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黄金价格: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33:08

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0-06-14 03:00:00 来源: 江西日报(南昌)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潜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目前,我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较弱,工业化滞后是主要矛盾。“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几乎是一些传统农业县的共同特征。从省内外发展的经验看,工业经济兴则县域经济兴,工业经济强则综合实力强。因此,全省除少数县因保护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不宜发展工业外,其他地方都要以提升工业化水平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发展新型工业化要厘清两个概念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对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要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不走弯路,有必要厘清两个概念。

重新认识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最终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工业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发展工业。如果把工业化和发展工业等同起来,可能导致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用损害农业的办法发展工业;导致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

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各个国家以及一个国家在各个时期的工业化道路都会有所不同。正确的工业化道路一要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二要符合当时发展阶段的特点,三要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较而言,新型工业化必须符合五个标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人误认为“新型工业化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工业化确实要靠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支撑,但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工业化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产业优势与发展条件,构建以“高新”产业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各尽其职的新型产业体系。有人误认为“新型工业化就是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简单地将劳动密集视为粗放是不正确的,集约不仅包括资金、技术的集约,还包括劳动力资源的集约。新型工业化的“新”意之一就在于全方位解放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集约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升级。也有人误认为“新型工业化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信息化只能带动工业化,不能替代工业化。

二、找准新型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必须从经济欠发达这个最大的省情出发,紧紧抓住工业化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立足各县(市)的实情,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发展条件、产业基础等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打造特色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找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以科技进步带动工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科技含量高,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一要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引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引导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特别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形成自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二要坚持以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传统加工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两端延伸,提高企业竞争力。三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以重大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增长为突破口,在扩大总量中优化县域经济的结构。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我省普遍存在县域经济总量小、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少的问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就是要立足县域经济的整体定位,突出抓好优势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培育一批能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产业、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舰性企业,打造具有在国际产业链条分工中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培育和强化县域的经济特色为突破口,提升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各地的土地、气候、水、矿产等资源禀赋不同,人力资源、基础产业、科技水平等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特色经济就是优势经济。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实践已证明,发展特色经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链,有利于缩短工业化时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因此,我省各县(市)要根据产业结构、产业基础、产业关联和产业走势情况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重视和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产业整合、要素整合、企业整合,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三、选准新型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也是我省重点推出的战略举措。工业化和城镇化被称为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适度超前的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二者的互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重视加快城镇化步伐,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和完善城市功能,助推工业“爬坡过坎”、优化升级。一方面,加强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强化城镇的综合功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融入工业化进程中。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为依托,辐射带动建制镇、新社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以城镇化支撑新型工业化。

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立足于城乡协调发展。只有传统农业过渡为现代农业,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业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型工业化进程才能不断加快。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比较利益等原因,农业容易受到忽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我省的一大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我们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运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农村商贸业,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并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实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工业是发展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工业的进步。这是因为大量的制造业产品带动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商品物资流通业、交通运输通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增加了劳动就业,有利于扩大内需,也就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我省滞后的服务业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巨大障碍。如长期以来忽视的高价物流,抵消了我省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的低成本优势,开始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新型工业化需要以信息化、高新技术为带动,需要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一个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程度较高、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作支撑。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根据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县域工业发展面临三大主要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总量。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把现有的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抓大项目,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千方百计转型升级。必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长产业链,逐步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初加工环节的格局,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整体竞争力。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优势,适度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就业,实现经济高增长与充分就业并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因此,应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着力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结合点,围绕低碳、生态、高效的要求,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过程中更好地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生态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局面。

四、抓住新型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突出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实践证明,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可以有效地聚集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挖掘潜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继续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另一方面,要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而这两类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园区这个载体。因此,一要把提高工业园区效益作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来抓,在吸取以往少数园区“盲目求大、效能低下”教训的基础上,突出搞好县城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使园区建设从单纯的“扩大规模”逐步走上“内强素质”的效能型建设道路。二要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重要依托,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传统高消耗、高排放型发展模式向减量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要充分利用园区聚集功能,抓好园区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纵向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促进园区经济发展方式从“点状经济”向“块状经济”转变,不断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产业带动能力,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培育新型工业化理念的摇篮,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中央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为我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提供的历史机遇,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开拓空间,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提供支撑。一要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只有通过扩大开放广泛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经营人才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才能缩短我省县域的工业化过程,提高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放推动我省的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要善于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从我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既有江西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努力在国际国内分工中赢得有利位置。三要最大限度开放市场,宽领域、多层次引进项目资金,着力引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好、带动辐射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参与我省的县域经济建设。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就难以带来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也难以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缩小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加强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职能和务工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推进用人机制的创新,鼓励人才柔性流动,打破职业、身份、级别、地域等界限,逐步形成选拔企业家的市场机制和聘用企业家的竞争机制,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龚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