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日本发展历程对中国有参考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8:04

日本发展历程对中国有参考意义

2011年12月09日 10:39:25 专栏作者:薛涌 编辑:仇广宇 星评

提要:崛起的中国马上会面临和日本几乎一样的老龄化过程。劳动力供应的减退,退休金、医疗费用的增加,将大幅度提高发展的成本,过去那种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不可能长期维持。这样的关头中国更需要重新思索自己的发展模式。

日本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进入90年代后戛然而止,甚至干脆出现了负增长。1991~2000年进而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进入本世纪后,日本经济并无根本起色,负增长依然是家常便饭,进而又有人把日本本世纪头十年称为“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中国在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时总是有人警告:“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美国在应对当今的“大衰退”时,也不停地有人惊呼:“美国正在重复日本失去的十年!”总之,日本的衰落,对世界主要大国来说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反面教材。

  然而,最近《经济学人》认真分析了相关数据,让人们对日本这个“衰落”的故事刮目相看。在2001~2010年间,日本GDP的平均年增长率还不到0.8%,美国则超过了1.6%,欧盟地区也超过了1%。日本在发达国家中显然落伍了。但是,如果以人均GDP的增长来衡量,日本则一马当先,超过了0.7%,美国则不及0.7%,欧盟地区甚至还达不到0.6%。这里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人口在增长,而日本人口在萎缩。考虑到一半以上的日本人口已经超过了45岁,其养老、医疗的负担远远超出美国,日本经济能够扛着如此的重负创造这样的增长,已经是相当不俗的表现了。更不用说,日本现在的失业率仅4%出头,美国超过9%,欧盟地区甚至超过10%。这也难怪,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本世纪头十年还是相当稳定富足的。当然我们还应该补充,在整个20世纪,日本仅仅产生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3位是比较缺乏客观标准的文学奖与和平奖。但本世纪头十年,日本竟产生了10位诺奖得主,而且全在化学、物理领域。这种创造力已经能和传统的诺奖大国分庭抗礼。

  当然,除了“经济停滞”外,日本的国债在2010年达到了其GDP的225.8%。相比之下,美国为62.3%,德国为78.8%。在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中,日本似乎麻烦很大。但是不要忘记,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拥有的外国资产达到3.3万亿美元。日本的国债,主要并非来自政府浪费,而是老龄化问题所致。在1990~2010年期间,社会保障的开支在GDP中的比重增加了一倍,用以支付退休福利和医疗费用,同时政府岁入不断减少。不过,日本的税收在其GDP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7%,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即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东京大学经济学家伊藤隆敏指出,如果日本把现在仅为5%的消费税提高20%、达到欧洲国家的水平,那么日本的财政赤字就立刻变得无影无踪。另外,日本的老龄人口更依赖储蓄生活。日本长期以来的通货紧缩,使物价不涨反落,这等于给靠储蓄吃饭的人口不少利息。

  更容易被忽视的是,日本战后的民主,在上个世纪实际上一直被美国所扶植起来的自民党所垄断。但是,在“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政治转型,政权之更迭已经不再是自民党内部的游戏。此时日本的民主制度,已经和欧美一样成熟。

  以上事实,令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更健康的发展模式。众所周知,战后大英帝国对世界的主宰被美国替代,有所谓大英帝国没落之说。但是,一直也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战后的英国在没落的话,那么这至少是一个“体面的没落”:第一,这一没落来得非常和平,没有战争,没有屠杀;第二,英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提高。与取而代之的美国相比,英国的人均收入,在1945年时仅为美国的50%,但到2005年时,已经是美国的90%。从一般老百姓的角度,这种没落难道不恰恰是崛起吗?

  日本在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中,似乎也正在走类似英国的道路。二十年的低增长,加上2011年的地震和海啸,使日本摆脱了大国的心理负担,也不再追求大国的目标。人口的萎缩,无疑会给社会带来长期的阵痛。但如果熬过这一艰难的转型期,人口减少会使日本的环境压力下降,人均自然资源增多,变成了一个更为宜居的国度。我们全家在1999~2000年间从美国到日本居住一年,当时日本正在第一个“失去的十年”的谷底挣扎。我们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满目萧索的日本,但恰恰相反,那番太平盛世比起美国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成人的医保到孩子的幼儿园,各种福利都比美国周到。治安也远比美国要好。无怪当时美国记者慨叹:经济如此衰退,日本社会仍然如此安定,新干线还是那么准时!

  根据人口学家的预测,崛起的中国,马上会面临和日本几乎一样的老龄化过程。劳动力供应的减退,退休金、医疗费用的增加,将大幅度提高发展的成本,过去那种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不可能长期维持。在这样的关头,中国更需要重新思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在一片“不要重蹈日本覆辙”的呼声中,我们也许应该看到,最近二十年的日本,给中国提供的与其说是一个教训,不如说是一个典范。 ★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学者)

  (《中国新闻周刊》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