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维视bv810:傅清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08:46
“剪纸艺术家”傅清泉:鱼皮剪出美丽新世界

  她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剪纸界早已是大名鼎鼎。虽然出生于剪纸世家,但她不拘于传统,作品自成风格。她更是练成了不画底稿,用直剪法一气呵成的剪纸绝活。她就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剪纸学会副秘书长——傅清泉。她创作的《京剧脸谱》、《金陵十二钗》、《黑土魂》等系列作品先后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中《嬷嬷人》是民间美术新品种,傅清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人物造型,采用鲑鱼皮为创作材料,引入刀刻技法,使这种古老艺术再现生机。因为剪纸方面的突出表现,她被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

  出身:剪纸世家少年有成

  据傅清泉介绍,自己的剪纸渊源还要从家族说起。傅清泉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满族人。父亲傅作仁、母亲董振凡都是在省内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剪纸艺术家。从傅清泉的太奶奶算起,她已经是剪纸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了。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小她对剪纸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四五岁时,傅清泉就喜欢拿着剪刀乱剪乱刻。1981年除夕前夜,家家户户都忙着拉彩旗,挂彩灯,张贴春联。与往年一样,父亲要求子女们各剪一幅窗花或灯花以示喜庆。不久后,姐弟五人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争相举给父亲点评。最终父亲点评姐姐的剪纸要比清泉的更好一些!就是这句话,使得小清泉寝食难安,愣是找来一沓儿彩纸半蹲在父亲身旁剪了又剪,问了又问,直到父亲说小清泉的剪纸比姐姐的好才肯罢休。也许正是这种争强好胜的个性才使得她少年有成。在10岁时,她的第一幅剪纸作品《欢乐的园林》就参加了黑龙江省少年儿童绘画及美术作品展,从此开始了剪纸艺术的生涯。

  剪纸:从游戏到艺术

  最初,傅清泉并未把剪纸当成一种艺术来钻研,而是当作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因为家里人人都会这门手艺,也就不觉得它是绝活了。

  2002年傅清泉的儿子出生,因为要照顾小孩,每天在家休养,就有了时间真正地研究剪纸,并一发不可收拾。她陆续发表论文三篇,出版专集一部,剪纸作品十四次刊登在各种图书中。傅清泉有一手剪纸绝活,就是随手拿起红纸和剪刀,不用画草图,直接用剪刀开始剪,只用四五分钟时间,一幅鸳鸯戏水就呈现在眼前。

  2003年,在她刚满30岁时,就被文化部等部门联合授予了“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成为一名年轻的剪纸艺术家。

  开创:鱼皮剪纸新技法

  除了普通的传统剪纸艺术,傅清泉还学习借鉴了赫哲族的鱼皮文化,采用鲑鱼皮作为剪纸材料,引入刀刻技法,突破传统,重新设计人物造型,开创出新的鱼皮剪纸艺术。

  2007年10月,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的中国民间艺人节上,傅清泉一袭红装,向参会者展示了精彩的赫哲族鱼皮剪纸艺术和其他精湛的绝活。在她的手中,普通的三文鱼鳞顷刻间就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花样细致的满族服装画、惟妙惟肖的老鹰飞翔图、深得国画意趣的山水人物图等。

傅清泉鱼皮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