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伦桑资料:德国:一流品质的榜样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54:52
德国:一流品质的榜样路径  100多年前,“德国制造”曾是英国人为了区别外来产品而为德国人烙上的标签,一战之后更是成了耻辱的标志。然而,“德国制造”最终成为了高质量、高技术和高品味的代名词,直到今天世界市场仍对其趋之若鹜。这要归功于德国人将其严谨的性格融入到了制造工艺、政策制定和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中。

 

严谨的“高级工匠”

 

  汽车及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是德国的四大支柱工业产业,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技术门槛高。在“德国制造”旗舰下的众多品牌都属于这些领域: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西门子、博世、拜耳、巴斯夫……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显示,在各自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1300家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上。

 

  当服务业和IT等新兴产业不断成长的同时,曾经有许多人预言德国这样依靠传统工业的老资本主义国家将衰落。而事实上,德国风格严谨的制造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同步增长。例如,2007年,德国汽车行业销售总额2900亿欧元,其中出口率近70%,同比增长10%;机械制造业销售总额1900亿欧元,同比增长13.8%;化工业销售总额1740亿欧元,增长7.8%;电子电气业销售总额则为1830亿欧元,也实现了2.9%的增长。

 

  如果仔细观察德国制造业的特点,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德国制造”的优势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及优秀的售后服务等因素。例如,德国著名的清洁器械公司凯驰能够提供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和污染的非研磨清洗方案,并且提供专业团队执行清洗任务,因此能够胜任如清洗美国国会山总统头像这样要求极高的任务,目前凯驰更参与世界文化发展赞助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对著名历史建筑进行清洗。因此,尽管凯驰的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许多,但仍然订单不断。

 

  如果说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是世界工厂,那么德国就是专门为世界工厂提供专业设备的“高级工匠”,这就避开了与劳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且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另一个保证“德国制造”优势的措施就是严谨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著名的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重要成员,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例如,最著名标准之一就是1922年制定的DIN476号纸张规格标准,包括A4、A3等常用规格。这些标准严格限制了企业的一举一动,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政府“偏爱”中小企业

 

  德国是非常爱护自己的企业的,但这并不体现在德国政府为跨国企业们提供了多少便利,而在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大力扶持。据德国波恩中产阶级研究所调查显示,2008年德国中小型企业约362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7%,雇用员工占总人数70.5%,提供83.1%的学徒培训岗位,净产值占47.3%。可以说,中小型企业才是“德国制造”的真正支柱。

 

  在细分化市场中的精确定位是中小企业的制胜法宝。与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相比,德国中小企业大多专注于单一领域,但却能将自己的优势推向极致而占领全球市场,如全球最大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海瑞克股份公司、以钢化玻璃自动门和玻璃系统技术领先世界的多玛公司、畅销全球的内窥镜生产商Aesculap公司等。在众多听起来奇奇怪怪的专业机械领域,德国人往往都是领军者。

 

  事实上,世界上很少国家会像德国这样,将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定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德国明确规定“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是德国经济政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并为此甚至不惜限制大型企业。

 

  1958年成立的联邦卡特尔局就是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又称《反垄断法》)的实施者。该部门的主旨就是“限大促小”,禁止大型企业以压价或提价等不正当手段打击限制中小企业。例如2009年末,卡特尔局就对咖啡壶制造商美乐家、达乐麦耶和沏宝进行了高达1.6亿欧元的罚款——因为这几家公司至少在2000年初就在产品价格的水平、范围、时间等问题上进行了秘密协商。

 

  德国政府还简化了中小企业在申报税收等方面的繁琐程序,将上交财务统计报表公司的年利润门槛由以前的35万欧元提高到了50万欧元,将中小企业的国家管理费用降低到营业额的百分之四至六。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跨出国门,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为中小企业初期出口业务提供的贷款保险、定期组织信息发布和交流会议、给予参加各种会展补贴等。

 

技术优势功不可没

 

  德国的弗朗霍夫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令德国企业有着令人惊讶的新产品速率。德国机械制造商在过去3年时间内,三分之一的盈利都来自于新产品。

 

  例如西门子公司即使在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投入创新研发的资金仍达到39亿欧元。在位于欧美、亚洲等地的30多个企业机构中,超过3万名研发人员当年贡献了7700多项发明,提交了4200多项专利申请,其拥有的专利总数已达5.6万多项。西门子目前的产品种类中有四分之三是最近5年内研发的产品。

 

  与西门子相比,德国体育用品行业巨头阿迪达斯公司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更快。2009年阿迪达斯的全球营业额中约80%来自当年新上市的产品,面市超过3年的产品所带来的营业额只占3%。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不断追求更佳,在研发方面不断进行前沿性革新,才使阿迪达斯获得了国际足球界的长期信赖,连续10届为世界杯提供比赛用球。

 

  这一成熟的创新机制得益于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除了各大学和高等技术学院外,还有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劳恩霍夫学会、亥姆霍茨学会、莱布尼茨学会等诸多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中的大多数在从事科技创新的同时,本身也积极推广自身的技术成果以引导技术转移,许多研究所本身就设有市场部门。再加上德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形成了德国庞大的技术转移机制。

 

  此外,德国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历史上先后出台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担计划》、《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小型企业服务投资促进计划》、《工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增长促进计划》等多项政策,为企业大胆投资科研做了良好的铺垫。而在学术界方面,德国多次修改《德国高校总纲法》,尽可能增加其接受企业界研究项目委托的积极性,并提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诸多有利条件以支持其研究,为前沿技术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扫清道路。

 

来源:2010年10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