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三轴无人机:冬季保養的開始—立冬藥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58:06
(转帖)自贡冬至进补方(食疗方):

附片1两(先煎),黄芪1两,当归1两,党参1两,沙参2两,明参2两,苡仁5两,小玉竹1两,莲子仁1两,山药1两,大枣2两,枸杞1两,百合2两,芡实1两,白果2两.或与猪蹄,或与母鸡同炖.

由于冬季寒冷,冬至进补,以补阳为主,以驱寒为目的.服后周身为暖和之感.

注意:

1,附片先煎,煎到用筷子沾汤,赏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麻口,附片再煎,至到不麻口为止,再加入其它药和鸡等一起炖,炖到可食下为止,一般为3小时左右.

2,有热证,湿热,外感者不能服此方.





【冬日養生特輯】by MissC

[转]http://www.fengshui-chinese.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48350&extra=page%3D11&page=1



冬季保養的開始—立冬藥膳 

●吳明珠(作者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也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中醫認為,此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預作準備的時機。人類雖沒有冬眠,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人們以各種方式進補山珍野味,唯有這樣才能抵禦將屆的寒冬。

 《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有一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冬季精神、起居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包括:

 一、早睡晚起,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二、注意衣著厚薄要適合,不要過少過薄,以免室溫過低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毛孔)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而如果人體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至於飲食調養方面,中醫認為養生應順應四季變化食用調理藥膳,冬季採用溫性的食材、藥材進補,有促進保暖之效,是在寒冷的冬季中,除了大衣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進補時,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可針對體質食用一些滋陰潛陽、補中益氣調腎的膳食。

 所謂針對體質之意,是指進補要有個別差異性,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居住的環境、氣候各異,所遺傳的體質也相差很多,有些人因為工作關係,常要當夜貓族,成為常感覺口乾舌燥、目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的燥熱體質,也有的屬常腹脹、拉肚子、四肢冰冷的脾胃虛寒型;雖同屬冬令進補,前者進補的食材、藥材傾向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而後者較須注重甘溫補中之品。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萬不可盲目進補。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痛風患者,不宜吃太多動物內臟及海鮮;急性感染症者,也不宜進補。

適合冬至調養的藥膳如下:

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二十五克、粳米五十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蟲草蒸老鴨

 材料:冬蟲夏草五枚、老雄鴨一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內臟沖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二小時,鴨熟即可。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遍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溫腎羊肉燉

 材料:羊肉一斤、蘿蔔一條,肉蓯蓉、巴戟肉、枸杞各十五克。

 做法:可將羊肉與蘿蔔同煮,然後去掉蘿蔔(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腥羶味),加藥同煮,食羊肉飲湯,有興陽溫運之功效。

小小一片雲,天空任遨遊,莽撞不識禮,但求無愧心.



冬季養生方

作者/廖中醫師黑強先生

一. 燒酒雞方

當歸 二錢,貢杞 五錢,甘草 四片,川芎 四片,黑棗 八個,雞塊半斤。

將上藥置鍋內,上放雞塊,再將酒灌至完全將雞肉淹蓋為止,用武火煮沸,在湯上點火,至火滅為止,後用文火慢燉約二十分鐘。

此乃冬季最佳養生方。

二. 薑母鴨方

桂通 二錢,當歸 一錢,北仲 錢半,熟地 二錢,川芎 錢半,薑母 酌量。

三. 加味薑母鴨方

川芎 三錢,當歸 四錢,炙甘草 錢半,薑母 酌量,冬蟲夏草 三錢,炙晉耆 五錢,杜仲 五錢,清華桂 一錢,桂花根 三錢,粉光 二錢。

上方薑母視食用者體質加減,鴨肉以末生蛋之番面紅鴨為最佳。

此乃冬至最佳食品。

四. 蟲草補腎方

此乃補腎良方。

冬蟲夏草 二錢,杜仲 二錢,當歸 二錢,黃耆 五錢,貢杞 五錢,大棗 十個,,生薑 三片,雞睪 四兩,鮮肉 四兩。

火鍋燉煮,米酒少許。

五. 冬蟲夏草雞湯

助陽補虛方。

冬蟲夏草 三錢,甘杞 五兩,大棗 十個,翅肉 半隻。

把雞塊放入鍋內,再放入以上藥草,武火蒸至熟爛為止。

六. 藥蒸叫化子雞

養血補氣之良方。

土雞 一隻,大棗 一兩,黨參 半兩,黃耆 半兩,當歸 三錢,頁杞 半兩。

土雞去內臟,用紗布袋裝好上藥縫好置於雞內腔,並放冰糖一兩,將雞腹縫合朝上,蒸煮二小時,即可食用。

也可包上鋁薄紙,用硿土窯的方法煮熟。

七. 三杯雞

冬天禦寒保暖,溫中補脾。

生薑 一杯,大蒜 一柸,麻油 一杯,白酒 一杯,醬油 一杯,白糖 少許,雞肉 半隻。

雞切塊先用沙拉油炸至金黃色,撈起後將油倒出,再將薑、蒜、麻油、醬油、酒等配料入鍋炒,再加雞塊文火慢燜至熟,後加白糖即可。

八. 澤蘭蒸鱉

可治療肝脾腫大,閉經之疾病。

澤蘭葉 三錢,鱉魚 一隻。

將澤蘭葉納入鱉之腹腔內,加清水適量,放入砂鍋隔水蒸,肉熟爛後加米酒少許。

九. 麻油雞湯

婦女生產後補身體用。亦是冬日常人之補冬良方。

雞肉 一斤,麻油 四匙,薑母 二片,酒 一柸,糖 一匙,鹽 一匙。

麻油、薑母下鍋炒香,後倒入雞塊炒一分鐘加入酒一柸待滾。

加入糖、鹽、水調勻,武火燒開後,再改以文火煮約二十分鐘。

十. 福元甜粥

益智收小便。

桂元肉 二兩,糯米 半斤,高粱酒 少許。

將桂元肉興糯米同煮成粥,再滴上高粱酒少許。

十一. 麻油炒豬肝

補血之作用,對惡性貧血者有益。

豬肝 四兩,薑母 四片,麻油 二匙。

豬肝洗淨,切片。麻油加熱後,放入薑母,爆出香味後,再放入豬肝,快火炒三分鐘,即可起鍋。

十二. 當歸羊肉湯

治褥勞和體虛。

人參 七錢,黃耆 一兩,當歸 七錢,生薑 五錢,羊肉 一斤。

用羊肉煮汁去肉,入前藥煎服。

十三. 羊肉湯

主治亡陽失血,產脫血虛。

當歸 二錢,白芍 四錢,龍骨 二錢,炮附 一錢,生薑 五錢,牡蠣 二錢,桂枝 二錢,蔥白 二支,羊肉 四兩。

煮服。

十四. 溫胃益氣豬肚湯

溫胃強心,大補元氣之功。

白胡椒 卅粒,粉光 三錢,豬肚 一個。

豬肚洗浸,將粉光蔘片及白胡椒置入,加水燉至豬肚熟爛,再將豬肚切片,食用。

十五. 砂鍋蓮子鴨湯

淮山 三兩,蓮子 卅個,薏仁 二兩,香菇 五朵,枸杞 一兩,薑片 三片,蔥白 二支,鴨肉 半隻。

先將淮山片、蓮子、薏仁燙熟,放入砂鍋內。用清水煮沸,置入蔥白、薑片滾煮五分鐘,撈出。

再將湯水放入砂鍋內與上三藥同煮。並將鴨肉切絲,沾太白粉放入鍋內,並放入香菇切絲。煮至鴨肉熟。最後放入甘杞子及調味料、約煮二分鐘。即可。

十六. 蒜炒臘肉或香腸

蒜片 三兩,臘肉片 四兩。

鍋內加油用武火炒熟後,加調味料。

臘肉亦可改用香腸。

十七. 烏魚米粉湯

烏魚 一尾,粗米粉 一束,大蒜 四根,肉絲 二兩,蝦米 少許。

烏魚切片與大蒜同油炒,再放入肉絲。

炒熟加水及米粉,煮至水沸,再加調味料及蝦米,三分鐘後起鍋。

十八. 烏魚炒蒜片

烏魚 一尾,大蒜 四根。

烏魚洗淨切片,用油炸至金黃色,將油倒出,再放入蒜片,武火炒,並放入調味料,炒三分鐘。

(轉貼)小小一片雲,天空任遨遊,莽撞不識禮,但求無愧心.



冬季進補最佳選擇

俗話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說,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在冬季利用飲食養生的方法,是進補的最佳選擇。

  冬季飲食養生的總原則是:1.適量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2.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3.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就是說,冬季除了應該適當多進食一些五穀雜糧外,還應該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適量的脂肪類食物。

  傳統養生學認為,冬季應該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性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下面介紹两款適合於冬季進補的方法。

  1.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於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核桃仁餅:核桃仁50克,麵粉250克,白糖少許,將核桃仁打為碎末,與麵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腰痛腿軟、肺虛咳喘、大便干結等肺腎虛的人群。



冬季養生保健飲紅茶

民間有句老話:“當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話很能說明问题,茶在中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人們知道飲茶很有樂趣,还讲究茶道甚麼的,而且對人體健康有益。但飲茶還是一门學問呢,如不同季節飲甚麼茶就大有講究。就冬季而言,中医学讲究,冬天应该飲紅茶。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充分發酵,使茶鞣質氧化,故又稱全發酵茶。茶鮮葉經過氧化後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色素一部份溶於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

傳統工夫紅茶名品有湖紅、宜紅、寧紅、閩紅、台紅、祁紅,以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為著名。沖泡紅茶,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英國人普遍有飲“午後茶”習慣,常將祁紅和印度紅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飲用。在中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既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冬季養生話食粥

從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虫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冬至之后,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無論是食療或是藥力都易于發揮效能。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粥: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干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后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冬季養生不妨吃點寒食

冬季在抵禦寒氣的同時,也要注意,散寒助陽的溫性食物往往含熱量偏高,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常吃會導致肺火旺盛,表現為口乾、舌燥等。如何才能壓住“燥氣”呢?中醫認為,最好選擇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屬性偏涼的食物來制約。

在冬天,可選擇的“甘寒”食物比較多。比如,可在進補的熱性食物中添加點甘草、茯苓等涼性藥材來減少熱性,避免進補後體質過於燥熱。平時的飲食中,也可以選用涼性食物,如龜、鱉、兔肉、鴨肉、鵝肉、雞肉、雞蛋、海帶、海參、蜂蜜、芝麻、銀耳、蓮子、百合、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冬季很多人喜歡燉牛肉,最好在其中加點蘿蔔。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這是因為,蘿蔔味辛甘、性平,有下氣消積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溫燥”可以調劑平衡,不僅補氣,還能消食。

涼性食物雖然有鎮靜和清涼消炎的作用,但它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據湖北省中醫院甘愛萍教授介紹,平常有燥熱、手腳心發熱、盜汗等陰虛症狀的人,可以適當選擇“甘寒”食物。比如,鴨肉性涼,可以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對於伴有虛弱、食少、低熱、便幹、水腫的心血管病人更為適宜。一般來說,胃脾虛寒的人不宜進食寒性食品和涼性補藥,反而可以吃一些常人不宜過食的熱性火鍋,如狗肉、羊肉火鍋等。但也要注意不要補過量,熱量攝入太多會聚在體內,容易上火,導致陽氣外泄,對人體營養平衡造成破壞。



秋冬吃火鍋不要犯五大錯

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一: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發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

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錯誤三:冷、熱混吃求「中和」

表現:一口麻辣燙一口冰凍啤酒,這是許多人喜歡的火鍋吃法,美其名曰「中和」。真實傷害: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糾錯: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冷飲。

錯誤四: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表現: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真實傷害: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復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糾錯:儘管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為腸胃著想,醫生認為,又麻又辣的火鍋還是少吃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並要盡量把調料調至微辣,少喝火鍋辣湯。另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胃腸都會舒服一些。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錯誤五:火鍋湯底營養好

表現: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真實傷害: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的高濃度卟啉,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糾錯:對於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還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





冬天食紅薯好處多多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紅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還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日本科研者最近還發現,紅薯中含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癌物質。他們在實驗中發現,濃縮四倍的白薯汁,對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普通白薯汁要強五分之一左右。他們還發現紅薯製作澱粉後的殘渣中含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物質。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薯中也含有這種抑制癌的物質。  

  另外,紅薯還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紅薯含有一種特殊性能的維生素C和E,即只有紅薯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E,才會有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被破壞的特殊性能。其中維生素C能明顯增強人體對感冒等數種病毒的抵抗力,而維生素E則能促進性欲,延緩衰老。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鉀,能有效防止高血壓的發生和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紅薯含有的乳白色漿液能起到通便、活血與抑制肌肉痙攣的作用,將鮮紅薯搗爛,擠汁塗搽,便可治療濕疹、帶狀皰疹等疾患。



多食蘿蔔 有益健康

  蘿蔔,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國是蘿蔔的故鄉,栽培食用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元朝的許有香曾稱讚蘿蔔“熟食甘似芋,生食脆如梨”,其可做水果生吃,也可製作菜肴,還可製成醬菜、泡菜,如揚州的醬蘿蔔頭、蕭山蘿蔔等,皆為地方特產。

  除食用外,蘿蔔入藥亦堪稱上品,民間早有“冬令蘿蔔賽人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可見蘿蔔對人體的保健功能已是路人皆知了。蘿蔔入藥始見於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醫認為,蘿蔔性味辛、甘、涼,入脾、肺經,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痰之功,適用於口乾、鼻衄、咯血、咳喘、咽痛失音、食積腹脹、瀉痢等。《新修本草》言其“大下氣,消食去痰癖,生搗汁飲服,主消渴”。《隨息居飲食譜》言其“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解茄子毒。熟者下氣和中,補脾運食,生津液,禦風寒。”《本草綱目》言其為“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營養分析表明,蘿蔔含水分91.7%,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一定量的蛋白質、鈣、磷、鐵及其他維生素。另外,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實踐證明,蘿蔔具有防癌抗癌功能,這與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有關。維生素C是維持細胞間質的必需物質,起著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蘿蔔中含有的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可大大減少該物質的致癌作用;蘿蔔中含有的木質素,能使體內的巨細胞吞食癌細胞的活力提高2~4倍;蘿蔔所含的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促使大便排出,有助於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並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蘿蔔汁滴鼻尚可治療偏頭痛、飲汁服可治療糖尿病消渴,並可解酒,治療酒醉後心煩口渴等。

由此可知,多食蘿蔔,非常有益健康。



哮喘病人冬季如何進補

  哮喘中醫又稱“吼病”,為冬季的常見病,主要症狀為:咳嗽、氣急、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嚴重者整夜不能平臥,生活不能自理。

  哮喘病人因久病體弱,冬季合理對症進補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有利於防止復發。哮喘病人冬季如何合理進補呢?

  首先,哮喘病人可選擇對症的膏滋方來進補。一般膏滋藥組方嚴謹,處方的  配伍、藥味、劑量和輔料等都有嚴格要求,由十多種中藥按“君臣佐使”組合而成。靈活的是,它可根據病人各自的不同體質,結合脈象和舌苔,進行處方加減。



  哮喘病人平時的飲食以“清補”為宜,可選擇健脾補腎、養肺止咳、去痰止喘的食物或中藥,如梨、蓮心、大棗、蘿蔔、百合、白果、枇杷、荸薺、木耳和蜂蜜等,合理搭配熬製成藥粥,或製成膏滋,以便長久服用。

  哮喘病人食療和進補的總原則為:急性發作期宜治肺(治標),慢性緩解期宜治腎(治本)。

  急性發作期,以藥物治療為主,目的為消炎祛痰、止咳平喘。哮喘有寒喘和熱喘之分。前者宜用溫熱性的生薑、蔥白煎湯乘熱飲服,平時輔以食療可吃些羊肉,以溫陽補腎,大補元氣。後者用清熱生津的西瓜、麥冬和百合等,宜涼服,以清內熱、利尿而有助於平喘。

  緩解期間,在減少正規治療藥物的基礎上,可以食療為主。按中醫“辨證施補”的原則,對幾種不同類型的哮喘,採取不同的補法。

  肺氣虛型症見氣短息促、聲低息微、自汗、舌淡、脈細微。治宜固表益肺。可用百合粥(百合加大米煮粥)、人參湯(人參、橘皮、蘇葉等煎水當茶飲)。上方益肺固表,適用於咳嗽少痰、喘急。

  脾氣虛型症見食少脘滿、大便不實,脈緩無力。宜用健脾化痰之藥膳。可自製蘿蔔健運膏:取蘿蔔、半夏、茯苓、陳皮、白朮等,加水煎煮,濾取湯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加白糖,使成膏滋,有理氣化痰、健脾寬中的作用。

  腎氣虛型症見形寒怯冷,腰膝酸軟,脈細無力。宜用溫腎助陽之藥膳,可用左歸丸、金匱腎氣丸、胎盤粉和靈芝核桃膏等成藥。

在使用上述藥膳治療的同時,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兩字,勿食肥甘厚膩熏烤之物,勿食生冷辛辣之品,勿食過甜過鹹之食,因這些都可使脾胃失調,聚濕成痰,誘發哮喘。平時避開可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物”,如蝦蟹、海產品、煙酒、花生和牛奶等。飲食不可太飽,以免胃部過度充盈,向上擠壓膈肌,從而影響肺部呼吸,加重哮喘。



冬季進補藥膳

  又到了冬季進補時節,中國民間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鄧偉提醒大家: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採取適合自己的進補方法。對於體質很虛的人,吃一些熱性的燉品是可以的,常人則不宜多食。不然會造成熱量攝入太多,瘀而化火,生出別的病來。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若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所吃的補品不僅不能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在進補之前,應先調理脾胃,如病後胃腸功能低下者,可先喝一段時間的桂圓紅棗粥。即使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也應在進補時加些行氣消脹的陳皮、薏米之類,以免進補肉食阻塞氣機,出現腹脹少食現象。

    桂圓蓮子粥 桂圓10克,蓮子20克,紅棗4枚同時放入鍋內,加糯米100克,適量清水,煮至香爛。桂圓蓮子粥具有補血安神作用,適合病後體虛者食用。如大便不成形者,加新鮮山藥,乾咳加百合等。  

  感冒雞湯 1000克左右的花公雞(或黃母雞)一隻,剁成大塊,放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鍋內放入泡發開的十幾個幹花菇,一塊拍碎的生薑,十幾粒花椒,少量食鹽。手腳怕冷,體虛感冒長期不愈者,可加一點黃耆、當歸。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1小時左右。一般感冒時不宜進補。但此湯雞與蘑菇同燉,體虛感冒,病情纏綿不愈者,可與感冒藥同用,以達到驅除病邪,恢復正氣的目的。雞湯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合感冒後鼻流清涕的風寒表證和體倦氣弱者。其中雞肉溫補脾胃,蘑菇化痰理氣,黃耆、當歸補氣活血,冬季手腳怕冷的虛寒體質者也可常食。需要注意的是,黃母雞具有很強的溫補力,非年老體虛者不宜食用。感冒發熱的人忌服此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 羊肉1000克,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切成方塊,放入沙鍋內,添適量清水。同時放入當歸、生薑各30克,枸杞、花椒各十幾粒。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約一個半小時。羊肉益氣補虛,當歸補血養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補益氣血的良方,適合於陽虛體質的人天寒時服用。這種人多表現為畏寒,神疲乏力,喜吃熱食,性慾減退,入冬後手腳冰涼等。如在湯中加些紅白蘿蔔塊,3克草果、陳皮,就有了醒脾健胃,促進食慾的功能。



冬日話進補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遠在漢代,醫聖張仲景發明了一道藥膳:祛寒嬌耳湯。相傳,那年冬天奇冷,很多人凍壞了耳朵,十分痛苦。 因為凍傷者太多,張仲景在醫治不過來的情況下,急中生智,根據“藥食同源”理論,研製出祛寒嬌耳湯。選一些祛寒藥物連同辣椒放到鍋裏煎熬;再用麵粉加水和成麵團,擀成薄片,包上羊肉餡,做成耳朵形狀的嬌耳,下鍋煮熟。然後,分給凍傷耳朵的鄉親,每人一碗湯,兩個嬌耳。這祛寒嬌耳湯一下肚,頓顯神奇功效:周身發暖,兩耳發熱,凍壞的耳朵很快好了起來。

  後來,嬌耳被稱為餃子。祛寒嬌耳湯的食療作用也被餃子所代替。“冬至吃餃子”便成了流傳久遠的飲 食諺語。冬補的飲食諺語年年講:“冬至餛飩夏至麵”、“冬季不吃肉,凍掉腳指頭”、“冬季蘿蔔賽人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冬吃蘿蔔夏吃薑,大病小災一掃光”、“冬季進補,春天打虎”…… 冬季進補無外乎食補和藥補二種。食補諸如羊肉、雞肉、牛肉等,藥補如阿膠、人參、鹿茸等。但應注意,無論哪種補法,均應根據自己 身體需要才行,切不可亂補,特別是藥補,應該有醫生指導,以免對身體產生不良作用。事實告訴我們,有些老年人對於“冬季進補”這句話不加具體分析,到了冬天亂用補品, 結果造成頭暈、眼花、口乾舌燥、脫髮、掉牙,甚至流鼻血。還有的出現手足痿弱,筋脈弛緩等症。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與亂用補品無不有關。 中國藥膳研究會烹飪專業委員會李寶華主任說:“不能—紙功能表管四季!”他特別強調:“功能表也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藥膳食療,以補為主而不顧變化著的春夏秋冬,又不懂得食物和藥物的寒熱溫涼,再好的藥膳也難起到滋補祛病的作用,弄得不好,甚至適得其反。”

冬補,啃春,苦夏,搶秋膘,這些說法無不在告訴人們,不同的季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變化,一紙功能表也頗有講究。為了保持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動態平衡,四季飲食也應各不相同



冬季養生宜溫補

冬季气候寒冷,日短夜長,人体生理功能因寒冷而發生變化,三大供熱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加速,較多的熱量散失体外,抗病能力及耐力減弱。營養素的消耗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冬季膳食應具有較高熱量。尤其要适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給,以增強机体代謝,提高人体抗寒能力。為了補充多种營養物質的消耗,注意選用含鉀、鈣、鋅、鎂、維生素 A、胡蘿卜素、維生素 C及 B族維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強免疫力,防治冬季多發病。

冬季宜多食溫補類厚味食物,如黃花魚、狗肉、羊肉、豬肝、鱔魚、鹿肉、蝦、姜、核桃、紅糖、桂圓等。同時注意增加食用菌、藻類和各种蔬菜的供給,每日要補充适量水果,以維持膳食酸鹼平衡。

研究證明,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可以增強人体在寒冷環境中的适應性。大量動物實驗表明,受冷動物在補充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之后,肝糖元貯存量明顯增加,具有促進机体适應寒冷環境的效果。所以,冬季多吃富含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的食物,能提高人体耐寒力。富含維生素 B2的食物海產品有鮮貝、海米、幸福蟹、魚、黃鱔等,以及動物內臟、奶、蛋、各种瘦肉、食用菌、黃花菜、綠葉蔬菜、硬果等。含維生素 E丰富的食物有植物油、硬果、大豆、芝麻、麻醬、燕麥、玉米等。

冬季适宜的溫補,仍要講究膳食營養平衡,切不可過量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免助濕生痰。



冬季養生藥膳

首烏八寶雞湯

材料:

1.八珍湯1付(約100元)----當歸2錢、熟地3錢、川芎1錢、白芍2錢、黨參3錢、白朮3錢、伏苓3錢、炙甘草2錢另加何首烏3錢、枸杞5錢、黑棗5粒

2.烏骨雞一隻約3斤、豬大骨半斤

3.生薑、米酒、鹽……適量

作法:

1.豬大骨燙過洗淨和八珍湯藥材置鍋內,加水10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4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烏骨雞去內臟洗淨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加生薑、米酒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瓦鍋加蓋放入電鍋蒸熟再加鹽即可。(外鍋約3杯水)

功效:

能調補氣血,適於長期貧血,面色萎黃,頭暈倦怠,冬天手腳冰冷者。

人參糙米雞湯

材料:

1.人參鬚5錢、當歸2錢、枸杞3錢、紅棗10粒(去仔)

2.土雞一隻約2斤左右、糙米1/3杯

3.生薑、米酒、鹽……適量

作法:

1.將藥材1(枸杞、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6杯,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土雞去內臟洗淨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加枸杞、紅棗、生薑、米酒﹑鹽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外鍋水約21/2杯)

功效:

能大補氣血,適於貧血,疲勞倦怠,面色蒼白,稍活動則心跳快或胸口悶,以及手腳容易冰冷者或做為手術後的調理膳食。

藥補羊肉爐

材料:

1.當歸2錢、黃耆3錢、黨參3錢、熟地3錢、川芎2錢、枸杞3錢、桂枝2錢、.廣皮1錢、六汗2錢、木瓜1錢、桂圓肉2錢、大茴香2粒。

2.帶骨羊肉2斤、豬大骨半斤。

3.黑麻油、生薑、米酒、鹽少許。

作法:

1.將豬大骨燙過洗淨,和上述藥材除枸杞外置鍋內,加水10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40分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帶骨羊肉洗淨燙過備用。

3.熱鍋入麻油2大匙,放入生薑爆香後,加入羊肉拌炒撈起放入鍋內,加上述湯汁及枸杞、米酒1大杯和水醃肉些許,後置瓦斯爐上煮,肉爛加鹽即可。

功效:

能大補氣血,填髓養筋,適合血氣不足,病後體虛及腰酸膝痛者服用。對於更年期怕冷怕熱,全身筋骨酸痛及小孩發育期,促進發育增高有功效。

燒酒雞湯

材料:

1.黨參3錢、當歸2錢、川芎1錢、枸杞5錢、桂枝1錢、大茴2粒、黑棗5粒

2.土雞一隻(約3斤左右)

3.米酒3瓶、生薑3片、鹽適量

作法:

1. 土雞去內臟洗淨切小塊,熱水川燙後置鍋內,放入藥材1、生薑3片、米酒和鹽。

2. 鍋子不加蓋放瓦斯爐上開大火,水滾後轉中火,煮至雞肉熟(約20分鐘),可點火讓酒精燃燒以降低酒的濃度。

功效:

能調暢血氣,溫通血脈,適合天冷手腳冰冷者或禦寒食用。

核桃芝麻糊

材料:

1.核桃半杯、黑芝麻粉1杯

2.白糖1杯、糯米粉半杯、鮮奶1杯

作法:

1. 將藥材1用小烤箱各烤5分鐘,待涼備用。(核桃和芝麻烤過會更芳香)

2. 核桃放涼後倒入果汁機內,加入1杯水,打至極細過濾去粗粒。

3.取一鍋放入4杯水,倒入核桃和黑芝麻粉,加熱至燒開後放入糖,以小火煮至糖融化,糯米粉用鮮奶拌勻,慢慢加入鍋中,勾芡後即可熄火。

功效:

強筋健骨,潤燥通腸,適合中老年人因血氣虛弱引起的習慣性便秘,筋骨酸痛等。



冬令進補各種年齡層如何來進補及應注意事項

幼童

中醫的古籍說小孩〝肺常不足〞,〝脾常虛〞,肺常不足以現代醫學而言是指呼吸道的抵抗力不足,所以小孩子常感冒不然就是呼吸道的過敏;脾常虛則指小孩的消化能力差,所以小孩多腹瀉、腹脹氣、腹痛或便秘,因此幼童的進補應以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和腸胃的消化力為主。另外幼童的體質易虛易實(變化很快)用藥則以輕巧、簡單、量少、味甘為主。

常用的藥物有:

肺----黃耆、白朮、防風、枸杞子、百合、黨參、珠貝母、粉光參、東洋參、冬蟲夏草等。

脾----黨參、茯苓、白朮、山楂、麥芽、榖芽、神麴、蓮子、欠實、薏仁、白扁豆、粉光參。

青年

青年人血氣方剛且正處人生的顛峰,理論上是不用進補的,但由於大環境的關係,現代年輕人普遍晚睡,加上工作上的壓力及飲食的不節制,容易罹患一些所謂現代病像高血壓、高血脂病、脂肪肝、痛風、糖尿病、肌肉酸痛、睡眠障害等,因此適當的進補亦可改善這些疾病,藥物則以保肝、消脂、增加血液的循環為主,如四君子湯、八珍湯、參麥飲、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湯、保元湯等。

老年

中醫古籍內經上說〝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16歲)腎氣盛,天癸至,精氣益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壯滿,五八腎氣衰,髮墬齒搞,六八洋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髻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所以中醫認為腎氣是先天之本,五臟之根,生命之門,腎氣的強弱和衰老的快慢有絕對的關係,因此年老者的進補就要以補腎為主。用藥有十全大補湯、桂附、黃湯、還少丹、人參固本湯、右歸丸、左歸丸、龜鹿二仙膠、歸脾湯、人參養榮湯等等,單味的藥更有靈芝、鹿茸、枸杞、兔絲子、玉竹、何首烏、肉從蓉、巴吉天、哈士膜、羊藿、紫河車、黃耆、人參等皆有補腎抗衰老的作用。

近來常有人說,現代的人營養都過剩且過胖,是不需要再進補了,這個講法我認為也不是很正確的,其實現代人的飲食常暴飲暴食,且營養非常的不均衡,剛好可以利用進補時好好的調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一舉數得。



立冬補冬是為了能抵禦嚴寒的侵襲,萬不可盲目進補!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立冬單從字面上可解釋為:“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冬季的來臨,萬物開始潛藏蟄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宜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在台灣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為了是能夠抵禦嚴寒的侵襲。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呢?《黃帝內經?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調養和飲食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靜,保持心神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在起居調養方面,在寒冷的冬季,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食用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雞、魚,多飲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臭心煩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



冬季健康養生全功略

我國民間習慣上把“立冬”作爲冬季的開始。《黃帝內經》上說,冬季3個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講究保健、保養是很重要的。

■心血管病人應注意保暖

冬天是心臟病的高發季節,這與氣候轉冷有關。因此,心臟病患者到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並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利。爲此,應避免用冷水洗臉,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誘發心絞痛;洗衣、洗菜時,不要長時間地把手泡在冷水裏,可能的話應用溫水。

體育鍛煉應以打太極拳、做操、散步爲好,賽跑、滑冰等激烈運動是不適宜的。

■冬季養生好方法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鄭板橋有一幅養生保健聯也提到過蘿蔔與茶:“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蔔的養生、保健、藥用效應與茶有著相融之處。

養生家提出,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如我國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爲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此外,還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進補也需對路

冬令進補時,爲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人參、黨參、太子參、五味子、黃芪、白術或者黨參膏、參花膏等益氣藥物;食品有黃豆、山藥、大棗、栗子、胡蘿蔔、牛肉、兔肉等。

那些面色枯黃、口唇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於血虛。可選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藥,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



冬食四寶滋補潤燥

到了秋冬季節,很多人會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些乾燥。以下4種食物是秋冬進補之寶,既可滋補又能潤燥。

紅棗:秋冬首選紅棗進補,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若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療效更好。

包心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它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是秋冬季理想的飲食。

紅薯:由於紅薯(特別是黃心的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

藕: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淤、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虛。



“小寒” 靚湯進補

每年的1月5日或6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爲“小寒”,今天恰逢“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寒。待“小寒”一過,北方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了,這時是北方最冷的季節,北京的平均氣溫一般在一5℃上下,比較冷的年份可以降至-15℃。

民間的諺語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而如今各種風尚把節氣轉換的驚喜已經沖淡了。在忙碌的都市里,雖然沒有誰會專門爲了“小寒”而慶賀,但飯總是要吃、湯總是要喝的。先人們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我們的身體經過了春、夏、秋接連三季的消耗,爲了工作奮鬥,爲了生活奔波,而大地冰封的冬季,本是一個享用勞動果實的季節,難道不應該補一補麽?應該。於是當小寒籠罩大地,辛苦了一年的我們的肌體渴望進補養息,渴望氣血通暢,渴望津液旺盛,而能夠體現肌體這些渴望的,似乎沒有什麽能比一隻裝滿了溫熱味美熱氣氤氳濃濃靚湯的砂鍋更直接的了。煲幾款經典而簡約的靚湯給自己和所愛,讓心和身體在這寒冷的天氣中,在融化了美味和營養的湯汁的滋潤中,懷想下一個春天。

  淮山羊肉枸杞湯

  湯料:羊肉500克,淮山(山藥)150克,上等枸杞十數顆,薑、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去血水;薑蔥洗淨用刀拍碎備用;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配料投入鍋中,但鹽出鍋前才放;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煨至熟爛。

  功效:補脾胃,益肺腎。

  藕棗章魚豬筆湯

  湯料:蓮藕500克、紅棗4個、章魚幹1只、綠豆50克、豬筆肉500克。

  做法:紅棗去核,綠豆洗淨,用清水泡浸片刻;章魚乾洗淨,用溫開水泡浸半小時;蓮藕洗淨去節切塊;豬筆肉洗淨,入沸水,去血水,與湯料放置瓦煲,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煲兩個半小時,加適量食鹽即成。

  功效:湯品補而不燥,潤而不膩,香濃可口,具補中益氣、養血健骨、滋潤肌膚的功效。

  野山菌烏雞湯

  湯料:黑木耳10g,香菇20g,鮮白蘑菇50g,荸薺50g,胡蘿蔔150g,烏骨雞半隻約250g,精鹽少許。

  做法:黑木耳和香菇分別清水發好洗淨,白蘑菇洗淨,胡蘿蔔去皮洗淨切塊,荸薺削皮洗淨對剖;烏雞洗淨斬塊;雞塊、黑木耳、香菇、胡蘿蔔同放入瓦鍋內,加清水煮沸後,文火燉1小時;加白蘑菇、荸薺武火煮沸,改中火煨20分鐘,調入精鹽。

  功效:每周2-3劑,可常食;益氣養陰、化瘀通絡,利於心臟。

  蟲草桂棗雞湯

  湯料:雞1只,冬蟲夏草3g,桂圓肉6g,紅棗8枚,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雞、冬蟲夏草用溫水洗淨;紅棗去核,與冬蟲夏草和桂圓肉一起放入雞腹內,然後將雞放人砂鍋內,加清水,煨約3小時,加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溫補脾腎,散寒壯陽。適用于畏寒怕冷、手足發涼等亞健康狀態,對兼有陽痿早泄、腰膝冷痛者尤爲適宜。

  杏仁豬肺湯

  湯料:杏仁10g,豬肺250g,酌量加入黨參、當歸,鹽、味精適量。

  做法:杏仁洗淨,豬肺洗淨切塊,入清水煮沸撈出,另起鍋,豬肺、杏仁及調味品等同下,煨兩小時。

  功效:止咳化痰,生津止渴,潤腸通便,對呼吸系統脆弱者尤其有益。





冬日食冷可降“火”

寒冬季節,對於腸胃健康的人,適當地吃些涼菜,喝些涼開水,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會有益。

  冬日雖冷,但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可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再加上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導致胃肺火盛。所謂火盛三焦,即上焦蘊熱,表現爲舌尖赤紅、舌苔黃厚,易導致上呼吸道、咽頰、扁桃腺、口腔黏膜疾患;中焦蘊熱,多因過食油膩、甜或大補的食物造成,表現爲舌苔厚、尿黃、便秘、焦渴等;下焦蘊熱,多因腎虛、腎炎、膀胱炎、痔瘡等引起。此時,以冷攻熱,可謂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冬天適當吃點涼菜還有利於減肥。天寒地凍,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少,因此易發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爲了不增加體重,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多吃些涼菜,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喝涼開水對人體好處極大。若能經常飲用涼白開水,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之效。科學研究表明,一天中定時喝杯涼開水是一種簡單有效的保健法,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涼開水,能使肝臟和腎臟解毒、排毒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死。

不過,冬天吃冷食也要因人而異,尤其是胃腸功能欠佳者需慎食。同時,冷食只能起到帶走體內一部分熱量的作用,治標不治本,所以不妨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蔔、蓮子、松花蛋等。



逢九一隻雞 來年好身體

  “九九”是指一年中從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時間。它是從冬至這天作爲一九的開始,即從12月21日或22日開始,依次每隔9天算一九、二九、三九……直到驚蟄前2天或3天爲九九。民間有“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的諺語,意思是說冬季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需求較多,要經常吃雞進行滋補,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抵禦寒冷,而且可以爲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雞肉的藥用價值很大,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中醫認爲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陽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浮腫、產後乳少、虛弱頭暈的調補,對於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耳聾、精少精冷等症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但用雞肉進補時需注意雌雄兩性作用有別:雄性雞肉,其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比較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雌性雞肉屬陰,比較適合産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節,對健康人而言,多喝些雞湯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對於那些已被流感病毒“俘虜”的患者而言,多喝點雞湯有助於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狀。美國的最新研究表明,雞湯能幫助人趕走流感,因爲它可以將病毒排出體外。

  雞的營養價值以草雞爲優,烏雞尤爲雞中上品。雞肉的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燒湯、醃制、風乾,均各具風味。除雞肉和雞湯外,雞肝、雞腎、雞心、雞膽、雞內金等均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如雞肝具有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適合視力下降、夜盲、貧血患者食用;雞心具有補心鎮靜的作用,適合心悸、虛煩患者食用;雞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膽囊炎、百日咳患者有效;雞內金具有健脾養胃消食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腹脹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但吃雞肉進補也並非人人皆宜。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爲了避免加重腎臟負擔,尿毒癥患者禁食;雞肉性溫,爲了避免助熱,高燒患者及胃熱嘈雜患者禁食;雞肉中磷的含量較高,爲了避免影響鐵劑的吸收,服用鐵劑時暫不要食用雞肉。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雞的臀尖是細菌、病毒及致癌物質的“倉庫”,絕忌食用。



女性冬令進補秘笈一二三

  中國歷來有冬令進補的傳統習俗。冬至來臨,家家戶戶的冬令進補又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怎樣才能科學進補?進補爲己的年齡、體質及生理特點科學進補,許多人知之甚少。

  於是,洋參含片、補腎膠囊、深海魚油……市場上的補品越來越多,女士的包裏、辦公室桌子上,名目繁多的補品也隨處可見。事實上,冬令進補首先要“會補”,這就需要掌握女性科學進補的秘笈。對此,專家開出的“方子”是把握好三個關鍵字:  

  關鍵字一:藥補不如食補

  專家提醒:冬令進補與其服用大量補品,不如先從食補開始。因爲只有食補才是增強人體抵抗力的關鍵。而女性在食補中又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分爲四種不同的食補方法:

  平補:指那些性氣平和、不論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幫助維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穀類、豆類、乳類、水果和蔬菜類。這類食品性能平和,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病人均可食用。

  溫補:指食性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黃鱔、甜食、紅棗、桂圓、荔枝以及蔥薑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這類食品可幫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覺,從而增強體質。  

  清補:指食性寒涼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綠豆、黃瓜、甲魚、螺螄等,有清火作用。

  溫散:指性味辛熱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這類食物有溫陽散寒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常用來禦寒和除濕。

  關鍵字二:冬令進補要遵醫囑

  上海醫學專家會診中心秘書長邱永曙副教授在談到女性冬令進補時指出:女性冬令進補一定要講究科學,因人而異、聽從醫囑。一旦患有婦科疾病,應該及時去專業婦科醫院就症。因爲在專業越分越細的時代,只有專業的醫師,專業的技術,專業的設備,才能爲廣大女性祛除病痛,增進健康。

  關鍵字三:進補要因人而異

  女性冬令進補要做到事半功倍,關鍵在於針對不同體質,有的放矢,這裏提供幾個進補方子:

  ●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和經常操作電腦的女性

  常見症狀:眼睛疲勞,或眼花目眩,或兩目乾燥。

  進補提示:各種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經常食用一些豬、牛、羊及雞、鴨等畜禽肝臟,有益於眼睛,但血脂及膽固醇偏高女性應少食或不食。

  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每周吃3根胡蘿蔔,即可保持體內維生素A的日常含量,此外,紅薯、桔子、柚、柿子的維生素A含量也較高,可適量食用。

  乳、蛋類食品:如牛奶以及雞蛋、鴨蛋、鴿蛋等,其中,禽蛋裏的蛋黃維生素A含量比較豐富。

  枸杞子:富含豐富的胡蘿蔔素,是補眼之佳品,冬令以泡茶飲用爲宜。

  推薦藥膳一方:明目菜草-決明6克,玄參6克,茶葉6克,泡或煎飲,每日一服,清肝明目,防治眼目昏糊。

  ●長期熬夜工作的女性

  常見症狀:疲勞不堪、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衰退。

  進補提示:

  魚類:其中鱈魚、沙丁魚、對大腦細胞特別是腦神經傳導、發育有著重要作用。

  牛奶、酸奶:富含蛋白質、色氨酸,食用對人體補腦有益。

  芝麻、核桃仁:含維生素B族、C及氨基酸等,含脂量達40%以上。其中的不飽和亞油酸、卵磷脂、亞麻酸是人體大腦的結構材料。

  麥類、小米、玉米:含蛋白、脂肪、鈣、鐵、維生素B1,能預防神經衰弱,其植物纖維可促進大腦微循環暢通。

  水果:桔、柚、柑、橙、檸檬等水果爲鹼性食物,經常食用有利於消除大腦的酸性代謝産物。

  推薦藥膳一方:增智益腦糕-核桃仁30克,蓮肉20克,黑芝麻、枸杞各10克,玉米、山藥粉各200克,加紅糖適量做糕,食用可益智健腦。

  ●女性面色萎黃、唇舌淡白

  常見症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發麻,大便乾燥,以及月經期延期。

  進補提示:

  羊肉:羊肉性味甘溫,益氣補虛。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成分,且肉嫩味美。



推薦藥膳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30克,生薑60克,羊肉500克。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去除筋膜,置沸水鍋內稍燙,撈出冷卻後橫切成長短適度條塊,然後將羊肉與生薑、當歸放入砂鍋內加清水燉至羊肉熟爛,飲湯並食羊肉。此方補血調經,散寒止痛。



健脾胃補氣陰 冬天來幾味

冬令是進補好時機,吃美味與進補一同進行,口福享了,身體也補了,兩全其美!中醫師推薦了幾味冬令特別適合女性補身的日常和名貴方:

  ☆一些材料簡單,價格不貴的補方,簡單實在,日常食用最好!

  日常第一味:黃芪10g、麥冬(或玉竹)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健脾胃補氣陰

  日常第二味:太子參10g、茯苓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益氣健脾胃

  日常第三味:黨參10g、山藥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健脾胃,可加枸杞10g來平補肝腎

  ☆材料名貴點的方,適合偶爾一味,與日常方無孰好孰壞之分,只有喜好不同之別而已。

  名貴第一味:冬蟲草5條

  份量:單人量

  功效:補之佳品,能舒緩疲勞,調理內臟功能

  名貴第二味:西洋參5g

  份量:單人量

  功效:與雞、鴨、瘦肉、鴿、鵪鶉共燉補身益氣

  名貴第三味:靈芝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一年四季都適合食用,尤其對補身有益,扶正固本



冬季溫差大時宜調補

  近來的天氣一天兩季:早晚溫差相差十多攝氏度——早晚穿上毛衣不覺得熱,中午只穿一件單衣也不冷。早晚溫差大,有時一個不小心就會感冒,平穩的病情可能也會再起波瀾。

  白日“溫燥”,晨晚“涼燥”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科黃琳副主任中醫師說,近來前來看病的病人出現了不少如感冒、鼻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及心腦血管病的復發或加重。冬天現在對廣州來說,中醫認爲,白天是“溫燥”,夜晚和清晨則是“涼燥”,即使是平日很健康的老人小孩也容易有衆多小病小痛,體質差的更易出肺部疾病的復發,若是平時就有慢性胃潰瘍、風濕性疾病的人,也需要悠著點。

  要說到年輕人,則大多數都不喜歡多穿衣服來防寒,早上出門乾脆就穿中午的衣服,或是晚上沒注意及時添衣,感冒了也不在意,而這個時節早晚較低溫的刺激,會使人一旦“感冒”容易拖得較久才能好。

  冬補重點在補腎補血

  打邊爐、燒烤,都在助長著“熱氣”,夏秋雖然已過,廣州的“熱氣”有增無減,有的人還是一吃“火氣旺”的食物就感覺喉嚨痛、口腔潰瘍、發炎,這如何是好?看著狗肉、麻辣火鍋這些美味,黃琳醫生說,這樣的任意亂補恰恰是溫燥、涼燥天的大忌,此時最宜適進食一些平補品,尤以補腎和補氣血最佳。

  體質不同人的補身方法不同,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人都是虛,可補法卻不盡相同。而在此季,老人小孩特別容易感覺氣陰不足、陰虛火旺,健脾胃補氣陰則很受用,以平補爲主,如太子參、西洋參,補腎用很好的淮山、枸杞、麥冬,益氣養陰的黃精,潤肺的“最佳拍檔”雪耳和百合,無一不應在當季受寵。

  偏溫藥要遵醫生指導食用

  特邀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科 黃琳 副主任中醫師

  黃琳醫生強調,偏溫的藥包括食補的藥物,不是信手拈來就吃的,很多不是特別虛體質的人,或是由於氣候的影響,吃多了這些偏溫藥物可能會受不了,也可能令某些控制得比較好的病復發或加重。因此,此類藥物和食物都應詢問相關醫生,是否適合吃,並要控制量,不能一開口就停不了口。

  偏溫的食物和藥物有:羊肉、狗肉、當歸、黃芪、杜仲、紅參等。

  實症體質的多爲青壯年的男性,黃琳醫生說,通常實症體質的人不需要特別調理,即使調理也是不進補,而是調理一下陰陽平衡。這些人中,痰熱濕重的年輕人不少,一些夏枯草、霸王花、溪黃草能清痰熱、清肝火,適合他們。



  素食也可以“冬補”

在我國,人們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所謂:冬天進補,上山打虎。但是冬令進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內容也應有所改變,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魚大肉來進補。素食進補其實也不妨一試!

  芋頭 質地細軟,容易消化,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秋季調養脾胃之佳品,常食之無疑會有“貼秋膘”的作用。

  土豆 每500克土豆中含天然脂肪3.1克,蛋白質10.1克,澱粉73克,粗纖維3.5克,維生素的總含量是胡蘿卡的2倍,番茄的4倍。此外,土豆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尤以磷、鈣、鐵十分豐富。祖國醫學認爲,土豆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和胃、調中、健脾、消腫等功效,常食之能強身健體。

  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爲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可作爲秋補,貼秋膘的食品。

  蓮藕 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血。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虛。

  板栗 其營養豐富,果實中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板栗的藥用價值亦頗高。祖國醫學認爲,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秋補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鹹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蘿蔔 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甘酶、觸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國醫學認爲,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中醫對其醫療和保健功效推崇備至,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



秋冬手腳發涼的食療妙方

  一般的來說貧血和腸胃病患者,營養缺乏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迴圈不良者,或者肢體末梢血液迴圈障礙,都會導致手腳冰涼。特別是女性經期孕期和産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涼。

  在醫學上,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爲“冷寒症”。

  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冷寒症(一般都不是非常嚴重,不會是受不了的刺骨寒冷),是可以預防和自我調節的。

  一,加強體育鍛煉

  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以加強血液迴圈。

  二,注意飲食

  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以提高機體耐寒力。常見的溫熱食物有:牛、羊、狗、雞肉,大蒜、辣椒、生薑、圓蔥、山藥、桂圓等。

  三,菜譜三款

  1.薑絲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生薑切細絲。

  鍋內加油少許,起旺火,待油冒清煙時,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入薑絲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鹽、味精,出鍋時淋麻油即可。

  2.大棗枸杞羊肉湯

  羊肉切八分大塊,在開水鍋中汆出血水備用。大棗和枸杞洗淨備用。

  鍋內加水,放入羊肉,蔥薑大料同煮。煮半熟時,加入大棗、枸杞和鹽,再煮,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歡羊肉的膻味,可以與大棗同時加入桔子皮一兩片,即可減輕膻味。

  3.三香辣椒

  紅辣椒(根據自己吃辣的程度,選擇辣椒品種),在爐火上烤幹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蔥在爐火上烤至外層焦糊,剝去外層。

  以上三種原料,各自在臼中搗爛,然後再和成一起,加鹽和味精,即可。

  此菜對於喜歡吃辣又喜歡粗糧的朋友,最是美食——三香辣椒捲入煎餅,大口吃來,最是過癮,而吃“黃金塔”(窩頭)時,把三香辣椒抹如窩頭孔內,吃來也是痛快!

  以上幾款菜式,對於有冷寒症的朋友一定有用,不妨一試。



秋冬滋補的美顔糖水

在各式糖水中,滋味水果經常入饌,令美味糖水更見色彩斑斕,並對健康有益。不難發現,不少蔬果營養價值甚高,與其他藥材如南北杏、川貝、雪耳、無花果等結合,更具滋補功效。

  熱食芒果椰汁黑糯米

  芒果,味甘酸性涼,含維生素C、芒果酮酸等,有益胃、解渴、止嘔止暈、利尿等療效,以大小均勻、飽滿、色黃白者爲佳;芒果核幹則能解毒、消滯、止咳。

  熱食尤其暖胃,益氣血,芒果的清甜可口夾著濃郁椰香、能保血暖胃的黑糯米同吃,煙韌有度,口感極佳。由於芒果肉較濕毒,煮此款糖水時可先用芒果核幹煲水,撈起後再加入黑糯米,待煮爛後,才放芒果肉,最後加上椰汁,這樣就更健康有益。

  青蘋果燉蘆薈

  蘆薈素有美顔功效,配上青蘋果燉制,滋潤清甜,又具補中益氣、生津健胃、養顔養生、清肝熱的療效,閑來一盅,潤心又潤肺。由於蘆薈汁略顯苦味,怕苦的朋友就放少點(2—3克)。

  青蘋果,含碳水化合物、蘋果酸、檸檬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C。蘋果酸可以穩定血糖,維生素C可防止心肌炎。青蘋果有補心益氣、生津止渴、健胃及止瀉功效。此外,蘋果具有減肥作用,肥胖者適當多吃蘋果,可減少對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達到減肥效果。

  無花果南北杏清燉蘋果

  無花果的味道甘中帶甜,加上蘋果的甜味,甜得來既天然又溫和。無花果有清腸胃的作用,亦可滋潤喉肺,在熱氣的時候喝一碗,可通便又可消熱氣。

  川貝雪耳燉木瓜

  木瓜,味甘性平,果實含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蘿蔔素等,用來治療吐瀉腹痛、風濕性關節痛、腰膝酸痛等,選購時以質堅實、具清香爲佳。

  清甜嫩滑的木瓜味道怡人,而雪耳亦非常爽口,加上具化痰止咳、潤肺散結作用的川貝(藥取3克),清新味美得令人停不了口。

  鮮奶燉木瓜雪梨

  先將鮮奶加糖煮熱,再放入去籽去皮切成大粒的木瓜和雪梨,煮30分鐘即成,鮮奶+木瓜=雙重美白效果,配以潤心的雪梨,真是由外靚到內。

  新鮮木瓜南北杏燉雪耳

  以新鮮木瓜、南北杏和雪耳燉成,木瓜可幫助消化、抗菌解熱,南北杏止咳潤肺,雪耳則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此款糖水味道香甜,無論冷吃或熱吃都一樣滋味。南北杏份量不宜過多,取10~15g左右,雪耳以片大身厚,完整不碎,色黃白,有光澤爲佳。



  雪梨,味甘性寒,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等,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

  雪蛤豆漿湯丸

  補腎益精、潤肺養陰的雪蛤膏配上豆漿煮成的芝麻湯丸,內有雪梨粒,清香又煙韌,對病後、產後虛弱,或因工作繁忙而導致健忘的人有奇效。

  海底椰燉雪梨

  海底椰素有潤喉功效,配上清甜雪梨一塊吃,止咳化痰當然不用說,各位“煙民”們飲用,最好不過啦!

  鮮雪梨南北杏燉雪耳

  主角同樣都是燉雪耳,但配角換上了雪梨,令到整盅燉品更清潤,生津解渴之餘,又可清熱氣,在心情煩躁不安的時候,用此來清心火挺不錯。



適當冬補 培補陽氣

1.養生益壽:養生益壽者除了注意起居和調養精神外,冬補也很重要。冬補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冬補的藥物有:人參、阿膠、鹿茸等。人參補氣,對氣虛、體弱、四肢無力、過度疲勞、頭暈眼花、耳鳴等虛弱的人最爲合適。阿膠是滋陰補血良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能,適用於血虛眩暈、心悸失眠、虛勞咳嗽、便血等患者滋補調養。

2.培補陽氣:陽虛者,冬令常會流清涕,手足冰涼,易生凍瘡,小便清長,夜尿頻頻,大便稀薄,陽物不舉。這類人可用熟附子、幹薑、人參、羊肉等。

3.預防冬令病:一些慢性病人,每逢寒冬容易發作,如慢性支氣管炎,每年秋冬發作,咳嗽氣喘,還有凍瘡、尿多症等。這類病多爲腎虧、陽虛外寒,可用溫藥和之,如熟附子、肉桂、肉蓯蓉、海馬、狗腎、人參、甘草、枸杞子等配合使用。



季節限定 時令菜單補冬

冬天尿量較多,因此許多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鹽類會隨著流失,而許多冬季特有的食品,剛好富含這些營養素,正可補不足。我們挑出冬季的熱門營養食品,請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解釋每種食材的營養素,並教大家簡易食譜,這樣吃才健康。

健康情況較差的人在冬季或季節轉換時,特別容易感冒或發生腸胃不適等狀況,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可做一些調整,多利用當令的季節水果,例如草莓、櫻桃、柑橘類、白蘿蔔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各有不同的作用,在這個時節可以多吃。

抗自由基

草莓、葡萄和櫻桃,都含有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也有許多維生素C,可抗自由基、防老化。以草莓為例,產期是12月到3月,如果能直接吃是吸收營養素最好的方法,若想變換口味,可試試以下做法。此外,挑選時建議以外觀完整、顏色鮮紅的為主。

●草莓蝦

材料 草莓200克、蝦仁300克、原味優格1盒、米酒100cc、鹽、蔥和薑少許。

作法

1.蝦仁挑去腸泥,用3碗水、鹽、蔥、薑、米酒煮熟,放入冰水浸泡2分鐘。

2.草莓打碎拌入優格,若嫌麻煩可直接用草莓口味優格,淋在蝦仁上即可吃。

說明 草莓不要打得太碎,以免纖維質被破壞。優格可讓腸內有益菌叢增加,而蝦仁有豐富蛋白質,可提供基本營養,不過痛風的人要小心吃。

●莓汁燴西芹培根

材料 草莓、西芹、百合各100克、培根肉300克、薑、蒜、太白粉少許。

作法

1.草莓一半打汁。

2.培根、西芹、百合洗淨,切成適口大小,入鍋炒。

3.起鍋前加入草莓汁、薑、蒜,再勾薄芡。

4.另一半草莓對半切擺上一起吃。

說明 培根有豐富蛋白質,不過含鈉量高,高血壓的人少吃。西芹和百合都有纖維質,讓排便順暢。起鍋前再放草莓汁,不然維生素C加熱太久很容易被破壞,所以最好也趕快吃。 維生素C多

柑橘類有豐富維生素C。橘子產季從10月到2月,要挑有重量感的;柳丁產季1月至4月,要挑個頭圓又重、底部有一圓形印記、手握有彈性的。要注意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的果酸和維生素C反應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不要一起吃。

●橘仁春捲

材料 中型橘子1顆、蝦仁300克、小黃瓜200克、春捲皮10張、胡椒、鹽、太白粉和麵粉各少許。

作法

1.小黃瓜洗淨切片、蝦仁挑去腸泥後用胡椒、鹽、太白粉10克醃10分鐘。橘子肉切小塊備用。

2.把橘子肉、小黃瓜、蝦仁用春捲皮捲起,邊緣用麵糊黏起。

3.熱油鍋,春捲沾麵糊入油鍋炸,呈金黃色後起鍋。

說明 入鍋油炸時間不要太久,以免營養素流失。若是久咳覺得喉嚨疼痛,可用乾橘子皮切絲,用冰糖熬成汁後,加入水果茶調味。

●橙汁炸菇

材料 杏鮑菇300克、柳丁3顆、綠花椰菜300克、麵粉少許。

作法

1.柳丁2顆榨汁備用。杏鮑菇切大丁、柳丁1顆去皮切大丁,綠花椰菜燙熟備用。

2.杏鮑菇裹麵糊入油鍋炸成金黃色。

3.把炸好的杏鮑菇、柳丁肉、花椰菜,加入柳丁汁,在炒鍋內炒一炒、拌一拌即可。

說明 菇類含有多醣體和纖維質,再加入柳丁肉,更可增加纖維質攝取,且綠花椰菜可防癌、抗自由基,是很好的蔬菜,不過不要在鍋內翻炒太久,以免維生素流失過多。

幫助解毒

白蘿蔔的辣味是因含有異硫氰酸塩、硫化氫,可殺菌、幫助解毒,烹煮時會揮發掉,所以生吃可解毒、熟食則可補充纖維質。冬季的白蘿蔔較清甜、好吃。

●蘿蔔絲拌蝦米

材料 白蘿蔔300克、蝦米100克、日式和風醬少許。

作法

1.白蘿蔔洗淨去皮刨絲,加一點鹽抓一抓,然後倒掉鹽水、用冷水沖一沖蘿蔔絲。

2.蝦米切碎或不切皆可。

3.把白蘿蔔絲和蝦米拌在一起,淋上日式和風醬即可吃。

說明 若是不喜歡蘿蔔辣味的人也可把白蘿蔔燙過再吃。

小心鹽乾品

鹽乾品是將新鮮原料鹽漬後再乾燥,例如烏魚子、鹽乾飛魚等,其中烏魚子是烏魚的卵,含高蛋白、高油脂,不過要特別提醒,如果是有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吃太多,偶爾吃少量即可,以免對健康反而有害。

●乾烤烏魚子

材料 烏魚子一片、高粱酒30cc、白蘿蔔200克、蒜2支。

作法

1.白蘿蔔去皮切片。蒜取淺綠部份,斜切片。

2.用高粱酒把烏魚子整個塗一塗,等5分鐘。

3.用烤箱烤到表面有一點變色即可,或是用一點點油煎到表面有一點點小泡泡即可。

4.烏魚子切片,擺上白蘿蔔和蒜即可。

說明 台灣產品質較好。除了卵本身的鹹度之外,曬過後因水份變少,所以會更鹹、含鈉量更高,有高血壓的人要少吃。

報你知 冬季飲食原則

冬天容易精神萎靡,在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幫助腦中血清素合成或是神經穩定的食物,例如香蕉、核桃、酵母、深綠色蔬菜等。

另外,冬季要增加熱量攝取,可從優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攝取,而不是脂肪,以免對心血管造成太大負擔,可多吃豆類、瘦肉、牛奶、米飯等,所以常有人在冬季吃「臘八粥」。



營養師說 調整飲食結構

(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劉珍芳)

一般飲食建議的最佳比例分別是,碳水化合物58到68%;脂肪12到15%;蛋白質25到30%。冬天因天氣的關係,食欲會增加,且不由自主的會選擇熱量較高的食物或是飲食,這時可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稍微調高一些,到60到70%,及多增加一些優良蛋白質的攝取,但脂質的攝取仍需注意,否則很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

整腸健胃 補腦明目

冬天時大家總喜歡吃燒酒雞、羊肉爐來補身,那小朋友呢?他們該怎麼補冬?尤其是腸胃較弱的小朋友,該怎麼吃或多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讓腸胃較好?其實家長自己在家就可做簡單的藥膳讓你家寶貝健康過冬。

小朋友通常腸胃較大人弱,對於燒酒雞、羊肉爐等補品可能會因體質不適而出現「補過頭」的狀況,有些人會因此而腹瀉,有些人則可能會便祕。以下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可吃的建議補冬藥膳,家長在做給小朋友吃時,最好也同時注意他們吃完後身體的反應,若不適則應請教醫師。

調理體質

以下3道適合3歲以上的小朋友,可當做調整體質、補充營養用。

●山藥燕麥粥

適合:胃口不太好、易腹瀉、吸收不良的小朋友。

作用:安定腸胃。此道可當主食吃。

材料:新鮮山藥300克、燕麥30克、銀耳30克、枸杞10克、白果10克。

作法:

1.山藥洗淨削皮切小塊、若是乾銀耳先泡發。

2.所有材料放在鍋子裡加水600cc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約5分鐘即可。

●雙仁芝麻糊

適合:排便不順易便祕、皮膚過敏的小朋友。

作用:通便、減敏。此道可當點心吃。

材料:杏仁粉10克、桃仁粉10克、黑芝麻粉15克、糖適量。

作法:所有材料用300cc溫開水調勻,可視個人口味調整水量。

●桂圓紅棗茶

適合:臉色不好、常輕微流鼻血、容易尿床的小朋友。

作用:開胃、補脾胃。可當茶飲喝,但晚上8、9點後不宜喝。

材料:紅棗15顆、龍眼肉25克、薑汁、蜂蜜適量。

作法:

1.紅棗切開去籽,與龍眼肉加水500cc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3分鐘。

2.加入薑汁、蜂蜜,視個人口味斟酌。

注意 燥熱體質、容易便祕的人不適合。

增強抵抗力

以下3道適合6歲或開始上學的小朋友,因感染疾病機率增加,須增強抵抗力。

●抗發炎茶

適合:常眼睛紅易發炎、視力差的小朋友。

作用:保健視力抗發炎。

材料:夏枯草10克、枸杞10克、防風3克、冰糖和蜂蜜適量。

作法:將所有材料加水300cc,大火煮開後加入冰糖,轉小火燜煮約5分鐘,淋上蜂蜜,關火即可喝。

注意:易腹瀉、胃口差等不適合。

●補氣茶

適合:精神不易集中、視力不好的小朋友。

作用:補氣、安神、視力保養。

材料:參鬚12克、遠志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桂圓5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500cc,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約5分鐘即可。

注意:排便不順、糞便較乾硬者不適合。

●抗敏茶

適合:易過敏、打噴嚏、流鼻水的小朋友。

作用:補氣、補脾胃,易尿床的小朋友也可喝。

材料:防風10克、黃耆12克、白朮5克、薄荷6克、甘草3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500cc,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約3分鐘即可。

注意:如果喝了這道茶飲會便祕或腹瀉的小朋友不適合。

發育成長好

以下3道適合青春期正在發育生長的人吃,但一個星期吃1到2次即可,不要吃太多。

●青木瓜雞湯

適合:女性,男孩也可吃。

作用:潤澤皮膚、固腸胃、讓行經更順。

材料:青木瓜半個、王不留行10克、雞半隻、當歸3克、川芎5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1000cc大火煮開後小火燜煮約15分鐘,加入鹽和嫩薑片即可。

注意:如果女孩子吃了以後發現經血量有改變,應暫時停吃。

●首烏雞湯

適合:男性,女孩子也可吃。

作用:減輕肌肉疼痛、筋骨痠痛。

材料:何首烏10克、雞半隻、枸杞10克、黃精6克、參鬚10克、續斷10克。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1000cc大火煮開之後,轉小火燜煮約15分鐘,加入鹽、嫩薑片適量即可。

●參鬚豆腐湯

適合:需腦力、精神不集中、眼睛易疲累的人。

作用:補腦力、安神、保健視力。

材料:參鬚10克、天麻5克、石菖蒲3克、紅棗5粒、老豆腐200克。

作法:豆腐切塊、紅棗切開去籽後,所有材料加水1000cc,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約10分鐘即可。

報你知 補身注意

過敏小心 尤其是容易皮膚過敏的人在吃補品時要更小心,像是羊肉爐、燒酒雞等,如果吃了任何補品出現腹瀉則應停吃。

較胖的人 補的食材通常適合較偏寒、涼體質的人,而身材較胖者大多體質較燥,一般補品較不適合。

帶保溫壺 小朋友補冬茶飲可裝在保溫壺內帶去學校喝,當茶飲隨時喝作用較大,且可同時多補充水份。



醫師說 體弱冬補正好

(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黃中瑀)

體質較差的小朋友冬天特別容易腹瀉、胃口不好、手腳冰冷、頭暈、倦怠,而中醫在兒科方面又以腸胃治療為主,若家長能適時準備簡易食材替孩童補身,正可調理體質,增強體力,不過仍建議吃之前最好請醫師診斷,可加減藥方、調整用量。



不喝湯配水果 享美食不發胖

冬天吃火鍋,暖暖過冬!但隨便吃個涮涮鍋,不喝飲料,熱量至少也有800卡。由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營養師薛安栗設計3道健康火鍋,每人吃一餐火鍋總熱量不到600卡,享美食不怕胖兼養生,真是太幸福啦!

3道健康鍋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營養師薛安栗設計3道健康火鍋,包括低卡海鮮鍋、百菇美纖鍋及藥膳補血鍋,熱量都不高。除火鍋內食材外,可再搭配一份主食,如熱量為280卡的一碗白飯,或改吃2碗烏龍麵或3把冬粉。

低卡海鮮鍋

材料:用魚頭及大白菜熬煮湯底、加入

蛤蜊240g:110大卡、魚片140g:220大卡、鮮蝦8隻:110大卡、花枝80g:110大卡、海參200g:110大卡與茼蒿800g:200大卡。

熱量:4人份,每人份215大卡。

注意:痛風的人不要喝湯、海鮮減半。若擔心膽固醇問題,可將內臟去除不吃,例如蝦頭、花枝的頭部及內臟、魚頭部份。

百菇美纖鍋

材料:雞湯為鍋底,加入香菇200g:50大卡、金針菇200g:50大卡、鮑魚菇200g:50大卡、蒟蒻絲200g:50大卡、大白菜400g:100大卡、竹筍200g:50大卡與棒棒腿4隻:440大卡。

熱量:4人份,每人份197.5大卡。

注意:痛風不宜。建議去雞皮後食用,菇類含多醣體,蒟蒻含水溶性纖維,可降膽固醇及防便秘,熱量低易飽適合減重者。

藥膳補血鍋

材料:以適量的當歸、枸杞中藥材作湯底,加入豬肝320g:440大卡、豬腰480g:440大卡與紅棗40顆:240大卡。

熱量:4人份,每人份280大卡。

注意:痛風不宜。當歸、枸杞補血活血,豬肝及豬血含鐵質,適合貧血的人及女性在月經後食用。

吃火鍋5撇步

除營養師提供的3道健康火鍋外,吃火鍋,只要把握下列5撇步,一樣可避免吃入太多的熱量。

1.湯底勿太油

濃湯作火鍋湯底,先冷卻後撈去浮油,以免吃進過多油脂及熱量。可採各類蔬菜熬煮成素高湯再加上一些柴魚片與蝦米來增添風味,可減少熱量攝取,又可增加纖維質攝取。有痛風及腎功能不佳患者,要避免食用濃湯製成的鍋底,以免吃入大量的普林、鈉、磷、鉀等電解質。

2.小心高油脂

餃類丸類等火鍋料,屬高油脂與高熱量,不宜吃太多。如2個貢丸熱量約85大卡、燕餃5個約153大卡、一兩梅花肉量約130大卡,食用火鍋,依食物熱量選擇時,熱量由低到高依序為海鮮或魚類<雞肉<豬肉<牛肉<羊肉。

3.生熟食分裝

吃火鍋時,有不少火鍋料是冷凍食品,容易放置過久,食用前要注意是否過期。另外,生、熟食要分裝好,湯滾後再下料,以免食物未煮熟就吃下吐,易拉肚子,但食物滾燙後,也不要急著送入口中,避免燙口及因此增加罹患口腔癌及食道癌的機率。

4.別忘吃水果

吃火鍋時,最好不要再配飲料,若真的要喝飲料可選擇像健怡可樂的低卡飲料。吃完火鍋別忘吃份水果,如橘子與今年盛產的柳丁都不錯。

5.動手做沾醬

健康吃火鍋,絕不能忽略沾醬隱藏高熱量與高鈉量問題。15cc約一湯匙的醬油含821毫克的鈉、一湯匙的沙茶醬熱量達100卡並含63毫克的鈉、一湯匙辣油熱量也達135大卡。邊吃火鍋邊沾醬,很容量就攝取過多的熱量及鈉,尤其是有高血壓、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

自已動手做低卡火鍋沾醬最健康,以薄鹽醬油取代一般醬油、白醋取代黑醋、新鮮辣椒取代辣椒醬與辣油。再加入檸檬、酒、蔥、薑、蒜、香菜或九層塔。



專家說 青菜可多吃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營養師薛安栗)

吃火鍋時,可多燙點蔬菜,但玉米、芋頭及豬血糕都屬主食類食物,吃這類食物後就不要再吃主食,如少吃一碗飯就可吃240公克芋頭或1又1/3根的玉米或140公克的豬血糕。



依體質加減方 吃出健康

現代人體質多半是外寒內熱,以傳統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補冬,可能太補,若是屬於燥熱體質更不適合,會越補越糟,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醫師黃伯瑜提供新補冬法,依個人體質進補,才能利用冬季補冬,補嘴空也能吃出健康。

先分辨體質

補冬不能亂補,需依體質選擇不同藥材進補,中醫將體質分3種,包括燥熱、氣虛與外寒內熱,現代人以外寒內熱體質居多。

做藥膳方法很簡單,藥材放入鍋中,再加入用熱水汆燙過血水的雞肉,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到肉熟後,加入鹽巴調味即可。

燥熱體質

症狀:常覺得口乾舌燥、眼睛乾澀、大便不易解或較硬,甚至有便秘情況。

<參麥枸棗湯>

材料:東洋參1.5錢、麥門冬2錢、枸杞2錢、紅棗10顆、3隻雞小腿與水1500㏄。

注意:屬於涼補。不適合氣虛體質的人。

氣虛體質

症狀:容易疲倦、手腳冰冷、講話很小聲、沒有精神,天氣冷更明顯。

<八珍湯>

材料:吉林參2錢、炒白朮2錢、茯苓2錢、灸甘草1錢、當歸3錢、川芎1錢、白芍1.5錢、熟地3錢,3隻雞小腿與水1500㏄。

注意:不適合燥熱體質。若易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宜將熟地、當歸減量為1錢半到2錢。

外寒內熱

症狀:因工作或長期熬夜、喝咖啡,而易有口乾舌燥與失眠的內熱症狀,但又因工作太勞累,身體循環變差易累的氣虛症狀。

<新十全大補湯>

材料:黨參2錢、炒白朮2錢、茯苓2錢、灸甘草1錢、當歸3錢、川芎1錢、白芍1.5錢、生地3錢、桂枝1錢、黃耆2錢,3隻雞小腿與水1500㏄。

注意:易腰痠可加杜仲,眼睛易乾澀可加枸杞與黃精來補腎養陰。

補冬有禁忌

冬天天氣寒冷,透過藥膳補冬,可補氣補血與補充蛋白質,補冬有禁忌,進補時要小心,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人,進補時機也要注意。

●有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痛風患者,不宜以動物內臟進補及採用海鮮食材。

●進補時不宜同時食用柑橘、蘿蔔、白菜、瓜類等生冷的食品。

●出現感冒、喉嚨痛、發燒、皮膚病的人不宜進補。



●腸胃功能虛弱,容易腹瀉、腹脹的人,不可食用太過滋膩的藥材,如當歸與熟地。

專家說 睡飽穿暖

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醫師黃伯瑜

冬季養生,要有充足睡眠才有利陽氣與精力的蓄積,衣著厚薄要適合,穿太多,皮膚毛細孔全開,反易受寒,但也不要著涼,需注意保暖。



冬天喝茶飲 手腳不再冰冷

入冬後的寒流,若再加上下雨,不少人在潮溼陰冷的夜裡,即使蓋了厚被子也穿了襪子,依舊覺得手腳冰冷。其實透過中醫依不同體質提供茶飲,可讓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不再受苦。

保健茶飲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科中醫師楊麗姝指出,手腳冰冷常發生在老人、女性族群及糖尿病、心臟病及二尖瓣脫垂等病患身上。中醫認為手腳冰冷可分成氣虛、血虛及陽虛3種,依體質提供茶飲,將藥材放在鍋中加入1000CC水煎煮,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飲,14天為一療程。

氣虛 耆精紅棗茶

適用:易頭暈目眩、易出汗、怕冷、飯後易腹脹。

材料:黃耆10公克、黃精10公克、紅棗10枚。

功效:補脾益氣。

注意:燥熱體質宜減量飲用。

血虛 耆歸棗膠茶

適用:貧血、失眠、面色蒼白。

材料:黃耆10克、當歸10克、紅棗10枚、阿膠8克。

功效:補氣血、健脾益胃。

注意:高血壓者宜減量。

陽虛 黨參胡桃茶

適用:身體功能減退、精神萎靡,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臟病等,並有消化不良情況。

材料:黨參12公克、胡桃肉12公克。

功效:補肺腎,益氣定喘。

注意:燥熱體質宜減量飲用。

生活注意

★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

★多喝熱湯、熱飲以增加身體熱能禦寒保暖。

★忌咖啡、菸、酒及冰品。

★穿戴手套、毛襪、帽子、圍巾、毛背心保暖。

★用暖暖包、熱水袋局部保暖,可用熱水泡腳但注意不要燙傷皮膚。



喝茶飲 提振冬天精神

冷冷的天氣,容易令人有昏昏欲睡、精神不佳的情形。除喝提神飲料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在家DIY做健腦茶飲及按摩穴道,都可提振冬天精神,而生活作息正常也能讓腦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健腦明目茶

材料:東洋參2錢、黃精2錢、炒決明子1.5錢、枸杞5錢、水1500cc。

作法:藥材放置在砂鍋中,加入水後,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後放溫。

服法:不拘時候當茶飲用。

功效:增加腦部供氧量增強記憶力也具有明目作用。有便秘的人,炒決明子可加到3錢,有助通便。

健腦安神茶

材料:炒酸棗仁4錢、半夏1.5錢、炙甘草1.5錢、紅棗5粒、水400cc。

作法:藥材放置在砂鍋中,加入水後,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到剩200cc後放溫。

服法:睡前30分鐘前飲用。

功效:養心安神,可治療健忘多夢,適合壓力大、晚上不易入睡的人。

補氣生津茶

材料:西洋參3錢、麥門冬4錢、黃耆2錢、水1000cc。

作法:藥材放置在砂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後放溫。

服法:當茶飲用

功效 補氣健腦、生津解渴,消除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疲勞,適合易口乾舌燥與容易疲倦的人。

多按摩穴道

白天昏昏沉沉想睡覺,則可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按壓百會穴、手三里及足三里等穴位來提神醒腦。

百會穴 位在頭頂正中直線凹陷處。

手三里 手肘外側橫紋盡頭往下2寸約3橫指凹陷處。

足三里 膝下3吋約4橫指凹陷處。



吃火鍋猛冒痘 喝茶飲預防

氣寒冷,吃個麻辣鍋去寒又過癮!但除擔心腸胃受不了外,小心隔天臉上立即冒出青春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賴榮年指出,除多注意飲食生活外,用中醫也可治療青春痘,還可同時改善身體內分泌失調等不適症狀。

兩道茶飲

清熱解毒茶

材料:魚腥草、蒲公英各3錢。

作法:250cc的熱水沖泡,當茶飲用,沖泡到無味。

瓜皮煮水

材料:1/4的小玉西瓜皮或是直徑15公分厚度7至8公分的冬瓜皮與1500cc的水。

作法:將小玉西瓜或冬瓜切開去子與瓜肉後,將切成數小塊的瓜皮放入鍋中,加入水後,用大火煮滾,採用西瓜皮煮要10分鐘,用冬瓜皮則煮30分。西瓜皮效果較好。

中醫藥方

中醫治青春痘,最快1周就有明顯效果,最慢2周到3周,臉上的青春痘也會大幅減少。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皮膚不好除腸胃失調外,與肺不好有關,所以採用涼血清肺胃濕熱來治療,常用的藥方包括丹梔逍遙散及黃連解毒湯。

丹梔逍遙散採用藥材包括有丹皮、柴胡、白朮、茯苓及當歸等;黃連解毒湯則採用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需注意是黃連是苦寒清熱解毒藥,對體虛、胃腸不佳的人,易有胃病、腹瀉等副作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生活注意

1忌擠壓患處,以免細菌感染留下疤痕。

2每天洗臉2次到3次,消除臉上油垢和細菌。若皮膚油脂分泌旺盛,選擇洗淨力較強的清潔用品如油性肌膚專用洗面乳或肥皂。忌濃妝、熬夜及日曬。

3忌食煎炸辛辣刺激物,避免濃茶、酒、咖啡等飲品。

4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冬季養生八大法則

  一、宜出汗: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 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健腳即健身。人們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洁干燥,襪子勤洗勤換 ,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

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适、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防犯病:冬季气候誘使慢性病复發或加重,寒冷還會誘發心肌梗死、 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加劇。因此,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气對机体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宜水量足: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与身体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 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仍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五、宜調精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 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六、宜空气好:冬季室內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人們應注意常開 門窗通風換气,以清洁空气,健腦提神。

  七、宜粥調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 節食,以養胃气。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八、宜入睡早:冬日陽气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人們要“早臥遲起”。 早睡以養陽气,遲起以固陰精。







冬天腳浴益健康

用熱水洗腳,謂之腳浴。冬天經常進行腳浴,有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功效,從古人起就懂此道之妙。堅持在睡覺前用熱水洗腳,不但舒活筋血,緩解疲勞,長此以往還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冬天臨睡前用熱水洗腳,最好先泡上五至十分鐘。去污垢除臭味的同時,腳在熱水中浸泡後,能促進局部的血管擴張,加快全身血液迴圈速度,降低肌肉因白天勞碌而形成的超負性張力,減少肌肉中酸性物質的積聚,促進新陳代謝,刺激神經末稍,抑制大腦興奮,加快入睡速度,提高睡眠深度。此外,冬天進行腳浴也能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如傷風感冒、小腿抽筋、腸痙攣、風濕病、腰腿部關節痛等等,往往都與足端受寒有關,所以說冬天每晚用熱水洗腳,能緩解上述所有症狀。

腳浴後,再用手在兩隻腳心"湧泉穴"部位磨擦數下,有健腦益智、催眠鎮靜、固腎暖腰之功。



天冷也要通風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除了白天要開啓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應開小氣窗通風。

人體細胞白天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腺苷,可以增強細胞功能;晚上則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鳥苷,具有減弱、抑制細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對虛弱、患病的人要加強監護,觀察呼吸、脈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時採取措施救治



冬季養生─護陽暖身

⊙林文勝中醫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中醫科/春暉醫星球顧問)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水冰地凍、草木凋零,昆蟲蟄伏,萬物生機皆閉藏潛伏,冬季的養生也與大自然一樣,應以〝養藏為道〞。另外,寒性清冷,易傷人之陽氣,陽氣受損則臟腑能減退,新陳代謝受到抑制或減緩,免疫力隨之降低,因此冬季的養生活動,必須以保護體內元陽的生機為依歸。

冬季養生的法則,以藏為道,以護陽為根本,在平時的生活起居中,具體需要注意的細節如下:

一、忌蒙頭睡覺:

冬令天寒,一般蓋厚被睡覺,因此,被窩內空氣不流暢,再加上人體散發出來的體臭汗臭味、呼出氣中的二氧化碳、腸道排出的有害氣體,致使被窩內空氣混濁。如果蒙頭睡覺,會使體內氧飽和度下降,嚴重則會影響大腸生理功能,於次晨起床時會出現頭昏腦脹、精神萎靡、食慾不振、記憶衰退等症狀。

二、注意溫差、預防感冒:

初冬氣溫開始由暖變冷,人們還不習慣,不能適應,因此感冒發病率高。由於清晨氣溫極低,因此在生活上要注意早睡晚起,避免身體受風寒。對於容易感冒風寒的人,可以利用蔥白三根,大蒜200克,水煎服,以預防感冒的發生。

三、注意肌膚保溼潤燥:

在寒冬,由於乾冷的氣候,人體的表皮層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膚層血液循環減慢,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導致皮表的水分與脂肪含量大減,若再加上冷風吹拂,更大大減弱了皮膚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膚容易變乾糙、敏感、甚至皸裂。在飲食方面,可多服用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參、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膠質含量,增加細胞內水分的保存。

四、注意關節保暖:

由於關節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布較少的組織,溫度本來就比較低,而且四肢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溫度,使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關節炎患者在寒冬須加強保暖。若能在冬季臨睡前溫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絡有益關節,並可安神寧志,促進睡眠。

五、飲食溫熱勿燥:

冬季飲食應把握「適當清淡」原則,由於冬季寒冷,人們喜食溫熱食物抵禦寒邪,但必須注意的是,現代人營養多已過剩,加上生活緊張忙碌、睡眠不足,許多人容易有虛火上升的情況,因此,若常有便祕、痔瘡、失眠、長痘痘等症狀的人,不可濫補;而胃腸病、痛風、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尤應避免吃麻辣火鍋。

冬季養生,以藏為道。在寒冷的冬季裡,體內的腎氣慢慢的貯存能量,充實茁壯,為了下一年度,預先貯存整年的元氣。如果在寒冬中,每天躲在暖房內,做激烈的運動,又穿著厚重的衣物,飲酒、吃辛辣的料理食物,將造成過多的流汗,迫使陽氣經由皮膚發散出體外,導致陽氣之夥伴陰氣〈腎氣〉逐漸衰弱,如此有違背冬之月養藏之道。

在寒冬中,經常吃冰冷的食物、喝清涼的飲料、冰品、陰性的蔬菜水果〈西瓜、番茄、黃瓜、胡瓜等〉,導致身體內外皆遭受虛冷之攻擊,到了隔年春天,身體的健康必然大受影響。



冬令養生五法

鄭宏足/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兒科主治醫師

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生機潛藏的季節,隨著四季氣候的轉變,適時添加衣物,並調整生活起居適應環境,乃人所共知,人天相應、順時養生的方法。古代的醫書早有專篇《四氣調神論》記載,所以順應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來調攝精神,以收防病延年之效,在工商繁忙的今日更形重要。

特別提出中醫在冬季養生的五種方法,分別照顧到呼吸、心血管、腸胃、肌肉骨骼關節、免疫等五大系統,希望大家能過個健康快樂的好年冬。

一、保護氣管熬薑湯:

生薑,具有散寒、溫肺、止嘔的功能,若能適時在寒冬季節喝一碗薑湯,溫暖敏感的氣管,特別對有過敏或咳喘病史的人助益良多。

二、活血通絡心平安:

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冬天一定要特別注意,寒氣收藏,陽氣潛伏,容易使全身的血流不暢,加重心臟的負荷,所以冬季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如果能依照個人的體質,適時的運用活血通絡的方法,保持全身血流的暢通,則可進一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如桂枝、附子、桃仁、紅花、赤芍、當歸、川芎等藥材均可活血通絡。

三、暖胃健脾慎進補:

冬令進補是國人在冬天很熱門的話題,隨處可見色、香、味俱全的藥膳,但是腸胃有問題的人,一定要小心選擇適合的藥膳,否則過於滋膩辛辣的補藥,容易造成腸胃的損傷。最好可以請中醫師調配適合個人腸胃的藥方,燉煮不同口味的藥膳,如此不僅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目的,還有健脾固胃之功。說不定還可創造出口味獨特的藥膳。

四、關節熱敷除寒濕:

關節是寒濕之氣容易停留之處,易引起疼痛及活動屈伸困難,這種問題中老年人幾乎是難以避免,傳說中清朝有個長壽總監,晚年的養生秘訣就是,「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如果可以用一些驅除寒濕,活血通絡的藥材,例如桂枝、附子、烏頭、桑枝、牛膝、白朮、蒼朮等,用大量的水煮過後,熱敷關節局部或泡腳、浸手,每晚廿到卅分鐘,再配合按摩湧泉、承山、陽陵泉等穴位,對於關節的保養一定可以發揮相當的效果。

五、防病保健求三里:

「肚腹三里留」,這是針灸醫師和針灸愛好者所熟知的基本常識,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要穴,日本有一位原志兔太郎,小時候體弱多病,休學半年,後來經常灸足三里等穴,免疫力增強,不但完成學業,還致力灸法的研究,寫了一本《灸法醫學研究》。所以常常按摩或灸足三里可以達防病保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