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滚滚滚番外百度云:第十一讲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59:13

  第十一讲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子的又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智慧,就是与他人交往中的“定位”的智慧,这个问题很重要,定位定不好,就是坐标系统没有选好,那么怎么不出问题呢?我在这里讲讲定位中的“处下”的智慧。

  定位中的“处下”

  我们一般人的理念是高者贵者在上,低者贱者在下,老子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处下”,也就是要自己处在“下方”、“下位”、“下层”,高要以下为根基,贵以贱为根本。这是一种智慧的定位。

  为什么呢?大家一想就知道了,因为大家已经了解老子的理念了,这就是老子教导人们一切遵循道而行动,而道就是处下的,所以交往中也要选择“处下”。

  古代人群中间最高位的要算侯王了,《老子》的第39章、第42章中两次解读了同样的例子,就是解释古代侯王称呼中的意义和智慧,就是要“处下”,从而教导我们,侯王尚且要如此,其他人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老子》第39章说: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段话在各种本子里多有不同,首先说一下其中的文字问题。其一,王弼本作“自谓”,有的本子作“自称”。其二,王弼本作“不谷”,河上公本作“不毂”。其三,王弼本作“致数舆无舆”,有的本子“舆”字作“誉”,“舆”通“誉”。有的本子据《庄子·至乐篇》所引,作“至誉无誉”。其四,“琭琭”,是指玉的文采之貌;“珞珞”,指石头的坚硬不美的样子。

  这段话的意思大家理解也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大体意思是: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就是没有称誉,作为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玉那样显示它的光亮文采,宁可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

  那么侯王为什么要自称“孤”、“孤家”?自称“寡”、“寡人”?自称“不谷”?侯王自称为“孤”、“孤家”就表明自己是孤独的人。自称为“寡”、“寡人”,也表明我是孤独者,还是一个寡德之人,也就是缺少道德的人。既然孤德、寡德,那么就希望臣民来拥护我,支持我。我们又常从文献上看到,楚国的王自称为“不谷”。什么叫“不谷”?“谷”就是善,“不谷”就是不善之人,就是才德不好的人。范应元注:“谷,善也,又百谷之名也。春秋王多称不谷。”这也希望臣民来辅助自己。

  尽管古代的王侯许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人们在选择这样的称呼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表示,侯王“我”应该居于下位,“我”应该处下,“我”孤独,“我”缺德,“我”能力不够,因此希望你们大臣、百姓来帮助我,辅助我。这种“处下”,就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尊贵的用卑贱的作为根本,高位的用下位的作为根基。大家想,有这样的根本,有这样的根基,不就是根深蒂固了?那么你的尊贵就不会倒下,你的高位就不会颠覆了。这“处下”之道不就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宝?我们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比喻为君王,水比喻为百姓;舟在上位,水在下位。如果你船上的高贵者经常想到船下面的百姓的水,认识到这是我所以能高贵、高高在上的根本、根基、基础,常常居上思下,处尊思贱,就不会发生危险。如果忘了根本、失去了根本,那么就危险了。

  这些王侯的称呼都不是老子起的名称,但是他发掘出中间的含义和智慧。试想,王侯尚且要求如此,那么一般人可以想见,当然也更应该“处下”了。

  大家也许觉得这一理念、智慧离开我们现代人太远了,侯王的名称与现代人有什么关系啊?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子的理念与智慧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过又是因为融化了,显不出间隔距离,大家太熟知了,因此反而浑然不知其来源了。

  比如,当下的市场经济中,大家都听惯了一些套话。常听说“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等等。什么叫“消费者至上”?什么叫“顾客是上帝”?这不就是暗合老子的理念智慧了?在生产厂家、企业家、商家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上,你自己要“处下”。你要定位在下位层面,而要让对方消费者、顾客处在上位层面,而且还要是“至上”层面。这就不仅在上面,而且是在最高处,就是“上帝”。

  还有啊,政府的官员、公务员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什么叫人民的“公仆”、“勤务员”?人人都懂,那就是“我”在下位,人民在上位,我的地位不是高高地居于人民的头上做官当老爷,相反“我”是人民的仆人、奴隶、勤务员。

  老子如果听到今人的这种理念,他一定会说:“然也,是也!”他也许会含笑地说:我的主张就是这样的,处下!这就是道的所在,这就是应当遵循的道!

  但是,今天商家中的一些人把“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只看作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实心里在想,哪里真有上帝?谁看见了上帝啦?要真有上帝的话,我自己先是上帝!因此在行动上,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上位,消费者、顾客是下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有这么多的屡屡禁止不了的伪劣产品、假冒产品,不断冒出来害人,吃了奶粉会变成大头娃娃,喝了工业酒精做的白酒就中毒等等,真是层出不穷啊!

  还有一些官员啊,也并不真的甘心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有人也许心里想,傻子才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呢!所以不就有这么多的、络绎不绝的、层出不穷的一批批被揪出来的贪污、腐化、腐败分子?老子对于这些只会冷笑一声,他冷笑的是你们不遵守“道”,不依循“处下之道”,那么你们当然就会受到惩罚了。这就叫自食恶果,也就是自己吞下了不“处下”的恶果了!

  我们再来说,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面对着高高在上、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人,都不太使人能接近他、亲近他。有一些新贵,比如老板、老总、大腕啊,只“处上”,而不能或不会“处下”,就往往较难处理人际关系。

  再比如现在有少些大学生、研究生把自己看作天之骄子,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就缺少“处下”的理念和智慧,不肯处下、居下,一毕业出去就想工资要高,一到单位位子要好,还要别人对他重视。这怎么能行呢?现实生活并不是他们所能意料到的,结果处处不顺心。

  有一位智者说得好:比如上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向对方弯下腰,蹲下来,坐下来,简单的三个动作往往拉近了你和对方的关系,平等了彼此的定位。这样的人善于相处,因为你“处下”了,因为你尊重对方,平等待人了,当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也许是很可以启发大家心智的。

  其实“处下”不是无能,“处下”是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才能使得人际关系和谐。

  “处下”的内涵很多,有时是一种策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善于长跑的优秀运动员,他往往不在一开始跑在第一,而是紧紧跟在别人的后面,不露声色,处于下位。然后在最后的关键时候,一下子冲到第一夺取了冠军。还有一些善于打拳的武术家也往往不轻易打出第一拳,先处下,这是因为要观察对方,探清虚实,摸清路子,然后再后发制人。这里面的道道很多,大家可以琢磨琢磨的!

  我们再来讲一个外国的现代事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领导的20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而能够保持了25%的年增长率。这很不简单!我们如果用老子的理念与智慧来分析,其中有一条就是能够智慧地“处下”、“以下为上”。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总裁后,就主张“管理越少越好”,这有点像老子的理念。这样他就有时间去“处下”、“为之下”,也就是他走出总裁的高高在上的办公室,去走访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更多时间与中层、低层的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启用人才。

  他的这种理念和智慧也很有趣,我想大概是从自己由“处下”到“处上”这种艰难的经历中反思出来的。据说,他小时候口吃,结果父母考虑他的这种情况,就给他找了一个“球童”的活儿。这“球童”是干什么的呀?就是专门在高尔夫球场中为别人捡球的,不用开口。这种工作当然很“处下”,很底层,打高尔夫球的人当然有的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种地方工作,他难免会看到或受到那些所谓的处上的、成功人士的颐指气使、傲慢不逊,这些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

  这激发了他也想做一个“处上”的成功人士,因此当他回到学校时,就发奋用功学习,后来成绩优异,被通用公司录用。当然他一进去还是“处下”,但是那种“处上”的理想在召唤他。有意思的是,他有老子说的自知之明,知道反正自己口吃,那就少说话,多干活,结果因为成绩突出,就往上升,最后当上了总裁。这也就像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

  这位总裁由球童之“处下”--学习成绩之“处上”--从而录用;又由通用公司中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处下”--当上总裁的“处上”--管理理念的“处下”--获得人生的成功。虽然他大约不一定学过老子的“处下”理念,但是他的行动轨迹是合乎“道”的,因为符合“道”这一规律,那么自然和老子的理念也就十分密合了。这可以作为解读老子的一个外国的例证。

  用人中的“处下”

  老子在人际关系的“处下”理念中还有一个大智慧,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第68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要成功,你要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还得依靠别人。你事业做得越大,你需要依靠他人的就更多,那么你非得“善用人”。你要“善用人”,那就一定得能够“为之下”,就是处在对方的下面,对人谦卑,否则谁愿意听你使唤?

  战国时代燕昭王复国,接受的是一个残破的燕国,内外交困,国势虚弱。当时的燕国,在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

  燕昭王迫切希望重新振兴国家,急需人才。他要用谦卑的礼节和优厚的礼物去招贤纳士,于是去请教燕国的贤士郭隗,如何才能得到人才。郭隗就用“处下”的方法来开导燕昭王。郭隗讲了几个层次的情况;

  第一个层次是,能够建立帝业的人老师相处,这意思就是帝者能够礼贤下士、以贤人为师。

  第二个层次是,成就王业的人与朋友相处。

  第三个层次是,成就霸业的人与臣子相处。

  第四个层次是,亡国之君与仆役相处,就是说这些亡国之君妒贤忌能,他们所信任的人只不过是一些惟命是从的仆役小人。

  这四个层次表明,越是要成就大事业的就越是要尊重贤人,善于“处下”。郭隗又进一步分析了“处下”心态、态度的几个层次与招引人才的关系:

  第一个层次是,如果谦卑地虚心侍奉老师,向他好好学习,那么比自己的才能强百倍的人就会来到。

  第二个层次是,如果做事情奔走在别人的前面,休息却在他人的后面,如果最先向贤人求教,最后一个停止发问,那么比自己才能强十倍的人就会来了。

  第三个层次是,如果见面时别人有礼貌地迎上来,自己也有礼貌地迎向前,那么和自己才能同样的人就会来了。

  第四个层次是,如果靠着桌子,拿着手杖,斜着眼睛指挥别人,待人不礼貌,那么只有服杂役的仆人一类的人来了。

  第五个层次是,如果对人狂暴凶狠,打击别人,跳跃顿足,并且发怒训斥人,就只有刑徒和奴隶来了。

  虽然当代人对于当时那种社会文化背景已经不太熟悉,读起来感到有些不顺畅,但是如果我们今人细细地解读其中的信息,那么核心的意思就是,你越是希望得到大人才,你就越是要谦虚谨慎地处在贤者、人才的下面。这里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你的“处下”达到什么档次,就有什么档次的人才来到。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三国演义》,就再举这里面的例子来解读。刘备是一个特别善于“处下”的人了。他的事业成功和他会用人很有关系,而善用人又在于他善处下,正如老子说的;“善用人者为之下。”

  我们来看一看,刘备是怎么“处下”的。刘备的身份很高贵,属于东汉远支皇族的人。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被称为皇叔。虽然当时的刘备已经穷得只靠编草席、卖草鞋勉强过日子,但是他的血统依然高贵。他这种出身很高的人,却愿意并能够“处下”,和关羽、张飞结拜成兄弟。张飞是什么人?是“卖酒屠猪”的。关羽地位也不高,而且是杀了人在江湖上避难的。刘备就能“处下”,三人在张飞家的桃园结义,于是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基点。

  那时各地起兵镇压黄巾军,刘备也召集了一批人,想干出一番事业。刘备特别能发挥他善于“处下”的才能,不断地在“处下”中求生存,求发展。他先投靠过公孙瓒。后来他解了徐州之围,并投靠了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因为他善于处下,结果陶恭祖三让徐州,最后刘备做了徐州牧。

  第一次,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很真诚地说了三条理由:一是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足了;二是两个儿子不肖,没有才能;三是你刘备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刘备推辞说:“此事决不敢当!”刘备坚决不肯接受。关羽说:“既然人家相让,兄长你就权领这州事吧!”张飞说:“又不是强要他的州郡,把牌印拿来,我代你受了,不由我哥哥不肯。”可是刘备依然坚决推辞,甚至拔出宝剑,准备用自杀来表示不接受。最后刘备驻军在小沛。

  第二次陶谦要把徐州让给他,刘备又坚决推辞了。

  第三次陶谦病重了,临死时坚决把徐州让给刘备,最后刘备在群臣的要求下,又在徐州百姓哭拜在地的请求下,终于接受了管理徐州的大事。刘备在这样的一次次“处下”中获得了最广泛的民心,他当徐州牧就有了深厚的基础了。这就是他“处下”的智慧与结果。

  再说徐州是陶谦让给刘备的,但是后来吕布又逼迫刘备把徐州让给他,刘备一观察形势,自己力量太小,搞不过吕布,不吃这个眼前亏,先“处下”,先咽下这口气,就把徐州让给了吕布。这是刘备的又一种“处下”。

  后来刘备又投靠了曹操,他也善于“处下”。他用“处下”的方法,与曹操交往,保全自己。他知道曹操会监视他的动向,他就一天到晚在菜圃里种菜,让曹操知道他是无用之辈。后来大家熟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更加玄乎。青梅熟了,于是曹操邀请刘备边尝青梅,边饮酒,边谈论,目的却是考察他。曹操借天气气象说龙、说英雄,要刘备说出当时谁是天下真正的英雄。刘备说遍了天下的人物,像袁术、袁绍、孙策等等,就是不说曹操,也不说自己。最后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千方百计想要隐瞒起来的远大心志,自以为不为曹操所知,但是却被曹操一言说中。这一吓,吓得把筷子都掉到地上了。这时正好打雷下大雨,刘备极其“善为之下”,他马上弯腰去捡筷子,用自己历来胆子小怕打雷来掩饰。结果是换来了曹操的冷笑,认为刘备的确是个无用之人,英雄难道还怕打雷吗?这就瞒过了曹操。大家想想,如果刘备“处下”的功夫不修炼到家的话,那就有危险了。

  后来他又投靠袁绍、刘表,在“处下”中前进,在“处下”中积聚力量,在“处下”中百炼成钢。特别是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这个大人才,从此三分天下。这里刘备为得人才而将“处下”的功夫表现得炉火纯青。

  第一次,刘备去茅庐没见到诸葛亮,张飞怎样说的?张飞说:“既然见不到,那咱们自个儿回去算了!”刘备怎么说?他说:“不,再等待片刻!”关羽怎么说的?他说;“倒不如暂时先回去,再派个人来探望,不算晚。”就这么几句话,三个人的人际交往的“处下”理念的档次全部反映出来了。档次最低的是张飞,中间的是关羽,最高的是刘备。

  第二次,刘备是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的,这就好像老天在考验他们“处下”的诚信度。果然张飞最有意见,他说:“天寒地冻,打仗尚且都停了,难道还该跑这么远的路来看一个没有用的人吗?不如回新野去避避风雪吧!”

  刘备高水平啊,他说:“我正要让孔明看看我的殷勤的情意,如果兄弟怕冷,你就先回去吧!”他要让孔明看到他的“处下”的诚信深度。但是没有碰到,只是遇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刘备回去后,转眼到了春天,他郑重其事地占卜,又斋戒了三天,又去拜访诸葛亮了。

  第三次,刘备去卧龙岗时,关羽、张飞都很不乐意了,很有意见,拦住刘备不让去。他们两人认为,刘备已经去了两次,那份礼节也太过了。诸葛亮肯定是徒有虚名,所以避开,不敢见面。他俩的理念是“毋以贵下贱,毋以众下寡”。这就是,不要让尊贵者处于低贱者的下面,不要将众人处于一个人的下面。这就和老子的理念完全相反了。张飞甚至说:“不用你刘备亲自去,我用一根麻绳把他捆了来。”《三国演义》水平很高,把人物一个个写活了。

  最后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一番隆中对,果然让刘备豁然开朗,眼睛一亮,看到三分天下的美妙远景。但是当他邀请诸葛亮马上一同前往新野时,诸葛亮没有答应,说自己一向乐意耕锄,不能奉承遵命。于是刘备哭起来,哭得很苦,掩面而哭,把衣衿袍袖都哭湿了。后来诸葛亮终于被再次感动而出山了。

  这些可以说明刘备真是老子所说的“善用人者为之下”了。如果大家细心体会,可以看到刘备在交友中怎样“处下”,在斡旋中怎样“处下”,在对付“政敌”中怎样“处下”,在寻求人才时是怎样“处下”,在求生存中怎样“处下”,在发展中怎样“处下”,这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处下”有时与人们的关系太重要了。比如三个人中张飞的不能“处下”最为突出,如果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来看,那么也很能启人思考。

  张飞镇守在阆州时,传来关羽被东吴所害的消息,《三国演义》中写道,他是早晚哭泣,血湿衣襟,诸位将领用酒来劝解他。但是张飞如果醉了,怒气更加厉害,军队中只要有人冒犯他,就用鞭子打人,多有被打死的。帐下有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来报告,挂孝伐吴所用白旗、白甲一时来不及准备,须宽限时间。但是张飞大怒,把这两人绑在树上,在每人背上各打五十鞭子,并用手指着他俩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这两个人一合计,“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于是就在这天晚上,他俩把张飞杀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单是从“处下”这一角度来看,能否“处下”,确实关系重大。

  再看关羽,他也不能很好地“处下”。陆逊接任吕蒙之职位后,就用礼物书信来表示和好,关羽很骄傲,说:“孙权见识浅短,何用孺子为将也?我荆州犹泰山之安,吾复何忧?”他瞧不起人,傲气十足,结果中了吕蒙、陆逊之计,败走麦城。后来蜀国的学士秦宓分析关公的失败,对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关公轻贤傲士,刚而自矜,以致丧命,非天亡之也。”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不能“处下”带来的又一次血的教训。

  照例说,刘备在三人中最善于“处下”,但是在听到关羽被害的消息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急于要去讨伐东吴,为关公报仇。当时赵云很有见识,提醒他应当先灭掉魏国曹操,那么孙权就会“自服”。刘备不听。那个学士秦宓就出来强谏,刘备非但不听而且要杀了他。诸葛亮听到消息,上表规劝不要讨伐东吴,并救秦宓,说应该“纳秦宓金玉之言,抑卞庄刺虎之勇,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但是那时刘备看了诸葛亮的表,就扔在地上,说:“朕意已决,再谏者插剑为令!”大家可以看到,已居高位的刘备没有了先前那种能“处下”的谨慎了。结果大家知道的,火烧连营,一场惨败,刘备不久也就去世了。这是刘备在关键的时候不能冷静地“处下”,结果引出这样惨重的教训。

  “处下”需要修养

  确实,光有“处下”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实际行动。老子是叫你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都是去“处下”。确实有“处下”的理念难,要实行“处下”很难,要达到很高的“处下”修养就更难了。

  但是有的人做得很好,我们说些近现代、当代人物的例子,也足资启发。

  据说,林肯在参加美国十六任总统选举时,因为没有钱,竞选时没有坐专车,只是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为他准备好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有一次,他站在车上向选民们做了这样一番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办公室,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脚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又很大,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这就是林肯低调的、但又真实的、能够打动人的“处下”的竞选演说。我想,如果我在场,听到这番话,也会毫不犹豫地投上一票了。我想林肯的低调处下,大约不是在作秀,而是他的一种素质与素养的真实流露吧。

  大家可以看他后来当上总统后的情况,就能了解这点了。据说林肯做总统时,白宫有不同的人环绕着林肯。这些人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就是极端的聪明与自我。他们认为自己比总统更优越。林肯不但没有赶走他们,反倒尊重他们。林肯推崇他们的能力,征求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奉献智力与精力来效忠国家。结果每个人都成为赢家。-我们可以问自己,处在这样的高位,你还能如此处下吗?要做到像林肯那样,确实是不太容易的,这是他不断修养、修炼的结果。

  我们再来看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他的邻居中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常常到爱因斯坦家里去。孩子母亲感到奇怪,就问女儿。孩子回答说:人家都说112号住着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家,我做数学作业有困难就去请他帮忙。他很乐意帮助我。他对所有的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还说有什么困难问题,都可以去找他。

  孩子母亲感到女儿的这种冒冒失失不妥,连忙去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说:你不用道歉,我在谈话中,从这孩子身上学到的,比她从我这儿学到的还要多呢!

  这是流传的关于爱因斯坦人格的一个细节,一个大师说他从十来岁的女孩那里学到东西比教给女孩的要多,我们可以体会到大师“处下”的风采,大师善于学习的精神。

  其实,我想不是十来岁的女孩真能教爱因斯坦的什么学问,而是爱因斯坦或许从孩子的敢于接近名人、敢于问、以及孩子的童心、思考问题的方法、视角等等方面得到很多的启示。

  “处下”并不是想要“处下”就能处下的,不是的,需要一种特别的长期的修养。这里就能看到爱因斯坦的修养。如果不信,可以再看爱因斯坦的“处下”修养。

  德国当时有人污蔑他的相对论,说这是犹太人阴谋危害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1920年,他们在柏林音乐厅集会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坦然地来到会场,坐在一个包厢里。在那些越来越荒谬的斥责声中,人们看到他不断地大笑,若无其事地跟大家鼓掌、喝倒彩!--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我很佩服爱因斯坦,他没有和这些人去滔滔不绝地辩论个是非曲直,或者是怒目冷对,或者是拂袖而去,而是采用另一种不屑跟人争、占你们的上风,对这帮人采取另外一种“处下”的态度。爱因斯坦面对这样的攻击反而大笑,而且还“若无其事地跟大家鼓掌、喝倒彩”。每想到爱因斯坦这种情景,我往往会在眼前浮现出老子、庄子的形象,这时候他的态度、风骨与老子、庄子多相像啊!这种修养也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我们再来说个例子。荣德生(1875-1952)是无锡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和开创者,是杰出的民族资本家。他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弟兄被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在1985年荣毅仁在回忆他的先父是怎样教诲他“处下”的时候,说过一番话,值得今人体味。

  当时荣毅仁在大学读书,他父亲每逢寒暑假都要求他到自己的茂新面粉厂去体验生活,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培养事业心。荣德生还会查岗,经常打电话到厂里,查询儿子是否在厂里。有时候自己还顺便到厂里来查看。荣毅仁说:“这种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工人师傅,学习管理经验,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了有益的作用。”大家想想,一个高层领导人,没有“处下”的理念,没有“处下”的经验,没有“处下”的智慧,没有“处下”的修养,怎么能胜任自己的领导工作啊!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企业家、老板、老总、干部,没有“处下”的理念,没有“处下”的经验,没有“处下”的智慧,没有“处下”的修养,怎么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啊!

  再说荣德生自己就很会“处下”,否则他不能成为这样一位杰出的大民族资本家。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解放前他创办江南大学,他能够聘请到当时一批一流的名师,譬如文学院就有钱穆、君毅、牟宗三、诸祖耿等等。荣德生一方面用高薪聘请,让这些教授来江大有高待遇,能更好地生活。荣德生的另一种智慧就是用真实的情感来沟通、用“处下”的方法来用这些教授专家。

  比如无锡市的荣巷是荣德生的老家,为什么叫“荣巷”?就是荣家的住巷嘛!宅子很大,有楼房,他就敞开自己的家园,安顿著名学者钱穆和秦含章等住在楼上,其它房间也各有安排,整个荣府成为江南大学的教师宿舍。大家到无锡去旅游,有处名胜叫梅园,这本来是荣家的私家花园,荣德生不仅免费给老百姓常年开放,还腾出许多地方、包括零星的小别墅建筑也都由江大老师职工使用。

  钱穆在晚年曾经这样回忆荣德生:“余居楼上,楼下乃大学老校主德生夫妇所居。每周六下午晡后,德生夫妇由城来。晚餐后,必上楼畅谈,或由余下楼,每谈必两小时左右。星期日午后,德生夫妇即去城,如是以为常。”这是“校主”对教师的“处下”。钱穆还说:“余私窥其个人生活,如饮膳,如衣著,如居住,皆节俭有如寒素。余又曾至其城中住宅,宽敞胜于乡间,然其朴质无华,佣仆萧然,亦无富家气派。其日常谈吐诚恳忠实,绝不染丝毫交际应酬场中声口,更不效为知识分子作假斯文态,乃俨然若一不识字不读书人,语语皆直吐胸臆,如见肺腑。盖其人生观如是,其言行践履亦如是。岂不可敬!而中国文化传统之深值研讨,亦由此可见矣。”(《荣德生文集》)

  这种“处下”的做法和智慧也影响到后代,比如荣毅仁原来还做过江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在开学之初,照例要在上海家里设家宴,邀请招待江大各院院长和各系系主任及专任名教授等,表达慰劳之忱,并联络感情。他还邀大家自由发言,有什么就可以提出来,不用拘束,交流个人设想,听取多方建议,这对办好学校很有关系。

  我也联想到,今天高校的领导常说,要用感情留住人。各企业、事业、科研单位也常说要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也许老子的“处下”是一个好方法,而荣德生家族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