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团队凝聚力的短文:《走遍南非》贺明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03:18
第1节:自序        
  自序  
  南非又称“彩虹之国”,是一个至今令许多中国人仍觉得陌生的国家。从2004年到2009年,我有幸陪先生去南非工作、生活了五年多。这是我第一次去遥远非洲大陆一个人地两生的国家。随着在南非停留时间越长对它了解越深入,我越发产生了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我相信每一位到过南非的人都会被它吸引,都会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那个美丽的非洲国家,一年到头阳光灿烂、气候宜人,湛蓝的天空中时常飘浮着卷舒的白云;姹紫嫣红的鲜花四季竞相开放;广袤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与独特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超市里货物齐全且品种繁多,食品物美价廉且安全可靠;贯穿城乡的柏油公路设计合理、平坦通畅,国内国际航空交通便捷舒适,安全准点。就连老天爷也异常眷顾那片神奇的土地,除了有时会发生局部地区的干旱、冰雹或雷劈等自然灾害外(在这个高原国家的春夏季节常能听到惊天动地的响雷,不仅能劈坏树木,还能劈死人),在其他国家常见的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水灾、雪灾、台风、龙卷风,在那里几乎闻所未闻。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那里的文化包罗万象、各有千秋。南非就像一个大熔炉,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炼造出人世间一道亮丽的彩虹。  
  初到南非不久我便萌生个想法,要写一本全面介绍南非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书。产生这种想法的起因在于去南非之前,为了购买一些介绍这个国家的书籍。我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大小书店,令我失望的是书店里除了寥寥几本关于南非旅游方面的书以外,有关南非其他方面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我想写的这本关于南非的书,不是严肃拘谨的政论书,也不是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内容既丰富翔实又方便实用的百科全书。它将全面解读南非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较为详尽地介绍南非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文化教育、体育旅游、中南关系、华人社会以及南非政治现状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书中不仅穿插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奇闻趣事,还包括我在南非几年的所见所闻和心灵感悟。写书的想法自从冒出后便难以遏止,它与日俱增常搅得我寝食难安。对我而言,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近距离且长时间地观察南非这个与中国在许多方面有不同之处的国家,既是幸运也是机遇,我必须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  
  走遍南非  
  南非虽僻处地球一隅又坐落于非洲之角,但作为非洲经济的火车头它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那里不仅有便捷的互联网络,还能收看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电视节目。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中英文报刊和书籍,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活动,并利用一切机会到全国各地和周边国家参观旅游,我逐渐对南非这个仅有几百年文字历史的年轻国家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对南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知。在历经了四年多的创作之后,我终于在南非完成了本书的初稿。回国后我又根据出版社的要求数易其稿,力求使本书内容更加生动充实、生动、有趣,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  
  在本书付梓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完成这部看似难以完成的“巨作”。我还要衷心地感谢我的老朋友、时任联合国难民署驻南非高级官员袁寿诚先生和他的夫人朱国英大姐,没有他们慷慨热情的相助我不可能走遍南非的许多省市和一些周边国家,去亲身领略和感悟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我还要感谢远在南非的华人朋友顾卫平先生和他的夫人陈颖女士,是他们的帮助让我能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南非华人工作生活的真实一面。此外,南非官方信息网(SouthAfrica?info)中的一些资料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最后,我对时事出版社在本书编辑、出版和发行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深知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书中内容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但我仍衷心地希望这本书对想去南非旅游观光、留学经商或开拓事业的同胞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这本书对想要了解南非的中国读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的话,我的心愿就达到了,我在五年多呕心沥血所付出的全部努力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贺明  
  2010年5月于北京
第2节:彩虹之国的呼唤(1)        
  第一章  
  彩虹之国的呼唤  
  非洲大陆是个充满诱惑又令人神往的地方。位于那片大陆最南端的南非不仅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自然及人文景观最具特色的国家之一:那里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汇处,一年四季风光绮丽、气候宜人;那里不仅有奇花异草和绚丽的风光,更有闻名于世的好望角和众多野生动物保护区;那里物产丰富,不仅有享誉世界的钻石、黄金和铂金等贵金属矿产,还有鲍鱼和生蚝等诱人的海产品;那里有人类最早的发源地遗址和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那里既有殖民时期的欧式建筑,也有非洲原始部落的茅草屋;那里还有多人先后荣获过诺贝尔奖、音乐和体育等世界级的奖项和荣誉。  
  第一章彩虹之国的呼唤  
  第一节做好行前各项准备  
  当得知即将与先生共赴南非工作的消息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憧憬、期待与兴奋。为了更多地了解我们将要在那生活几年的国家,我想方设法找来各种资料和书籍,对这个国家的总体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南非全称“南非共和国”(TheRepublicofSouthAfrica),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整个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除陆地国土外,在距离开普敦东南1920公里靠近南极洲的大西洋上,还坐落着爱德华王子群岛。爱德华王子群岛由爱德华王子岛(PrinceEdwardIsland)和马里昂岛(MarionIsland)两个岛组成。爱德华王子岛面积约45平方公里,马里昂岛约290平方公里,两个岛均因火山活动而形成。1663年爱德华王子岛被一艘荷兰船发现,1947年被并入南非版图。由于该群岛远离陆地,岛上现无人居住仍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1960年南非政府开始对两个岛上的生物进行科学考察,将它们作为研究、监管及保护遗传资源的地点。爱德华王子岛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信天翁、企鹅和虎鲸等多种海洋生物的家园。  
  2009年南非宣布要在爱德华王子群岛设立南非第一个近海海洋保护区,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之一。整个保护区由禁捕区、限制区和控制区组成。在22?2公里长的禁捕区中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捕鱼活动,在4块限制区内有3块可以进行以科学为目的有限捕鱼。  
  南非是非洲大陆唯一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国家,全国有长达3000公里的海岸线。南非地处两大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著名的开普敦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素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南非与莫桑比克、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五国接壤,国土中还有一个国中之国——莱索托。  
  南非介于南纬22°-35°、东经17°-33°之间,地处南半球信风带内。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带,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干燥。那里阳光充沛、日照充足,素有“太阳之国”的称号。全国以地区气候划分,东部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南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充沛、湿度较大;西部较为干旱,大陆性气候明显;内陆大部分地区则属热带草原性气候。由于南非地处南半球,它与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在东西南北方向和一年四季上正好相反。沿海地区四季温差不大,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内陆地区四季比较明显,春季是每年9-11月,夏季从12月-次年2月,秋季为3-5月,冬季从6-8月。由于南非大部分地区地处高原,因此气温比南半球同纬度其他国家相对较低,年均温度在0℃以上,一般在10℃-23℃左右。夏天平均气温达20℃—35℃,冬天平均气温在0℃—15℃之间,虽不经常下雪但霜冻现象十分普遍。首都比勒陀利亚的年平均气温为17℃。  
  来自印度洋的温暖洋流使南非东部和南部海岸形成了一些天然良港,如著名的德班港、伊丽莎白港、阿尔夫莱德港(PortAlfred)和东伦敦港等;此外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海湾,如杰佛瑞斯湾(Jeffery?sBay)和理查德斯湾(Richard?sBay)等。西部气温相对较低,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蕴藏着大量适宜海鱼生长的氧气和丰富的浮游生物,这使得西部沿海成为南非捕渔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两股洋流温差较大,东西两岸气候和植物迴异,两岸的海洋生物圈呈明显不同。东岸及东南岸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雨量使得植被更加茂盛,而西部和西北部因为干旱缺雨形成了多沙漠的状况。南非内陆大部分地区属世界干燥地区,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85毫米,远远低于860毫米的世界平均水平。
第3节:彩虹之国的呼唤(2)        
  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全境3/4的土地平均在海拨600米以上,其中1/2介于海拔1000-1600米之间,只有西部、南部和东部的沿海狭窄地带的海拔不超过500米。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海拔1367米,约翰内斯堡海拔1760米。南非西北部是沙漠,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是高原,沿海是狭窄的平原。南非最高的山叫德拉肯斯堡山(也叫龙山),最大的河流叫奥兰治河(也叫桔河)。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和多部族的国家,主要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洲人四大种族。其中,九个黑人部族有祖鲁族、科萨族、北索托族、南索托族、茨瓦纳族、斯瓦蒂族、恩德贝莱族、聪加族和文达族。(据南非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报告,南非全国人口为4868?7万,其中男性2344?48万,女性2424?22万,女性人口总数超过男性。四大种族中黑人为3856?51万,约占人口比例的79?2%;白人为449?92万,约占9?2%〈其中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约占57%,英国血统白人约占39%〉;有色人种为437?92万,约占人口比例的9%〈主要为格里夸人和开普马来人,他们是殖民时期白人和土著人与来自西非、马达加斯加、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奴隶通婚后混血形成的一种特殊种族〉;印度/亚洲裔为124?35万,占人口比例的2?6%。在南非9省中,豪登省人口最多,约为1050万;北开普省人口最少,只有110万人。南非人口的年龄比例趋于年轻化,约32%的人口低于15岁,约7%的人口高于60岁。)  
  南非官方语言有11种,通用语言为英语、阿非利卡语(也叫南非荷兰语或南非语)和9个黑人部族的语言。黑人语言中的各种方言大都源自班图语系,主要有恩古尼语、索托语、聪加语和文达语四大语支。  
  南非中的白人以及大多数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亚裔中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华人中不少人信奉佛教和基督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南非有9个省,它们是北方省(NorthernProvince,已更名为林波波省Limpopo),首府彼得斯堡Pietersburg(已更名为波罗瓜尼市,Polokwane);姆普马兰加省(Mpumalanga),首府内尔斯普雷特市(Nelspruit);豪登省(Gauteng),首府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亦称Joburg);自由省(FreeState),首府布隆方丹(Bloemfontein,已更名为曼光,Manguang);夸祖鲁-纳塔尔省(KwazuluNatal),首府彼德马兹堡(Pietermaritzburg);西北省(NorthWest),首府马巴索(Mmabatho);北开普省(NorthernCape),首府金伯利(Kimberly);西开普省(WesternCape),首府开普敦(CapeTown)和东开普省(EasternCape),首府东伦敦(EastLondon)。豪登省在9省中面积最小,但经济最发达。省内有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和南非最大的商业城市约翰内斯堡。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这是1910年英国殖民者操纵“南非联邦”成立时在首都问题上为平衡地区利益而妥协的结果。它的行政首都在比勒陀利亚(已更名为茨瓦尼,是政府所在地);立法首都在开普敦,是议会所在地;司法首都在布隆方丹,是高等法院所在地。南非现行的司法体系以罗马—荷兰法为基础,其中包含英国的法律制度。司法行政机构由法院、刑事司法和检察机关三大系统组成。  
  南非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是:矿业、制造业(2008年占GDP的17%)、农业和服务业(其中旅游业较发达)。  
  南非作为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之一,矿产资源占非洲的50%,居于全球第五位(其他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澳大利亚)。全国有7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在非洲大陆只有南非和津巴布韦拥有,两国的储量占全世界总储藏量的90%)、锰、铬、黄金、红柱石、钛族矿石、铝硅酸盐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铚石、荧石、钛、锆族石储量居世界第二;金刚石(钻石)、磷酸盐、锑储量居世界第四;镍、铀储量居世界第五;铅、煤、铁矿资源的储量分居世界第七、八、九位;而石棉、铜、钒、锑、云母等矿石的蕴藏量也十分丰富,其产量也位于世界前列。现已探明南非的黄金总储量为1?8万吨(形成于30亿—35亿年前),占世界总储量的35%。南非出口矿产多达47种,位于前四位的是:黄金、铂族金属、煤和钻石。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收入的50%,全国约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
第4节:彩虹之国的呼唤(3)        
  南非深井开采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其矿山安全和救援技术也位于世界前茅。从1904-2004年的一百年间,金矿矿难死亡人数为5?685万人,煤矿矿难死亡人数仅为8311人。自1996年国家通过了《矿山健康与安全法》以来,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南非的目标是到2013年使南非的安全生产进入世界最先进行列,金矿要达到百万工时死亡率为5%,铂金、煤和钻石矿百万工时死亡率为3%。  
  南非的制造业技术先进,其中冶金和机械是制造业的支柱。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全国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和130多家钢铁企业,是世界三大合金钢生产国之一和世界第六大不锈钢生产国。由于南非对外开放程度较大,它的汽车制造业也很发达,世界许多汽车知名品牌厂家都在南非建立了生产线。由于南非石油短缺,它的“煤变油”和“气变油”技术的商业化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非洲农业大国,南非的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水平都要远远高于其他非洲国家。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其农业生物技术也相当发达。南非农业主要包括种植、园艺和畜牧业。物产丰富,大部分农产品可以自给自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柑桔、向日葵、烟草、棉花等,是世界第十大蔗糖和葵花籽生产国。蔬菜主要有西红柿、土豆、胡萝卜、洋葱、洋白菜等。水果主要有香蕉、葡萄、柑桔、菠萝、芒果、柿子、柠檬、苹果、仙人掌果和油梨等。它的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第四大绵羊毛出口国,鸵鸟产品占世界的80%。水产养殖业产量占全非洲的5%(2000年数据),全国有2?8万人从事海洋捕捞业。同时,南非还是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  
  新南非的国旗自1994年4月27日起开始使用。它呈长方形,由红、绿、蓝、白、黑和黄色六种颜色组成。红色象征鲜血,绿色象征大地,蓝色象征天空,白色代表白人,黑色代表黑人,黄色象征自然资源。它的Y形图案设计象征着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交流与团结,大家携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南非拥有一个美丽的称号:彩虹之国。虽然南非雨后的天空经常会出现彩虹,但这并不是“彩虹之国”的全部含义,“彩虹之国”还具有政治含义,它表明南非不同种族和睦相处,不同文化交织相映,形成了一个多彩的国家。  
  “彩虹人民”一词源于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大主教图图。他曾在布道时提到“上帝的彩虹子民”,这一提法来自《圣经》《旧约》中大洪水时见到彩虹便预示着和平的到来。第一次将“彩虹民族”提出来的也是图图大主教。1989年9月13日,图图带领3万人在开普敦一次反抗种族主义统治的大游行中一路高呼:“我们是彩虹民族,我们是南非新人民!”  
  在南非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彩虹代表着希望和光明的未来。“彩虹之国”的提法则源于南非第一任民主选举诞生的总统曼德拉。1994年曼德拉在他第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到:“我们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都与这个美丽国家紧密相连,就像比勒陀利亚著名的紫葳花与紫葳树紧密相连,就像象牙刺树与大草原紧密相连——这个彩虹国家要充满和平就如同整个世界要充满和平一样。”从此,有着多民族和多种族的南非便有了“彩虹之国”的美誉。  
  1997年10月10日新南非政府将“南非的召唤”(TheCallofSouthAfrica)和“上帝保佑非洲”(GodBlessAfrica)两首国歌合并压缩为一首新国歌。新国歌用祖鲁语(Zulu)、科萨语(Xhosa)、索托语(Sotho)、英语和阿非利卡语(Afrikaans)5种语言写成,全歌长1分35秒。歌词大意是“号角声已响起,让我们团结站起,让我们为自由而战,在南非我们自己的土地”。(Sounds the call to come together,and united weshall stand,let us live and strive for freedom,in South Africa ourland)。
第5节:踏上飞往南非的旅程        
  南非新国徽采用伊安·贝克尔(IaanBekker)的设计方案。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鹭鹰,象征神圣与庄严,也预示着这个新生民主国家的腾飞。鹰顶上的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鹰底是国花普罗蒂,代表着美丽的南非。下半部交叉的是南非传统武器——长矛和圆头棒,同时还是鹭鹰的双脚,象征和平以及国防与主权。下部中间的鼓状盾形里有两个人挽手致意,象征了各民族的团结。两束麦穗象征着国家的富饶、成长和发展。四根围成半圆的象牙象征智慧、力量与永恒。底座上的文字“!KEE;/XARRA//KE”是古科伊桑语,意思是“多元民族的团结”。  
  南非的国花是大山龙眼,亦称普罗蒂(GiantProtea),也叫帝王花(KingProtea),是南非特有的花卉。国树是南非特有的黄木树(RealYellowwood)。国鸟是南非特有的青鹤(BlueCrane)。国兽是南非特有的羚羊——跳羚(Springbok)。国鱼叫黑鲷(Galjoen),也叫南非黑鱼,为南非特有鱼种。国石是钻石。  
  南非国花大山龙眼,俗称帝王花  
  南非比北京晚6小时。南非的货币是兰特,符号是R,国际标志是ZAR。南非大部分地区的电压是200V/230V50HZ,中国电器可以在南非使用,只是插头规格与中国不同,南非使用的是英式三项粗圆柱式插座。  
  南非已与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有150个国家和2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处常驻南非。1998年1月1日,南非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中国第一任驻南非大使是王学贤先生,时任大使是刘贵今先生(刘大使已于2007年4月期满离任,接替他的第三任大使是钟建华先生)。  
  在尽可能多地了解南非有关情况的同时,我们积极地做好了出国前的各种准备,办理护照签证、到位于和平里医院旁的北京国际旅行体检中心进行出国前的体检并注射黄热病疫苗等。经过一番充分准备,我们终于在2004年4月8日临近傍晚时分踏上了前往南非的旅程。  
  第二节踏上飞往南非的旅程  
  我们乘坐香港港龙航空公司飞机从北京起飞后,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飞行于当晚9:30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在机场办理了转机手续并休息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在午夜12点换乘国泰航空公司(CathayPacificAirways)的大型波音747客机飞往目的地——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已更名为奥·坦博国际机场,OrTamboInternationalAirport)。由于南非与北京有6小时的时差(北京早于南非6小时),上了飞机我倒头便睡,飞机就这样在静静的黑夜里飞行了约10个小时(整个航程为13个小时)。一觉醒来从舷窗向外望去,外面仍旧漆黑一片,只有头顶明亮的月亮和脚下月光映照下的朵朵云团,我们乘坐的飞机如同一只巨大的飞鸟在这黑色的夜幕中默默前行。我的座位正挨着飞机翅膀,这个巨大的翅膀有10—20米长,两个引擎每个直径都有5米长,是我当时所见过的最大的飞机。当飞机飞越非洲上空时,只见窗外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云团,不时有一道道闪电从中掠过,恰似水晶宫里不断闪烁的漂亮彩灯,非常好看。这种绮丽的景色在地面绝对看不到,只有在天上才能一览大自然的神奇。  
  不久,天边开始露出淡红色的晨曦,脚下的云团渐渐散去,只见非洲广袤的草原上,河流似缎带一般在地面蜿蜒曲折,不知丛林中、旷野上的各种野生动物是否已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我心中默念:你好!辽阔神奇的非洲大陆,我是一名来自古老东方的女子,将要在你的土地上生活一段时间。我很想揭开你神秘的面纱了解认识你,希望你能真诚友好地接受我。  
  飞机快要接近机场的时候,从天空俯瞰大地很难见到像美国或国内大城市那样的高楼大厦,只见有着五颜六色屋顶和小巧可爱院落的普通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平坦的地面上。在机下笔直的公路上正在行驶的汽车如同玩具般大小,不知车中人是否正赶着去上班。飞机安全平稳地降落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的时间是清晨6∶40。
第6节:追溯历史的足迹(1)        
  前来迎接我们的老梁开车将我们送往此行的终点——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从机场到比陀市驱车约40多分钟,沿途很少见到人和车辆,一打听才知道这天正赶上四天复活节假日的第一天,因此路上行人和车辆比较稀少。这里公路与国内不同,路面不太宽,路边也没有马路牙子,只有高高的早已发黄的茅草(后来我了解到,每当冬天来临时,人们总会将这些枯草付之一炬,来年凡被火烧过的地方便可长出茵茵绿草,没被火烧过的地方则仍旧枯黄一片)。  
  汽车行驶了4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快进入首都时,远远可见小山丘上有一座像一艘正待扬帆启程的大船一样的别致建筑,两根粗壮的水泥桩支撑起向左前方伸出的六层楼房,长长的楼房依山势一字排开,扼守城市入口处,成为人们进入这座城市见到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拥有20多万名在校学生的南非大学(UniversityofSouthAfrica,UNISA)——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函授大学。  
  南非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873年的好望角大学(UniversityofGoodHope),其机构设置及教学模式均模仿英国伦敦大学,是当时南非唯一可以授予学位的高等学府。1916年南非联邦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正式成立南非大学,下设6个分校,好望角大学成为其中的一个分校。2002年,南非大学获美国远程教育与培训委员会(DETC)的任命。2004年1月1日,南非大学与南非技术大学(TechnikonSouthernAfrica)合并成为维斯塔弗德克大学(VistaVudecUniversity)。新合并的大学仍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南非大学,英文叫UNISA。从南非大学毕业的学生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政要名流,如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和大主教图图。  
  进入市区,我感觉这是一座整洁美丽的城市。道路不是很宽,但来往的车辆井然有序。我注意到在一些十字路口的地上写着大大的英文字“Robot”。不明就里的我以后才知,“Robot”在这里指的不是英语中的机器人,而是特指交通红绿灯。这也是我来到当地在英语方面的一个收获。马路两旁多是五六层高的楼房,许多窗户上挂着雪白的窗纱。道路两旁的行人步履悠闲、衣着整洁。难怪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有“非洲的欧洲”之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从前电视里经常播放的非洲那些营养不良、衣着褴褛的穷人或儿童,人人看上去都很健康。  
  汽车终于驶入一个小院,它便是我们将要暂居的旅馆——特拉法加旋馆(TrafarlgaHotel)。待一切安顿下来,我们便正式开始了长达5年多的驻外生活。   第二章  
  追溯历史的足迹  
  到南非以后的所见所闻与我先前想象的非洲大相径庭。这是一个富裕且发达的非洲国家,无论是在商店、超市、餐馆、高尔夫球场等公共场所还是在中高档住宅区,随处可见操着阿非利卡语和英语的白人。这些约占南非总人口10%的白人是如何来到这个国家的?几百年来他们与原本生活在这里占人口78%的黑人之间都发生了什么?南非为什么会出现世界上唯一的种族隔离制度?这谜一样的问题,叫人一心想探个究竟。就让我们翻开南非尘封的历史去追溯她的足迹吧!  
  走遍南非  
  第二章追溯历史的足迹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南非及  
  南非的土著居民  
  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土地上,有许多远古人类起源的遗址和各种古人类化石。在斯德克方丹(Sterkfontein)、斯沃特克兰斯(Swartkrans)岩洞、克罗姆德拉(Kromdraai)和麦卡潘斯凯特(Makapansgat)等地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达950多个。大量出土的化石表明:300多万年以前,南非就有南方古猿(它们生活在420万—200万年前)的活动踪迹。正是这些南猿最终进化成了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原始人类。  
  普莱斯夫人(Mrs?Ples)的头盖骨化石原件
第7节:追溯历史的足迹(2)        
  在南非发现的第一块古人类化石叫“汤恩小孩”(TaungChild,距今约200万—250万年)。1924年在南非今西北省距布克斯敦小镇(Buxton)不远处一个名叫汤恩(Taung)的地方,人们在对一个石灰岩洞进行爆破时将它炸了出来。这块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第一块南方古猿头盖骨化石就这样被送到了金山大学历史系瑞孟德·达特博士(Dr?RaymondDart)的桌上。达特意识到这是一块人类祖先的化石,因此叫它“猿人”(Ape?man),以后人们叫它“南方古猿”,并将它列入人类进化的序列之中。达特博士还依据它提出了人类起源地在非洲的论点,但是这一论点在当时遭到了许多业内外人士的反对。“汤恩小孩”化石的原件如今被珍藏在金山大学。  
  继南方古猿之后,人类又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也叫新人)的历史进化和演变。在非洲大陆,智人已经生活了20多万年,在南非地区也已经生活了10万年以上。2005年12月,一个人类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在南非克莱西斯河口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距今10万年的三枚人类脚趾骨。通过分析,他们得出结论:在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经常蹲着(旧石器时代约为300万年前到1万年前,1万年以后为新石器时代)。这一发现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已经在这个人类历史中相对较早的阶段开始从事某种农业劳动了。科学家认为,克莱西斯人已基本属于人类,他们或许就是正在向现代人类进化的人类族群。  
  第二块古人类化石叫“普莱斯夫人”(Mrs?Ples,距今215万年)。它于1947年4月18日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斯特克方丹岩洞(SterkfonteinCaves)被当时德兰士瓦(也译为川斯瓦尔)博物馆考古学家罗伯特·布鲁姆博士(Dr?RobertBroom)和他的助手约翰·罗宾逊(JohnRobinson)所发现。这一发现在当时世界考古史界内引起了极大轰动。经研究证实这是一个南方古猿成年女性头盖骨化石,尽管南方古猿在200万年前就已绝迹,但这具化石证明了  
  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远亲。南方古猿的英文学术名字是“Australopithecusafricanus”。布鲁姆博士用阿非利卡语给这个猿人头盖骨命名为普莱斯夫人(Mrs?Ples)取“Plesianthropustransvaalensis”之意,译成中文就是“来自德兰士瓦接近于人”(near  
  humanfromTransvaal)的化石。布鲁姆博士依据这具头盖骨化石牙床上的犬齿洞大小认为这是一具成年妇女的头盖骨。然而2007年时任德兰士瓦博物馆(即南非自然博物馆)馆长弗朗西斯·萨克瑞博士在我们参观人类摇篮博物馆时告诉我们,南非自然博物馆后来对这具头盖骨化石的犬齿根部进行CT扫描后发现,这个头盖骨应该属于一个少年男性,因此他应被称为“普莱斯先生”而不是“普莱斯夫人”。在距离这个头盖骨发现地仅半米远发现的一具相  
  同时期的骨架也应属于这个男性。尽管对萨克瑞博士的这一观点仍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见,但无可争议的是,这个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表明南方古猿已具备了人类的某些特征。为了验证这具化石的年代,博物馆还将头骨化石上的一些岩石成分专程送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检测。经过测定,这具化石的确切年代是215万年前。如今在南非自然博物馆里有一个不轻易对游人开放的布鲁姆工作室(BroomRoom),2009年6月我有幸参观了它,里面就保留有普莱斯夫人头盖骨化石的原件。  
  2007年,一支由国际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南非西开普省莫索贝附近一个名叫顶峰之尖(PinnaclePoint)山上的洞里有了新的考古发现。考古学家认为,16?5万年前生活在这个山洞里的智人或许就是当今地球现代人类的祖先。在这里发现的种种化石表明,生活在这个岩洞里最早的原始人类已经会用石头制成带刃的工具,会在某种仪式上使用从石头中提取的红色颜料涂抹在身上,并且还会使用火。人类在100万年前已会使用诸如闪电、自燃等天然火,15万-20万年前开始懂得如何人工取火,如用燧石摩擦和钻木取火等。山洞中被烧焦的贝壳表明,那些软体贝壳是被打开后放在仍热着的余火中弄熟后吃掉的。这也是考古学家第一次发现生活在非洲海边的智人已经知道从印度洋海水中捕获贝壳软体类动物,并以此为主要食物。这次考古发现表明早期人类已经知道如何向海洋获取食物,当气候和环境发生变化后,他们仍能生存下来并知道要沿着海岸线向地球其他地方迁徙。
第8节:追溯历史的足迹(3)        
  第三块古人类化石叫“小脚”,也是南方古猿化石(LittleFoot距今约330万年)。2006年10月,南非金山大学62岁的著名考古学家罗恩·克拉克教授(Prof?RonClarke)对在斯德克方丹山洞中发现的“小脚”古猿人遗骨鉴定后得出结论:这是一具距今330万年的南方古猿遗骨化石。给这具遗骨化石命名“小脚”的是费利普·托比亚斯教授(Prof?PhillepTobias)。由于这个名叫“小脚”的南方古猿(目前还不知其性别和年龄,但通过牙齿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成年人)失足掉进一个深达10-20米的山洞里被饿死,他的尸骨才得以在330万年后的今天还能够完保存整。从“小脚”已被发现的手脚骨骼判断,在330万年以前这个南方古猿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人类的特征。他/她有着不同于猿的手臂和手掌,手臂要短,更接近于现代人类,而手掌是已发现的南方古猿中骨骼最完整的一个,手掌短、拇指长,其他指头像人类一样短,因此可以半握拳。他/她可以直立行走也会爬树,但是只有在夜晚或紧急情况下才会爬到树上。他/她的头与身体的比例要比猿大一些,这表明他/她比古猿类要更智慧,但仍没有智人聪明。由于这具化石已同周围的岩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减少探掘对化石的破坏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它的原始状态,目前这具化石仍保留在山洞的岩石里。  
  大约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在南非广袤的土地上就留下了现代人类生存的痕迹。南非最古老的民族是科伊桑人,南非历史学家视他们为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科伊桑人又分为桑人和科伊人,以后移居南非的欧洲人称桑人为布须曼人(Bushman),称科伊人为霍屯督人(Hottentots)。桑人和科伊人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了8000多年,大约在2000多年前,他们宁静的生活被来自非洲南部的班图人打破。  
  桑人和科伊人这两个以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游牧民族,在南非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德拉肯斯堡山(龙山)一带的山洞里和山崖上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岩画,这些岩画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信仰、典礼和日常生活。桑人和科伊人虽分属两个不同民族,但他们肤色均呈浅褐色,外表也比较接近,只是科伊人比桑人个子要高一些,而且接受文明的程度也更高。两个民族的语言都采用吸气音,这是一种将空气吸入口腔经过上下颤动后用舌头发出的声音。虽然两个民族都以游牧为主,但由于生活方式不同,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命运也明显不同。  
  桑人基本以家庭为单位,主要在水源和猎场附近狩猎。他们没有较大的群居部落,不从事种植,主要以采集野果和植物的根茎为食物,数千年来一直处于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由于他们无法与科伊人竞争,面对比他们强大的科伊人的威胁,他们后来大多迁移到南非南部和西南部的干旱草原一带。如今南部非洲的桑人大多生活在卡拉哈比沙漠地区,总数约为5万人、其中博茨瓦纳约2?5万人、纳米比亚约1?5万人、南非约1万人。  
  看过1980年好莱坞影片《上帝也疯狂》的人一定会对影片中生活在纳米比亚境内的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身材不高,男子经常赤身裸体只在私处系一块兽皮,天冷时也只穿件用兽皮缝制的无袖背心;女子则赤裸上身佩戴一些用兽骨或珠子制成的装饰物。影片中令人难忘的是他们使用的语言,每当他们讲话时,总会从口中蹦出来一串串令人饶有兴趣而又迷惑不解的弹舌音。  
  由于种种原因,南非桑人在人数上骤减,而且大部分人早已被其他民族同化,因此他们没有被列入南非现有的九大民族之中。如今南非境内仅存的人数稀少的桑人因生活的地方相对偏远和封闭,外面文明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影响和冲击,他们是南非境内至今依然沿习和保留数千年前祖先遗留的生活方式并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生活的原始部落。他们仍然住简单的草棚,用简陋的生活用品。男人在狩猎时仍使用陷阱、毒药和弓箭,猎物一旦中箭便会痉挛出血而死。妇女的任务则是采集野果和植物根茎。他们大多生活在沙漠地区,因此水对他们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干旱季节他们会用空心草根吸吮球茎植物中的水分,或将水储存到驼鸟蛋壳中,然后用塞子将出水口堵上。
第9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1)        
  科伊人来到南非后虽然也狩猎,但他们逐渐接受了农耕文化生活,建立了一些半永久性居住点并形成了许多部落。种伊人是最早将饲养家畜带入南非的民族。他们不仅饲养牛羊等牲畜,还兼种庄稼。当他们发现在今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靠近沿海一带有很好的牧场后,便在沿海一带定居下来。他们是欧洲白人到南非后遇见的最早的土著人,当时在南非的科伊人约有6000多人。不过南非的科伊人后来要么被欧洲殖民者灭绝,要么被其他民族同化,残留者已构不成民族。如今人们只能从占东开普省人数最多的科萨人所讲的科萨语中,找到科伊人所讲科伊语中的21个辅音(17世纪之前,科萨人离开现夸祖鲁纳塔尔省的祖鲁兰来到现东开普省,他们在与当地科伊桑人交往融合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语言中吸纳了科伊人的发音)。  
  比科伊人稍晚一些来到南非的是居住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属班图语系的班图尼格罗人,也叫班图人。“班图”一词由德裔南非语言学家布里克(Bleek)引进,它取自班图语“人民”一词。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班图人分成数路从北向南赶着长角牛群、越过林波波河进入南非。其中一支在今林波波省和姆普马兰省以及比勒陀利亚附近的内陆地区定居下来,并又分成数支逐渐向周围的平原和内陆高原地带扩展,主要为索托-茨瓦纳人(Sotho?Tswana,包括南索托人、北索托人和西索托人)。一支进入北开普省后最后来到西开普省。大约到公元4世纪时,还有一支来到水草丰美的东海岸,即现在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和东开普省一带,主要为恩古尼人(Nguni,包括祖鲁人、科萨人和斯瓦蒂人)。来到南非的班图人带来了铁器文明和农耕文化,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已会使用铁器。后来他们逐渐与当地科伊桑人结合,逐步形成了南非现有的9个黑人部族。这些南非的土著人只有代代口口相传的语言和民间传说,没有文字。  
  由于这些南非的祖先已经学会了饲养牲畜,所以他们的发展和社会进化也相对较快。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对牲畜的控制逐渐形成了部落酋长制度,对牲畜的交换还产生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南非一些非洲裔部族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流行。到14世纪时,南非大地上已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以酋长统治和以一夫多妻为主要社会结构特征的非洲人部落。在17世纪欧洲荷兰殖民者到来之前,班图人各族主要居住在南非东半部和中部,桑人主要居住在奥兰治河以北的干旱地区和龙山一带,科伊人则住在雨量充沛的开普地区,这些南非的土著们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第二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  
  在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南非种族隔离博物馆里有一个电影厅,里面不停地放映着反映这个国家风云变幻的历史纪录片。300多万年以前的南非就有人类祖先的踪迹。桑人和科伊人先后在这片土地上采摘狩猎,以后从非洲中部来的班图人在这里从事农耕。在大航海时代,荷兰人将开普敦作为一个补给基地,从此揭开了欧洲殖民主义者对这片土地上各个种族和民族实行剥削、压迫和迫害的历史。以后英国人也蜂拥而至。后来南非发现了钻石和黄金,此举不仅带动了南非的工业,也使英国人和荷兰人为争夺矿山资源而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英布战争的爆发,并以英国人获胜而结束。不久,英国人和荷兰人又联手加强对当地黑人的统治,并建立了所谓的“黑人家园”。为了争夺南非丰富的自然资源,欧洲殖民者在南非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弱肉强食的闹剧。  
  一、最早到达南非的欧洲人——葡萄牙人  
  南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要从欧洲人的到来说起。说到欧洲人到南非,就不得不提及世界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这一时代是指15世纪末-17世纪由欧洲人发起,以开辟新航线为目的,并最终在地理学上获得重大发现的时代。  
  世界大航海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的贸易需求。15世纪末之前,欧洲已经与中东、南亚和位于远东的中国有相当多的经贸联系。当时从欧洲通往东方中国和印度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也就是传统的“丝绸之路”,它从小亚细亚经黑海、里海、中亚到达印度后再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中国。另外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再经阿拉伯湾和印度洋到印度;另一条是从埃及的亚历山大经西奈半岛,穿过红海、亚丁湾、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和东亚。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了欧洲到亚洲传统的陆路和海路商路。他们对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施加重税,使得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这时,欧洲商人和贵族都迫切希望开通一条能绕过地中海的海上新航线,直达传说中富裕的东方。
第10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2)        
  那时欧洲人对东方物品的需求主要是香料和黄金。欧洲人烹饪牛羊肉时必须要有香料,而且日常起居生活中也离不开香料,因此他们对产自印度尼西亚香料群岛的香料需求量很大。当时欧洲人视黄金和白银为财富的象征,一旦获得黄金和白银就能从亚洲换回各类商品和奢侈品。但欧洲除了德国产银外,其他国家不产或金银产量都很小,那从哪里可以获得真金白银呢?  
  这时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传奇人物,以他在中国17年的经历写成了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对欧洲人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动和巨大的影响。马可·波罗在书中对远东中国富裕程度的描写,引发了许多欧洲人对神秘中国的无限遐想。马可·波罗关于东方印度和中国的神话,成为中世纪欧洲人一个永不疲倦的话题,激起一代又一代欧洲人想要到东方获取财富的野心和梦想。  
  而最早进行海上探索新航线的国家是两个位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1139年,葡萄牙成为欧洲第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由于这个总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资源匮乏,在艾维兹王朝(HouseofAviz)第一位国王若昂一世(JoaoI,1385—1433年在位)在位期间便开始了向外扩张。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了摩洛哥的休达城;1419年占领了大西洋上的马德拉群岛;1432年又占领了亚速尔群岛;到了1455年,葡萄牙船只已能到达非洲的佛得角;1460年葡萄牙船队到达塞拉利昂;1471年葡萄牙船队到达几内亚。1481年若昂二世国王继位(1481—1495年在位,1495年因肾病逝世)。继位后的若昂二世国王继续实现葡萄牙业已制定的庞大航海计划,并成为实施这一伟大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这时期葡萄牙在前往东方的海上探险中出现过三位航海家,他们是卡奥、迪亚士和达伽马。  
  迭戈·卡奥(DiogoCao)是一个出身低贱却顽强不屈的葡萄牙人。1482年底他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从葡萄牙向南前往非洲的航行。在他第一次向南远航时到达了加纳并首次跨越赤道。当时,欧洲人对亚洲的了解要远胜于对非洲的了解,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非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他们天真地认为赤道附近的海水是沸腾的,白人到达那里会变成黑人而且再也变不回白人。然而卡奥却冲破了这一世俗观念,他不仅跨越赤道,而且于第二年即1483年4月抵达刚果河口,并在那里树起了第一个标志葡萄牙人携天主教抵达此地的十字架。卡奥的这次远航给葡萄牙人点燃了向南航行的希望。  
  1486年,卡奥在第二次远洋探险中,进一步到达南纬21°47′位于纳米比亚的克罗斯角(CapeCross),并在那里以葡王约翰一世的名义立下最后一个十字架(他在两次远航中共树立了四个十字架)。然而,在卡奥第二次远航中他却未能同船队平安返回葡萄牙,人们猜测他或许在克罗斯角附近的海上不幸遇难。  
  1487年7月,就在卡奥首次探险五年之后,葡王若昂二世派时年37岁的葡萄牙航海家巴脱洛缪·迪亚士(BartolomeuDias,1450—1500年)率三艘帆船从里斯本出发沿大西洋南下航行。1488年2月,迪亚士一行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南非的莫索尔湾,成为第一位到达南非的欧洲人。  
  这一时期,另一位伟大航海家——意大利人哥伦布(Columbus,1451-1506年)在读了《马克·波罗游记》之后,也产生了前往印度和中国的愿望。为实现到达遥远东方印度的梦想,哥伦布先后向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国王请求资助,帮助其实现从大西洋西航去东方的计划,却被他们一一拒绝。最后,在西班牙国王夫妇的鼎力相助下,哥伦布才得以完成他向西航行的计划。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携带《马克·波罗游记》以及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率领87名水手分乘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帕洛斯港起锚西航。在大西洋上经历了70天的艰苦航程后,他终于在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上的一个小岛并在岛上见到了仍生活在新石器时期后期的土著人。哥伦布以为这些长着东方人面孔的土著人就是他苦苦寻找的印度人,于是称这些人为印第安人。哥伦布此行还到达古巴和海地等地,并于1493年3月16日率领船队顺利返回帕洛斯港。此后,从1492—1502年哥伦布共4次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往返于欧洲和美洲之间。尽管直到哥伦布去世时他还一直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然而他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伟大航海家和地理发现家的不朽地位。
第11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3)        
  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扩大势力和殖民地的范围,都声称对自己新发现的土地拥有主权,双方将官司打到了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那里,请求教皇进行裁决。经教皇从中斡旋并发出敕书,1494年6月7日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双方在佛得角群岛以西约2200公里处(西经40°)自北向南划了一条线,称为“教皇子午线”,线以西新发现的地区所有权归西班牙,线以东地区的所有权归葡萄牙。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地球是圆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以后发现的地区归属权上又发生了争议。1519年9月2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在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资助后,率五艘船队共200余人从西班牙向西航行,于1521年3月16日抵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原想在岛上建立自己的统治,但在与当地居民发生的争执中被杀死。他的同伴则继续航行到达了摩鲁加群岛(即有着“香料群岛”之称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当他的同伴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时,船上仅剩下了18个人。麦哲伦的这次航行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也引起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摩鲁加群岛主权的争执。  
  1592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不得已在撒拉戈萨再度订立新条约,史称《撒拉戈萨条约》,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地球东部殖民活动的界线定在摩鲁加群岛以东17°。根据这两个条约,西班牙几乎占领了整个美洲,尤其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而葡萄牙则占据了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对世界的第一次瓜分。  
  欧洲殖民者对所占殖民地的另一次瓜分是在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对非洲大陆的瓜分。自15世纪末欧洲向南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被葡萄牙人打通之后,从16—19世纪,英、法、葡、荷、意等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涌入非洲并纷纷建立起了各自的殖民地。由于300多年来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在争夺新地盘时经常发生争执,所以在19世纪中叶,欧洲殖民主义国家认为有必要举行会议协商解决有关所占非洲领土的纠纷。在葡萄牙的建议下,1884年11月—1885年2月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VonBismarck)召集了15个国家(德、奥—匈帝国、英、法、荷、葡、意、比利时、  
  丹麦、俄、西班牙、瑞—挪联邦和美国〈美国没有参加会议却签署了协议〉等国),在柏林主持召开了没有任何非洲国家代表参加的、旨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共同签署了《柏林会议总协议》(TheGeneralActoftheBerlinConference)。其中,英、法、葡、德、意和比利时是受益大国。会议期间,各国还就各自在非洲的殖民地划界达成国与国之间的协议。根据协议,法国占据了西非大片土地;英国占据了南部非洲和苏丹、塞拉利昂、加纳、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德国占据了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和多哥四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由国际联盟代管,南非曾一度代管纳米比亚);葡萄牙占据了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几内亚三国;意大利占据了利比亚、索马里的一部分(索马里被意、英、法三国瓜分)和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厄里特利亚);比利时占据了刚果(金)(原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DRC))作为国王的私人采邑(当时称刚果自由国);而刚果(布)(刚果共和国)则成为法国殖民地。到1912年,欧洲列强瓜分并占据了非洲96%的土地。这次会议奠定了今天为人们所熟悉的非洲地缘政治版图的基础。  
  1492年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的消息对葡萄牙人的刺激很大。就在1497年迪亚士到达南非的10年后,葡萄牙国王曼纽尔一世(KingManuelI,1495—1521在位)一上台就命令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VascodaGama,1460—1524)去寻找一条可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  
  1497年7月8日,在距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南两英里的临海小镇达格斯(Tagus),达伽马率领150人登上了四艘轻型多桅帆船。这次他没有沿着以前探险家所走过的海上路线,而是大胆地跨越大西洋,经巴西沿海,西行至非洲大陆西南,然后绕“风暴角”(即后来的好望角),于4个月后的11月25日进入南非的莫塞尔湾。达伽马给它起名为圣普雷兹之泉,也可译为圣普雷兹之春(SpringofStBlaize。Spring既有泉水之意也有春天之意,莫塞尔湾正好有一处泉水,而这里11月又正值春天)。12月1日,达伽马一行与当地科伊人取得了联系。当地原住民友好地吹起了传统的笛子,载歌载舞地欢迎这些远方来的客人。达伽马用玻璃球、带子和红布同科伊人交换鲜肉。在他以后,不同国家的船只途经莫塞尔湾时,都纷纷上岸汲取淡水,并同当地科伊人交易物品。12月6日,在达伽马离开莫塞尔湾之前,他特意在当地南端的最高处树立了一块石碑和一个木制十字架。
第12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4)        
  然后,达伽马一行继续北上,于圣诞节前经过一个名叫“TerradoNatal”的地方(即现在的德班)。接着,船队沿东非海岸航行,到达了赞比西河的河口,并受到当地黑人的热情接待。在这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后,他们前往曼林迪(Malindi,今肯尼亚的一个海边旅游地),并在那里雇佣了一名阿拉伯向导带他们去印度。1498年5月20日,就在达伽马的船队离开里斯本10个月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库特。达伽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开辟从欧洲到印度海上航线的欧洲人。  
  在印度,船队虽然装上了香料和宝石,但一路上不断地遭到当地印度人的反对和追击。当船队匆忙离开印度并最后返回里斯本时,船队只剩下2条船和44个人了。此次航行,达伽马虽然没有带回更多的财富,但他带回的香料却使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其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倍。  
  从印度返航回里斯本后的达伽马受到国王的欢迎与褒奖,对葡王曼纽尔一世而言,能够打通从欧洲前往亚洲的海上通道无疑是一笔无价之宝,以后葡萄牙可以从东方获取更多的财富。1502-1503年,达伽马第二次带队出海远航,这次航行共用了99天,曾到达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1524年达伽马因病逝世于葡萄牙。  
  自从达伽马开通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航线后,葡萄牙人得以独霸这条从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航线长达百年。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百多年来葡萄牙人只是路过南非的好望角,最多不过是在开普敦立起几个表示来过此地的葡文石桩碑,却没有在此永久定居下来。这究其是什么原因呢?后人认为:第一,在近一个世纪探索前往东方海上通道的过程中,葡萄牙人一直将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作为亚欧货运中转地,而没打算在南部非洲再另建中转站。第二,葡萄牙人通商的目的是要与阿拉伯人和亚洲东方人做生意,并不想与南部非洲人做生意。第三,葡萄牙人曾与南非桌湾(南非地名)一带的土著人发生过多次冲突,并对南非沿岸的土著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当时,一位名叫弗朗西斯·阿尔梅达(Franciscod?Almeida)的总督在1510年3月回国途中曾在桌湾上岸,不料手下人与当地科伊人发生冲突,科伊人用自制的毒箭杀死了包括阿尔梅达在内的几名葡萄牙人。第四,葡国船员知道好望角附近经常会有风暴,运气不好就会葬身大海。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葡国商船对南非一直望而生畏,也不想更多地了解这块土地。  
  16世纪下半叶,葡萄牙这个曾经称霸一方的海上强国开始走向衰败。它遭遇了来自三方面的夹击:一是海盗。当葡萄牙商船满载着从东方获得的大量财富就要抵达欧洲家门口时,在西非佛得角群岛附近经常会受到来自法、英、荷等国海盗的袭击。二是西欧各国的觑视。面对葡萄牙人从东方获得的巨大财富,英、法等国商人开始眼红,也打起从香料产地直接进行贸易的主意。最早想要涉足的便是英国人。1580年,英国人弗朗西斯·瑞克(FrancisDrake)在驾船环球探险中到达了“香料群岛”。1591年,英国一些商人派出商船绕过好望角前往印度。三是西班牙对葡萄牙的兼并。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后,不可一世的菲利普二世在与英国海军的一系列战斗中失败,导致其在非洲的势力也日渐衰落。  
  二、荷兰的崛起及荷兰殖民者的到来  
  随着葡萄牙的衰落,当时在西欧又崛起一个新的海上强国——荷兰。荷兰作为中间商在北海与各国进行积极的海上贸易,并通过建造大量远洋船队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运输贸易大国,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当时,荷兰乘世界地理大发现创造的良好环境和契机,先与英国抓住了葡萄牙人对南非不屑一顾的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抢先挤走了葡萄牙人,并垄断这条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贸易通道长达200余年(1619—1824年)。  
  1595年4月,荷兰人简·胡根和冯·林士顿(JanHuyghenandVanLinschoten)首次率船到达非洲几内亚湾,并于1595-1602年间在那里建立了14个与东南亚诸国进行贸易的公司。
第13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5)        
  为避免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1602年3月20日荷兰60家公司又联手组建了一家大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theDutchEastIndiaCompany)。公司从60名董事中选出17人成立了董事会(史称“17绅士”)。董事会管理着公司下属的六个集团,每个集团都拥有自己的船队和雇员。根据尼德兰联合省议会的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可以招纳雇佣兵组建军队和船队、发行货币、与其他国家缔结条约和协议、对所属殖民地进行统治,还可对外宣战或讲和。很快,荷兰东印度公司便成立了远洋船队,每年向海外派出50艘船从事对外贸易和运输。  
  1619年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Badavia,即今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从此,荷兰在海外有了第一个殖民地。随后的近200年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又陆续在亚洲建立了约35个据点。  
  164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赶走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控制了这条欧洲到亚洲的贸易航线。1642年,荷兰最终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称霸海上的第一强国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贸中心,每年往返荷兰与东印度的船只日益增多。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亚洲的这条重要海上通道,垄断了欧洲与香料群岛之间的贸易往来,并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经营来自东印度群岛的香料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  
  虽然17世纪初至中期欧洲一些国家也相继成立了各自的东印度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丹麦东印度公司和瑞典东印度公司,但当时能够垄断欧洲至亚洲海上航线并称霸一方的唯有荷兰东印度公司。  
  由于从荷兰到香料群岛要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单次航行通常需要八九个月,船上缺乏新鲜蔬菜、食品和淡水,因坏血病死亡的船员有时竟可达到全体船员的1/3。为解决前往东方印度航海中的淡水、食品和船只检修等问题,159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西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补给站,并以当时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官——毛里茨·奥兰治亲王的名字命名为毛里求斯岛。但由于该岛鼠害猖獗并偏离主航道,1619年起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酝酿把南非开普敦作为航船的生活补给站。  
  听说荷兰东印度公司需要人带领移民去开普敦建立定居点时,一名32岁名叫简·冯·范里贝克(JanvanRiebeeck)的荷兰人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并最终获得批准。范里贝克生于1619年4月21日。1639年他作为一名低级外科医生曾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公司工作的八年中他曾到过日本和中国,对这些东方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他还去过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岛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后来他因违反公司纪律离开东印度公司。1648年他从亚洲返回欧洲的途中到过开普敦。回到荷兰后他非常想重返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因为在那儿工作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就这样,范里贝克在别人都不愿意远离故土的情况下,承担起率领荷兰欧洲移民去一块“新大陆”探索未知前途的使命。  
  1651年圣诞之夜,范里贝克率领一艘名叫“卓米达里斯”(Drommedaris)的200吨大帆船和另外两艘小船,载着他的妻子玛丽亚和出生仅8个月的儿子以及200多名随行人员离开了荷兰的泰可塞尔港,驶向前途未卜的非洲最南端。船队经过三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在1652年4月6日在开普敦南端的一个海湾登陆。船上约有90名随行人员愿意留下来成为第一批新移民,他们中间不仅有荷兰人、比利时人、德国人,还有包括范里贝克法国裔妻子在内的四名女性。他们将岸边耸立的一座平顶如桌子般的山峰命名为桌山,将毗邻的海湾命名为桌湾。从此在南非这块土地上建立起了欧洲的第一个移民定居点——开普定居点(以后又称开普殖民地,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指派总督)。
第14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6)        
  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任命范里贝克为开普定居点的指挥官,并要求他在开普敦建立一个可容纳80多人的要塞,指导居住在那里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种植蔬菜和果树,为往返于欧亚航线的公司船只提供给养,还要树起一面旗子为来往船只提供航标,并为船只顺利驶入港湾提供引航。  
  初到开普定居点的移民在范里贝克的领导下,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建起了一个名叫“好望要塞”(FortdeGoedeHoope)的定居点。但他们仍面临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种下的第一批蔬菜被大水冲走;许多人在冬天仍不得不住在四面漏雨的木板房和帐蓬里;有些人还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不过经过大家一年的艰苦努力,在第一个冬天结束时,新移民的生活终于有了好转。1653年3月,当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印尼巴达维亚总部派人来看望他们时,范里贝克已经能用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蔬菜款待来宾了。就在这年,范里贝克还从法国、西班牙、巴西、日本、印尼、毛里求斯和马达加斯加等国引进了各种植物和树种。1653年底,他们终于在要塞建成了足以抵御寒冷冬天和较大雨水的坚固房屋。  
  为了使定居点能够自给自足,在范里贝克的要求下,1655年10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终于同意新移民可以通过获得公司颁发的“自由经营证书”成为“自由市民”,也叫“布尔公民”(Trekboers)。他们将不再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而是可以从事各种职业、拥有土地和奴隶等财产的自由市民,但前提是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要卖给东印度公司。根据荷属殖民当局的规定,自由市民只需向东印度公司缴纳5英磅,便可以跑马圈地的方式获得一大片最好的土地(在选好的土地上骑马向四周跑出半小时,所跑范围内的土地便归在跑马人的名下)。1656年5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中一个名叫罗恩德伯思杰(Rondebosje)的人成为开普敦的第一位自由市民。这年10月,又有8—10人与公司解除合同后成为土地拥有者。这些自由市民分成两组在桌山脚下建起了几个私人农场,就连范里贝克本人不久也建起了一个农场,不仅种小麦,还种了许多果树和葡萄。虽然自由市民可以拥有财产,但他们的政治地位仍十分低下,他们无权参与政治决策,只能在其他领域享有很少的发言权。  
  当时生活在开普定居点附近的土著人是科伊人,在要塞周围大约有14个以上的科伊人部落。最初,荷兰新移民与科伊人的交往还算友善,他们之间采取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荷兰人用黄铜线、铜、玻璃珠和酒类与科伊人交换牛羊。但是后来双方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甚至发展到争抢牛羊。而且荷兰人在对待科伊人的态度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如何对待科伊人的问题上,范里贝克与1657年公司总部派来的代表冯·古恩斯(VanGoens)最终达成共识。他们认为有必要与科伊人保持正常交往,但由于他们是未开化和不信基督教的异教徒,因此要建立一些防卫设施以防止他们的突然袭击。如果科伊人对荷兰移民进行抢劫或偷窃,罪犯会被送到桌湾中的罗宾岛去服刑。如果罪犯逃跑了,他的部落将要有人质被扣押直到交出罪犯才能被释放。如果科伊人杀了荷兰移民,必要时要判死刑,但最好由其部落的人执行。这些最初的想法后来被荷兰新移民付诸实施。  
  随着定居点的不断扩大,人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欧洲人大都不愿移民到遥远陌生的非洲;另一方面是当地科伊人不愿给白人干活。为了解决人力严重不足的问题,1657年范里贝克开始向位于印尼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申请从海外引进奴隶。1658年,公司从荷属爪哇和苏门答腊群岛引进了第一批奴隶,以后又从东非、马达加斯加、锡兰(今斯里兰卡)、安哥拉、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非洲其他地方引进了大量的奴隶。根据官方统计:到1795年,开普殖民地的奴隶人数已超过自由市民的人数,达到1?7万人。  
  奴隶是开普定居点中命运最悲惨的人。一般情况下,他们比较愿意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留自己的姓名,还可以获得一些微薄的报酬。有技能的人可以做工匠,子女也可以受到教育,还可以住在公司为他们专设的住宅区里(这些住宅区是开普敦主要妓院所在地,其中有不少白人的私生子在此游荡)。而为自由市民工作的奴隶则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在自由市民的眼中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奴隶唯一的出路就是获得自由成为自由市民,但实现这一希望的机会微乎其微。正是这些奴隶的后代与当地黑人以及白人通婚后形成了现在被称为“有色人种”的“开普有色人”或“开普马来人”。如今他们大约占西开普省50%的人口。特别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东亚人还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第15节:早期的欧洲外来殖民者(7)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开普殖民地的143年中,公司总共派出了20位“指挥官”和后来被称为“总督”的最高领导人。在这些荷兰统治者中值得一提的是西蒙·冯德尔·斯泰尔父子。在1679-1707年的28年中,开普敦定居点在这对父子的领导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西蒙·冯德尔·斯泰尔(SimonVanDerStel)生于1639年10月4日,曾在毛里求斯度过童年,后随家人到达位于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并于1659年回到荷兰继续学业。1679年3月,当得知荷兰东印度公司任命自己为开普定居点的指挥官时,西蒙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1679年5月,西蒙前往当时仍不能自给自足的开普定居点赴任。为了寻找更多更好的土地,西蒙到距离开普定居点50公里之外的斯坦陵布什(Stellenbosch)考查,并鼓励更多的自由市民去那里开荒种地。到1681年,开普殖民地的小麦已有1/5产自那里。此外,他还亲自组织人们到罗宾岛捕鱼。在他的带领下,开普定居点获得了巨大成功,居民们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为来往的船只提供丰富的给养。  
  17世纪中叶,由于法国国内政局持续动荡,大约有35万—200万法国人沦为难民,其中有4万—6万人流入荷兰。1687年秋天,为了减轻日益增多的法国难民对荷兰本土的冲击,西蒙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向难民敞开开普殖民地的大门,允诺向他们提供免费耕地和不必马上付款的农具。作为交换条件,这些法国难民需要与东印度公司签订五年的合同,并宣誓效忠荷兰君主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有大约150位法国难民报了名,18个月后第一批难民抵达目的地,1688—1689年又有几批法国难民陆续抵达。当第一批极度困乏的难民抵达开普殖民地后,他们发现这里的生存状况很糟糕。当时正值冬季来临,天空中经常是细雨夹着狂风,提供给他们的食物是令人生厌的腌肉、饼干和膺嘴豆,住的是用木板勉强搭成的房屋。直到西蒙筹到应急资金,并把这些难民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斯泰伦布什和德肯斯坦后,他们才算定下心来。  
  西蒙是荷兰白人种族至上主义者。在他到来之前,荷兰白人和开普定居点的女奴隶之间可以自由通婚,可到1685年以后他们之间被禁止通婚,除非女奴的父亲是荷兰白人。随着大批法国人的到来,西蒙担心法国人会冲淡殖民地荷兰人的色彩,因为这批人占了所有白人人数的1/4。为了使荷兰人仍能够继续保持多数,西蒙让这些难民与荷兰人混居,一起上教堂,甚至鼓励他们与荷兰人通婚。虽然这些措施遭到了法国人的反对,但效果却是显著的。到了这批难民的第三代,他们几乎已与荷兰人相差无异,没有几个人再会讲法语了。1687-1700年间,总共约有225名法国胡格诺教派难民和一批德国移民来到开普敦加入到布尔人的社会。其中,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到来,对南非的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带来了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利用开普半岛适宜的气候开辟葡萄种植园,为南非的葡萄酒制造业打下了基础。时至今日,南非的开普敦已成为世界十大著名葡萄酒产地之一,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除此之外,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也鼓励人们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并激励了一代代后人。1688年,开普殖民地已有600个农场主。1699年,殖民地总人口已达到1147人(其中男人402人,女人224人,孩子521人)。  
  继西蒙之后,他时年34岁的儿子威尔汉姆·阿德瑞恩·斯泰尔(WhihemAdriaenvanderStel)于1699年从荷兰来到开普殖民地担任新的总督。与其父一样,威尔汉姆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并采取了许多比他父亲更为先进的治理方法。在他执政的8年里,更多的人成为自由市民,殖民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69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和2?8万名雇佣兵的军队。这时荷兰已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海上第一强国,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每年往返于荷兰与东印度的船只日益增多。
第16节:英国殖民者的统治(1)        
  由于来到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欧洲移民人数不断增多。1688-1708年,开普殖民地的人口从573人增至1723人。1711年,殖民地的奴隶人数已远远超过白人“自由市民”的人数。1795年,殖民地已有大约5000名白人和两倍于白人的奴隶。  
  然而随着大不列顛帝国的崛起和日益强大,英国于1795年占领了南非开普殖民地,并控制了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通道,昔日强大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开始走向衰败。1799年12月31日,成立了近200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终于被迫解散。解散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1780—1784年间荷兰与英国之间战争不断;二是荷兰国内对亚洲贸易的需求大为减少,导致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三是1795年英国人来到南非开普殖民地后,在各方面排斥荷兰布尔人,并逐渐控制了开普殖民地。  
  第三节  
  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及  
  布尔人大迁徙始末[1]  
  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和统治  
  1795年拿破仑战争爆发,法国占领了参加反法联盟的荷兰,并宣布成立巴达维亚共和国使其成为法国的附属国。英国因担心法国会从此控制荷属开普殖民地,并威胁到它通往印度殖民地的海上航线,便在流亡英国的原荷兰政府同意下,于1795年6月11日由英国海军上将埃尔芬斯通指挥英国舰队占领了开普半岛另一端的福尔斯湾。强大的英国人竭力排挤布尔人,逐渐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南非开普殖民地”的统治,并于1797年从荷兰人手中最终夺走了南非开普殖民地。  
  1802年,拿破仑在马仑哥战役中获胜,奥地利被迫同法国签订和约,反法联盟瓦解。在此情况下,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署了《亚眠和约》。该和约共有22项条款,其涉及的内容是:英国不得干涉荷兰等国内政,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土地,撤出英国在海外占领的殖民地。为此,英国人不得不将南非开普殖民地重新归还给了荷兰巴达维亚共和国,埃尔芬斯通指挥的英国舰队也不得不撤回英国。  
  不久,英法战事再起。英国人在与法国人的交战中意识到南非开普殖民地在地理、军事和商业方面的重要性,于是精心策划了再次夺回南非开普敦殖民地的行动。1806年1月10日,一支英国舰队直抵南非开普敦,尽管荷兰总督杨森斯率部下顽强抵抗,但在英军的强烈炮火下终于不得不宣布投降,从此英国再度占领了南非开普殖民地。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考虑到南非开普殖民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需要,决定不再将南非开普殖民地交还荷兰,而是以赔款的方式一劳永逸地买下对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控制权。  
  1814年,英国政府在维也纳和会上与荷兰政府签订了条约,在支付荷兰政府600万英镑的赔偿后,将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从此英国人成了南非开普殖民地历史中的新统治者,并掀起了英国人与布尔人、布尔人与南非黑人、英国人与南非黑人之间长达100多年的纷争。  
  战争结束后,当时英国有30多万复员士兵和水手涌入国内劳动力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英国决定向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这些英国海外殖民地进行移民。1819年,英国政府投资5万英镑,制定了让大约1000个英国家庭移居开普殖民地的计划。这是英国政府首次也是最后一次鼓励英国人定居开普殖民地。英国公众对这一计划反应强烈,许多来自中下阶层的人踊跃报名。经英国殖民地事务部的挑选,1819—1820年共有21艘船载着约5000名满怀对新生活向往的移民奔向非洲最南端的开普殖民地。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大量涌入,很快在数量上超过了已经移民100多年的南非荷兰人。  
  二、布尔人大迁徙始末  
  到19世纪初,英属开普殖民地的领土已经涵盖今天西开普、东开普和自由省的部分地区:东部距现在的伊丽莎白港(PortElizabeth)100多英里,东北距现在的布隆方丹(Bloemfontein)120英里,西北距奥兰治河(亦称桔河,TheOrangeRiver)75英里。在这片土地上共划分了四个区域:开普敦、斯泰伦布什(Stellenbosch)、斯瓦伦丹(Swellendam)和格拉夫—雷聂特(Graaff?Reinet)。当时开普殖民地的总人口已达到7?5万人,其中白人2?5万多人,奴隶2?9万多人,还有2万科伊人。
第17节:英国殖民者的统治(2)        
  在英国开普殖民地当局执政的20多年里,适逢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意在将英国所有海外的殖民地变成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生产地。所以,英国开普殖民政权推行了一系列比荷兰统治者更为开明的改革政策,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布尔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例如,英国殖民当局于1825年在开普地区实行以英镑取代荷兰盾的币制改革政策,使不少布尔人手中的荷兰盾损失不菲。英当局规定英语为官方用语和学校教学用语。另外还实行土地改革和废除奴隶制;用严格的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了布尔人传统的自治议会,使他们没有再参政议政的权力;宣布开普殖民地的土地为英国“皇家土地”,而且在此之前,布尔人农场主一直以跑马圈地的方式无偿占有土地,现在却要按土地的好坏程度进行公开拍卖。  
  对布尔人而言,要废除已实行了近200年的奴隶制实在是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因为他们人少,开垦种植不得不依赖黑人和有色人奴隶。另外,在布尔人与科萨人的冲突中,殖民当局也不再保护他们的利益,使他们蒙受了不少损失,可还得照章纳税。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布尔人开始感到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开普殖民地处处受到歧视和限制。他们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这块曾经生活了几代人的土地,到南非内陆去拓展、重建家园。他们认为这次移民行动是对自由的向往,是对他们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再创造,也是他们民族的一次复兴。然而,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南非的黑人部落而言,布尔人的“大迁徙”(TheGreatTrek)使他们从此丧失了自由和土地。“大迁徙”彻底改变了南非的历史,将南非的历史从沿海向内陆延伸。  
  1835—1840年,南非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历史画面:在通往东部和北部方向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约1?2万—1?5万名由布尔人农场主和家人以及奴隶和仆人组成的长长队伍(其中布尔人约6000人,还有超过同等数量的奴隶和仆人)。这些布尔人怀着对英国统者的极大不满,摒弃了位于今东开普省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一带已经生活了几代人的牧场和家园,怀揣着作为精神食粮的《圣经》(布尔人对宗教虔诚而狂热,他们都信奉荷兰新教,对其他宗教采取抵制甚至是仇视的态度),拿着步枪,驾着满载全部家当的牛车,赶着牲口走在前途未卜的崎岖山路上。这次“大迁徙”从1835年底开始到1840年结束,但整个过程却持续了17年,直到1852年英布签署了“沙河协定”,成立布尔人共和国以后才最终结束。迁走的布尔人相当于开普殖民地白人总数的10%。  
  当时的迁徙者(Trekkers)前后组成了6支队伍向内陆进发。这6支队伍的首领是:路易斯·特里查特(LouisTregardt)、汉斯·冯·伦斯伯格(HansVanRensburg)、安德里斯·亨德里克·波特基特(AndriesHendrikPotgieter)、格特·马利兹(GertMaritz)、皮特·雷蒂夫(PietRetief)和彼特·乌易斯(Uys)。  
  1835年底,路易斯·特里查特带领一支约30人的队伍离开了开普殖民地,在跋涉到奥兰治河(OrangeRiver)时遇到了汉斯·冯·伦斯伯格带领的另一支队伍。但由于两支队伍不合,很快便分道扬镳了。特里查特带领的一队去了德兰士瓦内陆高原的索特潘斯堡山(今比勒陀利亚以北地区),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一年,不仅通过与葡萄牙人交换象牙和皮革制品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还在那里建了一所学校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他们原本打算就此长期定居下来,可突如其来的一场痢疾传染病打消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不得不继续向东一直走到莫桑比克的洛伦索—马贵斯(今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然而,包括特里查特夫妇在内的许多人最终还是无法逃脱高烧导致的死亡,整个队伍中只有十几名布尔人幸免于难,他们最终乘船回到了纳塔尔。而由伦斯伯格率领的另一支队伍在向葡萄牙的东非殖民地(今莫桑比克)进发后,从此杳无音信。据传他们全部在1838年死于疾病,也有传说他们全部死于与当地黑人的冲突。   第18节:英国殖民者的统治(3)        
  继路易斯·特里查特之后,由安德里斯·亨德里克·波特基特率领的一支规模更大的队伍也在1835年底离开了开普殖民地。他们沿特里查特走的路线于次年渡过瓦尔河(VaalRiver),来到南非中部的塔巴恩丘地区,并受到巴若龙和巴特翁两个黑人部落的欢迎,原因是这两个部落都受到当地另一个黑人部落马塔贝莱人的侵犯。马塔贝莱人是黑人祖鲁人的支系,是当地一个强大的部落,当时部族的首领是姆兹利卡兹(Mzilikazi)。巴若龙和巴特翁部落都希望新来的白人能帮助他们打败马塔贝莱人。巴特翁的酋长还答应将一块土地卖给迫切得到一块落脚之地的布尔人。马塔贝莱人的首领姆兹利卡兹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生气,一方面担心这些白人会抢走他们的土地,另一方面也害怕这些白人会对他们的生存带来危险。于是,1836年10月16日在布尔人和马塔贝莱人之间爆发了“威格考普之战”(BattleofVegkop)。整个战斗不到半小时便结束了。6000名马塔贝莱人死了430人,布尔人也损失惨重,不仅有人员伤亡,而且100匹马、400头牛和5600只羊也全部被抢走。后来巴若龙部落为他们提供了牛车和食物,才使得布尔人渡过了难关。1837年初,波特基特与由格特·马利兹带领的另一支队伍会合,并于当年11月向马塔贝莱人发动了持续9天的激烈战斗,终于打垮了马塔贝莱人,在后来的奥兰治自由邦(OrangeFreeState)北部定居下来,建立了温堡城(Winberg)。而马塔贝莱人的残余队伍则翻越索特潘斯堡山穿过林波波河进入马绍纳兰(今津巴布韦),从此在那里定居了下来,成为如今的恩德贝莱人。马塔贝莱人的逃走为布尔人向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进发并最终分别建立两个布尔人共和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祖鲁族是班图人恩古尼族(Nguni)的一支。祖鲁人身躯壮硕、脸部宽圆、肤色较暗。部落盛行一夫多妻制,只要有足够的牛作聘礼就可以娶不止一个妻子(南非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因此在祖鲁人家中每个人都有多个兄弟姐妹和母亲。现总统祖马就来自这个民族。  
  祖鲁族的创始人名叫恩克辛库鲁(Nkosinkulu),他于16世纪在南非纳塔尔地区创立了祖鲁部落,以后人们将他的名字作为祖鲁族的名号。祖鲁有“天空”之意,是一个带有宗教意义的尊号,祖鲁王族的传统领袖被人们尊为“伟大的天空”(iZulu)。  
  1837年3月,一支人数众多的布尔人在皮特·雷蒂夫带领下也来到了塔巴恩丘附近的温堡城附近。雷蒂夫原是开普殖民地一个地区的军事司令,后来成为边境地区的农场主发言人。各路布尔人会合后,决定于1837年6月6日建立一个“新荷兰”。经过选举,雷蒂夫当选为“总督”,波特基特当选为总司令,马利兹成为司法部门主管、政策委员会主席和最高行政主席。6月11日,雷蒂夫在斯密特牧师的主持下宣誓就任“总督”。10月14日,雷蒂夫为了率布尔移民在纳塔尔地区定居,亲自前往祖鲁王国(Zululand)与祖鲁王丁干(Dingane)展开谈判。  
  18世纪末,祖鲁部落原本是一个小部落。由于黑人部落之间的矛盾,它被一个叫姆蒂特瓦(Mtetwa)的部落吞并。这个部落的老酋长叫约伯(Jobe),他的几个儿子曾密谋推翻他,但最后未能成  
  功,其中一个儿子被处死,另一个名叫格登瓦纳(Godongwana)  
  儿子逃走后改名为丁吉斯瓦约(Dingiswayo)。1809年老酋长约伯死后,丁吉斯瓦约回到部落杀了已经继承了王位的兄弟而成为酋长。丁吉斯瓦约是个精明强干的人,早年在外流亡的生活使他见多识广并受过一些教育。他率领麾下的勇士们四处征战,不久便征服了周围众多的小部落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部落。这时在他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名叫沙卡的年轻人,这个人骁勇善战,不久便成为丁吉斯瓦约非常器重的人。  
  生于1787年的沙卡是一个部落酋长桑赞嘎纳(Senzangakhona)和一个名叫纳迪(Nandi)的年轻女子的非婚生子。在丁吉斯瓦约的支持下,沙卡在1816年其父亲死后继承了部落酋长职位。沙卡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干,将丁吉斯瓦约的军队发展成一支4万人的军队,并将他们打造成南部非洲最强大的黑人武装。这支军队四处征战,先后兼并了300多个分散的弱小部落,建立了庞大的部落联盟,并在1820年控制了纳塔尔北部广大地区。
第19节:英国殖民者的统治(4)        
  在雷蒂夫与祖鲁王丁干的谈判中,丁干要求雷蒂夫将其被另一个黑人部落偷走的牛夺回来还给祖鲁人,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把图格拉河(Tugela)和乌姆兹夫布河(Umzimvubu)之间的土地让给布尔人居住。对于这个协商结果,布尔人内部产生了分歧。以总司令波特基特为首的一些人拒绝到纳塔尔地区去定居,认为那里离英国人太近。最后,这批人在波特基特的带领下离开大家北上去了德兰士瓦;其余的人在雷蒂夫的带领下,于1838年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纳塔尔地区的布须曼河和布鲁克兰斯一带。他们按照事先与祖鲁王丁干的约定,将被盗走的牛全部要了回来,并于1838年2月4日由雷蒂夫亲自带领70人(包括他的儿子)前往祖鲁王所在地。祖鲁王丁干表面上很爽快地与他们一行正式签订了协议,同意将位于图格拉河和乌姆兹夫布河之间的土地划给布尔人。然而就在2月6日当他们把签好协议放在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想回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正在等待他们的亲人时,丁干却突然提出想要再聚一聚。满怀喜悦的雷蒂夫一行毫无防备,欣然前往祖鲁王居住地。祖鲁王丁干趁机命令武士们将他们全部绑到一个小山上用石头和棍棒打死,雷蒂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和同伴被杀死后才被最后处死。丁干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因为他在与雷蒂夫签署条约后感到后悔,他害怕自己的王国受到威胁,毕竟这些白人打败了马塔贝莱人,而且他们没用武力就要回了自己被相邻部落偷走的牲畜。丁干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消灭这些布尔人。2月17日午夜,约一万名祖鲁大军偷袭了布尔人的临时营地。毫无戒备的布尔人有大约500人被害,许多牛马羊群也被抢走。  
  雷蒂夫事件在整个大迁徙中是一件震撼布尔人的重大事件,它是布尔人在单次事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为了报复祖鲁人,布尔人由闻讯赶来援助的波特基特和彼特·乌易斯率领,兵分两路向祖鲁王居住地前进。4月18日,由彼特·乌易斯带领的队伍在牛水河对岸遭到祖鲁人的埋伏,大约有1000名祖鲁武士阵亡,而13名布尔人也战死彊场,其中包括彼特·乌易斯和前来援救他的儿子。1838年的冬天非常寒冷,疾病开始蔓延。布尔人躲在加固了的临时营地里惶惶不可终日。这时,以前大家之间的积怨开始爆发,由于在牛水河一战中波特基特没有让他的士兵进入山谷而被人们斥责为胆小鬼,于是他愤然带队伍回到了德兰士瓦。  
  1835年,沙卡在今夸祖鲁纳塔尔省境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祖鲁王国(Zululand),其统治下的臣民一度达到50余万人。为了打造一支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所向披靡的王国军队,沙卡规定:部落中的祖鲁男孩长到12岁就要被送到训练营去接受军事训练,16岁成为新兵,18岁成为正式武士,35岁前不准结婚。沙卡的愿望是征服更多的部落,他的雄心是要将祖鲁王国扩展至北起林波波省、南到科萨人居住地(现今东开普省)、西到索托人居住地(今莱索托一带)。1828年,沙卡在其婶婶姆卡芭尼(Mnkabayi)发起的祖鲁上层权力斗争中,被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丁干等人暗算身亡,从此丁干继任了祖鲁王。据说沙卡在被长矛刺中身体时发出一个预言,他说:“我父亲的儿子们,在我死后你们将不会统治这块土地,因为它将被从海上来的白人所统治。”沙卡的这番话不幸在以后祖鲁人与布尔人的“血河之战”和祖鲁人与英国人的“祖鲁战争”中被印证。  
  9月23日,马利兹的病故使布尔人失去了几乎所有领导人。这时,安德烈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Pretorius,也称老比勒陀利乌斯)临危受命承担起拯救布尔人命运的重任。比勒陀利乌斯原是东开普省地区一位受人尊敬的农民,他因在东部边界参与了同科萨族的战斗而闻名。他于11月22日接受邀请加入到布尔人的队伍里,并于11月25日成为布尔人的最高军事统帅。上任后的比勒陀利乌斯立即着手重建队伍。布尔人此时的装备只有64辆牛车、500匹马和900头牛,还有一支包括混血仆人在内的530人队伍。1838年12月3日,他率领队伍前去援助被祖鲁人围困的布尔人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