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足球场地租赁费用:东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5:03
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并对地面遗存进行内容的初步考释与介绍。50年代后在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开始综合研究。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主要有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采盐等,作品记录生产过程或特点胜于刻画人的神态。

  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墓主人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它们描绘的并非是具体的某次活动,而是贵族地主典型的社交与享乐方式。

  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前者主要有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后者多为孔子及其弟子、烈女、孝子等,作品反映出当时流行的忠勇、仁义、节孝等道德伦理,带有明确的政治 褒贬倾向。

  ⑤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这类作品呈两种面貌:一种主题单一,如西王母、后羿射日等基本上是远古神话情节不断蜕变后的固定造型;另一种则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即神、祥瑞物象与方位、日月星座功能同一、形象复合的伏羲、女娲、嫦娥以及龙、虎、鹿、羽人、朱雀、玉璧、仙草等神和具有神格的物象。

  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其中部分象征吉祥意义,主要作为画像石的边饰,也有单独的画面。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

   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统治阶级提倡孝廉,使厚葬成为与仕途升浮相关的社会行为。与此同时,死后灵魂升天的希冀在战国木椁墓向汉代砖石墓演变之后,更多赋予墓室以象征意义,即墓室是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功利目的与“死即再生”的观念吻合,不仅导致画像石在墓中的数量渐多,而且规定了画像石的功能通过它们在墓中的位置体现出来。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一般为:墓门通常是带有朱雀、龙、虎的铺首衔环,或是文武门吏;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画、横楣上是阙、车骑、宴饮、乐舞;后室或侧室壁上是庖厨、农作等;后壁上方是西王母,室顶是天象图;祥瑞物与图案则穿插于壁面、立柱与室顶上。在以祭祀为主要用途的地面祠堂中,画像石依题材集中分处各壁,历史人物与孝子烈女故事居壁面中间位置,神话故事在三角楣上,构成适于观看的形象层次。石阙上的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龙虎衔璧为主要内容,车骑及其他祥瑞物镶嵌于阙基和檐额等处。但是,相当数量的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没有严格的定制,某些地区还自有特点。例如陕北画像石的精美作品主要集中在由门楣、立柱、门扇结合的墓门上,四川画像石主要在中室壁面中段形成一条饰带,装饰意义代替了具体的象征。

   艺术风格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由此,作品中的空间在逻辑上超越客观真实而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这在历史、神话故事及车骑出行等画面上最为明显。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了依据直观感受构成画面的迹象,描绘了高视点俯瞰下的景物,形象有序地向上方发展,上下间距表示了远近关系。建筑和坐榻、几案、容器等用具的透视造型,也辅助性地制造出空间深度。某些物象的叠合与互掩,使三度空间更为可信。

  与构图方式统一的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轮廓之内的线条加强了动势,也概括地增添细节,使形象较有个性状貌。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部分地促成图像存其大貌、拙胜于工的特点。综合地看,主要有阴线刻、 平面浅浮雕、弧面浅浮雕、平面凹雕、高浮雕、透雕、阳线刻等。最普遍的是平面浅浮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刻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以此为基本方法,有的用线绘加彩代替阴线刻,如陕北画像石;有的在背景刻出规则的线纹,如部分南阳画像石。阴线刻在早期较简单,到晚期和沂南画像石中熟练细腻,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线刻风格的雏型;高浮雕与透雕只用于少数作品。有的画像石局部敷染色彩,目的是强调某形象的功能。石料处理的光洁度、雕刻的精细度之异,也形成了各地画像石不尽相同的面貌。

  分期与作者 

  根据题材、雕刻方法和少量有纪年的墓室与零散作品,大致可作出画像石的分期与存在地区的关系。它产生于西汉中叶,西汉中至东汉初是发展期,以河南、山东、湖北为主,有人认为鲁中一带是它的萌发地;东汉中晚期是盛期,山东、南阳画像石臻至繁荣,其他地区开始流行,并较快形成地方面貌。画像石至东汉末迅速而全面衰微,其原因有:汉末的战乱局势使它失去了存在基础,社会意识从注重人与宇宙到注重人与自然,画像石艺术形式高度饱和之后的自律解体。

  画像石的作者是几乎全部未留下姓名的大量艺术匠师。根据画像石图像之间、画像石与部分壁画和画像砖之间的某些一致性,估计在当时有画像石图像的粉本流传。丰富的粉本经各地艺术匠师的创造性表现,酿成了画像石艺术的蔚然大观。

先看看四川的画像石。

   中国东汉时期流行于今四川省的画像石。主要包括:用以装饰墓室的画像石,墓石壁上及石棺上的雕刻,作为石阙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画像石。

   墓室中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墓门、壁面中部、后壁等部位,有的与画像砖混用于一墓之中。较多的题材是车骑出行、宴乐观舞、农作庖厨、铺首衔环、历史故事等。画像石的形制多为长方形,有的数条组合为一个宏阔画面。如成都杨子山1号墓中室左右壁面两列画像石合长11米多,描绘了车骑出行和杂技、宴客的复杂场面,是一幅容纳了众多物象的长卷巨作。合川东汉墓横楣上的《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都长2米多,前者在画像石中属于少见的题材。这类画像石的雕刻大多为剔地浅浮雕加阴线刻,富有形象概括浑然、意拙势博的艺术效果。

   四川的东汉崖墓是一种特殊的葬制,凿崖成墓意在建造仿真的建筑,建筑形象的成立主要借助于雕刻手法,由此在崖墓口的横额及立柱上大量雕刻椽檐、瓦当、斗拱、柱头和图案、人物形象,浮雕、阴线刻等技法。崖墓内壁除了仿木构建筑物的雕刻外,还有龙、虎、车马、猿戏和罕见的类似面具的头像等。它们的造型简略,有的因分布的无规则和内涵联系的不明确而有神秘的意味。崖墓中的石棺通常为整石雕凿而成,在棺的壁外面有大量浅浮雕画像,雕刻手法和造型风格与画像石相同。棺头前档往往是双阙,后档是伏羲、女娲,边壁上有车马、鼓琴、博弈、猿戏等。较为精美的是新津出土的《秋胡戏妻》和《孔子问礼》等作品,其人物造型修长、细腻,具有独特的面貌。 

   四川是汉阙遗存最多的地区。作为建筑与雕刻复合的艺术体,阙面有大量的高、浅浮雕画像石,以著名的雅安高颐阙、渠县沈君阙、平阳府君阙为例,上有振翼昂首的朱雀、衔着环璧的青龙与白虎,们形体较大,长条形的构图中姿影活跃,有远观亦醒目的效果,呈横幅状的主要有车骑和列队人物、西王母图、植物图案等,这类画像石的雕刻,比墓室画像石更具概括、清晰、醒目的效果。

   四川画像石功能的多样性,表明它是当时社会上较为普及且居于主导地位的美术形式。它在四川出现的时间晚于河南、山东等地,流行于东汉中期至蜀汉时期。这种艺术样式有可能从外地传入,但四川地区繁荣的社会经济却是它被大量创作出来的基础。与同地同期的画像砖秀丽的艺术风貌相比,画像石具有拙朴阔略、沉雄浑厚的特点。整体上看,雕刻技法与造型风格基本统一,唯新津等地的石棺画像,以自由新颖的人物体态塑造,迥异常见的侧面式形象,其俊逸空灵的风格达到平面浮雕的很高水平,与魏晋人物画有承启的关系。

吹笙騎者畫像

拝謁畫像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