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思科交换机:龙舒净土文今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0:19:20

龙舒净土文今译

宋 国学进士王日休 著

演莲 译

目 录

像赞及序

 丞相周益公赞

 晋轩李居士赞

 王龙舒国学传

 王虚中传(节录)

 龙舒净土文序一

 龙舒净土文序二

 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序

第一卷 净土起信 九篇

   净土起信一

   净土起信二

   净土起信三

   净土起信四

   净土起信五

   净土起信六

   净土起信七

   净土起信八

   净土起信九

   备说

   阿弥陀经脱文

 第二卷 净土总要 七篇

   净土总要一

   净土总要二

   净土总要三

   净土总要四

   净土总要五

   净土总要六

   净土总要七

 第三卷 普劝修持 九篇

   普劝修持一

   普劝修持二

   普劝修持三

   普劝修持四

   普劝修持五

   普劝修持六

   普劝修持七

   普劝修持八

   普劝修持九

 第四卷 修持法门 十五篇

   修持法门一

   修持法门二

   修持法门三

   大菩萨修行兼修净土法门四

   大菩萨修净土法门五

   修持法门六

   修持法门七

   修持法门八

   修持法门九

   修持法门十

   修持法门十一

   修持法门十二

   修持法门十三

   修持法门十四

   修持法门十五

   食肉说

   观音坐相说

 第五卷 往生事迹 三十篇

   一、东晋远法师

   二、东晋刘遗民

   三、东晋阙公则

   四、石晋翰林学士张抗

   五、宋江陵僧昙鉴

   六、南齐扬都僧慧进

   七、后魏壁谷僧昙鸾

   八、隋开觉寺僧道喻

   九、唐京师僧善导

   十、唐台州僧怀玉

   十一、唐汾州僧启芳圆果

   十二、唐真州僧自觉

   十三、唐睦州僧少康

   十四、唐并州僧惟岸

   十五、唐长安尼净真

   十六、唐房翥

   十七、唐长安李知遥

   十八、唐上党姚婆

   十九、唐并州温静文妻

   二十、唐张钟馗

   二十一、唐张善和

   二十二、石晋凤翔僧志通

   二十三、国初永明寿禅师

   二十四、宋明州僧可久

   二十五、宋会稽金太公

   二十六、宋潭州黄打铁

   二十七、宋临安府仁和吴琼

   二十八、宋荆王夫人

   二十九、宋观音县君

   三十、宋冯氏夫人

 第六卷 特为劝喻 三十七篇

   一、劝士人

   二、劝有官君子

   三、劝在公门者

   四、劝医者

   五、劝僧

   六、劝参禅者

   七、劝富者

   八、劝贪吝者

   九、劝孝子

   十、劝骨肉恩爱者

   十一、劝妇人

   十二、劝仆妾

   十三、劝农者

   十四、劝养蚕者

   十五、劝商贾

   十六、劝工匠

   十七、劝多屯蹇者

   十八、劝骨肉怨憎者

   十九、劝渔者

   二十、劝网飞禽者

   二十一、劝为厨子者

   二十二、劝作福者

   二十三、劝诵经人

   二十四、劝贵人

   二十五、劝大聪明人

   二十六、劝买酒者

   二十七、劝开食店者

   二十八、劝屠者

   二十九、劝在风尘者

   三十、劝罪恶人

   三十一、劝病苦者

   三十二、劝疾恶为神者

   三十三、劝军中人

   三十四、劝恶口者

   三十五、劝童男

   三十六、劝室女

   三十七、八八儿口生莲华

 第七卷 指迷归要 七篇

   一、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二、戒禅师后身东坡

   三、喆老后身多忧苦

   四、古老后身耽富贵

   五、西方如现受官

   六、三菩萨修兜率

   七、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第八卷 现世感应 十八篇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二、陈企念佛却鬼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六、软嫂念佛眼明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九、念佛风疾不作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十一、念佛屋压不死

   十二、念佛痁疾遂愈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十六、梦佛遂得聪辩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第九卷 助修上品 十六篇

   一、习说

   二、葛守利人说

   三、施报说

   四、至人延年说

   五、食肉说

   六、戒杀盗淫说

   七、饮食男女水

   八、贪折前程说

   九、福慧说

   十、习慈说

   十一、为君子书

   十二、为圣为佛说

   十三、阿罗汉说

   十四、楞伽经说

   十五、二天人说

   十六、小因果说

 第十卷 净浊如一 十篇

   一、情说

   二、即是空说

   三、六根说

   四、真性说

   五、心乃妄想说

   六、五蕴皆空说

   七、废心用形说

   八、用形骸说

   九、齐生死说

   十、我说

     

    后记

 

丞相周益公赞

    皇皇(注1)然而无求,惕惕(注2)然而无忧。悯颓风之将坠,揽众善以同流。导之以仁义之原,诱之以寂灭之乐。人见其有作,而莫识其无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觉。

【注释】

(1)皇皇:盛大的样子。

(2)惕惕:心有所惧。

    【译文】

    心志高大而无所希求,身形戒惕而无所烦忧。悯念世风即将败坏,愿统揽众善以回归净土之域。既引导人们趣向道德仁义的本心,又劝诱使归于寂灭无生之乐。从表面上,人只见他有所做,而不识他内心清净无为。所以于中道奄然立化,而留给人们以真实觉悟的启示。

晋轩李居士赞

心焉遗尘,迹则混俗。庞居士(注1)之修持而无家,何子季(注2)之精进而不肉(注3)。禅宗立言,莹彻群疑。崇莲池之梵行,洞祖佛之神机。硗然颊颧(注4),约略抚缋(注5)。湛然一性(注6),唯安养(注7)之归。

【注释】

(1)庞居士:即庞蕴。唐代著名在家禅者。衡阳(湖南)人。世代业儒,独蕴居士仰慕内法,曾参谒石头希迁、马祖道一等禅师,而有所悟。其一生,常以偈语阐明禅旨,所写诗偈多达三百余篇。《卍续藏》第一二零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收有《庞居士语录》三卷。上卷收录居士与马祖、石头、药山、齐峰、丹霞、百灵、普济等禅师之问答机缘;中、下二卷则收诗偈百余首。

(2)何子季:即何胤,字子季。南北朝时代人。齐武帝时为建安太守。武帝即位,起为光禄大夫,辞不受。曾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所著有《百法论》、《十二门论》、《法周易》、《毛诗隐义》、《礼记隐义》等。

(3)肉:比喻凡俗浅薄鄙陋。如肉眼凡夫。

(4)硗然颊颧:硗,硗薄。颊颧,指脸部。

(5)缋:同“绘”。

(6)一性:指正因佛性。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备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

(7)安养:即极乐世界之别称。

    【译文】

    他的内心本然清净,其形迹则和光同尘。虽居家而不恋家,恰似唐朝庞居士的修持;虽混俗而不随俗,一如梁时何子季的精进。于禅宗不立文字处立言,而使群疑当下冰释。他极力推崇净土的梵行,是因为他洞达佛祖的度生神机。他那清癯的神貌,只能约略描绘;而他那清明澄澈的正因佛性,则只有极乐世界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王龙舒国学传

   云栖沙门袾宏撰(按:即莲池大师)

  宋王日休,龙舒人。端静简洁,博极经史。一旦捐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自是精进念佛。年六十,布衣蔬食,日课千拜,夜分乃寝。作净土文劝世。将卒,三日前,遍别亲识,有不复相见之语。至期,读书罢,如常礼念。忽厉声称阿弥陀佛。唱言:佛来迎我!屹然立化,如植木矣。邦人有梦二青衣引公西行者。自是家家供事云。赞曰:

龙舒劝修西方,最为激切恳到。非徒言之,亦允蹈之。至于临终之际,殊胜奇特,照耀千古。呜呼。岂非净土圣贤入廛垂手者耶!

    【译文】

    宋朝王日休居士,安徽龙舒人。他为人端庄沉静,简洁朴实。虽然博通经史,但其后却全部放弃了。他认为世间的学问都是烦恼业习,不能解决吾人的生死大事,只有往生西方,才能得到究竟的归宿。自此以后,精进念佛。到六十岁时,他仍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每天固定礼佛千拜作为功课,至深夜才歇息。并作《龙舒净土文》劝世。在即将往生的前三日,遍向亲属道友告别,话语中流露出有不复相见的意思。到了往生的这一天,他为众学子讲解经书的义理之后,仍然像往日一样持诵礼拜到深夜,忽高声称念阿弥陀佛数声,接着说:“佛来迎接我了!”言毕,便屹然站在那里往生了。当夜他们乡村中有人梦见二青衣童子引龙舒居士向西而行,遂传为胜异,因此家家供奉。今为王居士作赞词说:

    龙舒劝修西方,最为激切肯到。并非徒托空言,也能信实履行。至于临终之际,尤其殊胜奇特。其光辉照耀千古!真难得啊!这位龙舒居士,安知他不是净土圣贤,倒驾慈航示现人间来拯拔众生苦难的呢?

王虚中传(节录)  

  知归子彭际清撰

王虚中,名日休。庐州人。宋高宗时,举国学进士,弃官不就。著书名龙舒净土文。自王公士大夫,下至屠丐僮奴皂隶优妓之属,咸以净土法门劝引皈依。其文浅说曲喻,至详至恳,若父兄之教子弟然。虚中尝以无量寿经,称赞西方,义蕴深广。而自汉迄宋,译文晦塞,罕中伦节。致我佛说经之旨不白。乃祷于观世音,会四本而译之。三年乃成,厘为五十六分。文辞尔雅,条理灿然。遂得大行于世。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有疾,垂死,梦一人自称龙舒居士,谓曰:汝起饮白粥,疾当疗。且汝尚忆阙仲雅教汝修行捷径否?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既觉,索粥饮之,立愈。彦弼初未识虚中,既而见其画像,与梦合。使诸子往受学焉。虚中将卒,前三日遍别道友,勖以精修净业。云将有行,不复相见。及期,与生徒讲书毕,礼诵如常。时至三更,忽厉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佛来迎我。屹然立化。彦弼闻而感之,为刻虚中像,并述其事传远近。自是庐陵人多供事之。

    【译文】

    王虚中,名日休。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南宋高宗年间,考取国学进士,但他却放弃官职,居家专修净业。所著一书名《龙舒净土文》,上自王公士大夫,下至屠夫、乞丐、僮仆奴婢、衙门里的差役,以及优人艺妓之类的人,居士都以净土法门劝勉引导他们归依。其文字浅显而又能善用各种譬喻,就像父兄在教导子弟一般。虚中曾认为《无量寿经》的内容称赞西方依正庄严,含义深广。所憾的是自汉朝至宋代以来,由于所译的文字晦涩不畅,其中的义理罕能达到信实确切,以致佛说此经的意旨不能够完全明白地发挥出来。于是便向观世音菩萨像前至诚祈祷,然后会集四种不同的译本而重新加于译作,经三年才完成,厘定为五十六分。全经文辞雅正,条理鲜明。因此遂使此经广传于世。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庐陵(今江西吉安)有一位李彦弼,身患重病,临死前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自称为龙舒居士的人对他说:“你的病不要紧,只要起来吃一碗白米粥,你的病就会好了。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阙仲雅教你修行的捷径?”彦弼答说:“就是教我每天念佛不间断的那件事吧。”彦弼梦醒后,就向家人要了些米粥喝下,他的病果然立即就好了。彦弼在此之前并不认识虚中,后来见到他的画像,与梦中所见的完全相同。就命诸子前往求受教化。虚中即将往生的前三日,遍向诸道友告别,勉励他们精进念佛修行净业。并说自己就要走了,以后不能再相见了。到了往生的这一天,他为众学子讲解经书的义理之后.仍然像往日一样持诵礼拜到深夜三更,忽声音洪亮地称念阿弥陀佛数声,接着说:“佛来迎接我了!”言毕,便屹然站在那里往生了。彦弼听到此事后,大受感动,因此就特为虚中刻画一尊像以作供奉,并记述他的事迹而流传远近。自此住在庐陵地方的人,大多数家里都供奉有王虚中居士的像。

龙舒净土文序一 

阿弥陀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于七趣(注1)。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如幻三昧(注2),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复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当是念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悉皆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友人龙舒王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捐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西方之归。自是精进,惟佛为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皇恤。闲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为有道之士也。绍兴辛巳秋,过家君于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著,具有颠末。将求信道锓木传焉,诿余序其书。故为之题其端云。虚中名日休。十月旦状元历阳张孝祥序。

    【注释】

(1)七趣:指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

(2)如幻三昧: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变现种种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师之变现男女、兵众等,皆能如意而无所拘碍。菩萨即住于此三昧中,虽以如幻三昧之变化无碍广度众生,亦了知一切诸法如幻之理,故菩萨不执着度化众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译文】

    阿弥陀佛以大慈悲愿力,摄受不同品类的众生。其修行念佛的方法很简单,而证果又极为迅速。或许有人不相信有此便宜事。我就对他说: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性;极乐国土,原是你的本心。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而沉沦于七趣,以致我与佛之间的距离便如天地间的悬隔。佛为着这个缘故,施用种种慈悲方便,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阿弥陀佛现无量如幻三昧,建立极乐世界极具庄严美好。本师释迦如来又以无碍辨才智慧为众生演说,希望众生能够欢喜爱乐,信受奉行。只要于日用之中能发一念信心,念彼阿弥陀佛的名号,发愿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就能恢复自性中所具有的全部性德,与佛无异。当此一念清净心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与极乐国土便全体现前。如是不断修习,乃至工夫纯熟,此幻身坏时,此性不坏。西方金莲华台,本是自己性种所生。所以往生其中,就如同回到自己的故居那么自然。此时,诸佛菩萨即是我的眷属,因体性本无差别,当然自相亲爱。

    我的友人龙舒王虚中,为人端静简洁,博通群书。曾训诂注解六经(《诗》、 《书》、 《礼》、《乐》、《易》、《春秋》)诸子的文字达数十万言,后来全部舍弃,认为这都不过是世间的业习,并非究竟法,只有西方才是他真正的归宿。自此精进修行,专心念佛。年届六十,仍布衣疏食,跋涉千里,专以净土法门教人。多年来风雨无阻,寒暑不替。闲居则日课千拜,至深夜才歇息。他的面貌奕奕有光,一望即知是一位有道之士。绍兴辛巳(公元1161年)秋,虚中来宣城探望家父,住在我家两个月,我才看到他所著的净土文。其中凡修习法门以及感验显著等,都具有始末次序。此书正要请求信心道友刻板流通,嘱我为该书写一篇序文,因此就写下这篇文字题在该书的前端。顺便提一句,虚中名日休。十月初一状元历阳张孝祥序。

龙舒净土文序二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人。众生愿生彼国者,一称其名,随念往生。末世之人,皆于命终气绝之后,令他人称念十声,谓之十念,何益于事。却不知于平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念不离西方净土,念念愿见彼佛弥陀。直至命终,不差不乱。莲台上品,决定化生。五浊恶世,更不再入。但阐提(注1)之流,不信有之。被恶业昏翳,既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此入地狱如箭射,诚可悯也。譬如遐邦绝域之人,居处服食,不异禽兽,安知有中国富贵快乐。一旦或有语之者,咸以为妄。其中乃至一人,听而信之。念慕中国,大厌彼土。愿身殁而生焉。今生中国之人,岂无若辈乎。此世界中,岂无遐邦绝域乎。既有南赡部洲(注2),便有西方净土。又安知不同在此天地之间哉。舍此生彼,亦理之常,乌得而不信。诸佛无妄语,佛语不误人。先贤达士,及禅门宗师,亦多修净土。惟龙舒王居士信之笃,修之勤。正念现前,临终明白,净土之归无疑矣。自利利他,又作净土文十卷。引三教经书为证,方便利益,开导后人,可谓一念万年。岁久板翳,不任披阅。吾侄元益逊斋,自号康庐隐客。乃先兄道山左丞之子。夙植善本,来生我家。行己立身,靡不在道。饥寒病苦,周恤有恒。道释诸经,印施饶益。修行净业,惟己自知。纷纷盆盎中,见此古罍洗(注3)。余甚嘉之,宜其咸称为善人君子也。发心重为刊梓,欲寿其传。愿一切众生悉归净土。刊至第四卷第九第十板,铁笔有碍。出舍利三颗,嵌罅深隐,光彩璀燦。众惊异焉。此皆阿弥陀佛悲智示现,龙舒居士愿力不泯,吾侄信心坚固所致。谓佛法无灵验,西方无净土,可乎。旧板重刊,善缘圆满。诸仁者切莫于纸上板上,作背向两般错会。虽然,本性弥陀,惟心净土,岂欺我耶。吁!仁智之见有不同,中人以上可语也。于是乎书。 

延祐三年岁次丙辰中秋日,同修净土信士,奉训大夫,前江淮等处财赋都总府副总管,古寿吕师说,书于浔阳寓舍之信堂。

   【注释】

(1)阐提:指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

    (2)南赡部洲:又名南阎浮提,我们所住的世界,就在这个洲之内:

    (3)罍洗:罍,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也可用来盛水。壘洗,指大杯,大樽。《诗-周南-卷耳》云:“我姑酌彼金罍。

    【译文】

    《华严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世间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没有信心。净土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的记载。阿弥陀佛现在是极乐世界中的导师。在他未成佛以前,曾发有四十八愿,愿愿度人。若有众生愿意往生到他的国土,能发一念信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随念往生。可是末世之人,皆于命终气绝之后,请他人代为称念十声,以为这就是所谓十念,这能有什么益处呢?却不知修净土的人,当于平日就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念不离西方净土,念念愿见阿弥陀佛。直至命终,心念仍然保持不差不乱,则决定化生极乐净土上品莲台,五浊恶世更不再入。但那些没有善根的人,哪会相信有这等事。因为他的心智被恶业障蔽,既不能自修又要妨碍他人修,这种人入地狱有如箭射一般快速,实在可怜悯啊!譬如住在僻远蛮荒之处的人,他们的衣食住行,简直和禽兽差不多,哪里知道有中国这样一个富贵快乐的地方,假如有人把这个事实告诉他们,他们必定认为这话很荒谬。但其中也不乏有人能听而信之,渴念仰慕中国,对自己所住的地方感到厌倦,愿身死后能投生到中国来。今生在中国的人,难道就没有这种人吗?这个世界中难道就不存在还未开化的地方吗?既有南赡部洲便有西方净土,又怎知西方净土不同在此宇宙之中呢?舍此生彼,这本来也是很平常的道理,怎么会不相信呢?诸佛无妄语,佛语不误人。虽然先贤达士及禅门宗师也有很多人修净土,惟龙舒王居士,不但信心笃实,而且修持也极为精勤,所以正念现前,临终自知时至,其往生净土决定无疑。居士为自利利他,著有净土文十卷,引儒、佛、道三教经书为证,方便利益,开导后人,真可说是一念慈心,利及千秋万代啊。因年深岁久,旧板印出来的字迹模糊不清,读起来很费神。我有一位贤侄名元益字逊斋,自号康庐隐客,是我先兄道山左丞的儿子。他宿植善根深厚,来生我家。凡立身处世,待人行事,无不以道义为先。对于饥寒病苦的人,则随时给予周济。并且经常发心印施各种佛经及道教的书,以劝化饶益世人。至于他修行净业的工夫达到如何程度,这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在许多杂乱的盆盎中,居然还能发现到这样贵重的古酒樽,我真为他感到嘉慰,怪不得大家都称他为善人君子啊!正是他发心要为《龙舒净土文》重新刻板印行,希望此书能够流传长久,愿一切众生同归净土。当刊刻到第四卷的第九第十板时,忽然觉得铁笔有碍.经检视,却发现木板中居然嵌有舍利三颗。这三颗舍利嵌罅深隐,光彩璀璨。众人都觉得既惊喜又不可思议。这正是阿弥陀佛的悲智示现,龙舒居士的愿力不泯,吾侄信心坚固所致。有人说佛法无灵验,也没有什么西方净土,怎么可以这样瞎说呢?

    旧板重刊,善缘圆满,希望诸位仁者切不要在语言文字上作模棱两可的理会。虽然本性弥陀惟心净土都是真实不虚的,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的见解,然而这也只能跟中等以上资质的人才可以谈论这方面的事。基于以上这几种缘由,所以写了这篇文字。

    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岁次丙辰中秋日,同修净土信士、奉训大夫前江淮等处财赋总府副总管,古寿吕师说,书于浔阳寓舍之信堂。

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释印光谨撰

众生心性,与佛同俦,由迷背故,轮回不休。

如来慈愍,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

无奈根性,万有不齐,非出格人,决难出离。

因兹特开,净土一门,普摄一切,上中下根。

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一念投诚,即登彼岸。

等觉菩萨,德与佛齐,尚须往生,方证菩提。

博地凡夫,具足烦恼,不肯念佛,如何是好。

寄语世人,同生信愿,执持佛号,始终莫变。

待至临终,蒙佛接引,顿出五浊,直登九品。

见佛闻法,亲证无生,乘大愿轮,普度有情。

净土法门者,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具缚凡夫,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上而至于等觉菩萨,位邻佛果,尚须往生,方成正觉。至顿至圆,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阿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谓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令其闻者信受奉行,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溯自大教东来,远公创开莲社。嗣后宗教高人,无不弘赞。如智者、慈恩、清凉、永明等,以其为初机入道之第一要门,华严成佛之末后一著也。由是具缚凡夫,仗佛力以了生死者,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当南宋时,吾宗先德有龙舒居士,名日休,字虚中者,乘愿再来,以身说法。虽在尘俗,不纳妻室。虽入国学,不履仕途。发挥儒佛之正宗,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咸生净土,作为此书,普遍倡导。言浅而典,理深而著。俯顺劣机,循循善诱。曲尽婆心,无所不至。恐其畏难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毕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如陈企被所杀之怨鬼见逼,由念佛而鬼遂不现。因兹毕世念佛,临终往生。且能归而叙述前因,亲现生西本身妙相。使先未预闻,则便被鬼夺命,永劫沉沦矣。所以观经三福,初则世善皆堪回向。及至九品,末则狱现,尚获往生。至于一心不乱,妙观圆成,证三昧而往生者,更不须言矣。是知净土法门,普摄群机,了无弃物。猗欤大哉。  其书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生决定往生为宗。详观断疑生信,普劝修持,往生事迹,特为劝喻等,以及居士一生所行,末后所现,则上中下三根,无根不被。信愿行三法,无法不彰矣。爰付剞劂,普遍流通,企酬释迦说法,诸佛证明,列祖传灯,居士著书之大慈悲心于刹尘海滴云耳。

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故净土法门,乃超脱轮回之捷径。倘能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诚,必能与佛感应道交,临终亲蒙接引,即得带业往生。

龙舒居士著成此书,曲尽婆心。劝人修行念佛,语意恳切,循循善诱。盖欲勉人以必为,要人以必至。其爱人之心,可谓恳且切矣。普愿读者详味其言,谛思其义,息心实求其益。发菩提心,生真信愿,勇猛精进,持佛圣号,求生西方。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如愿往生极乐世界,庶不辜负龙舒居士劝人念佛之婆心焉。 

戊戌年元旦日林侠菴顿首敬劝

    【说明】

    以上两篇序文系近代大德所作,文字较为易懂,因此不另加译白,以免累赘。

龙舒净土文卷第一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予遍览藏经及诸传记,取其意而为净土文。无一字无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说。欲人人共晓,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龙舒人也。世传净土文者不一,故以郡号别之。

【译文】

    我平常遍读大藏经以及各种传记,秉承佛经及祖师大德之意,因之撰写这部净土文。可以说没有一言一字是没有根据的。希望读者不要因为我个人的微不足道而轻视这本书的内容。我的本意只是想让人人都能懂得净土法门的殊胜及修持的捷径,因此所应用的语言力求平直通俗而不加于文采的修饰。我的祖籍是龙舒(今安徽舒城)。因为世间所流传的净土文有很多种,所以我就用本郡的地名来加以区别。 

净土起信一

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佛之所以训人者,无非善。与儒教之所以训人,何以异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净土为心,则见于日用之间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善则为君子、为大贤。现世则人敬之,神佑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

其次为业缘所夺,而不能专志于此。苟有志焉者,亦恶缘可以自此而省,善缘可以自此而增。恶缘省而不已,终必至于绝其恶。善缘增而不已,终必至于纯乎善。恶既绝矣,善既纯矣,非为君子而何?非为大贤而何?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

又其次,不知礼义之所在,不知刑罚之所畏,惟气力之为尚,惟势力之为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为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虽不能尽超乎刑罚,亦必远于刑罚矣。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庸人稍知佛理者,世必目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

或曰:从孔子之言,而以儒教为心,岂不益于生前乎?何必净土哉。曰:此世间法耳,非出世间法。世间法,则不出于轮回。出世间法,则直脱轮回之外。净土既益于生前,又益于身后者,以其兼世间出世间法故也。

【译文】

说到修学净土法门,在现前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好处,而其所余的功德,在身后益发显明。可是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的人,总以为念佛求生净土只是为身后的事作打算,殊不知念佛对于生前的利益可大着呢!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佛家平常对人的教诲,无非劝人深信因果,导人改恶从善。这与儒家平常教人“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训导,哪有什么区别呢?只是所用的名词有所不同罢了。因此若有人能立志修学净土,那么他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意念中所想的,口中所说的,身体上所做的,可以说没有一样不是善的。一个人的思想、语言、行为都是善的,不仅可以成为君子,而且也可以成为大贤。在现世中,人们尊敬他,天神护佑他,不但福禄可望增长,而且亦可延年益寿。这样说来,如能遵从佛的教诲,立志修学净土,谁说对生前没有利益呢?

再说,往往有些人因为受业力恶缘所障碍,所以不能专志修学净土,但如果有人立志坚定确实,即使有恶缘,也可以从此逐渐减少,善缘从此逐渐增多。恶缘不断减少,终必可以达到无恶;善缘不断增多,终必可以达到纯善。既达到无恶而纯善的地步,不称他为君子又该怎么称呢?不称为大贤又是什么?这样说来,如能遵从佛的教诲,立志修学净土,谁说对于生前没有利益呢?

又譬如说:世同有些人往往不知凡事要合乎礼义,不知处世要畏惧刑罚,只是凭着一身气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听从有势力的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是知道立志修学净土,也就必能知道时常省察自己的过失而痛改前非,凡所作为虽不能做到完全合于礼义,但至少也能接近于礼义。虽不能做到完全避免刑罚,但至少也能远离刑罚。这样,渐渐地便可以脱离小人的范围,终必归到君子这一边。因此平常人稍微知道一些佛理,世间人就直把他当作善人看待,这就是学佛的成效啊。这样说来,能听从佛的教诲,立志修学净土,谁说对于生前没有利益呢?

或者有人说,听从孔子的话,立志接受儒家正统的教育,难道不是一样可以利益生前吗?何必一定要修学净土?我认为,儒家所说的道理虽然好,但只是世间法。不是出世间法。学世间法学得再究竟,终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修学出世间法,则可以径直超出六道轮回。所以净土法门既有益于生前,又有益于身后,这是因为净土法门是兼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缘故啊。 

净土起信二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物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汩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译文】

说到修学净土法门,有从义理上去体悟的,有在形迹上去行持的。从理上说,净业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凡存心行事皆不脱离净土的理念,这就是前一篇中所说的。但若论形迹,只要每天能有早晨喝茶的片刻工夫也就行了。不必强调要整天修持。这片刻工夫就是指的十念法门。因为修持净土法门的成就分有九品,所以人人都可以修。纵然是罪大恶极的人,佛也不忍舍弃。只要造作恶业的人能冼心革面,回心向善,也同样可以转化为善人。故此十念法门,人人都可以受持。譬如一间久不透光的暗室,只要点亮一盏灯,当下房间就明亮了。所以即使是屠马杀牛的人,能放下屠刀,也一样可以修学佛法。可见修净土法门并不难,而且也不妨碍世间一切俗事。做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公职,读书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修读,经商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生意,务农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耕种。当公务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事务,乃至出家的僧侣修十念法门也不妨碍他参禅。无论做什么行业,与修净土的十念法门都不会有碍。因此论及修持十念法门的工夫,只需早晨吃茶的片刻时间。而这片刻修持的工夫,就足可以成为万万劫永不朽坏的资粮。有这样大的功德利益,人为什么不肯去修呢? 

每见有做小买卖的人,花一钱的成本而得到二钱的利,就喜形于色,以为已赚得很多了。走远路的人,走一日就赶上了二日的路程,心里也必欢喜,以为自己所走的路程比平常快多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得就知道欢喜。假如花二钱而买到只值一钱的物品,他心里必然就会懊恼,以为这太亏本了。走路的人,要是走两天才仅及一日的路程,心里必定也会苦闷,以为这样走路太费时间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失便会忧恼。然而,有许多人却把一生中有限的光阴,白白地糟蹋了。对于这样大的损失,反而不觉得痛心。至于净土法门,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殊遇,今日幸而能够得知,所得的利益可大了,反而不知庆幸欢喜。这是徒然只会计较小得小失,及至关系到大损失大利益,便一塌糊涂了。怎么会这样没头脑呢?何况修学十念法门,费时既短,用力不多,而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却有说不尽的大。人为什么不肯发心去修学呢?值此时节因缘而不修不学,真是可痛惜啊!

净土起信三

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前所见,遂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且如陋巷粪壤之居者,安知有广厦之清净。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弊箧锱铢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故处此娑婆浊世,不信其有清净佛土;所以生长于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于营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杂于忧恼,不知彼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也。况佛切戒人以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世人妄语者,非以规利,则以避害。佛无求于世,何规利之有。佛视死生如刀斫虚空,何避害之有。是佛无所用其妄语也。世间中人以上者,犹不肯妄语以丧其行止,况佛乎?其言可信,无足疑者。故先贤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为奸党者,刻之于石,天雷击之。今以金宝彩色,镌刻装绘,以为轮藏,贮佛之言。供以香华,严以神龙。使其言之妄,则又甚于奸党之碑。何为历千百岁,而天雷不击之哉?以其言之诚也。言之诚而不信,将何俟哉。是故净土之说,更无可疑者。况自古及今,修此者感应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感应在第五卷。

    【译文】

平常没有看过佛经的人,突然听人介绍净土种种极为美妙庄严的景象,大多不会相信,这不足怪啊。因为人们限于目前所能见到的现象,便认为眼前所看不到的,大概也不过是如此而已。譬如有人习惯住在陋巷或贫民窟里,他哪知道外面有钱的人家,所住的高楼大厦既广阔又清净。每顿连粗劣的饭菜都吃不饱的人,哪知道有钱的人家,每餐都是满桌子的山珍海味。破箱子里只有零星碎钱的人,哪知道有的人金银财宝蓄满府库呢?以此类推,久处于这娑婆五浊恶世的人们,当然难于相信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清净极乐国土。在这世界的人,都是从胞胎出生长大的,当然不知道极乐国土里的众生,有可以从莲花中化生的。在这个世界,普通人的寿命不过百年,当然不知道极乐国土的众生,他们的寿命可以达到难于计数,在这个世界,衣食生活必需靠经营劳作,当然不知道极乐国土里有自然的衣食,可以随念而至。在这个世界,往往快乐常伴随着忧恼,当然不知生活在极乐国土里的众生,所享受的是纯一净妙的快乐。虽然这样,我们对于佛所说的话,却不可以因为眼前看不到便不信有这个事实。何况佛常殷切地告诫人不可以妄语,佛当然更不会说妄语去骗人。大凡世人说妄语骗人,不是为了谋利,便是为了避害。佛于这世间一无所求,自然没有谋利的企图。佛视生死如刀砍虚空,自然没有避害的必要。世间具有中等以上的人品,犹且不肯说妄语,以免丧失自己的品行,何况是受人天所敬仰的佛呢?因此佛说的话绝对可信。先贤曾说:“如果连佛说的话都不能相信,那世间还有谁说的话可以相信?”从前有人诬蔑忠臣为奸党,并把诬文刻在石碑上,随即遭天雷所击。今佛门中所创的轮藏,用金宝彩色,镌刻装绘,制作精美,其中贮存的都是佛的言教。轮藏前有香花供养,又罗列天龙八部诸神以严护。倘使佛所说的话确属妄语,这个罪过比诬蔑忠臣为奸党的罪更为严重,为何历经千百年以来。不遭天雷所击呢?这便可以证知佛所说的一言一语皆真实不虚。言既真挚无伪而犹不肯信受,那还等待什么?对于佛所教示的净土法门,实在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况且自古至今,修学这个法门的感应事迹极多,就更加可以深信无疑了。有关感应的事迹编在第五卷中。  

净土起信四

儒者或以释氏之徒无戒行,故轻其教,而因以不信净土。是不然。岂可以道士不肖而轻老子,士人不肖而轻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废言,况可以其徒而轻其教乎?

释氏之教,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其世间法与吾儒同者,不可以缕数。姑举其大者言之。释氏之所以孳孳训世人者,无非戒恶劝善。而吾儒何尝不戒恶劝善哉。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杀生、偷盗、邪淫为身三业。而孔子言:“胜残去杀”。诗人言“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是岂不戒杀哉?盗固不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诗人刺不好德而悦美色,是岂不戒邪淫哉?佛以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业。孔子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岂不戒妄言也?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岂不戒绮语也?《书》称:“尔无面从,退有后言”,岂不戒两舌也?恶口谓之恶怒之声,尚未至于秽语。荀子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未尝不戒恶怒之口也。佛又以贪、嗔、痴为意三业。孔子谓:“见得思义”,是则戒贪矣。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则戒嗔矣。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是则戒痴矣。由此言之,儒释未尝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于世间法。释氏又有出世间法。儒家止于世间法,故独言一世,而归之于天。释氏又有出世间法,故知累世,而见众生业缘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欲知释氏之所长,须看楞严、楞伽、圆觉,与无盖障菩萨所问经,及晓金刚经之理。未能如是,而遂非之,则孔子所谓不知而作之者,可不戒哉。诚如是,则释氏为可信矣。其言净土,乌可以不信哉?所谓出世间法,净土尤其要者。不可以不勉也。

【译文】

世上有尊崇儒教的人,由于看到少数佛教徒的戒行不清净,便轻视佛教,因而也连带不信净土法门。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我们难道可以因为某个道士的行为怪诞便轻视老子,或者因为某个书生的品行不端就轻视孔子?有智慧的人集思广益,尚且不会因为某人的名位低微而不采纳他的正确见解,又怎可以因信徒的问题而轻视他们所信奉的教呢? 

佛所宣说的教理,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佛所说的世间法与儒教多有相同之处,在这里不能一一条陈缕析。今姑且举一个大概来说明。譬如:佛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训导世人,无非戒人去恶,劝人从善;而儒教何尝不是戒人去恶,劝人从善呢?佛把杀生、偷盗、邪淫归纳为身所造的三种恶业。而孔子主张说:“遏制残暴,避免刑杀。 ”因此就有诗人赞颂说文王的德泽能施及鸟兽昆虫。这岂不是都劝人戒杀吗?至于盗,那就更不用提了。孔子说:“我从未见过有人爱好道德能像爱好美色那么深切。”因此就有诗人讽刺那些不好德而追逐美色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岂不是都一样在劝人戒邪淫吗?佛把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归纳为口所造的四种恶业。孔子说:“如果说话不信实,不知他该如何立身处世?”这岂不是在劝人戒妄言吗?又说:“说话花言巧语,态度伪装和善,这种人很少存有好心。”这意思岂不是在劝人戒绮语吗?《书经》上记载舜对禹说:“我要是有过失,你就指正我。不要当面听从我的话,背后却又有许多怨言。”这意思岂不是在劝人戒两舌吗?恶口是指口出恶声骂人,还不至于说肮脏下流话。若是说肮脏下流话,那就更加罪过了。荀子说:“说一句中伤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厉害。”可见儒家未尝不劝人戒恶怒之口。佛又把贪、嗔、痴归纳为意所造的三种恶业。孔子说:“见有利益可得,就要想到这合不合道义。”这是属于戒贪。又说:“伯夷、叔齐从不记恨别人以前的过错。”这是属于戒嗔。又说“既感困惑却仍不肯用心学习,这是下等人的品质。”这也就是戒痴了。我们从这些话来看,可见儒释二家的立意观念未尝不同。所不同的是儒家的教育只是侧重在世间法上,而佛教教育则兼有出世间法。儒家着重世间法,所以只说一世,认为死后便还归自然。佛教兼有出世间法,强调累世因果循环,并且透析众生业缘的本末。这是儒释二家所不同的。要想了解佛教深邃的道理,可以去看《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无盖障菩萨所问经》,以及《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假如对佛经的义理不了解,就随便提出批评,那便是孔子所说的:“不知其理而妄作臆断的人”。不可不戒啊。如果能潜心去多读一些佛经,你就会认同佛说的话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对于佛所说的净土,又怎么会不信呢?所谓出世间法,以净土法门最为切要,不可不勉力去修学啊。 

净土起信五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惟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迹,则实有极乐世界。佛丁宁详复言之,岂妄语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谓自性阿弥者,固不妄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佛像而极其华丽。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后能成。不可遽指良材,而遂谓极佛像之华丽也。是所谓唯心净土,而无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者,非也。又或信有净土,而泥唯心之说,乃谓西方不足生者。谓参禅悟性,超佛越祖,阿弥不足见者。皆失之矣。何则,此言甚高。窃恐不易到。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嗔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嗔无痴乎?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到也。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华,易于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于地狱,况乃变作莲华乎?隔壁之事,犹不能知,况乃见无尽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故修西方见佛,而得道则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参禅悟性,超佛越祖为甚难。况修净土者,不碍于参禅。何参禅者,必薄净土而不修也。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于诸菩萨乎?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虚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译文】

世上有专门参禅的人说,净土只是唯心所变现,哪里有什么净土?阿弥陀佛也是各人自性本具的,何必还要去见另外的阿弥陀佛。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为什么呢?西方净土,有理有迹。从理上说,只要行人能达到心清净,则所现的境界一切皆净,这确实可以称为唯心净土。不过,从迹像上说,极乐世界也的确是有的。不然的话,佛在许多经教上都对净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反复叮咛,难道都是妄语吗?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说弥陀是自性中本具的弥陀,这话虽然不错,但恐怕我们一时却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譬如一段好的木材,固然可以把它雕刻成一尊极其华丽庄严的佛像。但毕竟还是需要有相当高明的雕刻工夫,然后才能完成。不能直接就指着木材对人说,这是一尊极为庄严的佛像。由此可见,所谓“唯心净土,无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这句话是不对的。又或有人虽信有净土,而仍拘泥于唯心净土的说法,认为没有必要求生西方。又以为只要参禅悟得自性,便可超佛越祖,没有必要去见阿弥陀佛。这种想法也是不恰当的。为什么呢?这话说得太高了,恐怕不容易做到。打个比方吧,你看人家西方极乐净土的众生,无贪无恋,无嗔无痴。反过来想想我们现前的心,能无贪无恋无嗔无痴吗?住在西方极乐净土的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静就静,想去就去。而我们现在,思衣而无衣,要忍受寒冬酷暑的苦恼;思食而无食,要忍受饥饿的苦恼;想安静而不得安静,要忍受种种骚扰的苦恼;想去而不得去,要忍受被许多事务所牵缠的苦恼。可见,想要修到唯心净土,诚不容易啊。再看人家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福重逾山海,一力能挈天地,变地狱为莲花,易如反掌;观无尽的世界,如在眼前。反过来看看自己,以我们现在的福报能力,连维护自己都觉得艰难,并且还常恐宿业深重,堕入地狱。何况变地狱为莲花呢?我们连隔壁发生的事都不知道,何况能见无尽的世界呢?可见,想要证得自性弥陀,诚不容易啊。如此说来,我们的本心虽然可以为净土,但却不能立即就化为净土;我们的自性虽然可以为弥陀,却不能当下就成为弥陀。既然是这样,怎能忽视净土而不修,舍阿弥陀佛而不愿见呢?故修净土求生西方见佛,想要得道成佛很容易。若只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参禅悟性,超佛越祖,却是极难的事。况且修学净土法门并不妨碍参禅,参禅的人何必要轻视净土而不修呢?《大阿弥陀经》上说:“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你看菩萨尚且愿往生净土,我们算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愿往生?难道说我们的果德能胜过诸菩萨吗?从这些事实看来,提倡“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句话,口气虽大却不管用,境界虽高却不切实。若是一生修持而未能达到,那可就误人不浅了。不如脚踏实地,依着净土经典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直脱轮回。比起那空泛无实的论调,相差何止天地之别呢? 

净土起信六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诚可师法。按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寿千万载,数尽复入轮回。为不曾了得真性故,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是皆轮回中人也。世人学仙者,万不得一。纵使得之,亦不免轮回。为著于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云: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近自数百年来,得仙者,唯钟离吕公。而学钟离吕公者,岂止千万。自予亲知间,数亦不少。终皆死亡,埋于下土。是平生空费心力,终无所益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门,而学神仙。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必得之碔砆,岂不惑哉?或云:净土乃闭眼后事,有何证验?答云:净土传备载感应,岂无证验哉?况神仙者,有所得,则甚秘而不传,以谓泄天机而有罪。佛法门唯恐传之不广,直欲度尽众生而后已。是其慈悲广大,不易测量,非神仙之可比也。

【译文】

佛眼能见无量劫的事,所以自古至今,没有哪一样事是佛不曾见过的。佛又劝戒人不可说妄语,当然更不会自己说妄语去骗人。又劝诫人不可存有我见,当然更不会自己怀着我见去夸示于人。所以佛的言教绝对值得我们学习效法。按《楞严经》上说,有十种神仙,他们的寿命可以活到千万年,然而寿数尽了,仍要转入轮回。只因他们不曾了得真性故。所以与六道众生合而称为七趣,都是轮回中人。世间学仙的人,一万人中难得有一个得道成仙,即使修成了仙,也脱不了轮回。因为他们执着自己的形神不肯舍去。而所执着的形神,只不过是真性中所现的妄想,并不是真实的。正如《寒山诗集》中说:“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因此,他们根本就无法做到能像佛家那样生死自如,无所拘束。近数百年以来,真正得道成仙的,只有汉钟离和吕洞宾二人。而跟从钟离、吕祖学仙的人,何止千万。就是我的亲友故知中,学仙的人也就不少,但都终归死亡,长眠地下。平生空费心力,终无所益。如果真想求长生,没有比修学净土更为稳当的。因为往生到极乐净土的人,人人寿数无量,这可说是最理想的长生啊。不知修学此法门,而偏要去学神仙,这无异于舍目前现成的美玉而不要,却去求不可必得的珷玞(像玉的石块),这岂不是太傻了吗?或有人说:“念佛求生净土,都是死后的事,能否往生,有什么证验?”我答说: 《净土传》中详细记载感应的事迹可多着呢,怎么能说没有证验?况且学神仙,即使有所得,也往往是秘而不传,怕泄露天机而有罪。而佛的法门,唯恐传之不广,直要度尽众生而后已。这是佛的广大慈悲,不易测量,当然不是神仙境界所能比得上啊。 

净土起信七

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夫因果乌可以不信乎?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语,何不以目前之事观之。人生所以有贫富,有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其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于人哉?盖以人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谓之报身。报身者,报我前世所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譬如人有功罪于外,当受赏罚于官府。官府岂私于人哉?特以有功当赏,有罪当罚,而主之耳。岂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世间官府,犹不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况天地造化,岂以祸福而无故加于人乎?是知以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而报之也。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其福报。乃有富贵而苦夭者,有贫贱而寿乐者,有荣宠而悴辱者。其为果报,各随其所为,如影从形,如响应声,纤毫不差。故云:种桃得桃,种李得李。未有种麻而得豆,种黍而得稷者。唯种时少,收获时多。故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此理可信,则净土之说必可信。何则,二者皆佛言也。佛诚言于因果,必不妄言于净土。故因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此可以解其惑矣。

【译文】

世人有因为不相信因果,所以也就不信净土。其实,因果怎可以不相信呢?佛经上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不信这话,何不就目前的事实去观察?试想: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苦乐、劳逸、荣辱、寿夭、祸福等种种差别呢?若说这是天命,难道老天对人也有私心吗?其实这都是各人前生所造的业不同,因此今生所受的果报也不同,而老天只是公平地作出这样的安排。所以我们这个身,称为报身。报身的意思,就是为报我前生所作的业,才生下这个身啊。这是人的自作自受,天何曾有所用心呢?譬如人在社会上立功或者犯罪,官府给予应得的赏罚,这是理所当然的。难道廉明的官府会对人徇私吗?只是以有功者当赏,有罪者当罚,而作出公正的判决罢了。难道会把赏罚无缘无故地加到某人身上吗?世间官府尚且不会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何况天地造化,难道会把祸福无缘无故地加于人吗?由是可以证知:因为前世所造的业,有善恶的不同,所以就以祸与福不同的果报来偿还他。又因为前世中所造的不完全是善业,所以这一世所受的也不可能全是福报。譬如有人虽生富贵之家,却免不了受苦或短命;有人虽贫贱,却能长寿快乐;有人前半生备受荣宠,活得很风光,后半世却遭受屈辱,落得凄惨收场。像这种种不同的果报,都是随着各人前生的所作所为,就像影子总是跟从身形移动,也如山谷的回响总是随着音声互应,决定丝毫不差。所以说种桃得桃,种李得李。从来没有听说种麻而得豆,种黍而得稷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喜恶报应也是如此,虽然当时所做的只是小善小恶,但到后来所受的祸福之报却是很大的。正如一首偈所说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这都是天地造化自然的规律。这个道理可信,则净土法门的理念也必可信。为什么呢?因为因果报应和净土法门都是佛说的。佛所说的因果报应既真实不虚,当然也必不会妄言净土。所以,有不信因果不信净土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心中的疑惑也就可以解除了。 

净土起信八

    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者,遂不信因果,而因以不信净土。殊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佛尝谓阿难云: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有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阿难问何故。佛言: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处先还。左氏谓栾武子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黡虽为恶而可以免祸。黡之子盈为善,而黡之恶乃累之,故盈虽善而及于难。止于世间目前可见者言之。善恶之报,尚有如此者,况隔世乎。书曰:天道福善祸淫。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三教皆言此理。但有迟速耳。岂可以目前未见果报,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净土乎。

【译文】

有人因为看到世间有些行善的人或作恶的人,现世并未受到报应,便不信因果,也因而不信净土。殊不知善恶未受报,并不等于无报,只是受报的时间有快慢罢了。佛曾对弟子阿难说:“人有今世为善,死后堕地狱的;也有今世为恶,死后生天堂的。”阿难问这是什么道理?佛告诉阿难说:“今世为善,死后堕地狱的人,是因为今世的善果还未成熟,而前世所造的恶业果报到这一世已成熟了。今世为恶,死后生天堂的人,是因为今世所造的恶果还未成熟,而前世所修的善业果报到这一世已经成熟了。熟处先受报,这是必然的道理。譬如欠债,催得急的先还。再以祸福延及子孙的事例来说吧,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曾说:晋国栾武子(栾书)是一个有德的人。他的德泽足可以荫庇其子。所以他的儿子栾黡,居然得以免祸。栾黡的儿子栾盈,颇能为善,却因受栾黡的恶行所连累,以致栾盈虽为善而不幸罹难。世间上就有这样显著的事实,何况隔世呢?《书经》上说:“上天必赐福于行善的人,而降祸于淫恶的人。”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见儒、释、道三教圣人都有谈到善恶报应的原理,只是报应的时间有快慢罢了。我们怎么可以因为目前未见果报,便不信因果,并且连净土也不信呢? 

净土起信九

或者疑之云:人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如何便生莲华一朵?予告云:此不难知也。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便现其影。镜何尝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弥陀佛国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是故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自然生莲华一朵。无足疑也。或者又疑之云:念往生真言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卫护其人。若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念此真言,阿弥陀佛岂能一一遍住其顶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月,普现一切水中。岂不自然哉?或者又疑之云:有修行精进,临终之时,佛与菩萨来迎。且如十方世界,有无量众生精进,乌能皆知其期而往迎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照无量境界。岂不自然哉?况佛之威神,不止如日月乎。则遍住其顶,遍知其期。何足疑哉。

【译文】

有人怀疑说:“我们在这个世间念佛,如何会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生起一朵莲花?”我告诉说:这很容易明白。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照,镜中便会出现物的影像,镜何曾有所用心呢?只要镜是明亮的,都有这种自然的妙用。何况阿弥陀佛以无量功德愿力所建立的极乐国土,清净明洁,自然能够照见十方世界。十方世界的众生念佛,阿弥陀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念佛,西方净土七宝池中,自然便生一朵莲花,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又有人怀疑说:“据说念往生真言的人,阿弥陀佛常住此人顶上,卫护此人。假如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都念此真言,阿弥陀佛能一一住各人顶上吗?”我认为这也是很自然的。譬如天上虽只有一个月亮,却能普现一切水中,这不是很自然吗?又有人怀疑说:“念佛修行精进的人,至临终时,佛与菩萨会来接引。假如十方世界,有无量众生皆能精进念佛,难道佛菩萨都能一一知道他们的往生日期而前往接引吗?”我认为这也是自然的。譬如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却能普照无量境界,岂不是很自然吗?何况佛的威神炽盛,光耀煜明,远远超过日月!所以能遍住其顶,遍知其期,这些都是自然的感应,用不着怀疑。 

备说

昼必有夜,必为夜备。暑必有寒,必为寒备。存必有去,必为去备。何为夜备?灯烛床蓐。何为寒备?衾裘炭薪。何为去备?福慧净土。

【译文】

有白天就必定有夜晚,所以必须为夜晚作准备;有夏暑就必定有寒冬,所以必须为寒冬作准备。有生存就必定有死亡,所以必须为死去作准备。为夜晚准备什么呢?灯烛床被。为寒冬准备什么呢?衾裘炭薪。为死去准备什么呢?福慧净土。 

阿弥陀经脱文 

襄阳石刻阿弥陀经,乃隋陈仁棱所书。字画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乱而下云:

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今世传本脱此二十一字。又藏本此经亦名诸佛摄受经。乃十方佛。在养字号。今本脱四方佛。

    【译文】

襄阳地方存有石刻《佛说阿弥陀经》,乃是隋朝陈仁棱的笔迹。其书法清秀婉美,深得世人喜爱。经文中自“一心不乱”下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目前世间流通本中少了这二十一字。又大藏经中此经也名《诸佛摄受经》,经中有十方佛,在“养”字号中。现在的流通本中只有六方佛,少了四方佛。 

    梵语阿,此云无。梵语弥陀,此云量。省文称之,宁称阿弥,不可称弥陀。若称弥陀,则是量。与无量之意相反。若称阿弥,犹有无量之意存焉。

【译文】

梵语“阿”,译为中文是“无”。梵语“弥陀”,译为中文是“量”。阿弥陀佛四字,如果省略称呼,宁可称阿弥,不可称弥陀。若称弥陀,则是量。与无量的意思相反。若称阿弥,犹存有无量的意义。 

龙舒净土文卷第一(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二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大藏中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过度人道经,无量寿经,无量寿庄严经,四者本为一经。译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讹甚多,予久已校正,亦刊板以行。今按此经,及余经传,为净土总要。

    【译文】

大藏经中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过度人道经》、《无量寿经》、《无量寿庄严经》。这四种本来是同一部经,只是译者不用,故有四名。其中有很多舛讹之处,我早已加以校正,而且也刊板流通了,今就依据这部经,以及其它的经传,述为净土总要。 

净土总要一

统言大藏,不止有十余经言西方净土事。其大略谓:彼处以七宝庄严,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常清净自然,无一切秽杂,故名净土。其人皆莲华中生。长生不老。衣食宅宇,随意化成。其景序长春,无复寒暑。大受快乐,无一切苦恼,故名极乐世界。其佛名阿弥陀者,梵语也。此云无量。以此佛光明,照见十方世界,无有限量。凡念佛众生,无不知之。故又名无量光佛。此佛寿命,与其国中人民寿命,皆无有限量。虽恒河沙劫,亦无有尽。故又名无量寿佛。此佛有大誓愿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议。故至心信向,念其名号者,现世必消除灾难,禳却冤鬼。安静形神,增延福寿。西方七宝池中,则生莲华一朵。他日于其中托生,直脱轮回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迹,非虚言也。其说甚易行。尽大藏中八万四千法门,无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可痛惜哉。知而不行,尤可痛惜也。

    【译文】

总括全部大藏经中,不止有十余种经宣说西方净土。其内容大致叙述极乐世界七宝庄严。住在这极乐世界中的人,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没有地狱、饿鬼、禽畜以及蜎飞蠕动之类的罪苦众生。其生活环境,无不清净自然,庄严妙好,没有任何秽杂之物,故名为净土。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中化生的,个个长生不老。衣食住用,一切所需,都是随意化成。景物岁序长春,没有寒冬和暑夏的季节。人人都享受着无比的快乐,没有一切苦恼,故称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导师名为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语,译为中文是无量的意思。由阿弥陀佛身上所放的光明,能照见十方世界,无有限量。凡念佛的众生,佛没有不知道的,故又名无量光佛。又阿弥陀佛的寿命,与其国中人民的寿命,都是没有限量的,虽经恒河沙劫,也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又名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曾发下种种方便度人的大誓愿,他的慈悲威神不可思议,故凡有至心信向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现世必能消灾免难,禳却冤鬼,形神安静,增福延寿,且于西方七宝池中生起一朵莲花,待他日此身报尽,就于此莲花中托生,便可直脱六道轮回。像这种种情形,都有事迹记载,并非虚言。而且修这个法门极为简易,尽大藏经中八万四千法门,都没有能像这个法门这么简要快捷的。而有人居然还不知,真可痛惜啊!也有人虽然知道而不愿念佛修行,那就更加可痛惜啊! 

净土总要二

大阿弥陀经云:释迦佛一日容颜异常,侍者阿难怪而问之。佛言:善哉。汝所问者,胜于供养一天下声闻缘觉,及布施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虽至累劫,犹百千万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以此观之,是释迦佛初欲说阿弥陀佛之时,其存于心而形于色者,已异于平日。则阿弥陀佛所以感诸佛者,固已非常;况于感一切众生者乎。及阿难问而告之,则谓诸天帝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是上至诸天,下至蠕动,皆同在三界之内,故不出轮回,是以未为得度脱者。阿弥陀佛大愿大力,无所不度。故皆度脱之也。观其初发愿偈云: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生我刹。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是则凡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者,无所不度。可知矣。是以此经云:阿弥陀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无央数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莫不得超度解脱者。蜎飞,谓微细飞虫也。蠕动,谓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于人乎。是其所以广度众生,无有穷极。而人一念归依,遂生其国。无足疑也。

    【译文】

《大阿弥陀经》上说:有一天释迦佛容光焕发,并现出种种希有瑞相。侍者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世尊今日所现光明瑞相何以比往常更为殊胜微妙。佛说:“你问得很好!你今天这一问的功德,胜过供养一天下的声闻、缘觉,也比累劫布施六道众生所得的功德更超过百千万倍还不止。为什么呢?将来十方世界中所有诸天帝王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的众生,都因为你今天这一问,而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之道!” 

    我们从这一段经文上看,原来释迦佛在刚要宣说阿弥陀佛之时,已是先存于心而形于色,所以容颜瑞相比往常更为殊胜。可见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感于诸佛,已经非常深刻,何况对于一切众生,能不大受其感化吗?及至阿难发问,佛对阿难说:“将来诸天帝王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皆因你今所问,而得度脱之道。”这是说上自诸天,下至蠕动,皆同处在三界之内,都没有脱出轮回。而这些未得度脱的众生,仗着阿弥陀佛的大愿大力,便可以无所不度。因为阿弥陀佛最初发愿时曾这样说:“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生我刹。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由此可以证知凡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的众生,阿弥陀佛没有不度的。释迦佛在《大阿弥陀经》中说:“阿弥陀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无央数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莫不得超度解脱者。”蜎飞,是指微细的飞虫。蠕动,是指微细的蛆虫。像这些微细的虫类,佛尚且要去化度它们,何况是人呢?可见阿弥陀佛广度众生,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只要一念皈依,就能往生极乐国土,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净土总要三

经又云: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化度众生。是时有大国王,往听说法,遂有觉悟。乃舍国王之位,而往修行,号曰法藏比丘。即阿弥陀佛也。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大愿。愿愿皆为济度众生。发此愿已,乃精进以了生死,次入菩萨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萨地者,内则修慧,外则修福也。修慧者,使慧性日广于一日,至成佛时,则慧性含虚空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也。修福者,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设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皆托生于其中。如此无量无数劫来,设化众生。夫设化众生者,无非得福也。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积而愈大,久则遍于虚空世界矣。福大则威神大。譬如世人,官大则势力大。是以威神无所不可,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是初发愿以至成佛,无非为众生者。故人至心信向,念其名号。现世必蒙福佑,身后必径生极乐世界。若能精心想其形相,现世必见佛之真身。以佛之威灵无所不在。而人心念与佛纯熟,则自然交通,故佛现其身也。详见第五卷。

    【译文】

《大阿弥陀经》上说:“在过去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一位世自在王佛示现在世间,教化救度众生。当时有一位大国王,名叫世饶王,经常前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之后,有所觉悟。便舍弃王位,跟随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世自在王佛为他取法号名为法藏比丘。这位法藏比丘修行圆满成就了,即号为阿弥陀佛。法藏比丘曾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为了济度众生。发愿以后,便精进修行,以了生死;又渐次入于菩萨地。” 了生死,就是生死自如的意思;入菩萨地,就是福慧双修的意思。修慧,可以使自己的慧性一日比一日广大深厚;到了成佛时,他的慧性便可以包含虚空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了。修福,是托生到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便随机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每一类众生,菩萨都愿意托生于其中。如此经无量无数劫以来,总是不知疲倦地度化众生。这样不辞劳苦地度生,自然积聚了深广无边的福报。获得福报而不享受,福就越积越大了,久则遍于虚空世界。福报大,自然威神也大。譬如世人,官做得大,势力就大。所以他的福德威神达到无所不可的地步,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于佛位。因为阿弥陀佛从最初发愿以至成佛,无非都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人能至心信向,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现世必蒙福佑,身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又若能专心致志观想阿弥陀佛的形相,现世必能见到阿弥陀佛的真身。因为阿弥陀佛的威灵无所不在,而人的心念与佛纯熟,则自然能够产生感应现像,所以佛的真身能随念而见。详细介绍见第五卷中。 

净土总要四

  经云:阿弥陀佛历大阿僧祇劫,行菩萨行。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常以和颜爱语,饶益众生。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手中常出一切衣服,一切饮食,一切幢幡宝盖,一切音乐,及一切最上所须之物。以此施惠众生,令生欢悦,以行教化。故致无量无数众生,发无上菩提之心。如是善行,无量无边,说不能尽。历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功德圆满,威神炽盛,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是以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无所不度。所以一念归依,遂生其国。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明净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虚之身,无极之寿。遍彼刹中,皆诸上善人。无有妇女。皆寿命无央数劫。皆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无复异人也。虽历万劫,已所从来,靡不知之。复知十方世界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央数天上天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心所欲念,口所欲言。复知此等众生,当于何劫何岁,尽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以其慧性通彻故尔。

    【译文】

    经上说:阿弥陀佛历经无量数劫,修行菩萨道。为了成就忍力,不计种种痛苦。常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慈悲爱护的语言来劝勉策进众生离苦得乐。善于守护自己的口业,从不讥评他人的过失;善于守护自己的身业,不犯戒律威仪;善于守护自己的意业,内心保持清净无染。他的手中常能不断化现出一切美妙的衣服,一切鲜美的饮食.一切庄严的幢幡宝盖,一切动听的音乐,以及生活中一切最上等优质的必需品,用以施送众生,广结善缘,使他们心生欢喜,以便对他们施行教化。因此他能使无量无数的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像这样的善行,真是无量无边,说之不尽。如是经历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功德圆满,威神炽盛,终于得成所愿,而入于佛位。由是因缘,故能使十方无尽世界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无所不度。因此,只要众生一念至诚皈依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到极乐国土,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自然长大,不需要母亲哺育,自有百味鲜洁饮食。每个人的容貌形色,都极为端正、明丽、洁净、美好,不但世间中无人能比,就是天人也无法可比。由于他们所受的是莲花化生的清虚之身,因而他们的寿命也是无有穷尽。在极乐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具足德行的诸上善人。凡女人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后,都与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再也不是女人身,他们的寿命也都是无穷无尽的。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洞视、彻听的神通,无论距离多遥远,也能互相看到、互相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凡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为求早日圆成佛道,绝对没有心怀异念的人。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宿命通,对于自己过去千万劫以来的事,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知道十方世界中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更有他心通,所有十方世界中无量数天上天下的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他们心中所想的,口里所要说的,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知道此等众生,当于哪一劫哪一年中可以把他们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这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加持,使他们的慧性通彻无碍,所以自然而然有这种种能力。 

净土总要五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无不得生也。观此,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由得出故。自以誓愿威力,招诱人生净土。如舟人招诱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得生。盖佛不可以凡人比。凡人不为势利,不与人交。非有益于己,不与人交。此所以为凡人也。贤人君子已不如此,况于佛乎。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此所以为佛也。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尽者,可谓极矣。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时,心念要去,身则随去。心念欲住,身则随住。是身常随念。然犹有念欲去,而身被牵系者。身坏时,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是以一念在净土,则必生净土。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

    【译文】

    《净土传》上说:“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两位大菩萨,乘着大愿船,行驶于生死海中,在娑婆世界,接引众生上大愿船,送他们到西方净土。凡是愿意去的人,都能如愿往生。”由此看来,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在生死苦海中沉沦,完全没有办法出离,阿弥陀佛只得以自己的誓愿威力,来招引劝诱众人念佛求生净土。就像摆渡的人,招呼劝诱行人登舟,好把他们送到对岸去,唯恐人们不肯相信。如果真有信心肯去的话,即使是罪人恶人,也一样有机会往生。当然,我们不可以拿佛去跟凡夫比。凡夫如果不是为了势利,不会与人相交;不是对自己有好处,也不会与人相交。这便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原因。世间的贤人君子,尚且不会这样心胸狭隘自私,何况是佛呢?因为佛要是不够慈悲,那就没有资格称为佛了;要是不愿去济度众生,也就没有资格称为佛;要是没有大威神力,也没有资格称为佛。正因为佛具有广大慈悲心,所以不忍众生沉于苦海,而发大誓愿要去济度。也正因为佛具有大威神力,所以能够实现济度众生的心愿,而成就济度众生的功业。这便是受人尊称为佛的缘故啊。佛经上说,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但不能治寿命已尽的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但不能度一切不信的人。以不信的人去比喻命尽的人,可以说极为贴切。信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现前的一念。譬如我们活着的时候,心念想要行动,这个身体当下就随之走动。心念要站住。身体当下就随之立住。可见这个身体总是随着我们的心念而动静自如。当然,在平时也有心念要去,而身体却被种种牵累系缚的。而当人的身体即将死亡,在那关键的时刻,只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所以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何况佛与菩萨还随时在招呼接引念佛的人往生呢? 

净土总要六

    阿弥陀佛有誓愿云:已生我国,欲往他方生者,如其所愿,永不复坠三恶道。何则,生净土者,必证无生法忍。且无生法忍者,乃了生死也。了生死者,虽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一性既不昧,何由而为恶乎?论其理固无坠堕。况又仗佛力,故坠堕必无。是以生净土者,非徒长生不老,又生死自如故。欲设化一切众生,而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而吾之真性,常湛然明朗,不复惑于外物,不复牵于业缘。虽在轮回世界,而无复轮回。所谓世出世间者是也。谓虽在世间而出世间矣。是故生净土而生死自如者,欲生天上亦可;欲生人间亦可;欲生大富贵中亦可;欲生清净中亦可;欲长生不灭亦可;欲灭而复生亦可。随意所欲,无不自在。此所以贵于修净土也。世人不知此理,徒为生死所苦。欲生富贵中,反生于贫贱;欲生快乐中,反生于愁戚;欲生而长寿,反生而夭促;欲生于善道,反生于恶趣。种种皆被外物所惑,业缘所牵,不得自在。是以无始劫来,轮回六道,不得出离。当念此等忧苦,回心净土。所以名极乐世界者,其意可见矣。

    【译文】

    阿弥陀佛在他所发的誓愿中说:已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当他们证得菩萨不退位之后,为了要辗转度化一切众生,愿意往他方世界去示现受生,都可以如其所愿,而且永不会再坠入三恶道中。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凡是往生到净土的人,都必定证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说得浅近一点,就是了脱生死的意思。已了脱生死的人,虽入于生死界中,而能保持真性不昧。他的真性既不昧,怎么会去为恶呢。从这个道理上说,是不可能会坠堕的。何况又仗着佛力加持,那就更不会有坠堕的可能。所以往生净土,不单只是长生不老,还能达到生死自如。设要度化一切众生,而入于一切众生生死界中,而本有真性,始终保持湛然明朗。既不会被外物所迷惑,也不会受业缘所牵引。虽在轮回世界,而不会复入轮回。这便是所谓世出世间的意思。也就是说,虽在世间中而能超出世间。是故往生净土而能生死自如的人,要生天上也可以,要生人间也可以;要生大富贵的人家也可以,要生清净无欲的人家也可以;要长生不灭也可以,要灭而复生也可以。总之,随心所欲,无不自在。这就是修净土的可贵之处。可惜世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徒然为生死所苦。想要生到富贵的家庭,反而生于贫贱的门户;想要生到快乐的家庭,反而生于愁苦的家庭。想要长寿一生,反而短命而死;想要生于善道,反而生于恶趣。凡此种种皆被外物所迷惑,受业缘所牵引,不得自在。所以从无始劫以来,总是在六道中轮回,不得出离。奉劝世人,当念此等忧苦逼迫,急思厌离,早日回心念佛,求生净土。西方净土之所以名为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啊。 

净土总要七

    无为杨杰次公,少登高科。明禅门宗旨。谓众生根有利钝,即其近而易知,简而易行者,唯西方净土。但一心观念,仗佛愿力,直生安养。其为王敏仲作直指净土决疑序云:阿弥陀佛光明,如大圆月,遍照十方。水清而净,则月现全体,月非趋水而遽来。水浊而动,则月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取舍去来。故华严经载解脱长者子云: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是知众生注念,定见阿弥陀。若生彼土,则无诸苦。般舟三昧经云:跋陀和菩萨问释迦佛云,未来众生,云何得见十方诸佛。佛教令念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又大宝积经云:若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其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净土,何土可生。东坡云:次公晚年,作监司太守。常画丈六阿弥陀佛像,随行供养观念。至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化。

【译文】

北宋无为(今安徽省)杨杰居士,字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初好禅,历叩诸山名宿,深明禅门宗旨。他曾说:众生的根机不一,有聪明伶俐的,也有愚鲁笨拙的,而于诸法门中,义理浅近而容易明白,方法简单而容易行持的,唯有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但能一心观念阿弥陀佛名号,临终必能仗佛愿力接引,直生安养。他为王敏仲居士所著的《直指净土决疑》一书作序,序文中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如天上的大圆月,能遍照十方。当水清而平静时,则整个大圆月全在水中显现。但这并非天上的明月为赴水而突来,当水浊而昏动时。却看不见水中的月影清光,这也并非明月因舍水而突去。在水则固然有清浊动静的状态,在月则实无取舍去来的本意。《华严经》中有一位解脱长者子说:“知一切佛。犹如影象。自心如水。彼诸佛如来虽不来至此,但我若要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由此可知。众生如能专注念佛,必定能见阿弥陀佛。若能往生净土,则无有诸苦。《般舟三昧经》记述跋陀和菩萨问释迦佛说:“未来众生要怎么样才能得见十方诸佛?”佛说:“只要教他们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见到十方一切诸佛”。又《大宝积经》上说:“若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其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这都是佛金口所说的。我们要是不相信佛说的话,世间还有谁说的话可信?我们若不求生净土,还要求生哪个国土?据苏东坡学士说:杨次公在晚年任监司太守时,曾画丈六阿弥陀佛像,随行供养礼拜,如对圣客,观想念佛,略无松懈。至杨次公寿终时,感佛亲来接迎,端坐正念往生。

龙舒净土文卷第二(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作佛。西方净土,乃要捷门径。无人不可以修,故为普劝修持。

【译文】

孟子说:“人能立志学尧舜,都可以成为尧舜。”荀子说:“虽是路人百姓,只要勤勉好学,一样可以成为大禹。”常不轻菩萨说:“我不敢瞧不起你们,因为你们将来都可以作佛。”可见,人人都可以为圣贤,人人都可以作佛。而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成就佛道最为简要直捷的一个法门,人人都可以修。所以这一卷称为普劝修持。 

普劝修持一

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纣则忘其身。若以道眼观之,今人皆忘其身矣。何则。自早晨开目离寝,至夜间就寝闭目,无非尘劳。未尝暂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于身,以日言之,莫大于饥渴,必为食饮之备。以岁言之,莫大于寒暑,必为裘葛之备。以终身言之,莫大于死生,而不为净土之备。何哉?且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难,不能负挈以行,必舍之而去。若抱金而与之俱死,世必谓之大愚。是皆知此身重于百斤之金也。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何哉?

或责以盗窃,或呵以禽畜,则怫然而怒,有至于终身怨憾而不可解者;有至于殴击而成狱讼者。彼盗窃禽畜之名,无损于吾身,乃恶之如是。是徒惜吾身之名,而不知惜吾身之实。何哉?

且吾身之实者非他,强名曰死,而实未尝死者是也。人徒见其舍此败躯而去,乃谓之死。不知舍此则往彼矣。然其所往之处,岂可不预备哉。故西方之说,诚不可废。

【译文】

有人问孔子说:“听说有人忙着搬家,居然连妻子都忘了。真有这回事吗?”孔子说:“比这更严重的都有呢!你难道没听说夏桀、商纣,荒淫无道到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忘了?”这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用道眼去观察,现在的人几乎都把自己的身心给忘了。这怎么说呢?你看世人,自早晨睁开眼睛起床,一直到夜间上床闭目睡觉。无非为尘劳忙碌不已。未曾有片刻的时间,用来省察自己的身心,这岂不是把自己的身心都给忘了吗?人们对于这个身体,以每天的生活来说,关系最大的莫过于饥渴,所以必为每天的饮食作预备。以年岁来说,关系最大的莫过于寒暑,所以必为冬夏的衣裳作预备。以终身来说,关系最大的莫过于生死,但人们却不为净土作预备,这就奇怪了。又譬如有人拥有百斤黄金,突然遭遇大难临头,既不能把黄金一起带走,必舍黄金而去。若抱着黄金等死,世人必定会说这人太傻了。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身命远比百斤黄金贵重。但反过来看平日的行径,费尽心机趋名逐利,虽然只是蝇头小利,也不肯弃舍,而甘心使自己的身心受到莫大的损害。这又是何故呢?

如果被人指责为盗贼,或者被人骂为禽兽,许多人会当下怒不可遏,有竟至怀着仇怨终身而不可解的,也有相互殴打甚而告到法庭上的。其实,盗贼、禽兽只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受人叱骂,并无损于我们的身体,何必厌恶憎恨到那种激烈的程度呢?只徒然爱惜自己的虚名,而不知去爱惜这个身体的真实之我,这又是何故呢? 

这个身体的真实之我是什么呢?没有别的名词可以说得清,强名为死而实际又并没有死,这就是我们身体的真实之我。人们往往看到躯壳消殒了,就认为是死了,却不知舍了这个身体又会到别的地方去转换另外一个身体。这样说来,我们对于将来所要去的地方,岂可以不预先做好准备呢?因此对于念佛求生西方这件事,实在不应该把它置之度外啊。 

普劝修持二

    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台凳器皿,衣服带索等物。不问大小,或祖父以传于己,或自己营造而得。或子孙。或他人,为己积累而得。色色无非己物。且如窗纸虽微,被人扯破,犹有怒心。一针虽微,被人将去,犹有吝心。仓库既盈,心犹未足。金帛已多,营犹未止。举眼动步,无非爱著。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事务,无非挂怀。一旦大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犹是弃物,况身外者乎。静心思之,恍如一梦。故庄子云:且有大觉,然后知此其大梦也。古人有言: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妙哉此言也。予故用此后两句,添以两句,而成一偈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但念阿弥陀,定生极乐国。盖业者,谓善业恶业。此皆将得去者,岂可不以净土为业乎?有了明长老为众普说,指此身而言曰:此为死物。其内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死物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余深爱此语,故常为人言之。凡贪种种外物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计也。世人虽未能免此,当于营生奉身之中,挪顷刻之暇,回光自照,以留心于净土。乃活物上作活计也。且如汲汲营生,虽致富如石崇,贵极一品,终有数尽之期。岂若净土之无尽也。

【译文】

人生在世时,凡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桌椅器皿、衣服索带等物,无论大小,或者是由祖先传下来的,或者是自己辛苦经营的,或者是子孙孝敬的,或者是他人馈赠的,或者是自己所积累的,举目所见,没有一样东西不当成是属于自己的。即如窗纸虽微,若是被人扯破,便难免生气;一针虽微,若是被人拿走,也会觉得心痛。仓库都已经满了,内心仍感不足。金帛财富已够多了,还要苦苦经营。凡言行举动,无不流露出贪婪的样子。偶尔在外住宿一夜,便想念家中。仆人稍晚未归,便担心走失了。种种事务,没有一件不牵肠挂肚。等到有一天大限来了,通通都得抛去;连自己的身体都要丢弃,何况身外的东西呢?静心想来,人生在世数十年,只不过像一场梦。所以庄子说:“只有真正觉醒的人,才能明白人生是一场大梦。”古人曾说:“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话说得太妙了,我因此借用后两句,又添上两句而另成一偈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念阿弥陀,定生极乐国。”所谓业,有善业,也有恶业,这都是带得去的。我们为什么不以净土为业呢?有一位了明长老,在为大众开示时,指着自己的身体说:“这是死物,只有那活泼泼的真心才是活物。我们大家不要在死物上作工夫,应该在活物上作工夫。”我听了这话深感受益不浅,所以常转述给别人听。凡贪图种种外物以满足这个身体的需求,都是在死物上作工夫。但世人总免不得要在死物上作工夫,这真是可怜悯的情形啊。假如能在为维持生活而工作之余,抽出一会儿时间,用以回光自照,留心于净土,这也可算是在活物上作工夫了。若是一辈子忙着营生,就算你的财产达到像西晋时石崇那棹的巨富,贵极王公一品,也终有数尽的一天。哪能像极乐净土,样样都是享之不尽呢? 

普劝修持三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离于此,其形由是而坏,故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然则生者,非生也。以神之来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坏耳。世之人不识其神,徒见其形。乃悦生而恶死,可不为悲乎?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哉?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随业缘而去。业缘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人间。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天上。若作阿修罗之业,神则随之生于阿修罗。若作三恶道之业,神则随之生于三恶道。是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然则神者,自无始以来,投胎易壳,不得久留于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业,非久而不尽者,故神之舍于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世所造之业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业,必受如是之报。盖自然之理也。然则吾今世所为,岂可以不慎哉?欲直脱轮回,永离苦恼者,无如西方净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译文】

人从来就不曾死过。“死”这个名词,是由这个身体上得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神识来附托在这个身体上,这个身体才能生成,所以就称之为“生”。一旦神识离开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会朽坏,所以称之为“死”。因此,这个神识,才可以勉强称为“我”,而形体,只能说是“我”所停留的客舍。当我要来住的时候,客舍为我而形成,当我离去时,客舍随之朽坏。因此说,生,并非真的有生,只是神识来附托,故有身体形成。死,也并非真的死了,只因神识离开了,身体随之而坏。世间人不知神识的来去,只看到身体的成坏,所以欢喜生而讨厌死。这不是很可悲吗?进一步说,神识来时,究竟从何而来?很简单,随业缘而来。神识之去,究竟从何而去呢?随业缘而去。业缘又是什么呢?就是各人所造作的善业和恶业。如果所作的是符合人间的善业,神识就随之而投生于人间。所作的是符合天上的善业,神识就随之而生于天上。如果所作的是属于阿修罗的业,神识就随之而投生于阿修罗。若所作的是属于三恶道的业,神识就随之而生于三恶道。由此轮回六道,无有出期。然而,这个神识从无始以来,不断投胎换形,却从来不曾久留一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生中所造的业,不可能久长到没有尽期,所以神识停留在某一形体上,一旦业尽了。形体也就坏了。形体坏后,神识无可依附,就又随着我们这一世所造的业缘而去了。譬如人造了房屋,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所以,造什么样的业缘,必受什么样的果报。这是极自然的道理。因此,我们对于这一世的所作所为,岂可不慎之又慎呢?要想摆脱轮回,永离苦恼,什么方式都不如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法门不可不修啊! 

普劝修持四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况世间无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觉知。不称意时,固为苦矣。如或称意,亦无多时。父母妻儿姻亲眷属,或疾病死亡,或杀伤离散,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恶,岂得全无。且以目前言之,起一不正念,说一不正语,视一不正色,听一不正声,为一不正事,无非过恶。况所食者众生之肉,所衣者亦杀众生而得。又况所有过恶,不止于食肉衣丝。不思则已,思之诚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后,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在何处?或坠地狱,受诸极苦;或为畜生,受人宰杀;或生饿鬼,饥火烧身;或入修罗,嗔恨所迫。虽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受尽福报,依旧轮回。漂流汩没,无有出期。唯有西方净土,最为超脱轮回之捷径。色身难得,趁康健时办此大事。当常作念云:吾曾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终径生极乐世界,回视死入阴府,见阎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犹如水上泡沫,生灭无常。有些人只活一岁二岁便夭折了;有些人活到十几二十岁就短命而死。普通人能活到四、五十岁也就不容易了。虽然也有活到六、七十岁以上的,但那已经是古来稀了。人们通常以为年老的人才会死,其实,活不到老年就死去的可多着呢。况且活在这个世间,无非是苦。只因为人们不愿多往这方面去想,所以才没有体会。譬如人不称意时,固然是苦,即使诸般称意,又能得意到几时?父母妻儿姻亲眷属,或因疾病死亡,或因杀伤离散,像这生离死别的痛苦,有谁能避免?当自己生命即将终结,反思平生所为,岂能全无罪恶。就以目前来说,心中偶尔起一个歪念头,或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或看一眼不该看的色相,听一句不该听的声音,或做一件不正当的事,无非都是过恶。平常口食鱼肉荤腥,身穿绫罗绸缎,直接或间接,不知冤杀了多少生灵。况且平常所做的过恶,还有比这吃肉穿丝绸更严重的。不去想它,还以为没事,仔细想来,着实可怕啊!人生一世,自少到老,从生到死,所造的罪业,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怎能解脱得了?一旦身死之后,不免随业缘而去,前途渺渺茫茫,不知魂归何处?或坠入地狱,备受诸般极刑的痛苦;或变为畜生,惨遭宰杀之苦;或生饿鬼道中,常受饥火焚身之苦;或入阿修罗道中,常为嗔恨所迫之苦。即使这生修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福报受尽,依旧还要轮回,漂流汩没,何时能有出离苦海的一天?唯有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才是超脱轮回的捷径。人身难得而易失,趁现在健康之时,赶紧预办此大事。心中常作这样想:我从无量劫以来,轮回六道,只因不知有此法门,所以不得出离。现在既然知道了,岂可不赶紧操办?年老的人,固当勉力念佛;年少的人,也该早办资粮,不可因循,坐失良机。他日命终径生极乐世界,再回头看看那些死入阴间,畏见阎王遭受恐怖的人,其间苦乐悬殊,有如天壤之别,实在是无法相提并论啊。 

普劝修持五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先须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漓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漓狼狈之患者,不至沉沦恶趣受诸苦恼之谓也。且先觅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行远途。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予一相识,平生多杀鱼之罪。晚年得疾,有似中风。予怜其罪恶疾苦,乃往见之。劝念阿弥陀佛。坚不肯念,但与予说杂话。岂非为恶业所障,疾病所昏,已不能回心念善。闭眼之后,将奈之何。故修此者,宜急早回首也。世间昼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不可隐者。若曰生必有死,人乃讳之,不肯说出。何太蔽也。盖不知所谓我者,初不曾死,唯业缘尽而去耳。故不可不修净土,以求莲华中生。而受清虚之身,无极之寿,以脱一切生死苦恼也。

【译文】

譬如有人抵达大都市中,必先安顿好住处,然后方放心出去办事。等到天暮昏暗,便有个投宿安歇的地方。先安顿住处,就好比是预修净土资粮。天暮昏暗,如同人的寿命将尽。有投宿的地方,如往生西方,于莲花中化生,不落恶趣。又如春季出门远行,须先备有雨具。当骤雨忽来时,便不会有淋漓狼狈之态。先备雨具,也就是预修净土的意思;骤雨忽来,是比喻生命将尽的意思;无淋漓狼狈之态,比喻不至沉沦恶趣,受诸苦恼的意思。况且,先安顿好住处,并不妨害做事;先备雨具,并不妨害远行。修净土法门,既有种种殊胜功德利益,又不妨碍办理一切世务,为什么不肯发心去修呢?我有一位相识的朋友,平生常捕杀鱼类,晚年得了一种怪病,类似中风的症状。我怜悯他饱受疾病煎熬之苦,特地去看望他,并劝他念阿弥陀佛。他固执不肯念,只是要同我闲谈杂话。这岂不是被烦恼恶业所障,被疾病折磨得糊涂了,以致再也不能回心念善。像这种人,死了以后,真不知会落得什么样的悲惨结局。所以修学净土法门,应及早发心念佛,不可延误时日。世间有昼必有夜。有寒必有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但对于有生必有死这件事,人们却讳莫如深,不肯当面说出。何必这样遮掩呢?其实,每个人真正的“我”,从来就不曾死过。只是业缘尽了,这个“我”不得不暂时离开躯体而已。所以净土不可不修,希望能使这个真正的“我”,径往莲花中化生,得受清虚之身,享无极之寿,永脱一切生死苦海。 

普劝修持六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谓十念者,乃生前自十声念阿弥陀佛,非谓身后请人念也。生前自念者,临命终时,佛与菩萨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身后请人念者,未可知也。经云:身后人为作功果,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报。人何苦不于生前每日十声念佛,必待死而请人念乎?又云:譬如铁石虽重,赖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舟船,江不可渡。盖谓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为恶,一日招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又如虮虫,万死万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净土者,亦复如是。切勿疑己有罪恶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则无不生也。或云:人平生为恶,杀害众生,苦虐人民。临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杀所苦之众生,怀冤枉之心,何时而可解乎?答云:生净土得道之后,皆度脱一切冤亲。岂不胜冤冤相报,彼此无出期者乎。

【译文】

九品往生中属下品下生的,是指那些平生罪业深重的人,至临终时,见地狱形相现前,生大怖畏。此时若能至心恳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便可仗佛慈悲愿力,变地狱形相为莲花,也能往生净土。可见佛的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效果。然此所谓十念,乃是生前自念十声阿弥陀佛,而不是死后请别人代念。生前能自念佛号的人,临命终时,佛与菩萨亲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死后请别人代念的,是否有效果,那可就很难说了。据经上说,死后有人代做功果,七分功德中顶多只能得一分。如果在生前自作功德,可以得千百倍的果报。何苦不于生前每天自念十声阿弥陀佛,非要等死后请别人替念呢?经上又说:譬如铁石虽重,靠舟船的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靠舟船的力,便不能渡江。这意思就是说,人虽有重罪,仗佛愿力,可以得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也不能往生净土。又如平生为盗寇,一旦接受招安,便可以成为良民。仗佛力而能消除罪恶,也是这个道理。又如虮虫,虽经万死万生,也不能爬出一里。若附在人的身上,便能到达千里,仗佛力而往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切不可怀疑,认为自己是罪恶之人,即使念佛,恐怕也是不可以往生的。应当发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自然有往生的希望。或者有人说,平生为恶,残杀众生,虐害人民,临死念佛,也能往生,那么以前被他所杀害的众生,要何时才能化解彼此的冤业呢?我回答说,若能往生净土,见佛得道之后,一切冤亲皆得度脱,岂不比那彼此之间,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更好吗? 

普劝修持七

  予为此净土说,欲劝一切见者闻者,广大其心,以佛之心为心。使人人知之而尽生净土。当起念云:此法门人若知之,如己知之。岂不快哉?人若不知,如己不知。岂不痛哉?若止于自修,则是声闻之徒,名为小乘。盖如车乘之小者,仅能自济而已。此佛所谓断佛种者也。能广劝人者,名为大乘菩萨。盖如车乘之大者,人我兼济之。谓此获无量福报,所以能至佛地也。十方恒河沙数诸佛,皆共赞叹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谓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其功德如此,可谓至矣。何所施而不可。故能劝一人修净土,以此善缘,消释罪恶可也;增崇福寿可也;庄严往生功德亦可也;追荐亡者亦可也。然必至诚发心,无不获其功果。观房翥传,可见其略矣。况劝一人以上,至五人、十人乎;又况使其受劝者,转以相劝,递相继续而不已乎。如是则西方之说,可遍天下。苦海众生,可尽生净土矣。劝人善道,名为法施。此净土法门,为法施之大者。遂超出轮回,非其他法施之比。故其福报不可穷尽。故大慈菩萨劝修西方偈云:能劝二人修,比自己精进;劝至十余人,福德已无量。如劝百与千,名为真菩萨;又能过万数,即是阿弥陀。观此则知西方之说者,岂可不广大其心,而使人人共知此道,以积无量福报乎。

【译文】

我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对人介绍净土,目的是要劝所有看到这本《净土文》或听到净土法门的人,都能发起广大之心,以佛的心作为自己的心。使人人都知道念佛的好处,而同生净土。我常这样想:有这样殊胜的法门,如果能使许多人知道,就像我自己知道一样,岂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如果有许多人都不知道,就如同我自己不知,那岂不是一件很痛心的事。因此,知道有这样殊胜的法门,如果只局限于自修,便成为声闻自了汉一类的人,名为小乘。就像一部单车一样,仅能自度而己。佛称这种人为“断佛种者”。如能广劝一切人同修,名为大乘菩萨。就像一部大列车一样,不但自度,而且还可以带领许多人兼得济度。有这样大的功德,当然所得的福报也就无量无边了,所以能直至佛地。十方有恒河沙数诸佛,皆共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谓不可思议,就是说既无法用心思去想象,也不是用语言所能形容的。阿弥陀佛的功德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能劝一个人修学净土,以此善缘,想消释自己的罪业可以;想要增崇福寿也可以;想要回向庄严求生净土可以;想要回向追荐亡者也可以。只要能至诚发心,都能得其所愿,没有不如意的。看过《房翥传》,便不难明白其大概了。劝一人尚且有如是功德。何况劝一人以上、至五人、十人呢?受劝的人,辗转相劝他人,这样不断扩展开来,则念佛法门可以传遍天下。苦海众生,便可尽获救度得生净土了。劝人发心修善道,名为法施;而劝人修学净土法门,是所有法施中功德最大的一种。因为此法门能令行者超出轮回,径生净土,当然不是其它法施所能比,故其福德不可穷尽。正如大慈菩萨劝修西方偈所说的:“能劝二人修,比自己精进;劝至十余人,福德已无量。如劝百与千,名为真菩萨,又能过万数,即是阿弥陀。”如此看来,凡是知道念佛法门的人,怎可以不发广大之心,随缘劝化,而使人人知道修此法门,以积无量福报呢? 

普劝修持八

    且若人苦饥者与之一食,苦寒者与之一衣,已为大惠。况彼沉沦六道,无有出期。我指示以此法门,使直脱轮回,受无穷无极之寿乐,其惠岂可穷尽哉。金刚经云: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不如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盖以身布施者,不免受世间福报,有时而尽。若信此经典,则有悟真性之渐,其为福则无时而尽,所以胜于彼也。以予观之,岂唯信金刚经者如此。若劝人以净土,其福报亦然。何则?净土更无轮回,已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生于彼者,虽未成佛,乃成佛之阶梯。是劝一人修净土,乃成就一众生作佛也。凡作佛者,必度无量之众生。彼所度之众生,皆由我而始。则其福报,岂不胜于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乎。

【译文】

假如有人正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痛苦时,你虽只是给他一顿饭吃,一件衣服穿,但对饥寒的人来说,已算是很大的恩惠了。何况有人沉沦六道,苦无出投之日。我今为他指示净土法门,使他能直接了当地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净土,长享无穷无尽的快乐,像这样的恩惠,岂是言语能形容的吗?《金刚经》上说:假如有人用自己恒河沙数的身体去布施,经无量百千万亿劫,不如有人闻得此经,便能深信不违,并发起一一如法行持的信心,其所得的福报胜过彼长劫布施无数身命。这是因为以身命布施所得的只是世间福报,其福虽多,总有享尽的一天。而深信此经,能渐次领悟到人人本具的真性,其所得的福报,那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胜过前面所说的身命布施。以我看来,不止是信《金刚经》有这么大的福报,如果劝人修净土法门,也同样能得到这样大的福报。为什么呢?因为往生净土之后,便再也不受轮回之苦,而且所修的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会退失转变,直至成佛而后已。往生净土的人即使一时还未成佛,但已是成佛的阶梯了。所以劝一人修净土,就等于是成就众生作佛。此众生作佛后,必度无量的众生。那么,由这尊佛所度的众生,推本溯源,可以说都是由我劝他修净土法门开始。像这样所得的福报,岂不比有人以无数身命布施长劫更胜过多多吗?

普劝修持九

  凡受师友之训诲,恩施之提挈,交游之礼遇,悉皆告以净土而为之报。以至与一切人,或有一饭一茶之恩,或一言一坐之接。下至仆隶有事我之劳,凡吾受用处,一切致力者,皆以此告之,使脱离苦海。非唯此耳,凡一切知与不知,识与不识,皆欲以是化之,使共生净土。又非唯此耳,释迦佛在世时,有一国难化。佛言:与目连有缘,使往化之。其国人皆从化。人问佛云:与目连有何因缘。佛言:往昔世目连尝为樵人,于山间惊起一群蜂子。目连乃发善言云:我得道后,尽度此蜂子。今此一城人者,乃当时蜂子也。目连发此善言,故为有缘。由此观之,非徒于一切人当劝修净土。一切飞禽走兽,下至蜎飞蠕动之类,凡有形相可见者,吾因见之,皆当为念阿弥陀佛数声。发善愿云:愿汝等尽生极乐世界。我得道后,尽度汝等。非徒于有形相可见者如是,其形相不可见者,吾亦当作是念作是言。如此则吾善念甚熟,于一切众生皆为有缘。吾上品上生必矣。他时化度,无不乐从者也。

    【译文】

凡是对我有训导教诲之恩的师友,对我有提携扶持之惠的尊长,对我热情礼待的朋友,我都以净土法门告诉他们作为回报。以至与一切人或有过一饭一茶的恩惠,或者曾有过一举一动的接触,甚至在我的生活受用中,有人为我代过劳,出过力,我都以净土法门告诉他们,企盼他们念佛求生净土,脱离苦海。不但如此,凡一切我所知道的或不知道的,我所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都要以这个法门去化导他们,使他们同生净土。当年释迦佛在世时,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不愿接受佛的度化。佛说这个国家的人民与目连尊者有缘,就让目连尊者前往教化。果然这个国中的人民都乐意听从目连尊者的教化,而皈信佛教。有人问佛说:“他们究竟与目连尊者有什么特殊的因缘?”佛说:“在过去世中,目连曾经为樵夫,有一次他到山中打柴,惊动了蜂群。目连当即发愿说:我将来得道后,一定要度尽这群蜂。现在这个国中的人民,就是当年的群蜂转世。因为目连曾经发下善愿,所以有缘。”由此看来,不但对一切人要劝他们修净土,就是一切飞禽走兽,下至蜎飞蠕动的微小动物,凡是有形相可看见的,每当我看到它们时,都要为他们念阿弥陀佛数声,然后发善愿说:愿你等尽生极乐世界,我得道后,尽度你等。不但对有形相可见的众生这样,就是形相不可见的众生,我也一样为他们念佛并发善愿。能够这样,我的善念成熟,于一切众生都结有善缘。将来往生净土必定是上品上生。他日要去施行教化,自然一切众生没有不乐意听从的。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四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净土法门,多见于大阿弥陀经与十六观经,有浅有深。浅者其功小,而于九品中卑;深者其功大,而于九品中高。然皆脱离轮回,长生不老。今先列其浅者,次及深者。盖随人所修也。

    【译文】

净土法门所包含的教理行果,多见于大阿弥陀经(即《无量寿经》)与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经》)。其修持的工夫则有深有浅。修持工夫浅的,功德较小,在九品往生中品位也较低;修持工夫深的,功德大,在九品往生中自然品位也更高。但无论品位高下,只要能往生净土,便都能脱离轮回,长生不老。今先介绍浅的,逐渐说到深的。这样可以随各人所宜而修。 

修持法门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是此佛自有誓愿度人,唯假人之十念,以表归依之心。每日早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谟阿弥陀佛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发愿偈一遍云:愿同念佛人,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至诚如此,无不往生。但恐九品中不高耳。如不识字人,教念此偈。得大福报。

    【译文】

在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中有一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闻我阿弥陀佛名号,能至诚深信,欢喜踊跃,发愿要往生到我的国土,乃至于称念十声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如愿往生,我便不作佛。”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誓要度尽十方一切众生,所以特发此十念必生愿。只要众生至心信乐,藉着十念表达诚敬皈依之心,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他往生净土。可谓慈悲至极。我们敬依此愿,修持十念。其修持方法如下: 

每天早晨,先合掌向西顶礼三拜,然后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念毕,再顶礼三拜。接念大慈菩萨所作的发愿偈一遍:“愿同念佛人,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念后,又再顶礼三拜。这个功课就完成了。

能至诚如此,没有不往生的。但因为每天修持的时间短,恐怕将来往生的品位不会很高。如对不识字的人,能教他念这四句简单的发愿偈,所得的功德福报也是很大的。  

修持法门二

    每日早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谟阿弥陀佛,南谟观世音菩萨,南谟大势至菩萨,南谟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各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全偈一遍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凡顶礼时,烧香作拜尤佳。每日如是,必中品生。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报。

    【译文】

修持净土法门的第二种方法是:

每天早晨,先合掌向西顶礼三拜,然后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声;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声; 

“南无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十声。 

念毕,顶礼三拜。接念大慈菩萨回向偈全文一遍: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念毕,顶礼三拜。功课就完成了。 

大慈菩萨所作的这篇回向偈中包含有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四重意义,所以具有广大不可思议威力。若至诚念诵,能灭除一切罪业,能增长一切福德。如教人念此偈,亦能得大福报。凡顶礼时,能烧香礼拜更好。每天都坚持这样做功课,将来往生品位必在中品以上。 

修持法门三

    一一念诵如前。唯念佛时,心想身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佛。念菩萨时亦如此。念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时,则心想身在净土,其念诵声,遍于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之前。作拜时,亦以想在净土作拜。念偈时,亦以想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偈。唯有佛菩萨像时,则不须如此。然须想其像,如佛与菩萨现身在此,受我礼拜,听我念诵。专志如此,其往生品第必高。

    【译文】

修持净土法门的第三种方法是: 

仪式和念诵的内容同前面一样。唯于合掌恭敬念佛时,心想自身是在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前念佛。念观音、势至两菩萨时,也是这样观想。当念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时,则观想自己身在净土,所念诵的声音,遍闻于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之前。作礼拜时,也观想自身是在极乐净土礼拜。当念偈时,也是观想自己是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偈。 

如果是在佛菩萨像前做功课,那就不必作这种观想,可以直接把佛菩萨的像,想成是真的佛菩萨现身在此,受我礼拜,听我念诵。做功课时,能如此诚敬专志,将来往生品位必定很高。 

大菩萨修行兼修净土法门四

早晨先面西,然香礼拜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然香敬礼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然灯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释迦佛会下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世自在王如来。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刹中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佛号随意所增,不增亦可)。上自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下自地祇,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中及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乞成就一切善愿,以济度无量无边众生。先愿某现今处世,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随意所祝)。临命终时,一月预知其期,化佛菩萨来迎,西方境界尽现空中,迟迟而久,众人皆见。某即如入禅定,安然化去。遂见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尽虚空界三世诸佛。仰惟如来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在涅槃者,尽出涅槃救度众生,无穷无已。现在世者,勤转法轮,开觉群迷,无穷无已。其未来者,入万类中,广种善根,无穷无已。度尽众生而后已。缘觉、声闻之众,亦复如是。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佛说长寿偈》七遍,愿增延此等善人寿数。广化众生,咸超苦海。

“我慈诸龙王,天上及世间。以我此慈心,得灭诸毒恚。我以智慧聚,用心杀此毒。味毒无味毒,破灭入地去。”礼拜。

佛言:早晨清净念此七遍,令人长寿。今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诵,则功德甚大矣。

  又祝云:

弟子某,至心敬礼日月光明世尊,火光如来。观世音菩萨。乞念某每日持诵如来菩萨圣号各一百八遍。仰惟大慈大悲,各以愿力,令某早悟真性,增崇福力,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以上三者,为救度众生故。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此南阎浮提无巨无细一切众生,敬礼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诸地灵祇,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以为此等众生,谢覆载照临,生成、养育、卫护之恩。某谨为此等众生,念南谟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谟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常沐洪恩,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修进佛法,脱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感谢天地覆载,日月星辰照临。造化生成,神灵卫佑。父母产育,君臣庇护。师尊教诲,恩施提挈。及衣食来处,及受用处,及使令处,及行住坐处,一切有恩力于己者,悉皆感谢。谨为念南谟释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谟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一切有情,在上者,早证菩提正果;在下者,尽生极乐世界。礼拜。

修此六段毕。然后面西修净土。

    【译文】

    这第四种修持方法,是为大菩萨兼修净土法门而作的六种祝愿文。其仪式是:每天早晨先面向西方,烧香礼拜,随即长跪、合掌,普为一切众生祝愿: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燃香敬礼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燃灯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释迦佛会下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世自在王如来,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刹中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佛号随意所增,不增亦可),上自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下自地祗,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中及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祈成就一切善愿,以济度无量无边众生。先愿某现今处世,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随意所祝)。临命终时,预知日期,化佛菩萨来迎,西方境界尽现空中,众人皆见。某即如入禅定,安然化去,得见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 

念毕,礼佛三拜或若干拜。随之长跪合掌,普为一切众生祝愿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尽虚空界三世诸佛。仰惟如来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若诸佛已涅盘,尽请出涅盘,救度众生,无穷无已。若诸佛现在住世,请转大法轮,开觉群迷,无穷无已。其未来成佛者,入万类中,广种善根,无穷无已,度尽众生而后已。缘觉、声闻之众,亦复如是。”

念毕礼拜。

又祝愿道:“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佛说长寿偈》七遍,愿增延此等善人寿数,广化众生,咸超苦海。”

接下念偈文:  

“我慈诸龙王,天上及世间。以我此慈心,得灭诸毒恚。我以智能聚,用心杀此毒。味毒无味毒,破灭入地去。”七遍。念毕,礼拜。据佛经上说,每天早晨,以清净心念此偈七遍,可以令人长寿安康。今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诵,自然功德就更大了。 

接着祝愿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至心敬礼日月光明世尊,火光如来,观世音菩萨,乞念某每日持诵如来菩萨圣号各一百八遍。仰惟大慈大悲,各以愿力,令某早悟真性,增崇福力,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 

以上三者,为救度众生故。” 

念毕,礼拜。又祝愿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此南阎浮提,无巨无细一切众生,敬礼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诸地灵祗,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以为此等众生,谢覆载照临,生成、养育、卫护之恩。某谨为此等众生,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常沐洪恩,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修进佛法,脱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 

念毕,礼拜。又祝愿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感谢天地覆载,日月星辰照临。造化生成,神灵卫佑。父母产育,君臣庇护。师尊教诲,恩施提挈。及衣食来处,及受用处,及使令处,及行住坐处,一切有恩力于己者,悉皆感谢。谨为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一切有情,在上者早证菩提正果,在下者尽生极乐世界”。 

念毕,礼拜。 

以上六段祝愿文为表尊重敬谨,不加译白。六段祝愿文都念好了,然后面向西方,依照常规修持净土功课。 

大菩萨修净土法门五

  早晨面西然香礼拜,祝云:弟子某,谨为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圣众。十称念四圣号。仰惟圣众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十称念,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乃念四圣号各十声。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赞阿弥陀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赞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乃念大慈菩萨全偈一遍。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仰惟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特展威神,递相劝勉,分身于此震旦国,为卿相群臣,共佐吾君。治教众生,使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变世醇和,共跻仁寿。及于此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身为国王大臣,百僚庶尹。以此有位之臣,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即变吾国,以至十方浊恶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礼拜。

    (古本云:延佑乙卯四月十四日,命工刊板。至十月初一夜,刊至此板,出舍利一颗。初七日,刊至法字上,又出舍利一颗。下元日刊至圣字上,又现舍利一颗。现存板中,留以供养云。伏望观此文者,睹此灵验。同生深信坚固之心。请遵熏修,必生净土。是即龙舒居士所谓自古及今修持者众,岂无感应。斯言信不诬也。)

  如不食肉,此为大善。如有疾病,不免食三净肉。即祝云。

  弟子某,为身在世网,宿业深重之故。腑脏身体怯弱,不免有时食三净肉。谨为昨日所食之肉之众生,念诵南谟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七七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众生自舍身命以与念诵者,乞为念诵,资荐其身。定拔济生于极乐世界。某誓愿所食之肉,所资气力,所为善业,愿与此等众生共之。愿此等众生先生极乐世界,俟某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六神通,来此南阎浮提化度众生之时,此等众生,皆随逐而来,共化众生,同升佛道。礼拜。

  如不食肉,则为平生所衣之衣,为丝为绵之蚕,及与已交加之绵帛所为之蚕,念诵如前。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此南阎浮提,今日所杀所食之众生,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圣号,一百二十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以某念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其念诵之数,(古板此处出舍利)亦复如是。尽度众生于极乐世界。礼拜。

    【译文】(祝愿文不译)

每天早晨先面西燃香礼拜,然后长跪合掌祝愿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圣众,十称念四圣名号。仰惟圣众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十称念。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接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声;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声; 

“南无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十声。念毕,礼拜。 

又接念祝愿文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赞叹阿弥陀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赞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乃念大慈菩萨全偈一遍(回向偈全文在“修持法门二”)。念毕,礼拜。 

又接念祝愿文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仰惟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特展威神,递相劝勉,分身于此震旦国(中国),为卿相群臣,共佐吾君;治教众生,使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变世醇和,共跻仁寿。及于此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身为国王大臣,百僚庶尹(众官)。以此有位之臣,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即变吾国,以至十方浊恶世界,皆为清净设乐世界。”念毕,礼拜。 

(据古本《龙舒净土文》记载,元朝延佑乙卯(公元1315年)四月十四日,命工匠刻板。至十月初一夜,刻至此板时,出舍利一颗。初七日刻至法字上,又出舍利一颗。下元(阴历十月十五)日刻至圣字上,又现舍利一颗。现存板中,留以供养。衷心希望凡是看到此净土文的人,睹此灵验,同生深信坚固之心。谨遵熏修,必生净土。这正是龙舒居土所说的:“自古及今修持者众,岂无感应。”此语的确可信。)

    修持净土法门,如果能不食肉,当然最好。如有疾病,不得已食三净肉。则加念以下祝愿文道:   

“弟子某(称自己名),为身在世网,宿业深重之故,腑脏身体怯弱,有时不免食三净肉。谨为昨日所食之肉之众生,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七七(四十九)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众生自舍身命以与念诵者。乞为念诵,资荐其身,定拔济生于极乐世界。某誓愿所食之肉,所资气力,所为善业,愿与此等众生共之。愿此等众生,先往生极乐世界。俟某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六神通,来此南阎浮提化度众生之时,此等众生,皆随逐而来,共化众生,同升佛道。”念毕,礼拜。 

即使不食肉,但是平时所穿的丝绸衣服,或是出于蚕丝所织,难免害及蚕虫。所以也要为它们祝愿回向。

念诵如前。文字可略加改动,接念下文:

“弟子某(称自己名),谨为此南阎浮提,今日所杀所食之众生,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圣号一百二十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以某念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其念诵之数,亦复如是,尽度众生于极乐世界。”念毕,礼拜。 

修持法门六

    (释迦佛亲以此圣号教二老人,无可疑者。若人至心持念,及诵往生真言,解冤延寿,得大福报,证无生忍,居不退地。岂不伟欤。吕元益谨劝。) 

  释迦佛在世时(古板此处出舍利),有翁婆二人,用谷一斗记数,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佛云:我别有方法,令汝念佛一声,得多谷之数。乃教以念南谟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出宝王论。尝以籼谷校之,一合千八百粒。此数,乃二千石之数。佛自以此教二老人,则其功德甚大可知矣。若愚人不能念者,且单念亦可。教人全念,得大福报。或兼持诵小阿弥陀经,或大阿弥陀经,或其他佛经。随数多少,回向愿生西方皆可。

  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

  南谟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加利。娑婆诃。

  真言字,本非佛国字,乃译经者所用。人多以其字难识而不读。佛初说时,止有声音。今存其声音,用易识之字代之,不失佛之本意,更不须疑。又世间点句多差,今用藏经两处点句一同,亦不须疑。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满二十万遍,即菩提芽生;三十万遍,非久面见阿弥陀佛。晋时远法师诵此咒,有神人从西持一白银台来云:法师寿终,当乘此往生阿弥陀佛国。众人闻空中如奏音乐,异香数日不歇。

    【译文】

    释迦佛在世时,有一对年老夫妇,用一斗谷子记数持念阿弥陀佛,发愿往土西方净土。佛见这夫妇俩信愿真诚恳切,就对这两位老人家说:“我另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你们念佛一声,就能抵得很多谷子的数目。”于是就教他们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此说出在《宝王论》中。我曾用籼谷算过,一合籼谷差不多有一千八百粒。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这个数,相当于二千石籼谷的数目。佛亲口教二位老人这样念,可以想见其功德一定极为殊胜。但若是愚笨的人,这么长一句佛号难于念下来,那单念六字佛号也可以。若能教人全念,则必得大福报。

    修持功课除念佛外,或兼持诵《阿弥陀经》,或《无量寿经》,或其它佛经,随诵遍数多少,皆可回向愿生西方。

也可加持诵《往生咒》。此咒亦称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  

    南(nā)无(mó)阿(ā)弥(mí)多(duō)婆(pó)夜(yè)。  

    哆(duō)他(tuō)伽(qié)多(duō)夜(yè)  多(duō)地(dì)夜(yè)他(tuō)。  

    阿(ā)弥(mí)利(lì)都(dū)婆(pó)毗(pí)。  

    阿弥(āmí)利(lì)哆(duō)。  悉(xī)耽(dān)婆(pó)毗(pí)。  

    阿弥(āmí)利(lì)哆(duō)。  毗(pí)迦(jiā)兰(lán)帝(dì)。 

    阿(ā)弥(mí)利(lì)哆(duō)。  毗(pí)迦(jiā)兰(lán)哆(duō)。  

    伽(qié)弥(mí)腻(nì)。  伽(qié)伽(qié)那(nuó)。  枳(zhǐ)多(duō)加(jiā)利(lì)。  娑(suō)婆(pó)诃(hē)。 

    真言,本是一种密语。真诚如法持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但它所包含的意义,与该文字无关。文字是当时译经师所用的。人们往往因为真言所用的文字难以认识而不读。佛于最初说真言时,只是一种奇妙的音声。为了把这种含有深奥教法的秘密语句流传下来,只得用容易认识的文字来代替,且亦不失佛的本意。因此持诵的人尽管至心持诵,不必疑虑。又民间流传的《往生咒》,在点句上可能存有差异。今所采用乃是大藏经里两处点句尽皆相同的版本,也就不必怀疑了。据佛经上说,至心持诵此《往生咒》,阿弥陀佛常住在持咒人之头顶,不令冤家来相侵害,现世安稳,若临命终,则可任意往生。若诵满二十万遍,能增长无上菩提心。诵满三十万遍,不日即可与阿弥陀佛见面。晋朝时有一位远法师持诵此《往生咒》,忽有一日,遥见一神人手持白银莲台从西而来,对远法师说:“法师寿终,当乘此往生阿弥陀佛国。”众人俱闻空中如奏音乐,异香数日不散。 

修持法门七

  佛问阿难云:汝欲见地狱人否?阿难云:欲见。佛云: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此地狱人也。盖谓人生善恶,不过身口意三业。今三业俱恶,是为纯黑业,所以入地狱。若三业俱善,则为纯白业,乃生天堂。若三业中,有一业善,则为杂业,亦不入地狱。故身意虽恶,而口念佛名,亦一业善,远胜于三业俱恶。况口念佛时,又能心想佛像,则意业善。端正其身,而手提数珠,则身业善。常能善此三业,以修净土,必上品生。予尝于镇江闻卖虾者,叫虾一声,而知其三业俱恶。何则?身荷虾担,则身业恶;意欲卖虾,则意业恶;口叫卖虾,则口业恶。是知叫虾一声,而三业俱恶。此佛所谓地狱人也。以此观之,则目前所谓地狱人者多矣。可不畏哉?众生以愚痴不知因果,陷于罪恶,深可怜悯。知其说者,为开导化谕,此名法施。法施为布施之大者,其为福报,岂易量耶?或曰:人诵佛名,一向称诵。正如呼一人,一向呼之,其人必怒。故一向诵佛名者,未足为善也。是不然,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多诵佛名,以涤荡之,犹惧不足。岂可以称呼常人之名为比也。况诸佛自开此念佛法门,所以诱掖众生,善其口业,以渐善其身意。故谓一向诵佛名,未足为善者,世俗之言。非诸佛诱掖众生之言,无足取焉。

    【译文】

    有一天佛问阿难说:“你想知道入地狱的是怎么样的人吗?”阿难说:“的确想知道。”佛说:“平常身行恶事,口出恶言,意起恶念,这就是地狱人的样子。”因为人的一生无论为善或作恶,总不外乎身、口、意三业。今三业全都是恶的。这叫做纯黑业,所以必定入地狱。如果三业全部是善的,叫做纯白业,那就有足够的资格上天堂了。如果三业中只要有一业善,这叫做杂业,就不至于入地狱。由此可知,身意虽恶,而能口念佛名。也算是一业善了,比三业俱恶的人那就好多了。如果口念佛名时,又能心想佛的庄严德相,这是意业善。端正其身,手提数珠,这是身业善。常能保持此三业皆善,修习净土,必上品往生。我曾在镇江听人叫卖虾一声,便知道他已是三业俱恶了。为什么呢?你看他肩上挑着虾担,这是身业恶;意念中只想着卖虾,这是意业恶;口中叫着卖虾,这是口业恶了。可见虽只是叫“卖虾”一声,便已是三业俱恶。这就是佛所说的地狱人了。依这种情形看,目前世间中属于地狱一类的人可多了。真是可怕啊!众生因为愚痴,不知因果,陷于罪恶之中,而无力自拔,深可怜悯。明白道理的人,应该多为那些愚痴的人开导告诫,这叫做法布施。法布施在所有布施中是功德最大的一种,所得福报难于计量。或者有人说:“念佛的人一直称呼佛的名字,好比平常呼叫某人,若一直呼叫他的名字,此人听得不耐烦,必定就要生气了。由此类推,一向诵念佛名,未必是好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要知道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所造的过恶,积起来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尽虚空界都容纳不下,即使多念佛名。还唯恐洗刷不了这累劫的积垢,怎可以把称念万德洪名与称呼普通的人名作比较,而产生顾虑不敢念呢?何况诸佛自开这念佛法门,其用意正是为了要诱导劝进众生,由念佛名而使口业归于善,逐渐使身业、意业也归于善,因此,有人说“一向诵念佛名,未必是好事。”这纯粹是世俗的见解,与诸佛诱掖众生的本意完全相违背,我们可不要听信。 

修持法门八

  全持斋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谓斋者,何哉?不食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谓戒者,何哉?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业。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为十恶。全持十戒,乃生天上。持前四戒,加以不饮酒,是为五戒。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净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也。若又不能持五戒,岂可以不戒杀生乎?杀生为五戒之首,亦为十戒之首,亦为比丘二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杀则为大善,杀则为大恶。故曰:凡欲杀生者,但将自己看;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所以不杀得长寿报,杀则短命报。盖谓己欲其命长,物亦欲其命长。乃杀物命,而欲己之命长,乌有是理。故杀生不可不戒也。凡杀生以资口腹,则口腹之欲何厌。放箸之后,滋味已空,而杀业俱在。若杀生以待宾客,则以平日不杀,人亦无可言者。况其罪已自当之。经云:来而独自来,去而独自去,轮回独自行,果报独自受。观此,则岂可为人而杀生也。若杀生以祭先祖,岂无素食清羞。孔子曰:虽蔬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如是,何有不可哉。若然香诵经,仗佛力以为荐拔,必遂超生。故皆不在杀生也。若止能持此不杀之一戒,以修净土,已不在下品生矣。

【译文】

    既能受持斋戒,又能专心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并能深解佛的真实义理,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必定上品上生。那么“斋”指的是什么呢?斋的本意原为清净。通常指不吃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就是持斋。“戒”又是指的什么呢?戒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就以五戒十善来说吧,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业;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合起来共有十戒。能持而不犯,就称为十善;若犯而不持,便是十恶。十戒都能持得清净,寿终可以生到天上;单持前四戒,加上不饮酒,称为五戒;能持此五戒,可以保得来生不失人身。若是修净土的人。当然就不止是寿终生天或不失人身而已。如能全持十戒,又加之象上面所说的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等功德,其往生品位一定是上品上生。如果但持五戒而修净土,那他的品位也必定在中品上生与上品下生之间。假如五戒不能全持,难道单持一条不杀生戒也做不到吗?杀生是五戒的第一条戒,又是十戒的第一条戒,也是比丘二百五十戒的第一条戒。可见能不杀生便是大善,若犯杀生便是大恶。因此劝人不可杀生。凡要杀生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寿命长,其它的动物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寿命长;若是忍心杀害动物的性命,而希望延长自己的寿命,世间哪有这个道理?所以杀生不可不戒啊!再说,有些人杀生,完全是为着供给口腹的享受,其实口腹有什么可挑剔的?放下碗筷后,什么滋味都不存在了,而所能留下的却全是自己所造的杀业。若说杀生是为了招待宾客,然则平时即使不用杀生招待,人家宾客也没说什么;而杀生请客,所犯的罪业却全由自己去承当。就像佛经上说的:“来而独自来,去而独自去,轮回独自行,果报独自受。”这样看来,我们又何必为别人而负杀生的罪业呢?若说杀生是为了祭祀祖先,难道不能用素食清馐吗?孔子说:“虽用蔬食菜羹瓜果祭祀,同样可以表达诚敬。”可见,用素食清馐祭祀祖先也没有不可以的。若能烧香诵经,仗佛力以为荐拔,使祖先得以超生,这才是对祖先最大的孝敬,根本没有必要杀生。因此,如果不能全持五戒,单持不杀生这一戒,以修净土,将来往生的品位,也一定不止是下品往生。 

修持法门九

  斋戒洁己,清心静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注1,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华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匝。光明照曜金色面与金色身。次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眼开眼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为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于口念也。身后必上品上生。唐启芳圆果二人作观想法。只五月,自觉身到净土,见佛闻法。载在第五卷。所谓十六观经者,详说诸观想法。又不止此而已。

【注释】

    (1)金色身:如来应化之身,具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其第十四相为“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据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赞佛身曰金色,盖取其仿佛近似,非真若人世之所谓金也。天金天银与世金世银,例美玉之于碔砆,胜劣自判。盖天金尚未足以拟佛,况世金耶?其精粹微妙,光莹明彻,自非凡眼所睹,然不可不知。如今之土木成像,而饰之以金箔,果以为佛之色相亦只如是,则失之矣!”

【译文】

既已奉持斋戒,常以清净心面向西方安然而坐,闭目专注观想阿弥陀佛真妙金色身,坐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花上。阿弥陀佛身高丈六,在两眉之间稍微向上有一条白毫,白毫八棱而中空,向右方旋绕五周,其光明照曜在阿弥陀佛的金色面和金色身上,显得更加微妙庄严。其后将心意凝注在白毫上,摒绝一切妄想杂念。务求闭眼或开眼都能见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这是为了要达到对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常作如此观想,久而久之,念心成熟,自然能够感应道交,见到阿弥陀佛的全身。在净土宗的修学法门里,可以说这种修特方法最为高明。正所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可见这种工夫比口念更为殊胜,依此修持必定上品上生。在唐朝时,有启芳和圆果二人,用这种观想的方法修持,仅五个月,便感觉到自己已置身在极乐净土,见佛闻法。此感应事迹记载在本书第五卷中。至于《观无量寿佛经》中对极乐净土依正二报的十六种观法,更有详细的教示,当然又不止这一种了。 

修持法门十

  想阿弥陀佛身极高彻天,所坐莲华亦相称。及注想眉间白毫,一一如前篇所言之法。此法最为上,以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其想极大,则其善念极大故也。若未能如此,且想小像亦可。唯要专精,不得散乱。据观经云:观想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万亿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以无缘慈摄取众生。阎浮檀金者,极大极美之金也。那由他者,万亿也。由旬者,六十里也。据此所说,岂可穷尽。只一恒河沙由旬,其大已不可言矣。况六十万亿之万亿恒河沙由旬乎?

    【译文】

同上篇一样修持观想,只是把观想丈六的阿弥陀佛扩大到高耸云天。所坐的莲花也与佛身相称。至于专注观想眉间白毫,则一一皆依上篇所介绍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与上篇比较就更加精妙了。既知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那么所观想的佛身极为高大,自然所得到的善念功德也就相应增大。但这种圣境极为微妙庄严,若是观想不来,暂且依前观想丈六佛身也可以。最重要的是观想时要专精,内心不可散乱。据《观无量寿经》说:“观想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万亿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以无缘慈摄取众生。”阎浮檀金,此金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那由他,是数量名称,相当于万亿。由旬,是里程单位,相当于六十里。据经上所说的数字,哪里能够计算得尽。只一恒河沙由旬,就已经大到无法计算了,何况六十万亿之万亿恒河沙由旬呢? 

修持法门十一

  兼观想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次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举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次想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译文】

由上篇观想阿弥陀佛工夫成熟之后,于睁眼闭眼间都能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庄严,了了分明立于目前。此时可以连同观想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高超过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其身呈紫磨金色,而他的手掌却能化作五百亿杂莲花色,散发着八万四千光明,而其明亮绚丽的光却是柔软的。观世音菩萨就以这样的光明宝手,接引众生往生净土。接着再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高亦超过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全身光明呈紫磨金色,能使有缘的众生都能亲眼看到。接着又观想自己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现在正在莲花中结跏趺坐。微妙香洁的莲花由含苞待放而逐渐盛开,顿见满虚空中都是佛菩萨的庄严身相。 

修持法门十二

  发救度众生心,发至诚心,发坚固心,发深心,加以礼拜念佛。如此则现世蒙佛加佑,身后必上品上生。救度众生心者,愿生净土见佛得道后,救度苦海众生,非独度其身也。至诚心者,至诚归向,无苟且也。坚固心者,坚固修进,更不退转也。深心者,用心深至,直透净土,如探海底珠也。三世诸佛与法界众生,皆由心造。吾心如是,焉得不上品上生。

    【译文】

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应当发救度众生的心,发至诚恳切的心,发坚固不退的心,发深求佛道的心,平常勤于礼拜念佛。能够始终这样不间断地修持,则现世中必能蒙佛加佑,身后必定上品上生。所谓发救度众生的心,是希望往生净土见佛得道后,再乘愿到他方世界去救度苦海众生,并不是仅求自己往生净土就算了事。所谓至诚心,必须是至诚恳切,真实愿求往生净土之心,绝不可以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敷衍了事。所谓深心,是用心至为深切,必要直达净土而后已,如同探索海底的宝珠一样。佛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迷则为众生,悟则为佛。可见三世诸佛,与法界中所有众生,都是由自心所造的。我能这样发心,怎么会不得上品上生? 

修持法门十三

  斋僧供佛,烧香献华,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崇奉。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种种利益方便善事,若为子而孝养父母,为兄而友爱昆弟,为弟而钦顺其兄。闺门之内无不尽善,宗族之间无不和睦。乡党邻里姻亲,相接以礼,相与以恩。以至事君则赤心为国,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则善以安众,为下则勤以事上。或教导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济急难,或惠贫穷。或修桥砌井,或施药散食。或减己奉养以利他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约。或教人为善,或赞善止恶。随力所作世间一切善事,以此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一切利益,不拘大小,不拘多少,若止以一钱与人,或止以一杯水与人,下至如毫芒之善,亦必起念云:以此善缘回向愿生西方。常使一念不断,念念在彼,必上品生。

    【译文】

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或到寺院中去斋僧供佛,或在佛前烧香献花,或悬幡盖或建寺塔,或念佛礼忏,凡此种种崇奉三宝的事,皆可随缘随力去做,然后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也可以。或者所做的都是世间种种利益方便的好事,譬如为子女的而能孝养父母,做兄长的而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而能敬重兄长,乃至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姑嫂之间都能相处得极好,宗族之间也能和睦相处。对乡里邻居亲戚,能以礼相待,并时常互相帮助。至于身居国家要职,则能忠心为国;身居官位则能仁慈爱民;身为上级的人则能善于安众;身为下级的人则能勤于事上;或有知识就以知识教导愚迷,或有财力就以财力扶助孤寡弱小,或对急难的人能给予及时救济,或对贫穷的人能给予种种帮助,或修桥以利人通行,或砌井以供人用水,或施药以治病救人,或赈粮以活人性命,或节减自己的生活费用以帮助他人,或在钱财方面,宁可多让给别人一些,而自己不妨省约一点。或教人为善,或赞美好人好事,或规劝人改恶从善。凡是自己能力所能做得到的世间一切善事,都随缘随力去做,然后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也可以。凡所作世间一切对人有利益的事,无论大小,不论多少,譬如仅以一钱与人,或者仅以一杯水与人,下至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善事,也必起念回向发愿说:“以此善缘回向,愿生西方。”常令此心时时念佛不断,念念不忘求生净土,必定上品往生。 

修持法门十四

  佛言:欲生净土,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归,谓归依佛法僧也。

    【译文】

佛在《观无量寿经》上说:凡要往生极乐净土的人,应当修三种福。第一先修世间的人天福,即必须做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仁慈爱物,不杀一切众生,并修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第二修小乘福,即必须要以至诚恭敬的心皈依三宝,严格遵守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一切言行举止要端庄得体,不可轻率失当。第三修大乘福,要发广大菩提心,深信因果真实不虚,读诵大乘经典,劝导策进其它的众生修学佛法。这三种福,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共同修习的净业正因。所谓三皈,即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 

修持法门十五

  予遍览藏经,都无阴府寄库之说。奉劝世人以寄库所费,请僧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则必得往生。若不为此,而为阴府寄库,则是志在阴府,死必入阴府矣。譬如有人,不为君子之行,以交结贤人君子。乃寄钱于司理院狱子处。待其下狱,则用钱免罪。岂不谬哉。

    【译文】

我曾遍读大藏经,都没有看到有关记载阴府寄库的事。因此奉劝世人,与其将钱财花费在毫无依据的阴府寄库上,还不如拿去斋僧设供,以此功德回向西方。能一心向往西方,则寿终必定往生西方。若一定要把钱财用在阴府寄库,那就等于是志在阴府,死后自然魂归阴府了。譬如有人,平时不好好做人,不愿结交贤人君子,却把钱财寄存在司法部门或监狱,预备将来入监狱时,可以用钱减免刑罚。这种想法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食肉说

  楞伽经云:有无量因缘,不当食肉。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去,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是也。如食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次日可为此众生念诵资荐,庶可释冤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彼念佛,必得往生。

    【译文】

佛在《楞伽经》上说:“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并举出很多理由,劝人不应当吃肉。其实众生的肉本来就不是食物。只因平时耳闻目睹许多人都吃肉,已是司空见惯,便不觉得吃肉有什么罪过。据《楞伽经》上说:“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今既学佛,常怀慈悲之心,如能完全断绝吃肉,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完全断绝。不妨暂且吃三净肉而逐渐减省。所谓三净肉,据《十诵律》卷三十七载,有三种肉,病者可食,称为净肉:(一)眼不见杀,自眼不见是动物为我而杀;(二)耳不闻杀,于可信之人,不闻是动物为我而杀;(三)不疑杀,知此处有屠家,或有自死之动物,故无为我而杀之嫌。可见这三净肉,本来是对有病的人才许食。所以,若是饭莱丰盛,宜减去其中肉食部分。如果二餐都吃肉,不妨改为一餐吃素。要知道人生福报是有定数的,如果能少吃一些众生肉,自可延年益寿。但无论如何,既已吃了众生的肉,第二天就得为这些众生念佛诵经以资超荐,这才差不多可以释冤灭罪。若依照阎罗王对郑邻所说的话,如能至诚为彼众生念佛回向,则所杀众生必得往生。

观音坐相说

  按藏经,诸佛菩萨,手足六根皆常端正,故云八端。观世音菩萨,本结跏趺坐,其神通变化自在,故云观自在。今人作翘足搭手坐,谓自在观音者,讹也。

    【译文】

据大藏经中所描述诸佛菩萨的形象,手、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常端正,所以称为八端。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本来也是结跏趺坐的。由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为救济苦难众生示现神通变化自在,所以也称为观自在。今有人把观音菩萨的像绘画成翘足搭手而坐,称为自在观音,这是错误的。

龙舒净土文卷第四(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东晋远法师倡首修净土,本朝王敏仲侍郎,及近年钱塘陆居士,编集往生事迹,凡二百余传,皆镂板流传。今不及尽载,略取其斋戒修者,及中人修者,及罪恶人修者,及疾苦中修者,共三十传。所以发人之信心也。

    【译文】

自东晋慧远法师在庐山倡导专修净土法门始,本朝(宋朝)有王敏仲侍郎,以及近年钱塘陆居士,将历代以来修习净土法门而得往生的事迹加以编辑,大概累积有二百多人的传记,现都已刻板印成单行本流传于世了。今不能一一加于转载,只是从中摘取一部分比较典型的,譬如有以斋戒清净而修净土的,有普通人发心修净土的,有平生造作罪恶而能回心修净土的,以及身患病苦而修净土的,这样共摘录有三十人的传记,希望能藉此启发人们的信心。 

东晋远法师

  僧慧远,雁门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僧俗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以修净土,谓他日托生莲华中也。远澄心观想,初十一年三睹圣相,而远沉厚不言。后十九年七月晦夕,远面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一一支水流注上下,自能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妙法,如十六观经所说。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后七日当生我国。见僧佛驮耶舍,及慧持,及昙顺,在佛之侧,向前揖远曰:法师之志在吾先,何来之迟也。远目见分明,乃与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十一年,幸于净土三睹圣相,今复见之,吾生净土决矣。次日寝疾,至七日卒。远少年博览经史,尤通庄老。因往太行山,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乃曰:九流异议,皆糠粕耳。因削发事之。后至庐山,凡三十年不出,卒年八十二。

    【译文】

东晋慧远大师,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人。从高僧释道安出家。后住庐山东林寺,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与刘遗民、周续之、张秀硕等僧俗共一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同修净土法门,以期他日同生西方净土,各于莲花中托生。慧远大师以澄心专注观想阿弥陀佛为念佛方法。在最初的十一年之中,大师曾三次见到西方三圣的庄严法相,而大师始终沉隐厚重,从不与他人言及。其后十九年,也就是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七月三十日的夜晚,慧远大师又一次亲眼看到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在佛的圆光之中,现有无数的化身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侍立左右。又看到极乐世界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每支水流能上下流注,而且流水的声音,都能清朗明晰地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妙法。而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妙好,完全像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阿弥陀佛告诉慧远大师说:“我以本愿力的缘故,先来安慰你,你在七日后,当往生我极乐国土。”当时还看到莲社中已往生的佛驮耶舍尊者、慧持、昙顺等法师,皆随侍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这时,他们三人一齐上前向慧远大师作揖问讯说:“大师比我们先立志求生净土,怎么不早些来呢?” 

因为这一次慧远大师所看到的极为分明,于是就对众弟子们说:“我自从居住在这庐山以来,于最初的十一年中,曾有幸三次见到净土的圣境和西方三圣的法相;今天又一次很清楚地见到。由此可以相信我往土净土是决定无疑了。”第二天便示现身体略感不适,到了第七天,果然端坐入寂。 

慧远大师在少年时就好学不倦,博览各种经史典籍,尤其通达老子、庄子的学说。二十一岁时,因往太行山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心中豁然开悟,乃感慨地说:“以前我所学的世间种种学说,与佛法相比,直如糠粕啊!因此剃发出家,追随道安法师座下。后来迁居庐山,三十年影不出山。至往生时,世寿八十二岁。

东晋刘遗民

  程之,字仲思,号遗民。依远公共修净土,专坐禅作观想法。方半岁,即于定中见佛光照曜。又地皆金色。居山十五年。末年,又于想念佛中,见阿弥陀佛,身紫金色,毫光散照,垂手下接,以临其室。程之慰幸,悲泣自陈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以衣覆我。佛乃为摩其顶,引袈裟以覆之。他日想念佛,又见身入七宝大池,莲华青白相间。其水湛湛,如无边岸。中有一人,顶有圆光,胸有卍字。指池水曰:此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盈口。乃还。犹觉异香发于毛孔。乃曰:此吾净土之缘至矣。庐阜诸僧皆来会。程之对佛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又供养阿弥陀佛,后供养法华会中佛菩萨众,以至十方佛菩萨众。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净土。祝毕,与众话别。面西端坐,敛手气绝。年五十九。

【译文】

东晋名士刘程之,字仲思,号遗民。随从庐山慧远大师专修净土。程之以静坐观想阿弥陀佛为修持方法。约经半年,即于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放光照耀,整个大地皆呈金色。此后,他一直住在庐山,十五年后的一天,当他正在禅室中修习观想念佛时,见到阿弥陀佛全身紫金色,毫光普照,并垂手作接引状,来到他的禅室中。程之不胜欣慰庆幸,于是流着眼泪向佛恳求说“多么希望阿弥陀佛能为我摩顶,并以衣服覆盖我啊。”话刚说完,阿弥陀佛真的就为他摩顶,并将袈裟覆盖在他的身上。又有一天,正当他在专注观想念佛时,却见自身入于七宝莲池,池中盛开着数不尽的莲花,有青色的,也有白色的。池水湛然澄彻,茫无涯际。忽见有一人立于池中宝莲花上,其人项上有圆光,胸部有卍字,指着池水对程之说:“这是八功德水,你可以畅饮。”程之听了,欣喜地以手掬水饮之。其水甘美异常。出定后,仍感觉有异香从自己的毛孔中散发出来。于是,他就告诉众同修们说:“我往生净土的因缘已经到了。”当时住在庐山的诸僧道友都来集会送别。程之对着佛像焚香礼拜,并祝祷说:“我因为深信释迦如来的遗教,所以才知道有阿弥陀佛。这一炷香应当先供养释迦如来,其次供养阿弥陀佛,再供养法华会上佛菩萨,以至十方诸佛诸菩萨。愿一切有情众生,同生西方净土。”祝祷后,即与大众告别,然后面向西方端坐,合掌念佛,安然往生。时年五十九岁。 

东晋阙公则

  公则,远公莲社中人。已亡。友人于东京白马寺为作忌日。林木殿宇皆金色。空中有声云:我是阙公则。所祈往生极乐宝国,今已达矣,故来相报。言讫不现。

    【译文】

东晋阙公则,也是远公莲社中的人。已经去世了。他有一位道友住在东京(今河南洛阳)白马寺,在公则往生的这一天,为他诵经设供行追荐之礼,忽见周围林木以及殿宇皆黄金色,并听见有声音从空中传来说:“我是你以前的朋友阙公则,我生平唯一的祈求,就是希望往生极乐宝国,现在我的愿望已经达到了,所以特来告诉你。”言毕,所有一切又回归平常。 

石晋翰林学士张抗 

  抗平生积善,信重佛门。誓课大悲心陀罗尼十万遍,愿生西方。课毕,年过六十。忽寝疾,唯念阿弥陀佛。谓家人云:西方净土,元只在堂屋西间之内,阿弥陀佛坐莲华上。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佛嬉戏。言讫,良久念佛而亡。翁儿者抗之孙,方二三岁而亡矣。

    【译文】

五代石晋(石敬瑭称帝)时,有一位官居翰林学士的张抗,他平生做了许多好事,并且笃信佛教。他曾立誓要念《大悲咒》十万遍,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当他念满十万遍时,他已经年过六十岁了。有一天,他感到身体不适,就躺在床上,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样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坐起来告诉家人说:“西方净土,原来只在这堂屋的西间之内。阿弥陀佛坐在莲花上,咱家的翁儿正在莲花池畔的金沙地上,活灵活现地向佛作礼拜呢。”说完之后,就继续不断地念佛,直至往生。他所说的翁儿,便是张抗的孙子,才二、三岁时就己去世了。 

宋江陵僧昙鉴

  昙鉴,履行尤谨,常愿身升安养,面见阿弥陀佛。安养即净土也。故虽毫芒之善,悉回向之。一日定中见阿弥陀佛,以水洒其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致严净。又于瓶中出一莲华与之。出定,乃与寺僧叙别。夜渐深,独步廊下,念阿弥陀佛。将至五更,其声弥厉。及旦,弟子依常问讯,趺坐不动。就而视之,亡矣。

    【译文】

南北朝刘宋时,湖北江陵有一位昙鉴师,生平奉持戒律极谨,品行高洁。他常发愿要亲往安养国中,面见阿弥陀佛。安养,也就是极乐净土的别名。他既怀有这个愿望,是以平时只要有丝毫的善行,他都必定回向西方。有一天,他于禅定中,果然见到阿弥陀佛。而且,阿弥陀佛还以净水洒在他的脸上,并对他说:“洗涤你身上的尘垢,清除你内心的妄念,并使你的身口之业,皆得庄严清净。”又从瓶中取出莲花一朵授予昙鉴。昙鉴师出定后,就与寺中的僧人话别。到了夜深人静时,昙鉴师独自步行在回廊下念阿弥陀佛,一直念到将近五更。声音更加宏亮。及至天明,弟子们依然像往日一样来向师父请安问讯,却见师父安详趺坐,面带笑容,上前仔细一看,原来师父已经往生了。 

南齐扬都僧慧进

  慧进,年四十余,愿诵法华,执卷病生。乃发愿造百部,以忏业障。化钱造毕,病亦随愈。愿以造经功德,回向净土。忽空中有声云:汝事已办,愿亦已遂。其生净土,非汝而谁。进闻之曰:进不敢以冀上品,但下品之下,亦无退转矣。永明三年,年八十。无病而卒。

    【译文】

南北朝南齐萧道成称帝时,扬都(今浙江吴兴)有一位慧进师,四十多岁时出家,发愿持诵《法华经》。因身体虚弱,每当执起经卷要诵经时就生病,于是便发愿印造《法华经》一百部,以忏悔自己的业障。后来他终于募化了足够的钱,印造了一百部《法华经》,他的病也就随之痊愈了。他满怀信心,愿以此造经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忽然听到从空中传来声音说:“你造经的事已经办完了,你的愿望也已实现了。如欲往生净土,不是你还能是谁呢?”慧进师听了倍感欢喜,他庆幸地说:“我慧进不敢冀望能得上品往生,但能得下品下生,也就再不会退转了。”到了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在他八十岁高龄时,无病而终。

后魏壁谷僧昙鸾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云: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深信之,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魏主怜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传甚广,号为神鸾。一日告弟子云: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鸾西向闭目,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

    【译文】

南北朝北魏有一位高僧昙鸾,早年曾往江南拜访道家隐士陶弘景,得陶弘景授予《仙经》十卷,昙鸾大师满心喜悦,以为自已必能修成神仙,可以长生不老。后在洛阳遇到三藏法师菩提留支,昙鸾大师问说:“佛法中也有长生之术吗?也能使人不老不死吗?”菩提留支法师说:“真正能够修成长生不死的,唯独我们佛法中才有啊。”言毕,即以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佛经》 )授予昙鸾大师,并对他说:“你可用功诵习此经,依法修持,则从此不会再来三界中受生死,也不必再往六道中受轮回。世间的种种盈虚消息、祸福成败等,再也干扰不了你。若论寿命的长久,有用劫石比喻的,有用河沙比喻的,然而沙石的数量毕竟还是有限的,而修此法门所得的寿量却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我佛大觉金仙氏的长生法门。”昙鸾大师听了,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把《仙经》烧了,从此专心依照《观无量寿经》中的方法修习。无论是严寒酷暑,或疾病来袭,都从不懈怠。东魏孝静帝对他高尚的志向非常敬重,为了嘉颂他能自行化他,令佛法广为流传,因赐号为“神鸾”。有一天,昙鸾大师知道往生时至,于是集合弟子并告诫他们说:“地狱中的诸般苦楚,不可以不时常心怀恐惧;往生净土九品的净业,不可以不努力修持。”言毕,即令众弟子高声称念阿弥陀佛。昙鸾大师面向西方,闭目顶礼之后,安然往生。当时所有僧俗都听到空中奏有优美的管弦丝竹之声,声音徐徐从西方而来,过了许久才消失。 

隋开觉寺僧道喻

  道喻,念阿弥陀佛。造旃檀像长三寸。后忽死。七日却苏,云见阿弥陀佛云:汝造我像何太小。对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言讫,其像遍于虚空。又云:汝且回本国,香汤沐浴。明星出时,我来迎汝。至时,果见化佛来迎,光明照室,众皆闻见。乃亡。时开皇八年。

    【译文】

隋朝开觉寺有一位道喻师,平时专念阿弥陀佛。他用旃檀木雕刻一尊阿弥陀佛像,只有三寸高。有一天道喻师忽然死了,过七日后却又活转回来。对人说他见到阿弥陀佛,当时阿弥陀佛问他说:“你既有心造我的像,为什么只造那么小呢?”道喻回答说:“心大佛像就大,心小佛像就小。”说完,便见佛像广大遍满虚空。佛又对道喻说:“你且回去用香汤沐浴清净,等明星出来时,我来接迎你。 ”到了明星出时, 果然见到阿弥陀佛前来相迎。佛光照耀其室,一寺僧众都看到了,明白道喻师这次是真的往生了。此事发生在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 

唐京师僧善导

  善导,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于是笃精勤苦,若救头然。每入佛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流汗,以表至诚。出即为众说净土法门,无暂时不为利益。三十余年,不暂睡眠。般舟行道,礼佛方等,专为己任。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绝意名利,远诸戏笑。所行之处,净身供养。饮食衣服有余,并以回施。好食送大厨供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啖。诸有儭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见坏寺及塔,皆悉修营。然灯续明,每岁不绝。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始终无改。不与众同行,恐谈世事,妨修行业。展转授净土法门者,不可胜数。或问导云:念佛之善,生净土否。答云: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于是导自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声以至百声,光明亦如此。其劝化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后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投身自绝。高宗见其念佛口出光明,又舍身时精至如此,赐寺额为光明。本朝慈云式忏主略传云:阿弥陀佛化身至长安,闻浐水声,乃曰:可教念佛。三年后,满长安城中念佛。后有法照大师,即善导后身也。

    【译文】

唐朝善导大师,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看到西河道绰禅师所创办的净土九品道场后,大受感动。从此竭诚精勤地用功念佛,如救燃眉之急。大师每次进入佛堂,便合掌长跪在佛前,一心念佛,不念到声嘶力竭不休。即使是寒冬冰雪的日子,也要念到汗流浃背,以表至诚。一出念佛堂,就为众演说净土法门,每天总是致力于自利利他,从不休息。三十多年来,从来不曾躺卧睡眠。或修行般舟三昧,或礼佛读诵大乘经典,他认为这全是自已应任的事。大师护持戒律威仪,无丝毫毁犯;从不曾抬眼窥视女人;对名利从来不放在心上;从不与人戏谑玩笑。凡所到之处,除孑然一身外,便没有别的可作供养。如果有多余的饮食衣服,则全部转送与人。有好吃的食物,就送大厨供众,自己只吃粗劣的。至于奶酪醍醐一类的乳制品,通通不吃。凡是人家布施供养给他的所有财物,则全部用来书写《佛说阿弥陀经》,共计写有十万多卷;画西方净土变相图三百多壁。凡看到寺院佛塔损坏,皆悉加于整修营造,燃灯供养,令佛法光明相继不绝。他自己所用的三衣瓶钵,从来都是由自己清洗,始终不肯令他人代劳。平时不与众人同行,恐谈及世事,妨碍修行念佛。而辗转受他教化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却非常多。有人问善导大师说:“念佛的好处,当真可以往生净土吗?”善导大师回答说:“那是当然了。只要你好好地用心念佛,必能满你所愿。”于是善导大师自念阿弥陀佛一声,就有一道光明从他的口中放出,念十声乃至百声,也都一样有光明放出。 

他曾写有一首劝化世人念佛的偈颂,偈文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这一天,他忽然对人说:“这个身体该厌弃了,我要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说完,他就攀上寺院前的一棵柳树上,然后投身而下,就这样往生了。唐高宗皇帝常听说善导大师念佛时能口出光明,感应不可思议;而当他舍身往生时,又是如此的精诚之至。因此就以大师所住的寺院,赐匾额为光明寺。据本朝(即宋朝)慈云遵式忏主所作略传说,善导大师原是阿弥陀佛化身,当他来到长安时,听到浐河中的流水声,就说:“这地方的人与阿弥陀佛有缘,可教念佛。”三年后,果然长安城中,到处可以听到念佛声。后来在唐代宗时,有一位法照大师,据说便是善导大师的后身。 

唐台州僧怀玉

  怀玉,注想净业,近四十年。天宝元年,玉念佛间,忽见西方圣众,数若恒沙。中有一人,手擎银台以示玉。玉曰:如玉者,本望金台,何为银台耶?台乃隐,人亦隐。于是弥加精苦。至三七日,向之擎台者复来告云:法师以精苦故,得升上品。又云:上品往生,必先见佛,可趺坐以俟佛来。未旋踵间,异光照室。又三日,异光再发。玉曰:若闻异香,我报身即尽。次日书偈云: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偈毕,香气四来。弟子有见佛与二菩萨,共乘金台。台傍千百化佛,自西而下迎玉。玉恭敬合掌,含笑长归。

    【译文】

唐朝台州怀玉法师,专修净业近四十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怀玉法师正在念佛时,忽见西方圣众有如恒河沙数那么多,其中有一人,手里执持银台,向怀玉法师示意要来接引他。怀玉法师说:“我一生精进念佛,本期望金台接引,怎么只是银台呢?”他这么一说,银台和人都隐去了。于是怀玉法师更加努力精进念佛。又过了二十一天,上次那位执莲花台的人又来告诉怀玉法师说:“法师近来念佛更加勤苦精进,现在已升为上品了。然上品往生,必先见佛,你可趺坐用心念佛,等待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而当他说这些话时,室内充满着奇异的光明。过了三日,那种奇异的光明又再次照临其室。怀玉法师说:“当闻到异香时,这就表示我的业报身已尽了。”第二天,他提前写了一首偈,偈文说:“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他写完这首偈之后,便闻到奇妙的香气充满空间。众弟子们都看到空中有无数的化佛菩萨,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着金台,从西方徐徐而下,来接迎怀玉法师,怀玉法师恭敬合掌,含笑随佛而去。 

唐汾州僧启芳圆果

  启芳、圆果二法师,精心观想净土。后五月,于观想中,同觉身临七宝大池。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见观音、势至坐二大宝莲华,下有莲华弥满千万。阿弥陀佛从西来,坐一最大莲华,迭出光明相照。芳等礼佛问云:阎浮众生依经教念佛,得生此否?佛云: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见其国,地平如掌。宝幢珠网,上下间错。又有一僧,乘宝车逐远而来,谓芳等云:吾法藏也。以宿愿因,故来迎汝。芳等乘车前往,又觉其身坐宝莲华。又闻释迦佛与文殊菩萨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纯是白衣。第二道僧俗相半。第三道唯僧无俗。佛指之谓芳等云:此皆南阎浮提念佛众生,遂生于此。汝宜自勉。芳果既寤,历与其徒言之。后五月,二人无病,遽闻钟声,他人不闻。芳果云:钟声乃我事。顷刻二人同终。

    【译文】

唐朝山西汾州有启芳、圆果二位法师,依《观无量寿经》中所示方法修习净土。经过了五个月之后,有一天在修观想时,二人同时觉得自身来到七宝莲池。池间有一大宝帐,就一起进入其中。只见观音、势至二位菩萨,坐在大宝莲花上,而大宝莲花下更有千千万万的各色莲花充满其间。阿弥陀佛坐着一朵最大的莲花,从西而来,缕缕放光相照。启芳、圆果二位法师连忙向佛顶礼,并问说:“阎浮提世界的众生,依照经教念佛,是不是真的可以往生到这里?”阿弥陀佛回答说: “只要能至心念我的名号,都可以往生到我的国土来,没有一人例外。”又见极乐国土的地面极为平坦,空中宝幢珠网,上下之间交叉排列。又见有一僧人乘宝车从远方而来,对启芳、因果说:“我就是法藏比丘啊。以我宿愿因缘,所以前来迎接你们。”其时启芳、因果二人便乘上宝车一同前往另一地方,却又觉得自身是坐在宝莲花上。同时又听到释迦佛与文殊菩萨正在极口称赞净土法门。又见其前方有一大殿,大殿前分有三道宝阶,第一道宝阶上全都是在家居士,第二道宝阶却是僧俗各半,第三道全是出家人。佛对二人说:“这些全都是南阎浮提世界念佛的众生,往生到这里来的,你二人可要努力自勉啊!”启芳、圆果二人从定境中醒来,把此次所经历的境界一一告诉众弟子。五个月之后,二人身体健康,忽然听到有钟声响。问其它的人,却都没有听见。二人说:“看来这钟声是专为我们送终的了。”说完之后,二人同时往生。

唐真州僧自觉

  自觉发愿,愿因大悲观音,接见阿弥陀佛。于是化钱铸大悲像四十九尺,造寺居之。既成祝愿,其夜三更,忽有金色祥光二道。阿弥陀佛自光中乘云而下,观音势至左右随之。佛垂金臂,按觉首曰:守愿勿悛,利物为先。宝池生处,孰不如愿。后十一年七月望夕,见一人云间现半身,若毘沙门天王。俯谓觉曰:安养之期,于斯至矣。乃于大悲前跏趺化去。

    【译文】

唐朝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县)自觉师曾经发愿:愿藉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因缘,得于觐见阿弥陀佛。于是募化了足够的钱,铸造一尊高达四十九尺的观音圣像,同时又建立了一座巍峨宏伟的大悲殿。竣工落成之日,自觉师跪在佛前祝愿回向。当天夜里,忽见有金色祥光二道,阿弥陀佛自光中乘云而下,观音势至二菩萨随待左右。佛垂金色臂,用手摩着自觉师的头顶对他说:“你能坚守誓愿,常怀慈悲利物之心,他日定能如你所愿,于七宝莲池中化生。”  

到了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七月十五日夜晚,空中云间有一神人现出半身,他的相貌有如毗沙门天王,神人俯视对自觉师说: “法师往生净土的日期已经到了。”自觉师听了,就在大悲殿前跏趺而坐,合掌念佛,随即往生了。 

唐睦州僧少康

  少康,贞元初,至洛下白马寺,见殿中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导西方化导文也。康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发光明。言未已,光乃闪烁。遂至长安善导影堂,大陈荐献。善导于空中曰: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功,同生安养。又逢一僧谓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言讫而隐。新定,今严州也。至彼,人尚无识者。康乃乞钱诱小儿,与之约曰: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与汝一钱。小儿务得其钱,随声念之。后月余,小儿念佛求钱者众。康乃云:念佛十声,乃与尔钱。小儿从之。如此一年,无长少贵贱,凡见康者,则称阿弥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于道路。后康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人午夜行道。康升坐,令人面西。康先倡阿弥陀佛,次众人和之。康倡时,众见一佛从其口出。连倡十声,则有十佛,若联珠状。康云:汝见佛否?如见佛者,决生净土。其礼佛人数千,亦有竟不见者。后嘱众人,当于安养起增进心,于阎浮提生厌离心。又云:汝等此时能见光明,真我弟子。遂放异光数道而亡。

    【译文】

少康大师,唐朝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大师于唐德宗贞元初年(公元785年)来到洛阳白马寺,看到大殿中有文字接连放着光明,走近仔细探究之下,原来是一篇善导大师所写的西方化导文。少康大师当下祝愿说:“如果我与净土有缘,当使这篇文字再次发出光明。”语音未落,只见文字又再次光明闪烁。少康大师随即前往长安光明寺,在供养善导大师像的祖堂里,广设斋供,至诚瞻仰礼拜。这时听见善导大师在空中对少康大师说:“你能依照我的教法行事,使众生获得利益和安乐,则你的功德无量,他日同样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随后又遇到一位法师对他说:“你要教化众生,应当到新定去。”说完就不见了。新定,即是严州。不久,少康大师便抵达新定。原本那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念佛,少康大师常把化缘得来的钱,用来诱导小孩子念佛,与他们相约说: “阿弥陀佛是你们的本师,你们只要念阿弥陀佛一声,我就给你们一钱。”小孩子为了得钱,就随声念佛。一个月之后,念佛求钱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少康就对他何说: “现在要念十声,才给你们钱。”小孩子也听从了。这样过了一年,无论男女老少贵贱,凡是见到少康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称念阿弥陀佛。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在念佛。以后,少康大师在乌龙山建立净土道场,并建筑有三层的坛场,许多信徒都到那里共修。每当少康大师升座,就令众人面向西方,少康大师领先唱念阿弥陀佛,众人就一起随着念佛唱和。少康大师每念一声佛号,众人便见有一尊佛从少康大师的口中出来。连念十声,就有十尊佛如同联珠般连贯地从大师的口中出来。少康问众人说:“你们看到佛了吗?如有看到佛的人,决定可以往生净士。”当时来参加念佛拜佛的有数千人,但也有见不到佛的。少康大师在临终时诚恳地嘱咐众人说:“大家对念佛求生净土应当生起增上精进的心,而对这个充满浊恶的婆婆世界应当生厌离心。”又说:“你们此时能够见到我所放的光明,便是我的真实弟子。 ”说完之后,就放出数道奇异的光明,随即往生西方。

唐并州僧惟岸

  惟岸,专修十六观。因出见观音势至二菩萨现于空中,迟久不灭。岸顶礼雨泪而叹曰:幸由肉眼得见圣容,所恨后世无传。忽有二人,自称画工。未展臂间,圣像克就。已而人亦不见。弟子怪而问之。岸曰:此岂画工哉。又曰,吾之西行,乃其时也。弟子有从我者,当明言之。小童子云:从师而往。岸曰:必能从我,可归告父母。父母闻而笑骂之。子乃归寺,香汤沐浴。于阿弥陀佛像前,趺坐而往。人或告岸。岸抚其背曰:汝事吾者,何乃先去。遂索笔焚香,向所画菩萨前作偈云: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宝瓶冠上显,化佛顶前明。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遂令弟子助声念佛。仰目西顾而亡。

    【译文】

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有一位惟岸师,专修十六观法。有一天惟岸师出门时,忽然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二位菩萨现身伫立在空中。惟岸师赶紧跪下来向菩萨顶礼,泪下如雨地叹息说:“弟子何其幸运,能以肉眼亲见菩萨圣容,所遗憾的是菩萨现身的圣相不能流传于世间。”话刚说完,忽有二人来到跟前,自称是画家,只一会儿的工夫,观音、势至二菩萨的圣像便都画好了。这画家把圣像交给惟岸师后,一转身就不见了。弟子们感到很奇怪,就问惟岸师。惟岸师说:“你们以为这二人真的只是画家吗?”又说:“我要往生西方,大概就在最近这几天了。你们众弟子中,有谁愿意跟从我一起往生的,可以预先言明。”这时有一位小童子站起来说:“我愿意跟从师父一起往生。”惟岸师说:“你真的要随从我往生,可以回家向你的父母告别。”小童子回去向父母言知此事,他父母听了,还以为是闹着玩的,就笑着骂了他几句。小童子归寺后,便用香汤沐浴,然后趺坐在阿弥陀佛像前,就这么往生了。有人来告诉惟岸师,惟岸师摸着小童子的背说:“你本来是要随从我的,怎么反而先去了。”说着,就命弟子准备笔墨,惟岸师焚香礼佛后,向所画的二菩萨圣像前作偈道:“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宝瓶冠上显,化佛顶上明。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愿以慈悲手,提挈共西行。”写完,即令弟子助念佛号,自己仰望西方站立,随即往生了。

唐长安尼净真

  净真,住长安积善寺。衲衣乞食,一生无嗔。诵金刚经十万遍,专精念佛。显庆五年染疾,告弟子云:五月内十度见阿弥陀佛,两度见极乐世界宝莲华上童子游戏。吾得上品往生。言讫,跏趺而去。光照其寺。

    【译文】

唐朝有一位尼师名净真,住在长安积善寺,每天身着衲衣出门乞食。她的性格温和,从来不起嗔恚心。读诵《金刚经》十万遍,平时则专精念佛。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一天,她身体稍感不适,于是告诉弟子说:“我在最近五个月以来,曾十次见到阿弥陀佛,有二次见到极乐世界的宝莲花上有童子在游戏,我必将上品往生。”说完,她便盘起双腿,当下坐在那里就往生了。当时,有祥光照满寺内。

唐房翥

  翥暴死,至阴府见阎罗王。王曰:据案簿,君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君承此福,亦合生净土,故召来相见。翥曰:先许金刚经万卷,巡礼五台,未欲往生。王曰:诵经巡礼,固为好事。不如早生净土。王知志不可夺,乃放还。以此知劝人修者,非徒往生,又感动幽冥也。

    【译文】

在唐朝时,有一个叫房翥的人。这个人有一天忽然死了,他的神魂到阴司见阎罗王。阎罗王对他说:“根据案簿记录,你在阳间,曾经劝一位老人念佛,这位老人已经往生净土了。你有这样的功劳福德,也合当往生净土,所以特地召你来相见。”房翥说:“我先前曾许愿诵《金刚经》一万遍,然后还要去朝拜五台山,因此我还不想现在就往生。”阎罗王说:“诵经朝拜固然是好事,但总不如早日往生净土为妙。”房翥听了默然不语。阎王知道他的志向不可改变,就把他放还阳间。由这件事可以知道,劝人念佛修净土,功德极大,不但承此福德能够往生,还能感动幽冥中的神祗。

唐长安李知遥

  知遥,善净土教,五会念佛,为众师范。后因疾,忽云:念佛,和尚来也。洗嗽著衣,索香炉,出堂顶礼。乃闻空中说偈云: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却就床坐而化去。众闻异香。

    【译文】

唐朝长安有一位李知遥,通达净土教理,提倡五会念佛。平日言谈举止得宜,堪作大众的表率。知遥晚年得病,有一天忽然对众人说:“你们赶紧念佛,极乐世界的和尚就要来了。”言毕,他自己便去洗漱,更换衣服,然后捧着香炉出堂,焚香顶礼,便听到空中有人说偈道:“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李知遥返回室内,坐在床上便往生了。许多人都闻到一种异常芬芳馥郁的香味。 

唐上党姚婆

  姚婆,因范行婆劝念阿弥陀佛。临终见佛菩萨来迎。告佛言:未与范行婆相别,请佛暂住少时。佛住空中,候范婆至,姚婆立化。

    【译文】

唐朝上党(今山西长治)地方有一位姚婆,是范行婆劝她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姚婆听后深信不疑,于是专心念佛,发愿求生净土。至临终时,见佛菩萨前来迎接,姚婆向佛请求说:“我还未与范行婆告别,请佛稍候片刻,我立即派人去通知。”果然佛就暂停在空中,等到范行婆来时,姚婆即向她道别,然后就站着往生了。 

唐并州温静文妻

  静文妻,久患在床。静文劝以念阿弥陀佛。乃念佛二年不绝,遂见净土。乃告静文言:我见佛了,后月定去。又以食献父母云:今得随圣往生,愿父母及夫专心念佛,来西方相见。言讫而终。前三日,见莲华大如日轮。

    【译文】

唐朝并州(今山西太原)温静文的妻子,因长期生病而卧床。静文劝她念阿弥陀佛,她听了丈夫的话,专心念佛,二年以来从未间断。居然让她亲眼见到了极乐净土的境界。有一天,她对丈夫静文说:“我已经见到阿弥陀佛,在下个月我就要往生了。”至往生前,她亲手做了一些可口的食物供养父母,并说:“我现在要随西方三圣往生净土了,愿父母及丈夫都要专心念佛,将来到西方再见面。”说完就往生了。而在往生的前三日,她就看到有莲花现前,莲花广大有如日轮。 

唐张钟馗 

  钟馗,杀鸡为业。忽见一人著绯,驱群鸡来叫云:啄啄,四畔上啄,两目血流,受大痛苦。有僧为铺佛像,烧香念阿弥陀佛。兼令钟馗一心专念。忽香气满室,安然而终。

    【译文】

唐朝张钟馗,生平以杀鸡为业。有一天,钟馗忽然看见有一位穿红色衣服的人,赶着群鸡来到他面前,并且大声叫道:“啄!啄!”周围的群鸡就飞到钟馗身上乱啄。可怜他的双眼被鸡啄得血流不止,痛苦难当。有一位僧人看到这种惨不忍睹的情形,就为他设立佛像,排上香案,念阿弥陀佛,并教钟馗跟他一起念佛。钟馗受教,就专心念佛。忽闻香气满室,钟馗随即安然往生。 

唐张善和

  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作人言云:汝杀我!善和大恐。告妻云:急请僧来救我。僧至云:十六观经说,若人临终,地狱相现。至心十称南谟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净土。善和云:便入地狱也。不暇取香炉,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乃云:我见阿弥陀佛从西来,与我宝座。言讫而终。

    【译文】

唐朝张善和,生平以杀牛为业。至临终时,看见有一群牛,口出人言说:“是你杀我的,还我命来!”善和害怕得不得了,就对妻子说:“赶紧去请僧人来救我。”僧人来后,就对善和开示说:“据《观无量寿经》上说,如果有人生前造恶,到临终时,就会现出地狱的境界。此时如能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仰仗佛的慈悲愿力,也一样可以往生净土。”张善和着急地说:“地狱真的现前了!”他顾不得取香炉,立即左手举火,右手拈香,面向西方,专心恳切地大声念佛。还未念满十声,他欢喜庆幸地说:“我已看见阿弥陀佛从西方来了,还赐给我宝座。”话才说完,善和就往生了。 

石晋凤翔僧志通

  志通,见智者大师净土仪式,不胜欣抃。不向西唾,不背西坐。专心修进。后见白鹤孔雀成行列西下,又见莲华光相开合于前。通云:白鹤孔雀,净土境也。莲华光相,托生处也。净土现矣。乃起礼佛,对佛而终。火化时,五色祥云环覆火上。

    【译文】

五代后晋时,陕西风翔有一位志通法师,他在天台山看到智者大师所作的净土仪式,不胜欢欣庆幸,因而发心愿生西方极乐净土。从此不向西唾沫,不背对西方而坐,专心精进地修持净土法门。 

有一天,志通法师看见白鹤孔雀排列成行地从西边空中飞来,又见莲花在他面前一开一合地放光。志通法师说:“白鹤孔雀成行,是净土的境界,莲花放光的瑞相,是极乐世界受生之处。这该是我往生净土的时候了。”于是他当即到佛像前礼拜,然后就站着往生了。火化时,见有五色祥云环绕笼罩在火焰之上。 

国初永明寿禅师

  禅师名延寿,本丹阳人。后迁余杭。少诵法华。初为县衙校,多折官钱。勘之,止是买放生命。罪当死,引赴市曹。钱王使人探之。若颜色变即斩之,不变来奏。临斩,颜色不变。乃贷命。遂为僧。于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口,乃获观音辩才。下笔盈卷,著万善同归集、宗镜录等共数百卷。住持雪窦、永明。日课一百八事,精进以修西方。既坐化,焚毕为一塔。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其故。僧云:我抚州僧也。因病至阴府,命未尽放还。见殿角有僧画像一轴,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僧何人。主吏云:此杭州永明寺寿禅师也。凡人死者皆经此处,唯此一人不经此处,已于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敬其人,故画于此供养。我闻之,故特发心来此绕塔作拜。以此见精修西方者,为阴府所重。

    【译文】

宋朝延寿禅师,俗姓王,字冲玄,祖籍本是江苏丹阳,后来迁居到余杭。禅师在年少时就能背诵《法华经》。曾为余杭库吏(掌管、守卫官库),后升为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因擅自动用库银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后被判死罪,押赴刑场。钱王派人暗中探视,若面色改变,就当下处斩;如面不变色,就回奏。临刑时,只见他从容自若,面不改色。经再度审理,得知他自幼信佛,品性仁慈善良,动用库钱仅是为了放生,本人并无私用一文。因此下令无罪释放。并依其所愿依止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为僧。

后来延寿禅师在天台山国清寺修行法华忏法。在修习禅定观想时,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入他的口中。自此以后,便具有观音菩萨圆通无碍的辩才。在写作时,往往文思敏捷,下笔千字,行文流畅,一挥而就。着有《万善同归集》、《宗镜录》等共数百卷。 

禅师曾住持雪窦、永明二寺。居永明寺达十五年之久,每日自订功课一百零八事,精进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于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二月二十六日趺坐往生。火化后,弟子将他的灵骨舍利收集起来建塔供养。后来有一位游方的僧人,天天到禅师的舍利塔处绕塔礼拜。有人问他何以对禅师的舍利塔如此敬重,僧人回说:“我是抚州的僧人,曾经因病重,神魂进入阴间地府。不过,因为我的阳寿还未尽,因此又被放回来了。我曾在阎罗殿的旁边看到挂有一轴僧人的画像,阎罗王极为恭敬地对着画像礼拜。我就问主簿官,阎王所拜的是什么人。主簿官告诉说,这轴画像,画的是杭州永明寺的延寿禅师。世间平常不修善的人,死后都要到这里结案。唯独这位禅师,不需要到这里,可以径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是上品上生。阎王因为敬重这位僧人,所以画他的像挂在这堂上礼拜供养。我得知此事,因此特地发心到这里绕塔礼拜。”由此可见,人能精进修学净土法门,就连阴司地府也敬重此人。

宋明州僧可久

    可久,常诵法华经,故号久法华。平生修净土业。元祐八年,年八十一,坐化。三日却还。说净土事,与十六观经所说一同。见莲华台,皆标合生者姓名。一紫金台标云:大宋成都府广教院熏法华,已生其中。又一金台标云:明州孙十二郎,合生其中。又一金台标云:久法华台。又一银台标云:明州徐道姑台。语讫,复化去。五年徐道姑亡,异香满室。又十二年,孙十二郎亡,天乐盈空。

    【译文】

宋朝明州(今浙江宁波),有一位可久法师,时常持诵《法华经》,因此大家都称他“久法华”。他把诵《法华经》的功德,尽皆回向求生净土。北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他八十一岁,坐着往生。但过了三天,他又忽然苏醒过来,对人说他这次到了西方净土,看到种种殊胜庄严的妙境,与《观无量寿经》中所介绍的完全相同。还看到极乐世界的莲花台上都标有往生者的姓名。有一紫金台上标着“大宋成都府广教院熏法华,已生其中”;另一金台上标明“明州孙十二郎,合生其中”;又一金台上标明“此为久法华台”;又一银台标明“此为明州徐道姑台”。说完,又坐着往生了。五年后,徐道姑往生时,闻有异香满室。又过十二年,孙十二郎往生,闻有天乐盈空。证知可久法师所说的话真实不虚。 

宋会稽金太公

  太公名奭,网鱼为业。一日改业。持阿弥陀佛日万声,蔬素修行,不曾暂辍。后无疾告家人云:我见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在门前,我今归净土也。次日又云:我已见金莲华来迎我矣。索香炉,安坐捏印而化。乡村远近闻音乐,异香终日不散。时政和六年。

    【译文】

宋朝会稽(今浙江绍兴)金太公,名奭,早年以捕鱼为业,后来改行,并且断绝荤腥,持斋修行,每天称念阿弥陀佛万声,从不间断。有一天,金奭身体无病无痛,却忽然告诉家人说:“我今天看见阿弥佗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来到门前,大概我要往生净土了。”第二天又说:“我已看到有金莲花来迎接我了。”说完,就到香案前烧香拜佛,然后安然地坐下来,双手结手印而往生。此时,整个乡村的人都听到空中有音乐声,而且闻有异香,终日不散。此事发生在北宋微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宋潭州黄打铁

  黄打铁,本军中人,打铁为生。每打铁时,念阿弥陀佛不绝声。一日无疾,托邻人写颂印行,广劝人念佛。颂云:日夜玎玎铛铛,久炼成刚;太平将近,我往西方。即化去。此颂广行湖南,人多念佛。

    【译文】

宋朝潭州(今湖南长沙市)黄打铁,本为军人,后来以打铁为生。每次打铁时,随着锤子的敲击,口中却不断地称念阿弥陀佛。有一天,他身体好好的,忽然请邻居来,说他有一首颂,麻烦邻居帮他代写下来,好印送给大家看,劝人念佛。颂文是:“日夜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他把颂文念完就往生了。这一首颂后来在湖南广为流传,很多人都因此发心念佛。 

宋临安府仁和吴琼

  吴琼,先为僧,后还俗。前后两娶,生二子。屠沽无所不为。常与人作厨子,每杀鸡鸭等物命。以手持起叫云:阿弥陀佛子,好脱此身去。遂杀之,连称佛数声。每切肉时,一面切肉,一面念阿弥陀佛。常念佛不辍,教村中人念经修忏,及劝人念阿弥陀佛。后眼上生瘤,如鸡子大,乃忧怖。造一草庵,分散其妻子,昼夜念佛修忏。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云: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笑之。将用碗钵锅子尽与人。次日晚,报诸道友行婆云:琼去时将至,尽来与琼高声念佛相助。将布衫当酒饮了。即写颂云:似酒皆空,问甚禅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风。端坐合掌念佛。叫一声佛来,即化去。

【译文】

宋朝临安府有一个名叫吴琼的,原先是出家人,后来还俗了。前后娶了两个太大,生有二子,为了维持生计,他竟操起屠夫和酒贩之业。有时还被人雇去做厨子。每当杀鸡鸭等物命时,就先用手提起来,对它们说道:“阿弥陀佛子,好脱此身去。”然后杀讫。口中却连声念佛不断,为所杀的众生回向。每切肉时,也是一面切肉,一面念阿弥陀佛。其余有空闲的时间,就念佛不歇。并教村里的人念经拜忏,劝人念阿弥陀佛。后来眼睛旁长了一块瘤,有鸡蛋那么大。为此心中感到很忧愁,也很害怕。于是,他就盖了一所草庵,吩咐妻子各自分开去生活,不要再来干扰他。他自己却住在草庵中,昼夜不停地念佛修忏。到了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秋天,他告诉村中的人说:“我明天戌时(晚上七时至九时之间)要往生了。”村里的人听了,都觉得好笑。他也不去理会人家信不信,把平时所用的碗钵锅子等全都送给人。到了第二天晚上,吴琼向众同修们说:“我往生的时刻就要到了,希望各位道友都来与我高声念佛相助。”又将剩下一件布衫拿去典当买酒,回来一口气将酒饮尽,然后写了一首颂说:“似酒皆空,问甚禅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风。”写完后,就端坐合掌专心念佛。忽然大叫一声:“佛来了!”随即坐化往生。 

宋荆王夫人

  元祐间,荆王夫人与婢妾精修西方。唯一妾懈怠,夫人斥去。其妾悔悟精进。久之谓他妾云:吾今夜当生西方。是夜异香满室,无疾而终。明日,同事之妾告夫人云:昨夜梦化去之妾,托致起居云,夫人训责我修西方,今已获往生,感德无量。夫人云:使我亦梦,乃可信耳。其夜夫人梦见亡妾,叙谢如前。夫人云:西方可到否?妾云:可到,但从妾行。夫人随之。见池塘广大,红白莲华大小相间。或荣或悴,种种不同。夫人问云: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人也。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华一朵。若愿心精进,则华日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若愿心退转,则华日日萎悴,以至殒灭。次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散去,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云:何人也?妾云:杨杰也。又见一人坐于华上。妾云:此马玕也。夫人云:我当生何处?妾引行数里许,遥望见一金坛,金碧照曜。妾云:此夫人化生处,乃上品上生也。夫人既觉,访问杨马所在。则杰已亡,而玕无恙。是知精进不退者,虽身在娑婆之内,其神识已在净土矣。后夫人于生日,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子孙方具献寿之仪,已立化矣。

    【译文】

宋朝哲宗元佑年间,荆王赵的妻子王氏夫人,引导诸侍妾婢女精进修持净土法门。其中有一妾念佛时总是懈怠,提不起精神来。夫人对她斥责了一番,就叫她离去,不要在佛堂中影响其它的同修。这位侍妾受了夫人的教训后,居然心生悔悟,独自勇猛精进念佛,不再倦怠。这样过了许久时日,有一天,她对其它的侍妾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到了夜晚,果然闻到有异香满室,这位侍妾真的无疾往生了。第二天,另外一位侍妾来告诉夫人说:“昨天晚上我梦见那位往生的侍妾,托我向夫人问安致谢,并说:‘幸蒙夫人训责,使我醒悟,立志专心念佛,今已获得往生西方净土,感德无量。”夫人说:“她如果也能托梦于我,我才会相信你所说的话。”就在当天晚上,夫人果然梦见那位亡妾,亲自来向她致谢,所说的话和白天听到的一样。夫人就问亡妾说:“我也可以到西方吗?”妾说:“像夫人你这样用功念佛,当然可以,请现在就跟我去。”夫人就随她前往,忽见有一池塘极为广大,中有红白等各色莲花,大小相互间隔,有的莲花开得很茂美,也有的看起来很枯萎,种种不同。夫人问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妾说:“这都是世间那些发心念佛要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才发一念信心,这池内便生莲花一朵,并标上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这位念佛的人愿心精进,他这朵莲花便一日比一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如果愿心退转,他那朵莲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最后就自动殒灭了。”又走了一阵,看见有一人坐在莲花上,其衣带飘扬,并以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说:“这位是什么人?”妾说:“这位就是无为子杨杰。”又见一人坐在莲花上,妾说:“这位是马玕。”夫人又问说:“你知道我将来应当生于何处?”妾便带引夫人再走大约有数里远,遥望有一莲花台,金碧辉煌,光彩照耀。妾说:“这就是夫人将来化生的处所,乃是金台上品上生啊!”夫人醒来之后,犹记得梦中所历的种种境界,就向人打听杨、马二人的下落。得知杨杰已经往生了,而马玕还在世。由此可以证知念佛精进不间断的人,虽身在娑婆之内,而他的神识早已在净土了。此后夫人在生日的那一天,她恭恭敬敬地点了一炷清香在香炉中,然后手捧香炉,望向观音阁站着。她的子孙眷属正要前来向她祝寿,只见她已经站在那里往生了。 

宋观音县君

  县君姓吴氏。其夫都官员外郎吕宏,亦悟佛理。夫妇各斋戒清修。吴氏有二侍女,亦绝荤血,勤力助为胜业。其一颇好禅理。既病,犹怡然笑语而逝,如委蜕然。其一奉戒克苦,或终月不食,但日饮吴氏所咒观音净水一盏而已。忽见金莲捧足者三。又数日见其膝。又数日见其身。又数日见其面目。其中乃阿弥陀佛,左右则观音势至也。又悉见其堂殿国界,皎如指掌。晓然知其为净土。问其详,则云:彼皆清净男子,经行游乐,无女人也。又问:彼佛如何说法?云:我得天眼,未得天耳。故但见问答指顾,而不能闻所说也。如是者三年,未尝一瞬不在目前。忽感疾,自言往生。乃终。吴氏事观音有灵感。每于净室列置瓶缶数十,以水注满,手持杨枝诵咒。必见观音放光入瓶缶中。病苦者饮水辄愈。所咒水积岁不坏,大寒不冻。世号观音县君。

    【译文】

宋朝有一位吴氏,她是都官员外郎吕宏的妻子。吕宏也是一位通达佛理的人,因此夫妇二人皆斋戒清修。吴氏有二位侍女,也跟着主人戒绝荤腥肉食,勤力佐助共修胜业。其中有一位侍女对禅理较为感兴趣,欢喜修禅定工夫。至临终时,虽在病中,犹能谈笑自如,安然而逝,如蝉蜕壳般地自在解脱。另外一位能严持戒律,刻苦修行。有时终月都不吃食物,每天只喝吴氏持诵的大悲咒水一小杯而已。有一天,这位侍女忽然看到有三朵金色莲花现前,还隐隐约约看到各有一双脚立在莲花之上。又隔数天,能看到膝上;再隔数天,能看到身体;又再过数天,就连面目也看清楚了。原来其中一尊是阿弥陀佛,左右则是观音、势至二菩萨。到了后来,竟然连极乐世界的殿堂楼阁,甚至整个国界中的种种庄严妙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至此,她心里完全明白这即是净土了。有人详细向她询问住在净土的人怎么样,她说:“我只看见到处都是清净男子,在那里经行游乐,并无女人在内。”又问她有没有听到阿弥陀佛说法?她说:“我只证得天眼通,还未证得天耳通。因此只能看到佛菩萨们在那里互相问答指顾,却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象这种情形,三年以来,天天都能看到。有一天,忽感身体有些不适,就向主人说:“我要往生了。”话刚说完,真的就往生了。 

吴氏多年来至诚供奉观音菩萨,极有灵感。每天在佛堂中摆列着许多净瓶,每个净瓶中都注满了净水,然后手持杨枝,虔诚地诵念大悲神咒。每次吴氏诵咒时都能见到观音菩萨放光照入瓶中。凡是有病的人,只要喝下大悲水,即可痊愈。此净水因为经由观世音菩萨放光加持过的,放置整年,都不会变质。即使在寒冬的季节,此大悲咒水也不会冻结。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吴氏为“观音县君”。 

宋冯氏夫人

  夫人名法信,赠少师讳珣之女,适承宣使陈思恭。少多疾。及嫁,疾尤甚,医者以为不可疗。往见慈受深禅师,问愈疾之方。深教以持斋念佛。夫人尽去荤血,及装饰之奉,衣扫塔服。专以西方为念。行亦西方也,坐亦西方也,起居食息亦西方也,语默动静亦西方也,酌水献华亦西方也,诵经行道亦西方也。刹那之念,秋毫之善,一以为西方之津梁。十年间无惰容。心安体健,神气昌盛,人皆尊尚之。一日忽书偈云:随缘任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叠身心早归去,免教鼻孔受人穿。族党怪之。夫人云:行即西归,何怪之有。乃卧疾,微有喘息。忽矍然而起云:吾神游净土,面礼阿弥陀佛。观音左顾,势至右盼。百千万亿清净佛子,稽首庆我来生其国。若宫殿林沼,光明神丽,与华严经及十六观经所说一同。明日,安然化去。家人闻妙香芬馥,不类人间。及三日荼毗,举尸如生。

    【译文】

宋朝冯氏夫人,名法信。她是曾受朝廷追赠为太子少师(辅导太子的官)冯珣的女儿,嫁与承宣使陈恩恭为妻。冯氏年少时就体弱多病,出嫁后,病情日益严重,连医生都感到束手无策,认为难以疗治。后来听说当代高僧怀深禅师(字慈受)就住在王城附近,因此她的家人就陪护她去拜见慈受禅师,并向他询问治病的良方。慈受禅师就教她奉持斋戒,专心念佛。夫人回家之后,即摒绝一切荤腥血食,并舍弃各种华丽的衣物及饰品,仅穿着扫塔时才用的粗布衣,把整个心思全部用在专心念佛求生西方这件头等大事上。所以,走路也是想着西方,坐着也是想着西方,乃至起居饮食、语默动静、酌水献花、诵经行道,所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以西方为依归。每起一念,每行一善,尽皆回向求生西方净土。这样经过十年时间,从不见她有疲怠的样子。原来她的病早已痊愈了,现在更是心安体健,精神气色一日比一日旺盛。大家都认为这是奇迹,因此对她极为尊尚。 

有一天,她忽然写了一首辞世偈说:“随缘任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迭身心早归去,免教鼻孔受人穿。”她的家人亲族看了此偈都很奇怪,觉得现在好端端的,无缘无故要归去哪里?夫人说:“我要走,自然是归去西方,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不久,她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躺在床上,微有喘息。有一天忽然从床上坐起来,对家人说:“我刚才神游净土,面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立在左边顾视我,势至菩萨立在右边盼望我,还有百千万亿清净佛子,都向我稽首合掌,庆贺我得生极乐国。至于极乐国土中的宫殿园林池沼等,无不光明神妙而华丽庄严,与《华严经》及《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完全相同。”到了第二天,她就安然往生了。家人都闻到有一种奇妙而芬芳馥郁的香气,是世间所没有的。入殓三天后为她举行火化时,只见她的面容仍栩栩如生。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六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修净土者,宜随其所而为善,以资修进之功。故此卷名特为劝谕。若不识字人,全赖慈仁君子,发菩萨心,为彼解说,此布施之大者。先后之序,乃自近及远,或自急及缓,不拘其人高卑。

    【译文】

    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除了专心念佛之外,还应当随时随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以增进自己的功德资粮。因而这一卷的内容主要在于劝谕。如果遇到不识字的人,那就仰赖仁人君子,发菩萨慈悲救世的心肠,多多为他们解说。要知道在所有布施中,法布施的功德最大。今对所劝谕的对象作先后次序的安排,立意在于由近及远,或由急及缓,不在于其人品地位高低。

劝士人

    士人或有未深读书,遂登高科者。有深读书,终身尚不预荐者。岂非前世所种不同,故其报不同乎。虽然,使少年登科,涉华要,功业济一时,福报亦有时而尽。奉劝后生者,勤于学问,笃于孝友。远念吾曾高以来,谁其存者。亦留心此道,日月长而积累之功多,久则自有可乐。及年高者,当念已往之事,皆如梦幻。日复一日,其谁免者,岂可不急留心此道也。不问老少,若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上品生。

【译文】

    同是读书人,有的人并不怎么用功读书,但到了考试时,居然高登榜首,名列前茅。有的人埋首苦读,却屡次名落孙山,以致终身不得志。仔细想来,这岂不是前世所种的业因不同,故此所感的果报也不同?虽然这样,就算是少年登科,位居显要,功名事业或能显赫一时,然而福报总有一天会享尽。所以奉劝年轻人,读书求学问固然要勤奋,更重要的是要学做第一等好人,在家则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试想世间有几人见过自己的曾祖、高祖?可知人生在世,并不长久,所以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在净土法门上多用心。如是日积月累,功德自然不断增多,久后则大有受用。至于年岁大的人,当知人生数十年时间,转眼即过,回忆前尘往事,如同做了一场迷梦。如今是活一天少一天,眼看死期将近,有谁能免得一死?趁此有限光阴,岂可不赶紧在净土这条道上求个归宿? 

    因此无论遇到老人少年,如能用这些道理去劝化他们,并教他们辗转劝化他人,如是功德,现世可以消灾获福,身后必得上品往生。 

  劝有官君子

    有官君子,无非前世修种作福,故受此报。譬如春时下种,秋乃收获。若不修福,何缘得此。然此报有尽。若更修福,行种种方便爱人利物之事,以此回向西方,则直出轮回之外,寿乐无穷。岂世间福报所能比哉。若切意斯民而不忍舍去,且生西方,了生死之后,却来此世界,现宰官身,以大兴功利,何有不可哉。若能转以此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言重,必乐从之。据大慈菩萨偈,现世可以消灾获福,身后必上品生。

【译文】

    能够享有高官厚禄的人,都是由前世积德行善、广种福田,所以这一世才有这个福报。若是前世不修福,今生凭什么得此高官厚禄?但也要知道,无论有多大的福报,总有享尽的一天。若能在居官任职期间,仍然不断修福,譬如爱护人民,给人种种方便,多做一些对人民大众有利益的事,并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他日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净土,享无穷无尽的寿乐,这哪里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比得上呢?若是真心仁慈爱民,不忍舍此苦恼众生,也不妨先往生西方,了脱生死之后,再回到这个世界来,现宰官身,以便更好地建功立业,造福万民,这又有何不可呢?因为做官的人所说的话有份量,若能以这个道理劝化同人,并使辗转互相劝化,人们自然乐意听从。据大慈菩萨偈说,如是功德,现世可以消灾获福,身后必得上品往生。 

劝在公门者

    在公门者,当自念云:彼为有官,我乃事彼;彼尊我卑,彼逸我劳。奉事常喜,得以无虞。或有触忤,加之谴责。是我前世所修不及于彼,故至于此。我但小心谨行,以保此身。事无大小,随宜方便。目前人见欢悦,必无后患。积善不已,福及子孙。当思在公门者,其子孙荣显,必祖上积德。天道昭明,不可不信。更常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又转以此化人,使更相劝化。非徒现世获福,身后可中上品生。

   【译文】

    身在衙门里当公差的人,应该常常这样想:他是有官职的,我不过是个公差,当听从上级的差遣行事。他是尊,我是卑。他轻松,我劳累。我把该做的事做好,他欢喜,我就可保没有忧患。万一办事出了差错,就少不得要受他谴责,受他处罚。这能怪谁呢?都怪自己前世所修的善福不及于他,所以才有今天这种的差别。我只好小心谨行,以保全此身。无论事大事小,都能适当地给人帮忙照顾。既能广结善缘,必无后患。自己一生积善不已,福必延及子孙。当思身在公门的人,他的子孙居然荣显,定是祖上积德。天理昭然,不可不信。更要常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又把这个道理劝化同人,并使辗转互相劝化,不但现世获福,身后可得中上品往生。 

劝医者

    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佑之者。若乘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祸之者。吾乡有张彦明,善医。僧道贫士军兵官员,及凡贫者求医,皆不受钱。或反以钱米与之。人若来召,虽至贫下亦去。富者以钱求药,不问钱多寡,必多与药,期于必愈。未尝萌再携钱来求药之心。病若危笃,知不可救,亦多与好药,以慰其心,终不肯受钱。予与处甚久,详知其人。为医而口终不言钱,可谓医人中第一等人矣。一日城中火灾,周回爇尽。烟焰中独存其居。一岁水灾尤甚,而其庄上独全。此神明佑助之明效也。其子读书,后乃预魁荐。孙有二三,庞厚俊爽,亦天道福善之信然也。使其孜孜以钱物为心,失此数者,所得不足以偿所失矣。同门之人,可不鉴哉。若常如是存心,回向净土,必上品生。若因人疾苦,而告以净土,则易生信心。使复发大愿,以广其传,以赎宿谴,以期痊愈,必遂所愿。若天年或尽,亦可乘此愿力,径生净土。常如是以化人,非徒身后上品化生,现世则人必尊敬,而福报亦无穷,流及子孙矣。

【译文】

    做医生的人,心里应当这样想:别人身上有病苦,如同我身上有病苦一样。凡有人来请医,就要赶紧去,不得拖延误时。若有人来求药,应该立即将药发付给人。无论病家贫富贵贱,总以治病救人为上。这样广结人缘,广积己德,冥冥中自有神明护佑他。如果是乘人之危,索求高价,居心不仁,冥冥中早晚必会降祸与他。 

    我家乡有一位张彦明医师,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凡僧人道士军兵官员,以及贫寒的读书人、穷苦的人家来求医,他都一概不收钱。甚至有时反以钱米给予周济。若有人来召唤,即使是贫穷下贱的人家,他也必是随请随去。有钱的人家以钱求药,他不问钱多少,必多与药,以期病人早日康复,从来不曾心存病家再拿钱来求药的念头。若病情危重,知不可救,也必多与好药以慰其心,终不肯受钱。我与他相交多年,详知他的为人。做医生为人治病,而口中从来不谈钱,可说是医界中第一等人了。有一次城中发生火灾,周围的房屋全被烧光了,烈火浓烟中,唯独他家的房屋完好无损。又有一年暴雨成灾,洪流肆虐,也只有他的庄院得以保全。这都是神明对他佑助的效验啊。他的儿子读书,后来考取进士;孙有二、三人,个个忠厚诚实,人品出众。可见为善的人家,天道必然会赐福给他作为奖赏。倘若他行医时心里只是贪图人家的钱财,必然得不到上天的佑助。那么他平时所得的钱财,也就远不足偿他所损失的。因此奉劝医界中人,应该以他为表率啊。若能常常这样存心,回向净土,必上品往生。又行医时,如能藉着病人身患疾苦的因缘,劝病人念佛,则容易令人对净土生起信心。假如能教病人发大愿,辗转劝人念佛,以赎自己宿生的罪愆,以期病体康复,必能满其所愿。若是天年已尽,也可以乘此愿力,往生净土。医家若能经常用这些道理劝化人,不只是身后上品往生,现世也必受人尊敬,而本身的福报也无穷,福泽必将延及子孙。

劝僧

僧家当自念云:我为出家人,了达生死,乃本分事。不能如此,遂汩没俗尘。一日大限到来,有何倚赖。平日虽有善业,不免逐轮回去。善业报尽,又复坠堕。不如早修净土,直脱轮回。面见阿弥陀佛,方是出家事毕。如永明寿禅师,长芦赜禅师,万年一禅师,皆修此道,又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岂可不效彼乎。凡受人一钱之施,一食之供,皆当为说净土,以报其德。纵彼不信,亦使知之。耳根渐熟,久而自信。若或便信,其利益大矣。常如此化人,现世则为人所敬,己之善缘愈见纯熟。又能精心观想,不久必见佛之真身。此报身尽后,必上品上生,为不退转地菩萨矣。古语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当常念此意,不可懈怠。

【译文】

    僧家应当这样想:我身为出家人,了脱生死,是我本分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必将沦落埋没于尘俗。一旦大限到来,有什么可作倚赖?虽然平日也修有一些善业,终不免随业轮回,善业报尽,又复将堕落于恶道之中。不如早修净土法门,乘佛愿力,往生西方,直脱轮回,面见阿弥陀佛,方是出家大事已毕。如永明延寿禅师,长芦宗赜禅师,万年法一禅师,都是修习这个法门而成就的。又以此法门教化于人,使更相劝化。既然立志出家要了生死,修其它法门又不契机,为何不效法这几位前辈大德修净土呢?凡受人一钱布施,受人一饭供养,都应当为施主说净土法门,以报其德。纵然他们一时不信,也可以使他们知道有这么一种殊胜的法门。日后听得多了,耳根渐熟,久而久之,自然会相信。如果一闻便信,当然利益就更为殊胜了。常如此教化人,现世为人所敬仰,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也愈见纯熟。又能依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经》)专心观想,不久必见阿弥陀佛的真身。此报身尽后,必上品上生,为不退转地菩萨。古语说得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当常念这二句话所含的深意,不可懈怠放逸。 

劝参禅者

参禅大悟,遂脱生死轮回,固为上矣。然至此者,百无二三。若修西方,则直出轮回而生死自如,万不漏一。故予欲劝僧家,上根器者,参禅之外,每日以顷刻之暇修西方。若参禅大悟,遂超脱轮回,尚去佛地极远。更往见阿弥陀佛,展礼致敬,有何不可。若未得大悟,而寿数忽尽,且径往西方见佛闻法,何患其不大悟也。若不修西方,不免随业缘去。虽如青草堂,戒禅师,真如喆,皆汩没轮回,诚可畏者。详见第七卷。若不忽此道,精心修进,仍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为名僧,必乐从其言。其为利益无穷,己必上品上生。

【译文】

    参禅如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则永脱轮回,固然可以称为上乘。但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大概一百人中难得有二、三人。若以同样的精力时间修净土法门,则可以直出轮回,生死自如,万无一失。因此我要奉劝禅僧,即便是上等根器的人,在参禅之外,每天不妨抽出片刻的时间,修持念佛回向西方。倘若参禅大悟,虽然得于超脱轮回,毕竟离佛地还差很远;更籍念佛因缘,往生西方亲近阿弥陀佛,展礼致敬,有何不可?要是参禅未得大悟,而寿数忽尽,好在平时还有念佛,便可以乘佛愿力,径往西方见佛闻法,还用得着担心不能大悟吗?如果平时不修西方,那麻烦可就大了,死后不免随业缘而去。纵然像青草堂、戒禅师、真如喆这几位宗师禅匠,也仍是汩没于轮回,真可畏啊!详情见第七卷中。如果他们当时能留意净土,专心精进念佛,并以此法门教化他人,使人更相劝化,则以自己一代宗师的名望,人必乐意接受。不但可使他人获益无穷,而且自己也必得上品上生。 

劝富者

    富者当自念云:我今生富足,皆由前世修种。譬如今年所食之谷,乃去年所种也。然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徐徐营生,合有之数,亦自然来。其来之迟,乃可延寿。如水浅流则久也。若急急贪求,亦只此数。数外得之,则祸生而去。如水过满则溢也。宜随分为生,无使满溢。少损济物,以防满溢。非徒可以享现世之安,又可种后来之福。仍当念世间福亦有尽,若以回向西方则无尽。况世间富足,亦不能色色如意。唯留意西方,则自有可乐。更相印施西方文字,以广劝人。使更相劝化,此为种无穷之福。现世可以消灾禳难,鬼神亦敬而佑之。身后必上品上生。

    【译文】

    家财巨富的人应当这样想:我今生富足,都是由前世修善种福得来的。譬如今年所吃的谷米,乃是去年所种的。然而,每个人一生中所应享用的衣食财禄,在阴司中都有定数。只要从从容容找个正当的职业去做,命里合该有的财禄,自然会来。若是财禄来得晚,正好可以延寿,譬如细水长流,则能久远。如果急急贪求,也不过只是这个数。要是贪得额外的财禄,那就有可能致祸。甚至连命也赔进去了。譬如水过满就会溢出,所以应该乐天知命,安份过日;若有余裕,也要随时减损一些去周济他人,以防满溢。这样做,不但拥有现世的安宁,又可以种将来的福报。进一层说,世间的福无论有多大,也总有个尽头,若能以此福善回向西方,那就无穷无尽了。何况在世间即使富足,也不可能样祥如意。唯独留意西方,将来才可以得自在适心之乐。有这一层好处,我们更要发心多印送一些有关净土法门的书籍,以广劝世人,并使互相劝化,这样,便可以种植无量的福报。现世可得诸天鬼神庇佑,消灾免难;身后必得上品上生。 

劝贪吝者

得人三千而不以为多者,贪也。自费两千而遂以为多者,吝也。贪吝之失,众人所同,而不自觉。若能去此,方为贤者。如是则善业无不可为,恶业无不可戒。何则,不吝财以为善,不贪财以为恶,故也。若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生矣。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无贪吝之心,必加尊敬而乐从其化,所化必广。上品往生,复何疑哉。生前之福报,亦可立而见矣。此不可以言尽,行者当自知之。

    【译文】

    就礼尚往来的心态来说,收别人给你三千财而不认为多,这就是贪;你给别人只费二千钱财就舍不得,这就是吝。贪吝能使人铸成种种过失,然而,许多人都有这种贪吝之心而不自觉。如能除去贪吝的毛病,那就可堪称得上为贤者,能有不贪不吝的品德,则善业无不可为,恶业无不可戒。什么原因呢?因为不吝财,自然愿意随时随地做好事;因为不贪财,自然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的恶事。若以这种品德修净土,必不在下品往生。又能将这个道理转以劝化人,并使互相劝化;他人则因为知我无贪吝之心,必然心存恭敬而且乐意接受教化。这样所化的范围必广。那么,将来上品往生,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而生前的福报,也是立时就可以见到的。这个道理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尽,但能身体力行的人,自然会明白。

劝孝子

    长芦赜禅师,作劝孝文百二十篇。前百篇言奉养甘旨,为世间之孝。后二十篇言劝父母修净土,为出世间之孝。盖世间之孝,一世而止,犹为孝之小者。出世间之孝,无时而尽。以父母生净土,福寿不止如恒河沙劫,此莫大之孝也。父母存而不能以此劝勉,他日徒伤其心,徒为厚礼,亦何益乎。若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以此功德,资父母之福寿,厚父母之善报。佛不阻众生之愿,此意必可遂矣。上品上生者,先言孝养父母。若能推是心以为孝养,其往生品第可见矣。

    【译文】

宋朝真州长芦寺宗赜禅师,曾作《劝孝文》一百二十篇。前一百篇的大意是说:做子女的能够尽心照顾好父母的生活,这是属于世间的孝。后二十篇的大意说:做子女的除了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外,并能劝父母念佛修净土,这是属于出世间的孝。以世间而言,无论孝顺到什么程度,也只不过一世而止,仍然只能算是小孝;而出世间的孝,却是没有尽时,因为能使父母往生净土,所享的福寿比恒河沙数劫还不止,这样的孝,可就大到无以复加了。因此,父母如果还在世,做子女的人不能以此净土法门劝勉父母,他日父母过世,徒自伤心,即使广陈丰厚供品以祭祀亡灵,又有什么用呢?如能劝父母念佛,又能转以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以此功德,资父母增福增寿,并冀望父母获得善报。佛慈广大,定能满众生之善愿,则父母在世必能增福增寿,父母殁时必得蒙佛接引,这是何等的大孝。凡往生净土得上品上生的人,必先从孝养父母做起。若能极力推行此种孝道,将来往生的品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劝骨肉恩爱者

    骨肉恩爱者,当自念云,大慈菩萨有偈云,骨肉恩情相爱,难期白首团圆;几多强壮亡身,更有婴孩命尽。劝念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化生;聚会永无别离,万劫长生快乐。不能如是,徒为好衣以华其身,美食以悦其口。一旦分离,无着力处。故生前宜相劝以念佛。若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是不徒使己之骨肉有无穷之恩爱,亦使他人骨肉有无穷之恩爱。其福报岂有穷尽,必中上品生。

【译文】

眷恋于至亲恩爱的人,当思大慈菩萨有一首偈说:骨肉恩情相爱,难期白首团圆;几多强壮亡身,更有婴孩命尽。劝念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化生;聚会永无别离,万劫长生快乐。”要知道骨肉之情再浓,恩爱再深,如果不能同生西方长久相聚,在这世间,顶多只是在活着的时候,多做几件好衣服给他穿,多做一点可口的饭菜给他吃,一旦分离,便什么忙也帮不上。因此在生前应该互相劝勉念佛,发愿同生净土。又能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不仅使自己的骨肉有无穷的恩爱,也使他人骨肉同样有无穷的恩爱。由此所得的福报,岂有穷尽?将来必得中上品往生。 

劝妇人

妇人当自念云:据佛所言,欲心重者,受妇女身。是已非善业。若不自省,更加嫉妒贪欲,业缘转深,果报可畏。若能回心忏悔,绝其非念。仁慈以待婢妾,温和以礼上下。常念阿弥陀佛,发愿云:愿我黑业日消,白业日长。现身清净,内外轻安。此世之后,永不复受女身。使念念不断,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一家,及婢妾,及宗族亲戚。其福报无穷,必上品生。观荆王夫人传可见矣。在第五卷。

【译文】

身为女人,应当这样想:据佛经上所说,欲心重的,受妇女身。可见这已经不是善业了。若不及时自省自修,再加上嫉妒贪欲,必致业缘转深,将来的果报就更可怕了。如能回心忏悔,从此不起邪心恶念,以仁慈善良的心待婢妾,以温和有礼的态度对长幼。常念阿弥陀佛,并发愿说:“愿我恶业日消,善业日长;现身清净,内外轻安。此世之后,永不复受女身。”若能念念不断,念佛工夫自然纯熟。此身报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若更能以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一家,以及婢妾,及宗族亲戚,则所得福报无量,将来必上品往生。此事请看第五卷中荆王夫人传,便是最好的榜样了。

劝仆妾

为仆妾者当自念云:我前世不曾修福,故至贫贱。人受安逸,我当勤劳。人享美味,我食粗粝。人服轻细,我著粗恶。此皆前世业缘,已往者不可悔。自此之后,当念善改过,忠直勤谨,小心奉事,以保此身,以种后福。常念阿弥陀佛,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又以化其同类,使更相劝化,则福报无穷。必中上品生。

    【译文】

    身为仆人婢女,应当这样想:我因为前世不曾修善积德,以致这一世贫穷下贱。主人每天过着安逸的生活,而我却要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主人享受的是美味饮食,而我却只能以粗疏淡饭果腹;主人穿的是华丽的服饰,而我却只能以褴褛的衣裳蔽体。这都是前世业缘所致。已往的事既不可悔,我也只能认命了。自此以后,我要努力改过从善,为人忠诚正直,办事勤劳谨慎,对主人小心奉事,好好把握这一生,以种后福。有空暇则常念阿弥陀佛,如能念念不绝,念佛工夫自然纯熟,此身报尽,定生极乐世界。又能把这个道理劝化同类,并使互相劝化,则所得福报无穷,将来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农者

为农者当自念云:农业虽为务本。然耕田种地,杀害微细物命,亦不为少。此虽无可奈何,若能委曲全护,忏悔前失,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先度耕种以来一切所杀微细众生,次度一切冤亲众生。常作此念,使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译文】

种田的农民应当这样想:农业虽然是国民的根本,然而耕田种地时,所杀害的微细物命也不少。这虽然说是无可奈何,但若能在耕种时,尽量避免误伤物命,也可算是尽了一点保全救护众生的慈心。应当忏悔以前误杀的过失,常念阿弥陀佛。并发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先度耕种以来所杀一切微细众生,次度一切冤亲众生。”常常能这样念佛发愿不间断,念佛工夫自然纯熟。此身报尽,定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不但现世获福无量,身后必中上品往生。

劝养蚕者

养蚕者当自念云:蚕为丝以为人衣,此固世间常理,然亦是杀害物命。世人以为马鸣菩萨。考于藏经,本无此说。唯说佛训弟子不得衣绵绢,及用皮为鞋履,为杀物命而得。人既以养蚕为业,岂可不知惭愧。当常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养蚕以来所杀一切蚕命。使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必获福报,身后亦中品生。

    【译文】

以养蚕为业的人应当这样想:养蚕为丝,以供世人纺织为绸缎衣服,这虽然是世间的常理,然毕竟也是杀生害命。而世人也有传说马鸣菩萨曾为养蚕机织之神,成就衣服绵绢,以供裸形无衣之众生。但查于大藏经中,并无此说。佛向来都是告诫弟子不得衣绵绢以及用皮革制作的鞋履。因为绵绢及皮革皆为杀物命而得。人既以养蚕为业,难免造下杀业,怎可以不知惭愧?当常常忏悔,称念阿弥陀佛,并发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养蚕以来所杀一切蚕命,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此身报尽,也一样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必获大福报,身后也可得中品往生。 

劝商贾

为商贾者当自念云:平生贩卖,宁无欺伪。若是疋帛,皆由蚕命而得,不可谓全无过恶。一旦命尽,随业缘去。不如忏悔为善,随分营生。命若多财,自然渐有。命若财少,多得亦失。况人生财数有限,急求而数满,则致早终。缓求而来迟,则可延寿。宜以此存心,常念阿弥陀佛。愿见佛得道之后,先度一切与己交涉众生,次度一切冤亲,次度一切有缘无缘众生。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译文】

经商做生意的人应当这样想:平生经商,货物买卖出入,难道都没有一点欺瞒伪冒?若是经营布匹丝织品,皆由蚕命而得,不能说全无过恶。一旦命尽,必将随业缘流转而去,不如及早忏悔,依着本分营生。命中若是该有多少钱财,慢慢地自然会有;命中若是没多少钱财,如果贪求,就算得到了也会失去。何况人的一生财数总是有限的,急急地求发财,一旦数尽禄终,命就早亡。换句话说。慢慢地求,虽然财运晚发,但却可以延寿。应该以此存心,常念阿弥陀佛。并愿见佛得道之后,先度一切与己在生意上有交涉往来的众生,次度一切冤亲,次度一切有缘无缘众生。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获福无量,身后必中上品往生。 

劝工匠

为工匠者当自念云,我为工匠,或为人造屋宇,或为人作器用。此虽为善业,然以前世不曾修种,故今生自不富足。所造之屋,乃他人居。所作之器,乃他人用。若不如是,衣食亏缺。当随分为善,为人造作之时,物不过望,事则尽心,此亦种福。常念阿弥陀佛。用斧斤时,亦一心常念。使念念不绝,念自纯孰,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译文】

有手艺的工人应当这样想:我是靠手艺做工赚钱的。或为人造房屋,或为人做家具。这虽然也可算是善业,但因为前世修善积德不足,所以这一世生活不富裕。所造的房屋是给他人住的;所做的家具,也是给他人用的。我自己要是不做工,衣食生活就成问题了。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应当随分为善。给人家做工时,不过份要求报酬,尽心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这也可算是种福了。平时则常念阿弥陀佛。譬如使用斧子砍削木头时,也可以一心念佛。如能念念相续,不使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则现世获福无量,身后必中上品往生。

劝多屯蹇者 

多屯蹇者,勿怨天,勿责人,皆己之业缘所致。若见人欢喜者,得欢喜报;恼害人者,得恼害报;行方便者,得如意报;阻难人者,得龃龉报。种种皆本于前世之所为,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是今生所以多屯蹇者,乃前世不为善事,不作福业。已往者既不可悔,自此以后,当勤忏悔,常念阿弥陀佛。非徒可消除宿障,又可增长善缘。后世生极乐世界,无复有此屯蹇矣。莫言后世远,闭眼即是。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获福,身后必中上品生。

    【译文】

生活艰难困顿的人,不必埋怨老天,也无需责怪他人。这都是自己的业缘所致。须知见人生欢喜心者,得欢喜报;恼害他人者,必得恼害报;随时行方便帮助他人者,得事事如意报;千方百计阻挠刁难他人者,必遭人轻蔑厌恶报。凡此种种,都是来自于前世的所作所为。譬如地上的影子必随人的身形移动,山谷的回响必随人呼喊的声音而回应。由此可知这一生之所以艰难困顿,全都是因为前世不修善作福。但这既是已往的事,懊悔也无用。自此以后,当勤忏悔,常念阿弥陀佛,不仅可以消除宿生业障,又可以增长善缘,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再也不会这么艰难困苦了。更不要以为来世太遥远,其实闭眼即是来生。如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获福无量,身后必中上品往生。 

劝骨肉怨憎者

骨肉怨憎者,当自念云:我以前世恶业,故招此报。或杀彼命,或负彼债,或恼害彼。若作善缘,必不至此。若能忏悔宿业,痛自责己,不复与人为恶,常念阿弥陀佛,以解怒心,以消恶缘。愿生极乐世界,与己相聚者,皆诸上善人,无复有此患矣。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获福报,身后必中上品生。

   【译文】

至亲骨肉互相怨恨憎恶的人,应当这样想:我因为前世造了恶业,所以才会招来这样的报应。或者是我过去世杀了他的命,或者是我欠他的债,或者是我曾得罪过他。若是我与他结有善缘,肯定不至于会这样。因此,我应该时时忏悔宿世罪业。当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应该反躬自责,不再与人恶心相向。常念阿弥陀佛,以化解愤怒,消除恶缘,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将来与自己相聚在一处的,都是诸上善人,就不会再有这种苦恼了。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可获福报,身后必中上品往生。

劝渔者

渔者当自念云:鱼生水中,无害于人。我乃巧计取之,图以贩卖。以养我命,以活家眷。鱼在水中,亦有眷属。腹中多子,皆是性命。我乃杀害,其罪无量。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猝改,且勿杀微细命多螺蛤鳝鳖等难死之物。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转相劝化,现世可除灾获福,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译文】

以捕鱼为业的人,应当这样想:鱼类生活在水中,并不曾伤害于人,而我却用巧计捕捞并贩卖它们,以养活自己及家人的性命。要知道鱼在水中,同样有眷属;鱼腹中有很多鱼子鱼卵,皆是性命,我将它们杀害了,罪过极大。因此,如能改行做其它的营生,当然最好。如果未能立即改行,尽量不去捕杀小鱼细虾螺蛤鳝鳖等命多、难死的生物。平时更要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平生所造杀业,并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杀一切物命,令其皆生净土。”如能念念相续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也可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观世可除灾获福,身后往生品位,也不在下品下生。 

劝网飞禽者

网飞禽者当自念云:飞禽在林野与空中,无害于人。我贪其肉,多方巧取。我爱性命,他亦有命。我爱骨肉,他亦有子。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勿杀物小命多、生抱子者。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译文】

张网捕捉飞禽鸟类的人应当这样想:鸟类住在山林旷野或飞行空中,并不曾伤害于人。而我却贪其美味,居然多方巧设罗网捕取。当思我爱自己的性命,它们也同样爱性命;我爱自己的骨肉亲人,它们也同样有子女。因此,如能改业,当然最好;如果未能一时改业,当不杀害那些幼小的飞禽以及正在孵卵的鸟类。平时更要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平生所作罪业,并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杀一切物命,令其皆生净土。”如能念念相续不令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也同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往生品位,亦不在下品下生。 

劝为厨子者

为厨子者当自念云:我前世不修福业,今世贫困。又烹炮切割众生,虽非自己亲杀,然亦罪重。若能改业,固为上也。如不能改,慎勿亲杀。常念阿弥陀佛,忏悔为善事。发大愿云:愿我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物命,一切所切割之众生,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亦不在下品下生。

【译文】

做厨师的人应当这样想:我前世不修福业,以致今世贫困,不得已给人当厨师。每当切割烧煮油炸众生肉时,虽然这些众生不是自己亲手宰杀的,但罪过也是在所难免。若能改业,当然最好;如果一时未能改行,务必不可亲杀。平时更要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平生所作罪业,努力为善,并发大愿说:“愿我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杀一切物命,以及被我所切割的一切众生,皆生净土。”若能念念相续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可除灾灭罪,身后往生品位,也不在下品下生。 

劝作福者

种种作福,固为善矣。然世间之福,其报有尽,为其不出轮回之外也。若以回向西方,则直出轮回之外,其报岂有尽耶。予为此特劝者。半是不识字人。全赖作福者,以菩萨之心为心,为彼解说。如暗者得灯,迷者得路。以此法门,广作布施。使人人知之,人人皆脱离轮回。其福报万万劫无尽。己于极乐世界必上品生,岂世间福报所能比哉。

  【译文】

凡作种种功德福利事业,固然是好事。但要知道世间福的果报是有穷尽的,终究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如果把平时所作的功德福利回向西方,则可直出六道轮回,其所得的果报却是无量无边。我这一篇原是为劝喻世间各类的人,其中大概有半数的人不识字,不知道这个道理。因此要仰赖仁人义士,怀着菩萨慈悲的心肠,为他们解说。这就像为黑暗中的人点亮明灯,为迷路的人指明正道。以此希有殊胜的法门,广作布施,使人人知道作福念佛,回向西方;人人皆脱离六道轮回。则所得的福报虽万万劫犹无穷尽。而自己于极乐世界必上品往生,这样的福报,岂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比呢?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不能脱离轮回。若更修西方,即超出轮回之外。罪恶人修者,尚得往生。况持斋诵经,其往生上品必矣。虽然独修者,其功小;劝人修者,其功大。若能广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持斋诵经之故,必信重其言,其功尤大。现世则受恭敬归依之报,身后福德岂有尽耶。

   【译文】

凡诵经或持斋戒的人,因为所修的原本就是属于善业,后世必然受大福报,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世间的福报毕竟是有穷尽的,终不能脱离轮回。如能更进而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便可以超出六道轮回。即使是罪恶的人,只要能回心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尚得往生,何况平时持斋诵经,其往生品位必定上品无疑。虽然如此,仅自己一人修,功德较小;劝人同修,则功德大。若能广泛地劝人念佛,并使互相劝化,他人则因为自己本是一位持斋诵经的人,必然会信任尊重自己所劝化的话,这样功德就更大了。现世则受人恭敬皈依之报,身后往生净土,其福德果报更是无穷无尽! 

劝贵人

贵者当自念云:虽种种如意,种种快乐,光阴迅速,幻身难保。古来极贵,谁其在者。不如忙中偷闲,每朝以顷刻之暇,修西方法门。现世可以消灾而省业,身后托生于莲华中,永无苦趣,常受快乐,岂不美哉。若宋朝文潞公,在京师与净严禅师结十万人净土缘。王敏仲、杨次公、葛仲忱、马东玉、冯济川,皆以贵人而修净土者,可不念哉。若发大菩萨心,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为贵人,皆信重其言,此教遂可以广行。其为福报,岂易量耶。身后必上品生。若汩没度时,不知修此。一日悔之,不可及已。

【译文】

地位显贵的人应当这样想:我现在的生活环境虽然种种如意,种种快乐,无奈光阴迅速,人命无常,这个虚假不实的身体,还能活得几时?试看古来多少显达尊贵的人,有谁还在这世上?不如忙里偷闲,每天早晨腾出一会儿的时间,用来念佛修持净土法门,不仅现世可以消灾除业,身后托生于九品莲花中,而且永离轮回苦趣,常受诸般快乐,这岂不是人生最值得称美的一件事吗?如宋朝潞国公文彦博与净严禅师在京城集合十万人,举行念佛法会,广结净土缘。再如王敏仲、杨次公、葛仲忱、马东玉、冯济川,都是身份显贵的人,而仍不忘念佛修净土,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念佛呢?若能发大菩萨心,以自已显贵的身份地位,劝导人念佛,并使互相劝化。人必信任尊重我所教化的话,这样,净土法门便可以广博地推行开来,而由此所得的功德福报,实在是难于称量,身后必上品往生。但若是沉迷不醒,悠悠忽忽度日,不知修此殊胜法门,将来懊悔,那可就来不及了。 

劝大聪明人

大聪明人博学强识。发言成文,下笔成章。固为世所尊仰。然于吾性分之内,若不相干。庄子云:所谓见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所谓闻者,非谓其闻彼,自闻而已。不自见而见彼,不自闻而闻彼,是得人之得,非自得其得。适人之适,非自适其适。一旦弃去,方知平生所以留意者,无益于我。虽聪明事业,不可以废。宜每日挪顷刻之暇,留心净土。若洞晓此理,恶缘自省,善缘自积。生前已有可乐。若转以劝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聪明过人,犹信此理,必谓此理无可疑者。其说遂可以盛传而愈久。是亦菩萨之扶持此教也。他日必上品生,其为福报,岂易量耶。

【译文】

大聪明的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此固然得到世人的尊敬和仰慕,但于内在本具的性德,却从不相干。正如庄子说的:“我所认为的见,并不是指去看清别人,而是能内视自己;我所认为的闻,也并不是指去专听别人,而是要能观察自己。假如不能内视自己而只看清别人,不能欣赏自己而只羡慕别人。那么所得到的一切全都是别人所得的,而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在别人感觉适意时,自己才跟着适意,本身完全无法做到自得其乐。”有朝一日离开了人世,这才知道平生孜孜以求的,皆不过水月镜花,并无任何真实有益于我。 

虽然如此,世间任何事业,还是离不开这些聪明才智的人。但最好每天能腾出片刻的闲暇,在净土这方面下一番工夫。若能洞达明了这其中的道理,相信恶缘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善缘会一天比一天增多。现前的生活,当下就能充满喜乐。若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化他,并使互相劝化,人们必深信净土之理真实不虚。这样一来。净土法门便可以由自己的率先倡导而盛行不衰。这也可说是菩萨扶持此一教门的胜举。他日必上品往生。而其所得福报,更是不可限量了。 

劝卖酒者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使人饮之,多为不善,是谁之过。宜常自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卖酒以来,一切坏五谷之罪,悉以消灭。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所用为酒五谷种莳之时,一切所杀微细众生,及一切致力众生,及一切饮酒之人,使皆生净土。如是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以灭罪而长福,身后必中品生。

【译文】

酿酒出售的人应当这样想:粮食是国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现在却把好好的五谷拿去糜烂发酵酿成为酒,由于酒精的作用导致饮酒的人,做出许多不善的行为。如果追究原因,该是谁的过错?因此应该常自忏悔,称念阿弥陀佛。并发愿说:“愿我卖酒以来,一切糟蹋作贱五谷之罪,悉皆消灭。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一切与酿酒、饮酒有关涉的众生,使皆生净土。”如是忏悔、念佛、发愿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此身报尽,定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则可以灭罪而增福,身后必中品往生。 

劝开食店者

开食店者当自念云:我以众生之肉,割切烹炮,谋利养生。我有骨肉,欲安欲乐。我养生之业,乃由杀众生而得,极为恶业。若能改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改,且省去鳝鱼、螃蟹、螺、蛤等难死之物,及微细命多之物,随分用肉。此为次也。若又未能,且常念阿弥陀佛,远胜不念。次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众生,及一切所用肉之众生,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消灭罪业,身后福报无穷。

【译文】

经营餐馆的人应当这样想:我用众生的肉作原料,加于烹饪,调成美味,以此谋利养生。而我同样有身体有骨肉,却希望自己的身体骨肉安然无恙。现在我所营业的既与杀生戕命有关,这便是极为罪恶的行业之一。如能改行,当然最好,若一时未能改行,当省去鳝鱼、螃蟹、螺、蛤等这一类难死的物命(因为其物难死,则所受的痛苦更甚,积结的怨恨更深);以及微细命多的物命 (因为其物微细,所杀物命必多)。尽量减少用肉,以免结怨深、多造杀业,这是求其次的办法。当常念阿弥陀佛,总比不念佛要好得多。应常自忏悔,发大愿:“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杀一切众生,使它们皆生净土。”能天天念佛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同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若又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生则可消灭罪业,身后福报无穷。 

劝屠者

屠者当自念云:人贪其肉,故养物命。我贪其利,故杀物命。杀彼物命,以养我身,以活我家。我有骨肉,欲安乐无疾。彼物性命,我乃杀之,其罪无量。若能断除屠业,此为上也。若未能断除,且从减省,此为次也。若又未能,且常念阿弥陀佛,远胜不念。次忏悔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杀众生,使皆生净土。如此念念不绝,念自纯熟,亦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则可消除恶业,身后亦福报无穷。

【译文】

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应当这样想:因为人们贪吃动物的肉,所以才饲养家畜动物。而我却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不得不从事宰杀牲畜的职业。我希望我的骨肉亲人相聚,一家平平安安,而那些可怜的动物,我却毫不留情地把它们杀了,这实在是罪过不小。若能放弃屠业,这当然最好。若一时未能改行,每天当尽量减省所杀物命,也可少一些罪业。如果实在不能减省,那就常念阿弥陀佛,总比不念佛要好得多。并且更要忏悔,发大愿:“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杀一切众生,使皆生净土。”如此天天念佛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些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则可消除恶业,身后同样也是福报无穷。 

劝在风尘者

在风尘者当自念云:生为妇人,已非善业。况我又处风尘,其业不善甚矣。若能省悟,断除淫业,此为上也。如未能断,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恶业日消,善业日长。衣食粗足,早离此门。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一切因我为淫之人,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现世必除灾灭罪,身后亦福报无穷。

【译文】

沦落在风尘的女子应当这样想:我生为妇人,已经不是善业的果报了。何况又身处风尘之中,从事肮脏又为人轻贱的勾当,更是罪业深重了。若能省悟,从此停止卖淫,当然最好。若身不由己,未能即时脱离,则当常念阿弥陀佛,并发大愿:“愿我恶业日消,善业日长,只要衣食生活稍能维持得去,定当早日脱离此行。并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一切因我为淫的人,愿他们皆生净土。”若能天天念佛不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定能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那些同样沦落在风尘中的苦命姐妹,并使互相劝化,现世则必能除灾灭罪,身后同样福报无穷。 

劝罪恶人

有罪恶人当自念云:我平生罪恶既多,一日闭眼之后,当奈之何。须急忏悔回心,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所害之人,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则可渐除恶业,增长善缘,定生极乐世界。若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非徒现世可以灭罪,身后亦福报无穷。

【译文】

犯法作恶的人应当想到:我平生做了那么多的罪,一旦身死之后,必将堕入三恶道中,受无量苦报,到那时,恐怕谁也救不了我。不如及早洗心忏悔,回心向善,专念阿弥陀佛。并发愿:“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一切被我所伤害的人,使他们皆生净土。”若能念念相续不令间断,念佛之心自然纯熟,便可渐渐消除恶业,增长善缘,此身报尽,定能往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不仅现世可以灭罪,身后同样福报无穷。 

劝病苦者

杀众生者,得命短报;随喜杀者,得烦恼报。若病苦者,乃杀生之余报,食肉之正报,亦恼害众生之正报。善恶于人,如影随形,不可免离。故疾苦者当自责云:我以恶缘故至于此,常念阿弥陀佛。发誓愿不复为恶,不复杀生,不复恼害一切众生。愿此身早离病苦,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前生今世一切所杀之众生,及一切冤亲,使皆生净土。念念不绝,念自纯熟,定生极乐世界。若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功力胜时,善报自应。其病苦必愈,身后福报无穷。

【译文】

杀生的人,得短命夭寿报。随喜杀生的人,得种种不如意报。而那些病苦缠身的人,乃是前世杀生的余报,食肉和恼害众生的正报。可见每一个人的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可免离。所以身患病苦的人,应当自责说:“我因前世造了恶业的缘故,以致今生备受疾病的折磨。现在我要常念阿弥陀佛,并发誓从今以后,不再为恶,不再杀生,不再恼害一切众生。愿此身早离病苦,见佛得道之后,尽度脱前生今世一切所杀的众生,及一切冤亲,使他们皆生净土。”如是念念不绝,念佛之心自然纯熟,此身报尽,定生极乐世界。若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化他人,并使互相劝化,如是自行化他,善行日增,现前所患的病苦必能痊愈,身后亦福报无穷。 

劝疾恶欲为神者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为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按佛言:神在六道中,为堕落之数。而西方则超出六道轮回。故修西方者,以正直慈悲为本。见于所为,无非慈悲。若人有罪恶,则悯其愚痴。人有困苦,则欲其济拔。是无累于己,而于一切众生有大良缘也。为神者,以正直嗔恨为本。见于所为,无非嗔恨。若惩人之过,则加以疾病。治人之罪,则加以火镬。是有害于物,而于己则受为神之福尽。以嗔恨作业,故堕地狱。自地狱出,则为蟒蛇趸蝎之类,无时而超脱也。

昔有二僧同修行,一僧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邛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客登岸祭神。神告之曰:与汝同舟僧,可来见我。其僧往见之。神乃言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其僧欲见神形,坚不肯。再三欲见,乃露一截蟒形。神又言曰: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二三里。嗔恨之报如此。

且人有一心虚明,湛然如清冷之水。一起嗔恨,则若投以污秽之物,败其清冷甚矣。一起慈悲,则若投以沉檀之香,助其清冷亦甚矣。人何苦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必欲嗔恨而堕于为神。岂不惑哉。

【译文】

世有疾恶如仇的人,希望自己死后为神,定要严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因此不想往生西方。据佛经所说。神也是包括在六道之中,同是属于堕落的范围。而西方极乐世界却是超出六道轮回。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是以正直慈悲为本。看到人的所作所为,无不心怀慈悲。如见人有罪恶,则怜悯他的愚痴;见人有困苦,便设法帮助救济他。如此存心,无损于己,而对于一切众生却能广结善缘。至于神,那就不一样了。神是以正直嗔恨为本。只要看不惯人的所作所为,就会生起嗔恨心。若要惩人之过,就作祟使他生病;若要治人之罪,就对他施加酷刑。似这样的存心,不但对众生造成损害,而自己本身因在位时嗔恨造业,一旦福尽后,必定堕入地狱。自地狱出,尚有余报,则转生为蟒蛇、虿蝎之类,想要超脱恶趣,那就时日漫长了。

从前有二位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其中一位僧人虽能修福而嗔心重。另一位出家人也曾经常劝诫他,可是他总不听。不久,这位多嗔的僧人死了几年以后,他的同修搭客船到江西邛亭,那些船客听说附近有一座庙中的庙神特别灵,能够通晓人语,于是纷纷登岸祭神。神就对他们说:“劳烦请那位与你们同船的出家人来见我。”等到这位出家人来了,神就对他说:“我是你以前的同修僧。因为我的嗔恨心重,所以堕落在这里为庙神。”这位出家人便一再要求庙神现出原形,庙神坚辞不已,只得露出一截蟒形。并对他说:“如果有人施绢十匹,希望你能为我做超度,然后可以到洪州(江西南昌)西山上见我。”这位出家人一一都答应了。后来果然在西山上看到一条死蟒蛇长有二、三里。这就是嗔恨心的报应啊。 

人人本来都具有一颗清虚妙明的心,湛然清澈如无波的潭水。若起一念嗔恨,便如同在清水中投入污秽物,把好好一潭清水全都弄脏了。若起一念慈悲,好比在清水中投入沉檀香,能助清水更具有疗毒的作用。这样说来,人何苦不以慈悲的心念佛求生西方,却偏要怀嗔恨的心而堕落为神,这岂不是太糊涂了。 

劝军中人

当念我辈受国家所养,其钱粮绵帛,皆自民力辛苦得之。我辈所以日食饱足,衣装温凉。上得以奉亲老,下得以养妻儿者。皆国家之赐,皆生民之力。无事常修整兵器,驰习骑射。震军威于可畏,消寇乱于未萌。期于国家安荣,生民休息。每日默念阿弥陀佛千声,愿冥冥中资其气力,壮其军容。有难则力以御之,虽捐驱而不顾。无难则静以镇之,非贪功而妄杀。期于国家常安,生民常保而后已。是为菩萨心,发为将军行。又能转以劝人,使更相劝化。如是则善念纯熟,福禄日增。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生矣。

【译文】

身为军人,当念我们受国家供养,所用的钱粮绵帛,都是来自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得来的。不但我们本身衣食温饱,并且还可得俸钱奉养父母妻儿一家老少,可以说都是受国家的恩赐,得自劳动人民的大力支持。天下安宁无事时,当修整兵器,练习各项军事技能,震肃军威,令敌寇闻风丧胆,使暴徒不敢作乱。期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每天默念阿弥陀佛千声,愿冥冥中赐给我力量,以壮军容。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则拼力抗御,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当平靖时则静以镇守,不为贪功而妄杀。期愿国家和平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也可说是本着菩萨慈悲救世的精神,而体现出军人护国安邦的操行。若能把这些道理转而劝导他人,并使互相劝化,如此则善念纯熟,福禄日增。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往生。 

劝恶口者

身口意谓之三业。藏经所言,果报多因口业者,以口易发也。云昔有人恨其母送饭来迟。乃云:生于母腹,不如生于鹿腹。后果托生于鹿腹中。又有人,以食与之。若不如意,则云:不如与狗。后乃生为狗头。是皆口业果报也。所谓恶口者,乃恶怒之口,唯言语不温和耳。今人所为恶口,直为秽语矣。恶口果报,固已不佳。若秽语,则地狱畜生之报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恶口秽语为常。奉劝世人,力以戒此。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口业之秽恶。闻人恶口秽语,亦常念此佛名,以洗涤耳根之秽恶。愿以此生念佛之善业,洗涤累世以来之秽恶。如此则善念日熟,恶业日消。又能转以劝人,使更相劝化。则灾难可消,福禄可永。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生矣。

【译文】

身、口、意称为三业。据藏经中所说,口业的果报最多。这是因为口业最容易犯。据说从前有一个人,只因为他的母亲送饭迟了些,就气恼地说:“生于母腹,不如生于鹿腹。”后来这个人死了,果然投生于鹿腹中。又有一人,人家好意拿食物送他,他嫌难吃,就说:“这样的食物不如拿给狗吃。”后来这个人转世,他的头就变成狗头。这都是口业的果报。口业中有一种叫做恶口,本来是指盛怒之下说的话,也就是说话的语气不温和的意思。现在人们所说的恶口,却是不堪入耳的秽恶语。恶口的果报,已经大为不妙了,若说的是秽恶语,那就必定要受地狱畜生的果报了。世人往往不知道这个利害,每把恶言秽语当作口头语。奉劝世人一定要努力戒掉这种口出秽语的恶习。平时要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口业的秽恶。若是听到别人恶口秽语,也要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耳根的秽恶,并愿以此生念佛的善业,洗涤多生多世以来的秽恶。能做到这样,则善念一天比一天成熟,恶业一天比一天消减。又能把这个道理转而劝告他人,并使互相劝化,不但可以消除灾难,还可以永享福禄。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往生。 

劝童男

人家生男,七岁即令入学。盖欲晓解文义,长大成立。父母之心,莫不如是。不知人生难保,少得高年。或遇冤家,以致横死。或与父母宿为冤业,托生其家,恼害父母,败坏家产。奉劝为父母者,儿童方能言时,即语以日念西方四圣号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及诵净土真言。此止五十九字,甚易诵持。若日满五百遍或千遍,不一年二年,可足三十万遍。自六岁诵起,七岁乃毕,不妨入学习读。纵此生无冤恶,亦为此大善,必消灾增福。若或有之,因此持诵,遂得以免。不亦善乎。若不信此言,临时悔之无益。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

【译文】

通常人家生了男孩,到了七岁,就让他入学,期望他少时勤奋学习通晓文义,将来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做父母的心情,一般都是这样想的。岂知人生在世,起伏不定,变故频仍,能够一生平平安安地活到高年的人实在不多。或遇对头冤家陷害,以致遭遇横灾而死。又或者与自己父母宿世有冤业,故托生给他做儿子,以便恼害父母,败坏家产,这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奉劝做父母的人,儿童最好在刚开始会说语时,就每天教他念西方四圣号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并教念净土真言(即往生咒),这篇真言只有五十九个字,很容易诵持。如果每天坚持念满五百遍或一千遍,不须二年,就可念足三十万遍。若是从六岁开始诵念,到七岁就完成了,此后不妨让他入校学习。即使此生并无冤家恶缘,这也是一件大好事,必能消灾增福。倘若真有冤缘,也能因诵此真言而得以化解,这不也很好吗?如果不相信我这番话,到时则悔亦无益了。孔子说:事前不去想想该如何做得更好,事到临头才急着想办法,恐怕就连圣人也无可奈何了。 

劝室女

予见妇女,多因生产而致大病,或致身亡。此乃与其所生之子前世为冤,故有此报。据藏经云: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云诵持此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满二十万遍,则菩提芽生。三十万遍,毕竟面见阿弥陀佛。奉劝为女子时,在父母身傍,清净少事。可日诵西方四圣号各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外,日诵此真言五百遍或千遍。不足一年二年,可足三十万遍。能令平生不遭产子之厄。父母若骄纵其女,或不信此言。一旦冤债相逢,以为大厄,悔之无及。纵使其女此生无冤,在父母身傍,先诵此真言三十万遍,种此大善根,作此大善缘,有何不可。此恩爱之甚善而大者也。可不勉哉。

【译文】

我常听说有些妇女,因分娩而致大病,有的甚至因难产而死亡。这都是她与所生的孩子前世有冤缘,所以才有这种果报。据藏经中有一篇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经文上说,如果有人诵持这篇真言,阿弥陀佛常住于此人头顶上,不令冤家来相恼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净土。若诵满二十万遍,则菩提芽生;念满三十万遍,毕竟面见阿弥陀佛。因此奉劝女子还未出嫁以前,在父母身边,清净无事,每天坚持念西方四圣号各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之外,还可日诵此真言五百遍或一千遍,不出年余,即可念满三十万遍。能令妇女平生不遭分娩时的苦厄横逆。做父母的人若是娇纵女儿,不想勉强令女儿诵念,或者不相信这些话,一旦遇到冤缘相逢,于生产时痛楚万分,无可求助,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纵然自已的女儿此生并无冤缘,但在父母身边先诵此真言三十万遍,种此大善根,作此大善缘,又有何不可?这正是对骨肉子女最善最大的恩爱,怎可不勉力去施行呢? 

八八儿口生莲华

有人养一鹦鹆,俗名八八儿。见僧念佛,亦学念佛,遂舍与僧。此僧常教念阿弥陀佛。后八八儿死,僧为小棺埋之。墓上生莲华一朵。开棺看,其根自口中生。人为偈云:有一飞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岂不知。盖以阿弥陀佛有誓愿云:众生念我名号者,必生我国。凡言众生者,上至天人,下至微细虫蚁之类皆是。以此观之,则此八八儿,必生极乐世界为上善人矣。人而不知,人而不修,可痛惜哉。事在潭州城外。因此而名其城门。

【译文】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鹦鹆(八哥),俗名八八儿。这只八八儿看见出家人念佛,便跟着学念佛。主人心想这八八儿或者与佛有缘,于是就将它送给出家人。这位出家人带回寺中,每天教它念阿弥陀佛。后来,八八儿死了,出家人特地为它做了一具小棺木来安葬它。不久,人们发现八八儿的墓上生起一朵莲花。打开棺木一看,原来莲花的根竟出在八八儿的口中。为此有人做了一首偈:“有一飞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花发,我辈为人岂不知。” 

据藏经载,阿弥陀佛曾有誓愿说:“众生念我名号者,必生我国。”而佛经上所说的众生,包括上至天人下至微细虫蚁之类都是。由此看来,这只八八儿,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为上善人了。我们生而为人,如果不知念佛,或者虽也知道而不肯用心念佛,实在可痛惜啊。此事发生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城外,人们为了感念这只鹦鹆,于是便将这城门命名为鹦鹆门。 

龙舒净土文卷第六(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参禅者多不信净土,以为著相。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说甚善,极不易到,反成弊者多矣。故今详言参禅之弊,且引事迹为证。与诸修行不知其要者。并举而言之。故此卷名指迷归要。

    【译文】

参禅的人多不信净土,以为念佛是着相。必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才是最高明的手段。这种见地虽然极是超卓,无奈极不容易达到,稍有偏差,反而还会产生出诸多弊病。现在即来详细探讨参禅的弊病所在,并且引述事迹以为佐证。趁此方便也兼带地把某些修行人所不知道的要点,一并举出来予以说明。因此这一篇就命名为指迷归要。

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宋朝有二青草堂,在前者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尝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常修福修慧,故少年登高科,其后作宰相。以世俗观之,无以加矣。虽然,此亦误也。何则。此世界富贵不长久,受尽则空。又且随业缘去,轮回无有了时。不如且生西方见佛,了生死大事,却来作宰相。故虽入胞胎中受生,此一性已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中,已不受轮回。而生死去住自如矣。今未能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其失计甚矣。

【译文】

宋朝有二位同名草堂青的禅师,前一位禅师年寿九十余岁。曾家有一妇人,经常设斋、施衣供养禅师,这位老禅师感念妇人供养之恩,愿转世与夫人作儿子。以后这位夫人生下一子,派人去看望草堂禅师,草堂禅师已经坐化了。夫子所生的儿子,即是以后受宋神宗皇帝封为鲁国公的曾公亮。因为前世为僧,夙植福慧,是以少年登科,后来位极人臣,官至宰相。以世俗的眼光看,这已是够显达尊贵了。尽管如此,但从佛法究竟解脱的角度而言,也是贻误不浅。为什么呢?当知人生在这世界上,富贵并不长久,一旦福报享受尽了,不免随业缘牵引,生死轮回无有了期。不如往生西方见佛,待了却生死大事后,再返回这世间来示现作宰相。到那时,虽入胞胎中受生,但因自己的性灵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已不受轮回,而且生死去来自如。今看草堂,既未能了得生死,却念区区恩惠,甘心为人作儿子。可见他不能摆脱恩爱,那就只能是久处于轮回之中了。因此,这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失误。

戒禅师后身东坡

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应验不一。以前世修行,故今生聪明过人。以三毒气习未除,故今生多缘诗语,意外受窜谪。此亦大误也。若前世为僧,参禅兼修西方,则必径生净土,成就大福大慧。何至生此世界,多受苦恼哉。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若果如是,则东坡至此,方为得计。亦以宿植善根,明达过人,方悟此理故也。闻鲁直前世为妇人,诵法华经,以诵经功德,故今世聪明有官职。此随业缘来者也。若生西方,岂如是而已哉。

   【译文】

传说湖北五祖山戒禅师是苏东坡的前身,这有种种应验的事可以作为依据。因为苏东坡前世曾修习禅定,所以这一生聪明颖悟超乎常人。又因为他的烦恼习气未能断除,所以这一生多因诗词文字的缘故遭人陷害,曾数次被贬谪放逐。仕途不顺,不能抒展他的理想抱负,这对他也是人生重大的打击了。倘若前世为僧时,于参禅之余,又能兼修净土,念佛求生西方,则必能径直往生净土,成就大福大慧,何至于转生仍在这世界,平白受许多苦恼呢?据说东坡被放逐南方时,临行只带一轴阿弥陀佛佛像。有人问他为什么仅携带这佛像随身?东坡回答说:“这是我将来往生西方的公据啊!”若果然是这样的,则东坡至此才算是走对了路。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宿植善根深厚,明达过人,才会悟到这其中的道理。又据说黄鲁直(黄庭坚)前世是一位妇人,常诵《法华经》,因诵经的功德,故今世天资卓越,为人聪明且有官职。这都是随业缘而来的,不值得羡慕。如果把诵经功德回向往生西方,难道就只是这小小的果报吗?

喆老后身多忧苦

有喆老者,住京师大刹,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如此。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中官有以三十千买一纸袄者,以其有舍利故也。其效验已如此。若修西方必为不退转地菩萨,即生死自如矣。却来此世界济度众生,有何不可。不知修此,乃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可哀也哉。纵使受大富贵,亦终有尽,依旧轮回。或云:以喆老之精修,今生多受忧苦,何也。答云: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永嘉大师亦云:“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以喆老不曾了得生死大事,今世生于大富贵处,乃前生愿心也。多受忧苦者,乃因缘会遇,而还千百世之宿债也。若生西方,则宿债不须还矣。何则,生死自如故。虽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大作济度。一性已不昧,而超脱三界。岂须还宿债哉?且以喆老之精修,犹不能超脱三界。岂非三界之岸极高,其苦海极深,其波涛极急,故不易超脱乎。修西方而超脱者,仗佛力也。有佛力而不倚仗,犹穷贱饿人,见富贵者而不倚仗。哀哉!

【译文】

宋朝绍圣年间,在京城一座大寺院中,有一位受人尊称为喆老的禅师,其坐禅精进勤苦竞至四十年不睡眠。他坐化后,连他身上的纸袄都烧出舍利子。朝廷中有达官显要愿以三十千的高价购买禅师的一领纸袄,就因为纸袄有舍利的缘故。他坐禅的效验已臻如此。如果他能以四十年的精苦念佛求生西方,必能证得菩萨不退转地,可以生死自如。之后再回到这个世界来济度众生,有何不可。但他没有想到这一着,以至死后投生到大富贵家,一生受许多苦恼,实在是可悲啊!纵然受大富贵,福报享尽,依旧还要随业轮回。 或者有人提问:像喆老那样精进苦修,居然今生还要遭受许多苦恼,这是为什么呢?答说:佛经上言:“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永嘉大师也说:“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喆老一生虽然精苦坐禅,却不曾了得生死大事。今世转生于大富贵家,这是他前生的愿心所致,遭受许多苦恼,是因缘遇会,该当偿还过去千百世的宿债。假如他是念佛求生西方,那他的宿债就不须还了。为什么呢?因为往生西方证得不退位后,于六道轮回中,能生死自如。是故虽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大作济度,而自己的正因佛性已不迷昧,所以能超脱三界。既能入一切众生界中大作济度,难道还有什么宿债还不清的?况且像喆老这样精进用功坐禅,犹不能超脱三界。可见三界的崖岸极高,其苦海极深,其波涛极急,所以不容易超脱啊!念佛往生西方,能横超三界,是除了自力外,还可以倚仗佛力。有佛力而不倚仗,犹如穷贱饥饿之人,本可以倚仗富贵仁厚长者的援助,而穷人偏不受援助,真是可怜啊。 

古老后身耽富贵

有惠古长老,先住舒州太平,次住浙东大刹,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于宰相家,后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此甚失计也。何则?前世斋戒,今世食肉,必以食肉为美矣。前世清修,今生近色欲,必以色欲为美矣。前世恬静,今生享富贵,必以富贵为美矣。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楞严经云: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盖谓所闻之事尽矣,尽闻其不住也。故世间虽享快乐,其如不住何?不住则过去,过去则不能久也。又觉其所觉者,皆归于空。空则无实矣。诚能于此空而觉之,则真觉之性极圆,而无复坠堕也。使古老而悟此理,必不生宰相家。纵未能悟明真性,且修西方以脱去轮回可也。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老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界,则若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译文】

有一位惠古长老,初住舒州(今安徽潜山)太平禅院,后住浙东某名山大刹。他在禅门中也算是一位名望极高的尊宿。死后投生于宰相家,博学多才,年少登科。在世人眼中可谓风光荣耀了。但对一个志在了脱生死明心见性的修行人来说,却是重大的损失。为什么呢?前世斋戒,今世吃肉,必定以吃肉为美味;前世清修,不曾近女色,今世近女色,必定以色欲为美事;前世以恬静淡泊为自得,今世享受富贵,必定以富贵为美满。这就如同大象步入沼泽,一步深似一步,能有什么办法呢?《楞严经》上说:“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这前二句经文的意思是说,能闻的耳根与所闻的声尘(事)同时俱尽,而且连“尽闻”亦不住。即如世间虽然不乏种种快乐,无奈这种种快乐能有多久呢?既保不住,则终归过去。既已过去,则证知种种快乐不能久长。后二句经文的意思是说,能觉的智与所觉的根尘皆归于空,空则不实。修行的人,诚能从这个空的意义上去觉悟,真觉的自性就可达到圆满具足,不再有坠堕的危险。倘使惠古长老当年能悟到这个道理,必定不会转生宰相家,纵然未能悟明真性,且修念佛往生西方,脱去轮回也是完全可以的。《楞伽经》上有个比喻: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浊水虽然逐渐澄清了,可是自己一双脏脚没有洗净,到水中一搅,清水又浊了。惠古长老就是这样。假如当年念佛往生西方,见佛得道,乘愿再来到这个世界,就如同洗净脏脚,纯为清水。任凭怎么样搅拌,也不会再成为浊水。所以即使是名行尊宿,也不可不修西方。我们应该以惠古长老为前车之鉴啊。 

西方如现受官

譬如人有一官而不受,必欲修学为大魁。其志固美矣。然大魁不可必得。固不若且受其官,一面修学。如得大魁,则若锦上添花。若不得之,不失其为官人。修西方者,且受官之谓也。一面修学者,兼以参禅之谓也。不得大魁者,参禅未悟之谓也。不失其为官人者,直脱轮回大受快乐之谓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乌有不大悟哉。故西方之说,诚不可废。

【译文】

譬如委任某人当官,他不愿接受,必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考取状元。有这样的志向固然值得赞美,但未必有中状元的福分和官运。不如暂且先接受官衔,一边做官一边继续修学,如能考中状元,则似锦上添花;若未能考中,仍不失为官人。念佛往生西方,就好比是先接受官衔;一面继续修学,是说念佛外,还可兼以参禅;不得大魁(状元),是说参禅未必开悟;不失为其官人,是说往生西方直脱轮回受大快乐。既往生西方见佛闻法,哪有不大彻大悟的道理呢?所以对于念佛求生西方这件事,实在不可以放弃啊。 

三菩萨修兜率

智者十疑论云: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矣。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著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著不见佛者,此轮回之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比西方易修无坠也。智者又云: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者。若修西方见阿弥陀佛,无不得道。则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其愿力所加,故不同矣。故大慈菩萨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其名号,消一切罪,遂生净土。宜哉。

【译文】

据智者大师所著的《净土十疑论》中说:有三菩萨同修兜率天弥勒净土。一名无著,一名世亲,一名师子觉。三菩萨相约说:谁先往生兜率见弥勒,即回来相报。以后这三人中,师子觉先灭度,过了数年都没有回来相报。接下是世亲入灭,过三年后才来相报,说:“天上的日子真长。我往生兜率后,就前往内院顶礼弥勒菩萨,然后在那里听弥勒菩萨说法,就立即赶回来相报,想不到人间,已是三年了。”无著就向他询问师子觉的情况如何,世亲回说师子觉只是往生兜率外院,因为迷恋天上种种殊胜妙乐,至今还不曾见到弥勒菩萨。 由此可知往生兜率不但难修,而且还有退堕之危险,不比往生西方易修而无坠。智者大师又说,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的,但若修念佛生西方见阿弥陀佛,没有不得道的。这是释迦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有所不同。所以大慈菩萨发愿偈中有两句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能消一切罪,能令众生横超三界,往生净土。这话一点都不错。 

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译文】

欧阳永叔为颍州(今安微阜阳)知府时,见一位官妓呼气如莲花香。碰巧有一僧人具宿命通,能知道人过去世的命运,那位僧人说这位官妓前世为尼师,诵《法华经》三十年,只缘一念之差,遂堕落到这地步。有人听了不信,就问官妓这一生中有没有读过《法华经》,官妓说:“我失身于此,哪有闲暇读经?”于是就令人取《法华经》给她读。居然能读诵如流。又取其它的经给她读,则读不下去。因此证知这位僧人所说的确实可信。假使当时那位尼师要是知道净土法门,用三十年的工夫念佛,或把诵经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净土,完全可以得到上品上生。只可惜她不知道有这样殊胜的法门,以致一念之差,竞堕落为妓,实在是可悲啊!由此我们也应该知道,能用西方净土法门去教化人,这是济拔众生脱离苦海,得享安乐的大功德,所得的福报更是不可称量啊!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故此卷叙现世感应。

【译文】

极乐世界虽然离我们这个世界相隔有百万世界之遥。就方域距离而言,给人感觉是不胜其远。但佛的真如慧性,遍含虚空法界,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言语施为,皆在佛的真如慧性之中,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所以人们只要至心恳切念佛,无不感应灵验。因此这一卷就来谈谈有关现世感应的事迹。 

见杀生念佛得福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

【译文】

据《观音感应记》上说:饶州(今江西鄱阳)有一位名叫郑邻的军官,有一天无缘无故死了。他的灵魂到了阴间地府,后来查明是鬼曹误把他捉来的,理当放还。临还阳间之际,阎罗王对他说:“希望你回到人间后,要勉力为善。若见人杀生,请您至心恳切为彼等念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彼虽被杀,由仗佛力故,可以转生善趣,你也得福无量。”由此可见,念阿弥陀佛,的确可以超度亡灵,可以增延福寿,不仅仅是身后往生西方而已。

陈企念佛却鬼

予同郡望江陈企,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盖成佛之渐也。望江士人周宪叔为予言之。

    【译文】

在我家乡望江(今安徽省安庆),有一个名叫陈企的人,曾经无故杀死人命,以后陈企经常看见有鬼魂出现,心里极为害怕,就急急念阿弥陀佛。那鬼魂听他念佛,就不敢近前。陈企继续念佛不止,那鬼魂就消失了。经过这件事后,陈企常常念佛不间断,至临终时,居然坐着往生了。半年后,他附在一位名叫妙光的本家孙女身上对人说:“我因念阿弥陀佛,已往生极乐世界。”观察他的言行举动,一如生前。亲戚朋友知道了都来看望。过了两三天,他的家人说:“可惜你在生时,不曾传下肖像给后人供养。”陈企就忽然现身,其音容笑貌俨然如生前,只是看起来比以前显得更年轻,这是由于西方极乐世界长生不老的缘故啊。再看他的头上,形状有如佛的螺髻,这是表示他渐要成佛的样子。这件事是望江士人周宪叔对我叙述的。 

邹宾王念佛梦觉

予尝劝镇江士人邹宾王以西方说。且言,若无间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谟阿弥陀佛十遍亦得。宾王信之。其夜遂梦与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惧间,遂念阿弥陀佛至十声。乃觉。岂非佛以此坚其信心乎。

【译文】

我曾把念佛求生西方的这些道理,劝勉镇江一位名叫邹宾王的书生。并对他说:“假如实在没有闲工夫,只要每天早晨合掌向西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也好。”宾王表示可以相信接受我的说法。就在这天夜里,宾王梦见自已与另一书生同赴法场,正恐惧忧虑之时,连念阿弥陀佛十声,即从恶梦中醒来,这岂不是佛藉这种因缘来坚定他的信心吗?  

张继祖念佛荐亡

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乳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

【译文】  

我曾与镇江士人张继祖叙谈念佛求生西方这件事,继祖也表示相信。后来他的乳母死了,他即专念阿弥陀佛为他乳母追荐亡灵。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乳母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来向继祖致谢,之后告别而去。这是念佛追荐的效验。 

刘慧仲念佛安寝

予旧相识刘慧仲,湖州长兴人。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慧仲至诚高声念一百八遍。当夜遂安寝。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寝。以此见佛力广大,无所不可。此予序所谓安静形神者也。

    【译文】

我有一位旧相识名叫刘慧仲,他是湖州长兴(今浙江钱塘)人。因为经常做恶梦,心里很害怕。我劝他念阿弥陀佛。慧仲当下便至诚高声念阿弥陀佛一百零八遍。至夜果然便安稳地熟睡。第二天仍如前天一样至诚高声念佛。从此,每天夜里都睡得很安稳。由此可见佛力广大,不可思议,无所不能。这即是我在序中所说的念佛兼有安静形神的功能。 

阮嫂念佛眼明

予同郡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

    【译文】

在我们安徽省怀宁县营田庄有一位名叫阮念三的人,他的嫂嫂患了眼疾,双目差不多都快要失明了。每日阮嫂至诚常念阿弥陀佛。不久,眼疾痊愈,她的视力又恢复正常了。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事。 

阎罗王劝婆念佛

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阴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但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定可必矣。岂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寿乎?何其寿之多也?金坛士人张延芝为予言之。

    【译文】

镇江金坛县株林村有一位蒋婆婆,大约在七十岁时,曾死过一次。她的神魂来到阴间地府,经查明她在阳间的寿数还未尽,应当放还。临行时,阎罗王问她会不会念经?蒋婆婆说不会。阎罗王说:“你既不会念经,那就专念阿弥陀佛。”蒋婆婆回到阳间后,常对人说:“是阎罗王教我念佛的,决定错不了。”因此每天念阿弥陀佛从不间断。以后蒋婆婆居然活到一百二十岁才寿终正寝。我相信她必然往生净土无疑。而她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难道不是因为她至心念佛而得以延寿的吗?不然的话,她怎能活到那么高寿。这件事是金坛士人张延芝告诉我的。 

邵安抚念佛脱难

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呼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译文】

    邵彪,字希文。福建晋江人。当他还在读书时,曾梦见自己来到一官府,大家都称他为“安抚”。邵彪心里暗自欢喜,心想这大概是预示我将来及第后官至安抚吧。再向前走去,遇见一位官员。这位官员问邵彪说:“你可知道你不能及第的原因吗?”邵彪回说不知。这位官员就引邵彪去另外一个地方,看见有一大镬中正在煮蛤蜊。那些蛤蜊看见邵彪来,即作人声喊邵彪的姓名。邵彪想到平时吃了不少蛤蜊,心里一慌张,就赶紧念阿弥陀佛。才念一声,那些蛤蜊全都变作黄雀飞走了。后来邵彪果然及第,官至安抚使。由此可见,杀生会阻碍人的现世前程,不可不戒。念佛能解冤结,又足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又应知官职自有定分,不可妄求。 

念佛风疾不作

予近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欲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予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译文】

    我最近搭舟船至镇江闸中,因为水浅舟船不能行,就在附近金山寺借得四经,即阿弥陀经四种不同译本。我想对四种不同版本加于校勘,以便刊板广为流通。但当我举笔时,方知右手患有风湿病,手指发抖,写字不便。我就把手指举起来,至诚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数声,祈求佛力加持,消除风湿病,以成就写完此经之愿。刚祷告完毕,手指就不再抖动。一直到校勘完成,都没有再犯风湿的毛病了。由此可见佛菩萨就在我们目前,只是人们缺乏至诚的信心罢了。 

梦中念佛脱恐惧

予于梦寐中有恐惧时,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未尝不即安稳,或即觉醒。足以见佛与菩萨,威神之速如此。但辨信心,效无不应。

【译文】

    每当我在睡梦中遇有恐惧的情形时,我便至诚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往往便能睡得安隐,或者随即就能从睡梦中觉醒。足见佛菩萨的威神加被是如此的迅速。只要人们生起信心,没有不感应效验的。

念佛屋不压死

    有一老妇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妇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妇之上,得不压死。此念佛之效也。妙定居士为予言之。

【译文】

    有一位老婆子双眼都瞎了,走路总是由她的小儿牵着走。她每天常念阿弥陀佛。有一天,她在一所破屋下休息,破屋忽然倒塌了,小儿幸而逃离了,老婆子虽来不及逃离,却有二根横木互相抵拄,护于老婆子之上.才保住老婆子的性命,没有被压死。这正是念佛的效验啊!这件事是妙定居士对我说的。 

念佛痁疾遂愈

有官员李子清,寄居秀州。颇好道家,尝从学于予。前年久苦痁疾。予告云:但恐子清不信,若信之必效。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药。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常以净土文置于袖中。

【译文】

    有一位名叫李子清的官员,客居在秀州(今浙江嘉兴)。他比较爱好道教,也曾向我请教过。数年前长期遭受疟疾之苦。有一天,他来见我,我就对他说:“只怕子清你不肯相信,如果你真能相信,你所患的疟疾必定会快速痊愈。”于是我就送给他一贴药方:吩咐他在疟疾将要发时,至诚专念阿弥陀佛,服此良方妙药。子清依从我的话,至诚念佛,当天病就好了七、八分。第二天照样念佛,病就完全好了。子清从此深信佛教,常把净土文带在身上。 

念佛痼疾皆愈

梁氏女两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亦念佛,久病遂愈。见第五卷。

【译文】

    有一位梁氏女子,双目俱盲。她至诚专念阿弥陀佛,三年不间断,双目居然都能睁开视物了。另有一位冯氏夫人,也是至诚念佛,使多年的痼疾得于痊愈。冯氏妇人的事在第五卷中曾经叙及。 

绣佛舍利迸出

赣州廉中大夫恭人(按:恭人系命妇封号。宋制中散大夫以上之妻封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绣方及半,舍利迸出。其亲戚郑逢原为予言之。

【译文】

    江西赣州廉中大夫家的诰命夫人,发心绣丈六高的阿弥陀佛像。绣到一半时,发现有舍利迸出。这是她家的亲戚郑逢原告诉我的。 

佛像常有舍利

真州钟离少师宅,自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常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出宝珠集。

    【译文】

    宋朝真州少师(辅导太子的官)钟离瑾,他母亲任氏夫人专志修持净土法门,用旃檀木雕刻阿弥陀佛佛像,高四寸八分。放置在一个极为精致的龛中。任氏夫人往生后,钟离瑾常在旃檀佛像前,恭敬礼拜行道。这尊阿弥陀佛像的眉间经常会迸出舍利,有黍米那么大,光彩照人。此事记载在《宝珠集》中。 

梦佛遂得聪辩

    隋慧思禅师,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其后聪辩过人,祥瑞不一。出往生传。

【译文】

    隋朝慧思禅师,自从梦见阿弥陀佛为他说法后,忽然变得聪辨过人,而且还有种种祥瑞。此事记载在《往生传》中。

念佛治病得愈

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

【译文】

    近年秀州(今浙江嘉兴)有一位出家人,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患病的人请他去,往往都能治愈。这事秀州地方的人都知道。 

念佛孙儿免难

予乡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阿弥陀佛所感也。

【译文】

    我家乡村落间有一位老人。每当他遇有事时,必合掌至额,至诚念阿弥陀佛。他有一孙儿才二、三岁,因跟随母亲至田野,小孩子游玩时不小心迷了路,老人到处寻找都没有下落。隔了几天,有人告诉老人说看见他的孙儿在对面溪边。果然在那里寻着了。细看浅滩上有许多小儿的足迹,然而溪水却是甚深。不知这小儿是怎么跑到溪对面去的。把孙儿带回家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毛病。大家都认为这一定是他祖父平时至诚念阿弥陀佛所得的感应。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然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今浅者尚不能知,况其深乎。故此卷自浅及深,切于日用者皆载焉。名曰助修上品。

   【译文】

    据《观无量寿经》上说:凡上品上生者,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所以,要想修得上品往生的人,对于佛的深妙意旨,不可不知。可是仔细观察现在的人,连极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更何况深妙的真实义呢?因此这一篇由浅及深,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切实可用的都载入,取名为助修上品。 

习说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一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射习仪之习。学君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进。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译文】

    孔子教育门下三千弟子,其思想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以“学而时习之”冠于《论语》之首,由此可知这一句具有相当深刻的含意,我们怎可以不重视呢?所谓学,就是学成为君子,学成为圣人。所谓习,就象习射术、习礼仪那样不断练习。学君子圣人,不可能刹那学成。故而必须时而渐习之。比如要学圣人宽大的雅量,当于自己心胸狭隘时逐渐修习,以克服心胸狭隘的毛病。若要学待人态度温和,就于自己愤怒时逐渐修习,以克服遇事容易愤怒的情绪。若要学恭敬,就于自己傲慢时逐渐修习,以克服对人傲慢的心态。若要学善良,就于自己狠戾时逐渐修习,以改变狠毒残忍的性格。若要学勤敏,就于自己懈怠时逐渐修习,以克服懈怠放逸的习惯。由此可知,所谓时习的意思,就是在面对每一件事时,都要反省自己的缺点及不足之处而加以修正。这样学习才不会徒劳无功,这样修学并进必能有所成就。当一个人学习有所进步时,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慰。所以说“不亦悦乎!” 能够领悟明白这个道理,则《论语》中说的善言善行,都可以进而时习之。可见这一句,冠于全书之首,实在是大有深意啊!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后,尤其重视这个“习”字,所以对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意思,不能不知道。 

葛守利人说

    大观间,一官员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乃其父送葬者。问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问何时来取,遂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留钱取靴。其子拜,不顾。复乘马去。其子追随二三里许,将不及,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太守,乃往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云: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予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也。惟随事而利之,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惟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观此则利人之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岂可为哉。所谓爱人利物之谓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净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

【译文】

    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1年),有官员到京城街市买靴,看见有一双靴特别大。仔细一看,认出这双靴是当年他父亲出殡时穿的。就问卖靴的人是怎么得来的。卖靴的人回答说:“这双靴是一位官员拿来修理的。”这位官员问明取靴的时间后,就站在那里等侯。果然见他父亲下马留钱取靴,他儿子连忙下拜。但作父亲的瞧都不瞧儿子一眼,就乘马而去。他儿子在后跟随将近二、三里,看看已经追不上了,就呼喊着说:“我与父亲在生时为父子,难道就没有一句话可以教导我吗?”他父亲说:“那你就学学葛繁吧!”儿子就问葛繁是什么人,父亲回答说是世间人。于是儿子便四处访问,终于打听到这位葛繁,当时为镇江太守。他便前往镇江拜见,并把这种种缘由对葛繁说了,接着就问葛繁:“为什么连幽冥中的人都对你如此敬重?”葛繁答说:“我起初发心每天行一件利人的事,接着每天行二事,又接着每天行三事,乃至于每天行十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年了,从来不曾荒废一天。”又问他怎么样利人,葛繁就指着座位前的脚踏(供垫脚用的矮凳)说:“就如这东西摆得不正,就会蹙人的脚。我随手把它摆正了,也就是一件利人的事了。又比如有人口渴了,我能给他一杯水喝,也是一件利人的事。无论遇见什么事,只要你认为这样做是对人有利的就随手去做。这是上自卿相下至乞丐都可以做得到的。但关键在于能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呀!”那位官员聆听之后拜谢而去。葛繁后来活到高寿才坐化而去。由这事看来,凡有利于人的事,不可不勉力去做。而害人的事,怎可以任性而为呢?所谓爱人利物的人,称为仁者,这位葛繁真可以当之无愧。葛繁力行众善外,还兼修净业,他把所有功德都回向西方。后来有一位出家人神游净土,见到葛繁也在那里。     

施报说

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之无畏。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勤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话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欲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犹今岁所食之谷,乃前岁所种者。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犹不能旋修福而即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孔子谓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老子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谓。曾子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云天道好还。皆果报之谓。是儒道二教,皆言施报,但不言隔世尔。所谓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知是以修净土,滋培善根多矣。

【译文】

    儒家说施报,佛家说布施果报,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佛说,要得谷食,当勤耕种;要得智慧,当勤学问;要得长寿,当勤戒杀;要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种:第一种财施,第二种法施,第三种无畏施,第四种心施。财施,是以财物帮助人;法施,是以善法教化人;无畏施,是说当人或众生遇到恐惧时,我用善言安慰他们使之无畏,或者教他们脱离恐惧的办法,使之无畏;心施,是说我目前虽没有利人济物的能力,但我却常存利人济物的善心。佛说能孝养父母,也是布施。是以凡能给予他人好处或帮助的,都称为布施。身为下属的能忠勤事上,为尊长的能仁慈安众,为师的能谨于教导,为友的能互相劝勉,一言一语之间,必期对人有利;一动一止之际,必要对人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也全都是布施。平生所为如此,存心也是如此,后世怎么会不得富贵的果报。古语说:“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因此今生所受的福报,都是前世修来的,好比今年所吃的五谷,乃是去年所种的。人不可能早晨种下谷子,晚上就有米吃,如同不能刚刚修福,立即就有福报享受。种谷必须等待半岁才能收成,种福却要等待隔世。 

    《礼记》中孔子说:“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意谓:货财是供给民众维持生计的,讨厌有人随便浪费,并且也不应该自己私藏。有能力的人当竭尽其力,以造福天下人民,不应该逸己而劳人,或者独力经营己事。老子说:既能尽心帮助他人,自己就会更加富有,既能尽力周济他人,自己就会拥有更多。这都是劝人布施的意思。曾子说:你怎么样对人行事,人也会怎么样回报你。老子说:凡能顺应天道的人,必能得到好的结果。这是儒、道二教都说到施报,但不说隔世。比如说你能真心爱护他人,他人同样会爱护你;你能尊重他人,他人同样会尊重你;你如果故意伤害他人,他人也必定会对你进行报复。这都是现世的施报。修净土的人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滋培善根福德同样有很大的益处。 

至人延年说

    予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纵贪侈,立见败亡。则若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可不畏哉?易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天地之大,变化之妙,鬼神之奥,犹不逃于数,况于人乎。或谓人有廉俭而命促,贪侈而寿长者,何也?廉俭而命促者,当生之数少也。若更贪侈,则愈促矣。贪侈而寿长者,当生之数多也。若更廉俭,则愈长矣。且天地于人无私,何谓当生之数有多少乎?此皆前世所为耳。故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唯现世多为吉善,则增福寿。故曰: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现世多为罪恶,则减福寿。故曰:多行不义必自毙。且修净土者,固不在福寿之多。然损福寿之事,则是薄德耳。岂可不戒哉?增福寿之事,则是厚德耳。岂可不勉哉。

【译文】

我曾听贤明的人说,人的一生衣食福禄,在阴司皆有定数。如果生活俭朴节约又能知足不贪,则可延寿。若生活奢侈浪费而又过分贪求,福报享尽则命终。譬如人有一千钱,每天用一百,则可以用十天。每天用五十,则可以用二十天。如果随便挥霍浪费,过分贪求享受,立刻就可以看到他破产。就如手头有一千钱,一天就花光了,岂不可怕?《易经》上说天是阳,地是阴,以奇数的一、三、五、七、九代表天,合计为二十五;以偶数的二、四、六、八、十代表地,合计成三十。因此天地的数,总计有五十五。以这些数字构成宇宙间各种变化的象征,就能如同鬼神般,准确地推断一切事物。可见天地之大,变化之妙,即以鬼神之奇奥难测,尚且不能逃于数,何况是人呢?但也有人怀疑说:有人一生清廉俭约反而短命,有人一生贪婪奢侈偏偏命长,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清廉俭约而短命的人,是他这一世该享的禄数少。要是再加上贪婪奢侈,那他就更加短命了。贪婪奢侈而寿长的人,是他这一世该享的禄数多,如果他能过得廉俭一些,或许他的寿命还会更长。然而,天地于人既无私心,为什么每个人一生中所该享的禄数却有多有少呢?这都是各人前世所作所为不尽相同的缘故啊。所以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唯有在这一生中努力多做好事善事,则可以增福增寿。《诗经》上说,神明听见为善的人,必将赐给他大福。如果现世作恶多端,则必定削减福寿,这也正如《左传》上所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当然,对于修学净土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来说,固然不在意现世的福寿有多少,但若是做了有损福寿的事,那便是缺德,岂能不戒吗?如能多做一些增添福寿的事,便是滋培厚德,岂可不勉力而为呢?

食肉说

佛告大慧菩萨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皆恐怖,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人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若以钩网,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佛复说偈,略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肉,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食若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如早晨食素,其利甚多。一省业缘。二可清净。三不妨善业。四至晚食荤时,不至厌此而欲彼。如此自可延寿。若以食素为难,宜以食荤之费为素食,则易行而可持久。若纵口腹之欲,亦无了期。语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斯言可不畏哉?不免食三净肉者,次日可为所食之肉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并真言,以资荐往生,庶几可释怨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念四圣号以追荐者,必得往生。详载在第八卷。三净肉,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及自死,鸟残。为五净肉。

【译文】

《楞伽经》上佛告诫大慧菩萨说:有无量因缘,不应吃肉。我今为你略说。应知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眷属,理当以一切众生作亲属想,所以不应吃肉。又众生的肉,乃是不净气分所生长,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众生闻到他身上的气味,皆生恐怖,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会使修行的人慈悲心不能生长,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是凡夫愚昧的人所嗜好,因其不嫌臭秽不净,当然也不会有好名称,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能令种种咒术不成就,所以不应吃肉。又杀生的人在杀生时,难免见形起识,深生味著,种畜生道因,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为诸天所厌弃,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会使口气发臭,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夜间常做恶梦,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若走入空野,林中虎狼闻到肉香,必伤人命,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的人,会使人饮食没有节制,所以不应吃肉。又吃肉会使修行的人不生厌离心,所以不应吃肉。我常说过,凡所饮食,常作吃子女的肉想,作服药想,所以不应吃肉。如果要我准许吃肉,那是不可能的。大慧!凡诸杀生的人,多为财利,所以杀生屠贩。那些愚痴吃肉的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那些杀生的人,或以财物,或以钩网,捕获彼空行水陆众生,加以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世间决没有不教杀生,不求杀生,不想杀生而有鱼肉。有这许多理由,所以不应吃肉。接着佛又用偈颂再次申述这其中的道理。其大略如下: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其实,众生的肉,本来就不是人所应当吃的食物,只因平常耳闻目睹,司空见惯了,便不知吃肉是不对的。如能断绝吃肉,固然最好。如不能断绝,权且吃三净肉并应减省分量。如一顿饭菜中有二种荤的,不妨减去一种;如两餐本来都要吃肉,不妨改为一餐吃素。应知人生禄食皆有定数,如能节省必可延寿。又如早晨吃素,有很多好处。一省业缘。二可清净。三不妨善业。四至晚餐食荤时,就不会感到厌腻。如此自可延寿。若以为素食不好吃,请以吃荤的同等费用作为提高素食的质量,就不会感到难吃,而且可以持久。但如果纯粹是为了纵恣口腹之欲,那就难免冤冤相报,永无了期了。有一句话说:“世上要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深思此语,则知世上刀兵劫,皆与食肉有关。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吗? 

如不得已而吃三净肉的人,于第二天可为所吃的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及往生咒,以资超荐往生,也许还可以释怨灭罪。据阎罗王告诉郑邻的话,若能至诚念四圣号及往生咒以追荐,必得往生。此事详载在第八卷中。三净肉,指不亲眼见杀生,不闻杀生声,不疑为自己杀。加上众生自死的肉,被鸟啄剩余的肉,合为五净肉。 

戒杀盗淫说

楞严经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淫欲。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杀盗淫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如西方净土,受清净身,不因淫欲而生。食清净食,不因杀害而得。友清净人,不因染著而交。是皆脱去此等。然修上品者,此等亦不可不知。

【译文】

据《楞严经》上佛说:因想念恩爱的人,心中凝结而不能解,由相爱不舍而有淫欲,所以父母子孙,相生不断。这一类型是以贪爱淫欲为本。又由贪爱血腥的味道,心贪滋味不止,所以便有食肉的欲望,于是,世间中一切卵、化、湿、胎四类众生,随本身力量,以强食弱,以大吃小,递相吞食。这一类型是以贪杀为本。因人贪滋味吃羊,羊死后转生为人,人死后转生为羊,彼此更换杀食。吃其它的众生,也是如此,互相食啖。因恶业互相招感,生则同生,冤冤相报,永无了期。像这一类型是以盗贪为本。你欠我的命,当还我命;我欠你的债,当还你的债。因为这个缘故,经百千劫以来。常在生死苦海中,无法脱离。你爱我的心,我恋你的色。因为这个缘故,经百千劫以来,常在爱恋中互相缠缚,无法解脱。可见众生沉沦生死,都是由杀盗淫这三类为根本。又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恶业果报相续不已。假如能够往土西方净土,所受的是清净身,不因淫欲而生。所吃的是清净食物,不因杀害而得。相处的朋友都是清净人,不因染著而交。因此便可以完全脱去世问的种种恶业。像这些道理,希望修成上品往生的人,也不可不知道。 

饮食男女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皆造业之所。杀生以资口腹,非造罪而何。淫欲以丧天真,非造罪而何。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腹。此乃安生延年之道。若能节而绝之,则粗粝亦自美矣。若纵之,则人生受用之数有限,限尽则早终也。慈觉禅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较量。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淫欲矣。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虽不免此,而修净土,亦脱去轮回。然修上品者,不可不戒此。

【译文】

饮食以及男女之间的事,这是人们存于心中的两种最大的欲望。此两种欲望如能制伏到没有,便是圣人的修养境界。能有所节制而不纵欲,还可以成为贤人。尽情纵欲而不加节制,是为下愚凡夫。因为这二种欲都是最容易使人造业的所在。譬如杀生以恣口腹,这难道不是在造罪业吗?行淫欲以丧天真,还不是一样在造罪业吗?何况这二种又互相助发。因所食美味就会促使血气旺盛,血气旺盛就会促使淫欲频繁。淫欲频繁必然导致血气亏损,血气亏损又必须赖饮食以滋补。可见这二种是在互相促成造罪的因缘;所以,若要省口腹,必先节制淫欲;如能节制淫欲,即可省口腹。这是养生延寿之道。若能把恣口腹的欲望节制到没有了,则任何粗疏淡饭吃起来都会觉得味道鲜美。若纵口腹之欲,则人生受用之数有限,数尽则必然早亡。慈觉禅师有一首诗说:“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校量。”若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好好地想一想,便可以省口腹了。务实野夫有一首诗说:“皮包骨肉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若能把这首诗的意思仔细想一想,便可以节制淫欲了。果然能把这二种欲望看破放下了,在生怎么会有疾病夭折?身后如何会随落地狱畜生?或许平常的人总不能免此,但能修净土,也可以脱去轮回。然则,希望修上品往生的人,却不能不戒此。 

贪折前程说

有官员二人,求梦于京师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人梦见有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之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之者。其官员问云:勾之者何也。持簿者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项,此间勾一项。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之,更不敢妄取财。其后果至监司。又何仙姑在世间,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为不识字画,乃往见仙姑问之。仙姑设香案,拜而后看。看毕微笑。主簿云:特来拜问,何故乃笑。仙姑云,天书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移是心于净土,其熟善缘多矣。

【译文】

有二位官员,为问卜前程,到京城二相庙中求梦。当夜,其中一位官员梦见有一人手里拿着一本折成扇形的簿。揭开其中一版说:这是与你同来的那位官员的前程。仔细一看,只见上面自小官一直排到宰相,但也有许多地方被勾掉。这位官员问说:“那些被勾的是什么意思?”持簿的人说:“你同来的这位官人爱财。世间不义之财取一项,此间就勾掉一项,如能赶紧忏悔改过,还可以做到监司。”过后,同来的官员得知此事,从此再也不敢妄取不义之财。其后果然官至监司。

又何仙姑在世时,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下。因为看不懂天书中的字画,就拿去请教何仙姑。仙姑设香案拜而后看,看毕微笑。主簿说:“我特地来拜问,为什么笑呢?”仙姑说:“这天书中说主簿受贿金十两,理当折禄五年。”由此看来,妄取不义之财,后果实在可怕啊。如能把这不妄不贪的心移来修净土,善缘就会更加成熟了。 

福慧说

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明性理。观儒家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明了。修慧不修福,明了而穷困。修福不修慧,富贵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贵而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佛以福慧兼修,故谓之两足尊。谓福慧两足也。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此福慧所以不可不兼修也。必不得已,宁使慧胜于福,莫令福胜于慧。若慧胜于福,则知罪福而戒慎,故无坠堕。若福胜于慧,则因受福而作恶,故有坠堕。楞伽经云:受现在乐,种未来苦。是也。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阿弥;九品莲华里,第一更何疑。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生故也。又偈云:虽修福与慧,不知念阿弥;未得阿罗汉,轮回无了时。在此世界修行,得阿罗汉果,方脱轮回故也。

【译文】

为人不可以不福慧双修。比如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经常帮助别人,关照别人,凡是善事好事都愿意发心去做,凡是恶事坏事都坚决禁止。这就是所谓修福。知道善恶因果,懂得罪福果报。常读佛教的经书,能帮助你悟明内在心性的道理;常读儒家的书,能使你通达世间的伦理道德。这就是所谓修慧,修福可以得富贵的果报;修慧却能得明心见性,了达诸法。修慧不修福,虽然智慧明了而生活穷困;修福不修慧,虽然富贵而为人愚痴。福慧若兼而修之,不但富贵而且有智慧。福慧皆不修,则不但愚痴而且贫穷。佛就是因为福慧兼修,所以称为两足尊,也就是福慧两具足的意思。 

从前有二人同时发心修行。一人专门修福,另一人专门修慧。经过数世后,那位专心修福的人,因享受福报而作恶,结果堕落为大象。又因为前世还有剩余的福,人乘着大象出征作战,得胜而归,遂有胜敌之功。国王就以璎珞赐给大象。而那位专心修慧的人,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位。但因不曾修福,以致为僧乞食,常常得不到人家供养,空钵而归。所以流传有一首偈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这也就是告诫人们福慧不可不兼修啊。如果实在做不到福慧兼修,那就宁可选择修慧也胜于修福,不使修福胜于修慧。因为慧胜于福,则能知罪福因果而使三业戒慎,故不会有堕落的危险。若福胜于慧,则必因享受福报而作恶,便有坠堕的可能。如《楞伽经》上所说的:“受现在乐,种未来苦。”就是这个意思。今作一偈说:“兼修福与慧,又复念阿弥,九品莲花里,第一更何疑。”这是说斋戒明了的人依此而修,必得上品上生无疑。又添一偈说:“虽修福与慧,不知念阿弥,未得阿罗汉,轮回无了时。”因为在此世界修行,必须证得阿罗汉果,方能脱离六道轮回。 

习慈说

观世音菩萨谓万善皆生于慈。老子言三宝,以慈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其意皆同。人有多嗔怒者,盖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业,先自损气伤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当其在嗔怒中,则不自知其苦。正如行荆棘中,趋一大厦安居之所也。方其矫宿性之嗔怒,如行荆棘中。及习成慈仁,则如入大厦安居矣。此不可以言尽,但当嗔怒时习之。久久自有可喜。释道二教,固已戒嗔,儒家亦然。桓魋欲害孔子,孔子曷尝嗔乎。臧仓毁鬲孟子,孟子曷尝嗔乎。韩信不报胯下之辱,安国不怨溺灰之言。此皆可为师法。况凡待贫下,御仆妾,诋忤己者,易致嗔怒,尤当戒谨。盖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岂可恣其情性,而造恶业哉。究而言之,慈和者于自己大得便宜。藏经云: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此慈和之所致也。修净土者,乌可不以是为心哉。如一切众生为大罪恶,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痴故尔。使有智慧,必不为此。当生怜悯其愚痴之心。故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如是以修净土,其圆熟善根甚矣。

【译文】

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而慈悲为万善之根本,众德之伏藏,所以说万善皆生于慈。而老子在《道德经》上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此三宝中以慈为首。儒家说五常:仁、义、礼、智、信,而以仁为先。可见其仁慈爱物的意思都是相同的。而人往往容易发脾气,生起嗔恨心,大概从来不曾细思这其中的含意。且不说嗔怒必将害物造业。其实,首当其冲的还是自己。因为嗔怒心发起时,必然损气违和,怒火中烧。人如能修养到慈仁的境界,才会知道嗔怒确实不好。而当一个人正在嗔怒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痛苦,只想自己要狠狠出这一口气。如同走在荆棘中,趋向大厦安居之所。譬如在他正当嗔怒时,要他控制住那宿性的情绪,就好比是行在荆棘中,及至养成慈仁的习惯后,才真正有那种身入大厦安居的感受。这其中的道理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透的,要在自己正当嗔怒时去修习,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佛教和道教都很重视修心养性,固然要戒嗔怒,其实儒家也一样。当年孔子出游,途经宋国,宋国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孔圣何尝起嗔怒心呢?战国时鲁平公的心腹侍臣臧仓,屡次造谣中伤孟子,孟子何尝起嗔怒心呢?汉淮阴侯韩信早年未得志时,有人欺侮他,让他从胯下爬过去。但他得志后,却不报此胯下之辱。西汉粱国御史大夫韩安国曾受狱吏田甲之辱,安国对田甲说:“难道你就不怕死灰复燃吗?”田甲说:“燃即溺之。”不久,粱内史阙汉遣使拜安国为梁内史,田甲慌忙欲走避,安国不但不记怨田甲出言不逊,反而安慰田甲,让他继续为狱吏。似此都值得我们效法。尤其是平常对待贫贱下人,使唤奴婢仆妾,每受他们诋毁忤触,最容易生气劫怒,此时更要戒谨。应当体谅他们也是人,只因本身薄福而来奉事于我,我怎么可以任性动怒而造恶业呢?  

总而言之,心性慈和,于自己大有好处。如藏经上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这就是慈和所致。修净土的人,更要心怀慈悲,以和气待人。即使一切众生为大罪恶,我也不会生嗔动怒,以免污我清凉之心。体念他们因为愚痴,才会做出种种罪恶。倘若他们有智慧,必定不会这样。因此,对罪恶的人,当生怜悯其愚痴之心。就像曾子说的:“你如果了解罪犯确实情有可原,就应该怜悯他们,而不要沾沾自喜。”如能以这种存心修净土,对于成熟善根,圆修胜果大有增益。

为君子说

人皆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不须为小人,而必欲为小人。若诚信恭敬,若温和方正,若推贤扬善,若随宜利物。凡此之类,皆君子之事也。为之亦不难者,人不肯为何哉。若欺诈傲慢,若粗暴谄曲,若说短扬恶,若纵意害物。凡此之类,皆小人之事也。为之又何利益,人必为之何哉。为君子,则人喜之,神佑之。祸患不生,福禄可永,所得多矣。虽有时而失,命也。非因君子而失。使不为君子亦失矣。命有定分故也。为小人,则人怨之,神怒之,祸患将至,福寿以促,所失多矣。虽有时而得,命也。非因为小人而得。使不为小人亦得矣。命有定分故也。孔子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天命。又谓得之不得曰有命。能审此理,所谓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生矣。

【译文】

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而不肯学做君子;不须要做小人,而偏要要去做小人。如为人方正,存心真诚信实;如态度温和,处事谦恭敬谨;如推举贤能,称扬善德;如随心随力适当地做一些有利于大众的事。凡像这一类,都是属于君子的行为作风,而且做起来也并不难,不知人为什么不肯去做呢?比如居心谄曲,对人欺蒙诈骗;如性格粗暴,态度傲慢无礼;如揭人短处,扬人之恶;如恣意妄为,害物伤生,凡像这一类,都是属于小人的行径。似这等作为能有什么好处?不知人为什么偏要去做呢? 

做人能够成为君子,则人见着欢喜他,神见着护佑他。祸患不生,福禄可永,所得的好处可多着呢!虽然有时也可能失意,但这是他的命,并非因为他做君子而失意。倘使不做君子,也还是会失意的,因为他命中该有遭逢失意的定分。如果为小人,则人见着讨厌他,神见着恼怒他。祸患随时将至,福寿因之削减,受损失的可多着呢!虽然有时也可能得志,但这也是他的命;并非因为他是小人而得志。倘使不做小人也一样可以得志。只不过是他命中该有一时得志的定分。孔子说:“不知顺应天命,就无法成为君子。”所谓小人,就是不知天命。又说。“在我者,唯行礼义而已。至于得或不得,则听之于命。”能详察这其中的道理,便知道“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如能以君子的美德修净土,必不在下品往生。 

为圣为佛说

予尝谓孔子所以为圣人,固非一端。然其要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恶者亦为师,何适而非师乎。见识如是,乌得不为圣人。又尝谓释迦佛所以为佛者,固非一端。然其要在于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未对。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是,乌得不为佛。后出世成佛,先度憍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能如是以修净土,立与诸大菩萨等矣。

【译文】

我曾说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他的圣德固然不止一端,然其间最值得令人深思玩味的就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试想连恶人都可以引以借鉴为师,天下还有什么人不可以为师的。他的见识达到这样程度,怎么会不成为圣人?我还曾说释迦佛之所以成为佛,他的圣德固然不止一端。然其间最为感人的典型事迹之一是:释迦佛过去世在山中修行时,有一次国王出猎,问他野兽在哪里?他心想如果实话实说则害兽,不说实话便是妄语,因此干脆沉默不回答。国王发怒,即砍去他一臂。接着又问,他仍然不回答,国王又砍去他的另一臂。这时他就发愿说:“我成佛后,必定要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他为恶。”他的存心是这样的伟大,如何会不成佛?后来出世为佛,先度憍陈如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国王。修净土的人,能有像孔子那样的器识,能有像释迦佛那样的存心,当下就可以证得与诸大菩萨相等的果位。 

阿罗汉说

佛言,阿罗汉虽能受天人供,而福及人也劣。假使有人百年供养四天下阿罗汉,不如发菩萨心,一日供养佛。盖佛自无量劫来救度众生,无非得福。而福利人也胜。阿罗汉了生死,遂入涅槃,独善其身,故福及人劣矣。佛又言:若人有福,曾供养佛。亦勿谓供养乃身后事。近年秀州一僧,专念阿弥陀佛为人祷病,即得痊愈。岂可谓佛不利于生前。既可祷病,则亦可祈福。但恐信心不至耳。若修净土期于复来化度者,尤不可无福。故此不可不知。

【译文】

佛说,阿罗汉虽能受天人供养,但福泽利及于人则差。假使有人以百年时间供养四天下中所有阿罗汉,其所得福报,不如有人发菩提心,一日供养佛,因为佛自无量劫以来救度众生,无非得福,所以他的福泽利及于人当然殊胜。而阿罗汉了脱生死之后,就入于涅槃,等于是独善其身,所以福及于人自然就差。佛又说:“若人有福,定是曾经供养佛。”但也不要认为供养得福只是身后的事。近年秀州(今浙江嘉兴)有一僧人,专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即得痊愈。由这件事看来,能说佛不利于生前吗?念佛既可以治病,当然也可以祈福,但恐信心不够至诚罢了。若修净土期望往生西方后,还来世间化度众生,尤其不可无福。所以对于供佛祈福之事,也不可不知。 

楞伽经说

楞伽经说渊源理致,除一切妄想。此一经有三译。其十卷者太繁。四卷者,虽达磨发扬,东坡所书。译得太晦,难读难晓。唯七卷者分明。修净土欲上品上生者,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故此不可不知。在四字号。

【译文】

    《楞伽经》这部经典剖析说明迷与悟的渊源理致,教人断除一切妄想。这部经有三种译本。其中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有十卷,经文太繁。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有四卷,虽系达磨祖师所发扬,东坡居士所书,但文字译得太晦涩,难读难懂。只有唐朝实叉难陀所译的七卷,文字义理译得较分明。修净土的人期望上品上生,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故此不可不知。此经在藏经“四”字号中。 

二天人说

    华严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人。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此二天人,岂非善恶二部童子之徒欤。人之举意发言动步,常念此二天人见人而能无愧。如此修净土,则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何天人之多也。曰:一月普现一切水,岂必月之多哉。

【译文】

    据《华严经》上说:“人一出生,就有二天人跟随着人。一名同生,一名同名。天人可以常见人,人却见不着天人。”这二天人,难道不是属于善恶二部童子的同类吗?人能于起心动念、发言行事之际,常念有此二天人随时监督着我,见人便可以无愧。修净土的人,能如此存心,必上品上生。或者有人问说,每一人都有二天人相随,哪有那么多的天人来分配?我说,天上的月亮虽只有一个,却能普现一切水中,难道还需要那么多的月亮吗? 

小因果说

    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往生,复何疑哉。

【译文】

    有修桥的人,也有毁桥的人,这是造作天堂、地狱的小因。有坐轿的人,也有抬轿的人,这是上天堂、堕地狱的小果了。由此触类旁通,事事都可以看到有因有果。常能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往生,又有什么可怀疑的?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十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造至深之理者,虽居浊世,与净土何以异哉。故此卷载至深之理,名净浊如一。然亦不可恃此,而不修净土之业。恐易涉于空谈,又若参禅者之弊故也。

【译文】

    若能领悟甚深微妙的道理,虽身居娑婆浊世,也与身在净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一卷专谈至深之理,名为净浊如一。但也不可依恃知晓此至理,便轻忽持名念佛之事。恐执理废事,反而堕于空谈,就像通常参禅的人所产生的那些弊病一样。 

情说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若此之类,是谓纵情。犯之不校,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谓折情。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是谓灭情。悟此理则心地常净,如在净土矣。

【译文】

喜悦、愤怒、爱好、厌恶、嗜欲,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断滋养情欲就会形成为恶习,放纵情欲就会成为祸害。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比如饮食要求可口,穿衣服要求华美,居住的房屋要求宽敞,如此种种,便叫做养情。饮食不但要美味佳肴,而且毫无节制;衣服不但要新颖时髦,而且还要极尽华丽;居室不但要宽敞舒适,而且还要讲究装饰豪华。如此种种,便叫做纵情。人家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人家抵触他,他也不发怒;人家伤害他,他也不记怨。这便叫做折情。无论人家怎么样冒犯他、抵触他、伤害他,他从不放在心里,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反而对那些愚痴的人,生怜悯之心,这就叫做灭情。能悟此灭情的道理,则心地常净,即使身居浊世,如在净土。 

即是空说

    佛言受即是空。受谓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也。如食列数味,放箸即空。出多驺从,既到即空。终日游观,既归即空。又如为善,事既毕,其勤劳即空,而善业俱在。为恶,事既毕,其快意即空,而恶业俱在。若深悟此理,则食可菲薄,无过用杀害之冤债。出可随分,无劳心若人之烦恼。游观可息,无放荡废事之愆尤。善可勉为,无懈怠因循之失。恶可力戒,无恣纵怨雠之罪。予喜得此理,故欲与人共之。(及一切受用,即所谓不苦不乐受者是也。)

【译文】

佛说“受即是空。” 受指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如吃饭时尽管桌上罗列各种美味,也不过一饱,放下筷子即空。出门时车马随从,前呼后拥,一路上气派十足,既到即空。终日游览参观名山胜景,虽然可以一饱眼福,既归即空。又如平常做好事,正做时固然需要劳心劳力,但事既完毕,其善业具在,而勤劳即空。做恶事也是如此。正做时也许颇感一时快意,但事既完毕,其恶业具在,而快意即空。如能领悟这“受即是空”的深意,一则饮食不嫌菲薄。将就吃饱便可以了,没必要杀生害命而欠下冤债。出门可以随分,没必要劳烦许多人而徒增烦恼。游览观光可以停息,没必要为此放荡废事而招来愆尤。善事勉力而为,就不会有懈怠因循的过失。恶事应当力戒,则不会因恣纵而造怨雠之罪。这是我对“受即是空”这句经文的一点心得,所以写出来愿与诸人共勉之。(“及一切受用”,即所谓不苦不乐的感受。) 

六根说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沈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妙丽娇娆,只为臭腐之身。随顺逢迎,只为狂荡之意。若能识破此理,便是无烦恼快乐之人。佛言众生无始以来,认贼为子,自劫家宝。谓惑六根之贼,而丧真性也。孟子言: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盖不惑于此矣。有淫女得道。文殊问云:如何不嗔?答云:见一切众生不生。又问:如何见十八界?答云:如见劫火烧诸世界。妙哉言乎。盖谓一切众生本来无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八界,谓六根六尘六识。因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是故如劫火烧诸世界。若悟此理,虽未生净土,已如生净土矣。

【译文】

千般装点打扮,所满足的不过是半寸大的眼睛;百种美妙的音乐,只不过为了满足一粒豆大的耳朵;种种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只不过为了满足两窍鼻孔;满桌丰盛的食物,只不过为了满足三寸舌头;妙丽娇娆的色相,只不过为了满足一具臭腐之身;喜欢他人随顺逢迎,只不过为了满足一时狂荡之意。以此类推,若能识破这个道理,便可以做一个逍遥快乐没有烦恼的人。佛说众生无始以来,认贼做子,自劫家宝。这意思也就是说众生一直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贼所迷惑,以致丧失了真性。孟子说只有圣人才能使形体的行为做到中正的地步。这是因为圣人能深明其理,所以不为六根之贼所迷惑。佛经中记载有一淫女得道,文殊菩萨试着问她:“要如何才能不起嗔心?”她回答说:“见一切众生不生。”又问:“如何见十八界?”她回答说:“如见劫火烧诸世界。”这话回答得太妙了。她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没有,若见有众生,那便是由妄想心中所变现的,又何必起嗔心呢?十八界,指的是六根、六尘、六识。因执着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所以说如劫火烧诸世界。若能悟明此理,虽未往生净土,已如生在净土了。 

真性说

金刚经二十七段,其大意不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顽空者,直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亦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顽空比之。故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继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皆无所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耳。大概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异者皆妄也。

【译文】

《金刚经》划分为二十七段,其大意说明真性皆无所有,就像虚空一样。但虚空的空叫做顽空。顽空,就是空荡荡,什么都没有。而真性虽如虚空,但其中却有“妙有”的存在。所以说真空不空。顽空是可以造作,也可以破坏的。比如在此地上掘去一尺土,就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就有一丈空。这说明顽空的空是可改造作出来的。如这个器具中本来是空的,把东西放在里面,这个器具就不空了;又如一间空房间,本来是空的,把东西搬进去,这个房间就不空了。这就说明顽空的空是可以破坏的。而真性的空,则是既不可作,也不可坏。因为真性包含虚空世界,哪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造作的呢?真性自无始以来至于今日,从不曾有所变动,又怎么能破坏得了呢?然则,真性中清清净净,一尘不染,实在没有什么可比的,所以不得已只好用顽空来比拟。这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所说的“是诸法空相。”所谓诸法皆空之相,就是指真性。接下说“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这是说明真性中皆无所有,如同顽空中皆无所有一样。那么现前所看到的一切众生,都是真性中现的妄缘。可以作一个大概比喻:真性如镜,一切有情众生如影像,也就是真性中所现的影像。影像虽有去来,而镜却依然如故;众生虽有生灭,而真性常住不变。若能断除生灭,真性自然观前。因为有生灭,就是妄,只有真性才是真的。所以《楞严经》说:“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真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原本并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那就是妄了。 

心乃妄想说

  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无,唯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盖真性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此六尘,则内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形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谓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则无始以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乎。不可得者,谓无也。若饥而思食,得食,则此心过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现在心。未思食则此心未有,故为未来心。此三心皆随时坏灭,故云不可得。

    【译文】

《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处推征有关心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寻常所谓的心,乃是妄想,不是真心。真心即是自性。《圆觉经》上说:“众生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就是指出寻常所谓的心,乃是六种尘缘的影子。意思是说此心本无,只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比如外因有色,内则生起爱色之心;外有声,内则生起爱声之心;外有香味触法,内则生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用比喻来说,真性好比一面镜,六种尘缘如形体,此心如影象。如果外没有这六尘,则内就不会生起此心。这样说来,此心岂不是成为六种尘缘的影子吗?形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不变。是故《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是指妄想心,所以有过去、现在、未来。若是真心,则无始以来,从不曾变动,哪有过去现在未来呢?“不可得”就是无的意思。比如饥而思食,既得食,则此思食的心已成过去了。正食而知味,乃是现在心,但已不再是前思食的心了。而思食之前,则此思食的心还未生起,故为未来心。此三心皆随时坏灭,所以说不可得。 

五蕴皆空说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想岂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尚如梦幻。行岂不空乎。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复能识。识岂不空乎。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著。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受,指受用。想,指思想。行,指行为。识,指辨识。这五种蕴积不散,以致真性受壅塞遮蔽而不能显现,所以叫做五蕴,又称为五阴。是说这五者能使真性阴暗不明。色身终归衰亡,受用随时即过。这“色”和“受”岂不都是空的吗?又如心里想着一样东西,既然得到了,也就不再想了。这“想”岂不也是空的吗?回顾过去所行的种种事,犹如梦幻,这“行”岂不也是空的吗?识尽千种事物,流经转世就全都忘了,这“识”’,岂不也是空的吗?其实,世间一切苦厄,都是由这五蕴产生出来的。若能照见色身是空,就没必要拘泥于这个色身而害怕死亡,也就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受用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思想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思想,而使意地清净无所著,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所行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所行,而可以闲居息迹,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辨识为空,就不必拘泥于辩识,而可以达到心法相应、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因此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过一切苦厄。因为这五者都不是真实的,乃是真性中所现的妄缘。就像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因缘、四谛,都属于这一类。 

废心用形说

    列子谓孔子废心而用形。谓心已不著于物而废之矣,唯用形以应物。予深爱此语。故虽劳苦憔悴而不以为失意,荣华奉养而不以为得意。盖心不著于物也。因念菩萨了生死,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以设教化者。以心不著于物,唯用形以应之耳。然则孔子于此,乃菩萨之俦也。

    【译文】

列子(战国时郑人列御寇)说孔子废心而用形。这意思是说孔子修养已达到心不着于物的境界,所以放弃心不用,唯用自己的形体来应付世间事物的需要。我深爱这句话,所以虽劳苦憔悴,而不以为失意;纵然荣华奉养,也不以为得意。正是要学做到心不执着于外物啊。因念菩萨了脱生死后,随即托生于一切众生中,以便设立教化。这也正是心不着于物,唯用形以应众生之机呀!然则孔子也能达到这个境界,实在可以与菩萨相媲美啊!  

用形骸说

    天人礼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花时再拜,人世莫惊猜。又饿鬼鞭死尸偈云: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白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直须痛棒打,此恨猝难忘。此言化俗则可,以为诚然则不可。何则?人神托于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则为善器械。用之不善,则为恶器械。故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为饿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当时。及其受报,而礼之鞭之亦何益。

    【译文】

有一首天人礼枯骨的偈说:“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华时再拜,人世莫惊猜。” 

又有一首饿鬼鞭死尸的偈说:“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白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直须痛棒打,此恨猝难忘。”  

这两首偈用来劝化凡俗则可以。如果以为确实应该这样对待死尸枯骨,那就没有必要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神识寄托于形骸之中,你要怎么样运用形骸,可以说都是神识的责任,譬如匠人使用斧子工具,使用的技术高明,造出的器械便精良,如果使用技术不高明,就只能造出一些不合格的器械。能够转生为天人,是前世他的神识善用形骸的结果;而堕落为饿鬼的,是前世他的神识不善于用形骸的结果。无论或得或失,是福是祸,都是当时造下的因,及至受报而来礼之、鞭之,又有什么用呢?  

齐生死说

    想右脚大指肿烂流恶水,渐渐烂至胫、至膝、至腰。左脚亦如此。渐渐烂过腰上、至腹、至胸,以至颈顶,尽皆烂了,唯有白骨。次分明历历观看白骨,一一尽见。静心观看良久,乃思观白骨者是谁。白骨是谁。是知身体与我常为二物矣。又渐渐离白骨观看,先离一丈,以至五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是知白骨与我了不相干也。常作此想,则我与形骸本为二物。我暂住于形骸中,岂可谓此形骸终久不坏,而我常住其中。如此便可齐死生矣。况我去此则往净土乎。日日作此想,更别有所得。如人饮水,冷热自知。不假于言传也。

【译文】

想象自己右脚大趾肿烂流脓血,渐渐烂到小腿,又烂到膝盖上,又烂到腰部。左脚也是如此,渐渐烂过腰上,又烂到腹部,到胸部,直至烂到头顶,整个身体全都烂了。到最后,只剩下白骨。接着历历分明地观看那些白骨,一一白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静心观看许久时间,就转而思量这观看白骨的是谁?而那些白骨又是谁的?由此便知身体与我原来是两样东西。又渐渐离开白骨观看,先离一丈,以至五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离得越远,白骨越模糊看不清了,便知那些白骨与我了不相干。常作这样观想,便能确信我与形骸本为二物,我不过暂住于形骸之中。当然再也不会误以为这个形骸会终久不坏,或者以为我常在此形骸之中。如此便可把生与死看成是平等的了。何况我离此生死还可以往生净土呢?经常作这样的观想,还会有别的心得。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靠自己去领会,无法借言语相传了。 

我说

  物之所在,不可以无我。无我则逐物矣。理之所在,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蔽理矣。孔子毋我,菩萨无我相。能至于此,则与虚空等矣,岂复有净浊之辨哉。但恐不易到耳。

【译文】

面对物欲诱惑时,不能没有我自己的做人原则。若放弃自己的做人原则,就有可能会去追逐物欲了。面对真理。不可以存有我的偏见,存有我的偏见,必然就会蔽理不清了。孔子不以自我为是,菩萨无我相,能达到这个境界,其心则与虚空相等,哪还有什么净浊之辨呢?但恐不容易达到呀! 

龙舒净土文卷第十(终) 

后记

    宋朝净宗大德王日休居士所著《龙舒净土文》一书共十卷,分为十个篇章著述。首自净土起信,终至净浊如一,其中有教理,有修持方法,有感应事迹等,循循善诱,曲尽婆心,旁征博引,无所不至。而其主旨皆不离劝喻引导众生归于净土,所以称为“净土文”。可以说是一本修学净土宗的普及性读本。读此书不但可以坚固信心,且对修持净业亦大有帮助。所以古今大德对此书多有赞叹,历代皆有善知识发心重刻,其中有元朝吕元益友心重刻时,居然于木板中刻出舍利,尤为希有殊胜。为了使人人都能分享到这一份甘露,本人不揣浅陋,尝试把此书译为白话,希望让大部分的人也能读懂。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既能读懂原文,自然没有必要读此译文,但如果不嫌浅陋,仅供参考而已。限于本人德识才学浅薄,其中所译有谬误之处,或有不尽然之处,祈愿大德慈悲,不吝指正赐教。 

《龙舒净土文》初由王日休自己刊行,共十卷;其后刊行增广为十二卷。今依香港版一九八五年所印《龙舒净土文》十卷,加于译白。《龙舒净土文》,十卷后有附录诸篇,暂且不译。 

佛历2546年岁次壬午夏净业学人演莲书于南山广化寺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