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2010新建样式:多个帮助判断市场估值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4:59:42

多个帮助判断市场估值的方法 2010-05-15

 


图中市盈率误为“市净率”来源:Wind 及华泰证券 从极高市净率(市净率大于10)个股占比看,A 股市场估值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目前极高市净率个股占
比为23.22%,为其历史值的92.40%分位数,略低于其临界值25%。
从极高市盈率(市盈率大于100)个股占比看,A 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之上,但还未进入顶部区域。
目前极高市盈率个股占比为16.37%,为其历史值的57.20%分位数,略高于其中位数14.60%,与其临界值28%还有一定的距
 

基金仓位:股市顶部和底部的精准反向指标

博主按:我们自有一套操作系统,基金的仓位不作为大盘顶底预测的依据,转此文是想从中看到人性在市场里的表现,以便让自己更好克服人性的弱点。同时想提醒,基金作为研究力量很强的团体,但是,其决策却与价值投资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要相信自己,研究团体如果方法错误,研究力量再强大,与市场的实际要求也是南辕北辙。这是基金业的悲哀,也是基民的悲哀。转自安娜的博客 基金的资产配置一直被看作是股票市场的风向标,很多投资者将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作为下一阶段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发现基金重仓,便看好下一阶段的走势;发现基金轻仓,便看淡下一阶段的走势。似乎这种思路是正确可行的。然而,过去八年的实证经验表明,基金仓位可以作为判断股市重要顶部和底部的精准指标,遗憾的是,这个指标是反向的。也就是说,当基金仓位达到高点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股市可能出现顶部;而当基金仓位达到低点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股市可能出现底部。

图1为2001年末到2009年6月30日各阶段市场中全部基金加权平均股票投资仓位的走势图。图2则为上证指数走势与基金仓位均取对数值之后的拟合图。可以看出,二者在几次重要的顶部和底部出现重合。

  图1:全部基金加权平均股票仓位(2001.12.31-2009.06.30)单位:%

  数据来源:上海财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在2001年末至2004年末,基金平均仓位维持在40-60%之间,而2005年伴随着市场快速下跌,基金平均仓位显著下降,并在2005年三季度末、2006年一季度末形成两个低点,分别为33.08%和32.98%;而上证指数则在2005年6月和10月形成两个重要的底部。

  (2)此后,伴随着新一轮牛市的启动,基金仓位也不断攀升,直到2007年三季度末出现75.87%的历史高仓位;而上证指数则在当年10月出现6124点的历史大顶。

  (3)2008年,市场进入熊市,基金仓位开始不断下降,直到2008年末,基金仓位达到47.09%的相对低位,而上证指数则在当年10月末出现1664点的重要底部。

  图2:上证指数与基金仓位对数值对比图(2001.12.31-2009.06.30)

  数据来源:上海财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这一结果说明基金在实战操作中,基本是越跌越卖、越涨越买。

  对于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这里有几点说明:

  第一,在计算基金仓位的时候,我们选取的是全部基金,而并非偏股型基金。如果单纯用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与指数进行对比,其相关性并没有用全部基金进行对比的时候显著。这是因为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本身也是作为基金整体仓位构成的一部分。市场下跌、基金公司热衷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造成基金整体仓位的下降;市场上涨、基金公司热衷发行偏股型产品,造成基金整体仓位的上升。这也是导致基金仓位成为市场走势反向指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通过基金仓位变化判断市场大级别的顶部和底部是比较有效的,对于中级趋势拐点也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小级别的转折点判断基本无效。

  第三,由于基金是每个季度才披露一次季报,我们无法及时获得基金的日常仓位和份额,因此通过基金仓位判断大盘顶部和底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第四,上述结果说明,对于基金业整体来说,不具备显著的择时能力。但对于单个基金而言,未必遵循这样的规律。我们相信,市场中仍然存在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能够做到在市场低位买入、高位卖出。

  2009年6月末,全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再次超过70%,达到历史次高点。这是否意味着一个重要顶部的到来呢?事实上,近期市场的调整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至少,这会是一次中级调整。

  而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理性的决策并非参考基金公司的宣传和引导,而是遵循在基金低仓位的时候买入、在基金高仓位的时候卖出的规律,相信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效果。



 

港股的历史市盈率


 

百年道指(1970--1979)

   Source: Dow Jones Indexes  1972年道指终于突破一千点大关


  1972年11月14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1000点,纽约证交所内欢声雷动。
  如果说道指存在所谓的心理关口的话,那就是“道指1000点”。在六年多的时间里,道指几度非常接近1000点,但在收盘时就是不能逾越这一“魔力”关口。
  举例来说,1966年2月9日,道指收盘于995.15点;1968年12月3日,道指收于985.21点;1969年5月时道指也曾经收于非常接近1000点的水平。但是直到1972年,这种奇怪的局面才有所突破。
  今天仍活跃在股市上的许多交易者应该还记得1972年。当时,尼克森总统(Richard Nixon)在任,美国人纷纷挤进电影院去看“教父”,所有人都在收看名为“All in the Family”的电视节目。后来导致尼克森政府垮台的水门丑闻(The Watergate scandal),当时还仅仅是捕风捉影的事。越南战争是个重大的问题,但就在道指突破1000点大关的当天,北越政府同意派出代表,同美国谈判代表季辛吉就结束战争事宜进行新一轮谈判。
  此前一周,尼克森开始同乔治-麦高文(George McGovern)竞选,以谋求连任。此时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经济成长势头之勐非同寻常,通膨率同利率都很低。
  股市方面,当时正值“50支热门成长股(Nifty Fifty)”的黄金时期。这些股票如此热门,以至大家都称之为“一槌定音”股,即可以大胆买进,不愁买不出去。当时最热门股包括全录(Xerox)、雅芳(Avon)、IBM和麦当劳(McDonald)等股票。
  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千点大关之后不久,股市开始衰退,1973-1974年的大熊市开始了,到1974年12月时,道指一路下跌至577.60点。直到1982年下半年--即道指首次超过千点大关整整十年之后--道指才得以稳居1000点之上。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70年 建筑、煤业、石油服务、餐饮、零售业
  1971年 可移动式住屋(Mobile Homes)
  1973年 金矿、银业1974年 煤业1975年 目录展示场零售(Catalog showrooms)、石油
  1976年 医院、污染防制、安养院、石油
  1978年 电子、石油、小型电脑
  1979年 石油、石油服务、小型电脑  

牛肥熊瘦的历史(转自价值投资的征召的博客,图有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