次考举落第,后决心从医,用27年时间完成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世界首富、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他就喜欢用曾有过失败经历的人,认为从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态度中可看出他应付变化的能力。

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不断战胜挫折中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挫折更锻炼人们的意志,激发前进的动力,引导着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接近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曲折和磨难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否坚强与一个人的耐挫折能力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挫折的容忍力,挫折的超越力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在克服困难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顺境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许多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不仅适应能力不强,而且交往能力也差,情绪情感不稳定,心理不健康者日趋上升,这就需要注意培养和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从日本考察回来的教育界专家介绍,日本是一个与我国传统文化又着深厚渊源的国家,可他们推崇并形成风气的却是挫折教育或称磨难教育,日本东京的一所学校设置了一种新课,让学生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苦,然后才能竞争。有一年,日本组织了17户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活动中,一个日本小孩在奔跑中摔了跤,趴在地上哭,但没有一个人过去扶他。一会儿,孩子自己爬了起来。日本妈妈告诉中国家长,让他自己从失败中爬起来,今后才能获得成功。这种教育方式的确让我们的眼界大开。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在失败中学本领,养成不怕挫折、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生存、发展。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素质合格率仅百分之十七,美国为百分之四十四。最高的是日本达百分之六十五。这就是挫折教育起的重要作用。日本之所以能够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科技大国,虽然原因很多,但是与他们对青少年一贯施以挫折教育不无关系,日本的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日本的教育效果在中国得到了验证,在一次中日中小学生夏令营的活动中,日本的孩子每个人都是自己背着行李、食品和水步行,没有家长陪同,步伐整齐,没有一个同学掉队。而中国孩子的家长,不少开着车来,有的帮孩子拿行李,有的帮拿食品,有的干脆把孩子放在车上……。前几年在哈尔滨某宾馆发生火灾,日本的三名客人皆幸免遇难,原因是他们入宾馆的第一天就查看逃生路线,起火时,他们全部爬行,从放火楼梯逃生,而中国客人站立乱跑,结果全部死亡。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都象这样的话,又怎么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呢,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已是教育界的当务之急。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也是随着困难的增强而增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影响了原苏联和中国等一些国家几代人的成长,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因参加国内战争负伤致残的青年战士,他双眼失明,全身瘫痪。但是他在挫折面前,勇于面对现实,重新选择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将永远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当她和丈夫居里一起在科学的道路上努力探索的时候,居里突然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这沉重的打击,使居里夫人悲痛万分,然而她战胜了内心的痛苦和挫折,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在1911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在挫折面前,如果仍然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改变计划和决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善于抑制消极情绪,深思熟虑,克服内外障碍,他就能获得成功。

总之,在重视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情商培养,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