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手机安卓版:【经济分析】张卓元:低收入群体是通胀最大受害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00:39

【经济分析】张卓元:低收入群体是通胀最大受害者

 | 阅读原文

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通胀,分别是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平均涨幅为3.8%),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平均涨幅为6.0%),2010年7月至今。前两次通胀的时间跨度分别为12个月和20个月,而本轮通胀预计将会持续三年左右,CPI同比上涨超过3%的态势会一直延续至2013年甚至更长。

通胀压力将长久存在

本轮通胀的原因,一是多年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由此造成的通胀压力不可能在明年全部释放完毕;二是全球各发达经济体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从而推高中国物价水平;三是处于上升期的劳动力成本必然会推高中国物价水平;四是资源环境等成本的增加也会抬高物价;五是政府干预价格的行政措施导致物价上涨压力推迟释放,致使通胀时间后延。

如按CPI上涨率衡量,本轮通胀仍属于温和偏高型而不是恶性通胀(CPI在3%至10%之间为温和型通胀,10%及10%以上为恶性通胀)。

CPI之所以并未达到两位数,一个重要原因是2009年以来房价的上涨吸收了部分通胀压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和2010年中国商品房均价分别同比上涨23.2%和7.4%,涨幅较大,商品房销售额分别达44355亿元和52479亿元,相当于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中国商品房价格上涨并不直接计入CPI变动中,所以如果不考虑房价对通胀压力的释放,那么2010年以来的CPI上涨压力会更大。

由此看来,“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将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然而,遗憾的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0多个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中,并不涉及控制物价水平包括控制CPI上涨率指标。

低收入群体是通胀最大受害者

2011年CPI预计在5.5%左右,同1978年至2010年CPI年均上涨5.4%相当,仅从上涨率而言,并不算高。但是,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反应却比较强烈,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本轮物价上升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因此对恩格尔系数较低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较大。2010年全国CPI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2011年1月至9月CPI上涨5.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率每月均为两位数,6月为14.4%、7月为14.8%、8月和9月均为13.4%。

第二,通胀具有不利于低收入群体的财富分配效应,会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时,使低收入群体雪上加霜。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轮物价上涨又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这无疑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不满。

第三,负利率政策导致银行存款缩水,损害低收入群体利益。中国低收入城镇居民的银行存款占其总资产的56.87%,中等收入居民为38.3%,高收入居民为18.89%。自2010年2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代表)一直低于CPI上涨率,持续的负利率状态使居民银行存款缩水,其低收入群体的存款缩水比重最高。

第四,物价上涨伴随房价飙升。“十一五”期间,商品房销售价快速上涨,由2006年的每平方米平均3367元上涨到2010年的每平方米平均5029元,年均上涨率达9.7%,2009年涨幅更大。“住房难买房贵”成为城镇低收入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房价尚未被遏制住的同时,CPI又居高不下,公众反应自然会很强烈。

鉴于中国的温和通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通胀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影响不同,对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损害较大,因此有必要统计低收入群体CPI,以便据此调整低保标准或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

有关部门和部分地区已着手进行低收入群体CPI的统计工作。2011年1月到5月,全国CPI上涨5.2%,按五等分计算居民消费支出从低到高依次分别增加6.4%、6%、5.7%、5.4%和4.8%。总体上,低收入群体CPI比公开发布的CPI大概高出两个百分点。

计算低收入群体CPI需要恰当确定低收入群体的范围。如果按五等分法计算,意味着将占居民20%的低收入群体作为计算范围。但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占居民10%的低收入群体为计算范围,针对性更强。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城市低保对象2282.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37.2万人,农村五保对象553.2万人,国家优抚对象623.3万人。这四类国家保障对象将近9000万人,加之900多万的城镇失业者,低收入群体已接近上亿人,占全国人口近8%。所以,计算占10%的低收入群体的CPI上涨率,并据此调整低保标准或对低收入群体发放补贴,比较切合实际。

通胀条件下应如何改革

中国现阶段面临经济转型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这需要切实推进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问题在于,这一改革有些方面同治理通胀相一致,有些方面则并不一致,需要在治理通胀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才能逐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治理通胀的要求相一致。中国经常实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这容易造成资金的过度需求和投资的过快增长,进而引发通胀。本轮通胀就主要源自2009年以来的天量货币投放。之所以能够投放庞大的资金,原因是资金的成本较低,亦即利率较低。所以,利率市场化对于治理通胀最为有效,然而,政府为了保增长,却时常对此裹足不前。

低利率政策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和错配,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不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所以,为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有效治理通胀,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负利率状态。这同时也有利于理顺居民收入分配关系。

另一方面,“转方式、调结构”还要求积极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但是,在通胀抬头、物价上涨过快的条件下,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往往会引发这些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剧通胀。

中国天然气价格严重偏低,早已是各方共识。2011年初,由于物价上涨趋势明显,一些试图提高天然气供应价格的城市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一举措。换言之,在通胀条件下,这类价格改革只好推迟,这显然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

2005年和2006年中国CPI上涨率分别只有1.8%和1.5%,然而,当时中国却错过了价格改革的大好时机。因此,未来在治理通胀取得一定成效,物价涨幅较低并得到控制之后,就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当然,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需要逐步进行,避免对CPI的涨幅影响过大,尽可能将其控制在一两个百分点的范围内,亦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此,经过三五年的努力,逐步理顺资源产品价格,使市场得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转方式、调结构”将会取得实质性成效。(原载财新传媒《新世纪》杂志)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