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中国公司:布依族的戏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55:50
布依戏
布依族的戏曲剧种称为“布依戏”,流行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册亨、望谟、兴义、安龙、贞丰等县的布依族村寨,其活动中心为南盘江沿岸,该地区被认为是“布依族的发祥之地”。

1、历史沿革
布依戏在南盘江沿岸布依族地区形成,是因为这里具备了多方面的因素。如南、北盘江岸的平坝河谷地带,地处黔、桂、滇要道,生产比较发达,和内地交往较为频繁,有着与其他地区和民族文化往来的历史;同时,布依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说唱艺术,它们都对布依戏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基础。

布依戏始于何时,无史可考,诸说不一。一说布依戏源于“老摩”(布依族巫师)的跳神祭祀仪式。持此说者认为,清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取消了土司的农奴制。据《兴义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1727),兴义在“改土归流”后,布依族王姓土司仍世袭其亭目之职,其宗支王孝五等常召请族人参加由“老摩”主持的传统祭祀跳神活动。在“老摩”的祭词中,已含有类似折子戏的民间故事唱段。清嘉庆二年(1797),兴义巴结王姓土司的族子王金龙等,将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补充改编,加上情节人物,在节日酒宴中跳唱以娱人。自此布依戏初具雏型,并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在巴结乡村形成了王姓家族的“族中戏”。后经数代发展,逐步划分行当、配置乐器,并吸收部分祭祀乐曲以丰富唱腔音乐。至光绪初年(1875),已具备舞台演出形式,后在族人王寿山等人倡议下,制作戏装在巴结老场坝搭台献演,并在南盘江两岸流动演出。

一说布依戏是在“八音坐弹”说唱艺术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分,并借鉴了彩调、地戏等剧种的表现手段,逐渐衍变形成的。八音坐弹又称“布依弹唱”和“板凳戏”,是一种以月琴、二胡、箫、笛等八样乐器伴奏,用布依语演唱、汉语说白的曲艺形式,传统唱本有《蟒蛇记》、《摇钱记》、《琵琶记》、《大孝记》等。清乾、嘉年间(1736—1820),八音坐弹已在兴义、册亨、安龙等地的布依族村寨流行。后从八音弹唱中又衍生出“金童玉女”(一生一旦)作歌舞表演的小演唱,出现在婚丧嫁娶、新居落成等场合中,为主家说唱祈福消灾的吉利贺词。这种“金童玉女”演唱,突破了“坐弹”的格局,是为布依戏的萌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广西田林的壮剧戏师黄永贵,到册亨的八达、乃言、板坝、央喉等寨传授土戏,从而促进了布依戏的形成。

此外,布依戏还有源于当地土戏、广西北路壮剧等说。

综观诸说,布依戏约在清代中后期已在黔西南地区的布依山寨出现,并建立了一些班社,演出了一批剧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册亨八达戏师王公乱根据民间传说《卜当》改编成布依戏《三老姨》。同年,册亨者术的潘永刚创立了以寨名命名的土戏者术班,演出剧目有《董永卖身葬父》、《薛仁贵征东》等。其后册亨的路雄班相继成立,演出剧目有《况山伯与娘英台》、《陈世美不认前妻》等。清道光九年(1829),册亨板坝的韦保书创建保和班,演出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册亨崩杠布依戏班,演出剧目有《王玉莲》等。此外,望漠、贞丰、安龙、兴义等县,也都有演出布依戏的历史,如兴义巴结人王友益(1882—1958),曾变卖田产赴广西与壮剧艺人交流技艺,并购买唱本、戏装和刀枪把子回乡,改编了《穆桂英》、《琵琶记》、《鹦鹉记》等剧目,后又带戏班赴广西隆林县者保、那劳等地演出,是布依戏知名的组织者、革新者和剧作家。

布依戏在发展进程中,既要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又要不断汲取其它剧种的艺术精华以丰富自己。特别是与同一族源、—江之隔的广西北路壮剧,更有着频繁交流的密切关系。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册亨乃言布依戏师黄大孝、黄老益曾到广西纳度传授武戏;光绪元年(1875),广西北路壮剧戏师杨莲、廖法伦到册亨乃言演出并传艺;光绪二十一年,广西北路壮剧戏师黄永贵带班到册亨的八达、乃言、板坝等地演出并传艺。光绪二十二年(1896),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四弟岑毓琦邀请滇、黔、桂三省12个土戏班至广西那劳演出,历时六昼夜,观众达数千人。布依戏参加了此次盛会,开阔了视野,切磋了演技,并与滇、桂两省的壮剧班保持着友好联系。布依戏与北路壮剧在艺术上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虽具有一定的艺术共性,但又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光绪三十四年(1908),法国传教士古斯达夫·卫利亚与约瑟夫·方义仁合著的《布、汉、法辞典》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以“谷艺”、“补谷艺”的译音为布依戏、布依戏演员开列条目,其标志着布依戏艺术已趋于成熟。民国年间,由于布依戏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压迫,加之灾荒、兵祸等原因,致使布依戏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由于它植根于民间,虽屡遭摧残,但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布依戏产生、流行于民间,始终为业余季节性演出,一般在秋收后至来年春播前的农闲之时,伴随着时令节日和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进行。演出场所多为露天广场,或草坪、晒坝、或土台、院落,间或简易搭台。戏班按村寨组成,以寨名命名,艺人代代相传。人员有十几人至三十几人不等,皆为男性,但均为双数,取“双喜”吉祥之意。由于戏班的召集人、戏师和演员全是农民,因此布依戏的演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布依戏演出还有酬神还愿的习俗,如“敬戏神”、“跳加官”等。“敬戏神”是在开场前,先由戏师用布依语默念“点符浪”,边念边画东、南、西、北四方符;然后戏师再用汉语念请祖师神,以祈求平安、保佑演出成功。所请的祖师神有:唐朝得道老郎太子、南海观世音、张天老祖、长生大帝、本处社会山王、土地、众香火司命、福德明神、杨五郎、杨六郎、杨七郎、杨八郎等。请神完毕,则献酒、念符,并画井字、加官、锣鼓等形。之后,方可开锣演出。“跳加官”于正戏演出前进行,先由一演员戴面具执牙笏出场,在舞台四方走“符步”,并用脚在五个方位画“朝、拜、谢、安、灵”五字,边画边念咒语,以酬拜诸神、消灾祈福。接着小丑出场独舞,而后八仙出场念吉庆词,最后旦脚上场向观众施礼,并从“红盘”(木制方盘)中取出红帖唱呼名姓,被呼者要上台捐钱装入“红封”。齐毕,旦脚施礼道谢下场,演出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布依族文化的发展,培育了许多民族文化工作者,编写出版了《布依族文学史》及大量布依族民间文学作品。同时布依戏也被发掘出来,逐渐恢复了生机。1956年至1959年,布依戏六次参加省、州级文艺会演,安龙龙广布依戏班演出的《六月六》、册亨弼佑布依戏班演出的《玉堂春》、兴义巴结布依戏班演出的《一女嫁多夫》等受到好评。其中《一女嫁多夫》、《玉堂春》参加地区、州举办的文艺调演均获优秀节目奖,又同被选调参加1956年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玉堂春》获演出三等奖。从此,布依戏获得较快的发展,巴结、马鞍营、路雄、八达、乃言等戏班还到广西隆林、田林等地进行艺术交流,演出活动十分频繁。随着民间演出日益活跃,又涌现出一批知名戏班和艺人。如始建于1948年的册亨弼佑戏班,建国后先后演出了传统戏《玉堂春》、《罗细杏》、现代戏《李卜长打铁》等,因演出中首先吸收了彩调唱腔,故有“布依彩调戏”之说。该班女演员王安秀在《玉堂春》一剧中,因扮相俊秀、体态轻盈,嗓音甜润、演技娴熟,获1956年贵州省首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个人表演一等奖。她的登台演出,改变了过去不准女人上台的旧习,成为第一个布依戏女演员,对布依戏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反映新社会布依族人民的现实生活,五、六十年代还出现了《三月三》、《罗赫信》、《光荣应征》、《引水爬坡》、《三妹回娘家》、《兄妹学文化》、《人往高处走》等一批现代剧目,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鼓舞人民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册亨县洒宜布依戏队演出的《三月三》(又名《赶会》),歌颂了人民公社社员积极卖棉支援国家建设的事迹,1965年参加贵州省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剧目奖。

“文化大革命”中,布依戏被强加“鬼戏”、“流戏”等罪名,大部分艺人被打成“牛鬼蛇神”,剧本、服装、道具等亦被当做“四旧”没收或烧毁,各地戏班被迫解散。

1977年后,随着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得以重新落实,布依戏也得到进一步的扶植和发展。在布依族各种节日和庆祝活动中,都有布依戏参演,有的剧目还参加省、州、县的各级文艺会演。同时文化部门还派出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布依山寨,对民间艺人进行艺术辅导,以提高其演出水平,并推出了一批优秀剧目。1984年贵州省举办首届少数民族戏曲研究汇报演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民业余布依戏队演出的《罗细杏》、贞丰县业余布依戏队演出的《金竹情》参演。其中《金竹情》获演出奖,《罗细杏》则被选调参加文化部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优秀剧目录像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1994年初,册亨县乃言乡还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艺术之乡”。

目前布依戏仍处于农民业余戏曲活动阶段,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尚有26个业余戏班。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财力物力所限,布依戏一直没有建立专业剧团,也未举办成规模的布依戏培训班。布依戏演出剧目及舞台艺术的传承,仍凭历代戏师的口传心授、世代相传。

2、演出剧目
布依戏早期没有文字剧本,后逐渐出现以汉字记布依语音的剧本和用汉语写出的剧本。其唱词多依据布依族民歌改造而成,尤擅运用比兴、对仗等修辞手法,语言诙谐、生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布依戏积累了大量演出剧目,据统计约有120余出,但由于历史劫难和戏师逝世等原因,造成许多剧本的损毁、失传。布依戏演出剧目,大致可分为传统剧目、移植剧目、现代剧目三类。

传统剧目包括源于据“摩公”经咒、古歌傩仪、“戈比戈问”(说说唱唱)、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所编演的剧目。这类剧目唱念均用布依语,代表剧目有《四女争夫》、《一女嫁多夫》、《蕃龙与郎秀》、《六月六》、《罗细杏》、《卜当》、《红康金》、《人财两空》、、《胡喜与南祥》、《金猫与宝瓢》等。移植剧目主要据汉族历史故事、话本小说等改编,或自其它汉族剧种移植而来。这类剧目经不断改编已日趋民族化,其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无不与布依族习俗和居住环境有关,显示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移植剧目的演出用“双语”(唱用布依语,念白用汉语),多年来已形成固定格局,代表剧目有《董水卖身葬父》、《况山伯与娘英台》、《陈世美不认前妻》、《武显王闹花灯》、《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玉堂春》、《精忠传》、《琵琶记》、《送京妹》、《穆桂英》、《秦香莲》、《天仙配》、《蟒蛇记》等。现代剧目是建国后编写的反映社会主义时期布依族人民新生活的作品,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这类剧目的唱白一般均用布依语,但也有戏班在汉族聚居区演出时使用汉语,代表剧目有《三月三》、《罗赫信》、《光荣应征》、《引水爬坡》、《兄妹学文化》、《三妹回娘家》、《自由婚姻多美好》、《人往高处走》等。

布依戏代表剧目《一女嫁多夫》,写盘江寨李员外为女择婿,欲寻一有本事之人,竟将一女同时许配看山穿、龙王、郎中翁先生和神箭手双打鸟四人。迎亲之日,李姑娘逃到后山躲藏,被看山穿首先发现,但未及看山穿走近姑娘身旁,神箭手已抢先发箭,将姑娘射伤跌入盘江溺死。后郎中翁先生又将姑娘救活,于是四人争婚告到县衙。不料县官别有居心,欲纳李姑娘为妾,将她判留县衙,另将四名丫鬟分别判与四人。最后姑娘爱上目光远大的看山穿,巧妙应对县官,与看山穿双双离去。该剧情节曲折,语言幽默有趣。清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三年(1905—1914)间,巴结布依戏班曾带此剧赴广西那劳、者保等地演出。1956年该剧在贵州省首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奖。

布依戏代表剧目《罗细杏》,据布依族民间真实故事编写。写光绪年间,布依族姑娘罗细杏在包办婚姻的强制下,被迫离开自由恋人,与一陌生人结婚。婚后她曾想用辛勤劳动换取婆家的好感,但却屡遭公婆和丈夫的虐待。细杏不堪重负,最后终于冲出牢笼,和情人一起渡过盘江,在广西建立了幸福家庭。该剧由册亨县弼佑布依戏班首演,1981年在县民间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1984年参加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戏曲研究汇报演出,并被选调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优秀剧目录像观摩演出,获得奖励与好评。


3、舞台艺术
布依戏的音乐,源自布依族民歌、舞曲、说唱及祭祀乐曲等,属曲牌联缀体。唱腔以[正调]为主腔,[大王调]、[反皇调]、[喊板]及民间小调为辅腔。[正调]源于布依族曲艺“八音坐弹”,亦称“起落调”,因以衬词“乖嗨咧”作引腔,故又称“乖嗨咧调”。其句式为上、下句结构,曲调旋律清新古朴、舒缓流畅,长于抒情和叙事。[正调]的抒情,因角色不同又有男、女调之分,男调刚健、稳重,女调委婉、柔美。[大王调]为扮演大王一类角色所用,句式不整齐,近似吟诵,无弦乐伴奏。[反皇调]是武将出场时的唱调,旋律接近口语,常在过门锣鼓中夹有“哦嗬”声,以显现威武气势。[喊板]亦为上下句结构,系正面人物愤怒发威时专用唱调,其节拍自由,声调接近呐喊。[小调]多为分节歌,上下句结构,抒情功能较强,常用在剧中特定场景。布依戏的伴奏乐器,系自民间的“八音”传承而来,有笛子、箫筒、牛骨胡、葫芦琴、月琴、包包锣、鼓、镲八种。文场曲牌有[过场调]、[走路板]、[闲调]、[踩板]、[跳加官调]、[武打调]等十余种,以[过场调]运用最为广泛。文场曲牌均为齐奏,以曲调悠扬、婉转、缠绵、文雅见长。武场打击乐曲牌较少,有[闹台锣鼓]、[出台锣鼓]、[加官锣鼓]、[打仗锣鼓]等。

布依戏的表演,是在布依族“老摩”跳神和“金童玉女”表演唱基础上,又吸收了壮剧等剧种的一些表演技法,逐渐发展形成的。至民国年间,已初具生、旦、丑的行当雏型,并有了一些虚拟化表演程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逐步形成唱、念、做、打的基本技法,虽仍较简单,但饶有风趣和民族特色。其表演行当无严格规范,一般依据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进行划分,形成“三旦七生”十行,即小旦、老旦、武旦、老生、小生、文生、武生、大王(净)、差官、小丑。根据剧情需要和演员特长,一角可兼演二行甚至三行。其表演以唱为主,文戏朴实隽秀,武戏粗犷豪迈,有“文摇扇、武挥刀”之说。各种人物的上、坐、立、舞都有不同的程式要求,并形成了一套手、眼、身、步法。如步法就有大小三角步、跑跳三角步、紧腿横移步、绕场步、四方步、玩耍步、马弓步、高低步、抖步、矮步、猴步等,小生、文生多走三角步,大王踱四方步,武将迈马弓步,小丑跳玩耍步、猴步,旦角行紧腿横移步、高低步等。布依戏武打受民间武术和木偶戏影响,表现形式古朴而灵活,经长期艺术实践已形成十几套武打套路,如刀棍对打、双棍对刀、多棍对单刀等。

布依戏的服饰装扮,女角一般着民族服装,男角演本民族故事戏时着民族古装,演汉族故事戏时着类似汉戏服装,但现代戏中男女演员皆用现代装束。布依戏的戏袍独具特色,其以土布织造,上绘花鸟、飞禽等民族图案,尤以官服上绘制的“丙格”图案最为奇特。“丙格”意为“心灵”、“品格”,表示官吏的品质德行。如绘骷髅、人头、十二生肖头形等图案,系表示人物邪恶奸佞;如用单一色彩绘正貌,则表示人物忠诚刚直。此外袍服的色彩,也是辨别人物忠奸善恶的标志,其中黑色表正直,蓝色表健美,红色表忠勇,白色表奸诈,黄色表残暴,绿色表草莽,金色表神怪。布依戏的化妆比较简单,一般角色面部稍施粉黛,只有净角要略画脸谱。但也有的地方演出,表演时戴木雕面具,以红、黑、绿、蓝、紫等色勾画,在眼、眉、口、鼻、胡须处着力渲染,意在借助脸壳的夸张表情和性格化造型吸引观众。布依戏的舞台设置,是传统的“门帘布帐、一桌二椅”。它以绘有“八仙图”的底幕区分前后台,布帐两侧挂有印花或蜡染布门帘,为“出将”、“入相”的上下场口。演出剧目无论大小均不换景,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交待具体环境,舞台道具有刀、剑、棍、枪、锄、花、扇、彩巾、竹篮、纺车、马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