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白止真人照片:“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下篇)之二 - 聊城阳光的日志 - 网易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06:25
申请奖学金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申请到奖学金,是出国留学最关键的一步。

    有一些私人基金会和国际组织,向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比如,联合国、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OAS(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美洲国家组织)、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s(国际通讯联合会)、 the Soros Foundation(索罗斯基金会)、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世界基督教联合会), 等等。

    其实,直接向美国大学申请奖学金,可能相对还容易些。

    下面是根据《大学招生非官方指南》一书提供的给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最多的36所美国大学:

                        校名                           每年提供的奖学金人数

    1.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982

    2.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 & M College            506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业和机械学院)

    3.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Stanislaus               478

      (加州大学斯坦尼斯罗思分校)

    4.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Lincoln                       464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5.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西弗吉尼亚大学)               450

    6. University of Bridgeport(桥港大学)                     380

    7. Drexel University(德雷克塞尔大学)                      304

    8.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298

    9.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245

       (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1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olorado(南科罗拉多大学)        235

    1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201

    12.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

        (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

    13.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俄亥俄州威斯利亚恩大学)       197

    14. D'Youville College(D 犹维尔学院)                      195

    15. Clark University(克拉克大学)                          175

    16.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170

    17. Barry University(巴利大学)                            164

    18. Iowa State University(依阿华州立大学)                 164

    19. Suffolk University(萨弗尔科大学)                      163

    20.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           162

    21. Slippery Roc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52

    (宾夕法尼亚州思里佩利•罗克大学)

    2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50

    2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执安州立大学)             145

    24. University of Miami(迈阿密大学)                       143

    25. Eckerd College(埃科德学院)                            141

    26. Luther College(路德学院)                              140

    27.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南乔治亚大学)             132

    28. Florid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佛罗里达州理工学院)    129

    29. Pace University(佩斯大学)                             122

    30. College of Wooster(乌斯特学院)                        115

    31.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塞勒工业学院)      115

    32. Mercer University(默瑟尔大学)                         110

    33. American University(美国大学)                         109

    34. Smith College(史密斯学院)                             104

    35.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        102

    36. Lawrence University (劳伦斯大学)                102

    我觉得这本书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可能有挂一漏万的现象。比如,哈佛2002年录取2000多学生,7%是国际学生,至少应该有140个国际学生。虽然这140人中可能有一些不申请资助,但获得或多或少的资助的国际学生恐怕超过100人,但上述名单并没有哈佛。总之,把它看作一个供参考的信息资料即可。

    有关美国大学的资助信息非常繁杂,著作不少。但对中国读者来说,至少有三个概念是需要了解的。

    1. Need-based(按需要发放的奖学金):美国的一流大学,绝大部分实行need-based的资助政策。学校发放资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各个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考虑的。家庭困难的,学校就多发放一些;家庭不那么困难的,就少发放一些。大学资助办公室都有自己的一套计算公式:家庭收入多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个孩子上大学,家庭的固定资产有多少,银行存款有多少,持有多少股票……将这些数据填进去,答案就出来了:学校需要提供多少奖学金(白给的,不用偿还的钱),学生需要贷多少款,学生需要打多少工,家庭需要支付多少钱……

    学生每年都要向大学提供家庭的报税单,以便重新计算你的“need-based”的资助数目。家庭的收入增加了,你的资助将会减少;反之,家庭的收入减少了,你的资助将会增加。如果你的家庭在大学录取你以后发了一笔横财(炒股或其他合法的收入),而又瞒下来不向大学报告,让你继续向学校领取相同的资助,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Merit-based(按能力发放的奖学金):这是与“need-based”相对应的一种资助方式。学校发放资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各个申请者自身的学业状况和各方面的资质条件来考虑的。学校给成绩最好、条件最高的申请者发放一等奖学金,给成绩次好、条件次高的申请者发放二等奖学金……依此类推。换句话说,不管你的家庭收入是多少,只依据你的学业表现发放奖学金,你的条件越好,获得的奖学金越多。许多档次稍低一些的学校,为了把一些自身条件好,但因家庭收入高而拿不到太多资助的学生,从实行“need-based”的学校“抢”过来,往往采取“merit-based”的资助政策。

    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根据张三的家庭经济状况,张三上哈佛每年需要交纳3万美元;但是,某大学根据张三的学业状况和本人的条件,同意给予和学费相等的奖学金——免学费,即读书不要钱,每年只要支付几千美元的生活费。有些档次再低一些的学校,甚至不仅把每年几千美元的生活费都免了,而且每月还有一点零用钱,再打些工,毕业时其他同学背一屁股债他却成了“小财主”。每年省三四万美元,四年下来,就省了十几万美元。这个诱惑力非常之大!一位朋友的孩子,非常向往芝加哥大学,而且芝大也录取了他。但是,芝大实行“need-based”的政策,与伯克利相比,读芝加哥大学每年需要交一笔不菲的资金,最后他不得不放弃神往已久的芝大。

    所以说,“merit-based”的资助政策对家庭条件较好、自身条件也不错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3. Need-blind(不看经济条件的录取政策):对学生的录取资格进行审核时,完全不看其家庭经济状况。不管你是连吃饭钱都付不起的穷光蛋也好,还是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也罢,一概一视同仁地“不屑一顾”!只审核申请者自身的条件是否合格,只要合格就录取。因此,录取的可能是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子,也可能是比尔•盖茨的千金。总之,不论录取的是谁,也只有录取之后,才来“秋后算账”——计算你是不是需要资助,需要多少资助。

    这是一项非常公平的招生政策。美国一流的大学基本都声称对本土的申请者实行“need-blind”的招生制度。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想,“need-blind”的招生政策和“legacy”的招生政策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这两者的潜在冲突,让我们来看一看国际学生的录取问题。不少美国大学,如哈佛等,对国际学生实行“need-blind”的招生政策;但也有许多美国大学,如哥伦比亚、西北大学等,对读本科的国际学生并不实行这项招生政策。据说,一个叫程烨的宁波女孩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后,才发现四年需付上百万元的费用,不得不望“洋”兴叹。因此,申请大学之前必须了解该大学实行什么招生政策和资助政策。

    那些招收国际学生比较多的大学,也像审核美国本土的申请者一样,有“区域”审阅官员(或者叫“区域领事”)——哪些国家的申请者由哪一个官员审阅是固定的。这些“区域领事”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内的国家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相当的了解。他们在仔细审阅申请材料前,先把申请材料分成申请资助和不申请资助两大类,然后,进行区别对待。对那些申请资助但又明显不合格的申请者,“区域领事”首先作出较大面积的淘汰,再把剩下的材料交给第二层审阅者审核。只有十分拔尖的申请者,才能通过第二关,送到筛选委员会去集体审议。只有过了委员会的“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一关,才会送到资助办公室去审议核算:哪一个申请者需要多少资助。最后,再根据有多少申请者,都来自哪些国家,各人需要多少资助,学校给国际学生的预算总额是多少……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最后的平衡和筛选。由于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中国学生需要的资助就相对较高,资助一个中国学生可能可以资助两三个其他国家的学生,这就使得一些相当优秀中国学生在最后的关头被“平衡”下来。

    如果你的申请是在那堆不申请资助的材料里,大学招生办对你的审核要宽松很多。不申请资助的录取率通常要比申请资助的录取率高出很多倍。至于录取率有多高,将取决于许多因素:申请的是哪所学校,有多少人申请,申请者的素质有多高,竞争对手的状况如何……当然,许多大学(特别是好的学校)并不是说交钱就能入学的。如果两个审阅者都对同一个申请者投反对票,这个申请者将无法进入筛选委员会的审核程序。反之,如果某个申请者得到两个审核者的强力推荐,即可获得筛选委员会的审核机会。

    总之,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非常困难,特别是本科生的奖学金更难。如果放弃奖学金,将会使你的申请容易许多。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不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只申请入学,你的录取几率将会大为提高。

    当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综合考虑你的申请策略。比如,你可以把你要申请的学校分为三类。对于那些你做梦都想上但录取的把握又很小的学校,你可以只申请入学不申请奖学金;对于那些你比较满意也比较有把握被录取的学校,可以申请部分资助(全免学费或减免部分学费);至于那些你可以接受而又很有把握被录取的学校,可以申请尽可能高一些的资助。然后,等所有的学校都来通知后,再进行比较,作出最后的选择。

    申请学费高的大学容易一些,还是申请学费低的学校容易一些,这是很难用非此即彼的方式回答的问题。美国甚至有好几所大学是不收学费的。你说免费大学难不难录取呀?因为不收费,反而竞争激烈。用“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观点去看问题,那些学费非常贵的大学,非常难录取。从“物有所值”的角度看问题,有些学费并不是太高的学校,也非常难进去。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三)

 

    最“划算”的大学

    每年美国都有许多报刊根据学校的排名高低和学费的高低进行比较和黄金分割计算,然后列出“学费低但排名高”的大学,供“消费者”参考,即所谓最“好”的价钱上最“好”的学校。前一个“好”讲的是学费低,后一个“好”说的是排名高,这用英文叫“Best Buy”,即“最划算的交易”。

    根据《全国360家最好的大学的折扣交易》一书的排名,“最划算”的小规模的学校有15所:

    Evergreen State College(埃维尔格林州立大学)

    Grove City College(格鲁夫城市学院)

    Hendrix College(亨德里克斯学院)

    Mary Washington College(玛丽•华盛顿学院)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orris(明尼苏达大学默里斯分校)

    Morehouse College(莫尔豪思学院)

    New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南佛罗里达大学新学院)

    College of New Jersey(新泽西学院)

    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the Arts(北卡罗来那艺术学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sheville(北卡罗来那大学阿什维尔分校)

    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马里兰州圣玛丽学院)

    Spelman College(思佩尔曼学院)

    Thomas Aquinas College(托马斯•阿奎那斯学院)

    Truman State University(杜鲁门州立大学)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威廉和玛丽学院)

    在这些学校中,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排名最高。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3年的综合大学的最新排名是第30位。2002年的州内生学费是4730美元,州外生(含国际学生)的学费是17728美元,食宿费是5222美元。我们去看过这家位于历史名城威廉斯堡的学校。从外面看,校园不大,闹中取静,整洁优雅,不但建筑很有特点,而且校园内参天的古树、潺潺的流水,让你领略一番从外面看不到的别有洞天的景象……花25000美元,上全美综合大学排名第30位的大学,真的是非常“划算”。

    怎么个“划算”法?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排名在数百位以后的 Biola University,2002年的学费是17410美元,食宿费是5640美元,不但费用贵,排名还差了几百位。到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读书,划不划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若果我们再作一个对照,你更会大吃一惊:名不见经传的 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2002年的学费是18200美元,食宿费是6656美元,不只是花费更高,而且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的大学排行榜上连坐次都排不上。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另外,该书还列出12家“最划算”的主要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乔治亚州理工学院)

    University of Georgia(乔治亚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Kansas(堪萨斯大学)

    Miami University(迈阿密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北卡罗来那大学教堂山分校)

    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Binghamton(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公布的2003年的前50名公立大学的最新排名,除了私立大学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榜上有名以外,这些公立大学全都榜上有名。所以说,这些全都是呱呱叫的大学,其中又以Rice University的名头最大,全美排名第16位。因为这是一所私立大学,所以没有州内生州外生之分,所有的学生(含国际学生)的收费是一视同仁的,2002年的学费是16835美元,食宿费是7200美元。可惜得克萨斯州太远,矿矿嫌那里“牛仔气”太重,我们没有去看。但据说校园也非常漂亮。排在第15位的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2002年的学费是26710美元,食宿费是8506美元。比较一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和 Rice University这两所大学的排名和学费,你一定会大吃一惊: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排名仅仅比Rice University靠前一位,但每年的费用就贵了11000多美元。前面已说过,花25000美元去排名第30位的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威廉和玛丽学院)读书已经非常“划算”了;花不到25000美元,上排名第16位的 Rice University(花费差不多,但排名提前了14位),不言而喻,这是极其“划算”的deal。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四)

 

    最便宜的大学

    《全国360家最好的大学的折扣交易》一书列出的34所学费最低(每年的总花费少于20000美元)的私立大学:

    Alverno College(阿利维诺学院)

    Austin College(奥斯汀学院)

    Baylor University(贝勒大学)

    Berea College(贝雷学院)

    Bradley University(布雷德利大学)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布里格姆大学)

    Calvin College(卡尔文学院)

    Cooper Union(库珀联合学校)

    Creighton University(克赖顿大学)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柯蒂斯音乐学院)

    University of Dallas(达拉斯大学)

    Deep Springs College(深潭学院)

    Florida A & M University(佛罗里达农业和机械大学)

    Grove City College(格鲁夫城市学院)

    Hampton University(翰普顿大学)

    Hanover College(汉诺瓦学院)

    Hendrix College(亨德里克斯学院)

    Hillsdale College(希尔斯达耳学院)

    Houghton College(霍顿学院)

    Kettering University(凯特林大学)

    Morehouse College(莫尔豪斯学院)

    Muskingum College(马斯金冈姆学院)

    North Carolina Wesleyan College(北卡罗来那州威斯利亚恩学院)

    College of the Ozarks(奥扎克思学院)

    Prescott College(普雷斯科特学院)

    St. John’s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

    College of Santa Fe(桑塔佛学院)

    Spelman College(思佩尔曼学院)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

    Thomas Aquinas College(托马斯•阿奎那斯学院)

    University of Tulsa(突尔萨大学)

    Warren Wilson College(沃伦•威尔逊学院)

    Wells College(威尔斯学院)

    Webb Institute(韦伯学院)

    学费最低(每年的总花费少于15000美元)的38所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labama(亚拉巴马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

    University of Arkansas(阿肯色大学)

    Auburn University(奥伯恩大学)

    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San Luis Obispo(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圣路易斯•奥彼思普分校)

    College of Charleston(查尔斯顿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Brooklyn College(纽约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City College(纽约市大学城市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Hunter College(纽约市大学亨特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纽约市大学约翰•杰伊司法学院)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Queens College(纽约市大学皇后学院)

    Clemson University(克雷姆森大学)

    Evergreen State College(埃维尔格林州立大学)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Houston(休斯顿大学)

    Iowa University(衣阿华大学)

    Kansas State University(堪萨斯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Kansas(堪萨斯大学)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顿•拉夫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orris(明尼苏达大学默里斯分校)

    Montana Tech of 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蒙大拿理工大学)

    Morgan State University(摩根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College of New Jersey(新泽西学院)

    New Mexico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新墨西哥矿业理工学院)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sheville(北卡罗来那大学阿什维尔分校)

    University of Oklahoma(俄克拉荷马大学)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Geneseo(纽约州立大学吉尼西欧分校)

    Texas A & M University(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

    Truman State University(杜鲁门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西弗吉尼亚大学)

    最昂贵的大学

    该书还列出学费最贵(每年的总花费超过30000美元)的52所大学,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全美国排名最高的学校:

    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

    Bard College(巴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巴纳德学院)

    Bates College(贝茨学院)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学院)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Bowdoin College(波度因学院)

    Brandeis University(布兰代斯大学)

    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

    Bryn Mawr College(布莱恩•莫耳学院)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

    Colby College(科尔比学院)

    Colgate University(科尔盖特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Connecticut College(康涅狄格学院)

    Cornell University(康乃尔大学)

    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

    Emory University(艾莫利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

    Hamilton College(汉密尔顿学院)

    Hampshire College(翰姆施尔学院)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Haverford College(哈弗福特学院)

    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Middlebury College(米德别利学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蒙特•霍利约克学院)

    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

    Oberlin College(欧柏林学院)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Pitzer College(皮策学院)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Reed College(里德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塞勒工业学院)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罗切斯特大学)

    Sarah Lawrence College(萨拉•劳伦斯学院)

    Skidmore College(斯基德莫尔学院)

    Smith College(史密斯学院)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Trinity College(特里尼蒂学院)

    Tufts University(塔夫茨大学)

    Tulane University(图兰大学)

    Union College(联合学院)

    Vassar College(瓦萨学院)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ellesley College(威尔斯利学院)

    Wesleyan University(威斯利亚恩大学)

    Williams College(威廉斯学院)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最后,需要指出两点。首先,《全国360家最好的大学的折扣交易》一书列出来的这些所谓“最便宜”或“最贵”的大学,并没有包括全美国所有的“最便宜”或“最贵”的大学,“漏网”的非常多。

    例子信手拈来: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莫尔黑德州立大学), 2002年的州内生学费2510美元,州外生6670美元,食宿费3700美元。Mississippi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密西西比河谷大学), 2002年州内生学费2746美元,州外生6413美元,食宿费2825美元。还有不少大学的费用与此相似,甚至更低。

    再如: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部保留大学),2003年的学费24100美元,食宿费7660美元。Fordham University(福特翰姆大学),2003年的学费25395美元,食宿费9700美元。我读硕士学位的 Villanova University(维拉诺瓦大学),还有 Georgetown University(乔治顿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诺特•达姆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范德比尔特大学)等大学2002年的费用就已超过30000美元。

    其次,排名高的学校是不是表明它的教学质量就一定好?恐怕不能绝对这样看问题。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报刊、使用不同的评估办法,排名的结果就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是很不同。特别是美国有3500家大学,即使排名差个五位六位,也很难界定孰优孰劣。就像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哪一个更好?南大和复旦,哪一个更优秀?华中理工和西安交大,谁更突出,清华是不是就一定比浙大好?角度不同,见仁见智。因此,用排名的高低来表示学校的地位,实在是无奈之举,希望读者理解。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五)

 

    从大学排名看办学差异

    这是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美国综合大学排行榜(前20名)列出的众多数字中的一部分。这个排名的算分方法非常复杂,恐怕用一个专章的篇幅仍说不清。当然,一般读者也只是关心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少于20人的班”占多大比例,“多于50人的班”占多大比例,“学生和教授的比例”有多低,“学术声誉”有多高……至于这个“总分”是怎么算出来的,那是专家们操心的事。

    还有许多数据没列出来,如毕业率、教授资源、录取率、财政资源、全职教授和兼职教授的比例,等等。

    大学    总分  学术   新生  少于20人的班  多于50人的班   学生/教授比例    25%~75%的SAT成绩

              声誉  返校率

    普林斯顿  100    4.9    99%   71%    11%    6月1日     1350~1540

    哈佛      90     4.9    96%   69%    13%    8月1日     1410~1580

    耶鲁      99     4.9    98%   75%     8%    7月1日     1380~1550

    加州理工  96     4.7    94%   76%     5%    3月1日     1450~1580

    麻省理工  95     4.9    98%   58%    16%    7月1日     1410~1560

    斯坦福    95     4.9    98%   69%    14%    7月1日     1360~1560

    宾大      95     4.5    97%   70%     8%    7月1日     1310~1490

    杜克      93     4.6    97%   69%     7%    9月1日     1300~1500

    哥伦比亚  89     4.6    98%   68%     9%    7月1日     1310~1510

    达特茅斯  89     4.4    96%   57%    11%    9月1日     1330~1520

    芝加哥    89     4.7    94%   68%     3%    4月1日     1280~1490

    西北      88     4.4    96%   69%     8%    7月1日     1290~1470

    莱斯      88     4.3    96%   68%     9%    7月1日     1310~1510

    康奈尔    87     4.6    96%   49%    21%    1月13日    1270~1460

    华盛顿    87     4.1    96%   71%     9%    7月1日     1290~1450

    布朗      86     4.4    97%   58%    14%    10月1日    1290~1490

    霍普金斯  86     4.7    96%   53%    18%    10月1日    1300~1480

    艾莫利    84     4      92%   65%     7%    5月1日     1300~1460

    诺特达姆  83     3.9    98%   54%    11%    12月1日    1270~1430

    伯克利    82     4.8    95%   58%    16%    1月17日    1200~1450

    其实,在各个国家的大学排名中,什么数据算分,怎么算分,大有玄机,从中甚至可以看出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的差异。

    例如,在上表中,“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很有名堂。乍一看,中国读者可能还不容易把“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的数据与大学排名连在一起。实际上,这正好反映了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美国的高校是允许甚至鼓励自由转学的。如果某校的新生在该校读了一年书后,第二年转学的人很多,造成“返校率”低,这就表明该校存在问题。因此,“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成了计算大学排名的一个数据。当然,有转学现象是正常的,没有转学现象才不正常。比如,不适应学校的学风、不适应学业要求的难易度……都可能是转学的原因。从上表看,这些顶尖级的大学都有转学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大量的转学,就说明这个学校有问题。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大学的排名。国内高校的排行榜,往往只考虑“学术声誉”或“学术成果”。而所谓的“学术声誉”和“学术成果”主要是计算各个学校在什么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所发表的论文被他人引用的篇次,等等,甚至博导的人数也成为排名的数据。

    我们总是说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差距在哪里,众说纷纭。也有人说关键是缺乏一流的师资。

    根据美国迈阿密大学前校长玛莱博士的观点,高等院校有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社区)。

    如果对照一下美国高校排名,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学排名竟然严重忽视“教学”这个高等院校的基本功能。在美国大学里,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大师级教授也必须亲自授课,甚至包括本科生的课程,目的之一是让大师级的学者尽快接触学生。理由很简单:学生从大学者处受益越早越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读初中时,我曾任校足球二队队长。有一年,学校通过校友关系把当时中南五省最著名的球星请到学校来和我们踢球。虽然仅一节课时间,但第二天我觉得自己已突飞猛进。现在想来,是心理上而不是技术上的飞跃。当时我打后卫,我想:“连某某球星我都防守过,还怕什么人呢?”当你的偶像从神坛上走进你的生活,你还有什么不敢想像、不敢超越的呢?为写这本书,我曾考察美国几乎所有最顶尖的学府,学生们眉飞色舞地叙述选修诺贝尔奖得主的课程的情形,深深地震动了我。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名师的某一次报告或授课,其内容、其风采,甚至是其中的某一句话,让人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中国的高等教育总是把最高段位的学者留给最高段位的学生,叫作博导,在国内都成了一种“学术职称”。殊不知,等到学生熬到最高段位,可能早已定型,也可能已失去激情和兴趣,甚至已失去可塑性。于是,变成老教授面对老沉有余、激情不足的学生。其实,大师也需要从激情四射、冲劲儿十足的年轻人那里获得生命的火花和激情。人们常说,人有三种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我认为,应该再加上“学术年龄”。有些学生自然年龄不大,但“学术年龄”已暮气沉沉。我认识的一个美国著名的学者,虽然自然年龄已达古稀,但心理年龄恐怕并不比矿矿他们大多少,而“学术年龄”似乎正当壮年。一次,他在得意忘形时对我泄漏了“天机”:多和年轻人接触,多和那些无知无畏的聊发“少年狂”的学生撞击学术的火花……

    说到底,美国的高等教育对教学是极其重视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说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无奈行为。或者说得直白些、俗气些,教学搞不好,“新生第二年的返校率”就低,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排名。

    国内则大不一样,“博导”,“博导”,只有熬到“博士”阶段才能见“到”(导)。更有甚者,连博士都不指导,只是在博士发表文章时签名“搭顺路车”才看“到”(名字)。如果一流的师资只搞科研,不搞教学,那是一流的研究员,而不是一流的师资,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出一流的学生。退一步说,即使有不少研究成果,充其量是一流的研究所,难以成为一流的大学。

    中国大学的排名,正像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一样,驱使人们偏离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了排名靠前,想方设法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论文,在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ISTP(国际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上动脑筋……

    科研有功,科研无罪!同样,考试也是无罪的,只不过教育如果以考试为中心,变成考什么,学什么,就表明出了问题。所谓“教育”,必须有“教学”的功能。如果高等教育只搞科研,那就成了研究所,而不是高等教育。

    只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的大学,是跛足的,而跛足的大学是难以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的。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六)

 

    怎样先把一只脚迈进美国大学

    一只鞋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初,社会上流传很多“惊心动魄”的手抄本和口头故事,什么《第二次握手》、《兰宝石》、《海盗》、《梅花党》,等等。一家人关门关窗小声地交流各种版本的故事,也有人躲在蚊帐里打着手电通宵达旦地阅读好朋友之间互相交换的各种手抄本……

    在那个“文化沙漠”的氛围里,这种“民间文学”确实给人带来一种无尽的“读书”的享受。

    当时,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一对绣花鞋》的故事。我没有读过手抄本,但听过各种版本的口头流传的故事。大概是在流传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有人信息流失,有人情节错漏,有人张冠李戴,有人添油加醋,有人移花接木……最后都有点像串味的火锅,竟然扯到某个无关的人身上。

    美国高校招生,有千奇百怪的事情。

    我在网上看到《纽约时报》上公布的一只与申请大学有关的“红鞋子”,让我想到了《一对绣花鞋》的故事,还不算恐怖,充其量是有点黑色幽默罢了。

    RICHARD PERRY/THE NEW YORK TIMES

    FANCY FOOTWORK: Some students go to outrageous lengths to impress college admissions committees. This shoe (left) arrived with an application to New York University, with a note from the applicant. It said now that she had one foot in the door, she hoped the other would soon be allowed to follow.

    (原文大意)一只摩登鞋:有些高中生千方百计吸引高校招生办的注意。这是一只左脚的鞋子,是一位女高中生寄到纽约大学招生办的。该申请者还附上一张条子:现在“我”的一只脚已经进了纽约大学的门,希望另一只很快也被允许“跟进”来。

    虽然美国高中生申请大学的行为奇奇怪怪,但不难理解。美国青少年嘛,好新奇,爱整蛊,因此无奇不有。有个高中生为了丰富自己申请大学的材料,竟然去参加市长的竞选。当然,美国一些小镇的所谓市长,恐怕还没有国内的街道居民委员会的委员有权威。

    总之,怎样先把一只脚伸进招生办公室的大门,申请者们都各想奇招。

    如实包装

    “包装”似乎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在美国市场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Made in China”的商品,虽然价廉物美,但缺少到位的包装,往往表现不出自己的品位。比如,一些很高雅的丝绸巾,装在很简易的塑料袋里,既没有产品的知识性介绍,也没有商品的用途说明,常常使许多不识货的顾客无所适从。如果有到位的包装,有关于丝巾的知识介绍,有商品的用途说明,许多男士会心甘情愿地多花近10倍的价钱,在圣诞节或情人节的时候悄悄给有关的女士选购若干条的。

    我见过一个美国朋友,把她从市场上买来的装在简易塑料袋里的高级中国丝绸被面,挂在墙上,让人哭笑不得。

    “包装”也像一个人的衣着,折射出人的性格、爱好、气质和职业。

    找工作需要“包装”,申请美国大学,同样需要适当的“包装”。

    据说,纽约市有一位考生,SAT得1300分,申请了两所大学的提前录取,其中一所大学拒绝了他的申请,另一所大学给了他“deferred”(延迟决定)。这就是说,他的申请基本上没成功。

    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所就读的高中是一家较大的公立学校,学生顾问要顾及的学生太多,根本没有精力专门考虑他的个案。由于他的提前申请都没有成功,于是,大家认为他在常规申请阶段,应该把申请大学的档次再降低一两个层次……

    有一位很了解他的长辈非常同情他,就对他说:“我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我很看重后代的教育。我也不懂大学招生的事,我把孩子的申请都交给咨询公司去办理,个个还都上了大学。这样吧,你的事也请他们帮办一办。至于费用嘛,你先不要管,将来大学毕业有工作了,你还记着这件事的话,就请我们吃餐饭吧……”

    于是,那位长辈直接联系了原来帮他孩子办申请的咨询公司。

    这家咨询公司仔细研究这个考生的材料后,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于是重新帮他设计了申请材料:

    1. 考生的父亲是消防队员,“9•11”牺牲在世贸大厦下面。这一点必须在填申请表时进行强调。

    2. 作文要围绕这一点重新写,着重强调父亲去世后,在困难的家境中,如何一边打工减轻家庭负担,一边坚持学习。

    3. 要突出考生所参加的与“9•11”有关的社会活动。

    重新设计申请材料后,或者说得商业气些是对申请者重新“包装”后,到了常规录取阶段,他再报了五所大学,并且把重新设计的申请材料又寄给提前录取时给他延迟决定的那所一流大学。结果,不同档次的五所大学,再加上原来那所一流大学,全都录取了他。人是同一个人,材料也是原有的真实材料,只不过经过高手的策划,将申请材料的重心凸显出来,结果却完全两样。

    这是听来的故事。我曾打电话询问传说中的那家咨询公司。也许是出于商业机密或其他什么原因,对方只是笑了笑,既不肯定也没否认我转述的故事。

    今天,读《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18日头版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吴悠那封“爸爸,女儿等待你凯旋”的信,很有些感动。听说,这封信还感动了许多人。中国人民大学甚至表示,今年要优先录取那些在第一线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的子女。

    其实,这是发生在两个不同国家的同一个故事。考生的名字不同,大学的名称不同罢了。相同的是某一个社会热点,触动了敏感的大学招生的“神经”。

    什么叫“新闻眼”?同样一件事,有人看出其新闻性,写出爆炸性的新闻来;有人啥也看不出,让它从眼前默默地流过。

    什么叫“生意眼”?同样一件事,有人看出它的“钱”途,做出辉煌的大生意;有人啥也看不出来,天天当一个普通人,永远发不了财。

    同样的申请材料,怎么去“做文章”,大有学问。

    虽然“触动大学招生的神经”这门学问很大,但非常关键的一条是知道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根据自己的材料和大学的“需要”,做相应的文章。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知道大学“不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根据自己的材料和大学的“不需要”,做相应的文章。

    我们来看比尔•保罗先生在他的书里介绍的一个例子。

    某年,有一个叫乔斯的学生申请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学校平时成绩非常好,SAT总分1520分,其中数学得了满分800分。

    乔斯聘请了一个叫伊迪丝的人做他申请大学的私人顾问。这个私人顾问在全面、细致地分析了乔斯自己所做的申请材料之后,发现乔斯在学业方面是一流的,但在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非常薄弱。他除了担任学校乐团某个乐器组的组长外,既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也没有任何社会活动的记录。就乔斯自己做的申请材料看,明摆着是一条不大不小的“书虫”。

    伊迪丝任务不轻,她必须改变乔斯的“书虫”形象,否则乔斯很难进普林斯顿。

    经过深入的了解、分析、研究,她决定从两个方面去改变乔斯的书呆子形象:

    1. 乔斯在六年级时,曾设计一个帮助弱智同学学习数学的电脑软件,并且有一定的实际效果。非常可惜的是,他的老师、父母、学校的学生顾问都没有抓住这件事使之继续发展。但是,这件事情本身,表明乔斯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脱离实际、远离社会的书呆子,而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弱者的热心人。

    2. 让乔斯在作文中写他设计“爆米花机器”的故事。当然,这是个一石二鸟的计策:既可以表现乔斯的思维、才能和写作能力,又能用“爆米花”这个非常“俗气”的东西,使得乔斯变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书生。

    关于科研的文章几乎就是枯燥、乏味的同义词,并且很容易让人把作者想像为一个刻板、不苟言笑的人。但是,乔斯的关于“爆米花”的“科学研究”的作文,写得相当有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而且不乏幽默感。谁看了他的作文,都很难把乔斯与一个呆气十足的“书呆子”联系起来。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学校不喜欢招收“书呆子”,那么,我们就绝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书呆子”的形象。乔斯经过这么一“包装”、一“改造”,就一扫了身上的“书虫”气息。结果,普林斯顿录取了他。

    造假是犯罪行为,绝不能姑息!但本身有这个特点,申请大学时未被发掘出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犯罪”;至少是一种浪费,是一种埋没自己、埋没人才的行为。

    我们常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是说“没有米”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时候不仅有“米”还有许多“干货”,就是不会做。其实,常常不是没有材料,而是不会“做”材料。

    说得通俗些,申请大学的最基本策略是要发现料子在哪里,干货在哪里,然后,根据客人的口味做出合口味的饭菜来。

    也就是说,要了解客人的口味是什么(学校想招收什么样的人),要发现自己的“干货”在哪里(自己所能满足或达到学校要求的强项是什么),才能做出合口味的饭菜。

    除了根据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或者“不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整理自己的申请材料这条最主要的原则以外,还有一些不大不小的策略值得注意。为什么说不大不小呢?因为,你说大吧,不是原则性的策略;你说小吧,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大信封”(录取通知、资助材料、住房信息等)和“小信封”(仅仅一纸之薄的不录取通知)的区别。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七)

 

    特殊技能

    茶余饭后,有些美国朋友爱跟我聊“文化大革命”,但他们总是听得半懂不懂。可能又正是这种半懂不懂,使得他们越发爱“纠缠不清”。

    有一次,说到我下乡插队三年,终于得抽进工厂当工人;而和我到同一个村子插队的我最好的朋友,一插就是六年……

    矿矿在一旁插话:“您这个朋友的爸爸妈妈不是学校的领导吗?我们的爷爷奶奶是有‘问题’的老师,怎么你又比别人先进厂呢……”

    我说:“因为我会唱歌跳舞,还会打球……”

    美国朋友们和矿矿一脸茫然:进工厂是当工人,是干活儿,是打工,跟唱歌跳舞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今年矿矿申请大学,我才终于找到了三十年前在地球的那一端我因“文艺特长”得以优先进工厂当工人,与三十年后在地球的这一端不少人因“一技之长”得以优先进大学当学生的共同之处。

    有一次,我试着用这个异曲同工之处解释我三十年前因“唱歌跳舞”得以优先进工厂当工人的原因。果然,一点即通,对方连连点头。

    现在,我再用这个异曲同工之处给中国读者解释为什么美国大学优先考虑一些申请者的“一技之长”,相信也能一点即通。

    这里所说的“一技之长”,并不完全是中国一般意义上的“特长生”,而是“特长生”中的“特长生”。

    三十年前,在我生活的那个超过50万人口的中国南方中小城市,会拉手风琴的年轻人就那么几个,以至大家的工作单位、习性爱好、年龄住址互相都了如指掌。我刚到美国时,自以为多才多艺。谁知道,许多美国教授都有一两手绝活儿,吹号的、拉琴的、唱歌的、跳舞的、打球的……几乎没有哪个没有绝活儿的。光是我教书的社会研究系,十来个教授中会拉手风琴的就有两个。开起晚会来,教授们的多才多艺让我目不暇接,自叹“井底青蛙”。

    现在,国内的孩子会拉手风琴、会弹钢琴的,一抓一大把。美国的孩子吹拉弹唱、体育运动,更是谁都会两手。因此,这里说的“一技之长”,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特长生”(当然,如果获得大奖,则另当别论)。

    所谓“特殊技能”是指一般美国孩子不具备的技能,如微雕、民间剪纸、手指画、乒乓球、羽毛球、藤球……

    由于许多美国大学在选拔申请者时都十分重视该申请者能够为校园这个特殊社区的多姿多彩增添些什么,因此,有这种特殊技能的考生会得到一些美国大学的青睐,甚至会在一般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种“特殊技能”不是泛泛地会两下,而是必须有相当水准。另外,“特殊技能”必须“特殊”,否则无法脱颖而出;但太“特殊”,可能也会让一些美国大学望“技”兴叹。比如说,许多大学连羽毛球场都没有,何来用武之地?

    有些美国孩子意识到自己无法在一般的乐器或体育运动中出类拔萃,于是在初中时就悄悄地学一些偏门的乐器或冷门的体育运动,如大号、中提琴、竖琴、双簧管、划船、竞走……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生乐团、合唱团、划船队、竞走队,而这“团”那“队”的,都由相关的系部或教授进行组织和管理。在“团”“队”里的这方面的乐手和选手毕业前,相关的系部或教授就会通知招生办公室在招收新生时注意录取这方面的人才,或者干脆亲自出马去选拔这方面的人才。于是,那些有“预谋”去学偏门乐器或冷门运动的学生,就会在竞争对手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投资与捐款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社会,是一个以“资”为“本”的社会,或者说是一个重视资本运营的社会。

    因此,既有堂堂皇皇的“投资移民”,也有堂堂正正的“投资入学”。

    美国许多大学都有不成文甚至明文的规定:可以用捐款的形式换取某些学生的入学资格。

    一般来说,以个人名义捐款的,换取的可能是某个学生的入学资格;以公司或集体的名义捐款的,换取的可能是某些学生(如某公司雇员的子弟,或某家族的后代)的入学资格。当然,是某个还是某些,必须看具体的捐款条文和捐款数目。

    不同档次的学校,不同资金需求的学校,在不同的境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里,所要求的捐款数目是不等的。

    有些华人或华资企业把钱一捐,学生获得入学资格,就完事。当然,换取了学生的入学资格,目的已达到。但是,每每听到这种事情,我就想,既然钱已经捐了,为什么不能考虑一石二鸟的捐款策略呢?

    所谓一石二鸟的捐款策略,就是不能让捐出去的钱不了了之——拿去发工资啦,还是拿去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啦,或是作为奖学金发给学生啦……而是要做到专款专用,雁过留声。

    最明智的一石二鸟的捐款策略应该是项目捐款或投资性捐款。在保证学生拥有入学资格的同时,应该明确捐款的去向、作用和目的。比如说,建一个命名的实验室,成立一个命名的奖学金基金会……

    这种项目捐款或投资性捐款,既能达到学生拥有入学资格之目的,又能在学校的历史上留下一块基石。当然,项目捐款或投资性捐款的要求可能会复杂一些,需要和学校进行必要的沟通。

    专业选择

    某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我们走访坐落于碧水蓝天、烟波浩淼的密执安湖畔的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尽管事前已有人打“预防针”——说是西北大学非常漂亮,但“预防针”还是失效,我仍被它的beautiful震撼了!它兼有普林斯顿校园的宁静幽雅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雄伟别致,加上坐落在湛蓝无垠的大湖畔,给人一种既庄严雄浑又雅致清新更兼庞然大气的不同感觉的完美合成。应该说,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校园。

    然而,更让我吃惊的是,接待我们的那个大四生淡淡地说道:“我已经改了六次半专业了……”

    见我们大笑,他停了一下,又说:“现在,家里或者朋友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问:‘现在你的专业是什么?’”

    我在心里暗自盘算:改了六次半,这个“半”就是现在又正在改一次。那么,从大一到大三,年年都改,每年至少改两次。

    当然,四年内改六次专业,这六个专业应该都是近似专业,否则学习的难度不可想像。这并不是说专业差别大就不允许改,而是学生自己难以承受。

    在美国上大学,选专业或改专业并不像在中国那么难,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学问。

    2002年12月,我到首都师大讲学,有个学生提问:“人们都说要扬长避短,要‘藏拙’,但我的‘拙’正好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该怎么办?是‘藏’还是不‘藏’?”

    这是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节目叫“American Idol”。美国的少男少女们被邀请到这个节目来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曲。先由三个专家进行层层筛选,最后由观众投票。为了成为“American Idol”,数不胜数的少男少女们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来参加比赛,甚至顶着寒风,哆哆嗦嗦地彻夜在街上排队等候报名参赛……

    除了少数人真能唱以外,多数人不是黄腔走调,就是五音不全,或者丑态百出……但个个都傲视群雄,信心十足,自以为是。

    我在捧腹不已、笑不成声的同时,也被这些年轻人的执著感动。

    要命的是,这些人并不以“拙”为“拙”。有个动作、表情和演唱女性化十足的男青年,自己的演唱明明就是惨不忍睹,还要跟专家争执:“虽然不是最好的一个,但肯定是杰出的……”

    在申请大学的问题上,也有“藏拙”的策略。

    许多美国大学允许学生入学时暂不选择专业,有的甚至可以到大学二年级以后再定专业,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后,再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免过早地把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扼杀在摇篮之中。据说,华罗庚的数学才能就表露得比较晚。

    然而,美国大学在实行这个“入学时可以暂不报专业”的招生政策时,也有自己的为难和尴尬之处。比如,学校的心理学教授就那么几个,如果新生入学一两年后,许多人突然对心理学感兴趣起来,不是打学校一个措手不及吗?因此,有不少学校在申请表上有一栏询问道:“什么是你的兴趣或潜在的兴趣,或者可能选择的专业?”

    如果你说你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招生办的人发现你的数学并不好,或者是你的数学比不上其他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申请者,那么你可能就会被“莫名其妙”地拒之门外。

    如果这一栏允许不回答的话,明智的策略是不填写。如果要求回答的话,也可以采取含糊以对的策略。

    因为,如果许多人都对你感兴趣的专业感兴趣的话,你也可能被莫名其妙地拒之门外。

    另外,有些学校从整体上可能不如哈佛有名气,但某些“拳头专业”却比哈佛强,如西北大学的新闻学、商业学,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卡内基大学的电脑专业,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专业在全美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当你申请这些大学时,请记住:许多优秀人才是奔着这些专业而来的。当然,如果你的志向非常明确,本身的条件又十分优异,你不妨表露你的兴趣。否则,可以先藏一藏“拙”,入学后再说。

    同样,有些名牌大学整体非常强,但某些专业并不十分抢手,申请的人不是很多。有些人为了进这些名牌大学,就从“明确表示申请这些弱项专业”入手,选择最弱的“突破口”。

    实际上,这也是“孙膑赛马”的策略。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八)

 

    面谈玄机

    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概括面谈还是挺恰如其分的。

    美国大学的招生面谈,除了极少数由招生办的人员直接执行外,绝大多数是通过各个大学在各地的校友会执行的。只有少数学校要求面谈,绝大部分学校并不要求面谈。其实,即使是那些要求面谈的学校所使用的词也不是要求,而是建议。也就是说,这些学校只是推荐你、建议你去参加面谈,而不是要求你、强求你去面谈。言下之意,面谈是可有可无的。不过,这只是对学校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学校安排你去面谈,你不去的话,你很可能会失去录取的资格。因此,面谈对你来说,又不是“可有可无”的。

    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副院长雷诺尔兹先生告诉我,他们希望通过当地校友会尽可能多地与申请者面谈,但是人力有限,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过,“……我们仅仅把申请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所就读的高中这些(最简单)的信息给当地的校友会,其他的信息(学校对申请者的看法)并没有给校友会。因此,如果申请者没有接到当地校友会通知面谈的电话,并不影响他(她)的申请状况。尽管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接触申请者,但是如果没有当地校友会的面谈报告,并不会因此而对申请人的挑选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

    这段话已说得很清楚:没有面谈,并不影响你的申请。但这是不是意味着面谈的好或坏都不影响你的申请呢,雷诺尔兹先生并没有这样说。

    事实上,面谈谈好了,并不能促成你的录取,只是没有损坏学校对你的原有印象而已;但是,一旦面谈谈砸了,极可能(甚至几乎可以肯定)会摧毁你的录取机会。

    某“常春藤联盟”著名学府当地校友会的负责人,在与矿矿面谈后一个星期,专门给矿矿来电话,说是他面谈了当地的十多个申请者后,决定只推荐矿矿一个人。并要矿矿保证:只答应去这个学校,不答应上其他任何学校……

    我们估计,他是得到学校暗示甚至是指示后才给矿矿来这通电话的。对我们的估计,他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只是对学校后来的决定忿忿不平……

    学校可以通过当地校友会做一些他们不便做的事情。比如说,在面谈时问你:“除了我们学校,你还申请了哪些学校?”

    这是一个不合法至少是不道德的问题。问这种问题,让孩子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如实说吧,会影响到自己的申请;不说吧,怕得罪了对方……

    我不能断定,当地校友会是不是得到学校的指示才有意问这个问题。但我可以肯定,当地校友会问这个问题,至少是得到了学校默许的。

    据说,从明年开始,一些学校已经在招生政策上明文规定:当地校友会不能问申请者“你还申请了哪些学校”之类的问题。

    在招生政策上作出这些明文规定,一是要避免学校间的恶性竞争,二是规范各地校友会的行为,三是保护申请者的隐私权和根本利益。比如,C校通过当地校友会的面谈,知道某申请者同时申请了H校和P校。C校经过分析后认为,H校和P校一定会录取这个申请者,为了保证最低的录取率和最高的到校率(请参阅有关章节),于是不打算无谓地牺牲一个录取名额,而放弃录取该申请人。这里的问题是:如果H校和P校也有同样的心态,最后就可能出现C校、H校和P校都不录取该生的局面。

    中国在改革高校招生时,一定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避免走这段弯路。

    矿矿在美国和中国都经历过各种媒体的采访,应该算是见过场面的人。特别是在美国的采访,由于完全没有语言和文化障碍,更表现得得心应手,甚至不时还和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开玩笑……有些人认为,矿矿在公众面前表现的成熟超过了他的年龄。于是,对矿矿申请大学的面谈,我们最感放心。

    谁知,他第一次参加申请大学的面谈,回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认为对方“Boring”(乏味)。我们大吃一惊!我跟矿矿解释道:这种面谈与电视台的采访大不一样,你已经处在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位。你必须主动去“销售”自己,让对方对你产生兴趣。如果对方也觉得你“Boring”,你的面谈就失败了。就像那些上门推销产品的人,你首先要让别人不感到你“Boring”,你才有机会推销你的产品。如果你要推销自己的产品,但又首先感到对方“Boring”,你怎么可能很好地“推销自己”……

    结果,第二个学校的面谈由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到两年的当地年轻校友执行,而这个年轻人来自一个对中国不太友好的亚洲国家。这让我有点点不安,但矿矿说我多心。面谈地点是当地一家咖啡馆。这次矿矿“控制”了整个面谈的气氛和进程,闹了个喧宾夺主,不但把这个年纪相差不多的面谈主持人弄得哈哈大笑,据说把半个咖啡馆的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最后,主持人竟然问矿矿:“你看看,你的哪些弱点,需要我给你怎么说得技巧一些……”

    我本能地感觉,这次面谈搞砸了。喧宾夺主的场面,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最后的结果果然不理想。是不是与面谈有关,只有天知道。

    后来,我和矿矿进行了一次很深入的交谈。矿矿吸取了教训,以后的面谈都进行得不错。其中,争夺20000美元奖学金那次面谈还挺有意思。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剩下6个候选人,争夺一个头等奖20000美元,五个二等奖每人5000美元。由评审委员会对来自全国的六个候选人进行两轮面谈,选出一个头等奖的人选。

    五个对手都很强,据说有上耶鲁的,也有申请斯坦福的;有摩门教的热心传教者,也有科研小发明的入迷者……经过短暂的细心观察,矿矿发现这几个强劲的对手都有各自的弱点:耶鲁女孩很讨人喜欢,近乎完美,惟一的缺点是独立性不够强(父亲陪她来参加面谈),有点害羞;有个女孩成绩非常优秀,但叽叽喳喳说话太多了些;摩门教的热心传教者的社会活动和义务服务很突出,但说话的语气稍嫌“做作”,缺少青少年的率真;小发明家的“书呆子”味又稍浓了些……

    矿矿给自己定的基调是既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又不能太张扬;既要幽默,又不能俗气;既要表现自己潜在的领导气质,又不能自以为是;既要表现自己的机智,又不能耍小聪明;既要表现自己的成熟,又不失青少年的率真……只要在面谈时表现出以上几点,就恰到好处地反衬了对手的弱点。

    面谈回来后,矿矿有点激动,说是到了第二轮面谈,他就有了一点点“可能会得头等奖”的感觉……

    我问他:“为什么?”

    他支吾了一下,说:“到时候真得了头奖再说!”

    矿矿想了想,又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那个耶鲁女孩,因为她很讨评审委员会每个成员的喜欢……”

    一个星期后,评审委员会的代表打来电话,说是矿矿的面谈“征服”了评审委员会的所有委员,大家一致同意授予他头等奖!

    矿矿这才把他上述面谈的谋略讲给我们听。

    我问他:“当时,为什么把耶鲁女孩当‘头号敌人’?”

    矿矿笑笑,然后说道:“我的面谈,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在反衬对手的弱点——在‘摧毁’对手。但是,我总觉得,我虽然表现了自己,但对耶鲁女孩的‘杀伤力’有限……”

    我在心里小小地吃了一惊。

    虽然美国大学对美国本土孩子的面谈不是十分重视,但对国际学生特别是对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学生,又特别是对“高分低能”(“托福”和GRE的考分很高,但运用语言的能力较低)的中国学生的面谈,是非常重视的。

    关于面谈,中国学生应该注意几个策略:一是争取真正的面对面的面谈而不是越洋电话的面谈。因为,面对面地谈,气氛轻松一些;有时也可以借助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理解对方的意思,而不是越洋电话的“说瞎话”。同时,还可以有端茶倒水的“技术冷场”,不必时时处于浪费对方国际电话费的无形压力中。二是不管是真正的面谈还是越洋电话,事前都要从各个方面把各种问题尽可能地想周全、准备充分。三是请会英语的朋友(最好是外国朋友)进行面谈和越洋电话的练习和彩排。四是因为大多数人是主动的表达能力比被动地听的能力要好,而且主动表达的东西可以事先准备,因此,尽可能主动地说。并且不时主动地问一些能挠到对方痒处的问题,诱使对方忘情地表达他(她)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抓住一些有利的话题,使面谈逐步深入……

    下面是一些面谈的话题,仅供参考。千万不要只围绕这些话题来准备你的面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范围准备得广一些,把话题准备得细一些。可适当再加一些有关中国和中国教育的话题。

    •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about your family, parents, and siblings?(能谈一谈你的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吗?)

    •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about your high school and your senior class?(请谈一谈你的高中和你们高四年级的情况。)

    • If you feel comfortable sharing with m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please do so. (如果你愿意和我讨论一下你的长处和短处的话,请说吧。)

    • What do you know about our college?  And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applying to our school? (你对我们大学有什么了解?为什么你有兴趣申请我们大学?)

    • What do you like most,and what do you like least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 (关于美国教育,你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Chinese education? (你怎么看待中国的教育?)

    • Please make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education. (请作一个简要的中美教育比较。)

    • 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most? (你最喜欢什么科目?)

    • Please tell me about a friend of yours in your junior-year class.(请谈一谈你高三年级的某一个朋友。)

    • What are your academic pursuits outside the classroom? (你课外的学术追求是什么?)

    • If you were the principal of your high school, what would you change first? (假如你是你们学校的校长,你首先想要改变的是什么?)

    • What activities are the most import to you in your high school years? (在你的高中四年里,什么活动对于你来说最重要?)

    • Please tell me your biggest failure in your high school career. (请告诉我,你在高中期间的最大失误是什么?)

    • How have you spent the last two summers? (你是怎么度过前两年的夏天的?)

    • Please tell me about your hobbies. (请说说你的爱好。)

    • What is your favorite motto, and why?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为什么?)

    • Please talk about a person or a teacher who has had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you? (请谈一谈某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或老师。)

    • Are there any teachers whom you like least, and why? (你有没有最讨厌的老师?为什么?)

    • If you have an entirely free year, what would you do? (如果你有一年自由的时间,你将做什么?)

    • 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at your parents think you have? (你的父母认为什么是你的长处和短处?)

    • Do you have any accomplishments that you are particularly proud of?  If yes, please explain the reasons. (你有没有什么感觉特别自豪的成就?如果有的话,请说说理由。)

    • What is your favorite book? (你最喜欢什么书?)

    • Do you like English, and why? (你喜欢英语吗?为什么?)

    •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restart your life, what would you change first? (假如你可以重新开始你的生活,你将首先改变什么?)

    • Please use three adjectives to summarize this interview. (请用三个形容词来概括这次面谈。)

 

 

下篇:美国高中求学面面观美国求学指南(九)

 

    零七八碎

    还有些零七八碎的策略,也需要简略地谈一谈。

    一、填表

    在有关章节,我已经说过:美国大学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在看待“家庭背景”的问题上,与中国的观念不太一样。因此,在填表时,什么该强调,什么不必强调,很有学问。在考生本人的条件相差不太大的情况下,美国大学招生办的审核人员,更看重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父母学历不高的孩子。这是对美国本土的申请者而言,但是对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情况又有微妙的差异:

    1. 对于自身条件非常优异拔尖又必须申请资助的学生来说,家庭经济困窘并不会影响你的申请,甚至会有助于你的申请。如果学校发放的是“need-based”的奖学金,家庭经济越困难得到的资助会越高。

    2. 对于只申请录取并不申请资助的学生来说,家庭经济条件差,绝对会影响你的录取。

    3. 对于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学历不高的申请者来说,如果本身的学业非常拔尖,各方面条件又十分突出,不妨在作文中突出它、强调它。如果是一个著名教授的孩子,本身的学业和成就也十分突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己起了积极作用,但说无妨。反之,如果父母的学术背景很显赫,而自己的学业和成就较一般,则大可不必炫耀自己的父母,以免反衬自身的暗淡。对于后一种情况的申请者,怎样既“如实”又“策略”地填表呢?假若你的父母是“著名教授”,你可以填“教育工作者”。应该强调的是,撒谎是绝对不行的!但是,“教授”是“教育工作者”,这并没有填错,因此不是在撒谎。

    中国的申请者在美国的名声不太好,造假的太多。成绩单造假,推荐信造假,连文凭也造假……造假是一种犯罪行为,一旦查出来,是要受到惩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