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稻草票务微店靠谱吗:公元1865年 老长春为防马贼筑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5:04
“六门四街一座楼,三桥四庙遍地沟,南高东低长流水,北平西坦望日头。”这首产自于民间关于长春城的歌谣作者是谁已无从可考,但这首歌谣却真实地反映了长春筑城的情景,里面提到的六门四街一座楼等均可以查阅得到。
为防马贼来扰修建城墙
1800年,长春厅设立,而直到1865年,长春城墙才逐步出现。官方文献中做这样的记载:“同治四年(1865年)马贼窜扰由商民捐建筑板为墙。”文献中的“马贼”为绰号“马傻子”的马振龙。历史的镜像中,马振龙是一个模糊的人物,《长春县志》中,称之为“农民起义军”,他们和由李维藩领导的辽宁义军合为一体,总数达几千人,后来发展为上万人,成为当时在东北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清政府眼中则为叛党,时时骚扰百姓正常生活。
为防备“马傻子”来犯,宽城子内由商民出资,将居民点边缘住户的院墙、木障子等连缀起来,形成一座不规则的九角形的城。年底,凭据着这座城,韩文、朱琛、刘鸿恩又成功地击退了“马傻子”的多次来犯。
城墙最初为木板 高3米
根据史料记载,这座城东西宽2.3公里,南北长1.5公里,周长约6-7公里。城外掘壕,与天然沟壑相连,通向伊通河。这座城最初修成时有6座门,后经修筑拆补,增开4座门,加修2座内门和1座外门,最终形成13座门。
所筑城墙的大致走向为:南起今大马路南端,向西南经全安街至民康路,然后向西北,沿民康路南侧至西三道街折向北,穿过四道街、平治街经东侧折向东北,至大经路同长春大街交接处,再沿长春大街南侧向东,穿过大马路、亚泰大街至东门里路后折向南,顺东门里路东侧沿伊通河西
岸台地向西南至大马路南端。城墙最初用木板修筑,高3米。
“六门”,指长春城6座老城门。“四街”,指城内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一座楼”,指位于北门内北大街路东纪凤台家的“和成祥”二层楼,时称“长春第一楼”,也有人解释为俄国在城内西三道街西头建的道胜银行楼。“三桥”,指城东门外的东大桥、南门外的南关大桥和西门外的双桥子。“四庙”,指城内最大的四个庙: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和文庙。也有人把“四庙”解释为城内的关帝庙、财神庙和城外的大佛寺、鬼神庙。“遍地沟”,指长春城所在地多沟,如头道沟、二道沟、黄瓜沟、老虎沟等。“南高东低长流水,北平西坦望日头”,是指四个方位的地势和景物。
曾经有两座“西门”
据了解,城外有天然河流和人工水壕围绕,城东是伊通河,西、南有天然形成的西河沟(黄瓜沟、兴隆沟),西起今儿童公园西南部,流经今平阳街,再经永安桥汇入伊通河。城北建有人工壕,西起乾佑门,经今平治街、长春大街至亚泰大街,壕宽3米左右,深3米左右,长2公里,在壕沟内充水,为护城河。
在长春城墙之外,还有一座西门,不是聚宝门,两座城门相距600米,为区别两座西门,通称后者为“大西门”。原址在今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南侧的解放大路中央。朝向西南,没有城楼,也不与城墙相连,只是在城门的两侧建有各约10米的翼墙。城门建筑年代没有文献可考。两座西门之间开办起许多家粮栈、油坊、车店等,著名的“西岭八大家”就在这时候产生的。1933年,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开始在大西门一带修建吉林大路,开工以后就拆除了。
(记者 鲁江 毕成功 单立国)
看看这“六门” 您还知道吗?
全安门
(南门)
原址在今大马路南端。城门朝向东南,面对长春大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后,城门高8.25米,宽6.6米,墙上建有望楼,望楼两侧建有雉堞三十一堵,每堵砌有炮眼。望楼檐下题写“众山远照”四个大字,民国十九年(1930年)整修南北大街时拆除。南门是通往双阳必经之路。
崇德门
(东门)
通称“大东门”。原址在今东门路小区内。民国十二年(1923年)补修为砖瓦结构,城门高8.25米,宽6.6米,筑有望楼、雉堞、炮眼。城墙根有排水涵洞通往护城河,城门上有门额,门额上刻有“崇德门”三个大字。1952年5月拆除,是长春最后拆除的一个老城门。
永兴门(北门)
原址在今长春大街与大马路十字路口南侧。建筑形式同南门,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望楼悬额题写“关左通衢”四个大字,民国元年(1912年)因修建北门外商埠大马路与城内南北大街相连接的马路时被拆除。北门是连接商埠地与“南满”及中东铁路两车站必经之路。
聚宝门(西门)
原址在今西三道街与民康路交会处西侧。在原“华俄道胜银行”旧址偏西,面对西河沟上的西双桥。
形式同东门,东面直通三道街,民国十二年(1923年)补修为砖瓦结构,城门高8.25米,宽6.6米,筑有望楼、雉堞19堵,拆除年代不详。
乾佑门
(西北门)
原址在今民康路与平治街相交处南侧。
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为砖瓦结构,城门高8.25米,宽6.6米,筑有望楼、雉堞,雉堞在重修时拆去。长春沦陷时期修筑平治街时拆除。
永安门
(西南门)
原址在今大经路南端,全安街口,永安桥西北。门外有两座西河沟与兴隆沟上的桥,西桥通向西桥外的朱家大屯(今吉顺桥、通化路一带)。南桥即永安桥,是通向南岭兵营必经之路。城门高6.6米,宽3.3米。民国十五年(1926年)吉林军务督办张作相赴南大营阅兵,嫌城门窄小,下令拆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长春旧城重新修筑了城墙,将木板城墙改为砖瓦结构,除保留了原有的6个城门外,又增设了6个小门,即马号门、小东北门、小东门、小西门、东双门和西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