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团队介绍:文化的剧院与繁华的聚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6:25

              文化的剧院与繁华的聚苑

二十年前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丛林一般密集的高楼、头顶狭窄的天空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那个时候北京还是平房、筒子楼的世界,觉得香港这才叫超级大都市。去年我第一次去东京,本想会感受到更加“摩登”的城市气氛,结果逛了一周,才知道现在全亚洲最繁华、最高楼林立的地方可能是在北京的东二、三环一代了。短短二十年,北京、上海在现代化都市建设中,仅从炫目与气派方面,已经赶超了香港和东京。但是若说购物,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商品,比如乐谱、书籍、唱片等等,东京、香港仍然是“天堂”。而在北京的CBD,根本找不到一家规模大一些的书店、唱片店,一些中小型的连锁书店和音像店卖的也都是“畅销书”和“大片儿”,像东京御茶水、香港尖沙咀那些呆上一天好东西都淘不完的书店、唱片店,在北京难觅踪迹。我们的高楼大厦里装的都是建高楼大厦的公司,以及为这些公司服务的相关产业。而为人们精神生活服务的各种机构,据说已经搬迁到二十年前废弃的的工厂遗址里了。

很多旅居欧美国家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中国的很多剧院,比欧美的国家标志性剧院都更大、更气派。其实在公共建筑的豪迈方面中国一直有着引以自豪的传统,比如全世界最宽的街道、最大的广场等等。但在文化建筑方面,近年来中国各地雨后春笋般的超级规模大剧院,才真正使中国的艺术相关产业令全世界瞩目。但是对于这些剧院所在的城市,这些雄伟豪华的大剧院,究竟是“地标”、“景点”的意义更大,还是其本身的文化传播作用各大,一时还真不好说。其实这本身并不矛盾:比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德国拜伦伊特音乐节剧院、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等等,既是该地区音乐及戏剧的高端演出场所,也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地标性建筑。在这些剧院中上演的歌剧、音乐会,其演出质量是与其建筑本身世界性知名度是相称的;在这些不同的剧院,也会形成不同的剧院文化,有着各自的音乐会气氛,比如拜伦伊特的庄严、维罗纳的热烈、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豪华、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轻松……当人们步入这些艺术的殿堂时,同时也融入了一种文化的氛围,这其实与剧院本身外观的炫目程度、装修的豪华程度并没有什么内在关联。这就像北京的工人体育场并不算是豪华气派的“现代化”体育场,也不是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但是由于几十年来在这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经典的比赛、积淀的城市文化传统,使得所有人在步入这里的时候,都忽然有了一种信仰: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城市一种高度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一座建筑能够带给人们建筑本身之外的文化。一个真正意义上伟大的剧院,其伟大之处也体现在这里:当你步入它的时候,会有一种“气场”令你产生对艺术的信仰和崇敬,甚至有一种爱与被爱的幸福感。这不仅需要剧院有悠久的传统,更需要有传统不间断的传承,这就像一个饭馆,人气和口碑是经不起中断的,否则只能重新积淀。

剧院自身文化的形成不仅是上演什么剧目、请什么演员的问题,他是和城市整体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城市人群审美观、价值观、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一个剧院有着什么样的氛围,是剧院管理者与观众共同营造的。市民的文化素质,决定了这个城市剧院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趋向,剧院本身起不到提升市民艺术素质的作用。这就像图书馆本身并不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一样,关键是图书馆里有什么书、什么人来读书、怎么读书。如果图书馆为了吸引大众、提高入馆率,里面的收藏大量都是漫画书、武侠小说、时尚杂志,来的“读者”都是为了享受免费茶水和空调,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书里的“画儿”闲聊,这样的图书馆还不如直接建个茶馆更有意义。同样,剧院必须对自身的剧目规划、主要观众群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在确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做长远计划,否则花费上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盖出来的剧院,只能当做一个群众集会休闲场所,那真是巨大的冤大头。同时,国外剧院的董事会制度是保障剧院文化稳定传承的基础:经理人的市场营销必须在董事会的监管下操作,以不破坏剧院文化传统为前提,这样经理人的更替,不会对剧院的文化氛围传统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国内剧院往往受“上级主管领导”的更替影响巨大,不同领导不同的“关怀”会造成剧院极其敏感的反应。除了京、沪、穗等文化相对发达地区外,很多城市本身就相当薄弱的艺术市场氛围,就在剧院高层领导者个人好恶的变化之中反复挣扎,文化的种子在这样环境中只能“无土栽培”:也会有那么一阵子枝繁叶茂,但无处生根。

真正能带给人幸福感的繁华都市,它的高楼大厦是充实的,因为人们在其中安居乐业。如果摩天大楼盖了一大片,里面却全是空屋,那只能说这种繁华是给外人看的,不是给自己人享用的。剧院也一样,夺目的外观当然重要,里面的文化气氛,才能决定这是剧院,还是聚苑,甚至巨冤。

 

                                         20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