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25:37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 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前进的步伐,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 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对于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978年12 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 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征程, 开启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也开启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新阶段。与此同时, 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
上世纪80年代, 总政组织召开部分在京单位政治部门负责人座谈会, 研究讨论了政治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问题。会后形成的指导性文件, 拉开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序幕。从那时起, 各级政治机关添置了一批先进办公设备, 总政还先后组织开发了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纪检工作等业务处理软件, 改变了传统政治工作单纯依靠手工作业的落后状况, 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
上世纪90年代, 人民军队军事、后勤和装备保障领域的指挥控制系统基本建成, 并开始向集成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政治工作指挥系统建设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未能实现与军事、后勤、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同步发展, 陷入“说不上话、插不上手、跟不上趟”的尴尬处境, 引起了高层的密切关注。中央军委及总部领导指出, 政治工作一方面要为做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准备工作服务, 一方面也要用高技术手段武装政治工作本身, 要引进和运用计算机设备及技术, 建立政治工作的数控模型。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由此开始从平时转向战时、从办公自动化建设转向指挥系统建设。
在办公自动化和指挥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政治工作启动了信息网络化建设工程。1998年2月26日, 《解放军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海军建成我军第一个政工互联网”的消息,并加编者按指出: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政治工作,建成我军第一个政工互联网, 这是政治工作方式的一个变革”。1999年7月,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注意发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同年12月, 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正式开通使用, 紧接着全军各大单位、军事院校政工网相继问世, 并与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联通。
2000年10 月,总政治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军:“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官兵思想带来的深刻影响, 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 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2003 年12月, 新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正式提出了“政治工作信息网”概念, 并把管理政治工作信息网列为各级政治机关的职责之一。2005年5月,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托全军综合信息网开通全军政工网的通知, 同年10月正式开通运行。近年来, 总政治部在深入分析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 下发了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文件, 提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服从全军信息化建设全局、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从实际出发按信息化建设规律办事、面向部队服务官兵的原则, 从作战指挥手段、信息服务、日常办公、专项业务、数据工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 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建设任务, 有力地推动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30年来,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中与时俱进,成绩突出,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各级党委、政治机关牢牢把握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逐年加大经费投入, 切实解决了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推动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全军统一建立了组织、干部、宣传文化等数据库, 并不断予以更新丰富。许多单位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政工资料数据库, 初步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数字化、多媒体化, 改变了以往政治工作只有单一“文字信息”的状况。总政治部中心网站建有56个大型数据库, 开设50个频道、412个二级栏目, 数据总量达15000G以上, 页面访问总量超过15亿页次。全军政工网具备工作指导、新闻资讯、宣传教育、学习培训、交流互动、文化娱乐6 大功能, 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的新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广大官兵学习成才和文化娱乐的新空间。①
三是政治工作指挥平台开发建设有了新突破。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 全军相继开发研制了涵盖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 符合一线作战部队、预备役部队、参战民兵等多种使用对象要求, 适应战时指挥、平时训练和决策支持需要的政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 改变了以往政治工作在军事训练和演习中的尴尬局面, 促进了军事斗争准备中政治工作任务和功能的贯彻落实。
四是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攻防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的《政工条例》明确提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任务后, 政治工作指挥平台中随即增加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元素。各部队依托全军政工网, 积极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教育和培训。高性能计算机等信息化装备也在“三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战模拟实验室已基本建成, 网络心理攻防能力大幅提升。
五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军各级政治机关普遍加大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并通过院校送学、在职培训、鼓励自学、岗位轮换和实践锻炼等途径, 普及信息知识, 提高现有政工人员的信息素养, 培养造就了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工信息化人才, 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30年来,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加强横向合作与交流。在谋划和展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问题上, 无论是高层政治机关还是所有政治院校, 都面临巨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难题。有的单位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理论和技术突破, 得益于参加全军多家单位的联合开发,集智攻关, 破解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缺乏必要的理论、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尤其应重视加强横向合作与交流。这是弥补自身理论和技术不足, 提高建设质量效益, 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积极举措。
二是坚持信息主导原则。人民军队30年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 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必须坚持信息主导原则, 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主要目标。要克服片面追求技术配置数量和档次的非理性做法, 确立信息资源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 把充分开发利用政治信息资源作为出发点, 把争夺制信息权、保护好军队政治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必要时攻击和破坏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作为主要目标和评价指标。
三是注重基础研究和实践积累。经过30年的发展探索,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目前缺少的并不是认识和热情, 也不是理论和技术, 而是基础研究与实践经验。要想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政治工作中来, 并且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 就必须注重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基础研究, 不能止于纯粹的理论设计或停留在目标价值讨论的表层, 而必须细化建设目标和标准, 强调通过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 不断获得真知,探索和掌握规律, 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项具有专业挑战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 不可能完全照搬照套现成的技术模式,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工作的融合。经验表明, 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政工专家的主导性作用始终不可替代, 实现政工专家和技术专家优势互补非常必要。因此, 必须注重引进具有宽广视野和综合思维的优秀技术人才充实政工干部队伍, 增强整体素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突出信息化建设使用效益。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使用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目的。没有建设, 信息化就不能进步和发展, 光建不用, 或建了没用, 建设就失去价值和意义。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生命力在于使用, 通过使用才能出效益、出战斗力, 也才能及时发现不足或缺陷, 促进发展和完善, 形成开发、应用、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 人民军队面临着建设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大力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创新改进政治工作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军事工作中的功能作用, 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一, 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深入推进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科学技术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加速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深刻变革。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共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面部署, 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时带来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巨大空间。与此同时, 也要看到,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效益不高, 发展不平衡, 整体水平低, 与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不仅是时代要求, 更是使命责任。要树立世界眼光, 坚持科学规划, 优化顶层设计, 理清发展思路, 突出工作重点, 着力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不断提升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二, 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为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呈现一体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要求必须加强和深化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要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内涵和体系研究; 深化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需求分析研究, 深入研究和扩展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需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加大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需求分析方法的研究力度; 要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标准研究, 实现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标准的规范与统一; 要加强心理、管理等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复杂现象、环境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和处理, 促成信息化更高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三, 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推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为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是具有专业挑战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复杂工程,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在30年建设的基础上, 要利用系统建模技术, 破解政治工作建模难题; 利用信息资源整合技术, 科学配置整合信息资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政治工作信息系统智能水平; 利用仿真技术, 提升政治作战模拟训练水平; 利用多种网络技术, 提高政治工作网络信息服务质量。
第四, 着眼基层部队需求, 发挥机关和院校优势, 积极推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资源和成果向基层部队延伸, 为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30年来, 尽管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 但存在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现象, 甚至形成局部短板和死角, 基层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要进一步推动政工网进基层进连队, 扩大网络末端覆盖面, 将政工网信息传输到偏远地区连队; 要增加基层上网电脑数量, 采取上级配发、基层添置、官兵自购等途径, 逐步改善基层上网条件; 要充分发挥机关、科研院所的信息资源优势, 加快政治工作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 为广大基层部队官兵提供便捷、快速服务;要集中力量开发政治工作通用和专用日常办公软件, 提高办公效率, 开发政治工作“游戏”软件,更好满足基层官兵学习和文化娱乐需求; 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下基层活动, 编写适合基层官兵需要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实用教程, 定期派人到基层部队开展信息知识技术的普及讲座, 推广信息技术帮扶结对活动, 积极为基层部队培训信息化骨干, 为基层提供优质信息和智力服务。
第五, 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 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 培养大批高素质信息化人才, 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是深入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动力。要明确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高水平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 加强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与军队政治工作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升政治工作人才的科技素质; 要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依托院校的学科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努力为部队培训政工信息化人才; 要把岗位锻炼与学习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岗位实践是提高能力的最好舞台, 学习培训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 鼓励广大政工干部积极成才; 要采取多种措施关心从事政治工作信息化干部的进步, 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投入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有前途、很有作为的光荣事业, 力争培养锻炼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 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新局面提供强大人才保证、智力支持。
作者: 龙方成,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所长; 廖达炎,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