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4欠王:原生态水稻的种植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57:35
原生态水稻的种植实验作者:骆战红 陈…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数: 74 更新时间:2011-3-1

  玉环县农民王仕奇因为种植“黄金谷”,在他所在的大麦屿街道隔门村出了名。

  去年,王仕奇和朋友梁平合伙试种了1.1亩名叫“黄金谷”的晚稻,种植时不施肥、不喷农药、不除虫,只给足量灌水,秋收时,收割了290公斤黄澄澄的稻谷。

  欣喜的王仕奇决定,今年将“黄金谷”的种植面积扩大到7亩。这段时间,王仕奇将“黄金谷”分批碾成稻米,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并积极与上海的超市联系,试探市场。

  不施肥,不喷药,不杀虫

  在隔门村找到王仕奇的“黄金谷”稻田不算太难,就在一个朝南背北的弧形半山岙里。这是一块四五年没人耕种的荒地,周边都是红薯地。

  老王的种稻方法很特别,坚决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不杀虫。这让帮工的老农民王青祥十分疑惑:“这样种稻,会有收成吗?”

  68岁的王青祥是王仕奇的叔叔,除了帮忙王仕奇管理这片“黄金谷”,自己在山下也种着1亩多晚稻。去年播种时节,他给两处稻田都按一亩1公斤多谷种的老规矩撒种。可是在稻子成长期,自家的稻田共施了三次肥,喷了五次农药,杀了两次虫。而山上的“黄金谷”,王仕奇只让他除了两次草,每隔十来天去看一下田水有没有干,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

  “稻子长穗时,田里也出现了一些卷叶虫、稻心虫,可他就是不准我喷药。” 王青祥说。

  到了秋收,1.1亩的“黄金谷”的产量是290公斤,这让王青祥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产量也大大超出了王仕奇和梁平的预料,“我们的谷种从安吉引进,那儿亩产只有两三百斤。”

  山上的“黄金谷”意外增产,王仕奇分析这可能与田边地头盛长的辣蓼有关,“这种植物有防稻虫的作用,而辣蓼对水稻生长不会有影响。”为此,王仕奇决定今年将邻近的7亩荒地全部垦种上“黄金谷”,四周则种上辣蓼,看看能不能再增产。

  米质很不错,价格有点高

  玉环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黄日贵得知王仕奇试种“黄金谷”的消息,特地跑去现场了解。“这种水稻应该属于粳稻,属于有机类的农作物。但因为不施肥,水稻的产量只有普通杂交水稻的四分之一,这样算起来在经济效益上没有太大的优势。”

  77 岁的黄樟福老人在邻地种着几亩番薯,谷子收上时,他也好奇地去看过。“谷子很饱满,米质很不错,还有一股天然的清香,但是产量太低了,一家人怎么够吃?”

  王樟福老人一家六口人,家里种着2亩多水稻,去年亩产达500多公斤,刚好够口粮。乡亲们给王仕奇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他一家三口来算,每顿饭都吃有机大米,单单米饭就要吃掉30多元钱,一天就近100元。

  王仕奇说整个种植过程,投入了种子费与4天的人工费用计500元,而“黄金谷”若按当前优质有机稻谷的市价每公斤50元计,亩收入应在1.2万元左右。“现在农作物污染这么严重,我们就是想试验一下,农作物的原始生长方式能否保存下来,自然的农耕方式能不能适应现代?”梁平说。

  听说“黄金谷”盛产于日本,这段时间,梁平正想办法联系,争取今年和王仕奇出国去考察一趟,“我们想学学,他们是怎么提高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