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5:谢连平在2011年湖北地勘工作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11:06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的工作,部署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刚才,田承忠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田省长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受局党组委托,下面我向会议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局紧紧围绕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大力发展地矿经济,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地勘队伍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五年来,地质工作全面推进。正式提交了10处大型矿产地,新发现24处大中型矿产地,新增了资源储量磷8.2亿吨、铅锌77万吨、铜55万吨、金46吨、铁4900万吨、煤3000万吨、岩盐61亿吨,潜在经济价值2.4万亿元;环境地质、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取得明显成效,基础性、先行性作用进一步凸现。五年来,地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十五”末相比,全局总产值、总收入、生产增加值、净收益分别增长103.4%、139.3%、142.4%、528.3%。五年来,队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地质工作展现新作为
1、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进展顺利。抓好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等工作,更好地发挥了地质技术支撑作用。参与起草了省地质找矿“358”方案(草案),承担了全省矿产资源年报、地质环境公报、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预报和通报等编制工作,完成了全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出让管理数据库建设等项目年度工作任务。按计划实施了一批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5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江汉流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题报告验收。开展了黄石城区地质资料集群化、信息化、产业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肯定。开展了全省地质遗迹调查及图册编制工作,完成了咸安太乙洞、保康尧子河省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
2、矿产勘查工作成果突出。进一步加强重要成矿区带和重点矿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新发现8处矿产地,提交10处预查、普查基地及一批整装勘查区。神农架花椒树坪铅锌矿首采区勘探、神农架沐浴河铅锌矿普查、巴东县枣子坪—水浒坪地区煤矿普查已经完成,累计提交铅锌资源量近70万吨、煤资源量1000万吨;宜昌孙家墩磷矿北东矿段普查、恩施红椿坝硫铁矿普查、咸宁张家铺冶金用白云岩矿普查、兴山坛子岭铅锌矿调查评价、神农架—黄陵矿产远景调查、郧西金家湾铁矿普查等项目找矿效果良好,有望提交一批大中型矿床;大冶铜绿山矿田铜铁金矿勘查进展顺利,新发现一处资源量达中型规模的铜金矿体;大别山地区发现钼矿重要找矿线索,圈定出重点勘查靶区;罗田大河岸地热勘查初步查明了具有开发价值的地热资源。省外矿产勘查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四川汉源主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显示出较好找矿前景,被纳入省政府对口支援长效项目。国外矿产勘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局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
3、环境地质工作成效明显。认真做好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黄石和大冶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与评估等项目的年度工作任务,承接了大冶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一期工程、保康尧治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项目,构建了全省地质环境网络信息化平台。实施了江汉—洞庭平原(湖北)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湖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勘查开采与示范项目。抽调203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2台套钻机赴云南抗旱打井,成井115口,解决了当地2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的表彰。开展了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普(调)查等工作,完成了137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进一步加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和4县(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指导,6个单位被评为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优秀参建单位;认真抓好黄石板岩山危岩滑坡区治理和监测工作,得到了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积极参与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累计完成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和治理设计项目104个,承接治理施工项目8个。
(二)地矿经济再上新台阶
全局经济总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总产值28.3亿元、总收入26.8亿元,较上年度分别增长21.3%、26.5%。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生产增加值、净收益较上年度分别增长14.6%、80.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地质、矿产勘查、环境地质在地矿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地质工作投入大幅提升,全年争取到各类财政地质勘查资金近2亿元,较上年度翻了一番;局筹措地质勘查项目经费58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64.4%。地勘单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10个单位经济总量超过1亿元,占局属单位总数的一半;12个单位净收益超过500万元,其中职业学院、鄂东南队、宜昌队、鄂东北队、环境总站净收益超过1000万元。此外,环境总站、实验所保持了全国同行业中的先进地位,武勘院保持了“湖北省勘察设计综合实力十强”荣誉,武基公司在基础施工等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海外工程施工的工作区域、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三)地勘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1、地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地调院认真落实建实建强方案,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区域所和专业所的关系进一步理顺,矿产地质、基础地质队伍的合力明显增强。环境总站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环境地质队伍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考核,地调院、环境总站双双通过了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A级评估。地建工程院重新组建了钻探工程队伍,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地质资料馆建设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初步建立了地质资料电子借阅系统,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局以局为单元,以强化地质主业、培育市场主体为主线,整体推进队伍结构调整,加强地勘队伍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国土资源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2、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围绕地质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铜绿山地区深部铜、铁、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等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果,为优选深部找矿靶区发挥了先导性作用。《武汉地区地源热泵推广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加大地质勘查装备投入力度,购置了高精度重力仪、便携式X荧光快速分析仪等一批先进设备,进一步提高了野外一线的装备水平。
3、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通过落实联系点制度、例会制度、检查督办和通报制度等措施,促进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人员轮岗等工作有序推进,“会计管理年”活动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人事管理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完成,地质专业人才引进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开招考的155名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位,职工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野外地质资料质量和成果质量普遍提高,2个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7个项目分获省优秀工程勘察二、三等奖,7项成果分获省质量管理(QC)二、三等奖。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实现了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地建承包公司承建的6个项目被评为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楚天杯)。局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得到省检查考核组的高度评价,被省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得到加强,局被评为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鄂东南队通过了省特级验收,局机关综合档案室和四队、鄂东北队、二队通过了省一级验收。
(四)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全面推进,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总站党委、地建工程院党委被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环境总站徐贵来、地建工程院王劲松、实验所王琦分别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逐级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成效逐步显现,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稳步推进;以“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为主题,开展了“八个一”系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干部迅速成长,在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实现“富民、强队、兴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肯定。干部选拔任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在3名机关正副处长的选拔过程中实行了“两推一述”,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公开选拔局团委副书记工作;提拔了10名处级干部,调整了16名处级干部岗位,选送了6名干部分别在地方和局内上挂下派锻炼。局被评为省科技副职选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二队杨良策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副县长。省委第一巡视组对我局干部作风和选人用人公信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
围绕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职工素质、培育地矿特色文化等主题,进一步落实全局“十一五”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取得了一定效果。花园式基地建设继续推进,环境改造、文化设施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局被评为省绿化模范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年组织职工学历教育1200人,培训各类人员8000人次。地矿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举办了职工篮球赛、女职工广场舞比赛等文体活动362场次,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局参加省直机关第二届干部职工运动会,荣获广播操比赛第一名以及特别组织奖、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全局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李华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柯有青同志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朱帮福同志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汪东华同志被评为省“十大敬老爱心模范”;鄂东南队地质宾馆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鄂西北所七号机台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
(六)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职工办实事,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生活水平。基地建设和职工住房建设成效显著,宜昌队等3个单位的重点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鄂东北队等6个单位竣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2187套,建筑面积20余万m2。职工收入进一步提高,在职职工收入增长年度预期目标顺利实现,退休职工过渡性津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在按政策落实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的基础上,累计安排1200余万元,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生活福利水平。通过“职工互助互济中心”、“困难党员帮扶基金”、“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形式和活动,累计安排400余万元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了实际困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一些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地质找矿的工作体系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业务能力建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汉单位的职工住房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积极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上升,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推动事业发展;国土资源部和我省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确保实现“358”宏伟目标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地质工作投入将大幅增加,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巩固地位,壮大实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全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地质工作,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推进党的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抢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进取,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预期目标: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新发现矿产地5~8处,提交预查、普查基地6~10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取得新成效;矿产开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局经济收入增长10%,生产增加值增长8%,净收益增长10%;职工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一)全面加强地质工作
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地质事业职能,着力推进地质工作全面发展,更好地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提高我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开展中小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区域物化遥感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启动全省1:25万~1:50万区域地质图、1:25万区域物化探图以及《湖北省区域地质志》更新工作。开展鄂西地区磷、铅锌、镍、钼、钒、锰、硫铁矿,鄂东地区铜、铁、金矿,鄂东北地区钼、铜矿,鄂南地区钨、金、铜矿,鄂西北地区铀矿、低品位磁铁矿等矿产远景调查评价,优选一批找矿靶区和整装勘查区,明确找矿方向。完成全省优势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查明湖北重要成矿带主要远景区的找矿潜力。继续开展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质遗迹等专项地质调查,进一步拓宽地质技术服务领域。
2、加强矿产勘查工作,提高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把地质找矿作为地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找矿效果。
统筹部署省内矿产勘查工作。以本省重要优势矿产和急缺矿产为主攻矿种,围绕地质找矿“358”目标,部署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湖北段)、鄂西成矿带、钦杭成矿带(湖北段)、秦岭—大别成矿带(湖北段)勘查工作。着力推进大冶铜绿山铜铁金矿田等重点区整装勘查,争取在鄂东南铜金多金属矿潜力区块发现和提交一批新的矿产地。力争启动实施神农架—黄陵北缘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宜昌磷矿北部及兴神保磷矿整装勘查和部分老磷矿区接替资源勘查;加强鄂西地区煤、硫、钼、钒、金、钾盐、铀及观赏石资源选区研究,适时开展普查。积极开展鄂西北地区、鄂南地区稀土矿资源勘查评价。加大对地热资源勘查力度,开展全省地热资源、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监测,在武汉城市圈及周边地热勘查上寻求新的突破。
积极推进省外国外矿产勘查工作。继续抓好西藏、新疆、内蒙等西部省区续作和新上项目,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区域和勘查开发基地。以铜、铁、金、钾盐、铝土、铀等矿产为主攻矿种,着力加强国外矿产勘查开发工作。
3、加强环境地质工作,提高我省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重点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预报工作。深入开展汉江流域、三峡库区湖北段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重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技术指导,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和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继续做好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工作,继续开展武汉城市圈岩溶地质调查与岩溶塌陷重点区监测预警工作,着力推进我省主要城市综合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建设,努力承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进一步抓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评价与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展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西南岩溶流域地下水勘查与开发示范等工作,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实施地下水监测网点改扩建工程,扩大地下水监测区域,提高地下水监测质量。
(二)健全地质工作保障机制
准确把握地质工作中长期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地质工作机制,加强地质勘查队伍建设,落实相关配套措施,为加快转变地质工作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地质找矿工作机制。按照国家地质找矿新机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意见的要求,以落实省部地质找矿合作协议为契机,转变工作思路,完善相关措施,健全有利于地质工作健康运行、推动地质找矿快速突破的工作机制,促进公益性地质项目、基金勘查项目、商业资金项目有序协调开展。当前,要以地调院为龙头,抓好全省地质找矿“358”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地质勘查队伍建设。在保持行政建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纳入一体化管理,统筹全局地质工作。地调院要全面落实建实建强方案,着力加强业务技术能力建设,提高地质工作的综合实力;进一步理顺与各区域所、专业所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运作能力。各区域所、专业所要进一步加大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装备的调控力度,提高队伍的找矿实力。环境总站要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技术层与劳务层分离,精干环境地质队伍。
各单位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地质工作发展需求,制定和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完善首席工程师制度,更好地发挥核心人才的作用。依托重点项目和重大专业技术课题,加强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适用型人才。以岗位培训为主,通过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现场观摩、国际合作等形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执业资格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关执业资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政治上、生活上保障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
3、推动市场主体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局为单元加大市场主体整合力度,以矿为本,延伸产业链,做精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建设承接人员分流、提供经济实力保障。地建工程院要以资产为纽带,加大工程地质、工程建设等队伍整合力度,在巩固建设工程总承包、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基础施工等优势的同时,加强探矿工程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岩芯钻探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房地产开发和矿产开发等工作,努力提高服务地质主业的能力。矿业公司要按照勘查开发一体化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全局现有优势矿权,通过资本运作推进矿产开发工作,重点抓好宜昌杉树垭磷矿、神农架花椒树坪铅锌矿、兴山白果园银钒矿、云应盐矿、罗田大河岸地热、恩施菊花石等优势矿产的开发运作,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
4、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地质工作部署,以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地质科技的先导性作用。
围绕省内重要成矿区带,加强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综合研究。继续抓好桐柏山—大别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其与钼铜多金属成矿关系研究、嘉鱼蛇屋山金矿原生矿富集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利川福宝山盆地钾盐成矿预测研究,力争取得突破。继续开展我省贫磁铁矿、尾矿综合研究和经济评价,推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围绕省内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地质综合研究。继续抓好三峡水库175米蓄水及运行条件下库区重大滑坡变形破坏模式与防治对策研究、武汉城市地质环境资源利用规划研究、武汉岩溶地面塌陷调查与监测预警方法研究等工作,为政府决策和防灾减灾提出对策建议。
加快新技术方法、信息技术和新装备的引进应用研究。积极开展物化遥新技术方法的引进应用研究,发挥其在寻找深部隐伏矿方面的先导作用。继续推进工程地质施工工艺、超深岩芯钻探技术工艺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实时监测系统开发。加大地质工作相关软件的引进应用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地质建设步伐,并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做好全局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相关工作。瞄准技术前沿,引进一批提升地质找矿水平的国内外先进装备。
5、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目标管理。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和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和完善局领导及机关处室联系点制度、专题分析会和汇报会制度,加强对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重点督办,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管理职能,选配得力工作人员,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制定和实施局《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大检查,加大自检、互检、专检和奖惩力度,提高项目成果质量。
加强财务管理。加大国家预算内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重大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确保预期效益得以实现。建立预算执行月度监控制度,切实提高预算执行能力。完善资金管理中心诚信考评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结合全局结构调整部署,积极探索资本运作的有效途径,做好财务资产相关管理工作。按照重点突出、效率提高、整改到位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
规范人事管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劳动人事改革。严格控制队伍规模,除急缺人才和政策性安置外,辅业单位和基地新增工作人员一律通过人事代理渠道以聘用形式解决,并逐步实行聘用人员备案管理。加大离岗人员清理力度,理顺人事关系。认真做好2011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引进适用型地质主业人才。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启动并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兴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建立安全生产督察员制度,大力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进一步完善局控重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着力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安全督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狠抓薄弱环节,强化海外项目的安全管理,加强基地消防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全局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加强和促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1、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扎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五个好”开展党建工作,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五个模范”。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一年一度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坚持党代会制度,按期召开党代会,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加强生产一线党支部建设,使党支部工作全覆盖、无“盲区”。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技术骨干、一线职工、新招录的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提高党务工作水平。继续发挥党内扶贫帮困专项基金的作用,建立基层党员关怀、帮扶机制。继续抓好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适时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2、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开展第十二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抓好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廉政准则》,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业)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进项目、进工地、进班组示范点建设,年内组织开展一次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评比表彰活动。落实以《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的系列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着实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重点对干部任用、财务管理、效能监察、基本建设、矿权转让等管理制度从运行上进行“体检”,对有漏洞缺陷的制度“动手术”,堵漏补缺。继续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以调查核实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
3、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自觉维护和增进班子团结。抓好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大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解决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关键时刻表现等各方面综合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选拔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并在处级干部选拔中继续推行“两推一述”制度。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加快干部队伍年轻化步伐。继续坚持干部交流制度,实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进一步加强对局属单位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执行局属单位管理机构和中层干部配备职数的编制管理,落实局属单位中层干部任免报局备案制度,继续执行组织人事部门派人列席局属单位党委讨论研究干部提拔和重要部门干部调整的会议制度。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解决少数干部存在的深入基层少、能力水平差、工作效率低、不敢碰硬、不求上进等问题,以及个别领导班子存在的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足、驾驭复杂局面的水平不高、群众观念不强等问题。
(四)继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保持队伍和谐稳定
1、继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系统总结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拾遗补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2011年,局仍将对各单位的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各单位要做好相应的资金匹配,并扎实使用好专项资金,发挥其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的最大效益。局将在适当时候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各单位文明单位创建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2、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按照中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性收入正常增长。继续实行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职工和技术骨干倾斜的政策。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与目标考核挂钩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鼓励各单位探索按工作成果和资本、技术贡献参与分配的形式,探索保障低收入困难职工收入水平的方式和途径。
3、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着力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局大院建设开发步伐,推进在汉单位基地建设和职工住房建设,多渠道解决在汉单位职工特别是技术骨干的住房问题。抓好职业学院汉南校区、地建工程院葛店工业园和八一路综合楼、地质环境监测大楼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完成鄂东南队黄石地质里基地、四队二号基地、鄂西北所解放路基地、鄂东北队孝昌基地、宜昌队马兰坡基地建设开发项目开工前的相关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4、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按政策落实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在健全完善离退休工作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贯彻中组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服务工作的途径。贯彻省委老干部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内局将对各单位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及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一次检查,适时开展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离退休职工积极组织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大离退休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办事能力和服务质量。
5、积极营造和谐稳定氛围。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修订和实施事务公开管理办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弱势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和重大决策事项职工队伍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职工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妥善处理职工内部矛盾。部署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法制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加强保密工作,认真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杜绝失泄窃密事件的发生。
6、推进地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地矿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弘扬“三光荣”精神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老同志活动室、室内外健身和运动场地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举办全局性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推广普及大众广播操等方式,引导职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即将复刊的《问荆草》杂志为平台,逐步繁荣地矿文艺创作,向社会展示地矿人的风采。
同志们, 2011年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争先的工作激情,坚定锐意改革的决心,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