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贾昌公辑<<诸葛亮躬耕南阳论据>>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03:33
贾昌公辑<<诸葛亮躬耕南阳论据>> 二2011-05-13 1:11

   旁证之一: 唐裴度著文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在成都武侯祠大门左侧碑亭中,矗立着《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该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建。由裴度著文,柳公绰书丹,鲁建镌刻。他不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又是一通书、刻俱佳的艺术品。 
   裴度是唐中期名相,博学多才,功勋卓著。他在碑文开头说:“度尝读旧史,祥求往哲”。这说明裴度对先贤诸葛亮的生平经历及业绩都做过研究,是很了解的。裴度称诸葛亮是一个“藏器在身,待时而动”的英才。碑文说:“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时称卧龙”。因刘备“三顾而许以驱驰”,于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这是迄今肯定诸葛亮躬耕南阳最早的石刻记载之一。象这样年代久远,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碑刻,能保存至今,实为难得。 
  
   旁证之二: 唐代大量文献记述诸葛亮躬耕南阳 
  
   在唐代,诸葛亮已名扬天下,大量文献和碑刻记述了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以及卧龙岗、诸葛庐等方面的事迹。如: 
   
   唐刑部员外郎侍御史沈回在《蜀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中称:“伊昔武侯,踠足南阳,退藏于密,不曜其光。” 
  
   吕温的《诸葛武侯庙记》称:“胥字南阳,坚卧待主,三顾缜说,群雄粗定。” 
  
   严从的《拟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主。” 
  
   李翰的《三名臣论》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父吟’,自比管乐,州平、元直以为信然,虽雅量可窥,而遗迹可见。” 
  
   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称: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 
  
   刘禹锡的《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旁证之三 :宋代坚持“南阳说”的人越来越多 
   
   宋代,坚持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人越来越多,“南阳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例如朱黼在《评诸葛孔明》中称:“孔明高卧南阳,自比管乐,时人莫之许也。余窃论之,孔明王者之佐,伊尹之俦也......夫孔明之于伊尹,所遇虽异,处心则同。夫躬耕有莘而乐尧舜之道,躬耕南阳而吟‘梁父’之诗,同一隐晦也,聘三往而后起,驾三顾而后从,同一出处也。” 
   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初,琅琊人诸葛亮寓居隆中。”《魏略》云:“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公威,俱游学。”据上述记载,建安初年,诸葛亮在襄阳隆中住过,不是躬耕,而是游学。这些资料彻底否定了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 
  
   旁证之四: 岳飞谒南阳武侯祠并手书“出师二表”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对诸葛亮十分敬慕,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过南阳,挥毫书写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并写有跋语:“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如雨下,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岳飞的书法健拔雄伟,成为流传后世的重要艺术珍品。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石工李发祥镌刻,共有12块,各长110厘米,宽58厘米,镶嵌于武侯祠大拜殿北侧的廊庑之中。这幅天下闻名的艺术珍品,襄樊方面也加以复制,陈列在隆中博物馆中。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却删去了岳飞自述“谒南阳武侯祠”的跋 
  
   旁证之五 :元代文人学士咏赞诸葛亮躬耕南阳 
   
   元代有不少文人学士写了大量咏赞南阳卧龙岗和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文章。如元代江西儒学提举杨维缜在《孔明自比管乐论》称:“汉之诸葛亮孔明,方其躬耕南阳时,尝自比管仲、乐毅,人固谓其大言世耳,以余观之,其才业则过于管乐。” 
  
   元代儒学教授王谦在〈〈丞相诸葛武侯庙碑〉〉称:“距南阳治城西七里,而近有岗曰卧龙,俗以武侯隐居之所,前人卜地一区,起屋四楹,绘像而祠祀焉。” 
  
   元代翰林学士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臣谨按,南阳城西七里,有岗必然隆起 ,曰卧龙岗,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相传汉丞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 
  
   〈〈大元一统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 
  
   旁证之六: 元仁宗皇帝钦定南阳武侯祠 
   
   南阳卧龙岗武祠侯是元仁宗于延佑四年(公元1315年)钦定的。

  据元代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元武宗至大二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到南阳,率官员僚属到卧龙岗谒诸葛亮祠,“顾瞻徘徊,慷然兴怀”,即指示南阳地方官将祠扩修,并在祠东建孔子庙,庙后建诸葛书院,此工程于大二年春动工,皇庆(元仁宗年号)元年秋落成,计施工四年。完工后,河南向朝廷奏请命名。元仁宗于廷佑四年(公元1315年)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院集议,给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祠正式命名“武侯祠。”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从此得到朝廷钦定的地位。程钜夫为元代翰林学士,湖广京山人,当时参与集体研究并撰〈〈敕修〉〉碑文,应该说是可靠的根据。 
  
  旁证之七 :明代官方志书肯定诸葛亮躬耕南阳 
   
   明代,诸葛亮躬耕南阳进一步得到官方肯定,并载入史册。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的历史地理专著,该志书卷30南阳府〈〈山川〉〉条中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该志书在卷30南阳流寓条又称:“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明嘉靖南阳府志〉〉的说法,大致与《大明一统志》相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经河南等处布政司奏请,明世宗确认南阳卧龙岗“实为诸葛亮藏修发迹之所”,“但襄阳不过亮与隐士庞士元往来游息之地。” 
  
   旁证之八 :明代不少碑刻记述诸葛亮躬耕南阳 
  
   明《嘉靖乙酉抚民右参政许复礼呈照碑记》称:“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岗上有草庐故居,前有忠武侯庙,庙中塑像纶巾抱膝,宛然令人起敬,旁有书院故址,询之父老,考之郡志,皆云孔明大节,自唐宋以来,乡人立祠祀之,血食有年……。” 
  明宪宗皇帝在《诸葛武侯》赞诗序中曰:“孔明值汉室板荡,隐于南阳,司马徽谓先主曰,识时务者为俊杰,诸葛孔明真俊杰也……。” 
   明李东阳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中称:“南阳城西五里卧龙岗,为草庐旧址,汉史称侯躬耕南阳,又曰寓居襄阳隆中。元建祠祀侯,又置书院,设山长,聚徒讲学,给田数百顷。 
  
   旁证之九 :明代名士极为关注南阳武侯祠 
  
   明末朱瓘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中称:“南阳县治之西,去城六七里许,有岗曰卧龙,旧有诸葛武侯祠,岁久就圮,唐王妃苏氏闻之,启于王曰:‘闻诸葛孔明汉季之功臣,南阳之英伟,祠宇弗称,恐无以妥神灵,无以慰往来瞻拜者仰怀。’王曰:‘吾亦云云,汝有雅志,听汝成之。’乃捐内帑赀财,以庀材物工佣之需,命承奉白震总程督事。” 
  
   明代侍读蜀地新都人叶桂章在《武侯记》称:“嘉靖乙酉岁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阳,暇日得拜武侯祠于卧龙岗,岗在郡西南可十里许,丛竹萧萧,古木森森,映祠之前……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 
  
   旁证之十: 康熙乙酉年编印了《龙岗志》《忠武志》二书 
  
   清朝时期,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进一步升温,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观点仍占主流。康熙乙酉年,由罗星瞻搜集整理,编印了《龙岗志》,记载了卧龙岗的兴衰、变迁及修葺 ;由张鹏翮撰写了《忠武志》,记述了诸葛亮生平业绩,大事年谱及轶事。现摘抄几则: 

   清柯彩在《重修武侯祠院碑记》中称:“侯祠宇遍天下,而最著者有三焉,考其遗迹,於琅琊则遡所生也,蜀与滇,报其功而怀其德也,至南阳又功其躬耕养晦地也,亘古至今,遂相传为宛有卧龙岗云……。” 
   清彭而述在《重修诸葛丞相忠武侯祠记》中称:“史称建安十三年,昭烈三顾诸葛亮于南阳。南阳西七里许,相传为卧龙岗,即公躬耕旧处……。” 
  
   旁证之十一: 清重修武侯祠及诸葛书院碑记的论述 
  
   清鹿佑在《募修南阳卧龙岗诸葛忠武侯祠疏》中曰:“诸葛忠武侯,不特抱王佐之才,而实兼备圣贤礼用之学,考其生平行事,无不原本经术,与三代之英相颉颃,方其躬耕陇亩,三顾而始出草庐……” 
   
   清闫兴邦在《重建南阳卧龙岗诸葛书院碑记》中曰:“去南阳城西七里许,有卧龙岗,公所隐居乐道处,庐井咸在焉,旧有祠祀公,元至正十年,敕改为诸葛书院,聚生徒,拨瞻田,使学于其中。昔自明季委为灰烬,六十余年,莫有过而问之者,予以戊辰夏抚豫,是冬十二月即奉命勘荒,适新守朱璘莅任,遂于七月起工,落城有日……。” 
  
   
   旁证之十二: 诸葛亮在南阳曾有多处活动遗迹 
  
   史载,诸葛亮在南阳,还有多处活动遗迹,如清代汪介人著《中州杂俎》载:“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阳之石峡口,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之卧龙岗。今裕州石峡口(今方城县小史店)有小茅庵,唐时石记犹存。又尝寓居于新野之白土岗,庄宅基址今为玉皇庙,古井尚在。南阳卧龙岗碑阴载,新野地五顷,佃农张某种,亦先贤之遗迹也。又唐县有诸葛庄,武侯之远田也,曾犁出古碑,在县西桐寨铺,去南阳市六十里。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有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未远,当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旁证之十三 :诸葛亮在桐寨铺诸葛庄购田耕种 
  
   据南阳《唐河县志.地舆志古迹》记载:“诸葛庄在县西四十余里,位于桐寨铺西,清乾隆五十二年,犁地得碣石,有‘诸葛庄’三字。相传武侯曾置庄田于此,去南阳旧庐仅六十里。”桐寨铺《乡地名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诸葛庄位于桐寨铺西南三公里,在曲岗村北350米处。原系诸葛亮在此置买的田庄,早已不存,现仅留遗址,地势较别处高,有砖块瓦砾。1937年,冯岗村农民在此挖出大缸一口,传说尚有水井一眼。”按:相传在三国建安初年,曹操三次率兵征伐宛城,搞得百姓不得安宁,诸葛亮就从卧龙岗搬到桐寨铺避难,并在此购置了土地房屋。经南阳文物鉴定小组的专家对这里的砖头瓦块进行鉴定,确认这些样品是汉砖汉瓦,此处是汉代村落遗址。由此看来桐寨铺诸葛庄遗址是可信的,诸葛亮躬耕南阳也不是固定在卧龙岗一个地方。 
  
   
   旁证之十四 :诸葛亮《远涉帖》叙论称亮躬耕南阳 
  
   诸葛亮当年率兵经斜谷栈道出师伐魏时,曾草书了一封密函,叙述了北伐曹魏的情形。这封密函传为东晋王羲之临仿诸葛亮墨迹之唐钩摹本,称为《远涉帖》。该书帖自宋元以来流传有绪,民国初年散佚,新近重又发现。本文摘自上海市博物馆陶喻之先生的《诸葛亮碑帖汇考》。诸葛亮之《远涉帖》,始见于北宋内院奉敕撰著《宣和书谱》卷十三,“草书叙论”曰:“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少孤,依从父玄。玄卒,亮躬耕南阳,高卧不仕。蜀先主三往见然后起。先主喜而谓其臣曰:‘吾之得亮,犹鱼之得水也。‘其王霸之略皆先定于胸中,卒如所期。尝自比管仲、乐毅,识者许之。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也得其遗迹必珍玩之……今御府所藏草书——《远涉帖》。” 
   《远涉帖》是诸葛亮唯一存世的书迹临仿本,“草书叙论”则提供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旁证。 
  
   旁证之十五: 历代文人学士赞颂诸葛武侯 
  
   历代文人学士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赞颂诸葛武侯,从中可以窥见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踪迹,现选列数首: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唐 李白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庙》唐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南阳》唐 胡曾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曾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诸葛武侯》宋 王安石 
  武侯当此时,卧龙独摧藏。 
  掉头梁父吟,羞与众争先。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疆。 

 

   理证之一: 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 
  
   在元、明、清历朝的志书中,均明确表述了诸葛亮当年躬耕和受三顾于南阳卧龙岗。志书中称:“卧龙岗在南阳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卧龙岗的地理形势,它绵亘数百里,蜿若一条回旋的巨龙。显然,这里是风水宝地,因而号曰“卧龙岗”,诸葛亮则选择于此躬耕陇亩,并因地而“藏修发迹”,人称“伏龙”或“卧龙”。明《地理志》曰:“时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明代将领俞大猷在《重建诸葛亭记》中称:“昔诸葛先生躬耕南阳时,人以‘伏龙’称之,故名其所居之岗曰卧龙岗,是山因先生而得名也。”基于这两种说法,我认为,不论是人因地而得名或山因先生而得名,都说明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居住过,卧龙岗即侯躬耕处。 
  
   理证之二: 刘备三顾草庐只能在南阳卧龙岗 
  
   在《三国演义》中有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该志书曰:“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当时,刘备屯兵新野,至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襄阳人硬说“刘备三顾茅庐是在隆中”这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知道,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求庇于时任荆州牧的刘表,表即“益其兵,使屯新野。”但对刘备“惮其为人,不甚信用。”刘备为扩充自己势力,积极招贤纳士。“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这种做法,引起了刘表的警惕,“表疑其心,阴御之”,即派人暗中监视。因此,刘备不可能毫无顾忌地三次渡汉水到襄阳隆中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 
   
   理证之三 :东汉时隆中不属南阳管辖 
  
   东汉时襄阳隆中属不属南阳郡管辖,是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一个关键问题。坚持襄阳说的人其主要依据是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所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其实,习氏的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高山大河往往是行政区划的天然分界。南阳郡是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立的,此前六年,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已在汉水南建立了南郡。汉水东西走向50多公里,是当时两郡的分界线。南郡建立时不可能独将汉南隆中一小块留下来,待六年后南阳郡设立时隔江划给南阳郡。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以北也。”《路史.国名记》引萧梁任昉《地纪》称:“汉江以北为南阳郡,汉江以南为南郡也”。从秦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以前400多年间,南阳郡与南郡一直以汉水为界,今隆中之地就在汉水之南,因此,东汉时它隶属南郡而不归南阳郡管辖。 
   
   理证之四 :邓县不是邓城,两地不能混同 
   
   据陈芳绩的《历代地理沿革表》记载:“古邓国,汉置县,原南阳郡。”又载:“邓城,始建于晋,属襄郡。” 
  《汇篡》释例曰:“今湖广襄阳府东北二十里有邓城。” 

  《春秋地理考实》曰:“邓国,今河南南阳府西南百二十里邓州是也。”从以上资料看,邓县不是邓城,两地相隔百余里。 
   那么邓县辖不辖邓城?也即辖不辖隆中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邓县从来没有辖过隆中,理由是南阳之邓县,与隆中相隔有山都县和朝阳县,加上相隔一条江,邓县如何管辖隆中呢?习凿齿由于忽略上述事实,撰写《汉晋春秋》时,误以南阳邓县为襄阳邓城,以晋时的行政区划来证汉末人物的活动,是有违史实的。 
  
   理证之五 :《隆中对》篇名不妥,应还《草庐对》的本来面目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集》中,把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节录下来,以《草庐对》而定名、而问世。清代张澍在编辑《诸葛忠武侯集》时根据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志》记载,对此作了详尽的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第一篇,就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根据清人张澍的《诸葛忠武侯集》并尊依陈寿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然而清代的《古文喈风》却将这段选文命名为《隆中对》,既缺乏可靠的历史依据,又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因此,《隆中对》纯粹为后人强加,后又以讹传讹。现在,应还《草庐对》的本来面目。 
  
   理证之六 :躬耕地、寓居地、纪念地各有不同内涵,不能等同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黄陵庙记》中均自表“躬耕于南阳”,陈寿著《三国志》采用了诸葛亮之自表,应该说这是最可信的材料。如果相信他人之言而否定诸葛亮之言,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习凿齿的《襄阳记》、鲍坚的《雍州记》、盛弘之的《荆州记》、《元和郡县志》及《荆州图副》等野史中,均言及襄阳隆中有诸葛亮宅,但均未提及诸葛亮在此躬耕的事。那么,诸葛亮住在襄阳隆中干什么呢?《魏略》云:“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汉氏春秋》云:“汝南孟公威,代温恢为凉州刺史,有治名,与诸葛亮俱游学。亮后出祁山,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据上述记载,建安初年,诸葛亮曾在襄阳隆中住过,不是躬耕,而是游学,这也是应该肯定的。大凡诸葛亮活动过的地方,人们为怀念他,都修建了纪念性建筑。今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纪念诸葛亮的建筑极多。 
  
  结束语: 
  
   从以上主证、旁证、理证来看,史料翔实、可靠、可信,说理全面、充分、深刻。我们的资料主来源于正史《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以及国家编篡的志书,其中不少来自时代久远,与三国相近的晋、隋、唐朝。而且许多石碣、碑刻,保存至今,真是难能可贵。我们在研究中,以当事人自述为第一的观点,如果以野史压正史,以他人之言而否定当事人之言,那就是本末倒置。我们通过大量事实的辩析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已经得出了明确答案:

  1、 东汉时,南阳郡与南郡的分界在何处? 
  答案是:以汉水为界,汉水以北为南阳郡,汉水以南为南郡; 

  2、 东汉时,襄阳隆中是否归南阳郡管辖? 
  答案是:南阳郡邓县从来没有管辖过襄阳隆中; 

  3、 诸葛亮躬耕地究竟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隆中? 
  答案是: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诸葛亮游学寓居地在襄阳隆中。 
   
   草庐对》与《隆中对》篇名的由来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中曰:“时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刘备向诸葛亮征询复兴汉室大计,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草庐对策》。这一段《对策》谈话,陈寿录入了《进诸葛亮集表》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遗憾的是这两个集子中有关诸葛亮著作的具体篇目后来散佚了,仅有二十四篇总目,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不过,其它史书仍有记载,没有给历史造成损失。 
   
   清代学者张澍在编辑《诸葛忠武侯集》时,根据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志》纪,作了详尽的说明。澍按:陈寿进集表有云,删除重复,以类相从,知二十四篇乃是总目,其诏、表、疏、议、书、教、戒、令、论、记、碑、笺,各从事类相附,不以文体次比也。常璩《华阳志》纪云:《开府作牧》多言用人,则《与杜微书》、《答蒋琬教》、《奘姚伷教》、《称吴济教》等文,宜在《开府作牧》篇;《绝盟好议》、《正议》、《答法正书》、《答惜敕书》等文,宜在《权制》篇;《南征诏》、《南征教》、《荐吕凯表》、《谕谏》等文,宜在《南征》篇;《为后帝伐魏诏》、《出师表》、《祁山表》、《街亭自贬疏》等文,宜在《北出》篇;《草庐对》、《上先帝书》、《上事表》、《与步骘书》、《汉嘉金书》等文,宜在《计算》篇……。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初陈寿撰蜀相《诸葛亮集》时,就把刘备三顾草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节录下来,定名为《草庐对》而列二十四篇内的《计算》篇中。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第一篇,就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依据张澍的《诸葛忠武侯集》并尊依陈寿的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 

   此外,《晋书.陈寿传》载的蜀相《诸葛亮集》与《蜀志》之二十四篇相同。历代史书也都载有《诸葛亮集》,如:《隋志》二十五卷、《唐志》二十四卷、《中兴书目》十四卷,《隋书.经籍志》载“梁有诸葛亮兵法五卷”,《宋史.艺文志》载有“诸葛亮行兵法五卷”,明代王士祺集《武侯全书》二十卷,杨时伟以王书芜累,更撰《诸葛武侯全书》十卷,清代朱璘辑《诸葛忠武侯集》时,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几乎囊括了后来所保存传说中的诸葛亮作品,并按文体归类,条目更加清晰,其中,将《草庐对》列为《诸葛武侯兵法》卷第一之首篇。康熙戊寅年,古虞朱青岩簒辑的《诸葛丞相》也将《草庐对》列为首篇。

   总之,从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时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至今已有1700多年,在《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庐对》而定名、而问世的。将诸葛亮的《对策》称谓《草庐对》是贴切的、符合史实的,是科学的。 

   《隆中对》最早见于清代文集《古文喈风》,充其量不过二、三百年,既缺乏可靠的历史依据,又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因此,《隆中对》纯粹为后人所加,而后又以讹传讹。现在应还《草庐对》的本来面目。 
   
   至此,本考证所述论据已列完. 

   此笔墨官司争论已久,但通篇没见一句个人人身攻击的话语.争论历史问题,只有从历史中考证出史实根据才能说服有力,人身攻击是理屈词穷无知的表现. 
   本文列出,权当笔墨官司的模板.想争论历史问题,敬请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钓沉历史,努力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是我辛苦的目的,让我们好好读会儿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