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肩铠什么模式出:美国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55:47
最终编辑 金泉叮咚


美国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近年来,国内语文教育遭受的非议较多,那么,美国的语文教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从美国编写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美国的语文教育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从历史入手,让学生在一种轻松、亲切的氛围中进入文化时空。美国的语文教材(读者年龄为12~18岁)将美国两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六个部分,涵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国建国、南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由“时代故事”和“单元课文”两大内容组成。“时代故事”是一些介绍与本单元有关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小文章,讲解某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特征。课文选择某个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在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每篇课文都按照“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问题指南”“作品积累”的布局来推进学习的进程。比如在第二单元《国家的诞生》中,节选了富兰克林的自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传这种文体,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国父”富兰克林的感情。而学生阅读了《独立宣言》之后,会对国家成立这一历史时刻有更深刻的记忆。
  以历史为切入点,美国语文强化的是跨学科学习。美国语文教材几乎每一课都有“点子库·项目”这一栏,其内容都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拓展设计。像《美国的危机》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观点设计一份征兵海报(艺术连线),并对潘恩的早期生活进行研究(社会研究连线)。甚至有些作业要求根据文本信息画一幅画,编演一段舞蹈等。
  美国语文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的教育灵魂里有三个关键点——“独立思考”“质疑一切”和“创新精神”。美国语文教材也时刻强调价值观的多元化,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林肯的评价。林肯在美国人眼里,几乎是神圣的。但在介绍他的时候,课本同时介绍了他的“敌人”罗伯特·E·李。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南北战争时期南部最高军事首领。他对故乡的忠诚,高过了对国家的忠诚。所以,一旦“北方佬”发动战争,打到他的故土时,这个虽然也反对奴隶制、反对脱离联邦的天才,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州”,向那个“靠剑维持政权”的林肯政府,拿起“自卫”之剑。“他的这一行为和信仰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在教材中,这样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也不强求千篇一律。这种多元化的历史价值观,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美国语文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但是美国语文同样不忘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不过,它的方式更加强调“以情动人”。“为了拯救天上的女人,麝鼠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描述你在文学或真实生活中看到的同样无私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利用恐惧来使一个人改善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方法?为你的回答作出解释。亨利认为和没有自由的生命相比,牺牲更加可取。请进行一次投票的民意测验,看看你们班里的同学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这些问题的设计,没有刻意拔高人物,也没有标准化的立意引导,并且贯穿着民主意识,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共鸣中树立道德观。   (徐宛芝贾梦雨)

【相关阅读】美国教科书中的“国内战争”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美国中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的编排还是内容的择取都让我眼前一亮,突然的有了“我是学者我怕谁”的感觉。 
    原来美国人也很聪明啊,还会像我们中国的老祖宗那样写编年史。不过他们是把课文按历史的发展线索来编排,将200多年的历程分作六个主题时代: 
    1.文明的交汇(开始~1750年),共9篇课文。
    2.国家的诞生(1750年~1800年),共8篇课文。 
    3.国家的发展(1800年~1870年),共8篇课文。 
    4.分裂·和解与发展(1850年~1914年),共12篇课文。 
    5.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年~1946年),共8篇课文。
    6.繁荣与保护(1946年至今)共10篇课文。 
    这样的编排框架,清晰地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我这个外国人仅仅看个标题就有“一览无余”的路标感和画面感。美国人的思想真是无拘无束,完全不在乎这是语文教科书还是历史教科书,哎呦,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编写教材的,怎么这么不讲规矩? 
    还有更劲爆的,编者在课文的选择上无视主流价值,特别是在反应“美国内战”的文章的选择上完全没有正确的价值引导,最没劲的是居然没有敌人,打仗就应该有敌人,打敌人就应该有理由(比如北方要摧毁南方的黑奴制,要解放黑奴)打胜了就应该庆贺,最起码也要来个“歼敌800万,缴获坦克100辆”报道吧,这多带劲啊),可是这些都没有。
    从主题“分裂·和解与发展”就可以看到其价值的中立性:“分裂”是中性的(没有用“叛乱”),“和解”是温和的(没有用“战胜”),“发展”是共同的(没有用“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分裂·和解与发展”的主题下,第三课是内战中的声音。共收集了6篇普通人的日记和信件。这些日记和信件,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也没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作者只是记录了战争下的环境和内心的恐惧与希望,有着很强的纪实性,而这个单元的目标就是学习“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及其写作特点。 
    这6篇日记和信件的主角既有胜利的北方军,也有失败的南方军,还有牧师和黑人。北方军一个士兵的妻子玛丽.彻斯纳特的日记,记录了她内战开始阶段的乐观和恐惧交织一起的情感;北方军士兵沃伦.李.高的日记,记录了他为了赢得“旅游和提升”的机会而报名参军及以后的严格、单调而艰苦的训练生活---当时军队招募士兵时承诺给士兵“旅游和提升”的机会(嗯,不但参军动机不纯,连招兵的宣传也不高尚)南方军士兵道尔夫.麦克吉姆的日记,记录了南方军在惨败的葛底斯堡战役中一个具体战场情节(哎呀,打了败仗的这等掉底子的事情也好意思写?)还有南方军的将军托马斯·“石壁”·杰克逊给他妻子的信,信中记述了南方军在战争中获得的第一次胜利,他把自己的高兴与得意赠与妻子分享(嗯,太不谦虚了,难怪后来失败了)。 
    显然,编者给了敌对双方平等发声的地位,并特别让学生了解内战时期对立双方和不同角色的多种视角和声音。 
    我在沉重地思考:我们的文学作品该如何表现内战?要知道,国民党政府腐败,不等于国民党的兵就是坏人,国民党的兵也是人民的子弟啊。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们去了解那段难忘的、令人心酸的往事?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从这段历史中获得些什么?  (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