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诺佳成软装培训学校:《中国之毁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06:18
上传时间:2002-9-10 2:38:06
文章来源:话说核心
文章作者:郑义
下载电子书:中国之毁灭
【编者按】编者是含着热泪读完全书的。书中披露的真实国情不能不让人思考,令人扼腕。感叹之余我们不免要问,是谁剥夺了人民的知情权?是谁在以虚幻的莺歌燕舞粉饰中华民族的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谁仍在大肆吹捧其“丰功伟绩”? 尤其是最近十年不计后果,只求高速增长,对有限生存资源掠夺式的开发...我头脑中只剩下一句话:“焚林而猎,涸泽而渔”。当世界各国都在讲可持续性发展----即在发展的同时,对有限的生存资源合理利用,以便子孙后代不致于面临没有生存资源的绝境,而我们呢?----是谁在领导中国走向毁灭?! 我不知道,也许,现在让每个国人都从莺歌燕舞的美梦中惊醒还为时不晚...总比坐以待毙好点吧 ...?
... 上天赐予中华民族辽阔国土,其中荒凉的不毛之地(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 荒漠等)约30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33%),毁林开荒而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之地36 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38.2%),有效生存空间仅剩300万平方公里(占28.8%)。在 这仅存的风水宝地上,我们继续丧失著国土的精华--耕地,破坏著精华中的精华-- 城市。我们的天空弥漫著令人窒息的气体,飘洒著腐蚀一切的酸雨,席卷著万里沙 尘;我们的大地在动摇、开裂。承载著数千年辉煌文明的国土上,海水在入侵,森 林在缩减,淡水在枯竭,水库在崩溃,矿产在耗尽,垃圾在围困,物种在灭绝,洪 旱灾害则年复一年轮番扫荡。我们且战且走,不断退却,最後退守在长江流域和东 南沿海一线。背後是大海,退无可退,这已是中华民族最後的疆界。当我们转身面 对大海,以寻找食物、资源和生路之际,又发现我们的海洋正在变成没有渔汛的" 空海"和五毒俱全的"死海"……
情何以堪?
各章内容简介:
第1章、森林之砍尽伐绝
八十年代末,一位经济学家曾列举了以下形象化的数字:
“用形象的语言说,就是在我们这个本来树木就不多的国家里,学校每上一堂课的时间:有4000亩森林被毁;每吃一顿饭的工夫:有2000亩森林被砍伐一空;甚至,每眨一下眼睛:有12亩林木从我们的土地上消失……”
... ...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四川省省长宋宝瑞在举国声讨中宣布:为了保护森林资 源,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从9月1日起,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三州,攀枝花 、乐山两市和雅安地区,立即无条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关闭木材交易市场,全 面启动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看起来,这是罕见的决心和罕见的效率。但事情的真相是:能砍的都砍光了... ...
... ...
西藏,现代人类心目中最後的一块净土。如果连人迹罕至的神圣的雅鲁藏布江之水 源林都消失了,中国还有未来吗?
第2章、水土流失的怪圈
愈演愈烈的水土流失把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变为一种绝境。
谁能想象,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竟会流失到没有土壤?1988年,一次大暴雨之後, 黄河支流猴儿川暴发洪水,把陕西省宜川县集义镇冲成一片裸石。
劫後幸存的人们惊魂甫定,便重新集结起来修堤造田,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他们就是想当当代"活愚公"亦不可得:没土了。
长江又如何呢? 1979年,何乃雄发表《论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再次作出预 言。其後争论绵延不绝,现在终於战火停息。报告文学作家钱钢写道:"根本用不 著再去搞什麽论证,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仅就水土流失而论,其实长江早 已後来居上,把黄河远远甩在了後边。"
... ...如果以上解释大体不错,如果3 8.2%的遥感数字大体无误,那 麽,对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增长速度趋缓这一神秘现象的解读,就只能是:
中国水土流失在面积上已经达到超饱和状态,所有能够流失的土地已全部在流失。
— —原来,隐藏在一个好消息背後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秘密。
土壤侵蚀、可耕地减少、地力衰减的直接後果就是农业生产条件被破坏,吃饭成了 问题。被冲走的土,都是表土,对於耕地来说,就是生长农作物的熟土。稍有耕种 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开垦出来的生土是不长庄稼的,要耕耘数年之後才成为熟土。 冲走了熟土,耕地生产能力就受到根本性破坏。1979年,美国的权威刊物《科学》 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同希腊文明一样古老的玛亚文明,其突然崩溃的原因是水土 流失……
第3章、荒漠化势不可当
最近的一个科研报告指出:中国现有的荒漠化土地中,25.4%是由於过度农垦造成的 ,31.8%是过度樵伐造成的,28.3%是过度放牧造成的,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占8. 3%,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占0.7%。(6)
林业部部长徐有芳坦诚地对此表示无保留的承认:"我国土地沙漠化扩大的原因,真正属於自然因素造成的仅占5.5%,而94.5%是人为造成的。"
按照官方数字,在中共建政之初,荒漠和荒漠化的土地为66.7万平方公里;近四十 年来净增102.2万平方公里,翻了一番半。其净增之面积,超过28个台湾,超过西欧五国(英、法、爱、荷、比),相当於中欧八国(波、捷、匈、德、奥、瑞等)。
... ...最直观的因素是经费不足。全国各省市已制定的治沙规划,十年治沙1.3511亿亩,经费为122.2亿元。从执行情况来看,除每年1亿元的贴息贷款计划落实较好外,其 他资金还很难到位。(10)十年投入122.2亿元,平均每年12.22亿元,这与年均直 接经济损失540亿元、一次黑风暴直接经济损失6亿元等数字已不太相称。再加上仅 1亿元能到位而其他经费还很难说,实际上计划已成画饼。财政紧张确是实情,但钱 多钱少都有个用法问题。花在豪华轿车和公款吃喝上的钱,每年2 000亿恐怕打不住 ,是每年10几亿治理经费的近200倍。拿得出钱来腐化,拿不出钱来治理国土荒漠化 ,於心何忍?
... ...
在水土流失一章中,我们曾谈到所有能够水土流失的土地已全部在流失,现在可以 补充一句了:在这些水土流失的土地上,荒漠化正在继续完成著生态环境逆演化之 顶级阶段:无树、无草、无水、无土的不毛之地。我们还谈到中国文明从西北向东 南不断迁徙的大趋势及生存空间的枯竭,并提出了一个似乎危言耸听的问题:我们 还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且战且退吗?我们能退进太平洋里去吗?现在再加上荒漠化 正从西北、正北、东北三面紧紧进逼,同样的问题就有了更严肃的意味。
是否真该算算我们的生存空间了?哪怕是很粗略的呢?——
我们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家园,减去严重水土流失的国土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 国土38.2%),剩下593万平方公里(占61.8%);再减去彻底荒漠化国土(沙漠、戈 壁)和不能维持人类生存的国土(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约300多万平方公里( 约占33%),(18)就剩下300万平方公里(占28.8%)——我们的家园已缩小到一小 半了。与五十年代相比,大帐是:人口翻了一番多,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各翻了 约一番半。其确切的含义是:在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的人均生存空间已被 压缩到原来的1/5。
——这确实是一场战争,一场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战争。
第4章、地质灾变剧增
... ...水利专家王维洛说:"三峡工 程的决策者以新滩和链子岩距大坝坝址26公里之远,滑坡和岩岸崩塌所引起的涌浪 不会危及大坝的安全为由,忽略了建造三峡工程, 高水位,引发滑坡和岩岸崩塌 而对环境的破坏。三峡工程的决策者仅以大坝的安全为其唯一的标志,而不是以人 们生命安全,行船安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为重。其实,在三峡建坝过程中,水位上 升,引起滑坡或岩岸崩塌,阻断江流,造成坝後坝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会直接 危害三峡工程的安全,到那时,三峡工程的决策者们才会著急。"(17)
长江中上游,特别是上游,横跨中国地貌的第一第二阶梯,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 雨、地震集中,导致山崩滑坡活跃。再加之"向荒山要粮"的滥垦乱伐和"三线建 设"的"靠山进山",人为地改变了山地的生态平衡,使山崩滑坡进入了一个新的 活跃期。两害相加,致使上游地区每年发生的崩塌滑坡竟数以万计。
... ...简而言之,三峡大坝坐落在一个自古以来就非常活跃的崩塌滑坡"窝"里,而蓄水 之後,地震崩滑等地质灾害必然加剧。谁也不敢担保它必定不会像世界上许多大型 水坝那样诱发地震滑坡而导致坝基失稳;同样的,谁也不敢担保坝址附近发生特大 崩塌滑坡时大坝将万无一失。到那时,毁不能毁,搬不能搬,只好永无休止地防治 ,永无休止地投钱,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长痛不醒的噩梦。
... ...据1993年通过专家评审的《 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报告》透露,"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正在由自然 动力型向人为动力型发展,由点状向带状、树枝状、片状发展。"(25)更详细的 描述是: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崩滑流等地质灾害尚呈分散的点状分布,七十年代 开始出现群集型灾害;自八十年代以来,地质灾害已经从西北向东南,从内陆向沿 海,从点状、带状、树枝状迅速发展到片状。地质学家张富安、魏跃武宣称:人类 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已大到"足以改变现代地壳运动的自然进 程"。(26)
在水土流失一章,我们曾谈到,由於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文明的重心被迫从西北 向东南,从内陆向沿海不断迁徙。现在我们又发现,地质灾害发展的方向恰好与文 明迁徙的方向相符。
在荒漠化一章里,我们曾粗略地算了一笔生存空间的大账: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减去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再减去彻底荒漠化的面积和原始的 不毛之地(共300万平方公里),最後仅剩300万平方公里--我们的家园已缩小到不足1/3了。根据张业成等地质专家所绘制的《中国地质灾害综合灾度分布图》,(2 8)在我们业已离弃的整个西北部中国--基本上以腾冲~爱辉线为界--地质灾害综合灾度为1(最低);而在我们退守的整个东南部,地质灾害综合灾度全部在2度以上,大部在3度以上,将近一半在4度以上,而以北京为重心的华北平原和以上海为重 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心脏地区--已是地质灾害为祸之首(5度)。
——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与经济开发强度相关,而与"Y"形地质构造关联甚 少。其推论应该是:我们又坠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生存空间越紧缩,越加大 开发强度——越加大开发强度,生存空间越紧缩。
——我们民族最後的最珍贵的生存空间,已经从根基上开始塌陷。
第5章、耕地的流失与超载
官方公布的耕地面积是"约15亿亩"。只见耕地不断被鲸吞蚕食,但报上来的统计 数字永远是"约15亿亩"
... ..."这些卫星照片一做出来,国家土地局上上下下大吃一惊--耕地的损失大大超过 统计数字,城市的发展盲目而不合理,闲置撂荒的土地也大大超过统计和地面监测 的资料……卫星照片明白地告诉人们:近年来,我国城市的盲目扩展和耕地的快速 减少,呈现了一种可怕的趋势。国家土地局决定将这个监测成果向中央领导同汇 报。"(2)
有趣的是,当国家土地局正在制作卫星图片的同时,另一个同样具有权威性的机构 --国家统计局--於1996年10月发布最新统计资料,宣称中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增长1. 3%。(3)这可能是多年来有关耕地的少有的好消息,但随即被卫星图片证明这是又 一例关於官方统计数字的笑话。
... ..."中国土 地承载力已接近极限"的结论,首先得自於长期的粮食困境,而不是数学计算的结 果。实际上,中国土地承载力已经超过极限。
...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於以人为破坏为主的各种因素,我们丢掉了近20亿亩安身立命 的耕地。在急剧增加的人口压力下,我们又被迫以破坏林地、草地为代价,开垦了24亿亩耕 地,勉强维持著民族生存。
在统计上,永远会存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後备耕地,事实上,从大量开垦林地草地 陡坡地开始,中华民族的後备耕地资源已然耗费殆尽。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出版了他的新著《谁 来养活中国》。预言:在世界粮食产量与捕鱼量增长趋缓或停滞的大背景下,由於 下列原因,中国将进入一个粮食短缺的世纪:
人口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使粮食需求量急剧增加; 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 至2030年将降到不足人均1亩; 复种指数已接近最高点,即将开始下降; 本世纪中 叶以来,水资源年消耗量已增长了5倍,将出现更为严重的短缺; 化肥使用量已超 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已接近回报递减阶段; 单产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准,难以大 幅提高; 几十年过去,大幅度增产的新品种并没有产生;
——结论:至2030年,因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下降,中国将缺粮2.07亿吨,等於19 94年世界粮食出口量总和;如果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粮食缺口将高达3.69亿吨, 为目前世界粮食出口量的2倍;到那时,即使中国有足够的外汇,也没有地方能买到 这麽多粮食;中国的粮荒将冲击世界;谁来养活中国?--谁也养活不了中国--只能 寄希望於中国自己。
遗憾的是,一些中国学者判定:"由於近年来国际上某些国家和个别人别有用心地 散布‘中国威胁论’的腔调,不管其(布朗--引者注)初衷如何,在客观上恰恰起 到了迎合这部分人心理的作用,从而使其结论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31)
1996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粮食问题白皮书,批驳布朗。
中华民族曾历经诸多劫难,但没有哪一次如此危重。无论是十年文革浩劫、三年人 为大饥荒、四年国共内战、十五年抗战、多年军阀混战、还是远溯至绵延十四年蹂 躏十七省的太平天国战争,都无非是争夺土地、人民和权柄。极而言之,旗帜可易 ,山河不变。遍览历史,无论多麽可怕的劫难,都不曾像今天这样毁掉民族生存的 基本条件。
第6章、水资源枯竭
常有读者或观众(特别是外国人)问我:老井村那种没水喝的地方,为什麽不乾脆 搬走?这也是我最初提出的问题。那一天,看过许多井後,我们扛上自行车翻了两 架大山,抄近路来到他出生的小山村。黄昏时分,我和他年迈的父亲坐在小院子里 聊天,就曾提出过这个问题。老人叹口气,说∶"这里没水,可有地呀,有地就有 粮食呀。太行山上这些村村,尽是逃荒从河北过来的。没水吃半天一天总可以担回 来,没粮吃可咋活?"
後来,我便拿这句话去回答人们的疑问。多年过去,当我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之际 终於明白:老人的那句话及那话背後的无数悲剧,所指的是中国日益紧缩的生存空 间。
... ... 黄河以北的漏斗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长江以南的以上海为中心。目前的趋势是, 这两大漏斗区正在相互靠拢,神速地跨长江、过黄河,通过沧州、衡水、德州、枣 庄等城市串连起来,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濒海平原上形成一个"恐怖的奇观"。
接踵而至的灾难是,在超采形成的疏乾区,地面发生沈降和塌陷。
地质专家们总结道:"……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地面沈降活动,人为超采地下水所 引起的沈降速率或幅度,比自然背景要大数十倍至数百倍。"(37)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56个大中城市发生这种地面沈降,有300多个城市发现地 裂缝。(38)地面沈降对城市的破坏一般表现在建筑物开裂,各种管道系统断裂错 位,雨水、污水排放困难,堤坝、防波堤等防洪水平降低;除此,沿海地区更受到 风暴潮和海水倒灌的威胁。
前文已述,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进逼下,我们已经沦丧了大幅国土。我们被迫放 弃祖业,一路败走,试图偏安於东南一隅、沿海一线。遂把旧城翻新,把一个个的 无名小城和渔村建设成大厦如林的都市。现在,日益加剧的生态破坏不仅使我们继 续丧失著国土及其精华--耕地,又殃及了精华中的精华--都市。海水污水入侵的不 可逆进程已然展开,都市的败落已命中注定。
我们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减去38.2%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再减去33%的不毛之地,仅剩下28.8%。我们的家园已缩小到一小半了。在剩下的这一小半里,我们又 被迫减去大量国土之精华--耕地,现在,我们还要再减去精华之精华--城市吗?
一个曾创造出辉煌文明的民族,落到这步田地,其悲凉难以言叙。
第7章、江河湖库乾涸
早在八十年代末,全流域水资源就已经超量使用:总用水量高达50.48亿立方米 ,地下水超采31%。在这种大形势下,白洋淀生路何在?丰水年份,入淀水量尚能满 足当年之需;但丰水年份太少,平常年份入淀水量不足需要量之一半;只要连续乾 旱二、三年,白洋淀就可能乾涸。
更加令人惊异的: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竟然是……水库。
全世界水库密度最大的地区应该是淮河流域。 治淮近半个世纪,建成大中小水库5 300多座,大中小水闸4 300多座,加固 加高堤防2万多公里。(20)算下来,【平均每50平方公里建水库1座,每条支流建 水库近10座。形象地说,淮河已被水库切割成5 300多段,】再凶恶的蛟龙,也该是 制服了。但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水灾虽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仍为祸甚烈。1991 年淮河大水,被迫实行紧急分洪,分洪区从上游一气儿炸到入海口,全流域惨遭蹂 躏:近1亿人被迫紧急迁移,1 460万人家园被毁,50万人在堤坝上过冬。
旧患未除,新灾又生。其一为: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对自然水环境造成 了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是涝灾,地下积水过多生渍灾,地下水位过高则成了碱 灾,三灾并生,使大量耕地退化。其二是:同海河流域一样,淮河流域、黄淮平原 甚至更大的范围,主要的问题不是水多,而是水资源匮乏(其严重之程度,已不是 增加水库数量所能解决的了);过於密集的水库,不断造成淮河断流,致使全流域 生态恶化。
我们总是急功近利,总是企图以工程措施来解决生态问题,又总是造成新问题;然 後,再以工程措施来解决工程措施造成的新问题。治理再治理,还要怎样"治理" 下去呢?
... ... 突然,一道闪电,紧接著是一串炸耳的惊雷,然後万籁俱寂。 暴雨骤然停止--夜幕 中竟然出现了闪闪烁烁的星斗。 这时,听到一声惊叫:"水落了!" 刚才还在一 寸寸上涨的洪水,在涨至小腿、腹部,甚至向人们胸部漫淹去时,突然间就哗地回 落下去,速度之迅疾使左右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洪水的确在眨眼间退去。 就在妇孺 们欢呼"水落了!水落了!"的时候,板桥水库管理局公安科长马天佑的脸色骤然 间变白,刚才那个霹雷,曾使他周身触电似的麻了一下:那座刚才还如同一只充足 气的巨大气球似的板桥水库突然间萎瘪--6亿方库水令人恐怖地滚滚下泄。 "出蛟 了!"有老人的声音在喊。"(25)... ...
1998年,有官员透露:自五十年代到1980年,中国共溃坝2976座,(33)年均100座 。这个迟到了多年的数字,不知又掩盖了多少黎民百姓的血泪与呼号。
1980年以来又发生了多少溃坝事件?我们仍然不得而知。
第8章、气候灾害轮番扫荡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於1995年发布的资讯显示,中国大陆的温室效应正在 逐渐加剧,预计在未来的二十至五十年之内,全国的平均气温将上升摄氏2度左右。 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偏低的预测,(5)仍然可视为一个严重的警讯。2摄氏度这个数 字看起来似乎很小,但就平均气温而言已经是空前的灾难。据美国气象学家研究, 在过去两万年间,地球温度不过上升了5~9华氏度(约相当於2.8~5摄氏度),( 6)算下来,历史上是两千几百年才上升1华氏度,近年来的速率是二十几年就上升 1华氏度,速度增加了100倍左右。 中国北部气温在三十年内上升了0.3~1摄氏度, 又是目前世界平均速度的2倍多;如果真如国家气象中心所言,二十到五十年内还将 上升2摄氏度,则又是目前中国速度的3倍左右。这等於是说,我们中国将把地球史 上以万年计的漫长的自然过程,人为地缩短到五十到一百年之内。——有了这个概 念,一切赤地千里、洪水滔天之异像,便再不难理解。
平均气温几度之差的变化是一个什麽概念呢?
在地球四十多亿年的历史中,曾有过几次气温大幅度变化,造成大冰期与高温期的 交替演化。大致与人类诞生同步的最後一次大冰期(第四纪冰川)以来的二百五十 万年中,只是在最後一万年,气温开始升高,所引起的冰川、冰盖融化,海水膨胀 ,竟使海平面升高了130米,把连在一起的大陆分隔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格局。驱动 这种沧桑巨变的气温变化幅度,不过3~7摄氏度。
对於中国人来说,不要以为温室效应是"天塌众人死",最承受不起温室效应冲击 的脆弱地带就是中国。
第9章、水污染奇观
胡冲村一位农民承包了6亩稻田,由於河水入侵,收获下来的5 000多斤稻谷竟然都 变成了黑色。粮食收购人员抓一把撒给鸡,鸡不吃,给猪,猪也不吃。一气之下, 人们将这5 000多斤稻谷统统倒进了竹皮河。还有一户农民,生了5个子女,前两个 正常,後生的3个赶上了河水污染,於是老三秃头、老四侏儒、老五痴呆。
多年来,乡民们写状纸、摁血手印,甚至背著污水上省城武汉、首都北京,进行著 漫长的马拉松告状;县人大、政府也帮著告,皆泥牛入海无消息。乡民们走投无路 ,最後发展到聚众数千,准备"冲击"省七届人大会场之严重地步。事情当然是在 萌芽阶段被迅速制止,仅允许几位代表拿上摁了血手印的材料"上访"。一位"老 上访"的党支书悲愤地说:"十八年了,我们整整忍了十八年了!十八年里,我们 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补偿。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给我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就 是死了,我也暝目。"(4)
... ... 中国废污水排放总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即单位产 值废污水排放量为世界平均数的3倍以上。
中国污水排放量呈高速增长趋势;每年的污水排放总量,七十年代约为110~145亿 吨,八十年代约为270亿吨(何博传:1980年污水排放量为313亿吨),1996年达45 0亿吨,增长率为7.7%,大致每十年翻一番,与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同步。(5)发达 国家社会总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废水排放量增加0.26个百分点。(6)也就是说 ,每增加相同社会总产值,中国增加的水污染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
中国国土污水负荷量约为每平方公里8 600吨/年;为世界污水负荷量平均数每平方 公里520吨/年的16.5倍。(7)... ...
据不完全统计,七十年代因水污染引起的人畜中毒、死亡,渔业农业减产,工业减 产及产品质量下降,水面著火,破坏供水水源等重大事故达到了4位数之多,目前的情况更加严重。(34)日趋恶化的水污染,使民众的日常生活已变得痛苦不堪。并不是所有灾难都有中央大员亲临视察,也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只会下跪,大量恶性 社会冲突已势在难免。
由於严密的新闻控制,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大多为社会所不知。偶尔 泄露出来的消息也过於简略,更无法凭藉上列个案对全局进行研究。只能估计数量 极大。
民众陷於水深火热,而政要们却动用10亿国库钜款,在中南海大搞清淤清污工程, 治理自己的小环境。
第10章、大气污染之癌
1999年秋,北京举行了中共建政五十周年盛大庆典,为了保证参加阅兵的战机能够 让市民看见,不要再像上次阅兵(1984年)那样仅闻其声而不见踪影,北京市当局 下令首钢等25家大型工厂从9月21日到10月1日停产或减产十天,并禁止大型车辆进 入市区,禁止焚烧落叶和垃圾。结果能见度大幅提高,往日灰朦朦的天空竟见了太 阳,虽然空气还算不上透明,但飞机总算是看清楚了。但好景不长,庆典一过,天 空又阴沈下来,空气指数又从一级还原为三级(6)
... ...【广州】。 进入九十年代,广州的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向汽车废气型转变。广州市 机动车数量疯狂增长,1990年仅有36万辆,至1996年已有90万辆。(7)1996年,广 州城区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为15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了22.7%。无论年均浓度还 是日均浓度,广州都名列全国第一,许多市民上街只好戴口罩。(8)交通警察首当 其冲,成为汽车尾气的主要受害者。八十年代广州交通警察因病死亡的年龄平均为 41.3岁,九十年代前半期迅速下降到38.1岁,其中60%以上的死因是废气污染。... ... 在十四年时间里,因肺癌致死者 的人数上升了4.6倍。
【重庆】。... ...
据新华社1995年11月底报导,中国环境科学院动员了1 400多位科研人员,经过历时 三年的努力,於1995年完成了题为《中国酸沈降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的报告。这个 全国性的大规模酸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大陆酸雨区已经覆盖了整个国土面积的 40%,并且在迅速扩大。近八年来,面积扩大了约100万平方公里;酸度也在迅速升 高,部分地区已超过重酸雨区(降水酸硷度小於4)。1997年3月,权威的《中国环 境报》也在头版头条证实,……全国受酸雨污染的城市已占统计城市的2/3以上,造 成巨大经济损失。(28)
简而言之,以爱辉--腾冲线判断,中华民族退守的东南半壁河山已几乎尽为酸雨所 覆盖。(这里有一个两难情境:形成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平均浓度, 北方城市都高於南方城市,但酸雨覆盖区却主要是南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专家分 析,这主要是因为北方是硷性土壤,硷性的浮尘可中和空气中的酸根,而南方的酸 性土壤就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如此说来,浮尘严重的北方反因祸得福。如果按照 目前这种浮尘减少而酸雨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之趋势继续发展,也许会有那麽一天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中国版图将全部被酸雨所覆盖。)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癌症高发地区,肺癌尤甚。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城乡居民第一致 死病因。
污染的水你可以不喝,污染的食品你可以不吃,污染的空气呢?
只要你呼吸吐纳於当代中国,便命中注定将最可能死於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而你 的子女也命中注定血液含铅量极高,并有更大的机率死於空气污染。
你如何逃脱?
第11章、垃圾围城的窘境
首善之区的北京市,五十年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00多万吨。当时有人形象地说"堆 起来就是一座景山"。直到七十年代末,生活垃圾还像粪便一样被当做肥料利用, 还不成其为问题。八十年代以来,化肥开始普及,以菜叶等有机垃圾沤肥已不再受 农民欢迎,垃圾处理才逐渐提上议事日程。(12)至1997年,北京市每天产生的垃 圾已上升到1.5万吨(550万吨/年)。(13)1995年媒体报导,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 ,50立方米以上的垃圾山有4500多个;(14)1997年的报导是,"这座道路宽阔、 建筑宏伟的城市,却面临著被7000座垃圾山包围的窘境"。(15)另据统计,北京 市堆放的垃圾,至少有61.5%未经任何处理,垃圾所占的逾万亩土地上臭气冲天。( 16)
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尤其暴露出中国人极为薄弱的社会公德……
除去污染,垃圾围城还象徵著资源挥霍。因为垃圾的大量产生是由於资源的不合理 、不充分利用,所以,垃圾的产生、排放、堆存量越多,说明资源的浪费越大。中 国长期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徵的发展模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 染,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後,导致固体废物产生量极大。每百美元工业产值所产生 的固体废物九十年代初期仍比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初期平均高出10倍,甚至几十倍。 (25)
有专家统计:"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社会总产值 增加了15倍,人口增长了1倍,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增加了100多倍。也就是说社会 总产值增长1倍,污染就要增加6~7倍;人口增加1倍,污染增加100倍。"(26)让 这些数字过一下脑子,你必定会惊诧莫名:为什麽?怎麽会这样?——即,对於企 业而言,不仅没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相反,挥霍资源、放纵污染竟成 了利益之所在。当然,这已经不仅仅是污染,而是资源与制度、发展战略与制度的 关系了。
第12章、近海之死
作为近海污染及酷捕滥捞的结果,海洋生物资源大量灭绝……。渤海……黄海…… 与千岛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齐名的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鱼获量已接近 於零。(18)东海……南海……主要海产已经捕捞殆尽。(19)……底拖网作业, 网眼细密的底拖网像扫帚一样频繁地扫荡著海底的幼鱼,人称"海扫帚"。"海扫 帚"捕捞起来的鱼,带鱼像筷子,黄鱼像梅子,墨鱼像枣子,鳓鱼像刀子。……农 业部长刘江到舟山渔场考查,渔民说,现在捞上来的带鱼像面条一样粗细。这位部 长痛心地说:"这样下去,我们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
1998年6月9日,北美《世界日报》报导渤海污染,标题为"渤海生态平衡恶化,将 成死海"。
国家海洋局资料显示: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每年通过排污口直接排入渤 海的各种污水近28亿吨(不含黄河、辽河、海河、等40余条河流携带的各类废渣废 水);其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每年排海量都在70万吨以上。
此外,海上石油勘探开发……
还有富营养污染:渤海沿岸养虾池有170多万亩,许多地方大面积的养虾池集中连片 ,高密度放养,高投饵量,也加剧了渤海的污染程度。附带说一句,这也是令人难 以思议的:在那麽可怕的污染中养虾,养那麽多,还有人吃。
除了污染,还有灭绝式捕捞……
现在的渤海已无鱼汛可言。有人回忆五十年代初期,说:"渤海里的鱼多得捕不完 ,那时的渔船也小,经常一网下去,鱼满满的,拖都拖不起来,有时没法只好拿刀 把网砍破,把鱼放走……"(27)
上天赐予中华民族辽阔国土,其中荒凉的不毛之地(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 荒漠等)约30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33%),毁林开荒而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之地36 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38.2%),有效生存空间仅剩300万平方公里(占28.8%)。在 这仅存的风水宝地上,我们继续丧失著国土的精华--耕地,破坏著精华中的精华-- 城市。我们的天空弥漫著令人窒息的气体,飘洒著腐蚀一切的酸雨,席卷著万里沙 尘;我们的大地在动摇、开裂。承载著数千年辉煌文明的国土上,海水在入侵,森 林在缩减,淡水在枯竭,水库在崩溃,矿产在耗尽,垃圾在围困,物种在灭绝,洪 旱灾害则年复一年轮番扫荡。我们且战且走,不断退却,最後退守在长江流域和东 南沿海一线。背後是大海,退无可退,这已是中华民族最後的疆界。当我们转身面 对大海,以寻找食物、资源和生路之际,又发现我们的海洋正在变成没有渔汛的" 空海"和五毒俱全的"死海"……
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