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梦见路过坟地:古籍保护路漫漫 托钵前行为大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7:18

土登尼玛:古籍保护路漫漫 托钵前行为大德 

来源: 西藏文化网 

  编者按:土登尼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研究室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1943年出生在康定县塔公乡一普通牧民家中。4岁时,被认定为多钦则·益西多吉活佛转世灵童。16岁,正式任命为康定塔公寺、丹巴金龙二寺主持。曾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大藏经》对勘局副局长,担任《藏汉大词典》的副主编。现为美国藏传佛教研究中心(TBRCTibetan Buddhism Research Center)的理事会委员、学术顾问。

  在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报到处,记者看见了从纽约赶来参会的土登尼玛,这位活佛手里捧着半人多高的花束,毫无瑕疵的白色花朵,纯洁高雅,很宁静也很美丽。不用问就知道,这一定是慕名者献赠的,因为土登尼玛在教内外的声望非常高,被称为圣者。这个称号更多的不是来自他活佛的身份,而是因为他在抢救、保护和整理西藏古籍中所做的一切——很多人都说那是莫大的功德。

  土登尼玛活佛也许终生就与藏文古籍有着分不开的因缘。1978年,参与《藏汉大辞典》的编订工作,担任副主编。1984年,在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任藏学研究室主任,先后完成《巴珠仁波切文集》、《笨波教大藏经》等校印任务,撰写《巴珠仁波切传略》、《扎尕罗桑巴登生平》、《九乘简论》等著作。19861989年,担任《大藏经》对勘局副局长、办公室主任,为《大藏经》的对勘工作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藏汉大字典》在北京出版后得到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重视,邀请他合作把《藏汉大字典》翻译成《藏英大字典》。自1991年至1997年期间,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所参与此项编译工作。2000年,他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邀请,被聘为客座教授。后来,他又受邀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职。现在,土登尼玛活佛还是美国藏传佛教研究中心(TBRCTibetan Buddhism Research Center)的理事会委员、学术顾问,负责研究答疑工作。

  土登尼玛活佛在与记者谈起藏文古籍时,多次提到了他的好朋友金·史密斯(King Smith),·史密斯是美国一个著名的藏学学者,早年曾在西雅图读大学,学藏语,痴迷古籍收集。他利用各种机会,先后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广为搜集各种不同版式的书籍,据说收集了2万余部藏文书籍,在这些图书的基础上成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中心(TRBC),为藏学研究提供服务。也许是金·史密斯收集古籍的经历给土登尼玛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当他发现有一些藏文古籍是从国内流失出去的时候,意识到,这是一些寺庙和个人收集藏书走偏了,他们专门收集以前没有研究过的书,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书籍流失到国外了。当时我就觉得情况迫不及待了,要和他们比赛速度,也来做藏文古籍的抢救工作。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能尽自己的所能,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将外流的书籍复印转回国内。

  200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土登尼玛活佛偶然了解到西藏拉萨哲蚌寺的藏书大殿无人看护。与藏文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不忍心这些藏书缺乏照料。于是,他就与西藏本地的朋友联系,买了一些扫描仪等仪器给他们,请他们整理这些藏书并编写目录。土登尼玛活佛介绍说,那些藏书古旧,岁月已经很久了,很多都已经一张张地散落了,所以整理的时候非常辛苦,大概要经过20道工序,要先按照尺寸归类,然后按手写或木刻归类,接着再按内容归类,最后用布一册一册的包起来存放。在土登尼玛的关照下,整理规模逐步扩大,规整出了八成以上完整的书籍。从2002年到2006年,这些人从哲蚌寺抢救了14000本藏书。目前,哲蚌寺现场收集资料的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后续的扫描、录入和出版工作。由于影印的可能不清楚,所以后续工作还要耗费大量时间,预计如果将整理过的藏书都出版,大概要有1000部以上。 

  受哲蚌寺藏书启发,从2002年开始,土登尼玛活佛也主动从康区的寺庙开始收集古籍,后来有人了解到他的抢救做法之后,就告诉他西藏还有好多书籍没有人管,可以纳入抢救范围。当时,活佛就承诺,如果有人能够组织起来保护这些古籍的话,会坚决支持他们。于是,这种藏文古籍的保护工作开始兴旺起来,一时间蔚然成风——其他活佛和寺庙也比赛似地组织起了古籍收集整理工作。

  土登尼玛介绍,现在,这些藏文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大量扫描,Photoshop清理,影印、录入、编制目录和简介,最后还要联系出版。之前的出版大多是在四川民族出版社,后来中国藏学出版社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目前中国藏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144部书。整理出来的古籍中,噶当派的书籍居多,还有觉囊派,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等各派的古籍。

  藏文古籍的搜集整理离不开大家的无私资助。土登尼玛生活在纽约,持有美国绿卡,每年回国至少三次,每次13个月,很多时间都用在了公关工作上。他说,我想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深圳那边有很多施主和佛教信徒,他们素质比较高,收入也高,很愿意参与文化方面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我经常去那边与他们联系,寻找资助。” 

  土登尼玛说,支持这样一个伟大工程的动力来源于良知,也来源于对藏文古籍的爱好。在国外的这些年,我看到一些外国的藏学家对藏文那么酷爱,为保护藏文古籍做那么多的事情,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藏族人,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现在国内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支持藏文古籍的整理工作,我没有什么长远的计划好的目标,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把抢救和保护工作做下去。风尘垂首遍叩门,不为衣食为古籍。正是这份为保护藏文化托钵化缘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