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 51 8051:从《光明日报》头版变化看新闻意境的运用 - 妙趣横生的日志 - 光明社区 - Power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0:45

从《光明日报》头版变化看新闻意境

 

       近一段时期,《光明日报》头版有了很大变化,且不说四月份的那篇在全国传媒界放了一记重炮的《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让所有媒体都有所瞩目,就是随便拿起一张报纸,我们也会看到报社编委会独具匠心策划、编写的一篇篇有自己特色的新闻独家报道。

       仅以近几天为例:除中宣部指定的用稿和新华社通稿外,自家比较有特色的稿件就有5月15日的《“听孝道故事,眼泪刷地下来了”》、《墙内香,墙外更香》;5月16日的《走在春天里》、《做一辈子的共产党员》;5月17日的《从这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党员领导干部的镜鉴和标杆》;5月18日的《忠烈门前叮咛长》、《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心曲》、《剑魂铸就非一日》、《追求理想 服务人民》。

       这些新闻几乎都在彰显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报社编委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报纸改革创新的力度。而且从这些篇章的题目上看,不仅平实、厚重,意蕴隽永,回味悠长,让人有急欲浏览的欲望。没有虚头巴脑的假大空盖盖摇的现象,而且特别平民化,特别匠心独运,特别有自己“是中共中央领导和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党报,是我们党面向知识分子的一张重要报纸,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真真切切是“理清和明确了新闻改革的思路,办好专栏多创名牌,扩大信息“增容”版面,积极稳妥改进专刊,不断把新闻改革引向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这种新闻改革的重要性,一些理论专家和报社领导都是深谙其精髓的,这自然不是我要探讨的。我要探讨的是:从《光明日报》近期头版新闻的变化来看新闻报道写作中意境的运用。

       谈起意境,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诗和散文。

       确实,散文和诗歌,通过意境的联姻,成了血缘相近的姐妹。托尔斯泰曾说过:“我永远不知道哪里是散文和诗的界限。”然而,不知你注意没有,一篇好的、引人入胜的新闻作品,如果没有一个至善至美的意境,那就不会吸引人,最起码,它没体现出新闻特写的“特写”这一主要特征。

       新闻意境的构建是彰显新闻魅力的必要保证。它是新闻作品作者和编辑审美创造的劳动成果,是新闻作者在写人、写景和叙事时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是新闻作品受读者称道的主要因素。更是读者在读新闻作品时感受着新闻丰富的蕴含和情景相偕的形象及画面的审美过程。

        那么,究竟什么是意境呢?顾名思义,意就是情义,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带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古代的庄周曾在《天道》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齐恒公在堂上摇头晃脑读书,见他读得起劲,一个工匠便问他读的什么书。他说是圣书,工匠又问“圣人在吗?”齐恒公答“死了”。工匠听了马上直言道:“那你读的是糟粕”。齐恒公不禁大怒,要砍工匠的头。于是,工匠说了一番道理。他说,我做车轮的轮笋之所以做得好,那是有决窍的。但我只能做不能说,不能传给别人,所以如今七十岁了,我还在做车轮。这样,你可以想象,圣人和他那不可言传的“道”早就随着他的死亡不复存在了,你读的不是糟粕又是什么呢?

       庄子在这个故事里给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世界上许多事是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的。比如,你想要把某个演奏家的演奏技巧说明白,恐怕很难做到。你要把某个画家的绘画技巧写清楚,又谈何容易!而一些抽象的感情,如一个人悲到极点,乐到极点或忧到极点,让你“实打实”地写出来,恐怕也是很困难的。因而,在创作作品时,作者就不能将“意”赤裸裸地说出,要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要有意来触发。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的意境,可以说是记者、作家、诗人、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今天,也就是5月18日,光明日报的头版安排了《忠烈门前叮咛长》、《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心曲》、《剑魂铸就非一日》、《追求理想 服务人民》等几篇自稿。还有两篇自稿消息。这几篇新闻作品都有其运用意境来营造新闻吸引力的独到之处。首先是题目,看着就有阅读全文的欲望,现在看报,报纸之多,内容之广,让人很有选择性。加之进入快节奏社会,时间紧张,精力有限,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的肯定是那种思想活跃、感染力强、震撼力大的几条新闻,余者,一定是只瞥瞥标题而已。何况现在有些报纸大多都是在引用网上的新闻而没有自己的新闻哩。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我敢说,任何一个读者头一眼看的肯定是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他才会继续往下读。而标题要抓不住人,你文章写得再好也没多少人看的。忠烈门前叮咛长这个题目,一个“长”字,惹动读者多少情思?

       这几篇新闻题目,始而诱人品味,继而耐人寻味,终而令人回味,实谓是有滋有味、赏心悦目的优秀之作。

       你看:《忠烈门前叮咛长》简严雅洁,含蓄隽永;《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心曲》波澜不惊,意蕴悠长;《剑魂铸就非一日》猎奇觅美,寻幽探胜;《追求理想 服务人民》高瞻远瞩,平实厚重;这些题目起得肯定是结合了新闻学、心理学、美学和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思如泉涌,所以才妙语连珠,具备相当高的审美品位。

       下边,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这几篇新闻通讯(特写)的意境——

       先看头条《忠烈门前叮咛长》,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别致,似乎有说不尽的话题,而文章一开篇,作者就叙述加描写:

       “五一”小长假,王名忠、余光辉兄弟完成了父亲的一桩心愿。

  2011年4月30日晚,他们一大家子三代十多口人,从广州出发,驱车11个小时,情切切,意绵绵,来到爷爷余璜(又名余邦奇)的老家——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余家垸。在故居的屋檐下,烈士的后人聚在一起,留下一张合影。

  泪眼婆娑,声声叮咛。

  四年前,父亲王罗生病重时对他们兄弟说,很想去生父余璜老家看看。由于不知老家具体在益阳哪里,王罗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爷爷姓余,父亲姓王,老大名忠姓王,老三光辉姓余。这个一脉相传、起伏沉浮的红色家庭,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致富,浓缩了无数国人90年的迁播史。

       这段叙述加描写与整篇文章有着无与伦比的和谐,他融合的高超的写作艺术,突出地表现了当前社会关注和宣传的热点,又有富有感情的人物形象何感人的故事铺垫。在叙述完整个故事后,作者还不忘意境的作用,在本文结尾,作者这样写:

      余家垸是洞庭湖边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垸子,只有几十口人。然而在腥风血雨的旧中国,众多余家先辈从这里走了出去,成为闪耀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群星。余家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四位烈士。

  置身先人出生和战斗过的土地,老中少三代人热泪盈眶,自豪的感情充溢心间。

  余光辉对孩子说:“你们要记得,一定要报效国家。我们是你们的铺路石。”

  5月1日下午,阳光斜照在青砖小瓦的房屋上,给叶紫故居镶上了一层温暖的红色。刚刷过的木墙散发出桐油的清香。

       这里的“阳光”、“红色”、“清香”,很有画面感,绝对不是作者在无病呻吟,更不是画蛇添足,有这段描写,才带给读者无尽的现象。它所呈现出的新闻意境,可谓是水天一色,情景并融,天衣无缝,言外之意无限扩展。其强大的感染力,是新闻意境赋予这篇新闻通讯的巨大张力所带来的效果。试想,如果作者不亲临现场,不仔细观察,不细心品味,不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对新闻事实有着的深刻认识,不将这个新闻的背景材料与新闻现场在写作时进行叠加,并通过描写来增加意境,使新闻的内涵更加丰富,又怎能有这段文字?

       另两篇《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心曲》、《剑魂铸就非一日》也有这样精彩的描写。篇幅所限,就不一一细解释了。

       诗有诗情,画有画意,新闻特写自然也不例外。因为新闻特写它一形成就和写情、写景、叙事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优秀的新闻特写,创造了完美的意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完美的意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必须来自于生活。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得好:“想象依据记忆,而记忆则依据现实的想象”“联想的丰富,便标志着一个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如果内心世界丰富,那么任何一种思想,随便一个题材,转眼便会出现一个生动的轮廓。”

       有人说:“新闻意境可以在新闻特写或通讯中运用,但在消息中却用不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还以这天的《光明日报》为例:7版有这样一条百字消息:《齐白石山水册翰海春季开拍》。记者在导语后写道:在本次拍卖会上,齐白石《山水册》为一件难得的诗画“双绝”的佳作。册页共八开,分绘《竹溪群鸭》、《柳风帆影》、《酒醉网干》、《远山溪树》、《牧童纸鸢》、《一犁春雨》、《蕉叶楼居》、《两岩含月》,集中了齐白石山水画的各种独特技法与风格。其中《牧童纸鸢》,是一幅极富童心的作品。苍茫暮色,水牛向近岸游来,倒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回收纸鸢(风筝)。牵系纸鸢的那条绳线,用渴笔悬腕勾出,柔细坚韧,轻盈飘忽,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显示出白石老人驾驭笔线的高超能力——直到80岁左右,他还能画出这样的细线。

       这则新闻在交代完拍卖的事实后,记者意犹未尽,又描写了一幅白石老人的作品画面,将读者带入牧童放风筝的意境,廖廖几笔,就再现出白石老人的艺术功力。显然,记者和编者都意识到,在这里只有由景生情,因情写景,寓情于事,寓情于景,才能传递着一种白石老人热爱艺术的炽热情感,才能让读者感受白石老人艺术的魅力。

       新闻学是一门科学,要的是实事求是;而意境则是一种美学,要的是灵性与秀气。正如人所言:“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我们如果能将求真与求美进行完美的结合,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哩?

       要想写好新闻作品的意境,我认为,必须抓作品的“动情点”和表现诗意。抓“动情点”一般可分为三个字:新、准、深。“新”,是写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如果选择的一点是人们已写过的,你若再写,就得看看能否写出新的意境,如若不能,就必须绕过它。“准”,看在这一点上,能否引起自己诗意的触发,使情和景充分交融,构成意境,若不能就必须忍痛割爱。“深”,是指从这一点上写成的意境是深邃还是浅露。若浅露也最好别从这一点上写。  

       在表达诗意上,有两点应引起我们注意:一、千呼万唤把诗意引出。新闻作品同文学作品差不了多少,都是不让诗意突然呈现在读者面前,常常有一段前奏、序曲。许多好的,以意为主的新闻特写都是如此。先用舒缓从容的笔墨,徐徐写来,缓缓把诗意的幕布拉开,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引进诗意的王国。这种呼唤笔墨是一篇文章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感情上,在气氛上,层层紧逼,步步渲染,使诗意逐渐加浓乃至自然形成意境。这种创造意境的方法,自然、浓烈、有分量,使读者逐渐进入佳境,不会产生“隔”的感觉。

       写好意境还应该多角度转换,勾出立体画面。新闻特写的立体画面创作的立足点常常放在人物上,千方百计让人物活起来。写活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富有立体感。要想使人物能有立体感,那就必须靠多角度变换来完成,也就是说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把镜头投射到诗意上,撷取一些不同的景或物,勾勒成立体画面。角度的转换,不是说可以随意乱转、调整转换角度应有一个基点,这基点就是“情”。

       新闻的意境使新闻“含不尽之意,见在言外”,这是新闻内涵丰富的体现。记者在写新闻的时候,虽然不能像作家那样,“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但也一定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清溢于海”。 新闻的意境是新闻工作者精湛写作技巧的具体表现。描情摹景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再度认识和提炼。

       王国维的《造境说》十分强调这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根据他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所说的“真境界”就是:第一要性情真,第二要态度真,第三要观察感受真。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情感是从生活中产生的。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是创造完美意境的内在根据,只有不断地陶冶丰富自己的感情,我们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也只有这样,我们创作的意境才能饱含真情,即能“吐纳珠玉之声”,又能“卷舒风云之色”。 所以,从《光明日报》近期的新闻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新闻的意境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境界,是值得优秀的新闻人永远去追求的一个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