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自然的日记200:人迎脉口 — 疾病诊断与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0:11:07
《黄帝内经》中详细阐述了有关人迎脉口诊脉法。
这是最古老的诊脉法的记载,也是诊断十二经络中
哪条经络发生病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根据
十二经络和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容易即可判断出
是哪个脏腑出现病变。
经络诊脉法 — 普通百姓也能号脉
晋·王叔和的《脉经》,详细论述了中医诊脉的具体方法,
以及脉象和疾病的对应关系。孙思邈的
《千金药方》·《千金方卷二十八》中也有脉诊的详细论述。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中,
列举了二十四种脉象的名称和表现形式,如浮脉、芤脉、
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
伏脉等等,恐怕只有中医专业人士才能熟记心中,
准确掌握并在临床上应用,根本不适合普通百姓。
别说准确掌握了,就是记住这些脉象名称恐怕也是强人所难,
且现实意义不大。
芤,音扣,kou 平声。古代指葱。
影响脉象的因素很多,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脉象就不同。
“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
《灵枢·玉机正脏论》
同时还详细说明了为什么四季脉象有如此差异的原因。
“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灵枢·平人气象论》
“人有三部,部有三侯,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
而除邪疾。”
这又是《灵枢·三部九侯论》中的三部九侯诊法。
总之,《黄帝内经》中涉及诊脉方法、脉象及其与
疾病关系的篇幅很多,且都极为详尽。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对诊脉的时间提出了
较为苛刻的要求,当然这自有道理在里面。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
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平旦,即鸡鸣到日出这段时间。
曾经和一个那氏保健按摩师闲聊,
谈到有关诊脉的时间问题,他坚持在清晨为病人诊脉,
可见其对《内经》要旨的理解颇深。
为什么一定要在平旦诊脉呢?在平旦时的脉象肯定最准确,
不然《内经》也不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试想,
现在中医诊脉有几人是在平旦呢?
实际情况确实很难做到医者为每个病人诊脉都在平旦之时,
真要这样的话,一来医者很辛苦,每天早上要早早的
到病人家里去诊脉;二来,医者一天也只能看一两个病人,
不太现实.特别是诊所出现以后,都是病人来看医生,
很难做到平旦诊脉。
其实诊脉是中医诊疗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们通常说望闻问切,
切就是切脉,即诊脉或号脉,是医者通过望闻问
先有了基本判断,最后通过诊脉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望闻问切常被称为医者的“四圣”: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这就是所说的“神圣工巧”。
《黄帝内经》对平旦以后该如何诊脉没有明确的说明,
但是在《灵枢·始终》中对施针的时间却提出要求:
“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倾乃刺之;出行来者,
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
如果是乘车来的病人,先让病人卧床休息,
大概一顿饭的时间,才能施针;步行来的病人,
先让病人坐下来休息,大概如走了十里路的时间,
才能施针。
而《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明确提出: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既然施针之前必须先要诊脉,而受舟车劳顿的病人
在施针前必须先休息,不难理解,诊脉应当在休息以后,
才能较为准确。
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日后再去看中医,
如果医生让病人先休息一段时间,才开始诊脉看病,
作为病人应不要再抱怨什么了。匆匆诊脉,
后果可要病人自负了。
经络诊脉法 — 人迎与脉口
既然经络“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那么,作为普通百姓,不可能学会像《脉经》
这么深奥的理论,如何才能知道十二经络中
哪些经络有问题呢?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
让百姓自己也能掌握呢?
这就是《黄帝内经》的伟大之处,也是其“传于后世,
易用难忘”大慈大悲之心的体现。
在《灵枢·始终》开篇就提出了要求:
“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
必得天殃。”
黄帝要求“传之后世”,还要“以血为盟”。这还不够,
还是担心不能“传于后世”,于是进一步强调“无道行私,
必得天殃。”就是警告那些欲把《黄帝内经》据为己有的人,
必遭报应!可谓警告不为不真诚,不为不令人敬畏!
《灵枢·始终》篇详细介绍了通过人迎和脉口
来判断经络问题的简单方法。
关于人迎和脉口的具体位置,《黄帝内经》中没有明确说明,
而各个医学大家在诸多经典中的注释存在不同的观点。
马莳在《黄帝内经灵枢注症发微》中的注释为:
“右手寸部曰脉口,左手寸部曰人迎。”
而马莳在《素问·病能论》中,对“人迎者,胃脉也,
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的注释和上面的有存在矛盾,其注释为:“人迎者,胃经穴名。”
《黄帝内经太素·人迎脉口诊》注释为
“手太阴肺脉动于两手寸中”,“结喉两箱,
足阳明脉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
此处关于人迎的位置和《素问 病能论》一致。
《黄帝八十一难经·第一难》云:“寸口者,脉之大要会,
手太阴之脉动也。”
《千金方卷二十八》云:“从鱼际至骨却行一寸,
其中名曰寸口”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中
关于人迎和寸口的论述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这段话是引述的《脉法赞》,
而《脉法赞》已经失传。
脉口,又被称为寸口、气口。
从上述经文和注释不难看出,对于脉口的位置没有争议,
即右手的寸部,也就是肺经的“太渊”穴。(如下图所示)

而人迎的位置,应当是胃经上的“人迎”穴。(如下图所示)

在脉口和人迎部位,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两个不同位置上脉搏跳动的强弱,
就是判断十二经络病症的依据。
经络诊脉法 — 病症诊断与治疗
在理解了《黄帝内经》中关于人迎、脉口的相关论述以后,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诊脉了。
在《灵枢·始终》的经文里,详细介绍了通过
人迎和脉口两位置上脉搏跳动的强弱对比,
来诊断十二经络中哪些经络出现了问题。
从而为经络锻炼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人迎脉口诊脉法,是《黄帝内经》中首先阐述的
疾病诊断方法,也是医书古籍经典中最早提出的诊脉法,
《脉经》中有关诊脉等内容就是依据了
《内经》等相关经文和其他医家著作,对脉象进行了
系统的归纳总结。
《灵枢·始终》经文如下: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
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
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
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
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
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
与之短期。
盛:大,一盛,大一倍。躁,躁动。
《黄帝内经太素》中的经文更容易理解: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大肠;
人迎三倍,病在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关,
死不治。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曰内关。内关者,
且大且数,死不治。
《素问·指至真要大论》中阐述了健康人的脉象:
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
小大齐等,命曰平。
即健康人的脉象,应当是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齐相应。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涉及人迎寸口诊脉的经文如下: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
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可以看出《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经文与《太素》相近,
但比《灵枢·始终》简要得多。
通过上述经文,可以做这样的概括:
一、 人迎比寸口大一倍,则足少阳胆经出现病变;
二、 人迎比寸口大一倍,且有躁动,
则手少阳三焦经出现病变;
三、 人迎比寸口大二倍,则足太阳膀胱经出现病变;
四、 人迎比寸口大二倍,且有躁动,
则手太阳小肠经出现病变;
五、 人迎比寸口大三倍,则足阳明胃经出现病变;
六、 人迎比寸口大三倍,且有躁动,
则手阳明大肠经出现病变;
七、 寸口比人迎大一倍,则足厥阴肝经出现病变;
八、 寸口比人迎大一倍,且有躁动,
则手厥阴心包经出现病变;
九、 寸口比人迎大二倍,则足少阴肾经出现病变;
十、 寸口比人迎大二倍,且有躁动,
则手少阴心经出现病变;
十一、 寸口比人迎大三倍,则足太阴脾经出现病变;
十二、 寸口比人迎大三倍,且有躁动,
则手太阴肺经出现病变;
另外,人迎或脉口相比大四倍以上,病情非常严重了。
以上是经络诊断方法。下面看看《内经》治疗的原则。
《灵枢·始终》又给出了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
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根据马莳的注释,有关经络治疗方法如下:
一、 人迎比寸口大一倍,病在足少阳胆经,而胆与肝相表里,
说明胆实而肝虚,因此要泻足少阳胆经,补足厥阴肝经。
二、 人迎比寸口大二倍,病在足太阳膀胱经,
而膀胱与肾为表里,说明膀胱实而肾虚,
因此应当泻足太阴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
三、 人迎比寸口大三倍,病在足阳明胃经,而胃与脾相表里,
说明胃实脾虚,因此应当泻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
四、 脉口比人迎大一倍,病在足厥阴肝经,则为肝实胆虚,
应当泻足厥阴肝经,补足少阳胆经。
五、 脉口大人迎二倍,病在足少阴肾经,则肾实而膀胱虚,
应当泻足少阴肾经,补足太阳膀胱经。
六、 脉口大人迎三倍,病在足太阴脾经,则脾实胃虚,
应当泻足太阴脾经,补足阳明胃经。
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虽然上述补泻的方法
主要是讲如何使用用“针”来完成,
但是在《灵枢·始终》篇中又特别强调了针灸治疗的问题: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
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
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亦。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气血不行。
人迎、脉口三倍以上时,说明阴、阳都已经太过,
如果不及时开泻(通过针刺法开泻),
则气血就会在体内肆虐,
最后伤害五脏。如果此时使用艾灸,就很容易产生病变。
而针刺治疗时,必须保证气血调和之后就停止,
否则就会引起气血通行不畅,后患无穷。
所以每次针刺治疗时,“必切而验之,气和乃止。”,
即每次针刺前都要诊脉,以此确定是否“气和”,
而“气和”了,则应当停止针刺治疗。所谓气和,
就是人迎和脉口的脉搏跳动大小相当。
由此可见,针刺法和艾灸法都存在很大的风险,
风险所在就是医者的诊脉:首先每次治疗前都要诊脉,
再者是要正确地诊脉。
马莳在注释这段文字时,不无感慨,特别添加了一段按语:
“此即人迎脉口以知虚实,遂泻阴补阳,泻阳补阴,
乃诊治至妙之法也,岂特用针为然?奈何后世不讲,
而脉既不明,治亦无法,致人夭札者多,痛哉!”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迎脉口诊脉法和阴阳补泻法
是疾病诊断治疗的至真至妙的方法;
第二,后世不讲这样的方法,因此诊脉和治疗都无章可循,
治病变成了杀人,令人痛心啊!
某医友曰:迎一盛,二盛,三盛语出《黄帝内经。灵枢》,与五运六气一样成为高深莫测的功夫,
要是详细讲述的写很多,简单说医生通过人迎脉的盛衰,就可以判定患者是阴虚还是阳虚,
就可以判定患者是太阳,厥阴,阳明,还是少阳出了问题。
尺寸之间判定取效迅速,治疗起来得心应手。兄弟用10年时间研究通了,很方便。
但有一极大缺点,治疗结束也快,钱没法多收!不像刀光剑影的功夫成百上千没问题。