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外卖什么意思:以人为本,健全学校德育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15:55

以人为本,健全学校德育体系

 

摘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建立合理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当今各个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通过“健全的中学德育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以人为本应作到关注生命、面对生活”两方面的论述,证明以人为本,健全学校德育体系的可行性,对中学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学德育体系、素质教育

一、前言

我国上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沿袭下来的应试教育,不但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任务,也扭曲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人格、个性。当务之急,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英国教育家马丁·路德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今天,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关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的科学界定,目前学术界仍在积极地探讨。据研究表明,人的素质既指先天通过遗传获得的一系列自然的生理解剖特质,又指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品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等。中学生的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前提,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促

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而目前国内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不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关注德育,寻找出路,建立合理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当今各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健全学校的德育体系;而一个健全的德育体系必然注重“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关注生命,面对生活,营造健全的德育体系

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可以说是无“人”的结果。学校德育与学生生命以及生活相脱节,甚至相悖,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无“人”的局限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功能应定位在发展个体的生命上,以回到人的生命之中,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为宗旨。这是学校德育成功的根本所在。

1、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一切的学校教育都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学校无大事,处处是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要把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德”,结合“以人为本”的方针,中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这些内容属于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框架,属于学校要教育学生具备的人生的基本操守。

针对“四德”,学校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学生应该明确两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包括在校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尊师守纪,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家听从父母,孝顺长辈,勤做家务,做家庭的好成员。从更深的社会意义角度来看,“学会做人”还要求:学会做社会有责任心的“四有”公民,做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做大自然的朋友。中学生还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积极乐观,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巨人”。

“学会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现在很多中学生根本没有文化使命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接受教育,甚至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父母学,为师长学。如此的观点是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学习”是要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具备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校有义务教会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海无涯,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终身受用。

2、“以人为本”的另一层面是指学校道德教育就必须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

前苏联著名理论家德罗布尼斯基在他的《道德的概念》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道德不是区别于社会现象中其他现实的特殊现象,不能限定道德的空间范围,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道德教育不能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真实的生活会使人有许多的尴尬、压力和恐慌,然而适当地面对是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所必要的。

反思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大多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而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从内容上看,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从方法上看,基本上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教师以道德权威者、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突出表现为教师的“霸权性”话语“统治”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与气氛。许多老师在德育课上,在组织的主题班会等德育活动中,虽然也尽可能地让学生说话,但学生讲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心声,而是教师让他们说的“官话”、“套话”、“大话”,即围绕着教学目的,活动主题所必须说的话。

3、营造健全的学校德育体系

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应把握“以人为本”四字方针,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在学校的具体工作中,可以分为: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和思想品质教育;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发展学校的德育小气候四部分。

1)、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

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讲文明,懂礼貌是当今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这一点在《中学生学生守则》中有明确指出,学校可以以守则为依据,制订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小册子,学生人手一册。同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使学生领会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具体标准和要求,通过检查、监督的手段,如定期检查,举办知识竞赛,文明礼仪评比活动等,来规范学生,达到制度化的效果。如此,将大大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

2)、心理健康和思想品质教育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它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既培养完善的人格,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和解决,相信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学生的我管理教育

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是“高分低能”的无用者,而社会需要则是有能力的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实施自上而下的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自治管理会(简称学生会)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此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学校不妨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学生值周或值日,对学校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有实施,并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4)、发展校园德育小气候。

首先是学校领导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学校领导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学生面前,要率先垂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其次教师通过教育行为在德育活动中起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对学问探究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敬仰,都影响到学生的心灵。最后是学生学习风气的匡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同伴氛围,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方面。在这种师生共同努力下所营造的和谐、严谨、进取的集体氛围中,道德情操的提升自不待言。

根据现阶段中学生的实际,实施德育还要注意“六性”:即预见性、针对性、连续性、多样性、知识性、趣味性。

三、结语

成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鼓励研究和探索的教育,为了把道德教育引向深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不断认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实践,通过研究——实践——再研究的循环,建立学校充满活力的德育管理体系,使学校的德育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高速运行。

参考文献:

①.《教育艺术》,[M],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2001年版

②.吴春生,重构以人为本的中学德育体系,[J],收录于2002年1月《安徽教育》

③.崔相录《特色学校100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

 

TAG: 德育 学校 健全

推荐到圈子 推荐给好友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阅读:
  • 郭冬临代言的北方学校被指涉嫌虚假宣传?还原一个真实的北方汽车教育集团 (yanqing87, 2008-12-30)
  • 学校元旦汇演 (youmeng, 2008-12-31)
  • 班主任工作总结_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zcz808, 2009-1-01)
  • ET老师/ 我们学校的ET (jianpanpan, 2009-1-04)
  •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规范 (diylch, 2009-9-22)
  • 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diylch, 2009-9-25)
  • 德育心得体会 (diylch, 2009-10-06)
  • 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探析 (diylch,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