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力量8个拓展图解:教育案例集(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28:54
                                             教育案例集(三)

案例41:米中的稻子
一碗米中有几粒稻子,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能有几种处理方法:
(1)整碗倒掉;
(2)把稻子挑出来扔掉;
(3)把稻子挑出揉成米;
(4)就这样.

案例42:"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克布逊(L.F.Jacobson)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先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而后随机地(不根据测验成绩任意地)在各班任意抽取20%的学生(称实验组)并故意地告诉每一个班的教师: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八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控制组)有更大的提高.这种差异在一,二年级尤其显著:在一年级,实验组提高了27%,控制组仅提高了12%;在二年级,实验组提高了16.5%,控制组仅提高了7%.特别有趣的是,教师在期末评定"实验组"儿童时说他们"求知欲更强""更有适应力与魅力"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期望,而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动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于是更加依赖教师,并给予教师以积极的反馈.教师越是见到这种反应,也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如此良性的循环,不仅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近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老师的感激与回报也会逐步提高.罗森塔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案例43:尊重比惩罚更让人刻骨铭心
次早,应天府送下一个监生来,犯下了赌博,来讨收管.门头和衙役把那监生看守在门房,进来禀过,问:"老爷将他锁在那里 "博士道:"你且请他进来."(注:这一"锁"一"请"足见态度的差异之大.)那监生姓端,是个乡里人,走进来,两眼垂泪,双膝跪下,诉说这些冤枉的事.博士道:"我知道了."当下把他留在书屋里,每日同他一桌吃饭,又拿出行李与他睡觉.次日,到府尹面前替他辩明白了冤枉的事.将那监生释放.那监生叩谢道"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博士道:"这有甚么要紧 你既然冤枉,我原该替你辩白".那监生道:"辩白固然是老师的大恩,只是门生初来收管时,心中疑惑,不知老师怎样处置,门斗怎样要钱,把门生关到什么地方受罪.怎想老师把门生待作上客.门生不是来收管,竟是来享了两日的福!这个恩典,叫门生怎么感激的尽".

案例44:宽容本身就是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我对学生要求是很严格的,对于上课讲话,在考场中的一些"瓜田李下"的行为,我一向都予以严厉批评和教育.有一次上课,一个女生向后扭了一下头,我当即停下课,批评了她,她看着我,表示不接受批评.虽然在我的高压下,她欲言又止,但显然是口服心不服,此后她在余下的课里一直没有好好配合我.事后我得知,她当时扭头是因为脖子在晚上睡觉时扭了,而我的批评不但欠妥而且损害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想,对于学生有时应宽柔以教.
一次期中考试,我监考政治科.考试时间过了一大半,考场依旧秩序井然.此时,我例行绕场巡视.走到教室后面,我便转身又往回低头巡视,走到前面说到的这位女生座位左边,我停住了.我看见她那印有问答题的试卷已做完放在桌子前方,便随手拿来,见试卷整洁,字迹端正,语言也通顺,我正准备提醒她在试卷上写上姓名,学号,却发现她神情紧张.怎么回事 我再定神细看,我拿着的试卷与她桌上的试卷字体有差异,我意识到她可能拿了别人的试卷.果然,我发现隔道右边的同学少了一张试卷纸.我刚要发作,突然想到前面的事例,意识到如果严厉批评,出发点可能好,但结果并不一定妙,还是变热处理为冷处理好.于是我装着没事,轻轻地放下试卷走了,考试结束事,我与政治老师一起查看了两份试卷,发现问答题很活,两人的答法也不一样,我们彼此交换了意见,商定继续冷处理.
考完试后,一连两天,这位女生都有来找我,因办公室人多,我也忙,她没进门就走了.这两天上课,我只字不提此事,她也总是低着头不敢看我.她终于来找我了,未说话眶便潮湿了,"我是来承认错误的!"说完,交给我一封信,信中写道:"老师,那天考试,一阵风将隔道同学的试卷吹到我的座位下,我看您走到后面去了,便拾起试卷准备递给她,但鬼使神差,我居然想看看她是怎么做的.不料您又从后面走来.当您拿起试卷时,我想这下可完了,我以后怎么在老师,同学及父母面前做人呢 但您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张扬.回家后,爸爸见我情绪不好,在再三追问下,平时倔强的我,痛哭了,我等着暴风雨的责骂.但奇怪的是爸爸并没有责骂.后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很佩服您的以柔克刚的教育艺术.说真的,爸爸,妈妈和我都非常感谢您,您 保护了我的面子,虽没有批评我,但使我认识到什么是自省,自爱和自尊.请老师现在狠狠地批评我吧,我一定接受┅┅"
我把这件事妥善处理后向学校作了汇报.此后该生又恢复了昔日的活泼与自信,同时也多了一份自尊,自爱和自强.这一事例使我对孔子的"宽柔以教"(《中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后我常将宽容融于教育中,使善和严,柔和刚达到和谐,既教育了学生又赢得了学生.

案例45:不准训斥,羞辱家长
在我们这个有着"师道尊严"的国度里,教育的民主化还刚刚开始,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优越感根植于我们文化的精神骨髓之中,并视为理所当然.一些教师不仅是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尊重,甚至于对学生家长也缺乏必要的尊重.学生犯了错误,不仅学生要受训斥,家长受训挨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并经常见诸报端.
合肥晚报本报讯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安庆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这"八不准"包括:不准旷课,私自调课和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前饮酒,在课堂上抽烟和使用手机;不准在上班时间内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推销任何教辅资料或其他商品;不准索要和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不准训斥,羞辱家长;不准违规搞有偿家教和私自在工作日内到外校兼课.

案例46:学习型组织——512寝室
2003年全国考研成绩发布后,安庆师范学院爆出一条全国性的新闻:该院化学系512寝室7名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创造了全国罕见的"七朵金花"现象.
朱慧,姜凯龄,佘能芳,钱桂香,朱雪梅,张春艳,陈亚光7名女生都来自贫困的家庭.枞阳县的两位同学朱慧(考取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研究生),朱雪梅(考取安徽大学无机化学研究生),均来自农村,父母以土地为生,将她们送进大学就已背上不薄的债务了.马鞍山市的姜凯龄(考取华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和陈亚光(考取上海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虽在市区,但家庭经济条件同样不佳.姜凯龄的父母双双下岗在家.为了供给女儿读书,她的母亲到外地打工.无为县的佘能芳(考取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父母亦都是农民,只靠父母在外常年打工维持学习费用.芜湖的钱桂香(考取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爸爸在一家水泥厂当工人,妈妈没有工作.张春艳(考取安徽大学生物无机研究生)父母均为忠实勤劳的农民.
这7位同学步入安庆师范学院后,有的上大一时,就下了考研的决心,但也有三,四位同学由于家庭困难等因素,一开始并未打算或者说中途对考研产生了动摇.朱雪梅的英语比较差,到大三时才过英语四级,再因自己的体质较差,她曾想在考研的战场上退下来.寝室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况后,就纷纷上前鼓励她,借来英语磁带给她听.同学见她体质太差,经常感冒,为帮她提高体质,就在大三下学期,陪她跑了整整一星期的步.到大四时体质明显好转,极少感冒了.她最终坚持下来并获得了成功.
生来怕冷的钱桂香觉得去年冬天格外地寒冷.有时睡到了天亮,她的脚依然冰凉冰凉的.寝室长朱慧经常把她的脚抱在怀里焐着.姜凯龄怕冷时,她睡前便找来一个水杯焐脚,玻璃太烫了,她就穿着袜子睡觉.袜子成了她这个冬天最亲密的伙伴.
由于经济拮据,大家不能都去合肥上考研辅导班.她便派一位同学去,然后由这位同学回到寝室后进行二次传授."七朵金花"还极善于运用寝室内的各种"小资源".如钱桂香同学无论天气再寒冷,也无论自己睡得多迟,每天早晨总能准时,于是她就成为寝室内的"小闹钟".有的同学特别怕冷,一夜睡来,双脚仍是冰冻似的,不怕冷的朱慧便义务做其他同学的"热水袋".冬天洗脚时,有时寝室内开水不够,便由二,三个人共一盆水;洗脚后,有的同学想睡怎么办呢 大家便凑钱买来了咖啡,牛奶.但她们舍不得一次一杯去饮,每次只冲上一杯,一人一口轮流地喝,只要达到暖心,除睡的效果即可.即使是一包方便面,也是每人咬上一口.考研只剩下几天功夫的时候,天性活泼,聪颖的陈亚光同学,又向室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倡议:每人动手做几只千纸鹤,挂在寝室里.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这个寝室.
初夏的大学校园里,"七朵金花"即将告别了自己的母校,带着歌声,带着成功的喜悦与辛勤的汗水奔向新的知识殿堂.
303寝室又出事了!一大早,生活部的主管李老师就来到我们办公室,说昨天晚上303寝室的女生对生活老师出言不逊,并且在老师离开之后大吵大闹,还摔坏了一把椅子.这些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了,老师说,更棘手的是她们现在还特别团结,专门跟老师作对,老师根本没有办法管理.
原来昨晚303寝室的老师在检查房间时发现有人带了一个电饭煲来,家用电器学校是禁止带的,因此老师就没收了,并且问是谁带来的.没想到女学生们不但不说,还怨恨老师动她们的东西,并出言顶撞老师.老师眼看场面一时无法控制,就暂时回避一下,没想到这些学生余怒未消,就在寝室里发起火来,还摔坏了东西,闹到很晚都没有睡.
这303寝室现在是很有些名气了,这学期以来,每周都要出点事.最主要原因是里面有一个"女大王",名叫李艳芳.李艳芳生活在单亲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人不信任,而且特别好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尤为反感.这学期管理她们寝室的老师能力偏弱,李艳芳势力逐渐壮大,在寝室里竟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到后来,有几个以前表现还不错的女生,现在也有了点"匪气".
对付李艳芳这样的学生,不能用常规手段.老师找她谈话的次数够多的了,她非常有经验,而且磨练得做坏事时更狡猾,更隐蔽.我问老师,"毛思"研究过吧 什么"毛思" 就是*思想啊,特别是*的军事思想,真是高明啊.当年毛主席打北平,愣是把北平围了好几个月,围而不打,等到塘沽,大沽,天津一一攻陷之后,傅作义终于被迫投降.打北平要付很大代价,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招厉害不厉害 厉害是厉害,只是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啊 我微微一笑,老师,你附耳过来,如此这般,不出三日,那李艳芳必主动来找你承认错误.
老师依计而行.她和班主任一起,马上把这个寝室除李艳芳之外的其余11人列了个名单,按照平时表现及与李艳芳关系的远近,进行排序.谈话是一个一个进行的,先从最外围的人手,大意是这样的,把电饭煲带到学校来想自己尝试做饭的感觉,本身并不是一件不好事,如果事先跟老师提出来,也不是不能同意.但是后来顶撞老师,又违反宿舍作息时间规定,并且故意破坏公物,造成恶劣影响,就是很严重的错误了.你平时是一个表现还不错的同学,在这件事情上面,老师信任你,希望你把你所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老师,否则,这件事情隐瞒得越久,错误就越大.当然针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还有些别的话,这方面班主任比我要灵活得多.外围的学生很容易就讲出了事情的真相,与我们事先的估计差不多.谈完之后,每一名学生都要把所反映的情况以检查的方式写下来,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写完了就回去上课.
攻守同盟一旦被打破,每一次的谈话就显得异常轻松.我可以想象李艳芳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室友被叫出教室时的表情.对于这个宿舍的学生来说,谈完话对她们也是一种解脱.我没有参与谈话,但是一想到李艳芳可能产生的如坐针毡的神情,我也替她难过.
我想,下课的时候,李艳芳一定会去问那些谈过话的学生,问情况怎样.可是问了又怎样呢 问了只会让她更绝望.当她发现没有被叫去办公室的室友越来越少的时候,她会更不安的.
谈话很快进入到与李艳芳关系最亲密的两个人.由于前面的铺垫,老师和班主任没费多大力气就结束战斗.现在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只是使每个细节更清楚而已.对于初犯的和态度诚恳的学生,我们的政策是一律从宽处理,要是负隅顽抗的话,哼哼,那就只有把你家长请来三堂会审了!
老师和班主任来感谢我.我说,还没完呢.李艳芳今夜回去,必定十分安分,她不是那种硬打硬冲的人.而且,她一定等着老师找她呢.别找她,见到她就像从来没出过什么事一样.她不会问的,要是问的话就说老师已经把事情调查清楚了,正在商量怎么处理呢.明天,最迟后天她会来找你们坦白错误的.她要是问我们为什么不找她只找别人谈怎么办 老师问.我说,问得好.这样回答,这么做是保护她.因为事先已经问过她,她说不知道,事实上她的错误最大,如果第一个找她谈,根据当时的情况,她一定会矢口否认.你知道的,人一旦开口说了"不"字之后,是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维护这个字的,那样只会使这件事情更糟,使她的错误更大.我们这么做是对每一个人负责,使整个寝室的人不要再犯更大的错误.还要反问她,为什么一开始不对老师说实话 当然了,你可以肯定她自己来坦白错误的态度是好的.但是对于她的错误要一五一十地跟她分析清楚.让她写一篇检查,她有什么想法或替自己辩护的什么话也可以写上,根据检查我们再商量具体处理办法.老师领计而去.
对李艳芳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李艳芳第二天一早就找生活部的老师承认了错误,态度比较诚恳,她是聪明的,在发现所有可以抵抗的理由都失去时,她只能选择承认错误.
一周以后,李艳芳和另外两个学生在年级学生大会上被点名批评.李艳芳失去了寝室长的职务,还被取消住宿资格一个礼拜,尽管她的家离学校很远.李艳芳妈妈到学校来的时候,我们拿出所有学生的检查并学校的校规校纪给她看,她也没有话说.母女俩在老师办公室外作了一次长谈,两人泪流满面.

案例47:班级规则
我除了让学生遵守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守则之外,还对全班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
1,辨证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的真善美的观念,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有战胜自己假丑恶的能力.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
2,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
3,尊重集体,国家,对集体,对国家负责任.时刻想到自己既是集体,国家的一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国家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越是以集体,国家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个人的潜能越能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增长越广.
4,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指向成功.
5,意志坚强.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6,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7,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外,对社会,对世界的问题有较广泛的兴趣.善于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广阔信息的海洋中,搜集有助于自己学习的教材,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
8,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在没有更理想地实事可做时,先潜心做好眼前的,手中的实事.手中的实事虽不是最理想的,但一定能做成同类事情中最好的.

案例48:"分粥的故事"
一个团体有7个人要解决吃饭问题,即分食一锅粥,他们试了5种方法:(1)任命一个人全权负责分粥,但发现他给自己分得最多,即使换一个人也一样,看来此方法行不通.(2)轮换负责分粥,每人一天.但也发现大家一周里只有一天能吃饱,即自己负责的一天能吃饱,其余6天都没有吃饱,这个方法也行不通.(3)选举一个人来主持,开始还公平,但后来发现有拍马讨好他的人,和他关系好的人就分得多.这个方法也行不通.(4)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但两家权限不清,隶属不清,各说各的理,相互争吵,互不买帐.这个方法最后也流产了.(5)轮流分粥,但分粥者自己要最后一个领取.这时才发现,7个人的粥是一样多.这个方法既有效,也公平.阿克顿由此故事得出结论:可见好的制度是显示公平和有效的.

案例49:明智的规则修改
当学生得到尊重并被认为是有责任能力的学生或公民时,他们极有可能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且会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我记得这样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位小学校长如何处理口香糖问题的,这位校长上任之前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师,他深知口香糖带来的问题.看门人不止一次地抱怨地板上和家具上粘着的口香糖.对咀嚼口香糖的处罚非常严厉,但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善.
当这位校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规则.其中最特别的举动是撤消了禁止咀嚼口香糖的规定.他的新计划建议全体教师在新规则实施的第一天,利用一段上课时间来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口香糖,口香糖咀嚼之后,如何用纸包起来,丢到哪里及如何处理糖纸.
这种教育的效果是神奇的,几个星期后,这位校长问看门人是否有口香糖问题发生 看门人说他很奇怪校园里到处都没有看到口香糖,甚至在地板上也没有看到乱扔的糖纸了,还说他虽然不知道校长用了什么办法,但他认为校长是他所见到的最有办法的人.
又有三周过去了.校长又去问看门人是否有口香糖问题发生.看门人说没有,他对校长说:"你真的很有办法.你是怎么做的 "校长说他只是用教学生具有责任心这种正面教育的规则替代了原来的(处罚)规则.

案例50:小偷变君子
母亲已经老了,头上寻不见一丝黑发.母亲在满头乌发时代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在我心绿油油的.
"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被人看见了.谁看见 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却不制止,反而转身就走."这情节让我十分好奇.母亲继续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了什么 我今天连门都没出.''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 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漂亮.对么 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 你尝尝.'说着,他真的去井边的悬蓝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了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案例51:学生抗拒什么
某位爱狗成疯的人,常常花费巨额金钱,购买昂贵的健康食品,来宠养他的名犬,他听人说深海鱼油来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把他的爱犬牵来,用双膝夹紧狗头,硬是使它张开大口,然后对准喉咙灌进鱼油.有一天狗挣脱了主人的双膝,鱼油流得满地都是.这个人生气之余,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狗正在地上静静地舔食鱼油,此时,他猛然醒悟:原来狗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他的喂鱼油的方式.
这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我们教师教育学生是多么地神似啊!我们以为我们对学生是一片爱心,我们给他们的东西都是为他们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学生竟然那么抗拒,甚至拼死不从.我们觉得很受伤,觉得学生不懂事,觉得我们的爱付之东流,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心理感受 学生为什么会抗拒 是抗拒我们的爱心吗 是抗拒我们给他的东西吗

案例52:老师倒痰盂
江苏无锡市旺庄中学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那只很脏的痰盂,仍然挑战似地摆在教室的一角.要知道,为了这只总没人倒的痰盂,老师不知在班上讲过多少次了,可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当时,老师真想运用班主任的权威,责令当天的值日生立刻去把痰倒干净.如不听命令,就狠狠地训斥他一顿——来一个"杀鸡给猴看" ,看谁还敢把教师的话当耳旁风!可又一想,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个被责罚的值日生,会认为"倒霉",而那些未被责罚的学生则会暗自庆幸.即使责罚暂时生效,过不了几天,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
老师踱步深思.同学们为什么不愿意倒痰盂呢 有的是嫌脏:有的是怕讽刺,怕倒了痰盂会被同学们讥笑为"假积极",给老师"溜须拍马";也有的是故意等着看老师如何处置┅┅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要求学生不怕脏,要求干部做榜样,老师为什么不能首先做学生的榜样呢
想到这里,老师深感自责,内疚.老师急步走上讲台,缓声说道:"同学们,我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有责任和大家一起把班级的环境卫生搞好.过去,我总是批判同学们嫌脏,怕讥笑,不愿倒痰盂.从今天起,先由我来值日.这只痰盂,我去倒!"说完,老师转身端起痰盂朝外走去.由于同学们没有想到老师会倒痰盂,"哄"地一声笑了起来.但这笑声很快就戛然而止——他们开始思索┅┅
一连几天,老师总是提前把痰盂刷洗干净.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要求.从那以后,老师班的痰盂开始有人争着倒了.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女学生,也积极认真地参加值日劳动,再也没有嫌脏和怕人讥笑的现象了.

案例53:心灵答卷
有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他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感到这个班的舆论和学生行为规范的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了解,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书了.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确定了启发学生自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行为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是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并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同时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弊过的人三十年后悔恨心情的故事,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到:"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比挨了打还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这句名言的教导."有的还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说说容易,做到却不简单.测验时我有一道得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得了零分."还有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书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案例54:星星都会发光
任小艾老师讲,他们班中有两个学习上的尖子生,一个是班里的"明星"——刘强,性格外向,待人热情;一个是班里的"孤星"——李薄,性格内向而孤僻.二人的共同特点是都看不上班里学习比自己差的同学.刘强尽管待遇人热情,但对在学习上拉集体后腿的差生总是有些轻视无礼,李薄不管理班里的任何事,谁也看不起,孤傲清高.对这两个具有很强个性,学习又很优秀的"星",在教育中老师一方面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即点明刘强同学只看差生拉集体的分数,埋怨他们,虽平时与同学说笑游乐在一起,但却有很少帮助同学等缺点.另一方面采用"顺抛助长而移性".即让李薄继续保持已有的学习热情,同时又给她布置一项任务,让她帮助学习上有困难学生补课,做课下"小老师",与大家建立感情,使她融在集体中.经过几次谈话,以及日记中多次交流,这两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刘强同学在班里组织了一个课外辅导小组,他亲自担任组长,认识到了这也是他作班长的一份职责.李薄同学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看出这样做既对集体有利,也对自己的学习是个复习和提高.看到同学们都很在意自己,渐渐与大家亲密起来了,"孤星"在集体中也发出了她自身的光彩.

案例55:班管理策略示例
凡是车子,大多数都有打气和补胎的时候.打气与补胎虽然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车子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前进.由此联想到,各个班级就好像学校这辆车下的一个个轮胎,我们班主任就是要管理好这一个个"轮胎",并要善于做好"打气"和"补胎"的工作.
虽然我做过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是,做今年这样的合并班的班主任,还是第一次.这个班是由于原来的高二(5)班和高二(6)班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去了高三(7)班后而合并的.老实讲,我觉得学校是给了我一个漏气的瘪轮胎.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这个班的学生成绩普遍差,没有学习热情.其次,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自我管理能力差,要挑选出一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都很困难.还有,由于学生是来自两个不同的班,多少有一些派别的现象,会制造出矛盾等等.接下了这个瘪轮胎,总不能丢掉吧 好歹也是学校这辆车下的一个轮胎呀!于是,我咬一咬牙,动手做起"打气"和"补胎"的工作.
一,"打气"的工作.
我们学校对各个班,在出勤,上课和集会的纪律,学生仪容仪表,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劳动卫生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查,天天评比打分.我们都晓得,这个每天的五项管理评比打分,是一种德育量化的好办法,它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但是,我发现它还有一种"打气"的功能.为了开发利用它这一功能,第一周开始,我就天天仔细检查班里每一个学生的仪表,纪律等情况,不论是搞劳动,卫生,还是参加升旗,做操,事事我都亲历亲为,苦战两周,效果就出来了.第一次公布五项管理评比打分结果,我们班就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此,第三周当我走进教室上班会课时,受到了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欢迎,同时,也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了他们正渴望"打气".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及时进行"打气".讲过一番鼓舞士气的话后,就落实到对出勤好,上课,集会守纪律,注意仪容仪表,两操认真做,劳动卫生积极搞等某个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逐个进行表扬.
由于常常进行"打气",我们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即使有些偶然违纪的学生,他们也能够自觉反省.例如,我们班的学生陈玉,有一次早上睡觉没有按时起床,造成上课迟到,她一下课,就跑到办公室来找我,主动认错.还有我们班的黄贞,曾芬,有一天上午的第四节课讲小话,下午我来上班时,她们就在办公室门口等着认错.其实"打气"的工作,就是使这个"瘪轮胎"支撑起来,使我们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逐渐增强.
二,"补胎"的工作
谁都知道,轮胎漏气,光打气是不行的,必须补胎.我们班有一个叫张敏的男生.他不但听课时经常打瞌睡,而且有时迟到,甚至旷课.严重影响了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漏气"地方,为此,我进行了耐心的"补胎"工作.隔一天找他谈一谈,隔一个星期打电话找他家长聊一聊,隔一个月去他家里坐一坐.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他背着家里人,晚上在一家工厂打工,有时间也去电子游戏室等地方玩,几乎天天很晚回家睡觉,甚至彻夜不归.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闲谈式的教育方法.虽然,他的不良行为难以改正,并且反复地违反纪律,但是,紧盯式的滴水穿石的力量,终于使他有了一些进步,家长和老师都觉得他的进步难得可贵.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某一个不良行为,会造成班集体这个"轮胎"的"漏气",其实,班集体的某一个方面有缺陷,也会造成"漏气".例如,我们班缺乏有管理能力的班干部,一些班务工作难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常常事倍功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养和扶植,几个稍有能力的班干部成长起来了.就说培养我们班的宣传委员吧,我们班严重缺少对黑板报有排版,书写和绘图能力的学生,本学期学校第一次板报评比,我们班排名在倒数之列,影响学生的集体荣誉.于是,我赶快去书店,买来黑板报的排版,插图等资料,教学生边学边用,并带领宣传委员等学生,去其他班参观学习,请有经验的老师为她们现场讲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第二次板报评比,我们班就名列前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