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log format mixed:A股十年上涨为零 监管不力乱象丛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5:44:10
A股十年上涨零 融资沦为圈钱是祸根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明涛  A股十年上涨零 融资沦为圈钱是祸根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资本难题,减小国家财政负担,让正在煎熬的企业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于是股市诞生了。这是企业向社会集资的重要手段,作为信贷的补充,股市一直担任着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任。一些公司凭借股市融资,快速成长,在行业里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融资渐渐“变味”,甚至变得令人难以理解,企业通过融资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一句“笑话”。近几年来,市场怪象连连,不管缺钱是否,上市公司总对“圈钱”乐此不疲。违背股市初衷的融资不再成为发展的手段,反而成为压榨股民的“利器”,一把尖刀悬在A股上空,市场不敢抬头,以致上证指数十年涨幅接近为零。

  融资竟沦落成圈钱,岂不悲哉!岂不怪哉!

  融资行为频频“出轨” 企业热衷圈钱令股民失望

  有钱也愁,没钱也愁。股市这一融资平台,一晃已有20余年历史,他既成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成了企业圈钱腐败的“帮凶”。上市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不断成长壮大,有的堕落自毁前程。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如同样的一部戏,不同人演绎的效果也都不一样,给你一笔钱,你可能凭借努力创出一番天地,也可能转眼花掉就此平庸一生。

  近三年来,随着IPO重启开闸,A股融资潮再起,上百家企业搭上这列“快车”开始新的历程。虽不乏有远大抱负的公司,但是自甘平庸的公司也出现不少。融资频频“出轨”,企业手握重金却难以利用,令投资者失望,无言以对!

  融资:资源配置手段

  简单来说,融资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的还是获取更多的收益,以便扩大规模再生产以钱生钱。任何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和资金优势不断发展,才能逐渐成为所处行业的主角。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融资渠道的匮乏,很多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借款,这些钱最后要连本带息偿还,企业负担很重。在股市开立后,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生存的燃眉之急,不少已处在生死边缘的企业实现了“复活”,并不断的成长发展。

  股市设立,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了社会的闲散资金,起到了“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不过,股市融资固然是好,但是动机不纯时,也存在隐患,毕竟以股市救企业,银行的风险降低了,风险转移到了股市。由于以融资为主,难免有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利益重视不够,损害股东利益。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公司与股东投资者实现“双赢”,但用不好最受伤的却是股民!

  好的融资助推企业高速成长

  科学利用融资平台,企业一定能够不断强大,成为市场的强者,最成功的便是苏宁电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年前,苏宁电器不过是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专卖店,而20年后,其已经成为家电连锁大鳄,家喻户晓,取得这样的成就,跟其合理利用融资不断扩张有着直接联系。

  在苏宁上市前,国内家电零售业全面进入连锁经营时代,以苏宁、国美为首的家电零售企业开始进军全国各大城市,而永乐、大中、五星、三联等企业也开始了在区域市场的连锁步伐。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苏宁电器门店数由25家增至84家,其中,仅在2004年,苏宁电器便新增46家门店,而 2004年,正是苏宁电器登陆中小板的时间。

  众所周知,要支持快速扩张,资金必不可少。2004年苏宁新增门店存在的资金缺口达到16.17亿元,而这缺口在2005年变得更大,因此只能依赖融资。2003年~2005年,苏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显示,苏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其上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其净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持销售收入增长的资金需求,从而形成对外融资的依赖。

  2004年首发IPO融资后,2005年苏宁电器融资陷入困境,直到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关于再融资规定实施当日,苏宁电器才松一口气,当日便发布再融资议案以获取8亿元的融资额,而这笔钱,绝大部分将用于公司100家连锁店发展项目的投资。2007年,苏宁电器再次融资约24亿元,用于开设 250家连锁店,正是这样的模式循环发展,苏宁电器才成为家电连锁绝对巨头,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苏宁电器带给股东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截至2011年 12月9日收盘,苏宁电器复权收盘价高达676.72元。

  同样,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通过融资不断发展,公司通过三轮融资,不仅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而且一度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坏的融资生出两大“顽疾”

  纵然成功案例不少,但是近三年来,股市融资却渐渐失去作用。不差钱的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财富增值,差钱的企业一夜暴富之后则失去奋斗动力。

  据巨灵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8日,自IPO重启以来,A股市场通过IPO方式一共募集9354.39亿元,雄踞全球股市之首。其中,2009年一共完成129起IPO,募集2189亿元,2010年完成338起IPO,募集4830亿元,而今年已经完成247起IPO,募集资金达到2335亿元。

  据 美 国 专 业IPO统 计 商RenaissanceCapital数据,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美国市场IPO合计募资3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87亿元,这一数据较去年下降10.8%。除了A股以外的证券市场,只有美国、英国、新加坡和西班牙市场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而中国香港地区融资额则超过280亿元。不难看出,A 股市场今年IPO融资额比这5家证券市场融资总额还多得多。

  另外,增发融资也是上市公司补充资金的一大手段,据巨灵数据统计,从2009年1月4日至今,A股通过增发实现融资5642.53亿元,其中,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增发融资超过200亿元,分别达到392亿元和201亿元。

  尚且不说融资后,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资金实现自我成长来报答股东,单单看每年的分红能力,他们已将股东抛在脑后。数据显示IPO重启后上市的公司,三年累计分红仅为647亿元,分红占融资比利只有7%,完全不顾股东利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A股形成“赶场式”上市,不管缺钱与否,企业都要谋求上市,这样一来,形成两大“顽疾”,一是不缺钱企业上市圈钱,二是缺钱企业上市巨变。

  例如奇正藏药,该企业一点不缺钱,主营业务就是现金奶牛,产能足够其未来的市场容量增长,完全可以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扩张,但还是进行IPO上市。再如刚刚过会的威卡威,公司的负债率低于同行且资金周转率高于同行,同类产品毛利率远远高出同行竞争者,盈利能力极强,现金流充裕,银行融资渠道畅通,连续四年高额分红,可谓是一个十足的 “富人”,他们的上市到底有何意义?或许仅仅是为了财产证券化,使其个人财富增值罢了。

  而对于缺钱上市谋求发展的公司,由于超高的募集资金,让其失去持续成长动力,最明显的便是创业板公司。处在创业阶段,正需要钱大力发展的时候,他们却拿钱不干事,竟然出现业绩变脸丑闻。仅今年三季度,便有78只创业板个股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当升科技、康芝药业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80%,令人汗颜!

  融资变味 股民“伤不起”

  如果融资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起不到设想的作用,那么其还有存在的理由吗?他的存在,只会让投资者高呼“伤不起”,因为他们投资的是成长性公司,而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腐朽企业!

  皮海洲曾经分析评论,股市融资并没有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通常并非是优质资产。最明显的是,最近这一年半以来,中小板、创业板大规模融资,但一些上市公司的质量却缺少保证。像涪陵榨菜、嘉寓股份这种缺少成长性的公司,像宝德股份、南都电源这种业绩变脸公司都混到股市里来了,这是对股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同时,大量超募资金的涌现,更是股市资源的最大浪费。很多新股募集资金超过了资金使用计划,如今创业板公司的超募资金甚至是其计划募资的2倍以上。这部分资金大量被闲置,甚至用于买楼买车,这也是对股市资源的最大浪费。

  或许正因如此,日前证监会拟推出强制分红制度,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等。而要求首发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的举措,则格外受到投资者关注。

  不过,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分红计划关系到公司的未来资本结构和融资安排,类似于IPO过程中的募投项目的规划,需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仓促决定的话,不排除一些公司可能并没有达到其所提的分红计划的实力,但为了成功发行而信口开河,最终难以达成其分红承诺,使得承诺成为一纸空谈。

  事实上,不论是企业自我发展,还是推出更完善的分红制度来保障投资者股东利益,最根本还是需要市场健康融资,需要把融资与上市公司的回报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杜绝超募资金的出现,造成资源浪费,使得融资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然,这种变了味的融资还将继续“祸害”整个股市,还将继续扮演坑投资者的角色!

  “败家子”公司马脚终露 细数变味融资“五宗罪”

  钱多的烦恼正在上映中……

  IPO还未重启前,或许有不少企业日夜为生计冥思苦想,但是随着IPO重启,融资潮一轮一轮的来袭,诸多企业已经忘了成长烦恼,取而代之的是对如何花钱实在没辙,只有存银行吃利息,拿着投资者的钱存银行令人痛心。

  三年的融资潮,鲜有上市公司出现高成长,数百家公司里倒是诞生不少“败家子”。随性花钱、随性工作,甚至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种种奇怪的现象在这些刚刚闯荡A股的公司里出现。本周,《每日经济新闻》将细数上市公司融资“五宗罪”,将揭露其败家的马脚。

  一宗罪:

  不务正业 买理财产品

  就如普通市民钱多,偶尔买两张刮刮彩消遣一般,上市公司钱多没处花了,他们也要找消遣花费的项目,投资理财产品就是他们消费的一大去处。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今年已经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动用100多亿元用于投资者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今年6月22日,兆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6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5.7%,理财期限从7天至一年,由公司根据资金情况选择理财期限。这样,今年以来兆驰股份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已达9.2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10年6月10日刚刚在中小板上市,IPO共募集资金 16.33亿元,拿出募集资金半数投资理财产品,只能说兆驰股份钱太多!

  当然,光从投资额度来看,兆驰股份还不算破费,今年5月19日才通过证监会批复公开发行总规模不超过95亿元债券的海螺水泥,6月14日便发布公告将用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既发债融资又花钱买理财产品,试问,海螺水泥,你到底是缺钱还是不差钱?

  更有甚者,偷偷挪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今年4月19日,圣莱达从募集资金专户划出资金1200万元,于4月22日从募集资金专户划出资金3540万元,累计8次购买银行推出的21天期和7天期理财产品,但未及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最终遭到深交所处罚。

  不少市场人士呼吁,证监会需要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可能会有更多的募集资金变相进入银行理财市场,而不是用于发展主业,谋求长期发展。

  二宗罪:

  随意更改募投项目

  融资时,募集资金项目美妙地勾勒募投项目前景,钱到手后却随意更改募投项目,请问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你们是在画饼充饥?饼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方圆尖扁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今年2011年8月19日才在创业板上市的星星科技,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将募投项目改变。10月17日,该公司称,公司拟对“高强度超薄手机视窗玻璃防护屏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实施地点及投资金额等进行变更。其中,实施方式由“新建厂房”改为“租赁厂房”,实施地点由“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黄家壆村黄泥湖地段”改为“东莞市石排镇石排大道大基工业区8号”,投资金额由3.58亿元降为3.48亿元。

  投资额仅仅从3.58亿元降至3.48亿元,就差1000万元,便将建设改为租赁,给出理由还是募集资金不够,这种说法难道不可笑?比计划少募集1个亿,既然如此,在这里节约1000万元,能起到何作用?

  增发融资也有费解之事发生。2008年8月,上海普天通过增发融资近7亿元,在使用了3.8亿元后,于今年11月8日以一句“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为由终止了原定的募投项目,并将剩余的约3.5亿元改用于增资普天信息。且不说三年时间才花3.8亿元,一个项目三年后才说盈利能力下滑,是否也太后知后觉?三年后终止原项目,也就意味着前期投入打水漂,这让参与增发的投资者情何以堪!

  三宗罪:

  募投项目“龟速”投资

  其实,更改募投项目有时是上市公司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变更之前,原募投项目要么还未正式投资,要么就是进展缓慢,“龟速”投资。不少投资者质疑,“融资前没有想好项目投资,却要硬规划个项目,这就是赤裸裸为了融资而融资,坑骗投资者的钱!”

  2010年5月上市的中海科技,近期将其多个募投项目变更,而在变更前,其募投项目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招股时,中海科技拟向智能配电板项目投入3139万元,但是1年过去了,该项目仅仅投入139.85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4%!

  这其实还不算夸张,有的上市公司1年多还可以一分不投入!在今年11月下旬,辉丰股份(也拟变更募投项目,而原募投项目农村营销网络建设在1年多时间内,分文没有投入。在其招股说明书里,辉丰股份用了6页篇幅宣讲农药基层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口口声声要通过此项目培育“四位一体”的基层直销零售店 20000家,最后,建设ERP信息管理系统。事实上,1年过去了,不说20000家,辉丰股份就连1家都没有开建,因为他们没有投入,招股说明书的募投项目就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目前,两市仍有超过400家涉及上千个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其中半数公司资金使用率低于50%,像棕榈园林、达华智能等16家公司的资金使用率甚至不足10%。而今年以来完成增发的公司,其资金使用情况也同样不够理想,今年上半年实施增发的268家公司中,目前有54家资金使用率不足10%,其中包括渤海租赁等25家公司的投产项目甚至一分未用。

  四宗罪:

  超募资金多数躺银行

  IPO的三高发行,一夜之间顿时富了上市公司,但是有时幸福也是烦恼的,因为钱多了,该怎么使用?缺乏规划的上市公司最终选择便是还贷以及存银行。

  如果说还贷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将超募资金拿去存银行就令人想不通。IPO重启以来,超募现象很严重,之前的公司可以想不到如何使用超募资金,但是后面上市的公司,为什么就一点不考虑如何使用超募资金,就简简单单的存银行吃利息?

  从今年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来看,有超过700亿元存放在银行里,占超募资金比重的70%以上,若以一年期存款利率3.50%计算,这些新上市的公司凭借超募资金“吃利息”都能获利20亿元以上。而这种存银行的现象,在创业板里更为明显。

  根据10月中旬平安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84.66%的超募资金闲置于银行;公布的使用计划也以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为主,这两项的投入比例占整体投入的51.42%。

  同样,在去年,超募资金存银行的现象也非常疯狂,去年以148元发行的海普瑞,超募近51亿元,当时公司将48亿元用来存银行,这无疑是对该公司高价发行的巨大讽刺。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怪象,使得银行瞄上了上市公司的超募资金。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行深圳分行获IPO募集资金存款近5亿元。如果不能解决超募资金的使用,未来融资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

  五宗罪:

  委托贷款赚外快

  除了存银行,玩转富余资金赚钱的还有委托贷款,手中拿着大量超募资金的中小盘新股,不少将超募资金用到了委托贷款上。

  2010年4月上市的力生制药,曾将IPO超额募集资金中的4500万元用于解决全资子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而当年1月上市的得利斯,上市没多久就向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000万元的委托贷款,期限12个月,利息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同样,还有公司计划利用定向增发的资金发放委托贷款。如海马股份2010年5月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定向增发,将不超过5亿元的募集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委托贷款的方式投入到海马郑州,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委托贷款利率为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10%。

  而今年,中南传媒通过民生银行长沙分行向湘电集团发放3亿元委托贷款,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而香溢融通、闰土股份、时代出版等今年也都通过银行向外委托贷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外,今年以来80余家上市公司发放委托贷款,金额合计超200亿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盛行更让人担心中国金融生态恶化,一方面是资金浪费溢出实体经济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是无数的实体经济坐困信贷紧缩愁城,嗷嗷待哺。资金配置的不公、资金配置的无效人为造就资金实利阶层,使中国的资金恶性套利行为向证券市场延展,毒化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

 股市十年成圆点 犹如股民一滴泪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李伟
  如果从上证综指2250点处画一条横线,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当前的点位已经落在这条线的上端,触手可及。掐指一算,从2001年6月24日的2245点,到本周五的2315点,已经整整十年!
  这就意味着,上证综指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里,跌跌撞撞、气喘吁吁地奔跑了十年后,终点又回到起点——画上了一个漂亮而封闭的圆。这个圆,竟然比阿Q在法庭上画的那个圆,还要密闭,还要圆!
  多少漏夜的思考,多少人捶胸顿足地追问: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稍微有点理智的人去想想,却怎么也想不通。
  新世纪的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巅峰十年,也是连续赶超西方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十年。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GDP从10万亿元人民币,到现在的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倍,国家财富不可谓没有爆发性增长。多少亿万富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从13万亿元,到现在的超过84万亿元,增长了5倍多,不可谓没有裂变性增长。流动性和热钱四处汹涌流窜,经济体内不可谓没钱。
  可是股市,它就是从2300点的左右,又回到了2300点的“右左”。一个密闭的圆圈!
  我们闭上眼睛回忆和梳理一下这个市场的生态链,看看是谁在主宰着这个生态系统,是谁编织了这个圆圈。
  中国股市二十年,多数散户投资人肯定没有赚到钱,即使遇到像股改那样的大牛市,他们也是最后的牺牲品。在股市上收获厚利的群体,只有如下几类:券商、基金、IPO发行人、权贵利益群体;然后就是股改开始后,全国兴起的50多家大大小小的掮客类财经公关公司,它们构成了这个市场的食肉群体,编织了这样一个大网,把广大股民和基民们网罗其中。类似绿大地们和李旭利们,仅仅是这个市场一个极其微小的缩影,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已。但是,透过这个缩影和窗口,我们已经略微窥见了里面的种种不堪。
  有时候我们就异常纳闷,类似立立电子们、绿大地们、胜景山河们,它们是如何逃过那么专业的券商投行机构、专业的会计师机构和律师机构的重重把关审查,从而突破重围到了发审委?又是如何再次突破专业的发审委的法眼而大摇大摆地走上了二级市场的利益场的?不断被零星揭开的黑幕,露出了冰山之一角,但仅仅是一角。
  要探讨股市的病到底在哪里,其实答案已经在这里了。
  了解证券历史的人们,都清楚当初第一只东印度股份公司股票的产生,也清楚“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产生的基础和本来意义:股份公司和股票的产生,原本是集合全社会零散资本来办大事的一种制度。当工业革命后,小的手工作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而机器大工业和地理大发现所需资本空前庞大,风险也空前增大,单个资本已无能为力。为了分散风险,更为了能组建机器大工业生产,天才的企业家们,发明了股份公司这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股票也应运而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股票融资本身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工业进步、生产发展,进而带动社会进步。
  但当初西方天才的股票设计者们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在几百年后的中国大地上,股票的这种原始的基础融资功能被大大异化了:异化为发行人为了获取财富溢价、利益关系人为了短期获取暴利的一种工具了!股票融资发展生产的目的,反而被弱化或者根本不是目的了。于是,我们看到下面的景象:
  ——许多的IPO发行者们,他们自身根本没有资金的需求,编造项目来圈钱;无数的上市公司募集资本后无处可用,挪用募集资本和改换募投项目比比皆是;无数的公司募集资金要么躺在银行吃利息,要么大规模理财。
  ——许多的IPO发行人,发行后资产火箭般蹿升,只等解禁后便迅速套现抛售。狰狞面目暴露无遗。
  ——IPO项目像一块磁铁,各色机构(包括基金哄抬发行价格、券商发布煽动性报告)和各色人等,或权贵或关系人,被吸附其上,像无数苍蝇之于牛粪一般,嗡嗡嗡团团飞舞。财经公关们则为之四处奔走斡旋。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股票发行与股票本身的作用,已经不相干了。各种IPO乱象齐飞。IPO大扩容,像暴雨一样倾泻到二级市场。淹没了二级市场,更淹没了孤立无助的广大散户投资人。
  在这种发行目的下,劣币当道,造假横行,公司诚信微弱,市场信心如何得以树立?
  如果要找中国股市熊长牛短的病根,要找中国股市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道里,还如此跌跌撞撞的病根,我想,这个应该是总根源吧?一切病根,都已经“潜伏”在IPO最初的动机里了。
  监管呢?我们看到的是监管的乏力和处罚的和风细雨。马克思说:只要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欧美国家的监管机构也说了:你只要敢于造假作弊,我就罚你到倾家荡产。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绿大地如此践踏法律,只是一个缓刑和罚款400万元;胜景山河的保荐人也仅是除去资格了事。
  郭树清主席说,中国股市有很多小偷。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股市不仅有很多小偷,还有很多瞒天过海的江洋大盗。
  这样的市场,所谓的牛市也只能是在6000点上昙花一现,牛市对散户投资人而言,更是一朵有毒的红蘑菇。
  十年股市成圆点,犹如股民一滴泪!
  是该对股市进行治病的时候了。  IPO大扩容A股难逃肥胖症 圈钱市何处是尽头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笛   IPO大扩容A股难逃肥胖症 圈钱市何处是尽头

  所谓“浮生一梦”,因此十年亦可谓“弹指一挥间”。十年中,A股在IPO大扩容背景下迅速成长,但只重量不重质的发展方式并没有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多少真正实惠。最终,疾病缠身的A股指数(沪指)在接近2011年底时,点位竟与2001年最高峰时的点位水平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十年里A股虽然发了不少股,圈了不少钱,但回馈给投资者的涨幅竟然无限接近于零。在A股体态臃肿、行动不便、情绪反复无常、免疫功能低下的表征背后,肥胖症是其所有疾病的根源。

  十年概述

  十年后VS十年前:仅高60点

  巨灵数据显示,十年前,A股市场只有1073家上市公司;十年后,A股上市公司已超2300家 (包括暂停上市者)。2002年以前,创业板、中小板均未出现,A股市场还是沪深主板的天下;当时也没有沪深300等指数,投资者关注的只有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十年前,人们或许还在抱怨A股投资标的太少,要么是大型国企,要么就是拿着指标上市的各地要死不活的老企业;2004年,中小板开闸,中小企业蜂拥上市,到2009年,创业板开板,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上市公司越来越多。

  然而,遗憾的是,十年后的今天,投资者虽然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上市,但投资机会并未变好。

  2001年,一年间上市公司不超过63家,市场还可以慢慢消化,投资者也可以慢慢分析和选择;2011年,一年间上市公司或超250家,平均计算,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一只新股上市,投资者应接不暇,市场资金也无力承受。

  十年间,对投资标的过少的担忧已转化成对IPO公司过多的担忧,就像中国石油上市后市场所调侃的那样:忽悠中石油,买入至今愁白头。

  十年过去,投资者只见A股体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但却不见自己荷包真正充实。

  2001年6月14日,沪指冲高至2245.43点见顶,在之前和随后的4年间这一高度都未被超越,因此成为一个标杆数值;2011年10月24 日,沪指最低探至2307.15点,在随后的11月底和现在的12月,2300点一线始终岌岌可危,而这一点位只比十年前的那个高点高出54.57点。

  不过60余点的高差显然无法弥补通胀造成的损失。因此,保守来说,十年间A股指数(沪指)涨幅为零,A股收获的是一个负收益。

  指数对比

  A股不是经济晴雨表?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似乎是被众人所相信的至理名言。然而,这句名言至少对A股来说并非真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动力,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增长远强于世界诸国,但是A股即便不算与经济背道而驰,至少也是拖了经济的后腿。

  A股跑输全球市场

  在A股市场,“菜鸟”都知道新股的总体活跃度应该比一般老股强,同样,在全球股市中,新兴市场理应比成熟市场更活跃,更易炒作和上涨。然而,A股市场却成为了全球股市中的一个另类。

  十年来,A股“涨幅零”,但全球其他股市大多都录得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成熟市场,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2001年12月31日的点位为10021.60点,这一点位经历多年波动,但现在也有12196.40点的水平(2011年12月7日数据,下同),涨幅为21.70%。同样在美国,代表新兴产业的纳斯达克指数在2001年12月31日的点位为1950.40点。如今,这一点位落在了2649.21点,涨幅达35.8%。

  属于成熟市场的英国富时100指数在十年前点位 (指2001年12月31日数据,下同)为5217.40点。如今这一点位是5546.91点,涨幅6.3%;德国DAX指数十年前点位为5160.10点,目前点位为5994.73点,涨幅16.2%。

  相比成熟市场指数在十年里取得的涨幅,新兴市场的涨势更佳。

  2001年12月31日,印度指数收于3262.33点,2011年12月7日,印度指数点位为16877点,十年间涨幅高达417%;澳大利亚普通股指在十年前的点位是3360点,2011年12月7日该指数则收于4351.3点,涨幅29.5%。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其他股票市场,十年间同样录得上涨。

  比如中国台湾加权指数,2001年12月31日的点位为5551.24点,2011年12月7日的点位收于7033点,涨幅26.7%;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十年前点位为11397点,如今点位是19241点,涨幅为68.8%。

  以上数据可见,在过去十年里,A股涨幅不及同属新兴市场的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比不上历史悠久的成熟市场。

  股市与经济增长背离

  假设承认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既然A股十年“涨幅零”远远跑输世界各大股指,那么这应该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其他经济体,但事实显然相反,在 2002年~2010年的9年里,美国的GDP年增长率从未超过4%,其中2009年更出现-2.63%,2010年也只录得2.85%的涨幅,而中国的 GDP高增速已是举世公认,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均未低于9%。其中2007年中国GDP增速高达14.2%,在2008年、2009年回落到9%以后,2010年又反弹至10.3%。显然,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远远强于欧美诸国。

  但遗憾的是,经济强却股市弱,如前所述,A股十年涨幅不仅落后于新兴市场,也落后于成熟市场,甚至竟然沦落到只能与经济周期向下的日本股市相比了。数据显示,沪指十年来还是比日经225指数要强一些,十年前,日经225指数点位为10542点,如今为8722点,降幅达17.3%。

  落后表现令人费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A股整体上呈现出与经济增长背离的走势,就算是在一些特定的A股不应该是最弱的阶段,其在全球市场上还是呈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弱势。

  比如,众所周知,2008年全球大熊市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按照“晴雨表”一说,美国股市在2008年应是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而大洋彼岸的中国只应受程度较轻的波及而已,但事实上2008年A股跌幅远大于美国股市跌幅。

  2008年,沪指、深成指、中小板指跌幅依次为65.39%、63.36%、54.16%,而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跌幅依次为33.84%、38.49%、40.54%。

  又如,2011年全球股市一蹶不振,市场人士将此归罪于持续深化而得不到解决的欧债危机。仅从字面上看,欧债危机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欧洲,既然股市反映经济,欧洲股市理应比A股跌得更多,但事实又恰好相反。

  2011年以来,法国CAC、英国富时100、德国DAX指数的跌幅依次为16.53%、5.98%、13.3%。而沪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指跌幅为17%、23%、30%、29%。

  此外,在2011年,虽受美债危机、失业率攀升影响,美国道琼斯指数不但没有下跌,还出现了截至目前约4%的上涨;受洪灾影响的泰国股市也基本属于不涨不跌的状态;受海啸、核辐射危机影响的日本股市实际下跌了约15%,而上述跌幅均小于上证综指今年以来17.03%的跌幅。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发源地均不在中国,但却在A股市场被无限放大,令人颇为费解。但虽然费解,上述各项数据仍然说明:A股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A股不涨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经济,也不是上市公司质地,A股积重难返显然有更深刻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何在?什么才是导致A股十年“涨幅零”的罪魁祸首?

  /根源剖析/

  IPO大扩容是罪魁祸首?

  A股指数在十年间不涨,但A股市场却有另一项数据在永不回头地猛涨,这就是A股市值。在指数不涨的情况下,市值增长则单纯体现为A股股数、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可统称为IPO大扩容。

  IPO扩容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当IPO扩容速度过快,市场资金就会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市场自我修复功能会发生紊乱,成为一系列疾病的滥觞。

  A股IPO领冠全球

  巨灵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12月31日,A股共有1073家公司上市;而若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将会超过2300家。十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114%。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至今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退市的企业,也就是说,那些被迫暂停上市的企业也是拿着股民的钱 “藏了起来”,仍然抽了二级市场的血。

  由于暂未找到近十年全球各主要市场IPO的数据,所以,十年114%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率到底是个水平,还无法得知。

  不过,仅从今年的数据看,A股市场堪称全球IPO圈钱高手。

  巨灵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A股共有248家公司发行,总募集资金约2335.18亿元。其中2011年9月27日发行的中国水电募资总额高达135亿元,为A股今年截至目前IPO圈钱冠军。其次,庞大集团、方正证券的募资总额也分别超过50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期统计发现,美国今年的IPO募资总额约2076亿元,中国香港地区紧随其后,为295亿美元;接下来的3位分别是英国(161亿美元)、新加坡(70亿美元)和西班牙(52亿美元)。

  这一数据表明,A股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IPO圈钱居全球之冠。统计显示,过去3年来,A股市场一共通过IPO方式募集到9252.17亿元。这比同期美国市场IPO募资总额高出56%,比西欧所有IPO募资总额还高出115%、分别为日本及中国香港地区的7.9倍和1.4倍。

  中资股危机反衬圈钱本质

  国内不少企业或许是不甘心仅在A股市场圈人民币,如今又走出了海外圈钱。

  仅在2010年,就有3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IPO,共募资40亿美元,另有7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由于不少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录得不小的涨幅,到2011年中概股的火爆势头依旧不减,一个月里就有5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然而,随着中国概念股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成熟市场也逐渐开始认清中概股的圈钱本性。

  2010年7月,美国浑水公司指责东方纸业存在欺诈行为,将其评级调低至“强力卖出”,目标价1美元以下,东方纸业一周蒸发50%的市值。随后,中国阀门、东南融通等个股也遭此厄运。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46家中概股因为遭到第三方做空机构的质疑而出现大幅杀跌或停牌。

  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之前的20个交易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71只中国概念股中,143只下跌,其中22只跌幅超过30%,今年赴美上市的12家中国概念股中,有9家跌破发行价。

  有意思的是,当众多中概股在美国市场遭到“恐吓”后,中概股又将目光集中到了港股市场。

  中资股出现信任危机或许有很多其他因素,但仍让人对A股上市公司报以怀疑的目光: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是这么“不干净”,在国内上市的企业,又能干净到哪里去呢?

  IPO圈钱拖累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历史上,每当IPO凶猛特别是大盘股大量发行的时候,往往会对行情走势造成严重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中国石油。2007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发行,总募集资金668亿元。而之前的10月16日,沪指见顶6124点,其后开始漫漫熊途。

  2009年以来大盘股发行拖累指数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2009年7月27日,光大证券招股,8月4日正式发行,募资总额高达109.6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29日,沪指出现一次巨幅杀跌,最终于8月4日见顶3478点,结束了大熊市后的反弹。

  2009年12月7日,中国重工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47.23亿元,随后中国北车于12月21日发行,募资总额139亿元。这一日子正值沪指见底之后的反抽,最终反抽未创新高,于2009年11月24日、2009年12月 7日、2010年1月11日出现逐级走低的三重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大盘股发行正值股市上升阶段,显然,大盘股成为加速指数见顶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下跌过程中,大盘股的招股或发行又往往会进一步拖累指数下行。

  比如农业银行于2010年6月17日招股,此阶段大盘正于连续下跌后进行横盘整理,然而6月底,大盘突然进一步暴跌;又如华锐风电于2010年12月24日招股,此时大盘正处于3186点下跌阶段,2011年1月5日华锐风电发行,随后大盘继续下行;再如2010年8月10日,光大银行发行,总融资达217亿元。在此前后长达2个月时间,指数一直在低位横盘,随后才出现上涨。

  再比如中国水电,这是今年截至目前最大的IPO,其发行日为9月27日。在此之前大盘跌跌不休,但其发行后指数反而见底反弹,这被市场认为与汇金托市有关。不过,随着新华保险、东吴证券等大盘股的发行,指数又遭进一步打压,连创新低。

  A股流动性大幅降低

  大盘股IPO发行拖累指数,除了给投资者造成压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市场的抽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IPO的大扩容造成了A股二级市场的大缺血。十年前,A股市场总市值只有43522.2亿元 (Wind数据,截至2001年12月31日);十年后,A股的总市值已高达265497.95亿元 (截至2011年12月7日)。

  十年间,A股的总市值增幅已高达510%。

  众所周知,“量在价先”,这就是说,市场能否上涨,量能作用至关重要。有了资金的推动,哪怕像中国石油这样的两市总市值第一股也能冲击涨停,而没有了资金推动,流通市值仅3亿的海伦哲,在2011年12月9日竟然出现当日成交额仅有52万元的窘境。

  如今,从绝对量上来看,当前的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确实比十年前大幅增长了。

  2002年,A股全年交易237天,其中沪市全年总成交额为17517.8亿元,即日均成交额为73.9亿元;深市全年总成交额11661.6亿元,即日均成交额为49.2亿元。合计单日成交123.1亿元。

  2011年,截至12月8日,A股共经历227个交易日,其中沪市合计成交230928.9亿元,即日均成交额为1017.3亿元;深市合计成交179067.2亿元,即日均成交额为788.8亿元。总计单日成交1806.1亿元。

  从123.1亿元到1806.1亿元,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增长了1367%。这一数字远大于十年间A股的总市值的增幅。

  按理说,成交额的增速大于市值增速,A股理应上涨。然而,为何A股十年涨幅为零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提出真实换手率概念,即真实换手率=区间日均成交额/区间流通市值×100%。考虑到十年前A股尚未股改,在43522.2 亿元的市值中能够流通的并不多,假设有25%的市值能够流通,此时,沪深两市170.75亿元的单日成交量,能够对应的换手率高达1.57%。而如今A股正步入全流通时代,即使考虑到实际流通市值只有总市值的80%即212398.36亿元左右,沪深两市不到1806.1亿元的成交额对应的换手率只有 0.85%。

  而实际上,近几个月下跌以来,A股的单日成交额大幅萎缩。据前期测算的结果,当前的A股真实换手率仅在0.6%左右。

  动态追踪

  圈钱市何处是尽头?

  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是A股市场建立的初衷,但这并不表明投资者应该成为资本市场圈钱的冤大头。

  釜底抽薪、竭泽而渔的最终后果就是资源的枯竭。

  10月底,证监会主席换人,但就在此前不久,多只大盘股IPO获批。获批发行的大盘股“过而不发”,压力全部集中在了年末。IPO招股书有时效性,允许上市的批文同样是有时效性的,那么尚未发行的股票极有可能集中在年末发行。值得注意的是,11月初,A股市场的IPO曾出现过短暂的放缓迹象,当时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股市的下跌,监管层实际在有意放缓IPO发行的节奏,给股市维稳。

  然而,市场很快被浇了一盆冷水。11月21日,证监会一日内公布了6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就在当周,11月24日、25日,又有4家公司的招股书被披露出来。

  11月28日,2300点关口岌岌可危。然而就在当天晚上,证监会网站上又披露了4家招股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资本市场对于IPO速度本来是有自身调节机制的。比如在美国,有媒体报道称,据资本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近期有146家公司正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在美国发售股票,它们计划筹集284亿美元的资金,这是自2007年以来待审批上市申请数量最多的一次。去年这个时候,共有142家企业等待上市,计划筹资446亿美元。不过与此同时,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已有215宗IPO申请被撤回或推迟,这些申请计划筹资441亿美元。

  实际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点就是形成拟上市公司自行调节何时上市的机制。行情好的时候,市场能够给予新股更高的定价,更多的企业愿意此时上市;行情不好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定价会被压低,企业可以自行撤回上市申请或暂缓上市,等待更有利时机。

  这一说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其存在的可行性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确实需要资金发展壮大、企业家也是真心实意要做好企业的基础上的。然而,当前A股面临的问题是,不少企业根本不缺钱,或者在上市前大笔用钱来制造缺钱。由于企业原始股东和管理层持股成本极低,上市的目标已经不是为了公司发展,而是为了把期权变成真金白银的收益。对他们而言,30倍和20倍市盈率差别的意义不大,30元和20元的定价差别意义也不大,早一天上市、早一天完成财富增值、早一天获利了结,才是其根本目的。如果这种心态广泛存在且“久治不愈”,圈钱市何处是尽头?

 悲情A股又遇年终考 IPO申报一波接一波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智 许金民

  《套牢33天》,《跌停板十三钗》、《散户历险记》、《国际板惊魂4》、《股海之战》、《深成沪就2011》……临近新年,A股上演着一出出悲情大戏,许多个股跌得让人胆战心惊。

  即使如此,接踵而来的新股发行,还将不断地从“严重贫血”的股市中抽血。12月8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挂出宜通世纪、聚飞光电及宁波慈星等4家公司的《首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深交所网站则挂出南通锻压、金明精机、汇冠股份、和晶科技的《招股说明书》。

  另外,12月12日,东吴证券挂牌交易。新华保险紧随其后。中国水电“水淹A股”惨案会否重演?

  平均一天一份申报稿

  8月5家,9月14家,A股市场经历短暂的喘息后,进入10月,申报上市并被受理的公司数量急剧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10月共有21家公司在证监会网站刊登申报稿,11月则为27家。这似乎在提示投资者,IPO正悄然提速。

  9月23日,中交股份、安洁科技、蓝英工业、万润精化等4家公司刊登申报稿;10月21日也有4家;11月4日增至5家;11月21日则多达6家。

  12月开始,状况依旧。8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挂出上述宜通世纪等4家公司的申报稿。需指出的是,进入12月,德联集团、南城百货和吉视传媒3家公司才披露申报稿。这也就是说,12月以来已有7家公司申报上市并被受理,扣除节假日及周末,平均几乎每天都有一份申报稿登场。同日,深交所刊登汇冠股份等4只已过会新股即将发行的消息。

  另据巨灵财经终端数据显示,目前已过会、尚未发行的准上市公司超过50家,其中陕煤股份、中交股份最受关注,募集计划分别高达约172亿元、200亿元。

  这些“过而未发”的公司,业内认为,它们登陆A股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立即启动。为迎接它们的到来,市场需要超过500亿元的真金白银来承接;如果考虑申购冻结资金,这批新股的“抽血效应”将成几何倍数放大。

  大盘股“速度竞赛”

  IPO提速在新华保险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新华保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11月11日晚出现在证监会网站上,并没人感到吃惊,因为过去几个月里,关于其谋划上市的消息,已屡次在市场上回荡。

  让投资者惊讶的,是其登陆A股市场的速度。11月16日,作为时隔4年后首只上市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于2007年12月25日上市),新华保险毫无悬念地拿到 “首发通行证”。11月22日,公布 《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并确定申购时间为12月5日。12月1日,披露发行价格区间为23.00元~28.00元/股。次日,《关于H股全球发售的公告》出炉,H股预计交易时间为12月15日。12月6日,举行网上路演,预计A股上市日为12月16日。

  从公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到正式登陆A股市场,新华保险仅用一个半月,后来居上,超越了中交股份、陕煤股份、西部证券等50余家“过”而未发的准上市公司,颠覆了投资者“先过会、先发行”的惯性思维。

  新华保险唯独没有跑赢东吴证券。东吴证券于9月9日成功过会,将于12月12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此次公开发行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

  考验市场抗压能力

  对于东吴证券、新华保险,业内人士认为破发的概率较小,新华保险甚至可能受到市场热捧。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看好新华保险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申购情况,特别是网下机构配售情况非常乐观;二是发行价格远低于市场预期。新华保险12月9日公告称,网上中签率为2.22%,网下配售比例仅为1.75%。

  投资者忧虑的是整个市场,因为中国水电“水淹A股”的惨剧历历在目。10月18日,中国水电在各方普遍悲观的预期中挂牌交易,上市首秀最大涨幅为38.22%,虽收盘时收窄至17%,依旧让曾经高调声称其难逃破发的人士哑口无言。

  但是,中国水电表现出色之日,正是大盘暴跌之时。当日,上证指数大跌56.91点,跌幅达2.33%,接下来更是 “四连阴”,最低下探至2307.15点。

  11月16日,新华保险过会当日,上证指数又开始新一轮下跌,至昨日仅2315.27点。这让投资者担心中国水电式“水淹A股”惨案再次上演。


食肉者横行 IPO利益链榨干股民基民

2011年12月10日   成都商报  记者 赵笛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同样,哪里有利益可觅,哪里就有博弈。

  随着A股IPO的大扩容,为获得投资收益,各参与方大显神通,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在种种机制亟待完善的条件下,IPO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食肉者。他们就像寄生在IPO市场肚子里面的蛔虫一样,贪婪地汲取着中国股市的精气,吞噬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财富。

  在这个“残忍”的食物链条中,包括产业资本、PE、中介机构、财经公关公司等在内的食肉者众多,而被食者却只有两类,一是股民,二是基民。十个年头过去了,随着IPO的扩容,食肉者队伍持续膨胀,而被食者只能倾诉其丝丝哀怨,显得那么的无助和悲凉,这就是A股IPO市场的现状。

  /“被食者”/

  A股市场的“炮灰”

  在A股IPO市场中,追逐利益的群体分为两类,包括“被食者”和“食肉者”,其中被食者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被食的股民,另一类是间接被食的基民。

  股民:IPO的接盘者

  被食的股民数量众多。虽然不少个股在十年间上涨了不少,但股民要么和指数一样几乎回到起点,没有赚到钱;要么比不上指数,常年亏损。

  中国水电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怀疑其圈钱,请不要参与申购。然而,大多数股民明知就是圈钱,却依旧踊跃申购,且网上中签率高达9.7%。

  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当中国水电在上市首日用一根长上影套牢大批追高者后,股价随后出现破发。

  一方面,近年来,股民遭遇的最大伤害来自创业板。创业板创立初期,在“三高”的外衣下,发行市盈率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机构鼓吹行业独特性、个股成长性,股民在高位接盘创业板,惨遭套牢。比如国民技术等个股,上市以来的跌幅都超过60%

  从另一方面看,产业资本的减持、创投公司的套现、中介机构和财经公关获得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是股民在买单。由于这些食肉者极少将钱重新投入二级市场,使得股民们连扳本的机会都几乎没有。十年间,A股的总市值增加了510%。但谁又算得清楚,有多少股民投入的钱已经“蒸发”?

  基民:公募基金的埋单者

  在被食者中,基民往往不被人重视。他们是通过载体——公募基金,成为被“猎杀”的对象。

  就公募基金来说,2006年~2007年,他们拥有市场的话语权,基民也能够通过公募基金的强势赚钱。但如今,基金俨然成了产业资本的“跟屁虫”。

  在IPO发行阶段,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进行询价。在各方利益的权衡下,有些机构昧心地推高发行价格,致使发行价过高,上市后股票快速破发。最终,公募基金照样可以提取管理费,从而活得滋润,而基民却成为亏损的埋单者。

  在炒作阶段,公募基金的失误或者不负责任,同样会导致基民大幅亏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成基金扎堆重庆啤酒。由于乙肝疫苗Ⅱ期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让市场大跌眼镜,导致公司股票遭遇严重抛售。

  从机构的预估来看,重庆啤酒还会有好几个跌停。痛苦的不仅有那些买了重庆啤酒的股民,还有买了大成创新成长等基金的基民。

  /“食肉者”/

  上游链:不是“权贵”你莫来

  在食肉者队伍中,处于最上游的当属三类:产业资本、PE、突击入股者。在IPO中,他们往往获利最丰。

  产业资本:呼风唤雨的主导者

  在IPO“食物链”的最顶端,最大的食肉者当属产业资本。从首批创业板公司来看,有28只股票根据其发行价计算,就使得资本市场增加了82位亿万富翁,平均每家创业板公司“造就”3位“亿元户”。据悉,产业资本目前已成为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贯穿着上市公司,乃至公司股价的运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IPO前,产业资本决定着企业是否上市、何时上市;在IPO阶段,产业资本为上市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拉拢机构询价;在上市后,产业资本的增持、减持、增发注资、人员变动都影响着股价的走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市场的走向。在股市下跌时,产业资本集中增持后的一个月里,市场往往会出现见底或反弹;在股市上涨的过程中,产业资本的大举减持预示着市场将见顶。

  作为企业的缔造者,产业资本获得回报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回报必须建立在做好企业的基础之上。然而,不少企业在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比如汉王科技,该公司2010年的净利润高达8790万元,但2011年三季度公司亏损额高达2.78亿元。同时,以公司高管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在亏损消息公布前大举出逃。

  表面上看,分红是回馈投资者的表现。实际上,分红将导致公司发展缺乏“真金白银”。此外,由于产业资本的持股数量最多,分红成为另一种套现行为。

  创投公司:一本万利的掠夺者

  作为仅次于产业资本的IPO食肉者,创投公司往往大面积撒网,重点捕鱼,其获利同样丰厚。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仅在创业板28只股票的股东名单中,就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PE投资,占比达82.14%,其中共有中外46家PE/VC的身影,这些创投公司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深圳、上海的一批具有民营背景的创投公司,如达晨创投等。

  第二类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创投公司,如北京科投投资等,其入股了北陆药业、莱美药业、特锐德等企业。

  第三类是国外创投公司,如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曾对乐普医疗进行增资;爱尔眼科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的长期融资;著名投行高盛也入股了海普瑞。

  在众多创投公司的赚钱之道中,高盛投资海普瑞显然是最成功的案例。2007年8月,高盛入股海普瑞时,出资额为3695万元,持股数为1125万股。2008年,海普瑞10派5.7778(含税),高盛获得分红达650万元,持股成本降为3045万元;通过后来的分红,高盛总计获得8100万元的收益,持股成本降至-9080万元,持股数为9000万股。今年5月6日,高盛持有的海普瑞的9000万股限售股解禁。以12月8日的收盘价28.3元/股计算,四年时间高盛浮盈逾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创投公司是二级市场彻头彻尾的掠夺者。同其相比,产业资本还时不时地给二级市场一点甜头。创投公司的资金通过一级市场进入,而后在二级市场卖出,一进一出的价格往往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突击入股人员:神秘莫测的吸血者

  创投公司的入股往往能够给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帮助并能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其积极意义不能抹杀。然而,一批自然人股东的突击入股则是明目张胆地进行利益输送,是资本市场的吸血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突击入股者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产业资本允许他们入股多半是为了股权激励。但是,不少高管在公司上市后便陆续辞职,为日后的减持打基础。

  另一类则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这类人员或是实际控制人的亲朋好友,或是与老板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也有部分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利益相关人。

  比如,信维通信董事长让三位“朋友”以等同于每股净资产——3元/股的价格突击入股,经过摊薄,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在上市前的持股成本仅为0.44元/股。2010年年报显示,信维通信“10送10股,派3元”,三位朋友的持股成本已为负,获利颇丰。

  和顺电气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公司除管理层突击入股外,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耕出资12万元,持有6万股。根据发行价预测,杨教授投资的12万元变成约300万元。

  虽然在和顺电气的招股书中,杨耕同和顺电气并无任何“瓜葛”,但从杨耕的履历看,该教授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校工业自动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从事的专业与和顺电气的主营业务有一致之处。

  由于突击入股者持股比例不高,这些人可谓是来无影去无踪,成为IPO食肉这种最神秘的一类。

  中游链:IPO市场的“铁甲卫队”

  在肉食者队伍中,活跃在中游链条的是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评估机构、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他们是IPO不可或缺的力量,扮演着辅助、监督、规范拟上市公司运作的角色。但是,他们向二级市场输送的“产品”却不那么合格,并通过专业技能从中获利。

  券商投行:保荐人和股东一肩挑

  他们是企业上市的领路人,原本应该扮演监督、规范上市公司的角色,但很多时候,为追求项目上市后的丰厚回报,他们会主动或被迫帮助企业“造假”。究其原因,可以通过获利方式来分析。

  券商投行的收入来源一般有两大路径,一是上市的承销保荐费用。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平安证券承销保荐收入为13.19亿元,位居榜首;招商证券为8.45亿元,国信证券为7.46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中金公司的收入为7.03亿元,位居第四。

  第二大路径是饱受市场诟病的直投收入。由于券商既做监督者(保荐人),又做得益者(股东),其行为很容易滋生PE腐败。此前有传言称券商直投将被叫停,但中国证券业协会11月22日对券商直投业务发布的文件显示,其对直投业务明确提出加长锁定期、增加信息披露等要求。这表明,监管层并没有叫停券商直投的想法。

  相比创投公司多多少少会提前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辅导,券商“直投”是 “直到快上市了再投”,“利益输送”的意味十分明显。

  目前,通过设立全资直投子公司从事直投的券商包括中信金石等6家,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则通过直接参股及控股股权投资机构的方式开展直接投资。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34家证券公司直投机构共计实现IPO退出41笔。券商直投投资回报水平方面,创业板、中小板和上交所主板的平均账面回报达到5.27倍、4.51倍和2.89倍。

  实际上,现在券商投行的风险也在加剧。一方面,随着市场对IPO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上市的难度正在加大。券商投行面临多年工作白做的风险,比如立立电子、胜景山河等。另一方面,由于保荐人不能够尽职调查,近年来,监管层对保荐人的处罚也在增多。上周,证监会向胜景山河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出示警示函,并撤销平安证券胜景山河项目两名签字保荐的保荐代表人资格。这是有史以来,证监会向保荐人开出的最严厉罚单。

  评估、审计机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在肉食者的中游链中,评估、审计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投行“不成功、不收费”不同,即使新股最终未能上市,审计师及律师费用也可全部收取。若公司业务类型、架构复杂,还能收取高额费用。

  在中国,资产评估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以前是一个牌子下的两个部门,如今,按照要求必须分开。但分开后,老板还是那么几个人,所以多数IPO项目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人。

  对于评估、审计机构在IPO中扮演的某些不光彩角色,实际上都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由于评估方法很多,评估对象也有很多种考量方法,评估师往往有“能力”根据雇主——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评估。对于审计部门来说,调节利润则更为容易。比如部分收入不确认留存,如果行业出现波动,可以把留存收入做出来,使公司3年的审计数据呈上升趋势。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剔除验资费用后,绝大多数创业板公司的审计费用在60万~15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审计费用的多少往往与业绩“变脸”的快慢成正比。也就是说,一家公司支付给审计的费用越多,该公司越容易在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例如,南都电源支付的上市审计、验资费用合计为405万元。

  目前,随着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重创。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主席詹姆斯·多蒂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止该委员会审查中国审计公司的工作,美国最终会采取行动。由此观之,美国资本市场已不太信任中国的审计机构。

  律师事务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IPO产业链的中游,律师往往很少走到台前,但上市公司的各项会议、各项材料又必须经过律师的手。所以,律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发行人律师从A股的349宗IPO业务中赚取了4.58亿元。不过,分得这4.58亿元的只有82家律师事务所。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律师费约为100万元。费用较高的也有,比如永利带业的律师费达258万元;少的也有,金龙机电的律师费只有77万元。

  对于律师的工作,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保荐人进场后,便开始选定评估、审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需要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比如历史上股权变动情况的审核、母公司和子企业税收情况的审核、企业关联交易的审核、员工社会福利缴纳情况的审核等。

  然而,部分律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还不够严格。比如苏州恒久在即将挂牌的前几天,媒体报道称该公司隐瞒了招股书中列示的五项专利因欠缴年费化为乌有的事实。随后,新大新材也因为与竞争对手河南醒狮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而推迟上市。这些原本都是律师事务所需要认真核查的内容。

  下游链:让人不齿的“拆白党”

  所谓“拆白党”,特指不务正业、骗吃骗喝的一类人,为上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俚语。在食肉者队伍中,下游产业链的贪食者包括:财经公关公司、炒新资金持有人。虽然他们也在IPO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但往往需要看别人脸色行事,并做出一些令市场不齿的事情。

  财经公关公司:不受欢迎的一份子

  在IPO产业链的下游,做的事情最杂且不那么光彩的一类食肉者,当属财经公关公司。

  据悉,A股市场最早的财经公关公司成立于2000年左右,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精心准备定位会,收集各方信息,提炼公司卖点,有针对性地引导投资者。相比较而言,目前的财经公关则把更多的工作集中在媒体身上。

  在招股书预披露之后,财经公关要与法定信披媒体和非法定信披媒体进行沟通。与前者商谈信披费用,与后者商谈通过上广告的形式“放公司一马”。

  在此阶段,财经公关每天要上网搜索、浏览项目公司的信息。如果有负面新闻,则要设法处理。

  不过,财经公关的工作并不一定奏效。比如胜景山河,在媒体质疑其造假后,其所聘财经公关公司不断在各类网站发布赞美公司的软文,但最终公司依旧上市失败。

  如果企业成功过会,财经公关将着手准备路演等工作,像八菱科技这样因为询价对象不够而发行失败的例子,并不多。

  实际上,大多数上市公司和媒体并不喜欢财经公关公司,原因在于其赚钱的方式。有人士举例道,100万元的法定信披费用,财经公关公司报价达200万元,一次非法定媒体的广告投放仅10万元,他们可以估价50万元。

  实际上,有些“无良”的上市公司有时候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财经公关的费用也计入发行成本。募集到的资金是投资者给的,用多用少不心疼。

  炒新资金持有者:刀口上求收益的群体

  在IPO食物链的最低端,有一类食肉者是在刀口舔血,他们就是炒新资金,喜欢“打新股”和在二级市场“炒”新股。

  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打新”是非常赚钱的事情,几乎可以称作无风险套利。特别是2007年,上市首日赚取数倍受益是常见的事情,比如宏达高科、*ST钛白的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过50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中签率很低,只有足够多的资金才能够在“打新”中获益,最有名的“打新”营业部当属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距减小,风险随之增大。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上市首日的跌幅高达23.15%。

  虽然新股涨幅缩小,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更是会出现亏损,但部分深谙炒作之道的大资金仍乐此不疲。二级市场的资金予以配合,往往也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

  还有一类食肉者纯粹通过在二级市场炒新股来获利。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号称“炒新第一人”的铑钿经常在报端发表评论。这类炒新人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独到的方法,刀尖上行走。然而,随着铑钿身陷囹圄,炒新的队伍大幅减少了。目前,极少数资金仍在二级市场炒新股,但是亏是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公募帮凶:基金高价参与IPO询价被抨击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魏玉卿 李新江   公募帮凶:基金高价参与IPO询价被抨击

  在最近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基金高价参与IPO询价被与会代表强烈抨击——“创业板报价最高的十家机构,频次统计排名中有三家是基金公司。”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说。“基金公司是最奇怪的。”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也表示不解。

  不仅如此。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热衷规模而忽略业绩,市场观点充斥营销导向……基金似乎已不再是市场的稳定器,短期投机成风。面对A股近十年来涨幅为零的事实,公募基金在其中的角色,难道已成帮凶?

  1

  交易所高层炮轰基金:IPO乱询价

  每经记者 魏玉卿

  12月2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双双炮轰新股高市盈率发行,矛头均指向公募基金的“疯狂”询价,哄抬发行价行为。

  高层炮轰基金“不理性”

  在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直言:“很奇怪的,基金公司80倍的市盈率可以接受,9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15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到那么高你怎么可以接受?”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会上指出,基金公司在网下询价阶段,报价存在着定价不合理或高估现象。而深交所数据也显示,在每单IPO报价最高的前十家询价对象中,基金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5%和32%。创业板报价最高的十家机构,频次统计排名中有三家是基金公司。

  宋丽萍还表示,基金公司应理性参与新股发行询价,提升新股定价能力,促进IPO的合理定价。并建议基金公司在一级市场中要强化估值分析和询价报价的内部决策程序,自觉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严于自律,理性报价,不能盲目跟风搭便车,更不能因为委托代理问题而出现人情报价,或哄抬发行价格的行为。

  同样,张育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基金行业普遍存在新股报价过高的现象。

  张育军指出,高市盈率带来的恶果不堪设想,投资人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其次是基金规模缩水,一二级市场严重倒挂。当前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天平过于向控股股东和原始股东倾斜,询价时,普遍存在博傻心理,普遍对高市盈率存在一个过于乐观的预期,这是我们资本市场长期熊长牛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么被骗 要么抬轿

  在市盈率极高的情况下,公募基金依旧“乐此不疲”地参与,业内人士认为这通常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基金公司对准上市公司判断失误,造成损失。而第二种可能是准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基金公司帮准上市公司“抬轿”,而公司给予基金公司一些好处。由于基金公司使用基民的资金,故可能性较大且很难察觉。

  Wind统计显示,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278家,平均发行价格为31.87元,平均发行市盈率近62.07倍。这278家预计募资677.86亿元,实际募资1951.39亿元,其中275家超募。截至今年12月8日,复权后已有139家破发,其中奥克股份、康芝药业等已较发行价“腰斩”。

  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168只新股上市,基金为其中35%的新股报出了最高价。进入下半年,基金的打新热情还有所增加。截至11月底,有95只新股上市,70只基金为其中的40只新股报出了最高价,占比升至43.16%,涉及25家基金公司。

  询价案例

  海普瑞

  2010年5月6日,海普瑞(002399,收盘价28.56元)以每股148元的天价,创下当时中小板新股发行历史最高纪录,募集资金净额57.17亿元,发行后市盈率高达73.27倍。该公司原本计划募资8.65亿元,实际募资59.34亿元,超募高达50亿元。

  上市当日,海普瑞逆市上涨18.36%,在2010年5月7日股价冲高至188.88元,不过随后股价开始大跌,在2010年5月11日盘中破发,截至今年的12月8日,海普瑞每股仅为28.3元,其复权后的每股价格较首发价格下跌了60%,较最高价跌幅近70%。

  根据海普瑞发布的网下配售结果显示,当时211家机构获配800万股,其中有近一半是公募基金。据当时的报道显示,在网下询价中,甚至有券商报出了250元的价格。

  海普瑞的业绩也开始走下坡路。其2010年年报显示业绩同比仍为正,进入今年海普瑞的净利润就开始出现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9%;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三季报显示同比下降46.29%。

  天晟新材

  今年年初,新股上市频频破发、市场成交量低迷、政策扑朔迷离,这些都已是弱市的征兆。但从公募基金对新股的报价来看,似乎忽略了市场风险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上市的

  天晟新材(300169,收盘价24.77元)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32元/股,发行后市盈率高达88.89倍,超募3亿元,然而,公募基金给出的报价着实让人咋舌。

  在网下发行报价中,中信稳定双利基金给出了55元的最高报价,较32元发行价高出72%。报价如此疯狂的不仅是该基金,华夏旗下其他11只基金 (包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一对多)均参与了报价,其中有4只基金给出了50元的高价,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基金、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均给出了50元的报价,另外华夏平稳增长基金、华夏盛世精选基金也给出了50元的报价。

  截至今年12月8日,天晟新材报收于25.55元,其复权后的股价虽没有破发,但离公募基金的报价也是相差甚远。

  2

  高换手率揭开“稳定器”谎言 基金反成“振荡器”?

  每经记者 魏玉卿

  在世界各国证券市场中,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由于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在为市场提供长期资金,平抑市场急涨急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坚持价值投资,守得云开见月明。”也是A股公募基金打出的旗号。

  然而,公募基金成立十三年以来,作为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却并不突出,倒是成为加剧市场“振荡”的帮凶。

  高换手率揭穿谎言

  基金高换手率就揭穿了 “稳定器”这一谎言。

  统计发现,在416份公募基金的半年报中,今年上半年股票投资活跃度超过500%的基金有85只,而活跃度高意味着买卖股票频繁。如偏股型基金中,华富价值、华富策略精选股票投资活跃度分别达到了1979.31%和1691.34%,华商产业达到了1025.71%。

  但事实证明,高换手率并没有给基金带来好业绩。相反,从公募基金的整体表现看,统计显示,华夏、建信、景顺长城等10家基金公司的155只基金上半年亏损306亿元,持有人支付的管理费为36.86亿元。

  这样的业绩显然不能令投资者满意。相对沪深300、上证指数等,这些基金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甚至多数跑输大盘。

  “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想要通过高换手率获得超额收益是很难的事情。”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

  而基金的高换手率不仅仅是追涨杀跌,还有其他深层次原因。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为了扩张规模,不得不将营销作为重要的手段。但为了营销,基金不得不付出成本。”某业内人士认为。

  “为了节约现金流的支出,我们不得不把佣金作为基本的支付手段。”某小基金公司的负责人很无奈地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根据记者的调查,目前基金公司在销售基金时,往往需要在未来付出数十倍于其基金销量的交易量。按照当前的行情,如果券商为基金卖出一个亿的份额,基金就要做出30倍,甚至60倍的交易量。显然,在这样的销售模式下,一些小基金的换手率必然保持高位。

  “高换手率如果不能给基金的长期收益率带来帮助的话,那么交易成本就会成为其中长期业绩的巨大负担。”业内人士表示。

  操作心态如同散户

  不仅如此,公募基金的散户操作心态也在在历史上有所体现。

  2008年9月,当时上证指数已从2007年10月的6000点一路跌到2300点附近,然而此时一些公募基金选择减持重仓股,成了最大散户。

  在2010年,神州泰岳无疑是当年股市的一朵奇葩,在2009年公司的利润分配中,神州泰推出了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的“史上最牛分配方案”。此后股价如同注射了兴奋剂一路狂飙,从2月份的100元附近上涨到237元附近。

  一个多月时间,神州泰岳股价暴涨超过110%,夺得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桂冠,同时对应的市盈率也超过了100倍。而神州泰岳股价的幕后推手正是公募基金。

  根据公司2010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8家是公募基金,其中银华旗下的基金就达到了6只,合计持有超过500万股,且均在2010年第一季度买进。

  在神州泰岳股价被疯狂炒至顶峰后,其股价也一落千丈,截至今年12月9日,股价收于22.40元,复权后的股价较最顶峰时期跌幅高达70%。

  神州泰岳的业绩完全依附于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根据公司的最新公告,公司与中移动关于飞信合同已经到期,双方即将就此正式商务谈判,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结果。

  而中国移动究竟将采取何种策略合作,将决定神州泰岳未来的业绩。

  某业内人士表示:“神州泰岳的股价已经严重透支了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一旦飞信业务萎缩,该公司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公募基金对神州泰岳的疯狂炒作完全背离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3

  营销导向左右基金观点 成市场“噪音”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基金经理言论作为与投资者沟通的媒介,往往充斥着太多“服务任务”,一些“牛市唱多,熊市接着唱多”的现象,正成为扰乱投资者视听的“噪音”。

  同时,基金公司出于有助于营销,有助于发行的目的,在发表基金经理言论时,对市场风险习惯“打官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提示风险的基金经理要么仅在私下场合表达,要么即将离开公募行业。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唱多不做多的案例也屡屡发生,被不少业内人士戏称为“大忽悠”。

  观点与操作不符

  “唱多不做多的案例比比皆是,在行业里已经算不上新闻。”昨日,北京某基金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仅以今年为例,年初以来市场反转的言论就比比皆是。今年上半年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表示,短期看,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走势,下行空间有限。一旦宏观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中东危机不再恶性发展,则下半年有望迎来通胀下行、经济增速恢复的有利投资格局;而成长股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跌去 20%~30%,估值渐趋合理,将有一个好的介入节点。

  不过下半年伊始,“股债双熊”大行其道,以该基金看好的成长股为例,中小板综指在二季度末短暂的企稳后,8月份开始跌跌不休,仅在9月一个月内跌幅就达到12.39%。期间大部分基金都保守操作,上述唱多基金经理也没有大举做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今年年初,不少基金经理在投资年会、策略报告会和媒体见面会等公开场合,频频表达对全年“看多”的观点。不过从仓位上看,大型基金公司在仓位上一直比较 “克制”,只有少数基金公司做多,而且在随后的市场大跌中伤得很惨。

  基金观点服务市场营销

  北京某基金经理私下表示,基金观点一方面服务新基金发行,另一方面也服务持续营销,基金经理唱空明显“吃力不讨好”。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基金观点的发布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见报率”,让投资者熟悉这个品牌。

  投资者往往对于唱多的逻辑更感兴趣,“你如果唱空,会有一些投资者认为逻辑不通,毕竟市场走势与大家的口袋息息相关。”

  以某大中型基金为例,今年上半年曾向债券市场大泼冷水,不过随后其在发行新债基时,则开始进入公开唱多阵营。

  而这种变化在偏股基金中也屡见不鲜——刚刚还在建议投资者最佳投资策略要选择防御,新基金推出后立马改变阵营:“柳暗花明又一村”、“市场已经跌倒谷底,开始伺机入场”、“未来是布局成长股的最佳时期”等观点大行其道。

  由于今年呈现出新基金发行井喷的态势,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基金经理“唱多”的言论,北京某基金研究员指出,“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实话,如大盘蓝筹股之类的基金,则会强调大盘蓝筹股的稳健作用,坚持价值投资;小盘股基金则可能鼓吹未来应该进行成长性投资了。而究竟市场如何,则可以避开不谈。”

  4

  分仓为私利

  每经记者 李新江

  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90只,加上年内有望公告成立的,今年新基金突破210只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火爆拼发行带来的渠道乱象,引发一系列行业的信任危机,也引起了监管层、渠道和基金公司层面的集体反思。

  与发行市场火暴相对的,是今年基金业绩整体不景气。由于管理费收入和规模直接挂钩,追求规模效应成为基金公司做大奶酪的重要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股东方给管理层下达规模指标,成为衡量管理层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人才建设存短板,一拖多现象频现,用分仓换规模等问题也受到市场人士诟病。

  “规模为王”成病根

  谈及基金行业各种混乱出现的原因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往往侧重发行规模而忽视业绩,从根本上影响了基金行业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基金行业运作水平遭受质疑,持续盈利能力不强,也和过于重视规模有关。

  仅从今年市场数据来看,年内新基金数量达到210只已经是大概率事件,相比已经迅速扩容的去年增加50余只,增幅超过35%。包括嘉实、易方达、建信和华安等行业龙头,年内发行基金数量达到6只,成为年内基金数量扩容的主力。

  “旗下基金总数不足6只基金公司的还为数不少,这些大的基金公司一年就等于成立了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表示。

  尽管基金公司都在疯狂地成立新基金,基金市场整体扩容似乎仍是一个未知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基金行业持续遭遇市场冷对,大多数基金遭到净赎回,上述基金研究员预测,“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今年基金行业逆转整体缩水颓势的可能性仍不大。”

  新基金数量井喷,同时加剧了基金行业人才短板等问题。今年前11个月成立的新基金中,就有18只由“一拖多”基金经理掌管,也使得纳入统计的不足300只股票型基金中,“一拖多”基金经理超过40名,管理约一百只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一拖多”基金经理业绩低下。以招商基金刘军为例,其“一拖三”的基金中,有两只在开放式基金中排名靠后,数据显示,包括易方达、信达澳银和景顺长城在内,“一拖多”基金经理业绩普遍令人担忧。而且基金风格、类别多样化之后,基金经理在管理上势必面临更大的困扰,同时加剧了相关基金的业绩风险。

  “基金公司在进行产品创新时,没有基于客户需求,而是基于审批的需求;或者是基于一个比较花哨,能够忽悠的噱头进行营销。”某基金公司高管坦言。

  公募利益链向“私”

  由“规模为王”衍生出来的利益链显然不止于此。

  在今年弱市背景下,由基金分仓和交易量换取规模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早在2007年证监会就明确提出,基金公司不得将席位的开设与证券公司的基金销售挂钩,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证券公司承诺在席位上的交易量。不过从规定出台后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机构将这当成“一纸空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新基金成立出现井喷,不过募集面临2亿元生存线危机的也少,这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通过分仓来获得券商的支持。而近期北京某基金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平均募集份额就大放卫星,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注意。

  “券商自有资金和机构客户已经成为基金最后的救命稻草,在基金业绩不景气,却要做大规模的情况下,对于这笔资金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因此基金公司支付的回馈不免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2010年,基金行业为券商提供了62亿元的分仓佣金,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这仅比上一年的牛市下降7.9%。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持续不景气,不过基金支付券商的分仓佣金也高达27.13亿元。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这一数据可能会超过上半年。
  监管不力 四大症结导致股市免疫系统失效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任世磊   监管不力 四大症结导致股市免疫系统失效

  从蓝田神话的破灭到银广夏(现名*ST广夏)的覆亡,有人说A股市场病了。可当造假上市的绿大地(现名*ST大地)被揪出时,很多投资者才发现,这个病还真是不轻。

  如果把股市比作一个人的肌体,这些造假现象则是侵入肌体的病毒,而监管就好比这个肌体的免疫系统。只有当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时,才能有效清除病毒,保证肌体的健康。而一旦失去这个免疫系统,就好比失去了防线,只能任病毒横行。股市也是一样,有效的监管才能令投资者安心。但回首A股的监管现状,与国外成熟股市的监管案例相比,国内监管层对已经出现的造假、内幕交易等多种违规现象的处罚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由于没有为市场构建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并进行引导,监管层往往也让参与者感到失望。

  当近来市场普遍质疑对绿大地的处罚力度过轻时,对中国股市监管现状的症结所在进行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症结·1/

  处罚太轻 违规成本过低

  如果要为中国股市 “免疫系统失效”的监管状况把脉,最显著的症状便是上市公司造假违规的成本过低,面临的处罚太轻。日前刚刚公布的绿大地造假案判决结果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案例之一。

  通过虚增营业收入高达2.96亿元而上市的绿大地,其IPO总共募得资金3.46亿元。然而,当其造假手段被揭穿并终于迎来法律判决时,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所受的处罚被市场质疑太过于轻。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不仅发生在绿大地身上。银广夏、安妮股份等都曾因业绩造假被查处,但所受的处罚也并不重。这无疑也令后来的违规者更加没有忌惮之处。

  绿大地被质疑处罚过轻

  2011年12月,市场关注已久的绿大地造假案终于迎来了判决结果。法院认定,绿大地的招股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数额巨大”, “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但绿大地因为欺诈发行股票罪获得的判罚仅为400万元!而绿大地的几名高管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赵海丽、赵海艳也因欺诈发行股票罪分别被判处3年或2年的有期徒刑,以及4年或3年的缓刑。

  事实上,绿大地的造假情节可谓十分严重。从时间上看,造假行为从公司上市前就已存在。2004年至2007年,公司便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2007年,其披露的首次发行招股说明书中也存在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情况。其中,2004年至2007年 1~6月累计收入为6.26亿元,虚增收入2.96亿元。

  带着这样的虚假业绩,绿大地竟然顺利通过层层审核登陆资本市场,并最终以16.49元/股的发行价,近30倍的摊薄市盈率发行,共募集资金3.46亿元。

  上市之后,绿大地的财务数据依然出现多处造假内容。该公司2008年财务会计报告披露资产总计9.67亿元,虚增资产为1.63亿元,披露营业收入 3.42亿元,虚增收入为8564.7万元;2009年财务会计报告披露资产总额总计9.83亿元,虚增土地使用权价值1.04亿元,披露营业收入 4.39亿元,虚增收入6856.1万元。

  2010年12月23日,绿大地控股股东何学葵的股份遭公安机关依法冻结;随后的12月30日,绿大地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正接受调查。随后,公司董事长何学葵、财务总监李鹏被依法批捕,这一造假案才显露出来。

  造假公司前赴后继

  与其造假情况的严重性相比,绿大地的处罚结果可谓“过轻”。上述判决结果也遭到新华社发文痛批,称“昆明官渡区法院的判决不仅没有'杀一儆百,以绝后患’,反而是'蜻蜓点水般匆匆掠过’,不声不响地给予当事人不痛不痒的处罚,这无异于在鼓励造假。”

  正是由于违规之后受到的处罚过轻,A股市场上的造假现象可谓 “前赴后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发现,除去投资者熟知的 “蓝田神话”破灭、银广夏案、绿大地造假案之外,紫鑫药业、安妮股份等公司都曾因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稽查或者查处。

  2011年8月,《上海证券报》刊登了对紫鑫药业的暗访文章,直指紫鑫药业伪造上下游客户、虚构人参相关交易等内容。最终,中国证监会对紫鑫药业予以立案稽查。此后不久,紫鑫药业公布了自查结果,承认公司存在与关联方的交易行为,但拒绝承认虚假交易、利益输送等。至今,稽查结果仍未公布。但紫鑫药业因此股价大跌,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无独有偶。安妮股份被中国证监会查处存在虚增业绩等问题。经查明,安妮股份2008年虚增营业收入6900.7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291.6万元,虚增利润1609.1万元。但是,即便被查处造假,安妮股份相关当事人受到的处罚也非常轻——仅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对公司董事长张杰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对副董事长、总经理林旭曦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对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慧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对财务总监杨秦涛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值得深思的是,这笔罚款对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元年薪的上市公司高管来说,又能形成怎样的警戒作用呢。

  海外市场重罚可致破产

  与A股市场通常过轻的处罚不同,在海外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如果出现造假行为将受到非常重的处罚,而因为造假被查处最终导致公司破产的案例也非常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家普通天然气经销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以及世界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也正是在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其销售收入从59亿美元上升到1008亿美元,净利润从2.02亿美元上升到9.79亿美元。

  然而,这样一家看似发展迅猛的公司却最终败于财务造假。2001年11月,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账,从1997年到2001年间虚报利润5.86亿元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账。

  2006年,经法院判决,安然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弗瑞·斯基林被指控的28项罪名中19项成立,被判 处监禁24年零4个月监禁。其他涉案人员也相继获罚。

  资料显示,在安然公司造假案之后,原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通公司也陷入少计成本、滥用准备金等造假漩涡。最终,世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贝斯所犯证券欺诈、共谋等9项指控全部成立,被判处25年监禁。

  值得一提的是,安然事件也促使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公司责任,为上市公司会计和审计的不当行为规定了更加严厉的处罚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症结·2/

  监管不力 内幕交易屡禁不止

  内幕交易也可谓当今A股市场监管不力而引发的症结之一。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证监会共查处10件内幕交易案。值得一提的是,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内幕交易行为的高发区。在这10件内幕交易案中,有6件是利用并购重组信息进行的内幕交易。

  自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对内幕交易的整顿也成为其新政的特点之一。12月1日,证监会宣布,对第三届并购重组委委员、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敏实行解聘的决定,这是证监会对包括主板、创业板和并购重组委员开出的首例罚单。经查,吴建敏在借用他人账户持有S*ST圣方(现名新华联)股票的情况下,未按规定提出回避申请,于去年3月参与审核黑龙江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因内幕交易遭到查处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包括四川圣达总经理佘鑫麒、大成股份董事长耿佃杰、辽源得亨(现名ST得亨董事会秘书由春玲、深天健总经理姜永贵的内幕交易案等,而尤以佛山照明、佛塑股份(现名佛塑科技)的内幕交易案最为典型。

  佛山照明:内幕知情人违规买卖股票

  佛山照明内幕交易案的细节日前遭媒体曝光。根据调查,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轩高科”)总经理方清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违规买卖佛山照明2万股遭处罚,被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4.88万元,并处以罚款4.88万元。

  《上海证券报》的报道称,2010年1月4日,佛山照明董事长钟某某、董事会秘书邹某某等赴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考察期间,钟某某向国轩高科董事长李某、时任总经理方清提议由两家公司合作开发电动巴士的意向。

  2010年3月22日,佛山照明公告称,同意受让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国轩高科20%股权的意向。同年7月14日,国轩营销和佛山照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前者同意将其持有的国轩高科20%的股权转让给佛山照明,转让价格为1.6亿元。

  就在此期间的7月12日,内幕知情人方清股票账户合计买入佛山照明2万股,买入成本合计24.47万元。2010年7月27日,上述账户卖出佛山照明股票1万股,每股成交价格13.35元。截至2011年3月8日收市,上述账户仍持有佛山照明股票1万股,其交易佛山照明股票盈利共计4.88万元。

  事实上,佛山照明收购国轩高科股权事项因为尚未公开,属于内幕信息。而方清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其交易佛山照明股票的行为构成内幕交易行为。

  佛塑股份:5名内部员工违规买股遭罚

  与佛山照明内幕交易涉案人是公司外部的内幕知情人不同,佛塑股份的内部交易案涉案人是5名内部员工,均为公司高管、中层或高管配偶,非法获利共计约43万元均被没收,并分别被处以等额罚款。

  2009年,根据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佛塑股份拟对东方、双龙两个分公司实施厂房搬迁并对搬迁后的土地实施功能转换。据测算,该土地转让及总体设备搬迁处置完成后,与目前状况相比较,公司将实现减亏增盈。此外,2009年10月21日,佛塑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金辉高科增资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500万元。

  在上述利好刺激下,佛塑股份股价自2009年10月9日起连续上涨,至2009年10月19日重大事项停牌前一交易日累计上涨30.27%,同期深证综指仅上涨6.1%,佛塑股份偏离大盘走势24.17个百分点;2009年10月20日,佛塑股份停牌;2009年10月21日复牌至2009年10月 30日,佛塑股份累计上涨17.67%,同期深证综指上涨-1.45%,佛塑股份偏离大盘走势19.12个百分点。

  该案当事人蔡伟甫等5人通过参与具体工作、参加相关会议等,知悉上述事项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但就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8月到10月,5名当事人分别利用自己的账户买卖了佛塑股份股票。其行为构成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交易行为。该案当事人蔡伟甫系佛塑股份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及公司一家控股子公司的董事,其余涉案人庞友国、陈锡尤、廖凯明和吴慧敏,或在佛塑股份及下属子公司任职,或为子公司高管的配偶。

  证监会最终决定,依法没收蔡伟甫违法所得12.08万元,没收庞友国违法所得3.68万元,没收陈锡尤违法所得6.47万元,没收廖凯明违法所得3.39万元,没收吴慧敏违法所得17.63万元。以上5人还被处以与各自违法所得等额的罚款。

  /症结·3/

  漏洞凸显IPO后业绩多变

  新股发行令A股市场不断扩容。然而在这背后,完成上市的企业在顺利募得大笔资金后业绩出现变脸却成为常见的现象,最终损害的仍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比亚迪三季报业绩降85.5%

  今年6月30日,比亚迪回归A股市场。8月23日,公司公布的回归后首份中报显示,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88.63%。

  不仅如此,其2011年三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343.34亿元,同比下滑4.34%,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0年同期分别减少84.49%、78.64%、81.16%、85.50%。同时,比亚迪在三季报对2011年度经营业绩作出预测,预计 2011年度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将下降35%~65%。

  比亚迪公告称,2011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汽车销量,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同时受太阳能市场低迷的影响,公司太阳能业务盈利能力未达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与比亚迪一样在上市后遭遇业绩变脸的还有当升科技、康芝药业、荃银高科等公司。

  其中,当升科技于2010年4月27日登陆创业板。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同比大幅下滑14.18%,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滑88.20%,。前三季度只实现98万元的净利润,净利润同比下滑95.6%。

  对保荐人承销商监管须从严

  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97家2011年上市的公司公布业绩预告,其中67家预增,22家预平,8家预降,其中华锐风电、方正证券、比亚迪三家预计下滑幅度超过50%。

  另有统计表明,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2011年8月19日,共有654只新股通过IPO成为A股市场中的成员,其中,有127家公司在上市当年业绩就出现同比下滑,当年变脸率为19.42%。

  为何经过层层审核上市的公司在完成股票发行后频频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弊端在于监管以及现有的保荐制度。有媒体援引券商人士说法称,“创业板公司业绩大幅滑坡,主要是'包装’太厉害。为筹集更多资金,保荐机构惯用的伎俩是将上市前一年业绩做高,公司上市后,募投项目尚无法达产,原有业务没有亮点,盈利便难以为继。”

  在此情况下,已经有多位业内人士建言,证监会应该严抓对保荐人、承销商的监管,而不是紧盯审批不放。证监会应该加重保荐人和承销商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统一。在处罚上,如果相关上市企业出现问题或造假现象,对不负责任的保荐人和承销商要课以巨额罚款、吊销职业资格、甚至将保荐人永远罚出场,如构成犯罪还应予以刑事处罚。

  /症结·4/

  制度存弊端A股十年退市者寥寥

  退市制度也一直是A股市场饱受诟病的症结之一。自2001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并实施《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至今,A股退市公司总计只有42家,所占比例仅为1.8%左右。

  而在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是一种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场行为。据不完全统计,纳斯达克每年约有8%的公司退市,AIM(英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率更高,大约为12%,每年有超过200家公司退市。

  垃圾公司退市难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统计数据,A股市场发展至今21年的时间里,除了因吸收合并等特殊原因退市的公司外,真正意义上因监管规则而实现退市的公司仅有42家。如果按照A股市场21年的历程平均计算,那么相当于每年仅有两家公司退市。

  据了解,证监会关于退市的制度设计最早是在2001年初,当年2月22日证监会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正式推出退市制度。此后,PT红光、PT水仙、PT双鹿、PT网点、PT农商社、PT中浩等6家上市公司因连续亏损被执行暂停上市。其中PT水仙因连续4年亏损,自 2001年4月23日起终止上市,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只被摘牌的股票。曾因欺诈发行上市的PT红光,后来历经数次重组,依次改名ST博讯、ST博信(现名*ST博信),却从2001年起始终未能摆脱象征垃圾股的ST帽子,至今公司的主营业务仍为亏损状态。

  另外几家公司的经历也都不外乎找到合适的重组方,继续存在于资本市场。资料显示,PT双鹿陆续更换数任大股东,并更名为*ST白猫,但一直未能摆脱亏损,直到今年9月29日,*ST白猫最终由浙报传媒集团借壳重组,变身浙报传媒成为热门的文化传媒板块的一员。 PT网点则早在2002年4月便通过重组,将主营业务从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变为医药销售业务,并更名为第一医药,一直延续至今。而PT农商社则在历经数次重组并更名为都市股份后,最终选择由海通证券借壳重组。

  与这些退市的公司相比,A股中为数不少的垃圾股却凭借各种手段依然活在市场边缘。ST东海A便是其中典型。公司自1997年上市后,从1999年便濒临退市,戴上了ST的帽子,但至今仍未退市。

  退市新政被指过于空泛

  对A股市场扩容迅速、退市寥寥的现状,深交所曾推出《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引发市场热议。

  该意见稿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两个新增加的退市条件:一是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二是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但这两个条件均被市场人士认为过于空泛,很难有上市公司符合条件。

  针对上述 “公开谴责3次”的退市条件,《每日经济新闻》查阅深交所诚信档案发现,从近3年来的统计来看,深交所22次对上市公司进行公开谴责,其中,*ST广夏和已暂停上市的深本实,在3年内也只被公开谴责过各2次。

  而针对另一新增的退市条件,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也就是说股票收盘价要低于1元。记者注意到,目前A股尚无一只个股的股价低于1元。可见这一条件的满足也非常困难。  退市规则如花瓶ST股苍蝇飞 谁在制造不死鸟神话 2011年12月10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冬晴 王砚丹 张昊   退市规则如花瓶ST股苍蝇飞 谁在制造不死鸟神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10年来上证指数涨幅近乎归零的同时,主营业务持续不振,净利润连年亏损的ST板块个股却黑马频出,海通证券(原PT农商社)、广晟有色(原ST聚酯)、三安光电(原ST天颐)和中国船舶(原ST重机)等一大批垃圾股成为两市个股涨幅榜的佼佼者,数十家ST“黑马”以惊人的涨幅让所谓的蓝筹股们颜面扫地。

  在市场估值体系紊乱、ST类个股“苍蝇”乱飞的背后,不仅仅是恶意圈钱,过度包装上市等一系列问题根深蒂固,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源于重组与退市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各种利益纠集过程中疯狂投机的风气盛行,始终无法形成成熟理性的市场投资理念。而在创业板退市制度破题、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和借壳上市新规等重大改革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之后,我们冀望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规范和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早日到来。

  盘点

  最牛“黑马”出自ST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A股市场上,价值投资是否管用?这是个永远的话题。

  1998年,A股发明了用“ST”来标记那些连续两年业绩亏损,或者其他情况出现异常的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然而,这13年期间,ST在A股市场上成了一个特殊的概念:壳资源。许多戴了ST帽子的公司凭借重组,基本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动了市场不时对ST板块的强烈追捧。而正因为有着巨大利益诱惑,ST板块又常常成为利益寻租的温床。

  24只ST股涨幅超过1000%

  巨灵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152只ST、*ST公司中,有24只个股相对发行价涨幅超过1000%;涨幅超过500%的也有22只之多,相对发行价下跌的只有10只。

  这其中,涨幅最大的是ST博元。这家公司1990年12月19上市,是浙江省首家国营大中型股份制企业和全国股票异地上市公司,曾经的名字叫做“华源制药”、“浙江凤凰”。

  虽然经营不稳,重组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一次又一次的故事却让ST博元反复走出令投资者侧目的行情。今年以来,有关ST博元重组的消息甚嚣尘上,公司股价也彪悍上攻,9月29日,ST博元公布重组预案,拟变身太阳能光伏企业,至10月12日,ST博元已经较年初上涨高达111%。

  但是,由于近期光伏行业进入冰河期,加上市场环境日趋恶劣,ST博元重组遭遇了投资者用脚投票。10月12日至今,ST博元一路下跌,区间跌幅高达 50.76%,基本回到了年初起步时价格。不过以昨日(12月9日)收盘价计算(复权后),公司股价相对发行价涨幅也高达8898.63%!

  ST博元只是ST概念股被恶炒的冰山一角。因为重组而已经摘掉ST帽子、乌鸡变凤凰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刚刚改名不久的国海证券从前叫做“SST集琦”。历经四年坎坷,国海证券借壳集琦之路终于走完。8月9日,同样的代码,SST集琦以国海证券的身份在时隔两年半后复牌,当天涨幅近200%,将ST神话再一次演绎到淋漓尽致。

  蓝筹股成了“丑小鸭”

  反观所谓的绩优蓝筹股,除了大牛市,它们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大多数时候远远不及基本面一塌糊涂的ST板块。

  在23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相对发行价跌幅超过50%的个股中不乏大型蓝筹公司。如券商板块中的招商证券、华泰证券2010年年利润均超过了30亿元,股价却是惨不忍睹,目前相对发行价跌幅都超过50%。此外,如中国铁建、中国西电、中煤能源等,跌幅也超过40%。

  银行板块更是诠释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伪命题的最好例子。2011年,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令许多实业类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银行业却仍然维持了30%的利润增速。然而傲人的业绩并没让银行股成为资金避风港,市场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将银行股抛弃。如今许多银行股已经基本回到了2007年大牛市后期启动前价格,估值则滑向了历史新低。

  如果说价值投资是寻找优质公司,分享它的收益,那么至少从A股现在的情况看,这条路似乎行不通。现实中,巨大的利益驱动了无以计数的内幕交易,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的20年完全被扭曲、被妖魔化。

  以国海证券为例。之所以其借壳上市之路耗时四年,走得一波三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幕交易案。今年1月6日,证监会披露信息显示,2006年11 月,国海证券运作重组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11月23日,SST集琦发布重组公告并停牌。时任国海证券副总裁的张小坚参与重组,是内幕消息知情人。而张小坚为其弟弟管理的账户,却在SST集琦停牌前于2006年11月14日、11月22日两次买入该公司股票共计52.61万股。证监会决定,对张小坚处以6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依法处理SST集琦股票,如有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2006年11月14日、22日,SST集琦最高也不过3.45元。若是没有被查处,即使以今年8月9日复牌当天最低价12.81元估算,张小坚获利至少高达520万元。而如果不是因为东窗事发,国海证券能在2007年牛市时完成借壳,那么张小坚获利将更加丰厚。

  12月初,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然而,在证监会刚刚通报的今年以来查处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中,内幕交易案件至少高达50%左右,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至2011年10月间,证监会在对各类线索核实的基础上,共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35起。在全部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中,内幕交易案件的占比明显上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50%。

  把脉

  谁在制造“不死鸟”神话

  早在1997年就被提出来的退市制度几经修改完善以后仍然形同虚设。其中,因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出现亏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将被实施*ST处理,单日涨跌幅限制在±5%。如果第三年继续出现净利润亏损的情形,就将被实施暂停上市处理。

  根据规定,因连续亏损三年或其他情形被暂停上市的*ST类上市公司出路依然有三条,首先,可以通过财务操纵争取扭亏、借壳上市等手段实现恢复上市;其次,被终止上市;最后一种情形则是临时性被交易所要求补充材料而继续暂停上市,目前尚未实现恢复上市的*ST中钨等少数几家公司均处于这种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退市条件相比,财务状况是目前最大的退市风险因素。但是盈利状况却完全可以通过财务操纵进行规避。现实的案例就是,历年面临暂停上市的ST类上市公司中超过90%都在地方政府补贴、银行免息、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等一系列手段轻松规避了退市风险。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遭遇被迫暂停上市的情形,2007年以来已经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被实行退市,最近几年暂停上市的上市公司甚至还有超过90%已经通过借壳上市实现了起死回生。

  利润操纵 退市制度形同虚设

  据巨潮网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被终止上市的公司有12家,还有19家公司仍然处于暂停上市状态。但是,在被大地传媒借壳实现恢复上市的*ST鑫安之前,今年包括沙钢股份(原*ST张铜在内的一大批暂停上市的公司均陆续实现了起死回生。

  实际上,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实施*ST处理以后,大多数上市公司均在暂停上市之前突击,通过政府财政补贴、银行免息、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等多种手段实现扭亏为盈,最终在主营业务持续不振、盈利状况恶化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不折不扣的“不死鸟”。

  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高达8730.33万元的*ST昌九,在濒临暂停上市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却“意外”获得江西省政府高达1.6亿元的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将继续挣扎在暂停上市边缘。

  同时,*ST松辽、*ST华控等多家濒临暂停上市的公司也在不断进行资产处置、财政补贴或拆迁补偿等名目繁多的财务操纵以后轻松实现了“保壳”。

  除此之外,*ST星美、*ST东碳和*ST吉药等一大批ST类上市公司也通过类似手段在暂停上市边缘挣扎多年,成为不折不扣的“不死鸟”。

  借壳游戏 麻雀变凤凰

  实际上,比起这些“不死鸟”退而不死更可笑的是,一大批毫无竞争力可言、经营状况糟糕透顶的垃圾股,在此起彼伏的爆炒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通过借壳游戏实现“麻雀变凤凰”的美妙故事,甚至由此衍生出“重组是A股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一畸形投资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ST板块个股反复爆炒、鸡犬升天。

  2009年,*ST宏盛的2008年年报出现了惊人的每股收益亏损21.86元、每股净资产为-21.18元的 “A股上市公司亏损纪录”。而*ST东碳上市18年,亏损10年,其中多年扭亏均依赖于财政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当财政补贴逐渐演化为“主要收入”以后,这类公司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被合适的企业进行借壳重组。

  与之相呼应的是,大量垃圾股借壳重组过程中,“不怕亏、亏不怕、怕不亏”和“特别处理,特别有价值”等雷人雷语成为ST类个股暴涨神话的真实写照。

  其中,199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原PT农商社经历了多次资产重组以后,已经成为目前A股市场不可逾越的暴涨神话——自2001年2月盘中最低 4.94元/股以来,按照后复权价格计算,海通证券借壳复牌已经将股价推升至2007年11月时最高639.16元/股,期间涨幅高达129倍。而曾经的 ST重机也在2007年初重组以后扶摇直上,自2001年一度沦为ST重机时的最低点算起,在2007年10月创下300元/股之后后复权计算的最大涨幅也高达60多倍。

  同时,还有*ST吉纸 (现苏宁环球)、*ST聚酯(现广晟有色)、*ST长控(现浪莎股份)、*ST棱光(现棱光实业)和*ST天颐(现三安光电)等一大批垃圾股都以惊人的涨幅荣登A股市场涨幅榜的“青史”,成为近十年来沪、深两市涨幅榜中当仁不让的“贵”族!

  除此之外,暂停上市实现恢复上市过程中,“审丑”理念大肆横行,恢复上市当天的暴涨神话,犹如一道伤疤,深深烙在股民心中。

  其中,按照后复权计算,*ST国中(现国中水务)、*ST棱光和*ST兰宝 (现顺发恒业)等个股恢复上市当天收盘涨幅分别高达1004.08%、1097.52%和2068.42%。

  击鼓传花 壳资源价格炒翻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二级市场借壳游戏遭遇疯狂追捧的同时,主导这种游戏的各种市场角色也同样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尤为突出的是壳资源已经演变为击鼓传花游戏中的大绣球,每一轮进场接力的玩家们,都在你追我逐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溢。

  以大元股份为例。连续折腾了将近两年之后,一场从去年年初就开始讲起的黄金故事最终以收购失败收场,亮灿灿的梦想背后不乏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等各路人马进场追捧。

  但是,股价从2008年底最低2块多一路飙升至去年底的40多块以后,黄金故事的主讲嘉宾便陆续以收购黄金为由进行疯狂套现,并在一次次的折腾之后依然宣告珠拉黄金收购失败。

  早在2005年,另一家资本玩家大连实德以2.9亿元拿下大元股份之后,陆续对公司资产进行处置,并在套现差不多超过9亿元以后,2009年又以 5.588亿元的价格将该“壳”转手至上海某资本玩家,短短四年左右的时间赚取了十几亿元。而接盘者也并非等闲之辈,今年以来以购买珠拉黄金为由陆续套现超过7亿元,不仅实现了回本,即便收购失败,剩余还有市值超过4亿元的2800万股股权,资本玩家炒卖壳资源俨然已经成为包赚不亏甚至一本万利的危险游戏。

  实际上,早在2008年底开始,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逐步实现控股权的厦门大洲集团拿下ST兴业的成本仅仅为 8000多万元。而随着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回升、重组暴涨神话频现和壳资源抢夺战的不断上演,沪、深两市的壳资源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6月份,北京亦庄以8.73元/股的价格受让*ST松辽原大股东 5583万股(占总股本的24.89%)时,动用的买壳成本高达4.87亿元;而随后去年7月份湖南信托受让ST传媒原大股东7970.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58%)的价格为8.0055元/股,折合总价高达6.38亿元。

  风向

  ST板块已见退烧迹象

  一方面是公司重组失败,另一方面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接连推出的监管新政,ST板块均遭遇重大利空。

  重组失败的跌停惊魂

  今年7月11日,“泰达系”的上市公司ST四环,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停牌后复牌,在重组失败公告发布后,7月 11日、12日ST四环连续两个跌停,尽管有短暂反弹,但最终仍下跌至最低10.08元。而在ST四环停牌前的一个交易日,2010年11月19日股价还顽强涨停报收至13.44元,由于重组的失败,ST四环为复牌后跌幅高达25%以上。

  7月30日,*ST通葡公告宣布重组失败,8月1日、2日其连续两个跌停,3日跌幅同样高达4.97%。

  此外,对于重组专业户的*ST吉药,今年再次面对四年重组之路的第6次失败,7月19日,*ST吉药放量涨停且创下11.28元阶段性新高。7月20日公司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股票自7月20日停牌。然而近2个月后*ST吉药复牌公告,再次击碎了前期投资者美好的憧憬。9月15日公司公告表示,由于事项比较复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公告发布后,9月15日及随后的三个交易日,*ST吉药连续四个跌停,且随后几个交易日股价最低下探至7.53元。而本次停牌前,*ST吉药股价尚在11.28元高位。

  此外,ST合臣、ST国药、ST德棉、ST博元、*ST钛白、ST国创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因重组失败而出现股价暴跌。

  监管新政密集出台

  11月18日,证监会推出六项新监管措施,提出立足解决“壳资源”炒作成风等问题,提高ST公司重组门槛至与IPO基本相同,并在创业板率先试行退市制度改革等。

  紧跟着11月28日,深交所公布新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增加了两个退市条件,恢复上市审核标准趋严等条款。

  政策监管从严,ST板块遭遇重大利空,而市场对ST股参与热情同样是降至冰点。

  从市场表现看,ST概念指数自11月17日以来一直延续单边下跌,至今跌幅达到18%以上。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6%左右。而从本周五个股表现看,包括*ST亚太、ST当代等11只个股触及跌停,ST阿继、ST华光同样是几近跌停。全日100余家正在交易ST股中,上涨个股仅27家,而八成以上均为下跌。其中*ST钛白进入破产重整倒计时,自2011年12月5日复牌交易后,本周五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已是连续5个跌停,自复牌之日起20个交易日后将被停牌。此外,ST传媒自12月1日宣布重组失败复牌交易后,公司股价连续5个跌停,本周五跌停股价创下6.91元新低。

  与之对应的是,10月底至11月中旬,ST板块接连上涨,板块涨幅在10%以上,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6%左右。由此可见,ST板块炒作自11月中旬以来已现明显退潮。

  近期主板退市改革正在讨论的传言,也是对ST板块构成打击。某私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的试点为完善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已拉开序幕,待直接退市制度在创业板市场取得经验后,或将推广到主板。

  另一方面,尽管短期内退市制度还不会在主板推行,但市场对主板退市制度完善,趋同创业板的预期将会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行为造成影响。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风险提高的预期,使其不再单纯投机ST板块资产重组的爆发式增长,同时更加看重上市公司业绩和经营情况,对ST股投资将逐渐回归理性;对于ST板块的上市公司来说,预期更高的退市风险将会促使其更加积极推进盈利改善以期摘星脱帽,因此无论是对公司还是投资者,这都将对整个ST板块带来深远影响。
 A股十年“原地踏步” 圈钱3.7万亿PK分红7500亿 2011年12月18日 李扬帆  重庆商报

  十年一轮回,沪指以“从终点回到起点”的方式明白无误地描绘出A股市场在最近十年中的不堪回首。就在大盘指数原地踏步的同时,A股市场的规模却在急剧膨胀,由此带来的上市公司巨额融资和再融资更是令投资者噤若寒蝉,而在肆意“抽血”的背后,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却显得十分“羞涩”。

  十年圈钱3.7万亿元

  开设资本市场,就是让上市公司来融资的。融资是优秀企业高成长的快车道,也是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功能,但融资也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以各方利益共赢为基础,而非一味追求规模的融资大跃进,但最近十年的实际情况表明,A股市场显然违背了这一融资原则。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01年底,A股市场总共上市新股1085只,实际首发募资总额约3625.15亿元;而最近10年,沪深两市新上市公司 1252家,上市公司总量较2001年以前只增长1.15倍,但实际首发募资规模却激增了4.83倍,达到17497亿元。特别是随着2006年以后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寿等百亿元级IPO项目的实施,A股市场的融资规模急剧攀升,仅2010年新上市公司的实际首发规模就高达4700亿元,相当于 2001年A股新股首发融资总额的8.59倍。

  除了首发募资规模日升月腾之外,上市公司再融资也在最近十年获得长足“发展”,据本报统计,2002~2011年期间,A股市场先后发生904笔增发,涉及792家上市公司,增发实际募资总额达到16991.9亿元,三项数据较 1990~2001年期间分别增长了13.35倍、36.71倍、32.74倍。而配股虽然在最近十年已不再是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的主要途径,但仍有 132家公司利用配股方式筹集了2552.2亿元资金,较1990~2001年期间增长了27.5%。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最近十年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增发、配股等方式在A股市场总计筹集了约37041.1亿元的资金,较1990年~2001年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融资密度与市场点位成正比,只要市场有点热度,IPO密度马上就开始加强,这也是为什么A股反弹走不远的重要原因。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07年,当年沪指冲上历史最高点,而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也创出新高,达到4381亿元,A股历史上的十大IPO项目中的五项发生在该年。

  分红规模逐年下降

  相对于爆炸式的融资规模,上市公司最近十年在回报投资者方面所做的努力就有些拿不出手了。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最近10年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约7500亿元,光看数据,上市公司最近十年在回报投资者方面似乎“成绩斐然”,但实际情况却远没有表面的数字那样风光。

  首先,虽然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不小,但在庞大的融资规模面前仍难免相形见绌,如果考虑到红利税以及原始股东、机构投资者持有目前上市公司3/4股份的现状,普通投资者在最近十年获得的实际分红总额只不到1700亿元。

  如果说简单的分红总金额数据尚不足以说明上市公司在回报投资者方面的迟钝,那么另外两项数据就将A股市场最近十年悲摧的分红现状揭示得一干二净。 2001年时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总额为483.06亿元,年度分红为429.74亿元,分红占比高达88.96%。经过十年发展,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度分红占比却下降至16.30%。以上数据表明,可见近十年上市公司分红额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扩容带来的增量,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红利”并未在分红比率层面得到明显体现。

  此外,作为选股的重要参考,股息率也是衡量上市公司分红力度的一大标准。从2001年度开始我国市场股息率逐渐增加,2006年最高达1.91%,但随后就走上了下坡路,2007年降至0.7%,2008年的股息率为0.93%,2009年和2010年的股息率降至0.46%和0.55%。以2010年实施分红的1259家公司为例,以年度单位分红金额除以2010年年末股价,股息率高于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2.75%的的股票仅有42只,占分红公司数量比例只有3%。

  最近10年圈钱分红之最

  首发规模最大:农业银行

  2010年7月8日上市的农业银行的首发实际募资金额高达675.57亿元,不仅是A股市场最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同时也是A股市场建立以来首发“胃口”最大的上市公司。

  募资总额最多:工商银行

  虽然农业银行夺下了近十年最大IPO项目的桂冠,但与2006年上市的“师兄”工商银行相比,其“吸金”能力仍稍逊一筹,通过首发和配股,工商银行在最近十年总共筹资796.1亿元,位居两市各上市公司之首。

  分红最吝啬:南方航空

  2002年之后从未分红的公司有481家,但其中有些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有些上市时间过短,尚不足以说明相关公司缺乏分红诚意。但2003年上市的南方航空最近十年累计获利22.3亿元,却没拿出一分一毫的红利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巨资理财最牛:兆驰股份

  今年6月22日,兆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6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这样,今年以来兆驰股份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已达9.26亿元。而该公司2010年6月10日刚刚在中小板上市,IPO共募集资金16.33亿元,拿出募集资金半数投资理财产品,只能说兆驰股份钱太多!

  横财最难打理:海普瑞

  2010年5月6日,海普瑞以每股148元的天价,创下当时中小板新股发行历史最高纪录,募集资金净额57.17亿元,而该公司原本计划募资8.65亿元,实际募资59.34亿元,超募高达50亿元。面对飞来横财,海普瑞显然是有些头晕,竟将超募资金中的48亿元用来存银行,这无疑是对该公司高价发行的巨大讽刺。

十年后物价会上涨百分之几? 直线方程一般式 为什么A,B不全为零? 对于函数y=Asin(wx+a)(A,w,a均为非零常数) A物体动量变化量不为零,而其中某时刻的动量可能为零 a/8中,当a等于多少时,它的值为零? 为什么翻译“象个落汤鸡”为 like a drowned rat 如果n阶矩阵 A的行列式┃A┃=0,则A的特征值都不为零 。 若a、b、c为整数且不全为零,求证a+bsqrt(2)+csqrt(3)?0 树木丛生 a为非零实数,x为实数,则命题“x∈{-a,a}”是“|x|=a”的什么条件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C两地出发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 a向量点乘b向量小于零,则夹角为钝角? 零为偶数吗? 内能何时为零? 已知a.b.c为非零实数b+c/a=c+a/b=a+b/c=k求k的值 A.B两种商品价格比为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价格比为7:4.这两种商品的原来价格是多少? A.B两种商品价格比为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价格比为7:4.这两种商品的原来价格是多少? 如果n阶矩阵 A的行列式┃A┃0,则A的特征值都不为零 。 ( ) 设a,b为非零实数,试比较a+b分之2和根号下a的2次方+b的2次方分之2。 a除它的绝对值+B除它的绝对值, AB不为零 所有可能值有几个 若a,b,c为非零有理数,且a+b+c=0,试求|a|b/a|b|+|b|c/b|c|+|c|a/c|a|的值。(要过程) 若A,B,C,为非零实数且A+B+C=0求{A}B/A{B}+{B}C/B{C}+{C}A/C{A}的值 电势能为零,电势为零吗? 单质为什么化合价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