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不稳韧带松弛:中国会计网-海王生物: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数字游戏标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1:26:15
海王生物: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数字游戏标本
2006-3-17 10:21:12新理财
2002年5月,我们曾撰文《海王生物:欺诈成就未来?》,质疑海王生物涉嫌财务造假高价增发圈钱及大股东巧取豪夺套现掏空上市公司,当时海王生物极力否认这一“指控”。三年过去了,海王生物现状如何?2005年7月15日,海王生物公告称:因计提南方证券投资减值准备约5400万元及计提亚洲资源股票投资跌价准备约4700万元的影响,预计公司2005年半年度将亏损9300万元,而海王生物上市以来年报一直是“盈利”的。“光彩”记录将不得不被打破,海王生物的会计数字游戏已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撕下画皮的时候。让我们来剖析海王的“盈利”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海王生物是如何披露其诡谲异常的系列“财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海王生物的五个会计数字游戏之路,正好吻合中国证券市场五年漫漫下跌之路,只不过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有上升的希望,海王生物可能无力回天了!
对敲交易创造收入,巨额收益来源可疑
2003年年报披露,公司2003年度销售给报刊媒体及广告公司的产品使应收账款增加了2.79亿元,该等公司承诺在未来1—3年内以广告版面偿还本公司债务 ,海王产品已经提供给上述单位 。海王生物2003年度实现收入14.56亿元,而这14.56亿元中,主要是本年度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药品收入。其中山东潍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属药品批发公司,本年度实现药品销售收入 9.98亿元。扣除这近10亿元批发收入,海王生物实际实现收入只有4.58亿元,而这里面至少有2.79亿元是卖给报刊媒体的。报刊媒体买回这么多的药品、保健品及食品干什么了?是用来搞媒体发行促销?需要这么多吗?而且媒体承诺1—3年内以广告版面偿还货款,不是真正的现金流入,1—3年等于是“分年付款”,可以在2003年度全部确认收入?这是一种互换交易,或者称对敲交易,非常容易虚增金额,反正彼此又不付出真正的现金。2003年海王年报至少留给人们几点思考:第一,它开创了媒体买海王产品的先例。第二,“虚构”的销售收入在不具备确认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迫不及待的确认。此外,由于高达近3亿元的广告版面费,将给海王生物未来3年的盈力构成极大的压力,这样寅吃卯粮游戏还能玩多久?
海王生物近三年收入节节攀高,2002年收入8.25亿元,2003年收入14.53亿元,2004年收入23.21亿元,可主要收入来源为潍坊海王药品批发收入。2004年潍坊海王收入高达17.54亿元。而作为海王生物主导的健康行业,2004年度保健品收入只有区区0.75万元,而仅在2001年保健品收入还高达6.89亿元。海王生物如今主业与其说是药品、保健品生产销售,不如说是医药批发,而这个批发公司(潍坊海王)也是海王生物收购而来的。令人纳闷的是,一家年营业额17.54亿元、总资产11.33亿、年净利也有2913万元(2004年报数据)的大型药品批发公司,海王生物只花了4000万元就取得60%的控股权。真是不可思议!如此异常的收购为何没有引起投资者、财务分析师及审计师的关注?
滥用会计估计,重大会计差错触目惊心
海王生物近几年的净利润一直在几千万元左右,2002年4223万元,2003年4394万元,2004年2266万元。即便我们如数承认海王生物账面这几千万元的利润,它也是建立在一系列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之上的,海王生物2003、2002年都曾使用变更会计估计手法进行利润操纵。2003年报称,坏账变更使本年利润总额增加了8783万元,而2003年底应收账款总额高达81760.3万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60.88%, 坏账准备却由2002年底的4162.6万元下降至3658.7万元 。2002年报称,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由10年变为20年,该项变更使本年利润总额增加2027万元。股权投资差额主要包括两笔:一是1999年收购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 ,收购价34865万元 ,差额12542万元 ;二是2000年收购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收购价3亿元,差额18439万元。虽然说股权投资差额可以在投资年限内摊销,但问题是这两家被投资公司质地一般甚至很差。2003年度海王生物将北京巨能股权转让,转让方无力支付对价,以亚洲能源股份抵债,而亚洲能源股价被严重操纵,从原本是0.2港元炒到2港元多,最后以每股2港元作价抵偿, “炒高股价、以股抵债”的奇招“令人折服”。但由于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股价回归是必然趋势,这就是2005年半年报海王计提4700万元亚洲能源投资跌价准备的背景。实际上随着该股股价进一步回归,海王还面临进一步计提减值准备的困境。再看海王药业2004年亏损1611万元,王吉舟在《证券市场周刊》上称海王已空心化,2000年募集的14亿元资金已烧得差不多了,事实也是这样,但就是这样的事实,海王生物仍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差额沿用20年的摊销年限,令人难以理解:不提投资减值准备已经说不过去了,还将股权投资差额年限从10年延长至20年,如此激进的会计政策令人害怕。如果没有这两项会计估计变更,海王生物2002、2003年早已报亏。
除了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调增利润外,海王生物五年来重大会计差错不断:
2004年度更正差错,使本公司2003年利润总额累计减少4025万元,2003年末净资产累计减少11047万元。
2003年度更正差错,公司年初的现金等价物减少15000万元。
2002年度更正差错,共计调减期初净资产1120万元。
2001年度更正差错,累计使200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少4855万元,重大会计差错总额5993万元。
仅以2004年年报为例,2004年重大会计差错触目惊心,共有六项,主要有两项:
1.本公司2004年度发现收到长春海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款比例较低(未超过50%),购买方未能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股权转让款项,有关股权过户手续也未办理,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股权转让尚不能确认。2004年度,本公司将长春海王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同时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将长春海王纳入2003年度合并范围,并调整了本公司2003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数据。待有关事项符合财政部文件规定的条件后再确认股权转让,并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同时,海王生物更正了长春海王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主要是:①长春海王在2002年末与客户进行对账时发现包括吉林海王医药营销有限公司等客户在内的总额为5192万元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应在2002年计提100%的特别坏账准备,应补提坏账准备4011万元;②2002年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142万元;③2003年度补提应付的销售费用203万元;④2003年度根据公司统一坏账计提政策补提坏账准备504万元。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使海王生物2003年利润总额减少707万元,海王生物按占长春海王80%的权益计算,2003年末净资产减少3890万元。
2.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发现如下差错:①本年度在对拨付各地区的备用金进行清理时发现2002年末有2800万元应费用化,因无法核销应计提100%的坏账准备;②2002年销售退回456万元,2003年销售退回1914万元,未冲减当年度收入;③2002年度末多计提所得税68万元,2003年度多计提所得税420万元。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使本公司2003年利润总额减少1914万元,按本公司占海王药业100%的权益计算,2003年末净资产减少4682万元 。
一直以来,海王药业是海王生物的顶梁柱,可海王药业竟然存在2800万元挂账费用及2370万元销售退回不入账;长春海王股权转让在2003年底不能确认,则虽然准备出售子公司可以不并表,但也要按权益法核算损益,不管股权转让价格是多少。海王生物一而再、再而三犯类似低级错误,到底是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还是有意而为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海王生物财报重大错报风险极高,会计报表很难信赖。事实上,经过追溯调整后,海王生物2002年亏损3533万元,2003年也只剩下1039万元盈利。就是这样的盈利额,背后还有更大的数字游戏。
资本运作清洗报表,募集资金流向不明
海王生物最主要的财技在于其资本运作,包括不断变卖劣质资产、收购“优质”资产。变卖劣质资产往往还能卖个好价,最典型的是2001年12月16日,海王生物与深圳市海众贸易有限公司(海众贸易)签订了《关于应收款项的转让协议书》,并于2002年1月5日签订了《补充协议》。海王生物将不良资产共12654万元,作价7000万元打包出售给海众贸易。这些资产都是垃圾资产,包括两部分:部分应收客户款和拨付各地办事处的周转金,前者怀疑无法收回,后者怀疑是挂账费用(实际上,海王药业2004年报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性质与此类似);2003年欲将长春海王80%股权转让,作价4850万元,而初始投资成本只有1500万元,如果股权转让成功,股权转让收益就有3350万元。而实际上,2004年度重大错报调整显示,长春海王也是劣质资产,为何劣质资产能卖出高价?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关联交易创造利润(转移亏损),也许是劣质资产也能卖个高价的奥秘所在。最玄的是北京巨能转让。北京巨能也不是什么好资产,海王生物原价向原出让方出售当初购进的控股权,作价仍是3亿元,但巨能并没有用现金支付对价,最终海王明知以股抵价不合理,但仍是接受了。此举被市场所诘问,认为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这说明了资本运作可以做一时的账,但窟窿是永远存在的,将劣质资产转让出去不可避免要受损,以股抵债只是延缓亏损而已。
与此同时,海王生物不断购进新资产,以替换老资产。2003年一举购进潍坊海龙80%股权(4000万元)、福药制药100%股权及金象制药(5140万元)、三亚制药(1839万元)。其中潍坊海龙及福药制药2004年实现收入19.64亿元,占海王生物2004年总收入的84.62%,为海王生物贡献净利2520万元,而海王同期只实现净利2266万元。靠不到1个亿的投资支撑海王江山,另外的13亿元却不知道在干什么。海王生物招牌是海王英特龙,该公司一直称是分拆上市,2004年终于取得证监会批准,但这个企业规模不大,这几年盈利能力也一般,2004年资产总额1.23亿元,实现净利751万元。
通过资本运作清洗报表,使会计报表丧失可比性,因为合并报表子公司或主要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实际上,这种公司到最后往往会出事,因为玩的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等到哪一天拆不下去的时候,就要出大问题。这种手法实质上是推迟亏损暴露的时间,除非后期能把亏损补上,否则这个窟窿只会越来越大。我们曾奢望海王集团房地产业能拉海王生物一把,但据媒体报道,海王生物房地产业也不成功,唯一能赚钱的项目落空,海王资金链能撑到何时就是一个疑问了。当然14个亿募集资金及气势辉煌的深圳海王大厦可能还会支持海王一段时间,但托普软件是前车之鉴,10个亿的募集资金几年间灰飞烟灭。海王生物下面有投资公司涉足股市,而这几年的股市行情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会烧光,这是笔者最担心的。外界质疑海王挪用募集资金一事,目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海王生物账上14.3亿元应收款项(占总资产38%)仍然是挥不去的阴影。人们总是在问:海王2000年募集到的14亿资金到底流向何方?
2002年我们一篇文章《海王生物:欺诈成就未来?》戳到了其痛处,几年过去了,今天海王生物可能面临的将是与托普一样的结局?但愿不是!
来源:新理财      作者:京申  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