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四周年庆典主持词:公文写作的主题提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19:50

第一章  公文写作的主题提炼及语言运用

 

 

公文材料的提炼  写作主题的提炼  如何提炼文章主题

公文是用来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用来指导、部署和商洽工作的。因此,公文鲜明地表明其意见和主张,而不隐晦。公文所要的这种意见和主张就是公文的主题。公文主题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公文写作时,一个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要从所占有的材料中提炼出公文的主题。只有有了它,文章才会有统帅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合理地运用语言组织材料进行公文写作了。因此,这一讲就重点讲公文写作的主题提炼和语言运用。

第一节  公文写作的主题提炼

    

所谓公文的主题,就是公文中全部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统一。在公文中,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一篇公文的质量,首先就必须得从内容上分析,看它观点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揭露问题是否深刻。因此,公文中,主题起着统帅的作用,是公文的灵魂。

    公文主题的提炼,就是人们遵循认识规律对事物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扩展和深化认识,在若干不同的结论中找出最正确、深刻、鲜明的认识作为主题。但公文主题的提炼与其他文章主题的提炼不同。它更强调“意在笔先”。虽然公文主题的形成与其他文体的主题的形成是一样的,都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但是公文的主题并不像其他文体的主题那样自由、灵活,它不完全而且大多不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它的客体意识,常常受到领导思想的制约,或受到行文规则制约。这样,公文的作者常常是根据事先拟定的主题即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而组织材料。而且它形成主题的时间很短,其制作通常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公文主题的特点

    公文的主题既不同于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有别于一般性文章的主题,有着自己的特点。

    1.政策性。公文主题有极强的政策性,一旦发出,就必须遵照执行。这是由公文的特点决定的。在此不予多说,大家都明白。

    2.直白性。就是把公文的政治意图和业务目的,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直接而明白地在文面适当位置上表述出来。它往往直陈文中,显露与外,开篇就把主题直接、扼要、明确地揭示出来,使阅文者开篇就了解该文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行文目的,第一眼就捕捉到了主题,并且还要求只言片语就显出主题,使主题单纯、集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法规文件的第一条,决定、决议、通知、请示的开头部分,通报、简报的结尾部分等,一般都用来表达该公文的主题。

    3.时代性。公文的主题必须和现实紧密相连,同群众的迫切要求紧密相连。公文不论是要制定方针、政策,还是要安排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都必须针对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或急待解决的方面等现实问题而制发,因此打上了很深的时代的烙印。例如,同是党的生日的“七一”讲话稿,1999年将跨世纪的,2001年建党80周年的,2006年进入“十一五”发展新时期几篇文章,无论在内容的重点、侧面、情感、语言还是背景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4.主题先行。前文已有述及,这里不再多讲。

    二、公文主题的要求

    公文的主题要求必须正确、鲜明、集中和深刻。

    1.正确。所谓主题正确,这是对公文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主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规定。首先是观点要正确,尤其是基本观点正确。只有基本观点正确了,从属观点才可能正确。例如,在公司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拼设备、拼资源的短期行为。一篇报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无疑是正确的。但要把企业短期行为根源于追求经济增长来写报告,这个基本观点就错了。主题的正确还要求公文所提出的主张和意见要能如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主题体现于文中的各个观点中,这些观点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公文主题的正确性。

    2.鲜明。鲜明是指主题要清楚明白,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一读即懂。不能吞吞吐吐,让人无所适从。例如写一篇请示,就要把请示的事项写明白,上级才好作答。此外,鲜明还在于明确指出具体做法,让人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公文作者要在写作中“开原明文”,或用标题点明,使主题一目了然。

    3.集中。集中是指一篇公文只能表达一个主要意图或一个基本观点。不论何种文体,不论文章有多长,都只能表达一个主题。除综合报告、工作总结外,多数公文要一文一事,一篇一事,一个主旨贯穿全篇。

    4.深刻。深刻就是指主题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公文主题的深浅高低,直接关系着能否办好企业的公务,也关系着企业的利益。公文主题要基于事实,高于事实,通过精当的分析,讲出新的道理。主题还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有新意,有特色。

    另外,主题深刻也要注意公文不同文种的特点。如工作安排着重在于把工作思路讲清楚,要求解决哪些问题,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抓哪些环节等。应抓住不同文种的着重点,认真下一番功夫,就能使主旨深化。

三、公文主题提炼的原则

公文的特点决定了公文主题的提炼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是随意的。这些原则是:

    1.遵循大政方针,符合法令法规。公文提炼主题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它们是文秘人员从事公文写作的根本依据和规范。一旦公文主题与之相抵触,就会自动失效。因此,提炼公文主题时一定要依法行事。而方针政策在公文中的体现程度反映了公文写作水平与质量的高低。这一原则是提炼公文主题的第一原则。

    2.根据客观实际提炼。公文既是上级制定政策的依据,又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说,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从微观上讲,公文主题的提炼一定要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当时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不能代替个别,原则不能代替具体。一国、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与一个小单位、一个问题相比,其情况不见得就适合。一定要反映确定的情况。弄虚作假或情况不实,只会给上级决策带来失误。例如假报产值产量,少报利润亏损,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客观实际情况是形成和产生主题的基础,只有在实际情况基础上形成主题,才能反映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触及主要矛盾和职工群众所关心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主题符合实际,必须从三个方面把好关:一是引证的事实、情况、情节、数字、资料要准确无误;二是要对客观事实作全面的整体的分析,防止以偏概全;三是对事实的叙述、说明、议论一定要合乎事物本身的逻辑,表达上要恰如其分。不能言过其实或言过其理。

    3.坚持专一、鲜明、周密、居要原则。专一就是指立意要专要纯。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题力求单一。不能在一篇公文中讲很多事,很多主题。要坚持只有一个主题,笔墨集中,从而把问题说透。这样很有利于主题的表达,也可防止行文关系错乱。二是要目标专一。公文作者在下笔之先,要明确写作意图,对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心中有数。动笔时一定围绕主题来写。鲜明的原则前文已有述及,这里就不讲。周密是指主题的表达必须用词准确,褒贬得当,没有漏洞。居要则指主题在文中的位置要突出、显豁、醒目。公文写作中,主题一般就放在篇首,或公文标题直接表明。较长的公文还会有小标题,也放在每段的开头表示一段的主题,这是为了便于让阅文者把握主题。

    4.可行性原则。公文的主题最终还是为了便于立足于行。当领导意图十分笼统时,就需要公文作者对之合理提炼、加工、深化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立具有可行性的公文主题。

    四、提炼主题的途径

提炼主题要注意“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具体地讲,提炼主题的途径有:

1.立足于实践。公文写作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基层情况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某些问题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形成正确的理解和主张。如果平时不注意立足于实践,就对各种生产生活和管理工作中的现象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不能捕捉到具有一定意义和实际内容的深层次问题。写出来的公文就此较浮,不能指导实践。

2.立足于调查。要确立正确的主题,必须对材料有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发现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整体,从一些感性材料中提取最重要的本质属性,舍去其非本质属性。这就要求公文写作者带着一定的写作任务,有目的的深人实际调查研究,然后把所获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有一定意义的主题。再根据主题选用材料,加以编排,构成完整的公文。调查报告、总结尤其重视这一点。

    五、提炼主题的基本要领

    1.材料先行。提炼主题要求掌握大量的多方面的材料。具体而言,应切实掌握如下几方面的材料:

    一是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文秘人员亲自深入实践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一般比较可靠具体,也较富有说明力。间接材料是指现成的文学材料,又称为第二手材料,可从上级的指示精神以及有关的文件、书本、他人研究成果中得到。

    二是具体材料和概括材料。具体材料是反映局部问题、个别事例、特殊情况的材料,概括材料是反映全局问题、整体概括、一般情况的材料。要把两方面的材料相结合。

    三是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正面材料是反映公务活动的成绩、经验等方面的材料,反面材料则与之相反。它们也可是一种观点的正反两面。

    四是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现实材料结合历史材料可以形成强烈对比,以看出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是文字说明材料和数字统计材料。在公文写作中也很重视用翔实的数字统计材料,以及图表、图例等,有的甚至还占很大比重,它们是提炼主题的重要材料。

    2、反复实践,认真研究。要很好地提炼出主题,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不能关门苦想,闭门造车,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坚持实践,认真地调查研究。例如,要写出某县教育事业的状况的工作总结,先有了这个初步意图之后并不能空对空提炼出一个合适的主题。于是深入调查,得到了一些情况:

    解放前,全县仅有1所中学、10所小学,现有小学635所、普通中学40所、职业中学4所、中专技校10所、高等学校4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23万人,专职教师共23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全县1980年普及初等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也都有较大发展。针对这一组全面的材料,就不难提炼出“某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题了。

    3.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提炼主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形势和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因此,要增强理论水平,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情况和问题。

    4.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主题的提炼过程,在方法上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就是要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透过事物复杂的、片面的、表面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了解它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例如这样一段材料:

    “公司推动电机产品朝大型化、新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着力在永磁电机、调速电机、高压高效电机、感应电机等新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不断拓展适用领域,扩大产能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2007年上半年,完成大中型交流电机产品产量277万千瓦、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4.36%,占全国电机行业总产量2523.1万千瓦11%,在国内电站辅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80%。”给这里所选的材料提炼主题时,要认真思考,最后就能得出“公司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重大成绩”的主题。

    总的说来,提炼主题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符合两点要求:第一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第二,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

六、提炼主题的注意事项

    提炼主题时应注意:

1.材料是主题的源泉,是提炼主题的基础。因此,主题的提炼不能随心所欲,胡乱“拔高”,甚至歪曲事实,割裂事物的本来联系。

    2.公文写作者必须加强思想和理论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3.不同文体的主题是有差别的。因此提炼主题的着重点也就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写人的文章,着笔的重点应是对人物精神的发掘,例如对某同志先进事迹的通报表扬或调查报告,就不应仅是这位同志做了些什么事说了些什么话,而应根据这些事和这些话来高度概括他的思想境界。而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意义的探究,要重点抓这件事背后的东西。说理的文章要着力于抓住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从而引出正确的结论。在实际运用的公文中,主题往往就是其发文意图,因此应着力于使意图更明确,意见更成熟,措施更可行。

4.处理好公文主题与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公文的主题是文章的中心主张、思想观点和目的、意图,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看法和评价。主题词是用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主题词往往也能反映出公文的主题,但二者是不同的。不过公文主题提炼的好,选用主题词会更方便些。

5.精炼。公文讲求精炼,主题也需要以简明扼要的一两句话或几句话准确地概括和揭示主题,而不要太长。

 

公文写作中的观点提炼和材料选择

 

公文写作是秘书人员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而准确地提炼公文观点和恰当地选择能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正是写好公文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力。如何提炼观点,怎样选择材料?本文试图谈点一孔之见。
   一、公文写作如何提炼观点
   第一,要依据主题语的要求,从已有材料中提炼切合题意的观点。在正确把握了领导同志意图,开始草拟公文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好该篇公文的主题语,即公文的主题思想、政治倾向和政策期求,并把这个主题语用简约宜读的语言在标题中的表述出来。这样,就可以根据主题语的需要,在已有的材料中,提炼出切合题意的基本观点,以及围绕这个基本观点而行文的各个分观点。否则,就易造成公文前后论述上的混乱,或者前后表述主题用语不一,使受文者不得要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观点的提炼就十分典型 。全文有十二个部分,即十二个分观点,但都是依据主题语“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围绕着全文的总观点“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央根据目前的情况,向全党重申党内政治生活的下列准则”而展开的。如第一部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开始,就提出这部分内容的论点“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显然,这个论点,既是全文总论点的延伸和展开,又与主题语的意旨十分贴切,在表述用语上亦前后一致。这样来提炼观点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公文写作中效法。
   第二,要着眼于全局,使公文的具体观点,与党在一个时期的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吻合起来。因为撰写一份公文,制定某项具体政策,发表某种具体策见,对于全局来说,它总是一个局部,只有把它置于全局中加以衡量,使之与全局吻合起来,才能避免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的偏颇,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才不致与总政策、总目标发生抵触。
   为了更好地从全局着眼,提炼好具体公文的观点,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具体策见放在大局中去衡量。这样,在拟写某项具体公文时,所阐述的具体观点,就可以在全局与总策见恰当地吻合起来,如果胸中无全局,过分夸大具体策见的作用,就会冲击全局性的策见及中心工作;而如果具体策见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则不能发挥具体政策服务于全局性工作的作用。如果胸中无全局,具体策见应该发布在前而未发布在前,就会贻误战机;具体策见应该发布于后而抢在前面发布,就会打乱中心工作的步骤,造成全局性工作的被动。如果胸中无全局,不考虑具体策见与全局中其他部门策见的关系,当应该联署发布而单独发布时,就会造成政出多门,影响党的总政策的实施;而过分强调具体工作策见从属于其他政策,也难以开创新局面,有损于全局工作。
   第三,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使公文观点具有超前性、发展性。制定政策的目的,是指挥和办理公务,其策见如果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发展性,是达不到目的的。政策具有调整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作用,但这种调整,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让政策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框框。这是我们提炼公文观点时必须予以注意的。譬如说,我们在制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发表策见时,就要预见到实施这一政策后,农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置,如将会节约下大批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去做工,去搞乡镇企业等。预见到了这些,你的策见就有超前性、发展性,政策就能发挥促进杜会发展的作用。
   要做到自觉地运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提炼公文观点,并非易事。它要求公文撰写人员在平时就要十分留心掌握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诸如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经济形式,新的社会矛盾,人民群众新的社会需求等等。这样,有了丰厚的积累,在拟写公文提炼观点时,就可以将这些新因素融入构思之中。同时,还要广泛接触、精心筛选、善于吸收新的观点。这样,才有可能在提炼公文观点时,产生具有科学性、预测性的策见。
   第四 , 提炼公文观点,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使之具有辩证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治国治民亦无万全之策。但是,我们拟写公文,应该力求制定较为完善的政策,发布较为精辟的策见。这就要求采用比较的方法,提炼具有辩证观点的策见。所谓比较的方法,就是在思索问题时,能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思。对任何事都能从多方面分析、综合、比较,既要看到一般,也要看到特殊;既能看到现象,又能看透本质;既能看到其利,又能看清其弊。在科学的比较中,经过通盘考虑,辩证思维,做出较为精辟准确的判断。臂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的一些策见,就其有辩证观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中发生了分歧,既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又不可议而不决,耽误工作。
   坚持集中领导,并不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明确地规定每个领导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不要事无巨细统统拿到党委会上讨论。
   在分工负责中,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不应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或抹煞书记或第一书记在党委会中的重要作用。
   像这些具有辩证观点的策见,就较为科学、准确,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显然,这种策见,只能在对事物进行全面剖析和具体比较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来。
   公文写作提炼观点,还有许多方法和要求,在此主要介绍这四种。公文写作者,只要加强训练,善于思考、学习、借鉴,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提炼观点的造诣和水平。
   二、公文写作中的材料筛选
   公文写作,在根据领导意图确定了主题语,酝酿出基本策见,设计好基本框架之后,就要考虑精心筛选的材料来源有三:一是机关资料室经过整理的现成材料;二是文秘人员自己平常积累的各种材料;三是通过专题调查研究获得的丰富材料。不论通过哪种渠道来的材科,在用于公文写作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筛选。筛选的标准有五条,即切题、真实、客观、典型、概括。
   切题。因为选取的材料是用来反映、阐述、论证公文策见的,所以,材料要与观点一致,要切合公文题意,特别是在内容上,不能离题。一份文件,该说的话,没有说透,而说了些题外话;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却抓了一大堆节外生枝的事,这都是筛选材料不切题之故。这是首要的一条,如果筛选材料不符合题旨,不能说明政策观点,那么即使再真实、再客观、再典型、再概括,也足无用之材。
   真实。这是公文写作筛选材料的又一个重要标准。如果选用的材料不真实,那么,用以说明或论证的策见也就是虚假的,从而也就造成了决策上的失误,其危害是十分巨大的。要做到筛选的材料真实,从筛选者的态度上讲,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要尊重事实,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要敢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从工作方法上讲,要认真地去鉴别材料的真伪,对来自各种渠道的现有材料,都要做“去伪存真”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查对原始材料和第一手材料,还要在此基础上花较大的精力,做大量的考证工作,考证其真伪程度,然后才去决定取舍。譬如说,要在公文中引证马克思的一段话(理论根据)去阐述现实中的某一问题,就应该不仅仅停留在马克思是如何说的,而且还要考察马克思当时说这番话的背景情况、社会现实情况,这段话的现实针对性,以及被历史发展检验的情况等等。以便鉴别引用马克思这段话用来说明现实问题的真实性。道理很简单,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更何况并非马克思本人的每句话都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呢?在我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文件,例如关于开除刘少奇党籍的文件,除了政治上的其它原因,仅就材料筛选而言,一是筛选者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对材料没有认真鉴别真伪,以伪充真,所以造成文件基本策见上的错误,以至整个决策失误。虽然这种因材料失真形成错误的文件必然要撤消,但它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客观。与真实密切相关的,是筛选的材料要客观。所谓客观,就是材料筛选者在筛选材料时,切忌带有主观随意性。也就是不能根据筛选者本人的意愿、口味、感受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不能以偏概全。在材料筛选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本人可能对某种材料不喜欢,或者对这种材料所体现的观点不赞成,但这种材料真实准确,又典型新鲜,所以还是把它挑选出来,用之于公文写作中,这就是尊重了材料的客观性,这样才不会因材料筛选而贻误工作决策。
   典型。筛选的材料要有典型性,也就是在材料切题、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挑选,好中选好的意思。所谓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材料的代表性。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最有说服力。
   概括。材料筛选的概括性,是说筛选出切题、真实、客观、典型的材料之后,不能将材料原原本本地引入公文,而是要加以提炼、熔化,用概括的语言,反映在公文写作之中。公文语言贵在概括,在表述材料时亦然。譬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讲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使用了二三十年代同教条主义做斗争的材料,就概括得很好;
   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些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设想,如果在选取这个材料时不加以提炼和概括,那就不是能用简短的 150 多个字所能表述的了,而会使公文变得冗长、拖沓,甚至会导致材料淹没策见,削弱公文应有的作用。

   

学会提炼公文的主旨

 

——一次调查报告(提纲)写作训练述评

 

 

 

公文的主旨,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领导意志的关键所在。公文主旨要求准确、鲜明、单一、集中。公文主旨不鲜明、内容不集中、表述不准确,势必给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但要提炼出准确鲜明的公文主旨并非易事,结合本次调查报告(提纲)的写作训练,谈谈提炼公文主旨的提炼问题。

    一、公文标题概括要准确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主旨最直接的表达、最简洁的概括,是公文的“文眼”之所在。因此,公文的标题,应该做到准确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反映公文的本质内涵。提炼一个精确的公文标题,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抓住本质;二要统览全文;三要概括精要。

    根据给定材料,调查报告的标题可以拟出以下三个:

    1.关于刘海涛事件的调查报告

    2.关于刘海涛事件的调研报告

    3.刘海涛事件说明了什么?

    这三个标题中,第一个标题突出的是对事件本身的调查,即弄清事件真相,但对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概括,不符合题意;第二个标题的内容是指对事件的调查与研究,基本符合题意,但过于宽泛,显得重点不突出;第三个标题表明的是对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的揭示,重点突出,应当是最符合题意的。


    二、公文内容表述要集中

  公文主旨要求集中、单一。即一篇文稿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意图、结论,都应该只有一个。这就要求公文作者在表述公文内容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要简、议论要精、说理要明。要“文约事丰”、就事说理,不要节外生枝、旁征博引,这是保证主旨集中的基本条件。二是要“一文一事”。从唐代开始,公文就有“一文一事”的规定。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了这一要求。一般说,除综合性大报告外,都应坚持“一文一事”。请示类文种更应如此。坚持“一文一事”,有利于主旨表达的集中。三是“片言居要”。即把总的要点放在开头部分,每段的要点放在段首。形成主旨句、观点句。寥寥数语,概括精要,使公文的主旨鲜明、集中地体现出来,便于阅文者把握公文的主旨。

    以“刘海涛事件说明了什么?”为题,根据给定材料,调查报告的内容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前言(调查的起因与目的)

    2.刘海涛事件概况

    3.刘海涛事件反映的主要问题

    4.解决上述主要问题的对策

    这样概括,思路清楚,意旨明确,主旨专一,围绕揭示事件的意义进行,也就是围绕是什么(事件)、为什么(原因)、怎么办(对策)来写作。

 

    三、行文观点要突出思想性

  公文,不仅要传达党的政策和领导意图,告诉人们怎么做,而且还要说明道理,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统一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可以说,思想性是公文的精髓。没有思想性,公文就必然缺乏生命力。如何提炼思想性,一是要从数据中出观点;二是要从事例中出观点;三是要从现象中出观点。

    根据给定材料,调研报告行文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前言:写明调研的起因与目的。

    一、刘海涛事件概况:写明事件的基本情况。

    二、刘海涛事件反映的主要问题

研究所示材料1、2、3、4段,通过介绍高二学生刘海涛离校遭不幸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反映出了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老师教育方式有偏差,采取了较为粗暴的行为方式,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

    二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外界的压力,不知如何寻求解脱;

    三是家长与学生缺乏及时的勾通和交流,家长没有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而5、6、7三段材料,是将上述三个问题进一步深化,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刘海涛的悲剧及就此悲剧引发的讨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代教育中存在这样两个主要问题:

    (1)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中小学生与教师及家长之间存在着两代人的矛盾冲突。


    三、解决上述主要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1.我们应进行教育改革,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素质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等问题,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依法治学;同时老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要认识到教育不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应是关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生命意义等内容的教育。

    2.两代人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尊严和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与长幼尊卑的传统观念的碰撞上,故教育的观念要更新,应视教育为一种服务,确定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新的教育思想,同时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应遵循以下几点:

    (1)坚持以柔克刚,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2)强化开拓创新,长幼双赢的教育意识;

    (3)营造民主平等,健康活泼的教育气氛。

    总之,撰拟公文,要遵循公文主旨的要求:正确、鲜明、单一、集中。具体说来,要做到“五要”: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概括问题的实质;二要善于挖掘公务活动中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三要思维缜密、思路清晰,体现出严密的逻辑联系;四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体现事物的完整性;五要观点鲜明、开宗明义、片言居要。此外,撰文者的思维要有深度、广度,在思维流向上要与授意者(领导者)的思维流向相一致。这也是深刻挖掘公文内涵,完整准确地表达公文主旨的诀窍之一。

 

 

    附:参考文稿

刘海涛事件说明了什么?

(调查报告提纲)

    前言

    一、刘海涛事件概况

    二、刘海涛事件反映的主要问题

    所示材料1、2、3、4段,通过介绍高二学生刘海涛离校遭不幸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反映出了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老师教育方式有偏差,采取了较为粗暴的行为方式,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

    二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外界的压力,不知如何寻求解脱;

    三是家长与学生缺乏及时的勾通和交流,家长没有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而5、6、7三段材料,是将上述三个问题进一步深化,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刘海涛的悲剧及就此悲剧引发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当代教育中存在这样两个主要问题:

    (1)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中小学生与教师及家长之间存在着两代人的矛盾冲突。

    三、解决上述主要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解决的对策是:

    1.我们应进行教育改革,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素质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等问题,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依法治学;同时老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要认识到教育不只是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应是关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生命意义等内容的教育。

    2.两代人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尊严和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与长幼尊卑的传统观念的碰撞上,故教育的观念要更新,应视教育为一种服务,确定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新的教育思想,同时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应遵循以下几点:

    (1)坚持以柔克刚,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2)强化开拓创新,长幼双赢的教育意识;

    (3)营造民主平等,健康活泼的教育气氛。

 系列一:正确定位准公务员角色,申论答题摆正心态

  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从本质上讲,它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模拟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工作思路、立场角度,依照特定的公文写作风格,针对给定的材料来完成具体要求的测试。指出既然是模拟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树立“准公务员”意识。

  一、在考试中公务员角色定位的原则要求

  告诉广大考生公务员角色定位在考试中有几点原则要求。

  首先,立论要高:要从全局的观念、国家的角度、主流的思想来思考问题。比如,2007年的土地征用,国家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就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也就是科学发展,土地的科学发展统筹。2008年的水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要科学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考生可换一个角度思考土地征用问题或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即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从当前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的角度出发,不难得出:要科学统筹环境与发展的结论。

  其次,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心到边缘、从主要到次要、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有层次性。比如说2007年讲土地是命脉,考生可采用如下结构来论述:一是讲当前土地征用的整体情况;二是讲主要存在的问题;三是讲土地是维持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命脉。在表述重要性的时候要升级,先讲农民层次的命脉,然后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的经济命脉,这就升格到农村来了。再往上升,是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命脉,又提升一个档次。接下来再往上升,这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命脉。论述重要性的时候一定是从低往高。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加大监管力度或者转变政府职能;最后才是加大对广大公民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从政府再到个体。知鸟教育提醒考生,如果大家在分析和论述时都能做到从结构层层推进、语言表述流畅,就有可能使文章获得阅卷老师的肯定。

  第三,措施可行:循序渐进、可行性、操作性(立即停止、马上采取、彻底关闭等等),注意创新。专家向大家举了个例子说明: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用得比较多的词是“比较完善、持续增加、比较健全、继续减少、普遍提高、基本稳定、较大改善、进一步好转”,都是很中性很保守的表述,不敢说大。想想从执政党从国家的角度,用的都是这种词汇,这就是写申论可以出现的字眼。

  二、公务员角色定位的能力培养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提出如何才能树立“准公务员”思考、作答意识呢?

  一般认为,“准公务员”行为必须参照公务员的标准来进行管理,在平时必须认真学习和培养以下四种素质与能力。

  (一)政治鉴别能力

  1、 简言之,就是政治上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是国家公务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并不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的,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政治鉴别力,就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政治鉴别力必须以政治敏锐性为前提。政治敏锐性,就是在政治问题上有见微知著的眼光,即善于抓住萌芽,洞察本质,判明利害,把握趋势,并据此确定应取的态度和对策。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是讲政治的能力,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在实践上的表现。

  2.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方法

  1)增强政治意识。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我们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靠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事实和实践教育人们,另一方面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只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才能敏锐分辨各种错误思想和政治倾向,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

  2)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有一个政治立场问题,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就不能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3)树立鲜明正确的政治观点。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鲜明的正确的政治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理论的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这是我们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依法行政能力

  1.依法行政的含义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基本涵义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对整个国家行政活动而言的,它要求一切抽象的与具体的行政行为都要遵循法律。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反映市场经济对政府活动的客观要求。

  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3)程序正当。法律的正义只有通过正义的程序得到实现。公正的程序是正确选择和适用法律,从而也是体现法律正义的根本保证。依法行政的核心与实质,是指依行政程序法行政。

  (4)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6)权责统一。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力,是要求行政机关运用它去履行职能,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否则就没有必要授予其权力。

  3.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要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主体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不能把行政主体本身的依法行政排除在外,否则依法行政将失去基础。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权的具体实施者,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方有效。。

  (2)要准确把握依法行政对行政执法的要求

  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做出。行政执法是执行法律的活动,这种性质要求行政机关不能自己给自己授权,而只能在法律授权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执法行为应公平、合理。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大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立法意图和精神实质。

  行政执法活动应公开。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开是制止自由裁量权专横行使最有效的武器。

  行政执法应讲求效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关于各办事环节的期限的规定,及时处理行政管理事务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使行政权力及时得到有效运用,同时也可以对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及时实现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三)公共服务能力

  1.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国家公务员要诚实为民,守信立政,当好人民公仆。公务员要当好人民公仆,关键是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诚实为民。

  2.增强公共服务理念,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公共行政的范畴取决于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公共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公共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中,行政的内涵与外延因而具有相应的阶段性与变动性。

  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府义务的积极化。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公共领域的拓宽,单纯的“公共权力”已无法包容所有的行政职能,起而代之的是“公共服务”的理念。

  公共服务意味着行政规则的服务化。公共服务理念的确立,使得政府在原有权力行为之外,更多地实施非权力性的服务行为,旨在对政府的社会职能进行组织,规范、调整政府大量的非权力性的行为。

  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府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在传统的行政理念中,行政意味着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其特征是行政行为的单方性、命令性和强制性,并表现为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具有单方意志属性的权力行为,这种行政方式被称为规制行政。

  (四)调查研究能力

  1.深入调查研究是各级公务员的一种基本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是各级公务员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深入实际等形式,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基本的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从中得到规律性地认识。

  2.调查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对科长搞好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基础和起点。合理确定调查研究任务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科学地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是保证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组建合格的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研究任务的基本保证。

  调查阶段。调查阶段是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这个方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研究方案中选定的调查研究方式、方法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实地调查结束后,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鉴别整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研究。

  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总结调查研究工作,评估调查研究成果的全过程。

  调查研究的上述四个阶段,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这一科学程序,是根据调查研究活动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来的工作步骤,是调查研究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

  专家指出,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上述的四个能力,切忌以学生的心态和身份去参加考试,要时时将自己放在公务员的高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去思考,而不拘泥于表面。这样才能在申论测验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系列二:正确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赢时间攻申论



  专家指出: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好申论题,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环节,只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材料,才能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抓住主干,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放在“写”上面,不至于出现多数考生反应的“我还差一段没写完”、“我不够时间,字数不够”等等问题。

  一、阅读理解的原则

  申论阅读的核心是“读透材料”,为保证真正“读透”给定材料,老师告诉考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时间原则

  申论考试最初一般提供1500字左右的材料。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央申论考试的材料字数在2000~3000字,2006年材料字数在8000字以上,2007年、2008年、2009年材料所给定的字数也均在6000字以上。花多少时间去读这么多材料便成了一个首要的问题。一般来讲,30~40分钟为最佳,因为申论考试看似时间宽裕,实则也很紧张,而且考虑到每次作答前都要草拟提纲,这实际上是二次阅读,完全可以补充一次阅读中没弄清楚的地方。

  (二)多角度原则

  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原材料,列出2~5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最有利的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原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原材料中心的。就是说,只要扣紧了原材料,写哪个角度对自己有利,使自己的文章发挥得更好,就写哪个角度。

  (三)筛选性原则

  申论考试的材料虽然庞大杂乱,但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信息都是有用的,这其中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因此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很容易陷入误区。来源:考试大

  (四)把握主题、主线的原则

  无论读什么材料,都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致力于把握整份材料的大概,判定是什么题材和专题,反映的是什么主题和问题,有一条什么样的主线和脉络。

  (五)沉稳应对、机动的原则

  无论给定材料在题材、篇幅等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没有必要惊慌失措,而要在明确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提醒自己沉着应战,从容解读,抓住主题;不要纠缠于或者受限于一些泡沫信息。

  (六)注重整体、全面的原则

  要着眼于整体上看全文,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结合形式,把握总的内容,注意弄清和记牢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应有作用,前后联系起来综合体悟、判断,有效促成对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的全面把握。

  (七)兼顾详略、快慢的原则

  要熟悉阅读理解的技巧,知道关键词一般在什么位置,而有主次、轻重、缓急地进行阅读,不要在非重要部分过细地、甚至是逐字逐句地阅读。

  二、阅读理解的“四步骤”

  专家提醒广大考生掌握了原则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清楚了解阅读理解的步骤,这样才能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不会慌乱了手脚。

  第一步,先看作答要求找主题

  考生拿到卷子以后,除了写姓名、考号以外,第一步看申论里边的题目要求,看完题目就应知道考试的主题是什么。先看申论题目要求,再来看申论材料。

  现在申论会区分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老师建议考生做一个工作,因为几问在一起,可能是五问,每一问都要看,比如说综合管理类看完了,如果有行政执法类也要看,行政执法类里的一些要求可能就是综合管理类里的答案。

  比如,2006年主题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7年是土地征用问题,2008年是水资源开发问题。有的考生总在思考怎样可以不写偏题?其实,看完作答要求就知道今年的材料考什么问题,第一步是要把主题定下来。

  第二步,扫视材料概貌

  用5分钟时间扫视一下给定材料的概貌,初步掌握给定材料的简要信息。申论每年出题的时候其实很清楚,从国家公务员角度来考虑,一般不会把这一段的主题第一句就讲出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会稍微复杂,把开头的部分去掉。现在很多人写东西的习惯是把主要意思放在第一句话,我们现在是把第一句话拿掉。但是不管怎么说,通篇阅读的五分钟时间,还是可以了解大概的内容。

  首先,打开试卷之后,不要着急于看具体内容,而要迅速浏览整个给定材料,要用较短时间了解给定材料的篇幅及构成。

  其次,迅速判别材料的性质、类型,准确进行判知它是关于哪一类公共问题或政务信息的题材。

  再次,要注意找出关键性词语,如问题的“表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实质”、“标志”、“特点”、“特征”、“核心”等等

  第三步,读透并标记材料

  用20分钟左右,准确地判别材料所含问题或信息的性质、类型以及在公共事务上的特征,特别是要把握住相关的重要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读给定材料。其要点是:要集中注意力,体会到每段、每部分的大意,使每一步阅读都完整、深入而透彻,同时边读边形成对材料内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四步,准确判断材料所含信息的性质

  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从给定材料中获取的概貌和初步体认与材料相结合进行琢磨。

  首先,要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注意把材料问题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和推断,活跃思路,启发认知,使理解趋向深入。

  其次,要从政府管理或国家治理的角度,准确把握住给定材料所含的问题、所显示的主要信息和其所关联的重要信息和价值。

  再次,要准确领会命题意图。通过敲定给定材料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迅速提炼出给定材料的中心内容。

  第五步,准确把握材料内容与问题本质



  用5分钟时间,把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相关重要信息加以确切地归纳,以腹稿的形式完成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

  由此而来的信息将直接推论出该材料的价值和意义、本次考试的实际导向和用意,从而更方便于找准所要扮演的实际角色,也能更好地把握住答题的角度,更能够切中答题的总体要求。这一步很重要的操作要点包括:

  首先,要根据对每一段落实际含义的推断、理解和记忆,迅速概括出该段落、该部分的实际主题或主要内容,或者迅速认识到图表数据所显示的含义和意义,并在脑子中初步形成文字化的内容汇集。

  其次,要针对公务员工作特点、特别是申论考试特点,将那些已经认识到和把握住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重要信息进行高速度、高质量的逻辑处理和文字处理。

  再次,随机对每一句话中所包含的每一层内容,要根据记忆进行反观,看是否能够较好地覆盖前面已经认识到的、材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各层面和相关重要信息,在确认无误后,即完成概括材料、发现或提出问题的全部任务,亦即结束阅读理解这一考试环节,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即第一论了。

  老师提醒考生其中第四步是整个阅读理解需要升华的地方,是有效地理解给定材料的关键所在,也是完成阅读理解与正式动笔考试直接对接的环节,因此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故在这里多花几分钟也是值得的。因为这里琢磨透了,就能真正顺利地进行后面所有的写作应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有了原则,也知道了步骤,然而不知道方法更无技巧可言,仍然让许多考生拿到申论题后不知所云,在此,知鸟教育辅导专家为考生总结了几条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掌握的方法与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问题优先,兼顾材料

  申论考试的审读材料与平时阅读不同,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尽可能少用时间。提高审读速度的方法之一,就是先不必急于读材料,而是先看后面各题的答题要求,弄清应该从材料中审读出什么?审读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可以相对避免在额外信息上花费太多时间,把注意力更快地集中到答题所需的重点信息和有用信息上。

  审读材料前,先看答题要求,形成问题意识和相应的阅读心理定势,这不仅决定了应该如何审读,审读的侧重点在哪里,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分段总结,归纳材料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要求“概括材料主要内容”这样的题型。在阅读材料过程中,略读后应对材料进行辨别和筛选,要从材料中略去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筛选出重要信息,这对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以后的写作环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申论考试所提供的材料,绝大部分无严格的逻辑分类与排序,往往是错落、杂糅在一起。在审读过程中,适当对之进行分类,这会大大有助于你分析、归纳、概括要点。材料分类按层次或按类型都可以,要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区分开来,还应区分材料中的主次、轻重、缓急。

  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将上述的方法、技巧、原则性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的解题当中?我们都知道,申论测验不同于以往我们参加过的考试,反复强调它是一种能力的测验,那么在平时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阅读的能力。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表示:平时的积累与锻炼才是考试得到好成绩的不二法则。

  (一)认读能力及其培养

  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

  如何培养认读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认识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这种阅读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障碍,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词义的理解,能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积累语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认识性阅读,着重字词能力的训练,是阅读的积累和感性阶段,是整个阅读的基础。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

  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变化。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诸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理解就无法进行。阅读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就以综合、分析而言,从分析到综合,既是阅读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过程,也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整体性表现。通过分析与综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文章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与理解。

  如何培养理解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理解性阅读的基本训练。理解性阅读又叫分析性阅读,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内容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活动,是认识性阅读的必然延伸,是阅读的理性阶段。

  (三)评论能力及其培养

  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强的一种能力。

  怎样培养评论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评论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评论性阅读是对文章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是对文章进行正确评论,提出自己见解的阅读。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由理解性、鉴赏性阅读上升到评论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论性阅读的不同点在于:前二者多偏于形象的直觉,是以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进行鉴赏为目的的,其对象主要是文章本身,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趣味;后者多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主要在于识别文章的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正确的评价,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述。

  理论终归是理论,考生需要做的是将我们总结的这些理论积极的运用于实际的联系中,将往年的真题做熟做透,关注时下的政治热点问题,从这些实际的材料当中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知鸟教育祝愿所有的考生在申论测验中都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


  系列三:申论答题三步走之概括主要内容基本方法

  一、归纳概括的原则

  (一)求准

  概括要准确,就是要求考生善于进行发散思考和横向、纵向比较,即不但对材料本身做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而且将类似的材料拿来进行斟酌比较,从而找到对材料来说最为恰当、中肯的理性概括。

  (二)求深

  概括要有深度,就是在概括材料时,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体现出考生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如果只是看到常人也能看到的,或者只是泛泛而谈,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

  (三)求新

  概括要新颖,就是指概括要有新意。对于没有立意限制的材料议论文来说,从材料中提炼出并作为行文论点的观点,不一定必须是材料的基本观点不可。可以从材料中取其一端,加以生发,甚至与材料本来的观点唱唱反调,只要言之成理,往往能写出新意,给人启迪,从而也提高了文章品位。当然,申论考试毕竟与高考或其他考试不完全相同,所以概括要新,但却不要新到“离经叛道”的程度,因为有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尽管的确比较新,却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慎重。

  二、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

  (一)删减要素法

  归纳概括都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其行文应言简意赅。所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就必须学会删繁就简,即删掉细枝末节,保留主干和精华。一般而言,在答题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第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词句。第二,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第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在阅读和筛选材料时,要注意先把材料中次要的部分大胆剔除掉,把主要部分保留下来;把材料中大量的例证大胆剔除掉,把主要的观点保留下来;把材料中具体的描写、详尽的叙述大胆地剔除掉,把中心思想、核心概念保留下来。然后把经过筛选的主要部分、主要观点、中心思想、核心概念进行概括,形成忠实于给定材料而又符合试题要求的中心思想。最后,考生通过重新组织语言,把抽象出的中心思想用严密的逻辑、规范的语言、明晰的线索组织成一篇短小精悍、观点鲜明的小短文。考生在删削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删去的是那些可有可无的过渡段、过渡句、修饰语,是那些大量堆砌起来的材料,是那些长篇大论的叙述和铺垫,切忌删去材料中的重要段落、观点和概念,丢掉了材料中的精华,影响归纳概括的质量。

  (二)关键句分析法

  申论考试中给定的材料往往比较繁杂,但是无论材料多么冗繁,总有一些标志性的关键句在引导考生,这些关键句在揭示材料主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住、把握准关键句是归纳概括材料的首要方法。

  在寻找材料关键句时,应结合中心来理解分析。材料中的句子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而关键性的语句在材料中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把握住了关键句,就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义。例如,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论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话即为材料的中心,“如果我们把非典型性肺炎比喻成是一次危害人类的黑色风暴,那么风暴过后,也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绿色的教益,它促进人们必须认真地反思当前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这一句话无疑是整篇材料的关键句,材料下面的内容无疑会围绕着这一句话展开论述。

  (三)关键词分析法

  对于给定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法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段落中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语或中心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三、归纳概括的进阶步骤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答题步骤

  步骤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对于正确概括材料至关重要。

  步骤二:细读材料,总结各段落层次大意,并进行分类归纳

  在第二遍精读材料时,可先总结概括出各自然段或各部分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概括出的各主要意思进行整合。

  步骤三: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考虑限制因素,落笔成文

  在归纳概括时,如果题目设定了角色或身份,考生就要按照虚拟角色的口吻来说话。

  专家提醒考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调整答题的步骤,如可把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答题顺序进行互换。

  (二)归纳概括的答题模式



  归纳概括的答题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是一种参考性的答题思路,在具体实践时,要根据材料的变化进行灵活运用。一般来说,归纳概括主要有两种基本答题模式:

  1.纵式模式

发生(起因)→ 经过(各阶段结果)→ 结果(影响、反应等)

  纵式模式即把事件的整个过程,按时间顺序,划分为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层次,各阶段间要有一定的连贯性,最后要给人以整体认识。这种模式尤其适合给定材料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案例的情形。

  2.横式模式





  横式模式,即根据给定材料归纳出几个方面的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每个方面就是一个层次,逐层概述,各层次之间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

  以上横式模式的各要素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组合,当然,概述的逻辑顺序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只要层次鲜明、条理清晰地将材料中的信息完整表述出来,这道题目就成功了。

  四、归纳概括能力提高

  (一)概括需要“舍象”

  人们为了研究某个对象,可以有条件地把它从普遍联系中分离出来(往后,在合乎逻辑时在更高的梯级上恢复这种联系),并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标,然后据此抽取对象的某一方面,而舍弃其他方面,以便进行研究。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进行概括,要探讨事物的本质,不可避免地需要“舍象”,即暂时舍弃一些同集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没有本质联系的,或者可以暂时撇开不论的情况和关系(只要考生意识到这里存在着暂时的“舍象”,就不会陷入片面和绝对的境地)。

  (二)概括需要有科学态度

  人的思维的概括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通过人们对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的吸收、继承,通过教育和训练而不断增长、提高的。所以,正确地进行概括,离不开实践经验,离不开智慧,离不开科学,离不开学问,也就是离不开科学态度。

  专家强调:如果说,概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定的事实做出一般的、带普遍性的论断,那么,轻率的概括就是事实根据不足,或对内部联系的认识不准不深,就轻易地、匆忙地、草率地作出的判断。应该明白,用任何单一来证明普遍,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所以不仅要非常谨慎地检查证据的真假,而且要非常认真地收集大量的证据,分析其间的内在联系,既防止以孤证立论的武断或偏颇,也防止以幻想的、偶然的联系代替真实的、必然的联系。这是考生对给定材料进行概括时必须特别注意的一点。

  系列四:申论答题三步走之提出对策建议基本方法

  申论答题中提出对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拿分而言也占据了比较大的分值,提出对策建议不仅能测评出考生对于材料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测评出考生的思想以及如果考生成为公务员所做出的一些实际性措施。专家为考生总结出提出对策建议的基本方法助考生在备考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申论常用的对策手段

  由于考生的年龄、生活及工作经验限制,不可能对提出对策这部分做到完全游刃有余,专家在这里把通常情况下政府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手段列出来,以供参考。下面是一些申论常用的方方面面的对策手段套路。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立法是对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如提起诉讼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特点,但其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奏效,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订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等。

  (三)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采取经济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自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一般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在宏观上,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收入、产业政策等手段,采用参数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在微观上,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采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配合行政措施。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加强党性教育,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关心青少年教育,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等。

  (六)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包括党纪国法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等。

  (七)协调手段

  协调手段主要包括树立协调意识和利他观念;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加强自律;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等。

  专家提醒考生,以上手段比较全面,要看准材料所反映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使用,切忌盲目套用。

  二、提出对策的快速突破四步法

  申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考生对材料有很好的把握,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工作是在前面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专家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对策的提出必须符合一个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行动准则。提出对策的快速突破四步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第一步:确定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材料所反应的矛盾,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因而首先要明确材料所反应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应明确角色。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其次应进行风险预测。每一项决策都存在风险,所以对风险进行预测是有必要的。

  再次是进行因素分析。要估计哪些因素会影响决策,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二)第二步:确定原因


  分析了问题之后,考生要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要从问题给定的角色出发,快速而又准确地分析问题。

  首先,应明确决策的时间性。根据材料反映问题的性质,明确提出方案的紧迫程度。

  其次,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再次,要注意处理的及时性。材料有可能反映几个问题,没必要把所有问题都想清楚再做方案。

  最后,要考量决策的现实性。针对材料所给问题,要全面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三)第三步: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就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症状”去寻找治疗疾病的“药方”,这种对症下药分析法是提出对策经常使用的方法。根据哲学原理得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是质的变化,或者是数量的变化,或有外因,或有内因,由果溯因,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

  (四)第四步:表述对策

  根据决策方案的设计过程,表述对策应该包括轮廓设想、细部设计、表述成文三个步骤。

  1.轮廓设想

  轮廓设想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思路上有一个大致的扩展,设想出一些与之有关的方案,这种方案还只是初步的设想,带有粗糙和不成熟的特点。

  具体要求有三:一是为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思考出大致可提出多少个解决方案;二是将各种方案的轮廓大致勾画出来,方案要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三是尽量使各个方案之间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使答案结构合理化、整体化。

  2.细部设计

  细部设计就是对准备提出的对策方案进行筛选,淘汰那些明显不可行的设想,并对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精心的细节设计。

  设计对策时,为了使对策尽可能付诸实施,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三是消耗的资源包括成本尽可能少;四是实现对策的风险低;五是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小;六是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等。

  3.表述成文

  就是对提出的对策按照作答要求表达出来,成为一篇合理、科学、独到的建议对策。规范的提出对策试卷形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标题要符合要求。

  (2)开头要简明扼要。

  (3)主体部分应当采用分条形式。

  (4)条条之间应避免交叉重复。

  三、提出对策的能力的提高

  (一)检验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

  对策的针对性,是指备选对策必须依据题干中给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检验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考生就要由对策选项推出该项对策的原因,检验这个原因是否是“题干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该对策则具有针对性,反之,则不具有针对性。

  (二)检验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检验对策的可行性就要看备选对策是否具有时效性和必备条件,是否脱离实际,如果给出的对策忽略主观、客观条件对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方案极易失去可行性。

  (三)检验执行对策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执行对策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即我们要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是否存在“越权”问题。

  (四)检验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也就是说给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规范、风俗习惯、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提炼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有不同的称谓。①在论说文中叫“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②在一般记叙文中叫“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③在文学作品中叫“主题”或“主题思想”。

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论说文和应用文中主题鲜明。作者可以在标题或行文中把主题开宗明义地点出来,让读者立即把握题旨,一般比较直接、显露,越清楚、明确,越好。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含蓄。作者往往采用形象描绘的方法来曲折地暗示,让读者通过对人物、情节、场面等的认真揣摩感悟其思想倾向性。
不论哪种文体,都应该“意在笔先”或称作“主题后行”。即作者在下笔之前先明确写作意图,确定写作主旨。而这种“意”,是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是具体的人物故事触发的。在构思和行文过程中又不断地根据写作意图对人物故事进行加工、改造、取舍,以主题(观点)统帅材料,组织安排结构,选择适当的表现方法。

忌讳的是“主题先行”和“主题模糊”。
主题先行,即先有意图,后有人物、故事、情节、细节等,从概念和结论出发,填鸭式地去印证主题、图解主题。如“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鼓吹炮制的一些“三突出”的“高大全”式的文艺作品,就是这样一种怪胎。
主题模糊,即作者头脑里只有人物故事,从构思到行文结束一直未形成明确的主题。“以其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呢?初学写作的人,尤其不能效仿此法。

二、主题与材料

主题解决文章“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解决文章“言之有据(物)”的问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材料的统帅;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主题的支柱。没有主题,材料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材料,主题就无所依凭,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主题是材料的统帅

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一篇文章从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到语言的运用,标题的拟制,都要服从于和有利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主题能否当此重任,得看它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正确既要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符合客观标准,又要充分考虑社会效果和舆论导向,符合政治标准。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集中一篇文章应围绕一个中心去写。一文一意,不要多中心;言必及义,不要大而空;片言居要,不要远离题。
 深刻能够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挖掘出事物的蕴涵,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或现有的答案上,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开璞见玉”。

2.材料是主题的支柱

章学诚说:“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义·文理》)刘大木魁说得更形象:“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施设?”(《论文偶记》卷三)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前提;写作之际,材料又成为表现主题的支柱。但材料唯一的使命是围绕主题,表现主题。

材料能否完成这一使命,也得对它有所选择,有所要求:
 真实指生活的本来面貌,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客观事实。即使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中的材料,也必须是“合情合理”的真实,其它文体就更不必说了。
 典型指最有代表性、最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是“以一当十”重量级的材料。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鲁迅笔下的阿Q等。
 新颖指新发现、新产生、别人尚未接触过的现实材料,或虽非新近发生,但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所用的历史资料。有时即使是俗题材,但若能另辟蹊径,开拓出新意旨来,也能给人以新鲜感与新启发的。

三、 主题与标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标题可以窥视到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通常它们有以下几种关系:

1.有的标题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反对自由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论说文标题大多如此。

2.有的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如《暴风骤雨》、《黄钟与瓦釜》等,文学作品大多如此。
3.有的标题以提问的形式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这类标题各类文章均可见到。
4.有的标题概括文章内容和写作范围,点出主题赖以产生的基础,如《论求知》、《林海雪原》等,这类标题运用广泛。
5.有的标题借题发挥,正话反说,从反面指点文章主题,如《知识就是罪恶》、《人生识自糊涂始》等,这类标题杂文用得较多。
6.有的标题直接参与对主题的提炼和开掘,如《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类标题适合于文学作品。
7.有的标题把物拟人化或把人拟物化,使主题新奇可喜,如《朋友》(指作者爱读的书)、《网虫》(指迷恋上网的人)等,这类标题适用于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体。

为了使标题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在拟制标题时应注意贴切、简明、醒目,切记不宜太宽、太窄、太长、太俗。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作用。

四、主题与思路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思路是文章的脉络。主题是文章要达到的目的,思路是到达这个目的的路线。一个主题可以由不同的思路形成,而不同的思路也可表现不同的主题。

五、主题与结构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线索情节、详略主次等应当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红楼梦》中宝钗讲作画的布局:“如今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些丘壑的,如何成画?”这里的“丘壑”就像我们说的主题,即在安排文章结构之前应当心中有数,明确文章的主旨。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必须围绕主题,受到主题的制约,为主题服务。

六、主题与语言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语言是文章的细胞。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范晔曰:“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刘勰曰:“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杜牧曰:“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纷纷然莫其谁,暮散而已。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在他看来,在意与辞之间有个“气”作中介。这个“气”就是命意遣辞、集辞达意的功力。文字功夫的优劣就看表情达意是否完善而精致,语言为兵卫,主题为统帅,切不可“以兵驭帅”。

七、主题的形成

主题的形成可以这样概括:长期积累、一触即发、意随笔生。

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或者是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采访、阅读获得了大量的材料,逐步形成了一些朦胧的思想,遇一个偶然的契机,如某种事物、某篇文章、某个人、某个场景等的刺激和启迪,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贮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及某种意念闪现出来、明朗起来,同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经过反复分析研究,认识逐步加深,最终发掘了生活中蕴涵的本质意义,于是运笔行文,主题便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成熟。如当代作家周克芹,有一天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村妇女给小女儿头上插一朵鲜花,母女俩黝黑瘦削的脸上同时绽开了喜悦的笑容。这一场面使作家感悟到:“人民是不会绝望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可能遭遇到可怕的灾难、打击、艰难和不幸,而重要的是热爱生活,直面人生。”后来,这种思想与他平时多年积累的大量素材相撞击,人物情节与主题越来越明晰,终于创作出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由此可见,主题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

八、主题的提炼

主题提炼就是对初步形成的主题进行加工完善,开掘深化,以期提取“最佳主题”的过程。陈家生主编的《写作》介绍了四种方法,即归纳概括法、追根溯源法、纵横联系法和逆向思维法。

1.归纳概括法,即作者围绕一个问题、一件事情搜集到一大堆材料后,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和综合,得出有关事物的一般性的结论。

如有个科研人员先后研制成功了“浅地层剖面仪”、“多波束渔探仪”和“超声波诊断仪”。一位记者发现这三种仪器都具有“看”的功能,于是把它们比喻概括为“三只慧眼”。归纳概括需要这种“异中求同”的慧眼。

2.追根溯源法,即抓住一些异常现象和问题穷追不舍、步步进逼,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
如一位记者有一次注意到新疆邮局里接运包裹的旺季突然不旺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认真调查采访,反复思考,弄清了原因是以往新疆副食品紧张,亲友从外地邮寄,如今市场上应有尽有,自然不需要寄了。这一变化表明“政策开了花,经济结了果”,于是写出了《从邮局看变化》的好新闻。

3.纵横联系法,即把写作对象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宏观背景之中,通过古往今来、上下左右的联系对比来探索其独特意义和价值的方法。“纵”指时间,就是事物的现状与其历史的联系;“横”指空间,就是一事物与它的相邻或相关的事物的联系。通过一纵一横的联系比照,事物的个性特征和深层意义就会清晰地突现出来。
如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16枚金牌。与欧美体育强国横比,中国的金牌总数并不多,但如果跟中国以前的情况纵比,23届奥运会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那么16枚金牌的分量就重了。所以有人写了一篇《“0”的突破》的评论。

4.逆向思维法,即与习惯思维相反的创造性思维法。古人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意而用之。”“不拾人牙慧,不人云亦云。”
有一些成语、谚语是古人生活的经验之谈,有时不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结合现实,重新检点,会翻出新意来的。如《响鼓也要重锤敲》、《近墨者未必黑》、《王婆卖瓜,就是要自卖自夸》、《无事做了就会生非》等等,这些标题与主题是一致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吴伯威先生主编的《基础写作教程》介绍提炼主题要从人事景物情理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去挖掘其“蕴涵”。

1.记人要理解人物的个性,尤其要剖析其内心世界。
2.叙事要理解事的意义,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等。
3.写景要理解景的情意作用,即借景抒情、情由景起、景因情异、情景交融等。
4.状物要理解物的特征,要把物的特征和人的特征沟通起来,即“托物言志”或叫做“以物称意”。
5.抒情要理解情的缘由,以及曲折、波动、发展、变化等状况。
6.说理要理解理的关键,从逻辑联系方面开掘。
总之,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L加涅说:“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作为学习与学习者的焦点。新编语文教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那么,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提炼文章的主旨呢?我认为密切与生活、实践联系,把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的特点,让情感教育成为学习主流,通过学习与思考,感受而获得悟道的见解(就是感悟),已成为当代职业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提炼文章主旨的基本方法。
    学语文、用语文离不开读、写、听、说四种能力,这也是人们平时学用语文的四种基本方式。我们读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说明事物的,阐述道理的,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都力求能够体会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和主要的写作意图。这种认识、评价和写作意图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通过材料的取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来表现的,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帅和支配全文的作用的。学习语文,离不开问题讲座与实践活动,要想写出中心明确、集中、深刻的文章,学范文将是指路明灯,怎样提炼文章主旨,实际上就是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
    培养感悟能力的方法很多,通常是边读边思考、辨识、理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荀子更明确要求在学习基础上“思索以通之”②,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边读边积累——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记忆某些重要知识,摘录有关知识,有助于理解内容、专题研究;用众多人的看法对“人生哲理”的悟道来说吧!有人说:“人生如梦”,生命短暂,瞬间即逝,梦醒方休。也有信说:“人生如(品)茶”,涉世之初为第一道茶,青年时期为第二道茶,壮年时期为第三道茶,老年时期茶已淡而无味。还有人说:“人生如棋”,人的一生都在与命运下棋,与命运抗争,输输赢赢充满生机。的确计划的人生不如变化快,变化的“人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才使大千世界多姿多彩,无奇不有。因此,学习语文提炼文章主旨,培养感悟能力是有效的学习和指导方法。
    一、语感是悟道的基础,感悟则是提炼主旨的综合
    乔姆斯基认为:语感是一种内在的语言知识的观点。实际上语感是社会的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普遍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心灵的感受,也有人说语言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譬如一个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顺,语感强的人一听就明白了。怎样发挥语感的能动作用呢?大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感具有个人能力而形成独特性。阅读文章概括文章主旨离不开在感受全文内容、剖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寻找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和比较,再进一步深入体会,并注意同一个词的语感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不同的含义。如富兰克林在《哨子》一文中,“哨子”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代表不同的意思。另外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感受,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鲁迅的小说《故乡》里,从作者对“故乡”的感受变化中,分析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理解起来就众说纷纭。宋词里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就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指苏轼神游,他身临故地,多情怀古,头发都变得花白了。一种理解是指周瑜神游,年少而多情的周瑜若死后有灵,回到这当年的战地,一定会笑我白头无成,愧对前人吧!
    (二)语感具有实践活动的多重性。阅读是提炼主题的先前准备,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通过读与思结合全面领悟而受益,从中获取新知识。例如《荔枝密》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由“读——思——悟”领会作者“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作为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引出小时候挨蜇的回忆,感情上疙疙瘩瘩,总不舒服,后来通过喝甜香荔枝蜜,感情起变化而动情,产生想去看看蜜蜂的念头,悟出赞叹蜜蜂是可爱的小生灵,而勤劳无私就是赞扬农民的勤劳奉献的道理,最终梦见自己变成蜜蜂。
    二、不同题材的感悟,采取不同角度的比较和提炼。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反映生活,而不是照搬生活,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与培养丰富的情感,高尚的生活情趣是一致的。先明白生活的材料要经写作者的认识、改造,经写作者思想的过滤和感情的投射后才能由“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最后成为“笔下之竹”。这就是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为什么面对同一生活场景,有人激动不已,有人木讷茫然?为什么面对同一事物或同读一篇文章,有人百感交集,有人兴味索然?这是由于人的感悟的差异。差异来源于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所以,阅读学会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的方法对提炼主旨尤为重要。例如季羡林写的《清塘荷韵》,阅读时可以将“莲子投入池塘”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与“第四年”的发展变化作纵向比较,从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惊人的生命力,从而提炼出主旨: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既赞美生命力强大不可抗御,又阐述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感悟的差异会导致提炼主旨的分歧。
    (一)感悟的差异既是体验生活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的差异,又是文化修养、艺术禀赋的差异。为此,提高文化素质、艺术鉴赏力,是培养敏锐感知力的基础。
    以诗为例。诗能以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旨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只有饱含诗情画意,才能生动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那么我们怎样读诗和把握主旨呢?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把握诗的主旨,要看背景、看体裁、看技法、看意象、看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方能感悟归纳。例如郭沫若的《静夜》,把淡淡月光笼罩下的月色描写得那么静穆,那么美,一缕热爱生命、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思,悄然涌上读者心头。这样的诗就能给人美的享受。读诗,还要注意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掌握一些诗歌常识,学会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读较为含蓄的诗,要注意领悟,少一些无谓的解释,也许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怎么领悟呢?
    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唐人杜秋娘在《金缕衣》四句诗中,后两句写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译为花既开时正须摘取,花谢枝空再摘就晚了。作者本在运用比兴手法说明流光易逝,青春难再,劝谕世人及时行乐。但从另一方面理解却启迪人们不可虚掷时光,以至老来一事无成。空余悲叹的道理。再看艾青的《盼望》提示了一代海员的情怀。而千百万海员豪迈而丰富的性格,不正是亿万人民精神岁月的诗意的概括悟道吗?
    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所谓“读诗要识弦外音,味外味”,也就是说我们读书时需要了解,诗人往往表面说的是这个,所指的却是那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放言五首》时写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今译为:识别玉的真假,要烧它三天,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经过七年。这两句诗形象地说明:衡量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表现,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他言行的真伪。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里,“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朗”就是五四时期我们祖国的象征。“炉中煤”和“年轻的女郎”又是形象比喻,这两个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出现过一次有关爱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
    第三,许多诗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悟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郑板桥一生画竹写竹,竹子寄托着他的人生理想、人格追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萧萧竹声联想到百姓号饥啼寒之声,“一枝一叶”的竹声中寄托着诗人忧时忧民的感情。
    让我们来读下面的短诗,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感悟的道理。《测海》诗句里“木偶在海面上飘浮;他说,我测量的大海其实很浅。”(分析)联系实际而反思,测海方法很多,能测面积、体积,海水中元素或海底地质结构等,但“浅”就缩小了范围,显然是测量海水深度,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抓住“木偶”、“飘浮”缩小感悟的差异,悟出“不深入实际,做表面文章,往往会歪曲事实”的道理。倘若换个意境分析意蕴,则是嘲讽那些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阿谀奉承的小人行为。再看《如果》里写道:“如果春天要等到花儿开了才来,如果花儿要等到春天来了才开;春天就永远不会来,花儿也永远不会开。”(分析)用假设来说明花开花落乃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逆思则明“科学能改变花期,能……感悟出“互相观望等待,什么事也做不成,只有敢为天下先,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创造出万紫千红的灿烂业绩”的道理。真所谓“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二)关注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清表现形式,用感悟提炼文章主旨。就三种文体进行分说吧!
    1、记叙文。一般是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表现文章主旨的,我们可相应地从人物形象、情节或事件的发展、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入手,随着作者的意图而身临其境。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如果只作抽象表达,那必然会丧失艺术生命力。作为客观的景物——托尔斯泰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但作者却注入作家深厚的思想感情,形成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对坟墓“逼人的朴素”,的描写,对墓地宁静气氛的渲染,正是为了显示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感悟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作者说“宏伟”,不是指墓地建筑的宏伟,而是指在它惊人的朴素中所显示出托尔斯泰的博大、深沉;才能悟出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瞻仰托尔斯泰墓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强烈的敬仰之情。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可通过分析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来提炼主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分别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情节展示蔺相如性格的三个侧面:敢于斗争,大智大勇;针锋相对,蔑视强权;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同时也通过廉颇的勇于改过,歌颂了廉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精神。
    2、说明文。它是围绕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来表现主旨的。只有抓住那些最能说明的事物、阐明事理的本质内容,才能概括文章主旨。严济慈写的《我在你们的眼睛里确实是倒立的》是篇事理说明文,只有抓住说明的关键,即为什么物体在我们的眼睛的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却又是正的进行联想,分析,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由于长期手眼并用,养成了习惯的缘故。
    3、议论文。主要是通过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所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来表现主旨的,在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过程中,紧扣最能表现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字方能提炼主旨。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只有认真研读。联系中国近现代史,抓住江泽民同志所概括的“民主、科学、爱国、进步”这一北大的光荣传统,分析结构层次;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寄望将来。才能感悟提炼出主旨;回顾历史,给北大以高度评价;展望未来,对北大和同学提出殷切的希望。
    三、认识了感悟的重要性,懂得提炼文章主旨的方法,目的是养成多角度观察,学会拓展思维,勤于写作实践的习惯。
    《新民晚报》载有刘志坚以“窗“为题的文章里写道:打开窗子说亮话,因为窗是采光的。入居斗室,总是要打开窗户,用来接纳光线,接纳世界。人们乘船或坐车也喜欢临窗而坐。因为窗外是缤纷世界,无论是张望、一瞥、还是眺望,都是为了观看阴晴雨雪,浏览迎眸风景,放飞视野,拓展襟怀。作者告诉我们,人的年龄不同,对窗外世界的解读,内涵和取向是不一样的。
    青少年的窗外是一块天。他们不喜欢久困牢笼,喜欢趴在窗口,看天看云,看五彩霓虹,看墙外行人,看嫦娥奔月,看窗外的海阔天空,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于是便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情怀,想去远方,谋发展,想去寻找契机,干一番事业。
    中年的窗外是一条河。缤纷的生活之河,日夜奔腾不息。透过窗棂,让你感到它在你眼前旋转,在你耳边回荡。世事汹涌,惊涛裂空,激起思绪万千。借一页之窗,洞达世情,策略天下。于是许多惊天之举,在窗前做出。许多传世玄机,在窗下悟透,通过启迪和修炼终成一番事业。
    老年的窗外是一幅画。人老了,感情归于平和,生活趋于澹定。总是喜欢倚窗揣测物候或寄托诗情。人们对于居室之窗,在于守望。但面对无处不在的生活之窗,就在于如何阅读,如何感悟了。因为生活之窗,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一张名片甚或一座城市,关键在于各人的悟性。
    综上所述,学习语文,提炼文章主旨,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它给人以生活体验和美的享受。孙犁说:“对生活的体验,就是对生活的感受。生活使我劳苦,使我休息,使我悲痛,使我快乐,使我绝望,给我希望,这就是体验。”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只有经过体验的生活,才能更全面地审视它,更深刻地认识它,选择它,改造它,把所要表达的主旨反映出来。要正确、快速地提炼文章主旨,就必须学会巧读——凝(集中)思——感悟。所以,感受而悟道是提炼文章主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习。

 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指作者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主题有多种 称谓,如中心思想、中心意思、主题思想、主旨,如果是议论性的文章,还可以叫做中心论点和基本论点。

  主题要求:

  正确是对主题的起码要求。所谓正确,就是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符合科学规律,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具体说,要能够肯定先进,否定错误,把握现实,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深刻是对主题的高标准要求。主题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判断上,而应该揭不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见凡人之所未见,发凡人之所未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主题提炼--主题的作用

  主题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

  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在公文的五个要素中,主题就相当于人的灵魂,相当于军队的统帅

  第一,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与一个事件、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的事实材料和观念材料都是十分丰富,甚至是不可穷尽的。这些材料,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完整,有的散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典型,有的一般。那么,哪些材料应该选用,哪些应该舍弃?哪些材料详用,哪些材料略用?这一切,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作决定。

  第二,主题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一篇文章总要有脉络、框架,要有层次、段落,要有开头、结尾,要有过渡、照应。这一切究竟如何安排,取决于主题的支配作用。表面看起来,主题是内容,结构是形式,但是二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统一性。主题作为一个思想认识,它如果呈现纵向深人的形态,文章必然要安排成递进式结构,否则无法完成对它的表现;它如果呈现横向拓展的形态,文章必然要安排成横式结构,否则也不可能有效传达出主题来。

  第三,主题制约着表达方式。公务员写作的表达,或者是摆事实,或者是讲道理,或者是作解说。摆事实用叙述,讲道理用议论,作解说用说明。这些表达方式,实质上都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摆事实是用实践证明主题;讲道理是用判断、推理的方式来揭不规律;作解说是用科学知识来证明主题的正确性。一个特定的主题,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因此,主题制约着表达方式的选择

  第四,主题影响着文章的遣同造句。古人有“言授于意”的说法,意思是语言的运用要由思想内容来决定。一方面,思想要以语言的方式存在,没有同汇,就没有概念;没有语句,就没有判断和推理。另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有什么样的思想,也就必须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来传达。

  三、主题提炼要求

  第一,主题的获得需要一个反复提炼的过程

  MZD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这样深刻的哲理性认识,但他们对文章主题需要反复提炼,也有自己的认识。元代人就曾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当然,古人所说的三番过程,只是一个大致规律,不可理解得过于拘泥。对于有些作者或题材而言,也许“第一番来者”就是精意,因为作者对这一题材早已有反复的深刻思考,不必在作文时再从头开始。对于一些阅世不深、经验欠缺的作者来说,“第三番来者”有可能依然是陈言,还需要继续提炼下去。总之,提炼主题一般需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蹦而就

  第二,主题的提炼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

  社会实践这一概念,主要靠材料来体现。首先,材料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事实、数据和局部认识,对于写作来说,就是材料。其次,不管是记忆中的材料还是文字化的材料,都不过是实践的观念化形态或物化形态。因此,我们既可以说主题来源于实践,也可以说主题来源于材料,它是在深人的社会实践或者说是在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经分过析、综合、比较、归纳之后形成的

  第三,材料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主题尚未产生、确定之前,材料是第一位的,它代表着存在和现实,而主题是意识,是第二位的。主题一旦确定,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主题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能有效表现和支持主题的材料就使用,相反则不用。这时,主题又取得了支配材料的统帅地位

  第四,提炼主题要深入挖掘事物本质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从表层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提炼主题,也就是这样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人的感官所反映的,永远只能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提炼主题,要摒弃表面现象,努力挖掘事物内在的本质,这就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第五,提炼主题要有时代的眼光和新颖的角度

  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才会有最新鲜最深刻的发现,因此必须把反映对象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去考察、去思索、去表现。譬如,日前我们国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政策背景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全民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这样的时代精神,在申论写作中都应该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缺少了这一时代精神,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为新闻主题61如何提炼主题61需要注意什么61宣传视角月到中秋圆心向统一归61新闻视角中秋节收到“钟氏家族”的祝福了吗61人文视角“中年空巢”提前来临专家称理论上将长达25年八月十五2010-09-20日中秋节●主题孝道。“阿爹无男儿木兰无长兄”只得代父从军。●主题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1950主题男女平等。●1990①战争让女人离开。②木兰在迪斯尼动画片中成了一个有些顽皮、勇敢带有一点叛逆性的女性主义倾向木兰的故事预示着个性成长、不断追求的人生历程。——一何为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一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新闻主题是一个箩筐相关内容都可装。★一篇新闻报道只确定一个主题。★一篇新闻报道中不能主题不明确/导向出问题。事实真实导向正确视角新颖寓意深刻与时俱进顺势跟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脑中有导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主题ⅹ北半球今冬将迎来“千年极寒”主题ⅹ“千年极寒”影响江西尚无定论主题ⅹ应对“千年极寒”湖南未雨先缪主题ⅹ单纯否认“千年极寒”不是科学应有态度主题√“千年极寒”无科学依据主题√特稿疑点重重的“千年极寒”新闻1998年长江流域发大水①可写成一般自然灾害性的《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②也可进一步深挖出引发历史性大洪水的原因在于上游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造成生态失衡得出“天灾乃是人祸”的主题③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长江流域广大军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抗洪救灾保持社会稳定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注意】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时代对一些社会现象、坊间舆论往往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不能急于表态支持或反对某种意见而应交由时间来检验由实践来检验。 1998——善于用求异思维往往视角新寓意深●新华社一位记者在一个省级文物管理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经过千辛万苦近几年丢失的100多件珍贵文物已全部追回避免了重大损失。当地媒体迅即发出了这条为人歌功的消息。新华社记者却想如果没有丢失何须如此劳民伤财这一事实的背后是否预示着该部门管理混乱呢经过调查采访果然发现仓库铁锁锈迹斑斑气窗形同虚设无护栏珍贵字画被虫蛀、鼠咬布满蜘蛛网……半个月后一组反映该部门严重管理问题的报道刊发了引起舆论大哗。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运用逆向思维的例子。●2002年4月6日新华社电讯《中国出现“信用农民”》也与众不同把视角从被表扬者银行身上转向了受益者。●人民日报记者有次去嘉兴农村采访正逢早稻收割季节农民却买不到镰刀等小农具。一位老农着急地说“这就像肚子饿得咕咕叫面前是一桌丰盛的饭菜就是没有筷子”记者受这段话启发巧将“双抢”报道写成《浙江省“筷子产业”亟需扶持》以“记者来信”发在《人民日报》头版。解放军报社编辑部徐选礼曾经处理过这样一篇新闻稿报道原标题为《畸恋引他入歧途》。报道的内容为一在校中专生恋上一位三陪女为满足她对金钱的欲望他将贼手先后三次伸向从日本回国省亲的舅舅的皮箱案发被判3年劳教。徐选礼经反复推敲发现有5个新闻价值点即令中专生神魂颠倒的夜总会的小姐引起其垂涎的日本舅舅的皮箱再就是畸恋、劳教和在校生。遂改题为肩题夜总会小姐的芬芳 日本舅舅的皮箱 少管所的高墙 主题畸恋毁了读书郎 一则散乱而毫无特色的新闻报道经过标题的图、提炼修之后进一步深化了新闻主题新闻价值充分迸发了出来。参见徐选礼著《新闻价值发现》第五章《新闻价值的聚焦点》随着时间/时代推移、事态发展演变以及调查不断深入事态的真相和影响会日益清晰报道主题也会随之调整。★与俱进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家庭婚姻问题】不打不闹是和睦→不打不闹是家庭暴力★顺跟进顺应新形势新趋势而调整主题【龟兔赛跑进程】骄必败→受挫是暂时的→合作共赢。二如何提炼新闻主题【三个洞悉】穆青总结报道先进典型的“三个洞悉”的经验即“一、洞悉国内国际形势和全国宣传动向二、洞悉这一典型的全部材料三、洞悉有关的反面材料作为正面宣传的放矢之的6767有了第一个洞悉习以使我们了解这一典型的普遍意义有了第二个洞悉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一典型的特殊意义有了第三个洞悉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一典型对一般事物起什么作用。”这“三个洞悉”实际是提炼新闻主题的基本途径。 【三点一线】梁衡同志曾总结“三点一线”的方法法也可为提炼主题借鉴。即“一、政策二、形势三、事实。一般来说报道主题既能符合中央政策又紧扣当前形势新闻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形势是一个时期社会趋势、大众思潮、民意民心。政策、形势与鲜活的事实连成一线新闻传播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是提炼新闻主题的又一途径。 ◆A、用社会视角审视新现象比如城区孩子下午“四点半”放学之后家长还在上班形成了孩子管理的“真空”不少孩子进网吧在车来车往的街上踢球甚至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还有一些孩子因孤独而引发性格缺陷、心理障碍形成了典型的“四点半”现象。江西赣州市章贡区在学校和社区建立寓教于乐的“四点半”俱乐部既解决了孩子的托管问题又解决了其心理问题。章贡区委报道组就此采消息《没有老师只有朋友没有负担只有快乐 没有作业只有创造眉章贡区中小学校建立“四点半”俱乐部正》引起不小反响。 ①站在时代大背景下观察社会现象。2004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的若干意见》。江西于都县委报道组在基层采访时发现黄泥小学在做一个农村“留守孩”课题。联系到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25万人留守孩子就有6万多人占学生总数的三成多县里为此启动了“留守孩关爱工程”报道组迅速采写了通讯《给山村“留守孩”一个家——透过黄泥小学看“留守孩”教育管理》《赣南日报》、《江西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刊发。由于抓住了社会大背景下的大问题此稿子获首届“江西优秀新闻奖”一等奖。 ②找准受众的共鸣点。B、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做文章①在实践中出思想。2005年11月全国村庄整治大会在赣州召开。章贡区委报道组把本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进行归纳几个小标题马上跳了出来《紧与松的体会政府勒紧裤腰带百姓轻松过日子》、《虚与实的呼应虚功做实 实功做好》、《快与好的把握立足于快 服务于好》。小标题一出来主题也就出来了新农村里的辩证法。此稿被《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刊发。 ②在平凡中见特色。章贡区做了很多惠民事报道组采访中发现百姓实惠在增加干部享受却在减少农民素质在提高城乡差距却在缩小农民保障在健全群众负担却越来越少。就这样新闻主题也就跳了出来“加减法”里看民生。小标题《百姓实惠做加法干部享受做减法》、《农民素质做加法 城乡差距做减法》、《农民保障做加法 群众负担做减法》。《半月谈》在2006年 “两会”期间刊发此稿。 ③在共性中找个性。2002年于都县在招商引资中引进大批温州客商。如果仅是看引进了几个客商也许没有写头但分析一下两地的文化和精神闪光点出来了“长征精神”和“温州精神”的碰撞正是“长征出发地”于都干部群众独特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这就是共性中的个性——一篇题为《“温州经济”花开于都》的报道出炉了发表在《江西日报》1版显著位置。 ◆如何判定主题要善于提问。在了解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记者与其问“出了什么事情”不如问“出了什么从未出过的事情”●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什么事情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什么事情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它实际上对人们有重要意义●什么事情是人们已往的经验中熟悉而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什么事情最打动你三需要注意什么★必须依据事实提炼主题★必须主题集中★“主题先行”的利弊1、必须依据事实提炼主题不能随意拔高★央行加息为哪般主题应对通货膨胀是关键补充事实货币政策未发生转向①加息是否预示着货币政策发生根本转变②中国是否进入加息周期③会不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流入2、主题必须集中一般来说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只确定一个主题。那么在同一个新闻事件面前由于新闻素材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主题的开放性我们该如何选择视角、提炼主题呢经验告诉我们“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样可以避免报道因“小而全”、“大而空”而影响宣传效果。这在成就报道、献礼报道中往往会发挥很好的作用。【记住】★新闻不是总结★新闻不需要面面俱到★避免主题偏大针对性不强思想性差3、“主题先行”的利弊A、“主题先行”的弊端新闻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过去有一种“主题先行”的说法最初在文艺界流行后来也在我国新闻界泛滥出现了所谓“在家定主题出门找例子关门写稿子”的倾向一度形成恶劣影响。主题先行说穿了就是策划新闻也可称之为“造假”。 主题先行新闻学上又称为“图解政策”。参见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它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强化了新闻事业的宣传教育、舆论导向方面的功能尤其在做典型宣传时动辄小题大做随意拔高。另一种倾向B、优点 在我国新闻界因为我们十分强调新闻的宣传作用强调新闻的舆论导向和教育功能所以日常报道出现了到“什么季节唱什么歌”的习惯。如五月一日总要宣传几个劳动模范六月一日总要推出几个儿童教育先进单位七月一日总是要表扬几个优秀党员八月一日就要宣传解放军十月一日就要“歌唱社会主义祖国”。还有新闻要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反腐倡廉时总要抓出几个贪官解决工人下岗问题时就要多找些自找出路再次就业的典型人物等。这一段日子有一个早已定好的主题不需要想只需要做。因而就宏观上来说新闻报道先有主题再找实例已是必然的事。当然我们反对带着框框强扭事实来套主题这样扭曲事实有损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不可取的。 不过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主题先行”有利于提高报道质量更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因为记者有了这种思考以后再去采访时他对相应的题材就会更加敏感就会捕捉得更准、反映得更深。四两点补充★主题报道的处理★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1、主题报道的处理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展开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规模化、系列化报道。主题报道的题材似乎先天缺乏新闻性。要做到贴近受众打动受众引领受众充分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需要实现“四化”新闻化、故事化、情感化、行动化。★新闻化61主题报道要凸显新闻性就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记者要努力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迅速投入采写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报道。【典型案例】今年上半年《经济日报》“再识义……”系列报道、近期每天《人民日报》1版“辉煌十一五”专栏都是在中央重大方针政策之际发出。把新闻由头定格在新近发生的事实上以讲故事的方式切入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故事化61就是借助讲述故事的形式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揭示由矛盾、冲突构成的曲折情节依托过程的展现来表达主题以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主题报道的故事化表现手段的运用使新闻的展开过程充满了魅力更加吸引受众激起共鸣。【案例】江西卫视《社会传真》创业报道另一案例61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推出了系列报道《盛世花红话吉祥—吉人吉事庆华诞》在杭州6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45件左右的吉人、吉事进行新闻报道。在具体线索选取上主要是发生在杭州对杭州城市发展、百姓生活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人和事。在报道方式上以小见大以普通百姓的吉庆来印证城市、国家的吉庆。★情感化61情感化是对“硬性题材”的主题报道的一种“软化”、“柔化”通过契合受众的心理需求的报道手法打动受众。61【案例】典型宣传郭明义的报道微博报道★行动化61一些重大主题报道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相当于一场宣传报道战役战果如何成功与否取决于记者编辑的行动力。主题报道“行动化”就是通过“新闻行动”带动和推进主题报道扩大影响、形成声势。61通过空间的延展或时间的延伸将一个系列的主题报道有机地串联起来前后衔接有序推进形成一个时期人们持续关注的话题。2、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61第一层次报道“是什么”61第二层次报道“为什么”61第三层次报道“怎么办”这是主题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业61用今天所学知识采写一篇新闻特写

升华主题成佳作
  祁宗华
  每年一度的冬季征兵,都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笔者采写的通讯《长城,是这样铸成的》,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件。1996 年冬,江苏省大丰市农村入伍青年朱坚强,在其还有4个小时就要去市人武部报到时,病卧在床近3年的母亲王春凤不幸去世,他是含着热泪踏上卫国戍边征途的。这件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作为记者,决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努力挖掘其内在的必然性。笔者为此作了探索,在写作过程中,为寻找最佳切入点,曾反复酝酿主题,并三易标题。结果,这篇文章获得了成功。1996 年12月28日在《盐阜大众报》登出后,又相继被《农民日报》(1997 年1月4日一版头条)等10多家报纸刊登,在1997 年8月份揭晓的第1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比中,该文荣获一等奖。
  一位母亲的情怀
  1996年12月的一个周末,笔者从盐城军分区的一个朋友处得知,大丰有一个新兵,是在母亲病逝4个小时后前去市人武部报到的。我一听,非常感动,凭直觉知道这里一定有文章。后又得知大丰市人武部政委顾建林这天正好在盐城,于是,我不顾天色已晚,快速赶到顾政委家。
  到顾政委家已是晚上9点半,顾政委欣然接待了我,说他曾去过那个新兵的家。从顾政委的介绍中,我初步了解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个新兵的妈妈叫王春凤,1994 年秋患肝癌时,就决定送独生子朱坚强去参军,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即使最后神志不清时,她嘴里念叨的还是儿子是否入伍。这种精神感人之处在于:时下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相当一部分农家不愿子女去当兵,认为与其3年后还回家扛锄头修地球,不如趁年轻多挣些钱。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春凤对国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尤为可贵。我抓住了这个闪光点开始了构思,决定以《一位母亲的情怀》为题采写一篇通讯。回家的路上,冷风一吹,心中翻涌的激情又平静下来。以母亲的胸怀、情怀一类为题写拥军爱国的故事,已不鲜见,我不能步人后尘,不能仅仅局限于反映这件事。
  一户农家的拥军爱国情
  第二天一大早,我搭车去新兵朱坚强的家大丰市沈灶镇双龙村,正好碰到村支部书记骆远明,他对朱家情况了如指掌。他带我到朱家看看,不巧,朱坚强的父亲朱干宏走亲戚去了。从外面看,朱家房子还挺气派,在村里算得上中等。骆远明介绍说,原先老朱家在村里还是数得上的,朱干宏既会木匠手艺又会瓦匠手艺,一年少说也挣上万把块钱。王春凤手脚麻利,细活、粗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只有一个独生儿子,3口之家和和美美,挺让人羡慕的。只是王春凤后来得了癌症,家境才大不如前。骆远明不光介绍了王春凤生前的一些感人事迹,还多次提及朱干宏,特别是他在妻子去世后的超常之举———按照当地习俗,家人去世,3年间不能贴春联、放鞭炮,可朱干宏却忍着中年丧妻的巨大悲痛,对劝阻的亲朋好友说:“参军报国是光荣的事,是喜庆事,理应放鞭炮给小强送行。”他毅然点燃一串串电光鞭,在黎明时分送儿子出门。王春凤和朱干宏都出身贫寒,王春凤只读过小学,朱干宏一天书未读过。但他们都继承了老区人民淳朴的拥军爱国传统,认准一个理儿: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于是,我又拟了一个标题,《一户农家的拥军爱国情》。
  众人划桨开大船
  在走访了10多户农家后,我又了解到,大丰市政府、市人武部在获悉朱坚强境遇的当天,就作出决定:号召全体新战士向朱坚强学习,并在开过欢送新兵大会后,再有3小时新兵就要启程的情况下,大丰市的有关领导还专程带朱坚强回来与母亲最后告别,演绎了感人的一幕,奏出了动人的乐章。大丰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李驰紧紧握住小朱的手说:“你放心到部队去,我们政府一定会料理好你母亲的后事,照顾好你的家。”还有数千干群自发地前去朱家吊唁慰问,并捐款捐物,又使人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于是我想起了一首歌———《众人划浆开大船》。看看表,已是下午4点多钟,遂和骆远明及众乡亲告别,匆匆赶路回盐城。
  长城,是这样铸成的
  返回的路上,坐在颠簸的中巴车里,回想自己这次采访的经历,把前前后后穿插起来考虑,不禁感慨万千。这件事之所以扣人心弦,令人动容,还不是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崇高的信念———祖国至上吗?保家卫国,这是与每一个人休戚相关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繁衍昌盛的原因。一时间,我眼前涌动的都是我们雄壮威武的人民之师、正义之旅,也知道这道绿色长城、钢铁长城牢不可破是与许许多多普通人家及全社会的呵护支持分不开的。自豪和庄严在使我感到无比激动时,《长城,是这样铸成的》这个题目便呼之欲出。当天晚上,我奋笔疾书,在第二天黎明完成了这篇文章。
  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委会对这篇文章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篇通讯立意高,通过讲述一户普通农家感人肺腑的拥军爱国的故事,阐明了“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为人民”这样一个主题。作品语言质朴流畅,文中小标题错落有致,最后揭示主题,与前文遥相呼应,显示了较强的逻辑性。
  回顾采写此文有两点体会。一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既要感情炽热,又要冷静理智。二是记者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真正内涵。

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与提炼方法  

2008-09-21 21:21:36|  分类: 2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含金量再高的金矿石,不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材料也是如此,不通过作者的认识思考,只能算是一堆零碎的线索或素材;只有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才可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而提炼出蕴含于新闻事实内部的深刻思想,体现其独特的新闻意义。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采编实践,就主题思想的提炼方法表达形式问题,一些粗浅的认识。
编辑工作中,经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稿子容易被采用?仔细想想,采用的标准还是很多的:就稿件本身来说,要看稿子的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新闻事实是否典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新闻语言是否独具特色等等;此外,还要对稿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作出评价,要看是否适合报纸的需要。但是,如果只从新闻意义上去评价,主要还是要看稿件的内容,即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新闻事实是否典型。也就是说,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构成了新闻评价的主体。
看一篇稿子有没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大不大,很重要的是要看稿子的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我们所说的新闻主题,主要是指通过新闻事实的叙述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内容主体或基本意图。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可以是一种思想观点。讲究“立意”,是我国新闻写作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在我国古代,就有“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说法。这里的“道”,指的就是“道理”或“思想”。意思是说,文章的主题应体现某种思想观点。这与现代大众传播应具有劝服功能的主张是相通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人们在重视新闻信息含量的同时,仍然非常重视新闻的思想性,有人甚至提出“新闻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思想的价值决定新闻的价值”等观点。大多数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都是以思想观点的形式出现的,可以是一种角度的选择。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的,从不同角度去剖析,都会挖掘出蕴含于事物内部的、不同性质的东西。比如,前些年《解放军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拣一个钱包挽回一笔外资》的消息,内容是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类似的事情在部队并不罕见,新闻媒体对此也作过无数次报道;稿件作者却独辟蹊径,从精神文明也是一种投资环境的角度报道了此事,使读者从较为熟悉的题材中获得新的启示。
可以是一个单纯的新闻事实。比如《“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一稿,叙述的内容本身即是稿件的主题,如果硬要挖出一些“思想内涵”,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日臻成熟”、“给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等等,但这些内容与事件本身相比,显然是次要的,只能说是事件的意义,严格地讲,还算不上是稿件的主题。
可以是一种告知。还有一部分稿件的内容传达的只是一种信息,比如《军队专业技术干部将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稿,并没有太多的“思想内涵”,只是传递了一个信息。
    各种各样的主题思想在新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洋溢于稿件的字里行间;有的通过叙述层层递进,最后抛出主题;有的通过穿插议论,对主题进行深化拓展。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主题表达形式:
①开宗明义式:指的是稿件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主题。比如:《守纪律的兵,最受地方欢迎》一稿的开头这样写道:“现为北京市延庆县公安干警的郑国庆,10月下旬回部队看望战友。当许多临近退伍的老战士向他打探地方的用人信息时,郑国庆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守纪律的兵,最受地方欢迎!’”这种表达形式适合于主题思想较为显现的新闻事实,其典型特点是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②自然流露式:是将主题思想蕴蓄于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中,并通过作者的叙述触发导引读者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让主题思想自然流露出来。这种形式对作者的表达技巧要求较高,运用得好,会给读者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反之,也可能弄巧成拙,使读者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写稿时,有些作者喜欢将观点直接抛出来,把直白当成鲜明,这是极其错误的。直白,尽管直接提出观点,但必须讲究表达艺术,应通过新闻事实将主题思想自然体现出来,这样才容易被大家接受。否则,就显得生硬,给读者以说教的感觉。
③天女散花式:是将主题思想分成若干个小观点、小层次,或并列、或逐层深入,或既并列又逐层深入,以确立总主题。这种形式常以分段、加小标题的形式出现,适合题材较大、内涵较为丰富的主题,特点是叙述起来较为明白,逻辑上也较为严密。比如:通讯《面对“兵难带”的自问》,就是通过“与战士的心贴不贴?”“自身的素质硬不硬?”“自身的形象正不正?”三个小题,从带兵人自身角度对“兵难带”作了客观分析。
④水到渠成式:是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自然过程进行叙述,通过作品内在逻辑的自然发展得出结论,实现思维突进。这种形式多适合于故事性较强的新闻事实。比如:《买照片》就是通过写一个战士看到摄影摊上摆放了一张有损军人形象的照片后,主动掏钱买下的故事,反映了战士自觉维护军人形象的责任意识。
其实,只要注意多分析一些新闻作品,就会发现主题思想的表达形式还有很多,这里很难一一例举。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什么样的表达形式较为合适,主要要看新闻事实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思考选择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表达形式。
主题思想能否得到充分地表达,需要完美的表达形式,更需要精心的提炼提炼是基础、是内容,没有这一环节的努力,表达形式再完美,也只能是一种形式。因此,提炼主题既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关键。
许多记者、通讯员都有这样的感受,最初通过采访获取的材料大多是零碎的、片面的,要想从众多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主题,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进行必要的取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个过程就是主题的提炼过程。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一些立足新闻事实提炼主题的工作体会。
立足对新闻事实的科学认识确立主题,确保主题思想的正确性
正确,是新闻写作对主题思想的基本要求。对记者、通讯员来说,要确保主题思想的正确性,必须树立对新闻事实的科学认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新闻事实,科学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特点及其内在规律。
  从本质上认识新闻事实,防止主题思想的肤浅性。任何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形式只能体现新闻事实的存在状态,本质才能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规律。只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不断地去伪存真,才可能通过新闻事实的表面现象真正认清其本质,进而确立正确的主题思想。有一个连队,曾经发生过重大刑事案件,连队的许多工作都比较落后。后来,团里换了一对“老实疙瘩”到连队任军政主官,没想到几年下来,连队竟由后进变成了先进。上级机关得知这一情况后,几次派人到这个连“挖”经验,都因找不出工作“特色”无功而返。后来,我到这个连队采访,开始也有同样的感受。之所以没有放弃写这个连队,是因为我坚信,连队有这样的进步,必然有其独到的经验,于是与两位主官进行了深入的交。经过几天的采访,我终于发现他们治连的手法如同他们的为人,能耐得寂寞,能荣辱不惊,还善学他人之长。我想,这些经验表面看好像不像所谓的“经验”,但的确是他们带好连队的根本做法,对其它单位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讯在报上发表后,引起一些反响。上级机关很快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一个连队的经验做法是很多的,但必须从本质上去认识,发现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只简单地拣几条写写,要么反映不了最本质的东西,要么就容易流于肤浅。
全面地认识新闻事实,防止主题思想的孤立性。现实生活中的任何新闻事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新闻事实的内部关系来讲,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有积极因素,有消极因素;有成绩,也有不足;有值得肯定的,也有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它们在新闻事实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相同,把握不好这个量的规定性,就可能使作品的主题思想出现片面性。还有的新闻事实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根本的、主要的,有的是枝节的、次要的,必须弄清这些矛盾在新闻事实中的真正地位,才可能确立正确的主题思想。就新闻事实的外部关系来讲,它与主题思想的确立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比如,一些单位在宣传本单位连续XX年无事故时,常常将控制车辆派遣作为经验,有的甚至将不让新司机上车、减少训练课目作为报道内容,这就使稿件在报道正面内容的同时产生负面影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发展地看待新闻事实,防止主题思想的绝对性。新闻事实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现实条件有一定的关系,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理由”,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有的尽管弊大于利,但总有有利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主题思想时,必须对新闻事实的内在因素作客观的分析,防止出现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想。这样的稿件既不符合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也不可信。稿件《洗消连一举撕毁9份承包合同》,说的是连队管理工作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的问题。稿件在提到签订承包合同时,也提了这样做的理由:连队的党团员、骨干占到全连人数的一半,并在一起工作学习,目的是为了强化党团员骨干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稿件还肯定了这种做法,对连队管理工作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接着,稿件指出了这种做法产生的弊端,是强化了个别人的责任意识,而淡化了其它管理者的责任,违背了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使工作出现庇漏。这样写就比较客观,读者也容易接受。但也有不少稿子,在叙述新事物产生的背景时,常常把过去的做法说得一无是处,让人感到好像过去的人不动脑子,分明是错的还去做,很难让人相信。
 
通过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反映主题,确保主题思想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写作对主题思想的又一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真实,不仅包含主题思想的正确,还包括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是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提炼主题时,充分依赖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科学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
通过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提炼主题,有时较容易,有时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于那些显而易见的,确立主题可能较为容易;对于那些蕴含于新闻事实内部的,却需要我们反复地认识、分析思考。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本身就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并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着。要真正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就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通过新闻事实的表面现象揭示其本质,发现其内在规律。对于作者来说,任何人都会因自身阅历、工作经验、知识储备、认识判断事物能力的局限,对新闻事实有不同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注意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留心周围发生的各种事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拓宽自身的视野,善于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注意尊重实际,深入群众,善于倾听各方意见,要对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当然,对许多新闻事实来说,蕴含其中的主题思想并不是惟一的。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作者可能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既使是同一位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炼出的主题也会多种多样。但这并不是说提炼主题可以随心所欲,而必须立足新闻事实本身;离开新闻事实本身,提炼出的主题思想再新颖、再深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里,笔者例举几种常见的主题失实现象:
标签型??不作任何调查研究,不作任何采访,就先定下主题思想,尔后到部队找适合该主题思想的例子,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在家定主题,出门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现象,是从认识出发,到实践,然后再回到认识,违背了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写出的稿子要么脱离新闻事实,要么因新闻事实不典型缺少说服力,因而不可能反映出新闻事实的本质。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某项教育刚刚展开,马上就有反映这项教育成果的稿件飞往报社。这些成果也许是存在的,但肯定不是因搞了这项教育才取得的,有些成果甚至在没搞教育前就已经取得了。
拔高型??就是不顾新闻事实固有的承载能力,将主题思想人为地拔高。似乎不这样,显不出作者的认识高度,体现不出作者的提炼主题的“本领”。新闻主题来源于新闻事实,但也要通过新闻事实来展现。对于记者、通讯员来说,遇到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应该提高认识高度,揭示事实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蕴藏于事实内部的本质性东西,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拔高。提高认识高度与随意拔高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立足于新闻事实本身。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深刻认识新闻事实的内在规律本质,是提高认识高度;脱离事实本身,一味将某种不属于新闻事实或与新闻事实不吻合的观点,强加于新闻事实,就属于拔高了。
孤立型??表达新闻事实,要着眼回答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新闻事实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事实本身,而应将其放在社会大背景里去思考、去观察、去分析。只有这样,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才会更全面、更科学,才可能发现新闻事实中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将新闻事实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得出的观点尽管也可能完全出自新闻事实,但由于忽视了时间的特定性内容的普遍性,很难确保主题思想的正确。比如,作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的双拥共建活动,在平时宣传很有必要,但放在非典疫情流行时宣传,就得有所选择,注意分寸的把握了。
游移型??是指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处在一个似有似无、  似是而非的游移状态。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中,具体体现在一会儿与新闻事实贴近,一会儿与新闻事实背离,不能从根本上完全反映新闻事实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新闻事实内在的主要矛盾。
离异型??是指完全背离新闻事实的一种主题表达形式。在这种表达过程中,常常出现新闻事实叙述的是一回事,主题思想表达的则是另一回事。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这样的主题思想带有生硬的强制性,读者很难接受,也根本不上什么宣传效果。
谬误型??主题思想的内容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符合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闻事实不具普遍性,得出的观点难免出现偏激;二是作者对新闻事实内在关系的认识不科学,要么抓住了次要矛盾,忽视了主要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关系;要么只抓住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
借助新闻事实的矛盾关系揭示主题,确保主题思想的鲜明性
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能否很容易地被读者感知,并被读者所接受,很重要的是看其主题思想是否鲜明。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把主题提炼得很集中,并充分利用新闻事实的各种矛盾关系,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充分表达新闻主题。
一、通过强化新闻事实的典型性表达主题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会因侧重点的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达出不同的主题内容。比如《一份报告审了三年  作风一变半天解决》这篇消息,反映的是机关工作作风问题,在叙述时就重点写了机关为一份战士的评残报告来回扯皮的典型事实,像“评残报告”、“拖了三年”、“开始说没见到,后来在这位军务参谋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到”等典型事实,既突出了主题,也增强了稿件的说服力。新闻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哪些事情该写?哪些事情不该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其实,这些都要看与主题思想的关系程度。要看什么样的事实最典型、什么样的事情表达方式对表现主题最有利。
二、通过新闻事实的矛盾冲突中抖出主题
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主题,但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地方,应是新闻事实内部的矛盾交锋处。在这里,矛盾的焦点最集中,是与非的交锋最激烈,主题思想的表现最充分。消息《六连用了13年的笼屉喜“退役”》一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六连一套笼屉破了补、坏了修,一下用了13年。从实际效果看,再修再补其费用比买一套新笼屉还多,而且用起来也不如新的方便,好像应该放弃;从教育意义上看,六连是一个先进连队,艰苦奋斗一直是连队的光荣传统,笼屉本身也是连队开展传统教育的一个实物,似乎又应该保留。随着为啥用了13年?该换不该换?换了会不会丢掉连队的传统?等焦点问题的一一显露,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在若隐若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事情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连队经过讨论,明白了笼屉换不换,是个消费观问题;传统丢不丢,是个思想认识问题。不能为了保持发扬传统就抱残守缺。澄清认识后,笼屉换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仍然在继续保持发扬着。事实说清了,主题思想也就表达明白了。
矛盾冲突过程对展现主题极为有利,但发现、认识了解这个过程毕竟又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认真地调查、思考辨析,付出艰苦的劳动。所以,有些同志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习惯于回避矛盾,或者将复杂的矛盾简单化,这样做虽然省事省心,却违背了新闻事实内在的发展规律,也丧失了展现主题的良好机会。
三、 通过新闻事实的强烈反差突出主题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世界上许多事物的性质特点,都是通过对比发现的。性质反差越强烈,事物的性质特点越明显。有些事情之所以构成新闻,就是因为新闻事实中包含着反差强烈的因素。作为记者、通讯员,在新闻写作中应善于发现这些反差强烈的因素,使我们通过对比,更好地发现新闻事实的本质特点。稿件《义务劳动遭冷遇 有偿服务受欢迎》,说的是一个连队在学雷锋过程中发生的两件事:开始到驻地帮助群众打扫卫生,尽管是义务劳动,却受到群众的冷落;后来,驻地经济建设中出现困难,部队前去帮忙,尽管是有偿劳动,却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这两件事反差强烈。就是在这强烈的反差中,我们看出雷锋精神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是义务劳动,而要看是否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即使有偿的,人民群众也很欢迎,从根本上回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雷锋精神产生的疑惑,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像这样的稿件还有很多,比如《大胆管理的干部被评为爱兵模范  敢提意见的战士被评为尊干标兵》等都是如此。
新闻,无疑应该具有新意。这里的新意,往往以一种反常的、新异的、首创的事物或现象出现,体现的是其它新闻事实所不具有的本质特点,这些特点常常需要通过对比去发现,去证实。比如,人类第一次登月、克隆技术的掌握、SARS疫情的出现等等,都是过去从未发现过的,在当时都是一种新事物。这些东西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这里的对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新闻事实的前后比较,即纵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闻事实新在哪里,有哪些进步。二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比较,即横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新闻事实的新意体现在哪些地方,新到了什么程度。
四、通过新闻事实的巧妙组合展现主题
《解放军报》曾刊登过一个小故事,标题是《背着水壶拉西瓜》。这篇稿件尽管只登在了二版,当时也只是看了一下,但过了20年,我仍然对这篇稿件记忆犹新。稿件说的是一个连队参加助民劳动的事。对我们人民军队来说,这样的事太多了,很普通。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是很难见报的。但这位作者在写作时,特地将“背水壶”与“拉西瓜”这样两件事结合起来写,使官兵遵守群众纪律的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新闻事实中包含的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可写,哪些东西可以舍弃,完全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新闻写作中,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要求,不能仅满足于与主题思想有关,更要关切它与表达主题思想的关系程度,注意选择那些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新闻事实。
五、通过新闻背景的衬托中凸现主题
    严格地讲,新闻背景不属于新闻事实的范畴,但它却是新闻写作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闻稿件的主题思想之所以鲜明,与其典型的新闻背景有着明显的关系。在许我新闻作品中,没有新闻背景的衬托,新闻主题很难凸现出来。比如,《某部滨临官厅水库30年没发生一起淹亡事故》、《连续45年没发生等级责任事故的某弹药仓库??每月一次的安全形势分析会照开不误》等,之所以主题鲜明,都是因其典型的背景材料作衬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鲜明的目的性是通讯写作的主要特征。它是通过确定主题和表现主题来实现的。下笔写通讯之前,必须确定表达什么主题。通讯对世界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直观反映。无论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都是新闻工作者在一种思想观念统辖下“组织起来”的新闻报道体裁。通讯的素材包含广泛,既有新事实,又有大量相关的背景。记者采访来的人物对话、现场观察材料、动人细节和有声有色的情感素材,如果没有一个主题来统帅,就会变成一堆零乱无序、毫无用处的东西,像缺乏灵魂的行尸走肉。由这样的材料组成的作品,便会显得杂乱无章,让人读后不知所云,陷入茫然状态,自然不上有效传播了。通讯是借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文体,因此,通讯的主题酝酿和形成过程,与文学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先立意后动笔,才能成竹在胸,这是通讯写作必须恪守的原则,是写作成败的关键环节。只有选定了主题,选对了主题,才能围绕主题选择新闻事实,选择组织素材、谋篇布局的结构,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通讯的主题,是人们评价一篇通讯时首先的评价标准。一篇通讯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不大。

一般来讲,发现、提炼、确定主题的过程有以下几种:

(1) 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这是通讯采写过程中选择,确定主题的常规思维过程。作者在接触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前,对将要采集的事实不甚了解,对将要写作的通讯主题也没有事先预想,需要在了解事实过程中逐步分析素材,进入主题发现和提炼的过程。通讯的写作过程是,先将大量事实收集到手,然后对这些事实做详细分析,弄清楚事实各个侧面之间、多个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作为原因的事实和作为结果的事实,然后抽出可以贯穿各事实之间的意义线索,再判断这些意义线索(链条)哪条更具有传播价值,更具有普遍的示范或警示意义,预测它的传播效果而最终确定主题。

(2) 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这也是确定主题的一种方式。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了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去等待、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以验证主题,这是很多成熟新闻从业者选择通讯主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论”。很多新闻实践证明,这种“主题先行”的办法,即在进入采访之前就考虑主题的思维过程,往往可以产生无主题意识时采写通讯所难以产生的效果。因为采访前对某一主题的大致设想,是作者依据长期对社会生活思考、观察的结果,是对其传播价值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结晶,这类主题一般具有针对性强,适应广大受众或解惑或警示或寻求服务的心理需要,具有一拨即明、一碰就炸的传播效果。著名记者艾丰将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比喻为“凤凰落在梧桐树”,他说:“这里指的主题,在一次具体的采访之前就形成了。记者心中已经有一只凤凰在飞翔了。它飞呀飞呀总是落不下来。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梧桐树让它落。后来终于发现了合适的题材,它一下子就落在梧桐树上了。——先有主题,后有题材,而后结合。这就是这种主题提炼的顺序。”


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灵魂,因而能否正确选择主题,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社会效益。

  胡乔木同志说:“
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主题的事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思想教材。

  那么,哪些主题具有新闻价值呢?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这个说法告诉我们,价值只有在主体
客体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客体”,是指作为价值对象的客观物;“主体”,就是人。价值应该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于人有益的东西的概念。

  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为群众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担负着鼓舞
教育群众的重要任务,因而,我们在选择新闻价值主题时,就要象列宁所教导的那样,“要选择那些为人民群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的间题的主题”,社会生活都是不断地以新的形或出现,许许多多的间题,矛盾纷至沓来,要求人们表示明确的态度,新闻倘若能够站在历史前沿,用社会生活中具体事实对人们所关心的重要迫切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那就能起到震聋发玻的作用,湖北电台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五日播出一篇消息《及时纠正“左”的错误,支持农民劳动致富》。这篇报道通过南漳县委纠正三景管理区党总支批判富裕户张相恒的错误的消息,阐述了党的政策,态度鲜明,界限清楚,起到了澄清是非,安定人心,促进改革的作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进行新闻价值主题选择时,对于那些政治敏感性强的问题,记者要敢于抓。一九八七年,我国经过九年的体制政革,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摆到人们面前,租赁企业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六月十二日,十三日、十六日,《光明日报》上连续刊登关广梅本人来信,通讯《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大对话》三篇报道。这些报道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搞祖赁企业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值得肯定的改革经验,记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呢?这是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关广梅现象在当地所引起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间题,人们关心的问题,需要新闻舆论进行解释。

  抓住重要的迫协牲主题,运用新闻评论这一形式,其作用往往比叙事性新闻作品更为直接。获一九八七年全国好新闻奖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新闻评论。它抓住了中国改革中需要加以迫切解决的间题。作者在剖析这一时代的重大主题时,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把它放到世界历史
中囚历史的大网络中透视,对它极其复杂,的现状作了实事求是合乎逻辑的解释,为人民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评价中国改革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对于这一类重大的主题,新闻评论就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我们的新闻作为党
人民的喉舌,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加均利益,所以,应该多选择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主题。这一认识是从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出发的。《孝感报》一九八七年搞了一组十分成功的连续报道《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就反映回答了孝感地区贫困乡人民所关心的问题。这组报道用了大觉第一手材料写成了各种体裁的报道一百多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探索了脱贫致富之道。文章反映了贫困,既是经济的贫困、文化的贫困,也是意识的贫困,创造力的贫困,归根结到底是人的贫困、说明了要改变贫困乡的面貌,必须从观念到体制双管齐下。由于这组报道选择了贫困乡人民所关心的灭要的而迫切要求解决的主题,因而得到了当地上级领导的重视,从而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实践。

  新闻写作中,选择哪些政治上,经济上为大众所关心的主题,不仅可以在当时产生积极意义的影响,而且新闻作为一而历史的镜子,还可以留下借鉴的遗产。

  


  新闻写作中,主题的
提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是记者对社会生活在认识上的深化。有了大量素材,还要经过不断反复的提炼,才使新闻主题明确。要表现好的主题,必须在提炼上下功夫。鲁迅说文章要;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渭选材要严,就是要善于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念义的题材,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即是选新闻点子要选准:所谓开掘要深,是指不仅要有一个止确的主题,而且还要发掘题材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其独特性,使认识关破一般化的界限,向纵深发展,以至得出更为积极有社会意义的主题思想。

  要达到这个目的,记者首先要具有洞察时局的能力,事先认知的能力,科学预见的能力。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总揽大局,透视问题,从而把中央的方针政策
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新建议、新经验。具有这样的意识,记一若才能在角度的选抒,新闻主题的提掘上胜人一筹,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早、你早我新、你新我深、你深我好,在新闻竞争中捷足先登。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通讯《“毛家饭店”在韶山》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没有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变革,就不会有改单的成功,而改革的深入发展,又推动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更大变化。作者在这一主题的捉炼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思思不断认识的价似。一家只能摆“七、八张饭桌”的个体户饭店开在韶山,似乎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但是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与这一事实相关的时代背景。通讯中写道:“'毛家饭店’
毛主席故居隔着一个水塘,店里密密麻麻地摆着七八张饭桌,坐满了食客。”文中还用了女老板颇具个性的话,如:“毛主席是我家的亲戚呢,我们同一个太公。”作者把个体户汤瑞云同这个历史背娥的人物联系起来,其主题意义就更加深刻。在起草这篇通讯时,作者仅从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巨大变化这一主题出发,忽略这一典型事件的特殊性,改稿时,作者适当加入一些这方面的语言,立意点就更高了,体现了汤瑞云这个毛泽东主席的本家亲戚的普遍农妇,竟然敢于从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改革浪潮对人们观念的冲击,是不会出现这样奇迹的,从而引起更为广泛意义的思考。

  在我党的新闻史上,有则
新华社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消息《冀南我军自卫大捷》,这则消息最后发表是经过修改后的新闻稿,未修改前的新闻稿报道了我党我军实行“平”、“团结”以争取敌军、并坚持自卫反击取得巨大胜利,但这个报道看不出有什么特点。当时正值“重庆判”,对国民党军队发动内战、必须:“自卫还击”,也必须分化瓦解、区别对待。但这篇原稿未能反映当时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后经修改的消息抓住了在这个战役中高树勋将军“深明大义,响应我军号召,停止内战站到中国人民方面来”这个特点,反映了当时我党我军制定方针政策的正确性。通过修改后的消息,主题更加深刻了,原稿的缺点就是立足点不高,没有跳出具体事实的圈子,而修改后的消息从全局来把握这一次战役,把对具体事件的叙写同概括本质结合起来了。

  一篇新闻作品的思想主题可以深化,可以
提炼,但却不能任意“拔高”,即是说,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让客观事实说话,使主题的产生自然。一九八二年全国好新闻《昌富大叔一一一位普遍社员的风格》有一个鲜明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主题。作者在写作中让客观事实说话,通过包太得承包责任田自己致富后一人种两家田,慷慨资助有困难的社员以及带头向国家交售公余粮等事实,不仅说明了他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而且在读者面前展示了这位先进农民的道德、情操风貌。这是经过几十年党的思想教育,扎根社会主义中国大地上八十年代新型农民的典型,事实真实可信,令人折服,正由于如此,作品主题更加深刻,更加鲜明了。

  


  新闻主题的正确
深刻,决定于记者要有较高的立足点。在新闻写作实践,一些作品有一个正确的主题,但表现不鲜明,要么材料掩没了主题,要么多中心或无中心,新闻材料不能较好地集中主题,直接影响了作品的社会效益。

  主题的鲜明,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对问题的提出
材料的选择上要抓主要的,省略次要的,把问题集中起来,使主题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全文,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在新闻写作时,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使读者如坠烟海,找不到中心,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新闻写作的日的也就落空了。美国记者罗伯特?克拉勃斯的特写《中国拥有也许是世界上最高的蓝球选手》,是一篇言简意明没有废话的好新闻,称得上选择材料,集中主题突出主题的范例,特写的开头引用了一个美国女游客见到穆铁柱时说的话,这种写法,话虽短,却一下子抓住了读者,引起读者对穆铁柱的兴趣,紧接着,作者介绍了穆铁柱的身高、比赛情况,出身在什么样的家庭,日常生活,记者在选择新闻材料表现主题时,并没有掩没在众多的材料中,而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材料,抒发直接或问接的观感。全文语言简炼,段落短小、两三句话为一段,没有臃肿拖沓之感,表现了穆铁柱也许是世界上的最高的蓝球选手这一基本观点。

  新闻事实是
提炼主题的“基础”“依据”,它对主题的确定有一价客观的不容更新的“制约性”,所以,新闻主题决不是游离一于新闻素材之外的东西,决不是随心所欲、可以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乱“贴标笺”、随意“拔高”主题的作法不可取,主要是在于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违背了新闻事实是第一性、而作品表达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是第二性的原则,违背了新闻主题是记者主体意识同客观实际的统一性,主题同材料吻合的要求。

  新闻主题的选择
和提炼都离不开客观事实材料,马克思说:“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马克思这里指的“实际经验”,就是指社会生活中那种现实的具体的材料,记者只有感受的实观事实多了,才能根据这些具体材料制造出合乎实际的“主题”来。新闻主题潜藏在新闻具体事实中,记者的任务就是理解、消化、捕捉、然后准确地提炼出主题来。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以选择
和提炼出好主题,是要付出辛勤劳动的。一九八二年《湖南日报》曾经发表通讯《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这篇通讯的作者抓住这实际生活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采访、调查研究,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作者为了探究火柴脱销的原因,先后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省、市有关生产部门、批发部门,直至零售部门共近三十多个单位,其中以长沙百货店批发部抵达六次之多,访间这些单位的上至负责人,下至一般职工计一百多人次,掌握了大量当时长沙市火柴的生产,批发销售等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讯中列举一连串数字可以说明火柴产供销的具体情况。也正是在反复的数字对比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矛盾,找出了问题的关键,原来“一边市场脱销,一边仓库积压”,数字在这里反映的不仅是火柴供销的间题,实质上也由此显露出有关部门经营中的作风问题。新闻报道中运用数字,一般是不易吸引读者的,可是作者在这篇通讯里由于数字材料紧扣中心,说明间题,令人信服,而饶有兴味,读之不感枯燥。

  


  在反映同一主题的新闻报道中,人们渴望能看到从新的角度来进行报道的新闻。这亦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应该努力做到的。因而选好各种各样角度来报道某些不可避免的需要反复宣传的新闻主题、成了新闻记者创造性劳动的标志,角度对表达主题重要性就更为重要了。如何开拓老意境中的新意境也就成了人们经常研究的间题。新华社记者郭玲春近年来在新闻方面取得的成绩,其中最受赞叹的还是她善于从人们写腻了的主题中,用新的角度写出新意来,即使在会议消息中,郭玲春都善于突破一般模式,一九八四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围饶着这一主题消息就有四篇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而郭玲春采写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消息却独具一格。在
表现主题的基础上,记者突破了千篇一律的会议消息写作模式,把建国三十五周年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特色,可算是会议新闻改向的创新之作。消息开头说:“以新闻报道为任的三百五十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一开始就别开生面,紧接着下面引用领导人讲话、题词、发言等,在角度表现上都十分新颖,突破了一般写作的框框,因而使人读来耳目一新。

  反映医生“医德”好,也是一个老主题,大多数反映这一主题的报道都是以治好病,救人的事实中去发掘,但载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七日《健康》上的消息《乔副教授登门纠正“误诊”》的负责举动,反映医生的医德,作者则抓住了报道的主线—从医生打电话告诉工厂轻工,到饿着肚子骑自行车登门认错:从医面道歉,纠正“误诊”,到向病尺详细交待当疗方案
注意事项等,层层深入,把医生举动中蕴藏的高尚医德的本质挖掘出来了。

  选好角度,
提炼好主题,就能使报道更深刻些,使许多主题有了新意。古人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侧面来观察,来表现。因而表现主题要选准角度,善于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认真方析复杂事物,多面展现生活。在别人已经报道的题材里找出别人没有展现的角度。

  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要善于从相同题材中变换新角度反映不同的主题,使主题有新鲜的特色,又有普遍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对党
人民政府的方针一些重大事件,都要反复进行宣传。这种反复不同于简单的反复,因此在角度选择时,应该一次比一次新颖、深刻。要善于找出不同阶段的差别,弄清哪些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哪些角度已经报道过、哪些还没有报道过,只有抓准特点,选择好角度,才能提炼出新的主题。

  老主题如何出新意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日常报道中,往往一个新的主题出现后,想深入下去难度就很大,比如: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等,这些都是经常性的报道,如何使这些老主题出新意,只有选择好
表现主题的角度,间题才能解决,正如前面我们举例中的郭玲春写会议消息,她之所以善于从别人报道过的主题里写出新意来,就是十分注重角度的选择,实践已经证明,一些记者之所以能写出一些好新闻,也就是重视了角度的选择,他们往往从同一个题材,同样一类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比别人略胜一筹的主题。

  古人陆机在读到文章立意时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其意是主题的表现,如果没有新的变化,就不能称雄一代,得到世人的赞誉。可见,选择好新的角度对
表现主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