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时金融是非法融资么: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56:40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2009-02-25 16:47:52)转载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医

健康

 三、西医治疗
  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尽量找出病因,治疗根底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均须
通过肾活检明确其病理改变类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PNS的
治疗不应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趋势
与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防止肢体
静脉血栓形成。
    2.饮食治疗限钠是治疗PNS水肿的基本措施,水肿时摄钠量为2~3g/d;蛋白
的摄入量多主张肾功能正常者以1.0g/(kg·d)为宜,肾功能不全者予以优质低蛋白饮
食[0.65g/(kg·d)];脂肪的摄人,宜少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多食富含不饱
和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的饮食。
  (二)对症治疗
  1.利尿治疗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襻利尿剂及渗透性利尿剂。临
床常并用噻嗪类利尿剂和潴钾利尿剂,一方面可提高利尿效果,一方面可减少钾代谢紊
乱。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输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强利尿,但不
宜过多过频,防止肾小球出现高滤过,反而加重肾损害。
    2.降脂治疗对单纯饮食不足以改善高脂血症时,需用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
物有胆酸结合剂、烟酸、丙丁酚、洛伐他丁、辛伐他丁等。
    3.减轻蛋白尿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即可致成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
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对症性地减少PNS患者的大量蛋白尿,有时也有必要。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有较强的抗蛋白尿作用,可能与其降压、舒张球后血管
及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有关。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的降尿蛋白效果。
  (三)免疫调节治疗
  1.糖皮质激素该药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国内多主张在运用该药时,起始量要足,减撤药要慢,维持
用药要久。根据激素治疗的反应,对PNS可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12周内肾病综
合征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无效型”3种。
    2.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CTX)、苯丁酸氮芥是较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常规用
量为CTX以2mg/(kg·d),共8周,累计用量不超过150mg/kg;苯丁酸氮芥推荐用
量0.5mg/(kg·d),累积总量7~8mg/kg。以上药物1年内不能使用2次。细胞毒类
药物常用于“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无效型”PNS,若非激素禁忌,一般不首选及单独
应用此类药物。
    3.环孢霉素(CsA)  在CTX、苯丁酸氮芥等药物无效时,可选用CsA。它不同于
烷化剂.烷化剂对免疫细胞的抑制缺乏选择性,而CsA具有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近
年来开始用此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CsA最大优点是减少蛋白尿及改善低蛋白血
症疗效可靠,不影响生长发育和不降低白细胞。其副作用主要是肾、肝毒性。一般起始
剂量在5~7mg/(kg·d),国内有人推荐5mg/(kg·d)。见效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
3~6个月。
    总之,PNS至今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最好能根据病理类型施治,疗效与病理类型
有关。MCN及轻度MesPGN多对激素敏感,可单用激素,复发者或疗效较差者,可并
用细胞毒药物,应力争将PNS完全治疗缓解。对早期MN(钉突形成前)约60%可经
治疗缓解,因此,应该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积极治疗;钉突形成后的MN一般治疗困
难,常无疗效,对其治疗与否看法不统一。MPGN、FSGS及重度MesPGN无良好治
疗措施,有主张先给足量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正规治疗,疗程完成后不管疗效如何,均应
及时减撤药物,可保持维持量激素及血小板解聚药长期服用,虽多数病人不能获得缓
解,但可能延缓肾功能减退。
  四、名医、专家经验方
  1.加味阳和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黄春林)
  组成:肉桂3g,熟地黄30g,鹿角胶9g,干姜1.5g,麻黄1.5g,白芥子6g,甘草
3g,黄芪30g等。制成低糖颗粒冲剂,每次3包(含生药10g),每日1次,连服8周。
    主治:温阳益气,利水消肿,活血祛瘀。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脾肾阳虚兼水湿
瘀阻者。
    方解:本方由阳和汤原方加黄芪、益母草组成。方中肉桂温补命门之火为主药;辅
以熟地黄滋阴补血,于阴中求阳;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干姜温中回阳,助肉桂加强
温阳之功;佐以麻黄发汗、利水消肿,具“开鬼门、洁净府”之效;白芥子温中利气,
散结豁痰;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为使;加黄芪益气升阳,利水消肿;益母草活血祛
瘀,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利水消肿、活血去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
实:肉桂、熟地黄、鹿角胶、干姜、麻黄、甘草、黄芪均有抗变态反应性炎症作用,其

抗炎作用多与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熟地黄还能对抗连续服用激素后血浆皮
质醇浓度的下降和肾上腺的萎缩,防止激素的副作用,并有抗凝和利尿作用;甘草则能
减少激素撤退时的反应;肉桂还能提高血清白蛋白;鹿角胶能增强肾脏的利尿功能,并
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麻黄有发汗和利尿作用;黄芪能明显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胆固
醇,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运情况,增加尿量;白芥子也有报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其机制可能与对抗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关;益母草则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各个阶段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排钾利尿作用。可见,从单味药理来看,本方既有肾上腺皮质
激素样作用,又能减少其副作用和依赖现象,且有利尿、抗凝、提高血清白蛋白的
功效。
    加减:若心悸、唇绀、脉结代者,则甘草改为炙甘草30g,加丹参20g以活血通脉
定悸;若喘促、汗出、脉虚面浮者,宜重用人参l0g(另炖),加五味子6g、煅牡蛎
20g,以益气固脱,宁心定悸。(广东省中医院)
    2.消水肿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者(王自敏)
    组成:益母草、玉米须各30g,金钱草、篇蓄、车前草各15g。水煎服,日1剂。
    主治: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用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者。
    (王自敏,吕宏声,刘玉宁主编.中西医临床肾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173~175)
    3.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王钢)
    组成:茯苓15g,益母草15g,芡实15g,泽泻15g,白茅根20g,白术10g,桂枝
6g,甘草6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
    主治:温肾益气利水。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王钢主编.专科专病治疗丛书·肾
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0~298)
    4.消蛋白方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王自敏)
    组成:丹参30g,石韦、益母草、黄芪各15g。长期蛋白尿不消者,重用石韦及黄
芪。水煎服,日l剂。
    主治:益气活血,清热利湿。用于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者。
    (王自敏,吕宏声,刘玉宁主编.中西医临床肾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173~175)
    5.活血补肾利湿方治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证(冯桂梅)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杜仲、牛膝、仙茅、淫羊藿、车
前草、泽泻等为主组成基本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3~4个月。
    主治:活血化瘀,补肾利湿。治疗肾病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证。
    疗效观察: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治愈6例,好转47例,无效7例。(王钢
主编.专科专病治疗丛书·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0~298)
    6.叶氏消白固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尿蛋白经久不消(叶传蕙)
    组成:芡实15g,金樱子15g,茧丝子15g,桑螵蛸15g,白茅根30g,石韦15g。
    主治:清热利湿固摄。适于肾病综合征尿蛋白经久不消。
    [刘玉宁,王立,郭立中.叶传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中国中西医
结合。肾病杂志,2002(8):439]

五、单方验方
  1.鲤鱼汤鲤鱼1条,去鳞皮及内脏,加入少许砂仁、薏苡仁、生姜、蒜。共放
蒸笼中,不放盐蒸,每日食1条鱼。
    2.黄芪粥黄芪30g,砂仁3g,赤小豆9g,糯米30g,金橘饼2枚。取水600ml,
先煎黄芪20分钟,去渣,入砂仁、赤小豆,煮30分钟后再加金橘饼、糯米煮成稀粥,
分2次服,每日1剂,每次服药粥嚼橘饼l枚。
  3.水蛭粉水蛭研细粉装胶囊,每次lg,日3次,151服。
  4.黑大豆丸  黑大豆250g,山药60g,苍术60g,茯苓60g。共研细末,和蜜为
丸,每服6~9g,1日2~3次。
    5.小叶石韦茶小叶石韦30g,水煎代茶饮,日服2~4次,连服数月。
    6.消尿蛋白方黄芪30g,龟甲30g,山药15g,薏苡仁15g,玉米须30g。水煎
服,日1剂。
    7.益。肾汤(李晏龄)  黄芪15g,石韦15g,玉米须30g,白茅根30g,川芎9g。水
煎服,日 l剂。
  8.民间方鲜车前草60g,鲜玉米须60g,水煎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适用于
肾病综合征湿热壅滞。
    9.田螺盐捣烂敷脐有消退腹水和水肿之功。用法:将活田螺与盐捣烂炒热,放
置于9cmX 9cm薄塑料膜上,敷脐下气海穴,外用绷带包扎,每日换1次,直至腹水消
退为止。须注意防止烫伤。
    ◆医案精选
  一、赵绍琴医案——温阳散寒通络治肾病综合征
  王某某,女,68岁
  初诊:患者病水肿已3年余,时轻时重,经某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服中西药无
效,近2月来水肿加剧,下肢尤甚,几乎难以行走,由其女搀扶前来就诊。患者面目一
身悉肿,按之不起,下肢肿甚,面色白而虚浮,眼睑难以开启,两眼如线状,肚腹肿胀
如鼓,自觉胀满,小便不利,大便艰涩难下。诊其两脉沉迟涩滞,如病蚕食叶状,关尺
脉虚微若无,舌胖质嫩色淡,舌苔白腻滑润有液。一身关节沉重,动则作痛。检视其前
所用方,不外五皮、五苓、肾气丸之类,然均无效验。
  [辨证]中阳不足,寒湿阻络,三焦不畅。
  [治法]温通散寒,疏通络脉。
  [方药]  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吴茱萸10g,干姜10g,肉桂6g,川椒
6g,细辛6g,茯苓lOg。3剂。
  二诊:4日后患者自己步行前来就诊,既不需人搀扶,也不需扶手杖。观其肿势已
消之大半。患者自述服前方1剂后,至午夜腹痛作泄,下如稀水,连续3次,其势如
注,总量约5000ml。因其泻势甚猛,家人甚为担忧,意欲前来急诊,后因见其泻后自

觉舒适,且精神尚佳,遂较放心观察。泄后安然入睡,次日服第二剂药后又泄3次,约
3500ml。第三剂服后又泄水2次,约2000ml。3日之内,水肿日见消退,精神日增,
饮食知味。已能自主活动。遂来复诊。再诊其脉已由沉迟涩滞变为沉缓濡滑,按之已觉
力增,舌白水滑之象已减。说明三进大剂温热,阳气已得振奋,驱逐阴寒水湿之邪由大
便泄出,此为三焦畅通之象。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仍以前法继进,温阳益气,崇尚制水
之法。处方:附子30g,吴茱萸lOg,干姜lOg,桂枝lOg,川椒目6g,黄芪30g,党参
20g,白术lOg,茯苓10g。5剂。
    三诊:药后水肿全消,面色渐转红润,精神日增,饮食睡眠均佳,二便如常,行动自如,
能协助家人干些轻活,脉象沉软濡滑,舌白苔润。寒湿虽去,恐其复来,为拟丸药处方,常
服以资巩固。处方:黄芪60g,党参60g,附子60g,干姜20g,吴茱萸lOg,肉桂lOg,当归
30g,白芍30g,熟地60g,川芎30g,白术30g,陈皮20g,茯苓60g,炙甘草30g,鹿角霜20g,
鸡内金30g。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午、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下,
如遇感冒发热可暂停。上药服完后,身体日渐强健,水肿未再反复。
    按:此为阴水肿,缘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闭阻络脉,气血不得流通,三焦不得
通畅,水湿无由泄越,溢于肌肤而为。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概指此言。
其证肤肿按之没指不起,肌肤四肢沉重发凉,时时畏寒,口淡不渴,舌胖质嫩,苔白水
滑,脉象沉微,按之无力。治疗此证当以温阳为先,使阳气振奋,则寒湿自去。观本案
服温热回阳剂后,由大便泄水如注,其理即如《伤寒论》所云“由脾家实,腐秽当去故
也”。其方用淡附片、淡干姜、淡吴萸三者合用,名三淡汤,最善温阳散寒,是师门口
授心传之经验方,为治疗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之阴寒证之要方。再合辛甘大热之肉桂温
阳化气,走窜行水之椒目,温经散寒之细辛,健脾利水之茯苓,故能振奋脾肾之阳气,
而泄寒湿之壅盛。此证以温阳为急,故不可加入阴柔之药,若援引张介宾阴中求阳之
例,加入熟地等补肾滋腻之药则误矣。故初诊、二诊皆不用之。水肿消退之后,以丸药
善后调理则可用之。此间道理,细细揣摩,自可明之。(彭建中,杨连柱.赵绍琴临证
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98)
    二、时振声医案——健脾行气利水治肾病综合征
    钟某,男,23岁,住院号17337。因眼睑及下肢浮肿1月余而住院。同时尚有腹胀
尿少。查体:血压130/100mmHg,眼睑浮肿,心肺无异常,两胸下部叩浊,腹部膨
隆,腹水征明显,腹围76cm,下肢亦有明显水肿。化验:尿蛋白(4+),红细胞O~2
个,白细胞O~1个,颗粒管型O~1,透明管型O~1,胆固醇定量为748mg %,白蛋白
1.2g%,球蛋白2.Og %,胸透示两侧胸腔积液。
    [辨证]脾虚气滞。
    [治法]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初以健脾行气利尿为治,尿量由400ml增至1000ml以上。后合并用禹功
  散攻水,每日1次,每次lOg,共3次。20天后腹胀减轻,因泻水后小便减少每日仅
  350~500m1,以后单纯以行气利水为治,用五皮饮加木香、槟榔、厚朴、茯苓、泽泻、
  滑石等缓图。结果尿量又增至1000~1500ml,浮肿逐渐消退,20天后腹水征(一),
  腹围66cm。惟尿蛋白仍为(3+)。红细胞及白细胞各O~2个。

   按:本例为脾虚气滞水肿,经健脾行气利水后,尿量增加。其间配合小量攻泻逐水
法,以禹功散(黑白丑、小茴香、木香)泻水3次,攻补兼施,以后又以行气利水为
治,终于使水肿消退。攻泻逐水法现在不作为常法应用,因为攻泻可以伤正,大剂量攻
泻逐水,可使正气更虚,反而不利病情,小剂量虽然可用,但必攻补兼施,且应间断应
用,庶可不致伤正,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时振声主编,时氏中医肾脏病学.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944)
  三、祝谌予医案——培补脾肾治疗水肿证
  杨某,男性,18岁,华侨,病例号C155129。
  1978年4月5日初诊。主诉:全身水肿2年余。患者2年前因水肿伴大量蛋白尿
在国外确诊为肾病综合征,间断服用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故来诊。刻时口服泼尼松
40mg/d,检查尿蛋白(3+~4+),24小时尿蛋白定量>3g。
    现症:双下肢明显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尿量不少。形体虽丰但弱不禁风,极易感
冒后咽痛。疲乏无力,腰酸膝软。舌淡胖,舌尖红,有齿痕,脉沉细。
    [辨证]脾肾两亏,水湿内停。
    [治法]培补脾肾,利水消肿。
    [方药]六味地黄汤、防己黄芪汤加减。生、熟地黄各10g,五味子10g,山药
10g,牡丹皮10g,茯苓25g,泽泻10g,黄芪30g,防己lOg,白术lOg,炙甘草5g,
石莲子15g,车前草30g,旱莲草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前方加减服用30余剂,患者自觉体力增加,感冒次数减少,水肿减轻,化验24小
时尿蛋白定量2.3~3.2g。守方再加菟丝子15g。续服45剂,患者水肿大减,体力基本
恢复,经常去院内花园锻炼,查尿蛋白(一)。口服泼尼松减至30mg/d,前后服药共
计90余剂,经治3个月,患者水肿消退,化验24小时尿蛋白微量,口服泼尼松减至
20mg/d维持,乃将原方稍事加减,改配丸药,缓图收功。
    按:前贤论治水肿,总不离乎肺、脾、肾三脏。如张景岳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
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
治在脾”。可知攻水与补虚乃治疗水肿两大法则。本案病程两年,肿势严重且正气已虚,
治之较难。若径用攻逐利水之法,虽可取快于一时,但复伤正气,终非良策。祝师认
为,肾病综合征从中医辨证分析多呈本虚标实之证,由于脾虚不摄,肾气不固,精微物
质下泻所致。(董振华,季元,范爱平.祝谌予临床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96)
  四、邓铁涛医案——补脾益肾涩精法治肾病综合征
  梨某,男,22岁。
  初诊:1980年3月16日。主诉:几个月前脸部浮肿2次,均未治疗而自然消退。
今年2月3日,眼睑、头部出现水肿,渐蔓延至全身而住院,西医诊为慢性肾炎急性发
作,经用激素、利尿药与五苓散、五皮饮等治疗,水肿在l周内消退,而后隔日服泼尼
松80mg共50余天,其中加服环磷酰胺半个多月,但蛋白尿持续,逐渐出现激素副作
用,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而发红,脸上长痤疮,两颞有搏动性头痛,服安眠药始能人睡但

易惊醒,易兴奋激惹,头发脱落。
    诊查:现尿蛋白(3+)或(4+),眠差易惊,头发脱落,食欲一般,大便正常,
小便稍少,色淡黄。口微苦,不渴。舌边尖略红,有齿印,苔灰黄浊腻。脉弦滑,左关
尤甚,重按无力。
    [辨证]脾肾亏虚,精微下泄。
    [治法]补脾益肾涩精。
    [方药]黄芪15g,玉米须30g,山药30g,茯苓皮15g,生薏苡仁30g。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服上方药1周后,小便蛋白(++);2周后,小便
蛋白(+);3周后,小便蛋白(+);第4周后,小便蛋白(一)。以后连续服药3周,
小便蛋白都是阴性。嘱其以后仍服此方药,酌加龟甲,以图巩固(治疗期间仍隔天服泼
尼松80mg,曾因预防感冒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
    按:本病从辨证审视,其蛋白尿与脾肾两脏关系最大。脾气散精,肾主藏精。脾气
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而布运全身,水谷精微反与湿浊混杂,从小便而
泄。肾气不固,气化蒸腾作用减弱,亦致精气下泄而为蛋白尿。故治此病,常以补脾益
肾涩精,恢复脾肾功能而收效。(邓铁涛著.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1998.156)
  五、汪承柏医案——温阳利水、益气固肾治水肿证
  现病史:患者于1978年5月发现全身浮肿,查“尿蛋白强阳性”,以“肾炎”住
院,医院用环磷酰胺、泼尼松、中医辨证等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停用泼尼松后立即
出现反复,再次服用泼尼松40mg/d,因未能减轻浮肿及蛋白尿而来京求治。在京期间
因急性细菌性痢疾住本院,l周内痢疾治愈,为治疗浮肿、蛋白尿而要求会诊。 
    主证:全身浮肿,蛋白尿半年,自汗气短,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质
淡,苔黄腻,沉细。
    实验室:血浆白蛋白/球蛋白2.21g/1.96g,尿蛋白定性(2+~4+)。   
    [辨证]脾肾阳虚,阳虚水泛。
    [治法]温阳利水,益气固肾。
    [方药]真武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熟附子lOg,肉桂末3g(冲服),茯苓30g,
炙黄芪30g,山药30g,川芎15g,当归15g,芡实20g,升麻6g,黄芩15g。
    病人人院后继续用泼尼松40mg/d,加用中药后开始递减:11月15日减为30mg/
d,11月24日20mg/d。
    二诊:1978年11月14日。服上方5剂,尿量渐增,每天3600~4900ml,水肿明
显减轻,体重下降7kg,腹围由94.5cm减至88.5cm,纳可,睡眠较前明显好转,肢冷
减轻,舌尖微红,脉沉细,调整处方如下:炮附子12g,肉桂粉5g(冲服),余药同前。
1978年11月20日查血浆白蛋白/球蛋白3.22g/1.60g,尿蛋白微量,体重70kg。
    三诊:1978年12月26日。自我感觉良好,舌脉同前,查血浆白蛋白/球蛋白
4.11g/2.60g,尿蛋白阴性。将炮附子加至20g,余药同前。因患者急于出院,嘱出院
后将泼尼松缓慢减量,继续服中药治疗。其后通过去信联系3年,1年内停完激素,尿
蛋白保持阴性,未再出现浮肿,健康状况良好,3年后未再联系。

  按:本病属中医水肿范畴。《奇效良方》中云:“水之始起也,未尝不自心肾而作”。
《景岳全书·肿胀》篇中说:“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而水为至阴,故其
本在肾。”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甚,必损其阳,故脾虚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肾阳
衰。人体水液的气化、输布,主要由肾阳的蒸腾、推动来完成。若肾阳虚衰,则水液的
气化失常,出现周身水肿。肾阳不足之水肿症状,有周身浮肿,腰痛膝软,畏寒肢冷,
小便不利或夜尿特多,舌质淡白,而尺脉弱。《丹溪心法》中将此种水肿归之于“阴
水”。本例根据临床见症,完全符合肾阳虚之水肿。
    对水肿的治疗,张景岳强调调补脾肾之重要性。称补益为治水肿的“正法”。张氏
在《景岳全书·肿胀》篇中说:“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补脾肾,正
法也”,金匮肾气和真武汤为常用方。
    本着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考虑到其严重水肿系因血浆蛋白过低,而低蛋白血症又
为大量蛋白丢失所致,尿中丢失有形成分系。肾气不固。结合其为脾肾阳虚,以附子、肉
桂温阳化气以行水消肿;用芡实、山药以固肾而保留蛋白;用当归、川芎补血行血达到
血行则水行之目的;重用黄芪30~60g,有利尿消肿、消除蛋白尿作用,配用茯苓其作
用尤为显著;《经验良方》载:“黄芪半两,茯苓一两,有利湿、益气作用。”伍用升麻,
既可升提中气,又可加速下肢水肿之消退。(陈可冀主编.中医药学临床验案范例.北
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195)

 

 

摘自《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泌尿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杨霓芝  黄春林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