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人生态度演讲稿: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08:22
                                                                                                     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很多人对毛泽东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觉得毛泽东的办法多,点子妙,而且他的点子,办法的确能够解决问题。其实,毛泽东的妙点子,好办法不是凭空来了。而是从实践中来,是从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毛泽东自己就曾经说:“我的经验来历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毛泽东不仅重视调查研究,而且还善于调查研究。他对吴冷西说:“头脑要冷静,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要调查,追根问底。要比较,同周围比较,同前后比较,同古今中外比较。唐朝有位太守,他审理案件,先不问原告和被告,而选了解原告和被告周围的人和环境,调查好了才去审问原告和被告。”

毛泽东还特别喜欢明代杨继盛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50年代,他在庐山对人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着去做。这几年的体会是: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虚怀’上,即有时是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言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毛泽东说的是大实话。他长期坚持先调查研究。对中国的国情,对世界的大势做到心中有数,因此,他的决策总是那么正确,他的点子总那么高人一筹。到了他的晚年,也许是因为他的威望太高,也许因为他的年岁大了,也许是身体不行了,他与外界的联络是靠别人传递信息,这就导致他情况不明,因此他的决策开始出现失误。这也是他晚年的悲剧所在。

——摘自《毛泽东大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