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录取通知书议论文:“不要做大官”温家宝何止告诫洋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31:25

个人点评:为什么大官劝他人和孩子别当大官?大官=教师爷?统治术?

“不要做大官”温家宝何止告诫洋学生?

4月27日下午,温家宝抵达吉隆坡,随即前往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校马来亚大学参观,并与该校学生进行对话。一名学生在问到温总理为何从政时,温总理劝告学生“要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中国新闻网11.05.27)

从地质专家,“转型”到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为什么要告诫洋学生“不要学我”也“不要做大官”呢?

温总理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不要学我”,也没有直接回答为啥“不要做大官”。温总理却谈起“为官论”。

他说: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一生为人民做好事,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一个人职务再高,如果不为人民办事,他终究会被人民所唾弃。“我的信念,就是不离开我的人民,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这是我对同学们的忠告,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温总理发自肺腑的话语,情真意切,实在令人感动。

想当官儿,想做大官儿的,很难“想着”人民、想着老百姓。当官儿,应该当“水到渠成”的官儿,应该当“磨练”出来的官儿。只有从底层一步步“自然而然”走出来的当官儿,他才能“一步三回头”,才能下倾百姓。这样“撸出来”的官儿,才能收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

想当官儿,想做大官儿的,必然总会“往上看”,总在思考为自己能当“大官儿”而“凿洞”、铺路。这样“打造”出来的官儿,很难为“人民办事”。“一个人职务再高,如果不为人民办事,他终究会被人民所唾弃。”温总理的箴言让人心窝子发了,让人眼窝发潮……

温总理回顾了自己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说:“我在大学读的是地质系,本科学了5年,又做了3年研究生,专攻地质构造。然后,我在中国西北的山区和戈壁荒滩工作了整整14个年头。”温总理说,“我工作的时候,没想从事政治,更没想过能担任中国的总理。如果说是什么机遇把我引向政治舞台,那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让我从山沟里走上领导岗位,担任了中国地质矿产部的负责人,然后我又进入到中央的决策机构。”

温总理虽身居高位,但是,他始终用自己的“信念”勉励自己:“不离开我的人民,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

“不要做大官”,温总理何止在告诫洋学生?分明也是在告诫我们中国的大学生、年轻人。

目前,我们很多大学毕业生,放弃自己的专业,出现“千军万马”争走公务员这根“独木桥”,实在值得人们思考。这里有青年学生主观“当官儿”的愿望,也有社会不公平造成的结果……

对此,我们的官员和大学生实在应该好好琢磨一下温总理的“不要做大官”论了!

 

19日,西南政法大学迎来60岁生日,上万名师生与四海宾朋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建校60周年。市委书记薄熙来到场祝贺,观看汇报演出,并即席讲话。(2010年9月20日《重庆晚报》)

  我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席话”是高质量的,且对人是很有启迪的。这正像报道所称,薄熙来短短20分钟的发言,会场内欢笑声不断,掌声20多次响起。他说,西政的廉政语录,最有精气神。特别是孙中山先生讲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大家静下心来琢磨,为什么一些地方官场风气腐败,不少人跑官要官,左右逢源,根子就是想当官,想往上爬。如果是想着干大事,而不是想着去当官,那些乱七八糟的毛病就会少得多。

  我感到,薄熙来这“一席话”,可贵之处是直白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事业能否成功,人生过得是否有意义,根本就在于做了什么“事”,而不在于当了什么“官”。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如果把志向定在当“官”上,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窄。而做“事”则是无限的,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事情可做,只要努力认真去干,平凡岗位上照样可干成大事。

  我们都知道,张思德是个普通的战士,芝麻大的官也不是,毛泽东却专门为他写了“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称赞他死得“重于泰山”;雷锋也是个战士,毛泽东号召全国军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普通战士虽做不了大事,但时时处处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时时处处想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干平凡的小事也便显得不平凡,也可说是做成大事了。

  我认为,薄熙来这“一席话”,可赞之处是为我们指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立志做大事,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眼里关注的是群众的冷暖疾苦、基层的实际需要、事业的长效推进,心中考虑的是如何谋事、如何干事、如何成事。而立志做大官,则是“官本位”思想的表现,以官为业,于是,就会为了“官位”不择手段,为了“官位”不惜犯错误、走歪路,最后就会成为“官”的奴隶,甚至蜕变为贪官、昏官,遭人民的唾弃。

  应该说,胡长清、李嘉廷、李真、丛福奎、郑筱萸、陈良宇之流,不能说他们从来就不懂得“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的道理,他们的失足就在于他们没有始终如一地处理好这个关系。他们的教训,我们要永远记取。

  正因如此,我觉得,品味薄熙来这“一席话”,会让我们得到许许多多的感悟,但有一点我们要记住:大事与小事、大官与小官,都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官,最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所以,做官有限,做事无限。对此,我们都要正视之、慎处之、妥为之。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省委书记汪洋29日上午应邀在广州接受小记者采访,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小朋友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关心支持少年儿童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5月,惠州市的中华小记者、广州市协和小学的百嘟嘟小记者分别写信给汪洋,邀请汪洋和他们欢度“六一”,并接受小记者的采访。

  采访前,汪洋给小记者出了一道题:“儿童节是怎么来的?”

  来自广州市协和小学的蓝一潇同学举手回答:“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儿童的屠杀有关。为了悼念全世界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大人们决定设立国际儿童节。”

  汪洋笑着给他打了80分,并称赞他:“我也是昨晚上网查了以后才准确知道的,想不到你们里面有高人!”为考验小记者们的组织能力、发言能力,汪洋请广州、惠州的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并推荐出代表介绍他们是怎样组织、策划这次采访活动的。经过5分钟讨论后,两地的小记者们推选出了代表介绍情况。

  汪洋请每个小朋友用笔写下自己的问题。大家很快就把问题交给了汪洋。“这样即使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回答所有问题,也能知道你们正在想什么。感谢你们帮我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

  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陈蔡瑜主持了采访活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小记者们把一个个充满童真但值得深思的问题抛给了汪洋。汪洋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提问,风趣幽默的回答赢得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采访结束后,汪洋作了讲话。“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看到了广东的未来。作为长辈,我对大家的表现感到满意,感到欣慰。”

  汪洋对全省少年儿童年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有理想。有理想,不是一定要孩子今后都要当大官挣大钱干大事。教育不能过于功利,不能把“有理想”变成一个很高的要求,这样会使孩子很焦躁、变得不幸福。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有理想就是要做一个有知识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