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的名人短事例: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9:54
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简璐涵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发出的谆谆告诫。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将“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

  党与人民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能否亲民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一个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大命题。长期以来,我们能够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将一项项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基层,一个个百姓诉求解在基层,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越来越近。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比如说有的干部爱跟群众打官腔,听不懂群众的话,理不顺群众的事,入不了群众的心;有的干部对群众感情淡漠,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听取群众意见;有的干部作风不扎实,生活铺张浪费,贪图享乐;有的干部甚至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与形象,严重疏远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到了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切实加以制止和纠正。

  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要求我们通过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所想,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依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每个党员干部起码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要“眼到”,坚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群众,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要“身到”,走出“听汇报、看文件”的形式,走出办公室,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民情、听民声、体民忧、知民意。要“情到”,真心与人民群众交朋友,拜人民群众为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要求我们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爱群众,心系群众,将人民群众冷暖安危记在心上,多留心群众生活生产的难题。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群众来信为“家书”,视群众期待为“家计”,视群众工作为“家业”,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惠民实事办到基层,群众诉求解在基层,在一点一滴中体现实实在在的爱民之情。要切实转变作风,以父母的情怀爱民,以公仆的姿态做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

  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要求我们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实施为民工程。从群众“最盼”的就业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工作抓起,从群众“最急”的看不起病、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问题做起,从克服群众“最怨”的与民争利、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痼疾改起,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情,多办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要健全长效机制。将干部下基层、领导大接访等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努力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常态化。要建设好便民利民平台,擦亮为民服务“窗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来造福于人民。只要我们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常怀亲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就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顽强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