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拆分多个文件:网易访谈:谁动了我的能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2:16

网易访谈:谁动了我的能量?
2007年 7月27号接受心理月刊的采访文稿
网易做了报道 心里月刊也有连载
导语:
你的能量流失了吗?什么样的人或事情会让你变得疲劳?你曾经采用哪些方法找回流失的能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良好表现的社会里,电脑和手机随时都会把公事拉进我们的私生活中,那些每夜只睡5小时,似乎永不知疲倦的人备受尊重。即使没有担当大任的志向,为什么我们仍然会疲惫不堪,劳累得恢复不过来呢?那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能量流失了。

 

我们的身体好像一架精密的仪器,需要能量才能运转。补充能量,不只是食物和运动,还有精神。身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因此,情绪能够调动或损失能量,人际关系、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的行为也是能量来源或流失的所在。从有益的人际关系、事情和行为中能够汲取营养,变得更坚强,反之则会耗尽力量。7月27日14:30~15:30,“专家在线”邀请著名心理专家阮橞习和新能量身心成长中心的创办人王林梅,和大家一起来分清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事情以及行为能供给能量,而什么人会摄走能量,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会使周围人疲劳,认清这些能帮助我们在平衡的道路上前进一步。

 

访谈人介绍

阮橞习

从事专业辅导咨商工作历时十年,具有丰富的专业助人经历,并在跨国企业中担任专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十二年.深入人性,熟谙企业培训系统,从个人行为能力的培育到组织远景发展,由内在修养至外在技术能力的养成.协助个人及企业建立自己的成功系统,成就智能人生。心智模式教练。心理咨询领域十年,教练领域十二年,身心灵学习领域十年。

王林梅(琳达)

新能量身心成长中心的创办人。

 

主持人:王珲

《心理月刊》执行主编

 

访谈实录

王珲:大家下午好!网易的网友和《心理月刊》的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关于“谁动了我的能量”。一个关于能量的话题,其实每个人都非常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决定着他每天的状态,每天早晨一起来,上班、工作、和别人相处,到晚上回家,整个状态其实都是能量在做着功课。所以我们今天特别请了两位嘉宾,让她们跟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王珲:这两位朋友我想《心理月刊》的读者都会非常熟悉,坐在我中间位置的是阮橞习老师,她多次和我们杂志做了很多活动,而且也是我们杂志的主角。

阮橞习:大家好,您好。

王珲:坐在那边的是林梅,如果大家看了三月份的《心理月刊》,正好三月份的这期话题就是唤起身体的能量,里面的林梅是作为见证出现的,给两位嘉宾一点点时间,让她们分别做一下自我介绍。

阮橞习:今天很高兴来到网易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能量这个主题,说起来也蛮巧的,其实这个约会是很早就跟王珲定下了时间,但前天我才从印度回来,我去了印度的合一(同音)大学,有20天时间,带了一群学生去那边体验能量。什么是能量,什么是高等能量,什么是提升转化意识的能量,我想今天刚好有这个机会就这个话题待会儿和大家多做分享。

王林梅:大家好,我是林梅,我之前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商界做市场营销传播的工作,也是在这几年开始对身心领域健康的东西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这几年也是一直在美国加州和其他地方学习,去年创办了新能量身心成长中心,今天也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就能量身心成长的话题分享。

王珲:其实我今天想改一个方式,以往大家看“专家在线”,会发现我们之前会比较多地请嘉宾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这一次,我们看到网友的热情非常高,他们提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里面有很强烈的共性,所以我们想先从这些话题入手,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能量损耗了,我们看到网友的提问里,其实可以分一下类,比如说“以润姐姐”提的问题,她说她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而且很累,总是需要休息的样子,她问,这就是传说中的亚健康?还是我自己的心理问题?

王珲:其实她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我们发现无论是工作非常忙碌的还是工作非常闲适的,表达的一个最重要的感觉就是,我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我没有动力。所以我想问阮老师,动力跟能量是什么关系呢?

阮橞习:因为我早期在台湾做心理咨询工作,大约十几年时间,之后我一直在企业里服务,把心理咨询的功能发挥在企业里。我们这一生大概有两个很重要的团体生活,一个是我们在企业里,有企业的组织,一个是我们在家庭里,有家庭的组织。除了自己独处以外,可能我们就穿梭在这两大组织内,家庭又有原生家庭和你现在所建立的家庭。不论是哪一家组织成员,还是我们换了企业、换了老板、换了同事,不管人换到哪里、工作换到哪里,其实一直不变的是我们自己这个人。在不同的人群里扮演很多角色。

阮橞习:当我做心理咨询和在企业服务时,会碰到大概两大类的问题,来自于家庭或工作上的困扰。我一直很关心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困扰和痛苦,尤其以前做心理咨询时,来咨询的人都是很痛苦的人,不是很痛苦还不会找心理咨询,你一定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找身边的人。真的觉得走投无路时,才会去找心理咨询。所以到我们这里的对象都是困扰程度比较强的。所以我一直在探索到底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样能够离苦得乐,远离痛苦,真正得到快乐。

阮橞习:后来我进入企业服务,在企业里看到比较多的针对工作和组织关系所带来的问题,不论是企业或家庭,刚才我们看到网友的困惑是,到底自己的动力到哪里去了,在工作上,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像行尸走肉,或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很多很无奈的心态,不知道如何改变现况。这种心境发生在家人和工作的关系上。所以如果我们谈到动力的话,其实在我们每一天的行动当中,我们还是有在行动,因为工作不得不做,家事不得不做,公事不得不做。可是最重要的是在做的时候,内在的感觉是什么,我们现在谈的是动力到底是什么,其实都有在动啊,你也不得不动,人活着就会一直行动,早上你要出门,晚上要回家,你说没有动力,其实你也忙到晚上不知道几点钟,你真的能够不动吗?除非生病了,要不然就是真的在家里面什么事也不做,但那也是短时间的。

阮橞习:其实是有几种状态,一个是我们根本就一直在动,很忙,但重要的是在行动的时候到底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如果每一天我们自己在行动时,我们内心的感觉跟自己是疏离、疏远的,你在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话,这样会日积月累地累积出我们的疏离感,疏离感是先会从跟自己的疏离开始,才会跟别人产生疏离。

王珲:您说得很有道理,在网友的提问里,有些人提的并不是指他工作很忙,他是说他工作环境里的同事关系,人际关系不好,所以他觉得整天陷入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那种冲突,很不愉快。还有他觉得没有好的朋友,或者没有特别值得交往的朋友,所以他就感到很不快乐。

阮橞习:是啊。我记得我们在辅导的时候有人说,太忙了,忙得很不快乐。我说这样的话,那是说那些很闲的人就和快乐了?

王珲:也不是啊。

阮橞习:也有很多人很闲,他跟我们说,他不快乐。这样看起来也不是忙或不忙的问题,那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根据我自己长期跟人沟通、相处、了解那些问题背后的问题,其实第一就是我们跟自己疏远了,我们跟自己疏远之后,慢慢慢慢我们就会跟别人疏远。也就是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你会觉得提不起劲,然后跟你的关系就产生了疏离感,因为你会在这些关系里,感觉你没有被了解。越来越不被了解,或者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就会慢慢越来越提不起劲,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做自己不认同、不认可,或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常常会有人说,我到底在忙什么?或者有人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比较可惜的是,没有人一直问下去。

王珲:您觉得一直问下去的话会问到什么程度呢?

阮橞习:那就是这一期我们说的“剥洋葱”罗。我们没有习惯往内找,总是往外找,我们总是习惯听听别人怎么说。总是有人问我,阮老师,你觉得我应该做什么工作?或者阮老师,你觉得我应该离婚吗?天哪,如果你去问一个人,其实他是专业人员,可是他根本都还不够了解你,我们怎么可能从别人的答案中决定自己的方向呢?所以这中间,为什么会这样问才是根本的问题,我们没有习惯自己问自己,或者是真的问到深处,我们渴望去听任何人给我们的意见,可是如果你万了三五个人,这三五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你又怎么办?所以如何回到自己的内在,跟自己建立好关系,看见疏离感怎么产生的,这才是本质本源的工作。

王珲:到了这儿我特别想让林梅跟我们分享一下,因为你曾经是一个精力非常充沛,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后来你转向了另外一条路,这个经历是怎么发生的?而且这两段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对你而言是什么样的体会?

王林梅:我想我在三月份《心理月刊》的分享里已经跟大家提到过,其实这两段生活的分界点是在于我身体上出现了状况,其实也可以说是从能量的层面,感到非常疲惫,身心非常不舒服,所以也是从身心能量方面引起了自己的注意,然后才开始发现身体的问题往往和心理有关,还会跟更深层次的自我需求有关系,所以就会这样一步步地去寻找。

王林梅:提到能量的问题,从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体会里,也看到能量的缺失或补充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际互动中你是得到能量还是损失能量,第二部分,在自己的身心内部,我们自己的身心是和谐的还是分裂的?补充了能量还是失去了能量?第三个部分,我们个人作为个体和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这种关系也决定了我们是得到能量还是失去能量。

王珲:对,其实是减少冲突,用和谐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我们身心统一的状况。

阮橞习:是,我觉得刚才的分享提到了人类有四大关系的层面,我们中国人常说“天,人,物,我”。天人物我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宇宙能量学,如果我们谈天人物我,首先我们先谈“我”,第一个回应就是谈“我跟我自己的关系”,当我跟自己疏离,没有把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建立好,我们往往都希望别人了解我,那么我是不是很了解我自己呢?如果我没有很了解我自己,那我们就问一个问题,别人要怎么了解我?我24小时跟自己在一起,可是这个关系没有建立好,我却渴望任何人跟我只见过一个小时、八个小时或者一周的人了解我,所以我跟别人的关系就会产生问题,那就是天人物我。

阮橞习:接着人我关系之后就谈到大自然的关系,万物的关系,我们如果没有办法跟人际和自我的关系产生亲密,我们就很难对食物、植物、动物、生物,大自然的万物产生感情,我们没有时间和心力去注意它们,所以我们走在路上感觉不到风,感觉不到树,看不到那朵花,可能我们的能量在注意,我现在的痛苦是什么,我的烦恼是什么,我的人际关系很困难,我跟我自己的疏离是什么,当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人和我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注意到万物,那我们就更不可能去注意到所谓的宇宙,就是“天”。所以天地万物、人我,这是我们一生中的四大关系需要建立的。这四大关系中如果能够合一。像我们在合一大学里谈的就是一个合一的意识状态,你能不能跟自己合一,整个身心,譬如我们每一句话讲出来是不是自己真心想讲的话。

王珲:对,这个网友的问题是,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他问的是,我怎么才能知道我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

阮橞习:好,这里面我们就要跟这个网友探讨,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己想的是什么,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想什么?当你感觉到这不是我想讲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这个感觉的背后有一个感觉被忽略了,就是你真正想什么?你真正想讲什么?你真正想做什么?这个“想”一直没有被探索下去,所以我们就开始去做了一些。可是为什么你会感觉“这不是我想做的”,如果你没有“想”,为什么会有“不想”?这里面是矛盾的。所以在“不想”的背后我们早就有自己的渴望和真正的意愿,只是因为我们跟自己疏离、疏远,我们没有跟自己好好相处,去了解,就跟着外界的机会走,什么工作我就去做,什么人约我我就跟他见面,跟着外在走,而没有进入内在,所以其实内心的声音早就在那边,但我们没有习惯往内界,总是往外,其实你内心早就知道,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花时间好好跟自己相处,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跟别人相处,在我们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声音真正谈出来,才会产生一种疏远和疏离的感觉。

王珲:可是阮老师,我会觉得可能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话时,他还是会觉得困惑,我怎么跟我自己相处呢?什么叫我跟我自己相处?我不是天天就在这儿吗?

阮橞习:对,非常好。我们今天中午在讲“活在当下”,中午有一群朋友吃饭,然后有人问我,活在当下这四个字听了很多,可是从来没有了解到原来这个就叫“当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他就说,他明白了,活在当下就是说,现在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我吃到的食物的感觉。我脑子里没有在想,“这个吃完了我下次还要再来吃”,因为那个就是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他也没有想“以前怎么这么可惜,我怎么不知道这家餐馆这么好吃。”当你脑子里想过去和未来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真正体验现在他所吃的每一口食物和旁边每个人所讲的每一句话。因此什么是我们现在可以跟自己相处呢?你真正在每一个时间和地点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跟你自己的感觉在一起。

王珲:比如林梅邀请我去吃饭,我的身体不好,我说对不起,我身体不好,我不想跟你去。这是忠于我自己的感受的,但是这样的感受有可能会伤害她,因为除了我之外,应该说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我跟我自己关系的相处,但除了“我”之外其实是有他人的,这样不会带来问题吗?

阮橞习:非常好,这可能也是普遍关心的,“分离”就是从这当中开始的。如果我现在身体不舒服,我想跟自己在一起,我就会跟林梅说,不好意思,我现在身体感觉不太舒服,没办法跟你去,你的感觉如何?就是,你觉得可以吗?我不会用头脑预设,我现在不去,她会感觉不好。因为当我去预测的时候就产生了分离感。所以如果我能够知道每一个当下我自己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那么人我关系就没有问题了,你也不用勉强自己必须要跟自己分离。

王珲:那个时候都是错位的。我觉得听您这样讲特别有感触,可能像克里森纳穆提总是说空信的概念。如果你认定这本书是一个烂书,你可能真的没机会打开它,但是不太容易做到。这个功课您做了多长时间呢?

阮橞习:应该是从我做心理咨询开始,二十多年了。

王珲:也有点接近自己“洋葱”的核心了?

阮橞习:真的可以见证,是可能的。今天中午我在和那群朋友分享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现在我越来越,不只是自己的感觉,你要推己及人,当你越知道自己的感觉,你就越知道别人的感觉,然后到了一个地步你会知道整个宇宙的讯息和感觉,今天早上就有发生,而且很多“当下”都有发生,你会感应,就像我今天中午在电梯碰到你,我就说“等一下,这个脚步声可能是王珲。”转眼你就走过来了(笑),所以这有点像第六感。

网友:身体不舒服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吗?

王珲:之前和林梅沟通的时候林梅也说到你在美国那边了解到了一些新的讯息,你可不可以把你所了解到的讯息跟网友分享一下?

王林梅:好啊。从现代西方欧美那边,主流的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界也好,他们最新的发现都是说,应该是80%以上的身体疾病都是由心理和情绪因素引起或作为主因的。所以这样的比例应该是非常惊人的,说明身体的疾病或心理疾病密切相关。从这个观点,我觉得对现代来讲,任何疾病或不适都要以一个很整体的眼光来看,就是身心的整合,我想,只是单纯去治愈身体上的病痛,套用中医的理论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王珲:免疫力低下造成的疲惫感,其实很有可能未必反映的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是你长期精气神的耗损带来的是吗?

王林梅:没错。

王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养神呢?如何让自己精力充足呢?有没有特别办法?

阮橞习:有,像我做这个培训,从个人咨询、企业咨询、企业培训,我们已经研发出非常系统的身心整合学习过程,我们自己在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在外面行、住、坐、卧也都可以做。非常简单。现在整个国际上都非常注意所谓的“静心”。“静心”在西方叫做“放松头脑”,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习惯是运用我们的思想、头脑思考,因为它需要帮助我们进行很多分析和策划。但当我们进行静心的时候就是用一段短短的时间开始去练习不要想,不要用头脑,它不容易哦,我们试试发呆,发呆的时候或者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什么事都不用做,我们以为我们可以静下来,结果发现万马奔腾,你知道外面的声音都停止的时候,里面的声音有多大吗?各位可以试试看。当我们现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一般人都听不到自己讲话。可是当你真的静下来,想要练习听自己声音的时候会觉得很乱,因为从来都没有练习,所以一定要开始练习。练习真的静下来,先听头脑的声音,慢慢头脑安静下来你就可以听到内心所谓比较微弱的声音,叫“心声”。你知道成功的第八个习惯,强调的就是聆听内在的声音。你看举世闻名的成功者、管理学大师他已经创造了七个成功的习惯,他觉得还不够,最后他说的很关键的一个习惯是第八个习惯——聆听内在的声音。我们何其幸运,不用等到七八十岁,现在就开始去聆听内在的声音,所以透过“静心”,如果能够一步步地练习怎么做静心,确实就可以达到更了解自己内在真正想要什么。

网友:我知道我不喜欢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我没有勇气换这份工作,所以想法和现实环境的冲突消耗了我的能量。

王珲:我们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我想问您的是,她知道这不是她喜欢的职业,这个声音其实也只是一个很表层的声音,还不是真正背后的声音,是吗?否则为什么她没有勇气换掉工作呢?

阮橞习:对,矛盾嘛,我已经听到声音了就去做啊,一般来说听到声音以后又会有其他干扰的声音,比如你刚才举的例子,我听到我的声音说我现在身体不舒服,我不想跟别人吃饭。但接着第二个声音进来,我这样拒绝她,会不会伤害到我们的友情。接着第三个声音进来,那我还是勉强试试,也许去吃没有那么严重。第四个声音,我跟她去吃的话真的是食不知味,好象也浪费了过程。所以第一个声音出来的时候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声音。当我的声音出来的时候,又会有声音出来说,这份工作待遇不错啊。这时候掩盖了原来的第一个声音,我们要如何跟着第一个声音走,而不被其他的声音操控和带领,这就要靠我们的修为。你需要去练习,练习第一个声音的背后,这些声音代表什么,这全部都是进入到自我探索和了解的过程。我要探索了解到,其实第一我害怕破坏我跟别人的关系的背后是因为我对自己有什么看法,我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更真实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一次谈话,而是N次谈话,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的辅导总是有一段固定的历程去整理。

阮橞习:我最近做了一个辅导的例子,其中有一位在婚姻中,她跟我说,她的先生很爱她,可是她觉得,那不是她的真爱,所以她有了外遇。在外遇的过程中她决定要离婚,另外一个外遇也决定离婚,可是两个人都离不掉。我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跟我探索,到底什么是真爱,到底自己内心的渴望是什么,而且在这段过程中,当她要离婚时,她的先生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的先生说“第一,我确定你是我的真爱;第二,我以前太忙了,我以为夫妻在一起,我就是忙着赚钱照顾你就可以了,没有想到要跟你谈内心的话;第三,我以前不看你看的书,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现在先生开始看她看的书,开始每天跟她谈他看书的心得和他对她的了解和情感。这时候太太开始困惑了,她就想,他怎么可以让我这么感动?他怎么可以为爱坚持?他完全没有怪我,可以做到这么大的转变。可是现在反而是我困惑了,我到底要什么呢?我到底追求什么呢?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从第一次谈话到现在,每一次的过程只能说又剥一层洋葱,更清晰一点。可是整个成长的过程,我们从小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别人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理不清楚的时候形成了我们今天种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如果现在我要开始做自我探索和发现,其实我有一个很诚恳的建议,就是要给自己时间。你只要先做一个决定,你要不要开始往内真正去了解自己,如果决定要,好,那你该做什么,你每天有没有花时间跟自己沟通,你怎么沟通。刚开始自己可能沟通得不清不楚有点混乱,那你有没有去找可以协助你的人,跟他一起对话,帮助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内在越来越清楚。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行动去增加我们过去比较少学习的所谓“内在学习”的话,那困惑就会一直跟着我们。所以我想主要的还是我们要开始转入内,做一点跟内在连接和学习,你看像林梅就有非常大的转变,大跳跃。

王珲:可是林梅也经历了很痛苦的挣扎。

王林梅:很长一段时间。我从内心开始有困惑一直到做出这个转变,中间应该是有长达四五年的时间。

王珲:那么长的时间?

王林梅:有四五年的时间。其实在我前一份工作最辉煌的时候,实际上是我内心最挣扎的时候,我做到最高职位时的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困惑,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这样走过来。

王珲:你在挣扎什么?

王林梅:一开始的时候是困惑,你会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是什么东西不对劲。我觉得跟今天很多网友问的问题,或者大家所处的状态很相似,你会觉得不舒服,你会觉得内心有困惑,可是到底怎么了?你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王珲:那你已经开始听自己的声音了?

王林梅:还没有。那时只是感觉到不舒服。我看到今天很多网友,很多人其实蛮希望今天从专家这里得到一个一步到位的答案,我也想跟大家讲,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阮橞习:一定要先走第一步、第二步……慢慢就会到。

王林梅:大家要有这个心理准备,非常地有意思,但也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对自我的觉察开始。就像阮老师讲的,要去听自己的声音、学习听自己的声音,但这个学习其实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需要耐心。我会建议大家第一步从觉察自己身体的感觉开始,五官、眼睛、耳朵、鼻子闻到的、嘴尝到的,体会真正身体的感觉。

王珲:你觉得身体的感觉可能比内心的声音更容易体现出真实的东西来?

王林梅:对于一般的人来讲,从我们习惯的五官入手会稍微容易一些,而且就像你说的,身体的感觉比我们头脑很多设想的东西要更真实。

王珲:你觉得什么叫从我们的五官入手?

王林梅:比如说我现在眼睛看到的是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今年的流行色是蓝色,我会觉得,OK,让我看一看流行色,让我注意一下感觉,我看到它的时候我的眼睛是不是很愉悦,还是觉得很紧张或者很刺激。不要先去设想,今年蓝色是流行色,一定是最好的,那我穿上就好了。没有去运用眼睛的感觉,没有去体会它的感觉。

王珲:你在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因为我们之前也做过很多分享,你也说,其实又有特别好的职位来邀请你,但是你已经知道你非常喜欢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其实你也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挣扎,但你最后做了决定,忠于自己的选择。你觉得在这样的选择之后,在能量的体会上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感觉吗?

王林梅:有非常大的变化。我当时很挣扎的时候,我每天的能量感觉是很低的,而且每天要给自己打气,要用意志和毅力让自己坚持,“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我很疲惫了,没有能量了,但我要让自己咬牙坚持。但现在就会觉得有一股天然的能量推着你,你每天睁开眼睛就觉得浑身充满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能量是自然而然地,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我觉得大家要耐心。真正倾听到自己的声音,慢慢去对它关注,慢慢培养它,让它慢慢地强大起来,这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我发现了自己的声音,然后马上就能听从它。因为它还没有力量。所以对我自己来说,四五年的时间,它慢慢长起来,慢慢有力量。所以当我做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它已经是在很强有力的位置上支撑我的决定,而不是在很弱小的时候。

王珲:所以这位网友说她没有勇气去换,其实她也是要培养自己内心的力量的,是吗?

王林梅:对。

网友:是不是足够的能量就是指积极地对待人生?

阮橞习:如果我听到他这句话,我觉得这是他的渴望,会渴望自己积极对待人生,所以如果我再再继续的话,我会关心他现在怎么对待人生?

王珲:他认为只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话,就意味着能量是很饱满的,这种看法是不是对的?

阮橞习:如果人能够一直积极地对待人身,通常能量是处在比较正面的能量,我们能够一直不断地积极、乐观、开朗、行动。只是说是不是能够那么积极,就像我们说,能量跑到哪里去了,当我想要积极,可是积极不起来的时候,能不能要求我要积极就可以积极?常常是我们一直要求“我要积极,我要积极!”结果我变得越来越不积极。因为我们是用一种拉扯的力量,而不是和易的力量。

王珲:拉扯是会消耗能量的。

阮橞习:对,我们可以试试看,如果是在拉扯的话,那个力量是在消耗的力量。

王珲:所以如果我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好朋友的支持的话,其实这就是一种支持?

阮橞习:你就会得到助力。助力和阻力,如果一直不断地跟自己分离,就会产生一种拉力。我记得我有一次做一个企业,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公司都被人家挖角,他们员工怎么都不知道感恩啊。当他在说的时候,我就找到一个空档,总经理,你相不相信人在外遇之前是因为本身的状况出现了问题?他突然愣在那边,他觉得,有点道理。当开始有外面的问题产生时,其实是因为我们里面产生了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外面的力量,我要求自己要怎么样,老板要求要怎么样,我应该要怎么样,而是回来真的了解自己现在种种的感觉。当然这个过程,有时候靠自己走真的要比较长时间,万一方向走偏了,没有助力还是有阻力。所以我建议如果我们真的要自我觉察,除了阅读、对话、上课,要花一些时间和重心在这个主题上,因为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念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还有企业里的种种培训,我们也要花一点时间在关于跟自己关系,自我觉察这个学习上。如果就能量来说的话,像我这次陪十几个学生一起去印度,我听他们谈到在企业和工作上有很多消耗他们能量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可能性,是我看到在21天之后他们能量的转化,从原来的愁眉苦脸,很多抱怨、很多不满、很多长期压抑,困难、痛苦、遭遇,到他把它全部释放掉之后,他能够活出那份开朗、坦然、自信、平静,然后他可以对待他自己的生命,以一种不同的状态对待自己。这就是能量,这就是力量,这个叫积极。可是如果你没有经过那个过程的洗礼,只是用头脑告诉自己“我要积极”,其实那还是一个往外拉的拉力,而不是真正跟自己在一起的力量。

王珲:就算真正跟自己在一起,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面对的拉扯还是多的,比如现在信息爆炸,这么多信息,可以用各种途径找到你,我们的工作安排得非常满,职业对你的要求也是如此。如何让我们的白领在这么满负荷的状态里,还能保持非常旺盛的精力?您有什么建议呢?

阮橞习:这是我自己在做的,我就是典型的白领嘛,早上起床到晚上12点睡觉,一直没有停。每一个小时都面对不同的人,听别人谈他的问题的时候,谈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困扰的东西,每一个小时换不同的对象,或者你要去讲课,要面对很多的问题,那怎么样把我们的能量保持在一个高能量的状态下,而且不被别人影响、干扰,同时又要真的跟别人连接。在这当中这个量是很大的。我们先谈早晚,早上起床以前,我们不是喜欢赖床嘛,我们来一点积极的赖床,消极的赖床也在赖,可是你脑子里有一个声音“你怎么可以赖?”所以你其实也赖了五分钟,但你脑子里会有罪恶感。如果我们好好地赖,那你在醒来的时候不起床,给你自己五分钟或者十分钟,把你的意识关注在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就是完全注意刚才我们说的身体,做一点动作,和你身体的感觉在一起。比如每天我这样侧身,我就感觉我的腰有一点酸,那时候我就完全跟我的酸在一起。当我举起手,越举越高时我就感觉到伸展的拉力,那时候我完全和那种伸展的拉力在一起,这就叫身心合一。我赖床,给自己五分钟,我在那个过程中完全和自己合一。晚上要睡觉之前躺下来也是一样,闭起眼睛。有很多方法,有的人是做微笑静心,让自己的脸一直微笑微笑微笑,笑到入睡。有的是把身体躺成大字型,你可以感觉一下,你整个身体的脊椎是平的,在你的床上,你的四肢是敞开的,然后你完全会感觉到你的整个身心在那五分钟里是什么感觉。在你睡前,你是完全跟自己在一起。在那五分钟里你能完全感觉到你的放松,身体的舒适和整个躺在床上被支撑的感觉。如果你每天早上做五分钟,晚上做五分钟,你就充满了能量。因为你的睡眠品质会好,早上起来时你是在正面能量中起床。

王珲:哦,您说它能持续一整天?

阮橞习:不只一整天哦,好几天哦,要做啊,做了就会知道。

王珲:如果老是这样做的话,一整天都可以保持这样的状态?

阮橞习:对,你会给自己充电。手机没电了,插进去,就像每天早上你都给自己五分钟充电,说起来五分钟时间很短,但重要的是是不是每天都能做,如果有一个起步,每天都能做,我也希望知道大家做的感觉,在做这个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生或发现,那个就是要坚持去做。如果我们一直不断地找解决方案,一直不断地探讨和了解,可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直要做这一步。

王珲:刚才我们谈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实也是很重要的支持,但现在有很多网友提问,比如总觉得他自己是道德感很强,但总觉得很多朋友很现实,很功利地运用人际关系,他不喜欢这样的关系,所以不认同这种人际关系。

阮橞习:价值观的不认同。

王珲:这是他面临的现实环境,您可以给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阮橞习:我们会跟什么人在一起,有时候是一个磁场,首先我们要先问自己,为什么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再来,好,如果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那我如何保持我自己能够跟这样的人真正在一起,这里面又回到沟通了。今天我跟我自己的沟通是,当我在这个场合里,我身边有一群人在谈一些跟我的价值观不同的话题,不管他们在谈什么,可是我内心产生了一个声音“我不认同他们”,或者是我觉得不舒服,我不喜欢听。这时候聆听内在的声音就是我怎么样跟我自己的声音共处。大部分又会出现第二第三个声音,模式就会出来,把第一个声音盖住,我们会勉强自己继续在这边听,或者说一些也许我也不太想说的话,这时候我们又回到老问题,我们跟自己又开始疏远了。所以当我们碰到别人跟我不同的时候,重点还是回到我自己跟自己的沟通,如果我跟自己的沟通可以和谐,譬如我现在听到他们讲一些我很不喜欢听的话题,我就跟自己沟通说,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说?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好,我这时候感觉不太舒服,那我可以做什么?那我可以保持沉默。在这个状况下,我没有办法改变他们,那我就忠于自己,保持沉默,沉默一阵子之后我发现不舒服的感觉又起来了,真的是听不下去了,这时候我又跟自己沟通说,那我现在可不可以离开?如果我离开的话,可能会怎么样。这些人会不会受我影响,他们会怎么样,我会怎么表达,我完全都在跟我自己的内在沟通。每一个沟通都找到一个我可以跟外在和平相处的可行。我就会在每一个当下保持我自己,继续跟他们保持一种连接和关系。

阮橞习:所以这个过程就是两个沟通都要维持,我跟我自己的沟通要一直进行,那是无声的沟通,他们不知道我在跟自己谈什么,可是我知道我在跟自己对话。每一个对话会影响我接下来跟别人的对话。如果我没有跟自己对话,只是一直在跟别人对话,其实就是一直跟自己拉远,勉强自己去听那些跟我自己实在是志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我一直在这当中,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很不舒服。

王珲: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可以接受我不认同的那一群人?

阮橞习:是啊。

王珲:比如在整个主流里我是一个相当另类的,比如一个班级,那一帮人都在一起,但是因为我看不惯他们,我不认同他们,我可以安然于自己?

阮橞习:是啊。

王珲:但是这样的话有可能有人就会说,您这样的一种看法会不会过于不现实?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需要归属感,他在群体里有一大堆人,他不喜欢那些人,他选择不跟那些人在一起,他就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阮橞习:我觉得大家要听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旦我们不认同别人的时候,不管我跟不跟他在一起,那个不认同已经发生了。如果我今天害怕我是孤立的,其实我在这一群人里面就是孤立的,因为我根本就不认同他们。所以我在跟这群人表面还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是不和谐的。也就是说,我跟他们没有真实的关系。因此我还是属于孤立的。

阮橞习:刚才我们所提供的方法刚好可以解决这个孤立的问题,如果我能够真正地先接受和了解我对这群人的不认同,首先我先接受我自己,我跟我自己先合一,然后我就会有一个力量去接受别人,如果我现在不接受别人,对他们不认同,可是我勉强我自己一定要跟他们建立某种关系,不然就会被孤立。这时候我跟他们建立关系的时候是带着不舒服和勉强,我没有办法跟他们建立真正的关系。所以我还是孤立的。相反如果我自己先接受了,我了解我自己了,尊重我自己了,我舒服了,我会发现我变得比较有力量去听他们,去跟他们建立关系和真正有可能有一天接受他们,那时候我才有可能走向人我关系。所以所有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先从“我”开始,从我跟我自己和谐合一了,我就可以跟别人和谐合一。

阮橞习:当我们去批评和不认同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跟我们自己内在的某一些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对立或抵触,可是这时候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来跟自己相处和沟通,我们一直以为问题在别人,其实可能相对都有。你也要了解自己的那一块。然后我会更有力量和空间跟别人在一起,那时候才有可能达到我们大部分人希望的,不要变成另类或异类,或者被孤立。这反而是解决方案。

网友: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场所见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沟通,这会不会是虚伪?

阮橞习:其实这都是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会先给自己一个定义,这样叫虚伪。或者说我们听到别人的定义,因此我们产生了困惑。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位朋友在人际沟通时到底别人讲了什么,他讲了什么,为什么他会觉得虚伪。如果我今天跟他面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他有很多的了解,因为现在没有办法面对面,所以不了解他到底为什么在这些场合中感觉这样叫虚伪。如果当下我们去回应或探讨,我觉得还是要回到本质话题,当我觉得有虚伪感觉的时候,不要太快跑掉。我们有一句话“以惑为师”,只要你有困惑的时候,老师就出现了。所以你觉得,我这样是不是虚伪?有困惑对不对?不要跑掉,入实面对自己的内在。为什么我会觉得现在这样虚伪?那什么是不虚伪?我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不跑掉,开始内求,不断问自己,那就是老师。自己的内在就有一个大师在里面了。

王珲:今天一个小时的分享……

阮橞习:时间这么快啊(笑)?

王珲:我自己最深的体会,一句话可以总结,如果我们想知道我们的能量流到那里去了,就好好地问一问,你是不是和自己在一起,是不是真正地在一起,是一个心灵合一的状态。如果我们努力地做这个功课的话,那能量就可以回来了。是吗?

阮橞习:怎么做我们还可以继续谈,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王珲:首先非常谢谢各位网友和网易、《心理月刊》一起分享了这一个小时,也很高兴嘉宾来到这里,下个月再见。

阮橞习:谢谢。

王林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