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路由器 nat配置:人性的本真、放逐与无奈---庄子与李白(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54:04

人性的本真、放逐与无奈---庄子与李白(九)

 来源:国学网作者:飘红

三、山水篇

我们在这一篇中将看一看二位诗人、哲人漫游的结果。那就是,李白漫游出了绝妙的山水情结,而庄子则漫游出了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

纵乐山水型的诗人在中国并不少见。晋代,就有不少人都有游乐山水的爱好。纵乐于山水之间,其实就是让自己的精神进行自由的漫游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让自己的本真放逐的最佳手段。

与其说是纵情山水,不如说是寄情于山水。纵乐山水显然与庄子哲学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的,因为,古代的文人游山赏水、留连忘返通常与“隐居”、“寻仙”或曰“寻道”是分不开的。“隐逸纵情”应该是“纵乐山水”的有力的说明。

李白的寻仙之路通常是在山水之间,而所谓的安陆、大梁是与山水之仙境不能比的。一个诗人在安陆、大梁逗留的时间最长,未必就说明他不贪恋山水,更不能依此判定李白与道家缘份不深,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喜欢访仙寻道(安陆是他第一个家所在地、大梁是他失意后的栖息之所)。

有诗句为证“十五游神仙”,说明李白少年时期即喜欢访仙寻道,山、水本身似乎也成了道的象征,或可算为蕴含道之所在。更何况李白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足以证明他对山水热爱至深。而他对安陆、大梁这些如此热闹繁华的城市却很少有诗描述之或歌颂之,《梁园吟》也只是抒发了诗人当时的失意和悲愤心情。这难道不足以说明能够激发诗人灵感的不是城市,而是山水!

另外,山水之美其实就是道之所在。庄子的道也蕴含于山水之间。由此,中国文学中有了山水文学,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及其理论也从中生成,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刘宋有、宗炳的《画山水序》都使人感受到庄子与山水画方面的关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说宗炳的生活,“正是庄学在生活上的实践”,《画山水序》里“全是庄学的思想”。

李白于山水诗方面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评论家都于不同的角度对李白的山水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不想继续探究李白山水诗之美,我们只想探讨一下李白山水诗蕴含的道,也就是与庄子的关系。

有人专门对庄子的道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做了详尽的探讨,在庄子看来,在“天地”即大自然当中,存在着客观的“天地之美”,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厚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天地的本质是什么? 《庄子》认为就是弥沦于天地万物之中的世界最高原理一一道。

中国画以道为天地之美的最高本质,在作画时,不拘泥于有限的具体事物的形与色,而是画翁之意不在物,“画者舞笔,意在天道”。中国画在作画时,“以一管笔拟太虚之体”;“以一点墨摄山河大地”,“嘘吸太空、牢笼万有”,中国画的审美前提便是“心师造化”、“以天地为师”、为“自然传种”。

天地之美何以会美?美就美在它体现了道的无所不在性。道存于万物之中,万物由此而有生气,有灵性。山水之灵气更是闪耀着道的光辉。

庄子曾说道无所不在,甚至说:“在蝼蚁”……“在秭稗”、“在瓦甓”、“在屎溺”……“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正是领会了道的无所不在性,中国画的要旨便是不对万物的形与色进行简单的再现与摹仿,而是突出其神韵,其实,这种神韵就是道所发出的光芒。于山水画,则更是如此。山水画讲究“气韵生动”,“虚实相生”,也就是突出了《庄子》所讲的“气”。人与万物无形无貌、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最终都要化为气的虚静状态。“凡物得天地之气以成者,草木各有其神,欲以笔墨肖之,当不惟其形,惟神也”。清·代宗骞《芥舟学画编》。“夫虚静恬淡……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篇》)

中国山水画还体现了庄子道的自然无为之美。《庄子》认为,万物的生长、消亡都不是人为的,完全是自然的,而这种自然无为,便是万物的美的本质。中国画强调自然,画画的人则要胸无杂念,让精神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让画笔自然游走,无拘无束,才能捕捉到山水的神韵之所在,才能将自然而充满神韵的反映出来。所以,画家讲究悟性,即悟出道的所在,才能不滞于物,任精神自由奔腾,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山水之间,也因此才能画出精美的作品!庄子的“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在这里也能找到答案。中国画家总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作为他们作画的座右铭。得意之时而忘形色,这是灵感毕现的时候。庄子笔下的“解衣般礴”的画家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砥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坦坦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田子方》)

庄子还认为“道未始有封”、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那么,中国的山水画是怎样表现这种无限极之美的呢?在有限的画面上、有限的时间里,中国的山水画采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道的“无限之美”。“以大观小法”、“三远法”,(即宋郭熙提出的高远、深远、平远“三法”)。“三远法”,先仰望那峻峭高耸的山巅(高远),再俯视幽远的山谷(深远),再平眺河滩苇荡(平远)。这种对大自然一视同仁、无微不致的眷恋四顾的三远法,打破了画幅对时空的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和景致组织入画,大大扩展了艺术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