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师第一季优酷:释经讲道大纲第七集之第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44:33

13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属灵的影响

经文:太五  13-16

金句:“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五  13)

引言

从八福当中我们已查考了基督徒的特质的八个方面。现在主继续教导我们这些特质必须付之于行动。于是救主就用了盐的比喻(整个山上宝训里的四十八个比喻中的其中之一)来举例说明属灵的准则。

一、盐的比喻(太五  13)

1)特质的品质(利二13)

2)特质的纯洁(可九47-49)

二、盐的功效(太五  13)

1)安静的生命(可九50)

2)讲话的生命(西四6)

3)奉献的生命(可九49)

三、盐的失效(太五  13)

1)分解(可九50)

2)渗透(太五13)

结语

这 个简简单单的比喻是多么富有挑战啊!你的生命之盐对你周围的人们有影响吗?还是你已失去了你的味道?当教会处于信仰瘫痪并且在周围堕落的环境之中失去了做 盐的果效时,让我们永远不要因不断增长的败坏而去责备这罪恶深重的的世界。作为教会的肢体,我们要承担做“世上的盐”(太五  13)的职责。

 

13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属灵的影响

经文:太五  13-16

金句:“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五  13)

引言

从我们刚刚查考的八福中,我们看到了基督徒的特质的八个方面。然后主继续传讲了基督徒的特质引导基督徒的行为的教导。一个人的外在会因着影响——“你们是世上的盐”(太五  13);和因着光芒——“你们是世上的光”(太五14)而显露出他的内在。

救主常常用比喻来举例说明深奥的属灵准则。在山上的宝训中,耶稣讲了不少于四十八个比喻。今天我们查考的是关于盐的比喻。

一、盐的比喻

“你们是世上的盐”(太五  13)。圣经中,盐的比喻是用于表示:

1)特质的品质

当 神想让祂的子民铭记他们所献的祭的价值与品质时,祂说,“一切的供物,都要配盐而献”(利二  13)。从那时起到如今,盐一直有很高的价值和重要的品质。犹太人说盐是“贵重的”,希腊人则认为盐是“神性的”。罗马人有一种说法,“没有比太阳和盐更重要的了”。甚至在今天,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固有价值和作 用时,我们会说,“那个人是世上的盐”或者“那个人配得他的盐”。它是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指那些给人类增加价值的信仰根基好的人。

以属灵的角度来讲,盐的比喻表示一个圣灵充满的基督徒。只有圣灵能在我们身上做工,并且透过我们,那象盐一样的生命品质便有了基督的样式。

2)特质的纯洁

论 到审判,主耶稣说,“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 用火当盐腌各人”(可九  47-49)。盐,被放置在邪恶、罪和堕落的对立面。作为信徒,我们要效法我们的主,做到“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 (来七26)。祂的生命在我们里面就是一个对自我,罪和撒但的持续不断的审判,而无论这三个邪恶在何处出现。另一方面,我们当做盐是重要的,甚至可影响个体,社会,职业和国家的生活。

个体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人。我们在他们身上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 别人都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是一个纯洁的影响力吗?或是在使人回转?在职业生活中,在办公室,商店,工厂或学校里,我们要做到诚实,严守时间并且有效率。在国家的生活中,我们的影响会广泛分布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去改善我们的国家和其领袖呢?如果每一个基督徒都发挥出他  /她盐的作 用,那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呢?基督徒不是被要求去施与盐,而是去做盐。他在社会上的生活必须担当起杀菌剂,防腐剂,和甜味佐料的功能。这是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败坏,腐败,死气沉沉的世界的唯一回应。我们需要挑战自我: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是否拥有盐的功效——就是基督借着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的生命。

1.举例说明

二、盐的功效

“你们是世上的盐”(太五  13)。盐的最重要的功效是去渗透和影响它所接触的任何事。在世上影响将通过信徒被感受到:

1)安静的生命

“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可九  50)。盐有明显和自然的特性,其中之一是它从最近的地方开始,不被察觉的发挥作用。如果它要充分发挥功效,它必须与其它物体接触。假设盐维持它的味道,它便总是有效的。

同 样,信徒应始终在他默默的见证中发挥作用。很多时候宁可是默默的见证。的确,沉默往往比出声更有效果和价值。当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时,耶稣“不回答,连一 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太廿七  14)。只有借着居住在我们中间的圣灵,就是那真正的盐,我们才可以做到如此的抑制。我们如何的做重要于我们如何的说。经常会是这样,我们大声的吼叫,但人们却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因此,如果我们的生命没能彰显出纯盐的味道,那么我们所说的话就完全没有价值。

2.举例说明

2)讲话的生命

“你 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象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四  6)。很多时候,明确的讲话是有必要的。当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王吗?”耶稣 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十八37)。在主被钉十子架的前夜,彼得的不认主是因为他对他生命中的圣灵之盐毫无知晓。彼得不敢说出他与耶稣之间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他三次发咒起誓不认主(参看可十四71)。他不知道真正的牺牲精神,因此没有预备去做不惜任何代价的见证。

现在,耶稣基督的教会里最大的需求是广传福音。没有它,我们将永远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把福音传向世界。大型布道、广播电视节目, 甚至文化差传完成不了这任务。神的至高方法是,我们应见证出基督徒的盐的果效,就象早期教会所做的。在司提反殉难后,使徒们“往各处去传道”(徒 八  4),之后的三十多年间,世人不断的听到有关救主的信息。神给了我们更多的基督徒,他们传讲生命是“用盐调和”(西四6)。

3.举例说明

3)奉献的生命

“因 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可九  49)。知道自己生命中有盐的作用存在的基督徒会活在罗马书十二章1至2节所讲的经历当中。他的身体是完全的摆上并且他的 生命是每日的祭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今日大多数基督徒的事奉所出现问题就是当中没有盐。

4.举例说明

三、盐的失效

“盐若失了味  ……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 五13)。有两种情况盐会失去它本身的味道。

1)分解

“盐 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可九  50)。留意这些词,“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与这句话的相对 立是分解。盐分解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会失去它的效力和甘味。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基督徒的经历的写照啊!一个把自己从教会、团契、恩赐中分解出来的人,最终将失去他的敏锐与热诚。神呼召我们要有一个分别的生命,但绝没有呼召我们要有一个分解的生命。这是一些教父们常犯的错误,他们相信敬拜和事奉神只能是在孤 立—或者所说的修道院制度下进行。早期教会的秘密在于教会的聚集与团契。我们读到,“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徒二42)。希伯来 书的作者劝告他的读者“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象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来十25)。

5.补充说明

2)渗透

“你 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太五  13)“失”( loses )这个字来自希腊文  moros  ,意思是“减少”、“缓 慢”、“笨拙”和“愚蠢”。如果基督徒表现的很“愚”,并且允许这满了情欲和邪恶的世界渗透到他们的生命中,他们就变得乏味平淡。没有什么比在生命和事奉 中被弃绝更让一个信徒感到悲哀和羞耻的了。保罗余生都带着一颗警醒的心惟恐“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  27)。

失去味道 的盐对于土地是毫无用处的,于是被抛撒在路上任人脚踩蹋。这就是一个被弃绝的基督徒的处境!想想罗得的妻子,从所多玛和蛾摩拉逃出来,却拒绝完全走神指引的路而成为无用和羞耻的典型。想一想参孙,他向世界妥协,换来的是失去他的力量、视力和事奉。想一想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们所失去的,不单单是金钱,也是 他们的性命。我们可以同样想一想现代的例子,一些曾经是世上的盐,但如今已是废弃在一旁,失去了他们的作用与影响。

是否有可能重新获得纯正 的盐的力量和甘味的问题常常被问到,感谢神,仍然赐盼望给那些在一切都太迟之前而悔改的人。巴克莱博士  (  Dr.William Barclay  ) 说“在犹太教会堂里,犹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如果一个犹太人成为了背教者,而后来又悔改了,在他被会堂重新接受之前,他要横躺在会堂的门前并且邀请人在进会堂之时都要踩踏他。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基督教教会袭用了这个习惯,一个被教会驱逐出去的基督徒,在他被重新接受之前,教会要强迫他躺在教会的门前让人在 进来之前踩踏他。‘践踏我吧,我是已失去味道的盐。’”( Gospel of Mattew, vol. 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p. 117-118 )

结语

展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简单的比喻是多么富有挑战性啊!你的生命是怎样的呢?具有纯净和合格的特质吗?你生命中的盐是对周围的人有所影响呢还是已失去了味道 呢?当教会处于信仰瘫痪并且在周围的堕落环境之中失去了做盐的果效时,让我们永远不要因不断增长的败坏而去责备这罪恶深重的的世界。所罗门王提醒了我们相同的事情,“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廿九  18)。神赋予我们能力去承担做“世上的盐”的职责。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如 果你从太平洋里蒸发掉一吨水,你将得到大约七十九磅的盐。一吨大西洋的水能提炼出八十一磅的盐。然而从死海中提炼,一吨水你差不多可得到五百磅的盐。就象 这些数据所显示的,地球上的海洋的含盐量有很大的差别。基督徒也一样。耶稣说我们是“是世上的盐”(太五  13)。检查你的“盐的含量。”你是那种受其 他人欢迎的人吗?你的谈话是纯洁的吗?你遵守诺言吗?你有善良仁慈的性格吗?一个不信的世界正在注视着你,正在听着你。他们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 From our Daily Bread, quoted in Illustrated, Holland: Ohio, #281, 8/23/89 )

2.举例说明

赫西瑟( Orel Hershiser)辉煌地带领洛杉矶道奇队( Los Angeles Dodgers )  击败奥克兰运动家队( Oakland A’s )赢得了一九八八年的世界联赛。他说当在局次之间回到休息区时,他是通过高唱赞美诗来平静他的紧张情绪和集中注意力的。比赛结束后,在加入队友在场上自发的庆祝之前,这个瘦骨嶙峋的投手停在垒包上,两眼望天,做出了一个祷告的姿势。在随后的采访中,赫西瑟把他内心的平安与成功归于了主。当他的投球 技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时,人们同时也注意到他的微笑来自与内心,并且从他的眼中流露出来。赫西瑟是一个重生的基督徒,他在运动场上无声的影响与见证给人们提供了一次非常动人的布道。

3.举例说明

一九五一年,法国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卡缪 ( Albert Camus )  被要求向一群法国传教士发表演说,题目是“世界对基督徒期待什么”。其中他讲到:“世界对基督徒的期待是他们以坚定不疑的态度来大胆地斥责邪恶。世界期待基督徒大声清楚的讲出并且以身作则。”基督对我们有多少期待呢?

4.举例说明

许 多年前,在韩国,一帮流氓无赖点燃了一个麻疯病区内的一座教堂,大火蔓延开来并且很快的失去了控制。麻疯病人们十分伤心。修补毁坏的地方要花一万二千五百 美元。这些麻疯病人们决心两年不吃周日正餐来酬这笔款。因着他们的牺牲,很多人都热衷于服事。  ( Adapted from Missionary Review of the World,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ed for Christian Service  ,O  1947 by Walter B. Knight, Grand Rapids: Wm.B.Eerdmans Publishing Co., P.581. Used by permission )

5.补充说明

这里有一些实际的方法来关心你的教会:

·       带着你自己和你的敬拜的心。

·       带着对神和神的家的敬畏

·       带着你的奉献

·       带着一颗爱和团契的心

·       带着真心的笑容与握手

·       带着和蔼的话语和有意义的思想

·       带着你的自愿去歌唱,并且唱出你的心声。

·       带来一个朋友或家人

·       一定带来你的来访朋友

·       每周日带你最好的去教会

·       养成去教会的习惯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and: Ohio, #732, 5/7/87).

 回到最前一页

14 讲章大纲

系列:棕枝主日

主题:通往荣耀的门

经文:约十二  12-33

金句:“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十二  23)

引言

当主耶稣宣告这些话语时,祂正面对两种形势:希伯来及希腊的思想。希伯来人有很强的宗教感,而希腊人却非常理性。牺牲、羞辱或受苦的观念对这两种思想也是陌生的。故当某些希腊人表示有兴趣见耶稣及祂的荣耀时(这正是他们跟随的目的),主就启示出通往荣耀的门。

一、忍受苦难(约十二  23)

1)顺从神的旨意(十二27)

2)继续神的工作(十二26)

二、经历牺牲(约十二  24)

1)自我降卑(十二24)

2)自我弃绝(十二24)

三、享受事奉(约十二  25-26)

1)相交的事奉(十二24)

2)结果子的事奉(十二24)

3)忠心的事奉(十二26)

结语

象具宗教感的希伯来人和理性的希腊人一样,属肉体的人往往从十字架前退缩,并想逃避或避免它。但耶稣从不降低标准。只有当我们顺服地跟从祂时,我们才可期望听到救主的赞赏,以及接受天父的称赞。

 

14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棕枝主日

主题:通往荣耀的门

经文:约十二  12-33

金句:“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十二  23)

引言

当 主耶稣宣告这些话语时,祂正面对两种形势:希伯来及希腊的思想。希伯来人有很强的宗教感,他们代表了门徒及那些参与凯旋进城的人。他们相信耶稣现在正进到 荣耀里。门徒纵然接受过教导,却不能看见祂必须经耶路撒冷到加略山,之后才进到荣耀里。受苦或牺牲乃超过了他们的能力所能掌握。

这就象他们 有一个心理的障碍,不能明白为何耶稣要背十字架。有一次当主说到祂必须死在耶路撒冷时,彼得就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主立即很严 厉地责备彼得,指他是“撒但”——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  22-23)。

人 可以非常有宗教感及正统,却不能接受主的话语背后的意义:“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十六  24)。门徒说:“不!这是 不可能的”;他们记起撒迦利亚九章9节的预言,便加入群众当中;而事实上,他们激起群众的心,摇动他们的棕树枝并呼喊:“和散那……和散那”,并用橄榄树 枝铺在路上(太廿一8)。他们以为祂正进入耶路撒冷建立祂的国度;而他们会成为祂的内阁官员,分享祂的荣耀。正如十字架一样,受苦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消除这种思想吧!故人可以具有宗教感,但却失去了得胜及荣耀的生命。

另外,就是非常理性的希腊人学者对这些人的身分有很多讨论(约十 二  20)。一些人相信他们是阿拉王( King Avagus )差来的,他已听闻这位奇妙的基督及祂可能被处死的事。故他差派一些希腊人来邀请祂到他的国去,给祂一个收容处。他是长了大痳疯,渴望得到医治。他希望主来医治他,并享受祂国度的平安。不论什么理由,这些希腊人主要是来敬拜的,因为此处的动词指出他们的习俗是到耶路撒冷“过节礼拜”(约十 二  20)。

希腊人的知识、文化及美学领导了世界五百年。在哲学及智慧上,他们是四周国家追赶的模范——今天亦如是。我们在科学及其知识的应用已很进步,但希腊人的智慧仍独树一帜。希腊人相信自我能力发展及自我享受;他们整个哲学都被这两句陈述所规限。他们相信他们的神奥林匹 克  ( Olympus )  会派遣使者到地上,从事自我能力发展及自我享受的工作,而他们的跟随者亦会这样作。无论如何,他们未能明白透过死亡得生命,透过羞辱得荣耀的意义。

故此,当腓力及安得烈(唯一用希腊名字的两个门徒)走近主耶稣基督,说某些希腊人想见祂时,祂就说了一些最深奥 的词句。事实上,祂声言:“若你想见我,若你想得荣耀(这是希腊人和希伯来人跟随的目的),我就将通往荣耀的门指示你:‘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  24)。此乃通往荣耀的大门。

一、忍受苦难

“人 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十二  23)。无论人具宗教感或很理性,他本性刚愎,对任何引致苦难的事物也退缩。相反的,神整个得荣耀、祝福,得胜及生命的原则,往往是来自苦难。在整本圣经中,苦难不是一些要逃避的东西:它是一份要去拥有的礼物。腓立比书一章29节告诉我们:“你们蒙恩……要为他受苦”。按受苦的计划,神荣耀了祂的儿子:“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要领许多的儿 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来二9-10)。乔治·麦唐纳( George MacDonald )  很完整将这点表达,他写道:“神的儿子受苦至死,并非使人不需受苦,而他们的苦难可以象祂一样。”

从神呼召每个基督徒去承受苦难,那些从苦难中退缩的人,不会进入神完整救赎计划的荣耀里。绕过它的即死在旷野,永不能越过约但进到迦南地。

受苦有什么意思?

1)顺从神的旨意

“我 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约十二  27)。耶稣按祂的人性,经常觉察到祂要忍受钉十字架之苦。当祂踏上往加略山的路时,十字架也沿途投下它的影子。纵然它包含了苦难,但祂唯一关注的是顺服神的旨意(参看来五8)。任何跟从祂脚并选择顺服道路的人, 应预备承受从敌对神旨意的世界而来的苦难。真正将生命委身给神,应有顺从神一切旨意作伴随。

 1.举例说明

2)继续神的工作

“若 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约十二  26),以及“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约四34)。我们很快承诺去顺服,但不久遇到障碍 时,我们就另谋其它工作!我们以为主已呼召我们从事其它事工。耶稣却非常坚持要继续神的工作。祂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 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十二25);以及“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 26)。早期教会增长非常迅速的原因是,他们“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有工作要去成就,而那些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决意 不会放弃的。

 2.举例说明

二、牺牲的经历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  24)。这些并非是朋友对朋友的说话;它们乃是主人对仆人的说话。按这个熟识的农耕例子来说,牺牲要求牺牲。

1)自我降卑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约十二  24)。想象一下当救主说这些话时,祂在脑海中所出现过的思想。虽然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圣 经没有一个地方说谦卑会被赐给基督徒。的确,内住的基督给予我们这种性情,因基督的心思就是谦卑的心思。但神的话肯定地说我们要自我降卑:“凡自高的必降 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十四  11);“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五6)。从上下文来看,神大能的手乃指管教及 控制的手。我们需要神的手在我们身上,使我们隐藏。自我降卑即是子粒落在地里。这是向下,再向下的移动。事实上,“高升”的唯一方法是降下。

 3.举例说明

2)自我弃绝

“若是死了”(约十二  24)。当子粒顺从那引致它瓦解及释放生命胚种的力量时,它就死了。它落在地上,而在这细小外壳上的湿度,阳光及化学物料开始将它瓦解。而那时刻,在新生命的灿烂中就长出向下的根及向上的茎。

这 怎样在主耶稣身上发生呢?祂甘心降服自己;祂没有挣扎。“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赛五三  7)。罗马 兵丁撕裂祂的身体,直至祂的肋骨露出来。他们从祂的脸上拉扯祂的头发。他们把祂钉在十字架上。然而,祂从没有反抗;祂甘心将自己降服在死亡的势力之下(参看赛五二14)。

有否教导我们这样顺服的话语?罗马书八章  13节提出了一个答案:“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我们不能把自己钉十字架,但我们可透过圣灵在我们身上及透过我们运行的能力,降服在加略山的力量之下。

三、享受事奉

“爱 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  25-26)。并且,经文记载耶稣“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来十二 2)。享受事奉是什么?

1)相交的事奉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约十二  24)。有很多基督徒谈到自己的孤单。从来没有人探访他们或与他们握手。这些人通常可分为两类:那些热情及带给别人祝福的人;以及因孤单感引致离群的人,他们就成为苦痛,牢骚及互相指摘的受害者。

然而,要体会忍受苦难及经历牺牲就要去享受相交。神本身是自足的;祂并不需要受造物,但为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  10),祂就要透过爱子耶稣基督进到死亡及埋葬之中。

一粒在手中的种子是有生命及丰收的潜能,但只留在手中,它只会单独地存留着。

 4.举例说明

假若你不能享受基督徒相交的荣耀,那是因为你不愿意受苦或牺牲。按基督徒的经历而言,医治孤单的方法就是十字架的路道。

2)结果子的事奉

“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  24)。我们的主耶稣很小心使用这个例子,你愈仔细研究及分析它,你就愈看到它的美妙之处。

一 位作家说道:“植物的多产或是它们产生种子的能力是显著的”。一般壳类通常结出六十至一百倍的果实。在一季里,一棵蓖麻油树可生产1500粒种子;一朵向 日葵可生产4000粒种子,而一朵蓟花可生产24000粒种子。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数算过,一棵从一粒种子长成的玉米可有2000个籽粒,而一棵罂粟则有 32000籽粒。

蒲林尼  ( Pliny )  告诉我们一位身在非洲的罗马地方官,送给亚古士督王  ( Emperor Augustus )  一棵有  340枝茎,长有340条穗的玉米树;即是说一粒种子可生产出60000棵玉米种粒。一粒种子八年后就产出很多玉米, 足以供应所有人一年半的面包食粮。这怎样显明我们的经文——“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主耶稣说:“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 耀”(约十五8)。

你的生命是否具生产力及结果子呢?当人生完结醒来后,你剩下什么呢?有一天当你站在基督的审判座前,你能否说:“我与神所给我的儿女”(来二  13)?

3)忠心的事奉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  26)。有什么荣耀比起父给那些忠心跟从主耶稣的人之荣誉更大呢?

在 我们重复翻阅的经文希伯来书十二章  2节里,耶稣被形容“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祂体现了忠心。噢,要得父的称赞,并要得听祂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21)。

结语

我 们已反思过在首个棕枝主日,在我们的救主脑海中浮现过的思想。说中了具宗教感的希伯来人想逃避十字架,正如人往往避开刀一样。理性的希腊人想避免它,因它 理智主义的虚荣。但耶稣从不降低标准。通往荣耀的门,是透过受苦、牺牲及事奉。“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十二  23)。只有当我们顺服地走过“窄 门”时,我们才可期望听到救主的赞赏及获得父的称赞:“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21)。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圣礼定 ( Nate Saint )是五位被奥卡印度人( Auca Indians )  杀害的宣教士其中的一位。他曾说他的生命并没有改变,直至他掌握了这个思想:“顺服不是一瞬间的抉择……它是之前已作好的置诸死地 决定。” (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c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r Book House, p. 253 )

2.举例说明

一 个失意的传道人有以下奇怪的梦。他想到他正站在一块巨大花岗岩石上,企图用一把鹤嘴锄将它破碎。他工作了一小时又一小时,却没有结果。最后,他说:“没有 用的;我要停止。”突然,有一个人站在他身旁说:“你不是分配好这工作,为何要放弃呢?”“我的工作是徒然的;我不能在花岗岩上留下印记。”之后,那陌生 人就严肃地回答:“那并非是你的事;你的职责是去凿,不论那块石是否破碎。工作是你的,而结果则是另一回事;请继续。”他在梦中看见自己重新工作,并且第 一击就将那石破开数百块。虽然只是一个梦,它却给了那传道人一个很有意义及永不忘记的教训,以及安慰和鼓励他灵魂的方法。

3.举例说明

当米开朗基罗( Michaelangelo )在他的伟大艺术品中,将石弹子削去时,他往往在帽上装一枝点着的蜡烛,以致他自己的影子不会投射在他的作品上。神往往用祂的手遮盖我们,免得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射在我们的工作、教会、家庭或奉献上。

4.举例说明

几年前在埃及发掘出一具木乃伊,而它的手里有一粒小麦的种籽。约三千多年,它仍独自存留。科学家做了实验,将那种籽放在泥土里,它就生长了。三千多年后,它发芽生长;但在过去的三千多年,它却独自存留。

 

进深研究书目

William Barclay, The Gospel of John,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H. A. Ironside, Addresses on the Gospel of John,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1942).

J. C. Macaulay, Expository Commentary on John, (Chicago: Moody, 1978).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Westwood, N.J.: Revell).

Arthur W. Pink,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of John, 4 vols., 1923ff., Reprinted – 1 vol.,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5).

R. V. 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8).

Merrill C. Tenney, John: The Gospel of Belief,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9).

W. H. Griffith Thomas, The Apostle John: Studies in His Life and Writing, 1923, (Reprinted –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3).

B. F. Westcot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2).

 回到最前一页

15讲章大纲

复活节主日

主题:从悲哀进到欣喜

经文:约二十  1-18

金句:“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约二十  11、18)

引言

若有妇女爱耶稣,她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了。福音书的记载让我们五次瞥见她与救主的接触,而当中最突出的是马利亚在耶稣的坟墓的情景。

一、基督的死带给她悲哀(约二十  11)

1)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模糊的视线( 约二十14)

2)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劣质的判断( 约二十15)

3)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受阻的目标( 约二十13)

二、基督的复活带给她安慰(约二十  16)

1)这是具有神性且带有权柄的声音( 约二十15)

2)这是具有神性且能满足人心的声音( 约二十16)

三、基督的活着带给她改变(约二十  17)

1)马利亚经历了一个与基督关系的改变( 约二十17)

2)马利亚经历了一个对基督责任的改变( 约二十17-18)

结语

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并非在基督死亡或复活时结束,祂仍然透过圣灵的能力在我们里面活着。这改变了我们与祂的关系及对祂的责任,以致我们可在一个可怕的世界中成为生命、希望及喜乐的使者。

 

15讲章大纲阐释

复活节主日

主题:从悲哀进到欣喜

经文:约二十  1-18

金句:“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约二十  11、18)

引言

若有妇女爱耶稣,她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了。基督改变了她的生命,她身上曾有七只污鬼,他们做尽了一切邪恶的事,但主却驱赶了他们,并使她得到荣耀的释放。

在福音书中,我们有不少于五幅她与耶稣接触的图画。当中最突出的是在复活节早上马利亚在坟墓的情景。对于基督教会来说,这事件的最大教训是,复活的基督如何可将悲哀变成欣喜。

一、基督的死带给她悲哀

“马 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 约二十  11)。马利亚所关注的是耶稣的死。她的信心、盼望及爱乃集中在祂身上,但祂现在却死了。更糟的是,那神性的身体不见了。故悲哀临到她的生命,是笔墨难以形容的。当人看不见耶稣死亡的背后时,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事实上,对于那些神为他们死的人,空虚必定充满他们的 心。留意这个经历如何影响整个人生。

1)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模糊的视线

她“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 约二十  14)。她被眼泪弄瞎,纵然救主活着并站在她前面,她也不能辨认她。因被失望迷乱,她的视野受到十字架及坟墓所限制。

直至我们看见十字架及坟墓的背后时,我们的视线才不会被扭曲。圣经告诉我们:“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廿九  18)。对于无数只视耶稣为被钉十字架的人,而非一位活着的主之人来说,这是何等的真实呢!

2)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劣质判断

“马 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便去取他”( 约二十  15)。她心中的悲哀引使她作了一个不可信的假设。她不知道她的主耶稣基督就站在她面前,却假定祂是园丁,而这个错误判断致使她以为可将一个成人的尸体取走。她的说话是她全然迷糊及悲哀感觉的强烈 见证。

在我们的生命中,这是何等的真实!当我们失去了对复活主的异象时,我们就会错误判断人及处境。我们想象可作超乎人类力量及能力的工作。对那些因失去了对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异象,而丧失了判断意识的人,这是否是一句当聆听的话?

3)马利亚的人生有一个受阻的目标

当 天使问她:“妇人,你为什么哭。他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去了,我不知道放在那里”( 约二十  13)。留意她那放弃及悲哀的呼喊;她的灵魂没有一丝的盼望。她内心的黑暗比起她四周的黑暗更大。她落在极度的绝望中。她到墓坟的计划已经受阻。没有任何东西象这样产生了一种挫折及失望的感觉。

这 正是在生命中不认识耶稣基督复活能力的基督徒之写照。它反映出一个没有神,没有基督及没有盼望的世界。只当有为之而活的人存在时,生命才有目标。无论世事 有多么引人注意,它最终也不能满足我们。神为自己而创造我们,而只有当我们充满了我们复活救主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神性生命时,我们才能快乐。

这是否是你生命中的故事?没有异象,欠缺判断,没有目标?你的灵魂有否悲哀?若有的话,那是因为耶稣已死。你的视野不能超越十字架及坟墓。

1.举例说明

二、基督的复活带给她安慰

“耶 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约二十  16)。耶稣基督使悲哀变成安慰。保罗卓越地辩说这点,他指出:“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之后他就确定:“但基督已经从 死里复活”(林前十五14、19-20)。这个荣耀的事实将悲哀变成安慰。在这情况中正是这样。复活的救主用声音及一句话向马利亚启示了自己。

1)这是具有神性且带有权柄的声音

“耶稣问他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 约二十  15)没有人会弄错耶稣基督的声音。文士及法利赛人都熟悉它。普通人喜爱听它。小孩子被它所吸引,而马利亚无论在什么地方,比任何人更能辨认它。事实上,耶稣“象有权柄的人”说话(太七29)。

在 此必须紧记,主复活的身体在本质上是不同了,纵然它在结构及外貌上仍旧一样。这是保罗所称之为的“灵性的身体”(林前十五  44):适合地上的活动,亦 适合天上的活动。它不再受地心吸力的物理定律限制,而祂的移动亦不受地理哩数所限制。它可以显现或隐形,在地上或离开地上,在这里亦在那里,瞬息间无处不在。的确,祂的身体已改变了,但祂的声音仍旧一样。

2.补充说明

耶稣在整个地上事工中非常强 调聆听祂的声音。祂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十  27);以及“死人要听神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五25)。 在登山变像时,父声言:“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太十七5)。就算在今天,耶稣以祂复活的大能站在我们生命的门口,并说:“看哪,我站 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这是具有神性权柄的声音。对于神不存在,圣经有误,教会 失当及基督教不适切,人可说他们想说的话,但耶稣仍在说话,而当听到祂的话时,安慰就会取替了悲哀。

2)这是具有神性且能满足人心的声音

“耶 稣说,马利亚”( 约二十  16)。请留意主耶稣首次对祂说话时称她为“妇人”( 约二十15),但这对她破碎的心并没有什么意思。但当祂说“马利亚” 时,她便立刻认出这是神性且满足人心的说话。耶稣是唯一能满足马利亚需要的那位。刹那间她便记起赶出污鬼,洁净她生命,培育她灵魂,以及具神性的爱的相交。这一切并有更多的事皆包含在“马利亚”这一个字里。她立即转向祂,呼喊“拉波尼”( 约二十16)。这是一个献出生命及爱的反应。

作为 一个人,我们有某些基本的需要,但当中却有分别。没有两个生命是相同的,但在耶稣基督里,人类生命的镶嵌细工得以完成:祂是宇宙的救主。当祂说出你的名字 时,祂正告诉你祂不单能满足你一切的需要。这是复活节早上的信息。这是对充满悲哀心灵的安慰信息。当耶稣个别向我们说话时,正如祂向马利亚所作的,它就象在黑夜里屋内所散发出的光芒那样受人欢迎。我们知道在这屋内有我们一切所需的东西。按一个无限的意义来说,这是具有神性且能满足人心的声音的意思。

3.举例说明

三、基督的活着带给她改变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约二十  17)。司可福博士  ( Dr. C.I. Scofield )  对于这句子有三种观点。

首先,耶稣以履行赎罪日的大祭司(参看利十六)向马利亚说话。完成了献祭后,祂正前往天上献上神圣的血,而在花园与马利亚相见及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9节的相见期间,祂要升天及返回。这观点与旧约圣经的预表一致。

第二个解释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只“凭着外貌认过基督”(林后五  16),而当她发现她所爱的人时,只想紧握祂;但祂正准备在升天时与门徒开展一个新的关系;就温柔地教导马利亚,她不应企图将祂紧握在地上,却应成为祂的喜乐使者。

第三个基于经文的建议是,耶稣的意思只是:“马利亚,现在不要拦阻我。我还未升天。你会再见到我。去告诉我的弟兄。”

无论持那个观点都不会改变一个事实,就是与我们复活的主认同会产生极大改变。

1)马利亚经历了一个与基督关系的改变

“抹 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约二十  18)。我们不再摹仿一个在二千年前存活的历史性基督。相反,祂借着圣灵的能力活在我们的生命中。在五旬节那天,当祂以“响声……好象一阵大风吹过”(徒二2)来临时,马利亚是其中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她身上曾有 “七只污鬼”(路八2),现在却充满了神的七灵(参看启一4,三1),并且她成为复活的主得以彰显的工具。这真是一个改变了的关系!

2)马利亚经历了一个对基督责任的改变

“耶 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话告诉他们”(约二十  17-18)。耶稣首先向马利亚,而非向彼得,约翰或祂的母亲显现。抹大拉的马利亚成为了复活基督的首位福音传道者。经文记载她“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他又将主对他说的话告诉他们”(约二十18)。耶稣仍向人启示祂自 己,并差派他们为祂向别人作见证。马利亚热切地出去传递这个消息。我们的热心是否不足呢?若耶稣基督是活着的话,就确实不应如此。若祂已将悲哀转变成欣喜的话,就确实不应如此。

4.举例说明

结语

我们已看过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如何不是在基督的死亡或甚至是复活时结束,而祂却透过圣灵的能力在我们里面再次活着。这事实改变了我们与祂的关系及对祂的责任,以致我们可在一个没有生命、没有希望及没有欢笑的世界中,成为生命、希望及喜乐的使者。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噢,马利亚的痛苦,极度的失望,

当她来到坟墓时,主并不在那里!

当她手拿香油及没药站着悲哀时,

祂的缠裹布正等待着她!

噢,死亡的黑暗,噢,生命的极度失望,

若她来到坟墓,而主在那里,

被香油及没药膏了,卷在布内躺下,

就没有复活的救赎主等待她了!

( From The Evangelical, by Marion Douglas,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lter B. Knight, c 1947 by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获准使用)

2.补充说明

引述其它复活后显现的经文,指出耶稣属肉体的身体已改变,以延迟或防止识别(可十六  12;路廿四16;约廿一4)。相对之下,祂的声音经历死亡后仍旧不变,故单单口音已使人认出祂,如马利亚(约二十16)及多马(约二十27-28)的情况,乃值得注意的。

3.举例说明

有 一位美术家曾绘画了一幅相当幽暗的图画。它表达出一个荒芜山丘的情景。在山丘斜坡高处坐落了一间木造的小屋。这是黄昏时候,天空布满了黑色及灰色的条纹。 它是一个极度阴郁的情景。当美术家的一位朋友评说那幅图画的荒凉时,他并没有发怒,只拿起画笔在小屋窗上油上黄色灯光。景象立即由幽暗变成光彩。小屋现在招呼疲乏的旅客。

阅读耶稣被捕,受审,受苦及死亡的故事后,就停在那里,不可再读下去。你觉得怎样呢?实际上是一幅幽暗图画。一切皆是幽黑 无望。现在继续主耶稣的复活,噢,看那改变!复活的荣耀将图画从无望变成盼望,基督复活的事实对我们个人而言是要在动荡及混乱的情况中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改变。  ( Prairie Overcomer, Vol. 61, no. 4, Three Hills, Alberta, Canada, April, 1988, p. 5 )

4.举例说明

只是一句“马利亚”;

这是祂所需使用的

将一个妇人悲哀的心变成

一个喜乐的泉源。

她以为祂是园丁,

她现在回答:“主人!”。

祂的声音,她的名字——已经足够;

她并没有问:“是否你?”

在我极大考验的时刻,

救主时常出现;

祂没有冗长,给予人深刻印象的言词

去分散我一切的恐惧。

祂温柔地说出我的名字。

足够了!我所需要的

只是被祂认识及被祂钟爱

而天地也颂赞祂?

人不知道耶稣活着,

他们心里不信;

而好象向马利亚一样,故现在,

祂吩咐我们:“去告诉人吧!”

(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lter B. Knight, p. 566  。获准使用)

 回到最前一页

16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属灵的光辉

经文:太五  13-16

金句:“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  14、16)

引言

主耶稣教导我们,因蒙福生命而来的基督徒见证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属灵的影响力,在此指到“盐”(参看  太五  13);而另一就是灵性的光辉,乃说到“光”( 太五14-16)。按属灵的经历而言,盐代表生命中神的灵,而光则指到生命中神的儿子。

一、光的喻象(太五  14)

1)灯(林前六19)

2)油(罗八9)

3)灯心(箴二十27)

4)火(约一4,八12)

二、光的功用(太五  14)

1)我们需要在私下发光( 太五15)

2)我们需要在众人前发光( 太五14)

3)我们需要有目的地发光( 太五16)

三、光的失误(太五  15)

1)斗说及忙碌( 太五15)

2)床说及懒惰(参看路八16)

结语

当我们思想到耶稣所指到光的喻象、功用及失误之时,让我们借着祂的能力,成为光照亮在我们的日子及世代中。

 

16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属灵的光辉

经文:太五  13-16

金句:“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  14、16)

引言

毫 无疑问的,光的概念与盐的思想乃相伴的暗喻,而我们已查考过后者。主耶稣教导我们,因蒙福的生命而来的基督徒见证有两个层面。首先是属灵的影响力——“你 们是世上的盐”( 太五  13),以及属灵的光辉——“你们是世上的光”( 太五14)。按属灵的经历而言,盐代表了生命中神的灵,而光则指到生命中神的儿子。

一、光的喻象

“你们是世上的光”( 太五  14)。光是所有已知颜色的组合,故是一个适合的象征来说神借着基督所彰显的完美与其属性。保罗提醒我们:“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四6)。

对于被太阳敬拜者围绕的上古希伯来人来说,光是一种神圣的对象,故是神的自然表达。犹太人说自己是外邦人的光(参看赛六十  3),而著名的拉比往往被称为“以色列的灯”。但必须指出,是神燃点了以色列的灯。这国所拥有及显出的光是借来的光。

对 于基督徒来说,这是真确的。福音的本质是耶稣基督就是那永恒及非受造的光,要燃点在全然黑暗中的人的灯。当大卫祷告说:“你必点燃我的灯。耶和华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诗十八  28)时,他了解到这方面某些事情。主耶稣对我们这被点燃烛光的人说:“你们是世上的光”( 太五14)。

所 以,在这里明白耶稣所用暗喻的本质是很重要的。跟随祂的农夫所住简陋的屋里,都有用黏土造成简单而不深的碗,当灯心伸过碗边时,其夹边就将它固定。正常来 说,这些灯会安放在一个不规则木造的灯台上。为了安全缘故,当点着的灯不用时,它会被放在容器下面。这些屋的主要家具是灯,面粉箱及一张简陋的床。从这些比喻我们可学到一些简单的教训。

1)灯

正 如我们已看过,这是一个黏土造成的碗,当中注入了油,而灯心浮在上面。这说到我们的身体,有圣灵居住在其中。保罗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林前六  19)一个奇妙的真理是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器皿,让神以圣洁的火焰在其中燃烧而出光辉,这应是我们完全奉献我们的身体及灵魂最大的动力(参看林前六19-20)。

2)油

在 整本圣经中,油是圣灵的一个象征。它用作膏立(君王:参看撒上十  1;祭司:参看利八30;先知:参看赛六一1;点灯:参看出廿七20;利廿四2;以及 献燔祭:参看出二九40;民廿八5)。在十个童女的比喻中,我们忽略了我们的灯需要油的重要性。没有油就没有生命,而没有生命就没有光。使徒写道:“人若 没有基督的灵,就不属基督的”(罗八9)。

3)灯心

圣经学者同意灯心代表人的灵。所罗门说:“人的灵就是耶和华的灯”(箴二十  27)。圣灵来到使人的灵苏生。象灯心一样,人的灵必须透过道神的道管教及净化得以修整及保持洁净。耶稣对祂的门徒说:“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约十五3)。

4)火

这 是圣灵在我们身上及透过我们,彰显耶稣的生命。约翰告诉我们:“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一  4)。主表明“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 在黑暗里走,必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按一个非常真实的意义来说,人在基督徒身上所看见的光,是耶稣所衍生或借来的光。祂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使我们 成为黑暗世界的光。当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太五16)时,祂正指到所交托我们的光。

1.举例说明

二、光的功用

“你们是世上的光”(太五  14)。在主的教导里,祂显明光的最大功用是照亮。用祂自己的话来说:“你们的光也当照在人前”(太五16)。这句子接着被扩展去表明,作为世上的光:

1)我们需要在私下发光

“人 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  15)。其中一个最难作见证的地方就是家庭。但就在这里,在我们家庭的私人地方,我们被劝 勉要象烛台上的蜡烛般发光。有时有些人在祈祷会中说话非常流俐,在教会外勇敢作见证,但在家中却没有多少见证。这并非与我们主的教导一致。事实上,它反面地反映出耶稣的生命在我们内里的真实性。若我们“在家中”并没有作光,我们在世界的见证就不算得什么了。

2)我们需要在众人前发光

“你 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太五  14)。这个公开见证背后的思想不单包含了基督徒的各别见证,更包含了集体见证。事实上,一所教会的 见证的光彩及光辉不单依赖那“主要的光”,更应依赖个别的光是明亮地及持续地照亮着。城背后的思想是集体及共同的努力。任何人未能在教会的生活中发光,就会弱化了她的见证。“高声压倒”教会的见证是错误的。任何称颂耶稣的名的地方性聚会都应突显出来,就如在巴勒斯坦的城市内,建在山上的白石屋一样。在保罗的日子,罗马的教会被说是“信德传遍了天下”(罗一8)。帖撒罗尼迦的会众也是一样:“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帖前一8)。让我们紧记照得 最亮的光是照得最远的。

2.举例说明

3)我们需要有目的地发光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  16)。我们的光照亮并非要使自己引人注意,而是要反映神在耶稣基督身上的荣耀。人不是去看我们的灯,而是去看光!

a)光驱散黑暗

“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得着生命的光”(约八  12)。当我们跟从主,并活出神的荣耀时,我们就可不断地驱除无知及不洁。福音的光不单洁净人的思想,更洁净他们的生命。

3.举例说明

b)光发现危机

神 的话告诉我们“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弗五  13)。我们身为光的使者,是去揭露邪恶,“照出暗中的隐情”(林前四5)。约翰福音三章19至20节揭 开了问题:“光来到世上,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在信徒生命里运行的圣灵常“为罪,为义,为审判”(约十六8-11)而定人有罪。

3)光决定方向

“义人的路,好象黎明的光,愈照愈明”(箴四  18)。换言之,基督徒的生命是一道指引的光——不单为自己,更为那些跟从的人。这是为何我们要“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5-16)。

4.举例说明

三、光的失误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太五  15)。路加再加上:“没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路八16)。我们的生命未能照亮出光,是与篮子及床的暗喻有关。

1)斗说及忙碌

“人 点灯,不放在斗底下”(太五  15)。斗是一个粗粉箱或面粉盒,可在每个家庭中找到,而它代表了人赖以生存的每日粮食。它提醒了我们工作及花费的目的。圣经严肃地警告我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不幸地,在很多情况中,基督徒被日常例行事务所缠绕,以致他们将灯 藏在斗底下。我们要小心无结果的忙碌生活,免得事务削弱我们的灵命。我们也认识一些因忙碌,物质主义及属世而失去了光辉及见证的基督徒。

5.举例说明

2)床说及懒惰

“没 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路八  16)。斗及床皆有其正当用途,但当它们被用作藏起那应放在烛台上的光时,就有某些严重的错误。箴言廿六章 14节表明:“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当中的思想是懒惰人会移动,但却没有离开所处的地方。无怪乎所罗门问道:“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箴六9)神性的本性是有行动的。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五17)。

作为基督徒,在黑暗的时刻我们应高举见证的光,而不是将它藏在忙碌的斗或懒惰的床底下。让我们能被神使用,永不要太忙碌或太懒惰。

结语

当我们思想到耶稣指到的光喻象、功用及失误之时,让我们借着祂的能力,成为光照亮在我们的日子及世代中。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一 位孩童被母亲带去参观一座著名的大教堂,作为下午的旅游节目。当她看见光线照过染了色的玻璃窗时,她就问母亲:“窗上这些人是谁?”她的母亲低声说:“他 们是圣徒。”之后,那孩童就说:“我现在知道圣徒是什么了。他们是让光射过的人。”你是否让耶稣的光每一天在你的家中照亮呢?

2.举例说明

在一个大型露天运动会的结幕,在一个黄昏时发出了讯号,将运动场的灯关掉。讲台上的讲员就点着火柴并呼喊:“这只是一些微光,也许没有效用。但瞬间当我题示时,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观众也点着火柴。”之后,运动场就燃起亮光。

你可能感到你的生命没有效用,但与你的教会或社群中其它光结合,你就能在一个黑暗及满有需要的世界中,对属神的光有所贡献。

3.举例说明

一位祖鲁族( Zulu )的小女孩已将心归给基督,祷告说:“噢,伟大的主宰,燃点我心中的烛光,以致我可看见当中的废物,并将它扫掉。”与这位非洲女孩的祷告相连的,是诗人高威廉( William Cowper )的祷告:

我所最钟爱的偶像,

无论那偶像是什么,

帮助我将它从你的宝座前除掉,

并只去敬拜你。

( Homiletical Review, quoted in Knight's Master Book of New Illustrations, compiled by Walter B. Knight, c 1956 by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获准使用)

4.举例说明

很多年前,很多美国城市的街道都用煤气灯照明,而非用他们今天所用的明亮水银光管。并且没有电掣 把它们同时开启。在每个薄暮的黄昏,有一个点灯工人在街上漫步,个别把每盏灯点着。有一位老人在死前记得他还是幼童时,观看他城内的点灯工人在街上来回往返。“我望见他把每盏灯点着,然后就走到另一盏。数分钟后,他在夜的朦胧中消失,而我就不能再认出他了。但我却经常可透过他留下的灯光而知道他在那里。”

5.举例说明

在  1960 年,他惊动了基督教群体,因他在美国建立了最大的年青人生命会(Young Life Club)。但沿途上,裂缝开始在他极之忙于树立的基础上出现。在建立年青人生命会的过程中,他牺牲了他的健康及家庭。在成功的轨道上发出光彩时,索利凡( Sullivan )变成一个很难相处的人,总是单独地生活。他的妻子嘉罗莲( Carolyn )渐觉疲倦。连他很少见到的儿女亦是如此。当他们见 他时,他总是急躁的。虽然他在那时总不明白,索利凡的完全窒息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逃避技巧。他在《从未变成皇子的青蛙》( The Frog Who Never Became a Prince )一书中承认:“我是一个在贝壳中存在的人……内里充满着罪咎,愤恨及怨恨。我因而产生出强烈的感觉几乎变得不能克服。”有什么事发生?此 处是一个为主工作,传扬福音,接触青年的人,但他却将活动代替了生活,将忙碌代替了有意义的优先次序。在感恩节时,当他步出门去主讲某个营会时,他的妻子问了一个问题:“你是否知道——或是你是否在乎——从九月中至今天,你没有一晚在家?”不久之后她情绪崩溃了。他打算自杀。

回到最前一页

17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公义的生命

经文:太五  17-20

金句:“我告诉你们,你们的父,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  20)

引言

在登山宝训里,主已沦及蒙福的生命和有效用的生命。现在祂用公义生命的题目面对祂的听众,而那是总结基督徒生活的钥字。要活出这种公义的生命,就必须:

一、对公义的道有目的地委身(太五  17-18)

1)有广泛的适切性( 太五17)

2)能调较它的影响力( 太五18)

二、在公义的道路上有个人参与(太五  19)

1)公义必须被实践( 太五19)

2)公义必须被宣扬( 太五19)

三、对公义行为有实际评估(太五  20)

1)我们必须超越专业性公义(罗十3;赛六四6)

2)我们必须超越虚伪的公义( 太五20)

3)我们必须超越心存骄傲的公义(路十八11-12,十八9)

结语

耶稣已为我们成就了宗教不能作的事,以致祂可借圣灵在我们身上引发效用。所有擅用公义生命的人也可获得它。

 

17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公义的生命

经文:太五  17-20

金句:“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  20)

引言

在 登山宝训里,主已论及蒙福的生命和有效用的生命。现在祂要祂的听众面对公义的生命这个题目。对于有思想的神学生来说,若要维持一个真正蒙福和有效用的经 历,就必须将基础建立在公义的生命里,这个题旨是下来我们对登山宝训所研读的焦点,信徒若要活出这种公义的生命,就必须:

一、决心委身于公义的道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太五  17-18)。这陈述显示出主完全委身于律法及先知书上父神的旨意的。按相同的方式,我们亦必须委身于公义的道。

1)公义的道有广泛的适切性

“莫 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太五  17)。这些话暗示了当时的人已开始认为,主正要废除律法和先知;即祂将缓和神放置在旧约圣经中的要求。但耶稣却粉碎了这个见解。对祂来说,旧约圣经的律法和先知有广泛的适切性。学者指出耶稣曾引述旧约圣经的每卷书,不论是直接或间接的。 有趣的他有不下于66次提到五经,40次提到以赛亚书,36次提到诗篇,以及22次提到但以理书,前往以马忤斯那个值得纪念的旅程中,耶稣与那两个人谈 话,并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讲解明白了”(路廿四27)。象诗篇第一篇那蒙福的人一样,祂活在圣经里,日以继夜默想它;因 此,祂的生命是公义的。我们亦要培养这种对神的道有目的之鉴赏,假若我们要在生活中与工作中体会神性的公义的话。

1.补充说明

2)公义的道能调校它的影响力

“就 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太五  18)。从我们的主当日,并那日开始有的错谬者,皆认为旧约圣经已陈腐;但耶稣却推翻这个理论,声言“我实在告诉你们”( 太五18)—— 一个在严肃的祷告中用作确认的词汇。在同一节里,“到天地都废去”这词表达出神的道有不变的影响力。当祂说“一点”(希伯来文字母的最细字),或“一画” (写作的变音符号,如在i上的一点)时,祂实际上说律法和先知书——小至最细的希腊字母——亦会存留到末日。故此,无论任何处境的人,皆要将他们的生命与这有调校性影响力的道连成一线。

2.举例说明

二、亲自行在公义的道路上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太五  19)。正统鉴赏圣经只会导致乏味的形式主义及虚伪的专业主义——除非委身于公义的道路,然后将之传递。

1)实践公义的道

“无 论何人遵行这诫命”( 太五  19)。人可以聆听,了解,甚至在理智上明白真理,但却完全不去遵行。这正是雅各的负担,而他写道:“只是你们要行道,不 要单单听道”,以及“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 22-25)。数个世纪前,撒母耳提醒扫罗:“听命胜于献祭”(撒上十五22)。以下赞美诗的歌词是何等真实呢:

信靠顺服,

此外并无别法

若要得耶稣喜乐,

但要信靠顺服。

 约翰森美斯( John H. Sammis )

3.举例说明

2)传扬公义

“无论何人……教训人〔这诫命〕”(太五  19)。一个人活出公义的原则之证明,乃借着他热心地切望将他生命的秘密传给别人而得以确定。公义的道路必须在我们私人及公开生活的每个范围里表现出来。

在  1800年早期,当几千名开荒先锋离开他们在东边的家园及教会,经过坎伯兰隘口 ( Cumberland Gap  ;一条经过维吉尼亚州〔  Virginia  〕与田纳西〔  Tennessee  〕州之间的坎伯兰 山之自然信道)进到那边的森林时,有一个名叫亚斯布里( Fraucis Asbury )的卫理公会信徒跟随他们。他决意将耶稣带给那里的人。虽然有印度人攻击的危险,寒冷的冬天,以及缺乏公路,亚斯布里却能游遍美国旷野四十年。他到处栽植福音的种子……并且年复年返回查看收成。传说亚斯布里可能游历了超过二十五万里。而他传讲了二万五千篇讲章信息!  ( When America Moved West, The Rebirth of America, c 1986, Arthur S. DeMoss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p. 50 )

在总括这点之前,请注意耶稣严肃的话:“所以无论何人废 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太五  19)。这是一个使人惊讶的信息!这解释了为何某些人从不对教会的生命有所贡献。他们的行为不值得欣赏,他们的领导不受尊重,而他们的见证没有果效。因此,他们对教会或外面的世界毫无影响。对于这些人,只有在基督审判座前悲哀地反 映他们残破的生命。

三、公义的行为

“我 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  20)。文士以他们的宗教活动主义见称,而法利赛人则以他们的宗教分离主义著 名;但他们在生命中欠缺内涵。他们有外在的公义,却没有内在的圣洁。要讨神喜悦的话,我们就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太五20)。

1)我们必须超越专业性公义

“因 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罗十  3)。他们并没有学到以赛亚在几百年前所教导的功课:“我们都象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象污秽的衣服”(赛六四6)。我们任何的尝试要借行为去活出得胜及公义生命,从开始就注定失败。神要求一个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2)我们必须超越虚伪的公义

“文 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太五  20)这句词,在我们的主当日是很著名的。文士花时间写作及解释律法。故此,他们因着能鉴赏律法和先知所包含的真理而深被尊重。另一方面,法利赛人乃是分离主义者,他们将自己与妻子,儿女及朋友分开,以完成他们所相信的律法的要求。他们在十一奉献及禁食上,超出了所要求的标 准,但却不愿承认自己没有能力遵守律法,故就把自己置身于神怜悯的围篱之外,并招致了马太福音二十三章所描述的严厉控罪。

神憎恶没有内涵的伪善及虚伪。雅各警告我们“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二  10)。

3)我们必须超越心存骄傲的公义

法 利赛人站在圣殿里,并感谢神,他“不象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象这个税吏”,而他自夸每周禁食两次,并凡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参看路十 八  11-12),故拥有专业,虚伪及心存骄傲的公义。按照耶稣所说的比喻,这些人“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路十八9)——全因为他们看不见耶稣 所给予他们的东西。耶稣来到指出文士和法利赛人不能以他们的义所作的东西,祂却可透过住在祂里面的圣灵之能力成功地完成。有目的的鉴赏及实践公义的道,会引使他们对这道有一个个人的适切应用,而耶稣基督就是这道!罗马书十章4节声称:“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亦参看太三15)。故我们 发现:

a)我们的主透过祂自己成就了一切律法所预示的来成全律法

神学生告诉我们律法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道德性,司法性及礼仪 性。这在五经中清楚显明——特别是出埃及记,利未记及民数记。道德律法包括了十诫。司法律法包含了神赐给摩西去调校人类行为的立法指令。仪礼律法代表了很多关乎燔祭,献祭,以及在会幕,并稍后在圣殿里与敬拜神的仪式的指引。主耶稣以一个使人惊讶的方式,在祂身上成就了律法所预示的一切,就是借着成全了道德 律法,司法律法的规条,以及礼仪律法的含意——那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永不能做到的。

b)我们的主透过祂自己身上成就了一切先知所预言的来成全了先知

学 者已指出至少有  333个关乎基督的诞生、死亡、复活及升天的预言,已逐字得到应验。故按这个意义来说,基督来到不是要推翻先知,而是去成全他们。因为祂在自己身上已成就律法和先知,故祂已成为每个预备擅用祂的人之公义的道。保罗在罗马书八章3至4节中指出这点——“律法既因肉体软弱了,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

故此,我们已看见鉴赏及应用公义的道,就必然会引使我们擅用,在我们主耶稣基督身上所启示及体现的公义的道。

4.补充说明

结语

保 罗大发热心,是要去认识这个公义的生命。他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 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腓三  7-12)。神给我们保罗所拥有的同一个异象和负担。

 

附加评注

1.补充说明

保 罗明确地指出圣灵的宝剑就是圣经——神的道。苏格兰牧师及作家古德利( Thomas Guthrie )说:“圣经是属天兵器的军械库,是有效药物的药厂,是无尽财富的矿坑。它是每条街道的指南,每个海洋的航海图,每种疾病的药物,以及每个伤口的止痛香油。夺去我们的圣经,天空就会失去了太阳。” (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cond, Ohic, #414-434, 11/5/88 )

2.举例说明

吉宁格 ( John Killinger )讲述一位从研究院时已认识的哲学教授。这个卓越的男士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善爱阅读古旧书籍,并在精神上与它们的作者辩论。他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拒绝委身于任何思想系统,免得它妨碍了他对其它系统的探索。当他的第二名孩子只是几个月大时,她生病了,严重发热,并入住医院。有一晚,他的 父亲在那孩子的房间逗留过夜。当他坐下时有一种无助的感觉,他就记起孩童时所学一首赞美诗的歌词:“噢,耶稣,我已应许事奉你到末日。”他在脑中一而再地 唱起它,直至最后他发现自己正大声唱。他在女儿床边双膝跪下,祷告说:“主啊,我曾应许,我记得;但我已远离了你。我让我的研究冲昏头脑。寻求真理时,我 却失去了那真理。”之后,他再将生命委身给基督,并将他女儿交托给神看顾。那晚她退烧了,而两天后她就出院。之后,他断言:“即使是她死了,我相信我仍会 委身基督。我在那晚明白了除了祂以外并没有真理。” ( Preaching III, no. 2, September-October, 1987:46 )

3.举例说明

迈尔  ( F.B.Meyer )  讲述 有一次他与施达德( C.T.Studd )共同主领一个会议。他们共住一房,而有一个早上在破晓之前,迈尔醒来看见施达德正在一支闪烁的蜡烛下读圣经,就问道:“施达德,你已起床多久?”他回答:“噢,四点已起了。”迈尔就问:“你一直在作什么?”施达德回答:“我正阅读新约圣经,查核那些我已遵守的诫 命,并留意那些我没有遵守——而我心里感到羞愧!”无怪乎施达德在神及他的同伴面前,能活出如此独特的公义生命。

4.补充说明

基督是每个人喜乐的完全。

对于艺术家,祂是全然可爱的那一位。

对于天文学家,祂是公义的太阳。

对于面包师,祂是生命的粮。

对于生物家,祂是生命。

对于建筑师,祂是稳固的根基。

对于木匠,祂是门。

对于教育家,祂是伟大的教师。

对于工程师,祂是新生命的道。

对于农夫,祂是撒种者及收割的主。

对于卖花者,祂是沙仑的玫瑰及谷中的百合花。

对于地质学家,祂是万古盘石。

对于法官,祂是公义的审判者。

对于陪审员,祂是可信及真实的见证。

对于珠宝家,祂是极贵重的珍珠。

对于律师,祂是顾问,律法赐予者,辩护者。

对于新闻记者,祂是极大喜乐的好消息。

对于哲学家,祂是神的智慧。

对于布道家,祂是神的道。

对于雕刻师,祂是活石。

对于仆人,祂是好主人。

对于政治家,祂是万国的希望。

对于学生,祂是道成肉身的真理。

对于神学家,祂是我们信心的创始及成终者。

回到最前一页

18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圣洁的怒气

经文:太五  21-26

金句:“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五  22)

引言

主 耶稣向我们引介了公义的生命后,现在就将这个原则应用在几个我们共有的人性问题上——首先是不圣洁的怒气。当然,对于罪恶,贪心,骄傲,色欲及卑鄙人格等事物,公义的怒气是有其位置的,而耶稣亦显出祂这种圣洁的本性(参看可三  5,十一15-17);但祂对于因感觉强烈不喜悦及敌意而在不圣洁怒气中发 泄,却有些严励的话要说。

一、不圣洁怒气的罪恶潜质(太五  22)

1)恶意怒气的罪( 太五22)

2)污蔑怒气的罪( 太五22)

3)凶残怒气的罪( 太五22)

二、不圣洁怒气的严厉刑罚(太五  22)

1)神话语的审判( 太五22)

2)神教会的审判( 太五22)

3)神宝座的审判( 太五22)

三、不圣洁怒气的简单预防(太五  24)

1)我们必须有一个敏锐的良心( 太五23-24)

2)我们必须有一个属灵的行为( 太五24)

结语

感谢神,当我们借着内住基督的能力,而坚持有一个敏锐的良心及属灵的行为时,对不圣洁怒气就有了简单的预防方法了。

 

18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圣洁的怒气

经文:太五  21-26

金句:“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五  22)

引言

主耶稣向我们引介了公义的生命后,现在就将这个生活原则应用在几个我们共有的人类问题上——首先是不圣洁的怒气。

当 然,公义的怒气有其位置。使徒保罗论及这点,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四  26-27)。在主耶稣的事工中,祂 有很多时候显示出这种圣洁的本性。例如,当法利赛人指控祂的怜悯工作时,祂就“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的心刚硬”(可三15;亦参看十一15-17)。 故此,对罪恶、贪心、骄傲、色欲及卑鄙人格,公义的怒气是有其位置的。

另一方面,人性的问题中确有不圣洁怒气。对于这课题,主有些严肃励话要说。请查看我们面前的经文所衍生出的三方面考虑:

一、不圣洁怒气的罪恶潜质

“凡向弟兄动怒的”( 太五  22)。耶稣刚引述了第六诫,“不可杀人”( 太五21;出二十13)。祂清楚指出,杀人不必然是一个外在行动,它却往往是不圣洁怒气的结果。祂显示出构成杀人的后面有三种程度的不圣洁怒气。

1)恶意怒气的罪

“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 太五  22,和合本细字)。最佳的原稿中并没有“无缘无故”这词句。有学者主张这是那些不能面对救主锐利话语的文士所添改的。耶稣在此说到那压制了的不圣洁怒气,而它是可在眼睛的闪光,面容的苍白及身体的发抖中辨认出来的。

有一个故事说及一位贵格会  ( Quaker )  的女士,她因着对一位不礼貌的人显出恩惠的反应而被赞赏。她以一个仁慈的笑容回答:“但你看不见内里的激动。”

但神却看见!当心里有敌意时,这种怒气就会被神定罪。我们何等需要听取保罗在以弗所书四章  31至32节中的警告——“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2)污蔑怒气的罪

“凡 骂弟兄是拉加的”( 太五  22)。这是不能保持沉默的不圣洁怒气,但用轻蔑的言语表达出来。拉加是一个难以翻译的字,因为它描述一个声音的音色。它是一个叙利亚字,意指“淫荡家伙”或“卑贱家伙”,往往以轻蔑口气说出。当基督徒对污蔑的怒气让步时,就会对耶稣基督的教会作出不能衡量的伤害及破坏。使徒雅各说:“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雅四11)时,他的话是何等适切呢!

1.举例说明

3)凶残怒气的罪

“凡 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五  22)。此处的思想是,一个人在心里憎恨他的弟兄,称他为愚蠢。这是最严厉的羞辱形式。这是很不恭敬,如同犯了谋杀。当约翰写道:“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壹三15),他正有此意。当一个所谓基督徒到达这个不圣洁 怒气的阶段时,他就否定了他已接受主耶稣基督进入心里的事实。这使人惊讶在耶稣基督的教会内有多少的杀人犯。

2.举例说明

二、不圣洁怒气的严厉刑罚

耶稣声言,怒恨弟兄的人会“难免公会的审断……难免地狱的火”( 太五  22)。正如怒气有不同程度,审判也有不同程度。“审判”指到在会堂内设立的地方法庭,用以施行公正。法庭乃由当地村庄的长老组成,数目由3人至23人——按村庄或城镇的大小而定。

“公会”就是公议会——犹太人的最高法庭。这个审判法庭负责罪处理刑事犯罪事宜,特别是宗教问题如亵渎或盗窃圣物罪。

“地狱的火”是希腊文欣嫩子谷  (Gehenna)  的翻译,表示欣嫩子谷里一种公众的焚化炉,而废物在那处燃烧,包括动物及罪犯的身体。这是在我们主当日非常明了及常用的言语,其用意乃描述神的审判方法。圣经说及三种审判。

1)神话语的审判

“难免受审判”( 太五  22)。犹太人地方法庭施行的最高刑罚,是用剑行死刑,也显明神的道在我们生命中的审判。

按 照希伯来书四章  12至13节:“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 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只有借着圣灵应用神圣洁的道,才能处理我们心中恶意 的怒气。当圣经深化生命及圣灵充满生命时,不圣洁怒气就会显著消失。否则,在生发杀人之处,我们就需使用圣灵的宝剑,那就是神的道。

2)神教会的审判

“难 免公会”( 太五  22)。公会完全显出教会管治的司法层面。在现今讲台信息极弱及生活放荡的日子,审判的施行已不存在于教会。约翰欧文  ( John Owen )  曾说:“耶稣基督的教会的存在是为了执行圣经,主持圣礼及训练其成员。”在马太福音十六章  19节,主委任祂的门徒在执行工作时施行纪律。祂说:“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亦参看约二十23)。

圣经所引述的例子,显明早 期的教会是如何对付象污蔑怒气的罪恶。许米乃和亚力山大这两个人毁掉了信仰。他们被污蔑怒气驱使,就亵渎了。故保罗以圣灵的能力,并地方教会的支持,就将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提前一  20)。我们必须紧记“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3)神宝座的审判

“难 免地狱的火”(太五  22)。在整本圣经中,欣嫩子谷被等同作毁灭之地。这个深坑经常有冒着的火,以及难以杀掉可恶的虫(参看可九44)。这是一幅永远 灭亡的生动及恐怖的图画,而它乃在白色大宝座前审判那些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启二十15)的不信者之后所发生的。在教会这些妥协及自满的日子中,我 们需要重新思想这些道成肉身的爱的严励说话!我们可能讥笑那些落在地狱的人,但却不能把他们从中救拔出来。

三、不圣洁怒气的简单预防

“去 同弟兄和好”(太五  24)。感谢神,对于不圣洁的怒气,有补救亦有防预的方法。第23至26节包含了这点:“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 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请细心留意这些预防应如何管理我们的生命。

1)我们必须有一个敏锐的良心

“你 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3-24)。此处强调要敏锐于弟兄可能怀怨我的事,或实际上是我怀怨弟兄的事。一个活出被圣灵充满的生命的基督徒能立即觉察到何时使圣灵担忧或压制祂。当他跪下祷告时,他会最敏锐于不能赦免或不圣洁 怒气的罪。当他心中有杀人的意念时,他会发觉不能祷告;因那是全然虚伪的。保罗写道,人应“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提前二8)恳切祷告;而诗人提醒我们:“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六六18)。(按字面或象征解释)

2)我们必须有一个属灵的行为

“把礼物留在坛前……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4)。请仔细注意我们的主警告以祷告取替与弟兄和好。

章 伯斯( Oswald Chambers )在这要点上有一个尖锐的评注。当说到将我们的礼物带到祭坛时,他写道:“有堂皇献祭的意识并不足够。圣灵在你身上所搜探的东西是,那 永不会在祂的事奉中生效的处事权。只有神而非人才能探查在你身上的处事权。你有什么东西向神隐藏呢?若有的话,就让神用祂的光光照你。假若有罪,就要悔改,不要只是承认。你是否愿意顺服你的主及主人,无论你自己如何蒙羞呢?永不要摒弃这个信念。” ( 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 by Oswald Chambers, c 1935 by Dodd Mead & Co. Copyright renewed. c 1963 by Oswald Chambers Publications Association Ltd. Used by permission of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Box 3566, Grand Rapids, MI49501 )

不再浪费时间尝试祷告关乎不圣洁怒你的罪,而属灵处理的程序如下:

a)要亲自和好

“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4)。这可能需要打一个电话或写一封信。经文强调的是个人的相遇——与弟兄面对面相见,直到达致和好。

b)要懊悔地和好

“去同弟兄和好”(太五  24)。和好一字所隐含的整体思想是懊悔,破碎及赦免。和好永不能用骄傲的心或严厉的言语获得。没有悔改,认罪永不真实。

c)要迅速地和好

“你 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太五  25)。有些人视此处的对头为律法,而另一些则说它是神;但上下文的意思似乎显示这对头是我已触怒的弟兄。我们一同在通往天堂的道上前行,而我以不圣洁的怒气触犯了他。现在我必须将事情校正,免得机会溜走,而我被送给审判官,他就将我交付衙役,再把我下在监里。 再引述查麦兹的话:“迅速处理事情,现在将自己交予审判。在道德及属灵的事上,你必须立即处理;若你不处理,那不能改变的步骤便开始运作。神决意要祂的儿女如雪般纯洁,洁净及洁白,而当对祂的教导有任何不顺服时,祂就会停止圣灵一切的工作。我们坚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就显示出存有一些不顺服的地方。无 怪乎圣灵非常强烈催促我们要坚定保持在光之中!‘与你的对头赶紧和息’。你有否在任何关系上突然转变,并发现你心里有怒气呢?迅速悔改,迅速在神面前将它校正,与那人和好——现在就去作吧!” ( Chambers, 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 p. 182 )

3.举例说明

d)要祷告和好

“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4)。当达成和好后,我们不要忘记回到祭坛献礼物,并且要以赞美歌颂神在你的心及你弟兄的心中所作的一切。没有喜乐可与神及你的基督徒同伴有正当关系相比。

结语

我们已看过不圣洁怒气的罪恶潜质及严厉刑罚,但感谢神,当我们借着内住基督的能力,而坚持有一个敏锐的良心及属灵的处理时,对不圣洁怒气就有了简单的预防方法了。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维 尼( W.E.Vine )曾讲述一个例子:有一位弟兄诽谤一位当地教会的基督徒同伴,到了危害那人健康的程度,引致他过早逝世。然而,在他死之前,那个诽谤者来见他,祈求宽恕。那将死的圣徒说:“我完全宽恕你,但我要请你帮忙。你可否取出我头下的这个枕头?用这把剪刀把它割开,在窗口弄空它的内里?”那 个指示逐字得到遵从。那个躺卧病榻的人说:“现在你出去并将柔羽毛收集。”那基督徒弟兄说:“那是不可能的。”他回答:“你非常正确!而你亦不能除掉你在 我们当地教会或我生命中,因着你诽谤的舌头所作成的伤害。”

2.举例说明

这故事讲及有一次,一位酒醉了的将军在亚历山大大帝 ( Alexande the Great )  的人面前开始讥笑他。被怒气蒙闭并快如闪电般,亚历山大就从一位士兵的手中夺取了一支矛,并向他的朋友掷过去。虽然他只想威吓那个酒醉将军,但那只矛恰恰就夺取去了他那自幼相识朋友的命。深切的懊悔就随着他的怒气而来。亚历山大被内咎压倒,企图用同一枝矛自杀,但却被他的人制止。数日来 他病倒了,并要求他的朋友斥骂自己是杀人犯。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很多城市,并征服很多国家,但却不幸地不能控制自己的灵魂。  (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c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r Book House, p. 20 )

3.举例说明

年 轻的丹尼在母亲的足膝祈祷。“假若我睡醒前已死亡……假若我要死亡。”他的母亲说:“丹尼,继续,继续。”“你知道其余的祷文。”那小孩中断说:“等一 会。”他爬起来,赶到楼下。一阵子,他就回来。再双膝跪下,继续未完成的祈求。最后,他的母亲问他怎么一回事,丹尼解释:“妈,我正想着所说的话,但我要 停止,并将太保( Ted )的木造士兵摆放回双脚站地的位置。我将它们的头放在地的位置,想看看他在早上会如何疯狂。假若我在睡醒前死亡,我就不想他发现它们象那样。假若你继续生存,很多事物也很有趣,但若你在睡醒前死亡,你就不想它们那样子了。”他的母亲用抖颤的声音说:“你是正确的。”他想到自己及 很多其他成年人,他们应在祷告中段停止,去解除对别人某些伤害后才继续。  (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pp. 417-418 )

 回到最前一页

19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放纵情欲

经文:太五  27-30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太五  27-28)

引言

我们对圣洁生命的关注,大部分乃由我们对罪恶的观念所推动。不单世界已失去了对罪的意识,连教会亦是如此。在登山宝训里,耶稣所处理各种罪的显现时,祂选取了破除第七诫(出二十  14)或犯奸淫。

一、罪的意思(太五  27-28)

1)故意违犯(太五27)

2)情欲意图(太五28)

二、罪的威胁(太五  29-30)

1)罪的吸引力(太五29)

2)罪的激发力(太五30)

3)罪的支配力(太五29-30)

三、罪的禁绝(太五  29-30)

1)承认罪的吸引(太五29)

2)钉死罪的激活(太五30)

3)控制罪的支配(太五29-30)

结语

神对我们任何形式的罪恶,都有神圣的憎恶感,直至我们被驱使,把罪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每一天在永活的基督里得胜利。

 

19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放纵情欲

经文:太五  27-30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太五  27-28)

引言

公 义的生命并不单是不圣洁的怒气的答案——正如我们在上面所看到的——它亦是放纵情欲的答案(参看太五  27-28)。雅各在他的书信中告诉我们:“各人 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4-15)。我们对圣洁的生命的关注,大部分乃由我们对 罪恶的观念所推动。不单世界已失去了对罪的意识,连教会亦是如此,故我们需要学习神对罪的观点。

至于在登山宝训里,耶稣所处理各种罪的显现时,祂选取了破除第七诫(出二十  14)或犯奸淫。为要显明罪的意思,威胁及禁绝,我们需要较仔细查地看这些罪的层面。

一、罪的意思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太五  27-28)。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主耶稣视罪有双重性质:

1)故意违犯

正如我们已看过,基督来不是去废掉律法和先知(太五  17),而去完成它们。故此,不能尊重及顺从这些教训,如第七诫——“不可奸淫”(出二十14)——就等同于故意违犯。圣经教导有两个层面的故意违犯:

a)违犯的罪

约翰声言“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约壹三  4)。这意思是指任何违背神所启示的旨意,就是犯罪。不论神如何启示祂的旨意;不顺从那已知的旨意,就是悲惨地犯罪。

b)忽略的罪

“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  17)。人以为因着他们不知道违背了某一条诫命,故他们就会无罪;但圣经教导不行善就等于犯罪,故就是故意违犯了。

1.补充说明

按某个意义来说,文士和法利赛人也接纳这种罪的观念,因他们熟悉律法及它的要求。事实上,犹太领袖采取这种对奸淫的严厉观点,以致犯罪的人会被判死刑(参看利二十  10)。耶稣声言奸淫的罪不单只是行动,更是思想所引致的。

2)情欲意图

“凡 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太五  28)。按这节经文所写的来说,谁能自辩无罪呢?需要指出的是,耶稣并非论及自然、正常的欲 望,那是神给予人类本能的一部分;祂亦不是指到夫妇的圣洁和健康的关系,而却是指到一个人心里正思想着邪恶的情欲意图。

“看见”一字并非瞬间一瞥,而是缠绵的注视,盘算着罪恶的情欲。神的话警告我们:“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恶”(箴廿四  9);以及“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5)。

只有当我们对我们堕落的本性旳完全败坏,以及我们能够作出的邪恶和伤害,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时,我们才会渴求洁净,得胜及圣洁。

2.补充说明

使 徒保罗写及他在肉体与灵里之间的挣扎(参看罗七  9-11、24)。这对败坏旧本性的发现,驱使他寻求在基督里的得胜,而那是所有信徒透过内住的圣灵可 以得到的。只有这样,他才可说:“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八2)。这是为何他整个灵魂也恨恶罪恶(亦参看诗九 七10)。

二、罪的威胁

耶稣 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以及“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太五  29、30)。当我们仍在肉身时,我们就会与罪争战。圣经上的教导是要禁绝罪,却没有 说及要根除罪。虽然罪往往会潜伏,但它却不必成为支配性。约翰告诉我们:“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约壹一8)。在这些经文(太 五29、30)中,主耶稣以三方面说及罪的威胁:

1)罪的吸引力

“若 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太五  29)。这是约翰称之为“眼目的情欲”(约壹二16)。罪往往具有吸引力。希伯来书十一章25节说到“罪中之乐”。不信者发现这些乐趣很有吸引力及诱惑性;而属肉体的信徒亦是如此。亚当的本性——未被钉死及未被制服——往往会被罪恶世界的情欲吸引而作出回应。想想今天很多事 物的设计是要激发及刺激人类的欲念:色情杂志及书籍,电影,游戏,广告。耶稣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太五29)。在具诱惑及试探的 世界里,唯一保持纯洁的方法是将我们的眼睛注目在耶稣身上。

3.补充说明

2)罪的激发力

“若 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太五  30)。此处是“肉体的情欲”(约壹二16)。进入眼帘的东西会搅动内心,再会激发手去作。犹太拉比觉察到眼及手在罪恶沉溺中被使用的方法。他们表达在这方面的言论,如“眼及手是罪恶的两个经纪人”。另一个言论是“眼及心是罪恶的两个侍女”。

3)罪的支配力

在 这段经文中,主耶稣两次说到将“全身下入地狱”(太五  29、30)。这是“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6)。当魔鬼成功地透过眼、心及手,以罪入侵生命时,他下一个心意就是使罪在生命中作王,以致整个身体被地狱的势力所支配。这个灵魂的敌人是何等的阴险!他会设下任何达成其计划的陷阱,直至生命完全被 毁。保罗发出警告,写道:“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罗六12)。

4.举例说明

三、罪的禁绝

耶稣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太五  29-30)。此处要求彻底的属灵手术。它需要:

1)承认罪的吸引

“若 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太五  29)。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罪已吸引了我们。这是很昂贵的,我们是有权随意使用我们的眼睛,但我们必须这样作。我们所看的书籍,我们所研究过的肮脏报章报导,以及我们所仔细看的图画,皆必须去承认。这个应许是有条件的:“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认”这个字意指对于我们的罪,“与神有同一的意见”。假若是故意违犯,我们就必须承认。假若 是情欲意图,我们都必须承认。得胜之道就是去承认及得洁净。

2)钉死罪的激活

“若 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太五  30)。保罗使用了相同的言词:“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八 13)。他在此处教导我们必须将所有有意犯的罪带到主前,求祂用祂的灵将它们治死。感谢神,我们不需被钉死。祂用圣灵的神奇能力去作,这力量是在我们以外的。当祂用十字架的力量来对付罪时,拯救就来临了。所犯的邪恶及错误被除掉了。的确,我们的所作所为的记忆会使我们谦卑,但那产生了的伤害却荣耀地被废 除。

3)控制罪的支配

“宁可 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太五  29、30)。撒但的整个计划是将我们整体身体丢在地狱里;但得胜的信息却声言:“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 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罗六12)。我们每个人对于是否让罪在我们必死的身子上作王,是有最终的权力。假若我们渴望公义及得胜的生命,我们 就能透过顺从负面及正面的神话语的教导,而决定控制罪的支配了。

a)负面的指引

“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 三  14)。你最知道什么能喂饱你的肉体胃口,切断它吧!不要再与它有任何相干。培养新的本性,并治死旧的本性。它可能涉及严格纪律,但要决意与神一同经过,并使用祂所赐的能力。保罗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免得传福音给别人,而自己反被弃绝(参看林前九27)。

5.举例说明

b)正面的指引

“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  16)。体会圣灵在我们生命中及常被祂充满,是我们的身体在成圣及荣誉中拥有的奥秘。我们如何可以与神同行及拥有罪恶呢?我们怎能是神的殿,而同时却以放纵的情欲去沾污那些殿呢?

结语

我 们正活在一个对罪的意思理性化,罪的威胁魅力化,以及因禁绝罪而被排斥之时刻。这是为何放纵情欲及违法的关系到处皆是,全不考虑到社会的反应。今天要找一 个道德纯洁的男孩或女子,已是常规之外的事了。然而,爱滋病对世界的威胁,正驱使每个人去重新评估他们的性生活方式,以致很多人从“新道德”转到“无道 德”。我们何等需要祈求神赐我们对任何形式的罪恶都有神圣的憎恶感,直至我们被驱使把罪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每一天在永活的基督里得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讨神喜悦的公义生命。

 

附加评注

1.补充说明

在基督的教导中,审判的比喻乃针对忽略的罪,好象祂看到这是我们危险之处。愚拙的童女并没有在婚礼进行时投石,或窃取饮食品,或侮辱新娘——他们忽略了把灯载满油的责任,故被拒参予婚宴。

有才干的人并没有为任何邪恶目的而使用他的才干——他根本没有使用它,故招致被定罪。

在大审判前站在左方的人,并没有因抢夺穷人,误待病人或囚犯罪而被定罪。由于他们并没有作在最小的穷困者身上,他们就没有被祂所接纳。沉沦的道路铺满了道德的疏忽。  ( Charles R. Brown in the Watchman-Examiner )

2.补充说明

罪是达不到神荣耀的标准。一位匿名作者从双重角度定义罪:

 人称罪为一桩意外;神称它为一个憎厌。

 人称罪为一个疏忽;神称它为瞎眼。

 人称罪为一个机会;神称它为一个选择。

 人称罪为一个缺陷;神称它为一个疾病。

 人称罪为一个错误;神称它为敌意。

 人称罪为吸引;神称它为不幸。

 人称罪为懦弱;神称它为不正。

 人称罪为奢侈;神称它为不法。

 人称罪为一些琐事;神称它为悲剧。

 人称罪为一个错失;神称它为疯狂。

 人称罪为一个软弱;神称它为故意。

对于罪只有一个补救的方法——基督的宝血,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为宽恕罪恶而流出。

3.补充说明

眼睛是从神而来的宝贵礼物,但若不看守它,就会引致罪恶。从经文如创世记三章  6节;约书亚记七章20至21节以及撒母耳记下十一章2、4节,请用你自己的字眼去描述夏娃、亚干及大卫如何透过眼睛被引到罪里去。

4.举例说明

一 个男士探访他幼年的住所,而那时正有猛烈暴风袭击。当他站在从前窗眺望时,一阵大风将前院的一棵高大雄壮的树吹得摇摇欲坠。稍后当他细看那折断了的树干, 他看到那阵风并非唯一使它坠落的原因。那棵树的里面已被细菌侵蚀。之后,他记起孩童时,当它只是一棵细小的树苗时,他曾用斧子将一些树皮切去。这么多年间,水从裂口渗入,而细菌就找到一个入口。树干慢慢开始从里面腐蚀。虽然那树苗长成一棵看来很雄壮的树,但它却不能抵受风力。因着一个隐藏的缺口,那树就 坠毁在地上。  ( Paul R. Vun Gorder, Our Daily bread, c 1986 Radio Bible Class, grand Rapids, Michigan 49555, July 26 )

5.举例说明

一只兔子的脚 在猎人的钢捕机内被擒住。那细小的动物似乎知道除非它能逃脱,否则不久便会丧命。这个博得我们极大赞赏的勇士,它用自己的牙咬断脚,以致可逃脱,纵然将脚留在钢捕机内。但谁说就算以这失去脚的方式逃脱死亡,不会比起保留脚而死更聪明呢?若任何人发现他已被邪恶同伴或友谊的罗网所擒住,无论他要付何代价,他 亦必须将自己从中抽身出来。宁可得一只手或脚,或双手双脚被剪除而进入纯洁,高尚及有价值的生命,胜过保留这些部分,但却被拖进永远的死亡里。青年人要小心,不要在邪恶的同伴中被擒住。它象磨坊的机械,当它一抓住人衣服的边缘时,很快就会卷起整件衫,并将整个人旋转,引致迅速而可布的死 亡。  ( J.R. Miller, The Building of Character, Chattanooga, AMG Publishers )

 回到最前一页

20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愉快的婚姻

经文:太五  31-32,十九3-9

金句:“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他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太五32;亦参看太十九9)

引言

公义的生命其中一个极大的阻碍,就是不愉快的婚姻。这会影响到家庭,教会及日常的生活。我们的主对婚姻及离婚有什么话要说呢?在如申命记廿二及廿四章,马太福音十九章  3至9节,以及哥林多前书六及七章,祂论述了不愉快婚姻这个课题。

一、摩西的律法   (太五31)

1)它限制了离婚的原因 (申廿四1)

2)它保护了离婚的受害者 (申廿四2、4)

二、人为的修订   (太十九3)

1)离婚的命令是无条件性的 (太十九7)

2)离婚的原因是不能预测的 (太十九3)

三、主的声明   (太五31-32)

1)人的问题 (太十九8)

2)神的模式 (太十九8)

结语

在这整个不愉快婚姻及离姻的课题上,基督徒借着圣灵有一个救赎的答案及指引,因祂可为婚姻带来“主里”的恒久目标。

 

20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愉快的婚姻

经文:太五  31-32,十九3-9

金句:“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他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太五32;亦参看太十九9)

引言

公义的生命其中一个极大的阻碍,就是不愉快的婚姻。这会影响到家庭,教会及日常的生活。两个人可以结了婚,但在思想及心思上可以是独立的,故因而引致极之不快乐。

有 人预测到了  1990年,100桩婚姻中会有63对在离婚法庭中结束。现时至少有三成学童在离婚的家庭中生活。这样,我们要好好研究,主在这个非常个人 性及重要的婚姻及离婚的问题上所说的话。要明白主这些话,我们需要查看旧约圣经中的申命记廿二及廿四章,以及新约圣经中的马太福音十九章3至9节和哥林多 前书六至七章。

一、摩西的律法

耶 稣指到这点时说:“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他休书” (太五31)。若你翻到申命记廿二及廿四章,你会发现摩西的律法是在属灵情况有变化时被引进的, 为要遏制无道德原则的人放纵情欲。耶稣清楚地指出了这点,指出“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太十九8)。

值 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关键时,虽然有些人心硬,但犹太人仍持有一个崇高的婚姻观念,乃具教诲性的。巴克莱博士  (Dr. William Barclay)  指出:“婚姻是一个人被约束去履行的神圣责任。他只有一个原因去延误或禁戒婚姻──将他全部的时间委身去研究律法。”

若有人拒绝结婚及生子,他就被说违犯了人要生养众多这条正面的诫命,并已“在世界里弱化了神的形象”及“杀死了他的子孙”。

“理 想地,犹太人憎恶离婚。神的声音已说明‘休妻的事  ……是我所恨恶的’(玛二16)。拉比有最喜爱的言论。‘我们发现神对任何罪都是长久忍耐的,除了不 贞洁的罪’。‘不贞洁驱使神的荣耀离开’。‘每个犹太人必须将生命摆上,而非去拜偶像,谋杀或犯奸淫的罪’。‘当有人与他年幼时的妻子离婚,叹息哭泣的眼 泪遮盖了祭坛。’” (G pel of Matthew, vol.1, The Daily Study Bible, Edinburgh, Scotland  :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148)

虽然有这些崇高的理想,但摩西当日的人却远远达不到他们自己的标准,更何况神的标准。在律法的眼中,女人已成为一件物品。她完全由她父亲或丈夫摆布,没有法律权利。故摩西身为神子民的审判官,就引进了离婚的申报书,而它以两种方式运作:

1)它限制了离婚的原因

“人 若娶妻以后,见他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他,就可以写休书交在他手中,打发他离开夫家” (申廿四1)。这种离婚申报书的条文如下:“这是出自我的离婚 文件,解散信及自由契据,你可与任何喜欢的人结婚。”他只需要在两个见证人面前将这文件交给妇人,而她就被休了。虽然这程序很简单,但它却限制了离婚的原因在“有什么不合理的事”(太廿四1)之内──某些在妻子身上发现的天然,道德或身体上的缺陷。

这里要注意的重点是,奸淫的罪并没有出现在离婚的问题上。违犯了“不可奸淫”(出二十  4)这个诫命,会以石头掷死作刑罚(参看申廿二20-22)。

2)它保护了离婚的受害者

“妇 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打发他去的前夫,不可在妇人玷污之后再娶他为妻,因为这是耶和华所憎恶的”(申廿四  2、4)。在东方,离婚的妇人不会被雇用,故她必须结婚或声明已脱离关系。这无可避免驱使一个心情纷乱的灵魂,去到罪恶堕落及最终被掷石的地步;故摩西的律法透过在见证人面前作出离婚仪 式而保护受害者,以致那妇人可再次结婚。它亦保护那妇人被她的前夫引诱或折磨。从人的角度来看,摩西的律法令非常公平及实用,但长年累月后它被人误解及误用了──特别是在主当时的日子。

二、人为的修订

“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 (太十九3)这个问题显示出当日宗教领袖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自己修订律法。“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太十九3)他们用人为的修订将律法扭曲,引出两种错误及精巧的规条:

1)离婚的命令是无条件性的

注意到他们问耶稣的问题:“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他呢?” (太十九7)事实上,摩西从没有这类的吩咐。虽然他提出了规条来限制离婚及保护离婚受害者,但他却从没有鼓励或吩咐离婚;而文士和法利赛人却扭曲了这个规条。

2)离婚的原因是不能预测的

他 们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么?” (太十九3)他们将“有什么不合理的事”(太廿四1)解作“任何缘故”。就算是当日的拉比也不能认同这种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之解释。沙买 (  Shammai  )及其学派认为它指奸淫或不贞洁,而希列( Hillel )及其跟从者则主张,一个男人与他的妻子离婚,可以由于比放了太多盐 在食物中更轻微的过失而致。  (  Barclay, Matthew, vol.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p.149-150  )

1.举例说明

三、主的声明

“又有话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他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五31、32)。我们的主的声明是清楚及绝对的。祂辨认出两件事:

1)人的问题

祂声言:“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 (太十九8)。因为了解人的问题,耶稣教导只有当人的心钢硬并拒绝神最好的预备时,摩西的律法才会应用。直至时间无多,因着不愉快的婚姻,离婚书才会发出。但这种事宜永不能满足重生了的男女。

2)神的模式

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 (太十九8)。若我们想跟从神的模式而有一个愉快婚姻,我们就需要研究创世记二章18至25节:

a)婚姻是神性计划的

“耶 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耶和华就……造成一个女人,领他到那人跟前”(创二18、22)。一切真正的婚姻乃在天上计划 好。若我们预备如亚当般卧在神的旨意里,主就会适当以爱预备,启示及成全,并在祂所指定的时间和方式,将合适的妻子或丈夫带来。最终来说,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只有神才是最后的监督及主持。拒绝这事实即不顺从圣经的清楚教导。

2.举例说明

b)婚姻是神性纯洁的

“当 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创二25)。这节经文的相应经文是在希伯来书十三章4节,这里讲看到:“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 淫的人神必要审判。”在地上没有事物纯洁的婚姻生活及爱更甜蜜及神圣。这是为何神使用夫妻关系去描述,基督与个别信徒及教会的联合 (参看弗五22-33;亦参看多一15)。

c)婚姻是神性恒久的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二24),而耶稣加上:“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6)。在这两段经文中,并没有离婚的规条。

但 耶稣在马太福音五章  32节所指的唯一例外又如何(亦参看十九9)?有两个重要原则我们必须紧记。首先,基于私通或奸淫的离婚虽容许但却不是命令。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有悔改及复和的空间。虽然私通和奸淫的罪很可憎及极具伤害性,但它们并非不能宽恕。并且,若神可以宽恕,我们就必须宽恕──纵然被宽恕的罪 有不能避免的后果(细心研究箴六20-35)。第二个原则是离婚双方(注意复数的使用)不能再婚。

某些人坚持的观点是只有犯奸淫的人,才是 离婚有罪的一方。在例外情况中,这可能是正确。一般而言,离婚要两人才能成;很少有所谓“无辜的一方”。早在外在灾祸以先,离婚往往已在思想及心里发生 了。若是这样,两个基督徒也要责罚,但为何只有当中在道德上较软弱的一方才丧失再婚的权利?纵然在事实上婚姻的契约因奸淫而破毁,因为“一体” (太十九 5)的关系被不贞洁生活所切断了,但神的恩典却足以盖过每一样罪──甚至是这一个。故此,何处有悔改和复和,何处就有复原,而离婚就能避免。但在这种情况 中,婚姻的双方亦要负上部分责罚,就算是那“无辜的一方”。

对于订婚双方,申命记廿二及廿四章指出在订婚期不忠的刑罚,就如在婚姻内不忠的 刑罚同样严厉。基于犯罪一方的不忠,解除订婚是容许的。在这情况中,无辜一方是存在的,因“一体”的婚姻契约还未设立,而真正无辜的一方是有权拒婚的。这 在约瑟和马利亚的故事中显明出来  (参看太一18-25)。当约瑟发现马利亚怀孕时,因“他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正思念 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他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这个天使的信息完全平静了他的恐惧。那时,马利亚只是与约瑟订了婚,意指她已受到约瑟的约束,纵然他们实际上未结婚。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当耶稣使用私通一词时,祂未必一定指到奸淫,虽然它可能包括这方面。私通意指婚前的不贞洁,而奸淫则指到婚后的不贞洁。从申命记廿二章的研究,我们看到“贞洁的凭据”是绝对必要的,假若一段婚姻要达到的完美地步。

d)婚姻是神性有目标的

“那 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创二18)。以及“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一28)。而彼得加上“我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 因他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前三17)。婚姻的目的是在主里有相交及结果子。没有任何东西比 一对快乐的夫妇在生命中相交、爱、事奉及祷告更宝贵及具有力量。

这样,奉为神圣的亲子关系会结出果子的。这是彼得描述为“一同承爱生命之恩” (彼前三7)的崇高及神圣的呼召。虽然它没有给予天使及天使长,却给予了男人和女人──特别是那些信心的家庭──因而奠下了快乐家庭、强健教会及公义的国家的基础。

结语

我们已看过在公义的生命里,并不需要离婚及不愉快。对于那些在基督以外的人,有摩西的律法定罪及纠正;而对于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可借着圣灵有一个救赎及指引,因祂可为婚姻带来“主里”的神圣计划、纯洁、恒久及目标。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体育画报 》  (Sports Illustrated, 10/5/79)  引述史泰龙  (  Sylvester Stallone  )的电视“洛奇   (Rocky)”时说:“拳击是一种伟大的运动──只要你愿意时就可呼叫‘停止’。”很多人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婚姻。他们想象它是一种精神、情绪或甚至肉体的运动,只要你想要停止时就可以停止!  (Illustration for Biblical Preaching, c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n Book house, p.111)

2.举例说明

在欧福德牧师其中一次前往美国的旅程 中,他有机会向慕迪教会( Moody Church )的一群青年人讲说“社会关系与神的道”这个课题。那篇讲章被录音,而在神的安排下,一位在日本的宣教士稍后听到它。这位宣教士多年来从不厌倦地将自己睡卧在神的旨意中的经历连于婚姻的问题上。他说:“我与我的爱人倾谈了短短的三十秒,之后六年再也没有用说话与她交谈,并等了一共七个蒙福的年头才与她结婚。在这段时间里,我曾‘醒来’,几乎找到了错误的女子,但借着祂的恩典能够再次‘返回睡卧’在祂的旨意中,并等候祂的时间,祂的方法,祂给 我的选择。我从不因这七个睡卧的年头感到可惜!它并非是任何恶梦,却更似雅各为拉结的睡卧,而他为她等候了七年,并且时间对他好象几天一样,因他喜爱她。”他挑战基督徒青年:“疑惑的信徒啊,睡卧在神的完美旨意中!祂会在祂的时间叫醒你,并会给你祂的选择,或让你继续睡卧,直至那个人不再结婚或有婚姻的重要日子。”

回到最前一页

21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谨慎的言语

经文:太五  33-37

金句:“你们又见  ……‘不可背誓’……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五33-34、37)

引言

在法庭里的人都承诺“说出事实,完整的事实,单是事实──故求神帮助我”。他们呼求神见证他们所作出重要陈述的真确性。在登山宝训,耶稣指出所有的言语必须谨慎。基于这点,我们需要细心查考不谨慎言语的题目及内容。

一、不谨慎言语的重大特性   (太五33)

1)起假誓 (出二十7)

2)不严谨的言语 (太五34-36)

二、不谨慎言语的严厉责备   (太五34)

1)今天的影响 (林前十五33)

2)将来的揭露 (太十二36)

三、不谨慎言语的简单控制   (太五37)

1)承认来源 (太五37)

2)接受解答 (太五37)

结语

出自我们嘴唇的言语,必须被内住的基督所指示及指引。没有这个简单的控制方法,对于不谨慎的言语就没有了解答。

 

21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谨慎的言语

经文:太五  33-37

金句:“你们又见  ……‘不可背誓’……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五33-34、37)

引言

公义的生命必须在公义的言词中发出来。这是我们目前的教导重心。主正向那些惯于呼求神来见证他们所说的话的真确性的人说的。圣经说到作出誓言或起誓。在我们今天的法庭里,我们起誓“说出事实,完整的事实,单是事实──故求神帮助我”。

耶稣在这里很正确地解释律法,来指出所有言词必须在神面前负责──不单只当召唤神的名字时,而是在生命里任何的情况中。基于这点,我们必须查考不谨慎言语的题目和内容

一、不谨慎言语的重大特性

“你 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 (太五33)。犹太人将誓言分为两类:那些具绝对约束力的,以及那些不具约束力的。任何包含了神的名字的誓言是具绝对的约束力;而没有提到神的名字的则不然。结果,造成当时的百姓的言谈与生活分开。

主严厉地责备这种习俗,指出生命不能分隔开,让其中一些包含了神,而另一些则没有。不能在教会内有一种言谈及行为准则,而在商业世界里则有另一种准则。神是无所不在的,祂不单聆听那些奉祂的名字所说的话,祂也聆听没有提到祂的名字的话。故此,主对不谨慎言语提出了警告。

1)起假誓

“不 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出二十7;亦参看利十九12)。祂在思想上亦有一句象民数记三十章2节的经文,那 里耶和华对祂的百姓说:“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要约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亦参看申廿三21-22)。此处的问题不是使 用差劣的言词,而是在神面前许愿时发。假誓;并毫无意思的使用神圣言词。基督徒特别容易犯这方面的罪。我们称耶稣为主,却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承认祂的主权。我们呼求神作我们的见证,我们全然地将灵、魂及身体奉献给祂,但出了教会的大门后,我们的生命是属世界的,失败及无效用的。

1.补充说明

在神面前起誓或许愿是有其位置的。旧约圣经中的圣徒有这种习俗。当亚伯拉罕委派他的仆人为以撒找一个妻子时,他首先要仆人起誓。雅各期待约瑟起誓,而约瑟要求他的兄弟起誓。约拿单要求大卫起誓。

当 我们来到新约圣经,当主耶稣站在大祭司面前受审时,祂承认了起誓的重要性  (参看太廿六63-64);使徒保罗曾起誓(参看罗一9;林后一23)。故 此,真诚及诚实的起誓是有其位置的;但我们要紧记,当我们在神及人面前,或在私人祷告中许愿时,主要我们为所说的负责任。圣经在这方面的教导很清楚:“你 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你若不许愿,倒无罪”(传五2、4、5;申廿三21-22)。

2)不严谨的言语

“只 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 (太五34-36)。正如我们已看过,在基督当日的犹太人思想及言谈中是分隔开的。若有人用任何方式奉神的名字起誓,他就要严守那誓言;但若他指着天或地,耶路撒冷或他的头起誓,他就觉得有自由毁除那誓言。这引致不严谨的言谈及生活,这种习俗是 耶稣所责备的。若起假誓是伪证罪的话,不严谨说话就是亵渎了。身为基督徒,我们往往在日常谈话中犯了不严谨说话的罪。

a)我们不严谨地谈及属灵的事情

“什 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 (太五34)。当我们谈及圣经,教会等事情时,我们的言谈可以很不谨慎。这些是属天的事物,我们不应 该有任何不敬的态度来谈论它们。保罗写给以弗所的教会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弗四29-30)。

千千万万到教会的人已听惯了带福音性的宗教词汇及词组,但在生活中他们却适然地变得与现实分割。他们谈及得胜、信心、复兴、奉身、重生、被圣灵充满、哈利路亚、接受基督、得救、赞美主,但它们皆是语音的呼吸而已。他们忘记了将来有一天,他们要为每句没有价值的话负责。

b)我们不严谨地谈及物质的事情

“什 么誓都不可起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太五34、35)。对于犹太人来说,地象征了肉体及物质的东西;但耶稣坚持你不能把地与神分割:它是祂的脚凳。纵然被罪所毁损,被撒但所支配,以及注定被毁灭,地仍是属于主的(参看诗廿四1),而我们不敢不谨慎地谈论它。我们对于工作,食物,财 产,农作物失收及天气变化而鸣不平。所有这些不谨慎的言语会被我们的主所责备。

c)我们不严谨地谈及国家的事情

“什么誓都不 可起  ……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太五34、35)。故此,很多基督徒未能确认政府及国家乃神所任命的。的确,我们可能被召去对罪恶,不公义和不公平而出声,但这并不准许我们可以不尊重在职任位置的总统,在皇位上的君主的权力,或政府领袖(参看彼前二17;罗十三1)。不严 谨地谈及国家是表示可以赶上了时代的精神,而那是一个不在乎及反叛的精神;基督徒不能成为这些行动的一分子。

d)我们不严谨地谈及个人的事情

“什 么誓都不起  ……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太五34、36)。没有人可基于他是自己的老板而有权去为自己的不谨慎言话辩护。他不能做他想要作的事。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属于自己的;他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他是属于神的,并要向神负责。故此,他在私下及公开所说的一切都 要对神负责。

二、不谨慎言语的严厉责备

耶稣说:“什么誓都不可起” (太五34)。简单来说,就是要小心你的言谈,因你所说的关系重大。雅各重述了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的话,说:“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雅五12)。若你问为何神责备不谨慎的言语,答案有双重。

1)今天的影响

“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 (林前十五33)。要明白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我们就要查考雅各书第三章,作者在那里重复地提及舌头及它行善或作恶的潜力。他告诉我们舌头可以是:

a)一种败坏的力量

“舌头是  ……个罪恶的世界……舌头……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三6、8)。整个教会可以被舌头败坏。事实上,基督的审判座前会显出,借着人的舌头在神的子民中所引致的破坏及败坏。

2.举例说明

b)一种消耗的力量

“舌头是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这里告诉我们“舌头  ……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雅三5-6)。正如一点火能变成一场破毁性的大火,故这“最小的肢体”已一而再地破毁神的见证及工作。

c)一种批判的力量

“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神形象被造的人” (雅三9)。我们站在教会内赞美神,之后就走进世界去咒诅人。这就是作假见证及不谨慎说话的潜力及影响了。

3.举例说明

2)将来的揭露

耶 稣说:“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 (太十二36)。神安置扩音器,去接收人所说的闲话。有一天,神的录音带会播放,而我们会按我 们的每句话受审判。的确,我们从现在开始可寻求赦免并坚决谨慎我们的言谈,但伤害却已作成了。伤口可得医治,但伤痕却永远存留。其中一个耶稣在天上要带着伤痕的原因,是要显出祂在木块上身体所承受罪恶的影响。可以肯定,那些伤痕说出了祂救赎工作的结束,但它们亦说出了人类罪恶的真实性!

三、不谨慎言语的简单控制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太五37)。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承认有不谨慎言语的问题。在我们了解它之前,我们已犯了起假誓及不严谨说话的罪了。补救方法很简单。

1)承认来源

“你 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太五37)。圣灵使用这些话向我们指出不谨慎言语的双重来源:内在及外在的,本身及 地狱的。当提及前者时,耶稣告诉我们“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的,这才污秽人”(太五18)。当我们被引诱去说谨慎言语,起假誓或不严谨地说话时,我们 必须承认这是出自我们那被定罪及腐败的本性(参看罗七18),并是被那恶者魔鬼所引发的。圣经说他是说谎者之父,那欺骗者及控诉弟兄的(参看约八44;启 十二10)。每次我们用嘴唇说出不谨慎的言语时,我们就与魔鬼同站在一方。所以,顺服神,抵抗魔鬼及观看他逃跑是何等重要的呢(参看雅四7)!

2)接受解答

“你 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太五37)。这种诚实,真实及坚定只能透过内住的基督的能力而来。我们每天的祷告应是:“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诗一四一3)。背诵这节经节并依靠内住的基督来禁止你的口。耶稣正活出这种生命。祂说:“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 道”(约十四24)。这是为何百姓“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路四22),或对祂有权柄说出神的真理感到惊讶(参看太七29)。这奥秘是内住的父透过祂说 的话。

同样的,我们可知道内住的基督透过我们说的话。保守我们话语的基督亦会守我们的私语,故此一切出自我们舌头的话皆会被神指示及指引。 没有这个简单的控制方法,对于不谨慎言语就没有解答了;但有基督住在我们的心里,以及对我们言语的控制,我们的生命就可散发出神公义的纯洁,得胜及诚实了。

结语

我们已看过了不谨慎言语的重大特性,严厉的责备及简单的控制;而在这个彻底研究的亮光下,我们需要重新祷告:

愿我救主基督的心思,

每一天在我里面活着,

借着祂的爱及能力,支配着

我一切的言行。

 威尔金逊  (Kate B. Wilkinson)

 

附加评注

1.补充说明

没 有任何地方象宗教界有这样多言少行。就算在唱赞美诗时,也有言行之间的不一致。例如,我们唱“基督精兵前进”时,却等候被召到祂的事奉去。我们唱“甜密的 祷告时刻”时,却满足于每日  15秒的祷告。我们唱“噢,若有千根舌头”时,却不使用我们有的一根。我们唱“将会有祝福的恩雨”时,却在下雨时不返教会 崇拜。我们唱“捆绑的绳有福了”时,却让最小的过犯切断了那绳。我们唱“我们迈向锡安”时,却不能前往主日学或教会崇拜。我们唱“事主喜乐”时,却对我们 所做的诉苦。我们唱“全世界为耶稣”时,却从不邀请邻舍到教会崇拜。我们唱“将你的重担卸给主”时,却继续担心至生病。我们唱“安息及喜乐的日子”时,却 在星期日旅游,除草或打哥尔夫球而使自己疲倦。我们唱“掷出救生索”时,却满足于掷出钓鱼线。很真实地说,这是在神面前起假誓,等同于伪誓。

2.举例说明

教 会有一位成员走到一位很敬虔的传道人身旁,想向他重复诉述另一个人的某些错失。那牧师说:“除你之外,是否有其他人知道此事?” ……“先生,没有”…… “你有否将它告诉其他人呢?”……“没有”。那良善的人就说:“这样,你回家并将它藏在耶稣的脚下,而除非神引导你向那人说及这事,否则你就永不要再提起它。假若主想将这丑闻带到祂的教会,就让祂作吧;但请勿成为驱使它发生的工具。” (Herald of His coming,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tter B. Knight, c1947 by Win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p.322  。获淮使用  )

3.举例说明

慕 迪  (  Dwight L.Moody  )曾在一次聚会中向一大群人讲道。正如惯常一样,他将整个灵魂放进讲道中。他想着信息的内容及对人心的影响,过于其准确的文学形式。那晚,有一位极之挑剔的男士坐在台下,而在聚会结束时他就走到慕迪那里说:“顺便说,你在今晚的讲道中作了十一个文法上的错误。”慕迪回答:“极有可能。我 毫不怀疑这点。我早年的教育有很多缺失之处。我时常希望我能接受更多的教育。但我已用我所知道的一切文法去事奉基督。你又如何?”我们不知道那人怎样回 答。我希望他回家后阅读一章圣经,而非查看一页的文法的书籍,然后为拥有一个新心祷告。(  New Century Leader,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p.208  。  获准使用  )

回到最前一页

22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未破碎的自我

经文:太五  38-42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选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太五38-39)

引言

你对伤害及羞辱有何反应?你是否充满了报仇及报复的灵呢?你的答案确实测试出,你是活在得胜抑或是未破碎的自我中。登山宝训这段经文,对一个想在憎恨的世界中,活出一个象基督般温柔及谦让的灵之基督徒,提供了一个动态的伦理。

一、基督徒对个人受到伤害的态度  (太五39)

1)避开个人的报复(太五39)

2)显出属灵的资源(太五39)

二、基督徒对个人不公平对待的态度  (太五40)

1)拒绝诉讼(太五40)

2)承担责任(太五40)

三、基督徒对个人义务的态度  (太五40)

1)满足人(太五41)

2)荣耀神(太五41)

四、基督徒对个人贫穷的态度  (太五42)

1)恰当的施予(太五42)

2)怜恤的施予(太五42)

结语

虽然公义之道就是十字架的道路,但它亦是得胜的道路。只有一个被钉死的生命,才能对羞辱及伤害有内在的平静及显出恩典的反应。

 

22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未破碎的自我

经文:太五  38-42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选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太五38-39)

引言

你对伤害及羞辱有何反应?你是否发现自己有报仇的灵,想去报复呢?你是否想向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报复呢?你的答案确实测试出,你是活在得胜之中,抑或是你的生命是被未破碎的自我所支配。

关 于这点,重要的是这些话语必须严格地参考其上下文中。在过去的世纪中出现了无数的难题,皆因为这些话从原文中被抽离扭曲,故被误解及误用了。登山宝训这个 段落并非和平主义的宪章。它并不适用于未信者,甚至是国家和社会。相之,它是对一个接受了八福的基督徒所讲论的动态伦理。

按旧约圣经来说, 在我们面前的这话构成了律法的一部分,它引导法官及长官对过犯所定订的刑罚。出埃及记廿二章  23至25节告诉我们:“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 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亦参看利廿四19-20;申十九21)。

以整段登山宝训一贯的作法,耶稣提出在旧约圣经中的律法,之后便超越了律法的字句,进到属灵的解释及应用  (参看太五38-39)。在此,信徒被劝勉要活在温柔及谦让的灵里,而非在报仇及报复的灵里。留心以下每一个句子怎样对未破碎的自我作出猛烈的一击。

一、基督徒对个人受到伤害的态度

“有 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太五39)。主耶稣在此正指到一些当日文士及法利赛人所熟悉的事情。这是一个人可以加在另一个人身上的痛苦羞 辱。注意第39节说到右脸。用手掌打另一个人已经很不好,但再摆动右臂以手背击打那一个人的右脸,是一个伤害并羞辱的动作。面对这种羞辱及伤害,未破碎的自我就呼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五38);但公义之道却另有要求。

1)避开个人的报复

耶 稣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太五39)。主在祂的生命中完全遵行出这个命令。祂对个人受伤害时的态度对彼得的影响,无疑比起他所见证的其它事物更大。彼 得里面的未破碎的自我很快就在报仇及报复的心情下拔出刀来,而救主却为祂的敌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4)。无 怪乎彼得稍后在他的书信中写道:“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从他的脚踪行。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二21-23)。

1.举例说明

2)显出属灵的资源

“有 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太五39)。保罗详訹了这个原则;他将报应的特权归属给神,并提醒我们主的话:“‘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之后使徒加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罗十二19-21)。任何动物可以还击,但只有重生了的人才可支取属灵的资源,去接纳受到个人害伤而不会报复。

2A、举例说明

2B、举例说明

伟 大的苏格兰讲员及作家怀特博士  (  Dr.Alexander Whyte)  ,曾经提出这个忠告:“当你被责备时,永不要让自己答辩。永不要替自己辩护。就让他们随意在私下或公众前申斥你。让公义击败你;这会很仁 慈;并让他们责骂你,那是不会击破你的头的尚佳膏油。无论在任何邀请或要求下,永不要解释你的意思。一位伟大的圣徒说:‘看自己在无缘故之下被责并保持缄 默,是最有深度及真正谦虚的标志。在羞辱及诬害下缄默,是效法我们的主的崇高榜样。’”这种人可成为神的伙伴。

二、基督徒面对个人不公平的态度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裹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太五40)。这一次,主引用了一个案例:有人将一个同胞带去法庭,为了他的裹衣而无缘故地告他。在这个案例中,耶稣说那个基督徒弟兄连外衣也要交出。

外 衣一字的使用非常值得注意。它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大衣。但在当日它在日间是作为外袍,而晚间则当作毛毡。犹太人的律法指出,一个人的外袍可当作抵押品,但在 日落前必须归还,因为它是他在夜间唯一的覆盖物  (参看出廿二26-27)。未破碎的自我会呼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五38),并保留外衣;但公义之道要求:

1)拒绝诉讼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太五40)。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六章7节中的话,进一步详述这点──“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基 督徒永不应为他的争斗而辩护;事实上,他并没有任何争斗。在未重生者的法庭内争取个人的权利,在圣经里是严厉被责的。这是为何保罗发出这问题:“你们中间 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林前六1、8)。

2)承担责任

“连 外衣也由他拿去” (太五40)。基督徒必须常常紧记,主不是任何人的债务人。无论我们在基督徒的行动上要受多少苦,我们最终会得到补偿及申辩的。若这合 时发生,它将会在天堂得到确认;若它不在今生中发生,那么补偿及申辩会在荣耀中得到。保罗提醒我们:“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提后二12)。 公义的生命就是十字架的道路,但它亦是得胜的道路。

3.举例说明

三、基督徒对个人义务的态度

“有 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太五41)。救主在此暗指到当日在巴勒斯坦流行的征兵律例。它简单地指到若有罗马官员在旅途中,需要有人帮助他完 成职务时,他是有权强制任何他所遇到的人去履行这个君王的吩咐。事实上,这事就发生在古利奈人西门身上,他被逼去背付耶稣的十字架。

实际上,主耶稣正说:若你的主人强迫你作一里路的导游或搬运工人时,你不要在走一里时心存怨恨及愤慨,却要以高兴及美善恩惠去走二里。未破碎的自我会呼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公义之道却要求:

1)满足人

“有 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太五41)。我们必须时常满足人的某些责任,以成全社会的法律。圣经充满了这种教导。例如,彼得说:“务要尊敬众 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彼前二17-18)。 救主总结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太廿二21)。作为基督徒,我们没有权抱怨任何地方律法加诸在我们身上的义务。我们的责任是在这方面去满足人,只要它并没有违背神的旨意便行(参看多三1-8)。

2)荣耀神

“有 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太五41)。在走第二里路时我们实际上正在荣耀神。就算那义务引致受苦,我们在履行责任时仍要荣耀神。这就是彼得 脑海中所想的,他写道:“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看是可喜爱的”(彼前二19-20)。

对那些我不喜爱的人要友善,

对那些碰击我的人要仁慈,

要忙于那些正当的事情──“这是我对祂的责任”。

对那些流泪的人要抹干眼泪,

要在今天使世界更光彩,

要在人生道途中散播花朵──“这是我对祂的责任”。

要让耶稣完全管理我,

要知道祂的恩典每一天使我完全,

要有属天的恩典在我的灵魂中──“这是我对祂的责任”。

要在小事上忠心,

要在别人失落之处稳定前行,

若耶稣呼召,要愿意回应──“这是我对祂的责任”。

 作者:佚名

四、基督徒对个人贫穷的态度

“有 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太五42)。主再次想起旧约圣经的原则,并授予它们新约圣经的能力。无疑地在他脑海中有申命记十五章7至8 节:“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那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揝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亦参看9-11节)。自我的生命富有占有欲,紧握着每样东西,除非对所失去的有补偿的保证,否则不会将东西分给人。故此,就算面对需 要,未破碎的自我亦呼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五18);但公义之道却要求:

1)恰当的施予

“有 求你的,就给他” (太五42)。巴克莱(  William Barclay  )指出,耶稣在此乃指到上古的律例教导人,施予应切合被施予者。申命记的律法坚持,人所欠缺的,就要给他。再者,施予的方式应切合接受者的性格及性情。旧约圣经的规则是:“若有人有财产,却太吝啬去使用,礼物就必须以礼物施予,但之后要从他的财产中以借贷索回。”另一方面,“若有人因太 强的自尊而不去求助,拉比以实玛利(  Rabbi Ishmael  )就建议,施予者应到他那里说:‘我儿,也许你需要借贷’。他的自我尊严就得以保存,但那借贷却永不可索 回。” (Barclay, Gospel of Matthew, vol.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169)

这一切合起来就是恰当的施予。诗人很美好地将它表达,说:“施恩与人,借贷与人的,这人事情愿利” (诗一一二5)。

2)怜恤的施予

“有 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太五42)。新约圣经在这方面作出很多教导,因一切的施予应是生命被神的爱所感动而流入的。保罗表明:“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 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九7)。而约翰加上:“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也里面呢?”(约壹三17)之后,有一节经文劝勉我们:“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十三16)。

结语

公 义之道就是十字架的道路,但它亦是得胜的道路。假若十字架没有钉死我们的自我生命,我们就不需讲论或歌唱它。只有破碎的自我才能以内在平静及恩典去接受个 人的伤害,个人的不公平,个人的义务及个人的贪穷。假若我们的人性抗拒这种教导,那又如何?马太亨利  (Matthew Henry)  很完满回答了这问题:“假如血与肉不能坚持  [这种标准],我们就要小心紧记,血与肉亦不能承受神的国!”在这个陈述的亮光下,我们只有一个祷告:

噢,亲爱的主,拯救我,

噢,在你里面失去了自我;

噢,那不再是我,

而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威定顿太太  (  Mrs. A. A. Whiddington)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经历了纳粹党的集中营后,法兰克尔   (Victor Frankl  )总结:“除了一样东西之外,他们可从我身上夺去一切。那就是我所选择面对这处境的态度。”

2A.举例说明

故事说及一名康瓦尔 (Cornish  ) 的矿工比利白雷(  Billy Bray  ),他被一名同乡的矿工击打而没有生气。信主前,比利白雷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拳击手。比利白雷一拳就可击倒他的对手,但他却凝视那人说:“当我 赦免你时,愿神赦免你。”那人因比利白雷的完全仁慈及温顺而感到苦恼及有罪,以致求他赦免,并荣耀地归信了主,并成为他亲密的跟随者。

2B.举例说明

另 一个故事乃关乎一个非常不同的人。有一个黄昏,戴德生  (  Hudson Taylor  )在河的岸边,叫一艘船载他过河。正当那艘船驶近时,一位富有的中国人来到,而他认不出戴德生是外国人,因他以中国服饰打扮。当那艘船靠岸时,那人用力地撞击戴德生,以致他跌倒在泥地上。戴德生没有说话,但船家看见整件事件而却拒绝让他的同乡同胞先上船先去。”当那位中国旅客明白他犯了大错时,他很惊讶及希奇。戴德生并没有作出申诉,却邀请那人与他一同上船,并开始与他分享他如何能有这样的处事态度。身为一位外国人,他可以愤恨这种对待, 但因着神在他身上的恩典,他没有这样作。谈话随即开始,而戴德生非常有理由相信这会给那人的灵魂一个深刻的印象。

3.举例说明

很 多年前,一位姓李的流氓强抢了一块属于一位中国人牧师的细小土地,去为自己造一个菜园。那牧师为这事祈祷了三天,之后圣灵引导他,使他看到他不应与属世的 人有争执,故他就给那人他的土地,把产业契据带到那人家里,并在见证人面前合法地签署,把它的永久拥有权给他。之后,红军  (Reds)  占据了那地 区,而李被秘密地委任为周围乡村的总指挥。所有当地没有人逃过官员的追杀,而那牧师感到他亦不例外,因他出任了那郡政府选区的地方长官。李指挥官作出了秘密指令:不淮干扰那牧师,而任何人经过他的家时要保持安静,免得惊动他,因他是一个义人。那牧师评述说:“若当他抢我的地时,我去寻求法律援助,那末,我和我的全家就必定灭亡了。因有了基督的心思,我就避过这因寻求复仇而来的灾害。”

回到最前一页

23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完全的爱

经文:太五  43-48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五43-44)

引言

文士及法利赛人分辨不出神憎恨罪恶,与神爱罪人之间的区别。他们解释神对罪的审判为命令去憎恶撒玛利亚人,希腊人及罗马人的命令。主耶稣斥责这种态度,并指示我们必须显出:

一、一种在事奉上尽责的爱  (太五44)

1)我们必须欢愉地对待我们的仇敌(太五44)

2)我们必须有益地对待我们的仇敌(太五44)

3)我们必须以祷告对待我们的仇敌(太五44)

二、一种在性质上卓越的爱  (太五45-47)

1)属灵的爱(太五45)

2)无偏袒的爱(太五45-47)

三、一种在恒久中建立的爱  (太五48)

1)顺服神的话(约壹二5)

2)依靠神的儿子(约壹四17)

3)忠于神的教会(约壹四12)

结语

教会在这个时刻最大的需要,是受完全的爱的新洗礼。神每天帮助我们去顺服神的话,依靠神的儿子,以及忠于神旳教会。

 

23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不完全的爱

经文:太五  43-48

金句:“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五43-44)

引言

公义的生命基本上是神性的爱的圣洁表达。在旧约圣经时代及耶稣传讲登山宝训的日子,这一直是一个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观念。

对 于文士和法利赛人来说,公义的生命意指爱邻舍但恨仇敌。故他们铸造了一条切合他们自己目的之公式:“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太五43)。虽然旧约 圣经没有这种诫命,但我们不难理解这种思想如何从旧约圣经概括性的教导所衍生出来,其基础是在咒诅经文及诗篇上。问题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有在神憎恨罪恶,与神爱罪人之间作出区别。他们解释神对罪的审判为,一条要憎恶一切非以色列人──特别是撒玛利亚人,希腊人及罗马人──的命令,因而存心破毁了神律法的原 则。主耶稣斥责这种态度为达不到神的标准,以及不完全的爱之表达。祂清楚指出公义的生命包括了以完全的爱取代不完全的爱── 一个我们今天很需要的信息!

爱 正确地被称为“世上最伟大的事物” (德拉蒙德Henry Drummond),但只是它的伟大被它未能在世上展示盖过了。整体上有太多没有爱的基督教。假若我们要“完全,象[我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 的话,我们就要展示出“爱里没有惧怕”(约壹四18)。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从圣经中对神性的爱的新定义,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展示属灵的爱。我们要克胜不完全的爱,就要相信圣灵会在我们身上产生:

一、一种在事奉上尽责的爱

“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五44)。神性的爱的最高特质是,它经常是主动,具创意及救赎性的。神性的爱在圣经里从不被动;神因关注他人而时常无私及牺牲地主动寻找人。

爱我们的朋友是比较容易。故此,耶稣谨慎地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而祂指定了三种方式,期望我们对那些本来就憎恶的人表达出我们的爱:

1)我们必须欢愉地对对待我们的仇敌

“祝 福那些咒诅你的” (太五44,和合本未有译出)。祝福一字意指“说好话”或“称赞”。当我们被引诱要去反抗他们的嘲笑及咒诅时,我们必须涌溢出神性的爱,要对我们的仇敌欢愉地说话。并非是不诚恳或不诚实,我们必须善用每个理由去赞美那些憎恶我们的人,并为着神的荣耀及他们最终的得救而试图使他们喜悦。 这种完全的爱,会除去这种象基督行为所带来的惧怕。

2)我们必须有益地对待我们的仇敌

“对 那些憎恶你的显出善行” (太五44,合和本未有译出)。对他们说好话并不足够:我们要在爱仇敌的事奉上尽责。使徒保罗对委身的信徒要如何实行这要点上提出了指引:“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圣经及基督教历史充满了,在面对敌对及迫害 时,因恩慈行为而引领男女归信耶稣基督的男女故事。

1.举例说明

3)我们必须以祷告对待我们的仇敌

“为 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五44)。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表现神性的爱的最佳榜样,当祂被钉在十字架时仍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4)。首位基督教殉道者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就算被石头掷死时仍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七60)。

我们曾几何时在祷告中,在神面前提及我们仇敌的名字,寻求智慧与恩典去对待他们,并祈求他们最终能得救呢?假若加略山的基督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只能为那逼迫我们的人祷告  (参看提前二1-7)。

二、一种在性质上卓越的爱

“这 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么?” (五45-47)这些话显明了耶稣正讲及,一种不能在人本性中可找到的爱的 特质。它的特质可以被描述为:

1)属灵的爱

“这 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 (太五45)。爱从神开始,但它以我们结束。基督徒是“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并且因为爱是神的本性,故它必须透 过我们的新本性展示出来。这是45至47节的整体推进力。因着天父无私地赐下阳光及雨水给歹人及好人,故我们应与各式各样的人分享这爱。只有祂无条件及无私的爱才能使这成为可能。神并非因为需要爱而创造人;祂创造人只因祂是爱。身为属灵的儿女,我们应借着内住的圣灵的能力,示范及表达出同等性质的爱(参看 罗五5)。

2.注解

我们的主从没有意想,我们应以爱最亲及最钟爱的人的同样方式,去爱我们的 仇敌。  祂所用的字眼是非常不同的。  它并不包含“堕入爱里”。它亦不是情感的情绪表达,而却是一种心思,思想及意志的决定,去爱那不可爱的人──那些我们未必喜欢的人──而这没有违背我们的基督徒责任。事实上,它显示了神无条件的爱;是的,是属灵的爱。

3.补充说明

这种爱并不忽视合理纪律的需要。事实上,仇敌因犯罪而遭惩戒并不意指我们要停止爱他,好比刑罚一名孩童并不意指我们停止爱他一样。在刑罚和惩戒中神性的爱的表达,从不是报仇及报复的表记,而却是为仇敌的好处所祈求的爱和关注  (参看来十二3-11)。

2)不偏袒的爱

“这 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说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么?” (太五45-47)耶稣在此教导神性的爱是没有等级的。圣奥古斯丁 (  St. Angustine)  很完美的将它表达出来,他写道:“以善报善,以恶报恶是很自然的;以恶报善就是魔鬼,但以善报恶则是属神的。”林 赛  (A.D.Lindsay)  对这经节的评论是值得注意:“此处的赏赐是指什么?它岂不象在说:停止爱那些爱你的人有什么乐趣?难道你看不见有些 更加刺激的事?这是基督的额外教义。以恶报善是魔鬼之道;以善报善是人之道;以善报恶是神之道。”

这就是神性的爱的卓越特质。它是属灵及无私的。它是一种超越家庭感情,热切渴望及人类慈爱的爱的特质。它是爱那不可爱的爱,“以致他们可成为更可爱”。

4.举例说明

三、一种在恒久中建立的爱

“所 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太五48)。人类的爱,无论有多崇高,在拉力及压力下也倾向退减,而神性的爱却是恒久及不变的(林前十三8)。 这对神是真确的,因为“神是爱”;但它必须每天在我们的身上建立,以致我们成为完全,“象[我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新约圣经明确地让我们明 白这可如何达成。使徒约翰在这方面特别有助益。他三次说到基督徒经历中完全的爱,而以下经文向我们启示出建立这恒久的爱的奥秘。

1)必须顺服神的话

“凡 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 (约壹二5)。顺服神的话语为完整的启示,是基督徒经历完全的爱的奥秘。我们愈透过神的话去顺服祂,我们就 愈象神。这是救主指到要“完全,‘我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的意思。当我们行事为人象神时,爱就达致它的终点,自私及肉体的欲望会被驱除,而神的旨意会在我们的身上实行,并透过我们给予别人。

2)必须依靠神的儿子

“这 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壹四17)。这意指基督的完全会成为我们的完全。 完全的爱在耶稣基督的身上被展示出来。祂在思想及言行上是完全的,并且祂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故此,当我们依靠祂在我们里面及透过我们活出祂的生命时,我们的爱就得以完全。活出祂的生命就是在现今或审判之日能坦然无惧。因为祂的生命永远讨神喜悦,故当我们在每日的生活中展示出神 儿子的特质时,我们就能常被父所接纳了。

3)必须忠于神的教会

“我 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 (约壹四12)。未重生的世界论到早期教会说:“看这些基督徒如何彼此相爱”。事实上, 这些信徒只是履行主的命令:“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约一18),但基 督来以人可理解的方式将祂启示出来。今天同一位基督要透过我们的彼此相爱去启示同一位神。在教会团契里我们愈彼此相爱,神的爱在我们身上,得以完全及恒久与得胜地建立了。按最神秘及神奇的方式而言,在教会内彼此相爱会强化我们爱教会以外的仇敌。事实上,假若我们在教会内不能彼此相爱,我们怎能期望失丧的人 相信我们真诚地爱他们呢?

5.举例说明

结语

这 样,我们看到主如何想我们成为“完全,象  ‘我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明显地,这是借着每天顺服神的话、每天依靠神的儿子、以及每天忠于神的教会,而在我们的身上及透过我们,在神恒久爱中建立的。只有当我们维持这些属灵操练时,在事奉上尽责、在性质上卓越、以及在恒久中建立的神性的爱,才会 取替那不完全的爱。教会在这时刻最大的需要是,一个具完全的爱的新洗礼。拥有一切却缺乏爱,就算不得什么。故此,让我们手牵手,以致世界会知道我们在爱的维系中合一。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在 秘鲁的印第安人部族  Shapra  里,发生了一件趣事。在这个曾经是猎人头的南美洲部族里,基督在那些成为了信徒的人当中作出了一个改变。有一个人俘虏敌人后,习惯地将他们杀掉。当他归主后,他会俘虏他们三星期并教导他们圣经。  (Cited by Herbert Fagua, missionary to Peru. Quoted in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c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n Book House, pp.120-121)

2.注解

爱的四个希腊文名词──   storge  ,   eros  ,   philia  ,   agape  ,与这段经文的关系,定下它们的意思范围。

3.补充说明

《读者文摘》  (  Reader’s Digest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分,对爱那些我们的生活中难相处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建议:

人是没有道理,毫无逻辑及自我中心的。

总得爱他们。

若你行善,人会指责你背后有自私的动机。

总得行善。

假若你成功,你会赢得虚假的朋友及真正的敌人。

总得成功。

诚实和坦白会使你易受伤害。

总得诚实和坦白。

你今天的善行,明天会被人忘记。

总得行善。

有最宏大的思想的最伟大的人,会被最卑微的人最小的自尊击倒。

总得有宏大的思想。

人支持受逼迫者,但却跟随杰出者

总得为一些受逼迫者争取。

你长年累月所建造的可能在一夜间被毁。

总得去建造。

将你最好的给世界,而你可能会受到挫折。

总得将你最好的给世界。

(Samon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2207, 4/5/89)  。

4.举例说明

有 一个星期日,一名小孩抬头望着他的爸爸并问道:“爸爸,神如何爱我们?”他的父亲回答:“孩子,神以无条件的爱去爱我们。”那孩童思想了一会就问道:“爸 爸,什么类型的爱才是无条件的爱?”缄默了数分钟后,他的父亲就回答:“你是否记得曾住在我们隔邻的那两位男孩,以及他们在上一个圣诞节所得到的可爱小 狗?”“记得。”“你是否记得他们曾如何逗恼它,向它掷棒,甚至是掷石头?”“记得。”“你是否记得那小狗如何时常摆动的尾巴欢迎他们,并试图舔他们的 脸?”“记得。”“好吧,那小狗对两位男孩有一种无条件的爱。因着他们对它的卑鄙的手段,他们确实不应得到它对他们的爱。但它总是爱他们。”那父亲然后就 作出他的结论:“神对我们的爱亦是无条件的。人向祂的儿子耶稣掷石头,并以棒打祂。他们甚至杀掉祂。但耶稣总是爱他们。” (Illustration for Bilical Preaching, pp.228-229)

5.举例说明

慕迪   (  Moody)   讲述一名在芝加哥的街头小顽童,他经过很多地区,横经那大城市的结冰街道,经过很多教会,为要参予慕迪的教会。有一早上,一名主日学教师截住他并问道: “你往何处?”他回答:“到慕迪先生的教会。”“为什么呢?那教会离这里有很多个地区。到我附近的班去吧。”那男童拒绝了。出于好奇,那教师就问为何那男 童要在寒冷的天气到那么远参予慕迪的主日学。“因为他们喜爱那里的一个人!”失丧的灵魂正期待着爱,而假若他们不能在我们的心中,以及我们在教会及主日学 里所营造的气氛中找到它,他们就会得不到它而跛行到地狱去!  (L.R. Scarborough   ;   A Search for Souls, quoted in 3000 Illustraion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tter B. Knight, c 1947 by Wm. B. Eerdimmans Publishing Company, pp. 429-430  。获准使用  )

24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施予的优先次序

经文:太六  1-4

金句:“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人前吹号,象那假冒为善的人  ……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六1-2)

引言

马太福音第六章开始了登山宝训的一个新段落。主现在揭开可被称为对公义生命有助益的事情。首先乃是关乎赈济,并涵盖了基督徒生命中整个善行或施舍的范围。

一、施予的责任  (太六3)

1)植根在神性的爱的本质上(路六38)

2)植根在人生命的需要上(  太五42)

二、施予的实况  (太六2-4)

1)无私的动机(  太六2)

2)暗中的方法(  太六3-4)

三、施予的赏赐  (太六2、4)

1)人的赏赐(  太六2)

2)神的赏赐(  太六4)

结语

让我们再思我们基督徒服侍的责任,测试我们施予的实况,之后耐心地等候,直到得赏赐之日。

 

24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施予的优先次序

经文:太六  1-4

金句:“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人前吹号,象那假冒为善的人  ……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六1-2)

引言

第六章开始了登山宝训的一个新段落。主刚总结了研讨公义的生命的六种障碍。祂现在揭开可被称为对公义生命有助益的事情。首先乃是关乎赈济,而它不单只涉及对神及人所献上的礼物。它涵盖了基督徒生命中整个善行及施舍的范围。

一、施予的责任

“你 施舍的时候” (  太六3)。请注意主并非说,假若你施舍的时候,而是当你施舍的时候。对于犹太人来说,赈济是所有宗教责任中最神性的,并位于善行编目 之首。它能获取神眼中的赞赏。巴克莱博士  (Dr. William Barclay)  指出一种拉比言论:“赈济的人比起献上一切祭物的人更伟大。” (Gospel of Matthew, Vol.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186)

不用多说,耶稣不单想着钱财或物质的礼物。赈济的概念不单包括了一个人 所拥有的,更包括了他本身如何为神的荣耀及人的好处而行。神在旧约圣经中声言:“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 (箴三9);以及“眷顾贫 穷的有福了”(诗四一1)。耶稣在新约圣经中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十35);“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太五42)。使徒延 续了同一个的题旨说:“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十三16)。

1)施予乃植根在神性的爱的本质上

在 路加的登山宝训记述中,我们有这些话:“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 (路六38)。一切施予乃植根在神性的爱的本质上。故我们看到:“神爱世人,甚至 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三16),以及在加拉太书二章20节的“神的儿子……他是爱我,为我舍己。”之后,约翰在他的书信中加上:“主为我们舍命,我 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三16)。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我们施予,因为神先施予。神牺牲的施予应在我们里面激发出一个不断施 予的欲望。我们为弟兄舍命,不单只包括施予物质或手中的劳苦:它包括了牺牲我们的生命。

1.举例说明

2) 施予乃植根在人类生命的需要上

当 耶稣说:“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  太五42)。祂正暗指到我们四周的人的恒切需要。这个需要不单只是金钱,更是生命的信息。 只要我们活在世上,人就经常会有需要,而我们需在神面前付上责任,去满足那些需要,无论是物质或属灵的。约翰劝勉他的读者要为弟兄舍命之后,就继续说: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三 17-18)。使徒约翰并没有在物质及属灵的施予之间作出区别,只要是被神性的爱及人类的需要所激发的。

我们必须避免两种极端。首先是关注社会而忽略去关注属灵的需要。其次是对属灵的关注而毫不敏感于人类在物质及肉体的需要。但最终来说,我们必须确定是为了人能有属天的永生,而非地上的繁荣。

2A.举例说明

2B.举例说明

我们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有完全施予的典范。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八章  9节中描述了这点:“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些话语应驱使我们,并借着内住的圣灵的加力及爱去效法我们的主。

二、施予的实现

“所 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象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祢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  太六2-4)。此处是一些关于施予实况的严肃说话。耿直的拉比 相信赈济是要在暗中作的。事实上,他们说:“在暗中赈济的人比摩西更伟大”;但在当日有些伪善的人──正如今天一样──他们想公开他们的施舍,以赢取人的 赞赏。真正的施予必须要有:

1)无私的动机

“所 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象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得了他们的赏赐” (  太六 2)。已故的钟马田博士  (Dr.Maryn Lvoyd-Jones  )对这些话有一个聪慧的评语:“最终的抉择就是要讨自己喜悦,还是讨神喜悦。我们讨四周的人的喜悦的唯一原因是,我们可以讨自 己喜悦。我们真正的欲望并非是去讨别人喜悦;我们想讨好他们,因为我们知道若我们这样作,他们会对我们更加好。换言之,我们正讨好自己,只关注到自我的满足。此处可看到罪的阴暗特性。看来很无私的事情,可能只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自私方式而已。”(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2 Eerdmens, p.14)

为了深化这个真理,耶稣用了两个生动的暗喻。第一个是“吹号” (  太六2);第二个是假冒为善的人。

经 评家在吹号的意思上意见分歧。一些人相信它乃指圣殿的妇女院子内十三个号角形状的每一个容器。那些想吸引别人注意他们的施予的人,会将钱投入这些铜的容器 里,以致银币的卡塔声及玎玲声可在整个后院中被听到。这被称为“吹号的声音”。另一方面,摩根  (  G. Campbell Morgan)  认为某些法利赛人实际上拥有银号,在街上使用以吸引跛子、瘫子、瞎子及穷人。当这些人聚集时,法利赛人便夸耀地投金钱和礼物给穷人── 这是耶稣严厉责备的行为。

第二个比喻是假冒为善的人(参看太六2)。这字意指“兼任扮演者”,指到戏剧演员的扮演,非因为无私,而是因为想夸耀。耶稣严厉谴责这种行为,并斥责那些戴上敬虔面具以遮盖自己自私生活的人。

2)暗中的方法

“不 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太六3)。耶稣在此所说的是,我们在施予时必须学习不要自我察觉及不夸耀。我们的生活习惯应在神面前鉴察我们的动机及方法。 某些动机显然是要去吸引公众注意,将荣耀归给自己,但有些方式与途径去履行我们对神及人的责任,而不会吹号或扮演角色的方式及途径。

“不要 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太六3),可能指到使用右手在祭坛献上礼物的习惯。属灵的施予(以右手作象征)在动机上是无私的,以及在方式上是暗中进行的, 而属肉体的施予(以左手作象征,因为它是笨拙及引人注意的)在动机上是自私的,以及在方式上是夸耀。神鉴察我们的内心,并使我们在施予的恩典上真诚!

3.举例说明

三、施予的赏赐

耶稣对一组的人说:“他们已得他们的赏赐” (太六2),而对另一组的人则说:“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六4)。此处提及两种赏赐:

1)人的赏赐

“他 们已得他们的赏赐” (太六2)。此处所使用的希腊文动词,在古抄本中经常出现,是一种商业收据的信条,如税吏所使用的。主在此引用它,不单有讽刺的意 味。耶稣说明这些假冒为善的人可以为他们的赏赐去签收据;他们的敬虔是一种商业的交易。他们旨在收买人的喝采,而他们在此时此地已得到了。这就是他们将会得到的所有赏赐了;户口已关闭。引用一句口语表达:“他们已得到了”。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已经得到我们的赏赐呢?我们动机非常自私,而我们的方法非常引人注目,以致就赏赐来说,神已关闭了户口。

2)神的赏赐

“你 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4)。按某种意义来说,神会在此时此地给予那些活在祂暗中的同在中,以及在祂大能翅膀荫下的人赏赐。耶稣声言:“人为 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9-30)。但在我们面前的经文,在耶稣的思想中的报 酬,毫无疑问就是永恒的赏赐。布特曼(  Bultmann  )总结了整个问题,说:“耶稣应许赏赐那些顺服而没有想得到赏赐的人。”保罗对从他所爱的 腓立比教会而来的慷慨礼物之回应及反应是:“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我们通常会神此时此地供应 我们的需要而引用这经文;但毫无疑问,它的基本应用乃关乎到,在基督的日子对忠诚施予者的将来赏赐。事实上,它在说:“当你得荣耀之时,我的神必照他的丰 富,使你们一切所需的都充足。”加拉太书六章7至8节是另一节可应用在今生的经文;但保罗实际上所说的乃是,当我们在施予的事奉上顺着圣灵而非肉体去撒种时,我们有一天必从圣灵收永生。再多一节经文就足够:“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来六10)。神何时会在最终确认及赏赐我们为祂的名以劳苦所显出的爱心呢?可以肯定,答案就是基督的审判座前,而在那处我们会按着本身所行的获得确认 (参看林后五10)。现今在暗中所作的事将会公开得赏赐。当我们听到主对我们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 21)时,我们会有何等的满足感呢?

4.举例说明

结语

让 我们再思我们基督徒服侍的责任,测试我们施予的实况,之后耐心地等候,直到得赏赐之日。之后──只有之后──我们才会发现真正施予的满足与喜乐。与此同 时,让我们紧记公义的生命包括并涉及了这些事奉,服侍及牺牲的重要范围。与哈维加  (  Frances Ridley Havergal  )一起,我们需要祷告:

取去我的金和银

我不会留下一小点,

我的神啊,取去我的爱

在祢脚前我倾出它的宝库;

取去我自己,而我会

永远只属于祢。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在 十七世纪著名的德国讲道家富朗开  (August H. Francke  ),创立了一所孤儿院,去照顾在哈利(Halle)街头流荡的无家可归的孩童。有一天,他极之需要基金去进行他的工作,而一位贫穷的基督徒寡妇来到他的门前乞求一个金币。因着他的财政状况,他很有礼猊却婉惜地拒绝了她。那女人心踤了,坐下开始流泪。因被她的眼泪所感动,富朗开便叫她等一 会,他就进入房里为这事祈祷。他寻求神的指引,感到圣灵想他应允这个恳求。他相信主会满足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就给了她金钱。两个早上后,他收到一封来自那寡妇的一封温暖的感谢信,说到因着他的慷慨,她已求主赠予孤儿院礼物。在同一天,他收到由一位富有女士及其两位瑞典朋友寄来的十二个钱币。他想他已得到充 足的赏赐,但不久他被通知华顿堡皇子(  Prince Lodewyk Van Wurtenburg)  已死,他的遗嘱指定给予孤儿院  500块金条。富朗开在感恩中流泪。他牺牲地去供应那位圣徒的需要后,他并没有变得贫穷,却 成为富足。我们时常应以纯洁的动机去施予,“不指望偿还”(路六35);但神却应许:“向穷人施予的人是不会缺乏的!”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4158, 5/20/86)

2A.举例说明

卡杜 克  (  Fred Craddock  )对一群传道人演讲时,触及到献身的实际含意。他说:“将我的生命给基督看来似很荣耀。为别人而倾出自己……付上殉道的最终代价── 我会作的。主啊,我已预备好在荣耀的火光中离去。我们相信将一切给予主就象获得一千元的票据并将它放在桌上──‘主啊,这是我的生命。我将一切交上’。但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实况却是祂差派我们到银行,并给我们合计共1000元的25分。我们在生命中在这里放下25分,在那处放下50分。聆听邻舍孩童的困 难而非说:“滚开”。前往一个委员会议。在护理院内给一位发抖的老人一杯水。献出生命给基督通常并不荣耀。它是一切作在微小爱心的行动上,每次25分。在 荣耀的闪烁中离开很容易;在冗长旅途中逐渐逐渐活出基督的生命则较难。” (Leadership, vol.5, no.4, Carol Stream, Ill. : Christianity Today, Fall 1984, p.47)

2B.举例说明

在 一月分的一个黄昏里,一个人按着援救使命的题目讲道:“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巴黎的贫穷听众没有什么可施予;相反的,他们需要每一样的东西。聚会完结后, 除了一人外,所有的人也回家了。那是一位穷人,他进前来问他可施予什么。他什么也没有,完全没有,除了晚间住宿的咭外。但他将这咭送给一个较老的男士,而那人比他更穷,在一所教会的梯级上颤抖。之后,他带那人到他住宿的屋子,在那处可过一个温暖的晚上,而他自己则要往外面的雪地去。  (Sunday School Times,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tter B. Knight, c1947 by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p.306  。获准使用  )

3.举例说明

据《牧职》  (  The Chaplain  )杂志中一个故事,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  )及其妻子只会售买他们的鸡所生的蛋,而不会送给别人。就算对最亲的亲属,他们亦说:“若你付出金钱,你就可拥有它们。”因此,有些 人将司布真夫妇标签为贪心及贪婪。他们接受批评却不为自己辩护,而只有当司布真太太死后,整个故事才被揭开。所有从售买鸡蛋而来的利润,乃是去支持两位年老的寡妇的生活。因为司布真夫妇不愿意他们的左手知道右手在作什么(太六3),故就在缄默中忍受攻击。  (Leadership, vol.6, no.1, Carol Stream, Ill. Winter 1985, p.49)

4.举例说明

在 韩国的某个下午,一位宣教士医生从手术室出来,额上布满汗珍,非常疲倦。他的咀唇拉紧,几乎变紫,而他的手疲劳得开始颤抖。一位旁观者问他在美国做这种精 细手术,可获得多少报酬。他回答说:“也许是  2000元”。但之后就被询问:“你会从韩国女人获得多少?”那位医生踌躇了一会,之后就回答:“没有什 么,只有她的感恩,以及主的笑容。” (Sermon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1364, 10/4/85)

 回到最前一页

25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祷告的实质

经文:太六  5-8

金句:“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屋内,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6)

引言

我们的主以祷告的习惯作为描述实践公义的生命的第二个例子。主要的思想是,没有实质的祷告比起不祷告更为差劣。祷告要真实,就必须:

一、有纪律的预备去祷告  (太六5-6)

1)自我的省察(太六5)

2)实际的排除(太六6)

二、有虔诚的领悟去祷告  (太六6、7)

1)察看一切的神(太六6)

2)聆听一切的神(太六7)

三、有决意的期望去祷告  (太六8)

1)信靠(太六8)

2)感谢(太六8)

结语

这些就是祷告的基本实质了:有纪律的预备,之后是虔诚的领悟及决意的期望。愿我们的祷告是:

教导我们祷告!

单是公式言语并不足够;

内心必须献上为祭;

教导我们祷告!

 

25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祷告的实质

经文:太六  5-8

金句:“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屋内,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6)

引言

在 我们面前的经文,我们看见我们的主描述实践公义的生命的第二个例子。在讲论施舍之后,祂现在就讨论祷告的习惯。按某种意义来说,这个题目在圣经中有对祷告 最彻底及具启示性的讲论。,没有人能在查阅过这些经文后,而不深切地被触动去看自己的祷告生活没有。这整段的主要思想是,没有实质的祷告比起不祷告更为差劣。故在我们面前的题旨是祷告的实质。祷告要真实,就必须:

一、有纪律的预备去祷告

“你 们祷告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5-6)。基督徒其中一个最具挫败性的发现是,罪恶可以侵占他的祷告生活。我们倾 向于以非宗教性的行为去看罪。我们忘记了罪并非始于地上;它乃始于天上,那时撒但心高气傲,企图夺取神的宝座。从那时开始,罪就渗入在人生命的每个范围里,甚至在祷告及与神相交。假若我们确定了这个基本事实,那就会比较容易看到需要有纪律的预备去祷告。主提及双重的预备:

1)自我的省察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象假冒伪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 (太六5)。有人曾说:“假装的祷告要求听众”。故此,在我们公开祷告时,我们要很小心我们并非试图感动人。耶稣称这为假冒为善。这种表演动作乃由自我意识及人性意识所引致的。

在祷告里有自我意识,我们试图感动自己。实际上,这是自我尊拜及自我奉承。这样的祷告竟可以在神面前发生,实在使人警愓及骇人呢!

祷告里的人性意识,乃努力去感动那些聆听我们的人。这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罪。他们刻意及很敬虔地站在会堂及十字路口,以致他们流畅的祷告可被人听到及受到赞赏。

主 耶稣讲述了一个故事去显明这种罪  (参看路十八9-14)。祂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对于法利赛人,耶稣说他“自 言自语的祷告”;换言之,他恳求的声音从不超出他的声线。他并不想达致神的耳中,而却去引发人的赞美。故此,他离开圣殿时不被垂听及不蒙祝福。另一方面, “税吏……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这人蒙垂听,并“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

这是很严厉的教导,而假若我们想了解祷告的实质,我们就需领受它。借着自我的省察,我们应在神面前中搜探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是否向自己祷告,向我们四周的人祷告,抑或向全能的神祷告。祷告的秘诀是不要有自我意识,而应有神的意识。

2)实际的排除

“你 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 (太六6)。这节经文并非强调私祷以便排除公祷──因耶稣经常劝勉祂的门徒一起祷告(参看太十八 19;路廿四49)。祂所教导的是,当私祷或公祷时,人必须施行纪律,除去所有可想象会使他们不能集中在圣洁的神身上的干扰。祂对每个人的计划是,他们的生命应是一所祷告的房屋,而非一个贼窝。我们何等需要求主驱赶那些透过我们生命的圣殿,去买鸽子及搬运容器的“兑换银钱的人”。只有当这些圣殿回复它们与 神相交的原本目的时,我们才能毫不伪善及分心的向神献祷告。

二、有虔诚的领悟去祷告

“祷告你在暗中的父  ……你们祷告,不可象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六6-7)。查域克(  Samuel Chadwick  )曾说“匆忙是祷告的死症”。假若我们要真正祷告,我们必须在神面前安静,直至我们体会祂的同在。

1)我们必须了解神察看一切

“祷 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6)。假若我们存心花时间去体会,我们正向那位不断察看我们、无所不知的神说话时,我们的祷告将会 有何等大的分别;祂在远处已知道我们的思想;祂衡量我们的动机,并贯透我们个性的内在幽深处。假冒为善,不真实或装扮永不会存在于一位察看一切的神面前,假若我们花时间去体会我们乃来到一位“在暗中察看”(太六6)的父面前的话。记得我们可愚弄大众,甚至是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永不能愚弄神;祂是察看一切 的。

1.举例说明

2)我们必须了解神聆听一切

“你 们祷告,不可象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太六7)。人的试探往往是想将祷告公式化,而公式化的祷告就会引致重复的祷告。这是 外邦人所作的。巴力的先知不断地从早到正午喊叫:“巴力啊,求你应允我们”(王上十八26)。路加告诉我们在以弗所剧院的群众喊叫了两小时:“大哉以弗所 人的亚底米啊”(徒十九28)。我们的主当日的犹太人喜欢长时间重复他们的祷告。

这种重复及公式化的祷告并不局限在第一世纪。今天亦有某些宗派使用礼仪性或编定的祷文。在远东有一些宗教派别实际上将祷文写在车轮上。这车轮借着曲柄或是风和水力去转动时,他们就相信每次转动会向神献上一个祷告。

主耶稣严厉地责备这种事情。假若我们真的相信神会聆听一切时,我们就不应试图以徒有其表的重复,高声及流畅的言词去感动祂,相反,我们应作出诚恳及简单的恳求。

2A.举例说明

2B.举例说明

在公祷或私祷中,我们唯一的思想及渴望应是与神交通。故此,在教会的圈子里,敬拜者应否使用成文或编印的祷文,是一个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最终来说,神的真实性及我们的简洁言词才是重要的祷告的最高层次意念是小孩向天父的简单恳求。

使徒保罗提醒我们,有些祷告是有很深切的感受,以致它们不能清楚地表达。只有圣灵才能用“说不出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罗八26)。这些祷告,慈爱的天父亦会垂听,真是何等奇妙。

二、有决意的期望去祷告

“你 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天父早已知道了” (太六8)。除非以孩童般信心的祷告,否则它没有任何价值。圣经提醒我们:“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善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当我们祷告时,我们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 象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一6-7)。耶稣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太廿一22)。

1)祷告中的期望要求信靠

“你 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太六8)。怀疑论者会问:“假若神已知道你的需要,为何要祷告?”当然,答案是神乃邀请我们来到 祂面前陈明我们的恳求,以致我们可在祂慈爱的眷顾及供应中显出我们对祂的信靠。祷告不是去战胜神勉强的施予,乃是运用在天父里的单纯信心,因祂愿意赐下过于我们所要得的东西。正如一位父亲,当儿女很有信心祈求一些他能供给的东西时,他就会喜悦一样,故当神的子民运用信心祈求一些,祂能力可满足他们需要的东 西时,天上的神就会喜悦。

3.举例说明

2) 祷告中的期望要求感谢

“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太六8)。在得胜的生命里,信靠神实际上就是感谢神。祈求即是获得。这是为何保罗说:“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四6)。

在 神旨意中祷告的决定性测试,就是在有回复前向祂感恩的信心。在主耶稣的生命中,这是何等美丽地显明出来!试想祂站在拉撒路墓坟前的那一次。祂举目望天说: “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在这话之后,祂“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 (约十一41、 43-44)。当我们仰望神的面,并在双膝未站起来前感谢祂时,我们就作了真正的祷告了。

4.举例说明

结语

这些就是祷告的基本实质了:有纪律的预备,之后是虔诚的领悟及决意的期望。愿我们的祷告:

 教导我们祷告!

 单是公式言语并不足够;

 内心必须献上为祭;

 教导我们献告!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伪善的祷告者

当一天完结后,我跪下祷告,

并祈求:“主啊,赐福予每一个人;

使每颗心的痛苦消散,

并使患病者得康复。”

之后有一天我醒来,

不注意地走我的道路;

整日里我没有尝试

从眼里擦去一滴泪。

我并没有尝试分担

路上弟兄的重担;

我甚至看不见

刚在我邻家的病人。

再当一天完结后,

我祷告:“主啊,赐福予每一个人。”

但当我祷告时,我的耳朵

听到微小的慈爱声。

“伪善的人,停止祷告;

你今天尝试祝福谁?

神最甜美的福气经常赐下,

乃透过手在此处服侍。”

之后,我稳藏起我的脸并喊叫,

“主啊,赦免我,因我说谎;

让我再活另一天,

我会活出我的祷告。”

(The Bulletin, Quoted by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2995, 10/2/96)。

2A.举例说明

摩根博士  (Dr. Campbell Morgan)  讲述一个在英国约克郡  (  Yorkshire  )祷告勇士小组的故事。他们聚集在一处向神陈明他们的恳求。

当时有一位从城市来的男士进来,把握第一个时机献上一个长尽、流畅及感人的祷告。一位认识神及祷告能力的可爱老人家不能再忍受,就打岔说:“男士,称祂为父亲,并祈求吧”。

2B.举例说明

一位记者曾形容在波士顿的教会内,所献上一次过于修饰及精心制成的祷告为:“给波士顿听众最精心制成的祷告。”表面上,那讲员所关注的是去感动会众多于与神接触。

3.举例说明

前 往扎伊尔宣教的罗海伦博士  (Dr. Helen Roseveare)  讲述以下的一个故事:“我们的宣教基地,有一位母亲生了早产的婴孩后死了。我们尝试临时准备了一个早产儿保育器去维持那婴孩的生 命,但我们唯一有的热水瓶却不能再维修。故在早上的灵修时间,我们便叫一些儿童为这婴孩,以及她如今成为孤儿的姊姊祷告。其中一个女童回应说:“亲爱的 神,请在今天赐下一个热水瓶。明天会太迟,因为那婴孩就会死了。并且,亲爱的神,赐下一个娃娃给那位姊姊,以致她不会觉得孤单了。”在那个下午,从英国寄 来一个大包裹。当我们打开它时,儿童们便很渴望地观看。他们非常惊奇,在一些衣服下是一个热水瓶!那位非常恳切祷告的女童立即开始更深地挖,感叹地说: “若神赐下这东西,我肯定祂亦会赐下一个娃娃的。”她对了!天父事先知道那儿童的恳切祷告,而在五个月前,祂已引导一组妇女捐出这些特定的东西。

虽然我们很多祷告并没有这样戏剧性地得到应允,但神总会赐下最好的。让我们为祂对我们需要的爱眷回应而赞美祂。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2819, 8/5/96)

4.举例说明

欧 福德牧师忆述他与一位祷告勇士聚集为某件事祷告时,那人如何在他心里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将他带进一间安静的房,闭上门后,那人便双膝跪下,经过一阵全然 的静止后──那时神的同在似乎充满了房间,他以这些话祷告:“父亲,你最知道我们的需要,而我们知道你能满足它。感谢你,阿们!”欧福德牧师说:“当这祷 告结束时,我从没有这么肯定,我们必会获得所求的。”而它就这样发生了,正如那位属神的人所祷告的一样。

回到最前一页

26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祷告的行动

经文:太六  6-15

金句:“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 (太六9)

引言

在强调了亲近神时所需要的实质的祷告这个题目后,主现在进而详论祂的题旨,就是给予祂的听众一个祷告的模式── 一个教导我们祈祷的祷告。整体的重点是祷告的三重行动。

一、召唤的行动  (太六9)

1) 我们在祷告中的关系(太六9)

2) 我们在祷告中的尊崇(太六9)

二、祈求的行动  (太六10-13)

1) 建立神的统治(太六10)

2) 执行神的旨意(太六10)

3) 享受神的恩赐(太六11-12)

三、崇拜的行动  (太六11-13)

1) 三位一体论(太六13)

2) 感谢(太六13)

3) 信靠(太六13)

结语

这 个祷告从不旨为徒有其表的重复;相反的,它没为一切真正的祷告设定了语调及准则。我们永不能使用这些话语,而不挑战自己的祷告。假若我们要好好地祷告,我 们就必须敬拜如主自己所教导我们那般的敬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太六13)。

 

26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祷告的行动

经文:太六  6-15

金句:“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 (太六9)

引言

在 强调了亲近神时所需要的实质的祷告这个题目后,主现在进而详论祂的题旨就是给予祂的听众一个祷告的模式。严格来说,这不是主的祷告。耶稣从不祷告:“免我 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太六12)。祂并没有罪而需要被赦免。它基本上是门徒的祷告引用一位重要的解经家的话来说,它是“教导我们祈祷的祷告”。整体的重点是祷告的三重行动。

一、召唤的行动

“所 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 (太六9)。从一个宗教的观点来说,祈求一字意指“演说”或“在祷告中就近神”。我们活在一个充满宗教专门术语的时代,而我们在亲近一位圣洁的神已变得非常不尊敬或感情化。我们需要停止徒有其表的重复,并找出主耶稣教导门徒这个祷告时的实际意思。

1.举例说明

1) 我们在祷告中的关系

“我 们  ……的父”(太六9)。明显地,这个祷告不是对未信者说的;它基本上是对那些在主耶稣基督里借着信心得以重生的人说的(参看约一12),故此就有权 呼喊“阿爸父”(参看罗八15)。这样,它揭示了这个开首祈求所教导神的父性及人的普世兄弟性。巴克莱博士  (Dr. William Barclay)  指出,假若我们相信神是父,那就设定了今生所有的关系。  (Gospel of Matthew, Vol.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p. 200-202)  它意指基督是我们的救主,圣灵是我们的内住者,每个基督徒是我们的弟兄,以及世上的男女皆是我们的邻舍。

有些人认为这 个祷告必须付托于将来的国度时代:首先因为国度一字的出现,其次因为省去了耶稣的名字。毫无疑问,这个祷告在将来的日子中会有用处,但它在此时此地亦有一个位置。神在人类生命中的管治是现今的经历,因主已在八福中订下了委身于祂主权的条文了。再者,父神的名字中亦包含了耶稣的名字── 一个要尊崇及分别出来的名字。

2) 我们在祷告中的尊崇

“我 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太六9)。圣经说到三重的天:环绕我们的大气层,星际的天空,以及最终的天上之天──第三层天──是神的居所。整 个天上的天之观念是,它具超越性,圣洁及能力,而神就住在那处“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前六16)。这要求我们在跪下祷告时要尊崇及敬畏。耶稣很少用父字 来指神;它是非常神性的。我们拥有最早的福音书──马可福音──只记述了这字六次,之后只在门徒的圈子内对它的意思有些掌握。

这在之后的字中加以强调──“尊你的名为圣”(太六  9)。尊为圣这词是希腊文动词的一部分,意指“对待一个人或一件物品为圣洁”。基本上,它有不同或分别的思想。一个被尊为圣的人会从其他人当中分别出来。对于与普通有所不同目的之圣殿或祭坛,这是同样正确的。

故此,我们应以尊崇及尊敬的心来亲近神并说及祂的名字,因为祂是全然独一及独特,有别于一切其它的物体。就是主耶稣也以尊崇的心对祂的父说话。祂仰望着天上并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 (约十二28;亦查阅约翰福音十七章的大祭司祷告)。

二、祈求的行动

“愿 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太六10-13)。在祈求的行动中,有三个恳求是对宗教生活具有涵盖一切的意义及应用。故此,我们祷告时,应以耶稣的话为指引,寻找我们祷告的模式。

1) 我们必须为建立神的统治祷告

“愿你的国降临” (太六10)。按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个恳求源自旧约圣经中圣徒时弥赛亚的期望及祈求(参看赛十一1-6,四二1-7;但七14)。之后,当耶稣在地上出现时,祂就开始传讲神的国在现今及将来的好消息(参看可一14;路四43;启廿二20)。

在 本质上,“国度”就是神在人心中的管治。当我们祷告:“愿你的国降临”时,我们实际上求神复兴祂的子民中,以及拯救失丧的人。感谢神,这种祷告在过往重大的属灵醒觉中得到极大的回复,而我们有权利和责任为今天的属灵苦况祷告。有一天这个恳求会完全得以成就,那时“耶和华的知识充满遍地,好象水充满洋海一般” (赛十一9)。伟大的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凯撒大帝  (Caesar  ),查理曼大帝 (  Charlemagne  )及拿破仑(  Napoleon  )均以武力建国;只有耶稣基督以爱建立祂的国度,而“他的国是永远的”(但七 27)。雷柏夫博士  (Dr. Alan Redpath)  曾说:“直至我们可以祷告‘我的国过去’时,我们才能祷告‘祢的国降临’。”

2) 我们必须为执行神的旨意祷告

“愿 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太六10)。世上最重要的事情,乃是在个人经历中成就神的旨意。故此,当基督徒提出这个恳求时,他不应有一种放弃或 怨恨的情绪,却应有一种完全信靠神的爱和智慧的意识。在罗马书十二章1至2节,保罗提醒我们要将自己为活祭献给神。故此,当我们祷告:“愿你的旨意行” (太六10)时,我们正献上我们的身体为器皿,让祂可借以表达出祂那“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我们可好好地祷告,并显明一位匿名作者的立约字句之意思:主啊,我放下一切计划及目标,一切渴想及希望,并接受你对我生命的旨意。我将自己,我的生命及我的一切完全交给你,永远全属你。让圣灵充满及印证我。按祢的 旨意来使用我;差遣我到祢要我去的地方;活出你在我生命中的完整旨意,无论任何代价──现今到永远。”

2.举例说明

3) 我们必须为享受神的恩赐祷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太六11-13)。在门徒这部分的祷告中,我们转到日常需要的问题上。能够明白神在以下三方面作出供应,真是何等奇妙:

a)我们每日的饮食

“我 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太六11)。巴克莱博士(  Dr. William Barcaly  )指出,“直至近期,才知道这个字[日用]在完整的希腊文献中出现。俄利根(  Origen  )知道这点,并实际上主张马太发明了这个字。故此,不可能肯定它的准确意思。但不久之前,这字出现在被发现的一分蒲草纸碎片中;而那蒲草纸碎片实际上是一位女士的购物清单!当中的一个项目 是  epiousios  这个字。它是一个备注去提醒她为明天购买某些食物。故此非常简单,这个恳求的意思是:“给我们明天需要吃的东西。当我今早外 出时,帮我找那些在我购物清单上的东西。当孩童从学校回来,以及男人工作回来时,给我们需要吃的东西”等等。  (Gospel of Matthew, Vol.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217)  它是一个简单的祷告──神会按祂丰富的预备供应我们的物质需要。

b)我们每日蒙赦免

“免 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太六12)。基督徒就不可能活过一天,或实际上一小时而不作这个祷告。因为我们活在一个污秽的世界里,故我们会被引诱 在言语,思想及行为上犯罪,而我们需要洁净及赦免。感谢神,赦免已为我们预备了,它并非容让我们去犯罪,但若我们确实犯罪了(参看约壹一9)。但我们必须 紧记,神赦免我们,乃在于我们赦免别人。主耶稣在14至15节强调了这点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3.举例说明

c)我们每日的斗争

“救我们脱离 凶恶” (太六13)。救主正提醒我们,基督徒正面对着可怕的敌人,他每日处在对抗世界,肉体及魔鬼的斗争中。虽然神容许祂的儿女受这仇敌三重的试探,祂却应许了胜利。就是主耶稣也被圣灵引到旷野,去受魔鬼的试探(参看太三1),但祂却是绝对的胜利者。感谢神,这应许是圣经给予一切渴求过得胜生命的人。哥林多前书十章13节提醒我们:“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三、崇拜的行动

“因 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太六13)。有些人置疑这个结束的赞颂是否属于原本祷告的一部份。它在最好的抄本中确实被省略了,并且 几乎不受早期教父的注意。很多人相信它是在后期加上的,目的是为了使主祷告有礼仪用途。然而,它是一个最适切的赞颂及崇拜的行动。紧接看已查看过的召唤及祈求之后,敬拜的心灵怎能不惊叹:“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太六13)。这个崇拜的行动的字眼及意义,指出在敬拜中我们应要:

1) 持三位一体论

“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太六13)。三位一体中有三个位格。故此,我们要持三位一体论,而非唯一神论。敬拜的真正次序应是以圣灵安慰师的能力,透过神儿子耶稣基督而向父神献上祷告。因为三位一体中每个位格是同等及同属永恒的,故每一位配得我们的敬拜及崇拜。

2) 感谢

“因 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太六13)。这些字的每一个──国度、权柄及荣耀──均是神对罪人所表达的爱的行动。故此,我们要为着祂在我们内心所 建立的国度,祂在我们生命中所施行的权柄,以及祂在我们个性中显出的荣耀感谢祂。我们在祷告中的感恩和赞美可以衡量我们的属灵光景。

3) 信靠

“因 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太六13)。阿们一字象征我们相信神会成就祂所应许的。按字义来说,它意指“就算这样亦成就”。主耶稣 称自己为“阿们”(启三14),故代表了对我们所献上每个祷告的盖章或认同。当我们发出召唤,祈求及崇拜的祷告时,我们满心相信可得到回复,因为耶稣是我们的永恒阿们。

4.举例说明

结语

我 们已查看过一个从不旨为徒有其表的重复的祷告;相反的,它乃是为一切真正的祷告设定了语调及准则。我们永不能使用这些宝贵的话语,而不会在我们的祷告上挑 战自己的内心。假若我们要好好的祷告,我们就必须敬拜如主自己所教导我们那般的敬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们” (太六13)。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一 个在普罗维登斯罗德岛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的男士,在不信的情况中开始祷告。在这个情况中,他想到他可以诵读主祷文。故他开始:“我们在天上的父。”他说当他读出这些字时,他深 觉自己很虚伪地去称神为他的父。当他加上这个恳求:“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时,他说它几乎震惊。他看到自己很不诚恳,而他所说的话并不表达出他的思想状态。他并不关心神的名被尊为圣。之后,他说出下一个恳求:“愿你的国降临”。他说来到这处时,他几乎窒息。他看到他并不想神的国降临;他这样说很虚假,而他不能说出它,好象正表达出他内心的恳切渴望。之后来到这个恳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说他的心反对此事,而他不能说出它。在此,他 要与神的旨意面与面相对。  (Sermon Illustrated, Holland, Chio, #1764, 3/12/87)

2.举例说明

曼 拉德  (Adolphe Theodore Monod, 1802-1856)  毫无疑问是十九世纪法国改革宗教会  (  Reformed Church)  最重要的讲坛演说家。在他致命顽疾的最后数个月里,他在星期日下午对着聚集在他病房内的朋友,讲出了一些具属灵能力的简短信息。这些信息被记录下来,并且稍后出版了。他临死的话有这些:“一切皆在基督里──借着圣灵──为了神的荣耀──其余一切皆徒然。”

3.举例说明

这 故事说及史蒂文生  (Robert Louis Stevenson),他习惯地为家中成员每早上带领家庭崇拜。有一天,在念主祷文的中间,他站了起来,并离开了房间。因为他的健康经常不稳定,故他的妻子就跟着他,以为他病了。她问道:“有什么不妥?”史蒂文生回答:“只是这样──我今天未预备好念主祷文。”

这样,当我们坚持对任何弟兄姊妹有不赦免的情绪时,我们没有人可作出这个恳求。这是保罗对以弗所信徒所说的话的整个推进力:“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  32)。

4.举例说明

下一次当你背诵主祷文时,用片刻想想所用的字眼。

假若我只为自己而活,我就不能说“我们”。

假若我每天不努力活象祂的儿子,我就不能说“父”。

假若我没有积存财宝于天上,我就不能说“在天上”。

假若我没有追求圣洁,我就不能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假若我没有花一切力量去成就这奇妙的事,我就不能说“愿你的国降临”。

假若我不顺从祂的话,我就不能说“愿你的旨意行”。

假若我没有在此时此地事奉祂,我就不能说“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假若我不诚实或用遁辞获取对象,我就不能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假若我藏有对别人的怨恨,我就不能说“免我们的债”。

假若我故意使自己落在其道路上,我就不能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假若我没有穿上神全副军装,我就不能说“救我们脱离凶恶”。

假若我没有从忠信臣民的地位给王应得的效忠,我就不能说“国度  ……全是你的”。

假若我们惧怕人的作为,我就不能将“权柄”归给祂。

假若我们只为自己寻求荣誉,我就不能将“荣耀”归给祂,并且假若我生命的视野全被时间所限制,我就不能说“知道永远”。

(匿 名作者, quoted in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c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n Book House, P.224 )

 回到最前一页

27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诚实的禁食行为

经文:太六  16-18

金句:“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 (太六16、17)

引言

耶稣基督在谈论基督徒要活出公义的生活时,这是第三个例子他用来说明这方面外在表现的,就是禁食。虽然这课题较少讨论,但却是圣经一贯的真理,是历世历代信徒应该实践的生活。

一、禁食的目的   (太六16)

1)自我检查 (珥一14)

2)自我谦卑 (珥二12)

3)克制自我 (诗六九10)

4)再次自我奉献 (徒十三2)

二、禁食的实践   (太六16-18)

1)禁食时应有智慧 (太六16-17)

2)禁食时不应张扬 (太六18)

三、禁食的益处   (太六17-18)

1)禁食能培养出一个有目标的人生 (路二37)

2)禁食能培养出一个祷告的人生 (太十七21)

3)禁食能培养出一个圣洁的人生 (林前七5)

结语

虽然禁食常使自我喜悦  (赛五八3),或是以禁食为得利的一种手段(亚七5),或者以禁食为炫耀自己的称义,但基督教历史中却有很多丰富的禁食操练的例证,今日教会应该恢复这种禁食的属灵操练。

 

27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诚实的禁食行为

经文:太六  16-18

金句:“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 (太六16、17)

引言

耶 稣基督在谈论基督徒要活出公义的生活时,这是第三个例子他用来说明这方面外在表现的,就是禁食。他已经讨论了施舍的重要,以及祷告的实在,现在来讨论禁食 应有的忠诚行为。这课题常被人忽略,特别很少有人在讲福音时讲到有关禁食方面的事。但从神所吩咐的话来看,这课题是很清晰的,从历史上看,禁食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

族长的禁食。当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昼夜的那时候,“也不吃饭,也不喝水” (出卅四28);先知的禁食,在列王纪上十九章八节,以利亚的生活上实践出来;以及从以斯拉(拉十6)和但以理(但十3)和其他先知都可以看见。

当 我们来到新约的时代,我们看见主耶稣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  (太四2),后来我们也看见使徒们的禁食。当保罗在大马色路上和主对话之后,“他三日三夜看不见,也不吃不喝”(徒九9),在日后他常常不吃不喝的禁食(林后十一27)。在初期教会的领袖也多有禁食的。例如在使徒行传十三章2节,十四章23节,廿 七章33节等。在后来教会历史中,不少伟大的领袖,他们被神感动,归向神之后,都是一位禁食操练的属灵领袖,例如法兰西斯(  Francis of Assisi  )、萨沃那洛拉( Savonarola )  、马丁路德  (  Martin Luther  )、改革宗的约翰加尔文(  John Calvin  )、约翰诺克斯(  John Knox  ),以及后来的约翰卫斯理(  John Wesley  )和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 )、芬尼( Charles Finney )等人。

所以,当我们讨论禁食这个课题的时候,并不说我们是处理一个很独特的题目或经文,相反的是一个圣经一贯的真理。

  

一、禁食的目的

“你 们禁食的时候” (太六16)。这里很明显看到,耶稣并没有说“如果你们禁食”,而是说“你们禁食的时候”。而这样的要求,也得到很多其它经文的支持。严格来说,在圣经时代,禁食是当时人的一种自愿和定期的行为。对于犹太人来说,每年的‘赎罪日’就是他们的禁食日子,犹太男人就在当日,由早到晚都苦待自己 的心灵(参看利十六31),因为在犹太人的法典之中有说明,在‘赎罪日’,他们由早到晚禁止吃、喝、洗澡、不得随便放纵和夫妻不可以行房事。

这里很清楚的给我们看到,禁食其实不单是禁止吃喝,而且有更深入的属灵意义。在新约中所使用的字眼,其实已经包含了刻苦己心,禁制自己一切心愿的行为,内中稳藏了更高的属灵意义。其中刻苦己心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过一个更讨神喜悦的生活。

  

1)自我检查

当 先知约珥被呼召向以色列人传悔改之道时,他说“你们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招聚长老和国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华你们神的殿,向耶和华哀求” (珥 一14)。只有来到神面前,禁食祷告,虔心等候,就是信徒操练自己的良方。旧约中这样的例证很多,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这在物质主义风行的社会,我们都是忙的,不能等待的,就是等候神都一样。所以,我们需要放弃我们某些进食时间,睡眠时间,和社会活动,目的就是要亲自与神面对面等候他,检查自己,以他的话语来祷告,操练自己的灵命。

  

2)自我谦卑

圣灵对约珥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 (珥二12)。在诗篇,大卫告诉我们他曾经有过的禁食经验“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诗卅五13)。

我 们需要以谦卑的态度来到神面前等候祂,否则神就亲自为我们预备这个时刻  (参看来十31)。我们曾一次又一次的听到说“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 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五6;参看雅四10)。耶稣说“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十四11)。

谦卑就是贬低自己,让基督心思意念尽情地透过我们,向世人显露出来,而另一方面却是我们自我操练我们的属灵生命,学习十字架上的谦卑,以至于向罪死。

  

1.举例说明

  

3)克制自我

诗 人大卫说“我哭泣,以禁食刻苦我心,这倒算为我的羞辱” (诗六九10)。当他以谦卑的心来到神面前悔改,他发现了一个真理,就是他是一个满身罪恶的人, 在神的光照之下,他觉到非常可耻。我们只有以神的心思来看自己,才可以明白我们必须用圣灵的能力来“医治”我们自己。为了满足圣经歌罗西书三章5节和罗马 书八章13节的要求,和能活出其中的实意, 我们必须来到神面前,禁食祷告等候祂。

  

2.举例说明

  

4)再次自我奉献

在安提阿教会中,我们读到“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 (徒十三2)。当主耶稣召选十二门徒之先,祂“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路六12)。这是因为耶稣在拣选十二门徒之事上,要明白神的心意。

在 我们向神献上自己的事上,为什么不能持久,因为我们并不常常来到神的面前等候祂,不象旧约的圣仆人,和新约的使徒们,或初期教会的领袖们所做的一样。不是 说没有禁食,就不能献上我们给神,但如果我们不禁食祷告,我们对神的献上肯定不会有深度,也不会持久,除非我们真的能“放弃”自己,来到神的面前等候祂。

这样看来,禁食远超过禁止进食和喝水,也包括不眠不休,不作工,不娱乐,不作任何活动,目的是为了更专心,更有时间来到神的面前,作个人的自我检讨,自我谦卑,我们刻己,和再次向神奉上自己。

  

3.举例说明

  

二、禁食的实践

耶 稣说“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16-18)。主在这里所强调的禁食是:

  

1)禁食时应有智慧

“你 们禁食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 (太六16-17)。我们已经看过在旧约时期,在 一年之中,他们有一特定的日子来禁食(参看利未记16)。但犹太人却强迫他们自己一周要禁食二日,就是星期一及星期四。法利赛人在他们的殿堂上很清楚的祷告说“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十八12)。使徒保罗也常常禁食的操练(参看林后十一27)。

  

4.举例说明

  

今 日对于基督徒来说,禁食应仍然有其必要性,虽然对于禁食的做法没有什么特别的指示,但其实用性仍然存在。新约圣经并没有定今日的星期五应为禁食日,也没有 规定是紧接复活节的那天应是禁食日。因为禁食的决定,完全由于个别信徒本身自行决定的。我们从圣经上,很清楚的看见,禁食的行为不应张扬,应该是安静进行的  (参看太六17-18)。

  

2)禁食时不应张扬

“不 叫人看出你禁食来” (太六18)。昔日,一些虚伪的人,在主日为了要炫耀自己,所以特别以张扬的方式来禁食,目的使人看见他们在禁食。有一个犹太人名叫 安尼亚( Benjamin Ania ),他是终身禁食的人,他常常头蒙灰面带愁容,身穿破衣服。有些人甚至弄到别人都不能认出他们来,这些人常不洗面,不梳理头发,使人觉得他们很可怜,以至有些人说他们是“圣人”。但主耶稣却揭发他们的真面目,说他们这样的行为是虚伪的。这样的人,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行为实在是一种罪恶吧了!主所定义的禁食行为,刚好与这些人相反  (参看太六17-18)。

我们的禁食行为,不是为了要做给别人看,而最重要的是神如何看我们。因为只有神明白我们真正的奉献。

  

三、禁食的益处

“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17-18)。一个基督徒以禁食来操练自己,应该有智慧地和不张扬地进行,这样,神最终必亲自报答你(参看太六18)。

我 们必须指出,禁食的操练和一般信徒平时的操练应有所不同,禁食有时是较为不一般和较特殊进行的。是信徒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禁食操练,而这样的 操练是持久和永远的。严格来说,禁食不是一般日常进行的基督徒生命操练,而是需要我们放弃进食,睡眠,或某些其它,目的是为了花时间在神的面前,亲自与他面对面,领受神的心意。

  

1)禁食能培养一个有目标的人生

在 路加福音记载有一位老先知名叫亚拿,他是日夜禁食的人“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  84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 (路二37)。在亚拿的禁食中,我们不一定采取这样的禁食方式,但我们却真实地看见他有目的地禁食祷告,忘了自我,专心一致操练自己。在禁食方面,我们应该效法亚拿的态度,这样的操练,在今日的信徒生活上不多见。所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却没有这样的决心,也没有这样的行为。弗莱德雷克·欧福 德  ( Frederick Olford) 说“我们必需明白,决定与希望完全不同,也不是决定我们的命运。”当主早起祷告时,圣经这样记载“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 (可一35)。耶稣早起祷告是有目的,所以祂愿意牺性祂睡眠的时间。

  

2)禁食能培养一个祷告的人生

“至 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太十七21)。当耶稣说这话的时候,门徒们却不明白耶稣所说有关禁食的事工是什么意思(参看太九14-15)。事实上,当时的门徒在祷告的事上是软 弱和不专心的,但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却是邪恶的力量,他们知道他们没有办法胜过,所以耶稣告诉他们“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太十七21;参看可九 20,有些译本没有禁食的字眼,但内容却稳藏了禁食祷告的意思)。在这些经文中,我们的主就是证明禁食的真正动机和这神圣操练带来的效益。

如果我们希望学习更深一层的祷告生活,我们必须花时间在成圣的操练上,见证主所说的话。

  

3)禁食能培养一个圣洁的人生

保 罗在写信给已婚的信徒时说“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林前 七5)。虽然保罗使徒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特别的意义,但原则还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希望真的能够圣洁,我们就必须准备约制我们的放纵,让圣灵溶化我们,塑造我们,充满我们,以禁食祷告的方式来亲近神,以达到有目的地、预备好和自我克制的敬虔操练。

  

结语

我 们已经看过有关禁食的教义和实践,都是神的教导。这个属灵的操练,是历世历代的信徒所经历的,人虽然以禁食常使自我欢悦  (参看赛五八3),或是以禁食 为得利的一种手段(亚七5),或者以禁食为炫耀自己的称义,但基督教历史中却不少禁食操练的例证,今日教会应该拾回这种禁食的属灵操练,让我们的生活能过一个圣洁,复兴和祝福的人生。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在  1620 年6月,荷兰的来登( Leyden )有群天路客开始他们第一次的“历史旅行”,他们宣称这次的行动为“严肃谦卑日”,这日他们举行禁食与祷告。他们的负责人  约翰·罗宾逊( John Robinson ),用以斯拉记八章  21节向他们讲道“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祂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 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日后,他们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要解决,他们都用同样的禁食祷告方法来解决问题。有一次,他们所耕种的农作物遇到非常大的天旱,甚至农作物快要干死,他们因此同心禁食祷告,神垂听他们的祷告,在晴朗的天气之下竟然下起雨来。后来,在1636年,他们通过一个法例,就是授权普利茅斯(Plymouth)殖民地总督有权下令进行“谦卑严肃禁食祷告日,或者举行感恩会等”。  (Shaping History Through Prayer and Fasting, by Derek Prince. Used by permission)

  

2.举例说明

在  1907 年,于北韩平壤( Pyeong Young )有七百名长老会的教牧人员和长老聚集参加一次圣经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为期一周的常年聚会。他们不怕牺性地祷告,因为当时日本正入侵韩国,他们的女皇被杀,许多村庄被掠夺。正当这班人祷告时,有一位长老站起来当众认罪悔改,另一位长老也有起来认罪,教牧人员也彼此认罪,当时整间教会就被信徒 认罪的声音所充满,每一个人都开口痛哭、悔改、祷告和赞美神。可见当时圣灵大大地做了工,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韩国的五旬节”的复兴。固此这次研讨会延长一 星期,基督教的学校也暂停上课,参加祷告会,这次聚会就成了日后韩国大复兴的祷告预会。自此之后,主将教会成立的数目倍增。而信徒也因此有了新的传福音异象,同心合意的每日都向人传讲神。据说现在韩国有三万间教会。每间教会都在零晨四时开始就开始早祷会,这些祷告会就是韩国教会增长的原动力。固此,我们晓 得,诚心实意的祷告是复兴和属灵震撼的源头。  (John Gon Kim , Prayer and Spiritual Explosion, World Evangelization, publication of Lausanne Committee for World evangelzation, Vol 16 no.59, Pasadena:May - June 1989. p24)

  

3.举例说明

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 )是当时英伦一位出色的讲道学家和神学家,他说他曾因禁食祷告以致身体虚弱不能站在讲台讲道,但神却赐他特别的恩典和赐福他的事工。

有 一次,他三天都未曾吃过一口饭,并三夜未眠,期间他只向神祷告说“将英伦赐给我,将英伦赐给我”。经过这样祷告之后,他站起身来,要到台前去讲道,他的脸 上却显出亮光,好象神的荣光,他们回忆说,当时他未曾开口讲道,已经有许多人来到讲台前悔改信主。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 @ 1979 by Paul Lee Tan , Rockville, Md...Assurance Publishers, p 1153)

  

4.举例说明

约翰卫斯理  (  John Wesley)  常按着传统,每周禁食两次  (星期三及星期五),同时也要求他的同僚们禁食。他明白如果他忽略这每周的“传统”,他将会被“咒诅”。 可见圣灵使用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促成这样的“宗教运动”。  (Herald of His Coming Los Angeles, February 1964, p7)

 

进深研究书目

Paul   Bragg ,  The Miracle of Fasting,    (Burbank, Ca.: Health Science).

Arthur   Wallis,  God’s Chosen Fast: A Spiritual and Practical Guide to Fasting,  (For Washington, Pa.: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回到最前一页

28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丰盛生命的钥匙

经文:太六  19-24

金句:“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太六19-20)

引言

我们的主现在留给基督徒在世实行公义生活的原则,这摆在我们面前的原则,是一项非常实际的物质主义,物质上的富足。但在神面前,什么才算是富足呢?

  

一、生命追求的正确揭示  (太六21)

1)属地的思想追求 (太六19)

2)属天的思想追求 (太六20)

  

二、生命异象的正确指引   (太六22-23)

1)应集中焦点 (太六22)

2)错误的焦点 (太六23)

  

三、生命使命的正确决定   (太六24)

1)为基督付出爱的服事 (太六24)

2)为基督付出忠诚的服事 (太六24)

3)为基督付出坚忍的服事 (太六24)

  

结语

我 们需要常常挑战自己,在我们的人生中,什么样的生命是我们理应追求的?在生命中应有什么样的异象?如何决定我们在这一生中的服事对象?如果我们明白,那么 我们的人生就充满真正的价值,如果我们弄不清,神仍会在我们心中动工,感动我们,让我们明白。我们一生中最要清楚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有什么“占 据”我们。让我们所热衷追求的,集中在那些有高尚价值而存到永恒的事上。

 

28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丰盛生命的钥匙

经文:太六  19-24

金句:“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太六19-20)

引言

最近我们已学习过在教会生活以外的个人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要活出称义的生活来,就必须

在 给予、祷告和禁食方面要勤加操练。现在主将信徒与世界的关系相连起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娱乐、工作、学习和待人接物方面,我们的主都为我们定下了满有能力 权威的原则,让我们明白如何作。上述的经文,就是强调基督徒对物质富足应有的处理态度。那么,到底在神里的富有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主给我们以下三方面的答案:

一、生命追求的正确揭示

“因 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太六21)。你对财富的热切追求,往往决定了你人生真正的富足。而这个富足本身不一定指金钱或任何物质上的富裕,但却包含了这两方面。一个人觉得财富就是带给他快乐和幸福的媒介,所以他就会想尽方法,用尽力量去得到它。我们的主在这种情形之下,给我们看见,要追求这样的生活,有两方面的思想型态,就 是属地的思想和属天的思想。

1)属地的思想追求

“不 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太六19)。这方面的思想,在保罗致腓立比书中也有同感。保罗在这里说明有些人“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三19),而有些基督徒也不例外。保罗在这里同样提醒年青的提摩太“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9-10)。而保罗也挑战提摩太的信心, “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提前六11)。人们常因物质上的追求而失败的,因为这些物质能被虫子咬,能 锈坏,被贼偷。而这些物质并不是真正的财宝,物质的丰富不代表什么,因为永恒的价值是不能以用物质来比较的。所以任何人如果靠物质来维持快乐或幸福,必然令人失望。耶稣从不否定任何物质上的丰富,但祂却责备任何只一心追求地上的财富,这样的人生是不能得神喜悦的。

1.举例说明

2)属天的思想追求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   (太六20)。在这句经文中,主耶稣曾提到三方面的奖赏:

a) 施予的奖赏

“你 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处报答你”)  (太六3、4)。这样的 施予,在神面前是最真实而又敬虔的,这样的施予就是说明了积存财宝在天上的意思。可以参阅路加福音十六章有关不义的管家的记载,主在这段经文中,作出一个结论“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路十六9)主的意思是说,我们用这样使用金 钱的方法去结交朋友,当我们回到天上去的时候,这些曾受我们金钱恩惠的人,可以快快乐乐的接待我们么?

2.举例说明

b)祷告的奖赏

“你 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6)。再一次,我们看见这又是积存财宝在天上的方法。一个基督徒,如果是按照神的心意祷告,他其实就是积累永恒的基业。约翰在说明这原则的时候,他强调“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7)。我们应常常记住神就是透过祷告来维系我们在祂的话语里,明白祂的心意(参看太六10;约十五7;罗八26-27)。

c)禁食的奖赏

“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太六17、18)。信徒之所以放弃社会上、物质上和肉身上的享受,然后全心全意奉献给神,这也就是在永恒里建造基业。

我们必须自问一下:我们生命中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是挂念地上的事或是挂念天上的事,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天上的事或者是地上的事较吸引我呢?如果基督管理我们的心,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因为我们必然会“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西三2)。

二、生命异象的正确指引

“眼 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太六22-23)我们当明白异象会影响我们的爱好,很多时,这就是真理。耶利米说“因我本城的众民,我的眼,使我的心伤痛”(耶三51)。我们生活 方法和态度,其实是取决于我们对财富的看法,所以主劝我们:

1)应集中焦点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 (太六22)。当我集中焦点,一切光线必然汇聚在我们的心眼上,这样,我们全身都得到明亮的照耀。

在 属灵方面来说,当我们的内心眼睛,注目在世界之光的主耶稣身上,我们就不会在黑暗里走,而是在光明中行  (参看约壹一5-7)。再者,如果我们的属灵异 象是清晰的,我们就晓得如何分辨这世界的事和属灵的事,因为光能使我们清楚看见事物,让我们有属灵的智慧分辨属世和属神的事(参看弗五13;约壹二 15-17)。

2)错误的焦点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太六23)眼睛专家告诉我们,眼睛散光就是不能将光线聚集,反而是分散了光线,所以产生了双重影像。

再 者,在属灵的意思来看,如果我们的焦点不能集中在主耶稣身上,而分散在属世的事物上,我们的生命就变得黑暗无光。这就正如主耶稣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 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约三19)。可悲的是,今日许多基督徒忽略这光,去爱黑暗,还自称那黑暗就是他们的光,你可 能会怀疑是否会有这样的现象,但试看圣经中记载底马的事,保罗写道“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提后四10)。在众多影响我们属灵异象的,不外是偏见、嫉妒和自欺。这些是属肉体的,不属灵的。其实在这些的背后,就是魔鬼,他常“躲在”人的思想里,反对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荣光(参看林后四34)。

3.举例说明

三、生命使命的正确决定

“一 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太六24)。科顿( Dr C.E.Colton )说“这是一条宣告原则的教义”,主耶稣在这里并非模凌两可,而是非常的清楚的宣告出来。祂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服事神又服事玛门,而是非常平白地告诉我们在生命中不可服事两个主人。这不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不可以的问题。人的生命中不可以有两个主人。许多人尝试去服事两 个主人,但却从未有人成功,因为本质上是不可能的事。服事主人的意思是完全由这主人控制你的一切,这样,另一位主人又如何有机会去控制你呢?因为他们之间是彼此排斥的。在你的心中,只有一个给主人的座位,不是世上的主坐上去,便是基督坐在其间。我们对忠诚于主人,不能一半一半的,如果我们服事世上的主人, 那样,基督便不是我们生命的主了。

4.举例说明

在马太福音六章  24节,我们的主说得很清楚,我们生命中应有的使命是:

1)为基督付出爱的服事

“不 是恶这个爱那个” (太六24)。我们应以爱心为基础去事奉主耶稣基督。保罗在他的爱章中非常强调这方面(参看林前十三),他所强调的,在开始的几句话就 说得很清楚,因为他说我们说话,服事,或奉献,如果没有爱,都是无益。(参看1-3节)。如果我们不会惊叹地说“我要以我的灵魂,我的生命和尽我的一切, 去得到这样奇妙而神性的爱”,那你还未明白加略山上的十字架。(  以撒华滋  Issac Watts  )。

当我们所付出的事奉是由爱而出,那我们的事奉将是快乐的,否则就只是一种责任而已。

2)为基督付出忠诚的服事

“就 是重这个轻那个” (太六24)。当保罗说明人被拯救脱离罪恶之后,就是要去服事我们公义的神,他说“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六16)。在称义上要求忠诚,有了忠诚必然会顺服,如果没有忠诚,我们只会反对和轻视所事奉的。因此,我们不能一面事奉神,另一面又去事奉玛门。如果我们定意要在神里得富足,那么你在世上就不能“富足”了。

3)为基督付出坚忍的服事

“一 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 (太六24)。“事奉”一字在希腊文的意思是“成为奴隶”,另一方面,“主”代表完全的拥有之意。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思想放在一起, 经文可以译为“没有人能成为两个主人的奴隶”。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需要明白当时的社会背境。当时的法律说明一个奴隶只是一件事物,不是一个人,他无 权处自己,主人有权要求他做主人喜好的一切事,这奴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一时刻他都是属于主人的。

同样,基督是我们的主,在主面前我 们是无权处理自己的,祂却有权处理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能问“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只可问“主想我做什么?”当你成为基督徒之后,你是没有“休息”时间,暂 时不作基督徒的,也不能暂时放松一下作基督徒应有的表现。耶稣说“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   (太六24)。(“玛门”是“财利”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明白在基督里的富足生活,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决定,决定过一个有使命的人生,以事奉基督为至宝,无论以多大的代价,付多少的时间,或在哪里,都要一生事奉基督。

旧约中的希伯来仆人(参看出廿一  6),他非常明白如何事奉他 的主人,对于服事他的主人,他是以爱心,全心全意地忠诚于他的主人,仆人会在他自己的耳朵中,悬挂一样表示他是他主的奴隶的装饰,一生要服事他的主人。同样的,我们既为基督的仆人,我们也应让十字架来贯穿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向罪死,没有自我,向神却是活的,让我们能以爱,以忠诚的心志去事奉祂。以这样的 生活,将财宝积存在天上。

有两个圣经故事,描述了这方面真理的消极面和积极面。首先是说,有一个年青的官,他来到主的面前,希望得到永生。 当耶稣告诉他如果他要得到永生,他必须让出心中的宝座给基督,变卖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然后来跟从主,但这年青的官却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财产很多。主就说“耶稣周围一看,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啊!” (可十23)。另一个是有关摩西的故事,“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 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来十一26)。你要成为哪一个人呢?是年青的官或者是聪明的摩西?其实,今日我们非常清楚明白十字架上的真光,如果 我们还不晓得如何去选择,我们真是笨啊!请谨记,要明白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什么拥有我们。

结语

我 们需要常常挑战自己,在我们的人生中,什么样的生命是我们理应追求的?在生命中应有什么样的异象?如何决定我们在这一生中的服事对象?如果我们明白,那 么,我们的人生就充满真正的价值,如果我们弄不清,神会在我们心中动工,感动我们,让我们明白。我们一生中最要清楚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有什么“占 据”我们。让我们所热衷追求的,集中在那些有高尚价值而存到永恒的事上。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很多人想,有钱就有安全感,但在提摩太前书六章  9节警告我们,结果可能会相反。几年前,一位专栏作家毕晓普 ( Jim Bishop )  记述了有关猜中彩票之后的人他们的反应。住在美国华盛顿的格雷森( Rosa Grayson )嬴得每周四百元的奖金,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她非常“紧张”,不敢出门,每日躲藏在家中,也害怕接触任何人。另外,纽约的麦盖加斯( McGugarts )嬴得彩票大奖,他们一家都非常高兴,父亲波普( Pop )是一名轮船的技师,他二十六岁的儿子琼斯( Jonny )是在码头上工作的,另一个儿子添姆( Tim )是上夜校的,他父亲将这笔钱分给他们,他们都说这些钱不会改变他们生活习惯的。但一年之后,他们所分得的百万金钱都花完了,他们并没有彼此说出来,也不对父亲说,其实琼斯追求名马,添姆追求花钱的女郎,而母亲却埋怨父亲不让她知道他有多少钱等。二年之后,他们一家 都被法庭控告没有纳税。作母亲的叹息说,“这笔钱真是魔鬼的钱啊!”人们常希望获得大奖,得很多金钱,其实这些金钱可能令人身败名裂,倾家荡产。  (金 钱的追求, Leadership, vol 5 no 4 , Carol Stream, Ill:Christianity Today, Fall 1984 p 46)

  

2.举例说明

 死人穿的衣服没有口袋
 当你还活的时候要适当使用金钱,不要存起来向外炫耀!
 你死的时候不能带走分毫,因为穿在死人身上的衣服没有口袋。
 当你死后埋在坟墓里时,金钱不能帮你走一步。
 你还活的时候可能是富有之人,但死后却是一无所有。
 虽然人生是困苦的,但适当地使用金钱,叫生命得以富足。
 将你的银行户口放在天上,使它在神面前增长。
 要用得适当,用得自由,不要浪费及炫耀,
 你死的时候不能带走分毫,因为穿在死人身上的衣服没有口袋。
 (Selected quoted in 3000 Illustrations for Christian Service, by Walter B knight, @ 1947 by Wn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p 305, Used by   permission).
  

3.举例说明

有 一位富有而思想奇特的老人,有一日,他请一位拉比  (犹太人的教师)来作客,这位拉比是住在殿里,生活简单的人。拉比带那人到窗前,叫那人望出去,问他 看见什么,那人说,我看见有男有女有小孩子,然后拉比又带那人到一块镜前,问他看见什么,那人说,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拉比说,奇怪吗?两块都是玻璃,分别只是在一块玻璃的背面涂上一层银质的物质罢了。在我们的人生中,问题的发生,起初可能只是一层薄薄的银罢了,这层薄薄的银就拦阻了你的视线而令你只注 视目前。  (Sermons Illustrated, Holland, Ohio, #2810, 8/21/89)

  

4.举例说明

在 非洲,砖的制造是用泥混合一些草,然后放下一个模子里,所以每块砖制造好之后,形状都是一样。同样,这个世界也希望将基督徒“制造”成为一种模子  (参看罗十二2)。当我们以俗世的方式来思想时,我们已经是被这世界牵着走,例如追求最好的教育,最高的工作岗位,和追求最多人恭维的社会地位。对世界来说,这是重要的,但对基督徒来说,却不是,而应该追求活出神所喜悦的模式,以活祭奉献给神,愿意对这世界的情欲死了。  (Used by permission Grand Rapids:Gospel Folio Press)

 回到最前一页

29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无忧无虑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六  24-34

金句:“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太六25、34)

引言

神的圣灵现在带领我们处理忧虑的课题。耶稣并不主张我们不用思想,或者不深入思想,过一个没有意义的生活。相反的,他是希望我们不要太过忧虑,失去我们生活中的喜乐,要过一个自由喜乐的生活,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我们必须分析发生忧虑的因素  (太六25、34)

1)因素的本质 (太六25)

2)因素的属灵意义 (太六30)

  

二、我们避免造成忧虑的因素   (太六34)

1)忧虑伤害我们的灵命 (太六30)

2)忧虑迷惑我们的精神 (太六25)

3)忧虑毁坏我们的肉身 (太六27)

  

三、我们要晓得消除忧虑的因素   (太六33)

1)我们必须寻求神来管理我们的生活 (太六33)

2)我们必须有神的公义存在生命中 (太六33)

3)我们必须在神里支取生命的所需 (太六33)

结语

我们心中的祈求,接受神为我们的主,要明白神的要求,感激神的供应,从神那里得胜及和平的生命,透过耶稣基督,活在我们心中,引导我们的心思意念。

 

29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无忧无虑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六  24-34

金句:“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太六25、34)

引言

本 段经文是继续上文有关在这世上活出公义生活方面的课题,上一课我们要研究的是有关一生的财富问题,而在本课神的圣灵则带领我们处理忧虑的课题。“不要忧 虑” (参看太六25、27、28、31、34)是整个的中心意思。意思是说“不要太过挂虑或过于担心”。耶稣并不主张我们不用思想,或者不深入思想,过 一个没有意义的生活。相反的,祂是希望我们不要太过忧虑,失去我们生活中的喜乐,要过一个自由喜乐的生活,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我们必须分析发生忧虑的因素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太六25、34)。耶稣告诉我们,无论是肉身的和属灵的,都会产生忧虑。

1)因素的本质(六25)

“所 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六25)这节经句告诉我们,忧虑是日常生 活中所普遍的事,有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人所忧虑的事:有百分之四十根本不会发生的,有百分之三十是已经过去的,不能挽回的了,有百分之十二是他人的批评,而且大部分是不真实的,有百分之十的忧虑是关于健康的,这样的忧虑愈多,健康就愈坏,只有百分之八是真正需要面对的。  (Preaching November/December 1986, p44)

a) 我们的食物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太六 25)。食物是人类常担心的,国与国,民与民之间都不断在抢夺食物。人们常要求有丰富食物,但用不完就浪费了。另一些人却认为有些食物不能吃,增加人的负担(参看腓三19)。也有一些人走向另一极端,太过节食,以致影响身体。耶稣说“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b)我们的衣服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六25)这些经文 是说那些过渡使用金钱,使用很多时间去制造衣服,视衣服如命。在东方社会,衣服的穿着是身分的象征,所以看这人是否富有,看他们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家私,和过奢华的生活。许多时候,我们和朋友聊天,不是注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吗?

c)我们的健康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 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六27)大部分解经家都相信这里的“一刻”是指人生的岁数,不是指人的身高。今日人类不断地忧虑,比以前的年 代要多很多,医药科学告诉我们,今日人都非靠医药维生不可。从推荐健康的书籍和杂志的出版,就可以知道其严重性。人都害怕被某种疾病缠上身,都尽量求长生之道,反而忘记了感谢神赐他们身体健康。

d) 我们的未来

“不要为明天忧虑” (太六34)。人们非常担心“明日”的生活,他们用很多时间在计划,在付出,反而忘记了享受目前的岁月,担心将来。他们用尽今生的精力去担心未来,使今生应享受的不能享受,反而非常忧心,但都毫无益处。

2)因素的属灵意义(太六30)

耶稣综合上述说明人是“你这小信的人哪” (太六30)。这句话充分表露出人的不信,和不相信神是信实的神。就因为这样,人们就产生恐惧和忧虑。

a)不相信神的供应

耶 稣说“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 太六32)。就如天空的飞鸟不种也不耕,野地的百合花,不积谷也不纺线,他们都没有缺,因为他们按照神的旨意生活,所以神养活他们。但另一方面,你和我却破坏自己,虽然我们相信养活我们的都是同一位神,但却非常担心。我们喜欢去预测将来,而不相信神的带领。不要忘记,神是昨日,今日,直到永远的神,祂知道 我们明日所需要的食物,衣服和健康和未来。“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六34)。

1.举例说明

b)不相信神的预备

“你 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们” (太六26)。在圣经中有很多地方说明神的预备是丰富的。例如,“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八四11),大卫见证说“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卅七25)。罗马书提 醒我们“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八32)再者,“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提前六17)。神是天上飞鸟的神,就算它们不种也不耕,神也是谷中百合花的神,虽然百合花不纺线不积谷。神就是人类的神,是关心我们的,是预备给我们的,是拯救我们的,是满有恩慈的神。

2.举例说明

因为我们的小信,信不过神,所以我们担心忧虑。因为我们不认识这位神是供应我们,预备给我们的神。其实真是不应去忧虑,但我们仍陷于这忧虑的罪中。

二、我们防避造成忧虑的因素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太六34)。在这里,救主强调了任何一日,都有其困难,不要为其它日来忧虑。因为忧虑是影响了整个人生,影响了我们的灵、魂和肉体。

1)忧虑伤害我们的灵命

耶稣对我们常经忧虑的人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 (太六30)。在福音书中,主在祂教训中说了五次这句话。主每次说出这句话时,都是令人值得深思的。

门徒们并非没有信心,或者是不信,他们的信心是弱的。在忧虑的事中,他们缺乏信心,信靠充满爱和智慧的神。因此,当人生的海浪来冲击时,我们则非常害怕,正如昔日门徒在海上遇到风浪时害怕一样,主对我们说“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 (太八26)

再次的,主吩咐彼得下船走去主那里,彼得看见他身边的风浪时,对主的信心不足,快要下沉,他害怕,呼叫主救他,主对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太十四31)

有一次,门徒与耶稣到旷野去,他们忘记带饼,他们忧虑起来,虽然他们面对这位吃饱千万人的主,他们的信心还是小的,所以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这小信的人,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 (太十六8)

每一次的小信,其实背后就是忧虑和不安。换句话来说,忧虑是伤害我们灵命的。

2)忧虑迷惑我们的精神

“不 要忧愁” ( 太六25)。这句话出现在本段经文中,就超过了五次。不要过分小心或过分忧心。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  曾指出这句话的原文用于指出某些分开、离去或分散我们的事情,如果我们查看路加福音十二章  29节,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不 整全的思想,是分裂的,是零碎的。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2, Grand Rapids: Wm.B. Eerdmans Publishing Co.,1960,P.110)

一位圣经学者曾说明,这意思的背后有一幅图画,是这样的,就如有一头凶猛的狗,用口撕裂了一个布娃娃,布娃娃顿时变成碎片。如果真如这比喻,就不难明白人类在精神上的分裂症状,在今日社会普遍存在,正如一间屋会自动分开,我们人格也会分裂和崩溃。

3.举例说明

3)忧虑毁坏我们的肉身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六27)前面已经告诉过我们,这里的意思是用在指人的年岁,而不是指人的身高。有一事实,就是忧虑只会缩短人的寿命。有许多证明,胃疾和心脏病都是因为忧虑而来。

忧虑不只破坏你的思想,更毁灭你的身体。虽然我们人人都明白,但我们却仍然不断犯罪,影响我们的灵、魂、体。我们完全被忧虑打败,折磨。那么,我们难道不知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吗?多笑会使我们长寿,这是圣经教导我们的。所以我们理应学习过一个倚靠而且得胜的生活吧!

三、我们要晓得消除忧虑的因素

耶 稣给我们一个良方“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太六33)。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外邦人追求物质的东西,祂在这里也使用同样的一个字“追求”,来说明信徒先求天国的事,让神将这些物质的东西加给你 们。“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太六33)。这是治理忧虑的最好方法。

1)我们必须寻求神来管理我们的生活

“先 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太六33)。我们已经学习过,其实神的国不是物质的,而是在圣灵里的公义、和平及喜乐。(参看罗十四17)。换句话来说,在神里圣 洁的、和谐的、快乐的生命。如果神不成为我们人生每一部分的主,这样的天国生活不会发生在我们现今的生命里。因为当神作王,我们的自我就不能作王,当信心存在,惧怕就消失,恩典就会遮盖罪恶,这样,忧虑又如何能控制我们呢?你愿意神在你的灵、魂、体作主吗?

4. 举例说明

2)我们必须有神的公义存在生命中

“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太六33)。我们回到八福里去,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五6)。

一 个处理忧虑的好方法就是倒空自己,因为我们不满足,所以要求去满足,但如果我们以神自己的生命来填满,则我们就不需要别的了。因为在复活的基督里没有缺 乏,只有满足和平安。而基督是公义的中心,圣经展示了公义,圣灵却保守我们能经历这称义的人生。换句话说,这样的人生,在圣经中展示出来,是属神的人生,是住在基督里,由圣灵来作印证的。

有记载报导说约翰卫斯理虽有婚姻上的问题,事工上的问题和金钱上的问题,但他靠着神,除去忧虑。神统管他的人生,使他能专心一志,在他的人生和工作上追求公义。

3)我们必须在神里支取生命的所需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太六33)。如果我们先求神的国,我们必定经历消除忧虑的方法。耶稣在这里明显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追求神那永恒的,那么这短暂的东西,神岂不赐给我们吗?

神不会欠人债的,祂是“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来十一6)。我们如果尊敬基督,那么基督也必尊重我们,因此,我们要在心中给基督首位,让他作主作王,使我们属体属灵都蒙主赐福。不要忧愁!

5. 举例说明

结语

我们心中的祈求,接受神为我们的主,要明白神的要求,感激神的供应,从神那里得胜及和平的生命,透过耶稣基督,活在我们心中,引导我们的心思意念。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一 对父子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战火,这位父亲手拉着他的小儿子,从一间刚被炮弹击中火烧屋中跑出来,要寻找一处可逃避战火的地方,那父亲跳进了一个洞,伸手让他 的儿子跳下来,但儿子说,我看不见你,但那父亲说,我可以看见你,你放心,跳下来吧!同样,基督徒的信仰要面对生命和死亡,不是因为我们可以看见将来,而是我们的相信,不是我们知道一切事情的答案,而是我们已肯定了我们有些什么的答案。  (Donner Atwood, in Rdformed Review, quoted in Leadership vol4, no 4 Carol Stream , Ill.: Christianity Today , Fall 1983, p87)

2.举例说明

当贝内特( James Gordon Bennett )吩咐斯坦利( Henry M Stanley )去非洲找李文斯顿   (David Livingstone)   时,他说,“请在我户口取一千元买设备去,如何不够,再取一千,再不够,再取,直到找到李文斯顿为止。”神也同样应许我们向他支取,如果一日用完了,再取 另一日,再一日等。  (Sunday School Times, quoted in Encyclopedia of 7700 Illustrations , 1979 by Paul Lee Tan , Rockeille, Md: Assurance Publishers, p520.)

3.举例说明

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  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他曾经说,有一次,他在讲道前的数周,非常担心,他回忆说,甚至他希望伤了脚而不去这个聚会。当最后他面对这讲台时,他几乎虚脱。但他总要面对这次的演讲,他对自己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他最后对自己说,无论怎样,天还未倒下来,他知道只是自己将困难夸大 吧了。自此以后他明白了如何面对困难,不再为此而忧虑。  (Great Quotes & Illustrations, compiled by George Sweeting @ 1985 by Word , Incorporated, Dallas, Texas, p269)

4.举例说明

当‘剑侨七杰’中的卡斯主教( Bishop Cassels )第一次去中国时,他在他的每件行李上写上数个字“神居首”。无疑,这是他人生得胜的生活秘诀。在他的行李中“神居首”,也意会着他的人生也是“神居首”。

5.举例说明

有 一寡妇一手养起了一大家人,除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外,她又收养了十二个。有一次,有一位记者来访问她,问她如何有此能力支持这头大家庭。她回答说,“因为我 有一个伙伴。”这个新闻记者觉得很奇怪,问说“你是什么意思?”那寡妇说“因为很多年前我说,主啊,我做我的工,你为我忧虑,所以我没有忧虑。”我们也应 学效这位寡妇母亲。  (  Sermons Illustrations , Holland, Ohio, #3022, 6/30/86)

30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谨慎节制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1-6

金句:“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 太七1、2)

引言

耶稣论及一个谨慎生活,是天国生活里的一种特性,因为人将来要为他们在世上的论断而受审判。

  

一、谨慎的人生能克制论断带来的破坏   (太七1)

1)禁止论断的律法规条 (太七1)

2)论断人必受审判的律法规条 (太七1-2)

  

二、谨慎的人生能带来建设性的结果  (太七3、5)

1)我们不要虚伪 (太七3、5)

2)我们不要轻浮 (太七5)

3)我们不要伤害他人 (太七5)

  

三、谨慎的人生能带出保护作用   (太七6)

1)个人经历基督 (太七6)

2)见证基督的宝贵 (太七6)

  

结语

如果我们能靠着圣灵的大能,活出耶稣登山宝训中的要求,我们必明白谨慎的人生能克制破坏性的生活,且能带来建设性及保护性的生活。

 

30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谨慎节制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1-6

金句:“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 太七1、2)

引言

现 在我们来到基督登山宝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马太福音第七章,是非常有价值,而且是非常实际的。有些人觉得第七章与前二章没有什么关连,但这是错的。首先我 们可以看见,本章与前二章是一气呵成的,不能分割的基督登山宝训。再者,第七章是不可忽略的,因其中可以结论出审判与论断两个主要内容。第一至六节是说明在天国里的谨慎生活特性,作为信徒,应该活出谨慎的生活,这方面就是说,我们先要活出“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太七1)。

经历审判是基督徒生活应负的责任,新约圣经常告诉我们人要为论断别人的受审判。主说“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 (约七24)。保罗提醒我们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林前六2)

一、谨慎的人生能克制论断带来的破坏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太七1)。从这节经文中,可以见到我们的主所说的破坏性的论断和有仇视心理的批评,就是法利赛人和文士所发出的批判。耶稣严严的批评他们的不是。

1)禁止论断的律法规条

救 主说“不要论断人” (太七1)。论断是神所禁止的,如果不遵守这样的吩咐就是罪,也显示出我们的灵命正处于低潮。伟大的希腊文新约权威维尼 ( W.E.Vine )说,“论断人的就是灵命堕落的最大凭据”。简单地说,当一个人的灵命开始低落时,他就开始论断或攻击他人。让这现象成为我们的警 惕,如果我们要去论断他人之先,问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所批评的是真的吗?

有这需要吗?

圣经支持这样的做法吗?

能荣耀基督吗?

2)论断人必受审判的律法规条

“你 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太七1、2)。论断和恶意的批判对事情是适得其反的,没有建设性。无论从人或神的观点来看,这都是对的。还记得登山宝训开始时,主说的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六14-15)。这里非常清楚指出,如果我们不断的论断别人,恶意批判别人,而不愿意原谅他人,这样,我们也会遭到神的审判,天堂变得灰暗不明,神的话语稀少,不能得到神的赦免,因神惩罚一切的论断。同时,还有人的‘复仇’。有一句话说“他 要自己付钱,这是他咎由自取”。这是何等真!所以我们当十分谨慎我们的生活,免得我们常论断别人的生活。最后使自己也遭审判。

1.注解

二、谨慎的人生能带来建设性的结果

“为 什么看见你弟见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3、5)。主耶稣谈论审判时,将其原则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到审判使我们得益也与救赎有关。主使用我们能明白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来说明,审判的结果,借此来劝导我们要在十字架下,小心活出我们的生活品德来。

1)我们不要虚伪

“为什么看见你弟见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3、5)。圣经的提醒,我们不可以不理会,其实如果我们晓得如何处理,我们就会治好我们论断别人和报复别人的心态。

思 想一下,主在这里所隐喻的意思是什么?当你在批判或审判别的弟兄姐妹之先,要肯定你没有犯同样的过犯才好。要清楚自己不是只站在批判位置上批判他人,而不 断的批评弟兄姐妹眼中有刺,但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虚伪的意思就是说你只批评弟兄姐妹的小过失,而不理会自己的大恶。其实你之所以这样批评弟兄姐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往往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你如果用一只手指指向别人,其实有三只手指是指着自己的。使徒保罗说“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已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已所行却和别人一样” (罗二1)。

2.举例说明

“你 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5)。批评别人之先,应自我审核,当我们来到主耶稣的十架下,跪下祷告时,我们要求主审判我们的心,我们之所以看见弟兄眼中的刺,是不是因为我们眼中有梁木所误导。保罗劝导我们“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六1)。从这句经文中,我们不要忽略“先看看自己,否则我们也被试探”。如果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能常常这样思想这些经句,那么,我们就不容易陷入轻浮地批判别人的情况之下了。

3)我们不要伤害他人(太七5)

“你 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5)。正如钟马田博士  (Dr Martyn Lloyd-Jones)  说:“要把眼中的刺除去是一项十分困难的手术,因为眼睛是最敏感的器官,当你的手指要碰到它时,它就立刻合起来,这是何等的奇妙,要处理这样微妙的手术,是需要爱心、忍耐、冷静和平定的心情之下才能进行的。”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 2 Eerdmans, 1960 p 181)

这是一个何等的属灵比喻,有关如何处理我们的思想言行,我们要审察自己对别人的批评,是否伤及他人?我们必须用爱心,忍耐,谦卑等心态来挽回我们的弟兄姐妹,脱离他们的错误。

我 们必须紧记,当我们批评别人时,是触摸别人最敏感的心灵,会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在经文“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加六1)中,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因为希腊文“挽回”这个字,在福音书中是指补网的事,在古希腊文,它的意思是 处理“骨头”的事,在审判的事上,如果一个人,他能“建设”或“挽回”他人,这人就会蒙福。

如果一间教会的信徒,在批评的事上,能彼此建立,互相补足,又挽回失散分裂的信徒,可以想到,这间教会是多么美好,这些结果完全是出于圣灵的能力,并且是在过一个谨慎的人生中所带来的。

三、谨慎的人生能带出保护作用

“不 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太七6)。我们的主仍然谈论着如何区别,如何辨别和谨慎的事。在这句经文中,前部分似非常严厉,他正说明一个传福音时,我们常忽略的原则。在“论断”的课题下,我们不要只考虑到别人如何想我们,也要想到对方如何思想我们的救主,与他教导的真理,这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在教会,或是在世界,都存在着某些压力和感情,反应起来好象“猪”和“狗”。主耶稣为了说明这个重要的原则,他用了“狗”和“猪”来形容世人对基督徒所传的,如何以残暴和不洁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所传的真理,我们所对他们的审判  (参看第6节)。

所以当我们处理一切审判的事上,我们必须得主的保守,以致当我们与别人分享时,尽显救主的诚实和荣耀。

1)个人经历基督

“不要把圣物给狗” (太七6)。“圣物”是指我们献在坛上的祭物,一切献在坛上的物品都被坛上感染而成圣了,我们的救主说“不要从坛中取下圣物掉给吃腐物狗吃,这样的行为是不可思异的”。

同 样,我们得小心,当我们审判别人时,我们不要搬出一套神圣,属灵的经历去审判那些世俗人,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说什么,虽然在传福音上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方 法,但审判与分享是大大不同的,圣经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林前二 14)。

4.举例说明

还有,如果谈到属肉体的基督徒,我们必须记得“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 神的喜欢” (罗八7-8)。如果我们以属灵的原则去批评世俗的人,就正如拿圣物给狗吃。

2)见证基督的宝贵(太七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太七6)。真正的珍珠是宝贵的,所以不应掉给猪,因为猪会转过来攻击你,因为猪以为你给它的是食物,但却不是,所以猪会转过身攻击你。

天 上的迦南地,有他们自己的术语,不适合对世俗人说的,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对我们信徒来说,基督的赐福是宝贵的,正如珍珠一样宝贵,但对世俗人来说却不 然。所以我们不能用属天的话语与他们沟通,如果我们用这样沟通方法,与世人对话交友,可能会令我们主的名受损,我们也可能受辱。

曾几何时,我们可能听过,在一些公开的聚会上,有人公开见证基督是“千万人中最美好的”,“最可爱的一位”,或“谷中的百合花”,或“明亮的晨星”等,这些描述对基督徒是有意思的,但对外邦人来说,却是“珍珠丢给猪吃”。

我 们的救主,在祂传道的事业上,祂也曾经拒绝在某些人面前分享祂心中的宝贵,如“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 (太廿七12)。祂就不愿意 在祭司和长老面前分享。又如当祂站在彼拉多面前,祂“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太廿七14)。当祂面对希律也是一样(参看路廿 三9)。同样有些真理,耶稣是与门徒分享,并没有与世俗的群众分享,例如“撒种的比喻”,祂只给门徒解释清楚吧了!(参看可四10)

结语

靠 着圣灵,活出基督登山宝训,我们必须谨记,一个谨慎的生命能“修补”破坏性论断,促进建设性的批评,而且维护信徒之间的关系,因此,靠着我们以谨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天国的生活了。神因此而赐下祂的福气给我们,也益及世界上的罪人。神使我们成为谨慎的基督徒,正如莎士比亚( Shapespeare )说,“节制是勇敢最高境界”。有位无名的作家写道:

我希望了解耶稣所说的语言

是纯正的,不能批判的,而且是良善的,

听见耶稣的声音,睡了的人也起来,

生病的得医治,瞎眼的能看见。

我真愿明白我王的语言,比顺畅地说自己的语言更好,

我宁愿我的语言带来祝福,比获得远处的赞赏更美。

主啊!让我每日与你同行,

你的话是我信心的保证,

当我说话时,世界都明白,

我所领受的都是由你而来的。

 

附加评注

  

1.注解

圣经对于有“仇视”行动的人必有遭报的一日,例如以实玛利  (创十六12)、亚多尼比色(士一6)和哈曼(斯九25)。

2.举例说明

在本世纪之初,世界有名的天文学家罗威尔 ( Sir Percival Lowell )  ,曾说火星上有类似运河的地型, 1877年,当他听到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火星的表面有纵横交错的直线,罗威尔 就 更肯定用他余下的日子来研究,他在亚利桑那州,用巨大的望远镜来观察火星,希望将火星上类似运河的地型,绘制成图。他更希望借此证明火星上有生命,他的观察得到多方的支持,没有人怀疑或反对,自此以后,人类便不断探究火星,派太空船环绕火星飞行,对察其表面,而得到整个火星图型,但却没有发现什么运河的地 型。今日,我们知道罗威尔 得到罕有的眼疾,就是他眼球上的血管特别膨胀。今日这个眼疾的病名为罗威尔 综合症( Lowell's Syndrome )  。

耶稣也警告我们“你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 (参看太七1-3),谈到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没有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这也是指属灵的比喻----罗威尔 综 合症。一次又一次的,我们看见别人的错处,因为我们不信自己比他们差,我们相信自己判别他人是对的,其实我们早已给我们自己的眼疾所蒙敝了。  (Specks and Planks , condensed from Leadership , vol 5 no 4 Carol Stream, Ill. Christianity Today, Fall 1984, p 47)

3.举例说明

在机 场,有一位女士正在等候飞机,她买了一本书来读,也买了一盒饼来吃。当她全神贯注看她的书时,她偶然发觉有一位男士打开了她的饼来吃,她感到十分奇怪,她 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她伸手过去拿了一块饼来吃,那男士不说什么,也拿了另一块来吃,女士也不示弱,也拿了另一块。当吃到最后一块时,那男士拿起来,分为 两半,吃了一半,留下一半就起身了。当飞机宣报要起飞时,女士仍然很生气那位男士,当她伸手去她的袋中取纸巾来擦手,她突然发现她的那盒饼仍然在那里,并未打开过。由此可见,我们不应那样急着对别人下“审判”。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p207)

4.举例说明

傍晚时,我们站在大峡谷,欣赏神的一件奇妙作为。我们突然发现一位游客,对着漆黑的山 谷拍照,三十尺深的山谷,对于反射闪光,根本没有作用。同样,人如果得不到神圣灵反射,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测不透。  (Used by permission ---Gospel Folio Press, Grand Rapids, Michigan)

 回到最前一页

30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谨慎节制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1-6

金句:“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 太七1、2)

引言

耶稣论及一个谨慎生活,是天国生活里的一种特性,因为人将来要为他们在世上的论断而受审判。

  

一、谨慎的人生能克制论断带来的破坏   (太七1)

1)禁止论断的律法规条 (太七1)

2)论断人必受审判的律法规条 (太七1-2)

  

二、谨慎的人生能带来建设性的结果  (太七3、5)

1)我们不要虚伪 (太七3、5)

2)我们不要轻浮 (太七5)

3)我们不要伤害他人 (太七5)

  

三、谨慎的人生能带出保护作用   (太七6)

1)个人经历基督 (太七6)

2)见证基督的宝贵 (太七6)

  

结语

如果我们能靠着圣灵的大能,活出耶稣登山宝训中的要求,我们必明白谨慎的人生能克制破坏性的生活,且能带来建设性及保护性的生活。

 

30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谨慎节制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1-6

金句:“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 太七1、2)

引言

现 在我们来到基督登山宝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马太福音第七章,是非常有价值,而且是非常实际的。有些人觉得第七章与前二章没有什么关连,但这是错的。首先我 们可以看见,本章与前二章是一气呵成的,不能分割的基督登山宝训。再者,第七章是不可忽略的,因其中可以结论出审判与论断两个主要内容。第一至六节是说明在天国里的谨慎生活特性,作为信徒,应该活出谨慎的生活,这方面就是说,我们先要活出“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太七1)。

经历审判是基督徒生活应负的责任,新约圣经常告诉我们人要为论断别人的受审判。主说“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 (约七24)。保罗提醒我们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林前六2)

一、谨慎的人生能克制论断带来的破坏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太七1)。从这节经文中,可以见到我们的主所说的破坏性的论断和有仇视心理的批评,就是法利赛人和文士所发出的批判。耶稣严严的批评他们的不是。

1)禁止论断的律法规条

救 主说“不要论断人” (太七1)。论断是神所禁止的,如果不遵守这样的吩咐就是罪,也显示出我们的灵命正处于低潮。伟大的希腊文新约权威维尼 ( W.E.Vine )说,“论断人的就是灵命堕落的最大凭据”。简单地说,当一个人的灵命开始低落时,他就开始论断或攻击他人。让这现象成为我们的警 惕,如果我们要去论断他人之先,问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所批评的是真的吗?

有这需要吗?

圣经支持这样的做法吗?

能荣耀基督吗?

2)论断人必受审判的律法规条

“你 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太七1、2)。论断和恶意的批判对事情是适得其反的,没有建设性。无论从人或神的观点来看,这都是对的。还记得登山宝训开始时,主说的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六14-15)。这里非常清楚指出,如果我们不断的论断别人,恶意批判别人,而不愿意原谅他人,这样,我们也会遭到神的审判,天堂变得灰暗不明,神的话语稀少,不能得到神的赦免,因神惩罚一切的论断。同时,还有人的‘复仇’。有一句话说“他 要自己付钱,这是他咎由自取”。这是何等真!所以我们当十分谨慎我们的生活,免得我们常论断别人的生活。最后使自己也遭审判。

1.注解

二、谨慎的人生能带来建设性的结果

“为 什么看见你弟见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3、5)。主耶稣谈论审判时,将其原则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到审判使我们得益也与救赎有关。主使用我们能明白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来说明,审判的结果,借此来劝导我们要在十字架下,小心活出我们的生活品德来。

1)我们不要虚伪

“为什么看见你弟见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3、5)。圣经的提醒,我们不可以不理会,其实如果我们晓得如何处理,我们就会治好我们论断别人和报复别人的心态。

思 想一下,主在这里所隐喻的意思是什么?当你在批判或审判别的弟兄姐妹之先,要肯定你没有犯同样的过犯才好。要清楚自己不是只站在批判位置上批判他人,而不 断的批评弟兄姐妹眼中有刺,但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虚伪的意思就是说你只批评弟兄姐妹的小过失,而不理会自己的大恶。其实你之所以这样批评弟兄姐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往往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你如果用一只手指指向别人,其实有三只手指是指着自己的。使徒保罗说“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已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已所行却和别人一样” (罗二1)。

2.举例说明

“你 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5)。批评别人之先,应自我审核,当我们来到主耶稣的十架下,跪下祷告时,我们要求主审判我们的心,我们之所以看见弟兄眼中的刺,是不是因为我们眼中有梁木所误导。保罗劝导我们“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六1)。从这句经文中,我们不要忽略“先看看自己,否则我们也被试探”。如果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能常常这样思想这些经句,那么,我们就不容易陷入轻浮地批判别人的情况之下了。

3)我们不要伤害他人(太七5)

“你 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太七5)。正如钟马田博士  (Dr Martyn Lloyd-Jones)  说:“要把眼中的刺除去是一项十分困难的手术,因为眼睛是最敏感的器官,当你的手指要碰到它时,它就立刻合起来,这是何等的奇妙,要处理这样微妙的手术,是需要爱心、忍耐、冷静和平定的心情之下才能进行的。”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 2 Eerdmans, 1960 p 181)

这是一个何等的属灵比喻,有关如何处理我们的思想言行,我们要审察自己对别人的批评,是否伤及他人?我们必须用爱心,忍耐,谦卑等心态来挽回我们的弟兄姐妹,脱离他们的错误。

我 们必须紧记,当我们批评别人时,是触摸别人最敏感的心灵,会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在经文“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加六1)中,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因为希腊文“挽回”这个字,在福音书中是指补网的事,在古希腊文,它的意思是 处理“骨头”的事,在审判的事上,如果一个人,他能“建设”或“挽回”他人,这人就会蒙福。

如果一间教会的信徒,在批评的事上,能彼此建立,互相补足,又挽回失散分裂的信徒,可以想到,这间教会是多么美好,这些结果完全是出于圣灵的能力,并且是在过一个谨慎的人生中所带来的。

三、谨慎的人生能带出保护作用

“不 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太七6)。我们的主仍然谈论着如何区别,如何辨别和谨慎的事。在这句经文中,前部分似非常严厉,他正说明一个传福音时,我们常忽略的原则。在“论断”的课题下,我们不要只考虑到别人如何想我们,也要想到对方如何思想我们的救主,与他教导的真理,这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在教会,或是在世界,都存在着某些压力和感情,反应起来好象“猪”和“狗”。主耶稣为了说明这个重要的原则,他用了“狗”和“猪”来形容世人对基督徒所传的,如何以残暴和不洁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所传的真理,我们所对他们的审判  (参看第6节)。

所以当我们处理一切审判的事上,我们必须得主的保守,以致当我们与别人分享时,尽显救主的诚实和荣耀。

1)个人经历基督

“不要把圣物给狗” (太七6)。“圣物”是指我们献在坛上的祭物,一切献在坛上的物品都被坛上感染而成圣了,我们的救主说“不要从坛中取下圣物掉给吃腐物狗吃,这样的行为是不可思异的”。

同 样,我们得小心,当我们审判别人时,我们不要搬出一套神圣,属灵的经历去审判那些世俗人,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说什么,虽然在传福音上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方 法,但审判与分享是大大不同的,圣经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林前二 14)。

4.举例说明

还有,如果谈到属肉体的基督徒,我们必须记得“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 神的喜欢” (罗八7-8)。如果我们以属灵的原则去批评世俗的人,就正如拿圣物给狗吃。

2)见证基督的宝贵(太七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太七6)。真正的珍珠是宝贵的,所以不应掉给猪,因为猪会转过来攻击你,因为猪以为你给它的是食物,但却不是,所以猪会转过身攻击你。

天 上的迦南地,有他们自己的术语,不适合对世俗人说的,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对我们信徒来说,基督的赐福是宝贵的,正如珍珠一样宝贵,但对世俗人来说却不 然。所以我们不能用属天的话语与他们沟通,如果我们用这样沟通方法,与世人对话交友,可能会令我们主的名受损,我们也可能受辱。

曾几何时,我们可能听过,在一些公开的聚会上,有人公开见证基督是“千万人中最美好的”,“最可爱的一位”,或“谷中的百合花”,或“明亮的晨星”等,这些描述对基督徒是有意思的,但对外邦人来说,却是“珍珠丢给猪吃”。

我 们的救主,在祂传道的事业上,祂也曾经拒绝在某些人面前分享祂心中的宝贵,如“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 (太廿七12)。祂就不愿意 在祭司和长老面前分享。又如当祂站在彼拉多面前,祂“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太廿七14)。当祂面对希律也是一样(参看路廿 三9)。同样有些真理,耶稣是与门徒分享,并没有与世俗的群众分享,例如“撒种的比喻”,祂只给门徒解释清楚吧了!(参看可四10)

结语

靠 着圣灵,活出基督登山宝训,我们必须谨记,一个谨慎的生命能“修补”破坏性论断,促进建设性的批评,而且维护信徒之间的关系,因此,靠着我们以谨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天国的生活了。神因此而赐下祂的福气给我们,也益及世界上的罪人。神使我们成为谨慎的基督徒,正如莎士比亚( Shapespeare )说,“节制是勇敢最高境界”。有位无名的作家写道:

我希望了解耶稣所说的语言

是纯正的,不能批判的,而且是良善的,

听见耶稣的声音,睡了的人也起来,

生病的得医治,瞎眼的能看见。

我真愿明白我王的语言,比顺畅地说自己的语言更好,

我宁愿我的语言带来祝福,比获得远处的赞赏更美。

主啊!让我每日与你同行,

你的话是我信心的保证,

当我说话时,世界都明白,

我所领受的都是由你而来的。

 

附加评注

  

1.注解

圣经对于有“仇视”行动的人必有遭报的一日,例如以实玛利  (创十六12)、亚多尼比色(士一6)和哈曼(斯九25)。

2.举例说明

在本世纪之初,世界有名的天文学家罗威尔 ( Sir Percival Lowell )  ,曾说火星上有类似运河的地型, 1877年,当他听到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火星的表面有纵横交错的直线,罗威尔 就 更肯定用他余下的日子来研究,他在亚利桑那州,用巨大的望远镜来观察火星,希望将火星上类似运河的地型,绘制成图。他更希望借此证明火星上有生命,他的观察得到多方的支持,没有人怀疑或反对,自此以后,人类便不断探究火星,派太空船环绕火星飞行,对察其表面,而得到整个火星图型,但却没有发现什么运河的地 型。今日,我们知道罗威尔 得到罕有的眼疾,就是他眼球上的血管特别膨胀。今日这个眼疾的病名为罗威尔 综合症( Lowell's Syndrome )  。

耶稣也警告我们“你怎样论断人,也怎样被论断” (参看太七1-3),谈到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没有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这也是指属灵的比喻----罗威尔 综 合症。一次又一次的,我们看见别人的错处,因为我们不信自己比他们差,我们相信自己判别他人是对的,其实我们早已给我们自己的眼疾所蒙敝了。  (Specks and Planks , condensed from Leadership , vol 5 no 4 Carol Stream, Ill. Christianity Today, Fall 1984, p 47)

3.举例说明

在机 场,有一位女士正在等候飞机,她买了一本书来读,也买了一盒饼来吃。当她全神贯注看她的书时,她偶然发觉有一位男士打开了她的饼来吃,她感到十分奇怪,她 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她伸手过去拿了一块饼来吃,那男士不说什么,也拿了另一块来吃,女士也不示弱,也拿了另一块。当吃到最后一块时,那男士拿起来,分为 两半,吃了一半,留下一半就起身了。当飞机宣报要起飞时,女士仍然很生气那位男士,当她伸手去她的袋中取纸巾来擦手,她突然发现她的那盒饼仍然在那里,并未打开过。由此可见,我们不应那样急着对别人下“审判”。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p207)

4.举例说明

傍晚时,我们站在大峡谷,欣赏神的一件奇妙作为。我们突然发现一位游客,对着漆黑的山 谷拍照,三十尺深的山谷,对于反射闪光,根本没有作用。同样,人如果得不到神圣灵反射,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测不透。  (Used by permission ---Gospel Folio Press, Grand Rapids, Michigan)

 回到最前一页

31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实践祷告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7-11

金句:“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太七7)

引言

主谈论完了审判与论断的课题之后,继续讨论有关祷告生活的课题,这里让我们晓得,如果我们要过一个谨慎而有制节的生活,祷告的操练是不可少的。本段经文是其中一段谈论有关实践祷告操练的经文。有三方面我们必须留意的:

  

一、有关祷告的次数   (太七7)

1)祷告中的要求 (太七7)

2)祷告中的检讨 (太七7)

3)祷告中的阻力 (太七7)

  

二、有关祷告的素质   (太七8)

1)实践祷告的操练要持久 (徒二42)

2)实践祷告的操练要有毅力 (帖前五17)

  

三、有关祷告的期望   (太七9-11)

1)父亲的神 (太七11)

2)信实的神 (太七9-10)

  

结语

愿我们的神,透过这段经文,教训我们有关祷告方面的要求、素质和期望。让我们向这伟大的神求大事。

 

31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实践祷告生活的钥匙

经文:太七  7-11

金句:“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太七7)

引言

在本章开始的几句经文中,救主指出恶意的批评是多么危险,他说明在我们心中的苦闷和憎恨,如何的危险,目的使我们远离这些,紧靠神的恩典,随时随地得帮助  (参看太四16)。至此,主从论断与审判来到祷告的课题,祂清楚地说若要过谨慎的生活,必须以祷告来支持。

目前这节经文是有关祷告中最能帮助我们的一处经文,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有关祷告的次数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 太七7)。这节经文同样也出现在路加福音十一章9至13节,这里都同样强调祷告要持久和恒切,“求”和“寻”和“叩门”是祷告的一个过程。

1)祷告中的要求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 (太七7)。这是圣经中最清楚的祷告教导,例如腓立比书四章4节以及马太福音廿一章22节也在说明这个意思。除非我们求,否则我们不会被接纳,新约圣经清楚的告诉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来到神的面前求。

我 们的祷告得蒙悦纳,是靠着救主的圣名。耶稣说“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约十四14)。救主的圣名代表了主耶稣的一切,所以我们向主求什么,都包括在内。提出主耶稣的名,即表示“动用”了主的王权,是尊贵的,是可信靠的,是属天国的,因此我们的祈求必被垂听。

1.举例说明

另一方面,我们有祷告的权力,完全由于神的应许,主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约十五7)。如果我们心中接受圣经说的,我们必定按神的旨意来祷告,这样表示要明白神的真理和顺服这理才好。

2)祷告中的检讨

“寻找,就寻见” (太七7)。一个检讨或考究的人必定是对事情加以测验,希望找出证据,然后得出结论。“寻”的祷告层次比“求”的祷告层次来得深入,有时有些事显然而知,但有时有些事却非求问神不可,否则我们不解,“求”是涉及要求一些事情,但求却与主耶稣的个人有关。

在 罗马书八章  26至27节,保罗讲论有关寻求主的旨意,“圣灵会帮助我们的软弱,因我们不知如何去祷告。但圣灵却亲自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们祷告。”祷告的人必须明白圣经的记载就是神的旨意,这是需要不断求与寻求的,但圣经给我们应许“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

2.补充说明

3)祷告中的阻力

“叩 门,就给你们开门” (太七7)。这是说与神有交通,叩门的意思是说明祷告的人希望进入神的团契里,或如慕安德烈( Andrew Murray )  说,“叩门并要求进入与他同在,和住在他里面。”与此同时,门代表某种“拦阻”,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去克服才能来到神面前,与神团契。这“拦阻”不是神设的,是人的自私和罪恶所产生的,所以要除去祷告中的拦阻,我们必须克服:

a)自私的拦阻

当主看见门徒陷于 自私和懒惰时,祂曾提醒门徒要“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太廿六41)。雅各也提醒我们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 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四3)。许多时,我们容许自私和闲懒的欲望影响我们的祷告,神寻找那些愿意来叩门的人,直到这个自私的拦阻移开, 打开中门,我们就可以直接来到神的面前。

b)罪过的拦阻

诗篇作者写道:“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 (诗六六18)。以 赛亚记载神的话说“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 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赛五九2)。这样的罪是直接得罪神的,又或者对我们朋友不敬。这种情, 我们必须离开祭坛,先与罪隔绝,与得罪我们的朋友和好,然后才能向神祷告(参看太五24)。感谢神,因祂为我们在十字架上预备了这和好之处(参看约壹一 9)。

c)撒但的拦阻

保罗提醒我们“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 灵气的恶魔争战(两‘争战’原文都作‘摔跤’)” (弗六12)。但以理也在他的书记载说祷告是有拦阻的(参看但十12-13)。又如启示录“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 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启十二10)。所 说的一样。这恶魔多么的狡猾,用尽办法使神的儿女在祷告的事上闲懒,所以保罗了解撒但的意思是要信徒放松,不向神祷告,所以他劝导我们“靠着圣灵,随时多 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六18)。

二、有关祷告的素质

“因 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太七8)。巴克莱(  William Barclay)  谈到本句应改为“不断的祷告,就必赐……。” (  Gospel of Matthew vol 1 The Daily Study Bible Edinburgh Scotland, The St Andrew press, 1959, p273)  这个意思是说明祷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偶而发生的事,相反的,却是人生的生活习惯,是不可停止的。耶稣说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路十八1)。那段经文,主的意思是说,论及挪亚时代的事,是所多玛,俄摩拉时代的事,是神亲自审判临到 的日子,是神忿怒倾于罪恶世界的日子。“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十八8)这里说明如果人在这不 信及罪恶的世上,仍然坚持向神祷告,那些不放弃而又努力不断地祈求寻找及叩门的人,神必然祝福。

3.举例说明

1)实践祷告的操练要持久

我 们读到有关初期的使徒时,有记载说“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 (徒二42)。这里说到祷告,是有计划,有定期的,是一群人定期祷告的。这是神望祂的儿女们所做的,我们也看见主耶稣也一次又一次的带着门徒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祷告,这样的行为,在初期的教会很普遍,五旬节时门徒在楼房中 同心祷告(参看徒二),就是保罗与西拉在监狱中也有祷告的聚集,这就是有关祷告活动的质素和质量。

2)实践祷告的操练要有毅力

“不住的祷告”   (帖前五17)是使徒保罗劝我们,这里无疑是说信徒之间的关系不可断,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说明不单是圣灵的充满,而且更是一步步的与主联合。如果我们“不住的祷告” (帖前五17),我们整个生命就是不断祷告的生命,是走向迎合神所要求的生命。

莫 理斯博士  ( Dr Leon Morris )  说“我们虽然不可以整日以口来祷告,但我们却可以整日不断用灵来祷告,让我们了解一切的需求,和一切所有的都是倚靠神,了解到祂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让我们随时随活出神的旨意来,我们内心所思想的,会显露在我们外面的祷告上。在保罗的书信中,保罗也是这样常常的发出感叹的祷告,可见伟大 的使徒对于祷告是多么发自内心,多么自然,而且是常常这样做的。” (The Epistle of Paul to Thessalonians :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 Ty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Eerdmans , 1960, pp102-103)

这种的祷告行为及态度,不单是寻求一种祝福,而且也应是 我们信徒履行的一种生活责任,耶稣说“只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路十八1)。曾经有一次,欧福德牧师的祷告生活有困难,他的基督徒好朋友劝他说“孩 子,你感到需要时,请祷告,如你不感到需要时,也要祷告,直到你非感到平安为止。”

三、有关祷告的期望

“你 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太七9-11)这里有强烈的信心与期望,作者在这里描述了神的父亲和信实的形象,主说,如果一个世俗的人尚且知道如何满足他的儿女,何况天上的父亲,更不将好东西赐给凡向祂祈求的人吗?而这样有关祷告中期望所得的应许,必须基于:

1)父亲的神

“你 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 太七11)基督教其中富安慰性的教义,就可以说神是我们的父亲。这种关系,就是人可以来到神面前的一种凭证,也是信徒可以向神祈求的基础。使徒约翰在他书信中这样写道“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约一12-13)。保罗同样也说“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 神的儿子”(加三26)。如果神是我们的父亲,那万事都必平安。我们可以向这位好父亲求一切,是无止境地求的,事实上,救主强调了肉身的不良父亲也知道对他的儿女要好,所以何况我们善良的天父神呢?就正如一个婴孩来到这个世界,这婴孩的一切 要求,必定得到他肉身父亲被接纳。同样我们也可以来到这位我们天上的父亲面前祈求,也必定被接纳。

4.举例说明

2)信实的神

“你 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 (太七9-10)我们感到何等的奇妙,因为父神从不出错,耶稣引用了地上的父亲对儿女的要求, 来说明这点。他说儿女向父亲求饼,父亲并不会拿石头,或拿一条蛇给他们。表面来看这个比喻不能完全说明耶稣的意思,但因为解经家话诉我们,当日的石头无论颜色或形象,都好象真的饼一样,使人容易混淆。有些鱼似鳗鱼,而这里的蛇就是容易使人混乱的。再者,有些蛋则似蝎子,因为当蝎子休息时,它的脚与尾都卷起 来,就象蛋一样。耶稣说“现今,就是世上皂亲都不会拿错这些容易混淆的东西给儿女,何况我们天上的父亲,他怎会不给我们好东西呢?”(参看路十一13)这 里告诉我们,一个祷告的生命,是何等得着鼓舞,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结语

愿我们的神,透过这段经文,教训我们有关祷告方面的要求、素质和期望。让我们向这伟大的神求大事。“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 ( 太七8)。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有 一日,一个父亲带他儿子去游乐场玩,父亲买了很多玩游戏的票,每次儿子玩一种游戏时,他就问父亲拿一张去用。突然间有另一位孩童走过来,问这位父亲要一张 游戏票,这个父亲当然不给他,但后来父亲的儿子回来,对父亲说,是我叫他来问你要一张票的,请你给他一张吧,这父亲就因着他儿子的缘故,就给了这小孩一张。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pp274-275)

2.补充说明

司布 真  (C H Spurgeon)  曾说“祷告就如人拉下那系着大钟的绳,使大钟打响,响至神的耳中,有些人因太疲劳而不去打那钟,有些人则久久才打一次,但那些常常 拉那绳打钟的人,就能与天父有好的沟通。” (Sermons Illustrationed , Holland, Ohio, #2816 10/13/87)

3.举例说明

一个年青的女人发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死了,然后去了天堂,有一位天使来带她,看看美丽的天 堂各地方和各房间,她看见在一角有一堆箱子,她也看见她的名字在上面,在箱子上有写着一些字,她看后,记起了这些都是她曾经向神祷告过要求的,那天使对她说,“不错,当人向神祈求时,神早已经预备好要应许给他们的了,但有些人却等得不耐烦放弃了,神就会天使将这些没有人要的“应许”放在一房间里。有一个祷 告这样说,“当你的祷告来到那绳的尽头时,在绳上打一个结,然后挂起来,好好等待。” (Sermons Illustrations #2824, 10/21/85)

4.举例说明

1952年,在沙特阿拉伯,根据当地的习俗,沙特的皇帝阿萨斯( Abdul Aziz )说,每一件事情人民都可以直接去见他们的统治者,无论统治者是部族的酋长,或是总督,或是皇帝本人,都可以去请求帮助,或者是投诉。就算最穷的人,都可以向他们的统治者诉求。当皇子法特( Fadd )提到这习俗时,他说“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我这里”,他这样宣布,就使他的人民有信心去见他,求 他帮助。  (Illustrait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pp275-276)

 回到最前一页

32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活在爱中的钥匙

经文:太廿二  34-40

金句:“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 太七12)

引言

基督在登山宝训中,这段经文是最为高潮的,是为登山宝训的中心。耶稣在讲完祷告生活方面之后,祂专心谈论以爱为基础的生活,或者可以称为“生命和生活中的黄金定律”。耶稣用下列三方面来谈论以爱为基础的生活的特质:

  

一、深而广的神性之爱  (太七12)

1)神性之爱是一种恩赐(约三16;弗五25;加二20)

2)神性之爱是一种宽恕的表达(太六14)

  

二、相互性的神性之爱  (太七12)

1)相互性需要属灵的敏感(林前十三4)

2)相互性需要属灵的回应(约壹三18)

  

三、超然性的神性之爱  (太七12)

1)神性之爱的积极性(太廿二37、39)

2)神性之爱的震撼性(罗五5)

  

结语

愿我们的人活着,能活出神性之爱的深广度、相互性和超然性。

 

32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活在爱中的钥匙

经文:太廿二  34-40

金句:“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 太七12)

引言

基 督登山宝训中,这段经文是最高精华的,是登山宝训的中心。这也是旧约教训的综合精神,也是新约一切教训的实践。巴克莱博士  (  Dr William Barclay  ) 说,“这节经文在耶稣的一切言行中,最为著名的,这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峰,是一切德育教导的‘喜玛拉亚山’。”(  Gospel of Matthew vol 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276-777)  在谈论祷告生活之后,主耶稣现论及爱心,或者可以说这就是生活中的‘黄金定律’。人只要来到神面前,靠圣灵的帮助,才能活出这样的 高道德标准的生活。要明白生活在爱中的性质,我们必须明白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意思。

  

一、深而广的神性之爱

“所 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太七12)。宏观看这节经文,我们可以发觉其中神性之爱的深广度,这里表达一个观念,就是又大,又高贵,又自由。只有神可配得说出这样的话,所以要明白这里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事,其主旨如下:“如果我们问一下自己,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我们,其实就是期望他们怎样爱我们。”

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事比被爱更为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是爱?圣经对爱的定义就是付出与宽恕双方面。

1)神性之爱是一种恩赐(约三16;弗五25;加二20)

圣 经非常清楚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三16),以及“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五25)和“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 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邦纳( Horatius Bonar )曾说“祂爱他们,祂爱……这爱是没有条件没有尽头的,是昨日,今日,直到永远的。祂爱我们,以致祂将自己给了我们,这爱是伟大的,祂是伟大的,因为祂就是神。这爱也属人性的,因为祂也是人,这爱的长阔高深是不可限量的。” (Used by permission Gospel Folio Press, Grand Rapids Michigan)

爱就是一种付出。约翰在他的书信里告诉我们“主为我们舍命,我们 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约壹三16)。这里所说的爱是一种自我付出,自我倒空的爱,是属神儿子的爱。这是神性之爱的表达,当我们看见十字架上的基督时,我们不能不喊叫“爱是何等的奇妙,何等地神性啊!”

爱不但只属于一种伦理,也是很物质的。约翰继续写道“凡有世上财物 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约壹三17)这爱不单有属灵方面的表现,也有实际的行动。保罗写道“你们知道我们主 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八9)。爱是有行动的,没有什么比耶稣付出这爱时所带给人物质丰 富的供应,使我们富足。这爱也是一种自我倾倒的爱,能给予凡称自己是神儿女的人。或者说,这爱是属灵的,属天国里的人的。

2)神性之爱是一种宽恕的表达

“你 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太六14)。这节经文本是登山宝训中有关祷告生活的最后记载,但却是紧接在本课题之前,所有真正的爱 必具备付出和宽恕。耶稣基督在祂的事工上常不断地表露出这爱来,祂对疯子说“你的罪赦免了”(路二5)。祂被钉十架时,能为那些钉祂的人祷告,求赦免他们,这就是因为祂爱这些人的缘故。从加略山上十架上的回响,主能展露出神的恩慈和爱,是如何相配在一起的。“父啊!赦免他们……”(路廿三34)。无疑, 神性之爱最大的表达就是十字架上的爱,只要任何人愿意成为基督徒,他们必定获得这个爱。这就如保罗常写道“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 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1-32)。马克吐温 ( Mark Twain )说,“宽恕就如紫罗兰散发出馨香之气一样。”

1.举例说明

二、相互性的神性之爱

“所 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 太七12)。这句话充满挑战,我们心态如何想别人对待我们,但我们对别人如何,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谈论到自己的需要时,我们对别人需求就是大的,但我们有没有用这样的爱心去爱别人呢?这就是本节经文的重要意思。

1)相互性需要属灵的敏感

在 一首爱歌中,保罗这样写“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恩慈”是属灵敏感度的证据,当使徒保罗写这伟大的爱章之 前  (参看林前十三),他说出每个肢体都应具备“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十二26)。 这就是我们作肢体彼此相顾,彼此相爱的敏感度,因着感到其他肢体的需要而发出爱心的事。如果我们对于其他肢体毫无感觉,我们则没有神的爱在我们里面。对他人的爱其实是“双轨”的行为。这不单展露我们期望别人如何对我们,也表示我们会怎样地去关心别人。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  )曾说:“我们如何爱那些无助的人,就显出我们所说的爱是真的,这其实也是掩住了仇敌的眼,因他们说‘看他们如何彼此相爱,看他们如何为对方而愿意牺性’。”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Baker p 225)

2.举例说明

2)相互性需要属灵的回应

“小 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约壹三18)。对于爱心我们应行动多于言语,我们必须有实际的行动。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15),当复活的耶稣来到提比利亚海时,祂挑战彼得,祂希望彼得从悔改之后能显出真正的行动来配合,每一次,彼得回答主向他所发的问题时,主就给他一个命令“你喂养我的羊”(多次的, 参看约廿一15、16、17)。所以一个真正的爱,必须有实际的行动,或者说,一个神性之爱的相互性,必须有属灵的敏感度和回应两方面。

当不信者希腊作家陆西安 ( Lucian, A.D.120-200)发觉团契里的基督徒彼此有爱时,他说“如果这个被爱心包围的团契,他们根本没有彼此帮助,这真是难以置信,而且他们的主还称他们为兄弟。”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Baker p225)

三、超然性的神性之爱

“所 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太七12)。这里看出当时所谓的“黄金定律”不是由耶稣提出来的,早在耶稣之前已有类似的原则定律出现,只是在耶稣出来讲道时,才流行起来,而耶稣提出这些原则定律时,更超过他们的道德标准。当时人所提出的全是负面性的原则,只有耶稣提出的定律是积极的,是正面的。可以将耶稣所讲的与当时流行,而且 是耶稣之前的哲学家提出的作比较。

希列( Hillel )——希伯来人的哲学家,说“不要理会那些憎恨你的邻舍”;苏格拉底 ( Socrates )——希腊哲学家,说“不要理会那些令你们生气的人”;亚理士多德( Aristotle )——另一位希腊哲学家,写道“我们应 善待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孔子——中国教育哲学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见到人的哲理都属消极的,只有耶稣提出的是积极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经文中找到许多耶稣所表达的神性之爱。先知的定律是多么的真,新约圣经所说的也是清晰的。

1)神性之爱的积极性

“耶 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太廿二37、39)。雅各也同样说,“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雅二8)。为了要达到神在我们生活中最高的要求及目的,无怪早期教父这样说“要以喜悦的良心来爱你的神”,意思就是说 如果一个人真正的爱神,结果能影响此人的人格、社会道德及服务的精神。如果一个人真心爱神,他必定同时也是顾念及怜悯别人的人。

2)神性之爱的震撼性

“盼 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罗五5),此“黄金定律”是圣灵的应许,我们应明白及注意其重要性,前些日子我们已经知道天父给我们的东西是“好”的。其实就是圣灵本身(参看路十一13)。没有人会期望神性之爱,而不要求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震撼”的。希列 ( Hillel )、苏格拉底( Socrates )等人所宣告的是消极的,因为他们基本上不明白神性之爱的意义。他们提出要求的答案,但却缺乏震撼的结果。

但当我观看“先知的定律”时,我们可知神说“非势力,非才能,乃是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亚四6)。当我们来到新约,我们读到“但 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只有那些被圣灵引导的人才能与主合一地 生活,因为主有从上头来的爱,是衡量这“黄金定律”的标准,神的灵在旧约感动众先知,在新约也就正如信徒经历圣灵的同在及引导一样。

3.举例说明

我 们知道,当罗马皇帝在罗马斗兽场竞斗表演,娱乐民众时,他们会打开那些封了许久的香膏,使香气飘溢全个会场,在未打开这些香膏之先,没有人会知道这些香气 是如何的,但一打开,全场都可以臭到其香气。基督徒也是一样,神的爱深藏在各人心里,人是不留意的,但圣灵来了,打开了我们的心,藏在我们心里的神神性之爱,就散发出馨香之气。

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力,有爱心的基督徒,其实就是不可辩驳的基督教教义”。

结语

愿我们的人活着,能活出神性之爱的深广度、相互性和超然性。

愿主耶稣的爱充满我,

如大水流入海洋,

祂的高升,祂自我的降卑,

就是得胜。

 威尔金逊( Kote B Wilkinson )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在 韩战时期,一个年轻的共产党主义军官要处死一个平民基督徒,他发觉这个基督徒却是做了许多善事,就如开设孤儿院,看顾无衣无靠无住的儿童,所以这个共产党 员决定不处死这个基督徒,但却拉了他的儿子来处死顶罪。日子过去了,时势刚好反过来,这个共产党员被捕,判以战争犯。准备执行死刑,但这个儿子被杀的基督徒,去求不要求杀这战犯,把他带回家收养,教他基督的爱,最后这位共产党员被感动,接受了救主,日后成了有力的传道人。这表明神性之爱能结好果 子。  (Henry G Bosch , Our Daily Bread, @1980 Radio Bible Class, Grand Rapids Michigan 49555 March 8)

2.举例说明

有一回,北韩军方捉住间谍船“普韦布洛”( USS Pueblo) 的 八十二个人员,他们全被关进一间非常恶劣的监狱中。有一日,十三人被选出,被命令严地围绕一张桌子坐着,数小时都不准动,经过几小时之后,突然房门被人打力推开,原来北韩守卫进来,他拿起他的手枪,用枪柄打坐在第一张椅上的那人,第二日,第三日也一样,只打第一位,同样的一个人。第四日,有另一人改坐了第 一张椅,那北韩守卫进来了,也是一样,不管坐在第一张椅的是谁,只是用力打了就走了。这样,这十三人日后就轮流坐在第一张椅上。这种牺性的爱,是不会被打倒的。最后这守卫也放弃打人了。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p226-227)

3.举例说明

戈 登·康威尔神学院( Gordon - Conwell Divinity School )其中之一的创办人戈登( A.J.Gordon )。有一回,他从家中往外面的田野望去,见他屋的附近有一个人用力的用手不断泵水,没有丝毫显示出慢下来,也不会停止。戈登感到奇怪,于是走过去看看,这个人为什么会充满力量,不停地泵水。当他走近时,他发觉那个并不是真人,是一个木偶,再 看下去,也不是这个木偶在泵水,而是这个井是个喷泉,水不断涌上来,撞着那木偶,所以,这样看下去就好象有一个人在不断的打水。同样的,当人为神工作时,不是人在工作,而是圣灵在他里面工作,不是人促成结果,是神自己做的人,人只有将手扶在把柄上即可。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p190  )

回到最前一页

33 讲章大纲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人生正确的决定

经文:太七  13-14

金句:“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3-14)

引言

主 在马太福音七章  12节曾宣告一个经典之律,释放祂信息内主要的重担,现在祂要教导听见这信息的人,如何说明以及如何去应用这些信息。而这段经文其余部分则涉及有关人生的正确决定(太七13-14),一生所经营的 (太七15-23)和一生所倚靠的(太七24-29)。

  

一、人生必须选择的决定  (太七13-14)

1)两扇门 (太七15)

2)两条路 (太七13、14)

  

二、人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太七13-14)

1)我们必须决定选择窄门 (太七13、14)

2)我们必须操练行走窄门 (太七14)

3)我们必须以决心走完这窄门 (太七14)

  

结语

愿神加能赐力给我们,让我们能够作出正确的决定,努力追求摆在我们前面的课题,永不后退,直到我们可以与保罗说一样的话“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四7)。

 

33 讲章大纲阐释

系列:进入天国的钥匙

  

主题:人生正确的决定

经文:太七  13-14

金句:“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3-14)

引言

主 在马太福音七章  12节曾宣告一个经典之律,释放祂信息内主要的重担,现在祂要教导听见这信息的人,如何说明以及如何去应用这些信息。而这段经文其余部分则涉及有关人生的正确决定(太七13-14),一生所经营的(太七15-23)和一生所倚靠的(太七24-29)。登山宝训中谈论人当面对真理时,我们 的人生要有正确的取舍:

  

一、人生必须选择的决定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 太七13-14)。

巴 克莱  (Dr.Walliam Barclay  )这样写道“每一个行动,人都须要面对抉择。”人不能逃避这样的抉择,因为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处,人常常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就因为是这样,人类历史中,人生的抉择就是一个大问题,摩西有一次向群众说“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 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三十15-20)。

当约书亚要交下他的领导地位,交由其他人时,他 也让民众有所抉择“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书廿四15)。耶利米先知听到神对他说“你要对这百姓说:‘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将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摆在你们面前”(耶廿一8)。

欧逊汉  ( Oxenham )  写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面对一条道路,灵性高者走在高处,灵性低者,则在低处摸索。在湿滑之处,其他人都流离不定。但另有一处,面对众人,也是高处和低处,而每一个人的决定,那条路是适合他们的灵性的,要踏上 去。” (  Gospel of Matthew vol 1 The Saint Andrew Press, 1959, pp282)

主留下给我们的,就是人生的抉择,正确与否,就看你如何选择。

1)两扇门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太七13)。

a)窄门是正确之门

因 为主曾这样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永生” ( 太七14)。如果要进入窄门,有一先决条件,就是先要选择基督和不断委身于祂。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那人的悔改和灵性的更新(参看太四17;约三3),人要进入窄门,只可以一个一个的进入,不可同时两个一齐进入,可惜有许多人只站在窄门外,而愿意努力进去。

b)宽门是错大之门

这 是因为“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太七13)。人一出生,就是要进宽门。修订标准译本  ( Revised Standred Version )  这样说,“因为那门是宽的,进入也容易” (太七13)。人自然就会向这引到灭亡的宽门走去,他们总感觉是对的,田为那里物质多, 那些失丧的灵魂喜欢在那里歇息,人人都看似一样,所以都觉得这是正门,没有任何的防避,但最终那门是危险的,引向灭亡之处。

2)两条路

“你们要进窄门;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 太七14、13)。

a)窄道是正确之路

因 为这门能引到“求生”,是预备给一切生命的。例如:在化学的方程式中,水是由两个氢和一个氧所组成,不能有糸毫差错,在音乐中也是一样,一个音阶有八度,指挥的不容许任何人弹错半个音。数学上也是,微积分和三角几何,这些答案只有对与错,并没有稍为的“中间路”。在生物学生方来说,一个错误的实验,可以摧 毁整个原理。

在体育界来说,竞赛就必须按规则来比赛,没有任何“怜悯”之情。在工程学来说也一样,汽车的汽缸冲程,它的设计,也不能有丝毫不吻合,否则发动机不能操作。

上述各方面,在这世上都是真理,对人生来说,天上的真理岂不更严紧么?神的真理是绝对的,不是相反的,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若想目前生活满足,和生命获得将来永恒的归宿,必须接受及进入引往永生的“窄门”。

b)宽道是错误的路

因 为这是引向“灭亡之路” ( 太七13)。这里包括了思想的自由和生活的放荡。这样的人,没有一些道德标准,也没有属灵的醒觉。他们的人生哲学,总的来说,就是“这又怎样?” “我不小心吧了!”,“我喜欢就做了”。这是一种“没有所谓”的人生哲学,最后其实是一种引往灭亡的生活方式,是人生的悲剧(参看太七13)。无论如何, 这种生活方式,不能逃避最终的失败和咒诅,因为诗人早已经说明“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没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诗卅九5)。当人们在世上努力,到达了他们认为成功高峰时,他们会发现原来也是“空的”,也是“捕风”,最后会非常失望,是一个苦困的人生吧了!

你选择进那一门,走那一条路呢?你必须正确地去选择。

1.举例说明

二、人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你 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3-14)。圣经告诉我们, 我们不要随便选择人生的道路,选择了就要负起“认真”的责任,更需要按圣经的教导,去学习如何活出这正确的人生,要步向天国,必须谨慎学习。

1)我们必须决定选择窄路

“你 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3-14)。听耶稣讲道的 人,很少有人回应,但有一个问耶稣说“主,那么得救的人少么?”主回答说“要努力……”(路十三23-24)。“努力”一词可译成“拼命”、“压迫”、 “挣扎”等。所以可以进窄门是要作出果断决心的,到时是没有人可以“溜进”天堂去享受快乐的。如果你不愿意“拼命”,请选择那引往灭亡的宽路吧!因为这路不用“挣扎”,你只要认同群众便可,但如果你真的决心要进去基督的丰富里,这个人生的课程是必须要的。

2)我们必须操练行走窄门

“你们要进窄门;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3-14)。没有人会不劳而获的。

a) 个人的操练

“要 进窄门” ( 太七13)。如果要进窄门,我们必须留下我们的老我,属亚当的自然的老我。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4-25)。新英文圣经( The New English Bible )  译为“如果任何人愿意作跟从我的人,他必须留下自我,他必须拿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窄路不足够空间容纳我们的肉体和世俗的老我 和属老我的一切。老我不能进去,必须先治死“他”,靠圣灵进去  (参看罗八13)。

b)社会上的操练

“你们要进窄门……引 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4)。相反的,有许多人走那引向灭亡的宽路。基督徒决定跟从主,必定要操练如何“失去”他本来的 一些俗世事物和朋友,圣经告诉我们,“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雅四4)。因为我们在未信主之人面前生活,必定与他们起“冲突”,这是不可逃避 的事实,因为主耶稣自己是“税利和罪人的朋友”(路七34),虽然这样,主仍是“象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 宜的”(来七26)。

c)特别安排的操练

“你们要进窄门……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 14)。要与主同行,必须专心一件事,正如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 神 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许多人想我们有两条路可行,我们一方面受主的操练,一方面又想“去埃及游览”,但窄路只有一个方 向,就是踏上耶稣的脚踪,这是我们要操练的课程。

2.举例说明

3)我们必须以决心行完这窄门

“你 们要进窄门……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4)。许多时候,人只想到最后的结果,却不愿意在过程中,以努力,以毅力去完成之。看我们救主所作决定何等坚决“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九51)。我们可以从主的表现上,就可以知道内住在祂里面的圣灵给 祂力量去实行。

在使徒保罗身上都一样,保罗也决心“面向耶路撒冷”,但不理会在那里将遭受到什么的苦难。他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 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 神恩惠的福音” (徒廿十24)。所以当保罗来到他人生的尽头时,他可以说“我现在被浇奠, 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四6-7)。

3.举例说明

结语

如果我们愿意神早已为我们预备好的课程,作为操练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作出抉择,然后愿意接受操练,最后决心要完成这个课程,以致日后我们可以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四7)。

 

附加评注

  

1.举例说明

一 个小孩眼也不转地望着刚打开的一盒新的巧克力,他只可以选一粒,只一粒,不能多,他要怎样选呢?是大的,长的,或是方的呢?很困难。这小孩的选择,对成人 来说,真是小儿科,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决定。我们也不是一样?对于人生的永恒,要如何选择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不可轻率。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1982, 1985, 1989, by Michael P Green, Grand Rapids : Baker Book House p 47)

2.举例说明

乐 器的弦松了,不可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但调好弦之后,则无论是钢琴,是竖琴,是小提琴都能奏出美妙之音。一般水蒸气没有什么用途,但如果连接飞轮、活塞 等机器,就成为世界有用的伟大发动机了。一条没有堤坝的河流,水没有动力,但如果在河流中建一堤坝,将水蓄起来,就可以使用水力来生动力了。所以,如果我们想对这世界做些事,我们必须接受操练,使我们能成为有用的器皿。  (Illustrations for Biblical Preaching , p109)

3.举例说明

每年在加拿大东北部,会有四十万多头鹿为了逃避严寒的冬天,集体向南部迁徙,到哈逊河的草原。对 某些人来说,这真是一幕触目惊心的场面。这一年一次的迁徙,这大群鹿要经过加拿大的一条河,每次都最少有九千头鹿或以上溺毙,不能过河。这些死了的鹿,带出了一个信息,就是它们的决心,没有任何物件可以拦阻它们的行动。  (Joel Gregory, Growing Pains of the Soul, Dallas : Word, Incorporated, 1987, p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