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的基本过程:维生素A---B12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5:31:40

 

维生素A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是一个具有酯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 1、A2 两种。维生素A1 和A2 结构相似)

  视黄醇可由植物来源的β - 胡萝卜素合成,在体内β - 胡萝卜素-15,15′-双氧酶(双加氧酶)催化下,可将β - 胡萝卜素转变为两分子的视黄醛(ratinal),视黄醛在视黄醛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为视黄醇。故β - 胡萝卜素也称为维生素A 原。

  它是191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台维斯从鳕鱼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中感受弱光的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11 – 顺 –视黄醛组成,与暗视觉有关。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而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植物组织中尚未发现维生素A。人体缺乏维生素A,影响暗适应能力,如儿童发育不良、皮肤干燥、干眼病、夜盲症等。

  正常成人每天的维生素A最低需要量约为3500国际单位(0.3微克维生素A或0.332微克乙酰维生素A相当于1个国际单位),儿童约为2000~2500国际单位。

  CAS No.: 11103-57-4

  维生素A的功能:

  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 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有维护皮肤细胞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肤柔软细嫩,有防皱去皱功效。缺乏维生素A,会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是复杂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它以不同方式几乎影响机体的一切组织细胞。尽管是一种最早发现的维生素,但有关它的生理功能至今尚末完全揭开。就目前的知识而言,维生素A(包括胡萝卜素)最主要是生理功能包括:

  1. 维持视觉

  维生素A可促进视觉细胞内感光色素的形成。全反式视黄醛可以被视黄醛异构酶催化为4-顺式-视黄醛,4-顺-视黄醛可以和视蛋白结合成为视紫红质(rhodopsin)。视紫红质遇光后其中的4-顺-视黄醛变为全反视黄醛,因为构像的变化,引起对视神经的刺激作用,引发视觉。而遇光后的视紫红质不稳定,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全反视黄醛,重新开始整个循环过程。维生素A可调试眼睛适应外界光线的强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的发生,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有助于对多种眼疾(如眼球干燥与结膜炎等的治疗)。维生素A对视力的作用是被最早发现的、也是被了解最多的功能。

  2. 促进生长发育

  与视黄醇对基因的调控有关.视黄醇也具有相当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进糖蛋白的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强壮骨骼,维护头发、牙齿和牙床的健康。

  3. 维持上皮结构的完整与健全

  视黄醇和视黄酸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减弱上皮细胞向鳞片状的分化,增加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数量。因此,维生素A可以调节上皮组织细胞的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黏膜干燥角质化,不易受细菌伤害,有助于对粉刺、脓包、疖疮,皮肤表面溃疡等症的治疗;有助于祛除老年斑;能保持组织或器官表层的健康。缺乏维生素A,会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

  4. 加强免疫能力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能加强对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及寄生虫感染的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对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

  5. 清除自由基

  维生素A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有害的游离基。

  另外,许多研究显示皮肤癌、肺癌、喉癌、膀胱癌和食道癌都跟维生素A的摄取量有关;不过这些研究仍待临床更进一步的证实其可靠性。

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

  维生素A进入消化道后,在胃内几乎不被吸收,在小肠与胆汁酸脂肪分解产物一起被乳化,由肠粘膜吸收。维生素A人体储存量随着年龄递增,至老年期明显低于年轻人,不同性别储存量也不同。维生素A在体内的平均半减期为128~154天,在无维生素A摄入时,每日肝中损失(分解代谢)率约为0.5%。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两类

  一是维生素A原,即各种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菜类、黄色菜类以及水果类,含量较丰富的有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青椒、南瓜等;另一类是来自于动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这一类是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未脱脂奶)及禽蛋中。

影响维生素A吸收的因素:

  1、小肠中的胆汁,是维生素A乳化所必需的。

  2、膳食脂肪,足量脂肪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

  3、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有利于其吸收。

  4、服用矿物油及肠道寄生虫不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

维生素A摄入过量的临床表现

  成人连续几个月每天摄取50000IU以上会引起中毒现象。 幼儿如果在一天内摄取超过18500IU则会引起中毒现象。主要表现: 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质脱钙、骨脆性增加、生长受抑、长骨变粗及 骨关节疼痛;皮肤干燥、发痒、鳞皮、皮疹、脱皮、脱发、指(趾)甲易脆;易激动、疲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无力、坐立不安。食欲降低、腹痛、腹泻、肝脾肿大、黄疸;血液中血红蛋白和钾减少,凝血时间延长,易于出血。

正常需要

  1、对维生素A的建议每日摄取量,就一般成年男性而言,800μg-RE(或2600IU)即可防止不足,女性为700μg-RE(2300IU)。

  2、孕妇需特别注意其安全用量,以免产生畸形儿。怀孕初期,摄取量不建议增加,中后期推荐摄入量为900μg-RE。

  3、哺乳期女性,可额外增加500μg-RE,推荐摄入量为1200μg-RE。

缺乏症

  1、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结膜干燥及干眼病,出现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

  2、粘膜、上皮改变;

  3、生长发育受阻易患呼吸道感染;

  4、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

  5、头发枯干、皮肤粗糙、毛囊角化,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

  CAS 编号:68-26-8

英文说明

  Definition

  Vitamin A is a fat-soluble vitamin.

  Alternative Names

  Retinol; Carotenoids

  Function

  Vitamin A helps form and maintain healthy teeth, skeletal and soft tissue, mucous membranes, and skin. It is also known as retinol because it produces the pigments in the retina of the eye.

  Vitamin A promotes good vision, especially in low light. It may also be need for reproduction and breast feeding.

  Retinol is an active type of vitamin A. It is found in animal liver, whole milk, and some fortified foods.

  Carotenoids are dark colored dyes found in plant foods that can turn into a form of vitamin A. One such carotenoid is beta-carotene. Beta-carotene is an antioxidant. Antioxidants protect cells from damage caused by unstable substances called free radicals. Free radicals are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certain chronic diseases and play a role in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es seen in aging.

  Food Sources

  Vitamin A comes from animal sources, such as eggs, meat, milk, cheese, cream, liver, kidney, cod, and halibut fish oil. However, all of these sources -- except for skim milk that has been fortified with Vitamin A -- are high in saturated fat and cholesterol.

  Retinol is an active type of vitamin A. It is found in animal liver, whole milk, and some fortified foods.

  Sources of beta-carotene are carrots, pumpkin, sweet potatoes, winter squashes, cantaloupe, pink grapefruit, apricots, broccoli, spinach, and most dark green, leafy vegetables. The more intense the color of a fruit or vegetable, the higher the beta-carotene content. These vegetable sources of beta-carotene are free of fat and cholesterol.

  Side Effects

  If you don't get enough vitamin A, you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ision problems.

  If you get too much vitamin A,you can become sick. Large doses of vitamin A can also cause birth defects. Acute vitamin A poisoning usually occurs when an adult takes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IU. Symptoms of chronic vitamin A poisoning may occur in adults who regularly take more than 25,000 IU a day. Babies and children are more sensitive and can become sick after taking smaller doses of vitamin A or vitamin A-containing products such as retinol (found in skin creams).

  See Hypervitaminosis A.

  Increased amounts of beta-carotene can turn the color of skin to yellow or orange. The skin color returns to normal once the increased intake of beta-carotene is reduced.

  Recommendation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daily requirement of essential vitamins is to eat a balanced diet that contains a variety of foods from the food guide pyramid.

  Th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at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Infants

  0-6 months: 400 micrograms per day (mcg/day)

  7-12 months: 500 mcg/day

  Children

  1-3 years: 300 mcg/day

  4-8 years: 400 mcg/day

  9-13 years: 600 mcg/day

  Adolescents and Adults

  Males age 14 and older: 900 mcg/day

  Females age 14 and older: 700 mcg/day

  Women who are pregnant or producing breast milk (lactating) need higher amounts. Ask your doctor what dose is best for you.

  译文(yujunwu2525译)

  定义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替代名称

  视黄醇,类胡萝卜素

  功能

  维生素A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健康的牙齿,骨骼和软组织,粘膜和皮肤。它也被称为维生素A ,因为它生产的色素在视网膜的眼睛。

  维生素A促进良好视力,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这也可能是需要复制和母乳喂养。

  视黄醇是一个积极的类型的维生素A ,发现在动物肝脏,牛奶,酸奶酪和一些强化食品。

  类胡萝卜素是黑暗色染料植物食品中发现,可以变成一种形式,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是这样一个β -胡萝卜素。 β -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免受损坏所造成的不稳定物质称为自由基。自由基被认为有助于某些慢性疾病和发挥作用的变性过程中出现老化。

  食物来源

  维生素A来自动物的来源,如鸡蛋,肉类,牛奶,奶酪,奶油,肝脏,肾脏,鳕鱼,大比目鱼和鱼油。然而,所有这些来源-除了脱脂牛奶已强化维生素A -高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视黄醇是一个积极的类型的维生素A ,发现在动物肝脏,牛奶,酸奶酪和一些强化食品。

  来源的β -胡萝卜素是胡萝卜,南瓜,红薯,冬季瓜类,香瓜,粉红葡萄柚,杏,椰菜,菠菜,和最暗绿色,叶类蔬菜。在更加激烈的颜色的水果或蔬菜,较高的β -胡萝卜素含量。这些蔬菜来源的β -胡萝卜素是免费的脂肪和胆固醇。

  副作用

  如果你没有得到足够的维生素A ,你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和视力问题。

  如果你摄入过多维生素A,你可能会生病。大剂量维生素A也可导致出生缺陷。急性维生素A中毒通常发生在成年人需要几十万国际单位。成人若经常超过2.5万国际单位/每天,可能会出现慢性维生素A中毒症状,婴儿和儿童容易产生此种情况,往往小剂量的维生素A或维生素A的产品如视黄醇(面霜中含有)就能引起 。

  维生素过多综合症:

  增加了大量的β -胡萝卜素可以把皮肤的颜色为黄色或橙色。一旦增加摄入β -胡萝卜素是减少了。能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建议:

  最好的方式获得每日所需的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均衡饮食,其中包含了各种食品的食物指南金字塔。

  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在医学研究所提出以下建议:

  婴幼儿

  0-6个月: 400微克每天(微克/天)

  7-12个月: 500微克/天

  孩子们

  1-3年: 300微克/天

  4-8年: 400微克/天

  9-13岁: 600微克/天

  青少年和成年人

  男性14岁及以上: 900微克/天

  女性14岁及以上: 700微克/天

  谁是妇女怀孕或生产母乳(哺乳期)需要更高的数额。询问您的医生什么剂量最适合您。

  维生素A发现历史

  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继在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1913年,美国台维斯等4位科学家发现,鱼肝油可以治愈干眼病。并从鱼肝油中提纯出一种黄色粘稠液体。

  1920年英国科学家曼俄特将其正式命名为维生素A。国际上正式将维生素A看作营养上的必须因素,缺乏后会导致夜盲症。

维生素A对人体的作用

  [1]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视力、生长、上皮组织及骨骼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必需的。而且对于准妈妈来说,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怀孕前增加了近25%,妊娠早期母血中维生素A的浓度下降,晚期上升,临产时降低,产后又重新上升,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对于准妈妈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由于大剂量的维生素A对人体具有毒性,且维生素A都能够顺利地通过胎盘屏障因而,准妈妈补充维生素A时剂量不能过大,大量的维生素A不仅对母体不利,也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准妈妈来说,维生素A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倦睡、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慢性维生素A过多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发、唇干裂、皮肤瘙痒或低热等。

  对于腹中的小宝宝来说,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大量使用维生素A,胎儿会按器官形成的顺,发生无脑、眼缺陷、腭裂、脊柱裂、肢体缺陷等畸形。准妈妈大量服用可致胎儿泌尿道畸形以及发生先天性白内障。

  鉴于大量维生素A会给准妈妈及胎儿造成毒性作用,一般认为,在使用维生素A补充剂时,其使用剂量不要高于RDA(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1.5倍即4000IU。但目前有较多的孕期保健品都添加了维生素A,累加后可能造成对准妈妈及胎儿的不利,因而,建议准妈妈可以选用β-胡萝卜素来代替维生素A。

  与维生素A一样,β-胡萝卜素也能顺利地通过胎盘屏障,并在人体肝脏与肠壁中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能转变成维生素A,具有与维生素A同样的生理作用。由于体内β-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的转变受到多种因素的灵活调空,不会过多地生成维生素A,因而,β-胡萝卜素没有维生素A醇的潜在毒性。虽然,很大剂量的β-胡萝卜素可以造成β-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皮肤黄染,但只要停用β-胡萝卜素即可,对人体没有毒性作用。相对维生素A而言,β-胡萝卜素要安全得多。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粘性强的多糖类物质,它合成时需要大量维生素A的参与。维生素A不足,自然导致硫酸软骨素合成下降,皮肤的健康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不论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皮肤老化还是正常生理进程中的皮肤老化,都和硫酸软骨素合成能力减弱有关,所以,维生素A缺乏可加速皮肤老化。

  维生素A还是丘脑、脑垂体等重要内分泌激素的营养成分。当其不足时,不能卵巢发出正常的分泌激素的指令,致使卵巢功能低下,男性激素相对增加,皮肤容易长粉刺,影响皮肤的美观。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英文名称:Vitamin C ,Ascorbic Acid

化学性质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2u

  CAS号:50-81-7

  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组成:维生素C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

  熔点:190 - 192℃

  沸点:(无)

  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

  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吸收与代谢

  推荐摄入量:每日60毫克

  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缺乏症状:坏血病

  过量症状:腹泻

  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一般动物都可以利用体内葡萄糖代谢途径来合成维生素C。但人类、猿猴、天竺鼠及一些鸟类、鱼类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需通过食物来供应身体所需。因此,维生素C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与代谢过程,自有其一套以下做一简要介绍。

  ?影响维生素C吸收率的因素。

  维生素C在人体的吸收率是与摄取量有关,当摄取量在30-180MG时,吸收率可达70%-90%;然而当摄取量为1500MG时,吸收率降到50%;当摄取量达到6000 MG时,吸收率则只有16%。

  吸收率除了受到摄取量影响外,也会受到发烧、压力、长期注射抗菌素生素或皮质激素等影响而降低。

  ?维生素C的吸收。

  吃入的维生素C通常在小肠上方(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被吸收,而仅有少量被胃吸收,同时口中的黏膜也吸收少许。未吸收的维生素C 会直接转送到大肠中,无论转送到大肠中的维生素C的量有多少,都会被肠内微生物分解成气体物质,无任何作用,所以身体的吸收率固定时,多摄取就等于多浪费。

  小肠的吸收率视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也因饭后和空腹而有所不同,因个人摄取的差异也有不同。

  就以摄取1000MG的维生素C来看,空腹的吸收率约30%,而餐后的吸收外资率可达50%。

  根据吸收率的大小,维生素C较有效的摄取,以一日三次、餐后马上摄取为佳,而且这样也可预防因高剂量的维生素C所带来的副作用。

  ?维生素C的代谢。

  维生素C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转换方式,目前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维生素C最后的代谢物是由尿液排出。如果尿中的维生素C的浓度过高时,可让尿液中酸碱度降低,防止细菌孳生,所以有避免尿道感染的作用。

  草酸是维生素C的其中一个代谢产物,它的排出量因人而异,平均一天有16-64MG的草酸由尿中排出。一般人担心过多的草酸会造成结石,其实身体中草酸的含量,除一部分由维生素C代谢而来外,其余大部分是直接从食物中摄取,或是由氨基酸类食物代谢所产生。

  由实验得知,即便是摄取高量的维生素C,尿中草酸量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因此无须担心维生素C带来结石的问题。

  维生素C经由肾脏排泄,所以肾脏具有调节维生素C排泄率的功能。当组织中维生素C达饱和量时,排泄量会增多;当组织含量不足时,排泄量则减少。

  ?人体中维生素C的存量。

  从小肠上方被吸收的维生素C,经由门静脉、肝静脉输送至血液中,并转移至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当人吃入维生素C之后,脑下垂体、肾脏的维生素C浓度最高,其次是眼球、脑、肝脏、脾脏等部位。当体内维生素C总储存量小于300毫克时,就有发生坏血病的危险,人体最大的储存量为2000毫克。

  ?维生素C如何被破坏。

  现代人少不了的维生素C是相当脆弱的维生素,遇水、热、光、氧、烟就会被破坏。加热烹调处理、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每抽一根烟就会消耗体内25毫克的维生素C。一天抽烟20根的人,将会消耗1-2。5公克的维生素C,同时血液中的维生素C浓度也会降低,维生素C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不管维生素C存在于体外或体内,它都容易被破坏,不过就算大量摄取也无害,但不能一下子摄取过多,因为大量摄取后不见得人会全部被吸收,最后的结果还是被排出体外。最佳方法就是将时间间隔开来,分段使用,这样才能提升维生素C的体内吸收率。

  抽烟的人每餐餐后都需服用维生素C保健辅助食品,当季的蔬菜或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别忘了多摄取。

药物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过量表现

  1、短期内服用VC补充品过量,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

  2、长期服用过量VC补充品,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

  3、小儿生长时期过量服用,容易产生骨骼疾病。

  4、一次性摄入VC2500-5000毫克以上时,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出现溶血等危重现象。

  (以上问题,是指传统的酸性维生素C。如果是无酸的维生素C,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近期,奥地利科学家告诫说,滥用维生素C会削弱人体免疫力。

  维也纳大学医学化学研究所的戈尔登贝格教授日前对新闻界说,研究证明维生素C在人体结缔组织蛋白和诸如肾上腺素一类神经传递介质的组成中作用不可低估。人体在受到传染或有其它炎症时,对维生素C的需要也有所增加,但是在大剂量使用维生素时一定要十分谨慎。

  戈尔登贝格教授警告说,将维生素服用剂量提高到一天多次,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白细胞周围的维生素C过多,不仅妨碍白细胞摧毁病菌,而且还会使病菌和癌细胞得到保护。过量的维生素C不但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反而会使其受到削弱。戈尔登贝格教授特别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象吃糖豆那样,随意服用维生素C。

  但是多吃橙子、辣椒、西红柿或土豆这类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则不用担心会有维生素C服用过量的问题。

  同时,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滥用维生素C可能会加快动脉硬化。

缺乏表现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发生动脉硬化。因为VC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6.贫血。因为VC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

   8.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琉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9.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次过程需要VC的参与。

  进入人体的维生素C很快分布于个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生素C库为1500毫克。多余的大部分随尿排出,少部分随大便、汗及呼吸道排出。但是在感染情况下,人体所需的为平时的20---40倍之多,而且所有的药物都会破坏体内的VC。所以在人体有状态的情况下补充VC是非常有益的。美国著名营养学家戴维斯问过对营养学有研究的医生,是否应将VC当作家中常备药品,以便任何疾病初期都可以服用。大多数医生都说:“当然比任何阿司匹林安全多了”,第一次使用足够的量比连续使用小剂量有更好的效果。

维生素C防病作用

  一项调查表明,每天稍增加一些水果与蔬菜的摄入,就可能起到防病作用。

  维生素C可能对若干慢性疾病有保护作用。然而,从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来看,维生素C与心血管病或癌症的关系,并非始终如一。为了评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与所有原因(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Khaw等,对19496名45~79岁成人,进行了4年的前瞻性调查。(Lancet 2001,357∶657)

  纳入的研究对象填写一份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并接受身体检查。研究者随访4年,追踪死亡原因。这些人按性别特异的血浆维生素C5分位值加以划分。研究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维生素C与其它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浓度,与男女两性所有原因(包括心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位于维生素C最高5分位组的死亡危险,为最低5分位组的一半(P< 0.0001)。整个维生素C浓度分布,与死亡率连续相关。血浆维生素C浓度每上升20μmol/L(约相当于每天增加水果或蔬菜摄入量50克),所有原因死亡危险下降约20%(P< 0.0001),且不受年龄、收缩压、血胆固醇、吸烟习惯、糖尿病和补充剂应用等的影响。在男性中,维生素C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女性则不然。

维生素C与癌症

  全世界专家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每天吃新鲜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

  在美国,30年代胃癌在死亡病因中占和一位,近年来胃癌下降到第七位,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超常的健康趋势并不是归功于任何医疗措施,事实上是由于食物有了冰箱冷藏,加以空运发达,人们能够吃到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吃盐腌或渍的食物相对的减少的缘故。日本北部胃癌发病率绍终很高,那里人们喜欢用盐腌渍的食品,喜欢大酱、腌菜和咸鱼。虽有冰箱,但饮食习惯没有改变。另外,伊朗部分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没有什么其他解释,只是因为人们营养太差,能进的水果与蔬菜很少,维生素C摄入量严重不足。专家们早已证明维生素A与肺癌的密切关系,现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水平降低,对肺癌有着更为重要的联系。此外,多项研究分别证实,摄入维生素C不足,与子宫颈癌、直肠癌的多发,均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盐腌、渍和熏制食品含亚硝酸盐(咸肉、香肠之类也一样),亚硝酸盐与胺在胃中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不少亚硝酸盐也来自新鲜食物,它们开始是以硝酸盐形式存在,那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唾液中的细菌使自然硝酸盐变成一回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亚硝酸盐会合成亚硝胺。这些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在你胃中进行除非你吃了含维生素C的食物。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将亚硝酸物与胺放在一起,同时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形成。

  动物实验显示:小鼠喂以亚硝酸盐和胺后得了肿瘤,而在食物内加入维生素C,显示出肿瘤被抑制。这是因为亚硝酸物首先与维生素C反应,导致没有足够的亚硝酸物与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在进食的时间时里,维生素C与亚硝酸物反应最佳,因为这时胃的酸度正好发挥维生素C催化剂作用。上述情况同样发生在胃里,蔬菜中虽天然地含有亚硝酸盐,但同时也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因此,你不必为食用蔬菜担心,问题是要注意蔬菜的保存和烹调,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临床研究发现,各类晚期癌症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30克,能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制造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癌的淋巴细胞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但大量的维生素C有使吞噬细胞降低吞噬能力的作用)。英国科学家们也观察到,人们白细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年龄成反比。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也许,这也是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差、癌症易于在老年人向上发生的因素之一)。若给老年人每天补充维生素C80毫克,9个月之后,其白细胞维生素C含量可恢复到年轻人水平。还有人认为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的高低,与老年人的寿命长短成正比例。一美国医生说,他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寿命长。虽说这类研究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佐证,但癌症患者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无一例外都很低。两者联系起来考察,无疑向我们提示着维生素C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专家们认为维生素C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某些化学物质氧化为致癌物;能阻断致癌物的活化;英国的研究人员测定补充维生素C(1000毫克,每日4次,为期一周)前后受试者胃液中诱变剂的活力,发现补充后活力降低近半。

发现历史

  坏血病,是几百年前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类对它发生的原因不了解,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类才确定它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在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们远离陆地,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长期困战的陆军士兵中、长期缺乏食物的社区、被围困的城市、监狱犯人和劳工营中。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坏血病病例。

  坏血病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四肢无力,精神消退,烦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惫,皮肤红肿。病人觉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然后他的脸部肿胀,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口臭。皮肤下大片出血(看来像是严重的打伤)。最后是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骨折,肝肾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员因坏血病死亡的灾难不可枚举,因为他们在航行时的食物是面饼、鱼和咸肉,含有很少的维生素C。

  1497年7月9日1498年5月30日,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他的160个船员中,有100多人死于坏血病。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536年法国探险家Jacques Cartier在发现圣劳伦斯河之后,溯流而上抵达魁北克过冬。探险队中24人死于坏血病,其它多人也都病重。有一位印第安人教他们饮用一种arbor vitae(Thuja occidentalis)树叶泡的茶,就治好了这些人。后来发现这种树的叶子里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荷南·科尔蒂斯将军,在1536年占领下加州Baja California后,因为水手多数患坏血病而回师,以致没有继续侵占加州本部。1577年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漂流在马尾藻海海面上,发现时所有的船员都死于坏血病。

  相对于在15世纪中国明朝的郑和多次率领下西洋的事迹记载,并无发现有大量船员因长期航行而染上坏血病而死,这与当时郑和船队带备蔬菜和水果有关,亦可见蔬菜和水果内的物质(后来发现是维生素C)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它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水手的生命。

  1740年冬,英国海军上将George Anson率领961水手乘6艘船远征。1741年6月抵达Juan Fernandez岛时只剩下335人,半数以上的船员死于坏血病。当时海军上将John Hawkins发现长期航海时海员发生坏血病的机会和只吃干粮的时间成正比例。如果他们能够吃到新鲜食物,包柑橘类水果,就会迅速复原。因为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在船上最难保存的食物,所以英国海军致力研究发展其代用品。

  1747年英国海军医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这个现在很著名的实验,12个严重的坏血病海员,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药物是当时传说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药方。两个病人每天吃两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另两人喝苹果汁,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或是一些其它当时人认为可治坏血病的药物。6天之后,只有吃柑橘水果的两人好转,其它人病情依然。Lind继续研究,1753年出版了《坏血病大全》(A Treatise on Scurvy)一书。

  英国的著名探险家库克船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坏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间三次远航太平洋,他的船员有些生病,但是没有一人丧生于坏血病。而他同时许多其它探险船队中,坏血病依然猖獗。库克防治坏血病的贡献,使得伦敦皇家学会选他为会员,并授予他Coply奖章。每次航行靠岸时,库克都命令船员上岸购买水果蔬菜及绿色植物来补充营养。有一次他在旗舰Endeavour上带了7860磅的德国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两磅的供给。酸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虽然在Hawkins上将之后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柠檬汁代替柑橘类水果,可以防治坏血病,但是柠檬汁价格贵,贮藏不易,船长和船公司都觉得宁信其无,可以不用就不用。对柠檬汁的效果,公众也是存疑,在医学界也是争议不断。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轻,他的实验结果也湮没无闻。但是另一位英国医生Gilbert Blane相信Lind的结果,1795年Blane因为是英王御医而被任命为英国海军医疗委员会委员,由于他的努力,英国海军部才通令每个海军官兵每天都必须饮用3/4盎斯柠檬汁。1796年英国海军中坏血病病例大幅降低。英国海军战力倍增,在1797年击败西班牙舰队,缔造了大英日不落帝国。

  虽然英国海军部采用了柠檬汁,商业部却自行其是,因而坏血病在英国商船上仍然猖獗不止。70年之后,英国商业部在1865年才规定商船上的海员也必须每天服用柠檬汁。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07年Axel Holst 和Theodor Frolich发表使用天竺鼠做坏血病实验的论文。他们观察到老鼠和其它的动物都不会生坏血病,只有天竺鼠和人类相似,在禁绝新鲜蔬果后会产生坏血病。这是为什么现代的医药研究一定要用天竺鼠做实验,所得的结果才能推引到人类的疾病上。我们现在知道天竺鼠和灵长类(包括人类)都不能自己制造维他命C,其它的动物都能在肝脏或肾脏中制造维他命C。人类大多数的疾病,都很少见于其它动物。动物受伤和疾病之后都可以很快地自行复原,只有人类因为不能自行生产维他命C而需要医生的专业服务。

  1912年,波兰裔美国科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综合了以往的试验结果,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他认定自然食物中有四种物质可以防治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和佝偻病。这些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因为拉丁文中的vita意思是生命。冯克以为这些物质都含有氮或胺基,所以加上胺素Amine的结尾。后来发现有些物质并不含氮,所以改称为Vitamin,中文称为维生素或维他命,四种物质分别被称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中文分别称为维生素甲,维生素乙,维生素丙,和维生素丁。后来发现的就依英文字母顺序一直排到维生素K。维生素B里面又发现有许多不同成份,就有了维生素B1,B2,B3,B6及B12等名称。

  1920-1930年代,有机化学家群起研究维他命,试探在食物中分析维他命并决定它们的化学成份。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gyi在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的实验室中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他命C。他也因为维生素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28年他发表论文,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称之为Hexuronic acid。1929年他到美国Rochester, Minnesota的Mayo医院做研究,附近的屠宰场免费供给他大量的牛副肾,他从中分离出25克的维他命C。他将一半提炼出纯粹的维他命C送给英国的醣类化学家Walter H. Haworth进行分析工作。可是那时技术尚不成熟,Haworth没有能决定维他命C的结构。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发现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维他命C。他成功地从中分离出1公斤纯粹的Hexuronic acid,并再送一批给Haworth继续分析。1932年美国匹兹堡的化学家Charles King从Szent-Gyorgyi的学生Joe Svirbely知道他鉴定Hexuronic acid就是维他命C,就抢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这个结果。但是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还是颁给Szent-Gyorgyi,因为他对维他命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Haworth决定了维他命C的正确化学构造。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维他命C,而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Szent- Gyorgyi和Haworth最后决定将维他命C命名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1933年瑞士化学家Tadeus Reichstein发明了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此法是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 然后再用氯及氢氧化钠氧化成为二丙酮古洛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 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机溶液中,经过酸的催化剂重组成为维生素C。这个方法的专利权在1934年被罗氏公司购得,成为50余年来工业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罗氏公司也因此独占了维生素C的市场。

  1948年美国东部流行非典型肺炎,1949年全世界流行小儿麻痹症,各国各地医师束手无策,只能隔离病人,防止传染。美国南卡洛林纳州的Fred R. Klenner医师用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愈了许多这两种病人。Klenner发现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治疗所有病毒感染的疾病,如肝炎,脑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许多其它急性和慢性的病症。他的经验和许多其它使用维生素治病的报告都被医药界忽略。医药界追求的是高利润的专利药物及疫苗,没有专利权的维生素都受到排斥和压制。

  1959年美国生化学家J. J. Burns发现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会得坏血病,是因为他们的肝脏中缺乏一种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它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的四种必要酶之一。因此人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才能推持健康。其它的哺乳动物都在肝脏中自行制造维生素C,两栖动物及鱼类则在肾脏中制造维生素C。许多人类特有的疾病,如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肝炎,心脏病及癌症,在动物中都少见,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人体不能自行制造维生素而产生的。

  197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出版<维生素C治感冒>(Vitamin C and Common Cold)一书。提出高剂量(远远超过0)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虽然医药界激烈反对他的论点,但是鲍林的研究的确引起了学术界对应用超过RDA剂量维生素C的重视,带动了世界各地大量的同类研究。这本书畅销美国,民众抢购维生素C以致造成世界性缺货。奇怪的是1970年之后,美国人因心脏病死亡率显着下降,而同样是开发国家的西欧人和日本人的心脏病死亡率却持平。许多人认为这是维生素C预防心脏病的有力佐证。

  1976年纽约星期六晚邮的主编卡增兹Norman Cousins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疾病的解剖》(Anatomy of an Illness)一文。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绝少刊登外行人的文章。在此文中卡增兹详述他在1964年与非常痛苦的关节性脊椎炎搏斗的经验。他观看喜剧电影,大笑10分钟后得到两小时无痛的安眠,这样他就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等止痛剂。他又坚持每天静脉注射25克维生素C来修复他的关节和联结组织。不久他就恢复到可以回星期六晚邮上班工作。此文震动美国医界,三千多位医师写信给卡增兹,支持他的论点。

  1979年Ewan Cameron医师和鲍林出版《癌症和维生素》(Cancer and Vitamin C)一书。提出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癌症患者及治疗一些癌症,再度挑起医药界激烈的反对。美国国家卫生院NIH特别商请著名的Mayo医院的癌症医师C. G. Moertel做两次双盲实验证明高剂量维生素C不能治疗癌症。但是两次实验的过程有许多问题,其结果并没有平息维生素C治疗癌症的争议。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 “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减低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此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 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这项专利的国际使用权于1985年出售给瑞士罗氏公司,是当时中国对外技术转让中最大的项目。罗氏得到了专利但是并不使用,仍然沿用旧有的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它的目的是要防止其它外国公司使用新法与其竞争。这项专利在中国的国内使用权并没有卖断给罗氏公司,到了1990初期中国国内成立了26家药厂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 C。

  1981年凯斯卡特Robert Cathcart医师发现用腹泻测定人体的维生素C饱和量的方法。口服过量维生素C会产生腹泻。腹泻显示人体所有器官的维生素C到达饱和。正常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是每天4-15克。有病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大幅增加,病情越严重,维生素C饱和量越高,甚至可以高到每天200克。每天口服略低于饱和量的维生素C,是治疗各种感染疾病的验方。凯斯卡特医师用饱和量维生素C的方法,成功治愈7000综感冒、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急性单核血球病(昏睡症Acute Mononucleosis)、急性肝炎、干草热、气喘病、外伤Trauma、手术创伤、烧伤、背痛、关节炎、猩红热、泡疹、带状泡疹等症。这个方法解决了60年来使用维生素C治病的争议,就是维生素C治病的剂量问题。以前许多实验显示维生素C无效,是因为剂量没有达到维生素C饱和量的原故。

  1990年代大众也体认到西方医药的限制和缺陷,而寻求另类医药(Alternative Medicine)。中医、中药、传统草药、针灸、喻咖等渐渐流行,各种维生素销量也都大幅增加。国际几家大维生素生产商为了长期垄断维生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曾违反市场竞争规则,达成秘密的价格联盟,划分市场范围,以期控制市场价格。维生素C的三大药厂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形成维生素C垄断集团,维生素C价格从1973年的4美元每千克提高到1994年的18美元每千克。

  在维生素C的国际高价的引诱之下,中国的许多药厂纷纷采用二步发酵法试图打入国际市场。1996年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就为打击中国药厂开始降价竞争,每个月降价10%。到1997年时维生素C价格跌到4美元每千克,迫使中国的26家维生素C药厂关闭了22家,只剩下四巨头东北制药、石药维生药业、华药维尔康药业和江苏江山药业苦撑。到2002年,价格跌到谷底2.3美元。有趣的事是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自食恶果,不堪亏损而全部倒闭或解体,武田制药的维生素C厂卖给巴斯夫并且停产,罗氏公司的维生素C厂卖给荷兰的DSM。

  1992年Mathias Rath医师和鲍林发表《根绝心脏病宣言》(Call to Abolish Heart Diseases),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病症。他们并且推广治疗心脏病的鲍林药方(Pauling Recipe),其中的成分是维生素C与两种氨基酸赖氨酸和脯氨酸。他们认为这三种化合物同服可以防止及清除冠状动脉的阻塞。

  1994年十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DSHEA)明定民众有权利贩卖和选用各种营养添加剂,政府不得禁止或干涉。此法案的起因是美国的医药集团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游说国会,促请通过法令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的药品。一旦维生素成为处方药,民众不准随意购买,药厂就可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但是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国会为民意所驱,反而无异议通过DSHEA法案,保障民众服用营养剂的权利。

  医药集团在美国的挫败促使他们改弦更张,试图在联合国的营养管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架构下控制维生素药物的销售管道。营养管理委员会是德国药厂控制下的组织,从1996年就设法通过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药品的议案。此议案如果通过,世界各国(包括美国)都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Rath医师每年趁Codex Alimentarius在德国开会期间,都号召群众在会场前游行示威,反对此议案。致使此案迄今仍未能通过。

  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小组控诉获胜,令当时世界最有实力的维生素厂商自食苦果,为他们的价格操纵行为支付了9.9亿美元的罚金。由于世界上最大的9家维生素生产企业操纵维生素C的销售价格,涉案金额高达50亿美元,不但增加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大用户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司法部指控瑞士罗氏公司是价格卡特尔的始作俑者,对其罚款5亿美元,德国BASF被罚2.25亿美元,其它被罚款者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维生素生产企业。罗氏公司最高级主管承认罪行并进入美国监狱服刑。2001年11月,欧盟也对上述维生素制造商处以高达8.55亿欧元的罚款,其中罗氏公司为4.62亿欧元,BASF为2.96亿欧元。

  2000年全球维生素C的产量为8万吨,2001年猛增到10万吨,而这两年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在8.5万吨左右徘徊,突出的供需矛盾是2001年国际维生素C原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根本原因,期间维生素C原料每公斤的市场价最低曾降到每公斤2.3美元。2002年初,随着国际两大巨头罗氏公司以及德国巴斯夫的战略调整,罗氏公司将维生素C业务出售给荷兰的DSM,巴斯夫收购日本武田的维生素C生产线并停止生产。国外企业的产量减少,中国出口的维生素C占了世界市场的80%。

  2001年中国政府维他命C为协调低价无序竞争局面,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牵头下,包括四巨头在内的国内维他命C企业召开了一次行业会议,讨论发展问题,以及协商各自的出口量,并且后来形成了每年的例会。2002 年5 月1 日开始,维他命C被列为海关审价、商会预核签章的管制出口商品。

  2002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危机时,赖斯Rath医师在香港和新加坡刊登巨幅广告,忠告华人大众非典不是绝症,是可以用维生素C治疗的。非典的阴霾引起亚洲的维生素C抢购风潮,维生素C价格飙到16美元每千克。在非典流行时期,上海罗氏公司生产的“力度伸维C泡腾片”被抢购一空,除国内生产线连续运转生产外,还从阿根廷紧急调运10万盒100万支“力度伸”,法国、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的“力度伸”生产基地也全部三班轮转、夜以继日生产,供给中国市场。但是危机一过,维生素C价格又跌回到4美元每千克。

  2004年石药集团维生药业一条15000吨的维他命C生产在线线,总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其它的维他命C药厂都在等待另一波的削价竞争。

  2005年6月,美国两家企业以“商会组织协调价格涉嫌价格合谋”为理由对中国维他命C四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2006年2月,美国两家企业再一次在不同法院提起诉讼。随着诉讼的展开,国际维他命C价格也开始下滑。由于中国维他命C占据了美国市场85%的市场份额,所以诉讼的成败对于国内维他命C企业来说关系重大,也导致了国内外维他命C大厂轮番停产。 2005年9月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宣布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的 Belvidere维他命C原料药厂,该厂的维他命C原料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2005年12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宣布设在丹麦Grenna的维他命C 生产车间将停产,此生产车间的年产能为4000吨。

  2006年停产风潮波及国内维他命C四巨头,1月间年产量2万多吨的华药维尔康药业停产30天。 4月初年产量2万吨的江山制药也进入停产阶段, 4月中年产量为3万吨的石药维生药业亦开始进入停产阶段。而年产量约2。3万吨的东北制药则表示目前还没有停产计划,但正在考虑。这四家企业目前总产量接近10万吨,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87%,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半以上份额。

  中国人在人类对病毒的抗争将有一个关键的角色。中国因为人口众多而且密集居住,所以是病毒最容易传染的地区,也是受病毒残害最深的地区。许多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都发源在中国,SARS病毒也是首先出现在中国,死于SARS的90%是中国人。现在中国已经掌握了维生素C生产的领导地位,应该可以彻底解决病毒的问题,只是出产的维生素C大部份都外销,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逊于欧美和日本。如果我们普遍认识维他命C对预防和治疗病毒传染病症的原理而大量服用,就可以遏止各种病毒的流行。流行感冒只是一椿小事,维他命C的真正效用,会显示在治疗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严重的病毒传染病上。

适宜人群

  1、容易疲倦的人。

  2、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体内维生素C高的人,几乎不会再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

  3、嗜好抽烟的人。抽烟的人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提高细胞的抵抗力,保持血管的弹性,消除体内的尼古丁。

  4、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并劳动的人。这些人因流汗过多会损失大最维生素C,应及时予以补充。

  5、坏血病患者。此病是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使结蹄组织形成不良,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所致应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6、脸上有色素斑的人。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补充维生素C可抑制色素斑的生成,促进其消退。

  7、长期服药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安眠药、抗癌变药、四环素、钙制品、避孕药、降压药等,都会使人体维生素C减少,并可引起其它不良反应,应及时补充维生素C。

  8、白内障患者。维生素C是眼内晶状体的营养要素,维生素C的摄量不足,是导致白内障的因素之一,患者应多补充维生素C。    服用期间忌食虾类的谣传:

  网络上谣传的(在台湾,一名女孩突然无缘无故的七孔流血暴毙…………)在台湾各个卫生署及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所以这个所谓的“实例”不实。

  目前没有任何理化实验证明虾和维生素C同吃能在人体内会产生三氧化二砷(砒霜).相关资料:

  一、卫生署函请台北荣民总医院毒药物谘询中心查询相关文献,并无发现任何有关维生素C引起虾类中毒的医学报告。另该中心表示,甲壳类如虾、蟹、龙虾及贝类如蛤、牡蛎中虽含有砷,但大部分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达百分之九十九,而有机砷可以很快排出体外,几乎没有毒性。无机砷(包括三价砷及五价砷)确实有毒,若保守估计无机砷含量为海鲜含砷量的十分之一,而虾含量以4ppm计算,欲达到最低可能致死剂量二十毫克,必须吃下五十公斤的虾。

  二、在学理上,纯化的维生素C与五价砷如在实验室环境加以化学催化作用,或有可能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三价砷(俗称的砒霜)。然而餐点中所食用之柠檬及虾,其分别所含之维生素C与五价砷量甚低,又无化学催化剂及适当之反应条件,实际并没有产生砒霜的疑虑。

含维生素C的食物

  (按大小排名)

  排名 食物 分量(g) 数量 维生素C量(mg)

  No.1 樱桃 50 12粒 500

  No.2 番石榴 80 1个 216

  No.3 红椒 80 1/3个 136

  No.4 黄椒 80 1/3个 120

  No.5 柿子 150 1个 105

  No.6 青花菜 6 1/4株 96

  No.7 草莓 100 6粒 80

  No.8 橘子 130 1个 78

  No.9 芥蓝菜花 60 1/3株 72

  No.10 猕猴桃 100 1个 68

正常需要

  1、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

  2、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注意:每个人对于VC的需求量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补充少量既可满足,有的人可以达到每天10克甚至更高。

  在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史上,卡斯卡特医生(Robert F.Cathcart)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发现并建立了一套使用维生素C的标准。

  当一个人口服维生素C达到相当的量,即24小时0.5~200克时,由于肠道渗透压的改变,会产生轻微的腹泻。卡斯卡特将略低于此的量叫做“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也就是一个人能承受的不引起轻微腹泻的量。

  因为无酸性的VC,使大量口服维生素C成为可能,那么,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体况的不同去服用。只要在自己的肠道耐受量之内,效果就会很好。

  有趣的是,人体对于VC的肠道耐受量是变化的。在人体有病的时候,肠道耐受量会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平时1克的耐受量,在急性感染或者患有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甚至是感冒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耐受量提升。

  所以,不要被一些推荐的口服剂量所误导,要慢慢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的服用量,让大自然的这种恩赐更多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注意

  维生素C极易受到热、光和氧的破坏。为了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请注意:

  水果、蔬菜贮存越久,维生素损失越多,因此,尽可能吃最新鲜的水果、蔬菜,若要保存,请尽可能贮存在冰箱里。

  水果、蔬菜不要切的太细太小,切开的果蔬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现吃现切、现切现烧),以减少氧的破坏。

  烧煮富维生素C的食物时,时间尽可能短,并盖紧锅盖,以减少高温和氧的破坏。汤汁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应尽可能喝掉。   维生素C——使脑敏锐的物质

  维生素C虽不直接构成脑组织,也不向脑提供活动能源,但维生素C有多种健脑强身的功效,他是脑功能极为重要的营养物。实验证明,维生素C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商,有了充足的维生素C,大脑活动才能敏捷灵活。脑细胞(神经元)中有细胞管状结构,能脑输送营养物质,但脑细胞的管状结构很容易堵塞或者变细,而充足的维生素C有防止它变形的作用,从而保证顺利的补充大脑所需要的营养,智商也会因此有较大的提高,所以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经常向大脑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

  维生素C的过量危害与毒性:

  维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服用过多仍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有报告指出,成人维生素C的摄入量超过2克,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当摄入量小于1克时,一般不引起高尿酸症,当超过1克时,尿酸排除明显增加。研究发现,每日服用4克维生素C,可是尿液中尿酸的排出量增加一倍,并因此而形成尿酸结石增多。

  过量的维生素C还可引起子宫颈粘液中糖蛋白二硫键改变,阻止精子的穿透,造成不育。妊娠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

  当每日摄入的维生素C在2---8克时,可出现恶心、腹部痉挛、鉄吸收过度、红细胞破坏及泌尿结石等不良反应。小儿长期过量服用,容易患骨骼疾病。

维生素C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维生素C片

  英文名:Vitamin C Tablets

  汉语拼音:Weishengsu C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

  【药理毒理】

  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药代动力学】

  胃肠道吸收,主要在空肠。蛋白结合率低。以腺体组织、白细胞、肝、眼球晶体中含量较高。人体摄入维生素C每日推荐需要量时,体内约贮存1500mg,如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时,体内贮量约2500mg。肝内代谢,极少量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大于14μg/ml时,尿内排出量增多。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适应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

  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

  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

  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成人:

  1.饮食补充:一日50~100mg。

  2.慢性透析病人:一日100~200mg。

  3.维生素C缺乏:一次100~200mg,一日3次。至少服2周。小儿每日100~300mg,至少服2周。

  4.酸化尿:一日口服4~12g,分次服用,每4小时1次。

  5.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每日300~600mg,分次服用。

  【不良反应】

  1.长期服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

  (1)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

  (2)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转氨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

  (3)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

  (4)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

  (5)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

  (6)尿pH下降。

  2.下列情况应慎用:

  (1)半胱氨酸尿症。

  (2)痛风。

  (3)高草酸盐尿症。

  (4)草酸盐沉积症。

  (5)尿酸盐性肾结石。

  (6)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

  (7)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8)血色病。

  (9)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可致铁吸收增加)。

  (10)镰形红细胞贫血(可致溶血危象)。

  3. 本品大量长期服用后,宜逐渐减量停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妊娠妇女每日大量摄入本品可能对胎儿有害,但未经动物实验证实。

  【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大剂量(一日量大于10g)维生素C可干扰抗凝药的抗凝效果。

  2.与巴比妥或扑米酮等合用,可促使维生素C的排泄增加。

  3.纤维素磷酸钠可促使维生素C代谢为草酸盐。

  4.长期或大量应用维生素C时,能干扰双硫仑对乙醇的作用。

  5.水杨酸类能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

  6.与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效。

  7.与肝素或华法林并用,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可引起不良反应:每日服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服用大剂量时,可能产生婴儿坏血病。

  【规格】

  (1)1000mg (2)500mg (3)25mg (4)50mg (5)100mg

  【贮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饮食服用禁忌】

  ●维生素C以空腹服用为宜,但要注意患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最好慎用,以免对溃疡面产生刺激,导致溃疡恶化、出血或穿孔。

  ●肾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服维生素C。若长期超剂量服用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尤其是肾亏的人更应少服维生素C。

  ●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不可突然停药,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药物的戒断反应,使症状加重或复发,应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药。

  ●维生素C不宜与异烟肼、氨茶碱、链霉素、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合用;否则,会使上述药物因酸性环境而疗效降低或失效。

  ●维生素C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以后,会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所以,在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维生素A和叶酸的服用量要充足。

  ●维生素C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合用会加速其排泄而降低疗效。

  ●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不要服用人参。

  ●维生素C与叶酸合用也会减弱各自的作用。若治疗贫血必须使用时,可间断使用,不能同时服用。

  ●乱服药物会损失体内维生素C。如果未经医生允许,乱服药物,除会损害健康外,还会造成体内维生素C的流失。

  ●维生素C片剂应避光在阴凉处保存,以防止变质失效。

  ●服用维生素C忌食动物肝脏。维生素C易氧化,如遇铜离子,可加速氧化速度,动物肝脏含铜量很高,如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食用动物肝脏,维生素c就会迅速氧化而失去生物功能。

  [1]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6.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畅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

  8.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琉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9.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次过程需要VC的参与。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维生素C,如新鲜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

维生素C的人工合成

  维生素C最早是从动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后来发展出化学制造法,以及发酵及化学共享的制造法。发酵法是用微生物或酶将有机化合物分解成其它化合物的方法。现在的维生素C工业制造法有两种,一种是Reichstein发明的一段发酵制造法,一种是尹光琳发明较新的两段发酵法。

  Reichstein制造法是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发明的制造法,现在还是被西方大药厂如罗氏公司(Hoffmann-La Roche),BASF及日本的武田制药厂等采用。中国药厂全部采用两段发酵法,欧洲的新厂也开始使用两段发酵法。

  两段发酵法有效降低了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维生素D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D2和D3。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 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植物中的麦角醇为维生素D2原,经紫外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2,又名麦角钙化醇;人和动物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在紫外线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又名胆钙化醇。 维生素D2 分子式 C28H44O 维生素D3 分子式 C27H44O (下标显示不出来,应该是碳27氢44氧)

  维生素D的化学性质:维生素D溶于脂肪溶剂,对热、碱较稳定。如在130摄氏度加热90min也不被破坏,故通常烹调方法不至于损失。光及酸促进其异构化。脂肪酸败也可引起维生素D破坏。

  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明,维生素D3能诱导许多动物的肠黏膜产生一种专一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动物肠粘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过多服用维生素D将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线的照射后,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

一、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主要有以下生理功能:

  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二、维生素D盈缺对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D过量表现

  一些学者认为长期每日摄入25μg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对维生素D较敏感的人,但长期每天摄入125μg维生素D则肯定会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是异常口渴,眼睛发炎,皮肤搔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钙在血管壁、肝脏、肺部、肾脏、胃中的异常沉淀,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日。

  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严重的蛀牙、软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需要人群

  1、住在都市的人,特别是浓烟污染的地域的人应该摄取更多的维生素D。

  2、夜间工作者、修女,或者是因为服装、生活方式而不能充分得到阳光的人要特别注意在饮食中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

  3、如果您正服用抗痉挛的药物,则必须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取。

  4、饮用未添加维生素D牛奶的小孩必须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量。

  5、皮肤颜色较黑且住在北方气候地域的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 

  新生儿要及时添加维生素D(优因培注)

  自从出生后第7--10天开始,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要添加维生素D400单位,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因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太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则不必另外加维生素D。

  维生素D

  vitamin D

  一组固醇类脂溶性维生素。其代谢产物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为维持人体钙磷代谢所必需的一种激素。1916年,维生素D从鳕鱼肝脏中分离出。后证实有维生素D2(骨化醇或称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种(图1),以D3为最重要。 D3源于动物,为紫外线照射人与动物皮肤后,由皮肤内的 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成,D2源于植物,为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形成,极微量存在于自然界。D2、D3皆可人工合成,D4为人工合成的D2类似物。D2与D3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对人的生理功能相似。D4对哺乳动物的作用只有D3或D2的2/3或3/4。D5、D6结构亦类似,对人类无重要性。维生素 D经吸收进入人体血液,与特异的维生素D结合 α-球蛋白(DBP)相结合,迅速进入肝脏,经25-羟化酶的作用形成 25-羟维生素D(25-OHD);再经血到肾脏,由于1-α 羟化酶的作用,转化成生物活性很强的 1,25-(OH)2D,其化学结构、生物学作用方式均似类固醇激素。它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进肾曲管对钙、磷的回吸收;促使钙、磷自骨中溶于血;同时促进钙、磷沉着于骨基质,故维生素 D能预防及治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维生素 D缺乏可致小儿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搦症及成人骨软化症,并为老年骨质疏松的病因之一。维生素D过量可致中毒,使血钙升高,肾、心血管、肺、脑等脏器钙沉着,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维生素D3在皮肤内的合成 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即D3原)经紫外线照射,首先形成前D3,在皮肤温度作用下,再转化成D3(在体温下,约需36小时)。持续紫外线照射使部分前D3转化成光固醇或速固醇贮于皮肤内。前D3用尽时,紫外线照射可使二者又转化为前D3,再形成D3,D3与维生素D结合 α-球蛋白结合入血。D3的形成为光化学作用,不需酶类。紫外线不能穿透普通窗玻璃,但在户外荫凉处可受到紫外线照射,大气飘尘和衣着皆影响紫外线穿透。

  代谢 D2、D3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过程见图 2。自皮肤形成的D3与 DBP结合经血入肝。口服的D2或D3至小肠,在胆盐的作用下,与脂质一同自粘膜吸收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入肝;注射的D2或D3吸收后也经血入肝。在肝细胞微粒体经25-羟化酶的作用形成25-OHD入血,25-OHD为血清中多种维生素D代谢产物中含量最多且最稳定的一种,其血清浓度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正常值约11~68ng/ml。25-OHD经血入肾,在近端曲管细胞的线粒体内经1-α 羟化酶的作用生成1,25-(OH)2D,其产生受内分泌系统的严格控制,其血清含量随人体对钙、磷的需要而增多或减少。血 PTH(甲状旁腺素)的升高及钙、磷降低,使1-α 羟化酶活性增强,致1,25-(OH)2D增多,血钙、磷增高时,24-R羟化酶活性增强,使24,25-(OH)2D增多。许多组织的细胞有1,25-(OH)2D的受体,如小肠粘膜细胞、骨细胞、肾远端曲管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胰岛细胞及乳腺细胞等。肾、肠、软骨等细胞的线粒体并有24-R羟化酶,在血钙、磷正常或升高时,25-OHD在肾、肠经24-羟化酶羟化成24,25-(OH)2D,其生物活性远低于1,25-(OH)2D。   正常人摄入D2或D3后,80%以上可自小肠吸收,其代谢物与部分D2或D3自胆汁及粪便排泄(图2)。4%以下自尿排出。摄入或充分晒太阳后合成较多量维生素D时,可储于脂肪及肝达数月。

  作用 1,25-(OH)2D通过细胞的特异受体作用于靶器官。①促进钙、磷自小肠吸收。1-25(OH)2D与肠粘膜细胞的胞浆受体结合后,运入胞核,促进基因表达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使钙离子(Ca2+)自小肠粘膜乳头上皮细胞的刷毛缘吸收。②动员骨钙、磷到血。使骨钙与CaBP结合入血。③使骨无机盐化。刺激成骨细胞,促使钙、磷沉着于骨。④通过远端肾小管细胞受体,与 PTH共同增进钙的回吸收;血钙升高后抑制PTH(PTH增多尿磷),而增加磷的回吸收。⑤通过特异受体,增加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含量,使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的产量;增加乳腺对钙的运转等。

  调节 血清钙降低时,PTH迅速升高,刺激肾1-α 羟化酶活性增强,产生 1,25-(OH)2D增多。血清磷降低则可直接增强肾1-α羟化酶活性,增加1,25-(OH)2D的形成。1,25-(OH)2D可抑制1-α羟化酶活性,但引发24-R羟化酶活性。降钙素(CT) 与1,25-(OH)2D提高血清钙、磷的作用相反,使钙、磷沉着于骨以保持骨的硬度,并避免血钙过高。血清钙升高可抑制肾1-α 羟化酶,但刺激24-羟化作用。1,25-(OH)2D、PTH与CT互相反馈调节,以维持人体正常钙磷代谢。在妊娠和哺乳时,催乳素和雌激素可增加1,25-(OH)2D的生成,以提高对钙的吸收。

  需要量 维生素D既来源于膳食又可以皮肤合成,因而难以估计膳食维生素D的摄入量。在钙和磷充足的条件下,儿童青少年 孕妇 乳母及老人的RNI(推荐摄入量)为10ug/d,16岁以上的成人为5ug/d,维生素D的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ug/d。

  缺乏 维生素 D缺乏可致佝偻病、手足搐搦症、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中国小儿佝偻病发病率较高,病因为日照不足、维生素 D摄入不足及肝、肾疾患与先天、后天因素所致维生素 D吸收或代谢障碍。苯巴比妥可增加维生素D的代谢,增快其非活性代谢物的排出,减少体内维生素 D的储存。苯妥英钠(大仑丁)影响CaBP而抑制钙吸收。长期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血清25-OHD降低并可发生骨软化症。长期服某些安眠药的非癫痫患者也可有骨质疏松。对这些病人应及早加服生理需要量的维生素D。中国国内常用的维生素D制剂有不同浓度的维生素AD滴剂(溶于植物油中)或鱼肝油、胆维丁(D3)及 D2片剂、维生素AD或D胶丸和D2、D3针剂等。另有双氢速固醇,又名AT-10,为D3还原产物,临床应用能提高血清钙,对低钙惊厥有效。AT-10在肝被25-羟化,不需肾1-α 羟化即对肠、骨有活性,国外常用于治疗家族性低磷血症。

  人体维生素 D缺乏时,钙的吸收减少,体内常缺钙。除乳类外,一般食品中含钙量常较少,中国人群钙摄入量常低于营养标准,故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时,应补充适量的钙,有利于骨的钙化。但给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毒性 无论口服或注射,维生素 D过量均可致中毒。对维生素D的耐受量个体差异很大,连续大剂量肌内注射最易导致中毒。中毒的主要表现为血清钙增高及肾、心血管、肺、脑等全身异位钙沉着,严重者肾、脑等脏器大片钙化,死因多为肾功能衰竭。

  营养水平鉴定 血清25-OHD浓度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用竞争蛋白结合放射免疫法或高效液相法测定。人血清25-OHD的正常值约为11~68ng/ml,11ng/ml以下为缺乏,68ng/ml以上为过高。维生素D中毒时除血清25-OHD升高外,皆伴有血清钙升高及沿血管的异位钙沉着。

  来源 人的自然食物中除海鱼外,含维生素D皆很少(见表)。

  一般人每日从食物中得到的维生素D很难超过100IU,包括婴儿在内。主要靠日光照射在皮肤内生成。需开窗或在室外接受日照,夏季可在荫凉处接受反射的日光照射。1920年代以来,用海鱼的肝脏制成鱼肝油,内含多量维生素A与D。1936年以来,发达国家在牛奶中强化D2或D3(400IU/L)对预防佝偻病起了很大作用。现各国的婴儿配方奶粉也都强化了D2或D3,约400IU/100g。中国北京自 1987年制造了维生素 A、D强化牛奶,内含维生素A2000IU/L 、D600IU/L,初步效果尚属满意。

  临床应用 用以预防及治疗佝偻病、骨软化病和婴儿手足搐搦症等。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D2和D3。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 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植物中的麦角醇为维生素D2原,经紫外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2,又名麦角钙化醇;人和动物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在紫外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又名胆钙化醇。

  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明,维生素D3能诱导许多动物的肠黏膜产生一种专一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动物肠粘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过多服用维生素D将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D中毒及表现

  中毒 :服用剂量达到1250微克可能造成中毒

  中毒表现:

  头痛、恶心、口渴、多尿、低热、嗜睡、心律不齐、抽搐、血清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甚至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症状。

维生素D(VitD)正常值

  125-羟维生素D3〔1,25-(OH)2D〕:62~156pmol/L(26~65pg/ml)

  25-羟维生素D3〔25-(OH)2D〕:

  夏季: 37~200nmol/L(15~80ng/ml)

  冬季: 35~105nmol/L(14~42ng/ml)

 

 

维生素E

 

 

简介

  1922年,美国科学家伊万发现,雄性白鼠生育能力下降,雌性白鼠易于流产与缺乏一种脂溶性物质有关。1938年,瑞士化学家卡拉合成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育酚,即维生素E。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成年人营养补充维生素每日参考用量:维生素E为14mg。

化学结构

  生育酚主要有四种衍生物,按甲基位置分为α、β、γ和δ四种。与生育酚相关的化合物生育三烯酚在取代基不同时活性是一定的,但生育酚的活性会明显降低。

  下表列出用以下官能团取代后生育三烯酚与生育酚的活性比:

  衍生物

R

R

R

活性比

α

CH3

CH3

CH3

100

β

CH3

H

CH3

40

γ

H

CH3

CH3

10

δ

H

H

CH3

1

医学应用

  维生素E在人体内作用最为广泛,比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大,故有“护卫大使”之称。在身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即降低细胞老化。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促进细胞合成,抗污染,抗不孕的功效。

  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浓性贫血,癌症,白内障等其他老年腿行性病变疾病;形成疤痕;会使牙齿发黄;引发近视;引起残障、弱智儿;引起男性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等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猕猴桃、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瘦肉、乳类、蛋类、还有向日葵籽、芝麻、玉米、橄榄、花生、山茶等压榨出的植物油。包括红花、大豆、棉籽和小麦胚芽(最丰富的一种)、菠菜和羽衣甘蓝、甘薯和山药。莴苣、黄花菜、卷心菜、菜塞花等绿叶蔬菜是含维生素E比较多的蔬菜。 鱼肝油也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 。

重新认识维生素E

  说起维生素E,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中老年人常常服用维生素E延缓衰老,女性则喜欢选择添加了维生素E的化妆品美容嫩肤。然而,对于维生素E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服用维生素E,我们却知之甚少。近日在《维生素E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就维生素E的最新发现和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发现维生素E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杨晓光研究员介绍:1922年国外专家发现一种脂溶性膳食因子对大白鼠的正常繁育必不可少。1924年这种因子便被命名为维生素E。在之后的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小白鼠如果缺乏维生素E则会出现心、肝和肌肉退化以及不生育;大白鼠如果缺乏维生素E则雄性永久不生育,雌性不能怀足月胎仔,同时还有肝退化、心肌异常等症状;猴子缺乏维生素E就会出现贫血、不生育、心肌异常。80年代,医学专家们发现,人类如果缺乏了维生素E则会引发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专家又认识到维生素E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    天然维生素E逐步替代合成维生素E

  据从事维生素研究的专业人士介绍,为了保健和防病治病,不少人都在购买维生素E服用,但一般都是合成的维生素E制品。随着近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与合成品相比,天然维生素E其实更符合人体的需要。这些天然的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以及禾本科种子的胚芽里,尤其在植物油中含量丰富。

  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利用高科技从大豆油中分离提纯出的天然维生素E。这种天然维生素E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产生化学反应,保持了维生素E原有的生理活性和天然属性,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安全性也高于合成维生素E,更适于长期服用。实验还证明,天然维生素E的抗氧化和抗衰老性能指标都数十倍于合成的维生素E。另外,在医药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天然维生素E也正在逐渐取代合成的维生素E。

  在我国,天然维生素E可望在近期内以适中的价格进入市场,以满足大众健康的需要。

服用维生素E要因人而异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室李可基研究员介绍:维生素E缺乏非常罕见,特别是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维生素E的摄入量普遍较高。如果没有脂肪吸收障碍,膳食中提供的维生素E已基本能满足正常的人体需要。不过,大量的临床实验都已证明,维生素E确实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但其具体应用剂量和方法目前尚无定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王福副研究员介绍了国内外临床应用维生素E治疗多种疾病的情况。

  1、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国外报道,每天摄入维生素100毫克以上,能够减慢轻、中或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每日补充维生素C或多种维生素则不能减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另据报道,给动脉硬化症患者服用维生素E200毫克和维生素A9万单位,6到10周后头疼、失眠、眩晕、耳鸣等症状会减轻,血压下降、血脂胆固醇下降。

  2、治疗淤血性心功能不全及心绞痛对这类患者给予每天维生素E200毫克至400毫克,可使运动负荷量增加,心绞痛消失,并有利尿作用。

  3、对肿瘤的防治作用体内外实验表明,维生素E具有控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或延缓体内肿瘤发生的作用。流行病资料也显示,人体维生素E摄入量与肿瘤呈负相关关系。

  例如,国外研究发现,用大剂量维生素E可防止化疗药物阿霉素引起的脱发,一般用量为每天1600毫克,服用时间应在化疗开始前5到7天。

  4、维生素E与妇科疾病服用维生素E胶丸可治愈有些妇女放置节育环后出现的出血或月经过多。方法是:隔天口服维生素E100毫克,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到3个疗程即可。另有文献报道,维生素E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无排卵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

  然而,以芬兰男性吸烟者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却表明,维生素E一方面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危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出血,如脑出血的危险性。因此,维生素E不能过量摄取。李可基研究员最后提醒读者,维生素E缺乏是比较罕见的病症,用于防病治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像补钙一样,一哄而上。

  注意事项

  维生素E通常是无毒的。当服用高剂量时(每天多于1,200国际单位),它可引起反胃,胃肠气胀,腹泻和心脏急速跳动的不良反应。

  当你有以下情况时,服用维生素E 之前咨询一下你的健康顾问:

  如果你患有高血压。

  如果你正在使用抗凝血剂,如下丙酮香豆素钠或者丙酮苄羟香豆素

药物相互作用情况

  如果维生素E跟丙酮苄羟香豆素(一种凝血剂)同时服用,反而会增加反常流血的可能。一种叫胆汁酸螯合剂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如colestipol和消胆胺)减少维生素E的吸收。维生素E会跟环孢霉素(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相互作用,减低两者的药效。

抗衰老作用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产妊酚,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于1988年人工合成成功,现有片剂、注射剂、栓剂等剂型。

  顾名思义,又称生育酚或产妊酚的维生素E,能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对机体的代谢有良好的影响,能使卵巢重量啬,促进其功能,促进卵泡的成熟,使黄体增大,并可抑制孕酮在全内的氧化,从而增加孕酮的作用。此外,维生素E对月经过多、外阴瘙痒、夜间性小腿痉挛、痔疮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近年来,维生素E又被广泛用于抗衰老方面,认为它可消除脂褐素在细胞中的沉积,改善细胞的正常功能,减慢组织细胞的衰老过程。

  鉴于维生素E有如此多的功能,有些传媒便大“炒”该品,甚至片面夸大大剂量维生素E在体内可能发挥的有利作用于,致使市面上出现了维生素E热,滥服维生素E的现象时有发生。

  脂溶性:

  贮存于肝脏、多脂肪组织、心脏、肌肉、睾丸、子宫、血液、副肾、脑下垂体等之中;

  以前是以重量为测量单位的,但是现在,考虑了生物学的机能,其计量都以IU(国际单位)来计量。一个IU的维生素E等于lmg的维生素E;由8种称为生育酚(tocopherols)的化合物所组成,这8种生育酚分别是:alpha、beta、gamma、delta、epsilon、zeta、

  eta、theta,其中以alpha-生育酚的作用最强;

  维生素E之敌

  高温、氧气、零下温度、食品加工过程、铁、氯、矿物油。

维生素E的作用

  【一般作用】

  维生素E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肪化合物、维生素A、硒(Se)、两种硫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

  提高维生素A的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

  在200IU的维生素E添加25mcg的硒所做成的维生素E营养补品能提高维生素E的效力。

  效用

  延缓细胞因氧化而老化,保持青春的容姿;

  供给体内氧气,使您更有耐久力;

  和维生素A一起作用,抵御大气污染,保护肺脏;

  防止血液凝固;

  减轻疲劳;

  是局部性外伤的外用药(可透过皮肤被吸收)和内服药,皆可防止留下疤痕;

  加速灼伤的康复;

  以利尿剂的作用来降低血压;

  防止流产;

  有助于减轻腿抽筋和手足僵硬的状况;

  降低患缺血性心脏病的机会。

  【正常需要】

  [人体正常需要量]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8~10IU;

  一天摄取量的60%~70%将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维生素E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不一样,在人体内贮存的时间比较短,这和维生素B、C一样;医学专家认为,维生素E常用口服量应为每次数10至于100毫克,每日1至3次。大剂量服用指每日400毫克以上,长期服用指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一般饮食中所含维生素E,完全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因此,老年人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仅是不需要的,而且是不安全的,还能产生副作用。

  【过量】

  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真的有益无害吗?美国医学专家罗伯特提出忠告: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各种疾病。其中较严重的有: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或两者同时发生,这是由于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压升高,停药后血压可以降低或恢复正常;男女两性均可出现乳房肥大;头痛、头晕、眩晕、视力模糊、肌肉衰弱;

  皮肤豁裂、唇炎、口角炎、荨麻疹;糖尿病或心绞痛症状明显加重;激素代谢紊乱,凝血酶原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小板增加与活力增加及免疫功能减退。

  维生素E中毒症

  成人服用相对大剂量的维生素E(右旋-α-生育酚400~800mg/d)经年累月而无任何明显损害.服用800~3200mg/d者,偶尔会出现肌肉衰弱,疲劳,呕吐和腹泻.维生素E>1000mg/d时的最明显的毒性作用是对维生素K作用的拮抗并增强了口服香豆素抗凝剂的作用,此可导致明显的出血.

  【缺乏】

  维生素E缺乏症

  红血球被破坏、肌肉的变性、贫血症、生殖机能障碍。

  【食物来源】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

  营养补品

  可买到脂溶性的胶囊和水溶性的片剂。

  一般出售的是100~1500IU的维生素E。水溶性的维生素E适用于不吃油腻食物的人或食用多油食物会引起皮肤病变的人,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更为合适。

  一般的每日摄取量是200~1200IU。

  【药物合用】

  无机铁(硫酸亚铁)会破坏维生素E,所以不能同时服用。假如服用含有少量硫酸亚铁的营养补品而又服用维生素E时,必须前后相隔8小时;

  【特殊用途】

  饮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植物油、鱼类油)的人必须多服用维生素E;

  葡萄糖酸亚铁、胃酶蛋白盐、柠檬酸盐、丁烯二酸盐等有机铁不会破坏维生素E;

  饮用以氯消素毒的自来水的人必须多摄取维生素E;

  服用避孕药、激素或是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必须摄取较多的维生素E;

  面临更年期的妇女要增加维生素E的摄取量,建议可服用复合生育酚,每天400~1200IU。

  维生素E不会减少心脏病发病率

  加拿大最近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E不会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如果连续4~6年内每天服用维生素E,其患心肌梗死、中风或因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并不比每日服用安慰剂者低。

  维生素E是一种能够低消氧化作用的抗氧化剂。氧化作用是与衰老和疾病相关的自然反应,包括动脉硬化。在最近的研究试验中,研究人员把55岁以上的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含有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补剂,另一组服用安慰剂。每个试验对象或有心脏病,或有糖尿病,或至少有一种导致心肌梗死或中风的危险因素。通过研究发现,46年后,试验结果没有差异。两组中出现心肌梗死或中风的人数无太大差别,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大体相等。这证明,尽管没有发现其副作用,服用维生素E也不会抵消由吸烟、吃高脂肪食物以及其它不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维生素E治疗银屑病

  [2]维生素E治疗银屑病有效,可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作用

  ⑴维生素E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但银屑病血清中维生素E的含量比正常人明显降低。因此,补充维生素E能维持它在人体中的正常含量,从而恢复人体因缺乏它而产生的某些功能异常,并进而对银屑病发挥治疗作用。

  ⑵银屑病存在着微循环的障碍,而维生素E能改善这种障碍,对银屑病发挥治疗作用;此外,银屑病还容易伴发心血管疾病,而维生素E能通过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⑶银屑病患者体内维生素A减少,而且维生素A在人体内有很容易被氧化。维生素E因为比维生素A更容易被氧化,所以能以牺牲自己,来对维生素A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维生素E还能保护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使他们不被氧化,从而使体内的氧自由基减少(银屑病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增多),使细胞膜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进而能达到治疗银屑病、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由上述可见,用维生素E治疗银屑病是合理的,而且经临床治疗证实也是有效的。

需要人群

  1、饮用以氯消毒的自来水的人必须多摄取维生素E;

  2、服用避孕药、阿斯匹林、酒精、激素的人要补充维生素E;

  3、心血管病、巴金森症患者、孕妇和中老年人要补充维生素E。

  4、儿童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维生素E缺乏很敏感,维生素E缺乏的时候如不及时使用维生素E补充治疗,可迅速发生神经方面的症状。

  维生素E的抗衰老与抗疲劳作用

  第四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王 枫

  维生素E是生育酚类的统称.天然VE是苯并二氢吡喃的衍生物.根据其侧链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每一类根据其甲基在色酮环上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以α—生育酚活性最强.人体中VE的90%为α—生育酚,所以VE又称α—生育酚.生育酚为脂溶性,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通过摄入食品,饮品和保健品获得.人体内的VE主要存在于肾上腺,血液脂蛋白和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细胞膜上.正常人血浆中VE含量为10~20μg/m1.美国推荐的每日摄入量(RDA)为30IU,也就是20mg α—生育酚,也有人推荐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混合服用每日500mg.至今未看到VE中毒的报道.

  1954年,著名的生物化学家Tapple博士在戴维斯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项突破性实验,证明了VE能够有效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以像防止食物中脂肪的氧化酸败一样,阻止机体血液中的脂肪因氧气的存在而腐败.VE的第六位碳原子上的羟基具有活泼的氢原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脱氢,使有机自由基还原,1摩尔的VE氧化成醌时能还原2摩尔的自由基.由于它的亲脂疏水结构,能插入到有不饱和脂肪酸存在的生物膜中,起抗氧化作用.可在脂相介质中直接捕捉自由基而形成生育酚半醌自由基.中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在膜脂双层结构内传播扩散,维持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稳定性,防止分子氧和自由基通过非酶反应对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有效地终止自由基致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是使细胞免受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体内最主要的生物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之一.它在体内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GSH,NADPH构成一个有效的氧化还原链或抗氧化剂网络,在抗氧化过程中呈现循环往复的氧化还原过程.

  VE能够增强免疫功能,保持健康,延长寿命.Tufts大学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的研究证明,VE不仅在体外和实验动物中有作用,而且对于老年病人,同样可以刺激他们的免疫功能.他们选择了88位6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每天给予VE口服60,200或800I.U.,连续四个月.研究结果显示:(1)与口服安慰剂的人相比,口服VE者其T细胞和B细胞活性明显增加;(2)对于迟发过敏性皮肤反应,乙肝以及破伤风疫苗方面,口服VE者能显示更强烈的免疫反应:(3)口服VE者的自身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了30%.

  VE能够减少锻炼引起的氧化损伤,增强体力和耐力.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健康大有裨益.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微循环,调理情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研究人员,Davies和Quintanilha首次提出锻炼身体可产生自由基,并且VE可以避免自由基产生的危害.几项相关实验研究显示,经过大强度的蹬踏耐力训练的动物,其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加,而经典的氧化应激代表物GSH水平下降.特别是这些动物的VE水平下降和肌细胞膜受损的确切信号,均提示受到大量自由基的攻击.然而,当给予动物VE后,氧化应激显著减轻,而且它们运动更持久.同样,人体经过剧烈运动,例如踏车,也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和抗氧化剂水平有显著影响,使脂类和蛋白受到损害.表现为血中GSH水平急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经过一个周期的锻炼后,机体修复了受损伤的脂类和蛋白,约99.9%恢复到正常.然而,仍会遗留一小部分损伤,日积月累,这些损伤会产生累积性氧化损伤效应.进行规律性锻炼的人,适量使用VE等抗氧化剂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抑制这种氧化性累积效应.

  补充VE不仅保护身体避免氧化损伤,而且能够提高体力耐力和运动成绩,可保护肺组织免受空气污染的危害.研究发现维生素E可以增加血液内的抗氧化剂,增强肺呼气量,降低因肺功能弱而患病的危险.在那些高山攀缘者中,每天规律地补充VE 400I.U.的人,不仅耐力好,而且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指征也降低,但是对于快速的游泳运动员补充VE,对耐力则没有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VE对一组运动员可提供耐力而对另一组则不能.对于耐力性运动,应当特别重视维持自身抗氧化优势.长期耐力训练大都通过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或补充必需的抗氧化剂来维持机体的抗氧化平衡,避免自由基和ROS损伤,尤其是少年运动员.

  VE还有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的作用.衰老是一组以细胞若干次DNA转录,翻译,表达,特别是信号转导调控失常,脂质过氧化或蛋白和脂类氧化损伤后形成老年色素—褐素沉积在细胞内堆积为表征性信号出现,以造成结构异常,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细胞状态,由衰老细胞构成的外部表现有出现皱纹,色素沉着和头发花白等人体状态,在人体衰老状态出现的很早之前,自由基的损伤及其损伤产物就在在体内的特定细胞中堆积.除了皮肤表面细胞外,尤其是大脑和心脏都有脂褐素沉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eamer博士完成了一项试验,在含10%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直到生长成熟时仍生长正常,并未发现脂褐素堆积现象.然后他在缺乏营养(低血清含量)的培养基中培养同一种细胞,则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或需要自身修复.细胞内累积了大量的老龄色素,出现了早熟衰老的标志.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早期细胞,能清楚地看见许多在正常细胞中看不到的黄色斑块的脂褐素.当他在缺乏营养的体系中加入100毫克的VE后,则未发生脂褐素沉积,细胞仍保持在"年轻"状态.保持细胞健康是预防老年病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寿命的关键.通过减少氧化损伤,也就是额外增强抗氧化保护,可能会延长细胞的寿命.通常所有的细胞都有特定的生命期限.每个细胞在死亡之前都按程序分裂一定次数.许多因素包括疾病以及保证自身修复所必须的细胞分裂次数都可影响细胞的寿命.细胞分裂越频繁,细胞的寿命就越短.V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我们维持抗氧化剂的优势,并且可避免罹患使寿命缩短的疾病.《美国科学院通报》曾发表文章表明,人胚原肺细胞WI38,体外培养条件下寿命只是有限的50次分裂.体内实验中加入了VE,使细胞的分裂次数超过了100次,寿命加倍.其它实验室也有类似的报道.在另外的实验中进一步证明,VE避免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是通过人类细胞"去应激作用(stress out)"实现的.当我们将分裂第25次(双倍体doubling)的人类细胞(约中年)暴露于可见光下,他们立刻死亡,原因是光线激发了自由基从而损伤了细胞.但如果在暴露之前给予大量VE进行预处理,他们都能存活并超过正常寿限.

  Packer等还发现,生育三烯酚对抗皮肤衰老特别有效.生物体摄取的生育三烯酚很容易被皮肤细胞吸收,具有对抗紫外线和臭氧引起衰老的重要功能.因此生育三烯酚具有双重功能:既能保持体内动脉年轻,也能保持皮肤年轻.生育三烯酚被称为"机体保镖".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VE能够保持机体的最佳健康状态的观点.衰老研究领域的每位科学研究人员观察认为,VE有抗衰老作用.

  阿尔茨海默氏(早老性痴呆)症属于典型的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真正病因尚不清楚,据推测由于中枢神经膜极易受到氧化损伤,在疾病进程中也涉及到自由基作用.典型的早老性痴呆症患者与同年龄其它疾病患者相比,脑组织中含有较高水平的脂质过氧化物,是氧化损伤的标志.许多研究人员则认为,自由基对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抑制了大脑神经细胞的识别能力.动物和体外实验明确显示,VE能够减少大脑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保护大脑,使其免于自由基攻击,从而在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美国老年性痴呆病协作研究中心最近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显示,对于患早老性痴呆症者,VE的疗效甚至比标准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VE可以延缓脑衰老,延缓早老性痴呆症的发作,或在有些情况下,通过保护脑组织免于氧化损伤,防止早老性痴呆病的首次发作.

  因此VE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也必将为人类保健,疾病治疗以及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创造奇迹.

  [1]维生素E与小麦胚芽油的关系

  高含量的维他命E,能加强皮肤的结缔组织,增进血液循环及保持皮肤弹性,最适合于衰老和成熟的皮肤。小麦胚芽油含有丰富的维他命E,可以减少受伤或手术所造成的疤痕,还可以减少脸上长青春痘所留下的痕迹;它也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小麦胚芽油对干性皮肤、黑斑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在食用方面也有延迟老化、避免脑中风、心肌梗塞、心脏病、肺气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提高生育能力等功效。

  维生素E经肠道吸收。吸收后经淋巴以乳糜微粒状到达血液,随后与血浆β—脂蛋白结合。吸收后分布于所有组织,其中以垂体,肾上腺和睾丸含量最高,在胸腺和子宫含量低。维生素E分布在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在组织中能氧化成生育醌,再还原为β—生育氢醌,后者与肝脏中葡萄糖醛酸结合,主要经胆汁分泌入肠,随大便排出,在尿中甚少。

  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是宝贵的功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已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

  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是高纯度天然维生素E,含全价维生素E,即α、β、γ、δ四种类型均具备。其中α维生素E含量极高,易被人体吸收、活性最强。

  (作用)(1)抗自由基:自由基是广泛存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的活泼基团,对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具有重要的功能。倘若自由基过量,从而引起自由基链式反应,则将导致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新产生的大量脂质过氧化物会损伤细胞膜及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与核酸,对机体造成损伤。维生素E的抗自由基功能是由于基自身结构是一种苯骈吡喃的衍生物,在其苯环上有一个活泼的羟基,具有还原性,其次在五碳环上有一饱和的侧链,这两点决定了维生素E具有还原性和亲脂性。当自由基进入脂相,发生链式把应时,维生素E起到捕捉自由基作用。维生素E对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效率很高。

  (2)维生素E与抗衰老:已研究几十年,目前各家说法不一,总的来看,维生素E对群体衰老的最长寿命影响不大,但对平均寿命具有延长作用,故此维生素E的抗衰老作用只是一种保健作用。

  (3)维生素E与免疫:维生素E的缺乏对人类或动物的免疫功能均有影响,不仅是体能免疫降低,而且对细胞免疫也有很大影响。

  (4)维生素E与心血管病:大量摄取维生素E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这可能与维生素E能阻碍动脉内皮细胞“泡沫化”及平衡内皮细胞胆固醇代谢有关。

  (5)维生素E与肝脏的研究:80年代研究阐明维生素E是肝细胞生长的重要保护因子之一。美国学者发现,肝细胞死亡的最后途径之一是肝细胞中维生素E的耗竭,且其机制不同于钙离子,而是利用期自身于细胞上存在的形式来发挥其对细胞保护因子的作用。维生素E对多种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纤维化有延缓作用。

  (6)维生素E与皮肤:维生素E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它可以进入皮肤细胞具有抗自由基链式反应。从理论上优于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皮肤应用于预防角质化。

  维生素E缺乏症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对生殖,肌肉,心血管和造血系统的各种作用最重要。

  生殖系统:雄鼠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E而发生上皮变性,引起不可逆的不育症。缺乏维生素E的雌鼠,妊娠约在10天内终止,此时胎鼠死亡。

  肌肉系统:许多动物食用缺乏维生素E饲料后,导致肌营养不良。但人的肌营养不良没有维生素E缺乏的证据。

  心血管系统: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骨骼肌损害显然也见于某几种动物的心肌,虽然心脏通常受累较轻,较少见,但有时心肌损害合并心电图变化,病理改变,甚至心力衰竭。

  造血系统:维生素E缺乏与贫血相关联。对于某些患者的贫血用常规药物治疗不能奏效时,大剂量维生素E可有效地治疗。

  (适应症状)维生素E可作为治疗剂来治疗由于自由基损伤所致的各种疾病。常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不孕症及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

  维生素E有延缓衰老和避免性功能衰退的作用。同时,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阻止自由基对血管壁的损害,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谷胚、蛋黄、坚果、植物油、鸡肉、花生、芝麻中都含有维生素E。中年人不要害怕吃蛋黄,每天一个鸡蛋利多弊少。

  维生素E的副作用

  服用维生素E胶丸可治愈有些妇女放置节育环后出现的出血或月经过多。方法是:隔天口服维生素E100毫克,7天为1疗程,

  一般治疗1到3个疗程即可。另有文献报道,维生素E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无排卵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

  ·每日服用维生素E300毫克以上,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T淋巴细胞、B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从而

  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荷兰曾进行一项为期2年的调查,研究人员将600多名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分成两组,一组服维生素E,

  另一组服安慰剂或糖丸。在研究期间,两组老人患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病率分别是68%和67%。其中,服维生素E的老人患病时间大约19天,发热占37%,感染症状更多、更严重。而服安慰剂或糖丸的老人患病时间大约14天,发热占25%。这说明服维生素E的老人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时,更容易发热,病程更长、更严重。

  ·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毫克以上,会发生头痛、眩晕、恶心、视力模糊以及月经过多或闭经,甚至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与肺栓塞。这一点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肺栓塞后会引起栓塞附近区域的水肿和肺不张,影响弥散功能,降低动脉血氧分压,特别是在栓塞前就有肺心病,或存在肺血管阻力异常的老年人,较少的栓塞就可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发生心衰等并发症。

  ·每日服用维生素E800毫克以上并连续使用3周后。会出现肌酸尿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可使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等疾病病情加重。

  ·每日服用维生素E2000~12000毫克时,会发生生殖功能障碍。

  由此可见,维生素E虽是生命延续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长期服用仍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将毒副作用降到最低的程度。

  维生素E的单位换算:

  [3]1 IU维生素E=1毫克dl-a-生育酚醋酸酯

  1.1 IU维生素E=1毫克dl-a-生育酚

  1.49 IU维生素E=1毫克d-a-生育酚

  1.36 IU维生素E=1毫克d-a-生育酚醋酸酯

  (dl——合成的;d——天然气的)

 

 

维生素K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

  人体维生素 K 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生理功能

  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缺乏维生素K会延迟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儿出血即使供给大量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会中毒。

日推荐量

  组 别 年龄(岁) 维生素K(微克)

  婴 儿 0--1 10--20

  儿童和青少年 1--11 11-60

  11以上 50--100

  成 人 70--140

食物来源

  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补给须知

  * 会损害肝脏功能,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 孕妇及授乳妇女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

  * X光、放射线、冷冻加工、阿司匹林及空气污染都是维生素K的天敌;

  * 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肠内细菌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维生素K便会相对不足;

  * 同时摄取维生素K(即使来源为天然食物),将使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 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后如有脸泛红、发红疹、肠胃不适、皮肤搔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请医师诊治。

主要功能

  * 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

  * 预防内出血及痔疮;

  * 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

  * 促进血液正常凝固。

缺乏症状

  * 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部位出血;

  * 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

  * 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

  * 小儿慢性肠炎;

  * 热带性下痢。

需求族群

  * 经常流鼻血者;

  * 近期有严重灼伤或外伤者;

  * 正服用抗生素者;

  * 早产婴儿;

  * 缺乏足够胆汁吸收脂肪者(需经由注射补充);

  * 慢性胆囊炎患者。

日服用量

  * 婴儿因假设肠内尚无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建议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2mcg的量,一般成年人一天约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1mcg~2mcg的量便足够。

代谢吸收

  维生素K从小肠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或肝门循环,吸收后与乳糜微粒结合,使之转运到肝脏,最后主要以尿液和粪便的形式排出。维生素K的吸收取决于正常的胰腺和胆道功能,凡能影响脂肪吸收情况(例如,膳食矿物油、胰腺外分泌功能失调,胆汁淤滞)都会损害维生素K的肠内吸收。其吸收率变化范围很广,在10%和80% 之间,主要取决于维生素K的来源及所服用维生素K的赋形剂。

基本性质

  维生素的一种,黄色油状液体或固体,溶于油脂。能控制血液凝结,绿色蔬菜含量较多。

 

 

维生素H

 

维生素H

  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相对分子量244.3

  熔点39~48'C

  为无色长针状结晶,具有尿素与噻吩相结合的骈环,并带有戊酸侧链,能溶于热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普通温度下相当稳定,但高温和氧化剂可使其丧失活性。它存在于肝、蛋黄、奶、酵母等食物中。

  生物素与酶结合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程,与体内的重要代谢过程如丙酮酸羧化而转变成为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羰化成为丙二酰辅酶A等糖及脂肪代谢中的主要生化反应有关。它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极微量(0.005微克)即可使试验的细菌生长。例如,链孢霉生长时需要极微量的生物素。

维生素H的生理功能:

  人体每天需要量约100~300微克。生鸡蛋清中有一种抗生物素的蛋白质能和生物素结合,结合后的生物素不能由消化道吸收;造成动物体生物素缺乏,此时出现食欲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脱毛等。然而,尚未见人类生物素缺乏病例,可能是由于除了食物来源以外,肠道细菌也能合成生物素之故。生物素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的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还参与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的代谢;促进尿素合成与排泄。

用途

  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用于化妆品,可提高血液循环在皮肤血管中的速度,在0.1%~1.0%的浓度范围内,易于配方中的油相相混合。在护肤雪花膏、运动药液、脚用止痛膏、刮胡须液、洗发液中均可使用。

 

维生素P

  

维生素P(又名柠檬素、芦丁,英文名维生素Play)是由柑桔属生物类黄酮、芸香素和橙皮素构成的,是黄色结晶,溶于乙醇和丙酮。在复合维生素C中都含有维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的效果。能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许多营养学家认为,每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时,最少应该同时服用100毫克生物类黄酮。以增强它们的协同作用。在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中及荞麦粉中含有维生素P。

  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属于真正的维生素,但一般还是把它划归到维生素类。维生素 P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它在对维生素C的消化吸收上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维生素C的活性,预防脑溢血、视网膜出血、紫癜等疾病。

  建议日摄取量:

  建议摄取量虽未确定,但许多营养学家都建议每服用 500mg 的维生素C时,最少应该服用 100mg 的维生素 P 。维生素 P 和维生素C具有协同作用。

  食物来源:柑橘类水果、杏、枣、樱桃、茄子、荞麦、茶等,在所有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中,苦荞中维生素P含量最高。

  需要人群:

  幼儿和儿童一般不需要维生素P,成年人,尤其是工作繁忙,心情郁闷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都需要补充维生素P,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人普遍缺乏维生素P,其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

  更年期的妇女若增加维生素 P 的摄取量(和维生素 D 同时服用),可以缓解更年期女性特有的热潮红;

  刷牙时牙龈常出血的人应摄取充分的维生素 P ;

  易发生淤伤的人应该摄取含有维生素 P 的复方维生素C。

  缺乏症:毛细血管脆弱。

  过量表现:

  目前尚未确定其副作用,但一般认为过高剂量服用可导致腹泻。

  功效:

  ● 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淤伤;

  ● 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 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 增加维生素C的效果;

  ● 有助于因内耳疾病所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化学式为 C27H30O16

 

 

维生素PP

  

烟酸(烟酰胺,尼克酸,维生素PP,抗癞皮病因子,维生素B5等)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全部吡啶-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它是所有维生素中结构最简单、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烟酰胺是它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3-乙酰吡啶、吡啶3-磺酸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是尼克酸的颉颃物。

  其氨基化合物为烟酰胺或尼克酰胺,二者都是吡啶的衍生物。烟酸、烟酰胺均溶于水及酒精,25℃时,1g烟酸可溶于60ml水或80ml酒精中,但不溶于乙醚;烟酰胺的溶解度大于烟酸,1g可溶于1ml水或1.5ml酒精,在乙醚中也能溶解。烟酸和烟酰胺性质比较稳定,酸、碱、氧、光或加热条件下不易破坏;在高压下,120℃,20min也不被破坏。一般加工烹调损失很小,但会随水流失。

  Niacin Nicitinic Acid

  【生理功能】

  烟酸主要是以辅酶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经消化后于胃及小肠中吸收。吸收后以烟酸的形式经静脉进入肝脏。

  1)构成辅酶I(CoI)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辅酶Ⅱ(CoⅡ)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在体内与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结合构成辅酶Ⅰ和辅酶Ⅱ,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载体或递氢体作用。

  2)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烟酸与铬一样,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烟酸在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3)保护心血管。有报道,服用烟酸能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TG)及β-脂蛋白浓度和扩张血管.大剂量烟酸对复发性非致命的心肌梗死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烟酰胺无此作用,其原因不清。

  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此病起病缓慢,常有前驱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差、失眠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出现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和痴呆(Depression)。由于此三系统症状英文名词的开头字母均为“D”,故又称为癞皮病“3D”症状。

  【膳食参考摄入量】

  由于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烟酸,当蛋白质摄入增加时,可相应减少烟酸的摄入。烟酸的需要量或推荐摄入量用烟酸当量(Nacin Equivalence,NE)表示。根据测定,平均6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烟酸,因此烟酸当量则为:

  烟酸当量(mgNE)=烟酸(mg)+1/60色氨酸(mg)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烟酸的参考摄入量(RNI),成年男子14mgNE/日,成年女子13mgNE/日。

  【食物来源】

  烟酸及烟酰胺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主要是烟酸,动物性食物中以烟酰胺为主。烟酸和烟酰胺在肝、肾、瘦畜肉、鱼以及坚果类中含量丰富;乳、蛋中的含量虽然不高,但色氨酸较多,可转化为烟酸。谷类中的烟酸80%~90%存在于种皮中,故加工影响较大。玉米含烟酸并不低,甚至高于小麦粉,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容易发生癞皮病。其原因如下:

  1)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2)色氨酸含量低。如果用碱处理玉米,可将结合型的烟酸水解成为游离的烟酸,而易被机体利用。有些地区的居民,虽然长期大量食用玉米,由于玉米经过处理,已形成游离型,并不患癞皮病。我国新疆地区曾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处理玉米以预防癞皮病,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较强的扩张周围血管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耳鸣、内耳眩晕症等。

  【用 法】

  成人口服:每次50~200mg,一天3次。

  【副 作 用】

  有皮肤潮红、瘙痒、胃肠道反应,轻度肝功能减退及视觉障碍等。

  【禁 忌】

  溃疡病患者禁服。

 

 

维生素M

  

主要成分:叶酸。

  性状:片剂,注射液。

  功能主治:临床主要用于:1.妊娠期,婴儿型巨细胞性贫血。2.恶性贫血(与B12合用)。3.铅、苯、化学物质中毒引起的贫血等。

  用法及用量:1.口服:成人每次5~10mg,1日3次;儿童,每次5mg,1日3次。2.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次,20~30日为1疗程。小儿每次15mg,每日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1.不良反应较少,罕见有过敏反应。静注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 2.大剂量叶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扑米酮抗癫痫作用,并使敏感儿童的癫痫发作次数增多。

  规格:叶酸片:每片5mg。注射液:每支15mg(1ml)。复方叶酸注射液:每支1ml,含叶酸为5mg。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常合并缺铁,应同时补铁,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B族维生素。

 

维生素T

  

维生素T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因为有这种作用,维生素T对贫血症和血友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建议每日摄取量尚未确定。市面上没有维生素T出售。维生素T存在于芝麻和蛋黄中。未发现有副作用。除此以外,目前对它其他方面的了解甚少,市场上也没有维生素T出售。

  【富含维生素T的食物】:芝麻和蛋黄

  【作用】:维生素T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

 

  名称: 维生素U;碘甲基甲硫基丁氨酸;vitamin U

  资料: 分子式C6H14NO2IS,分子量291.2。

  学名:碘甲基甲硫基丁氨酸。

  特性:存在于卷心菜、白菜、甘蓝、莴苣、苜蓿等绿叶蔬菜中。有特殊气味,味咸苦。光照或久置空气中都不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由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制得。

  作用:在治疗胃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发现历史:

  从前欧洲有一位医生,他看见兔子吃些青草和人们丢弃的菜渣,就为人类提供那么鲜美的肉食,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一天,他决心改善一下兔子的生活待遇,用营养丰富的牛奶面包代替了原来的菜渣青草。心想今后在吃肥美的烤兔肉时也会少一点歉疚。谁知事与愿违,这些好吃的东西不但没有使这些红眼睛长耳朵的小伙伴们长得更为丰满,反而越吃越消瘦,后来竟形销骨立,奄奄一息了。医生一看,大吃一惊,便挑几只最瘦的兔子作病量解剖。一只是胃溃疡,两只是胃溃疡,解剖了五、六只,无一例上,都是胃溃疡!医生垂头丧气,深泞懊悔这悲天怜兔之心,竟害死了这些长耳朵红眼睛的小乖乖。他再也不用这种特殊的伙食优待政策,扔些白菜头给这些病兔吃,心想,反正是活不成了啦。两个星期以后,没想到却出现了奇迹。病兔们肥壮起来,一只只在笼子里活蹦乱跳可欢啦,就象在嘲讽他的“兔道主义”似的。医生毕竟是个学者,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他挑出一只最肥的兔子来解剖,发现胃溃疡面完全愈合,还能看见留有明显的痕迹。奇怪,难道白菜头治好了胃溃疡?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胃溃疡病人前来求治。当时没有治这种病的特效药,医生想起了发生在兔子身上的事情,这不于一种新药所作的动物实验吗?他灵机一动,请病人等一会儿,便到厨房里去榨了一瓶白菜水,规定了剂量叫病人服用。医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病人的反应。两天后,那病人非常高兴地来找医生,告诉他:“药很好,不但解除了病痛,食量也有所增进!”医生带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心情,继续用白菜水治胃溃疡,不久,竟成了名噪一时的治胃溃疡的名医。

  这件事引起了一位化学家的兴趣,用白菜水进行化学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维生素,便定名为维生素U。在本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一时的胃溃疡特效药——维生素U,就是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产生的。亲爱的朋友,你也许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把它一笑置之。这就令人惋惜地失掉一次成为发明家的可能,更值得惋惜的是失掉一次为人类造福的机会,但愿大家今后能处处作个有心人。

 

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B2/B3/B5/B6/B12

 

 

B族维生素

  

资料一

  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这些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欲不振。相反喝酒过多等导致肝脏损害,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症并行的。

  B族维生素有很多共同的方面,比如它们都是水溶性的,多余的B族维生素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B族维生素必须每天补充。B族的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另外,如果B1、B2、B6摄取比率不均的话,是没有效果的。B族维生素的家族正在逐渐扩大,除了我们已知的B1、B2、B5、B6、B12等之外,还有目前争议比较大的B17等。下面只就几种常用的B族维生素介绍一下。 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这是因为维生素B1对神经组织和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影响;维生素B1的缺乏容易引起各种脚气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包括:酵母、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猪肉、大多数种类的蔬菜、麦麸、牛奶。 维生素B2进入人体后磷酸化,转变成磷酸核黄素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一种调节氧化-还原过程的脱氢酶。脱氢酶是维持组织细胞呼吸的重要物质。缺乏它,体内的物质的代谢紊乱,出现口角炎、皮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结膜炎和角膜炎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牛奶、动物肝脏与肾脏、酿造酵母、奶酪、绿叶蔬菜、鱼、蛋类。 维生素B6是机体内许多重要酶系统的辅酶,参与氨基酸的脱羧作用、色氨酸的合成、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等生理过程,是动物正常发育、细菌和酵母繁殖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缺乏维生素B6容易引起:贫血症、脂溢性皮肤炎、舌炎。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啤酒酵母、小麦麸、麦芽、动物肝脏与肾脏、大豆、美国甜瓜(cantaloupe)、甘蓝菜、废糖蜜(从原料中提炼砂 糖时所乘的糖蜜)、糙米、蛋、燕麦、花生、胡桃。 维生素B12是由内脏中的细菌合成的,而且维生素B12存在于一切以动物为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12很难被人体吸收。胃所分泌的一种物质是吸收维生素B12的必要因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来说,钙也是必要的元素。维生素B12对身体制造红血球和保持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是必要的。维生素B12也已经用于哮喘、疲劳、肝炎、失眠和癫痫等的治疗。维生素B12储存于肝脏中,但是很容易通过尿排除体外。维生素B12是很安全的,而且没有副作用。维生素B12缺乏者常是老人和酗酒者。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动物肝脏、牛肉、猪肉、蛋、牛奶、奶酪等

  资料二

  维生素B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B族是所有人体组织比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全是辅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因此被列为一个家族。

  所有的维生素B必须同时发挥作用,称为VB的融合作用。单独摄入某种VB,由于细胞的活动增加,从而使对其它VB的需求跟着增加,所以各种VB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木桶原理”。罗杰.威博士指出,所有细胞对VB的需求完全相同。

  维生素B大家族最经常的成员有B1、B2、B3(烟酸)、B5(泛酸)、B6、B9(叶酸)B12(钴胺素)。它们的作用分述如下。

  1.是糖代谢过程中关键性的物质。身体的肌肉和神经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所以最易受累。VB充足,则神经细胞能量充沛,可以缓解忧虑、紧张,增加对噪音等的承受力;反之,导致应对压力的能力衰退,甚至引发神经炎。

  心脏功能由于丙酮酸、乳酸的沉积而受影响。肠胃匮缺能量,蠕动无力,消化功能减弱,且产生便秘。

  严重时引发脚气病。它的演化过程是:体虚—疲倦—烦躁、情绪低落—便秘—神经炎—心痛—心衰—水肿。1897年荷兰医生发现食用精米可导致脚气病,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所以B1也叫做抗脚气病维生素。

  2.和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密切相关。维持和改善上皮组织,如眼睛的上皮组织、消化道黏膜组织的健康。严重缺乏时会有视力疲劳、角膜充血、口角炎等。当口角炎时医生常常会要患者服用核黄素,也就是B2。

  3.脂肪代谢不良会引起溢脂性皮炎、痘痘、痤疮,补充维生素B有很好的效果。

  4.缺乏B族以至胃肠蠕动无力、消化液分泌不良,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口臭、大便奇臭。

  5.B3在体内构成脱氢酶的辅酶,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严重缺乏时引起神经、皮肤、消化道病变,叫做癞皮病,也叫三D症,表现为皮炎、腹泻和痴呆。

  6.帮助身体组织利用氧气,促进皮肤、指甲、毛发组织的获氧量,祛除或改善头皮屑。

  7.解除酒精和尼古丁等毒素,舒缓头痛、偏头痛、保护肝脏。

  8.B11、B12的缺乏将影响胸腺嘧啶、嘌呤、等的合成,引起DNA合成障碍。最终导致红细胞的细胞核不成熟,生成无效性红细胞,这就是巨幼细胞性贫血。

  9.[1]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与B12一起有利于血红细胞形成,预防贫血。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的脊柱裂和无脑畸形。此外,叶酸还有助于保持血液正常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衡量心脏病的重要指标),预防心脏病。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2]叶酸源于拉丁文“folium”,意思是树叶,因为这种维生素基本上存在于绿叶蔬菜里。有时你也可以听到叶酸被称之为“folate”。对准妈妈而言,叶酸实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维生素,细胞分裂少不了它,在预防胎儿某些先天神经系统及红血球、白血球细胞缺陷、传达遗传密码、避免胎儿脊柱裂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对宝宝的小生命影响重大。虽然叶酸在新鲜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蔬菜里含量比较丰富,但是在标准掺次品饮食(SAD)中摄入量通常不足。

叶酸的主要作用:

  * 叶酸,以辅助因子四氢叶酸的形式存在,对于许多代谢功能,如血液红细胞的形成(需要维生素B-12一起作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以及利用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 叶酸的缺乏会影响到神经缺陷,所以近来增加了许多这类叶酸强化食品。

叶酸的食物来源:

  在菠菜、羽衣甘蓝、甜菜、椰菜以及玉米、豆角和芽苗,还有小麦里都含有叶酸。营养酵母也是一个很好的来源。

  10、B族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2)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是蚊子最讨厌的维生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驱蚊效果。资料三

  B族维生素

  B1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辅助盐酸制造,血流形成,糖类代谢.有助于人体感知,并使脑功能发挥道最佳状态;对能量代谢,生长,食欲,学习能力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帮助人体抵抗衰老及烟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适用人群:脚气病、便秘、浮肿、肝肿大、疲劳、健忘、胃肠功能紊乱、性格改变、易怒、呼吸困难、食欲下降、肌肉萎缩、神经过敏、手足麻木疼痛、动作不协调有麻刺感、肌肉疼痛无力、全身衰竭、体重严重下降

  来源:富含:糙米,鸡蛋,黄油,豆类,肝,坚果,豌豆,稻米糠.含有:芦笋,啤酒酵母,菜花,球芽甘蓝,海带,坚果,麦片,李子,话梅,苜蓿 B2

  作用:红细胞形成,抗体制造,细胞呼吸作用及生长必须的.缓解眼睛疲劳,预防白内障.辅助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与A合用时,B2可以维持和改善呼吸道粘膜的功能.帮助身体组织如皮肤,指甲,头发利用氧气,去处头皮屑,及协助铁及B6的吸收.如果孕妇缺乏B2,即使本人无任何症状,却有可能损害胎儿的健康.协助色氨酸代谢.B2和B6合用对治疗腕骨综合症有一定作用.

  适用人群:(嘴角破裂与生疮&&口舌发炎&&皮肤损害)、皮炎、失眠、脱发、对光反射敏感、消化不良、生长迟缓、反应迟钝

  来源:富含:奶酪,蛋黄,鱼,豆类,肉,奶,家禽,菠菜,全谷,酸奶.含有:芦笋,菜花,球芽甘蓝,海带,多叶绿色蔬菜,蘑菇,糖浆,坚果,豆瓣菜,苜蓿.

  注意:B2容易被光,抗生素及酒精破坏. B3(烟酸)

  作用:维持良好血液循环,皮肤健康所必须的.帮助神经组织行使正常生理机能.此外糖类,脂肪,蛋白质类代谢及盐酸制造也离不开B3.参与胆汁及胃液性激素合成,可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精神分裂症,记忆提高,心理疾病的治疗也有帮助.

  适用人群:糙皮病、口疮、口臭、头痛、痴呆、失眠、抑郁、眩晕、易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低血糖、肌无力、皮炎、皮疹

  来源:动物肝脏,啤酒酵母,菜花,胡萝卜,干酪,玉米面,蒲公英,枣,蛋,鱼,奶,花生,猪肉,麦芽,全麦食品,土豆.

  注意:对人体无害,但可发生皮肤发红,发热现象,可能出现皮疹伴痛.孕妇,痛风,胃肠溃疡,青光眼,肝病,糖尿病患者慎用.长期服用剂量超过500毫克的B3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B5(泛酸)

  作用:消除体况紧张,可参与肾上腺,激素的制造及抗体的形成.并协助维生素的利用,糖类,脂肪,蛋白质能量的转化.是组织的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有利于神经递质,同时也是辅酶的重要组成元素.增强体力,防止某些形式贫血出现,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   适用人群:疲劳、头痛、手刺痛感

  来源:牛肉,啤酒酵母,蛋,鱼,新鲜蔬菜,动物肾脏,肝脏,豆类,蘑菇,坚果,猪肉,蜂王浆,咸水鱼,全黑麦面粉,全麦 B6

  作用:

  有利于盐酸合成及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协助维持身体内钠钾平衡,促进红细胞的形成.另外还有利于解决体内水分滞留带来的不便.帮助脑和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控制细胞增长和分裂的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合成也离不开B6.此外B6还可以活化体内的许多种酶.并有助于B12的吸收.

  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动脉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另外维生素B6还是一种温和的利尿剂,减轻经前不适症状,还能阻止肾结石的形成.在治疗关节炎,过敏,及哮喘上,也有一定作用.

  适用人群:最可能(头痛、惊厥、贫血、恶心、呕吐、皮肤脱落、舌疮).其它:粉刺,厌食,关节炎,结膜炎,生疮及裂口;抑郁,眩晕,疲劳,易激惹,伤口愈合不良,牙槽与口腔炎,学习能力及记忆能力下降,生长迟缓,刺痛感.腕管狭窄综合症也与B6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来源:所有食物均含B6,然而下列食物中B6最丰富:啤酒酵母,胡萝卜,鸡肉,蛋,肉类,豌豆,向日葵,麦芽,菠菜,胡桃.较高:香蕉,豆类,赤糖糊,菜花,全谷物,糙米,糖浆,土豆,米糠,豆豉,苜蓿

  注意:兴奋剂,性激素,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身体对B6的需求量;利尿剂及可的松类药物会妨碍身体对B6的吸收. B12

  作用:是抗贫血所需的.它可协助叶酸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并有利于铁的利用.而且消化机能的正常,食物的消化和蛋白质的合成,及脂肪和糖类的代谢均需要维生素B12.此外B12还有助于防止神经损伤,维持生育能力,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及防止神经脱髓鞘的作用.

  适用人群:吸收不良,老年人和消化系统病变者身上尤为常见.症状包括:非正常步态,长期疲劳,便秘,抑郁,消化系统疾病,眩晕,幻觉,头痛,舌炎,易激惹,呼吸困难,记忆力丧失,心悸,神经损伤,耳鸣,幻想症脊索退行性病变.严格素食者应注意服用B12,因为它只存在与动物组织中.尽管绝对素食者可能未发现有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出现,这是因为身体可以储备5年使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B12的缺乏的症状最终会出现.

  来源: 酵母,蛤肉,蛋,鱼,肾脏,肝脏,青鱼,牛奶,乳制品和海洋食物:海带,掌状红皮藻,大豆和豆制品,苜蓿

  注意:抗痛风药,抗凝血,钾剂补充品可能会妨碍消化道对B12的吸收.

 

 

 

 

叶酸

 

  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相当于蝶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 acid,PGA)。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如果缺少叶酸可招致红血球的异常未成熟细胞的增加和贫血以及白血球减少。这是因为叶酸参与核酸的嘧啶和嘌呤的合成。此外也作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及其它微生物促进增殖因子而起作用。与维生素M是同一物质。已知PGA的各种衍生物中也有起着与PGA相同的促进生长、促进造血因子作用的物质,其中有叶酸的多聚谷氨酸、甲酰衍生物、四氢叶酸。曾导致活性型叶酸发现的干酪乳酸菌因子和维生素Bc复合体,在动物体内有将它们分解形成叶酸的Bc结合酶,是和现成叶酸同样有效。根霉蝶呤(SLR因子)被认为是甲酰四氢叶酸的分解产物,对动物无效。叶酸的定量完全用微生物方法[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 R(Streptococcus faecalisR)]。由动物实验推算出的需要量是为一日0.1—0.2毫克。对巨大红芽球性贫血和口炎性腹泻有疗效(1日5毫克,与普通维生素B12同时投与)。

铁质叶酸

  [2]铁:铁人体生长发育的“建筑材料”,正常人体内含铁约为45克

  1、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成份,参与人体氧气运输。

  2、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

  3、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

  4、铁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5、促进药物在肝脏的分解,增强解毒能力。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微溶于水,对热、光线、酸性溶液均不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对热稳定,烹调中损失可达50~90%。

  1、叶酸是合成核酸时所需的辅酶,叶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与复制。

  2、帮助调节胚胎神经细胞发育,防止新生婴儿患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症。

  3、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物质(与B12),预防治疗叶酸贫血症。

  4、保护粘膜;粘膜是细胞分裂、衰亡、再生的十分活跃部位。

  5、抗癌作用;叶酸和烟酸一道能阻止自由基对染色体破坏。

    对人体的作用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是由喋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残基组成的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亦称为维生素BC或维生素M;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帮助蛋白质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是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体内叶酸以四氢叶酸的形式起作用,四氢叶酸在体内参与嘌呤核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转化。在制造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了叶酸有不少令人感举的新用途,其中包括:

  1、抗肿瘤作用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引起发癌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维生素。

  2、对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

  国外研究表明,在3岁以下的婴儿食品中添加叶酸,有助于促进其脑细胞生长,并有提高智力的作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叶酸可添加于婴儿奶粉中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

  3、其他作用

  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它对此病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此外,叶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抑制支气管鳞状转化以及防治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症、心肌损伤与心肌梗塞等。

  总而言之,叶酸成为继维生素C、维生素E之后国际市场上新崛起的一种保健维生素产品,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摄入量标准:

  [3]成年人需要量400微克,怀孕期间至少800微克。在医疗方面,使用的更多,甚至达到10到20毫克,仍然没有毒性。叶酸缺乏非常普遍,这样会导致贫血症、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缺乏症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过量表现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会引起中毒。凡超出血清与组织中和多肽结合的量均从尿中排出。服用大剂量叶酸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有:

  1、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2、口服叶酸350mg可能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

  3、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

体内过程

  叶酸在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是体内转移“一碳基团”的载体,是DNA合成的主要因素。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上部)几乎完全被吸收,5—20分钟后可出现在血中,1小时后可达最高血药浓度。大部分主要贮存在肝内,体内的叶酸主要被分解为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血浆半衰期约为40分钟。由胆汁排至肠道中的叶酸可再被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影响叶酸吸收的原因

  慢性酒精中毒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叶酸的量大受限制,叶酸的肝肠扦环也可能由于酒精对肝实质细胞的毒性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这是很容易纠正的,只要恢复正常饮食,就足以克服酒精的影响。另外,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喋呤,甲氧苄氨嘧啶和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由这两种药物在细胞内代谢有最后的共同通路所造成的。还有在妊娠,哺乳期间,都可导致体内叶酸需求增多,是叶酸补充的指征。

每日摄取量

  成人的建议是180~200mcg,孕妇加倍,哺乳期的妇女在头6个月需要280mcg,之后的6个月则需260mcg;

  一般认为,对于无叶酸缺乏症的孕妇来说,每日摄取不宜过多。必要时服用孕妇专用的叶酸制剂,而不是普通用于治疗贫血所用的大含量(每片含叶酸5毫克)叶酸片。

不良反应与注意问题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叶酸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一些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肿胀,头晕,呼吸困难。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应该马上求医。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精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 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g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

  抗生素类药物可影响微生物法测定血清或红细胞中叶酸的浓度,出现浓度偏低的现象。

  正使用苯妥英(抗癫痫药),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阿司匹林时,应该增加叶酸的摄取量;大量摄取叶酸会使服食二苯乙内酰脲的癫痫症患者产生痉挛现象。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加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中止叶酸的治疗作用。

叶酸之敌

  水、磺胺药剂、阳光、雌激素、食品加工(特别是煮沸)、高温。紫外线可使叶酸溶液失去活性,碱性溶液容易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建议

  如果您是常喝酒的人,多摄取叶酸为好;有许多人在短期间内每天摄取1~5mg的叶酸,结果皮肤上的斑点消失了;如果您感觉到似乎要生病,或者是已经生病了,必须要摄取抗紧张感的营养补品,切记要先查看其中是否含有充分的叶酸。叶酸不足时,抗体会减少,抵抗力将减弱。

富含叶酸的食物

  绿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新鲜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梨、胡桃等

  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豆类、坚果类食品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核桃油里也含有叶酸

  补叶酸首选猕猴桃

  值得一提的是,猕猴桃对育龄女性来说是很好的营养食物。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孕妇缺乏叶酸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而猕猴桃中含有大量叶酸,有“天然叶酸大户”之美誉。孕前或怀孕初期,如常吃猕猴桃,有助于防治胎儿各类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

  猕猴桃中还含有三种天然的抗氧化维生素:胡萝卜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胎儿眼睛的发育;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人体对糖的吸收,让胎儿获得营养。此外,猕猴桃所含的酚类、糖类以及矿物质对人体修护细胞膜、活化免疫细胞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孕妇应经常食用猕猴桃,因叶酸和维生素遇高温易分解破坏,故猕猴桃生吃最好。

叶酸与优生

  准备受孕之前,准妈妈准爸爸除了基本的戒烟、戒酒之外,还必须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而准妈妈最好在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开始摄取叶酸。根据研究指出在怀孕前开始每天服用400μg的叶酸,可降低70%的新生儿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机率。因此,准备怀孕的女性们,应在怀孕前就开始每天服用400μg的叶酸。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女性如果在怀孕初期就开始补充叶酸,可降低将来婴儿出现唇裂的几率。另外,怀孕期的准妈妈们,正确地摄取维他命是很重要的,复合维他命(含丰富的维他命A、B6、B12、C、叶酸)和综合矿物质(要含有1000mg的钙、500mg的镁),对预防宝宝的脑部、神经缺陷也非常重要。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 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 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份也会损失很大。 因此,孕妈妈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叶酸制剂、叶酸片、多维元素片。

孕妇如何补充叶酸

  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通常不需另外补充叶酸。叶酸主要功能是生血,对胎儿神经和智力发育可能有作用,但不是重要的。如果您的饮食很全面,富含动植物蛋白及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如钙,铁,锌等)就没有必要补充叶酸。口服叶酸片,每日5mg亦无不可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 倍。孕早期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如在我国发生率约为3.8‰的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脊柱裂等。另外还可起早期的自然流产。

  到了孕中期,孕晚期,除了胎儿生长发育外,母体的血容量,乳房,胎盘的发育使得叶酸的需要量大增。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而且这样的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叶酸的膳食中的来源主要是各种蔬菜,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的天然叶酸的吸收率较低,加上烹调过程中损失,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初步估计大约有1/3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叶酸补充剂的方法得到纠正和改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开始,每日补充400微克的叶酸是比较适宜的量,过量的叶酸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每日最大补充量不能超过1000微克即1毫克。

孕前补充叶酸更佳

  加拿大渥太华东安大略省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称,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怀孕妇女足够早期开始补充叶酸来降低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并且,怀孕妇女已经比非怀孕妇女更容易服用叶酸。他们对1996年4月到6月间到儿科医院遗传学诊所就诊的494位妇女进行了调查。总共有342位匿名者(69%)完成了对叶酸补充的调查表。结果显示,81.0%的应答者知道需要补充叶酸。大约78%至少服用推荐的每天0.4mg的最低剂量。297例患者中只有78例(26.3%)足够早地开始补充来降低神经管缺陷的危险。

摄取叶酸可提高男性精子质量

  路透华盛顿3月19日电---研究人员周三表示,维生素的一种--叶酸可预防新生儿缺陷,并可帮助保持男性的精子质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组称,服用叶酸补品以及常吃绿叶菜等富含叶酸食品的男性较少出现精子异常的现象。

  这一发表于《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上的报告还称,摄入叶酸较多的男性其精子中出现“非整倍体”,即染色体缺少或增加的几率大大低於普通人。

  “摄入越多越有好处,摄入叶酸最多的25%的男性每天摄入量为722-1,150微克,与摄入量较低的男性相比,他们的精子中出现非整倍体的几率要低20%-30%,”研究人员Brenda Eskenazi在声明中说。

  精子出现非整倍体可导致不孕,或有最高达三分之一的概率导致流产,或导致新生儿患有唐氏综合症及其他罕见的染色体疾病。

  研究小组估计,健康男性的精子中约有1%-4%含有非整倍体,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Eskenazi说,美国目前为19岁以上成年男性推荐的叶酸摄入量为每天400微克。想当父亲的男性还应摄入更多。(完)

  多摄入叶酸能降低染色体异常精子的比例

  新华网伦敦3月21日电(记者葛秋芳)据英国广播公司21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男性多吃富含叶酸的食品可以降低染色体异常的精子所占的比例。

  一个健康男性的精子中,有4%的精子染色体异常。精子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以及婴儿先天性愚型。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个研究小组对89名不吸烟的健康男性的精子样本进行了分析,并了解他们有关锌、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情况。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入722毫克至1150毫克叶酸的男性,其染色体异常的精子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叶酸摄入量低的男性。叶酸存在于叶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品中。

  但研究人员强调,他们还没有最终确认叶酸对精子质量有直接影响,只是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男性生育专家艾伦·佩西说,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每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提高精子质量。形成精子的周期长达3个月,所以优生优育需及早行动。

提醒:慎用合成叶酸

  提醒:慎用合成叶酸

  英国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日前提醒人们慎用合成叶酸,因为未被吸收的合成叶酸如果进入血液,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研究发现绿叶蔬菜等含有的天然叶酸在人的肠道中被吸收,而合成叶酸是在肝脏内被吸收的。肝脏吸收合成叶酸的量有限,未被吸收的过量合成叶酸会进入血液,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关节炎等疾病。

  叶酸属于维生素B类,天然存在于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脏内,也可以人工合成。孕妇体内叶酸缺乏容易导致婴儿神经管畸形。今年5月,英国食品标准局要求在面包或面粉中“强制性”添加合成叶酸,以降低婴儿神经管发育缺陷的几率。

  英国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沙恩·阿斯特利说,在面粉里添加合成叶酸可能会减少婴儿神经管发育缺陷病例,但仅用英国“强制性”添加叶酸推荐量的一半剂量就会使肝脏饱和。

  阿斯特利说,合成叶酸还会增加接受试管受孕的妇女怀多胞胎的可能性,这对孕妇和胎儿都会有危险。没被吸收的合成叶酸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需要20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合成的叶酸

  叶酸传统的合成路线是以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缩合 、还原 、环合而成 。此工艺流程长 、收率低 、生产成本高。

  采用四甲氧基丙醇和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为主要原料与三氨基嘧啶硫酸盐反应生成叶酸。总收率:75%,纯度:98%。

  含叶酸的食物一览表

  在孕早期,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多摄入叶酸,因为叶酸关系到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怀孕初期第17至30天,此时如果叶酸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果你从计划怀孕开始补充叶酸,就可有效地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但必适量。

  富含叶酸的食物

  绿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新鲜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草莓、梨、胡桃等

  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豆类、坚果类食品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1]补充叶酸可减低脑卒中风率风险

  近日,由中美科学家完成的“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疗效荟萃分析”,赢得国际权威机构“千名医学家”(Facultyof1000Medicine)科学文献贡献力的高度评价,被推荐为必读文章,评价得分在最近半年的脑卒中研究论文中排名第一。这是迄今为止由中方科学家参与的心血管领域研究成果获得该机构的最高评价。

  “千名医学家”由来自全球的约2500名顶级医学专家组成顾问团,每日将最近1个月可能改变医学实践的极少数优秀论文,按科学文献贡献力(F1000因子)标准划分为9分(杰出)、6分(必读)、3分(推荐)三个等级向医学界推荐。

  此项研究确认补充叶酸平均可降低脑卒中风险18%,一级预防应用使脑卒中风险降低25%,服用叶酸超过3年使脑卒中风险下降29%。专家认为,该研究针对重大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对未来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影响深远,目前,该研究小组正加紧后续研究,争取早日研发出适合中国人群的防治措施。

  国内专家认为,我国没有推行叶酸强化食品,大众没有自觉从食物中补充叶酸的习惯,血清叶酸水平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等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我国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补充叶酸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一项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大型汇总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专家称,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这项研究对推动相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公共卫生学院哈肯·德米塔斯博士等9位中美医学家联合进行的“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汇总研究,其成果刊登在英国出版的6月2日《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对1996年至2006年国际医学界有关“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补充叶酸能使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8%,疗程达3年以上时,风险可下降29%。文中还引用了在中国河南省林州市进行的营养干预研究,显示补充一定数量叶酸2年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可降低37%。

  近年来,叶酸是否降低心脑血管发病成为国际医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质疑说”成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等著名医学期刊的“主流观点”。作为争论的“附属物”,多项研究表明叶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柳叶刀》此次汇总研究再次证实,补充叶酸未能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却显示了显著的预防脑卒中效果。对无脑卒中既往史的人群效果更为明显。

  此项研究对我国防治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年新发病200万人。脑卒中每年导致死亡150万人,是位居肿瘤之后的城乡居民第二位死因。存活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全国每年用于该病的治疗费用100亿元以上,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

  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认为,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叶酸在防治脑卒中方面的作用。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更切合中国的国情。比如“降压药加叶酸”可用于老年正常人群的预防,尤其我国北方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而叶酸水平低,补充叶酸的预期要好于西方国家。

 

  

 

                       维生素B1

 

维生素B1(“1”为下标)

  vitamin B1

  又称:赛阿命(thiamin, thiamine)、硫胺素抗脚气病素抗神经炎素、维他命B1、维生素乙一、乙一素、Betalin S

【维生素B1类物质】

  硫胺(aneurine)

  2-[3-[(4-amino-2-methyl- pyrimidin-5-yl)methyl]- 4-methyl-thiazol-5-yl] ethanol

  (C12H17N4OS+)

  [CAS RN:59-43-8]

  盐酸硫胺(aneurine hydrochloride, thiamine hydrochloride,,又称盐酸噻胺

  氯化3-[(4-氨基-2-甲基-5-嘧啶基)-甲基]-5-(2-羟基乙基)-4-甲基噻唑

  3-[(4-amino-2-methyl-5-pyrimidinyl)methyl]-5-(2-hydroxyethyl)-4-methylthiazolium chloride

  (C12-H17-N4-O-S.Cl-H.Cl

  [CAS RN:67-03-8]

  硝酸硫胺(thiamine nitrate)

  3-[(4-氨基-2-甲基-5-嘧啶基)甲基]-5-(2-羟乙基)-4-甲基噻唑鎓硝酸盐

  3-[(4-Amino-2-methyl-5-pyrimidinyl)methyl]-5-(2-hydroxyethyl)-4-methylthiazolium nitrate

  [CAS RN:532-43-4]

【简介】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素。由嘧啶环和噻唑环结合而成的一种B族维生素。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弱的特臭,味苦,有引湿性,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变质。酸碱度在3.5时可耐100摄氏度高温,酸碱大于5时易失效。遇光和热效价下降。故应置于遮光,凉处保存,不宜久贮。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化学合成的产品。在体内,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

  维生素B1缺乏时,可纪起多种神经炎症,如脚气病菌。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周围神经末梢有发炎和退化现象,并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症状。18~19世纪脚气病在中国、日本,尤其在东南亚一带广为流行,当时每年约有几十万人死于脚气病。中国古代医书中早有治疗脚气病的记载,中国名医孙思邈已知用谷皮治疗脚气病。在现代医学上,维生素B1制剂治疗脚气病和多种神经炎症有显著疗效。

【药理】

  水溶性。和所有B族中的维生素一样,多余的B1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必须每天补充。

  在体内参与糖类的代谢作用。

  B族的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

  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这是因为维生素B1对神经组织和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影响;

  维生素B1的计量单位是毫克(mg)

【代谢过程】

  食物中的维生素B1有三种形式,即游离形式、硫胺素焦磷酸脂和蛋白磷酸复合物。结合形式的维生素B1在消化道裂解后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空肠和回肠。大量饮茶会降低肠道对维生素B1的吸收;酒精中含有抗硫胺素物质;叶酸缺乏可导致维生素B1吸收障碍。维生素B1由尿排出,不能被肾小管再吸收。

  本品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吸收。吸收不良综合症或饮酒过多可阻止本品的吸收。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吸收后可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中,也可进入乳汁,体内不贮存。血浆半衰期约为0.35小时。肝内代谢,经肾排泄。

  维生素B1在肝,肾和白细胞内转变成硫胺焦磷酸脂,后者是体内丙酮酸分解所需的羧代酶的辅酶。但本品在体内不贮存,故短期缺乏即可造成患者丙酮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扰乱糖代谢。

【用法与用量】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0~1.5mg。妊娠、哺乳期每天摄取1.5~1.6mg;

  在生病、生活紧张、接受手术时,要增加必要用量。

【作用和用途】

  ▲促进成长;

  ▲帮助消化,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改善精神状况;维持神经组织、肌肉、心脏活动的正常;

  ▲减轻晕机、晕船;

  ▲可缓解有关牙科手术后的痛苦;

  ▲有助于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的治疗。

  维生素B1是人体能量代谢,特别是糖代谢所必需的,故人体对硫胺的需要量通常与摄取的热量有关。当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最大。

  维生素B1还是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当维生素B1缺乏时,按其程度,依次可出现下列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干性脚气病),心血管系统反应(湿性脚气病)Wernicke(韦尼克氏)脑病及Korsakoff综合症(多神经炎性精神病)。

  许多神经体症和症状是周围神经炎,伴有肢端感觉障碍,包括局部区域感觉过敏或感觉麻木。

  心血管症状包括劳动时呼吸困难,心悸,心动过速和其他心电图不正常的情况,以及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这种衰竭称为“湿性脚病”。它伴有广泛的水肿。

  Wernicke综合症是维生素B1缺乏和醇中毒的另一严重后果。此病的特殊体征是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服用维生素B1后,可迅速见效。Wernicke脑病常伴有Korsakoff精神病的体征,其特点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不能获得新知识,以及健谈症。这些常是不可逆的。

  正常人群中,也可出现许多轻度的维生素B1缺乏,但容易被忽略。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易浮肿,血压下降和体温降低。通过仔细研究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测定红细胞转酮醇酶的活性便可明确诊断。

【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常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高和吸收利用障碍。肝损害、饮酒也可引起。长期透析的肾病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病人以及长期慢性发热病人都可发生。

  初期症状,有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沮丧、腿麻林和心电图异常。一般分成几类:

  1、干性脚气病

  以多发性神经炎症养为主,出现上行性周围经炎,表现为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

  2、湿性脚气病

  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

  3、婴儿脚气病

  多发生于2-5月龄的婴儿,且多是维生素B1缺乏的母乳所喂养的婴儿,其发病突然,病情急。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快,呼吸急促和困难。

【食物来源】

  酵母、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猪肉、大多数种类的蔬菜、麦麸、牛奶。

【营养补品】

  有低效和高效两种不同的摄取方法,通常是50mg、100mg或者是500mg。如果将维生素B1、B2和B6一起均衡地摄取的话,效果最好。若再加入具有抗紧张效果的泛酸(pantothenic acid)、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B12,则效果会更好。一般的摄取量是每天100~300mg。

【副作用】

  这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没有副作用的。

  多余的分量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留在人体中。每天服用超过5~10g时,偶尔会出现发抖、疱疹(herpes)、浮肿、神经质、心跳增快及过敏等的副作用。

【用药建议】

  ▲抽烟、喝酒、常摄取砂糖的人要增加维生素B1的摄取量;   ▲在妊娠、哺乳期或是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

  ▲假如您有在饭后服用胃酸抑制剂的习惯,那么您就会丧失在这顿饭中所摄取到的B1;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生病、焦虑、精神打击、手术后等——不仅需要B1,而且需要B族中所有的维生素,也就是说应该加服复合维生素B制剂。

【适应症状】

  (1)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脚气病”,周围神经炎及消化不良。

  (2)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长期慢性感染,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症伴肝胆疾病,小肠系统疾病及胃切除后维生素B1的补充。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正常剂量对正常肾功能者几无毒性。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2)大剂量用药时,可干扰测定血清茶碱浓度,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产生假阳性。

  (3)建议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用维生素B1。

  (4)肠胃外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1产生的过敏性休克可有肾上腺素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与碱性药物如苯巴比妥纳,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合用,易引起变质。

  (2)含鞣质类的中药与维生素B1合用后,可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的结合,使其排出体外而失去作用。若需长期服用含鞣质类中药,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

  (用法与用量)(1)口服:脚气病:成人一次5—10毫克,一日3次。儿童一日10毫克;维生素B1缺乏症:成人一次5—10毫克,一日3次;儿童一日10—50毫克,分次服:妊娠期缺乏症:一日5—10毫克;嗜酒致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日40毫克。

  (2)推荐膳食一日摄入量:小儿4—6岁0.9毫克;成人(男)1.4毫克,(女)1毫克;孕妇1.4毫克;哺乳期妇女1.5毫克。

【药物合用 】

  B族的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还有,如果B1、B2、B6摄取比率不均的话,是没有效果的;其比率如下:B150mg、B250mg、B650mg。因此,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B。

【发现历史 】

  维生素B1是19世纪末荷兰医生艾克曼从米糠中提取制得的,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一种维生素。

【参考文章】粗粮中的宝贝:维生素B1

  今天我们要和您谈谈“脚气病”。当您看到这个词时,是不是认为这里要谈的是“脚气”呢?可能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实,我们常说的“脚气”是一种真菌引起的脚癣,而“脚气病”却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造成的疾病。这篇文章和您谈的就是这种维生素—硫胺素,即维生素Bl。

  先请您想一下:家里常吃的是粗米还是精米,标准粉还是精粉,平时吃蒸饭还是捞饭呢?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吃的越来越精细,大部分人吃的是精白米面,豆类在主食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肉类食品所占比例也较低。这些原因都会造成维生素Bl的缺乏,进而得上脚气病。

  维生素B1是什么?

  维生素Bl的生物化学名称叫硫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而人体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维生素Bl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辅酶参加碳水化合物代谢,使这个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另外,维生素Bl还有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作用。

  维生素B1缺乏会怎样?

  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1,时,热能代谢不完全,会产生丙酮酸等酸性物质,进而损伤大脑、神经、心脏等器官,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总称为“脚气病”。

  维生素Bl在体内储存量非常少,所以,一旦饮食中缺乏,一两周后,体内的维生素Bl就会迅速减少,从而出现下列症状:

  1.消化道症状:呕吐、厌食、便秘或腹泻。

  2.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某些神经反射减退或消失,甚至嗜睡、呆视、眼险下垂、惊厥。

  3.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加快、全身浮肿,直至发生心力衰竭。   婴儿脚气病大多发生在2—5月的婴儿。主要是因为乳母缺乏维生素Bl,导致婴儿摄入不足所致。病情发展迅速且严重,如不治疗,可导致死亡。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注意。

  我们需要多少维生素B1?

  前面已经提过,维生素Bl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它的需要量一般根据碳水化合物摄人量来决定,大约供给每1000千卡热能时,需核黄素0.5毫克。一般情况下,1岁以下婴儿的核黄素每日供给量为0.4毫克,1—3岁的儿童每日需要量为0.7—0.8毫克。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维生素Bl的需要量有所不同,特别是孕妇、乳母和饭量比较大的孩子,要适当增加维生素Bl的供给量。

  如何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Bl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其含量随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同时还受到加工、烹调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饮食结构 加工越细的米面,维生素Bl含量越少。所以、不要总给孩子吃精白米面。在不影响孩子食欲的前提下,要做到粗细搭配,多吃各种豆类等杂粮,比如小米、绿豆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l,还应适当增加膳食中肉类的比例。

  2.改进烹调方法要提高食物中维生素B1的利用率和保存率。如捞饭的方法不好,要提倡不弃汁的蒸饭方法。由于面粉中的维生案Bl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所以发面不宜加碱,应提倡使用鲜酵母发面。煮面条时,大约有50%的维生素BI会流失到面汤中,所以。如果吃面条,要喝些汤,充分利用面汤中的营养素。由于高温油炸和加碱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Bl,因此,应该少吃油条、油饼这些油炸食品。

  将要做妈妈的孕妇更要避免维生素B1的缺乏,尤其要注意以上几点。以免造成新生儿先天性脚气病。

  常在外面吃饭的人最容易缺乏维生素B1,因为外面的面类等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B1几乎是零。

  维生素B1具有将糖分中的热量分解出来,然后再一次分解成为水及二氧化碳的功效。因此如果在分解时缺乏维生素B1的话,便无法分解到最后阶段,而在体内留下乳酸及嘧啶酸等物质。体内乳酸的含量一旦增多,便会使人疲累,使人出现手脚麻木、皮肤浮肿,甚至影响大脑神经。体内维生素B1一旦不够时,有的人会变得很焦虑或记忆力减退,特别容易不安和易怒甚至还会与人发生争执。所以,先补充维生素B1提提神较好。

  未经精制的谷类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因此多吃全麦面包、糙米、胚芽米、胚芽面包等便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1。

  相对于其他维生素,如果缺乏维生素B1,显得特别严重,会经常患感冒、胃炎、肩膊发僵、肌肉疲倦。因此有这些症状的人,还有烟酒过多,患有糖尿病,都有增加吸收维生素B1的必要。最好的对策就是增加维生素B1的摄取量,如改吃添加维生素B1的白米,或与别的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一同进食。其中猪肉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百分之百纯猪肉的火腿或熏肉也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B1。此外,肝脏及鳗鱼肝,还有花生、芝麻、海苔片等的含量也极为丰富。

【推荐文章】维生素B1——“避蚊”好武器

  闷热天气正是蚊虫滋生之际。蚊虫叮咬后多数情况下只是皮肤瘙痒,但也可能传染乙脑、疟疾等严重疾病。对付蚊子可采用避蚊、驱蚊等方法。不要在草丛、河边、湖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外出的时候身体抹上驱蚊药或风油精,洒在衣服上效果更好。维生素B1被摄入人体后,经过体内代谢,一部分代谢产物随汗液分泌到体表,这种代谢产物有一种使蚊子不敢接近的特殊气味,也能起到驱蚊的作用。在蚊子肆虐的夏季应多食用猪肉、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外出旅行临时口服维生素B1药片不失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推荐文章】维生素B1不是万灵丹

  维生素B1是一种廉价而可以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很多食物都任意添加它美其名曰加强营养成分。许多人服用维生素B1片剂或少数几种复合的维生素B,就自以为可补充所有的营养。维生素B群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单独摄取任何一种或其中之数种,只会增加其他种未补充维生素B的需要量;使摄取不足的部份因为缺乏而造成身体异常,反而弄巧成拙。

  充足的摄取维生素B1有助于能量的产生。但读者不可误会这句话,大量地服用维生素B1片剂以消除疲劳。曾经有读者这么做。一位劳累过度的女士,她每天服用大量的维生素B1已经持续两年。

  她是一位女裁缝师,只有三十八岁,外表看起来却好像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她的两眼充血,而她自己则认为那是工作过于紧张劳累之故。她的上唇似乎完全消失,细小的裂缝由嘴角向下延伸,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显得疲惫不堪。我真想劝她躺到床上好好休息半年。

  她的头发在去年一年之间几乎掉光了,只剩下一些稀薄而散乱的白发,她的神经紧绷,时常抽搐、失眠、焦虑过度而感到沮丧,膝盖内侧长满湿疹,几乎无法坐下,也因为精疲力竭而无法久站。

  在详细地地问过她许多问题之后,我终于找出真正的原因。她时常感到疲倦,并且听说维生素B1可防止疲倦,在服用初期,真的有不错的效果,当效果逐渐消失以后,她向药剂师要求剂量最高的维生素B1片剂,不久又再度失效;于是她再增加剂量至每天四片。

  我很难让她相信服用维生素B1是不当的,她也不愿意放弃。我看过许多类似的例子,患者出现缺乏各种维生素B的症状,都是由于盲目服用维生素B1所引起的。但没有人像这位女士那么严重。

  一知半解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危险。缺乏某种维生素时,由饮食中加以补充,便能有所改善;如果摄取过量,超过所需,反而有害无益,只会造成其它各种维生素B相对缺乏,就像前述的例子一样。

  维生素B1最丰富的来源是小麦胚芽及米麸,肝脏的含量并不多。种子发芽时需要这种维生素,因此它存在所有谷类、核果、干豆、豌豆、黄豆、扁豆、及由植物种子未经过加工精制的食物中,如花生酱、面包及麦片等;肉类食品中肾脏、心脏及猪肉里的含量最丰富。

  在一项缺乏维生素B1的实验中,纽约大学医学院的诺曼·乔利夫发现,受测者在四天之后,开始出现心脏周围疼痛,心悸、呼吸急促、便秘、不寻常的倦怠及情绪沮丧等症状,并且持续恶化。乔利夫博士以萤光镜及心电图检查受测者的心脏,发现他们的心脏胀大,并且出现心脏病的异常现象。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之后,这些症状在三到六天之内便消失了。

  另一项类似的实验是由梅奥基金会主办,受测者的饮食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是每一千卡路里零点二二毫克,相当于一般美国家庭的日常食物中的含量。为了确保其他营养充足,还加上畴母粉以补充维生素B,但是其中维生素B1已经因加热而被破坏。此外,还加上铁、钙、磷及鳕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A及D。这样的饮食,已经优于数百万美国家庭的日常饮食。

  所有受测者的性情都有所改变,脾气暴躁、容易与人发生争执、不合作、效率低落、健忘、懒散及消沉。这些情形日益严重。有时候受测者会显得极度倦怠、失眠、便秘、对噪音敏感;手部及脸部经常麻痹失去知觉,低血压、中度贫血、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心悸、呼吸急促;心电图显示他们的心脏异常胀大。以运动器材测量,他们的工作量逐渐降低。在运动及天气寒冷时,所有的症状都会更严重。

  有时候受测者会因为过度衰竭而无法工作。腿部疼痛(神经炎)、胃酸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在第二十一周时,他们开始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致实验必须终止。

  让受测者服用维生素B1,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变得精神愉快、活力充沛,不再有倦怠感。其他的症状则消失得较慢,胃酸的分泌在第十二天之后,心脏则在第十五天之后才恢复正常。

  幼儿胃口不好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B1的重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糖代谢,保证每天摄入的主食(淀粉)及糖类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而被利用。

  谷类的胚芽和外皮(糠、麦麸)含维生素B1特别丰富,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豆类、动物肝、瘦肉中含量也较多。

  因此,小儿每天需有一定量的粗粮、豆类和瘦肉等食品摄入,才能保证体内维生素B1的需要量,防止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脚气病。

  维生素B1的缺乏使糖代谢发生障碍,由糖代谢所供应的能量减少,而神经和肌肉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供应,受影响最大,可引起神经、循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此外,维生素B1可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作用。B1缺乏时,该酶活性增高,加速乙酰胆碱的水解。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冲动的重要物质,它缺乏时,可使神经传导障碍,尤其影响支配胃肠道、腺体等处的神经传导,造成胃肠蠕动缓慢、腹胀、消化腺分泌减少,使食欲减低。所以在膳食中保证供给维生素B1有增进胃口的作用。婴幼儿若喂养不当,长期以精制面粉或精白米为主食,又不及时添加辅食,或长期腹泻患有慢性消化道紊乱,都会使维生素B1的吸收减少。若在这些情况下出现食欲低下和厌食,应想到补充维生素B1。

  维主素B1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症有哪些?

  维主素Bl又名抗脚气病维生素,也叫硫胺素。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维生素B1不足,将使丙酮酸(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代谢受阻,积存在体内,引起脚气病。

  维生素B1还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有利于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维生素B1不足时,可引起肠胃道机能障碍。

  人们长期食用精米白面,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多种副食品补充,就容易造成维生素B1缺乏,发生脚气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周围神经炎,全身倦怠,肢端知觉异常,心悸,胃部膨满感,便秘以致浮肿。

  维生素B1缺乏

  在食用精白米地区,特别是习惯吃蒸饭和米汤的地区的小孩,常有轻度腹泻、声音嘶哑、烦躁、夜间啼哭、吃奶无力、四肢较弱、心跳快,甚至嗜睡、昏迷、抽筋等症状。人们常称它为“脚气病“。

  患“脚气病“的小儿脚部略有浮肿,用手指压迫时,即出现一个凹陷,压力解除后,此凹陷还不能立即消失。这种病实际上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因此,又称维生素B1缺乏症。此病多发生在三至六个月吃母乳的婴儿身上。如果母乳量不足或未及时添加辅食,即可使婴儿得此病。

  〔病因〕 婴幼儿患脚气病人数较多,这是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B1的需要量相应增多,且婴幼儿抵抗力较差易患疾病,致使维生素B1的吸收受障碍,或消耗增加,如腹泻;呕吐时可使维生素B1的吸收减少,发热或感染时,代谢旺盛,维生素B1消耗增多。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多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含维生素B1较低,其含量是牛奶的1/4,若母亲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则乳汁中维生素含量也就更少。人工喂养儿以淀粉食物为主,食用愈多,维生素B1的需要量也愈多。因此,婴幼儿时期患脚气病的人较多。

  〔症状〕 脚气病以三至六个月吃母乳的小儿较为常见。出现症状有轻有重,多数患儿是轻型。但如未及时得到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脚气病的症状有以下几方面: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有时腹痛、轻泻或便秘、腹胀。

  2.神经系统症状。患儿早期有烦躁不安及夜啼;病情加重后,出现嗜睡、软弱无力、两眼无神,声音微弱、嘶哑,吃奶时呛咳,严重者导致昏迷、抽搐。

  3.循环系统症状。患儿突然嚎叫、声急音失、出冷汗、全身冰冷、体温降低、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发花、全身水肿、呼吸不规则、呼吸微弱,刚发病时可见抽搐,继而昏迷,严重者会死亡。

  此外,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常常先见于足部。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核黄素(Riboflavin)的各种名称

  IUPAC中文名:7,8-二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

  IUPAC名:7,8-Dimethyl-10-ribitylisoalloxazine

  通用名:维生素B2

  欧洲食品添加剂编号:E101

  其它名称

  维他命B2 、乙种维生素二 、维生素乙2 、乙2素、乳黄素 、Lactoflavine 、卵黄素 、Ovoflavin 、维生素G 、维生素庚

  、Vitamin G 、Beflavit 、Flavitol 、Riboderm 、Zinvit-G

发现历史

  1879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布鲁斯发现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他们用各种方法提取,试图发现其化学本质,都没有成功。几十年中,尽管世界许多科学家从不同来源的动植物都发现这种黄色物质,但都无法识别。1933年,美国科学家哥尔倍格等从1000多公斤牛奶中得到18毫克这种物质,后来人们因为其分子式上有一个核糖醇,命名为核黄素。

  生化反应

  核黄素水溶性较低,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稳定,光照及紫外照射引起不可逆的分解。核黄素在机体中有递氢的作用,并是机体中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一般作用

  1、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2、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3、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

  4、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5、和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作用机理

  维生素B2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黄酶。黄酶在物质代谢中起传递氢的作用,参与组织的呼吸过程。

正常需要

  1、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7mg。妊娠期间需要1.6mg,哺乳期间,头6个月要摄取1.8mg,之后的6个月为1.7mg;

  2、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请增加摄取量;

  3、服用避孕药、妊娠中、哺乳期的妇女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2;

  4、不常吃瘦肉和奶制品的人应当增加维生素B2的摄取量;

  5、因溃疡或糖尿病而长期进行饮食控制的人较易产生维生素B2不足的现象;(假如患了特别的疾病而正接受医治的人,若要改变医师所指定的饮食,一定要医师商量。)

  6、对于所有精神紧张状态的人,必须要增加其复合维生素B2的用量;

  7、与维生素B6、C及烟酸一起作用,效果最佳。 成年人每日吃1两动物肝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约2斤黄豆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棵生菜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吃3~4只香菇可满足需要。

缺乏症

  维生素B2的欠缺会导致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和机能障碍,称为核黄素缺乏病。

  维生素B2缺乏导致脂溢性皮炎(眼、鼻及附近皮肤脂溢且有皮屑及硬痂);

  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嘴唇发红、口腔炎、口唇炎、口角炎、舌炎;

  维生素B2缺乏会使眼睛充血、易流泪、易有倦怠感、头晕;

  维生素B2缺乏还会引起阴道瘙痒。

  维生素B2的缺乏还会导致口腔溃疡。

过量表现

  摄取过多,可能引起搔痒、麻痹、灼热感、刺痛等。假如正在服用抗癌药,如氨甲喋呤(methotrexate)的话,则过量的B2会减低这些抗癌剂的效用。

食物来源

  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与肾脏、蛋黄、鳝鱼、胡萝卜、酿造酵母、香菇、紫菜、茄子、鱼、芹菜、橘子、柑、橙等。

需要人群

  1、服用避孕药、怀孕的、哺乳期的妇女需要更加多的维生素B2;

  2、不常吃瘦肉和奶制品的人应当增加维生素B2;

  3、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需要补充;

补充周期

  少量在人体内部停留,故需每天补充。

特殊功效

  核黄素还与人的性生活质量有关,当人体缺少核黄素,尤其是严重缺乏时,人体腔道的粘膜层就会出现问题,引起粘膜病变,造成性欲减退、性冷淡。

  核黄素的保健新功效

  1、利尿消肿;

  2、防治肿瘤;

  3、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备注

  维生素B2与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协同作用,效果最好。

  摄取高热量事物时,必须配合摄取更多维生素B2,光是维生素B2的天敌,应尽量避免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热是稳定的。为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黄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当缺乏时,就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体内维生素B2的储存是很有限的,因此每天都要由饮食提供。维生素B2的两个性质是造成其损失的主要原因:(1)、可被光破坏;(2)、在碱溶液中加热可被破坏。

  一、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1、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2、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

  3、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4、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二、维生素B2的吸收代谢

  膳食中的大部分维生素B2是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辅酶形式和蛋白质结合存在。进入胃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在上消化道转变为游

  离型维生素B2后,在小肠上部被吸收。当摄入量较大时,肝肾常有较高的浓度,但身体贮存维生素B2的能力有限,超过肾阈即通过泌尿系统,以游离形式排出体外,因此每日身体组织的

  需要必需由饮食供给。

  三、维生素B2缺乏所产生的症状及其毒性

  与所有其它维生素不同,轻微缺乏维生素B2不会引起人体任何严重疾病。但是严重缺乏维生素B2会引起一些病症如:口角炎、舌炎、鼻和脸部的脂溢性皮炎。眼睛角膜发红,充血等。

  据目前所知,维生素B2没有毒性。

  ------------

  药品学方面整理如下:

  维生素B2 药物名称: 维生素B2

  药物别名: 核黄素,维生素乙2,Riboflavin,Vitamin G

  英文名称: Vitamin B2

  药物说明: 片剂:每片5mg;10mg。注射液:每支1mg(2ml);5mg(2ml);10mg(2ml)。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黄色水溶性有机化合物

  功能主治: 为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黄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当缺乏时,就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

  当其缺乏时,机体代谢障碍,可出现口角炎、唇炎、舌炎、结膜炎、阴囊炎及脂溢性皮炎等,可用本品防治。也可用于全胃肠道外营养及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等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的需要量为2~3mg,治疗口角炎、舌炎、阴囊炎等时,1次可服5~10mg,1日3次,或皮下注射或肌注5~10mg,每日1次,连用数周,至病势减退为止。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1)在空腹服用本品,吸收反不如进食时服用,故宜在食时或食后立即服。 (2)不宜与甲氧氯普胺合用。(3)服后尿呈黄绿色。

  维生素B2(核黄素)

  原料药

  规格:99%

  分子式:C17H20N4O6

  分子量:376.37

  质量标准: 医药级, CP2005

  项 目 指 标

  比旋度 -120°~-140°

  酸碱度 合格

  干燥失重% ≤ 1.0

  炽灼残渣% ≤ 0.2

  含量% 98.0~102.0

  感光黄素 ≤ 0.016

  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溶液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或遇光变质更速。本品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用途:营养增补剂。用于小麦粉、乳制品、酱油。尚用于米、面包、饼干、巧克力、调味酱等。有时可用

  作色素。

  CAS No.: 83-88-5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2-1.7mg。妊娠期间需要1.6mg,哺乳期间,头6个月要摄取1.8mg,之后的6个月为1.7mg;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请增加摄取量。

  美国人最普遍缺乏的维生素就是B2。

  效用

  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促进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

  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和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缺乏症

  维生素B2的欠缺会引起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和机能障碍。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牛奶、动物肝脏与肾脏、酿造酵母、奶酪、绿叶蔬菜、鱼、蛋类。

  营养补品

  有低效和高效两种不同的摄取方法,一般用量是100mg。维生素B确也和其他B族的维生素一样,与其他B族的维生素一起服用的话,效果最佳。

  每天摄取量100-300mg为最适当。

 

 

 

维生素B3

 

  维生素B3 烟酰胺

  【英文名】Nicotinamide

  【类别】维生素B属

  【别名】 PP因素;癞皮病维生素;尼克烟胺;维生素PP ,维生素B3,烟碱胺,烟酰胺

  【外文名】Nicotinamide ,NAA, Aminocotin, Benecote

  用 途:

  1.维生素B3又称尼克酸、烟酰胺。它能溶于水,在人体中可利用色氨酸合成,是合成性激素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B3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轻胃肠障碍.减轻美尼尔综合症的症状等。在动物肝脏、肾脏、瘦肉、鱼卵、麦芽、全麦制品、花生、无花果等中富含维生素B3。

  2.对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有效,具有美白和活化皮肤细胞的作用。

  维生素b3的作用

  泛酸是辅酶a的辅酶,辅酶a是泛酸与3-磷酸腺苷、焦磷酸和α-巯乙胺相结合的复合分子,因此辅酶a的作用即是泛酸的生理功能。

  (1)脂肪酸合成,辅酶a在小肠壁与乙酸结合生成乙酰辅酶a,经过生物素酶的催化转变为丙二酰辅酶a,再与另一活化的脂肪酸作用生成长链脂肪酸;

  (2)脂肪酸降解,参与脂肪酸降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代谢过程;

  (3)柠檬酸循环,在循环中泛酸参与从丁酮二酸及其盐合成柠檬酸,以及a-酮酸的去羧基氧化反应;

  (4)胆碱乙酰化,乙酰辅酶a将乙酰基传递给胆碱生成乙酰胆碱--一种神经冲动传导物质;

  (5)抗体的合成,泛酸能促进那些对病原体有抵抗力的抗体的合成;

  (6)营养素的利用,由于辅酶a的功能,泛酸的存在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可以保持皮肤健康及维持血液循环,有助于神经系统正常运作。

  (7)治疗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维生素b3的缺乏症

  很少有证实人体会缺乏泛酸,因为它广泛存在于一般食物中,但是还是有一些例子显示:其会导致--头痛、呕吐、肌肉酸痛,肾上腺机能不足和减退,头发泛白,皮肤布满皱纹,容易疲劳晕倒等。

  维生素b3的主要来源

  广布於动物性食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中量丰,蔬菜水果中则量偏少。

  (每一百公克食物中所含泛酸的毫克数)

  鲑鱼-660~1100

  香菇-1700

  全麦-1300

  麦芽-2000

  猪肉-470~1500

  麦片-1800

  蛋-2700

  干青豆-600~1040

  牛肉-1100

  花生-2500

  羊肉-600

  橘子-340

  鸡肉-530~900

  牡蛎-490

  牛心-2000

  花椰菜-920

  牛脑-1800

  黄豆粉-1800

  牛肝-5200

  麦麸-2400

 

 

 

维生素b5

  

  别名:泛酸(pantothenicacid)、遍多酸

  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由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酸与β-丙氨酸用酰胺键连接构成。在动植物中广泛分布,故名泛酸。

  浅黄色粘稠油状物,能溶于水、醋酸乙酯、冰醋酸等,略溶于乙醚、戊醇,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具有右旋光性。对酸、碱和热都不稳定。

  泛酸首先是由科学家威来母氏从肝脏中分离提取成功,在1940年人工合成成功。

  泛酸的活性形式是辅酶A(coenzymeA,CoA),含有腺苷3′,5′二磷酸,这个腺苷酸通过5′磷酸与泛酸4磷酸的磷酸基相连,泛酸部分又连接着巯基乙胺,CoA是生物体内酰基的载体,参与丙酮酸和脂肪酸的氧化,其活性基是巯基乙胺部分的巯基(-SH),所以辅酶A有时写做CoASH。实际上细胞中的所有泛酸均结合成CoA。重要的酰基CoA有乙酰CoA和脂肪酰CoA。辅酶A的溶液在pH2~6之间相对稳定,分子量767.6,最高吸收峰257纳米(pH2.5~11.0)。未发现人类泛酸缺乏症。在全部已知食物中都有足够量的泛酸。动物缺乏泛酸生长不良,发生皮炎、肾脏损伤、贫血等。

  泛酸

  * 泛酸具制造抗体功能,在维护头发、皮肤及血液健康方面亦扮演重要角色;可喜的是,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泛酸,缺乏的问题不需多虑

  * 泛酸之名源于希腊文“ panto ”,意指“每处”,因其性质偏酸性并广泛存于多种食物中,故而得名

  * 一般公认泛酸与头发、皮肤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当头发缺乏光泽或变得较稀疏是,多补充泛酸当可见其效

  * 制造抗体也是泛酸的作用之一,能帮助抵抗传染病,缓和多种抗生素副作用及毒性,并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缺乏时则容易引起血液及皮肤异常,产生低血糖症

  主要功能

  * 制造及更新身体组织

  * 帮助伤口愈合

  * 制造抗体,抵抗传染病

  * 防止疲劳,帮助抗压

  * 缓和多种抗生素副作用及毒素

  * 舒缓恶心症状

  缺乏症状

  * 低血糖症

  * 血液及皮肤异常

  * 疲倦、忧郁、失眠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易患十二指肠溃疡

  * 特殊需求群族

  * 关节炎患者

  * 服用抗生素者

  * 正服用避孕药的妇女

  日需要量

  * 0 个月~ 12 个月: 2mg ~ 3mg

  * 1 岁~ 9 岁: 3mg ~ 5mg

  * 10 岁以上: 4mg ~ 7mg

  * 怀孕期: 5mg ~ 9mg

  * 哺乳期: 5mg ~ 9mg

  所含泛酸较多的食物:牛奶、豆浆。工作压力较大及闷闷不乐的人应该尝试多食用泛酸,有助于心情愉悦。

  泛酸

  【英文药名】pantothenic acid

  【名称来由】泛酸之名源于希腊文“ panto ”,意指“每处”。

  【类别】 维生素B属的一种,又名“遍多酸”,也称为维生素B5。这个名称来源自希腊语,意思是无所不在的酸类物质。由于其无所不在,人体未发现有典型的缺乏病例。

  【能破坏泛酸条件】 高温、食品加工技术,罐头加工、咖啡因、磺胺药剂、安眠药、雌激素、酒精。

  【发现历史】1933年间已经发现他是酵母的生长因素。是R.J.Williams等从某种生物活素(bios)中分离出来的。可治愈鸡的皮炎,故亦称抗鸡糙皮病维生素、细菌增殖因子、滤液因子(filtrate factor)。泛酸首先是由科学家威来母氏从肝脏中分离提取成功,在1940年人工合成成功。

  【物理性质】 浅黄色粘稠油状物,能溶于水、醋酸乙酯、冰醋酸等,略溶于乙醚、戊醇,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具有右旋光性。对酸、碱和热都不稳定。

  【化学结构】

  泛酸是α,γ-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酰-β-丙氨酸。水解时,肽键被切断,而变成羟酸和β-丙氨酸。D型有效。是丙氨酸藉借肽键与α,γ-二羧-β-β-二甲基丁酸缩合而成,它是辅酶a(CoA)及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的组成部分。

  辅酶a参与糖、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在糖代谢中丙酮酸转变为乙酰辅酶a,由此可合成脂酸,或与草酰乙酸形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12种氨基酸(丙、甘、丝、苏、半胱、苯丙、亮、酪、赖、色、苏及异亮氨酸)的碳链分解代谢都形成乙酰辅酶a。   泛酸的活性形式是辅酶A(coenzymeA,CoA),含有腺苷3′,5′二磷酸,这个腺苷酸通过5′磷酸与泛酸4磷酸的磷酸基相连,泛酸部分又连接着巯基乙胺,CoA是生物体内酰基的载体,参与丙酮酸和脂肪酸的氧化,其活性基是巯基乙胺部分的巯基(-SH),所以辅酶A有时写做CoASH。实际上细胞中的所有泛酸均结合成CoA。重要的酰基CoA有乙酰CoA和脂肪酰CoA。辅酶A的溶液在pH2~6之间相对稳定,分子量767.6,最高吸收峰257纳米(pH2.5~11.0)。

  总而言之泛酸是二碳单位的载体,也是体内乙酰化酶的辅酶,它是酰基的传递者。

  【泛酸的主要药物存在形式】泛酸钙 英文名:Calcium Pantothenate

  【分子式】C18H32CaN2O10

  【化学名】(R)-N-(3,3—二甲基—2,4—二羟基—1—氧代丁基)—3—丙氨酸钙盐

  【结构简式】

  【键线式】

  【分子量】476.54

  【性状】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水溶液显中性或弱碱性反应。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样,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含50mg的溶液,依

  法测定,比旋度为+25°至+28.5°。

  【鉴别】

  (1) 取本品约50mg(约相当于泛酸钙50m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 ,振摇,加硫酸铜试液2 滴,即显蓝紫色。

  (2) 取本品约50mg(约相当于泛酸钙50m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 ,振摇,煮沸1 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1 滴,并滴加盐酸溶液(9→100)至溶液褪色后再多加0.5ml ,加三氯化铁试液 2滴,即显鲜明的黄色。

  【一般作用 】

  参加体内能量的制造,并可以控制脂肪的新陈代谢。是大脑和神经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体内抗压力荷尔蒙(类固醇)的分泌。可以保持皮肤和头发的健康。

  帮助细胞的形成,维持正常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对于维持肾上腺的正常机能非常重要;

  是脂肪和糖类转变成能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抗体的合成、人体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和胆碱的必需物质;

  【效用】

  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

  制造及更新身体组织

  舒缓恶心症状

  有助于伤口痊愈

  可制造抗体抵抗传染病

  治疗手术后休克

  防止疲劳,帮助抗压

  缓解多种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正常需要】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10mg。 可由肠内菌在体内合成。

  日需要量参考表

  * 0 个月~ 12 个月: 2mg ~ 3mg

  * 1 岁~ 9 岁: 3mg ~ 5mg

  * 10 岁以上: 4mg ~ 7mg

  * 怀孕期: 5mg ~ 9mg

  * 哺乳期: 5mg ~ 9mg

  【所含泛酸较多的食物】牛奶、豆浆。。

  【过量 】 至今所知,没有副作用。

  【缺乏】 泛酸缺乏所产生的症状

  爱荷华州立医院所做的一项实验中,从州立监狱的罪犯中选出自愿实验者,用以观察人体缺乏泛酸时的反应。年轻的受试者有倦怠、头痛、眩晕、虚弱、心跳加速、抽筋、持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等症状;并且变得沮丧不安、消沉、怨恨、暴躁易怒、挑衅等,也有血糖持续偏低、双手颤抖等其他症状。血液中的α-球蛋白数量减少,下降速度加快,容易受感染,即使接受预防注射,也无法产生抗体。

  在饮食没有改善之前,所有的症状都会继续恶化。受试者无法入睡,双脚有烧灼疼痛的感觉。肾上腺衰竭,血压偏低,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弱,并且有消化不良、腹胀、便秘产生。那些饮食营养均衡,只缺乏泛酸的受试者,在6个星期之后,健康状况极度恶化,即使每日补充4000毫克泛酸及可的松,仍然恢复得很慢。

  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泛酸,否则无法将糖或脂肪转化为能量,也无法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及胆碱。缺乏泛酸时,肾上腺特别容易受损,肿大或出血,无法分泌可的松及其他激素。在任何一种压力下,如疾病、伤害、药物副作用、烫伤、外科手术、情绪低落等,需要更多的激素时,对泛酸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事实上,经常服用泛酸与补充可的松同样有效。

  老鼠缺乏泛酸而受到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缺乏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最先产生的明显症状,是容易受感染。当人们受到传染病的威胁,而肾上腺功能正常时,扁桃腺、淋巴腺等会缩小。只有在缺乏泛酸及其他营养素,导致肾上腺衰竭、扁桃腺及淋巴腺肿大,才会真正感染疾病。

  缺乏泛酸也是造成过敏的主要原因,喂食牛奶的婴儿之中,有60%都曾经有过敏的现象,母乳喂养的婴儿则没有这种毛病。牛奶、罐装鲜乳及婴儿配方食品中所含的泛酸,在消毒的过程中大部分都已经流失,这种过敏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根治。然而,只要营养充足,特别补充丰富的泛酸及维生素C,症状很快就会消失。缺乏泛酸,还会有血糖过低、持续倦怠、眩晕、紧张、头痛甚至晕倒等症状。健康人的血糖因转化为能量而降低时,身体中所储存的淀粉或肝糖,会立即转化为糖,补充血糖的浓度。如果所储存的肝糖已经消耗完毕,没有吃其他的食物补充,肾上腺激素会立刻使身体中的蛋白质,特别是淋巴组织分解成脂肪及糖。这些糖有时候会补充血糖至正常浓度,而一部分转变为肝糖储存起来,以备未来之用。

  当泛酸充足的动物在承受压力时,血糖的浓度仍然维持高水平,储存在肝脏中的淀粉(肝糖)量立刻增加7倍,准备在任何紧急状态下,随时补充能量。人体与动物一样,缺乏泛酸时,无法制造能将蛋白转化为糖(及脂肪)的肾上腺激素,血糖持续偏低,将导致哮喘、急躁、胃溃疡等症状。

  很多藉助可的松治疗的疾病,例如关节炎、爱迪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等,都是由于缺乏泛酸所引起。体重过重又缺泛酸的人,容易罹患关节炎及痛风两种疾病。因为可的松的毒性很强,不可过量使用。补充足量的泛酸、维生素C、抗压力维生素及其他必需的营养素,强化本身的肾上腺功能,自行分泌足够的可的松,才是对抗疾病的根本之道。

  人类对泛酸的需要量,随着每天所承受的压力大小而异。泛酸是没有毒副作用的。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瑞里博士,在一项实验中,让年轻的受试者以不补充泛酸及每天补充10000毫克泛酸比较在冰水中游泳所承受的压力。测验结果显示,泛酸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例如,防止体内的蛋白质遭到破坏,防止血糖浓度及血压下降,避免骨骼中的钙流失等。

  健康的成人每天摄取30~50毫克最适当;罹患关节炎、传染病及有过敏症状的人,在均衡膳食的三餐后,正餐之间及睡前各服用50~100毫克的泛酸,能加速恢复健康。一旦症状减轻时,三餐饭后服用50毫克即可。当压力减轻时,如果饮食中加上酵母粉、肝脏或是小麦胚芽,则每天最多服用100毫克。但长期单独服用过量的泛酸时,需要增加维生素B1,否则会导致神经炎。

需要人群

  1、手足常感刺痛的人需要泛酸;

  2、服用泛酸可以对即来临的紧张状态和现有的紧张状态提供抵抗能力;

  3、被过敏症困扰者、关节炎患者、服用抗生素者和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应注意补充泛酸。

 

 

 

             维生素B6

 

 

  【英文名称】: Vitamin B6

  【药物别名】: 吡多辛、吡哆素,Pyridoxine

  【化学性质】: 一种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B族维生素。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

  【物理性质】: 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

维生素B6的发现

  在19世纪时,糙皮病(pellagra)除发现因烟硷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也会引起小老鼠诱发糙皮病,后来此物质在1934年被定名为维生素B6,直到1938~39年才被分离出来,并定性及能合成出维生素B6。

化学组成

  维生素B6是泛指比哆类物质的通称,因含有维生素B6活性的物质即是属于比哆醇(pyridoxine),但有此功能者有三种化学形式:(1)比哆醇(pyridoxol),(2)比哆醛(pyridoxal),(3)比哆胺(pyridoxamine)。其分子式分别为比哆醇(R=CH2OH),(2)比哆醛(R=CHO),(3)比哆胺(R=CH2NH2)。

  此物质是无色可溶于水及酒精的结晶体,因含有盐(HCl)的成份,故带有点咸味道。此类物质对热不敏感,但碰到硷性物质或者是紫外线之类时,即将会分解。盐酸比哆醇的融解点约为204~206℃

食物来源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各种食物中每100g可食部份含维生素B6量如下:酵母粉3.67mg,脱脂米糠2.91mg,白米2.79mg,胡麻粕1.25mg,吉士0.8~0.04mg,胡萝卜0.7mg,鱼类0.45mg,全麦抽取物0.4~0.7mg,肉类0.3~0.08mg,牛奶0.3~0.03mg,蛋0.25mg,菠菜0.22mg,甘藷0.14~0.23mg,豌豆0.16mg,黄豆0.1mg,橘子0.05mg。

药物说明

  片剂:每片10mg。注射液;每支25mg(1ml);50mg(1ml);100mg(2ml)。霜剂:每支含12mg。 维生素B6缓释片:每片50mg。一次50mg,一日1~2次。 复合维生素B片:每片含B13mg,B21.5mg,B60.2mg,烟酰胺10mg。每次服1~2片,1日3次。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每支含B120mg,B22mg,B62mg,烟酰胺30mg(2ml)。每次肌注2ml,每日1次。

需求量

  一般而言,人与动物的肠道中微生物(细菌),可合成维生素B6,但其量甚微,还是要从食物中补充。其需要量其实与蛋白质摄食量多寡很有关系,若吃大鱼大肉者,应记住要大量补充维生素B6,以免造成维生素B6缺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男成人 2.0mg

  妇女 1.6mg

  妊娠 2.2mg

  哺乳 2.1mg

  婴儿 0.3~0.6mg

  11岁以下 1.0~1.4mg

  男孩、女孩 1.4~2.0mg

  最大使用量为4-50mg,毒性剂量未知。

代谢与变化

  ★消化与吸收:食物中维生素B6为PLP、PMP、PN在小肠腔内必须由非特异性磷解酶(nospecific phosphoh Ydrolase)分解PLP、PMP为PL,PM。吸收形式为PL、PM及PN。在人体观察中,给予饥饿的人以PN、PL、PM,在给予PN后0.5~3h达到高峰,剂量小(0.5~4mg)时,血浆维生素B6水平在3~5h后又恢复到近似饥饿时水平。服用PL后血浆维生素B6水平及尿中PA升高较快,但PM吸收代谢都较PN,PL要慢一些。而摄入PLP剂量大(如10mg)时,血浆维生素B6及PLP在24h内继续上升,维持在高水平上。

  ★运输与代谢:PN运输至小肠粘膜并到血流中,也可在肠粘膜中合成PNP,约为剂量30.6%,血流中PN可扩散到肌肉中,然后磷酸化约占剂量的10.4%~15.7%。在人体给以PN后,血浆PL可以增加12倍,血浆中PLP虽占血浆中维生素B6的60%,但与蛋白相结合,不易为其他细胞所利用。血浆中PL与白蛋白结合不牢固,为运输的形式,能被组织摄取与清除,并氧化为PA。PN及PL通过扩散进入到红细胞中,并为激酶磷酸化。人的红细胞可将PNP氧化PLP,其他动物如大鼠无此功能。PN在超过红细胞PL激酶饱合浓度时,可在3~5min进入到红细胞中,细胞内的浓度与培养基浓度一致。PL在浓度超过红细胞磷酸激酶的浓度时,进入红细胞的量增加,使其浓度比培养基中要高这是由于PL与血红蛋白α-链中末端缬氨酸相结合,所以PL在红细胞中积累,它在红细胞中的浓度可为血浆中之4~5倍。红细胞中的PL可能也是一种运输方式。

  肝也是维生素B6代谢活跃的组织。PN为肝细胞纳入后,相继为PL激酶及PNP氧化酶作用而生成PLP,然后再经磷解作用而转变为PL,进入循环系统中,运至有磷酸激酶的组织形成PLP。

  在脑切片及分离脉络丛中,没有PN,均是磷酸化合物、脉络丛为运输PN从血到脑脊液的场所。在维生素B6缺乏的动物(大鼠)PL激酶有所下降,饲料5周的大鼠肝中,PL肝激酶下降50%而脑中仅下降14%。这也说明维生素B6对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储存:维生素B6在血流中可扩散到肌肉中而磷酸化,若PN剂量增加,肌肉中PN占剂量的百分数增加,而PNP的百分数减少。在肌肉中未发现PNP氧化到PLP。在大鼠60%维生素B6在肌肉中,其中75~95%与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phosphorylase)相联系。此酶占肌肉可溶性蛋白之5%,可能为维生素B6的储存场所。通过肌肉蛋白的转换,将维生素B6分解出来以满足最低需要量。

  ★排出:维生素B6的主要代谢产物PA,可代表维生素B6摄取入量的20~40%,尿中PA只可为摄入量的指标。而不能代表体内的储存。尿中除PA外,尚有小量的PN、PL等。给以生理剂量时,在3h内大部分以PA排出。PN在肾小管中积累,当PN浓度较大时,可由肾排出。因此PN剂量10mg时,尿中PA占剂量的百分数减低,但PN的排出增多。PL不易被肾排除,也不易被肾纳入,纳入后以磷酸化形式积累。但人口服大剂量(100mg)PL、PM、PN后,在36h内大部分原物从尿中排出。

生理作用及现象

  维生素B6群很快地会被转化成辅脢pyridoxal phosphate 与pyridoxamine phosphate,此两种脢与蛋白质的代谢关系很密切,pyridoxal phosphate是下列脢的置换物质:

  胺基酸代谢时胺基转移所需,尤其对甲硫胺基、胱胺酸、半胱胺酸等。

  胺基酸代谢时的脱羧基(=COOH)作用所需。

  转化含硫胺基酸所需(甲硫胺基、胱胺酸、半胱胺酸等),高胱胺酸是否缺乏维生素B6,要注意。

  Methionine→homocyteine + serine(丝胺酸)→pyruvate(焦葡萄糖) + H2S + NH3→TCA cycle(产生能量 + CO2 + H2O)。

  甲硫胺基酸是提供甲基(methyl group)的重要胺基酸,若无维生素B6存在,此作用不能进行。很多的碳化作用不得进行,如要合成脂肪、胺基酸碳架等。

  与色胺基转化成烟硷酸有关,tryptophan→nicotinic acid,若缺乏维生素B6时,即产生中间代谢物---黄尿酸(xanthurenic acid),此物质会在体内破坏胰脏β细胞,最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在临床上,以验尿液中黄尿酸多寡来判断有无维生素B6缺乏症,若黄尿酸含量太多,即表示罹患维生素B6缺乏症。

  肝糖转变为葡萄糖所需,有维生素B6的存在,glycogen phosphorylase 可加速肝糖的分解成葡萄糖。

  将脂肪酸亚麻油酸(linoleic acid--18C)转化成花生油酸(arachidonic acid--22C)所需,若缺乏此酸,则会造成皮肤龟裂,严重者甚至会因细胞膜变性而引起身体不适。

  辅脢-A(co-enzyme A)的合成有关,若缺乏维生素B6,阻碍辅脢-Co-A的合成。辅脢-Co-A组成分中有泛酸、腺嘌呤(adenine)等,是能量产生的相关物质,为acetyl Co-A还原所需,而acetyl Co-A在粒腺体内可直接合成脂肪外,acetyl Co-A亦涉及胺基酸合成及能量产生的生化作用,是一非常重要的物质。

  在脑细胞的代谢中,pyridoxine的辅脢对胺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很重要,故稳定脑细胞的功能,不能缺乏维生素B6。更有甚者,脑细胞所需的相关胺化合物之合成,均需要维生素B6。此类物质如肾上腺素(epinephrine),新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哆巴胺(dopamine),酪胺(tyramine),血胺素(serotonin-5 hydroxytryptamine)。哆巴胺是新肾上腺素的前驱物质,而血胺素又可合成褪黑激素。此等脑中物质,亦扮演着脑细胞染色体传送作用之功能。

  pyridoxine不仅是上述含胺化合物合成的辅脢,同时亦是散播脑细胞抑制物质GABA(gama-amino butyric acid)所需的辅脢。人类睡眠深沉时,GABA含量会升得很高,显示有维生素B6时,GABA提高,人较易入眠深睡。故要让亢奋的脑细胞休息,除用褪黑激素外,还得加上维生素B6始能发挥良好功能。

  ●使维生素B6功能增大的营养素

  若有某些营养素存在时,会增加维生素B6的功能,如1.维生素B群、2.维生素B1、3. 维生素B2、4. 泛酸、维生素C、5.镁、6.钾、7.钠、8.亚麻油酸(linoleic acid)。

  ●拮抗的物质及影响维生素B6需要量的状况

  1.酒类、2.避孕丸、3.烟草、4.咖啡、5.放射线照射。

  ●维生素B6缺乏的症状

  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功能有抗体的合成、消化系统中胃酸的制造、脂肪与蛋白质利用(尤其在减肥时应补充)、维持钠/钾平衡(稳定神经系统)。缺乏维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呕吐、下痢等毛病。严重缺乏会有粉刺、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头痛、掉发、易发炎、学习障碍、衰弱等。

  ●大剂量的毒性

  用极高剂量如每天300mg用来预防及治疗呕心及放射线照后呕吐、吃药后的呕吐、麻醉呕吐、旅行生病的呕吐等,均可达到治疗效果,而无毒性。

治疗疾病

  (一)一般疾病

  1、动脉硬化、2.秃头、3.胆固醇过高、4.膀胱炎、5.面部油腻、6.低血糖症、7.精神障碍、8.肌肉失调、9.神经障碍、10.怀孕初期的呕吐、11.超体重、12.手术后呕吐、13.紧迫、14.对太阳光敏感等。

  (二) 维生素B6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维生素B6可减缓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大白鼠血管并发症,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疾病在胰岛素依赖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与非胰岛素依赖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病人身上的盛行率比一般人高。糖尿病的血管疾病并发症主要是动脉硬化所造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ndothelial injury)被认为会引发动脉硬化症。致血栓因子(Thrombogenic factors),包括血小板过度活化(Hyperactive)或血小板过度凝集,均会促进动脉硬化的过程。

  维生素B6的活化型式,磷酸比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DP),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内皮细胞受活化血小板损伤的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与血液凝固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生成前列凝素(Thromboxane A2, TxA2)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I2, PGI2)的作用,以及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上的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被认为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理现象,这种改变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通透性、附着性、运动、细胞增生与物质生成的能力等。

生理功能

  1、维生素B6除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外,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

  2、维生素B6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3、维生素B6缺乏会损害DNA的合成,这个过程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4、维生素B6与维生素B2的关系十分密切,维生素B6缺乏常伴有维生素B2症状。

  5、维生素B6有降低慢性病的作用,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可能危险因素,维生素B6的干预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维生素B12

 

  【中文名称】: 维生素B12

  【英文名称】: Vitamin B12

  【别名】 钴胺素 氰钴胺动物蛋白因子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分子式】:C63H88CoN14O14P

  【外文名】Vitamin B12 ,Anacobin, Berubigen, Cobalin, Cyanocobalamin, Dobetin, Vibicon

生理作用

  【作用】几乎不含于植物性食物的维生素B12,是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也是红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严重缺乏,将导致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是相当特别的维生素,蔬菜中几乎完全找不到,只有紫菜及海藻类蕴涵。此外,维生素B12也是唯一含必须矿物质的维生素,因含钴而呈红色,又称红色维生素,是少数有色的维生素。维生素B12虽属B群维生素,却能贮藏在肝脏,用尽贮藏量后,经过半年以上才会出现缺乏症状。人体维生素B12需要量极少,只要饮食正常,就不会缺乏。少数吸收不良的人及素食者须特别注意。

  【吸收代谢】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在肝脏。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

  【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①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如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而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如同型半胱氨酸),使甲基受体成为甲基衍生物(如甲硫氨酸即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反应如图所示。因此维生素B12可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②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贮存。维生素B12缺乏时,人类红细胞叶酸含量低,肝脏贮存的叶酸降低,这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甲基从同型半胱氨酸向甲硫氨酸转移困难有关,甲基在细胞内聚集,损害了四氢叶酸在细胞内的贮存,因为四氢叶酸同甲基结合成甲基四氢叶酸的倾向强,后者合成多聚谷氨酸。

  【主要功能

  1.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4.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5.消除烦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及平衡感

  6.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

缺乏和补充

  【缺乏症状

  1.恶性贫血(红血球不足)

  2.月经不顺

  3.眼睛及皮肤发黄,皮肤出现局部(很小)红肿(不疼不痒)并伴随蜕皮;

  4.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5.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

  6.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

  7.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忧郁,

  8.引起有核巨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9.脊髓变性,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

  10.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

  11.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最后会引起贫血。

  副作用: 有些病人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应注意。

  【营养水平鉴定】鉴定方法有: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00μμ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 缺乏(正常值为100~300μμg/ml)。② 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不增加,故可用来区分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③维生素B12吸收试验。以放射性钴为标记的维生素 B122.0μg给受试者口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1000μg,然后测定48小时内尿的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48小时能排出口服放射性钴的5~40%;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后、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只有 5%以下。④治疗性试验,是临床工作中最早采用、最简单方便的一种诊断手段,在不具备开展上述各种检查的条件时,可采用此法。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网组织红细胞上升,同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转变成正常形态的红系细胞,即可判断为维生素B12缺乏。

  【主要食物来源

  1.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蛤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

  2.维生素 B 12 不易被胃吸收,大部分是经由小肠吸收,故长效型锭剂效果较好

  3.若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头发炎、失去味觉等症状,便是缺乏维生素 B 12 的警讯

  4.严重缺乏维生素 B 12 时,医师多会以注射方式补充

  5.老年人对维生素 B 12 的吸收较困难,可至医院透过注射方式补充

  【不良反应】

  1.可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2.促进恶性肿瘤生长。

  3.遇维生素C、重金属盐类失效。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与叶酸合用治疗其他巨幼细胞贫血、抗叶酸药引起的贫血及脂肪泻;亦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患如神经炎、神经萎缩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治疗。

  【用法用量】

  ①肌注:每次50~200ug,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神经疾患时,用量可酌增。②口服:每次25mg,每日3次。

  【用药须知】

  ①恶性贫血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的肠道吸收,必须肌注给药。②能加速核酸降解,使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③用药期间应注意低血钾。

  【维生素B12过量与危害】

  维生素B12是人体内每天需要量最少的一种,过量的维生素B12会产生毒副作用。据报道注射过量的维生素B12可出现哮喘、荨麻疹、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也可能相发神经兴奋、心前区痛和心悸。维生素B12摄入过多还可导到叶酸的缺乏。  【维生素B12日推荐量】

  日推荐量

  组 别 年龄(岁) 维生素B12(微克)

  婴 儿 0--1 0.52--1.5

  儿 童 1--10 2.0--3.0

  青少年 11--18 3.0

  成 人 3.0

  孕 妇 4.0

  乳 母 4.0

  注意事项:

  1、老人、素食且不吃蛋和奶制品的人必须补充维生素B12;

  2、如果您经常应酬而大量喝酒,那么补充维生素B12是非常重要的;

  3、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补充维生素B12非常有益;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应补充。

  5 应避免与氯霉素合用否则可抵消维生素B12具有的造血功能;

  6 体外实验发现维生素C可破坏维生素B12同时给药或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时可使维生素B12血浓度降低;

  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等抗惊厥药及秋水仙碱等可减少维生素B12从肠道的吸收;

  8 消胆胺可结合维生素B12减少其吸收

维生素B12主要用途

  [1]1、医疗方面

  ①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症。

  ②用于胃切除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维生素B12缺乏造成贫血的预防。

  ③用于补充因消耗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哺乳等造成的维生素B12需求增加。

  ④营养性和妊娠性贫血。

  ⑤广节裂头绦虫病贫血。

  ⑥肝障碍贫血。

  ⑦放射性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⑧神经疼,肌肉疼,关节疼。

  ⑨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

  ⑩脊髓炎,脊髓变性。

  2、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B12对于机体生长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物质,大多数动物的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B12,动物一方面靠胃肠中的微生物合成,一方面靠外界添加。为了满足动物维生素的需要就必须补充维生素添加剂。

  猪和鸡等非反刍动物缺乏维生素B12主要表现是生长发育停滞,也有少数猪可出现轻度的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此外,还可使鸡的孵化率和猪的生殖率降低。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单纯贫血,严重的也有神经症状。

  饲料维生素B12能促进家禽,特别是幼禽幼畜的生长发育。

  可用于:

  ①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猪、鸡生长发育不良和贫血;

  ②缺钴地区牛、羊所出现的地方性消瘦病;

  ③神经炎、神经痛等的非特异性治疗;

  ④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

  ⑤经济动物的饲养;

  ⑥用B12溶液处理鱼卵或鱼苗,可提高鱼对水中有毒物质如苯和重金属的耐受力。

  3、其它

  ①食品添加剂

  ②可作为仪器着色剂:如火腿,香肠,冰淇淋,鱼肉酱。

  ③用于化妆品,肥皂,牙膏等,也可用于厕所,冰箱,口腔等防臭,消除硫化物和醛的气味。

 

 

维生素B13

  化学名:乳酸清

  尚未有建议每日摄取量。可防肝病及未老先衰,有助于对多种硬化症的治疗。研究尚未发现有关维生素B13的缺乏症。

  富含维生素B13的食物:

  根茎类蔬菜、乳浆、酸奶或炼乳的液态部分。

  营养补品

  市场上有含有维生素B13的补品。

  副作用

  目前为止,人们对维生素B13的了解有限,因此尚没有有关例证指引。

  维生素B13之敌

  水、阳光

  建议

  人们对维生素B13了解有限,未能作出建议,遵照医嘱或营医师。

  【现代研究】

  乳清酸是一种营氧药,也称维生素B13。在60年代,用于治疗黄胆和一般肝脏机能障碍。近年虽被新药代替,但它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作用和其它新功能。如:可治疗痛风病,改进脑血管循环,增加吞噬细胞活性,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有助于治愈伤口。还可用于免疫辅药。可以治疗慢性X线中毒,作为化学品中毒的预防剂和治疗剂。

  其它领域,如加入饲料中,可以加速鸡雏生长,并增加鸡的蛋产量。用于化妆品,能减少皮肤的皱纹。加入小儿食品,有利于儿童发育。其衍生物,可使种子在较低温度下也能发芽。

  补充:产品名称:维生素B13

  别名:乳清酸,辣-4-甲酸,1,2,3,6-四氢-2,6-二氧-4-嘧啶甲酸,脲嘧啶-6-羧酸,尿嘧啶羧酸

  英文名称:Orotic acid;6-Carboxyuracil,Uracil-4-carboxylic acid,Uracil-6-carboxylic acid,Dioxotetrahydropyrimidine-6-car-boxylic acid

  分子式:C5H4N2O4

  分子量:156.10

  CAS号:65-86-1

  性质:含一分子结晶水的乳清酸(C5H4N2O4·H2O,[50887-69-9])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345-346℃(分解)。在100ml水中通溶解0.18g,100ml沸水中能

  溶解13g,极微溶于醇及有机溶剂,不溶于醚。无臭,味酸。

  用途:乳清酸是一种营养药,也称维生素B13。该品与5-氨基咪唑-4-羧酰胺在90℃成盐,则得到氨咪酰胺乳清酸盐(C9H10N6O5·2H2O,[2574-78-9])。

  这两种药物都是保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