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红究竟是好是坏:本草纲目《图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5:41

《本草纲目》书籍介绍

▲ 返回目录


1、李时珍简介         2、本草纲目简介      3、本草纲目的书名由来

4、《本草纲目》原序      5、《本草纲目》凡例     6、进《本草纲目》疏

7、《本草纲目》出版传播    8、《本草纲目》目录     9、《本草纲目》影响

10、《本草纲目》其他版本  11、《本草纲目》作者简介  12、《本草纲目》同名歌曲

13、《本草纲目》题解    14、《本草纲目》体例    15、《本草纲目》传播历程

16、《本草纲目》药物解说  17、《本草纲目》书籍影响  18、《本草纲目》重大贡献

19、《本草纲目》注释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1、李时珍简介      2、李时珍的太医生涯    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     5、李时珍纪念馆     6、李时珍的故事

7、李时珍的小说《李时珍》    8、李时珍的影视作品    9、李时珍的生平

10、李时珍的行医生涯    11、李时珍的著作    12、李时珍的贡献与评价

13、李时珍墓


《中药·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1、中药简介 中药简介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中药的定义是根据中国医学理论,用于防治人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还外国均称中药。

  中文名称:中药
  英文名称:Chinese materia medica
  定义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2: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天然药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中医药事业的普及中药著作常用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和改革进展服中药的禁忌中药中的十九畏和十八反十八反药歌正确认识中药的副作用中药的配伍相关内容

  其一,毒药非“毒”其二,四气疗疾其三,药补趣话其四,君臣佐使其五,药中哲理其六,用药有兵法其七,中药理念中药的配伍一般中药分类中药煎煮注意事项中药堕胎安全情况展开。                                                                                                                                                                                                                                                                                                    2、中药的释义   1.平和的药物。中药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2.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                                                                                                                                                                          3、中药发展史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                                                                                                                                                                                             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中药

  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4、神农本草经的贡献                                                                                                                                                                                                                                   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

5、中药的食物疗法    6、中草药疗效    7、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

8、地方本草    9、中药的炮制制药    10、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

11、中医药事业的普及  12、中药著作    13、常用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和改革

14、中药的进展     15、服中药的禁忌    16、中药中的十九畏和十八反

17、中药的十八反药歌    18、正确认识中药的副作用    19、中药的配伍

20、中药知识大全 21、中药堕胎安全情况  22、中药的历史  23、中药的成分

24、中药的种类  25、中药的药性   26、中药的特点    27、中药的采收

28、中药的加工  29、中药的剂型  30、中药剂型的选用方法 31、中药的剂量

32、中药的贮藏方法   33、中药的禁忌  34、中药的鉴定  35、中药的发展

36、中药的误解 37、中药的煎制方法 38、自煎中药的注意事项 39、中药与生药

40、中药的四气五味  41、中药的升降浮沉 42、中药的归经  43、中药的毒性

44、中药的产地


《序例·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1、历代诸家本草        2、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3、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4、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5、《神农本经》名例   6、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7、采药分六气岁物    8、十剂     9、通剂     10、补剂     11、泄剂

12、轻剂    13、重剂   14、涩剂   15、燥剂    16、湿剂   17、气味阴阳

18、五味宜忌   19、五味偏胜   20、标本阴阳   21、升降浮沉   22、四时用药例

23、五运六淫用药式      24、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25、五脏五味补泻

26、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27、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28、药名同异

29、相反诸药  30、服药食忌  31、妊娠禁忌  32、饮食禁忌  33、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34、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35、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36、《药对》岁物药品

37、《神农本草经》目录 38、中品药一百二十种 39、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 40、宋本草旧目录


《百病主治药·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诸风 痉风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噎膈 反胃 哕

呃逆 霍乱 痢 疟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赤白浊 癃淋  溲数遗尿 小便血 强中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瘀血

积聚症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头痛 眩晕 眼目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疡癜风 九漏  痈,疽  外伤诸疮

金、镞、竹、木伤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蛊毒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水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水部 雨水 立春雨水 梅雨水 液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雹 夏冰 神水 半天河 屋漏水 流水 千里水东流水甘澜水(劳水) 井泉水 井华水

新汲水  节气水 立秋日五更井华水 重午日午时水 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 醴泉

玉井水  乳穴水 温汤 碧海水 盐胆水 阿井水 山岩泉水  古冢中水  粮罂中水

赤龙浴水  车辙中水  地浆 热汤  生熟汤 齑水 浆水  甑气水  铜壶滴漏水

三家洗碗水 磨刀水 浸蓝水  猪槽中水 市门溺坑水  洗手足水 洗儿汤 诸水有毒


《火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火部    阳火,阴火    燧火    桑柴火    炭火    白炭

芦火,竹火   艾火  神针火   火针   灯火   灯花    烛烬


《土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土部 白垩 甘土 赤土  黄土  铸钟黄土  铸铧孔中黄土  东壁土  太阳土

天子藉田三推犁下土  道中热土  十字道上土 车辇土 市门土 户限下土 千步峰

鞋底下土 柱下土 床脚下土 烧尸场上土 冢上土 桑根下土 胡燕窠土 百舌窠中土

土蜂窠 蜣螂转丸 鬼屎 鼠壤土 鼢鼠壤土 屋内下虫尘土 蚁垤土 白蚁泥 蚯蚓泥

螺蛳泥 白鳝泥 猪槽上垢土 犬尿泥 驴尿泥 尿坑泥 粪坑底泥 檐溜下泥 田中泥

井底泥 乌爹泥 弹丸土 自然灰 伏龙肝 土墼 坩锅 砂锅 白瓷器 乌古瓦 古砖

烟胶    墨   釜脐墨   百草霜   梁上尘  门臼尘   寡妇床头尘土

瓷瓯中白灰       香炉灰     锻灶灰      冬灰      石碱


《石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石部 玉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殷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砂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金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金部 金 金屑 金浆 银 锡吝脂 银膏 朱砂银 赤铜 赤铜屑 自然铜 铜矿石

铜青 铅 铅霜 粉锡 铅丹  密陀僧 锡 古镜 古文钱  铜弩牙 诸铜器 铁

钢铁 针砂 铁落 铁精 铁华粉 铁锈  刀烟,刀油 铁浆 诸铁器 铁铳 铁斧

铁刀  大刀环  剪刀股  故锯 布针  铁镞 铁甲 铁锁 钥匙 铁钉 马镫


《草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草部 甘草 黄耆 人参  芦 沙参 荠 隐忍叶 桔梗 长松 黄精 葳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锁阳 天麻 赤箭 术 狗脊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百脉根 淫羊藿

仙茅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王孙 紫草 白头翁 白芨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 前胡 防风(铜芸,茴芸,茴草) 独活 土当归 都管草 升麻

苦参 白藓 延胡索 贝母  山慈菇 石蒜 水仙 白茅 地筋 芒  龙胆 细辛

杜衡 及己 鬼督邮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草犀 钗子股 吉利草 朱砂根 辟虺雷

锦地罗 紫金牛 拳参 铁线草 金丝草 当归 芎 蘼芜 蛇床  本(茇,鬼卿)

蜘蛛香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山柰 廉姜 杜若 山姜 高良姜 豆蔻

白豆蔻 缩砂密 益智子 荜茇 酱 肉豆蔻 补骨脂 姜黄 郁金 蓬莪术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瑞香 茉莉 郁金香 茅香 白茅香 排草香 迷迭香 车香 艾纳香

兜纳香 线香 藿香 零陵香 薰草 兰草 泽兰 马兰 益奶草 香薷 石香 爵床

假苏 薄荷 积雪草 苏 水苏  荠(臭苏,青白苏) 菊 野菊 庵 蓍 鸡窠草

千年艾 茵陈蒿 青蒿 黄花蒿 白蒿 角蒿 KT蒿(莪蒿,萝蒿,抱娘蒿) 马先蒿

阴地厥 牡蒿 九牛草 茺蔚 錾菜 薇衔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曲节草 丽春草

旋复花 青葙 雁来红 天灵草 思子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南草,龙豆) 苦(苦板) 漏芦 飞廉 苎麻   麻(白麻) 大青 小青

葫芦巴 蠡实 恶实 耳 天名精 鹤虱 火草 箬 芦(苇,葭) 甘蕉 荷 麻黄

木贼 石龙刍 龙常草 灯心草 地黄 生地黄 牛膝  紫菀 女菀 麦门冬 萱草

捶胡根 淡竹叶(碎骨子) 鸭跖草 葵 蜀葵 菟葵  黄蜀葵 龙葵 龙珠 酸浆

蜀羊泉 鹿蹄草 败酱 迎春花 款冬花 鼠曲草 决明  决明子 地肤 瞿麦 艾

王不留行 剪春罗 金盏草 葶苈 车前 狗舌草   马鞭草 蛇含 女青 鼠尾草

野狼把草 狗尾草 鳢肠 连翘 陆英 蒴 水英 蓝 马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荭草 天蓼 毛蓼 海根 火炭母草 三白草 蚕网草 蛇网草 虎杖 莸 蓄 荩草

蒺藜 白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地杨梅  水杨梅 地蜈蚣草 半边莲 紫花地丁

鬼针草 独用将军 见肿消 攀倒甑 水甘草 大黄 商陆 花 野狼毒 防葵 牙子

茹 大戟 泽漆 甘遂 续随子  叶及茎中白汁 莨菪 云实 蓖麻  常山,蜀漆

藜芦 马肠根 木藜芦 附子 乌头 天雄 侧子 漏篮子  草乌头 白附子 虎掌

由跋 鬼芋,鬼头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鸢尾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羊不吃草 芫花 荛花 醉鱼草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毛茛 牛扁 猪窠草

麻,毛KT  格注草 海芋 钩吻 菟丝子  五味子 蓬  复盆子 悬钩子 蛇莓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蒌 王瓜 葛 黄环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 菝 土茯苓  白蔹

 女萎 赭魁 鹅抱 伏鸡子根 千金藤 九仙子 山豆根 黄药子 解毒子 白药子

会州白药 冲洞根 威灵仙 茜草 剪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钓藤 黄藤 白兔藿

白花藤 白英 萝 赤地利 紫葛 乌蔹莓 勒草,葛勒蔓 羊桃 络石 木莲 别羁

扶芳藤 常春藤 千岁 忍冬 甘藤 甜藤 含水藤 天仙藤 紫金藤 南藤 清风藤

百棱藤 省藤 紫藤 落雁木 风延母  藤黄 泽泻 恭草 羊蹄 酸模  龙舌草

菖蒲 白菖 香蒲 蒲黄 菰 苦草 水萍 苹 萍蓬草 荇菜 《名医别录》 屈草

水藻 海藻 海蕴 海带 昆布 越王余 石帆 水松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金星草

石长生 石苋 景天 佛甲草 虎耳草 石胡荽  螺厣草 酢浆草 地锦  离鬲草

仙人草 仙人掌草 崖棕 紫背金盘草 白龙须 陟厘 干苔 井中苔,萍蓝 船底苔

石蕊 地衣草 垣衣 屋游 昨叶何草 乌韭 土马鬃  马蹄草(茆,露葵,水葵)

卷柏 玉柏 石松 桑花 马勃 百草 百草花 树孔中草 产死妇人冢上草 燕蓐草


《谷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谷部 胡麻 白油麻 胡麻油 亚麻 大麻 麻勃 麻 麻仁 麻油 麻叶 黄麻 麻根

沤麻汁  小麦 麦麸 面 麦粉 面筋 麦苗 大麦 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稻

稻穰 粳  粳米  淅二泔(米沈) 炒米汤 禾秆 占稻(早稻) 稷 黍 丹黍米

蜀黍 玉蜀黍 粱  黄粱米  白粱米 青粱米 粟 粟米 粟泔汁 粟糖 粟奴 秫

龙爪粟,鸭爪稗 稗 野狼尾草 东蓬葵 菰米 蓬草子 皇草 自然谷 薏苡 薏苡仁

薏苡根 薏苡叶 罂子粟 阿芙蓉  大豆  黑大豆(黑豆)  大豆皮 豆叶 豆花

大豆黄卷 黄大豆  赤小豆  腐婢 绿豆 绿豆粉 豆皮  白豆 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蛾眉豆(沿篱豆)  白扁豆  白扁豆花 刀豆 黎豆 大豆豉 淡豉 蒲州豉

豆黄 豆腐 陈廪米 饭 青精干石饭  粥 糗 糕 粽 寒具(环饼,捻头) 蒸饼

女曲(黄子)  黄蒸(麦黄)  曲(酒母,酒曲)  小麦曲 大麦曲 面曲,米曲

神曲  红曲  米  饴糖  酱  榆仁酱  芜荑酱  醋  米醋  酒 米酒

糟笋节中酒   东阳酒   姜酒   葱豉酒   戊戌酒   烧酒   葡萄酒

酿酒   糟    酒糟   大麦醋糟   干饧糟   米秕    舂杵头细糠


《菜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菜部 韭 韭子 山韭 葱 葱茎白 葱茎白叶 葱茎白汁 葱茎白须 葱茎白花 葱茎白实

薤白 胡葱 蒜 蒜叶 山蒜 葫 五辛菜 芸苔 菘 芥 白芥 芜菁 莱菔 生姜 干姜

茼蒿  邪蒿 胡荽 胡萝卜 水英(芹菜) 堇 紫堇 马蕲 茴香,八角珠 莳萝 罗勒

白花菜 辣米菜  草豉 菠 蕹菜 甜菜 东风菜 护生草 菥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苋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水苦(谢婆菜) 翻白草 仙人杖草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蕺 蕨  水蕨 薇 翘摇 鹿藿  灰涤菜(金锁夭)  藜  秦荻藜  醍醐菜

芋(蹲鸱,土芝)  土芋 薯蓣 零余子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茄  茄子

苦茄 壶卢 壶瓠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似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芝  青芝(龙芝)  赤芝(丹芝)  黄芝(金芝)

白芝(玉芝,素芝) 黑芝(玄芝) 紫芝(木芝) 木耳 桑耳 槐耳 榆耳 柳耳 柘耳

杨栌耳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菌

舵菜   土菌   地芩   竹蓐   芦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果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果部 李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茎,桃白皮  桃胶

桃符 桃橛 栗 栗实 栗内薄皮 栗壳 栗毛球 栗花 栗树皮 栗根  天师栗 枣

生枣 大枣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枣叶 枣木心 枣根 枣皮 仲思枣 苦枣

梨 梨实 梨花 梨叶 梨木皮 鹿梨 棠梨 海红(海棠梨) 木瓜 楂子 楂 温孛

山楂 赤爪木  庵罗果  柰(频婆)  林檎(文林郎果)  柿  漆柿(绿柿)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安石榴 甘石榴 酸石榴 酸榴皮 酸榴东行根 榴花 橘

橘实  黄橘皮  青橘皮 橘瓤上筋膜 橘核 橘叶 柑 橙 柚 枸橼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山婴桃 银杏 胡桃 胡桃仁 油胡桃 胡桃青皮 胡桃树皮 胡桃壳 榛

阿月浑子  槠子  钩栗  橡实  槲实  荔枝  荔枝实  荔枝核  荔枝壳

荔枝花,荔枝皮根 龙眼 龙眼实 龙眼核 龙荔 橄榄 橄榄实  橄榄仁  橄榄核

木威子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波罗蜜  无花果  阿勒勃  沙棠果 蟾子 麂目 都桷子

都念子 都咸子 摩厨子 韶子  马槟榔  枳(蜜枳)  秦椒 蜀椒 崖椒 蔓椒

地椒 胡椒 毕澄茄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醋林子 茗 皋芦 甜瓜 瓜蒂

西瓜 葡萄 婴郁  猕猴桃 甘蔗 沙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莲实 藕  藕丝菜

藕节   莲薏(苦薏)   莲蕊须   莲花   莲房   荷叶   红白莲花

芰实   芰花   乌菱壳   芡实   乌芋  慈菇  附录诸果  诸果有毒


《木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木部 柏 柏实 柏叶 柏枝 柏脂 柏根白皮 松 松脂 松节 松叶 松花 松根白皮

松木皮 杉 杉木 杉皮 杉叶 杉子 桂 菌桂 天竺桂 月桂 木兰  辛夷  沉香

蜜香 丁香 檀香  白旃檀  紫檀香  降真香  楠  樟  钓樟 乌药 乌药根

乌药叶(乌药嫩叶) 乌药子 兜娄婆香 必栗香 枫香脂  薰陆香 没药 骐竭 质汗

安息香 苏合香 詹糖香 笃耨香 龙脑香 樟脑 阿魏  芦荟 胡桐泪 返魂香 柏木

檀桓 小柏 黄栌 浓朴 杜仲 杜仲皮  杜仲芽 椿樗 漆 干漆 漆叶 漆子 漆花

梓 梓白皮 梓叶 楸 楸木白皮 楸叶  桐  桐叶  桐木皮 桐花 梧桐 罂子桐

桐子油 海桐 海桐木皮 刺桐花 楝 楝实  楝根,楝木皮  楝花 楝叶 槐 槐实

槐花 槐叶 槐枝  槐木皮,槐根白皮 槐胶  檀 荚 秦皮 合欢 合欢木皮 皂荚

皂荚子  皂荚刺(天丁)  皂荚木皮,皂荚根皮  皂荚叶  肥皂荚 无患子 栾华

无食子(没石子) 诃黎勒(诃子)  婆罗得  榉  榉木皮  榉叶  柳(杨柳)

柳华(柳絮) 柳叶  柳枝,柳根白皮  柳胶 柽柳 水杨 白杨 白杨木皮 白杨枝

白杨叶 棣杨 松杨  榆  榆白皮(榆皮)  榆叶 榆花  榆荚仁  朗榆 芜荑

苏方木(苏木) 乌木 桦木  桦木皮  桦木脂 戾木 榈木 棕榈  潭木  柯树

乌木 乌木根白皮 乌木叶  乌木油  巴豆 大风子 海红豆 相思子 猪腰子 石瓜

桑  桑根白皮  桑皮中白汁  桑椹(文武实)  桑叶  桑枝  桑柴灰 柘 楮

楮实,楮桃 楮叶 楮枝茎 楮树白皮  楮皮间白汁  枳  枳实  枳壳  枳根皮

枳嫩叶 枸橘 栀子 酸枣 白棘  蕤核  蕤核仁  山茱萸  山茱萸实  胡颓子

金樱子 郁李 郁李核仁 郁李根 鼠李  鼠李子  鼠李皮  女贞 女贞实 女贞叶

冬青 枸骨 卫矛 山矾  似山矾 南烛  五加(五加追风,五佳,五花)  五加皮

枸杞 枸杞苗 枸杞地骨皮  枸杞子  溲疏 杨栌 石南 石南叶  石南实(鬼目)

牡荆 牡荆实 牡荆叶 牡荆根  牡荆沥  蔓荆  蔓荆实  栾荆  栾荆子 石荆

紫荆 紫荆木,紫荆皮 木槿  木槿皮,木槿根  木槿花  木槿子  扶桑 木芙蓉

木芙蓉叶,木芙蓉花 山茶 山茶花  山茶子 蜡梅  伏牛花  密蒙花 木绵 柞木

黄杨木 不凋木 卖子木(买子木)  木天蓼  放杖木  接骨木 灵寿木  吻头木

木麻  大空木  茯苓  赤茯苓  茯苓皮  茯神  琥珀  珀  猪苓  雷丸

桑上寄生(寄屑,寓木)  松萝  枫柳  桃寄生 柳寄生 占斯 石刺木 竹 竹叶

淡竹叶 苦竹叶  竹根 淡竹根  苦竹根  甘竹根 淡竹茹 苦竹茹 竹茹 淡竹沥

竹沥 苦竹沥  慈竹沥  慈竹箨 竹实  山白竹(小白竹)  爆竹 竹黄 仙人杖

鬼齿(鬼针)  淮木  城东腐木  东家鸡栖木  古厕木 古榇板 震烧木 河边木


《服器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服器部 锦 绢 帛 布 绵 裆 汗衫 孝子衫 病患衣 衣带 头巾 朝服 皮巾子

皮腰袋 缴脚布 败天公 故蓑衣 毡屉 皮靴 麻鞋 草鞋  屐屉鼻绳  自经死绳

灵床下鞋 死人枕席 纸 青纸 印纸 桐油伞纸  历日 钟馗 桃符 桃橛 救月杖

拨火杖 吹火筒 凿柄木 铁椎柄 铳楔 刀鞘 马鞭 箭及镞 弓弩弦 纺车弦 梭头

连枷关 担尖 梳篦 针线袋 蒲扇 蒲席 簟 帘箔 漆器 研朱石槌 灯盏 灯盏油

车脂 败船茹 故木砧 杓 箸 甑 锅盖 饭箩  蒸笼  炊单布  故炊帚 弊帚

簸箕舌 竹篮 鱼笱 鱼网 草麻绳索  马绊绳  缚猪绳  穿牛鼻绳 厕筹 尿桶


《虫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虫部 蜂蜜 蜜蜡 蜜蜂 蜂子 土蜂 大黄蜂 露蜂房 竹蜂 赤翅蜂 独脚蜂 细腰蜂

虫白蜡 紫铆  五倍子  螳螂,桑螵蛸  雀瓮  蚕  乌烂死蚕  蚕茧  原蚕

石蚕(沙虱,石蠹虫)  九香虫 海蚕 雪蚕 枸杞虫 香虫 青蚨 蛱蝶 蜻蛉 樗鸡

枣猫 斑蝥 芫青  葛上亭长 地胆 蜘蛛 草蜘蛛 壁钱 蜴 蝎 水蛭 蚁 独脚蚁

青腰虫 蛆 蝇 狗蝇 牛虱 人虱  蛴螬  乳虫 木蠹虫 桑蠹虫 柳蠹虫 桃蠹虫

桂蠹虫 柘蠹虫  枣蠹虫  竹蠹虫 芦蠹虫 苍耳蠹虫 青蒿蠹虫 皂荚蠹虫 茶蛀虫

蚱蝉 蝉蜕 蝉花 蜣螂 天牛 蝼蛄 萤火 衣鱼 鼠妇  地鳖(土鳖,蚵虫) 蜚蠊

行夜 灶马 螽 金龟子 腆颗虫 木虻 蜚虻 竹虱 蟾蜍  蛤蟆  蛙 蝌斗 溪狗

山蛤 田父  蜈蚣  马陆  山蛩虫  蚯蚓  蜗牛  蛞蝓  缘桑螺  溪鬼虫

沙虱  水黾   豉虫  砂子  蛔虫  风驴肚内虫  蛊虫  金蚕  附录诸虫


《鳞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鳞部 龙 龙骨 龙齿 龙角 龙脑 龙胎 吊(吉吊) 吊脂(吊膏) 紫梢花 蛟龙

蛟龙精 蛟龙髓 鼍龙 鼍甲 鼍肉 鼍脂 鼍肝 鲮鲤(穿山甲) 鲮鲤甲  鲮鲤肉

石龙子(山龙子,泉龙) 守宫 守宫粪 蛤蚧 盐龙 蛇蜕 蚺蛇 蚺蛇肉  蚺蛇子

蚺蛇牙 鳞蛇 鳞蛇胆 白花蛇 白花蛇肉 白花蛇头  白花蛇睛(白花蛇目) 乌蛇

乌蛇肉 乌蛇膏 乌蛇胆 乌蛇皮 乌蛇卵 金蛇 金蛇肉  水蛇  水蛇肉 水蛇皮

蛇婆 黄颔蛇 黄颔蛇肉 黄颔蛇头  黄颔蛇骨  黄颔蛇涎 蛇吞鼠 蛇吞蛙 蝮蛇

蝮蛇胆 蝮蛇肉 蝮蛇脂 蝮蛇皮  蝮蛇蜕  蝮蛇骨 蝮蛇屎 虺蛇 蓝蛇 两头蛇

天蛇 苟印 蛇角 诸蛇 鲤鱼 鲤鱼肉 鲤鱼胆 鲤鱼脂 鲤鱼脑髓 鲤鱼血 鲤鱼肠

鲤鱼子 鲤鱼目 鲤鱼齿 鲤鱼骨 鲤鱼皮  鲤鱼鳞  鲢鱼 鱼 鱼肉 鳟鱼 鲩鱼

鲩鱼肉 鲩鱼胆 青鱼 青鱼肉 青鱼头中枕 青鱼眼睛汁 青鱼胆 竹鱼 鲻鱼 白鱼

白鱼肉 啖鱼 鳏鱼(黄颊鱼) 石首鱼 石首鱼肉  石首鱼鲞 石首鱼头中石 勒鱼

鲚鱼 鲚鱼肉 鲥鱼 嘉鱼 嘉鱼肉 鲳鱼 鲫鱼 鲫鱼肉  鲫鱼头 鲫鱼子 鲫鱼骨

鲫鱼胆 鲫鱼脑 鲂鱼 鲈鱼 鲈鱼肉 鳜鱼 鲨鱼  杜父鱼  石斑鱼 石鱼 黄鱼

鲦鱼 残鱼 姜公鱼(铜鱼) 春鱼 金鱼 金鱼肉 鳢鱼 鳢鱼肉  鳢鱼肠,鳢鱼肝

鳢鱼胆 鳗鲡鱼 海鳗鲡  鳅鱼  黄鱼(蜡鱼)  鲟鱼  牛鱼  回鱼  夷鱼

人鱼(孩儿鱼) 鲵鱼 黄颡鱼  河豚 海豚鱼 比目鱼 梢鱼 鲛鱼 乌贼鱼 章鱼

海鹞鱼    文鳐鱼   鱼虎   鱼师   水母(樗蒲鱼)   虾   海虾

海马  鲍鱼  鳔  桧鱼(鱼生)  酝鱼  鱼脂  枕鱼   鱼鳞   鱼子


《介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介部 水龟 水龟甲 水龟肉 水龟血 水龟胆汁 龟溺(龟尿)  秦龟  秦龟甲  秦龟头

龟 龟肉 龟血 龟筒(龟皮) 玳瑁 玳瑁甲 玳瑁肉  玳瑁血  绿毛龟  疟龟  鹗龟

摄龟 贲龟 鳖 鳖甲 鳖肉  鳖脂  鳖头  鳖头血  鳖卵 鳖爪 纳鳖 三足鳖 朱鳖

珠鳖 鼋  鼋甲  鼋肉  鼋脂 鼋胆 蟹 蝤蛑 蟛蜞 石蟹 蟹爪 蟹壳 盐蟹汁 鲎鱼

鲎鱼肉  鲎鱼尾  鲎鱼胆  鲎鱼壳 牡蛎 牡蛎肉 蚌 蚌肉 蚌粉  马刀(马蛤) 壳

真珠(珍珠,蚌珠)  石决明  石决明壳  海蛤(魁蛤)  文蛤(花蛤) 蛤蜊 蛤蜊肉

蛤蜊粉 蛏 蛏肉 担罗  车螯  车螯肉  车螯壳  魁蛤(魁陆)  魁蛤肉  魁蛤壳

车渠(海扇)  贝子  紫贝(文贝) 珂(马轲螺) 石(劫) 淡菜(壳菜) 海螺 甲煎

田螺 田螺肉 田螺壳 蜗螺 蜗螺肉 蜗螺烂壳 蓼螺 寄居虫 海月(玉珧) 海燕 郎君子


《禽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禽部 鹤 白鹤血 鹳 鸡(鸹,麋鸹) 鸡肉 阳乌 秃鸟 越王鸟 鹈鹕 鹈鹕脂油

鹈鹕嘴 鹈鹕舌 鹈鹕毛皮 鹅 白鹅膏 鹅肉 鹅血 鹅胆  鹅卵  鹅涎  鹅毛

鹅掌上黄皮 鹅屎 雁 雁肪 雁肉 雁骨 雁毛  雁屎白  鹄 鹄肉 鹄绒毛 鸨

鸨肉 鸨肪 舒凫  肪  肪肉  肪头  肪脑  肪血 肪舌 肪涎 肪胆 肪卵

白鸭通(鸭屎)  凫  凫肉  血 野凫(甓梯) 野凫肉 野凫膏 鸳鸯 鸳鸯肉

紫鸳鸯(溪鸭) 溪鸭肉 茭鸡  茭鸡肉  鹭 鹭肉 鹭头 鸥 白鹤子 鸬 鸬肉

鸬头 鸬骨 鸬喙 鸬嗉 鸬翅羽  鸬蜀水花  鱼狗 鱼狗肉 蚊母鸟 鸡 诸鸡肉

丹雄鸡肉 白雄鸡肉 乌雄鸡肉  黑雌鸡肉  黄雌鸡肉 乌骨鸡 反毛鸡 泰和老鸡

鸡头 鸡冠血 鸡血 鸡肪 鸡脑 鸡心  鸡肝  鸡胆  鸡肾  鸡嗉 鸩 治鸟

鸡里黄皮(鸡内金)  鸡肠  鸡肋骨  鸡距  鸡翮翎(鸡翮,鸡翎)  鸡尾毛

鸡屎(鸡矢)  鸡子(鸡卵)  鸡卵白(鸡子白)  鸡卵黄(鸡子黄)  鬼车鸟

鸡卵壳中白皮(鸡子皮) 鸡白蠹肥脂 鸡窠中草 鸡汤 雉  白鹇  鹧鸪  英鸡

秧鸡 鹑 鹑肉 鹌 鹬 鸽 白鸽肉 鸽血 鸽卵  鸽屎(鸽粪)  突厥雀  雀

雀肉 雀卵 雀肝 雀头血 雀脑  雀屎(雀粪)  蒿雀  巧妇鸟  燕  燕肉

胡燕卵黄 秦燕毛  燕屎  石燕(土燕)  石燕肉  伏翼  鼠(鼯鼠,耳鼠)

寒号虫 五灵脂 斑鸠  青KT(黄褐侯)  鸠  桑(窃脂,青雀,蜡觜)  伯劳

鹆 百舌 练鹊 莺 啄木鸟 慈乌 乌鸦  乌鸦肉 鹊  雄鹊肉  鹊脑  鹊巢

山鹊 鹘嘲 杜鹃 鹦 凤凰 孔雀 驼鸟 鹰  雕  鹗 鸱 鸱鸺 枭鸱 姑获鸟


《兽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兽部 豕 猪肉 脂膏 猪脑 猪髓 猪血 猪心 猪肝 猪脾 猪肺 猪肾(腰子)

猪胰(肾脂、KT) 猪肚 猪肠  猪脬(猪胞) 猪胆 猪肤 耳垢  鼻唇 猪舌

瘿气(猪靥) 猪骨 豚卵(猪石子) 母猪乳 猪蹄 猪尾 猪毛  猪屎(猪零)

猪汤 猪窠中草 缚猪绳 狗 狗蹄肉 狗血 乳汁(狗乳) 脂并KT(狗脂) 狗脑

狗涎 狗心 狗肾 狗肝 狗胆  牡狗阴茎  阴卵(狗阴卵) 狗皮 狗毛 狗齿

狗头骨(狗头) 狗骨 狗屎 羊  羊肉 羊头(头蹄) 羊皮 羊脂 羊血 羊乳

羊脑  羊髓(羊骨髓) 羊心 羊肺 羊肾  羊石子(羊外肾)  羊肝  羊胆

羊胃(羊肚)  羊脬  羊胰 羊舌 羊靥 羊眼(羊眼睛) 羊角 羊齿 羊头骨

羊脊骨 羊尾骨 羊胫骨  羊悬蹄毛  羊须 羊溺 羊屎 羊子 胡羊 黄羊 牛

黄牛肉 水牛肉 牛头蹄(牛蹄)  牛鼻  牛皮 牛乳 牛血 牛脂 牛髓 牛脑

牛心 牛脾 牛肺 牛肝 牛肾 牛胃 牛胆  牛胞衣  牛喉 牛靥 牛齿 牛角

牛骨 牛蹄甲 牛阴茎 牯牛卵囊 牛毛 牛鼻津 牛耳垢 牛溺 牛屎 黄犊子脐屎

牛屎中大豆  牛转草  牛鼻 马 马肉 马膏 马乳 马心  马肺 马肝 马肾

白马阴茎 驹胞衣 马眼  夜眼(马眼)  牙齿(马牙) 马骨 马头骨 马胫骨

马悬蹄 马皮 马毛 马尾  马脑  马血  马汗  白马溺  白马通(马屎)

屎中粟(马屎) 马绊绳 驴  驴肉  驴头肉 驴脂 驴髓 驴血 驴乳 驴阴茎

驴驹衣 驴皮 驴毛 驴骨  驴头骨 驴悬蹄  驴溺(驴尿)  驴屎  驴耳垢

驴尾轴垢 驴溺下泥 驴槽 骡 骡肉 骡蹄 骡屎 驼 驼宗曰 驼肉 驼乳 驼黄

驼毛 驼屎 酪 酥 牛酥  醍醐 乳腐 阿胶 黄明胶 牛黄 答 狗宝 底野迦

诸血 诸朽骨 震肉 败鼓皮 毡 乌毡 六畜毛蹄甲 六畜心 诸肉有毒 解诸肉毒

狮 狮屎 虎 虎骨 虎肉  虎膏(虎脂) 虎血 虎肚 虎肾 虎胆 虎睛 虎鼻

虎牙 虎皮 虎须 虎屎 豹  豹肉 豹脂 豹鼻 豹头骨 貘 犴(貘犴) 貘皮

貘膏 貘尿 象 象牙 象肉  象胆 象睛 象皮 象骨 犀 犀角 野马 野马肉

野马阴茎 野猪 野猪肉 野猪脂  野猪黄 野猪胆 野猪齿 野猪头骨 野猪外肾

野猪皮 豪猪 豪猪肉  豪猪肚(豪猪屎) 熊 熊脂 熊肉 熊掌 熊胆 熊脑髓

熊血 熊骨 羚羊 羚羊角  羚羊肉 羚羊肺 羚羊胆 羚羊鼻 山羊 山羊肉 鹿

鹿茸 鹿角 鹿齿 鹿骨  鹿肉 鹿头肉 鹿蹄肉 鹿脂 鹿髓 鹿脑 鹿精 鹿血

鹿肾 鹿胆 鹿筋 鹿靥 鹿皮 鹿粪 麋 麋脂(宫脂) 麋肉 麋茸 麋角 麋骨

麋皮 双头鹿 麂  麂肉  麂头骨  麂皮  獐  獐肉  獐髓脑 獐骨 麝

麝脐香(麝香) 麝肉 灵猫  灵猫肉  灵猫阴  猫 猫肉  猫头骨  猫脑

猫睛(猫眼睛) 猫牙 猫舌 猫涎 猫肝 猫胞衣  猫皮毛(猫毛)  猫屎 狸

狸肉 狸膏 狸肝 狸阴茎 狸骨 狸屎 风狸  风狸脑  风狸尿  狐  狐肉

狐五脏(狐肠,狐肚) 狐胆 狐阴茎 狐头 狐目 狐鼻 狐唇  狐四足(狐足)

狐皮 狐尾 雄狐屎 貉 貉肉 湍 湍肉 湍膏 湍胞 湍骨 獾  獾肉  木狗

木狗皮 豺(豺狗) 豺肉 豺皮 野狼 野狼筋 野狼肉 野狼膏 野狼牙 野狼喉靥

野狼皮 野狼尾 野狼屎 野狼屎中骨 兔 兔肉 兔血 兔脑 兔骨 兔头(兔头骨)

兔肝 兔皮毛(兔毛,兔皮) 兔屎 败笔(笔头灰) 山獭 山獭阴茎 山獭骨 水獭

水獭肉 水獭肝 水獭肾 水獭胆 水獭髓 水獭骨 水獭足 水獭皮毛 水獭屎 海獭

腽肭兽(海狗) 腽肭脐(海狗肾) 猾 鼠 牡鼠 鼠肉 鼠肝 鼠胆  鼠印 鼠脂

鼠脑 鼠头 鼠目 鼠涎 鼠脊骨 鼠四足(鼠足,鼠尾) 鼠皮 鼠粪(鼠屎) 鼹鼠

鼹鼠肉 鼹鼠膏 鼹鼠粪 隐鼠 隐鼠膏 鼠肚 硕鼠 竹鼠 土拨鼠  貂鼠  黄鼠

黄鼠肉 鼬鼠  鼷鼠  食蛇鼠  虎鼠  猕猴  猕猴肉  猕猴头骨  猕猴手

猕猴屎  猕猴皮  狨  果然  果然肉  猩猩 猩猩肉 狒狒 罔两 彭侯 封


《人部·本草纲目》

▲ 返回目录


人部 方民 发 乱发  头垢  耳塞  膝头垢  爪甲  牙齿  人屎

粪清  小儿胎屎  人尿 溺白 秋石 淋石  癖石  乳汁  妇人月水

人血 人精 口津唾  齿  人汗  眼泪  人气  人魄  髭须 阴毛

人骨 天灵盖 人胞 胞衣水 初生脐带 人势 人胆 人肉 木乃伊芳 人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