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秉藩简介:摩诃止观随闻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8:06:29
摩诃止观随闻录  
兴慈大师讲   记录者 王文辉居士
 前言
   上海法藏寺于1948年5月9日起,恭请兴慈大师宣讲《摩诃止观》全文,经八阅月,始告圆满。法音宣流,不可多得。现据当时记录,经条文形式予以刊布,并以飨本刊读者。为不违大师原意,故对讲词不作文字上之缀连,因缀连后势必增入记录者个人的语言,将大违大师之遗教矣!故记录者之文字虽拙劣,但大师原话之精神尚存,希阅者体此意而谅之。
 随闻录
   大藏经教中,任何一部经典,悉皆发挥止观之大义。《圆觉经》及《大智度论》对于止观之理皆有所发明。三昧与禅定无非是止观而已。若无止观,则学佛无入手之处矣!
   佛法之理极为悠远,若于法无门即不能入,而止观两字则为入法之门。所谓法者,即十法界法;门者,入佛之门也。
   无论念佛或参禅,或各种三昧,皆应从止观而入门。若无止观,则不能入佛之门。
   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渐次止观即禅波罗密,不定止观即六妙法门。凡取佛经中义理予以辨论者谓之论。论有两种,一释经义,即解经义。二、宗论即以经为言,发明其意。
   各种经论皆是发明戒定慧,而定慧则自止观始,慧能了脱生死,返本归原,以成真实之道。
   摩诃止观以单一之法立题,盖摩诃是法,止观亦是法也。摩诃二字用以赞叹止观。
   梵语奢摩他,此翻止;梵语毗钵舍,此翻观。观者三义,观念、观想、观照。
   《摩诃止观》一至四卷阐明止观之意义。
   凡欲言语,欲饮食,或欲作他事者,其念发时,谓之当念。故当念者,非指过去,亦非指未来也     。
 
  《摩诃止观》五至十卷述止观之境。
   止可得定,观可得慧。
   十方诸佛之心,在第六意识,名妙观察智。
   若能三观一心,三谛一境,则可由凡入觉,消治烦恼,消除业障矣。
   观之方法,即不论其为何境,虚妄或真实,有漏或无漏,皆当以一心三观,一境三谛之理观之,苟能如此,即是圆顿圆极一乘之佛道也。
   参禅之人,如无止字,则其心不能清净,亦不能灭恶。
   持诵经咒时,若有昏沉、散乱,则虽有少效,但万不得力。如依止观之法运用之,则能字字注心,句句明了矣。
   凡修圆顿止观者,一切权教之止观,皆可汇入于圆顿矣。夫权教者,即藏、通、别是也。
《禅波罗密次第三法门》一书为智者大师依《大智度论》发挥而成。  六妙法门之称为不定止观者,盖因其有小乘而证大乘者,亦有大乘而证小乘者,因为处机不同,故曰:不定止观。  体真止者,体,体究,谓体究明了,而后通达。真止者,谓自心及诸法,其体悉为本来空寂,不生不灭。  能体认一切诸法之虚妄,是名体真止。  方便随缘止者,方是方法,便是便用,缘者缘境,其范围较体真止为广。  由于体真止及方便随缘止,二者皆无分别,为显示其中道,故云息二边分别止。  体真止及空观,皆为真空之性体。  色即是空,俗谛即是真谛。空即是色,真谛即是俗谛。  真谛湮没一切形相,故曰:泯一切法。俗谛代之以形相,故曰:立一切法。  中谛理性,统真俗二谛,故名中谛。  三止具有三义:  一,止息止,止者止塞,息者休息,应将妄念寂然休息,靡论其所谓为善为恶,均不思之。
  二,停止止,停者停住,止者安止,心中观想真谛之理性,令其念之于前。
  三,不止止,当缘心功夫成就后,自然正念现前,是名不止止。所谓“无明法性,体自不二也”。  三观亦具三义:
  
  一,贯穿观,利用智慧,穿灭烦恼,修观时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时烦恼不生,妄念不有。
  二,观达观,观智慧之通达,以便契合真如之理性。
  三,不观观,智慧既能通达,则无观可观,是中为中道圆融。  四教;教者经典,即经教也。一,藏教,根机浅人,佛为说之。二,通教,根利之人,佛为说之。三,别教,大乘菩萨之根基,佛为说此教。四,圆教,凡最大根基之人,为说此法。  藏教:藏者,三藏,即经、律、论。其所修者为析空观,观真谛之理性,(俗谛不观)。
  通教:修体空观,观真谛之理性,断见思惑。或声闻,圆觉二支之过。
  别教:修次第三观,即空、假、中。次第观三谛理。次第断三惑。
  圆教:修一心三观,一念中有空、假、中三观,即念圆观三谛理。  藏教:断见思惑,出分段生死,开一切智。
  通教:修体空观,体者体究体达。盖体究分析而知其真妄也。
  别教:断三惑,以假观断见思烦恼,三惑断后,可出变易生死。次第证三智成佛。
  圆教:用一心三观,圆断三惑,圆出变易生死。圆证三智成佛。  修空观--观真谛理,断见思惑,开一切智,断三界内分段生死,证界外真谛涅槃,成一乘果。
  修假观--观俗谛理,断尘沙惑,开道种智,断界外(变,我觉得这里有个变字,可能印刷漏了)易生死。证中谛涅(车大),而成佛道。
  修中观--断无明惑,开一切种智,圆断变易生死,证中谛大涅(车大),圆成佛果。  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开一切种智。
  
  一切智见诸法之体,道种智见诸法之用。  《法华经》所说,适宜于圆教行人,而藏通别三教人亦归属之。
观阴入境--初发心乃至成佛,始终以此识为止观之正修,断惑证真之方轨。   观烦恼境--惑者迷惑,有三,一见思惑,着有相,迷真空谛理,受三界分段生死;二尘沙惑,着真空相,迷俗谛理,诸法未融,受界外粗变易生死;三无明惑,迷中谛法性,受细变易生死,断此三惑,圆成佛道。今修此观,稍得力处,忽发贪、嗔、痴等见思烦恼,反严盛者,既能觉知,即观烦恼。即空,即假,即中,烦恼无体,当体即菩提之正性,本来周遍法界,清净无碍,止观纯熟,烦恼自灭,转为菩提。  真性周遍法界,烦恼亦周遍法界。  观病患苦--此乃地水风火四大假合而成,一大不调,便成一百一病,四大不调,有四百四病生,此乃四大增损故发。或修止观不当亦发,此时当观病患大小,同系宿业所生。当知业本空寂,四大假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观纯熟,自然身空病除。  法界性即是我一念之性,身体之形相系色阴。  地大,是身体中之皮、骨、肉;水大,是身体中之精血;火大,身体中之暖气;风大,身体之能动者即风大。  若人水大不调,则其人面无光亮,因精血缺乏,即患病矣。  若人风大不调,则其人身体不能活动,疯疾成矣。  若人水大增加,则患膨胀之病,若水大减少,则缺少精力矣。  若人地大不调,则行动不便矣。  观业相境--业又烦恼造成。造恶业造三途苦报,造善业招人天乐报,造不动业生四禅天,此皆有漏之业。如造无漏业,便得超出三界,证三乘圣果。今修止观,随其宿业偏重,而发何业障,而碍正修,当观其业本无体性,因妄想成,妄想无性,业从何有,即空假中,具遍法界,则业境自消。  念佛是无漏业、参禅、持咒、诵经亦为无漏业,若无业,即无病患。  造不动业生四禅天果报--凡修禅者则生初禅天,修二禅则生二禅天,修三禅则生三禅天,修四禅则生四禅天,报尽则下堕。  观魔事境--略举四魔,概括无量诸魔,所谓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今修止观得力,忽现魔事,扰乱行人,当观魔本无体,随妄想成,观妄即真,魔亦非有,即空假中,久观魔消。
 
  五阴魔系从自己之心念中而出,若能不着相,不分别,则魔即消灭。  观禅定境--收心归一,即成禅定。四禅、四空、四无量心定,是世间禅,六妙门,十六特胜,九通明,是世出世禅定。九想、八念、十忍、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是出世间禅定。九种大禅是世上上禅。今修止观,发何种禅境,即当明了即空即假即中,不堕小乘,不住法爱,随何禅定,圆入法性,得成佛道。  四禅、四空、四无量谓之十二门禅定。  四无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也。有世间及出世间二种。  修六妙门,十六特胜,九通明若然着相,只能得四禅、四空之天福。若不着相,即能跳出三界。  十想系从苦、集、灭、道四谛用功。  凡欲界贪爱之欲心重者可修八背舍。  十一切处,谓地水风火等偏于一切处也。
观诸见境--有诸行人,若见一理多起,分别知见,执以为口锋出,人难及之,若着于有,即随常见;着空即堕断见,着亦有亦空,堕相违见;着非有非空,堕戏论见,以上四句,概括一切邪妄诸见。若发()时,能自觉者,谓诸见心,即空即假,俱偏法界,诸见分别,本是正智,入无分别,即是佛智。  求生西方净土,是从有门入道。依《金刚经》、《心经》修习,则为从空门入道。  观止慢境--凡诸修道,小有得益者,即起慢心自高,未证为证,为得为得,或有上不见佛,下无众生,目空一切,是为上慢。若能自觉观空假中,何慢可得?  慢,我慢心。有七种之多。即我慢,遇慢,过慢,真常慢,卑劣慢,邪慢,真上慢。  真性原来无我,若然有我,即是烦恼昏迷。  观二乘境--修此止观,厌离三界生死,自求涅槃者,发二乘心也。若能觉知生死之同一体,即空假中,全体法界,即为中道性也。  观菩萨境--菩萨修六度,专利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为六度。藏通别三教菩萨得权智六度行,事理尚未究极。圆教菩萨证实智六度,事理无不圆融,普渡法界众生。今修止观,或发三教菩萨之心,应进而觉之,当观圆教六度,法法圆融,互具互彻,即空即假即中,法界平等,即为圆教一果也。  第一观阴入境,从凡至圣,始终常为正修正观。后九观非常修观,何则?因观第一阴境时,有得力处,随其宿习于下九境。所发何境,则便观之。若其不发,则不观也。若起观时,必以三观、三谛,偏法界理而融之,则善恶,有漏、无漏诸业,悉为圆极佛乘之道。  摩诃止观以圆满实相为体。  真如妙性即十法界之真性,摩诃止观以十法界之真性为体。  真如妙性乃如如不动,如造善时不变为善。造恶时不变为恶。  若无真如妙性,即无十方世界,十方诸佛,十方众生。  若无虚空,即无山河大地,天地万物。  若能念念之心,达于正道,即可跳出三界。  《法华经》言实相。《华严经》言一真法界。一切经论言真如,名目虽异,其体则一。  十方诸佛以真如妙性为本性。  众生虽昏迷,但其真如妙性则与佛无异。  所谓上至诸佛,下至众生,悉皆同体也。  若能达到佛之地位,则真如妙性即能不增不灭。  真性包括一切诸法,无法不具。  止观以明静,寂然为宗。若不能明,则不能观心,亦不能有智慧生灭。  止--妄想既消,寂然澄静,即止。  观--正念现前,明照不昧,即观。  明静二字乃止观不昏不散,得力之相也。  寂时即照,照时即寂,互相圆融,是名寂照双融。  摩诃止观以庄严定慧为用,用者作用,力用,微妙之作用也。  若不依止观而修,则定慧不能得。  止观乃能修之庄严,定慧乃能所证之庄严。  道种智若能得力,则一切无不明了圆融。  二足尊,二足者福足,慧足是也。
教相--经典之教,教相者即大小之相也。   佛说法分五时,在第五时说《法华经》。  圣人被下之言曰教(即其遗于世之言),分别大小偏圆曰相。  灭大不圆,无小不偏,无偏不圆。  佛三十成道,现圆满报身之相,当由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围绕而来。佛遂为之说《华严经》。圆、别二教菩萨闻之皆得大利益,而藏教二乘因其所修为二乘,故于佛现报身所说《华严》之教,不见不闻,盖因其无菩萨根基故也。  阿含时者,佛在鹿野苑为憍陈如五人说藏教小乘法门,五人闻之,即证四果。  佛说《方等经》时,藏通别圆四教之经,并皆说之。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二乘闻之。也听小慕大。  般若时,佛说通别圆三乘法门,三乘领会大乘教理,转为菩萨。  法华涅槃时,法华纯圆,开权显实,开佛知见,二乘均得授成佛之记。有开迹显本,菩萨增道,便九界咸开,同成佛道。此为法华妙旨。  佛临涅槃时,返说四教,扶律谈常。故末世钝根,亦归一乘佛道。是故此经譬为醍醐法味也。  摩诃止观依法华圆顿而立,若修此法,即为圆顿行人,乃行圆被三惑,圆成佛道。故亦犹醍醐之教也。  章安大师灌顶记录《摩诃止观》时仅二十余岁。  前代未闻--此指智者大师之前,未尝有人谈止观之教,实则佛所说之经论均有止观之教,但无人为之综合叙述,乃至智者大师始集合经论中之止观而成专书。  二时慈霪--指智者大师每日说阿二次,即上下午各一次。  乐说不穷--指智者大师所说之法,虽尽说之,然无有穷尽也。  才至见境,**停转--智者大师说至第七种见境,其后即不再说,故曰**停转。  后分弗宣--第八慢境,第九上乘境,第十菩萨境,皆未尝说也。  我行无师保--言释迦佛之智慧完全自己证悟而得,并无师授也。  天真独朗--天真者人人所本具,个个之不无,以其不由学习而入,故曰:天真独朗。  为从蓝而青--原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解,此处则作由历代祖师相传之解。  则识宗之--则能识佛说宗旨之本也。
涉六年以伏见--佛修六年苦行道,亦曾入于外道之流,继则与外道相与辩论,乃至折伏外道。伏见者,伏外道之邪见。  始鹿苑--其后说法则在灵鹫山,山之形如鹫,故名。  后鹤林--最后说法在双林(即鹤林)  结集三藏,法付阿难--阿难结集经藏,伏波离结集律藏,迦旋延结集论藏。  阿难河中入风声三昧--河,恒河也。  河中谓恒河之中,即阿难于恒河之中入风声三昧。  四派其声--阿难既入灭,遂将自身分成四份,派与四国,俾各造塔供养。  十年专诵--言南岳十年专诵《法华经》,也。  南岳九旬常坐,一时圆证大小法门,朗然洞发,其地位已经较智者大师所证五品位为高,盖彼已断见思烦恼故也。  南岳师慧文禅师,齐高之世,独步河淮,(即黄河之南,淮河之北)。  文师用心,一依释论--释论即《大智度论》,此论为龙树解释《大般若经》而说。  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但当体即空,其本虽空,其中则假,是故名曰中道义。  见有相之相则生灭
  见无相之相亦生灭
  外道之生灭,以生显灭,以灭对生。
  不生灭,并非虚空,非是有,非是无。  佛不可得,众生不可得,烦恼不可得,一切智不可得,若然可得,即非不生不灭矣。  二乘以空与色为对待者,大乘则色即是空。所谓“智慧化烦恼,烦恼变智慧”者。然菩提之本性则未有变动也。  一切善恶,皆莫思量。则自然清净性体,此体极为活泼,妙用无尽。  菩提--本性具足,无量智慧之义。  圆法--圆教之法门也。  圆信--起圆念之信心也。  立圆行--立圆满之功德行,所谓一行一切行,故曰圆行。  住圆行--圆伏五住烦恼,故曰圆位。如五百观音位是。  后心--即成佛也。  如来殷勤,称叹之法--佛于《法华经》赞,赞叹此止观法门之圆融也。  常啼东请--常啼即萨陀波仑,彼东行求法,于昙无极菩萨也。  善财南求--善财得文殊之教,向南方而求不二法门。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
  
  余三昧--不定止观之三昧也。  净名--即《维摩经》,言清净之名闻也。  始坐佛树为降魔--即指悉达多太子,菩提树下降魔之事。
三转**--(一)示转·开示三界内生死之苦恼,从烦恼生业障之理,有开示欲断生死烦恼,应修戒定慧之道;更开示烦恼生死断后,能得不生不灭境界之理。(二)劝转·劝其生死及烦恼应断。(三)证转,佛以自己所证涅槃妙心,而为众生宣说。  夫说法者乃中道义,故不有亦不无。  次第行--次第修行,从小至大,从浅至深。  次第学--先学戒、次学定、再次学慧。  次第禅--亦名禅波罗密。  六妙法-- 一,数息观;二,随之法门;三,止之法门;四,观之功夫(因不观想,智慧不能发现,变成世间之邪定);五,还之功夫(夫观者乃一念之无心,作所观之境,能观之心,还者盖返照自己能观之心耳);六,静之功夫(能观之心不可得,所观之境了不可得,如是能所变忘,即是一念心清净,是之谓静)。  修数息观,久之能得十二门禅。  出世之禅定必须经过十二门禅,世间之禅定靡论矣!  修睡之功夫,久之能得十六特胜。  修止之功夫,久之能得九观想。  修观之功夫,能证小乘罗汉果。  九想八观乃事想上之禅定,因缘六度则为理性之禅定。  因缘法门乃圆觉乘所修。  修止观者不应执住文字相,否则定致自疣。  《摩诃止观》可分为十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  吾人既听到摩诃止观之(一)大意后,即应(二)发大心,即自己发心修行,然后劝他人修行,然后应(三)修大行。盖既然发心,必当修行,当参禅用功,或诵经礼拜、或忏悔业障,若然如是修行,必成菩萨道。故(四)得感大果,最后(五)则裂大网,因三惑烦恼,就如大网,故当破除大网,令之断裂。而(六)于大处也。大处者,即三德之本性也。三德者,法性、般若、解脱是也。  发大心者,应按四弘誓愿而发,所谓佛道无上誓愿成者,即归于三德时之大处也。  就发心而言,更可分为三项,初曰方言,方者四方,谓各国方言不同也。次曰简非,谓将不善之心祛除。后日(“日”字末学以为是误印,应该是曰)显是,即将修习之心显示之意也。  菩提乃天竺音,此方称道。今典笈中不名为道,而以名为菩提者,盖尊之也。因道之为义教轻薄,原作道路解,然菩提为不生不灭,出离生死之道,与世间之道不同,故存天竺原音。  质多者,天竺之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虑知者,思知觉也。种种之心,若烦恼心、善心、恶心、修声闻、圆觉及菩提道之心亦思虑。惟发平等心成佛时,则不思虑而思虑。质多,天竺又称污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又称作栗驮,此方是称为积聚精要者为心。所谓积聚精要为心,譬如六百卷之《大般若经》,缩小为二百余字之《心经》是。又如《摩诃止观》之十章,约其精华,束成大意,发大心等五种是。                             (《随闻录》终)                                                          愚学石一恭敬抄录于〈兴慈法师年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