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库损坏:一切都从无到有 重庆将再次构建世界IT版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01:20

一切都从无到有 重庆将再次构建世界IT版图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重庆商报

    多年来,重庆这座深居内陆西部的山城,没想过自己能与全球高科技产业紧密相连。然而现实是,它正在成为世界IT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极。5年后,每年将有1亿台笔记本电脑在重庆出产,仅笔记本电脑产业链的结算量就将达到1.6万亿元。这也意味着,IT产业将取代汽摩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

    重庆IT,是一个重组世界产业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重庆不仅是世界贸易游戏中高超的参与者,还是积极的推动者以及价值再造者。

    “两年前你们来报道惠普、富士康生产基地落户重庆的时候,没想到重庆的IT产业真能发展起来吧?”12月2日,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短短几年时间,重庆“无中生有”,引来了惠普、华硕、富士康等世界知名PC品牌商、代工厂商,形成“5+6+400”的IT产业格局,把沿海地区“两头在外”的IT发展模式改变成“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一步步地重组全球IT版图。但如果离开了中国入世的大势推动,这些都将难以发生。

    设路径 从摩托车到笔记本

    “以前,重庆以汽摩产业闻名,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这样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沐华平说,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问题,因此要把产业单一性变为多样性,而IT产业能耗较低,又能对传统工业形成促进提升的作用。

    “市领导10年前就想发展IT,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信息产业局。”沐华平介绍,重庆曾想过依托三大研究所发展光电形成光谷、通过芯片项目发展IT产业、发展消费家电这几条路,但都走不通。2006年,我市选择了整机带动零部件的发展路径。市领导决策,以发展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整机为主体,力争把信息产业打造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

    “这项决策的制定,无疑是借助了中国入世这个大形势。”沐华平说,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降低,市场开发度加大,产品更能有效走到全球,中国更容易建成产品制造基地,在面向全球市场的同时,跨国公司更熟悉游戏规则,“所以我们首先找到的是惠普,而不是国内整机企业”。

    抓机会 借金融危机出手  

    伴随我国加入WTO,重庆经济融入全球化,就像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但在全球化的“蝴蝶效应”中,有时在国外是危机,我们却能从中发现机会。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我市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沐华平曾在2008年年底表示,重庆要抓住机遇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并进行人才“抄底”。他当时判断,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大批海外IT人才将由于企业裁员进入人才市场,于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这批海外回流的高端IT人才。回顾当时的决定,沐华平直言,的确通过“反周期”行动加大了软件与服务外包的发展。

  创模式 一头在内一头在外

    不仅如此,我市还摸索出一条“无中生有”的“3+1”模式,即解决进项物流、出项物流、保税物流以及劳动力供应体系的一整套方案。并把此前沿海地区发展IT的“两头在外”的模式改成“一头在内,一头在外”。

    关于这两者的区别,市长黄奇帆在今年10月向香港等地的媒体总编作答时解释,“两头在外”或“三头在外”的模式,根不在那里;而重庆发展IT,是把加工贸易涉及的品牌商、零部件制造商、零部件组装厂商和销售、结算全握在手里,这样就不会担心产业再次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用规则 遵守规则赢得投资

    2009年到2011年,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宏碁、和硕、华硕、纬创、仁宝等品牌厂商和代工厂商纷纷签约入驻重庆。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键盘生产商台湾精元等数百家零部件生产商也随之而来。沐华平介绍,截至今年12月,我市IT产业已形成笔记本电脑品牌商、代工商、零组件企业“5+6+400”的格局。重庆因此改写了全球IT版图。“今年以来,全市IT产业吸引外资达17亿美元,占据工业引资'半壁江山’,这是10年当中的历史性突破。”沐华平介绍。

    一个个重磅项目谈判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除了重庆团队的高效与诚意,还利用哪些WTO规则打动了对方?沐华平透露,在与企业谈判时,有些城市会提出一些鼓励政策,而这些政策与WTO框架不符,一些企业与重庆团队谈判也会提出这些要求。“我们就向跨国公司解释,如果接受这样的条款,政府多支出是一回事,但要是违反了WTO规则,对政府和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是损伤,得不偿失。对方认为这很有道理,就放弃了提出的要求。”沐华平说,重庆给出的条件不如其他城市优惠,却赢得了企业的尊重和投资。

    沐华平强调,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更主要的应是研发和新产品的支持,重要的是营造一个优良的法制环境,这样企业发展才有持续性。

    看未来 重庆继续走向高端

    重庆IT产业下一步如何走?沐华平认为,除了笔记本电脑产业,我市IT发展还将包括互联网、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一样都不能少。“还包括掌握基础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以及信息产业与材料、与化工等方面的交叉性技术的研发。”沐华平说。

    在沐华平看来,要掌握这些技术,最主要就是令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在创新方面形成竞争力。“除了自主研发创新,还可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来消化、吸收别人好的技术。”沐华平说。

    沐华平透露,目前我市几大投资集团,在“走出去”并购矿产资源、机械资源后,也有意并购国外的数据处理中心、软件中心等,轻纺集团、机电控股集团也在尝试涉足IT领域。沐华平强调,在支持本土企业引进欧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同时,特别要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沐华平说,政府下一步将研究如何在WTO框架中,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另一方面,要从市场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市场的开放程度,推动国外市场能够应用本土企业生产的IT产品。

    观点

    深度重组资源

    世界为我所用

    在引入世界IT巨头的竞争中,重庆以“黑马”姿态在国内拔得头筹。既不靠海也无技术优势的重庆,是如何赢得众多IT巨头青睐的?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认为,重庆的成功实际上是入世、制造业西进和有效的整合世界资源的多重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世界IT巨头涌入中国沿海城市,这给予了重庆发展IT产业的先决条件。随着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大量内陆城市的劳动力不再远赴沿海地区找工作,这令IT巨头们起了一个念头:到产业工人扎堆的地方去。

    如何让IT企业落户重庆,而不是选择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其它省市?宁家骏分析,这正是重庆聪明的地方。对方需要人才,重庆就利用多年来装备制造和军工业的基础,大量培养产业工人。在招商过程中,IT企业发现,深居内陆的重庆,物流极不方便,于是重庆就通过整合亚欧铁路资源,开通“渝新欧”这条干线。产品要运到欧美,重庆就整合了TNT和台湾长荣等多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开通国际航班。

    宁家骏认为,重庆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还整合各国资源为其IT产业链服务,正是这种“世界为我所用”的心态,使重庆最终“无中生有”出了IT产业。实际上,重庆IT产业的发展,已经使重庆成为世界贸易游戏中高超的参与者、积极的推动者,甚至是价值的再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