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意义3点:印光大师关于临终助念的重要开示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1:08:22
真性情女孩杜晓婷
查看更多>>
正文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印光大师关于临终助念的重要开示汇集
(2010-11-09 14:31:38)转载
标签: 助念
天台山
往生
临终三大要
印光
杂谈
分类: 印光大师

念佛之人,若已证道,则临命终时,任彼刀割香涂,了无动念之事,则无所谓为损益也。若只有修持之力,未能到业尽情空地位,则临终得人助念,即可决定往生。
若遇无知眷属,预于未死以前,为之洗沐换衣,令其搬动受苦。纵不受苦,一经搬动,心便不能归一于佛。(以动其躯体,心便不能彻底清净纯一。)若再向之哭泣,则自己亦生爱恋,便与佛不相应,欲得往生,莫由也已。
所以平素,即要彼等知其利害,要常与说,到自己临终,彼等即是助道之人。岂但与己有益,实亦与彼等均有大益。若只知自己修持,绝不与彼说其利害,则汝临终时,彼等决定是破坏正念之人,决不助汝净心,令得往生也。
汝既信光,光不得不为汝计。光以五十二年之阅历,深知其利害之所在,若不与汝说,便为不尽己分。
---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
ps:   依祖师所言,若已证道,即证果的人,临命终时身体方不怕被触碰。 末法修行人有几人能达到证果的地位?当知临终护持亡人,事关重大,不可不慎!!
所不生者,由情爱一起,正念即失,断不能生。勿道工夫浅,即工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与佛圣气分相隔故也。
至疑工夫浅,戒品未全,不知临终一念之关系甚大。勿道向来做工夫,即向不做工夫之人,临终果能闻善知识开导,及他人助念,已随之念,其左右眷属善巧将护,不使其起情爱及瞋恨心,皆可往生。善导和尚临终正念文,当亦看过,何须致疑。
----复章缘凈居士书三
至于临命终时,无论久修始修,皆须眷属及与净友为其助念。庶可正念昭彰,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矣。
即平素不念佛人,临终请善友开导助念,亦可往生。是知助念一事,最为紧要。修净业人,当于平时与家属说其利害。俾彼了然无疑,决不至临时,以世俗情见,破坏正念。而于存者亡者,均有实益。
念佛饬终津梁,及饬终须知,用意措词,悉皆周挚。实为保护成就行人一大事因缘。若肯展转流通,俾一切同人咸知其益。其为功德,唯佛能知。愿世之为人子孙,及为人父母兄弟朋友者,各皆依行。以期亡人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实为大幸。(民国十九年季春)
--饬终津梁跋(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正念。此饬终社之所由结集也。
饬终云者,即助生之谓也。盖以行人当此时节,得人开导而辅助之。则欣厌心生,贪爱情息。耳闻佛名,心缘佛境。自可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譬如怯弱之人,欲登高山。前有牵者,后有推者,左右有扶掖将护者,自不至半途而废耳。
即使平素不闻佛法之人,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令生信心。又为助念佛号。令彼随大众音声,或出声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无一切破坏正念等事,亦可往生。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故得此殊胜利益也。愿为人子孙与诸眷属及父母等,同知此义,同依此行。方可名为真慈孝亲爱也已。
---饬终津梁提要(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
然老病犹可将就,临终断难疏缓。若工夫未深,佛念未纯,又加病苦沉重,不有知识开导,净侣助念,便归轮回之中,绝无了脱之望矣。即工夫已深,佛念已纯之人,又得大众助念之力,岂不更为速得见佛闻法,悟无生忍乎。是知助念一事,关系甚大。
当此命光迁谢,升沉立判之时,既有开导助念之人,譬如怯夫避寇,拟乘邮船远遁,得诸人之扶持,便可一跃而上,遂得安坐以达彼岸。若无开导助念之人,必受破坏正念之祸,勿道工夫未深者,不能了脱,即佛念已纯者,亦难往生。
譬如勇士破围而出,拟乘舟逝,被众人之攀挽,即时坠入深渊。或超凡入圣,或依旧轮回,在此呼吸之间,其得失之权,操之于住持者居多半,操之于执事者居少半。若住持执事,视他人之死,如己之父母师友死,必极力如法助念,成就往生。既得往生,久必圆成佛道。是成就一人往生,即成就一众生作佛也,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
此法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谓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善导和尚,弥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愿见闻,咸生正信,展转劝导,功德无量。待己临终,决定有助念之人。何以故,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两各相符故。
---莲宗正传跋(民十八年)(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朱荣鑫事,若非虚说,决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为助念,便成破坏正念。勿道无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坏,亦不能往生。故当深劝家人同修净业,方可不致功败于垂成。或仍沉沦于生死苦海也。
---复吕智明居士书(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
凡念佛之人,务必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坚决,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俾内而家庭眷属,外而乡党亲友,同修此法,同求往生。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以故成惠民,与诸居士,组织一助念往生社,于本镇武圣庙。每月逢期,来此念佛。念毕,讲说净土法门之利益,与其修法,并临终助念之办法。凡入社者,均当依之而行。
其有社友,或非社友,请往其家助念者,当本大菩提心,开导病人,及与眷属。俾各依佛法,勿任凡情。开示之后,大家同秉一心以念,必期其亡者直下往生西方而后已。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续编下)
唯亡后只念半小时佛,即举哀,放到揩身,尚觉太早。光文钞中,顺人情,令过二小时后再举行,尚属太早。以恐人情耐不得,实则宜四五时方好。尚有经一日者,为尤好。                                           ----复章缘凈居士书三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净等所说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转胜于前。逾十四时,通身冷透,顶犹温暖,肢体柔软,蝇不至室等瑞相。
按大集经说临终征验偈云,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将死时,热气从下至上者,超生。从上至下者,堕落。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眼及额颅热者,生天道。心热者,生人道。腹热者,生饿鬼道。膝盖热者,生畜生道。脚板热者,生地狱道。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与哭泣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遂难往生。
以故念佛之人,必须令家中眷属平时皆念。则自己临终,彼等均能助念。又因常说临终助念之利益,及瞎张罗哭泣之祸害。便不至以孝心而致亲仍受生死之大苦。乃得即生西方之大益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下·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人生一切事都可伪为,惟临死及死后所现之相,均不能伪为。人于临死,颜容即变。况死后二日,更加和悦,且带笑容,此系表示往生之相。又死经数日,全身已冷,额犹带温,此亦表示往生之相。以凡夫死时,热从下至上。于顶门后灭者,必归圣道了生脱死也。
--《印光大师文钞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世间为儿女者,于亲临终,多是落井下石。汝兄弟肯听我言,致汝父往生西方,是为真孝。汝须知无论老幼男女,临终均宜如是助念。均宜气断以后,至少须三小时,不动彼体,不停佛声,不行哭泣,愈久愈好。(恐不洞事的人,久则不能依,故止云三小时。)
复开生宁生昆季书二(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下)
顶圣眼天生等说,实可依据,光恐无知者,唯以探冷热为事,意谓有信愿及临终正念分明,即可往生,不得专以探冷热为据,故云亦不一例。恐其探之频数,或致误事,不可不知。
-----印光法师增广文钞卷二《复周孟由昆弟书》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方司司长。从堂兄好愚居士,名景熙者,乃赣州大绅,素尚佛学。故居士少时,对法门亦肯护持。
城中寿量古刹,颓废已久。民国初,土人藉办国民小学之名,并谋得全占字据,盘踞其间。后由居士发起,请大春和尚兼任住持,藉资保护。及民八九年,寺与该校涉讼,均由居士德望所及,一倡百和,靡然风从,凡地方绅,商,学界各正士,一致主张公道,遂将学堂迁出,保全寺基,及赎回田租若干。至二十二年开马路,该寺适当路线,已定中为大马路,两旁作小菜场,全寺尽毁,万无保存之余地。缁素已至山穷水尽,知森昔日佐助大春和尚,与该寺向有因缘。其时在苏随侍印老,必识有力护法,函请设法挽救。
适居士亦由避难来苏,已皈依印老法师,吃花素,修净业,法名德诚。森为二十尺之铁质大士法相起见,奔走呼号。得以达到保全,进而重兴者,亦得居士赞襄之力不少。迨其二十五年回里,寺事尤多赖维持。
但因公私众务纷繁,信心虽发,实行难专。每日不过少时功课,随缘修习而已。至二十七年秋末,因宿世今生杀业所感,又发生大病。(当身未皈佛时,喜打鸟网鱼,杀害许多生命。民十几年时,曾生对口疮,病势危殆,痛苦之极,遂发愿断此恶习。因念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忽凭空闻香,病遂渐愈。)缠延日久,痛苦难堪,令其子发庄,汇洋数百圆,嘱森供养印老,及代作其他功德。
森办理后,回函劝其长素,闻至年底始实行断荤。延及二十八年三月,病势日重。幸妻妾子媳,皆印老之皈依弟子,均知临终助念之紧要。乃于十七日,向寿量寺,请二僧为之助念。至十九早晨,居士自知当辞尘世,遂令抬出庭前,一换空气。唤兄弟嘱咐后事,并令长子发庄,跪听遗嘱。说毕,众见面色特异,即仍抬回卧室。
二僧与家人,同声助念佛号。发庄敬捧阿弥陀佛接引像,请其观看。因大病初起,仍为颈项外症,致左手下垂,数月不能提举。正近属纩之际,及见佛像,左手忽活动如常,举起合掌。便现欢喜踊跃之象,急念阿弥陀佛。其时毫无痛苦,随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时年六十一,即己卯古历三月十九日也。居士大病数月,痛苦难堪,实由恼害众生之后报重报,转作现报轻报。及至临终,得此瑞相,可谓诸根悦豫,正念分明,捨报安详,如入禅定,决定生西而无疑。身后丧葬宴客,一一皆遵印老函示,概用素筵,开南赣佛化之先河。如斯善利,虽由本人善根成熟,而家眷饬终如法,善以助念,亦实极大助缘。故末后一著,望四众佛子,及早注意。
李丁氏,法名德宏者,曾适扬州李某。因夫婿纳宠妾,自未生育,难安于家,遂依继母丁德元居士而处。继母亦即视同己出,互相扶持,举止相随,近二十年如一日。民国十七年在申,由亲友引见印老法师,遂同叩求摄受皈依,请赐法名。老人亦念诚恳,即慈许,并题法名为德元,德宏。
自此长素奉佛,修持唯谨。母女相依,转为法侣。痛念俗缘福薄,眷属凋零,今遇净宗良导之出世父母,得依为师,亦属万幸。由是孝敬老人之心,十分真切。论平日之信向修持,一切皆在刘居士之上。唯恨宿业所障,因缘欠缺。
民二十七年夏,见武汉将近沦陷,乃由香港来沪暂避。因房价过昂,租赁不易,住客栈,费大而多不便。太平真老,向知他母女信佛真切,当此大劫,流离失所,眷属凋敝,殊堪怜愍。在寺辟一净室,俾其老幼五人同居。
至二十八年三月初,忽患伤寒。延至四月中,医药罔效,病势日重。寺中佛事繁多,屋宇又少,若死在寺,无法安顿,不得已而送医院。医院章程,悉依西法,饬终助念,万难照办。入院二三日,知佛法人,不能前往。遂于四月十八日早,糊糊涂涂,死在院中,时年五十。
如此向有信心修持之人,若临终得如法助念,往生瑞相,当不在刘居士之下。但因机缘所碍,全失助念之益,致平日之信心,现生不得受用,只作未来得度因缘,殊为可惜。以此比较,确知临终助念之关系,实为重要。
虽然,功不虚弃,果无浪得。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刘居士之如斯善利,当由宿种今熟,故得善缘眷属而为成就。李居士之如此差失,谅由宿世破人胜事,致感得种种不如法之时节因缘,而作障难。且今生信奉三宝之一切善行,决定可作未来得度之因,毫无疑义。但究不如当生了脱为直捷。故老人常云,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愿有志生西之缁素同人,一举一动,注意因果。必使步步头头,悉令成就往生胜缘,为切要耳。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
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孙信佛,于临命终时,请众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看看饬终津梁,自知。念佛人,于自己父母,及余眷属前,常须说与彼听。迨及有命终人,自家眷属,通为念佛,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纵不生西方,亦必生善道,有大利益,毫无损伤。
----复杨慧昌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又念佛之人.必须劝家中眷属.同生信心.同常念佛。以备彼等于父母.及诸眷属之有命终者.为之助念。否则.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嗔恨爱恋等念。(预为洗澡换衣.则失正念。若搬动致疼痛.则生嗔恨。嗔恨.则或致堕于毒虫之类。若对之哭泣.则生爱恋。均属失正念.而永无往生之望矣.哀哉。)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损。念佛者.一经破坏.正念全失.将欲往生.竟莫能得。从此长劫轮回六道.皆此等眷属之所致也。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
死后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顶热炙手。此种景相,均为往生之瑞相。
然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唯顶热一事,生天者所无。经中说死后生各道之证据,有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
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若热在额颅及眼者,则生天。热在心者,则仍生人道。热在肚腹者,生饿鬼道。热在膝盖者,生畜生道。热在脚板者,生地狱道。以通身全冷,唯此处独热为准。
然念佛之人,平素若有真信切愿,临终又蒙善眷助念,不为恶劣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哭泣问事瞎安慰等所破坏,定规可以往生。慧炳临终失语,或有因此怀疑者。顶热一事,可以为证。况又有面色光泽等事乎。
----印光大师文钞《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学佛原为了生死大事。欲了生死,孰有过于往生净土者哉。或曰,余见念佛者多,而往生者少。今云片刻相助之功,即能成就,得无太易乎。
噫。事无难易,难易在人。如饬终一事,时短法简,一蹴可企。以言力用,则出离生死。以言时间,只在刹那。其直下得生者,全仗自己信愿,及他人开导助念之力。盖强能益弱,弱即成强。其事其理,皆非虚妄。依此而行,则易如拾芥。违此而行,则难如登天。
一切世出世间诸法,各随因缘而得成就。行人信愿之心为因,善友助念之事为缘。信愿真切,及久修净业,则因胜。即向未修习,由闻善友开导,顿生正信,愿速往生,亦名因胜。善友开导,令生决定求往生心,又为称佛名号,使彼心中唯存佛念,无有世间一切杂念,则缘强。因胜缘强,又加佛慈摄受,所以能即往生。是故最易。倘无善友开导助念,则成甚难。再加以眷属破坏,则决定无有往生之希望,并无难可言矣。
----(印光法师校订)饬终须知
称念弥陀名号,求生极乐国土,为如来胜方便。然三昧未成,业境可畏。净念不续,往生多阻。平日修持精勤,全仗自己。临殁提撕引导,尤赖助缘。盖临终一念,为后有生因。斯时无始善恶诸业,同时显现。八识不能把持,则随业升沉,出苦无日。故斯时千钧一发,实可畏也。若有善友,为助病人,使目睹圣像,耳闻佛号,净其境界,摄其正念。则末后一著,定当突破铁围,往生净土,非业力所能牵住矣。超脱三界牢笼之苦,永免死生流转之悲。尽举天地间事,孰有较胜于斯者。
---(印光法师校订)饬终津梁
测验之法
应于全体俱冷之时,轻手试探。注重其最后舍暖觉之部位。事毕,详细报告。其有瑞相者,尤应征其平日行诣入道因缘,广为宣传,以资激劝。
[附测验生界偈]
舍暖升降凭测验 足板地狱膝畜道
人天胸额腹饿鬼  顶舍成圣归正教
---《饬终津梁》
关于程晋林居士《助念心得》
程晋林居士在《助念心得》上推广的助念法主要是依止印祖的《临终三大要》及密宗的《中阴救度密法》,其助念方法有据可依,完全如法。
1   助念适用范围  临终人及中阴身
印祖文钞中开示的助念时间:是临终开始---行者神识离体后(至少3小时,不过并未规定最多几小时,没有定上限)
在李炳南大德领导的台中莲社助念手册上,助念时间最好是断气后再念24小时。《中阴救度密法》上则要求做49天。
人一断气就进入中阴,可知《临终三大要》上的助念法正是为临终之人及中阴身适用的。否则一断气就不用念了。
印祖文钞中曰: 世间为儿女者,于亲临终,多是落井下石。汝兄弟肯听我言,致汝父往生西方,是为真孝。汝须知无论老幼男女,临终均宜如是助念。均宜气断以后,至少须三小时,不动彼体,不停佛声,不行哭泣,愈久愈好。(恐不洞事的人,久则不能依,故止云三小时。)
复开生宁生昆季书二(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下)
唯亡后只念半小时佛,即举哀,放到揩身,尚觉太早。光文钞中,顺人情,令过二小时后再举行,尚属太早。以恐人情耐不得,实则宜四五时方好。尚有经一日者,为尤好。                                           ----复章缘凈居士书三
若自己有把握,自己会洗澡换衣,则甚好。若自己不能,则万不可预为抹澡,换衣,问事,哭泣等。一有此种瞎张罗,定规破坏正念,不得往生矣。令将亡人面向西方,面前供一尊接引佛,作随佛往生想。一直念到气断已过三点钟后,(此至少时,尚宜多念。)再为洗换哭泣等,则不致贻误大事。
复夏寿祺居士书(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
2    助念方法
印祖《临终三大要》中曰: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
程居士领导的助念团完全做到此三要。故确如印祖所说: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3    往生证据
印祖文钞中屡屡提到《大集经》上的临终征验偈就是往生证据。
印祖文钞中曰:按大集经说临终征验偈云,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将死时,热气从下至上者,超生。从上至下者,堕落。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眼及额颅热者,生天道。心热者,生人道。腹热者,生饿鬼道。膝盖热者,生畜生道。脚板热者,生地狱道。
--《印光大师文钞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4     《净土圣贤录》上,死后两天,三天,一周,顶部温热的例子都有。可知几天后还能测出热点,有据可依。完全如法。
印祖文钞中亦曰:人生一切事都可伪为,惟临死及死后所现之相,均不能伪为。人于临死,颜容即变。况死后二日,更加和悦,且带笑容,此系表示往生之相。又死经数日,全身已冷,额犹带温,此亦表示往生之相。以凡夫死时,热从下至上。于顶门后灭者,必归圣道了生脱死也。
--《印光大师文钞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5   随着助念,尸体热度部位还会发生变化,很正常。
随着助念人员的开示和念佛,亡者的心念发生变化,心念的变化会导致投生处发生变化!因为是随念投生,故显示投生处的六处热点亦随之转变,此即依报随着正报转。
印祖虽未说的那么明显,亦云:热气从下至上者,超生。从上至下者,堕落。
学佛人应依义不依语。不可死执一词,死在句上。
6     往生的关键是信愿。不管生前修持如何,亡者生信愿即往生。
佛经及祖师有明确开示。
善导和尚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曰: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曰: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
临终有善知识来护持亡者,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善巧开导安慰,令亡者生正信,往生有什么可疑呢?
亡人在如法护持开导下,自己提起往生正念后,与阿弥陀佛愿力相感应,往生不退成佛!难道不符合“往生与否,全凭信愿”吗?
7    关于临终怨家债主问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曰: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黄念老在《无量寿经解》第一卷《教起因缘》中云:“行人发心念佛,仗弥陀本原摄受,威神加被,护持行者,魔不能扰"。
《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在《谷响集》《答G居士》中,引述上述经文后强调指出:“可见您若切愿求生,一心持名,即得二十五位菩萨於一切时、一切处来加护持,那还怕什么外道的干扰呢?
只要行人信愿真切,临终往生时,二十五菩萨护持必来护持切愿者求生西方者,无须担心怨家债主干扰破坏。故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中,根本不提怨家债主。
藕益大师断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也没有说唯除怨家债主障碍。印祖云:“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万人之中,难道都没有怨家债主障碍吗?实际是虽有而不成障碍。
故净业行人,不能不多检讨检讨自己的信愿!深信切愿才能蒙二十五位菩萨护持。口念弥陀心散乱之人是不会得二十五位菩萨护持的。无深信切愿,口念弥陀心散乱之人是一定会被怨家债主障碍的。
8     程居士判定往生的唯一标准是顶热,完全符合《大集经》上的临终征验偈,完全如法。
由此8条可知,程晋林居士在《助念心得》上推广的助念方法,有据可依,完全如法。
~~~~~~~~~~~~~~~~~~~~~~~~~~~~~~~~~~~~~~~~~~~~~~~~~~~~~~~~~~~~~~~~~~~~~~~~~~~~
临终遇善知识、闻而深信切愿至诚念佛,是前世善根、福德、因缘深厚。蕅益大师云,是人万中无一。
这个缘虽只是个增上缘,没有亡者累劫善根福德成熟,招感不来这个增上缘!这是重点。
要说此缘之特定,之殊胜,有二:
1    在临终时遇到。
2    临终时,善知识,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没有恶眷属瞎张罗打扰!
临终能符合此二点有几人?故 善导和尚曰:极为大幸!
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
所以,临终遇此缘的都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众生!往生毫无可疑!
故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曰: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亡者能往生,是他遇缘殊胜,更证明了阿弥陀佛大愿不可思议!
善导和尚答往生念佛文中曰: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往生,无可疑也。
善导和尚答往生念佛文(原文)
又问:平生未会念佛人,还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乃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至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生死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
分享     
6

阅读(283)┊ 收藏(2) ┊转载(16) ┊ 顶▼ ┊打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