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师培训心得简短:耳麦楹联讲座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2:24:39
耳麦楹联讲座一时间: 2011-10-09 13:06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耳麦 点击: 180次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对联入门前的初步基础我把今天的讲义命名这 : "借我一双慧眼吧"因为这个内容以前在讲过所以讲义是现成的,如果大家 听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下面我就开起讲讲:如果给自己一双慧眼

诸君在联坛浸润日久,想来访名师 拜山头的事做了不少,不知诸君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就是拜了 很多名师 上了很多贼船之后, 除了自己被多喊过几回出律之外 好象没有什么收获. 有时候 自己好不容易对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句子,除了被一些外行人叫好之外,并没有引起内行人注意。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对句不太理想又想不明白自己的句子不理想在什么地方. 或者被别人喊出 律喊的自己都想去练葵花宝典. 如果是这样 我确信你们能从我这里得到些收获的.

第一讲 概论

一 、什么是联

这种概念性的东西我也很烦,就象有人问我什么是计算机一样.简而言之 联是一种独立 的文学形体。以高度概括能力,为它的主要特征它是从对中逐步演化出来的。他的特点是以意境贯穿始终.出句为对句起意 对句为出句收笔.顺代一句 对仗 对对对联 本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不可混谈.这个地方 我们先停下来解释一下。

先说第一个概念 对仗

对仗 是诗中的手法 

对仗的定义 大家可以先参照现代对对仗的理解理解一下就好了,具体的区别以后再讲。

对仗 做为 一个 较有美感的笔法,被律诗所采用。简单理解就是两句采用相同的句法结构的句子组成的一个整体。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对仗

 对仗 是早于律诗 出现的  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手法, 只是一种手法 不代表任何意义。如比喻一样 象雾 象雨 又象风  ,只是一种手法不是文学体裁,只是一种手法 不是文学体裁  这句再重点提醒一下。采用对仗形式 写的诗句 自然是两句为一组了 ,这一组 称为 对偶句 。在律诗中 也有各种各样的名字 ,什么颈联 颔联 以及其它。这里要注意 颈联 颔联 只是诗中的一句的名字,这东西和以后的对联 根本没有关系。这里要注意 颈联 颔联 只是诗中的一句的名字,这东西 和以后的对联 根本没有关系。 不要以为名字一样就有什么继承也就是说有人叫 张铁生 他并不一定就是 姓张的铁生的,很多人分不清 联 和诗的区别 就是因为 诗中使用了联这个字 。对偶句在律诗中很多,同时对仗作为一种文学手法写成的对偶句 ,在诗以外的地方也很多。如果你们看过文学史 诗经中就有对偶句  楚辞汉赋中都有 。对仗只是一种文学手法,楚辞 汉赋中都有运用的诗 联 赋等 是文学体裁 不可和手法混淆。 一种 文学体裁 可以使用 很多种手法,诗可以用对仗 可以用拟人可以借代 等等 。也就是说 对偶句 是远远早于律诗而存在的。后来有人喜欢 用对偶句 表达比较简单的东西  就把对偶句单独提了出来,很多谚语都是这样产生的 。如画龙画虎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好读 好记 简单易懂没有废话 字数不拘 等优点,这样 就逐步形成了一种以 对偶句 为主要手法的 文学体裁 ,这是联的前身。记得 这才是联 真正的前身。后来很多人写诗写的太不怎么样了,全诗几乎是垃圾。只是其中的对偶句手法用的不错,于是,就有人把这些废物利用了一下,把不错的对偶句单拿出来展示一下。这些被从诗中单独拿出来的对偶句,因为没有了诗上下句的照应,于是全句的句意是不连贯的,也是不完全的。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对子。用对仗手法写成的句子被从诗中单提了出来 ----对子也就是说 对子 原来的出身 是 阉割过的诗,

于是 这也决定了 对子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律诗中的对偶句 全可以做当对子。但律诗中的对偶句能当做联的极少,原因就是在诗中一个对偶句不必把事情交待清楚 ---因为有上下句。而联,一个对偶句之内必须把事情交待清楚。

品一下其中的区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个对偶可以做联 ,因为看到这个句子,这十个字在说什么 大家都很明白了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个就只能当对子对仗很好,但这个对偶句完整的要表达什么 上下句的关系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了。

再举一个某群中的机关句 更能说明问题 。

今天天气好

中午午餐迟

有人说是机关 其实这个不是 ,但这里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对仗不错,但这个句子作者是想说什么,没有人理解了。

 现在 大家应当理解 联 对子的出身差别了。不过 现在很多人说对子源于律诗 

联源于对子,也有人说联直接源于律诗。反正就是说联这东西是律诗的衍生物。

原因呢? 颈联、 颔联是律诗中的称呼,也就是说他们认准了张铁生是姓张的铁生下来的,这个本就无关紧要 争也没有什么意思,英雄不问出处,这句是英雄人物想来都会懂的。所以呢 我把 对子 和联的 出身 解释给大家之后,继续延用他们的说法 ,说对子源于律诗,联源于对子。这样说 并不是因为他们说的对,只是不想和无聊的人在无聊的问题上起什么争执。但大家应当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 ,那就是对子和联虽然都在用对仗的手法,但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 、联与对的区别

1.出身不同

对源于律诗 ,联出自于对,注意这个啊 !采用了他们的说法,知道一下就行了 

2.格不同

几乎什么都可以成为对的出句。联则要求出句必需要为对句起意,也就是说出句必须要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对,早于律诗。对子对出句的要求越来越没有什么限制,它做为一种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游戏也就衍生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格式来,什么无情机关 叠字 等等--注意变的只是形式。而联则N年来没有什么发展变化--不变的是意境.

注意格的概念 ,一会我们来解释。这里你们发现没有,对子多是在做文字游戏。也就是喜欢来一些什么 把天拆成二人,把地拆成土也 之类的游戏,联不在字型上做什么文章,联做文章的地方是意境。这一点 大家不妨想想 有没有哪一种 文学体裁不是在内容上做文章而是在形式上做文章呢?

3.对法侧重不同

对子主要要求的是对仗是形式, 联意境贯通是它的必要条件,注重的是内涵.

对子本就是语意不完整的东西,所以根本没有意境可谈,对仗工整了就行了。

4.在文化体系中所占地位不同

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可以独立传世的. 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为多少英雄所推崇. 顺便提一下,传说中很多有关对联的故事,其实多是对对.有些连对都不算,

  三 、什么是格律

格:其实就是章法. 律就是读法。章法就是确定哪些可以入联格哪些不行,读法就是要让你的句子读起来舒服.---请注意不是外行读着舒服而是要内行读着舒服.平仄是 属于律中的事. 格:其实就是章法,并不是他们理解的格式。联采用的对仗手法,这个对仗手法就是格式了。格,这个东西是本质的意思。中国人对格看的是很重的,大家不妨品一下人格的格是什么意思。 律就是读法了。 

读法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不妨想想  读着舒服就行了,这就是律的可怜的一点点作用 。也正是如此 大家也就明白了一个千古悬案:为什么古来名句多出律,律太不重要了,所以古来大才子有时候实在是懒得理会它。

 四 、意境 格律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现代联坛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求意境的人说:不能以律害意.也就是老子话糙理不糙凭什么不能入联,重内容;求律的人说:有律方能称联,意境无关重要.也就是:只要你平仄守律 就可以入联.重形式。

律意之争,古来就有, 源于诗. 开律意之争者为南朝沈约,结束律意之争者是宋李易安(清照).达成了什么共识,是怎么结束的呢.这才是关键. 李易安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只有好的意境 不是最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必须要意境格律俱佳.  那么 只有好的格律 没有好的意境 算什么? 李易安没有说.为什么没有说呢,因为自唐韩愈之后只有律和形式,没有意境和内容的东西为学子所不取了---也就是说早就淘汰出局了. 那么这个总结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在意境的基础上谈律. 没有意境和内容是不配谈律的. 只有在两个对句意境都很高,水平相当的时候,才以律区分好和最好。

另外一点: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好在对全局的把握上,不在于一词一字一音。这句如果不太好理解,那让我们再来讲一个故事:

法国著名雕塑家 奥古斯特·罗丹 新作《巴尔扎克》问世,评论者一致认为:雕塑的双手雕的太神了!罗丹听到后,当场就用斧子砍掉了巴尔扎克的“手”。罗丹说:“我希望观众观注的是一个完整的雕塑而不是它的一个局部。” 这个故事老掉牙了,但它说明了什么?当然听完这个故事一定会有很多人会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手砍掉呢,为什么不能把别的地方也雕的和手一样完美………”(翻译成另一种形式:为什么要为意舍律呢,为什么不能意律一样完美……)。

完美是天才都未必做的到的事,更何况普通人,任何一个时代 天才最多不过几人而已。天才都未必做的到的事,大家还是摆正一下心态的好。懂得取舍是智慧,什么都不舍得其实只能说明你分不清主次---分不清主次的人其实是什么都做不好的。

五 如何才能对好对联。

宏观:

1 要知道什么才是好对联 。如果你心里都不明白什么是好对联 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对的好不好呢?又怎么知道别人的好不好呢?办法只有一个:

背古人名句。100-500条

有太多的词汇 和词汇的运用 律 平仄的把握 也是在背古句中掌握的。第一步的背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感和“自己”对文学作品好坏的初步判断----- 一定注意 是自己的这一步 最好不要去看别人的解析。因为现在很多所谓的高人,是相对外行来说的。

文学作品最后的结果 一定是要表达作者自己意图,而自己对作品好坏的把握和自己的语感 才能够支撑这起自己将来的意境。背到什么 时候为好呢

有一个标准 ,你不再迷信古人的句子全是好句就行了。 古人的句子感觉好,为什么好,  不好,为什么不好 心理要有自己的感觉了,不是理解只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 就是语感 。你的感觉 可能是错的 不过不要紧 ,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觉 。如果 你背过1000句之后,还是形成不了自己的感觉,别人说好,你就感觉好 别人说不好 你就感觉不好,那么很不幸 你不适合搞文学

。是不是有点明白 自己的感觉的意思了,也就明白为什么先不看别人的解析了?

 文学作品 最后的结果 一定是要表达 作者“自己”意图 ,你要有自己的思想----这一步 就是这个目的。

2 把古人名句品透。也就是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的 “熟读“

这时候 才开始 看一些 解析,对比一下自己对作品的感觉 和别人的感觉有什么差异,

3 多看。古人是不可能把一个出句 苏东坡对一句 李太白对一句 李易安再来对一句让你品的。但群里有这机会,一个出句大家都在对,你就有机会品出差别了。多注意一下一些高人的作品,毕竟他的东西是上道的。话说回来所谓高人也不会高到什么地方,也不会句句都好,普通人的作品也会偶尔露峥嵘的。那么什么是好 什么是不好怎么分呢?如果你有了 那500句熟读的基础。你自然就能品出来了。

看出来了吗 ?背才是基础。

如果你没有基础,那么只能听所谓高人的点评,可怎么判断谁是高人谁是庸师呢? 这又是一个问题了。个高的不一定就是高人,他有可能在踩高跷,如同骑白马的不一定就是王子,他有可能是唐僧一样的。分辨高人 还是要有基础的,如果实在没有基础的话,诸君不妨 用 联与对的区别一节中讲到的东西简单判定一下:高手是尽可能把出句当联对的,而俗手,能把出句当对对上就不错了。再有,高手一定是在品透意境之后才会扫一眼格律的,给一个很次的句子喊出律的人,其实铁定是外行。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联可以胡对,因为你喜欢是吧。但不要胡评,因为你评一个人的联,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把你当老师一样洗耳恭听呢.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是很害人的,他们评别人的联并不是因为自己懂,而只是想自己出出风头罢了.我想诸君多少都上过庸师的当,我在里就不展开了。

4、少写。外行人的叫好声是没有用的。在群里出句的人会给几乎每个对句的人一个掌声或一束花或挑大指,那只是代表他对你认可了他的出句表示一种感谢,与你对的好不好是无关的。品联是要七分才 写联只要三分就够了。没有七分的积累,那三分才是很难表露出来。少写的原因是:如果你没有形成自己对联好坏的评判标准之前,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外人的评价啊叫好啊喊出律啊什么的影响自己的文风,特别是当品评的人多是外行人的时候,后果就不可预测了。可一个人的文风一旦形成是很难改的。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一天对了多少个出句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出句他对了多少遍是很有意义的.

5.慢写。慢工出细活。越是刚开始学 越要慢 每一个出句 对一次 品一次 提高一次  只有这样一个个的积累下来 有一天 你会发现自己豁然开朗,对联原来是件这么简单的事啊!如果好好对好好品的话,大约100个之后 你就可以找到感觉了。古来名句 除了传说中的 几乎没有一挥而就的.多是再三构思 再三修改之后才万古流芳.正史中我是没有看到一个好联在后面标注了对出的时间.

具体操作手法:

1.中国话要讲明白  我在这里把它放到第一条,是因为太多的人在犯这个低级错误.一个出句 如果 内行人看不懂 那么一定是出句人的问题 。

2.不要乱用词 更不能自己造词.诸位可以去年看古来名句中哪个联用了各位看不懂的怪字 哪位联自己乱造词了.乱造词是刚学说话的孩子们的专利,是大脑功能不完全的表现.

3.要力求短.联是越短越值钱的. 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无关的字一个不要.不要用一个出句想说几件事.这里 有一个误区 很多新人 以为 联越长越有学问

其实不然 。联是高度概括的艺术 ,高度概括的一个标准就是 用字越少越好。描写 同一个主题 同一件事,于联 意境相同时,用字少者胜。句越长 ,表明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越好 ;句越短 ,表明作者对意境的驾驭能力越好 。而 对意境的驾驭正是联的要求。

这个明白了吗 ?

句子越长,只能说明你的文字功底好,别人用 20个字说明白的事 你用 10个就说清楚了,说明你更会使用文字的内涵。

字少, 就要求你尽量发挥 每一个字的最大内涵,也就是你的每一个字有最大的文字张力,知道一下就行了,以后会专门来讲。

联写好了对写诗有帮助呢?应当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