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追求是什么意思:佛教在印度衰败的四个内在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08:18

                 

          佛教在印度衰败的四个内在原因

 

    公元十二世纪,在回教军的扫荡排斥下,佛教在印度基本绝迹。像这样一个在十几个世纪里作为印度主要宗教并具很强应变性的世界性大宗教,竟然在它长期生长的故土灭绝,而与其长相共存的印度教、耆那教等虽同遭排斥压抑,仍然传续不绝,这是一个值得历史学家、宗教学家和佛教徒深思的问题。回教军扫荡、失去当政者扶植固然是不可忽视的外因,然印度佛教本身,必有其不堪抗击外在力量摧残的内因,这大概主要有: 
   (一)陈义过于高深,典籍过于繁多,理论经院化、学术化,教旨偏重出世,严格的修证标准非常人所能达到,核心宗旨难于深深打入多数民众的心灵。                           

   (二)负住持佛法责任的出家僧团,在统治者供养下长期群体生活于大寺院里,或隐处山林修道,脱离民众,未能成为民众生活中不能离之的一类人。

      (三)其核心教义所具反印度民间传统信仰、反种姓制度的性质,使其不易深深扎根于印度文化而成为印度文化的主干。


   (四)立足于印度民间传统信仰的印度教复兴,吸收了佛教的不少内容,而佛教亦不断顺应、融摄印度教,因而丧失了在多元文化竞争中获胜的能力。


    总之,消踪故土,说明佛教未能融入印度民众的生活,这大概主要与佛教的文化品位过高,未能成功地创造出足以渗透印度文化深层的弘传模式相关。

佛教虽退出其故土,却在印度以外的广大地区传布不绝,蔚成大势。自公元一世纪起,佛教应请来到中国,经几百年的输入接纳、消化吸收,扎下深根,在中华文化深厚土壤的培育下开花结果,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儒释道三足鼎立、三元共轭的文化结构中,其地位仅次于儒家。至公元七世纪,以在印度无遮大会上辩论获胜的玄奘归国为标志,世界大乘佛教的中心逐渐北移中土,并以中国为中心,向中国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扩散。印度晚期成熟的以‘密主显从’为特质的大乘佛教,从公元八世纪起翻越雪山屏障,传入中国西南边隅吐蕃,经过与当地苯教的斗争,获得全民信仰、政教合一的地位,并以西藏为中心向四方传播。阿底峡于十一世纪中叶到吐蕃时,曾赞扬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已超过佛教的故乡印度。在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中,汉、藏两系都在中国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巴利语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流传于中国西南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中国,堪称佛教大国、佛教的第二故乡。

                                                  -------陈兵《二十世纪中国佛教》中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