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拓展工作总结要求:排比造势,汪洋恣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51:00

语不惊人势不休

——使语言有文采的排比造势法摭谈

                   ——东华高中陆波(原创)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题的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明确地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文采的本义是华丽的色彩,是专指语言而言的。其实,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认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孔子则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杜甫更是大声宣言: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里所说的佳句肯定就包括了文采的因素,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有文采的作文理所当然更有可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可见文采之重要。

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如何让语言有文采呢?下面介绍一种使语言有文采的方法:排比造势法。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可是,一旦将这一语言样式扩大使用,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收到绝好的修辞效果。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

一、 运用排比点题。

在作文一开头就点明题目,领起全文,是一种最常见的开头方式。点题,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出文章题目的含义。由于题目的含义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与主题思想相关。因此,点题恰到好处,犹如画龙点睛,既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又会方便读者阅读,给他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运用排比点题可以让文章一开始就气势充沛,文采激扬。2006年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谈意气》的开头: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开篇由三位伟人的诗句导入,句句带典,字字含情,使文章顿时变得气势充沛,文采激扬,同时也展示考生丰富文化积累和扎实的写作功底。

二、运用排比铺垫

铺垫,是从细节上着笔,是为后文埋下伏笔,使行文不唐突,前有铺垫,后有照应,形成内容上的关联。运用排比铺垫,不但使文章显得有文采,还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便于条分缕析,透彻说理。

2006年福建一考生的满分作文《风物长宜放眼量》,开头引用冰心的诗句,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然后,在提出论点后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有人挣了一笔钱,满足了,这叫“小富即安”;有人事业小成,满足了,这叫“不思进取”;有人只看眼前,不思长远,这叫“鼠目寸光”;有人只想搞垮对手,最后自己也破产了,这叫“两败俱伤”。既看到自己,又想到别人,这叫“双赢”;既能为了现在,又能照顾未来,这叫“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既能盯住国内,又能看到国外,这叫“全球意识”。

这组排比句简洁而生动地从正反两方面展示了人们的表现,引起读者的思考,为进一步分析问题作好了铺垫,然后,剥茧抽丝,从三个方面揭示问题的根源,分析得条理而深刻。

三、运用排比圆合

有人把好的开头比作爆竹好的结尾比作“撞钟 首尾段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文的成败,在应试写作中更是如此。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所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这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谋篇方法,这种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运用排比圆合,除产生以上效果外,还可以使文章文采飞扬,使语义连贯延伸,有力地归纳全篇,深化主旨。

2006年北京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开头用排比“春花的灿烂芬芳,装点我荒芜的心田;夏树的茂密成荫,抹去我黯然的神情;秋风的微凉凄清,撩动我脆弱的心弦;冬雪的皑皑刺骨,清醒我混乱的思绪。每当季节更替,每当看到这些景物,我都会黯然神伤,想念起我最爱的四合院。”结尾用“四合院是茶,清新、静谧;新建筑是咖啡,现代、清爽。我爱四合院,也爱新建筑。我爱北京,爱北京的符号。”全文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四、运用排比贯穿

写一篇文章,需要经过选材、立意、拣字、造句等。在此过程中,将所选取的材料,运用排比的手法贯穿起来,一气呵成,可以使文章显得井然有条,有章法,有气势。

例文展示:

请别离开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茶香满盈,轻呷一口,芬芳无穷。拨动阳光琴弦,亲吻时光沙滩,好不惬意。拥着书籍,卧在藤椅上,思绪漫飞。

请别离开,你是我一生都撇不开的眷恋。抚摸那似已泛黄的《毛泽东诗词》,那张张书页仿佛也透着沧桑之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看着那黑白相间雄浑有力的书法,刚劲不凡的字迹,让人顿觉开阔。而在机器面前阅读,只会叫人机械地读,被动地欣赏,眼前荧光屏上闪光的方块字怎能让人体会到“不似春光,辽阔江天万里霜”的空灵和豪放?

请别离开,你是我一生都品不够的清茶。拥着《清照词集》,闭目悠闲。看似慵懒眼前却出现那世那时更为广阔的意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仿佛自己也陷入那无尽的悲痛之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仿佛自己也体会到那无限的凄婉与哀愁。不能不承认网络发展的速度,但网上阅读怎能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怎能体会到那悠久的中华魂? 

请别离开,你是我一生都断不了的情丝。手握诗集,沐浴在阳光下,学着古人摇头吟诗,来回踱步,更有一份快乐蕴含其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畅怀奔放之情油然而生。那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奈间,明月为伴,清风为友,举一樽酒,与你同销万古情愁。全身已被触动感染,一起去体会那种哀伤。面对冰冷的电脑,你会有如此绵绵的情思?会有如此丰富而深切的感动?

读书是一种心境,一种宁静,一种特殊的意义。没有杂乱,没有纷扰,更没有曲解与亵渎,是心灵的领悟,心灵的选择,心灵的寄托。

请别离开,我心爱的书籍。你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不愿让你被任何东西取代!你是一种文化,一种延绵不断、亘古永恒的文化。

我的梦,我的归梦。

我的情,我的幽情。

【点评】

    本文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运用排比段贯穿全文,并列地阐述了对“传统读书与网上读书”的认识,以阐述“传统读书的乐趣”为主,层层对比,秩序井然,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