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凶杀案:广州日报 - 2010年6月28日 - A2:评论版 - 吴冠中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09:21
吴冠中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6-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马龙生 刘效仁
',1)">
',2)">
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清华大学吴冠中教授,6月25日逝世,享年91岁。(《广州日报》6月27日)
作为20世纪当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这位画坛巨擘的离世,引发媒体的广泛报道。他的艺术成就,精美作品令人称道。而他艺术之外的独特性情,更给人们生活启迪。吴大师在“俭朴做人,严格做艺”、“豪捐作品,不为成就所累”、“敢讲真话,决不世故圆滑”三个方面,堪为世人楷模。
如果在街上直接见到吴老,谁也不会相信这位身材瘦小、衣着土气的老人,就是驰名中外的美术大师。吴老“身家上亿,蜗居京城小居室”。在北京,方庄是北京最老小区,初时曾以“名人聚集”闻名。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名人先后搬出,最后只有吴冠中、乔羽两位大师“坚守”。在严格作艺上,大师“烧画”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了。
作为“作品总成交额达17.8亿元”的艺术大师,吴老身后作品的经济价值无法估量。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吴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做得最多的事,是“一边作画,一边捐画”。作品的价格越是被炒得高,他越是不想让自己的作品留传民间成为钱的载体。他“宁可多饱后人的眼福,不愿让炒卖者拿着自己的作品获利”,甚至不想更多留给自己的子女。什么是人民艺术家?我们不妨在吴冠中大师身上进行一番“对号入座”。
(马龙生)
大师的“画外音”更值得警省
以金钱来评介吴冠中的画作显然有些俗不可耐。可悖谬的时代却凡事以金钱来衡量。比如《交河故城》曾拍卖出407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中国在世艺术家全球最高成交纪录。其各类作品折卖总成交额17.8亿元,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仅以0.4亿元之差次于齐白石。对此,吴冠中却看得淡然。
把艺术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尽管画价日益走高,随便哪一幅都能卖出几百万元。甚至冒名顶替的赝品油画《池塘》,也动辄以百万元成交,老人仍不改画到老,“毁”到老的习惯。仅1991年,就一次烧毁200多张作品。如此“惜命”,华厦之大,能有几人?
老人不做“寓公”,而是心忧天下,对中国美术、美协等直言批评。在吴老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尤其不能为金钱所玷污,为名利所诱拐。正因此,社会就不能包养诗人、画家,财政亦不该将他们像金丝鸟一样笼养。
老人知道,人微言轻,但仍要“把想说的话说完”,不仅是“年纪大了,没什么顾忌了”,更因为一生淡泊,从来不欠别人的,不求人,不求官,更不媚权。我们失去了一代宗师,更少了一个勇于直言的“战士”。   (刘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