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主持人培训机构:专家谈编辑素养与稿件修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4:53
专家谈编辑素养与稿件修改 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作者:刘刚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研究编辑对稿件生成所起到的作用。  对编辑而言,每天都会面对来自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的大量稿件,编辑工作首先是要对这些稿件进行取舍,随后对有价值的稿件进行审改,最后是考虑怎样刊发的问题。在这3个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闻价值的标准: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人情味等等。编辑总是抢先编发那些时效性强的稿件,挑选出涉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稿件,对本地新闻和富有人情味的稿件也会优先考虑。   (1)编辑的素质   在灵活掌握和运用新闻价值标准判断一篇稿件价值大小的过程中,编辑的素质和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闻编辑与出版社、学术刊物等部门的编辑一样,修改稿件时要注意文字、标点、修辞、语法、逻辑的合理、规范,但其专业素质更要求新闻编辑关注对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成分,如人名、地名、单位名、头衔、组织机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计量单位等要准确,译名要规范,引语要忠实于原意。对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导演等成分对事实的歪曲和损害,编辑要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新闻编辑鉴别、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主要源于4个方面:   一是对理论、政策的理解。编辑要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深度,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有所把握,才能从大局出发培养起政治敏感,及时发现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稿件;   二是对社会、受众的理解。编辑不能只呆在编辑部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要及时以各种方式了解和掌握舆情的最新动向,善于从报道反馈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报道的角度;   三是对记者的了解与沟通。编辑要学会向记者“采访”。因为编辑毕竟没有到一线采访,他对具体事实的了解多来源于记者,编辑的认识过程与记者采访正好相反,需要有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并从“特殊”中领会新闻价值的过程。这就要求编辑对记者的能力、素质、特点有基本的把握,能有效地与记者沟通,了解更多的事实,帮助记者发现新的立意;四是知识素养和开阔的眼界。编辑需要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有比较深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报道领域相互兼融的趋势。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新知识,这会有助于编辑开阔眼光,在判断新闻价值时取得主动。通过汲取各种知识,编辑能增强对违反科学和常识的伪新闻、胡编乱造的假新闻的识别能力,而对一时难以分辨的事实,则要多听取权威部门专家的意见。我们很难想像如果编辑对稿件所涉及的知识背景不甚了解,能够把握住稿件的新闻点。相反,如果编辑具有旁征博引的能力,这对丰富报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大有益处的。   总之,编辑必须对所负责领域里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舆论监督的重点了然于胸,才能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组织有特色的稿件。同时,也才有可能通过对重点领域的观察与研究,准确地向记者发出预测性信息,使记者对一些有可能成为突发性事件的问题给予关注。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编辑既要充当“旁观者”冷静、理智的角色,又要有效地防止自己变成新闻的“局外人”。只有如此,编辑才能真正与记者一起成为新闻稿件共同的创造者。 (2)再创作   编辑对事实新闻价值的发现,具体体现在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上。编辑的再创作指的是编辑在对新闻事实的对比中,如何帮助记者修改稿件以突出事实新闻价值的过程。比如记者写了一个家庭团聚的故事,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就会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首次团聚”这类新闻价值含量较高的事实写进导语。   1979年7月,新华社一名记者写了一篇长达五六千字的关于马寅初教授的通讯。正是编辑从这篇人物通讯中发现了更为重大的新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受中央委托前去拜访马老并向他宣布,他提出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中央要为他彻底平反。马寅初是党外人士、著名学者,他所提出的人口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他在特定时期却因此受到不公正对待。副部长来访和为马寅初平反无疑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所以,编辑从原稿中凝练出500多字的现场短新闻,7月25日播发后,各报次日普遍在重要的、醒目位置刊用。经过修改后的稿件,突出了隐藏在原稿中的新闻事实,其影响就大得多,被誉为短新闻佳作。   在“再创作”中,编辑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无论在体裁选择还是在内容取舍、文字加工上都要细心琢磨,倾注心血。1999年新华社有关编辑部在组织《“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一稿过程中,收到了10多篇素材,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末世论”的歪理邪说,在综合过程中编辑紧紧抓住了客观、权威这两条选材标准,并相对应地确定了消息这一体裁作为表现形式,以此取舍材料进行精编,将标题作得准确醒目,导语精炼,重点突出“世界范围”,最后在字数上也是严格要求,在首次定稿1129字后又按高标准要求再删去百余字使篇幅不过千字,可以说得上是精益求精了。   其次,编辑还要有读者意识。编辑删减稿件就是要突出新闻价值,以有限的版面承载量向读者提供最丰富的信息。作为稿件的第一位读者,编辑要能跳出稿件的视野,站在读者的立场来看稿件有没有能吸引不同层次读者阅读的兴趣点。1998年新华社组织的“餐桌经济”系列报道,是记者经过3个月的采访写成的,记者原稿是一组3篇的调研稿件,每篇三四千字,具有农业市场经济学的学术气息,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编辑这组稿件时,充分肯定了记者的调研功力,同时提醒记者要为读者,特别是农村读者着想,应该化整为零,将理论问题通俗化,增大信息含量,突出新闻点,用以小见大的新颖视点,来反映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内涵。经过编辑和记者的共同努力,稿件改为以消息为主的一组8篇,播发后不仅为农业问题专家所称道,更为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面向市场抓机遇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编辑从读者出发调整稿件结构,与记者一起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研究性报道的新路子。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编辑的“再创作”要有利于提高稿件的思想性和指导性,通过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事实中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编辑要充分利用原稿所提供的新闻事实,发挥原稿的潜能,但决不能主观臆造或任意篡改事实,如果有必要还要考虑以最恰当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去代替原来不恰当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不仅是体裁,还包括标题、导语的重新提炼。比如新华社曾播发过一篇《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在京演出》的消息,这条消息不仅是一位编辑听到记者议论一出新戏上演时发现的,编辑还巧妙地借用了一句台词作标题,使这则新闻的主题超出了一出新戏上演的范畴,使新闻报道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      编辑的“再创作”与时下出现的所谓“新闻改写”有本质的不同。某些报纸或是自由撰稿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不惜从各种中外媒体和网络新闻中“组合”事实,要么一会儿写白宫内幕,要么一会写中东全景,明显不是作者采访所得,却描写得栩栩如生,且不说这样有可能引发版权纠纷,有时就连起码的新闻真实也无法保证。而编辑的“再创作”的基础是记者的采访,也是编辑不断与记者沟通的结果,有时记者还会根据编辑的建议补充采访新的事实,这样就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最终是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